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惠州市旅遊業

惠州市旅遊業

發布時間: 2020-11-23 00:36:54

『壹』 有關惠州旅遊資源的論文

一、問題的提出
旅遊業以其巨大的發展潛力被譽為「永遠的朝陽產業」。但是,未來的旅遊業發展重點在哪裡?綜觀當今旅遊,「返樸歸真,回歸大自然」已成旅遊新潮。世界正步入「環保時代」、「綠色時代」,綠色正成為21世紀的流行色。與此相應,越來越多的旅遊者把眼光落在能滿足自己多方面需要的具有大自然氣息的「綠色」旅遊上。
惠州市旅遊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近三年,全市旅遊總收入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長發展,2001年全市旅遊收入達到27.03億元,外匯收入5610.41萬美元,接待過夜遊總人數達247.03萬。據預測,至2005年來惠州的過夜遊總人數將達到486.5萬,2010年將達908.3萬,其旅遊資源容量也由2000年的390.0到2005年的870.8、2010年則上升至1880.2。可以預見,21世紀惠州旅遊業即將步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深度開發階段。如何選擇一條旅遊業的「康莊大道」,既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又融入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最終實現(人地關系)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是擺在惠州市旅遊業發展面前的重大問題。
二、關於綠色旅遊
當今「綠色」正被視為一種文明的標志,受到全球人類的崇敬、愛戴和保護,也是在這樣一種普遍的「綠色崇拜」氛圍下,綠色經濟、綠色消費、綠色營銷、綠色GDP等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一股「綠色革命風暴」,綠色旅遊也在其中。
(一)綠色旅遊的定義
綠色旅遊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綠色旅遊是指具有親環境或環保的各類旅遊產品及服務。狹義的綠色旅遊即農村旅遊,即發生在農村、山區和漁村的活動。本文所論及的綠色旅遊取其廣義。
(二)綠色旅遊的內涵
「綠色」往往用來比喻「環境保護」、「回歸自然」、「生命」等內涵,而「綠色旅遊」只是一種比喻的說法,是用來指導旅遊企業在環境管理方面的發展方向。它可以理解為與可持續開發旅遊、生態旅遊類似的概念,即指在為社會提供舒適、安全、有利於人體健康的產品的同時,以一種對社會、對環境負責的態度,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綠色旅遊中融入了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了人地和諧相處的思想。因此,所謂綠色旅遊是指包括旅遊者、飯店、景點管理者、旅行社和導游在內的旅遊參與者在整個旅遊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都必須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綠色旅遊是以認識自然、保護自然、不破壞自然生態平衡為前提的,是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環境價值的綜合體現,它需要經營者和旅遊者共同提高環保意識。在現階段,我國旅遊企業的建設和發展需考慮對環境的破壞要最小,經營過程中資源和能源的消耗盡可能最低,向顧客提供綠色的旅遊產品,並能積極參與環境保護和旅遊資源保護的活動,處理好保護與開發利用的關系,從而達到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多贏」。作為旅遊者是在旅遊時既保證自身的安全,也不傷害動物、植物,進行綠色消費,同時使環境得到保護。
綠色旅遊作為一種新的旅遊形態,具有觀光、度假、休養、科學考察、探險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對旅遊者來說不僅是享樂體驗,而且也是一種學習體驗,不是單純地利用自然環境,而是依靠自然和旅遊的並行關系在對自然帶有敬畏感和環保意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旅遊,它增加了旅遊者與自然親近的機會,深化了人們對生活的理解。
(三)綠色認證體系
綠色旅遊奉行的是可持續發展之路,隨著旅遊的發展,旅遊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當地人民收入增加,自然與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旅遊者與旅遊地人民之間的溝通得以實現。為此,21世紀的旅遊業必將實行更嚴格的環境管理標准。同時,隨著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旅遊者也會自覺地尋求「綠色度假」和對環境友好的旅遊服務。正是基於這一需求,世界旅行旅遊理事會———全球最大的旅行旅遊行業首腦組織,在90年代初即開始倡導在旅遊行業推行「ISO14000」系列標准和「綠色環球21」認證。當今,「ISO14000」、「綠色環球21」已經成為國際公認的旅行旅遊行業環境質量可持續管理的認證標牌,是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法寶,也是旅遊業增強競爭力,躋身國際市場的一塊敲門磚。
三、惠州發展綠色旅遊的優勢
(一)綠色景觀優勢
針對當今人類違背自然科學規律,破壞生態環境,危及社會可持續發展這一問題,弘揚綠色景觀,發展綠色旅遊,更具有現實的社會意義。
惠州市位於廣東省南部,珠江三角洲東北端,瀕臨南海大亞灣,毗鄰香港與深圳。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13°9′~115°5′,北緯22°3′~23°7′之間。
在自然環境方面,惠州「地形起伏、雨水豐沛、林木蔥籠、環境宜人」,優越的自然環境孕育了惠州豐富獨特的旅遊風景資源。全市具有旅遊開發潛力的景點有900多處,屬景點高密度分布區,並具有資源多樣性的特點,集山、江、湖、海、泉、瀑、林、澗、島為一體,青山、綠水、碧海、銀沙、溫泉,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身,自古就有「嶺南名郡」之稱,其中被列入國家級、省級風景名勝及自然保護區有6處,擁有「嶺南第一山」———羅浮山,「北回歸線上的綠洲」———南崑山,「東方夏威夷」———巽寮灣,「薴蘿西子」———惠州西湖,還有全國唯一的海龜自然保護區等。
綠色景觀與惠州廣闊的地域、多樣的地形地貌和豐富的生物種群構成絢麗的自然景觀及平衡和諧的生態環境,為惠州發展綠色旅遊提供了十分優越的資源條件。
(二)國家園林城市的優勢
