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安徽省旅遊業固定資產投資

安徽省旅遊業固定資產投資

發布時間: 2021-03-16 03:04:21

❶ 旌德是屬於那個省份,是那一個市,位於那裡

旌德位於皖南山區,地處黃山北麓,東臨蘇浙滬,北枕皖江,距舉世聞名的黃山風景區僅30公里。旌德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縣,境內重巒疊翠,山水相間,黃山支脈自西南蜿蜒而入,斜貫全境。旌德歷史悠久,人文燦爛,文化底蘊豐厚,徽文化在這里有著深厚的積淀和繼承。是「全國體育先進縣」、「全省創建文明縣城工作先進縣」、「全國綠色小康縣」、「中國靈芝之鄉」。
德縣地處皖南山區,與著名旅遊聖地黃山一脈相連
旌德縣
。歷史上曾屬徽州,現隸屬安徽省宣城市。全縣轄10鄉鎮123個行政村。總面積904.8平方公里,總人口15.3萬人。 旌德置縣於唐代寶應二年(公元763年),至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縣名旌德,寄意章揚札德,教化縣民。自古以來,旌德人民重教好文,人才輩出。南唐狀元舒雅是著名西昆體詩人,曾奉詔參與10多部經典;清代商人譚子文捐銀二萬余兩在洋川創辦毓文書院,興學育人;近代著名詞媛呂碧城和現代著名作家周而復,歷史學家汪榮祖、經濟學家朱劍農、數學家江澤涵、都是出自旌德的中華精英。

❷ 安徽省宿州市旅遊業發展狀況對經濟的影響

旅遊發展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貢獻將更為明顯。到2015年,全國旅遊業增加值可達2萬億元左右,約佔GDP的4.8%,約占服務業增加值的11%,旅遊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可達1個百分點,對服務業增長的貢獻率可達2個百分點,旅遊業可以為經濟發展發揮積極作用;到2015年,旅遊就業總量將達1億人左右,旅遊業對社會就業增長的貢獻率可達2個百分點,旅遊業可以為社會就業發揮積極作用;到2015年,我國中西部地區的旅遊收入將佔全國旅遊總收入的50%左右,農村地區的旅遊收入將佔全國旅遊總收入的三分之一,旅遊業可以為新農村建設和區域發展發揮積極作用;到2015年,中外旅遊交流人數將達到2億多人次,海峽兩岸及香港、澳門旅遊交流人數將超過1億人次,旅遊業可以為國家總體外交和對台港澳工作發揮積極作用;到2015年,中國公民出境旅遊將達1億人次,境外旅遊花費可達1000億美元以上,相當於減少我國國際貿易順差1000億美元,旅遊業將發揮平衡國際貿易、緩解貿易磨擦的潤滑劑作用

