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我國的旅遊發展模式屬於

我國的旅遊發展模式屬於

發布時間: 2021-03-15 04:21:58

Ⅰ 關於文化旅遊的發展模式

旅遊經濟發展模式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某一特定時期內旅遊產業發展的總體方式。
我國一些學者就試圖從幾個不同的角度來總結旅遊經濟發展模式的不同劃分,如從旅遊業的形成、發展同國民經濟關系出發,旅遊經濟發展模式可分為超前型發展模式和滯後型發展模式;從旅遊業發展的調節機制出發,旅遊經濟發展模式又可以分為市場型發展模式和政府主導型發展模式;從旅遊類別發展的先後順序出發,旅遊經濟發展模式可分為延伸型發展模式和推進型發展模式。
從以上劃分的內容來看,它們主要的差異就在於政府主導下的模式運行與市場機制調節的模式運行。
美國學者將這兩種運行模式賦予了一個一般意義上的定義:「價值驅動型(value—driven)」和「市場驅動型(Market— driven)」。(見美國.查爾斯.R.戈爾德耐,《旅遊業教程——旅遊業原理、方法與實踐》第八版,412頁,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年)很顯然,前者就是以政府為主導的旅遊發展模式,而後者則是市場自發調節的發展模式。
1、從旅遊發展的空間結構看
我國旅遊產業的發展是以經濟基礎條件較好的中心城市和東南沿海地區的旅遊業發展為先導,然後向中心城市以外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逐漸推進的。
2、從資源的開發與產品生產組合看
旅遊產品由以觀光旅遊為主向多種旅遊產品推進。
3、從旅遊組織和旅遊的運作方式看
旅遊形式由團隊旅遊為主向散客旅遊居優勢、團隊旅遊與散客旅遊相結合的方向演進。
4、從旅遊設施的建設看
旅遊設施建設以高等級為主,由高等級向中、低等級推進,最終形成以中等級為主體的高、中、低等級結合的設施體系。
5 、從政府的管理看
旅遊產業一直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的主導作用由主要進行微觀的支持和管理向宏觀的調控和管理演進。
經濟發展觀不同
(1)經濟增長驅動型發展觀
經濟增長驅動型發展觀是指從經濟的角度出發,國家、地區和企業將旅遊發展的經濟功能置於首位的發展觀念。
(2)雙重動力型發展觀
雙重動力地發展觀是指從社會和經濟相結合的角度出發,既考慮旅遊業發展的社會功能,又考慮其經濟功能。
(3)可持續發展觀
可持續發展觀是指旅遊業發展要從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境等方面利益相協調的角度出發,確保旅遊業發展利用的資源能用來「滿足當代人的需要,而不危及滿足今後各代人需要的能力」的發展觀念。
旅遊業發展具有的特徵是:第一,在政府總體規劃下的循序漸進發展。第二,資源得以可持續利用的發展。 第三,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的發展。
2、從觀光型旅遊為主向度假型旅遊為主轉變
在未來的市場發展中,觀光型旅遊並不會完全失去市場,但在傳統的旅遊客源國家中度假旅遊將更為盛行,將會逐步取代觀光旅遊成為國際旅遊的主體。
3、追求更為靈活多變的旅遊方式
在追求個性化的浪潮下,旅遊者不再青睞於旅行社固定包價的旅遊方式。散客旅遊和家庭旅遊在旅遊者人數中所佔比例將逐漸增加。
4、在旅遊中追求更多的參與性和娛樂性
各國在旅遊產品設計開發中都注重安徘豐富的娛樂活動,改變旅遊方式,增加遊客的參與感,那些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和傳統地方特色同時又和娛樂相結合的旅遊產品尤受遊客喜愛。

Ⅱ 我國旅遊業的產業定位是

旅遊業逐漸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興產業之一。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旅遊業以持續高於世界經濟增長的速度快速發展,逐漸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興產業。國際旅遊界人士認為,旅遊業甚至已經超過石油和汽車工業,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業。2010年,第十屆世界旅遊旅行大會在北京召開時,會議主題就是「旅遊,世界第一大產業」。據統計,2011年旅遊業對全球GDP的貢獻率達9.1%(同期汽車製造業佔8.5%,銀行業佔11%),旅遊就業2.58億人次,佔全球就業總數的8.3%。

