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轉型
❶ 如何實現旅遊產業轉型升級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 「十二五」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隨著全球旅遊業的穩定增長和中國旅遊業的持續高速成長,旅遊消費需求將日趨旺盛,旅遊業將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並迎來戰略性、歷史性發展機遇。同時,中國未來旅遊市場的發展,對旅遊服務的質量、品牌、產品等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要成為旅遊業的龍頭企業,必須加大對旅遊關鍵要素資源的投入,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和創新力度,著力提升服務質量,轉變發展方式,走內涵集約式發展的道路,實現速度、結構、質量和效益相統一。
《中國旅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在提到旅遊業「十二五」期間要完成的「著力提升旅遊企業的市場活力和產業競爭力」這一任務時,做了具體闡述:旅遊企業是旅遊產業發展的微觀基礎和市場主體。「十二五」時期,要更加重視提升旅遊企業的市場活力和產業競爭力,更加重視旅遊企業在產業促進和旅遊強國戰略中的主體地位和積極作用。堅持以培育大型旅遊集團為基本方向,引導旅遊企業發展自主品牌,積極支持中小旅遊企業特色化、專業化發展,加快推進國有旅遊企業改革與重組,積極培育產權多元化的市場主體,鼓勵旅遊企業進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鼓勵旅遊商業模式創新,促進旅遊新業態發展,加大多種形式的融資授信支持。
希望可以幫到你
不明白的地方歡迎追問 還望採納謝謝
❷ 如何實現旅遊轉型升級
當前,旅遊業的轉型升級表現出很多新的內容,這也構成了現階段旅遊發展的重要特徵。總體來看,旅遊業的轉型升級是多方面、多層次的,很難用單一的模式進行描述。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旅遊業的轉型升級表現出不同的特點。
一、是從旅遊產品看。
盡管觀光旅遊仍然是我國旅遊市場,特別是大眾旅遊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不再是市場的唯一主體,休閑度假旅遊、特種旅遊、康體旅遊、商務旅遊等新型旅遊產品的快速發展,使得中國的旅遊產品類型更加豐富。同時像東莞等地「商務+溫泉」、「商務+高爾夫」等旅遊模式的出現,標志著各種旅遊產品組合的方式也更加多元。
二、是從旅遊市場看
已經完成了從入境旅遊一枝獨秀到入境、國內、出境三大市場協調發展的階段。在這一進程之中,國內旅遊因其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對於擴大內需的獨特作用,正在中國三大市場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出境旅遊不僅對於平衡貿易,緩解經濟摩擦有重要作用,同時也是許多旅行社重要的利潤來源;此外,中國公民在出境旅遊之前和之後在國內發生的消費(比如為出境旅遊而在國內購買的一些旅遊用品),同樣也對擴大內需起到了積極作用。
三、是從旅遊方式看
在旅行社組織的團隊旅遊繼續穩步增長的同時,散客旅遊已經成為旅遊方式的主體。特別是自駕車旅遊的興起,使得旅遊方式的總體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轉變。而俱樂部旅遊、網上拼團旅遊等新的旅遊方式在年輕人中也是大受歡迎。
四、是從旅遊運營方式看
信息化對於旅遊業轉型升級的影響廣泛而深遠。可以預見,未來信息化對旅遊者的出遊方式、旅遊企業的經營方式和旅遊行政部門的管理方式將帶來革命性的變化。順應這一潮流,是旅遊業轉型升級的應有之義。
五、是從旅遊者的訴求看
由於旅遊次數的增加和旅遊經驗的成熟,其對旅遊產品、旅遊服務的要求明顯提高。過去「西遊記宮」式的產品已經不可能有市場空間,一般化的旅遊服務也更難贏得旅遊者的認同。這迫使旅遊經營者加快創新步伐,提高服務質量。而這也成為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的內在動力。
