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春節文化旅遊
❶ 陝西民俗文化
陝西的民俗文化有哪些
唐三彩陶
是在漢代單色釉陶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新品種,是在白地的陶胎上,刷上一層無色釉,在用黃,綠,青等色加以裝飾,燒制而成,色彩鮮麗,光澤柔和,各種栩栩如生的人物,動物俑,實屬三彩之冠。
面花
面花的製作盛行於陝西關中和陝北,當地人稱為花饃。每逢婚喪嫁娶,年節慶典,鄉親們製做出各種各樣的花饃,造型別致,形態逼真,或擺茶陳列,或饋贈親朋,即可食用,又是一種獨具地方特色的藝術品。製作花饃,和面、蒸饃的火候都有講究,只有那些技術高超的人才能蒸出形狀好、不變形的花饃。
眉戶
眉戶在陝西關中地區最為流行,也為外省如甘肅、寧夏、青海、河南、山西等地群眾所喜歡,它是由民歌脫胎發展而來的。盛行於華陰、華縣地區的稱東路眉戶,西路眉戶最早盛行於眉縣及戶縣,唱腔委婉細膩優美動聽。眉戶的唱腔音樂有50多個曲牌,可以表現人物在舞台上豐富的情感和曲折的劇情。
戶縣農民畫
陝西農民畫原於民間,所畫內容多取材於人物、動物、花鳥等,構圖簡潔美觀,注重色彩數量,追求強烈的直觀效果,鄉土風情濃厚,內容健康,朴實,給人積極向上的激情。色彩艷麗,筆法自由,同時也兼收中外其他美術派別的長處,給作品增添了新的格調。 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深受國內外遊客和專家的好評。陝西農民畫主要分布在關中的戶縣,陝北的安塞和洛川。戶縣被譽為「農民畫之鄉」已擁有2000多名土生土長的農民畫家,許多優秀作品被國內外藝術館收藏。
陝北剪紙
剪紙俗稱窗花,為聰慧的勞動婦女所創作,她濃縮著古老的黃河文化。每逢春節,家家窗上,門上貼滿各式各樣剪紙,把人們喜慶,快樂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近年來,這株黃土高原出生的民族藝術之花飄洋過海,深受國外賓朋的歡迎。
鳳翔彩繪泥塑
鳳翔彩繪泥塑以造型優美、色彩艷麗、生動逼真而享譽海內外。傳說明代朱元璋的軍隊駐扎此地,士兵大都是江西老表,會制陶手藝。落戶為農後,他們在農閑時做些玩具和禮物,久而久之,發展成為今天的彩繪泥塑。隨著旅遊事業的發展,這朵古老的民間藝術之花更加繁盛,成為陝西重要的旅遊紀念品。
鳳翔木板年畫
已有四百七十多年的歷史,有深厚的群眾基礎,紮根於農村。從年畫畫稿,調版,印刷到彩繪,都是鄉村勞動人民在農閑時,手工操作。按農民生產,生活美好期望取材,按農民傳統愛好的造型配色習慣而研製的。經過不斷的吸收前人興味,藝人逐步修改,提高出新,形成了都特的藝術風格。在陝,甘,寧,青,川一帶享有盛名,在國外也有一定影響。
仿秦兵馬俑
隨著秦兵馬俑的發掘與展出,秦兵馬俑復製品也日漸成為中外遊客理想的紀念品和禮品。其造型逼真,品種適宜於藝術館、博物館等陳列,也可供家庭陳設、裝飾、饋贈親友。滿足了中外遊人的購物需求,使秦俑走出陝西,遍跡世界。
仿秦銅車馬
秦銅車馬是1980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東側挖掘出土的兩件大型彩繪銅車馬,工藝精湛,造型生動。仿秦銅車馬形象栩栩如生,能以假亂真,既滿足了中外遊人的購物需求,又充實了我國工藝美術品寶庫。
秦腔,以西安易俗社,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的秦腔最為著名皮影戲。
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重點主要在農村,體制多樣,組織分工嚴格有序,保留著民間說書的歷史痕跡 ,是近代陝西諸種戲曲的前身。陝西皮影不僅唱腔種類繁多,表演技術高超,而且影人的雕刻技藝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傳統劇目有《會陣招親》《游西湖》等。
一、面條像腰帶 「扯麵寬得像褲帶」。扯麵,正宗的關中人所做的冰冰面和通常城裡人所吃的扯麵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正宗的冰冰面,一根面條寬度可達二三寸,長度則在1米上下,厚度厚時與硬幣差不多,薄時卻如同蟬翼。一根面條足夠一頓飯,而對大飯量的關中人來說,一頓吃8 兩、1斤也是輕輕鬆鬆的。 關中人吃面,喜歡將面和硬揉軟、擀厚、切寬。這種面煮熟以後,撈在碗里,無論是澆臊子,還是潑油辣子,吃起來都很光滑、柔軟、熱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飢。人們脖子一伸一縮,呼嚕嚕吞進肚裡,吃飽吃脹,飽嗝一打,頓時渾身上下都是力氣,拉架子車、上山扛石頭,五六個小時不吃不喝也不覺得餓。
