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美樂峽谷旅遊發展現狀
1. 地質景觀與遺產旅遊
本節介紹雲南三江並流保護區(Three Parallel Rivers of Yunnan Protected Areas)(中國)、中國丹霞(China Danxia)(中國);大峽谷國家公園(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美國)、黃石國家公園(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美國);加拿大落基山脈公園(Canadian Rocky Mountain Parks)(加拿大)、格羅莫訥國家公園(Gros Morne National Park)(加拿大)、納漢尼國家公園(Nahanni National Park)(加拿大);麥誇里島(Macquarie Island)(澳大利亞)、赫德和麥克唐納群島(Heardand Mc Donald Islands)(澳大利亞);卡奈依馬國家公園(Canaima National Park)(委內瑞拉);瑞士薩多納地質構造帶(Swiss Tectonic Arena Sardona)(瑞士)、巨人之路及其海岸(Giant』s Causewayand Causeway Coast)(英國)、弗里德堡隕石坑(Vredefort Dome)(南非)、洛倫茨國家公園(Lorentz National Park)(印度尼西亞)等著名地質景觀。
一、雲南三江並流保護區(Three Parallel Rivers of Yunnan Protected Areas)
(一)遺產特徵
中國雲南三江並流保護區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27°53′42″,東經98°24′23″,核心區:939441公頃,緩沖區:758977公頃。保護區因怒江(下游為緬甸的薩爾溫江)、瀾滄江(下游為境外的湄公河)和金沙江(下游為長江)在雲南省西北部自北向南並行170餘千米,故名「三江並流」。三江穿越於橫斷山脈的擔當力卡山、高黎貢山、怒山和雲嶺等崇山峻嶺間,形成「三江並流而不交匯」的奇特自然奇觀。瀾滄江與金沙江最短直線距離為66千米,瀾滄江與怒江的最短直線距離不到19千米。三江並流保護區包括雲南麗江地區、迪慶藏族自治州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由高黎貢山、白馬(白茫)-梅里雪山、哈巴雪山、千湖山、紅山、雲嶺、老君山、老窩山8大片區組成。
三江並流保護區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地質景觀。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引發了橫斷山脈的急劇擠壓、隆升、切割,高山與大江交替展布,形成世界上獨有的三江並行奔流的自然奇觀。三江並流保護區內出露的晚古生代以來比較完整的古生物地層記錄。這一遺產突出的價值在於它展示了5000萬年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的地質歷史、古特提斯海的閉合以及喜馬拉雅山和西藏高原的隆起。區內地質景觀以高山喀斯特地貌、高山丹霞砂岩地貌、花崗岩峰地貌、鈣華沉積地貌最為特徵。保護區在地球演化歷史中留下了許多證明該過程的地層、岩石、化石、構造形變、古冰川等地質遺跡。
除獨有的三江並流世界奇觀外,這里又集雪山峽谷、高山湖泊、冰川、草甸、丹霞地貌等自然景觀於一體。三江並流保護區是全世界單位面積內生態系統類型最豐富的地區,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保護區有高等植物210餘科,1200餘屬,6000種以上,其中45個地方性屬,2700個中國特有種。保護區擁有中國20%以上的高等植物,8.5%的植物是中國稀有和瀕危物種。保護區內動物種類佔中國動物總數的25%以上,哺乳動物173種(81個地方性種)、鳥類414種(22個地方性種)、爬行動物59種(27個地方性種)、兩棲動物36種(25個地方性種)和魚類76種(35個地方性種)。
(二)遺產旅遊
保護區內不僅擁有許多豐富的自然景觀,包括高山喀斯特、高山丹霞地貌、雪山、冰川、峽谷、湖泊、森林、草甸、濕地等,而且還有許多名勝古跡,如古人類遺址、摩崖石刻、碑刻、石窟、古墓葬、古建築、礦業遺址等。宗教建築遺址有松贊林寺、東竹林寺、康普壽國寺、普化寺、白漢洛教堂等。茶馬古道既是民族多元文化薈萃的走廊,積淀和保留著豐富的原生形態的民族文化,也是促進地方旅遊經濟發展的紐帶。保護區內有漢族、納西族、傈僳族、回族、怒族、彝族、白族、藏族、傣族、獨龍族、普米族等十幾個民族,是世界上罕見的多民族、多文字、多語言、多種宗教信仰、多種生產生活方式、多種風俗習慣並存的匯聚區。保護區內擁有許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地方民俗文化傳統,包括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美術、傳統手工藝、民俗等。
「三江並流」區域是由自然、社會、經濟、文化等多種因素組成的生態復合系統。它們之間互相聯系、互相影響、互相制約(陳錫誠,2003)。Mascari等(2009)提出的景觀—遺產—文化相互作用系統,強調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融合。三江並流保護區是以自然遺產資源而著稱,保護區內的文化遺產資源作為整個生態系統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體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所以,我們應該有序開展遺產地的科考旅遊、生態旅遊和文化旅遊。
目前,威脅三江並流保護區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自然因素:地質災害和生態危機,包括地震、泥石流、滑坡、溫室效應、氣候變暖、雪線上升、冰川消融、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濕地退化、水資源短缺等;人為因素:人類活動、開山築路、建築施工、水電開發、采礦、旅遊開發等。
三江並流保護區的核心區旅遊是受到一定限制的,在核心區外圍適當開展地質、生態、科考、探險、登山、民俗旅遊,通過旅遊積累資金,從而增加自然保護方面的投入,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成功後,其巨大的科學價值、經濟價值和旅遊價值越來越受到關注。
2003年,雲南三江並流保護區(Three Parallel Rivers of Yunnan Protected Areas)作為自然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二、黃石國家公園(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一)遺產特徵
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擁有遼闊的自然森林,位於懷俄明州(96%)、蒙大拿州(3%)和愛達荷州(1%)。地理坐標北緯44°27′38″,西經110°49′40″。面積為898349公頃(懷俄明州824263公頃,蒙大拿州61144公頃,愛達荷州12743公頃)。黃石國家公園含有世界已知的地熱地貌的一半地貌形態,有10000多處。這里聚集了世界最大的間歇泉(有300多間歇泉,佔地球上間歇泉的三分之二)。黃石國家公園建於1872年,它還以擁有一些眾所周知的野生生物,如灰熊、狼、野牛和馬鹿而著稱。
黃石國家公園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歷史最悠久的國家公園。黃石公園裡面有一個火山爆發後形成的美國最大的高山湖——黃石湖,湖岸長達180千米。兩岸峽壁險峻巍峨,其中有一段叫黃石峽谷,谷長大約24千米,深約400米,寬約500米,兩側從橙黃到橘紅色的岸層色彩,絢麗多彩,「黃石公園」也由此得名。黃石公園有山巒、石林、沖蝕熔岩流、黑曜岩山等地質奇觀。最獨特的景觀是被稱為世界奇觀的間歇噴泉,最有名的是老忠實噴泉。黃石公園不僅有間歇泉、溫泉等地熱資源,還保留了完好的生態系統,擁有森林、草原、峽谷、湖泊、瀑布和野生動物。
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於1978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而在1995年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這個公園面臨著各種威脅:違規引入非本地物種、伐木、築路、采礦、遊人壓力和新的居民聚集點對黃石國家公園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構成了威脅。柯林頓政府於1996年以6500萬美元收購了緊靠著黃石公園計劃采礦的私人土地,有效地解除了將要開採金礦對黃石國家公園的威脅。在2003年召開的第27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黃石國家公園從《瀕危世界遺產名錄》上被解除。
(二)遺產旅遊
黃石公園主要旅遊景點:黃石公園大峽谷(Grand Canyon of the Yellowstone)、老忠實噴泉(Old Faithful)、猛瑪溫泉(Mammoth HotSprings)、黃石湖(Yellowstone Lake)等。
黃石國家公園是美國最熱門的國家公園之一,在單一公園之中就有種類豐富的地質地貌和動植物景觀,是相當罕見的。遊人可以看到間歇泉、溫泉、峽谷、森林、湖泊、野生動物等。黃石國家公園的旅遊活動包括科考、露營、釣魚、泛舟、野生動物觀察等。這些年來,自助旅遊越來越盛行,公園當局頗有遠見地預設了一些基礎設施來應對,與此同時,充分考慮保持公園內生態的平衡(安吉拉·艾朵斯等著,楊林玉譯,2009)。1937年,到訪公園的遊客只有50萬人次左右,但是如今,年平均遊客量卻高達300萬人次(安吉拉·艾朵斯等著,楊林玉譯,2009)。
黃石公園以其豐富的動植物、地熱資源、間歇泉景觀等聞名於世,遊客到黃石的目的不僅僅是游覽參觀這么簡單,他們渴望了解更多的知識,以更好地貼近自然,豐富自己的生活。針對這點黃石公園做得相當好,他們非常重視對遊客的知識普及教育。
1978年,黃石國家公園(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作為自然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三、大峽谷國家公園(GrandCanyon National Park)
(一)遺產特徵
美國大峽谷國家公園,又名科羅拉多大峽谷國家公園,地理坐標北緯36°06′03″,西經112°05′26″,佔地面積493077公頃,坐落在美國西部亞利桑那州。美國大峽谷由科羅拉多河切割開,是世界上最壯觀的峽谷,億萬年來,奔騰的科羅拉多河從美國西部亞利桑那州北部的堪帕布高原流過,切割出這令人震撼的奇跡——科羅拉多大峽谷,大峽谷是地球上最偉大的地理奇跡之一。大峽谷全長約350千米,寬6~29千米,最大深度約1740米。大峽谷呈V字形,大體呈東西走向,東起科羅拉多河匯入處,西到內華達州界附近的格蘭德瓦什崖附近。大峽谷是科羅拉多河的傑作。這條河發源於科羅拉多州的落基山,洪流奔瀉,經猶他州、亞利桑那州,由加利福尼亞州的加利福尼亞灣入海。全長2320千米。大峽谷千姿百態的懸崖峭壁、奇峰異石、層巒疊嶂、光怪陸離的形態,顯出大自然的蒼茫迷幻。兩側谷壁呈現階梯狀,由各種代表不同地質年代的岩石疊覆而成,在沉積岩層中含有不同時期的古生物化石。大峽谷的壯觀景色舉世無雙,在陽光照耀下的大峽谷不同岩石呈現撲朔迷離而又變幻無窮的色彩。大峽谷中檜樹、矮松鬱郁蔥蔥,野花茂盛;此外,還有仙人掌、雲杉、冷杉等植物。這里還棲息著許多野生動物,其中哺乳動物76種,鳥類299種、爬行動物和兩棲類41種、魚類16種。