惠州遵循自己城市的自然山水格局、植物生態要素、以及城市建成區的現實狀態,於1998年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綠化系統規劃模式———「二環、四帶一中心、一網、六塊、八大園」。惠州歷來擅長山水之勝、林壑之美。惠州總體規劃突出綠色景觀,尊重山水生態要素,結合山水分布脈絡,保護自然山水景觀,大力實行山嶺園林的美化、葩化、香化。城區內的自然山體除個別用於市政建設外,都嚴加控制予以綠化:如近湖山系「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在建築、水體、林帶的襯托下,形成不同的景觀構圖。白雲繚繞的峰山、翠若桂榕的掛榜山、如鳳沖天的螺山、形若戲獅的獅山、似龍出水的太保山……使惠州盡顯「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姿。
(三)綠色獎牌優勢
近幾年來,惠州市在創綠色獎牌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2003年,惠州市對行政區劃進行了戰略性調整,惠陽撤市設區,市區范圍由「兩江」沿岸延伸到大亞灣,面積擴大5倍,達到2672平方公里,實現了由沿江城市向沿海城市的跨越,邁入了國家二類城市行列。在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雙擁模範城市」、「國家造林綠化十佳城市」等金牌及「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的基礎上,2003年又獲「全省文明城市」、再獲「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兩項殊榮,一座現代石化、數碼產業與山水、文化交融的現代化城市已具雛形。
四、發展綠色旅遊的構想
選擇綠色旅遊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挖掘旅遊資源的綠色內涵,推出綠色產品,變資源優勢為產品優勢,是惠州旅遊業相關部門研究的重點課題。筆者認為惠州發展綠色旅遊可從如下幾方面著手。
(一)爭取綠色認證,創建綠色飯店
綠色飯店標准分為A級到AAAAA級共五個等級,分別用具有中國特色的銀杏葉作為標志,其中A級表示飯店符合國家環保、衛生、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規,而最高級5A表示飯店的生態效益在世界飯店業處於領先地位。惠州飯店業在爭取ISO14000標准體系認證的同時,應切實提高服務中的「綠色」成分,在為顧客提供符合安全、健康、環保要求的綠色客房和綠色餐飲的基礎上,在生產過程中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和資源的合理利用,嚴格按照創建綠色飯店規則辦事,力爭在較短的時期內,有更多的不同級別的飯店通過綠色飯店認證。
(二)開發綠色旅遊商品和綠色餐飲
惠州地處珠江三角洲,依山傍水。優越的地理位置使惠州物產繁多,嶺南佳果品種齊全,山珍海味應有盡有。其中,有不少是惠州所獨有的土特產品,成為海內外遊客必購的珍品.豐富的生物資源為開發綠色旅遊商品和綠色飲食准備了充足的原料。除了保持與繼承傳統的土特產、手工藝品、地方飲食外,應利用這些豐富的原材料大力研發新的諸如果脯、中成葯膳、綠色乾菜、醬菜等無污染綠色產品。同時確立綠色理念,樹立品牌意識,改進加工工藝和提高產品包裝水平,創立一批綠色精品,如石壩三黃雞、惠州梅菜、羅浮山酥醪萊、羅浮山百草油、東江糯米酒、南崑山觀音菜、龍門竹筍、博羅涼果等。
(三)以發展森林旅遊為契機,加強綠色景區開發
「地球呼喚綠色,人類渴望森林」,到大自然去已經成為21世紀人們的一種消費時尚。惠州土地廣闊,全市面積11158平方公里,林木茂密,森林覆蓋率為59.8%,還保留有「島」狀分布的原始森林,野生動植物資源相當豐富,有兩個自然保護區和一個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15.81萬公頃。主要野生動物品種有虎、豹、野豬、黃、狐、山羊、穿山甲、箭豬、小獺、金錢龜、青面猴、水鹿等100餘種;鳥類有山鷹、毛雞、山雀、啄木鳥等80餘種。野生植物品種繁多,大多分布於天然的森林中,比較完好地保存有常綠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有「北回歸線上的綠色明珠」之稱。
當前,我們應因地制宜,按照森林旅遊的特色,組織開發森林旅遊產品,如高山風光旅遊、觀鳥旅遊、森林植物考察等,充分開掘森林旅遊資源的優勢。同時加強森林公園開發與建設,在景區開發、建設和管理中,堅決貫徹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切實遵循「ISO14000」標准系列和「綠色環球21」標准系列的規則,精心設計、營造良好的綠色環境,採用「加法」(人工種植和培育樹木、葯材等「有色」特產)有意塑造「紅、綠、藍、黃」等多彩的森林景觀,變單一林種為綜合資源,最終創造出讓遊客流連忘返的綠色環境與氛圍。
(四)實行綠色營銷,打造綠色精品
英國威爾士大學肯畢提教授認為,「綠色營銷」是一種能辯識、預期及符合消費的社會需求,並且可帶來利潤及永續經營的管理過程。無疑,發展綠色旅遊,必須進行綠色營銷。惠州旅遊業向消費者提供綠色產品,創建綠色飯店、綠色景區、設計綠色旅遊線路等等,不僅是企業自身競爭和生存發展的需要,也是惠州旅遊業走出國門與國際旅遊業接軌的需要,更是旅遊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在這方面,惠州旅行社等部門應與市政府和其他相關企業加強親密協作,依照惠州「十五」發展綱要、城市規劃和區域旅遊發展戰略,制定出適應市場需求的靈活多變的綠色營銷戰略、綠色促銷策略及具體的促銷計劃,以求打造更多的綠色旅遊精品。
(五)實施綠色管理,提升旅遊者綠色意識
目前我國旅遊者的生態意識普遍不強,要提高全民族的環保意識,必須大力開展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社會的旅遊環境意識與環境道德水平,促使每一個人都以良好的環境道德實踐達到對整個旅遊資源環境系統的改善和保護。旅遊企業要極力引導遊客提高保護自然的觀念,與遊客進行環保知識交流,並在旅遊目的地設置一些解釋大自然奧秘和宣傳保護大自然的標牌,讓遊客在愉悅中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廣大的旅遊者應積極參加保護自然生態的各種有益活動,通過旅遊實踐,了解自然對於人自身的要求,清楚地認識自己的日常生活與環境的關系,從而在回歸自然、凈化心靈的旅遊活動中去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做到自覺地、有意識地保護旅遊環境和旅遊資源,為保護環境盡己所能。
【參考文獻】
[1]吳必虎.旅遊生態學與旅遊目的地的可持續發展[J].生態學雜志,1996,(2).
[2]朱廣慶,徐海根.綠色地球—全球可持續旅遊唯一認證機構[J].環境保護,2000,(6).
[3]魏小安,劉趙平,張樹民.中國旅遊業新世紀發展大趨勢[M].廣東出版社,1999.
[4]諸葛仁.二十一世紀綠色旅遊標志———「綠色環球21」[J],中國環保產業,2001,(10).
[5]陳俊.綠色旅遊與環境保護[J].網路知識,2003,(12).