二、鍋盔像鍋蓋 相傳在唐代修乾陵時,因服役的軍人工匠人數過多,往往為吃飯而耽誤施工進度,受到懲罰。於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團放進頭盔里,把頭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餅。現在算起來鍋盔在陝西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做鍋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動,要借用木杠來壓揉,然後放在直徑2尺以上的大鍋中慢慢烤制而成。這樣,烙成的鍋盔外脆晨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會變味。鍋盔要數「乾州(今乾縣)鍋盔」好。
三、辣子是道菜 至於說辣子,一般人都以為是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椒。其實四川人只是把辣子當成一種調料,而在陝西「沒潑辣子」卻是一道正經八百的菜餚。就連西安城裡家家戶戶前也是掛滿一串串喜人的紅辣椒。 「油潑辣子」看著紅、聞著香、吃著辣,既能用來調面,又能夾饃吃。人們常說「油潑辣子冰冰面吃著燎(好)乍咧!」
四、泡饃大碗賣 「牛羊肉泡饃大碗賣」可稱上是「陝西第一泡」、「西安第一碗」。到西安不吃牛羊肉泡饃似乎是白來一趟。而牛羊肉泡饃要數回民食品了。 關中人吃飯講究實惠,肉是大塊的肉,饃是硬梆梆的死面托托饃,碗是能盛6兩8兩的大老碗。剛端上來的羊肉泡饃很燙,呼呼地直冒熱氣,吃時用筷子從貼碗的四周往嘴邊撥,邊撥邊吃。 羊肉泡的作法主要分煮肉、烙饃、熬湯、掰饃和煮饃。肉要煮得又酥又爛。饃要烙得又硬又黃,還要遇水不化、百煮不爛。湯用牛羊肉骨髓熬成。饃要掰得越碎越勻越好,然後將饃、肉、粉絲、蔥、鹽、味精等調料加入,在炒瓢內旺火爆煮。 由於烹煮的方法不同,羊肉泡饃為煮饃和小炒。加湯的多少不同,分為干泡(湯少)和水圍城(湯多),吃得自有分寸。這種泡饃有干有湯,又熱又香,很叫人開胃口。所以泡饃館,便選用一種耀州(耀縣)產的大瓷碗來裝盛泡饃。
五、碗盆難分開 陝西人(老陝)吃飯,喜歡用一種耀州產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當地人稱為「老碗」。這種老碗甚至比小盆還大,所以往往碗盆難分。 在關中農村,每到吃飯時,村頭、庄前、樹下,男人們就端著大老碗(一碗湯飯外加兩塊饃足有六七兩),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邊吃飯邊啦著話,這就是有名的「老碗會」。 在農村,人們勞動強度大,幹活出力多,吃飯也多,所以出門用老碗盛一下就夠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飯,省了不少麻煩。
六、帕帕頭上戴 以前在反映陝西人生活的「西部片」中,經常看到戴羊肚毛巾、身穿對襟夾襖的老漢及老年婦女頭上都戴著(頂著)一塊黑色或白色的帕帕(手帕)。你如有幸到關中農村,這里的形,和你在電影里看到的一模一樣的。 原來陝西地區盛產棉花,當地人習慣把用棉花織成的手帕戴在頭上,它既可防塵防雨防曬,還可以擦汁擦手和用來包東西,真可謂既經濟又實惠方便。
七、房子半邊蓋 無論是在西安城還是陝西農村,都隨處可見「一邊蓋」的房子。何為一邊蓋?一般的房子房頂為人字形,可是陝西的房子卻是人字的一撇。據說因為陝西干早少雨,所以這一邊蓋的房子能讓珍跺的雨水全部流到自家的田地里,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 又因,在近百年來陝西農業發展緩慢,人口卻迅猛增加。農村中原來聚居生活的家庭,因土地面積有限,而人口眾多,住宅緊張,於是便形成了房子「半邊蓋」的歷史。
八、姑娘不對外 據說關中地區土地肥沃,所以極少有人為生存而奔波於他鄉異地。因而有「老不出關(潼關),少不下川(四川)」的諺語,久而久之,不僅男人們不外出遠行,就連姑娘們也不遠嫁他鄉。
九、不坐蹲起來 由於關中的男子們一日三餐都要蹲要一起開「老碗會」,賄一蹲就是一個多小時加之人們冬天喜歡蹲在背風向陽的地方「曬暖暖」或者「丟方」、下棋。於是,關中人就養成了「蹲」的習慣。外地人說這是「板凳不坐蹲起來」。實際上是人們勞累後歇息的一種習慣。
十、唱戲吼起來 唱戲,指秦腔。其特點是高昂激越、強烈急促。尤其是花臉的演唱,更是扯開嗓子大聲吼,當地人稱之為「掙破頭」,外地人開玩笑:「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結實,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員身體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觀眾膽子要大,以免嚇壞了」。 吼戲者,臉紅脖子粗,吼得「走火入魔」,但只要觀眾叫聲「好」,人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秦腔,聽起來「過癮」、「解饞」、「燎得太(好極了)」。