(二)遺產旅遊
長久以來,美國大峽谷國家公園一直是令遊客心馳神往的地方,每年吸引著500萬遊客前往,欣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認識地球億萬年的神奇變化。大峽谷的地質學意義——保存完好並充分暴露的岩層,記錄了北美大陸早期幾乎全部的地質歷史,尤其是沿崖壁出露著從前寒武紀到新生代的各個時期的岩系,它的水平岩層可以追溯到20億年前的地質歷史時期,並含有不同地質年代的生物化石,被稱為「活的地質史教科書」。
1903年,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來此游覽時,曾感嘆地說:「大峽谷使我充滿了敬畏,它無可比擬,無法形容,在這遼闊的世界上,絕無僅有。」1919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將大峽谷辟為國家公園。2002年,權威的美國《國家地理》雜志進行了一次評選:在美國最刺激、最富有挑戰性的100項探險活動中,沿科羅拉多河乘橡皮筏全程漂流大峽谷名列榜首。公園內可進行一系列活動,包括地質考察、攀岩、釣魚、空中游覽和徒步旅行。此外,大峽谷國家公園耗資3000萬美元建造的懸空透明玻璃觀景廊橋,於2007年3月20日起正式對外開放,當地印第安部落頭領和一些前宇航員成為這個新觀景台接待的首批遊客。每年造訪大峽谷國家公園的遊人多達500萬人次(安吉拉·艾朵斯著,楊林玉譯,2009)。盡管全球已有數百萬人游覽過大峽谷,但至今無人見過它的全貌。憑借豐富的地質奇觀和絢麗的自然風光,如今,大峽谷已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旅遊勝地之一。
1979年,大峽谷國家公園(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作為自然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四、格羅莫訥國家公園(Gros Morne National Park)
(一)遺產特徵
加拿大的格羅莫訥公園位於紐芬蘭島的西海岸,地理坐標北緯49°36′45″,西經57°31′53″,佔地面積180500公頃。這個公園展現了一個大陸漂移演變的罕見的例證,包括深部的洋殼和裸露地表的地幔岩石。近代的冰川活動形成一些蔚為壯觀的景觀,包括海岸低地、高山台地、峽灣、冰河谷、陡崖、瀑布和許多原始狀態的湖泊。
格羅莫訥國家公園不僅有奇特而絢麗的自然風光,而且擁有許許多多特殊的地質現象。這些地質現象為大陸漂移學說和板塊構造學說提供了寶貴的證據(孫克勤,2008)。
6億年前歐洲大陸和北美大陸是一體的,但是已經逐漸開始分離,同時岩漿從地殼下噴涌而出,填滿了兩塊大陸間的空隙。現在,在格羅莫訥地區西小溪湖的懸崖上可以看到已經凝固的岩漿。5.7億年到4.2億年以前,這個公園的位置是兩塊大陸之間被稱為亞派圖斯海的大洋。到4.6億年前,歐洲大陸與北美大陸被擠壓到一起,阿巴拉契亞山脈升起,填滿了亞派圖斯海,亞派圖斯海消亡了。一部分大洋地殼與地幔板塊向東移動並升起成為陸地的表面。地表又經過多年冰川的地質作用,改造了地表,形成了各種各樣壯觀的地質景觀。
格羅莫訥國家公園還擁有豐富的生物資源和獨具特色的生態特徵。多樣的地形給動、植物提供了各種棲息地,這里的野生生物包括陸地哺乳動物、鳥類、魚類、植物等。
格羅斯莫訥國家公園被認為是一本關於板塊構造學的很好的實例教科書。地球的表面在整個地質年代裡不斷地發生碰撞與分裂,這種碰撞與分裂導致地球上的海洋形成和消亡。
(二)遺產旅遊
紐芬蘭省位於加拿大東北部,1949年加入加拿大聯邦,它是加拿大最新的一個省份,同時也是該國的第十大省。該省面積共有405720平方千米,大部分土地都是人跡罕至的森林,沼澤、湖泊和山嶺。因為臨近大海,所以這里的居民多半都以捕魚為生。格羅莫訥國家公園(GrosMorneNationalPark)是紐芬蘭省的著名公園之一。該公園主要因它特有的史前風光、火山噴發形成的壯麗景觀而著稱。在公園內的格羅莫訥山(Gros Morne Mountain)是紐芬蘭省的第二大高山。格羅斯莫訥地區的景色被認為是加拿大東部最引人入勝的,這里有高聳的山脊與陡峭的大懸崖、海岸沼澤與高地苔原,多變的海灘與湖泊。然而這個地區之所以在世界遺產名錄中佔有一席之地,不是因為這里獨特而且美麗的自然風光,而是由於這個地區特殊的地質構造。
格羅莫訥國家公園為遊人們提供了徒步旅行、戶外野營、科考探險的娛樂項目。遊人可以通過格羅莫訥國家公園的實地考察,了解大陸漂移說對地球發展歷史的作用和影響。人們還可以觀賞到種類繁多的珍奇野生動物。喜好水上運動的人們,還可以在此一邊劃船一邊賞景,高聳嶙峋的懸崖、蜿蜒狹長的峽灣以及壯觀湍急的瀑布。從海港到沙灘,還有眾多建造別致的小漁村。
1987年,格羅莫訥國家公園(Gros Morne National Park)作為自然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五、加拿大落基山脈公園(Canadian Rocky Mountain Parks)
(一)遺產特徵
加拿大落基山脈公園,位於加拿大西南部的艾伯塔省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由班夫、賈斯珀、庫特奈和約霍國家公園,以及羅布森山、阿西尼博因山和漢伯省立公園組成,地理坐標北緯51°25′29″,西經116°28′47″,佔地面積2306884公頃。公園遍布著山峰、冰川、湖泊、瀑布、峽谷和石灰岩溶洞,構成了一道亮麗的高山景觀。著名的伯吉斯頁岩化石遺址里的軟體海洋動物化石也在這里被發現。
公園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完整的生態系統,山峰、冰河、湖泊、瀑布、峽谷、溶洞等。多姿多彩的地貌和風光旖旎的景觀棲息著許多野生生物。在班夫和賈斯珀兩處公園就有約996種維管植物被記錄。公園里還有許多哺乳動物、鳥類等。1909年發現於加拿大落基山脈庫特奈國家公園中寒武統的伯吉斯頁岩動物群,該動物群距今約5.15億年,是當時世界上最早的脊索動物,被認為是寒武紀生物大爆發最具代表性的動物化石。
落基山最初為巨大的地槽地區,到白堊紀初期還只是淺海,第三紀時發生了大規模的造山運動、火山爆發,地殼發生了強烈的褶曲與壓縮,山脈再度隆起,形成了高大的花崗岩山系;第四紀時,冰川的作用又留下了陡峭的角峰、冰斗、槽谷等冰川侵蝕的地貌特徵,再加長期的地殼變動,逐漸形成落基山的現狀。龐大的落基山分布范圍很大,呈北北西—南南東走向,南北各部分差異較為明顯,大體可分為三個部分。這里的山體多為前寒武紀的結晶岩組成,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其中埃爾伯特山最高,是落基山脈中的最高點。高聳入雲的山峰此起彼伏,在雲霧中形成一片峰海。峰頂終年覆蓋積雪,形成奇特異常的冰斗、冰凌,十分壯觀。
(二)遺產旅遊
在加拿大的落基山脈,有無數風景美麗的山嶽、河流及湖泊,在這里,夏天可以露營、釣魚,冬天可以滑雪、溜冰,一年四季適宜旅遊。加拿大落基山脈庫特奈國家公園伯吉斯頁岩動物化石已成為研究寒武紀生物大爆炸的一個重要窗口,遊客通過考察化石遺址,領略生物演化的奧秘。班夫是加拿大第一個國家公園,建於1885年。班夫國家公園旅遊項目包括徒步、露營、攀岩、滑雪等。公園管理局要求使用露營場所、加拿大棚屋俱樂部和其他設施的人購買野外許可證,並要求保護這些地區的環境。在班夫國家公園遊人可以觀賞到野牛。班夫鎮成立於1883年,是班夫國家公園的主要商業中心,也是文化活動中心。班夫是一些文化機構的所在地,這里擁有許多博物館。班夫鎮上開辟有藝術中心,每年入夏,有眾多印第安人在這里搭起帳篷和舞台,穿上民族服裝,向遊客表演富有特色的民族歌舞。
賈斯珀國家公園是加拿大著名高山國家公園之一,包括山峰、冰川、湖泊、瀑布、峽谷和石灰岩溶洞。這里的戶外活動包括徒步、釣魚、野生動物觀察、漂流等。
1984年,加拿大落基山脈公園(Canadian Rocky Mountain Parks)作為自然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990年擴展。
六、巨人之路及其海岸(Giant』s Causeway and Causeway Coast)
(一)遺產特徵
英國的巨人之路位於北愛爾蘭安特林高原(Antrimplateau)邊緣海岸玄武岩懸崖的山腳下,地理坐標北緯55°15′00″,西經6°29′07″,佔地面積70公頃。它由大約40000巨大的黑色玄武岩圓柱組成,從大海中伸出來。這一奇觀就如同傳說中的巨人跨過海峽到達蘇格蘭。300多年來,對這些岩石及岩層的地質學研究大大推動了地球科學的發展,研究表明這一引人注目的景觀是在第三紀(大約50百萬年~60百萬年前)由火山活動形成的。
現代地質學家們通過研究其構造,揭開了「巨人之路」之謎。「巨人之路」實際上完全是一種天然的玄武岩。白堊紀末,北大西洋開始裂開,北美大陸與亞歐大陸分離,地殼運動劇烈,火山噴發頻繁。北大西洋開始持續地分裂和擴張,大西洋中脊就是分裂和擴張的中心,也是分離的板塊邊界。上地幔的岩漿從中脊的裂谷中上涌,一股股玄武岩熔流湧出地面,覆蓋著大片地域,隨著灼熱的熔岩逐漸冷卻、收縮,結晶,形成六邊或四邊、五邊形的稜柱,通常稱為「柱狀玄武岩」地貌景觀。
(二)遺產旅遊
山依海勢,海借山景,形成了這條自然的台階石道,拾級而上,海天一色。它的意義早已超越了自然景觀和地球科學研究的界限。「柱狀玄武岩」地貌景觀美輪美奐的造型,磅礴的氣勢令人嘆為觀止,是英國著名的旅遊景點。英國的巨人之路及其海岸,近40000多根這種玄武石柱不規則地排列起來,綿延6千米,氣勢磅礴,蔚為壯觀。巨人之路和巨人之路海岸,不僅是峻峭的自然景觀,也為地球科學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巨人之路是這條海岸線上最具有玄武岩特色的地方。大量的玄武岩柱石排列在一起,形成壯觀的玄武岩石柱林,氣勢磅礴。石柱不斷受海浪的沖蝕,在不同高度處被截斷,導致巨人之路呈現高低參差的台階狀外貌。根據2008年1月英國皇後學院的一份報告,由於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巨人之路這一世界遺產正在面臨威脅。報告預測,到21世紀末,海平面將上升1米,而更嚴重的是隨之而來的海浪和風暴將更加猛烈地襲擊巨人之路,預測在2050年到2080年,巨人石道上的石塊將變得更加陡峭,到22世紀初,人們將難以見到部分巨人石道上的獨特景觀。
1986年,巨人之路及其海岸(Giant』s Causeway and Causeway Coast)作為自然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七、瑞士薩多納地質構造帶(Swiss Tectonic Arena Sardona)
(一)遺產特徵
薩多納地質構造帶位於瑞士東北部,地理坐標北緯46°55′00″,東經9°15′00″,這一區域覆蓋了32850公頃的山地,其中包括7座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山峰。該地區展現了大陸碰撞形成造山運動的突出範例,構造運動在這里形成了極好地質剖面。自18世紀以來這里就一直是一處重要的地質科學遺址。
(二)遺產旅遊
自18世紀末,這條長約35千米,寬約25千米的地表岩層帶,受到科學家的極大關注,並且激勵了很多旅遊愛好者前來造訪。今天,薩多納地質構造區是瑞士重要的研究基地和自然景觀旅遊點。在這里,人們驚奇地看到了歐非大陸板塊相互沖撞的結果,幾十千米長的古老岩石層被疊加到較年輕的山脈上,是地質構造的最好見證。
2008年,瑞士薩多納地質構造帶(Swiss Tectonic Arena Sardona)作為自然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八、麥誇里島(Macquarie Island)
(一)遺產特徵