『貳』 惠州發展旅遊業有什麼優勢

優勢有以下:

  1. 區位優勢 惠州位於珠三角東部,毗鄰廣、深、佛、莞、港、澳。

  2. 人口優勢 周圍的城市可以提供充足的客源。

  3. 資源優勢 惠州擁有整個廣東最全面的旅遊資源,江、河、湖、海島、港灣、溫泉、瀑布、溪、山、森林、民俗民居、名人遺跡、文物古跡等等

  4. 交通優勢 惠州擁有一個機場和碼頭,兩條鐵路交匯,三條國道經過,四條高速匯聚,東江水路更擁有悠久航運歷史,現代化立體交通配套完善。高速路總里程僅次廣州,而港口也開通了國際航線。

  5. 惠州又廣東省的農業大市,是供港蔬菜、肉類的主要產地。惠州市不僅土地肥沃、雨量充沛,而且還有充足的土地資源。

  6. 人文優勢 惠州是著名僑鄉,而且市內大多數人都能流利說粵語,國語在惠州更是暢通無阻。

  7. 接待優勢 惠州有悠久的政務接待傳統,而且星級酒店雲集。

  8. 市場優勢 市場秩序規范,完善監督體制和高效行政執法能力。

『叄』 東莞跟惠州比較,那個城市發達,好象東莞也不怎麼好啊

市區夜景

『肆』 惠州主要產業有哪些

電子行業 化工業 還有旅遊休閑

『伍』 你好,請問惠州有那麼好嗎惠州在珠三角不是說最落後的嗎…

曾經可以說是最落後的吧。
但是人們都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嘛。
現在惠州經濟已經趕上來了。
居深圳、廣州、東莞、佛山之後排第五。
剛超過中山。並且經濟增長率全球前列。
重要的是,惠州沒有走先污染後治理的道路,
綠化、環境治理做的比較好。