❷ 陝西春節當地民俗
春節民俗,在全國各地大同小異。
陝西民風古樸,春節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
春節,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也是農歷的歲首。古代的「年」 不是在臘月二十九或者三十,而是在「臘日」,即後來的「臘八」。南 北朝以後才把臘祭移至歲末。到了民國時,改用陽歷,才把陰歷的 「年」叫作春節,因為春節—般都在「立春」後,因而稱其為春節。
陝西人如今仍把春節叫作「過年」,並流傳下來一個關於過年 的故事。在遠古時,有一種叫「年」的猛獸,每當寒冬將至新春來臨的夜晚。出來食人,使得人們不得安寧。人們在與「年」的搏鬥中,發現這種兇殘的猛獸最怕火光和響聲,於是人們想了個辦法,一旦「年」出現時,便燃起大火,投入竹節,「年」一見熊熊大火,聽見叭叭 炸響的爆竹,就逃遁得無影無蹤。後來,便逐漸形 成了過年團聚。守歲、掛紅燈、帖對聯、放爆竹、吃年飯的風俗習慣。
陝西鄉村臘月二十三即入年關,把過臘月二十三叫「過小年」。 農村有些地方叫「祭灶」,即祭主宰吉凶禍福的「灶王爺」,以求溫 飽。 過罷小年,人們便為春節做准備了。一般農家,殺豬宰羊,碾米 磨面,做點豆腐,購買蔬菜,吊掛粉條,准備好過年所需的一切食 物。臘月二十七到二十九為關中人蒸饃時間。家家戶均短幾籠子 饃饃,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後,有「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麵」的習俗。婦 女上街為老人和孩子添置衣裳鞋襪、老年人則購買紅紙、年畫、冥 幣、白麻紙等大年禮儀用品。
大年前兩天,陝西不論關中、陝南、陝北,還是城市農村,要「掃 舍」,城裡人叫打掃衛生。家家房前屋後,窯里賽外,連拐角都要 打掃得於於凈凈。窗房上重新糊上白紙,貼上大紅窗花。年三十早, 家家房戶貼對聯和門神,屋裡掛上年畫。年終於來臨了。
臘月三十夜稱「除夕」,也叫「大年三十晚」,是全家團圓的日 子。在外地的親屬千里迢迢趕回家與親友團聚。入夜家家戶戶明 燈高照(有的還在院子、田地墳頭燃起運火),燃放爆竹,達旦不眠, 謂之守夜(歲)。否則一年都會變做或者不吉利。 守歲的主要活動內容是包餃子。在城裡全家團坐一起。擀麵皮 的擀麵皮,包餡的包餡,歡聲笑語,喜氣洋洋。剛結婚的新媳婦和女婿「回門」,蒸20個大禮饃, 帶4包厚禮(糖、煙、酒、點心)看望父母,當日返回,不在娘家住 宿,有「正月不空房」的習俗。過年期間,各鄉村都組織起來,敲鑼打 鼓,演戲唱曲,進行文藝和體育比賽,熱鬧非凡。
❸ 陝西民俗文化。
陝西——民俗文化
秦腔
也稱為「亂彈」是陝西地方戲的主要劇種,也是我國現存戲曲藝術中最古老的劇種,是京劇、豫劇、川劇、河北邦子等劇種的鼻祖,其唱腔、道白、臉譜、身段、角色、門類和演技均自成體系。它發祥與陝西關中,流傳於西北地區。其特點是:慷慨激昂,寬音大桑.在西安,以西安易俗社,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的秦腔最為著名皮影戲
皮影戲
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重點主要在農村,體制多樣,組織分工嚴格有序,保留著民間說書的歷史痕跡 ,是近代陝西諸種戲曲的前身。陝西皮影不僅唱腔種類繁多,表演技術高超,而且影人的雕刻技藝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傳統劇目有《會陣招親》《游西湖》等。
眉戶
眉戶在陝西關中地區最為流行,也為外省如甘肅、寧夏、青海、河南、山西等地群眾所喜歡,它是由民歌脫胎發展而來的。盛行於華陰、華縣地區的稱東路眉戶,西路眉戶最早盛行於眉縣及戶縣,唱腔委婉細膩優美動聽。眉戶的唱腔音樂有50多個曲牌,可以表現人物在舞台上豐富的情感和曲折的劇情。
戶縣農民畫
陝西農民畫原於民間,所畫內容多取材於人物、動物、花鳥等,構圖簡潔美觀,注重色彩數量,追求強烈的直觀效果,鄉土風情濃厚,內容健康,朴實,給人積極向上的激情.色彩艷麗,筆法自由,同時也兼收中外其他美術派別的長處,給作品增添了新的格調. 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深受國內外遊客和專家的好評。陝西農民畫主要分布在關中的戶縣,陝北的安塞和洛川。戶縣被譽為「農民畫之鄉」已擁有2000多名土生土長的農民畫家,許多優秀作品被國內外藝術館收藏。
陝北剪紙
剪紙俗稱窗花,為聰慧的勞動婦女所創作,她濃縮著古老的黃河文化.每逢春節,家家窗上,門上貼滿各式各樣剪紙,把人們喜慶,快樂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近年來,這株黃土高原出生的民族藝術之花飄洋過海,深受國外賓朋的歡迎.