澳大利亞麥誇里島(長34千米,寬5千米)是位於南大洋的一個海島,距塔斯馬尼亞(Tasmania)東南部1500千米,地理坐標南緯54°35′41″,東經158°53′44″E,佔地面積12785公頃。由於印度-澳大利亞構造板塊和太平洋板塊在這里交匯,使得海底的麥誇裡脊的最高部分隆升露出了海面,形成了現在的麥誇里島。麥誇里島是一處重要的地質保護意義遺址,是地球上唯一一處從地幔(海底以下6千米深處)開始向上運動而露出海平面的岩石,這些獨特的岩石包括枕狀玄武岩和其他噴出岩。
(二)遺產旅遊
麥誇里島公園堪稱是澳大利亞最有影響的國家公園之一。麥誇里島公園以其優美的景色、豐富的海洋資源、陸地資源以及考古遺址吸引了大量的遊客。由於這個島嶼及其周邊地區的地質特點,而形成了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景色。這里是唯一的一處從海洋深處逐漸升出海平面的島嶼。這里的地質景觀是板塊運動的最好見證。此外,大量的土著人藝術遺址不僅代表了罕見的藝術成就,同時表明數千年來人類交往的輝煌成就。
1997年,麥誇里島(Macquarie Island)作為自然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九、弗里德堡隕石坑(Vredefort Dome)
(一)遺產特徵
南非的弗里德堡隕石坑位於西北省和自由邦省境內,距離約翰內斯堡(Johannesbur)西南方約120千米,地理坐標南緯26°51′36″,東經27°15′36″,佔地面積30000公頃。弗里德堡隕石坑的形成,可以追溯到20.23億年前,是迄今為止地球上發現的最古老的隕石坑。它的半徑為190千米,也是面積最大和撞擊最深的隕石坑。弗里德堡隕石坑證明了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能量釋放事件,這次事件導致毀滅性的全球變化,一些科學家認為它還包括了主要的演化事件。它提供了地球地質歷史的重要證據,對了解地球演變至關重要。盡管地球表面的地質活動對地球的歷史意義重大,但是也導致受撞擊最嚴重的遺址證據的消失。弗里德堡隕石坑是地球上僅存的一處提供關於隕石坑的完整地質概況的遺址。
(二)遺產旅遊
隕石坑是行星、衛星、小行星或其他天體表面通過隕石撞擊而形成的環形的凹坑。南非的弗里德堡隕石坑是地球上發現的最古老的隕石坑,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弗里德堡隕石坑豐富了地球科學的研究內容,為探索地球和其他星球的演化提供了證據。遊人通過參觀弗里德堡隕石坑,真正感受到「宇宙事件」對地球產生的影響,認識地質事件、宇宙(地外)事件和地內事件對地球的威脅。
宇宙事件是隕擊、慧擊、超新星爆發及小行星撞擊地球等事件的總稱。人們對宇宙事件的探索是與研究恐龍突然絕滅聯系著的。恐龍為什麼突然在白堊紀末消失了?單用地球本身原因(如生態環境變化、古氣候變化、火山噴發或古地磁極性反轉等)不能得到合理解釋。恐龍是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大的陸地脊椎動物,它們突然滅絕的謎團看來已經被慢慢地揭開。原因可能是因為6500萬年前有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小行星沖擊地球引起了氣候變化和某些元素的異常含量。撞擊的影響是大量岩石粉末進入地球大氣圈,快速分布到全球並在大氣圈中擴散,撞擊的碎片紛紛散落,不僅引起強烈地震、海嘯、大洪水和大火災,而且塵埃帶來了黑暗,抑制了光合作用,因而破壞了食物鏈,直接和間接地導致許多動物物種滅絕,其中包括恐龍的滅絕。
當地政府正在規劃弗里德堡隕石坑的旅遊開發,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一地區的科學價值,並遵循世界遺產保護的原則,對這一地區進行更好地保護。2003年,南非已經成為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目的地,南非自由邦省旅遊局官方中文網站開通:http://www.lvyou168.cn/travel/za/FSTA/。
2005年,弗里德堡隕石坑(Vredefort Dome)作為自然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 深圳生態游處處皆精彩第3段介紹了什麼這樣的目的是
深圳免費旅遊景點大全
1、紅樹林
龍脈在線皆知紅樹林,因為這是深圳唯一聞名全國乃至世界的自然景觀。這里的真正景色實際上既不是被稱為「活化石」的紅樹林,也不只是蔚藍的海灣,而是體驗當一群群海鷗、白鷺翱翔於碧海藍天時的天地之遼闊。至於為什麼看不到「紅色的樹林」,最好去請教當地的「居民」。
2、農科中心
這是一座龐大而免費觀賞的植物園,園里有許多花木養殖專業戶,筆者家中的步步高、發財樹都是在這里買的。農科中心的東南面有一座水中小島,島上台灣相思樹遮天蔽日,可謂情侶幽會的好去處。
3、筆架山
這是一座離市中心最近的山,由於山體與周圍的現代建築距離過近,因而登山的感覺有點像爬樓梯。每年深秋時節,不少人家老少出動,爬次山的感覺如同吃次團圓飯。
4、蓮花山
公園到蓮花山公園放風箏,已成為龍脈在線的一大時尚。另外,傍晚到蓮花山頂觀落日,夕陽余暉別有一番情調。
5、荔枝公園
位於市政府與市圖書館之間的荔枝公園,作為深圳的「第一公園」,近年有人廣攬海內名流雅士,吟詩作畫並樹碑勒石,體現了龍脈在線不斷提高的文化檔次。
1、東湖公園
先有深圳水庫,後有東湖公園,或者說公園的主體就是深圳水庫。公園里有一座可能是全國最小的山,名為「匙羹山」。酷夏的傍晚,水庫大壩上涼風習習,北望煙波浩渺,山水相連,南望萬家燈火,火樹銀花。
2、人民公園
人民公園佔地15公頃,種植有各種月季,為全國四大月季基地之一。周圍市民可飽了不少眼福。
3、梧桐山
需要提醒的是,人們在羅沙路上看到的只是小梧桐山,其後更高的大梧桐山卻少有人知。
在山的陽面主要有兩條上山路徑:第一條是從畔山花園西側北行,在一家叫做東風防火門窗廠門前循路上山;第二條是在羅沙路南蓮塘加油站的斜對面有一廢棄的採石場,穿過採石場蜿蜒前行約一公里,沿著一條山脊可攀登上山。站在山頂,視野開闊,景色怡人。
1、大小南山
南山,山不在高卻鬱郁蔥蔥,更難得的是海天一色、山城合一。在大南山山頂東望蛇口花園式建築,西瞰鯉魚門海灘,由山脊而下可順路參觀有名的龜山別墅。
2、海上世界
海上世界本身是要門票的,但其附近的女媧補天雕像則是納涼休閑的好去處。
3、赤灣炮台
從海上世界可乘大巴去炮台。赤灣原來有左右有兩個炮台,目前只剩下左炮台了。旅遊點上新建有一座高大的林則徐雕像,與現存的左炮台正好成「犄角之勢」。
4、四海公園
公園由於位居蛇口中心地帶,因此四海公園成為蛇口的大眾娛樂中心。每年的中秋之夜,草坪上聚滿了「舉杯邀明月,低頭思故鄉」的人們。
5、深圳大學
深圳大學被譽為學院派跨世紀建築的代表作,其設計頗具超前意識。宿舍樓都是別墅式建築,取名也非常「典雅」,如邀月齋等。市民若可以在校園的林蔭小道和湖邊走走,感覺一定不錯。
6、杜鵑山
深圳最有名的旅遊點集中在華僑城,但是很少有人發現,華僑城醫院後面有一座杜鵑山。當你站在杜鵑山近觀遠眺時,藍藍的海灣與處處公園融為一體,景色重疊、層次分明,絕對不枉此行。
深圳旅遊區景點及簡介
序號 地點 簡介 門標價格
1 深圳野生動物園 我國第一家集動物園、植物園、科普園等多種園藝、觀賞功能為一體的亞熱帶新型園林生態環境風景區;榮獲國務院授予的中華之最光榮稱號。空氣新鮮,環境幽靜;小橋流水,懸崖飛瀑;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水禽湖波光瀲灧,鳥禽成群、嬉戲追逐;食草動物們悠然漫步;猛獸區險象環生,驚險刺激;飛禽走獸奇異多姿,自然環境幽雅恬靜,馬戲、群象、海豹、鳥類等表演館將遊客帶入一座座神奇、歡樂的世界 100
2 歡樂谷 現代休閑理念和高新娛樂科技手段,敢為人先地創立了高參與性、高科技娛樂性的新型旅遊品牌,從而營造了自然、清新、活潑、驚奇、熱烈、刺激、趣味性強的休閑旅遊氛圍,為遊客帶來充滿陽光氣息和動感魅力的奇妙之旅,增進體智、啟迪心靈的時尚體驗。美國引進的高科技、強刺激型的機動娛樂項目. 120
3 深圳海洋世界 由「海洋劇場」、「海底奇觀」、「幻游海洋」、「海洋博覽」、「海神花園」、「海洋廣場」景觀組成,這里有海豚、海獅、海豹的精彩表演,還有鯊魚館、海洋魚類、潛水表演、海洋珍品和海洋世界藝術團的傾情演出 90
4 仙湖植物園 仙湖植物園是以旅遊為主,科研科普為輔的風景植物園。全園分天上人間、湖區、廟區、沙漠景區、化石森林景區和松柏杜鵑六大景區,建有別有洞天、迷宮、天池、蘆汀鄉渡、仙渡、玉帶橋、逍遙谷、野營區、龍蹲塔、聽濤閣、攬勝亭等十幾處園林景點和棕櫚園、竹區、蔭生植物區、沙漠植物區、百果園、水生植物園、裸子植物區、國際蘇鐵保存中心、盆景園、珍稀樹木園等十幾個植物專類園,保存的植物達三千多種 20
5 深圳香蜜湖度假村 熱帶園林和民族特色的建築與現代化娛樂設施融為一體。到香蜜湖度假村,交通方便,是遊人休息、娛樂的好去處。 70
6 深圳明斯克航母世界 明思克」航母是前蘇聯第二代航空母艦基輔級成員,是一艘以反潛防空為主的多功能中型航空母艦。該艦1972年開始製造,1978年納入海軍編制服役於太平洋艦隊,據悉它在世界常規航母中名列第五.以艦長273米的龐大身軀、3.6萬噸的排水量橫沖直撞於遠東海域,1993年該艦被賣至韓國,1998年6月,被深圳明思克公司收購,並開辟成「軍事題材」的旅遊項目。 100
7 深圳中英街 (需辦理特許通行證) 一街兩制的景觀,街琳琅滿目的商品,黃金飾品成為中外遊客到中英街購物的首走目標,物美價廉. (20) ?
8 深圳青青世界 自然風情與民族文化相融,雅緻農業與旅遊觀光互補,形成一種具濃厚現代色彩的山林野趣.木屋、別墅、中餐廳,侏羅紀公園、陶藝館、果園、茶亭、游戲區、民藝廣場、露營區、垂釣俱樂部等,還有游泳池、健身房、網球場、露天表演場等娛樂設施 (60) ?
9 中國民俗文化村 從不同角度反映眾多民族的民俗文化,有21個民族的24個村寨,均按原景觀的 1:1比例建造.可以解各民族的建築風格外,還可欣賞和參與各民族的歌舞表演、民族工藝品製作,品嘗民族風味食品,觀賞民族藝術大遊行、歌舞晚會、民俗陳列館、民間喜慶節日等各種場景 70
10 深圳錦綉中華 是目前世界上面積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實景微縮景區,佔地四百五十畝,分為主點區和綜合服務區兩部份。景點區中,近百處景點大致按照中國區域版圖分布,是中國自然風光與人文歷史精粹的縮影.有名列世界八大奇跡的萬里長城、秦陵兵馬俑;有眾多世界之最:最古老的石拱橋、天文台、木塔(趙州橋、古觀星台、應縣木塔),最大的宮殿(故宮),海奇山峰(黃山)、最大瀑布之一(黃果樹瀑布);有肅穆庄嚴的黃帝陵、成吉思汗陵、明十三陵、中山陵,金碧輝煌的孔廟、天壇,雄偉壯觀的泰山,險峻挺拔的長江三峽,如詩似畫的灕江山水,有杭州西湖、蘇州園等江南勝景,千姿百態、各具特色的名塔名寺名樓名石窟以及具有民族風情的地方民居;此外,皇帝祭天、匯豐銀行緒大婚、孔廟祭典的場面與民間的婚喪嫁娶風俗盡呈眼前。
錦綉中華是綠的世界、花的世界、美的世界;更是中國的歷史之窗、文化之窗、旅遊之窗,您可以在一天之內領略中華五千年歷史風雲,暢游大江南北錦綉河山。總之,您可以在一天之內領略中華五千年歷史風雲,暢游大江南北錦綉河山。 70
11 世界之窗 將世界奇觀、古今名勝、歷史遺址、自然風光、各國民居、異國雕塑、民俗風情、民間歌舞等匯於一園,讓遊人通過世界之窗,了解外部世界的美妙奇觀。 景區按世界地域結構和游覽活動內容分為世界廣場、亞洲區、大洋洲區、歐洲區、非洲區、美洲區、現代科技娛樂區、世界雕塑園、國際街九大景區,內建有118個景點,包括了金字塔、吳哥窟、大峽谷、凱旋門、聖彼得大教堂、泰姬陵、悉尼歌劇院、比薩斜塔等,精緻絕倫,維妙維肖。作為景區活動中心的世界廣場,可以容納遊客萬餘人,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放,景區內又展現出另一種迷人的異國情調。由世界民族歌舞和民俗節目組成的狂歡之夜藝術大巡遊,把景區游園活動推向高潮。
3. 求詳細的舊金山、拉斯維加斯、大峽谷旅遊攻略介紹。
您好!