從國內看,旅遊業已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產業。主要表現在:旅遊業的經濟拉動作用更加突出。一是拉動了經濟增長。據測算,我國旅遊業增加值已佔到GDP的4%以上,與旅遊相關的行業超過110個,旅遊業發展帶動了社會投資,促進了相關產業發展。其中,旅遊業對住宿業的貢獻率超過90%,對民航和鐵路客運業的貢獻率超過80%。二是促進了社會消費。2010年,我國居民國內旅遊消費達到12580億元,占居民消費總支出的9.4%。三是促進了社會就業。目前全國旅遊直接從業人員超過1350萬人,與旅遊相關的就業人數約8000萬人。
從全球看,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旅遊大國。我國已經是全球第三大入境旅遊接待國,我國已經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2011年,入境旅遊人數1.35億人次,入境過夜旅遊者5758萬人次。實現旅遊外匯收入485億美元。已有146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目的地。2011年人均出遊率2次,國內旅遊人數26.4億人次。

我國是亞洲最大的出境旅遊客源國,2011年,中國公民出境總人數7025萬人次。出境人員中,因私出境6412萬人次,占出境總人數的91.3%。《世界是平的》一書說,「中國旅遊者將改變世界旅遊業」。中國對全球旅遊業的貢獻率逐步加大,特別是我國出境旅遊快速增長,成為全球國際旅遊增長的重要支撐。據測算,2011年中國對全球入境旅遊的貢獻率超過30%。
戰略性支柱產業是指對國家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戰略意義、構成經濟社會發展重要支撐的產業,它不僅本身具有相當的規模,而且發展潛力巨大,同時能夠對經濟社會發展起廣泛的關聯帶動的作用。國際上一般認為一個產業的增加值佔到GDP的5%以上,就是支柱產業,佔到8%以上就是戰略性支柱產業。把旅遊業培育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我國的主要思路是,推動旅遊業與第一產業融合發展,重點發展鄉村旅遊;推動旅遊業與第二產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旅遊裝備製造業;推動旅遊業與第三產業主要與文化、金融、交通、商務、醫療、體育等產業融合發展。
我們始終清醒地認識到,有許多問題和矛盾亟待解決。旅遊產品供給和需求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熱點產品仍集中在少數知名旅遊景區,導致旺季一票難求。休閑度假產品供給與急劇上升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中西部部分旅遊目的地交通不便、可進入性差問題依然突出。旅遊安全保障體系還不夠健全,旅遊便捷服務能力還有待提高。

國內旅遊市場秩序和人民群眾期待還有很大差距。現有的法律法規不適應旅遊業快速發展要求,旅遊民事規則不完善;旅遊活動缺乏全程監管,旅遊經營和管理不規范;市場誠信缺失,地區和行業壁壘依然存在;旅遊部門執法力量不足,綜合執法機制不健全。

我國旅遊發展方式還不完全符合科學發展的要求。相當一部分地區存在重開發、輕保護,重硬體、輕軟體的問題。一些地方仍停留在「門票經濟」階段,沒有形成完整的旅遊產業鏈,旅遊綜合帶動效益還沒有充分發揮。旅遊業科技含量不高,組織化程度低、現代商業模式創新、現代科技運用等方面還有待加強。

旅遊人才隊伍建設還不能完全適應旅遊發展要求。特別是缺乏適應兩大戰略目標要求的企業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投資創業人才等,現在外語導游、專業的景區講解員、賓館飯店的主管領班都不能適應發展需求。目前全國開展旅遊教育的高等院校、中等職業學校達1968家,在校旅遊專業學生109萬人,但沒有真正意義的名牌大學。真正的旅遊大國應當產生真正意義上類似美國康奈爾大學、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這樣的旅遊大學。

走出「門票經濟」是一個形象化說法,走出去,就是告別過去靠賣門票、靠漲價甚至一錘子買賣模式,向科學發展切實轉變。

Ⅲ 旅遊概論題

A、范仲淹 B、蘇軾 C、陸游D、范成大
2010-2011學年度下期高考部第二次月考 18、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是( )
A、埃及人 B、希臘人 C、腓尼基人 D、羅馬人 19、某旅行社組織「少林寺一日游」這屬於( ) 旅遊類 09高考班《旅遊概論》試題
A、地方性旅遊 B、全國性旅遊C、區域性旅遊 D、洲際旅遊 20、早期的旅遊指南是( ) A、《利物浦之行手冊》 B、《馬可.波羅游記》 C、《專業旅遊指南》D、《瑞土導游指南》
二、判斷(40分)

