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遊業發展報告
Ⅰ 中國旅遊業狀況及未來的展望
上個月第一次踏足到中國遊玩。以一個遊客身份給意見。
覺得中國人喜歡吐痰,亂丟垃圾, 插隊,插話,交通亂。
在火車上,坐在隔壁的,買了一包飯,吃著吃著,把骨頭丟在車廂里,然後吐了一口痰在我的腳邊。我真的快瘋了。坐後面的人一直吸煙。空氣污染。那時天氣冷,窗戶都關著的,可以想像我們不吸煙的人在吸二手煙時的痛苦嗎?
可能是同情我們是外國人吧,我在補票處站了2個小時。才補票到卧鋪。情況好轉,但是上鋪把鞋子脫掉,發出臭味。接著有對夫婦在等待下車時,大聲說話。那時是凌晨3點。they are not consideration. 你不睡別人還要睡啊。
杭州算是大城市,但是交通亂,騎腳車的人撞到了我,也沒說對不起就走了。真的太生氣了。到麥當勞買食物,在國外我們都會排隊,但是中國人就是愛插隊。當我在點餐時,就有婦女走到我的旁邊,打斷我們的談話。還好front desk的人維持先到先得的次序。就算只是要求辣椒醬或是什麼的。也要排隊啊。
然後買東西,可能我們是金發的外國人,他們賣的東西都比我們國家還貴。當然不買。然後他們就會罵人。那些國家比中國還落後的國家如柬埔寨,泰國,印尼,不買,也不會罵人,最多笑著說再見。真的,只有在中國,買東西會被人問候媽媽奶奶之類。這是待客之道嗎?
在杭州有個告示牌,要人民做過文明的公民,如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垃圾等。我看來這多項,人民沒有遵守。難道他們還是文盲時代?
杭州西湖漂亮,我們遊客會把垃圾丟進垃圾桶,反而當地人把垃圾丟進湖裡。街道干凈,因為你們是把門前的垃圾掃去後門。看見小巷裡的垃圾,真的害怕。
這都是我們的所見所聞,絕對沒誇張,沒偏見。你們可以做到的是一次性旅遊業,也就是說,別人來了一次,就不會來了。我們要的,除了山明水秀的風景,還有風土人情也很重要,你們大力推銷風景,告訴我們你們有多富強,但是親眼目睹這些惡劣行為。要怎麼說服我們在來一次。中國旅遊業狀況和未來的展望有望,先教育人民吧,我承認你們有優美的風景,但是你們沒有保護,亂丟垃圾。可惜。
或許你們會批評我是什麼東西?因為我是遊客!
為什麼你們的酒店要給講評,因為要知道客人想什麼,才會有進步。只是表達了我的所見所聞。還受到批評。所以給人有機會講,只是樣子而已嗎?你們也別說負氣話,『說什麼不喜歡就別來』要知道,當初為什麼要舉辦北京奧運。為什麼大力在國外宣傳中國旅遊。要別人認識中國。中國才會有國際貿易。
忘了告訴你,我來自歐洲。學論文最好給雙面利與弊。這樣才可以拿高分。
Ⅱ 請問08年上海市的旅遊總收入是多少
只有上半年的數據,很抱歉。
2008年上半年,上海市接待國際旅遊入境人數325.83萬人次,僅比2007年同期增長0.4%。其中入境過夜旅遊人數達到261.65萬人次,比2007年同期增長6.5%。共接待境內外旅遊者381.8萬人次,比2007年同期增長3.2%。其中接待境外旅遊者44.3萬人次,下降4.4%;境內旅遊者337.5萬人次,增長4.3%。經旅行社組織出境35.2萬人次,增長19.6%。
到2010年,上海旅遊力爭實現如下經濟指標:旅遊總收入達到3100億元人民幣,旅遊外匯收入達到80億美元,過夜入境旅遊者人均花費1000美元,國內旅遊收入達到2450億元人民幣;入境旅遊過夜人數達到800萬人次,國內旅遊人數達到1.2億人次;旅遊直接就業比例達到5.2%;旅遊佔全市GDP比重爭取達到9%,使都市旅遊業成為推進上海市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另外,由於2010年世博會的召開,上海將迎來一輪展覽場館、酒店、交通設施等的建設,飯店業的改造和新擴建的契機。凡舉辦大型博覽會的城市,旅遊業是最直接的受益行業。世博會期間國際遊客和商務旅遊將大幅度增長,商務會展的帶動作用,將覆蓋和推動場館、飯店、旅遊、商業、金融等行業的發展,世博會籌辦過程就是整合賓館、交通、景點等各項要素的過程,為拉長上海旅遊產業鏈提供了機遇。
中國投資咨詢網《2008-2010年上海旅遊業分析及投資咨詢報告》
Ⅲ 未來幾年世界郵輪發展趨勢
郵輪旅遊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整體實現平穩有序發展
2017年全球郵輪旅遊將會是豐收之年:大量郵輪將載客入海,高達68億美元的總額將全力投入全新的生產與服務。同時,全球郵輪公司計劃在2017年推出26艘遠洋郵輪、河輪及特色游輪,其中包括兩艘即將在中國巡航的郵輪。我們認為,行業或將在明年迎來不凡表現。為貫徹落實市委關於面向全球、面向未來提升上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要求,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倡議、長江經濟帶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全力打響「四大品牌」。
全球郵輪遊行業增長穩健,經濟帶動效應強大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郵輪旅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共有2320萬旅客選擇郵輪旅遊,全行業收入規模達到385.9億美元,同比增長5.9%,增速有一定程度放緩(近十年收入CAGR在8.0%水平),但相對於全球旅遊業3.6%的規模增速仍然領先,體現行業欣欣向榮狀態。且游輪游擁有非常強大的就業及經濟帶動效益(來自船上及岸上服務、餐飲、娛樂、購物需求),根據國際郵輪協會估算,2015年全球郵輪行業提供了93.9萬工作機會,帶來了1199億美元的整體經濟效益。
郵輪旅遊產業實現平穩有序發展
去年以來,實驗區努力營造良好政策環境,完善郵輪港口設施,提升管理服務水平,郵輪旅遊產業實現平穩有序發展。2017年,上海郵輪港共接待郵輪512艘次,佔全國總量的43.3%;接待旅客吞吐量近300萬人次,佔全國總量的60%,繼續保持「亞洲第一、全球第四」的領先水平。截至2018年6月底,上海港接待國際郵輪177艘次,郵輪旅客吞吐量達110.58萬人次,基本實現了預期目標。
郵輪旅遊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加快集聚產業要素,延伸郵輪產業鏈
上游推動浦東重點發展郵輪製造,實現郵輪產業新突破;中游推進上海國際郵輪服務貿易示範基地建設,擴大產業總部經濟;下游著力打造郵輪服務品牌,不斷激發郵輪帶動效應。鼓勵各區合理布局,差異化發展船舶製造、港口服務、後勤保障、交通運輸、游覽觀光、餐飲購物等郵輪上下游產業,加快建設成為引領長三角郵輪產業鏈協同創新基地。