舊金山攻略簡介
舊金山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西海岸聖弗朗西斯科半島,三面環水,環境優美,是一座山。舊金山屬於亞熱帶地中海氣候,氣候冬暖夏涼,陽光充足,被譽為「最受美國人歡迎的城市」。
到舊金山不可錯過的景點推薦:
金門大橋
整個大橋造型宏偉壯觀、樸素無華。橋身呈朱紅色,橫卧於碧海白浪之上,華燈初放,如巨龍凌空,使舊金山市的夜空景色更加壯麗。大橋的南北兩端看到的風景區完全不同的。
九曲花街
九曲花街是世界上最彎曲的街道,是為了使繁忙的交通有所喘息而設計建造的,如今卻成為舊金山最吸引人的一條街。在Hyde街與Leavenworth街之間的一個很短的街區,卻有八個急轉彎,因為有40度的斜坡,且彎曲像「Z」字形,所以車子只能往下單行。對於喜歡開車的人來說,是值得一去的地方,不管你的車技好壞與否,都可以來體驗下自己的駕駛技術。
漁人碼頭
漁人碼頭的標志是一個畫有大螃蟹的圓形廣告牌,找到了「大螃蟹」,就到了漁人碼頭,也就到了舊金山品嘗海鮮的首選地點。漁人碼頭附近沿海盛產鮮美的螃蟹、蝦、鮑魚、槍烏賊、海膽、鮭魚、鯖魚和鱈魚等海產。海鮮烹飪的方法很簡單,紅燒、椒鹽這些會損害海鮮原味的做法都被白灼取代。沒有了調味料的掩蓋,海鮮的新鮮程度、肥嫩程度以及烹飪時的火候被體現得淋漓盡致,鮮美的程度難以言表。
惡魔島
舊金山漁人碼頭不到2英里的惡魔島上有一個世界有名的監獄——惡魔島監獄。這個監獄已經不再使用,這個曾近關押過世界最邪惡的罪犯,如今成了一個能讓人體驗關在牢房裡的滋味的旅遊景點。這個小島不只吸引旅客,也吸引各地的影迷,因為這里也是電影或電視的外景拍攝地。監獄的建築古老,四處是水,讓人產生一種從現實世界隔離的感覺。
詳細舊金山旅遊攻略可參考:
http://go.ly.com/abroad/city-guide-sanfrancisco-4244/#refid=49157757
拉斯維加斯攻略簡介
拉斯維加斯是美國內華達州的最大城市,以賭博業為中心的龐大的旅遊、購物、度假產業而著名,是世界知名的度假聖地之一,擁有「世界娛樂之都」和「結婚之都」的美稱。
到拉斯維加斯不可錯過的事:
沉浸在紙醉金迷的大道上
The Strip又稱拉斯維加斯大道,是拉斯維加斯最奢華的街道。大道長度大約有6英里,所有的高樓大廈像積木一樣堆積在這條街上,有著世界各地的風格和標志性建築,從金字塔到自由女神再到埃菲爾鐵塔,就連義大利著名的水城威尼斯都被栩栩如生的移植過來,應有盡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拉斯維加斯做不到的!
紙醉金迷的The Strip大道上匯集世界上三分之二的最奢華酒店。每家酒店都擁有自己的賭場、各種高檔餐廳以及購物中心。所有的酒店都是可以免費進入參觀購物,酒店一樓大多都是賭場(Casino),很多著名的酒店大堂都有聲光電的精彩免費秀表演用來招攬客人的眼球。
看歌劇演出
在百利酒店(Bally's)上演的《Jubilee》耗資數百萬美元,該劇在拉斯維加斯已經連續上演了25年,堪稱拉斯維加斯的代表演出。與該劇齊名的《Les Folies Bergere》是另一台拉斯維加斯式的經典演出,演出在Tropicana酒店上演。
看雜技和特效
這里是一個充滿奇思妙想的世界:空中飛人、呼拉圈、大力士、洋娃娃、滑稽的小丑,這一切總能令觀眾眼花繚亂。劇團在拉斯維加斯推出了許多表演,包括在金銀島酒店(Treasure Island)已經上演了10年的《Mystere》。百麗宮酒店的《O》,該秀也是劇團第一次嘗試水上表演,有81名演員在盛有150萬加侖水的水池中進行表演。
去沙漠打高爾夫
內華達州作為美國最乾燥的一個州,大部分地區都是白雪覆蓋的高山峽谷和沙漠,這正是內華達州名字的由來。因此,內華達的高爾夫球場景色壯觀,充滿了挑戰性,一切大都歸功於州內峻峭的地形和壯麗的自然景觀。在距離拉斯維加斯2個小時的車程內,就有50個這樣的球場「傑作」,其中不乏眾多別具特色的沙漠球場。
瘋狂購物
拉斯維加斯的郊區有一家大型的品牌折扣購物中心——巴斯通奧特萊斯。這里匯集了很多美國本土品牌和一些世界大牌商品,價格低廉。如10美金的CK襯衫、15美金隨便選得NIKE、100美金4條的理維斯牛仔褲(在中國這價格也許一條也買不到)。除此以外還有超級便宜的COACH,價格從正價變成了奧特萊斯的價格,然後還可以再享受7折。
買的太多,怕自己的行李箱裝不下了?千萬不用擔心,直接在奧特萊斯買新秀麗吧。在中國的大型商場中,一般一套一大一小的拉桿箱標價將近10000人民幣,然而在奧特萊斯150美金可以輕松地以拿下一個,然後第二件商品還享受半價。
詳細拉斯維加斯旅遊攻略可參考:
http://go.ly.com/abroad/city-guide-lasvegas-4245/#refid=49157757
大峽谷攻略簡介
科羅拉多大峽谷,亦稱美國大峽谷(Grand Canyon),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西北部的凱巴布高原上,是地球上最為壯麗的景色之一。1979年,這里被認定為世界自然遺產。雖然大峽谷不是世界上最深的峽谷,(墨西哥和美國愛達荷州各有一座更深的峽谷)但如果論起峽谷的壯闊程度和豐富多彩的景色,這里當仁不讓可以稱為世界第一。
在500萬年前,奔騰的科羅拉多河將這里穿鑿成巨大的峽谷,當河水水量漸漸減少,這里的岩石全都暴露在風吹日曬之中。經過水的侵蝕和自然的風化,峽谷深處所裸露出來的岩石可以一直追溯到5億年前。由於不同時期的岩層風化速度不同,峽谷壁顯現出多樣的造型。
考古學家發現,早在4000年前這里有曾經有過人類居住,但這里一直不為外人所知。直到1869年,美國西部開拓者,獨臂上校約翰·鮑威爾John Wesley Powell坐著小木舟從科羅拉多河上漂流而過後,這里的景色才被公開。1901年,鐵路終於開到了峽谷附近,各地遊客蜂擁而至,無不陶醉在這里的壯麗景色中。
大峽谷國家公園分為南峽、北峽、和內峽三部分。(您或許還聽說過西峽這么一個名稱,這部分峽谷緊鄰大峽谷國家公園西側,屬於印第安人保護地,並不在國家公園的范圍內)。三部分峽谷各有特色。北峽海拔高度最高(大約2400米),降水機率比較大。南峽是大峽谷最受歡迎的一部分,90%的大峽谷遊客訪問南峽,平均海拔高度2100米,距離谷底約1500米。內峽地勢比較低,隱藏在南峽與北峽之間,更靠近東部的沙漠。
詳細大峽谷旅遊攻略可參考:
http://go.ly.com/abroad/scenery-guide-grandcanyon-14443/#refid=49157757
希望以上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4. 平潭各個旅遊景點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規劃
平潭島為我國第五大島,福建第一大島,島上時常「東來嵐氣彌漫」,別稱「東嵐」,距福州128公里。1992年平潭被省政府確定為省級旅遊經濟開發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全島海岸蜿蜒曲折,岸線長達408公里,其中100多公里為優質海沙灘。
平潭北、東、南面的長江澳、海壇灣、壇南灣三大海濱沙灘,沙質細白,海水清澈湛藍,符合海濱旅遊沙灘的規定要求,而且面積大,相互連接,背後有蔥郁的防護林帶,海上有島嶼岩礁,組合條件好,灣向性好。壇南灣和海壇灣沙灘長度約有40公里,以每個遊客平均擁有3平方米海濱沙灘計算,可容納遊客120萬人以上,是目前國內發現的最大的海濱浴場之一。
平潭的海蝕地貌甲天下。島上海蝕崖、海蝕洞、海蝕穴、海蝕平台、海蝕階地等星羅棋布,形態各異,或如雙龍抱珠,海豚戲水,跳躍騰空;或如利鱷刺天,銳不可擋;或如海龜登陸,搖曳徐行……形神兼備、栩栩如生,令遊客嘆為觀止。如:「半洋石帆」已認定是「天下奇觀」、唯我獨有;譽稱「東海仙境」的海蝕造型系列,包括仙人井、仙人峰、仙人台、仙人洞以及金光燦爛、神奇莫測的「金觀音」,雄奇壯麗,神秘誘人;高出海面15米為八閩第一大天然淡水湖 ――三十六腳湖,風光旖旎,百態千姿;體積超過樂山佛四倍的巨型石人――海壇天神,造型奇特,形象逼真,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崗岩球狀風化造型;素有「石獸世界」之稱的南寨石林群,巨岩交錯,千姿百態,奇洞錯列,佳境迭出。半洋石帆在平潭島西北看澳村西側500多米的海面,遠遠望去有一個圓盤狀的大礁石,托著一高一低的兩塊碑形海蝕柱。整個礁石象一艘大船兩塊巨石象兩面鼓起的雙帆,似乎正在乘風破浪前進。這是平潭最著名的自然景觀――石牌洋。又稱為「半洋石帆」和「雙帆石」。 從看澳村岸邊坐渡船,十幾分鍾就到達礁石上,礁石底部是一組平坦完整的岩石。兩個石柱均由粗粒灰白色的花崗岩組成 東側的一個高達33米,胸寬9米,厚8米,周長57米;西側的一個高17米,胸寬15米,厚8米周長39.9米。兩個石柱的底部都是近似四方形體,直立在礁石上。據地質學家考證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崗岩球狀風化海蝕柱。由於它的奇特壯觀,對遊人有著強烈的震撼力和吸引力。建設部與中科院的專家稱之為:「壟斷性的世界級旅遊資源。」明代旅行家陳第曾譽之為「天下奇觀」, 清朝女詩人林淑貞詩贊:「共說前朝帝子舟,雙帆偶趁此句留;料因濁世風波險,一泊於今纜不收」南寨山石景獨特的海蝕地貌景觀--南寨山位於平潭島南部的北厝鎮。在方圓0.6平方公里的低丘陵,遍布著風化花崗岩體,體積碩大、形態各異,其中奇特與象形山石景觀40餘處。典型景觀有駱駝岩、鴛鴦理翅、花豹巡山、神龜石等等,堪稱岩石動物園……
南寨石林的海蝕景觀集中於五峰一谷,即鱷魚峰、仙女峰、綿羊峰、神鵰峰、青蛙峰與神龜谷,山勢不高,易於攀登,景點眾多,非常適合攝影留念。海壇天神海壇天神與半洋石帆(石牌洋)並稱平潭島奇石「雙絕」,位於海壇島的南面――南海鄉塘嶼南端海邊,為一巨型灰白色花崗岩,是天然的象形裸體石人。天神頭枕沙灘,足伸南海。躺長330米,胸寬150米,頭寬35米,頭高31米,脖子長18.3米,下身斜翹一柱狀風化岩體,如男性特徵,其高4.15米,圍徑4.50米,為周邊漁婦傳宗接代膜拜物,相傳只要觸摸此物,即可生個大胖小子。周身均為花崗岩球狀風化造型,如此巨大的球狀風化造型世所罕見,天下奇絕。海濱風情
平潭島海岸蜿蜒曲折,岸線長達408公里,其中100多公里為優質海沙灘。平潭北、東、南面的長江澳、海壇灣、壇南灣三大海濱沙灘,沙質細白,海水清澈湛藍,符合海濱旅遊沙灘的規定要求,而且面積大,相互連接,背後有蔥郁的防護林帶,海上有島嶼岩礁,組合條件好,灣向性好。壇南灣和海壇灣沙灘長度約有40公里,是目前國內發現的最大的海濱浴場之一。沙雕節沙雕是一項融雕塑、繪畫、體育、娛樂於一體的邊緣術,它以沙和水為原材料,通過藝術家的創作呈現藝術迷人的視覺奇觀。其雕塑規模龐大、視覺震撼力強,目前已成為風靡全球的新興旅遊強勢品牌。 2003年7月26日――10月31日,平潭舉辦了首屆中國福州(海壇)國際沙雕節。沙雕節邀請了美國、加拿大等近10個國家和地區的沙雕手創作了秦始皇兵馬俑、萬里長城烽火台、奧林匹斯山上的宙斯神像、埃及金字塔、羅斯德島巨像以及孫中山、岳飛、鄭成功等37座單體作品,充分展示以「千年對話、兩岸統一」為主題的「古代世界八大奇觀」等30座巨型沙雕的藝術魅力,沙雕節期間還舉行了文藝晚會、沙雕啤酒狂歡節、沙雕人體彩繪秀、少數民族風情表演、大型風箏放飛、沙雕攝影大賽、南少林武術擂台賽、福建省首屆精英男模選拔賽、福建省首屆沙灘小姐大賽、時裝秀等形式多樣、娛樂性與觀賞性相結合的配套活動。吸引了大批海內外旅客。仙人境東海仙境位於王爺山南麓,在此處,有一直徑近50米,深40多米的天然海蝕豎井喚作「仙人井」,井壁陡直,井底有三小洞與海洋相通。「仙人井」旁有似山中間裂開之大峽谷,喚作「仙人谷」。