❸ 安徽省審計廳固定資產投資審計中心 待遇如何

好的很

❹ 安徽省的城市經濟發展,主要以什麼產業為主

安徽省的城市經濟發展其實主要是靠工業發展為主的。而且有很多豐富的礦物資源

❺ 在安徽省,淮南與淮北,哪個城市的經濟更好

當然是淮南好了,

2008年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53.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5.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9.4億元,增長7.4%;第二產業增加值277.2億元,增長21.1%;第三產業增加值137億元,增長8.4%。三次產業比例為8.69:61.11:30.20。按常住人口計算, 我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9809 元(按2008年底匯率基準價計算約合2898美元)。
全年工業增加值247.2億元,比上年增長25.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 增加值241.7億元,增長26.6%。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225.7億元,比上年增長10.8%。其中城鎮50萬元以上項目固定資產投資171.2億元,增長7.3%。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3.9億元,比上年增長22.8%。城市零售額110.2億元,增長23.3%;縣零售額12.9億元, 增長20.7%;縣以下零售額10.8億元,增長20.0%。
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13554.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47.1%。其中出口3063.3萬美元,下降18.4%;進口10491.1萬美元,增長92.2%。
全年實際利用外資10419萬美元,比上年下降48.2%;引進內資實際到位省外資金110.5億元,增長16.2%。全年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進區項目21個,其中外資項目2個,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額3105萬美元,增長128.3%。
全年旅遊總收入16.5億元,比上年增長35.2%。其中,國際旅遊收入636.6萬美元,增長94.4%。接待國內外遊客434.5萬人次,增長31.6%。其中:接待入境國際遊客11385人次,增長25.1%;外國人4456人次,增長14.0%。全市星級飯店21個,星級飯店客房1562間,比上年分別增長10.5%,9.8%。
全年實現財政收入60.2億元,比上年增長24.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9.9億元,增長28.4%。財政支出51.0億元,增長32.1%。
據公安戶籍統計,年末全市總人口為240.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13萬人,農業人口127.9萬人。全年出生人口29576人,出生率為12.32‰,比上年下降0.02個千分點;死亡人口11711人,死亡率為4.8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7.44‰。在總人口中,18歲以下為46.6萬人,18-35歲為70.8萬人,35-60歲為91.1萬人,60歲以上為32.3萬人。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3元,比上年增長8.3%;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4440元,增長20.1%。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分類,屬於中等發展水平(當年度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均GDP為3266.8美元,全球第94名),HDI值為中。淮南市的GDP和人均GDP一直位於安徽省第5位,皖北第1位,人均GDP位於中國城市第148位。[截止2008年年底,安徽省人均前五名分別是:馬鞍山(人均7,000美元以上);銅陵(人均6,000美元以上);合肥;蕪湖;淮南],人均GDP處在淮南市之後的著名城市有青海西寧市;廣西南寧市、桂林市;貴州貴陽市;廣東汕頭市、潮州市;重慶市;甘肅蘭州市等城市。