❸ 如何推進旅遊產業轉型升級
一、旅遊業轉型升級的基本認識
轉型升級包括三個層面的內容:一是經濟的轉型升級,二是產業的轉型升級,三是企業自身的轉型升級。在市場經濟中,消費的轉型升級是產業和經濟轉型升級的最大動力,因此以滿足消費者需求,實現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的企業自然是轉型升級的主體。而企業也只有通過不斷的轉型升級,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最終勝出。一般而言,企業的轉型升級與產業、經濟轉型升級的目標是一致的,比如企業創新能力的提高也會提升企業和區域經濟的整體競爭水平。但企業因為逐利的本性,也可能做出與產業、地區經濟轉型升級要求相反的選擇,比如很多企業對環保的重視可能更多是來自於外部的壓力而不是企業的責任。對產業而言,轉型升級是在充分發揮企業主動性的基礎上,通過整合業內資源,吸引新增資源,吸納其他產業轉移的資源,提高行業的整體競爭力,從而實現產業自身的發展。同時符合科學發展需要的產業轉型升級也是對經濟轉型升級的促進,比如旅遊業的轉型升級,會增加一個地區服務業在整個經濟中所佔的比重,這種「軟化」經濟的作用對於經濟的協調發展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而經濟的轉型升級,則包括不同產業結構的優化,區域、城鄉經濟的平衡發展,對集約化發展方式強調等方面的內容,這也是企業轉型升級和產業轉型升級結果的集中體現。
作為一個產業,旅遊業的轉型升級是指依託於整個經濟社會發展,以滿足多元化、多層次、復合型的旅遊需求為出發點點,以提升服務質量為落腳點,通過旅遊企業經營方式的創新、新型旅遊產品的創造,通過政府部門對旅遊發展方式的引導,對旅遊經濟運行的監管,進而實現旅遊服務水平明顯提高,旅遊市場明顯凈化、遊客滿意程度明顯增加,帶動經濟轉型升級作用明顯增強和經濟、社會、文化、生態效益得到全面體現的過程。
在旅遊業的轉型升級過程中,企業比政府更能發現和捕捉市場機會。因此對旅遊行政部門而言,決不能越俎代庖,試圖取代旅遊企業在轉型升級中的主體地位。比如,旅遊行政部門倡導多年的汽車旅館、自駕車營地建設,旅遊企業反應冷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一市場目前在中國還並不成熟,因而很難吸引資金的大規模進入。而先前並沒有引起旅遊行政部門注意的經濟型飯店,最近幾年卻吸引了大量的資本,並在市場上火得「一塌糊塗」。兩廂對照,值得思索和玩味的地方不少。當然,旅遊行政部門雖然不是轉型升級的主體,但是在推進旅遊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仍然大有文章可做。比如,旅遊供給涉及各個環節,其中也不乏公共產品的投入(比如景區道路的建設),因此單靠分散的企業,要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有較大的難度,這就需要旅遊部門積極爭取政府的支持,加大旅遊公共產品投入。再比如,旅遊市場秩序會對旅遊消費行為產生直接影響。單個旅遊企業理性的選擇是根據市場來確定自己的經營行為,而很少有動力和有能力去改變市場運行的規則。因此如果市場出現問題,就會造成「劣幣驅除良幣」,這無疑不利於旅遊業的轉型升級。這就要求旅遊行政部門和其他維護市場秩序的部門一起,創新監管方式,實現旅遊經濟的健康運行。
此外,企業的目標是追求利潤最大化,這就意味著旅遊企業的有些行為並不一定符合旅遊業轉型升級的需要。比如旅遊業的轉型升級應該符合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發展的基本要求,這可能會要求旅遊企業加大環境保護方面投入的力度,因而會降低企業的利潤率。因此,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的投入力度,為旅遊業的轉型升級創造必要的條件;應該引導旅遊企業在實現自身發展的過程中推動產業的轉型升級;應該深入了解旅遊市場的發展變化,把握遊客和旅遊企業的需求,因勢利導,充分履行自己的職能,創造性的開展工作來推進旅遊業的轉型升級。從這個意義上講,雖然轉型升級的主體是旅遊企業,但旅遊部門應該成為推進旅遊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從大的方面說,旅遊業的轉型升級伴隨著旅遊發展的全過程。而從最近幾年的情況看,由於內外條件的變化,旅遊業轉型升級的速度明顯加快,可以說,旅遊業正在進入「從量變到質變」的前夜。正因為此, 2008年,在全國旅遊工作會議上,推進轉型升級被作為國家層面推動旅遊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戰略,這也為今後數年旅遊業的發展確定了基本的目標和方向。因此如何全面深入認識轉型升級的一系列問題,在當前這個旅遊業發展的關鍵時期,顯得迫切而重要。