谷外為浩淼之大海,側有小洞與仙人井相通。潮水未漲之時,遊人可沿岩壁進入井中。井底遍布渾圓的鵝卵石,系海水侵蝕自然形成。此時,人若從「井」口觀井底,岩壁陡峭、斑駁落離,井底之人狀如幼蟻,觀井之人心底發虛,腦袋暈旋,恐恐高症發作而趕緊收兵;人處井底則向上坐井觀天,下面浪花奔涌腳底而來,濤聲陣陣張弛有致為浪花吻岩霰雪飛散而伴奏,洞中涼氣逼人乃至陰風徐來。面對斑駁剝落之巨岩怪貌,人們不禁慨嘆大海和歲月滄桑老筆之神奇。三十六腳湖三十六腳湖為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島上居民生活用水都來源於此,湖周長165公里,總面積210萬平方米,蓄水量1290立方米,最大水深16米。 三十六腳湖同時也是一個旅遊勝地,風景秀麗,湖光山色, 福建省帆船隊將此地作為訓練基地。 清代詩人俞廷萱在此留下了美麗的詩句:「波光如畫碧如油,日落風清好泛舟;三十六湖煙波闊,不知領得幾多秋。」其他除了半洋石帆、南寨山石影、海壇天神等等著名的景區,平潭還有許許多多分散在各處,卻同樣美麗神奇的景觀。
5. 喀斯特高原—峽谷區石漠化與貧困對比分析
貴州喀斯特地域結構的基本特徵是高原—峽谷結構,亦即是由兩大差異顯著但又密切相關的地域單元——高原區和峽谷區共同組成。喀斯特高原縣劃分標准為:一是各縣地理位置處於各大河的分水嶺區;二是其山地面積比重小於50%;三是各縣的平均海拔高度大於900m,在貴州86個縣級單位(縣、市特區、市轄區)中,共有32個喀斯特高原縣。同樣以縣域為單位,劃出貴州喀斯特峽谷區縣,劃分標准為:一是各縣地理位置靠近大江大河;二是各縣的山地面積比重大於50%(表5-4)。
表5-4貴州喀斯特高原縣與峽谷縣
一、高原—峽谷區的石漠化
貴州喀斯特高原區分布在各大河上游的分水嶺高原面上,屬新構造運動大范圍抬升的區域,與周圍谷地高差600~1000m,河流溯源侵蝕尚未達及,為地貌的滯後發育或繼承性發育區,主要由峰林平原(盆地),峰林窪地(谷地)等峰林地貌系列組成。喀斯特峽谷區分布在各大河中下游的高原邊緣峽谷中,新構造運動強烈抬升,河流普遍下切300~700m不等,溯源侵蝕強烈,為地貌的疊置發育或向深發育區,主要由峰叢窪地(谷地)、峰叢峽谷等峰叢地貌組成(表5-5)。
表5-5貴州喀斯特高原、峽谷縣石漠化狀況
1.高原區的石漠化狀況
喀斯特高原區由於較厚風化殼的存在,高原區石漠化本應該較少出現,然而在對貴州喀斯特高原縣的石漠化作出區域統計後,發現情況卻不容樂觀(圖5-2)。高原區石漠化和全省平均水平相比,無論是輕度還是中度以上石漠化狀況都較嚴重。這說明高原面上風化殼被流水侵蝕破壞程度在部分地區已經相當嚴重。在高原面上雖大多有較厚的風化殼的覆蓋,但在風化殼較薄的地區由於其喀斯特面積比重大,碳酸鹽岩地區土壤的負增長表現明顯,特別是當地表缺少植被覆蓋時,土粒的流失率遠遠超過成土速率,地表覆土被流失後基岩裸露,出現石漠化。另外,高原區主要是土粒位移的侵蝕區,土壤以侵蝕為主,較少堆積,再厚的碳酸鹽岩上覆土層經過持續不斷的侵蝕,最終導致基岩裸露,石漠化的出現是不可避免的逆向演變結果。
圖5-2貴州全省石漠化與高原縣的對比
高原區各縣市的喀斯特面積百分比大多高於全省喀斯特面積百分比的平均值61.9%。一般說來,喀斯特面積比重越大,石漠化就越易於發生和擴大。在高原區,輕度以上石漠化與喀斯特面積比重增大方向一致而變動幅度不大,但中度以上石漠化與喀斯特面積比重的趨勢則不相同。說明高原區石漠化的形成與發展中喀斯特的決定性不是很明顯,還有其他因素的影響。石漠化在高原區各縣市中的分布不平衡,輕度以上石漠化較小的前四位為三都、紅花崗區、綏陽和貴陽市區,三都和綏陽是由於其喀斯特面積比重小(分別為45.34%和68.48%)而致使石漠化較小,紅花崗區和貴陽市區的喀斯特面積比重大(分別為81.67%和91.42%)而石漠化較小,說明城鎮和鄉村的石漠化狀況有差異,且前者明顯好於後者(圖5-3)。
2.峽谷區石漠化狀況
喀斯特峽谷區河流普遍下切,地勢起伏大而陡峻,土層極薄而零星,加上貴州濕潤的氣候條件,發生石漠化的危險性較大。對這些喀斯特峽谷縣的石漠化狀況進行區域統計表明,和高原區一樣,峽谷區也是全省石漠化狀況較嚴重的地區(圖5-4)。
從石漠化的趨勢線與喀斯特比重關系可見,峽谷區和高原區一樣,喀斯特面積比重因素並不能對石漠化的形成具有單獨影響(表5-6、圖5-5)。特別是輕度以上石漠化較小的前四位:習水、威寧、余慶、開陽縣的喀斯特面積比重分別為27.92%、69.89%、86.06%、83.63%,更可見喀斯特只不過是提供了石漠化的發生背景,對石漠化形成的影響不絕對。圖中兩條石漠化曲線的參差不齊說明峽谷區各縣市在這兩個指標上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地域差異,且比高原區更為顯著。
圖5-3貴州高原區各縣市喀斯特與石漠化對比
圖5-4貴州全省石漠化與峽谷縣的對比
圖5-5貴州峽谷區各縣市喀斯特與石漠化對比
3.喀斯特高原區與峽谷區的石漠化對比分析
從整個地區來看,高原區和峽谷區的石漠化狀況相當,且都較嚴重。高原區的高原面上大多有較厚的風化殼的存在,而峽谷區地表起伏,土層瘠薄,因此從發生石漠化的危險性來比較,高原區低於峽谷區。但是喀斯特地區土壤侵蝕有著「剝高填窪」的特徵,其土粒遷移主要是局部的空間位移,土壤侵蝕是一種選擇性的侵蝕過程。由於高原區海拔高,位於地勢高處,流水對土壤的侵蝕作用明顯,為喀斯特侵蝕區。而在峽谷區同時有著正態與負態的喀斯特地貌相間排列,在其陡坡地區可能形成石漠化景觀,在低窪地帶,可能有土層覆蓋,並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喀斯特地區坡上侵蝕強度大,土粒在坡下平緩低窪處堆積,大量土粒的侵蝕遷移受微地形控制,僅作了局部小距離的位移,尤其冬春季土粒侵蝕位移距離小,在低窪部位堆積(萬國江等,1995),維系了喀斯特山區脆弱生態系統的繁衍。即使在峽谷區的裸露型喀斯特分布區,除了溶窪部位也可殘留覆土提供草本植物生長,另外還有一些根系深入裂隙的岩生植物,也可阻止石漠化的發生。二者兩相加減,使得它們的石漠化狀況相當。
圖5-6貴州高原區和峽谷區的喀斯特與喀斯特石漠化
高原區和峽谷區在喀斯特、輕度以上石漠化、中度以上石漠化的比重上大體相當,但也有不同(圖5-6)。高原區各縣市有67%的縣市的喀斯特面積比重超過了80%,有88%的縣市超過了60%,而峽谷區各縣市只有22%的縣市的喀斯特面積比重超過了80%,85%的縣市超過了60%,高原區的喀斯特面積比重大於峽谷區。雖然高原區的喀斯特比重比峽谷區要稍高,但石漠化嚴重的地區中峽谷區比高原區程度要深些。可見.石漠化是在喀斯特背景上發生,但其發展不與喀斯特同步。
二、高原—峽谷區的貧困
貴州喀斯特環境是地理環境中一種特殊重要的地域環境,除峰林溶原條件較好外,峰林槽谷、峰叢坡立谷、峰叢谷地、峰叢窪地等屬於世界的一類脆弱的生態環境,其土層瘠薄、水土流失較為嚴重、旱澇災害頻繁,且多是少數民族居住,惡劣的自然條件,加上歷史、社會、經濟及長期形成的民族心理意識諸因素的影響,使這些地區長期處於封閉環境中,交通比較困難,經濟水平低下,自我發展能力很差,相當一部分群眾尚未解決溫飽問題,不少地區人畜飲水極為困難(表5-6)。
表5-6貴州喀斯特高原區、峽谷區與全省的對比
1.高原區的貧困綜合分析
高原區地勢較平坦,河流溯源侵蝕尚未達及,河流以地表河為主,河流比降小,是全省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圖5-7)。
圖5-7貴州高原區人均糧食、人均GDP和農民人均純收入
貧困人口少:高原區人口是全省總人口的37.1%,而貧困人口只佔28%,少了10個百分點。高原區的貧困發生率比全省低近2個百分點。
人均收入高:除了因為高原區農業人口少,人均耕地面積又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87%,致使人均糧食比全省少6kg外,其他指標均比全省水平為高,尤以人均GDP是全省的1.423倍。
經濟結構較合理:與全省的農業人口比重相比,高原區少了12.6個百分點。產業比重來看,高原區和全省相比,第一產業比重小而第三產業比重大,經濟結構更加合理。
在高原區中,人均糧食曲線趨於平緩,說明全區各縣市的人均佔有規模相當接近,但農民人均純收入和人均GDP指數起伏很大,一開始就有三個波峰,分別是貴陽的雲岩區和烏當區,還有遵義的紅花崗區。三個波峰過後,剩下縣市的指標指數起點都很低,相互之間起伏不大,這說明高原區的城鄉差異特別顯著。高原區各縣市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區,全區除三都縣外,其餘各縣市的喀斯特面積比重都在53%以上,而在全區各縣市中,人均糧食最低就是三都縣,只有267kg,其農民人均純收入1045元,也是最低的。由此可見,喀斯特環境並不是貧困的絕對決定因素。
2.峽谷區的貧困綜合分析
峽谷區以山地為主,河流深切,坡陡比降大,地表河難以利用而地下河埋藏深,經濟受自然條件限制發展緩慢。
以農業人口為主,經濟結構不合理。峽谷區農業人口比重高達90%,第一產業比重達42.8%,經濟以農業為主,而其農業發展的水土條件又不理想,地區經濟發展因而緩慢。
土地生產率低。峽谷區的耕地面積並不低於全省,還比全省人均多227m2,但相對這些多出的耕地每年只多產出13kg的糧食。從整個國民經濟產值來看,峽谷區經濟密度比全省少12.2萬元。可見峽谷區的土地利用率高而生產率低。
人均收入低。全區和全省相比,人均GDP少73.0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少55,42元,人均地方財政收入少11.5元。峽谷區整體經濟收入落後於全省。
貧困面大。在貴州26個喀斯特峽谷縣中有19個是國家級貧困縣,佔73.1%。峽谷區總人口佔全省39%,而其貧困人口佔到47%,貧困發生率也比全省高出1.15個百分點。
在峽谷區中,人均糧食曲線和高原區的一樣趨於平緩,人均GDP的走勢既平緩數據又低,農民人均純收入的起伏也不如高原區大,說明該區各縣市的各幾項指標的地區差異不明顯,和高原區相比經濟落後(圖5-8)。
圖5-8貴州峽谷區人均糧食、人均GDP和農民人均純收入
3.高原區和峽谷區貧困的對比分析
貴州是農業省,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發展水平決定著區域的貧困。高原區和峽谷區中,情況也如此。從兩區的農業利用條件來看,高原區在農業利用條件的諸多方面都比峽谷區要優越。單就這一點對貧困的產生而言,高原區現狀要優於峽谷區(表5-7)。
高原區和峽谷區作經濟對比,不難發現峽谷區的貧困狀況比高原區嚴重得多,峽谷區的經濟指標大多低於高原區且差距大。峽谷區從指標上看優於高原區的有三點。一是森林覆蓋率,峽谷區溶窪部分的植被覆蓋彌補了其陡坡地區的石漠化,但也僅比高原區高0.2個百分點。二是人均耕地面積比高原區多出356.9m2。三是人均糧食比高原區多19.1kg,但和多出的耕地相比,不但不能說峽谷區的農業優於高原區,反而證明其土地肥力低,土地生產率大大不及高原區。
表5-7貴州高原峽谷地貌結構不同單元農業利用條件比較表
(據楊明德,1988)
三、高原—峽谷區石漠化與貧困的相關分析
採用輕度以上石漠化面積比重作為石漠化指標,選取人口密度、貧困發生率、平均坡度、森林覆蓋率、土地墾殖率、人均耕地面積等19個貧困相關指標,對高原區和峽谷區的石漠化與貧困作對比分析(表5-8)。
1.高原區的石漠化與貧困
通過高原區的相關分析,結果表明高原區與石漠化極為顯著相關的因素有5個,分別是貧困發生率、森林覆蓋率、人均GDP、第三產業比重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另外還有第一產業比重、儲蓄、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國內生產總值等4個顯著相關的因素。
在高原區,石漠化與貧困發生率表現出極為顯著的正相關性,與此相反的是,石漠化與其他因素之間都是顯著的負相關性。可見,高原區的石漠化與其貧困之間緊密相關,隨著石漠化的擴大,隨之而來的是森林的不斷減少和貧困的發生,石漠化對高原區經濟的滯
後作用顯著。
表5-8貴州省高原-峽谷區石漠化與貧困的相關分析