❻ 安徽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設23 個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
綜合協調機關政務工作;負責文電、會務、機要、檔案、財務等機關日常運轉工作;承擔安全保密、來信來訪、統計、政務公開、國有資產管理等工作。
(二)政策法規處。
研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政策和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大問題,提出相關政策建議;組織或參與有關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和規范性文件的起草工作;分析有關經濟法規規章的執行情況;負責有關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和機關法律事務工作;按規定指導和協調招投標有關工作。
(三)發展規劃處(省國民經濟動員辦公室)。
提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規劃和生產力布局的建議,提出國民經濟和社會中長期發展、總量平衡、結構調整目標和政策;提出推進城鎮化的發展戰略和重大政策措施;組織擬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主體功能區規劃,並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監測與評估統籌協調經濟社會發展專項規劃、區域規劃;承辦省國民經濟動員辦公室工作。
(四)國民經濟綜合處。
負責宏觀經濟走勢的預測、預警工作,提出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等宏觀調控目標以及運用各種經濟手段和政策的建議;組織擬訂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包括年度總量平衡、發展速度、結構調整的目標和政策;承擔指導縣域經濟發展有關工作。
(五)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處。
研究提出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重大問題及政策建議;組織擬訂綜合性經濟體制改革方案,參與研究和銜接有關專項改革方案,協調推進專項經濟體制改革;指導經濟體制改革試點和城鄉一體化試驗區工作;承擔推進小城鎮發展改革試點任務。
(六)固定資產投資處。
監測分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狀況,擬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結構的調控目標、政策和措施;起草固定資產投資管理有關政策,提出深化投資體制改革和修訂投資核准目錄的建議;負責編制下達省財政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安排省財政性建設資金,綜合管理省政府投資的重大建設項目;對政府性專項資金進行綜合平衡和管理,指導、監督政策性貸款的使用方向;研究提出城鎮化投資政策和重大項目規劃建議;指導工程咨詢業發展。
(七)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處。
研究省內外資本動態.監測分析利用外資狀況;提出利用外資戰略、規劃和重大政策建議;提出境外投資的戰略、總量、結構、用匯的規劃和政策建議;承擔全口徑外債的總t控制、結構優化和監測工作;按規定審核或核准外商直接投資項目和省內企業境外投資項目,提出國際金融組織、外國政府貸款規劃和備選項目;審核利用國外貸款項目,指導和監督國外貸款資金的使用;按規定許可權審核限額以上外商投資重大項目,會同有關方面擬訂省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按規定許可權審核境外資源開發類和大額用匯投資項目;承擔利用省外資金有關工作。
(八)地區經濟處。
組織擬訂區域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區域發展的政策建議;協調國土整治、開發、利用和保護政策,銜接平衡國土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與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參與編制和下達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編制全省和區域性農業資源開發利用保護規劃;按規定負責開發區有關工作;落實國家資源型城市轉型政策;指導皖北發展工作;承擔落實國家中部地區崛起政策的有關工作。
(九)農村經濟處。
綜合分析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情況,研究農業和農村經濟的重大問題,提出相關發展戰略、體制改革及政策建議;組織編制和銜接平衡農業、林業、水利、氣象、水產、畜牧、農墾等發展規劃和計劃;提出全社會水利建設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提出農業和農村重大建設項目布局建議並協調實施。
(十)基礎產業處。
統籌能源、交通運輸發展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的銜接平衡;綜合分析能源和交通運輸運行狀況,協調有關重大問題,提出有關政策建議;按規定管理相關重大建設項目。
(十一)產業協調處。
統籌工業發展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的銜接平衡;提出全省工業總量平衡、結構調整的目標和政策;綜合分析工業發展的重大問題,組織擬訂綜合性產業政策,研究提出綜合性政策建議;組織編制工業發展總體規劃和重點行業、支柱產業中長期規劃;規劃重大生產力布局,協調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和重大產業基地建設;負責重大項目儲備;按規定審核工業重大項目,參與審核外商投資重大項目與境外投資重大項目;協調省級重點工業企業集團重大問題;負責工業發展「三高」(高成長性、高加工度、高附加值)資金的管理工作。
(十二)高技術產業處。