全面提升郵輪港口管理與服務水平
進一步嚴格管理措施、優化服務流程,著力推進上海郵輪船票試點、上海郵輪口岸誠信體系建設、長江口區郵輪氣象觀測數據共享平台建設、郵輪氣象智能化預報預警保障系統建設、推進郵輪旅遊服務貿易特色示範區創建等工作。
激發市場需求,推進國際郵輪消費品集聚地建設
推動郵輪產業品牌發展,爭創市級知名品牌示範區,培育郵輪服務和節慶品牌,舉辦「2018
Seatrade亞太郵輪大會」、上海郵輪旅遊節等活動。依託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加快上海郵輪航線向北、向南進一步延伸,豐富郵輪旅遊產品。四是完善郵輪產業政策體系,自上而下突破發展瓶頸。
加強與上海自貿區對接聯動,為郵輪船供、維修製造、融資租賃、跨境電商、保稅展示交易等關聯產業發展提供政策創新載體。進一步完善郵輪產業發展政策體系,在規范市場發展、豐富郵輪航線、提升旅遊體驗、培育本土郵輪、降低企業經營稅負等方面實現突破,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郵輪旅遊獲政策紅利支持
國家不斷出台利好政策,加大對郵輪支持力度。審批了關於加快推動上海市郵輪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將上海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郵輪中心、郵輪母港接待量躋身世界郵輪港口第一方陣、郵輪旅遊經濟貢獻顯著增效、國際郵輪遊客比例明顯提升等發展目標,內容涵蓋推動郵輪旅遊市場培育、打造國際一流郵輪旅遊產品、建立良好郵輪旅遊市場秩序、提升郵輪旅遊社會經濟貢獻等方面。
同時,明確將在郵輪簽證便利化、通關便捷化、多港掛靠、無目的地游、船票船舶供應、購置稅補貼、國際郵輪注冊、郵輪綜合保稅區、航線審批等方面,積極爭取郵輪發展政策創新。
Ⅳ 我國各行業的總體情況旅遊業的現狀、發展趨勢、前景是什麼
中 國 旅 游 業 概 況
一、中國旅遊業發展歷程
我國旅遊業發展雖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舉世矚目。改革開放前,旅遊業以外事接待為主,只具備產業雛形,不完全屬於產業范疇。從國家政策引導上可以看出近三十年來中國旅遊業的發展狀況:
1978年轉換機制,旅遊業開始從「事業型」向「產業型」轉變。
1984年,中央提出國家、地方、部門、集體、個人一齊上、自力更生與利用外資一齊上的旅遊建設方針,揭開了全方位發展旅遊產業的序幕。
1986年國務院決定將旅遊業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正式確立其國民經濟地位。
1992年中央明確提出旅遊業是第三產業中的重點產業,之後,中共中央提出的《關於制定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的建議》,旅遊業被列為第三產業積極發展新興產業序列的第一位。
199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旅遊業作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此後,國家計委把旅遊項目列入國債項目,鐵路部門及時開行了數百列旅遊專列。中央和國務院的支持為旅遊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從發展階段來看,1980年以前,旅遊產業總體規模較小;「六五」計劃時期,入境旅遊有較大提高,國內旅遊開始起步;「七五」計劃時期,入境旅遊繼續發展,國內旅遊有較大發展;「八五」計劃時期,入境旅遊有較大發展,國內旅遊迅猛崛起,這一時期是發展速度最快的時期。「九五」計劃時期,產業基礎夯實,穩步發展;2001年受世界旅遊業整體負增長的形勢影響下,中國的旅遊業是在困難中繼續前進,但增長速度有所下降;2002年中國旅遊業是整體回升,四項旅遊經濟指標增速均超過10%。中國現已成為世界上旅遊業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1978年中國國際旅遊接待人數(180萬人)僅為世界的0.7%,居世界41位;2002年接待海外旅遊者達到9791萬人次,躍居世界第五大旅遊吸引國、亞洲首位旅遊大國。1978年中國國際旅遊創匯(2.6億美元)僅佔全球的0.038%,居世界第47位;2002年增至204億美元,佔全球的4.4%,成為世界第五大旅遊創匯國。2002年,中國公民出國(境)人數達1660.2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6.84%,成為亞洲地區令人矚目的新興客源輸出大國。2002年中國國內旅遊人數達到8.78億人次,成為世界上數量最大、增速最快、潛力最強的國內旅遊市場。中國的旅遊產業規模也不斷擴大。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1年底,中國旅遊涉外飯店11000家,其中,已評定星級飯店8018家;各類旅行社超過10000家,其中,國際旅行社1300多家;中國旅遊業固定資產值達7000億元,共有各類旅遊企事業26萬個;旅遊業直接從業人員598萬人,間接從業人員約為2980萬人;共有開辦旅遊教育的院校1152所,在校生34萬人。
總之,我國旅遊業借改革開放之力,20多年持續快速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產業形象日益鮮明,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成為國民經濟中發展速度最快的行業之一。
二、中國旅遊業發展的機遇與前景分析
1、發展機遇
首先是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推動旅遊業再上新台階。21世紀前10年,我國國民經濟年均增長速度仍將保持7%以上,綜合國力將進一步提高。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對外開放的發展,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產業結構的調整,都將推動旅遊業發展。