鳳翔木板年畫
已有四百七十多年的歷史,有深厚的群眾基礎,紮根於農村.從年畫畫稿,調版,印刷到彩繪,都是鄉村勞動人民在農閑時,手工操作.按農民生產,生活美好期望取材,按農民傳統愛好的造型配色習慣而研製的.經過不斷的吸收前人興味,藝人逐步修改,提高出新,形成了都特的藝術風格.在陝,甘,寧,青,川一帶享有盛名,在國外也有一定影響.
面花
面花的製作盛行於陝西關中和陝北,當地人稱為花饃。每逢婚喪嫁娶,年節慶典,鄉親們製做出各種各樣的花饃,造型別致,形態逼真,或擺茶陳列,或饋贈親朋,即可食用,又是一種獨具地方特色的藝術品。製作花饃,和面、蒸饃的火候都有講究,只有那些技術高超的人才能蒸出形狀好、不變形的花饃。
仿秦兵馬俑
隨著秦兵馬俑的發掘與展出,秦兵馬俑復製品也日漸成為中外遊客理想的紀念品和禮品。其造型逼真,品種適宜於藝術館、博物館等陳列,也可供家庭陳設、裝飾、饋贈親友。滿足了中外遊人的購物需求,使秦俑走出陝西,遍跡世界。
仿秦銅車馬
秦銅車馬是1980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東側挖掘出土的兩件大型彩繪銅車馬,工藝精湛,造型生動。仿秦銅車馬形象栩栩如生,能以假亂真,既滿足了中外遊人的購物需求,又充實了我國工藝美術品寶庫。
唐三彩陶
是在漢代單色釉陶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新品種,是在白地的陶胎上,刷上一層無色釉,在用黃,綠,青等色加以裝飾,燒制而成,色彩鮮麗,光澤柔和,各種栩栩如生的人物,動物俑,實屬三彩之冠.
鳳翔彩繪泥塑
鳳翔彩繪泥塑以造型優美、色彩艷麗、生動逼真而享譽海內外。傳說明代朱元璋的軍隊駐扎此地,士兵大都是江西老表,會制陶手藝。落戶為農後,他們在農閑時做些玩具和禮物,久而久之,發展成為今天的彩繪泥塑。隨著旅遊事業的發展,這朵古老的民間藝術之花更加繁盛,成為陝西重要的旅遊紀念品。
❹ 中國陝西的春節都有哪些習俗
1、做麵食
推上碾子壓糕面,趕上毛驢磨豆腐,蒸黃饃饃,做黃酒,擀雜面,炸油糕,過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准備好。在這里還有這樣一種習俗,過年都要給孩子做個「棗牌牌」。
2、做「頂針」
在這里,還可以看到有的人家用紅線穿上做針線活用的「頂針」,掛在孩子的脖子上,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歲頂針」。每年增加一個,一直到十二歲為止。
3、扭秧歌
秧歌拜年是陝北年俗中獨特的風情。春節期間,村村都組織秧歌隊,挨門逐戶拜年,在這里俗稱「沿門子」。秧歌拜年首先是謁廟、敬神,祈禱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然後到各家各戶拜年。
秧歌隊每到一戶,傘頭觸景生情,即興創作自編唱詞向主人祝福,如「進了大門抬頭看,六孔石窯齊展展,五穀豐登人興旺,一年四季保平安」。
(4)陝西春節文化旅遊擴展閱讀:
春節的起源:
上古干支歷法的制定為節日產生提供了前決條件,原始信仰與祭祀文化是年節形成的重要因素。春節是由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上古時代人們於一年農事結束後在新一年開端的歲首,舉行祭祀活動報祭天地眾神、祖先的恩德,祈求豐年。
古代的祭儀情形雖渺茫難曉,但還是可以從後世的節儀中尋找到一些古俗遺跡;如嶺南部分地區沿承有在新年初一拜歲的習俗,新年期間隆重盛大的拜神祭祖節儀活動,由此可見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的蛛絲馬跡。
原始意義上的歲首,是指干支歷法中表示季節變遷的廿四個特定節令之一的「立春」,立春反映著冬春季節的更替;當天象「斗柄指寅」時,陰陽轉化,陽和起蟄,品物皆春,意味著新的一個輪回已開啟。
節日的形成涵蓋了人文哲學與自然規律等方面內容。春節的起源和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潛移默化地完善與普及的過程。春節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內涵,也記錄著古代人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