組織擬訂高技術產業發展、技術進步、創新能力建設的戰略、規劃和重大政策;按規定審批、核准、審核重大高技術產業項目,組織實施重大產業化前期關鍵技術、成套設備的研製開發和示範工程;統籌信息化發展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的銜接平衡;組織協調高技術產業基地和產業鏈建設;研究提出引導科技投入的政策;優化配里科技成果產業化資金,管理歸口的產業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原「科技三項費」)。
(十三)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處(省應對氣候變化辦公室)。
綜合分析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重大問題,會同有關部門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組織擬訂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循環經濟發展的規劃和政策並協調實施;參與編制環境保護規劃和重點流域污染治理規劃;協調環保產業和清潔生產促進有關工作;指導、協調生態安徽建設和全省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組織協調重大節能減排示範工程和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的推廣應用;承擔省節能減排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領導小組的有關具體工作。
(十四)社會發展處。
研究提出社會發展戰略、目標的建議,協調社會事業發展和改革的重大問題;匯總編制人口、文化、教育、衛生、體育、廣播影視、旅遊、政法、民政等各項社會事業的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編制社會事業專項投資計劃,安排社會發展專項資金和補助性資金;會同編制高等院校招生計劃。
(十五)貿易和服務業處。
負責重要商品總量平衡和宏觀調控;編制重要農產品進出口總量計劃,監督計劃執行情況;編制重要商品的儲備計劃,指導國家糧食、棉花等儲備,協調、監督國家和省級重要物資訂貨、儲備、輪換和投放;擬訂現代物流業發展戰略,組織編制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協調流通體制改革中的重大問題;研究提出服務業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的建議,指導和綜合協調服務業發展;銜接平衡服務業和其他產業發展;管理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
(十六)財政金融處。
研究貫徹國家財政金融政策,分析經濟和社會發展資金需求狀況,提出地方投融資戰略和政策建議;參與對金融市場的規范化、法制化管理;聯系銀行、保險、證券等機構,協調有關工作;承擔地方企業債券發行的審核、報批和監管工作;牽頭推進產業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的發展及制度建設;承擔信用體系建設有關工作。
(十七)就業和社會保障處。
綜合分析就業與人力資源、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的情況,提出促進就業、調整收入分配、完善社會保障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戰略和政策建議;匯總編制就業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安排相關專項資金、補助資金以及社會保障服務體系建設項目引導資金。
(十八)設計審查處。
審核限額以上及省財政資金安排建設項目的初步設計和總投資概算;會同有關部門審批和申報省大中型項目設計方案;審核項目建設總投資的概算調整;匯總編制全省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發展規劃;參與勘察設計單位全面質量管理及地方建設設計標准、設計收費、政策和指標的協調和審定;參與大中型項目的竣工驗收和後評價工作。
(十九)以工代賑處
編制全省貧困地區經濟發展計劃、以工代賑規劃及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安排國家、省以工代賑資金及專項實物;指導全省以工代賑工作;監督以工代賑資金的使用以及項目的實施。
(二十)重大項目稽察特派員辦公室。
組織開展對重大建設項目的稽察;跟蹤檢查相關行業和地方貫徹執行國家和省投資政策和規定情況;組織開展對中央和省財政性建設資金投資安排實施情況的監督和檢查;對違規問題,按國家和省有關規定提出處理意見;牽頭開展政府性投資項目的後評價工作。
(二十一)省重點建設項目辦公室。
編制省重點項目建設計劃,指導督促和考核評價計劃實施;分析監測重點項目前期工作和實施情況,研究提出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的政策措施建議,協調全省重大建設項目有關問題;組織指導全省重大項目謀劃和儲備;
承擔省「861」行動計劃重點建設項目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
(二十二)省鐵路建設辦公室。
承擔省鐵路建設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負責統籌鐵路發展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的銜接平衡;審核報批鐵路建設規劃與項目;承擔鐵路項目布局節點銜接,以及項目前期和建設中的相關重大問題的協調服務工作。
(二十三)人事教育處。
負責機關和直屬單位的機構編制、人事管理和教育培訓等工作;承擔機關和直屬單位有關外辜工作。離退休工作處負責機關離退休人員的服務管理工作,指導直屬單位離退休人員的服務管理工作。機關黨委負責機關和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省紀委(監察廳)派駐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紀檢組(監察室)按照《省紀委省委組織部省編辦省監察廳關於對省紀委省監察廳派駐機構實行統一管理的實施意見》的規定履行職責。