其次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所帶來的機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意味著我國十幾億人民將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邁進,旅遊需求必然會隨之不斷增長,旅遊消費成為小康的標志和特徵之一。我國「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但就是在這種小康水平下,已經形成了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和發展最快的出國旅遊客源市場。
第三,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將使西部不少世界級的旅遊資源得到開發,從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從而不斷提高我國旅遊業的國際競爭力和發展後勁,形成我國旅遊業新的增長極。
第四,加入WTO以後,旅遊業及其相關產業都將加快與國際接軌的步伐,發展環境將進一步優化,同時也將促進國際商務旅遊的增長。
第五,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旅遊目的地國。美國「9.11」事件和美伊戰爭爆發導致全世界旅遊下滑,但因為中國政治穩定、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以及中國政府所實施的一系列重大舉措,反而強化了中國作為最安全的旅遊目的地形象。
第六,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北京申奧成功、上海成功申辦世博會、杭州成功申辦2006年世界休閑博覽大會以及2003年10月世界旅遊組織大會將首次在北京召開,表明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力日益增強,對推動中國旅遊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2、前景分析
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供需雙向互動作用下,中國旅遊業前景輝煌。
(1)旅遊市場潛力巨大
隨著人民富裕程度的提高,閑暇時間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多,將推動國內旅遊需求以較高的速度增長。我國是世界上第一位人口大國,有著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無與倫比的最大的國內旅遊客源市常2002年,相當於13個中國人裡面就有8人進行了一次旅遊。我國從1995年5月1日起實施每周40小時工作雙休制,1999年開始實施「五一」、「十一」、春節的七天假期,目前中國公民每年所能享受的法定休息日的總量是114天,居民閑暇時間越來越充足。同時,消費結構正從溫飽型轉向小康型,消費由生存型消費向享受型和發展型的方向發展,恩格爾系數逐年下降,城鄉居民消費的恩格爾系數分別由1995年的49.9%和58.6%降至2002年的37.7%和46.2%的水平。住房、購車、通訊等消費將逐漸得到滿足,而作為精神和物質結合的旅遊需求,則會反復產生。根據國際經驗,當人均GDP達到800-1000美元時,旅遊消費將呈現大眾化、普遍化的態勢,成為生活要素之一。到2020年,我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按每人每年出遊兩次計算,屆時的國內旅遊人數可高達30億人次左右。
(2)旅遊資源得天獨厚
中國國土廣袤、山川秀美、歷史悠久、文化璀璨、民族眾多,漫長的歷史和遼闊的國土形成了無比豐厚的旅遊資源。據研究表明,我國自然類和人文類的旅遊資源類型居世界第一位的數目超過美國、西班牙、法國等旅遊強國。目前,全國已擁有15000多處旅遊景區(點),涵蓋了自然景觀、歷史文化、改革成就和社會生活等各方面,其中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28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51處,國家地質公園44處,國家自然保護區197個,國家森林公園439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99個,國家4A級旅遊區(點)360個,中國優秀旅遊城市137個,還有1269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各類博物館2000餘座。各具特色的風土人情、多姿多彩的城市風光,雄偉壯觀的建設工程等等,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基矗
(3)從旅遊大國到世界旅遊強國
按國家旅遊局制定的旅遊業發展「十五」規劃基本思路,到2020年,中國海外旅遊人數將超過21000萬人次,旅遊外匯收入580億美元以上。國內旅遊將達到29億人次以上,旅遊收入將達20400億元人民幣以上。旅遊業總產出將達到2.5萬億元人民幣以上,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將提高到8%左右。國內外學者一致看好中國旅遊業的發展前景,中國將成為世界旅遊強國。包括世界旅遊組織(WTO)在內的權威性組織均認定202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旅遊首位旅遊目的地國(見表2)。世界旅遊理事會則預測,到2020年,中國旅遊業總產出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8.64%,旅遊消費將占總消費的6.79%,旅遊投資將占投資總額的8.61%,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三、與國際旅遊市場的差距
盡管中國旅遊產業在近三十年的時間里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但是與國際旅遊市場荏苒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差距主要表現在軟體上,不僅是服務人員的服務水平、服務質量有差距,還有營銷體系、政策體系不完善,法律法規不健全。
舉個例子,目前全球已經有49家知名飯店進入中國大陸,但是我們還沒有一個品牌到境外管理或建設一個像樣的星級酒店,這就是差距!」 在通往世界旅遊強國的道路上中國依然有一段路要走。現時期的中國旅遊業應該著手改進服務水平,提高服務質量,優化營銷體系,改善環境,建立健全合理的政策體系,這都需要政府、組織、以及公民的共同努力,另外還要加強專業人才的培養,包括高級、中級、初級管理人員以及普通服務人員。