你可以來惠州旅遊玩玩,旅遊業做的也不錯,很多地方值得一去。
羅浮山、大亞灣、龍門湯泉溫泉漂流、惠城區西湖、巽寮……

即使我說的再好你也可能沒什麼感覺。
不過你可以親自來住上幾天或者幾個月,自己感受一下才是最真實的。

順便說一下:現在惠州經濟在珠三角處於中等水平。
即使是珠三角經濟最落後的,相對於大多數內陸地區而言是發達的。

『陸』 惠州發展旅遊業有什麼優勢

旅遊業是第三產業的龍頭,在服務業中占據先導地位,是永不過時的朝陽產業,具有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等諸多優點。作為一門新興的產業,旅遊業對惠城區社會經濟發展發揮了愈來愈重要的作用。
一、發展旅遊業的重要性
1、發展旅遊業是擴大內需,促經濟快速發展客觀要求。作為朝陽產業,旅遊業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具有綜合性強,關聯度大,帶動效應明顯和直接的特點。據世界旅遊組織測算公布,旅遊業每直接增加1元收入,相關行業就間接增加4633元收入;旅遊業每直接增加1個從業人員,相關產業就增加5個人員的就業機會。在當前全社會就業形勢較為嚴峻的情況下,大力發展旅遊業,是拓寬我區就業渠道的必然選擇。
2、發展旅遊業是新的經濟增長點。據世界旅遊組織預測,國際旅遊消費年均增長6.7%,是世界財富年均增長率的2倍,到2020年,全球每年將有16億人跨國旅遊,國際旅遊總收入可達2萬億美元。2004年,惠城區本級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全區生產總值的35.8%,與珠三角其他一些發達縣(區)相比,惠城區第三產業的總量和比重仍然偏小偏低,如廣州天河區同期的比重為74.6%,佛山的禪城區、順德區、南海區的同期比重分別為36.3%、40.8%、38.7%,珠海市香洲區的同期比重則為48.4%,因此,力促旅遊產業的快速增長,做大做強第三產業,保證惠城區向更合理的經濟結構和更高級的經濟形態邁進,就顯得必要而迫切。
3、發展旅遊業可以提高惠城的品位與城市知名度。旅遊業是一個城市的形象大使,也是一張閃亮的城市名片。一個地方、一個城市知名度高不高,與旅遊業是否發達有直接關系。惠城區大力發展旅遊業,通過旅遊觀光、文化交流與對外開放,從而提高惠城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知名度,塑造具有活力和開放的城市形象。
一、惠城區旅遊業發展的特點
1、旅遊消費充分帶動了社會消費。2004年,惠城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46518萬元,同比增長20.9%,其中旅遊消費的貢獻功不可沒。據初步統計,2004年惠城區住宿業營業收入總計達46339萬元,其中旅遊飯店的營業收入達到了33911萬元,占整個住宿業營業收入的73.2%;旅遊飯店的客房收入達12918萬元,占整個住宿業客房收入的76.5%,客房數以及床位數分別達到4577個和8327個。旅遊業的發展成為惠城區住宿餐飲業以及批發零售業快速增長的生力軍。
2、旅遊形式以觀光悠閑度假游為主。以西湖為中心、以白鷺湖、中洲塔、摩天輪、東江為主線的觀光悠閑度假游構成了惠城區旅遊觀光的主線。東江濱江風景帶、白鷺湖旅遊度假區、湯泉度假區、矮陂鎮金鵝溫泉度假區等則是惠城區旅遊觀光的新亮點,北部則有蘆嵐、矮陂、橫瀝等鎮的特色農業生態旅遊。
3、結合地域本土文化,旅遊開發帶有濃厚的地方文化色彩。惠城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客家、廣府、潮汕等多種文化揉合而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特徵。以每年一次的惠州美食嘉年華為例,美食嘉年華與東江飲食文化充分結合,充分展示城市特色,進一步弘揚東江美食文化、豐富惠州旅遊品牌、拉動第三產業發展、擴大了惠城區及惠州市的知名度。
據初步統計,2005年第二屆美食嘉年華共吸引了130多家企業進場參展,外地參展商覆蓋了全國近20個省(市、區)和朝鮮、日本、印度等國7家境外飲食企業,薈萃了1200多種美食,參與觀眾及海內外遊客總數30多萬人次。美食嘉年華期間,全市主要旅店全部爆滿,旅遊區點人流如織,有力地拉動了吃、住、行、游、購、娛等各個要素。在本次設展的130多個攤位中,明火展位70家、啤酒飲料廠商2家、生活精品10家、包裝食品39家。展示展銷的內容十分廣泛,包括中外美食和食品及生活用品展示展銷,在精品美食館集中展示了東江菜系的代表作。據初步統計,美食嘉年華期間,30萬人次的進場人數比首屆的10萬人次增加了2倍多;館內外展位直接銷售額較去年的640多萬元有較大增長,各參展單位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參展企業檔次較高,來源較廣,天悅大酒店、西湖賓館、麥科特大酒店、金世紀大酒店、惠州賓館、海湖大酒店等星級酒店均參展。美食嘉年華期間龐大的人流有力刺激了消費,為我市酒店、旅遊區點、旅行社、餐館、茶館、商場、咖啡廳、計程車等行業增加了豐厚的收入,吃住行游購娛等各相關要素人氣旺盛,業務量大幅度增長。以旅遊飯店為例,五一黃金周期間,各主要星級飯店平均出租率超過90%,部分飯店高達97%以上。參展的展館內直接銷售額平均每天都在萬元以上。
3、接待遊客以國內旅遊者為主,2003年惠城區全年共接待過夜旅遊人數86.15萬人次,其中接待國際遊客4.06萬人次,分別佔全市的31.7%、67.3%。惠陽、惠東、博羅、龍門和大亞灣接待過夜旅遊人數分別佔全市的15.5%、13.4%、9.6%、25.5%、4.2%。與全市其他兄弟縣(區)相比,惠城區接待過夜遊客人數居於全市前列,成為全市對外的重要窗口。
