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旅遊產業發展行業管理
『壹』 怎樣做好鄉鎮旅遊產業發展與規劃管理
由於反向旅遊的存在,旅遊小鎮的發展有廣闊的市場,旅遊小鎮要取得成功,你就要給城市的遊客提供獨特的體驗。你要按照四化的標准來建設旅遊小鎮,分別是生態化、現代化、合理化和旅遊化。
生態化是當今規劃的大趨勢,也是未來村鎮發展的必由之路,而嶺背村有其獨特的良好的生態環境,發揮其生態環境優勢,協調保護與開發,經濟與環境的關系,是三村四化建設的立足點和出發點。
現代化是順應時代的發展,滿足時代的需求,是村鎮開發與建設的必由之路。現代化並不是指高樓大廈,而是指完備的基礎設施,優美的景觀,良好的生態環境,高效的管理機制和高品味的文化氛圍。
合理化是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積極保護和節約耕地,根據山地城鎮特殊的地形特點,集中緊湊的發展,控制用地規模。
旅遊化。實際上村莊的自身旅遊特色是一種特殊性的存在,是建設特色旅遊農村的有利條件,深刻挖掘旅遊產業的潛力,並加以合理的開發和利用。
對具體小鎮的市場定位、形象塑造,就需要更加專業的團隊為你提供幫助了。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有北京山合水易規劃設計研究院。他們有自己的網站。你可以去了解一下。
『貳』 我國可以從哪些方面優化旅行社業的行業管理
一、中國旅行社業的市場化進程
中國的第一家旅行社成立於20世紀20年代,但是中國旅行社的產業化進程卻是以1978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為起點的。在世界旅遊業繁榮與發展的大背景下,以中國的改革開放為契機,在市場經濟體制不斷深化與廣化的直接促進下,中國旅行社業從20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了歷史性的變遷進程。在這一進程中,突出的特徵體現為以下三個方面:從宏觀的角度看是從事業向產業的轉化;從微觀的角度看則是企業化的過程;從行政管理的角度而言,就是從以行政管理為主向法制化、規范化行業管理的轉變。當然也還有其它一些特徵,比如在市場化的過程中還可以區分從寡頭壟斷到壟斷競爭再到完全競爭,從面向單一市場到面向多元市場;在企業化的過程中從經驗管理轉向科學管理等一系列明顯的變革過程,但是從大的方面來看則主要是市場化、企業化和法制化的變革過程。在這一進程中,需要對微觀運行主體在市場獲利機會的引導下不斷擴大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爭取經營范圍,並在此過程中企業與企業市場、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特別是企業與政府之間的市場化博奕給予足夠的關注。到目前為止,這一變革仍在進行之中。鑒於中國的國內旅遊市場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出境旅遊市場還在培育之中,宏觀層面上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尚未完全建立和完善,我們也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旅行社業目前尚處於市場化、企業化和法制化進程的初級階段,隨著旅遊市場的發育和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中國旅行社業正面臨更深層次的改革、更大范圍內的開放和更為復雜多變的創新任務。
二、中國旅行社業現狀分析
經過20餘年的市場化進程,中國旅行社業已經具備了相當的規模,旅行社也通過市場化運作積累了不少寶貴的經營意識和管理經驗。通過對中國旅行社業現狀的總體分析和對若干企業的具體調研,課題組認為下面幾個判斷是適合中國旅行社業現狀的。
1、 行業內的企業數量規模與中國旅遊市場發展需要大體上相適應,在部分細分市場上如商務旅行代理領域還存在結構性供給不足的現象。
2、 從市場結構上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以三大社為代表的中國旅行社產業集中度不斷下降。隨著越來越多的投資主體的進入,這種產業態勢的分散化仍然在進行中。值得注意的是,市場競爭的結果使得一些大型旅行社,特別是大都市和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位居「雙百強」前列的一些大型旅行社,重新呈現出基於市場競爭基礎上的規模化發展態勢。
3、 從企業行為上看,中國旅行社業的專業化程度是逐年升高的:2000年為94.5%。絕大多數中國旅行社是主導產品經營型企業,並且正在日漸強化這種專業化經營的色彩,表現在現實中就是旅行社橫向擴張的沖動。