四、旅遊市場的經濟效益分析
據法國旅遊業協會主席菲利普•邦貝爾熱分析:「43%的旅館、咖啡店和飯店的收益,同旅遊直接有關;航空運輸收益的42%同旅遊有關,鐵路運輸收益的23%、汽車的12%、農業的8%、建築業的6%同旅遊業有關。」
旅遊業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產業,吃、住、行、游、購、娛是旅遊的六大要素。要有吃、有住、進得來,出得去,有物可購,有處去樂。因此,旅遊的發展,必然不斷帶動與這要素直接相關的飲食、建築、交通、郵電通訊、園林、商業、輕紡、保險等行業的發展。
據澳大利亞官方統計,旅遊業涉及29個經濟部門中的108個行業。僅以建築業為例,十多年前,住店難在我國許多城市是普遍現象,那時人們在外有個地方住就算不錯,有的甚至在車站過夜。但短短十幾年,到1998年底我國已有各類旅店21萬家,涉外飯店約4000家,星級飯店2000多家,其中五星級45家,四星級117家,三星級近1000多家,二星級和一星級1000多家。遊客住的地方數量多,檔次全,再已不是原來的情景了。期間建築業獲得的發展可以想像。
美國夏威夷的瓦胡島,開發前是一片荒涼的海灘,五十年代為旅遊區後,建成的旅遊、商業街,密布小島。目前,該島已成為年接待世界旅遊者約400萬人次的世界著名旅遊區。建築業的發展,又帶動與之相配套的水、電、煤氣、曖氣、通訊等行業,飯店內的裝飾、傢俱、餐飲、衛生用品等等,工業及所需的農產品的生產自然也相應地發展起來,其連鎖效應是巨大的。
遊客每到一地總要買些紀念品、土特產等帶回去。即旅遊要素中的「購」,旅遊對商品的需求帶動了工藝品、紀念品及有民族特色的產品的生產與開發。據測算一位旅客在異國旅行購物所花費用一般約全部旅費的1/2。旅遊業的發展對相關產業的帶動作用可用一句話來概括,即「一業興百業旺」。
除了能直接創造經濟效益外,旅遊業還可以增加社會就業機會。由於旅遊業促進了許多行業的發展,使整個社會就業機會增多。旅遊業是一種綜合性的行業,它不但能直接向社會提供就業機會,而且能間接地為社會提供就業機會。按國際的習慣測算,旅遊業直接就業與間接就業的人員比例大約為1:5。每增加旅遊業的一間客房,可以直接提供0.75的就業機會,並間接地為2.5人在有關部門(飯店、商業、交通業)提供就業機會。目前,我市直接從事旅遊業工作的人數已達3萬之多,間接的達20萬,佔全市總人口的五分之一。
旅遊經濟還具有扶貧功能,旅遊業是見效快、永久性的扶貧開發項目。從國際國內旅遊業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出,旅遊業發展的速度,遠遠快於各種產業發展的速度。旅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才成為一個產業的,在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里,就迅速發展成世界第一大產業。這種發展速度,是任何一個產業都難以比擬的。鄰近我們國家的新加坡和泰國,經過不到20年的苦心經營,就發展成為亞洲的旅遊強國,成為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許多旅遊點,也是在很短的時間內熱起來的。如雲南的西雙版納和德宏,四川的九寨溝,湖南的張家界,貴州的龍宮,從開發、宣傳到變成熱點,都只有幾年的時間。廣西的北海更快,僅兩、三年就熱起來了,1992年遊客已達150萬人。較小的旅遊點如龍勝的一個溫泉,一片梯田;融水的一段貝江,開發一、兩年就分別引來了十餘萬遊客。由於人們旅遊慾望的強烈,信息傳遞的現代化和交通工具的發達,所開發的旅遊區只要有獨特的景觀和豐富的內容,能滿足人們要求,並把宣傳工作做到五洲四海,千家萬戶,就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大見成效,並且變成永久性的財源。因此,旅遊業是短、平、快,永久性的扶貧開發項目。
旅遊業對環境無害,還能創造社會和經濟效益,因此被世界各國譽為「無煙產業」。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在奧運會的帶動下,中國旅遊業依然處在發展的快車道上,而且正在走向世界。近些年的發展有目共睹,但是問題也依然存在,除了需要提高服務質量外,還應該加大宣傳力度,塑造品牌形象,打造自己特色。期待中國的旅遊業更快、更好的發展。
Ⅳ 《世界旅遊城市發展報告(2019)》,中國都有哪些城市上榜
《世界旅遊城市發展報告(2019)》發布,中國大都市有以下上榜。
1.北京
東方明珠塔,上海最著名的建築之一,它高達468米,是上世紀90年代初的最高建築,它無論是從風景上還是藝術上去觀看,都是一座非常美麗的建築。上海的外灘擁有著各種建築風格的古老建築,每個人都值得去看一看。有著這些美麗的建築上海必在世界旅遊城市發展榜上。
Ⅵ 上海世博會對城市文化旅遊業有哪些促進作用
1.行業概況
1.1中國旅遊市場現狀
九十年代以來,中國旅遊業總體上以高於GDP增長的速度快速發展.自1993年旅遊業改變統計口徑至今,遊客總人次和旅遊行業總收入的CAGR分別達到9.6%和16.4%. 2003年和2004年數據的異常表現則是旅遊業受03年的」非典」的影響以及」非典」過後的報復性反彈所至.截止到2005年,旅遊市場全年遊客總量達到13.63億人次,行業總收入為7630億元,比2004年分別增長10%和12.7%。
1.1.1國內游市場平穩增長
在快速發展的中國旅遊市場中,國內游市場保持平穩增長。93年到05年,國內遊人次的CAGR分別達到9.5%和16.3%。
2005年,全國國內旅遊人數為12.12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0.0%,其中:城鎮居民4.96億人次,比上年增長8.1%;農村居民7.16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1.4%。旅遊收入達到5286億元,占行業總體收入的69%。
1.1.2入境旅遊市場增幅趨緩
我國的入境游市場由外國遊客和港澳台遊客兩部分構成,其中港澳台遊客約占近80%的份額。入境遊客數量增長93年以來CAGR約為9.1%,國家旅遊外匯收入增長率則達到16.5%,在旅遊收入增長率上略高於國內游市場。2005年入境游市場規模達到1.2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0.3%。其中港澳台市場約1億人次,增長8.6%,國外市場0.2億人次,增長19.6%。入境過夜旅遊人數達468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2.1%,市場規模居全球第四位。當年外匯收入約293億美元,根據最新得到的數據,2006年前三季度入境游市場增幅下降,同比僅增長2.86%.其中港澳台市場增長率僅為1.9%,國外遊客增長率也下降為7.76%.旅遊外匯收入146.8億美元,同比增長4.1%。
