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遊宣介
㈠ 如何看待如今遊客不文明行為屢禁不止
二、旅遊者出遊不文明行為的原因:
1.文化傳統因素
中國社會的道德文化主要是一種私德文化而非公德文化。"中國傳統社會結構是家庭-家族-國家的結構層次"④,這一結構導致了中國人重視血緣、地緣,而漠視社會公共空間和陌生人,整個社會也是在血緣和地緣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利己社會。整個社會重視社會資本,即熟人倫理關系,而輕視公共空間。因此可以看出中國傳統文化只講私德,不注重公德。這導致旅遊者在出遊過程中只注重個人以及親朋好友的感觸,而不太顧及他人感受。由此可以看到在旅遊過程中,有些旅遊者只注重個人的便利,隨手丟棄垃圾,而未考慮景區環衛人員的工作負荷等不文明行為。這正是受中國傳統的道德文化影響的行為。
2.道德感弱化因素
人們在旅遊過程中的"道德感弱化"現象是遊客不文明行為產生的重要原因。旅遊者在旅遊過程中追求休閑、放鬆、無拘無束, 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隨意、懶散、放任、無約束的心理傾向。當一個人以旅遊者的身份在異地游覽時,往往想擺脫日常生活中的約束, 道德的約束力量降低至最低點。此外,旅遊是一種暫時性、異地性的活動, 旅遊者擺脫了日常生活圈子中眾多熟人的監督, 所以對自己的行為舉止便少了許多顧忌與約束。在這種弱化的道德感之下,平時表現文明的人在景區游覽時也未必會表現文明。
3.教育傳統因素
中國是禮儀之邦,有著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並向鄰國輸出禮儀文明,對鄰國影響深遠。但中國傳統社會結構中缺乏公共空間,公共空間的缺失必然造成公共意識的淡薄,也就不可能有專門針對公共空間的教育。而現代教育的也是重視政治教育,輕視公民教育,缺乏對人性的教育。歷史教育傳統的缺失以及現代教育的不足,共同造成了教育傳統上的缺失。
遊客的環保意識不強、生態道德素質低下是傳統教育缺失的結果之一。文化素養低、環保意識差,遊客很少會考慮自己行為的環境影響, 因而容易在不知不覺間產生不文明行為。
4.其他因素
(1) 環境保護願望未形成
遊客不文明旅遊行為跟游覽活動中人們難以形成保護環境的願望的特點有極大關系。環境消費心理學認為, 決定個人產生保護環境的願望的因素有三個: 一是對環境問題的嚴重性的認知,二是對造成環境污染的責任歸屬的認知,三是對解決環境問題有效性的認知。就旅遊活動而言, 遊客不文明行為對環境、景觀的消極影響往往是潛移默化的, 它所造成的嚴重後果往往是長期累積所形成的, 而遊客的游覽活動是暫時性、動態性、異地性的, 所以遊客並不能看到自己的不文明旅遊行為的嚴重後果。這就致使遊客一方面對旅遊景區環境問題的嚴重性缺乏認知, 另一方面對自己的不文明旅遊行為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的責任歸屬感缺乏認知。並且由於眾多遊客的不文明旅遊行為的同時存在, 也使遊客個體對解決環境問題的有效性缺乏認知而去同與其他旅遊者。這種種因素決定了遊客在游覽活動過程中不易形成保護環境的願望, 因而也不易產生保護環境的行為。
(2) 旅遊經驗不足
中國旅遊業真正發展於改革開發以後,到現在尚不到三十年的時間,遊客能夠全面參與旅遊活動的時間更短。1999年實行黃金周以後,旅遊才真正普遍起來。正是由於旅遊經驗不足,很多遊客在酒店住宿時會順手帶走酒店物品,在境外旅遊過程中會發生不尊重當地社會風俗、宗教信仰等不文明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