二、旅遊業轉型升級的基本背景
經過30年的發展,中國旅遊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變化為下一階段旅遊業的轉型升級奠定了基礎。在新的時期,旅遊業的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這些機遇也為旅遊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的支撐。
一是在發展環境上,地方政府對旅遊業的重視程度明顯提高。按照經濟學家張五常的解釋,地方政府之間的競爭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動力。而以遊客流為載體,形成的服務流和物料流,帶動的資金流和人才流,拉動的信息流和商務流,創造的文化流和科技流,對提升地方競爭力發揮了獨特而突出的作用。正因為此,各地政府紛紛把旅遊業作為增加消費,調整區域產業結構的重要切入點,把旅遊業作為促進地區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和提升地方競爭力的重要抓手。繼四川省之後,多個省市召開黨政一把手參加的旅遊發展大會。海南提出了建設國際旅遊島的宏偉目標,形成了省委書記任國際旅遊島領導小組組長,省長和省委副書記任副組長的組織架構,這種重視程度,在中國旅遊發展史上可謂空前。受日本「觀光立國」思想的啟發,河南推出了「觀光立省」戰略,而廣東、雲南等地也在旅遊業體制機制改革上積極探索、先行先試,各地旅遊業發展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
二是在發展條件上,支撐旅遊業轉型升級的有利因素明顯增加。2008年,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是中國經濟發展進程中的一個標志性事件。這意味著中國居民的消費結構將發生巨大的改變,生存性消費在整個消費中所佔的比重將進一步減少,發展性消費、享樂性消費的比例則會顯著增加,而旅遊消費無疑會成為這輪消費結構轉變中的一大亮點。同時,在這一過程中,隨著城鄉居民收入穩步提高,和帶薪休假制度的進一步落實,旅遊自身消費的結構也會發生進一步變化。「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大眾旅遊會變得更加普遍;一些特色和中高端的旅遊產品,也因逐漸增加的中高收入階層,而表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此外,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在中央新增的4萬億投資中,有1.5萬億投入了以機場、鐵路、公路為主的基礎設施當中。交通條件的改善無疑會對旅遊業的轉型升級起到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而在今年一季度,中國汽車銷量首次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這標志著中國正在大步邁入「汽車王國」的時代,這意味著自駕車旅遊等相關旅遊業態的發展將面臨著巨大的機遇,這同樣也是旅遊業轉型升級的一大利好。
三是在發展潛力上,推進旅遊轉型升級的有利條件正在逐步釋放。醫療改革的穩步推進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城鄉居民的看病壓力,這有利於增強居民對包括旅遊在內的消費信心。而正在抓緊研究制定的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方案如果能夠達到預期目標,也將會對旅遊市場的繁榮起到重要作用。
三、旅遊業轉型升級的基本表現