2.峽谷區的石漠化與貧困
峽谷區的情況與高原區不同,與石漠化極為相關的是森林覆蓋率和人均糧食。除此之外其平均坡度和農業總產值也與石漠化顯著相關。在峽谷區原本落後的經濟基礎上,石漠化的致貧作用從整個區域上來看不如高原區明顯,但在農村地區來看石漠化的經濟滯後作用是相當明顯的。峽谷區90%的人口就是農業人口,石漠化是造成峽谷區貧困面大的主要根源。
四、結論與討論
高原區與峽谷區同為石漠化顯著的地區,它們是喀斯特地區中水土流失活動兩大區域。雖然二者從發生條件來看,高原區石漠化發生危險性低於峽谷區,但由於在喀斯特地區所流失的土壤有很大一部分並未流入河流而是留在了低窪地區,只做了局部位移,因此它們石漠化相當。同時也提醒我們高原區的水土流失已相當嚴重。與石漠化程度上相當的情況截然不同,由於高原區農業利用條件優越,峽谷區經濟比高原區落後,貧困面大。
在石漠化致貧作用上,高原區石漠化對其經濟的滯後影響比峽谷區要明顯得多。石漠化的致貧作用在經濟較發達地區整體上表現顯著,而在落後地區集中體現在農業方面。貧困既是一個絕對現象,又是一個相對概念。在較發達的高原區中,石漠化所致的貧困的相對性突出,在落後的峽谷區,石漠化致貧作用更為明顯。
6. 豫西大峽谷風景區的景區特色
豫西大峽谷風景區峽谷內飛瀑高懸,溪流淙淙,潭幽池清,乘橡皮舟揮漿擊水、穿流於翠岑幽谷之間、盡享峽谷漂流激情,龍泉溝原始森林區峰巒疊嶂、古藤纏繞,野生錦雞、松鼠、草鹿嬉戲其間,野趣橫生,民谷--天井窯院內剪紙、皮影戲、木偶戲、猴戲等民俗薈萃。這一切構成了美麗奇特的峽谷風光和引人入勝的豫西民俗風情畫卷,實為絕妙的旅遊勝地,豫西大峽谷風景區和玉皇山原始森林,湯河溫泉裸浴風情區,九龍洞風景區連為一體是您豫西旅遊的首選。
豫西大峽谷是在原始的河道、林間的基礎上近年來開發的,短短三、四年的時間,已經發展為遠近聞名的國家「4A」級景區。
豫西大峽谷當地的人們、景緻都強烈的滲透著濃厚的原始 、自然氣息,是眾多遊客朋友休閑、度假、漂流乃至凈化身心的好去處!它的主體景緻是以山水為主。旅遊季節以「春、夏、秋」為主,而不同的季節都有著不同的景緻主題。
春季,也就是正月低,二月初時,正直春暖花開,草木發芽,河道兩岸的樹木花草開始發芽、開花,嫩嫩的枝芽,各色的的山花,青青的小草,最為醒目的當屬那粉的山桃花、紅的山杏花,朵朵嬌艷如梅。如此景象足以給人萬物復甦之感,讓您置身其中倍感活力無限,神往至致,不失為此景點的最佳遊玩時節。
夏季,兩岸各種叫不出名字的樹木,茂密如林,爭相綻放著各種各樣綠色的葉,央或是矗立在崖邊的枝,央或是纏繞著起伏的藤,盤旋如雲...深處,各種各樣的鳥兒,嘰嘰喳喳唱個不停,你聽不懂它的語言,但你一定能聽懂它的快樂!就是在這樣的兩岸之間的這條小河上,坐上橡皮艇,劃過一道道崎嶇的灣,激盪在一個個起伏的落差,刺激不已,這就是漂流....。
秋季,葉子紅了,果子熟了,青的核桃,紅的柿子,黃的山李子,紫的山葡萄..還有 你不曾見過的「八月炸」...呵呵,真可謂碩果累累....
冬季,基本上已是冰雪覆蓋了,不具備太大觀賞價值。
而當地的農家樂賓館更是遊客在遊玩之餘的理想休息飲食場所,在那裡,你可以品嘗到正宗的山珍野味,在那裡你可以真正體會農家生活的點點滴滴...更多農家樂信息,可以到當地農家樂博客了解。
天井窯院,俗稱地坑院,是一種黃土高原的特殊民居,有著與窯洞相同的冬暖夏涼特色,如今正在慢慢消失。
「進村不見房,聞聲不見人」是對天井窯院的真實寫照,如今的天井窯院僅零散的分布在豫西,年輕人和孩子們只能從父輩們的談論中來了解那些古老的建築。
如今國家對古老民居的保護也日漸加強,旅遊性的開發使得民間對天井窯院的保護進一步加強,如果去了豫西漂流,可以住一次新建的天井窯院旅館,在這里你還可以看到豫西地區特有的民間藝術——道情皮影戲,民間雜耍,猴戲,評書等。
7. 霧靈山旅遊資源的開發現狀與保護
霧靈山旅遊資源的開發現狀與保護
摘要:霧靈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河北省興隆縣境內,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優良的生態環境的確是開展生態旅遊的理想場所。近年來,霧靈山的旅遊資源得到了比較充分的開發。但與此同時,由於在開發過程中的某些不當行為導致該地原始的自然環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壞。因此霧靈山旅遊資源的保護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自然資源 開發 破壞 保護
1霧靈山概況
霧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北省北部承德市興隆縣境內,地理坐標東經117°17′117°35′,北緯40°29′~40°38′。它地處北京、天津、承德、唐山四市之間,距北京140公里,距天津180公里,距唐山148公里,距承德135公里。該區境內山地屬燕山山脈,是燕山山脈的中段,其主峰即坐落在其核心區的中央。霧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覆蓋率高達93%,主峰海拔2118米,為燕山山脈主峰。屬溫帶大陸季風型山地氣候,具有雨熱同季、冬長夏短、四季分明、夏季涼爽、晝夜溫差大的特徵。地形地貌的復雜性,決定了氣候的多樣性,「山下飄桃花,山上飛雪花」,「山下陰雨連綿,山上陽光明媚」,「素有三里不同天,一山有三季」之稱。年平均溫度7.6°C,最熱月平均氣溫17.6°C,是華北「熱海」中的「避暑涼島」。霧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植被屬於我國「泛北極植物區中國----日本森林植物亞區」,是華北地區植物資源豐富的地區之一,有「天然植物園」、「綠色寶庫」和「天然物種基因庫」之稱。有高等植物168科665屬1870種,有野生動物55科112屬173種。其中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金雕、金錢豹,二類保護動物獼猴、斑羚等國家保護動物18種,其他級別重點保護動物121種。
2旅遊資源概況
霧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森林景觀為主體,蒼山奇峰為骨架,清溪碧潭為脈絡,文物古跡點綴其間,構成了一幅靜態景觀與動態景觀相協調、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渾然一體、風格獨特的生動畫 卷。這里山巒重疊,山清水秀,恬靜瑰麗,曲流溪澗,晶瑩碧透,煙霧浩渺,吐珠濺玉,奇峰怪石,如塑似畫。置身其中,峽谷壁立,石徑縈回,溝壑幽深。春天,萬物復甦,鳥語花香,花紅柳綠,蜂蝶纏繞,杜鵑花、丁香花、忍冬花等競相開放,奼紫嫣紅,即使是綠色,也顯出濃淡不同的色彩和層次,依照山的海拔高度的不同,花一層層的開,樹一層層的綠,到處一片生機盎然,讓您感到親近大自然的無限美好。夏日,山外驕陽似火,山內則樹木蔥郁,金蓮花如金鋪地,銀蓮花似玉漫坡,涼風送爽,飛瀑流泉,潭幽溪清。天然林遮陽蔽日,人工林木質芳香,強烈的陽光,經過層層疊疊枝葉的過濾,灑在大地上也只剩下幾個溫柔的光點。來此避暑納涼,會讓您心曠神怡、流連忘返。秋天,山下一片翠綠,山上的樺樹、落葉松已變的金黃,山腰的山楊、五角楓、櫟樹,一層層地變黃、變紅、變紫。放眼望去,片片紅葉,串串碩果,點點簇簇地鑲嵌在峰嶺層疊之間,似碧波上飄浮的片片紅帆,又似藍天上飄盪的朵朵霞雲。來此觀光,不僅可以看到層林盡染的多彩之秋,而且還可以採摘山珍野果,大飽口福。冬天,崇山峻嶺,銀裝素裹,玉樹冰花,茫茫林海一派北國風光,蒼松翠柏雪中剛勁挺拔,幽韻清冷,更顯出霧靈山凜然飄逸的冷峻神態。
3開發現狀
現已開發4個以生態旅遊為主的景區和100多個景點,即仙人塔景區、五龍頭景區、龍潭景區和清涼界景區。近年來,管理和建設力度日趨加大,游、購、娛、吃、住、行六大功能基本配套,並具備一定規模。每年都吸引了眾多的遊人來這里旅遊度假、參觀考察、覽勝觀光。霧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先後投資6000多萬元,對景區內公路、游覽步道、景區各類標志牌等設施進行了徹底改造,極大地豐富了景區科學文化內涵,凸現獨特的生態品位,繼承和弘揚了悠久的燕山文化。近年來,保護區推出以天然氧吧、消夏避暑、科學考察為主體的健康生態游活動,讓遊人在山水環抱之中返樸歸真,盡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賜,領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真諦。讓霧靈山成為人們回歸自然、生態旅遊的絕佳的旅遊勝地。霧靈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我國共有林業類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94 個, 河北省有1個,霧靈山是河北省唯一的林業類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也是距首都北京最近最具發展潛力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清涼界,壺口瀑布,霧靈山頂的雲霧繚繞景觀等都是開發了的比較好的旅遊地,歪桃峰等,還有山上的植被變化都是較好的旅遊景觀。除此之外,交通設施的開發,以及住宿條件,農家樂的開發,即為遊人提供了便利的條件。也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可貴的機會。
4旅遊資源的破壞
近些年來,由於旅遊資源的不斷開發,道路設施的建設,住宿地的建立。對植被造成了比較嚴重的破壞,比如,在硬化道路的兩側,植被的根部,樹葉等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另外,由於人為的介入,使得霧靈山的動物基本上絕跡,很多大型的哺乳動物現在都很難再見到。植被的種類比起以前明顯減少。水資源由於人工瀑布的開發,導致水資源不能正常的蓄積以及補給河流。破壞了水資源的更新與循環。水質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進而影響到了人們的正常生活用水。綜上所述,霧靈山的旅遊資源雖然的到了較好的開發,但與此同時,自然環境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5旅遊資源的保護
由於旅遊資源尤其是自然資源本身具有易被破壞性,同樣霧靈山的旅遊資源也具有這樣的特點,所以霧靈山旅遊資源的保護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針對上述情況。我覺得首先在開發旅遊道路的同時應該建立防護網,保護周圍的植被,第二,還得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建築應該順應地勢的發展。第三,在沿路應該多設立一些垃圾箱,方便遊人丟棄垃圾。另一方面也保護了環境。第四,我覺的應該禁止車上山頂,這樣可以避免汽車尾氣破壞山頂的自然環境。還有,沿路附近的山莊應該加強自身的環境保護意識,在各方面做好環保工作。,在排水,垃圾處理方面建立一套完善的設備和體系。不讓廢水和垃圾,流入河流,造成污染。還有要改變各山莊的衛生條件,以吸引更多的遊客。
綜上所述,霧靈山作為國家級的自然保護區,在科研,觀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旅遊資源的開發和保護具有重大的意義。做好開發和保護工作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希望所有政府部門,和機關人員,旅遊者,當地農民都參與到保護的工作中來。
8. 幫忙!!!!!