-_-_--_-_--_-_--_-號---座線- - -- - -- - -- -_-_--_-_--_-_--_-_--_-_--_-_--_-號---考---- 封 - -_--_-_--_-_--_-_--_-_--_-_--級---班--- -- - -- -_-_--_-_--_-___-密-_-_--_-_--_-_--名---姓--------------------
-一、選擇(401、我國旅遊業選擇的發展模式是 。 ( )
A、先國內後國外 B、先入境後出境 C、先國際後國內 D、先出境後入境
2、 是第一部系統向歐洲人介紹亞洲和中國的巨著( )。
A、《蘇拉曼游記》 B、《周禮天官》C、《馬可。波羅游記》 D、《歷史》
3、世界上第一個旅行社出現在 。( )
A、美國 B、英國 C、義大利 D、西班牙
4、「五嶽尋仙不覺遠,一生好入名山游」說的是 。( )
A、李白 B、杜甫 C、徐霞客 D、秦始皇
5、 是對中國山水詩歌、游記等旅遊文學創作的興起有特殊的意義。( )
A、秦漢時期 B、魏晉南北朝時期 C、宋元時期 D、隋唐時期
6、開創中國旅遊歷史上帝王游的新篇章的是 。 ( )
A、秦始皇 B、乾隆 C、隋煬帝 D、漢武帝
7、下列不屬於學術考察代表人物的是 。 ( )
A、司馬遷 B、徐霞客 C、李時珍 D、張騫
8、1954年4月15日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成立於 。 ( )
A、北京 B、南京 C、上海 D、江蘇
9、中國旅行游覽事業管理總局更名為國家旅遊局是 。 ( )
A、1978年 B、1992年 C、1982 年 D、1985年
10、黨中央將旅遊業列為國民經濟的增長點之一,是在 。( )
A、1994年 B、1996年 C、1998年 D、2000年
11、決定旅遊者到何處去旅遊,以及逗留時間的長短,消費小平高低的是( )。
A、「錢」 B、時間 C、旅遊動機 D、旅遊購物點
12、旅遊活動的媒介是( )
A、旅遊者 B、旅遊資源 C、旅遊業 D、旅遊市場
13、下列不屬於旅遊者的是( )
A、到另一個國家定居的人 B、為商業原因而旅行的人 C、為出席會議而旅行的人 D、在航海環
游途中停留,使不足24小時的人
14、美國人到日本旅遊屬於( )
A、跨國旅遊 B、洲際旅遊 C、環球旅遊 D、地方性旅遊
15、旅遊的客體是( )
A、旅遊者 B、旅遊資源 C、旅遊業 D、旅遊動機
16、我國提出的旅遊業發展總體方針中,「積極發展」的是( )
A、國內旅遊 B、出境旅遊 C、入境旅遊 D、邊境旅遊 17、旅遊名著《吳傳錄》的作者是( )
1、我國選擇的旅遊業發展戰略是堅持行業主導型的發展戰略。( ) 2、我國旅遊業發展的總體方針中,大力發展的是國內旅遊。( ) 3、國務院於是1986年將旅遊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 ) 4、士人漫遊的代表人有李白、杜甫等人。 ( ) 5、1964年7月22日國務院正式設立中國游覽事業管理局。 ( ) 6、1974年中國旅行社正式成立。 ( ) 7、古代中國最早的住宿設施是客棧,早在商代就已成立。 ( ) 8、士人漫遊成風,宗教旅行盛行,國際旅遊活躍和旅遊文學創作繁榮是宋元時期旅遊活動的特點。( ) 9、現代旅遊迅速發展的根本原因是現代科學技術革命的成功。 ( ) 10、近代西方旅遊的興盛與旅遊業的問世,主要得益於產業革命的成果。( ) 1 11 、我國於1999年開始實行每周「雙休日」 。 ( ) 12、旅遊者的產生有賴於社會經濟的發展 。 ( ) 14、要想順利完成旅遊活動,必須要以良好的身體條件作保證。( ) 15、度假保健旅遊者是目前我國國內旅遊市場的主體。( ) 16、可隨意支配的收入增多,屬於勞務消費的比例也隨之增加。( ) 17、閑暇時間是指不受其他條件限制完全根據個人意願去自由支配的時間。( ) 18
、1872年庫克組織了9位不同國籍旅遊者進行了為期222天的第一次環球旅行。( ) 19、有錢就是指有收入。( ) 20、有了旅遊需要就一定能產生旅遊動機。( ) 四、名詞(20分) 1、帝王巡遊 2、學術考察旅行 3、宗教旅行 4、士人漫遊 5、政治旅行 五、簡答(30分) 1、產業革命對近代旅遊和旅遊業的影響有哪些?4分 2、現代旅遊與旅遊業發展的特徵是什麼?(6分) 3、世界近代旅遊的發展有哪些特徵?(5分) 4、20年改革我國旅遊業取得了哪些突破性的進展?(10分) 5、旅遊者的類型如何劃分?(5分)