當前,旅遊業的轉型升級表現出很多新的內容,這也構成了現階段旅遊發展的重要特徵。總體來看,旅遊業的轉型升級是多方面、多層次的,很難用單一的模式進行描述。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旅遊業的轉型升級表現出不同的特點。
一是從旅遊產品看,盡管觀光旅遊仍然是我國旅遊市場,特別是大眾旅遊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不再是市場的唯一主體,休閑度假旅遊、特種旅遊、康體旅遊、商務旅遊等新型旅遊產品的快速發展,使得中國的旅遊產品類型更加豐富。同時像東莞等地「商務+溫泉」、「商務+高爾夫」等旅遊模式的出現,標志著各種旅遊產品組合的方式也更加多元。
二是從旅遊市場看,已經完成了從入境旅遊一枝獨秀到入境、國內、出境三大市場協調發展的階段。在這一進程之中,國內旅遊因其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對於擴大內需的獨特作用,正在中國三大市場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出境旅遊不僅對於平衡貿易,緩解經濟摩擦有重要作用,同時也是許多旅行社重要的利潤來源;此外,中國公民在出境旅遊之前和之後在國內發生的消費(比如為出境旅遊而在國內購買的一些旅遊用品),同樣也對擴大內需起到了積極作用。
三是從旅遊方式看,在旅行社組織的團隊旅遊繼續穩步增長的同時,散客旅遊已經成為旅遊方式的主體。特別是自駕車旅遊的興起,使得旅遊方式的總體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轉變。而俱樂部旅遊、網上拼團旅遊等新的旅遊方式在年輕人中也是大受歡迎。
四是從旅遊運營方式看,信息化對於旅遊業轉型升級的影響廣泛而深遠。可以預見,未來信息化對旅遊者的出遊方式、旅遊企業的經營方式和旅遊行政部門的管理方式將帶來革命性的變化。順應這一潮流,是旅遊業轉型升級的應有之義。
五是從旅遊者的訴求看,由於旅遊次數的增加和旅遊經驗的成熟,其對旅遊產品、旅遊服務的要求明顯提高。過去「西遊記宮」式的產品已經不可能有市場空間,一般化的旅遊服務也更難贏得旅遊者的認同。這迫使旅遊經營者加快創新步伐,提高服務質量。而這也成為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的內在動力。四、旅遊業轉型升級的基本要求
無論對旅遊企業還是旅遊行政部門而言,推進旅遊業轉型升級的基本目標是滿足遊客多樣化和更高標準的旅遊需求。因此,遊客旅遊需求的滿足程度和遊客對旅遊活動的滿意程度不僅是評價旅遊企業經營好壞的重要標准,同樣也是衡量旅遊行政部門工作優劣的基本依據。
滿足遊客多樣化的旅遊需求,就是要使旅遊產品的結構適應旅遊消費轉型升級的需要,而這可以通過旅遊企業的自由競爭和旅遊行政部門的積極引導來實現。要增加遊客的滿意度,核心在於提高旅遊的服務質量。對旅遊業轉型升級存在的認識誤區之一,是認為旅遊業應該大力提高科技水平。其實,集約化經營,科技含量的增加,以及由此帶來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是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標志。相較而言,旅遊業是以勞動密集型為主體的產業,雖然旅遊業是一些科技應用的領域(比如主題公園里的高科技游藝設備),但提高科技水平並不是,也不應該成為旅遊業的主要任務。旅遊發展的優劣與好壞,根本是體現在旅遊服務的水平上。而旅遊服務質量的提高主要取決於旅遊從業人員的勞動素質和服務技能。因此要推進旅遊業的轉型升級,就需要像工業抓科技研發一樣抓旅遊業服務質量的提升。應該把促進旅遊服務標准化和特色化的結合,精細化和人性化的結合作為提高旅遊服務水平的基本方向。當前,由於過分強調旅遊就業的低門檻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旅遊服務質量的總體提升。未來需要採取多種手段,加大旅遊培訓力度,使旅遊服務水平提升成為旅遊業轉型升級的核心動力。
五、推進旅遊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思路
推進旅遊業轉型升級是各級旅遊行政部門今後一段時期的根本任務。當前旅遊業發展不平衡的特徵非常明顯,要把統籌發展作為推進旅遊業轉型升級的基本思路。在統籌的同時,還應該突出重點,努力解決與旅遊發展相關的一些新問題、新矛盾。