蘭州市區黃河濕地的生態環境已遭到嚴重破壞
新華社蘭州3月11日電(韓紅新)黃河流經蘭州市城區時,分布著總面積達數百萬平方米的濕地,然而蘭州市園林科學研究所今年3月初的調查表明:由於缺少有效的管理與保護,蘭州市區黃河濕地的生態環境已經遭到嚴重破壞。
調查結果顯示,黃河蘭州(市區)段河道濕地總面積552.9萬平方米,共28塊濕地。其中,近裸露濕地總面積113.5萬平方米,包括6塊濕地,人為破壞非常嚴重,濕地現場植被很少,近乎裸露,幾乎沒有任何濕地特徵;近自然濕地總面積237.2萬平方米,包括17塊濕地,這類濕地是黃河蘭州段現有濕地中保存最完整、最珍貴的濕地。調查認為,這17塊濕地目前亟待保護和修復。
調查發現,蘭州市濕地被盲目開發和非法佔有現象日趨嚴重,普遍存在採石挖沙、大建違章建築、將河道濕地佔用為企業倉儲場地,以及圍堵濕地進行經濟作物種植等現象。由於存在不同程度的圍墾、改造、淤積、污染、不合理開發等現象,破壞了濕地植被的自然生存條件,導致濕地植被日益減少。
同時,濕地污染嚴重,此次調查中所涉及到的濕地附近都有污水排放口。另外,由於過度採用和不合理利用黃河水源,黃河水量正在逐步減少,導致濕地水文也受到嚴重威脅,部分濕地因缺水而長期處於裸露狀態,濕地功能退化。為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西部宜圈定一些「無居民區」
在我國西部圈定一些「無居民區」,對於更好地保護西部環境和恢復西部生態平衡很有益處。
西部不少地區生態基礎過於脆弱,根本沒有承載過量人口的能力
國家確定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范圍包括12個省、市、自治區,面積佔全國陸地面積的70%多一點,人口佔全國28%,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僅50人,是全國平均密度的37%、東中部地區平均密度的14%。西部地區人口大多集中在四川盆地、江漢河谷、關中平原、黃河沿岸、涇渭河谷、滇黔桂川壩地區、河西走廊和南北疆綠洲區,個別地方的人口密度甚至高於中東部沿海地區。而大面積的戈壁沙漠區、海拔4000米以上的冰川凍土區則屬於人類不能生存區域,幾乎沒有人煙。
目前的問題是:介於河谷川壩人口稠密區和高原戈壁沙漠區之間、海拔一般在1500米-3000米之間的「過渡帶」,人口在不斷增加且活動頻繁,過度開發和粗放耕牧,使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如黃土高原乾旱的丘陵區、秦巴山區、川西高原、橫斷山脈;西秦嶺和青藏高原過渡區、沙漠邊沿區、內陸河沿岸綠洲區、江河源頭地區、河套地區和祁連山地等,要麼山體破碎、岩石穩固性極差、土層薄、坡度陡而極易形成滑坡和泥石流;要麼乾旱少雨,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嚴重;要麼多風沙、易起塵;要麼屬於江河水源區或者高原草甸區,植被單薄,被破壞後極難恢復。
這些地區生態基礎脆弱、易遭受破壞,完全沒有承載過量人口的能力,必須特別保護、謹慎對待。
人類在生態低載區活動過於頻繁,是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的直接原因
中國人口成倍增長的歷史並不久遠,20世紀中期僅有4億多人,在短短的半個世紀內迅速達到12.95億。西部省區也不例外,而許多原來人口稀少的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人口增長速度更快,這使人口稠密區不堪重負,人們不得不尋找新的生存空間,這就形成了不斷向人煙稀少區遷徙擴散的趨勢。
那些原始生態保存完好的地區,不斷被十分落後的原始耕作方式破壞,人們為了生存,只能在這些本來就十分脆弱、貧瘠的生態區進行掠奪性開發,代價是使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回報是大自然的一次次惡意報復:水土流失,水源乾涸、乾旱、暴洪、泥石流、沙塵暴肆虐、土地沙化、草原退化、鹽鹼化、雪線上升、河流來水漸少。這使人們生活愈加貧困,愈加瘋狂地向大自然索取,因而走入「越墾越窮,越窮越墾」的惡性循環。
根據比較分析,目前經濟發展基礎最差、發展速度最慢、貧困程度最高的地區,大都集中在這些生態脆弱區。
以甘肅為例:甘肅中部屬於黃土高原丘陵區,乾旱少雨,植被稀少。但隨著人口增加,人類活動極為頻繁,為了生存,人們只能向這些貧瘠的土地一再索取,砍了樹、拔了草,甚至連草根都要刨出來當柴燒。到80年代初期,這里的大片土地變成干山禿嶺。1983年,聯合國糧食計劃署專家科爾內先生考察定西地區時驚嘆道:「按照國際通用的衡量標准,像定西這樣人類難以生存的地方,人口承載量最多不能超過7-8人/平方公里,可你們卻達到128人,真是個奇跡。」
甘肅南部原來植被還比較可觀。隨著人口增加,不斷砍樹開荒,把陡坡地改為田地耕種,造成山體滑坡,泥石流災害不斷。假如沒有人類頻繁活動,這里的山肯定還是青的,水肯定也是綠的。
甘肅西部走廊地區,生態更為脆弱,北部是大沙漠連綿,南部是祁連山地,由於人類活動不斷向走廊南北擴展,使沙緣區新墾區原始生態改變,千百年形成的沙生植物帶和固定的砂礫保護層被破壞後,塵土裸露,遇風極易起塵揚沙,導致塵暴災害頻仍。
祁連山區本是河西內陸河流的水源涵養區,由於人類活動過多,導致上游草地和森林水源涵養功能降低,涵養區地下水位下降2米多,加之雪線上升,上游來水漸減,走廊區用水日緊,石羊河、黑河半道乾涸,下游無水供給,使民勤湖區地下水急劇下降,地表植被迅速枯死,弱水斷流,居延海消失,千年胡楊林「死而不倒,倒而不朽」。
類似甘肅這樣的情況,在西部各省區十分普遍。如可可西里和江河源頭地區的偷獵采葯、內蒙古阿拉善盟以及河套地區的過量開墾荒地,川西高原和橫斷山脈地區的森林砍伐和粗放耕作,都是造成生態破壞的直接原因---據報載:我國1/4國土出現荒漠化,其中95%集中在西部7個省區,尤以新疆、內蒙古、西藏、甘肅、青海、陝西、寧夏為重。全國1/3草場退化,寧夏、陝西、甘肅退化面積在80%以上,新疆、內蒙古、青海退化面積在50%以上,西南地區也出現了大片石漠化土地,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區、藏南大峽谷原始森林區、桂西山區、黔西山區、北卧龍自然保護區等,也不同程度遭到破壞。
西部生態狀況會直接影響全國,甚至可影響到世界氣候的變化
中國西部地區地域廣、地勢高,許多外流河和國內全部內陸河均發源於此,有「世界水塔」之稱。因此這一地域的生態環境狀況如何,對全國及至世界都會產生影響。
發源於西部高原的長江、黃河、珠江,是東部下游地區的生命線,不但孕育了人類歷史上的古老文明,而且為現代文明提供著寶貴的養分,在它們的下游,往往都是經濟文化最發達和人口最稠密之處。假如這些河流的源頭地區生態遭受破壞,這些水系必然產生巨大變化,要麼來水減少、河流乾涸、下游無水補給,變為荒漠(如塔里木河及羅布泊地區、黑河及居延海地區,黃河及下游頻繁出現的斷流現象);要麼遇雨成洪,將大量泥沙帶到下游沉積,形成地上懸河,或者在入海口大量淤積。大氣環流給西北地區形成許多多風區,號稱「世界風庫」,一旦土地沙化嚴重,植樹稀少,遇風極易起塵,是形成沙塵暴的客觀條件,受害范圍不但遍及我國北方地區,甚至遠達長江以南和韓國、日本。高原地區保存著許多珍稀的動植物資源和少有的物種活化石,假如生態遭破壞,環境發生較大變化,這些極為寶貴的物種就會滅絕,這將是整個地球的悲哀和不幸。
由此看來,中國西部地區生態環境狀況不僅直接影響西部自身,而且影響全國乃至世界。
圈定「無居民區」,設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西部生態環境的一條便捷道路
生態脆弱區一旦遭受破壞,恢復起來非常困難。據專家推斷,乾旱地區降雨量極少(大都在300毫米以下),而蒸發量往往在3000毫米以上。這些地區樹木極難成活,如無灌溉條件,栽樹是白栽。而西南喀斯特地貌區,土層極薄,流失後要在岩石上積一厘米土層,需要1000到3000年時間!現在這些地方的生態狀況再也經不起折騰了。要想盡快恢復,只能是遷移或相對集中區域人口,杜絕人類在生態脆弱區的開發性活動,果斷圈定一些「無居民區」,設立自然保護區,把這些人力暫時難以恢復的區域強行保護起來而使其自然地恢復,不失為一條便捷之路。
據悉,西部各省區已經全面實行天然林禁伐,可可西里、江河源頭、塔里木盆地、祁連山地、川西北高原、滇西北高原區均已設立自然保護區,寧夏賀蘭山區實施全面封山禁牧,山中600戶牧民和14.8萬只羊只將在2001年6月底前全部撤出山區。
陝北、隴東、寧東南和內蒙鄂爾多斯高原地區也在積極推廣家畜舍飼圈養,減少野外放牧。草原區實行圍欄放牧減少草原退化區的載畜量也是很有效的方法。各省區對荒山荒坡實行封山育林育草,沙漠邊緣區盡量減少開荒墾植和破壞性開發利用。青海已明令禁止在高原草甸區採挖蟲草和淘金開礦。
如果在圈定保護區范圍後,採取措施將居民遷出,或就近集中到小城鎮居住,停止人類進入保護區從事生產、生活活動,不要再去打擾這些寶貴的「凈土」,真正能使保護區變為「無居民區」的話,保護區生態將有望恢復。
用圈定「無居民區」保護和恢復生態,在中國西部地區完全可行
《經濟日報》去年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題目為《北大荒還是荒著好》,我們認為這個提法非常好。這說明,人們在經過一段盲目和無知的行為後,開始進行冷靜地反思,這是一種頓悟、一種猛醒,一種對自然、地球、人類、生命負責精神的張揚。那麼,既然北大荒還是荒著好,西部地區這么多生態脆弱區,何不也叫它先荒起來呢?筆者認為,在西部生態脆弱區用圈定「無居民區」的辦法實施保護,完全可行。
1. 這些生態脆弱區人口雖然不斷增加,生活生產活動頻繁,但畢竟還不是人口稠密區,異地遷移安置和就近相對集中難度不大,既可保護生態,又可促進小城鎮發展,還可有效地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經濟發展和市場發育,迫使生產生活方式改變,素質提高,推動落後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是一舉多得的好事情。
2. 圈定「無居民區」實施生態保護與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並不矛盾,而是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用圈定「無居民區」的作法,可以加快發展進程,調整結構和空間布局,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使西部大開發得以卓有成效地實施。在人口撤出自然保護區後,可進入城鎮或居民集中區,這有利於加快城鎮化進程;大量勞動力離開傳統落後的農牧業後,可以轉移到非農產業,從事工商業和服務業。這樣,人口相對集中,資源和能源消耗和低效的重復勞動會減少,公共基礎設施利用效率和整個勞動生產率都會隨之提高。同時,已經疏散了人口的生態保護區可設立專業保護隊伍加強管理,條件許可的甚至可開辟成有特色的旅遊觀光區。
3.特別乾旱區實行封閉性保護措施後,生態自然恢復的速度會明顯加快,有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甘肅境內黃河沿岸附近的黃土丘陵山區有一處軍用倉庫,整個庫區的五六個乾旱山頭被圍在鐵絲網內,人員和牲畜不能入內。十幾年過去後,同一片天,同一片地,一網之隔,卻是明顯的兩種現狀:鐵絲網外,人來人往、牲畜啃踏、小草無存,光禿禿一片黃土山頭;鐵絲網內,蒿草叢生、綠蔭蓋地,在雨水稍好的年份,青蒿高達1.7米,一片蓬勃生機,簡直無異於南方青山!如果把更多的禿山封存起來,不去踐踏破壞,幾年過去,必與那個庫區相同,何愁綠意不著、山川不美?