我們認為,06年入境游市場下降的原因一方面很可能是受今年上半年國內禽流感從禽向人傳播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和港澳市場已相當成熟,增長趨緩有關。
1.1.3出境旅遊市場快速發展
出境旅遊是旅遊市場中發展最快的.93年到05年,我國的出境人數CAGR達到18.6%。目前中國已成為亞洲第一大客源輸出國和全球出境旅遊市場增幅最快的國家之一。2005年,中國公民出境總人數為3102.6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7.5%。其中:因公出境588.6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0.2%,;因私出境2514.0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9.4%,占出境總人數的81.0%。預計06年全年將達到3400萬人次。
1.1.4商務游在高端旅遊市場佔主導地位
商務旅遊市場是包含於上述三大旅遊市場內的一個特定子市場,包括國內商務旅遊和國際兩個商務旅遊。商務旅遊在整個旅遊市場中佔有重要地位,具有重復性高、計劃性較強,消費能力強、目的地停留時間較長的特點,占據旅遊客源的高端市場。
國家旅遊局2003年的一份資料顯示,中國每年國際商務旅遊支出超過357億元,占亞洲商務旅遊市場的17%。目前我國因公出境包括公務和商務考察的人數已佔出國人數的53.3%;入境遊客中商務會議旅遊佔39.9%;中國國內商務旅遊支出則高達1700億美元,約占國內整個旅遊市場的30.5%,並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
商務游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東為主的三大經濟圈內。北京2003年北京共接待了一億兩千萬人次遊客,其中屬於商務旅遊遊客的佔41.2%,超過了休閑度假旅遊,位居榜首,商務旅遊已成為旅遊業的新貴。
1.2三大子行業現狀
1.2.1旅行社競爭激烈,延續低毛利狀況
旅行社數量與行業收入保持較快增長。1987年,全國有旅行社1245家,從1995年開始,旅行社行業進入數量增長階段,旅行社的數量每年平均增加1000家。至2005年底,全國共有旅行社16846家,新增加1507家,同比增長9.82%。
據16245家旅行社填報的有效數據統計,2005年度全國旅行社營業收入1116.59億元,同比增長9.70%。
外資旅行社已經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合資或獨資的方式進入中國的外資旅行社總數是22家。根據《設立外商控股、外商獨資旅行社暫行規定》,外資獨資、控股旅行社還被禁止從事出境游業務,只能從事國內游和入境游業務。
行業集中度低。以首旅、國旅、中青旅為代表的三大社1980年的市場份額為79.6%,1993年首次突破25%,現在不到15%。與此同時,康輝旅行社、上海春秋旅行社、上海錦江國際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新興旅行社迅速成長,而從全球來看,百強旅行社收入占旅行社收入的比例高達50%.
總體的市場化率趨於下降。市場化率是指旅行社組織和接待的客源人次/旅遊總人次,反映了旅遊者接受旅行社服務的比例。據不完全統計及相關數據顯示,2005年十一黃金周參團人數僅占出遊人數的20%左右,選擇其他方式出遊的高達80%。這表明,越來越多的群體崇尚個性化的出遊方式。過去十年的數據可以看到,中國旅遊客源的市場化率呈下降趨勢。
競爭激烈,延續低毛利狀況。旅行社由於行業進入門檻較低,競爭尤為激烈,行業整體盈利能力較低,行業利潤率幾年來逐漸趨近於0,與發達國家的6%差距較大。國家旅遊局公布的2005年度全國旅行社業年檢結果顯示,去年旅遊業務凈利率只有0.11%,全國1.6萬家旅行社中有近1.3萬家旅行社的旅遊業務營業收入、毛利率等判定旅行社經營狀況的指數評定都在「平均值」以下,全國近80%的旅行社都處於無利或虧損狀態」。
1.2.2酒店業景氣度上升,投資提速,行業格局面臨結構化調整
行業景氣度上升。酒店業房間出租率達到60%時進入盈虧平衡點,由於供給過剩,90年代中後期酒店業出租率一直在60%以下。進入2000年後,房間出租率穩步上升,且有進一步提高趨勢。2005年全國星級酒店房間出阻率約為63%,北京、上海等發達地區的出租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投資提速,供給快速上升。星級酒店數量從2000年的6029家增加到2005年的約12000家,CAGR達到12.5%;客房數量增加到140萬套,CAGR達到15.5%。
在房間數量高增長的同時,房間出租率比較穩定,保持在60%左右。星級酒店營業額從2000年的603.7億元增加到2005年的1461億元,CAGR達到15.9%。
競爭格局面臨結構化調整。酒店業過去幾年呈現"星級越高、效益越好"、外資酒店經營狀況好於內資酒店的特點。在此背景下,酒店行業結構調整趨勢明顯,「經濟型連鎖」、「品牌化、專業酒店管理公司」等業態模式成為行業熱點。
「經濟型」連鎖酒店高速發展.從97年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型連鎖酒店品牌誕生至今,中國的經濟型連鎖酒店發展十分迅猛,截止到2005年底,中國住宿業市場上共有現代意義上的經濟型飯店連鎖品牌50家,已開業飯店數超過600家,已開業房間總數達50,000間。
目前排名前十的經濟型酒店中已經出現了客房數量接近萬家的錦江之星,飯店數量逾百家的如家等等。2005年,市場供應前十名的經濟型品牌平均增長速度為74%,整個經濟型酒店行業年平均增幅超過50%,可以說中國的經濟型酒店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時期。
2005年,中國經濟型飯店的平均出租率達到89%,位居酒店各種業態之首,平均房價為154元,平均Revpar(每間可借出客房產生的平均實際營業收入)為138元,已基本接近同時期三星級飯店的平均Revpar水平。
居高不下的出租率和相對較低的投資額,給經濟型酒店帶來了誘人的回報。
據估計,若採用租賃房產的方式,單體酒店的投資收益率一般都在20%以上,明顯高於一般的酒店。