Ⅳ 請問我國旅遊行政管理模式是什麼

買這本書看看吧

旅遊產業轉型時期,是旅遊產業發育時期與旅遊產業演進期的結合點。它既有發育期所具有的模式特徵,同時也帶有演進期的變化特點,具有發展模式上的承前啟後的性質。因此,科學地研究中國旅遊產業轉型時期的旅遊發展的特點,把握其發展運動規律,按照科學發展觀來指導我國旅遊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轉型時期中國旅遊產業環境、制度與模式研究》專著,正是在這一目標下展開研究的。經過三年時間的多次調查研究以及科學分析論證,課題組提出了我國旅遊產業四個方面的轉型,中國旅遊產業發展要從「點線旅遊」體系轉向「棉板塊旅遊」體系,實現運行方式上的重新調整;旅遊產業發展要從單體企業組織轉向鏈條企業組織,實現旅遊產業市場組織結構的調整;旅遊產業發展要從一地經營轉向跨地區和跨國經營,實現旅遊企業經營方式的轉型;旅遊產業發展要從觀光產品為主轉向觀光產品、度假產品和主題產品共同發展,實現旅遊產品形式的轉型。
# 【圖書目錄】 - 轉型時期中國旅遊產業環境制度與模式研究
第一章 中國旅遊產業發展歷程回顧
第一節 旅遊產業的定義與構成
第二節 中國旅遊市場的需求特徵
第三節 中國旅遊產業供給發展概述
第四節 中國旅遊產業發展的成就與問題
第五節 中國旅遊產業供給與市場需求矛盾解析
第二章 中國旅遊產業發展進入轉型期
第一節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與旅遊產業轉型
第二節 三大旅遊市場與旅遊產業轉型
第三節 旅遊發展背景對旅遊產業提出了轉型要求
第四節 轉型時期的中國旅遊產業
第三章 中國旅遊產業
第一節 中國旅遊產業的歷史定位:促進經濟增長
第二節 中國旅遊產業的轉型定位:擴大社會就業(一)
第三節 中國旅遊產業的轉型定位:擴大社會就業(二)
第四節 轉型期中國旅遊產業的民營化
第五節 轉型期旅遊經濟發展的制度供給建議
第四章 轉型時期旅遊產業運行與成長方式
第一節 轉型時期中國旅遊產業成長模式
第二節 發育時期旅遊產業運行方式
第三節 轉型時期旅遊產業運行方式
第五章 旅遊中間商的轉型研究
第一節 中間商與旅遊中間商
第二節 我國旅遊中間商的業務運作與行業特徵
第三節 我國旅遊中間商轉型的原因與目標模式
第六章 中國旅遊產業轉型的產品創新
第一節 轉型期旅遊經濟深化的產品約束
第二節 轉型期旅遊產品創新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轉型期旅遊產品的創新發展
第七章 轉型時期的中國旅遊企業集團構造
第一節 我國旅遊企業集團的進行回顧
第二節 轉型時期我國旅遊企業集團的理論分析
第三節 轉型時期我國旅遊企業集團構造的一個理論框架
第四節 轉型時期的旅遊企業集團發展:特徵、問題及趨勢
第八章 轉型時期的旅遊產業運行機制
第一節 市場化發展是轉型期旅遊產業運行機制演變的最主要特徵
第二節 政府旅遊主管部門:強化核心功能
第三節 旅遊行業協會組織:角色定位與調整
第九章 轉型時期的中國旅遊產業發展制度與政策
第一節 休假制度與旅遊產業的發展
第二節 旅遊發展政策的調整
第三節 轉型時期的旅遊產業政策
參考文獻
#
# 同主題相關書籍
# ·觀光行銷學:供...
# ·觀光事業發展:...
# ·遊憩規則中遊客...
# ·現代旅遊經濟
# ·遊憩機會序列研...
# ·旅遊經濟學:模...
# ·基礎旅遊學
# ·E時代旅遊產業?...
全部圖書可讀圖書可購圖書