一是在增加旅遊消費時,既要考慮旅遊需求的激發,更要把重點放在旅遊消費環境的優化上。多年來,旅遊行政管理部門習慣於從增加和優化旅遊供給入手來推動旅遊業發展。這次金融危機,各地紛紛出台旅遊消費券政策,對拉動消費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更為重要的是,這是旅遊行政部門從需求入手推動旅遊發展的一次積極嘗試。這需要在今後的工作不斷加以發揚。但我們不得不清醒地認識到,影響旅遊需求最為重要的兩個因素是收入和時間。而居民收入增長主要取決於經濟發展的總體水平和分配方式的變革;從時間看,中國人的假期已處於國際中上水平,進一步增加假期的空間有限,而落實帶薪休假,旅遊行政部門雖然在不斷呼籲,但進展如何,也很難預料。至於「旅遊進社區」之類的設想,主要應該是旅遊企業的市場行為,行政部門不宜過多介入。在收入與時間一定的情況下,潛在旅遊需求能在多大程度上轉化為現實旅遊需求,與旅遊消費環境密切相關。而一個健康的旅遊消費環境不僅有利於增加旅遊消費,同時也能夠給旅遊業的轉型升級創造一個良好的空間。無論是從工作職能看,還是從現實的旅遊消費環境看,旅遊行政部門都有必要,也應該在優化旅遊環境上大做文章。
二是在促進區域平衡發展時,既要考慮經濟發達地區旅遊發展的需要,更要把工作重點放到幫助中西部經濟落後地區旅遊發展上。當前區域發展不平衡既是中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也是影響中國旅遊業轉型升級的突出矛盾。從目前中國旅遊經濟的發展情況,東部地區由於經濟發達,旅遊經濟也相對發達,同時已經基本具備了內生的增長能力。中西部地區雖然旅遊資源豐富,但是旅遊發展水平遠遠落後於東部地區。未來需要從國家層面入手,加大對經濟欠發達地區旅遊經濟的支持力度。當前,國家正在通過支持東部向中西部「產業轉移」的方式來幫助中西部地區發展。同樣的,旅遊行政部門也有必要積極爭取東部向中西部的「遊客轉移」來促進中西部地區旅遊業的發展,進而帶動中西部地區服務業的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經濟發達地區對中西部生態脆弱地區的一種生態補償。可以考慮通過價格補貼等方式,加大東部地區向旅遊資源豐富的中西部地區發送客源力度。還可以借鑒汶川地震後,北京等地在公交車等媒體上免費宣傳四川旅遊,支持四川旅遊恢復振興等方式,加大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旅遊形象在東部地區公益性宣傳的力度,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區域旅遊發展之間的差距。
三是在統籌城鄉旅遊一體化發展中,既要支持城市旅遊業的提檔升級,更要把工作的重點放到鄉村旅遊和小城鎮旅遊上。自上世紀開始,通過大規模的創建活動,已經有近一半的城市進入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行列。這表明城市的旅遊接待設施和旅遊服務水平已經有了明顯的改觀,未來旅遊行政部門的工作重點應該是進一步完善城市的旅遊功能,增強城市旅遊的個性化、特色化,通過創新旅遊城市的評價辦法,形成促進旅遊城市進一步發展的長效機制。最近幾年,鄉村和小城鎮的旅遊發展迅速,正在成為中國旅遊業,特別是國內旅遊業新的增長點。而另一方面,隨著大批鄉鎮企業的衰敗,以工業化為主要方式促進村鎮經濟發展的模式,不僅受到市場的制約,也受到環境的制約。因此大力發展村鎮旅遊,不僅是旅遊業轉型升級的需要,更是中國城鄉經濟和諧發展的需要。當前,伴隨城市居民休閑度假習慣的逐漸形成,以鄉村旅遊和小城鎮旅遊為主體的城市休閑度假帶正在成為城市居民新增消費的匯聚之地。但是較之城市,鄉村和小城鎮的旅遊基礎設施和服務水平都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未來應該加強對鄉村和小城鎮旅遊的指導,通過提高鄉村和小城鎮旅遊的發展水平推進城鄉旅遊的協調發展。
❹ 旅行社轉型發展面臨的核心問題是什麼
您好,我來回答您的問題。旅行社轉型面臨的核心問題是怎麼從信息型企業轉為資源型企業。
傳統旅行社的利潤來源大多是信息不對等,產生的信息利潤。
互聯網信息爆炸以前,遊客對目的地的吃住行游購娛等等信息的不了解,使得旅行社可以隨意定價,純粹的暴利時代。這種現象在出境游模塊表現得尤為突出。
互聯網信息爆炸以後,各種目的地信息相對透明,傳統旅行社進入微利時代,崛起了一大批以攜程、飛豬、途牛為代表的OTA線上旅遊平台,旅行社進入了電商為主的線上時代。