❺ 陝西春節習俗
陝西年俗古樸,春節帶有著地方特色和鄉土氣息。古代的「年」不是在臘月二十九或者是三十,而是在「臘日」,和即後來的「臘八」。是從南北朝以後,才將臘祭移至歲末。到了民國時期,改用為陽歷,所以才把陰歷的「年」叫作為春節。
陝西人把春節叫做「過年」,並且流傳了一個有關過年的故事。話說在遠古時期,有一個叫作「年」的凶獸,每當新春來臨之際的夜晚。會出來食人,讓人們人心惶惶。人們在與「年」的對抗中,發現了「年」特別懼怕響聲和火光,所以人們想了一個方法,那就是一旦「年」出現,人們就燃起大火,將竹節放進大火里,凶獸一見熊熊大火,聽到發出爆炸聲的爆竹,就逃的無影無蹤。所以隨之慢慢的演化成了過年團聚。貼對聯、放爆竹、守歲、吃年飯等風俗習慣。
陝西鄉村把臘月二十三日叫做「過小年」。在農村有的地方叫做「祭灶」,即祭主宰吉凶禍福的「灶王爺」,祈求新的一年過得溫飽。過完了小年,人們就要為春節來做好准備了。一般農家,殺豬宰羊,做點豆腐,購買蔬菜等做好過年所需要的食材。臘月二十七到二十九之間為關中人蒸饃的時候。每家每戶都要蒸幾籠饃饃,是要一直吃到正月十五以後,所以就有著「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麵」的民俗。婦女們要上街為老人孩子們買些新衣服新鞋子等物品、老人們則要購買一些年畫、冥幣、紅字、白麻紙等大年需要的禮儀用品。
大年夜的前兩天,陝西不論關中、陝北、陝南,還是城市農村,都要「掃社」,城市裡面的人民叫做打掃衛生。要將家裡的屋前屋後,窯里塞外,甚至拐角都要打掃的「一塵不染」。將窗戶和房門上重洗糊上白紙,貼上大紅色的窗花。大年三十早晨,家家戶戶都要貼上門神和對聯,在屋裡掛上年畫。
安康人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十,還有這看天氣預測五穀六畜能否興旺的習俗。相傳每天的天氣都是有預示的。即:初一觀察雞,初二是觀察狗,初三觀察羊,初四觀察豬,初五觀察牛,初六觀察馬,初七而是觀察人,初八觀察莊稼,初九觀察果樹,初十觀察地里的菜。俗稱「新春十日晴,豐年樂太平,新春十日陰,穀米貴如金」。
七大怪習俗:
1、 不在娘家過年。
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已經是夫家的人,當然要在夫家過年,除非是被休了。
在娘家過年是極其不吉祥了的,會給孩子的舅舅帶去不幸。
2 、坐夜。
大年三十除夕夜,一個大家族的男子們,晚上八點後都要去有壽星的一個家庭里,每人從自己家端一道菜,多少人就有多少道菜,這些男子們就開始吃菜、喝酒,說說這一年的變化與得失,這樣的場景要持續到後半夜,至少十二點之後,整個過程沒有女人參與。
3 、分性別拜年。
初一早晨,大家族的男子們組成一隊,去家族裡的每一個小家拜年,在院子里磕頭跪拜。到了中午12點,大家族的女子們組成一隊,去家族裡的每一個小家拜年,在院子里磕頭跪拜。
4、初一不幹活。
初一這一天,家裡的人越逍遙自在越好,如果辛苦幹活了,預示著這一年,都將特別勞累。所以,新年第一天,要輕輕鬆鬆度過,吃的東西,也是前幾天都預備好的。
5、初五打窮。
初五這一天,一大早就要放鞭炮,把家裡的貧窮都打出去,放炮要早,晚了,別人家的窮去就跑到自己家了。況且,這一天,不能去別人家瞎轉悠,免得把自家的窮氣帶給別人。
6、七不出八不入。
老人們講究出行要看老黃歷,正月初七這一天,只能待在自己家裡,不適合出遠門,不吉利,不安全。初八不能從外地回自己的家。
7、不烤不烙。
正月里,講究吃有餡的饃饃,不能吃饅頭,裡面沒有東西,喻示生活不會富有。不能烤、不能烙,因為都帶著火,又干又有火,家裡人容易上火。
8 、不梳頭、不動刀子、不動針。
正月里,大清早不能梳頭、不能動刀子,這都是不吉利的。等過了中午十二點才可以做這些事。不動針,主要是指女子不做針線活,特別是晚上,動了針,自己的孩子容易生奇奇怪怪的病。
隨著時代變遷、思想開化、信息互通,很多習俗都在慢慢淡化,但在老一輩人的心裡,還是非常講究的。這些講究里,有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期盼與嚮往,對舊傳統的依戀和懷念,代代相傳至今。在這個開放灑脫的新時期,誰願意遵守就遵守,不願意也無傷大雅,過年,幸福開心就好!