❼ 結合實際情況分析旅遊收入乘數效應是如何影響安徽省國際旅遊產業結構變化的

(一)名詞的解釋。旅復游制購物旅遊目的地為滿足旅遊者的購物需求,提高旅遊業的綜合經濟效益,發展區域經濟,傳播旅遊目的地形象提供了一系列商品。圖2。旅遊產品的生命周期旅遊產品從進入市場到被市場淘汰的整個過程可以分為其他產品引進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個階段。圖2。簡單回答1。應該是導致旅遊活動的旅遊產品。所有可以出售給旅遊者消費和享受的產品都可以稱為旅遊產品,具有廣泛的外延和內涵。圖2。旅遊產品的概念在學術界還沒有統一。一般來說,目前存在兩大誤解: 一是把旅遊產品和旅遊景點狹義等同起來顯然過於簡單,因為最基本的「旅遊」(交通)不包括在內; 二是廣義的旅遊產品不包括在內,把旅遊產品的概念概括起來,認為交通產品、住宿產品、旅遊線路、導游服務以及與旅遊活動有關的一切都是旅遊產品。事實上,根據組合產品的概念,旅遊產品包括交通產品和旅遊景點。沒有吸引力。是旅行。沒有交通堵塞。這是娛樂和探索。

❽ 安徽省旅遊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安徽旅遊定位 主題定位:安徽山河天下秀;決策定位:使安徽旅遊由資源大省轉變為旅遊經濟強省;經濟定位:把安徽旅遊經濟培植成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實行「農、工、旅、貿」綜合發展;目標定位:把安徽建成全國優秀旅遊省份,「兩山一湖」(黃山、九華山、太平湖)旅遊區成為世界旅遊勝地。
1.旅遊業總量較低。旅遊收入總量指標綜合反映了某個國家或地區旅遊經濟的總體規模狀況和旅遊業的總體經營成果。我省旅遊總收入2006年為4l1.5億元,2010年超千億元,雖增加了很多,但在長三角旅遊圈五省市中的排名仍靠後,其旅遊經濟總量還是偏低。
2.旅遊業的綜合性配套服務有待加強。從單純的觀光旅遊向觀光度假休閑旅遊發展是旅遊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目前,我省旅遊景區在游樂休閑設施、購物中心及金融、通訊、醫療方面投入有待加強,遊客在景點逗留時間較短。
3.旅遊業創匯能力偏低。近年來,我省提升了黃山、合肥、阜陽機場的接待能力,加大了對外宣傳促銷力度,但與全國周邊省份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以入境旅遊促國內旅遊這一方針已在雲南省取得顯著的經濟成果,而在我省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落實。
4.旅遊管理有待進一步提高。我省旅遊業多元化投入體系逐步形成,但總體規模偏小。相關的配套政策還不夠完善,落實政策也不夠到位,招商引資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產業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旅遊的服務能力和國際化水平,有待更進一步促進和提高。

❾ 安徽望江多大經濟發展的咋樣,是算是農村嗎

望江是全國優質棉基地縣,每年棉花種植達30~35萬畝,產皮棉60餘萬擔;望江是產糧大縣,每年種植糧食70萬畝,產糧30多萬噸;望江是優質油基地縣,每年種植油菜40萬畝,產油6萬余噸;望江河湖交錯,水域寬廣,有可養水面45萬畝,年水產品總量達5萬余噸。
望江工業漸入發展的快車道,至去年底,全縣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7家,規模企業總產值達10.31億元。望江經濟開發區是省級經濟開發區和全省50個創業平台之一,紡織工業園被列入省「861」行動計劃和省重點發展的30個產業集群之一。開發區已初步形成紡織服裝、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新興能源等產業集群。全縣有紡織服裝企業60餘家,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企業20餘家,新興能源及建材等企業數十家。
【發展戰略】
搶抓中央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政策機遇,堅持東向發展,主動承接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和周邊五大中心城市的生產力轉移和輻射,做大縣城和經濟開發區,把望江建設成為生態工貿型港口城市。
【發展舉措】
實施「三大戰略」:「外向帶動」、「工業強縣」、「品牌興縣」,建設「百億望江」。
堅持以招商引資為主線,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力爭全縣五年內發展產值10億元以上工業企業2家以上,5億元以上工業企業5家以上,億元以上工業企業20家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0家以上,實現工業總產值100億元。同時,爭創省級以上知名品牌10個以上,扶持大企業、大集團創建國家級知名品牌5個以上,不斷增強縣域經濟核心競爭力,帶動縣域經濟快速發展。
打好「三張牌」:「長江牌」、「生態牌」、「棉花牌」,建設「魅力望江」。
利用良好的生態資源,加快武昌湖與香茗山旅遊一體化開發,大力發展新型能源和生態旅遊等產業集群;利用我縣擁有65公里長江岸線資源,加快建設沿江港口和經濟開發區,大力發展造船、機械化工和長江旅遊業,形成江岸線經濟產業帶;大力發展紡織服裝業,在全縣形成50萬錠紡紗、1萬台織機織布、1億米布印染、1000萬件服裝的生產能力,著力打造紡織工業強縣,建設「中國棉都」。
【預期目標】
至2011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0億元,年遞增20%以上;財政收入達到5億元,年遞增30%以上;五年固定資產投資130億元,其中工業固定資產投資60億元以上;全縣出口總額年遞增20%以上。
【近期指數】
2006年,全縣GDP達到28.05億元,比上年增長15.8%;財政收入實現1.21億元,比上年增長41.12%;固定資產投資超過10億元,比上年增長38%。
今年第一季度,全縣GDP增長22.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0%,財政收入增長59%,增幅在全省61個縣區中處於第六位。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增長97%。1——4月份招商引資新引進項目60餘個,協議總投資20億元。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