從這本書應該可以找到

Ⅳ 論述 我國現代旅遊發展的規律

(一)開創階段(1949年-1977年)
標志:
1、新中國旅遊業的誕生是以「華僑服務社」
和「中內國國際旅行社容」這兩個旅遊機構的建立為標志的。
2、新中國現代旅遊業的拓展是以「中國旅行游覽事業管理局」的建立和中國客源市場的轉移以及旅遊者構成的變化為標志的。

(二)改革振興階段(1978年-1989年)
1978年以後,隨著國家開放政策的實施,旅遊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應有的重視。在一系列正確的旅遊方針政策指引下,通過不斷改革,突破了我國旅遊業長期以來基本屬外事接待的模式,旅遊業作為一個綜合性的經濟事業的性質得到肯定,一種具有較強活力的新的發展模式逐步形成。

(三)全面發展階段(1990年- )
我國入境旅遊人數和旅遊外匯收入分別居世界的第4位和第5位,成為亞洲第一旅遊大國。
我國旅遊業進入三大市場——入境旅遊市場、國內旅遊市場、出境旅遊市場共同發展的歷史階段。
截至2006年底,我國共有星級飯店12751家,旅行社17957家,全國共有高等旅遊院校及開設旅遊系(專業)的普通高校762所,中等職業學校941所,在校學生73.49萬人。旅遊直接從業人員271萬多人。

Ⅵ 我國的旅遊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有本書叫做《旅遊地產改變中國》 對於趨勢的發展有多的介紹,可以關注下:
一:《旅遊地產改變中國》內容提要
傳統房地產開發模式走到今天,已經進入滯脹時期,一個時代的終結和離去,必然伴隨著新商業模式的誕生。未來中國房地產發展的出路在哪裡?
《旅遊地產改變中國》堪稱旅遊地產的開山之作;從華僑城的運作商業模式,發展經歷,營運狀況進行深度剖析開始,挖掘他的內在成功的基因;再延伸到海南島的國際旅遊島的遠景及現狀,結合中國土地的特殊屬性,和各地產企業對旅遊地產開發的戰略思路,理出一條清晰的旅遊地產的發展方向,揭開旅遊地產神秘的面紗,對於今天的地產及相關企業有著最為直接借鑒意義,是不可多得的一本旅遊地產著作。

《旅遊地產改變中國》前言:

打開一個新世界

傳統房地產開發模式走到今天,已經進入滯脹時期,一個時代的終結和離去,必然伴隨著新商業模式的誕生。未來中國房地產發展的出路在哪裡?眾多房地產開發商不停地追問,希望從中找到新商業模式的出路。

中國房地產業的發展遠遠未到終點,因為匹配中國成為先進發達大國的城市化進程和人口遷移並未完成,而這正是中國房地產業發展宏大的社會歷史背景。只是在過往的歷程當中,由於我們並未為中國房地產發展制定整體的、系統的發展規劃,以及實施了不合時宜的土地出讓和招拍掛制度,使得中國房地產業成為龔斷利益和金融機制的「毒瘤」,發展到現階段已是百病纏身,雖然仍有光鮮的外表,但未來可持續發展道路已是荊棘叢生,不可能重溫往日的平坦與榮光。

昔日扁鵲見蔡恆公,第一句話就是:「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而蔡恆公不以為然,直至最後無可救葯。對於信奉傳統商業模式的開發商,我想說的一句話就是:「不要再迷信過往的成功模式,你應當在房地產領域里持續創新,直到駛入新藍海。」
而藍海何在呢?

商業地產、旅遊地產無疑是中國房地產今日「分水嶺」後的兩個重要分支,在這兩個分支當中,商業地產操作比較復雜,大多數的開發商不能掌握尺度,貿然進入風險較大,而且就算成功了一兩個項目,後面的可復制性仍然比較差,它不可能是大多數開發商的主流戰略選擇。因為,絕大多數的企業不可能成為萬達,因此,房地產業發展到現在,好的出路似乎只剩下旅遊地產一途。
但旅遊地產似乎又有很多毛病,因為從簡單的方面來講,旅遊地產項目距離居住地太遠,不方便經常居住,而且中國人太繁忙且大多數人經濟能力有限,旅遊的認同度與火熱度與歐美又不可同日而語,再加上與旅遊地產相匹配的「分時度假」等體系不可能在中國短時間內實現,旅遊地產的普及性比較差,這樣就讓旅遊地產成為了水中月、鏡中花,可遠觀而不可近玩,可望而不可及。

那麼,旅遊地產真的能夠改變中國房地產業的整體生態么?
大多數人不相信。而我認為可以。 因為——旅遊地產,可以改變中國!