❻ 西安春節旅遊合適嗎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暫時還是不要出來旅遊
❼ 陝西的風俗文化有哪些
陝西人喜歡吃酸湯臊子面,比如岐山哨子面,乾縣一口香等。陝西人愛秦腔,比如陝西電視台的《秦之聲》就一直是陝台收視率最高的節目。陝西人性子直,嗓門大,比如演小品的郭達就是陝西人的代表。陝西人很有一種優越感和自豪感,因此外出打工的不是很多。因為這里曾經是十三朝古都,風調雨順,氣候濕潤。……
唐三彩陶
是在漢代單色釉陶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新品種,是在白地的陶胎上,刷上一層無色釉,在用黃,綠,青等色加以裝飾,燒制而成,色彩鮮麗,光澤柔和,各種栩栩如生的人物,動物俑,實屬三彩之冠。
面花
面花的製作盛行於陝西關中和陝北,當地人稱為花饃。每逢婚喪嫁娶,年節慶典,鄉親們製做出各種各樣的花饃,造型別致,形態逼真,或擺茶陳列,或饋贈親朋,即可食用,又是一種獨具地方特色的藝術品。製作花饃,和面、蒸饃的火候都有講究,只有那些技術高超的人才能蒸出形狀好、不變形的花饃。
眉戶
眉戶在陝西關中地區最為流行,也為外省如甘肅、寧夏、青海、河南、山西等地群眾所喜歡,它是由民歌脫胎發展而來的。盛行於華陰、華縣地區的稱東路眉戶,西路眉戶最早盛行於眉縣及戶縣,唱腔委婉細膩優美動聽。眉戶的唱腔音樂有50多個曲牌,可以表現人物在舞台上豐富的情感和曲折的劇情。
戶縣農民畫
陝西農民畫原於民間,所畫內容多取材於人物、動物、花鳥等,構圖簡潔美觀,注重色彩數量,追求強烈的直觀效果,鄉土風情濃厚,內容健康,朴實,給人積極向上的激情。色彩艷麗,筆法自由,同時也兼收中外其他美術派別的長處,給作品增添了新的格調。 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深受國內外遊客和專家的好評。陝西農民畫主要分布在關中的戶縣,陝北的安塞和洛川。戶縣被譽為「農民畫之鄉」已擁有2000多名土生土長的農民畫家,許多優秀作品被國內外藝術館收藏。
陝北剪紙
剪紙俗稱窗花,為聰慧的勞動婦女所創作,她濃縮著古老的黃河文化。每逢春節,家家窗上,門上貼滿各式各樣剪紙,把人們喜慶,快樂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近年來,這株黃土高原出生的民族藝術之花飄洋過海,深受國外賓朋的歡迎。
鳳翔彩繪泥塑
鳳翔彩繪泥塑以造型優美、色彩艷麗、生動逼真而享譽海內外。傳說明代朱元璋的軍隊駐扎此地,士兵大都是江西老表,會制陶手藝。落戶為農後,他們在農閑時做些玩具和禮物,久而久之,發展成為今天的彩繪泥塑。隨著旅遊事業的發展,這朵古老的民間藝術之花更加繁盛,成為陝西重要的旅遊紀念品。
❽ 陝西春節優秀傳統文化活動精彩嗎
春節期間,陝西省文化活動精彩紛呈。在西安市地標性建築古城牆上,以「歡樂祈福中國年,萬家燈火最長安」為主題的新春燈會共展出20多組大型燈組,萬盞花燈延綿3000多米;在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舉辦的新時代民俗文化年展上,極具本地民俗特色的30個非遺項目精彩亮相;在小雁塔公園的「薦福文化大廟會」上,市民和遊客欣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的同時品味「舌尖上」的絲路美食。據悉,今年春節期間,西安市共舉辦各類文化活動189項,市民和遊客近1270萬人次享受了這些文化大餐。
陝西各級宣傳和文化部門因地制宜、多措並舉,扎實有效地推進非遺保護工作,力求讓其越來越豐富地展示生命活力。有關部門採取系列措施,加強非遺項目名錄體系、傳承人隊伍建設,支持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承、傳播活動,大力開展宣傳展示,已經完成了5批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和2批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單位的評審命名工作。全省現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46人、省級398人、市級1281人、縣級3977人,命名設立了兩批51個省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單位),基本建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結合、富有活力的代表性傳承人隊伍。採取文字、錄音、錄像等方式,對西安鼓樂、秦腔、陝北民歌、漢調二黃、陝北說書等幾十個項目和100多名代表性傳承人進行了搶救性記錄,留下了珍貴資料。