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與本市其他旅遊業較為發達的縣(區)相比,惠城區現有旅遊景觀資源略顯劣勢。在全市知名的11個風景區中,惠東4個、龍門2個、博羅2個,大亞灣1個,惠城區2個。盡管從知名風景區數量上接近全市各縣(區)的平均水平,但惠城區大部分旅遊景點都集中在市區內,既是優勢也是劣勢。優勢是可以藉助市區內便利的交通條件,不利的是大多數遊客都傾向於海濱度假區和溫泉,而喧鬧市區內的人文景觀對遊客的吸引力則明顯不及前者。
2、市區內部分游覽景點經營狀況不樂觀。因基礎建設和配套設施不完善,部分曾經門庭若市的老旅遊景點遊人數銳減。如原本遊客如織的市區飛鵝公園如今每天接待的遊人寥寥可數,今年1-8月,該公園的門票收入僅有5000元,尚不足以支撐公園的日常管理費用。門票收入的不足,導致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投入更加難以為繼。而設施的不完善又導致了遊人數和門票收入的不足。
3、潛在的資源優勢尚未轉化成經濟優勢,旅遊資源開發尚未做到物盡其用,惠城區內還有豐富的潛在資源可開發為創造經濟效益的旅遊資源。單從顯性的旅遊風景區來看,惠城區的旅遊資源稟賦與其他縣(區)相比,的確不佔優勢。但惠城區作為惠府所在地,是一座歷史名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傳承客家、廣府、潮汕等多種文化特性而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特徵。別具特色的東坡、東江、東征、東縱等歷史文化底蘊可以開發成為獨樹一幟的惠城旅遊精品,創造無可估量的經濟效益。
三、打造惠城旅遊精品的決策建議
1、提高認識,充分認識發展旅遊業的重要意義。要把發展旅遊業作為惠城區發展第三產業的重點之一,把旅遊開發和資源開發有機地結合起來,把旅遊業建立在發掘特色的基礎上,結合惠城區旅遊業的現狀,提供與其他地區具有差異化的特色旅遊服務。充分挖掘旅遊景觀,實現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促進旅遊業和第三產業的快速、健康的可持續發展。
2、突出重點,搞好規劃和建設。要把旅遊業納入市區和各鎮的發展規劃中,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科學規劃,突出特色。將自然景觀、歷史文化、休閑觀光結合起來,整體優化,高效利用。加強宏觀控制與指導,各級政府與旅遊管理部門應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指導,統一協調。
3、增加旅遊資源開發和利用的投入,發揮政府主導優勢。旅遊資源開發利用不能光靠政府大包大攬,因此,要積極創造新的旅遊發展模式,形成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支持的發展格局,廣開資金,廣開源路,保證旅遊開發投資來源的多元化。制訂有利於旅遊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吸引民間資本及外資投入,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要求,搞好產權制度、管理體制、經營方式的創新與改革,增強旅遊業的發展後勁和活力,把旅遊業作為發展惠城區的第三產業的重點做大做強。
4、以獨特的惠城文化為重點,加強宣傳包裝,做大做強惠城旅遊市場。文化價值以及生態價值等旅遊優勢並不能自動產生效益,只有通過行之有效的旅遊營銷,才能轉化成旅遊價值甚至經濟效益,「酒香也怕巷子深」。因此,在加大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必須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提高惠城文化旅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採用多種方式加大宣傳促銷的力度,培育旅遊市場,使遊客選擇惠城區作為理想的旅遊目的地。
5、努力打造以西湖、白鷺湖、中洲塔、摩天輪、東江(東江夜遊)為主線的觀光悠閑度假游一體化路線。惠城區旅遊業的正確定位就是要突出惠州「四東」文化和客家文化的特色。一是以文化大舞台為載體,向市內外遊客宣傳惠州「四東」文化和客家文化,增加市區的吸引力;二是通過弘揚惠城悠久的歷史文化,使之能夠創造經濟效益,永葆吸引力。
6、充分利用惠城區商貿流通業跨越式發展的歷史契機,完善市區內的交通配套設施,吸引外來遊客購物消費,促使惠城區內銷式的商貿流通業向外向型轉變,打造惠城「購物天堂」。旅遊購物街和風味美食街的定位從建築風格到經營項目都要突出惠州的客家文化特色,以經營惠城土特產品、民間工藝、文化產品、特色美食、風味小食為主,兼營一些其它特色商品和美食。一是要豐富市場,方便遊客購物和餐飲。二是要打造購物和東江美食品牌,通過旅遊購物和風味美食街,把惠州旅遊、文化、美食產品推向市場,提高知名度。
7、結合新劃入鄉鎮的具體鎮情,大力發展觀光旅遊農業、生態旅遊農業帶。發展蘆嵐、矮陂、橫瀝等鎮的特色農業生態旅遊,對矮陂金鵝溫泉度假村等重點旅遊開發項目做好跟蹤服務,促使項目早日投入使用,通過北部山區鎮旅遊業的發展,提高山區鎮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平衡鎮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態勢。