我認為旅遊地產可以改變中國,是因為它的先進性,其原因在於:
1)中國的人口遷移和城市化進程仍然將持續30年,它的一個人口遷移總體規律是從中西部地區移向東南沿海地區,從小城市移向大城市,從農村移向城市。只要中國經濟在發展,只要在這個過程中沒有發生重大的戰爭或政治事件,這個趨勢必將延續、推進,直至完成適應中國發展的人口和經濟格局分布。
2)中國原來割裂的城市治理格局將會改變,區域經濟一體化將成為主流,行政龔斷將被打破,適應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社會經濟、社會服務和公共配套體系將得以重構。中國珠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和環渤海地區將建成世界級的城市群,中西部地區也將圍繞著中心城市建成城市群,這個總趨勢最大的特點就是將中國城市由點變為面,一個全新的中國城市網路和架構正在形成。
3)大中型城市的房價已經不可能下降,高房價牽連著巨大的、盤根錯節的利益群,它的根本症結在於土地出讓制度。如果不對土地出讓制度進行根本性變革,則大中型城市的房價不可能從本質上下降。然而,一旦牽連到土地出讓制度的變革,就不可能僅僅依靠政府來完成,因為歷史經驗說明牽涉到土地利益的變革後面都帶著一個「兄弟」,這個「兄弟」就是「土地革命」,政府出於穩定的需要,不可能主動去推動或實施這樣一場革命。這樣,就造成了一方面城市房價居高不下,另一方面由於城市化的推進,住房的剛性需求不斷產生,我們新的購房人群只能住得更遠。概而言之,就是由中心城市居住,進入更遠的城市群居住時代。
4)當代中國社會缺乏投資工具,而城市中產階層又在不斷產生、人數在增加,在大多數中產階層的心中,房地產是一種穩定的、具有良好回報的投資工具。然而,在大中型城市的房地產投資已經漸漸失去了吸引力,原因在於房價太高,投資屬性下降。但與此同時,伴隨著經濟高速增長的長期通貨膨脹又在不斷侵蝕著人們的財富,在財富不斷縮水的前提下城市居民希望實現優質的房地產投資,在這樣一種現實利益推動下,具有低價位、高增值前景的旅遊地產項目成為一種可以信賴的投資渠道。
5)老年化時代的到來同時又是當代中國旅遊地產的又一推動力,中國人口紅利期即將結束,大中型城市已經開始步入老年化社會,而且在未來20年內中國人口老年化率將達到30%左右的峰值。但是,服務於老年化社會的中國老年人居住宅體系並未建立、完善,具有便利的生活條件和良好的自然條件的旅遊地產將成為一部分老年人的居住選擇。中國老年化時代的到來為中國旅遊地產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基於以上五點,我認為——旅遊地產,可以改變中國!

我所理解的旅遊地產事實上與傳統意義上的旅遊地產並不一致,按照西方的觀點,真正的旅遊地產應當等同於澳洲大堡礁的房產、美國夏威夷的房產,遠遠離開中心城市,具有一流的自然景觀條件。目前,這一類型的旅遊地產在中國已經開始批量出現,

如海南國際旅遊島眾多的房地產項目,如萬達集團牽頭建設的長白山旅遊度假項目,如龍湖地產的撫仙湖項目等。但是,由於中國人的生活素質和旅遊業發達程度目前遠遠無法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大多數人不具有這樣的居住和投資需要,我認為這樣的旅遊地產項目只是中國旅遊地產的分支,而不可能是主流。

我認為中國下一階段房地產發展的主流是旅遊地產,而旅遊地產發展的主要枝幹是城市群房產。這一解釋有些類似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定義,社會主義發展的終極目標是共產主義,但是發展的早期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它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我認為,中國旅遊地產發展的高級階段是資源性房產,旅遊地產發展的初級階段是城市群房產,它是另一種形式的「農村包圍城市」和「以面圍點」的新時代房地產開發戰略。