目前中國的經濟型酒店相當於美國60-80年代的情況,主要表現在:經濟型酒店數量不斷增長,產品形態呈現豐富層次,連鎖經營開始取代傳統分散經營,發展成熟的酒店並購整合單體酒店,經濟型酒店開始邁向國際化。
高星級酒店投資加速,國際著名酒店管理集團迅速擴張。
2005年,北京有5星級酒店45家,08年將增加到55家左右,上海的4、5星級酒店將從目前的63家增加到2010年的100家。在北京的五星級酒店中,80%是外國品牌的飯店集團管理,上海五星級酒店75%由外國品牌的飯店集團管理。此外,國際飯店集團已經開始從我國一線大都市向二級城市擴展,布局設點,搶占市場;部分國際飯店訪華團已經開始在中國實施「全品牌戰略」,涵蓋超豪華到經濟檔各層次飯店,以求最大限度擴大自身市場份額。2004年全國5星級酒店平均入住率為66.6%。2005年上海市場的平均房價增長了13%,達到1198元人民幣,出租率為77.5%,Revpar為929元人民幣。截止到2006年上半年,北京高檔酒店市場的入住率為72.97%,下降了0.55%,但日均房價增長了9.03%,達到887元,使得Revpar收入達到647元,同比增長8.21%。
1.2.3景區獨占資源優勢,提價成為增加收益的主要手段
根據國家旅遊局在公布的《2005中國旅遊景區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05年1月,我國已有各類旅遊景區2萬家左右,且呈不斷增加趨勢,2006年全國僅4A級景區就將增加80多家。
景區盈利模式較為單一的現狀還在持續,提高票價已成為絕大多數旅遊區增加收入的主要手段,門票收入在旅遊景區總體收入中所佔比重過高。拓寬收入渠道,完善配套設施將是未來發展重點。
2.旅遊行業的基本特徵
2. 1供需因素在旅遊行業的特殊性表現
旅遊業的發展受供給和需求兩方面影響。影響旅遊產業的供需因素不僅取決於旅遊資源的豐富程度和支付能力,相關產業和社會因素對旅遊業的發展起非常大的制約作用,影響供給的因素包括旅遊資源的豐富程度、交通住宿等基礎配套設施的保障、政府的旅遊產業政策、旅遊設施提供者對行業景氣度的心理預期等。
影響需求的因素主要包括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可自由支配收入、閑暇時間、氣象條件、旅遊意識或觀念等因素。
旅遊供給和旅遊需求都要求對方與之相適應,以達到兩者的相互平衡。然而,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兩者的主導地位是不一樣的,在旅遊業發展的初期,不斷產生的旅遊需求導致旅遊供給在數量、質量及效能上的持續增長或提高,而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旅遊供給越來越多地創造出新的旅遊需求,使旅遊需求日益發展、演進。在一定時間內,旅遊供給能力是既定的,而旅遊需求則受客源國和目的國的政治、經濟、自然、地理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和隨機性。
2. 2對外部環境高度敏感
旅遊業對外部社會環境高度敏感。經濟蕭條、戰亂、國家間關系、旅途及目的地的安全性、氣候、傳染性疾病的流行等突發事件都對旅遊行業有重大影響。
從1979年到2005年,我國入境旅遊市場增長率先後在82、89、03年出現大幅度下滑,原因分別是1982年的全球經濟蕭條、1989年國內的政治動盪以及2003年SARS的流行。
3.中國旅遊業正處於發展的黃金時代
旅遊業在世界范圍內也是一個具有生機活力的產業,一直以高於世界經濟平均增長速度的步伐穩健發展。據世界旅遊組織預測,到2020年,全球將接待16億人次的國際旅遊者,國際旅遊消費將達2萬億美元,國際旅遊人數和消費平均增長率將分別達到4.35%和6.7%,遠遠高於世界經濟平均增長3%的幅度。在這個大趨勢下,中國今後20年旅遊業發展的前景將被更加看好。
3. 1巨大的上升空間-蓬勃發展中的朝陽產業
中國旅遊業雖然在過去20多年得到了很大發展,但反映旅遊業發達程度的各項指標與國際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目前中國旅遊業剛剛開始進入需求結構和產業結構升級和調整的新階段,旅遊產業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屬於典型的朝陽產業。
出行率低。2005年中國居民國內旅遊出行率僅為92.7%,而歐美國家平均出遊率已經達到了300%。我國旅遊出行率從2000年的57%增長到目前水平,5年間的CAGR達到10.3,如果保持此速度,到2012年中國的旅遊出行率將增加一倍,旅遊出行將突破25億人次。
旅遊人均花費低。2005年我國國內旅遊人均花費為54.5美元,是人均GDP的3.21%。2003年美國和法國每個公民人均花費分別為1685美元和831美元,兩者都佔GDP比重的5%以上。
旅遊停留時間短、過夜率低。在我國所有國內游遊客中,過夜遊客所佔比重較低,約為40%(城鎮居民達到60%,而農村居民只有24%),人均過夜旅遊次數每年只有0.27次,只相當於美國的9%,法國的10%,西班牙的28%。
2005年中國出境游達到3100萬人次,排世界第三位;入境過夜旅遊人數達到4680萬,排在世界第四位。截至2005年年底,經國務院批準的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目的地國家和地區總計已達117個。根據世界旅遊及旅行理事會近日在上海發表的最新研究報告預測,自2007年至2016年,中國的旅遊業將取得百分之八點七的實際年增長率,中國將在十年內成為世界上第二大旅遊和旅行經濟強國。
3. 2經濟快速增長是旅遊業發展的強大推動力
經濟的快速增長是旅遊業發展的強大推動力。從全球角度來看,旅遊業的發展和全球經濟景氣程度密切相關。從我國過去十年統計數據也可以看到,旅遊行業收入伴隨GDP的增長而快速增長,除2003年SARS影響之外,增長率一直高於GDP。可以預計,在未來中國經濟仍將快速增長背景下,中國旅遊行業也將保持較高的增長率。
另外根據國際經驗,人均GDP從1000美元向3000美元過度時期是旅遊業發展最迅猛的階段,在此期間人們的出遊需求快速釋放,國內旅遊將成為主要需求,當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後,出境旅遊將快速增長。2005年我國人均GDP已經達到1700美元,東部發達地區超過3000美元,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持續下降,而2010年我國人均GDP預計將達到2400美元(不考慮人民幣升值因素)。未來5-10年將成為我國旅遊業快速發展的時期。