『柒』 惠州的旅遊資源,設計旅遊路線

一、問題的提出 旅遊業以其巨大的發展潛力被譽為「永遠的朝陽產業」。但是,未來的旅遊業發展重點在哪裡?綜觀當今旅遊,「返樸歸真,回歸大自然」已成旅遊新潮。世界正步入「環保時代」、「綠色時代」,綠色正成為21世紀的流行色。與此相應,越來越多的旅遊者把眼光落在能滿足自己多方面需要的具有大自然氣息的「綠色」旅遊上。 惠州市旅遊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近三年,全市旅遊總收入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長發展,2001年全市旅遊收入達到27.03億元,外匯收入5610.41萬美元,接待過夜遊總人數達247.03萬。據預測,至2005年來惠州的過夜遊總人數將達到486.5萬,2010年將達908.3萬,其旅遊資源容量也由2000年的390.0到2005年的870.8、2010年則上升至1880.2。可以預見,21世紀惠州旅遊業即將步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深度開發階段。如何選擇一條旅遊業的「康莊大道」,既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又融入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最終實現(人地關系)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是擺在惠州市旅遊業發展面前的重大問題。 二、關於綠色旅遊 當今「綠色」正被視為一種文明的標志,受到全球人類的崇敬、愛戴和保護,也是在這樣一種普遍的「綠色崇拜」氛圍下,綠色經濟、綠色消費、綠色營銷、綠色GDP等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一股「綠色革命風暴」,綠色旅遊也在其中。 (一)綠色旅遊的定義 綠色旅遊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綠色旅遊是指具有親環境或環保的各類旅遊產品及服務。狹義的綠色旅遊即農村旅遊,即發生在農村、山區和漁村的活動。本文所論及的綠色旅遊取其廣義。 (二)綠色旅遊的內涵 「綠色」往往用來比喻「環境保護」、「回歸自然」、「生命」等內涵,而「綠色旅遊」只是一種比喻的說法,是用來指導旅遊企業在環境管理方面的發展方向。它可以理解為與可持續開發旅遊、生態旅遊類似的概念,即指在為社會提供舒適、安全、有利於人體健康的產品的同時,以一種對社會、對環境負責的態度,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綠色旅遊中融入了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了人地和諧相處的思想。因此,所謂綠色旅遊是指包括旅遊者、飯店、景點管理者、旅行社和導游在內的旅遊參與者在整個旅遊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都必須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綠色旅遊是以認識自然、保護自然、不破壞自然生態平衡為前提的,是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環境價值的綜合體現,它需要經營者和旅遊者共同提高環保意識。在現階段,我國旅遊企業的建設和發展需考慮對環境的破壞要最小,經營過程中資源和能源的消耗盡可能最低,向顧客提供綠色的旅遊產品,並能積極參與環境保護和旅遊資源保護的活動,處理好保護與開發利用的關系,從而達到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多贏」。作為旅遊者是在旅遊時既保證自身的安全,也不傷害動物、植物,進行綠色消費,同時使環境得到保護。 綠色旅遊作為一種新的旅遊形態,具有觀光、度假、休養、科學考察、探險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對旅遊者來說不僅是享樂體驗,而且也是一種學習體驗,不是單純地利用自然環境,而是依靠自然和旅遊的並行關系在對自然帶有敬畏感和環保意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旅遊,它增加了旅遊者與自然親近的機會,深化了人們對生活的理解。 (三)綠色認證體系 綠色旅遊奉行的是可持續發展之路,隨著旅遊的發展,旅遊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當地人民收入增加,自然與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旅遊者與旅遊地人民之間的溝通得以實現。為此,21世紀的旅遊業必將實行更嚴格的環境管理標准。同時,隨著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旅遊者也會自覺地尋求「綠色度假」和對環境友好的旅遊服務。正是基於這一需求,世界旅行旅遊理事會———全球最大的旅行旅遊行業首腦組織,在90年代初即開始倡導在旅遊行業推行「ISO14000」系列標准和「綠色環球21」認證。當今,「ISO14000」、「綠色環球21」已經成為國際公認的旅行旅遊行業環境質量可持續管理的認證標牌,是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法寶,也是旅遊業增強競爭力,躋身國際市場的一塊敲門磚。 三、惠州發展綠色旅遊的優勢 (一)綠色景觀優勢 針對當今人類違背自然科學規律,破壞生態環境,危及社會可持續發展這一問題,弘揚綠色景觀,發展綠色旅遊,更具有現實的社會意義。 惠州市位於廣東省南部,珠江三角洲東北端,瀕臨南海大亞灣,毗鄰香港與深圳。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13°9′~115°5′,北緯22°3′~23°7′之間。 在自然環境方面,惠州「地形起伏、雨水豐沛、林木蔥籠、環境宜人」,優越的自然環境孕育了惠州豐富獨特的旅遊風景資源。全市具有旅遊開發潛力的景點有900多處,屬景點高密度分布區,並具有資源多樣性的特點,集山、江、湖、海、泉、瀑、林、澗、島為一體,青山、綠水、碧海、銀沙、溫泉,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身,自古就有「嶺南名郡」之稱,其中被列入國家級、省級風景名勝及自然保護區有6處,擁有「嶺南第一山」———羅浮山,「北回歸線上的綠洲」———南崑山,「東方夏威夷」———巽寮灣,「薴蘿西子」———惠州西湖,還有全國唯一的海龜自然保護區等。 綠色景觀與惠州廣闊的地域、多樣的地形地貌和豐富的生物種群構成絢麗的自然景觀及平衡和諧的生態環境,為惠州發展綠色旅遊提供了十分優越的資源條件。 (二)國家園林城市的優勢 惠州遵循自己城市的自然山水格局、植物生態要素、以及城市建成區的現實狀態,於1998年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綠化系統規劃模式———「二環、四帶一中心、一網、六塊、八大園」。