而這,就是中國房地產業發展的新的藍海。
每一輪新的變化,都帶來一輪新的行業洗牌,而新的商業模式也在自然孕育的過程之中。遙想中國房地產業過往歷史,其標志性事件分別有:王志綱策劃順德碧桂園事件、奧林匹克花園主題地產事件、廣州華南板塊大盤時代事件、星河灣打造品質地產事件、北京SOHO現代城任潘爭論事件、順馳與萬科領導人海南PK事件、順馳賤賣路勁事件、湯臣一品天價房事件、萬科銷售額突破1000億元事件、釣魚台8台天價房禁售事件……伴隨著一個個房地產企業倒下去,一個個新的房地產企業站起來了,中國房地產商業模式也由此建立,成為一個巨大的利益綜合體。

然而,面對新時代的房地產業,你做好了進入旅遊地產的准備了嗎?
新的時代產生新的機遇,新的構想產生新的商業模式,為此,我們打造了城地中國,已經做好了進入中國旅遊地產,開創中國旅遊地產新商業模式藍海的准備!
在我們剛剛進入房地產業的時候,正逢中國房地產業迅猛發展的前夜,我們沒有能力也沒有願景去獲得新的發展,只能默默學習。今天,中國房地產業正處於新老交替的轉折點上,一個新的時代已經來臨,而我們新一代的房地產人,也有能力和機遇去承擔更大的時代使命。對於城地中國的願景,我希望是——打開一個新世界。

希望更多的朋友和我們一起了解中國旅遊地產,投身中國旅遊地產,做中國房地產新時代的「弄潮兒」和改革創新者。不拘泥於過往的成功,而是持續創新。無論是開發創新,還是服務創新,都有利於我們事業的發展建設,有利於國家的進步和發展。和我們一起共同創造一個新的格局,打開一個新的世界。以上觀點,與朋友們共勉。

Ⅶ 我國旅遊發展模式是什麼 超前型和滯後型 市場型和政府型 延伸型和推進行 每個2選一 急求謝謝

超前型,政府型,推進型

Ⅷ 我國休閑農業都有哪些發展模式

我國休閑農業都有哪些發展模式?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經過研究,總結出我國的休閑農業發展模式主要有:
連片開發模式:以政府投入為主建設基礎設施,帶動農民集中連片開發現代觀光農業。
農家樂模式:「農家樂」模式是指農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產的農產品及周圍的田園風光、自然景觀,以低廉的價格吸引遊客前來吃、住、玩、游、娛、購等旅遊活動。
農民與市民合作模式:在農民承包地合理流轉集中後,建立休閑農園,以「認種」方式讓城市居民委託農民代種或親自種植花草、蔬菜、果樹或經營家庭農藝,使消費者共同參與農業投資、生產、管理和營銷等各環節,與農民結成緊密聯結關系,體驗和參與農業經營和農事活動。
產業帶動模式:休閑農園首先生產特色農產品,形成自己的品牌。然後通過休閑農業這個平台,吸引城市消費者來購買,從而拉動產業的發展。
村鎮旅遊模式:許多地區在建設新農村的新形勢下,將休閑農業開發與小城鎮建設結合在一起。以古村鎮宅院建築和新農村格局為旅遊吸引物,開發觀光旅遊。
休閑農場或觀光農業園模式:主要類型有田園農業型、園林觀光型、農業科技型、務農體驗型。如北戴河「集發農業觀光園」、北京「朝來農藝園」、上海「孫橋現代農業開發區」、蘇州「未來園林大世界」等。
科普教育模式:用農業觀光園、農業科技生態園、農業產品展覽館、農業博覽園或博物館,為遊客提供了解農業歷史、學習農業技術、增長農業知識的教育活動。
民俗風情旅遊模式:民俗風情旅遊模式即以農村風土人情、民俗文化為旅遊吸引物,充分突出農耕文化、鄉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開發農耕展示、民間技藝、時令民俗、節慶活動、民間歌舞等休閑旅遊活動,增加鄉村旅遊的文化內涵。

Ⅸ 中國應該選擇何種旅遊經濟發展模式

中國的沙發客網站?我覺得有個叫互助網的網站不錯,這個網站並沒有照搬國外模式,而是結合中國國情,將沙發客模式改良為互助旅行、旅行交友或者互助游。具體你可以上網搜索一下這些網站進去看看。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