4. 就是戈壁沙漠區,只要封閉起來,人畜不再活動,地面和沙梁表面也會逐漸固化,起塵很少,偶爾還會有頑強的沙生植物生長,點綴其中。雖少有綠意,但其廣袤雄渾、壯闊,不失為一種蒼涼、粗獷、原始之美---山川秀美不是也包括這種自然美嗎?
果真如此,將是人類文明史中人與自然和睦相處、相得益彰的一大壯舉
圓明園灌木被大面積砍伐 遺址原貌遭到破壞
園內遺址原貌遭破壞,管理處稱砍掉灌木是因要清理垃圾
本報訊 (記者 劉建宏 張偉娜) 昨日,北大景觀設計學院院長俞孔堅在本報A03版發表評論指出,圓明園林灌木正被大肆砍伐。昨天,記者趕到圓明園進行調查發現,福海西側大面積的灌木和樹木遭到砍伐,不少高大的樹木被繫上綠色塑料繩待伐或者准備移走。
[被屏蔽的廣告]
[被屏蔽的廣告]
砍伐現場
裸露的樹樁上清晰地留下被鋸過的痕跡
昨天中午,記者在圓明園福海景區西側看到,不少地方挖了大坑或者挖出了新的河道,利用河道里挖出的泥土堆積起新的土山。部分已經栽種上了新移植來的柏樹和其他樹種,用竹竿支撐著樹干,防止被風颳倒。
與圓明園其他景區相比,這個地方明顯「漂亮」了很多,新挖成的河道里有水流過,河岸上是新鋪的路面,山坡上是新栽的綠樹。
在這片整改現場,記者發現很多綠色的塑料繩系在多處樹林內高大的樹木上,這些樹木有的直徑大約20厘米,而有的則直徑達到60厘米左右。粗略統計,被系塑料繩的樹木不下300棵。在福海的打靶場,一個山坡四面的灌木和粗大樹木已經全部被砍伐,一個個裸露的樹樁上清晰地留下被鋸過的痕跡,樹樁下的木屑尚未變黑。
公園管理處
要清理垃圾就要砍掉灌木
整改工程處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已工作了好幾年,對園內情況比較了解。他稱,用綠色塑料繩系的樹木准備砍掉或者移植到別的地方。過去這里種的都是灌木。
被砍的灌木有的是因病蟲害所致而無法成活,還有一些已經被移種到了別處。由於圓明園整治工程從今年開始,估計要在後年完成48個景觀的恢復。「那裡已經初步恢復完一個景觀了。」他說。
下午4時許,記者用電話聯繫上正在開會的圓明園管理處段書記。「這是整治工程的一部分。那些被砍的灌木都生長在垃圾上,要清理垃圾就要砍掉灌木。」段書記再次強調整個工程是經過專家論證過的。
是否會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經過哪些專家論證?段書記稱要開會,提前掛斷了電話。直到晚上8時,段書記一直拒絕接聽記者的電話。
-國家環保總局
圓明園林灌被毀將聽證
環保總局今天將公布聽證會參與人員名單
本報訊 (記者 馬力) 就專家質疑圓明園西部的砍伐樹木的「恢復工程」,國家環保總局環評司的有關負責人表示,明天召開的公眾聽證會,也將涉及論證這個舉動是否對生態和景觀造成影響。
「昨天我去圓明園看了,」這位負責人說,圓明園西部的「恢復工程」和湖底的防滲工程都屬於圓明園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的一部分,而整體的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圓明園管理處沒有依法向環保部門報批環境影響報告書,就擅自開工建設。他表示,這樣砍伐樹木的行為肯定會對生態環境和景觀產生影響。
而此次聽證會的報名今天凌晨0時截止,到昨天下午6時,報名人數已經達到了160人左右,環保總局今天將會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最終確定的參加聽證會人員名單。
-專家觀點
「清除垃圾砍伐灌木沒道理」
專家認為,地貌被破壞對遺址公園具有毀滅性
本報訊(記者 劉建宏 張偉娜)昨天,北京大學俞孔堅教授堅持自己的觀點:目前灌木被伐、地貌被破壞的現狀對於一個遺址公園來說無疑是具有毀滅性的,比防滲工程更具破壞性。
此外,北京大學環境學院城市與區域規劃系博士生導師吳必虎教授表示,「因為要清除垃圾就要砍伐生長在上面的灌木,聽起來很沒道理。」
吳必虎教授認為,圓明園內已形成了一個小的生態環境,即使要換新樹種也要經過國家有關部門批准。保持這個小生態環境,對於北京城市裡防風沙以及在美學上的意義,都有重要意義。
雲南三十年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面臨的形勢
由於雲南省自然生態環境多樣性和脆弱性特點,資源型粗放經營的經濟增長模式還沒有實現根本轉變,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口的不斷增加,自然資源開發的力度不斷加大,以植被破壞、資源不合理利用、水土流失、水質污染等為代表的環境問題仍很突出,從總體上看,我省的環境形勢依然嚴峻。
(一)、森林生態功能衰退,草地退化嚴重
——森林面積雖有增加,但林分質量不高。森林資源分布不均,西多東少,造成許多生態問題。在河谷地帶及湖泊面山,經濟活動頻繁,森林覆蓋率較低,不足以發揮其維持生態良性循環的功能,影響了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草地退化嚴重。全省83.45萬公頃的草地出現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中度以上退化的佔48.7%,而人工草地及改良草地速度緩慢,趕不上天然草場退化的速度,人工草地僅占總草地面積的1.3%。
(二)、毀林開荒、過度墾殖的現象仍然存在
——人地矛盾日趨突出。我省山地佔土地總面積的94%,人居適宜環境范圍小,人均耕地少,人口與環境、資源的矛盾極為尖銳。
——陡坡地耕作面廣量大,治理困難。在全省9632萬畝耕地(土地詳查數)中,大於25度的有1121.33萬畝,佔11.65%,一些地州50%的耕地坡度都在25度以上。
(三)、生物多樣性保護形勢依然嚴峻
——自然保護區面積和數量不能滿足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需要。雲南省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省份,盡管我省自然保護區個數已列全國各省區市的第一位,但自然保護區面積小,僅佔全省面積的6.94%,與我省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還不相稱。
——自然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雲南省雖然建立了相當數量的自然保護區,但除了少數國家級和部份省級保護區有過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外,其他保護區則幾乎沒有基建投資。有的保護區即使有過投入,也因為投資規模小,建設標准低,建設年代久,年久失修等原因,已不能滿足保護管理工作需要。由於沒有投入,另外還有不少保護區處於批而未建、建而不管、管而不力的狀況。
——珍稀野生動植物面臨威脅。由於珍稀野生動植物棲息環境受到生態破壞的影響,許多野生動植物的適宜生境范圍越來越小,並受到「島嶼化」、「生境破碎化」的影響。野生動物肇事補償費嚴重不足,賠償問題得不到解決,挫傷了群眾保護野生動物的積極性。
(四)、農村生態環境污染日趨突出
——農村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由於鄉鎮企業、畜禽養殖業的迅速發展,農葯、化肥、農用薄膜的不合理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農村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五)、水土流失仍很嚴重,邊治理邊破壞的現象依然十分突出
我省是全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省份之一,全省水土流失面積14.13萬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積的36.9%,每年流失土壤5億多噸,是全國年流失土壤量的十分之一,而且流失的土壤多是適宜耕作或植物生長的優質表土。
(六)、生態環境災害頻繁
我省是全國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廣、發生頻率高、損失重,尤其是乾旱、洪澇、地震、泥石流和滑坡等災害十分嚴重。全省地質災害點有20餘萬處,其中有危害7000餘處。有35個縣、市政府所在地、150個大中型廠礦、500多公里的鐵路、3000多公里干線公路、1000餘座水庫和小型電站受到地質災害的威脅。近些年,平均每年有6.7萬公頃以上的農田和20餘座中、小型水電站被淹埋或沖毀。因發生山體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災害而撤並了1個縣的建制,4個縣的縣城易地重建。
(七)、九大高原湖泊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嚴重
——入湖污染物不斷增加,水質受到不同程序污染。1998年,排入九湖的廢水量達25290.6萬噸,排入湖中的化學耗氧量(COD)、總氮和總磷分別為54566.5噸、11347.7噸和1372.2噸。廢水排放量和化學耗氧量排放量佔全省排放總量的比例分別高達35.1%和12.9%。
——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流域生態系統退化。由於歷史上對森林資源的過度砍伐,致使流域森林植被遭到破壞,目前九湖流域森林覆蓋率很低,不足20%。流域林種單一,大多以針葉林為主,植被蓄水保土性能差,水土流失嚴重。
——水資源普遍短缺,湖泊調蓄能力差,供需矛盾突出。九湖均為封閉或半封閉湖泊,無過境河流,大多要依靠回歸水的循環和外流域調水才能維持水量平衡。
——湖床淤積和湖泊沼澤化程度嚴重。由於長期以來大量泥沙和污染物排入湖中,加上「圍湖造田」等不合理的開發活動,致使湖面縮小,湖床淤積,一些湖泊出現沼澤化趨勢。
9. 夏季旅遊攻略
夏季旅遊攻略 資溪方家山瀑布群
方家山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由兩千多年前道教門徒方師公父女勇斗孽龍而聞名,而「神功普濟」龍王顯靈降甘露又更增加了他神奇的魔力。奇瀑、怪石、古樹、原始森林廣泛分布,有自然景點60餘處,區域內負氧離子含量全縣最高,據中科院長達2年觀測,最高處達36萬個/立方厘米,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
夏季旅遊攻略 資溪五台山
山上竹林密布,微風吹來,竹葉搖搖擺擺,像一片綠色的波浪。漫步在竹林里,能夠聞到了竹葉的清香,讓人心曠神怡。山巔經常白雲繚繞,奇花異草滿山遍地。站在五台山上,登高遠眺,馬頭山原始森林公園的全貌收入眼底。...
夏季旅遊攻略 資溪出雲峰
山脈延伸到金溪黃通。由潮或橋灣直上山波便是頂峰。頂峰上邊有廊宇,還有一個近 20平方米的天拱洞,供奉著南天大佛。更為寶貴的,現在出雲峰上有一寺廟,現有一居士名為友旺負責管理。從山底到山頂,一共有三個地方供香客拜祭。第一個為土地廟,第二個為觀音堂,第三個為大雄寶殿出雲峰。在出雲峰的大雄寶殿供奉著騰、王、葛三位仙師,七月初為三位仙師的誕辰。在每年的農歷六月底到七月初,都有眾多的佛徒拜祭,以七月初的人數最多。但是由於一場大火,祖譜被大火燒毀,歷史年代無從考究。出雲峰頂寺廟有一對聯題為「峰廟聳立遙臨萬年香火,出雲巍然高踞千層山嶺」。由於山高峻頂,周邊山峰上還生長著不少的名貴葯材,如石耳菇、七星劍等等,每到深秋都要招來不少的采葯仙師。同時還能採摘到十足的野生彌猴。生態環境優越,從山頂到山腰的一塊巨大光滑的平石上,便可一覽資溪的風景,更是美不勝收。
10. 雲南旅遊的問題,熟悉的人幫忙解答,謝謝
首選瀘沽湖、香格里拉,也可以都去,沒隔多遠。純天然的自然風光,純正的民俗文化。
像版納,大理,麗江這些地方開發太多,商業氛圍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