信息的爆炸供給,價格的相對透明,市場的進化成熟,使的線上時代及快地進入瓶頸期,旅遊業進入了個性化、定製化的多樣化階段,這又使的窮游、螞蜂窩等側重自由行和定製游業務的平台崛起。
當前,旅行社的主要利潤方向,已經從「信息不對等」轉變為「資源不對等」,手上沒有掌握資源的旅行社愈發生存不下去。所以,轉型的核心問題就是怎麼掌握符合自己特製的旅遊資源或客戶資源。
❺ 旅遊產業如何轉型升級
前瞻網:「旅遊+地產」為核心的片區開發運營模式,是華僑城商業模式的標志。華僑城「旅遊+地產」的成功,引發了市場上眾多的效仿者,同時,國家政策對旅遊業的重要助推作用,吸引了眾多房地產商進入旅遊業。如萬達現階段全面進入旅遊地產時期,其發展戰略與華僑城十分相似,且在布局區域上也有眾多重合。另外,迪士尼等國外文化旅遊項目的進入,也對國內的旅遊企業造成重大的沖擊。雖然「旅遊+地產」商業模式給華僑城帶來了較大的成功,但隨著當前市場環境的巨大變化,華僑城時代或將過去。另,根據《2013-2020年中國旅遊產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分析報告》指出,華僑城在實現收入、利潤翻番的情況,負債率也在不斷攀升。2007-2013年第一季度,華僑城資產負債率從61.49%上升至69.91%,2011年甚至達到71.17%,超過業內70%的警戒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2013-2020年中國旅遊產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分析報告》中,提出可供華僑城參考的新模式:「旅遊+地產+演藝」、「旅遊+設備+地產」、「旅遊+景區+地產」、「旅遊+索道+景區+地產」等新模式的詳細分析,包括新模式特點、應用環境、適用性、實施策略等方面內容。
❻ 貴州如何讓當地旅遊產業進一步轉型升級
據報道,貴州將實施全域旅遊融合應用專項行動,全面推動大數據與旅遊實體經濟深回度融合,助推旅遊答產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以搭建智慧旅遊「一站式」服務平台為重點,深化大數據在旅遊業領域的能力建設,構建全域旅遊大數據綜合分析管理體系,加快形成智慧旅遊景區指導性規范,逐步擴大覆蓋面。通過實施試點示範項目,培育一批旅遊與大數據深度融合的典型企業,形成一批先進技術、產品、模式,推動大數據在旅遊行業應用。
❼ 為何說高鐵會推動旅遊產業的轉型發展
據報道,隨著多條高鐵新開通,今年國慶黃金周許多城市的旅行社發現新一輪巨大商機,各條高鐵的開通,在給沿線旅遊市場注入新活力的同時,也大力推動了旅遊產業的轉型發展。
專家表示,隨著高鐵網路不斷健全,過去匆匆忙忙的『跟團游』會更多地被自助游和深度游替代,變傳統觀光型旅遊潮為多元融合型旅遊經濟,對沿線景區城市來說,這是最直接的受益。因為高鐵,國內旅遊步入了黃金時代。
❽ 轉型期的中國旅遊規劃將走向何方
面對現階段旅遊規劃存在的亂象,應該如何有效解決,旅遊規劃之路將走向何方?銘智旅遊旅遊策劃認為,由於自然資源數量有限,旅遊業發展不再單純依靠傳統型的旅遊資源,應依託地方歷史、文化、民俗民風等去創造資源。
旅遊規劃之路:1加強行業主流引導 塑造行業新形象
旅遊規劃產品不適應旅遊產業結構的態勢日益明顯,旅遊規劃行業需要改善行業大環境,加強行業主流引導,利用行業權威媒體,發出行業聲音,塑造行業新形象。
旅遊規劃行業需要一批有旅遊景區實際操作管理經驗、高素質的人才隊伍。但是現在大學的旅遊專業在和企業的結合方面存在重大問題,學院派旅遊研究的題目和旅遊企業毫無關系,閉門造車。需要整合機制,讓旅遊規劃的智慧真正為行業和企業服務。
由於中國處於城市化時期,旅遊規劃屈尊於城市規劃之下,地位非常尷尬,城市規劃決定著地方旅遊的發展,是造成中國城市、城鎮「千城一面」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認為只有以旅遊規劃為上位規劃來引導地方建設,中國才能走出「千城一面」、「千景一面」、「千村一面」的固有模式。
有些地方認識到旅遊規劃對城市、對地方發展的引導作用,開始把旅遊規劃置於城市規劃之上,他們要求地方做城市規劃之前,先做旅遊規劃,按照這樣的主導思想去做,規劃出來的城市就是旅遊景區、旅遊城市,宜居、宜業、宜游,就是一個新型的旅遊目的地和休閑度假城市。
在新一輪新型城鎮化過程中,不少地方開始重視旅遊產業與城鎮的融合發展,在旅遊規劃的引導下,將出現一批旅遊衛星城市、旅遊小城鎮、美麗鄉村,給「千鎮一面」的中國城鎮帶來嶄新的面貌,這才是未來真正「每城一景、每鎮一景、每村一景」的美麗中國!