經濟的快速增長也將帶來商業旅遊的繁榮。根據國家旅遊局的統計,我國入境旅遊市場商務及會議旅遊共佔39.9%,國內商務旅遊占國內整個旅遊市場的30.5%,並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據國際會議協會預測:「中國有可能成為二十一世紀國際會獎旅遊(會展旅遊和獎勵旅遊的合稱)首要目的地」。
3. 3重大事件成為產業發展提速的催化劑
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2010上海世博會以及2012年的廣州亞運會的舉辦對我國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根據《北京奧運旅遊行動規劃》的預測:到2008年,北京入境旅遊者將達到440萬人次,外省市來京旅遊者將達到1億人次。根據上海有關部門預測: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國內參觀者將達到4800萬人次。旅遊市場的繁榮將顯著提高旅行社、酒店和景區等行業的景氣度。例如北京市旅遊局局宣布已有112家星級飯店成為北京奧組委簽約飯店,而簽約房價要高出平時至少60%以上,同時也准備將河北56家酒店納入2008年奧運會的接待中。
上述盛會的舉辦也有助於調整產業結構,改善旅遊設施,使之日趨完善,豐富化和多樣化,以適應中國旅遊業消費升級的需要。
3. 4豐富的旅遊資源和配套設施的完善
豐富的旅遊資源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我國的自然類和人文類的旅遊資源居世界第一位,已經超過美國、西班牙、法國等旅遊強國。各具特色的風土人情、多姿多彩的城市風光,雄偉壯觀的建設工程等等、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資源優勢。由國際品牌咨詢公司FutureBrand發布,衡量旅遊目的地國際吸引力的「2006年年度國家品牌指數排行榜(CBI)」顯示,在未來五年內最可能成為國際主要旅遊目的地的排名中,中國位列第一位。
交通基礎設施水平的提高為我國旅遊業的全面騰飛創造了有利條件。我國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過去十年來有了巨大發展。到2005年底,中國交通運輸通行里程已達到世界第二位。根據國家的「十一五」規劃,到2010年全國所有具備條件的鄉鎮、建制村將有公路開通。屆時,公路、水路、鐵路和民航的運輸能力將比2005年分別增加41.5%、23.8%、30%和100%。
3. 5有利的政策和社會環境
旅遊業成為國家擴大內需的直接受益者。國家在「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積極發展文化、旅遊等需求潛力大的產業」。目前中國已有2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將旅遊業定位為支柱產業,旅遊業已被國家列為鼓勵消費,擴大內需,以及國民經濟新增長點的重點行業之一。
帶薪休假制度的完善和落實,將會促進旅遊業和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國家目前正積極帶薪休假制度,《關於帶薪休假的具體辦法》有望在不遠的將來得以實施,以改變長期以來帶薪休假制度有名無實的現狀,極大的增加人們出行的願望,緩解黃金周集中出行的弊端。
社會穩定、政府支持為旅遊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旅遊業對外部環境極為敏感,目前恐怖主義、戰亂在全球許多國家不斷發生,而我國目前經濟繁榮,政局穩定,社會治安良好,是全球公認的安全的旅遊目的地。
4.中國旅遊業的發展趨勢4.1旅遊市場-消費升級為主導旅遊消費自身發展的規律:旅遊消費將經歷一個消費升級的過程,先後經歷觀光游(人均收入1000美元起步)、休閑游(人均收入2000-3000美元起步)、度假游(人均收入3000-5000美元起步)三個階段。
據國家統計局分析,我國人均消費從2003到2020年將以每年10.8%的速度遞增,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持續下降,新的消費高峰就要來臨,居民消費將由實物消費為主走上實物消費與服務消費並重的軌道,旅遊將是消費升級的主要受益行業之一。
目前我國的旅遊經濟正從觀光旅遊升級至「休閑體驗式」轉變,旅遊消費呈現個性化趨勢,旅遊的文化內涵將越來越豐富,旅遊消費水平將不斷提高,度假休閑、專項旅遊將日益成為主流。
4.2三大子行業-資源整合、產業升級是發展方向
4.2.1旅行社:產業整合不可避免
國內旅行社業與發達國家差距巨大,從規模角度看,發達國家旅行社市場集中度較高。美國的運通、日本的GTP,去年的營業額分別是270億美元和240億美元,而中國目前最大國旅總社,去年是營業額僅為13億人民幣,不到前者的百分之一。從產業鏈和分工體系看,國際旅遊市場都是批零關系,不同旅行社分工明確,分為批發商、代理商、零售商等層次分明的狀態,還有部分從事專業化經營的旅行社。實力雄厚的少量大型旅遊批發商從事產品開發、宣傳促銷等業務,零售業務主要由小社完成。而國內旅行社則小而全,分工體系混亂。
產業整合是旅行社行業未來發展方向:
確立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體系。不同的旅行社將根據自身優勢在各自的領域中進行了水平分工,針對特定的客戶群和旅遊市場實現專業化經營。同時,大型旅行社與中小型旅行社在產業鏈上的垂直分工更加明確,零售和批發業務的分化將更加明顯,改變旅行社業務小而全的現狀。
大型旅行社將向集團化、品牌化發展。依靠廣泛零售店,壓低旅遊產品的價格;同時向客戶提供最優的服務、保證通過全面管理來節約客戶的費用支出,吸引越來越多的大公司、大機構委託商務旅遊業務。同時旅行集團的品牌形象對其業務發展將日益重要。
在旅遊業國際一體化進程中,旅遊業的競爭最終將成為整條旅遊價值鏈的競爭。
有實力的旅行社將通過縱向一體化來節約成本,加強市場控制力。縱向一體化包括通過「前向一體化」收購或兼並旅遊客源地的旅遊零售商、中間商等形式來加強對旅遊產品銷售網路的控制;也包括通過「後向一體化」收購、兼並旅遊飯店、車隊、旅遊景點來控制旅遊產品要素市場,形成旅遊產品的供產一體化。
通過信息系統發展電子商務,建立連鎖化、網路化的市場營銷網路將是旅行社之間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
4.2.2酒店:集團化、連鎖化是趨勢,行業經營將進一步分化