惠州歷來擅長山水之勝、林壑之美。惠州總體規劃突出綠色景觀,尊重山水生態要素,結合山水分布脈絡,保護自然山水景觀,大力實行山嶺園林的美化、葩化、香化。城區內的自然山體除個別用於市政建設外,都嚴加控制予以綠化:如近湖山系「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在建築、水體、林帶的襯托下,形成不同的景觀構圖。白雲繚繞的峰山、翠若桂榕的掛榜山、如鳳沖天的螺山、形若戲獅的獅山、似龍出水的太保山……使惠州盡顯「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姿。 (三)綠色獎牌優勢 近幾年來,惠州市在創綠色獎牌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2003年,惠州市對行政區劃進行了戰略性調整,惠陽撤市設區,市區范圍由「兩江」沿岸延伸到大亞灣,面積擴大5倍,達到2672平方公里,實現了由沿江城市向沿海城市的跨越,邁入了國家二類城市行列。在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雙擁模範城市」、「國家造林綠化十佳城市」等金牌及「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的基礎上,2003年又獲「全省文明城市」、再獲「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兩項殊榮,一座現代石化、數碼產業與山水、文化交融的現代化城市已具雛形。 四、發展綠色旅遊的構想 選擇綠色旅遊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挖掘旅遊資源的綠色內涵,推出綠色產品,變資源優勢為產品優勢,是惠州旅遊業相關部門研究的重點課題。筆者認為惠州發展綠色旅遊可從如下幾方面著手。 (一)爭取綠色認證,創建綠色飯店 綠色飯店標准分為A級到AAAAA級共五個等級,分別用具有中國特色的銀杏葉作為標志,其中A級表示飯店符合國家環保、衛生、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規,而最高級5A表示飯店的生態效益在世界飯店業處於領先地位。惠州飯店業在爭取ISO14000標准體系認證的同時,應切實提高服務中的「綠色」成分,在為顧客提供符合安全、健康、環保要求的綠色客房和綠色餐飲的基礎上,在生產過程中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和資源的合理利用,嚴格按照創建綠色飯店規則辦事,力爭在較短的時期內,有更多的不同級別的飯店通過綠色飯店認證。 (二)開發綠色旅遊商品和綠色餐飲 惠州地處珠江三角洲,依山傍水。優越的地理位置使惠州物產繁多,嶺南佳果品種齊全,山珍海味應有盡有。其中,有不少是惠州所獨有的土特產品,成為海內外遊客必購的珍品.豐富的生物資源為開發綠色旅遊商品和綠色飲食准備了充足的原料。除了保持與繼承傳統的土特產、手工藝品、地方飲食外,應利用這些豐富的原材料大力研發新的諸如果脯、中成葯膳、綠色乾菜、醬菜等無污染綠色產品。同時確立綠色理念,樹立品牌意識,改進加工工藝和提高產品包裝水平,創立一批綠色精品,如石壩三黃雞、惠州梅菜、羅浮山酥醪萊、羅浮山百草油、東江糯米酒、南崑山觀音菜、龍門竹筍、博羅涼果等。 (三)以發展森林旅遊為契機,加強綠色景區開發 「地球呼喚綠色,人類渴望森林」,到大自然去已經成為21世紀人們的一種消費時尚。惠州土地廣闊,全市面積11158平方公里,林木茂密,森林覆蓋率為59.8%,還保留有「島」狀分布的原始森林,野生動植物資源相當豐富,有兩個自然保護區和一個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15.81萬公頃。主要野生動物品種有虎、豹、野豬、黃、狐、山羊、穿山甲、箭豬、小獺、金錢龜、青面猴、水鹿等100餘種;鳥類有山鷹、毛雞、山雀、啄木鳥等80餘種。野生植物品種繁多,大多分布於天然的森林中,比較完好地保存有常綠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有「北回歸線上的綠色明珠」之稱。 當前,我們應因地制宜,按照森林旅遊的特色,組織開發森林旅遊產品,如高山風光旅遊、觀鳥旅遊、森林植物考察等,充分開掘森林旅遊資源的優勢。同時加強森林公園開發與建設,在景區開發、建設和管理中,堅決貫徹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切實遵循「ISO14000」標准系列和「綠色環球21」標准系列的規則,精心設計、營造良好的綠色環境,採用「加法」(人工種植和培育樹木、葯材等「有色」特產)有意塑造「紅、綠、藍、黃」等多彩的森林景觀,變單一林種為綜合資源,最終創造出讓遊客流連忘返的綠色環境與氛圍。 (四)實行綠色營銷,打造綠色精品 英國威爾士大學肯畢提教授認為,「綠色營銷」是一種能辯識、預期及符合消費的社會需求,並且可帶來利潤及永續經營的管理過程。無疑,發展綠色旅遊,必須進行綠色營銷。惠州旅遊業向消費者提供綠色產品,創建綠色飯店、綠色景區、設計綠色旅遊線路等等,不僅是企業自身競爭和生存發展的需要,也是惠州旅遊業走出國門與國際旅遊業接軌的需要,更是旅遊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在這方面,惠州旅行社等部門應與市政府和其他相關企業加強親密協作,依照惠州「十五」發展綱要、城市規劃和區域旅遊發展戰略,制定出適應市場需求的靈活多變的綠色營銷戰略、綠色促銷策略及具體的促銷計劃,以求打造更多的綠色旅遊精品。 (五)實施綠色管理,提升旅遊者綠色意識 目前我國旅遊者的生態意識普遍不強,要提高全民族的環保意識,必須大力開展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社會的旅遊環境意識與環境道德水平,促使每一個人都以良好的環境道德實踐達到對整個旅遊資源環境系統的改善和保護。旅遊企業要極力引導遊客提高保護自然的觀念,與遊客進行環保知識交流,並在旅遊目的地設置一些解釋大自然奧秘和宣傳保護大自然的標牌,讓遊客在愉悅中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廣大的旅遊者應積極參加保護自然生態的各種有益活動,通過旅遊實踐,了解自然對於人自身的要求,清楚地認識自己的日常生活與環境的關系,從而在回歸自然、凈化心靈的旅遊活動中去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做到自覺地、有意識地保護旅遊環境和旅遊資源,為保護環境盡己所能。 【參考文獻】 [1]吳必虎.旅遊生態學與旅遊目的地的可持續發展[J].生態學雜志,1996,(2). [2]朱廣慶,徐海根.綠色地球—全球可持續旅遊唯一認證機構[J].環境保護,2000,(6). [3]魏小安,劉趙平,張樹民.中國旅遊業新世紀發展大趨勢[M].廣東出版社,1999. [4]諸葛仁.二十一世紀綠色旅遊標志———「綠色環球21」[J],中國環保產業,2001,(10). [5]陳俊.綠色旅遊與環境保護[J].網路知識,2003,(12).