2解決全產業融合,上下游延伸
提供高水準的策劃、規劃、設計、運營一條龍服務,提供系列切實可行的運營模式和方案,這樣的服務是地方政府、運營商、投資商最迫切需要的。
由於旅遊產業本身就是一個綜合性、包容性的大產業,涉及到農業、工業、會展、運動、康體、娛樂、養生、養老、房地產、城鎮化,產業鏈連接到餐飲、運輸、酒店、商業等。
旅遊規劃不但要適應這些發展趨勢,還要主動引領地方經濟朝大旅遊產業發展,不能僅就旅遊資源來談旅遊,就旅遊項目來做項目,而是要有全方位的資源觀,全產業鏈的視野,對地方主導產業的上下游產業和旅遊產業進行充分整合、延伸,最大化利用各種產業資源來發展旅遊,整合形成全產業融合發展的格局。
旅遊規劃機構的出路找文化、抓靈魂,到當地民俗民風中淘寶去。中國旅遊規劃機構的未來走向和出路,應該依靠定位制勝、落地制勝、實戰制勝、人才制勝、案例制勝、品牌制勝、運營制勝。
1定位制勝
定位制勝:「定位對了怎麼做都是對的,定位錯了怎麼做都是錯的,沒有定位怎麼做都是亂的」。
精準定位是旅遊產業發展之根基,策劃和規劃時找准它的核心價值和核心文化,把景區的「靈魂」從紛繁復雜的現象中提煉出來,面向市場需求進行精準定位。
2落地制勝
落地制勝能真正指導業主方將規劃落地、項目落地,最終在市場上獲得成功的規劃,能產生良好的品牌效應,給業主帶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給自身帶來良好的口碑和後續的訂單。
項目落地,本來是業主方、規劃方的共同願望和追求,但是在操作過程中變化因素太多,致使很多規劃無法真正落地,「規劃規劃,牆上掛掛」是很多業主方的評價,雖然不完全是規劃單位的責任,但是這種現象多了,說明旅遊規劃界的混亂狀況對自身形象已經造成負面影響,全體規劃人都應該從中吸取教訓,把好質量關,讓規劃更接地氣,實實在在的幫助項目落地而肩負起更多的責任。
3實戰制勝
中國旅遊產業的快速發展,旅遊項目遍地開花,致使旅遊人才特別是規劃人才奇缺,不少規劃從業者從學校畢業出來直接進入規劃機構,沒有實際接觸過旅遊項目的運作,缺乏旅遊企業的從業經歷,導致規劃存在幼稚、照搬、照抄現象。
筆者認為,旅遊項目投資和運作有其自身的規律,至少要在這個領域內歷練過5年以上,才能懂得其中規律和邏輯,才不會犯大錯誤。因此建議國家應該加強規劃人才的實踐培訓,規定必須到景區實習兩年以上才有資格做規劃。
4人才制勝
大多數投資商把項目成功的希望寄託在規劃人身上,希望規劃機構為他們指明項目的操作流程、贏利模式、商業模式,運營模式等等,但是,放眼中國規劃界,又有幾個規劃機構裡面有這樣的全能型人才?
目前中國規劃機構最缺乏的,就是有項目和市場實操經驗的人才,只有他們知道投資商的需要和苦衷,只有他們才能指導投資商以最小的投入,最合理的投資結構,獲得最好的回報。中國旅遊項目投資「4321現象」恐怕與投資商的盲目投資、策劃規劃等智力咨詢服務機構缺乏實操人才有很大關系。
因此,在未來的旅遊規劃市場中,具有項目實操經驗,擁有實操型人才的機構將很快脫穎而出。規劃機構也應該派出一定數量的人員到旅遊企業交流鍛煉,與市場進行零距離接觸,感受開發商和消費者的實際需求,有了這些感性認識,才能做出更具操作性、落地性的規劃。
5案例制勝
用事實、用案例說話,實實在在做出幾個有市場、有影響力的案例,自然就能得到客戶的青睞,政府和投資商就會主動找上門,形成良性循環的效應。
6品牌制勝
有品牌才有市場,已經形成一定品牌效應的規劃機構,應更加註重維護品牌的聲譽,默默無聞的機構,努力通過營銷、案例積累、口碑傳播等手段躋身進入品牌行列。那些以為擁有品牌影響力就放鬆管理、隨意掛靠、粗製濫造的規劃機構,將逐步喪失市場。
7運營制勝
解決業主方資源——資本——資格——資金——資產價值轉換及升值需求,構架好產業集群、資本資金運作平台,提供系列切實可行的運營模式和方案,這樣的服務是地方政府、運營商、投資商最迫切需要的,而恰好是規劃機構裡面最缺乏的。
真正懂行和負責任的規劃師,應該是先談運營思路:怎麼以最合理的投資,打造出最美的景區,創造最旺的人氣,產出最大的效應,再去談規劃思路和空間、業態、產品布局,為業主理清區域旅遊發展和具體旅遊項目的運營思路,將能獲得業主的高度認同,這也是對中國旅遊規劃的挑戰和最高要求,是所有規劃人應該補上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