規模化、品牌化、專業化是中國酒店行業的發展方向。在國際酒店市場,無論是高檔還是經濟型酒店,都是由一些知名酒店品牌主導市場,並憑借其遍布各地的營業網路來獲取超額利潤。2002年美國排名前5位的本土酒店客房集中度達到56%,而2005年中國酒店業龍頭錦江集團客房數為29000間,僅佔2%的市場份額。未來酒店行業通過規模化、網路化來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將是大勢所趨。
高星級酒店由知名專業化酒店管理集團委託管理與帶資經營將成為主要運營模式,知名酒店管理集團下的品牌酒店將占高星級飯店市場的主導地位。
經濟型連鎖酒店將主導中端酒店市場,傳統中、低星級酒店將被迫轉型或被收編。直營或特許加盟將成為其主要擴張模式。現有的經濟型酒店品牌過於集中在商務旅行細分市場上,過度競爭推動了經濟型酒店的設施設備已經開始向中檔酒店靠近;未來在觀光、休閑和度假等細分市場上導入經濟型酒店的運作模式。客源市場更加細化,酒店客源定位趨向專一化,產品也更具針對性。主題酒店(會議酒店和度假酒店)、經濟型酒店等將以其鮮明的形象在市場上擁有更強的競爭力。
酒店行業可能面臨結構性過剩的局面,行業經營將進一步分化。基於奧運會、世博會客源市場上升的預期,酒店行業的大規模投資將導致房間供給過剩的可能,根據上海旅遊局最新統計數字,06年上海星級酒店客房累計平均出租率為63.64%,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1%。05年星級酒店累計平均出租率為65.64%,比04同比下降了3.41%。在供給過剩的情況下品牌化的高星級酒店和經濟型連鎖酒店的競爭力將凸顯,有能力保持自己的利潤率,而其他類型酒店的經營狀況將有惡化趨勢。
4.2.3景區:產品服務創新、資源深層次開發是長期發展動力
通過產品組合形成持續的創新能力,增加景區資源深層次開發,將自然風光與人文民俗有機結合,將風景區與所在城鎮區域相結合,適應我國旅遊業從觀光游向休閑游、度假游轉變的趨勢,延長旅客停留時間,改變旅遊地目前重復性進入價值低的現狀。
通過建立和控制旅遊地產業鏈條,形成共贏的產業鏈和多重的商業價值整合,從單一收取高票價向獲取流程利潤轉變。比如在旅遊商品開發上,目前全國各地基本千篇一律、缺乏地方特色,旅遊發達國家旅遊商品收入占旅遊總收入比重達40%以上,中國僅為21.8%圍繞景區主業做相關多元化的外延式擴張的運營模式將成為景區類公司發展壯大的方向,如華僑城景區加房產的運營模式。
4. 3人民幣升值不會對我國旅遊業造成重大影響
我國目前正面臨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人民幣升值對旅遊市場的影響表現在:
由於人民幣升值使得出境游價格比過去相對便宜,因此將促進出境游市場的繁榮,由於出境游市場利潤率較高,從而對國內經營國際業務的旅行社較為有利。
國內游市場可能因部分原打算在國內旅遊的遊客改為出境旅遊而受到一定影響。
入境游市場則因價格升高增加國外遊客的旅遊成本。
但我們認為人民幣升值不會對我國旅遊業造成重大影響。首先,人民幣升值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其次,從全球角度看,一個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往往都會發生本幣匯率堅挺的情況,而事實顯示沒有一個國家因經濟快速發展而影響到旅遊業的競爭力。再次,根據日元80年代大幅度升值的情況看,日本的出境游市場增長很快,而國內游和入境游市場並沒有遭受重大影響。最後,中國旅遊產品和服務價格在全球范圍內都是非常便宜的,根據WTTC編制的各國旅遊競爭力指數,中國旅遊業的價格競爭指數非常高:2004年,中國旅遊業價格競爭力指數排名第16位。價格競爭力上較強,一定程度的升值對國內旅遊業影響不大。
5.行業投資策略與重點公司評價
5.1投資策略
在旅遊行業處於景氣周期並將受益於奧運會、世博會的大背景下,我們看好三類公司:
1.具備較強成長能力和行業競爭優勢的公司。如:華僑城、錦江股份、中青旅
2.具備品牌優勢和創新能力的公司。如:錦江股份、中青旅、華僑城
旅遊
Ⅶ 上海旅遊業的未來發展趨勢
你去找世博會的資料參考一下
Ⅷ 旅遊行業最新態勢分析
下面是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在2008年全國旅遊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你可以引用邵局長的內容來做這個可行性報告和市場調查。
2008年全國旅遊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回顧總結2007年全國旅遊工作,研究部署2008年的主要任務。
今天,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同志親臨大會,並發表了重要講話。吳儀副總理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旅遊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高度評價了旅遊業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深刻闡述了新時期新階段大力發展旅遊業的重要意義,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旅遊業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明確的要求,並寄予殷切期望。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旅遊業的高度重視,體現了吳儀副總理對旅遊戰線全體幹部職工的親切關懷。全國旅遊行業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吳儀副總理的重要講話精神,並結合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即將召開的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精神,切實貫徹、全面落實。
下面,我代表國家旅遊局,講幾點意見。
一、2007年的工作回顧
2007年,全國旅遊行業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緊緊圍繞科學發展這一主線,發揚求真務實的作風,自覺服務大局,努力開拓進取,全面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任務。
(一)旅遊市場持續較快增長。全年入境旅遊人數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