記得採納啊

『捌』 惠州是旅遊城市嗎

惠州是旅遊城市,而已還是國家優秀旅遊城市,馬超雲雀雕塑在東平車站那個公園里!!!惠州是很不錯的城市哦!!!

『玖』 廣東省惠州市的歷史介紹。

惠州,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早在先秦時期,就有縛婁古國在羅浮山下的東江之畔開創嶺南文化之風氣。

市境內上古時期已有人類,已發現多處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生產、生活的遺跡和遺物。博羅葫蘆嶺、蘇屋崗、何屋崗等貝丘遺址,出土石錛、石斧、石矛和敲砸器,以及大量飾有繩紋、方格紋、雲雷紋、夔紋等紋飾的夾砂、泥質陶片。

根據考古發現,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先民們就已經在惠州境內的東江流域繁衍生息,創造了惠州的遠古文明。

先秦時期屬南越范圍。春秋戰國時期,惠州一帶的文化已有一定的發展水平,並與中原文化息息相關。在博羅散屋村出土過一組大小相近、形制、紋飾相似的7件青銅甬鍾。

博羅的蘇屋崗遺址曾採集和出土了青銅斧、矮圈足陶豆以及一批以夔紋為特徵的印紋陶器,在其附近還出土過兩件戰國青銅編鍾。

據史料記載,在今惠州市區及博羅北部一帶,戰國時期曾出現過一個名叫「縛婁國」的小國,但不久即在諸侯兼並戰爭中消失。21世紀曾挖掘出規模較大的「縛婁遺址」。

兩千年來,先後有400 多位歷史名人客寓或履臨惠州,這其中包括中國山水詩鼻祖謝靈運,中國古代醫學家、化學家、將道家學派宗教化的重要人物葛洪,一代文豪蘇軾等等。

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在此領導過革命活動;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周恩來在此指揮過國民革命軍東征戰役。

近代史上惠州更是涌現了廖仲愷、鄧演達、葉挺等革命先驅,以及中國現代音樂奠基人之一的廖尚果、廖輔叔等文化名人。

(9)惠州市旅遊業擴展閱讀:

惠州歷史名人:

1、葉夢熊

葉夢熊(1531--1597),字男兆,號龍塘,改龍潭,又號華雲。明代廣東惠州府城萬石坊(今屬惠城區)人。

嘉靖四十四年中進士,歷任贛州知府,安慶知府,浙江副使,永平道兵備,山東布政使,巡撫貴州、陝西、甘肅。

因戰功擢左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贈太子少保,太子太保,升任兵部尚書,轉南京工部尚書,是惠州明代著名的三尚書之一。

2、廖仲愷

廖仲愷(1877年4月23日—1925年8月20日),男,漢族,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愷。1877年4月23日出生於美國舊金山。

廣東省歸善縣陳江鎮鴨仔埗鄉窯前村人(現廣東省惠州仲愷高新區陳江街道幸福村),祖居廣東梅縣程江鎮,中國國民黨左派領袖、中國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活動家、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先驅,國民黨左派的光輝旗幟,中國共產黨的摯友。

擅長詩詞、書法,著作編為《廖仲愷集》、《雙清文集》上卷。

3、葉挺

葉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原名葉為詢,字希夷,號西平,廣東惠州客家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之一、新四軍重要領導者之一,著名軍事家。

所在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在北伐中被譽為「鐵軍」參與指揮南昌起義並出任前敵總指揮,參加廣州起義時任起義軍工農紅軍總司令,抗日戰爭中又出任新四軍軍長,皖南事變中被國民黨扣押,他拒絕蔣介石的威逼利誘,寫出了著名的《囚歌》以明志。

抗戰勝利後,獲救出獄後被中國共產黨重新接納為黨員,1946年4月8日與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憲、鄧發、王若飛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空難;1988年,被中央軍委確定為36位開國軍事家之一。

1989年11月,經中央軍委確定,被冠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的稱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惠州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