❾ 春節西安周邊有什麼景點
必到的旅遊景點:
大慈恩寺(玄奘法師專門從事譯經和藏經之處)、大雁塔(安置玄奘法師從印度帶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典)、大雁塔北廣場(亞洲最大的噴泉廣場和最大的水景廣場)、陝西歷史博物館(陝西出土文物精品藏地)、小雁塔(建於唐代景龍年間,是唐代精美的佛教建築藝術遺產)、西安博物院(是一座集博物館、名勝古跡、城市園林為一體的博物館)、曲江遺址公園(目前西安市最大的游樂公園)、大唐不夜城(中國第一文化MALL)、西安碑林博物館(全國最多的碑石藏地)、明城牆(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築)、鍾樓(我國古代遺留下來眾多鍾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鼓樓(比鍾樓大四歲,迄今已有625年歷史)、曲江寒窖(是傳說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年等待丈夫薛平貴的地方)、曲江海洋世界(海洋動物)、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西北首家野生動物園)、翠華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南五台(佛教聖地之一)、太白山(關中八景之一)、大唐芙蓉園(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式文化主題公園)、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唐朝盛世的皇宮)、西安漢城湖(西安漢文化、水文化為主題的旅遊景點)、西安世博園(展出中國當代工藝品及具有陝西本土歷史特色的古代文物)、西安半坡博物館(原始社會母系氏族聚落遺址)、華山(五嶽之一)、秦始皇兵馬俑(秦始皇陪葬陶俑)、華清池(唐玄宗和楊貴妃的行宮別墅)、大唐華清城(人文景觀的歷史遺跡)、秦始皇陵、兵諫亭(西安事變時蔣介石藏身處)、臨潼博物館(地方誌歷史博物館)、驪山(被稱為關中八景」之一的「驪山晚照」;烽火戲諸侯的「烽火台」;紀念西安事變的兵諫亭;紀念女媧補天的老母殿)、法門寺(供奉釋迦牟尼佛舍利之處)、法門寺博物館(收藏、展示法門寺唐塔地宮出土珍貴文物之處)、乾陵(唐高宗李治和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陵)、永泰公主墓(武則天之女永泰公主)、懿德太子墓(武則天之子懿德太子)、章懷太子墓(武則天之子章懷太子)、黃帝陵軒轅廟(中華民族始祖軒轅帝的陵園)、茂陵博物館(漢武帝劉徹的陵墓)、昭陵博物館(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漢陽陵(漢景帝劉啟及其皇後王氏同塋異穴的合葬陵。到漢陽陵博物館必看幻影成像)、大唐西市(絲綢之路的起點和中心)、書院門步行街(古文化一條街)、鍾鼓樓廣場(西安市中心廣場)、都城隍廟(明朝天下三大城隍廟之一)、回民街(西安回民聚居之地和回民小吃街)、化覺巷清真寺(西安建築最早、規模最大、保存較完善的清真寺)、德福巷、西安事變張學良公館舊址、西安事變楊虎城公館舊址、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舊址、興慶公園(唐玄宗朝政的重心,唐玄宗和楊貴妃長期居住的地方)、青龍寺遺址公園(中國佛教密宗寺院,西安最大賞櫻花地方)、罔極寺(太平公主為母後武則天祈福而修建的皇家寺院)、廣仁寺(喇嘛寺。是康熙1703年來陝西巡視時撥專款敕建。為全國唯一綠度母主道場)。
❿ 陝西春節當地民俗有哪些
春節民俗,在全國各地大同小異。陝西民風古樸,春節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歲首。古代的「年」不是在臘月二十九或者三十,而是在「臘日」,即後來的「臘八」。南北朝以後才把臘祭移至歲末。到了民國時,改用陽歷,才把陰歷的「年」叫作春節,因為春節—般都在「立春」後,因而稱其為春節。
陝西人如今仍把春節叫作「過年」,並流傳下來一個關於過年的故事。在遠古時,有一種叫「年」的猛獸,每當寒冬將至新春來臨的夜晚。出來食人,使得人們不得安寧。人們在與「年」的搏鬥中,發現這種兇殘的猛獸最怕火光和響聲,於是人們想了個辦法,一旦「年」出現時,便燃起大火,投入竹節,「年」一見熊熊大火,聽見叭叭炸響的爆竹,就逃遁得無影無蹤。後來,便逐漸形成了過年團聚。守歲、掛紅燈、帖對聯、放爆竹、吃年飯的風俗習慣。
陝西鄉村臘月二十三即入年關,把過臘月二十三叫「過小年」。農村有些地方叫「祭灶」,即祭主宰吉凶禍福的「灶王爺」,以求溫飽。過罷小年,人們便為春節做准備了。一般農家,殺豬宰羊,碾米磨面,做點豆腐,購買蔬菜,吊掛粉條,准備好過年所需的一切食物。臘月二十七到二十九為關中人蒸饃時間。家家戶均短幾籠子饃饃,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後,有「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麵」的習俗。婦女上街為老人和孩子添置衣裳鞋襪、老年人則購買紅紙、年畫、冥幣、白麻紙等大年禮儀用品。
大年前兩天,陝西不論關中、陝南、陝北,還是城市農村,要「掃舍」,城裡人叫打掃衛生。家家房前屋後,窯里賽外,連拐角都要打掃得於於凈凈。窗房上重新糊上白紙,貼上大紅窗花。年三十早,家家房戶貼對聯和門神,屋裡掛上年畫。年終於來臨了。
進入臘月,人們便開始忙碌,一直忙到臘月三十日,過年便正式開始。大年三十晚飯前,家家戶戶必須把房子、院落、房前屋後打掃干凈,收拾清整,貼好大紅對聯(有喪服的人家貼黃色或綠色對聯)及門神、窗花等,大門及堂屋、卧室、灶房、牲畜圈等處都要貼相應的對聯。一切准備就緒,便開始點臘燭、燒香、燃放爆竹、祭祀先祖。之後,全家大小便共聚一桌吃「團圓飯」,俗謂「團年」。晚上,各家燈火通明,爐火熊熊,老少徹夜不眠,圍爐「守歲」,俗稱「坐年根」。在守歲的同時,合家大小依次要洗澡,換新衣,包餃子,准備迎接新年的到來。待到子時(相當於今23時—1時),萬家鞭炮齊鳴,意為「接天星」,「迎財神」,有的還擺上香案,行跪拜之禮。據說誰家鞭炮響得最先,財神就先光臨誰家。然後,便是晚輩為長輩們磕頭拜年,長輩們也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給孩子。同家分居的人,便開始相互奔走拜年,通宵達旦,直到初一早上。
安康人從初一到初十,還有以觀看天氣的好壞預測五穀六畜是否興旺的習俗。相傳每天天氣都有預示。即:初一觀雞,初二觀狗,初三觀羊,初四觀豬,初五觀牛,初六觀馬,初七觀人,初八觀谷(莊稼),初九觀果(果樹),初十觀菜。俗稱「新春十日晴,豐年樂太平,新春十日陰,穀米貴如金」。
正月正鬧花燈
月里來鬧花燈,家家戶戶迎新春,形形色色的鬧燈構成了陝西年俗的一大景觀。
西安正月十五「張燈」,可上溯至漢代。正月十五日,古代稱這一天為上元節,這天的晚上稱「元夜」,亦稱「元宵」,漢文帝每到這一天晚上,即令張燈結綵,並出宮賞燈,與民同樂。從此,西安元宵節張燈的傳統就興起了,它顯示了人們能夠過上「文景之治」那樣的社會安定、豐衣足食的好年景,並一直流傳至今。西安的城牆、革命公園幾乎年年都要舉辦花燈展。近年來,西安城牆的花燈展一年比一年規模大,從宣傳中國傳統文化中棄惡從善,尊老愛幼,祝年景「風調雨順」,社會「吉祥如意」,人民「福祿康壽」,到反映在此建都的十三個王朝的典型故事都有,構成一幅幅賞心悅目的民俗和歷史畫卷,觀眾不僅從花燈里可以讀一回西安的王朝史記,而且可以感受到具有濃郁三秦地方的民俗文化特色。為了豐富燈展的內容,今年又請來外地花燈來鬧西安的元宵節,來自南國燈城自貢市的集聲、光、形、色、動為一體的大型燈展,在城牆亮相。革命公園曾舉辦過西安市改革開放後的首屆春節大型燈會,成為西安春節燈會的傳統舉辦場所。除了燈展,西安的未央湖、東晉桃園、半坡湖等游樂園、度假村,又將民間鑼鼓社火、焰火及戲曲引進來,在正月十五,大搞游園活動。
在陝北,正月十五要「轉燈」。各村鎮都在空地上搭好九曲方陣,人們都去「轉九曲」,又叫「轉燈」。九曲方陣由361根高粱稈栽成一個方陣圖,稈上掛著367盞油燈(現已換成彩燈),方陣沒有重復路途,有人把它叫作九曲黃河陣。入夜,鑼鼓嗩吶齊奏,就可以轉九曲了。「轉九曲」從正月十四一直到正月十六,連轉三晚。當地有一種說法,「轉九曲」活九十。「打花」也是燈節的一個特色活動。這是一種土製煙花,把銅和鐵溶化成銅水及鐵水,再倒在放有濕沙的木板上,一齊拋向天空,在向下墜落時,將其打散。這種古老的煙火比之現在的一些煙花更有情趣。
花燈是隴縣傳統的民間工藝品,花燈造型奇特,有天燈、龍燈、八卦燈、花籃燈、花鼓燈、蟾蜍燈、白菜燈、紅紗燈、火罐燈、走馬轉燈、串珠彩燈等等。春節期間,親友互相拜年要互贈花燈。舅舅給外甥送燈,一直要送到十二歲,最後一年的送燈叫「完燈」。正月十五燈節,熱鬧之極,街道上萬家燈火,燈市把縣城裝點得五光十色、火樹銀花,買燈、觀燈的人流熙來攘往。家家戶戶都要在院內懸天燈,門上掛門燈,連住在樓房裡的人家,也要把燈懸掛在陽台上。孩子們成群結隊挑燈走街串巷,叫「游燈」,而大人們則提上火罐燈、帶上供品到祖墳祭祖,叫「祖塋掛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