4、 從表面上看,全國旅行社業處於微利運行狀態,但是考慮到企業避稅、國有企業激勵約束機制不健全、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等原因,中國旅行社業還是有較大的利潤增長空間的。否則就無法解釋為什麼一方面行業利潤越來越低,另一方面進入主體越來越多的「市場悖論」。在今後的一個時間,中國旅行社業的利潤增長空間將主要由「制度創新利潤」構成。
5、 從實地調研看,中國旅行社業的競爭力結構呈比較明顯的非均衡態勢。這種不均衡表現為地區性的東中西部的差異,也表現為不同企業之間—比如國際社與國內社之間--經營管理水平和競爭能力的差異。
6、 從產品創新能力、品牌建設、網路構建等企業核心競爭力要素方面分析,中國的旅行社距離國際同類企業還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
7、 從信息技術的應用深度和應用效果上看,我們的差距還是十分明顯的:我國旅行社信息技術普及程度低,目前只有為數不多的旅行社採用信息技術;旅行社與飯店業、 交通運輸業等相關部門和旅行社之間的聯網系統尚不發達;旅行社與世界上影響巨大的計算機系統缺乏足夠的聯系,聯網工作也只是剛剛起步。之所以有如此差距,有旅行社企業自身的原因,也是產業關系和宏觀制度環境方面的原因,比如在線付款難以實現,網路價格不透明,預期收益與現實收益之間存在差距,等等。
8、分析中國旅行社產業現狀不能不看到中國合資旅行社的運作及其影響。盡管合資社只佔很小的部分,對市場結構的現實沖擊也不是很大,但是它們對中國旅行社產業發展和企業運營的影響將是深遠的。這些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法律意識的強化;注重現代管理制度的引進與落實;明確的發展戰略導向。
三、中國旅行社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在未來五到十年的時間里,中國旅行社業將面臨著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旅遊市場持續增長、旅遊市場細分、信息技術的普及以及企業變革和行業重組等一系列全新的變化。
1、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中國旅行社業的影響
從入世談判中有關旅行社的具體承諾可以看出,入世以後,旅行社市場的開放並不是無條件的一步到位,而是漸進式的,是有條件的逐步到位。但是也不排除出於更高層面的戰略考慮,我國主動把開放時間提前和把開放范圍擴大。
從客觀角度來看,入世對中國的旅行社而言,是機遇與挑戰並存,這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利於國際客源量的增加,但國外旅行社將參與瓜分市場;利於引進新的旅行社運行機制和企業制度的改革,但也會使部分中資旅行社面臨生存危機;加速中資旅行社人才的外流,但有利於從業人員整體素質的提高;有利於加速企業制度改革和分工體系的調整。除直接影響外,我們還需要考慮「入世」對中國旅行社業的間接和長期影響。間接影響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把握,一是對中國旅行社產業關系的影響;二是國際商業規則和行業慣例的影響。長期影響主要是對人的觀念的影響,其次是對企業的行業方式的影響。
2、宏觀經濟走向與市場經濟體制對中國旅行社業的影響
就近期的情況來看,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將會給中國旅行社業的制度環境帶來一些可以預期的影響:全國統一市場的建立與完善給旅行社業的網路化建設和集團化發展提供了全新的制度運行空間;中小企業扶持體系的建立與運行有利旅行代理商的分工和旅行社的專業化經營;民營經濟的發展與壯大必然會對中國旅行社的產權結構、法人治理結構和企業行為帶來較為深遠的影響。
3、旅遊市場發展對中國旅行社業的影響
對旅遊市場的回顧與展望是分析中國旅行社業發展戰略和管理策略的市場基礎。隨著中國旅遊市場的總量增長和結構優化,旅行社的市場創新和產品創新的方向和路徑也需要相應的調整。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旅行社行業在繼續穩定入境旅遊業務的同時,在出境旅遊和國內旅遊方面尚存在巨大的市場潛力。表現在市場行為上就是國內商務、散客、度假、專項與特種旅遊產品的創新,以及中國旅行社企業努力擴大中國公民出境旅行與旅遊服務的同時嘗試更高層次的跨國經營。
4、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普及對中國旅行社業的影響
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起,由於國際互聯網的廣泛應用使得消費者有能力以低成本獲得大量的產品信息,從而改變了產品與服務的傳統分銷渠道。我國的旅行社在性質上類同於歐美的旅遊批發經營商,未來受到信息技術的沖擊遠不會像歐美旅行代理商所受的沖擊那樣嚴重,如果說有影響的話,可能來自相關產業應用信息技術對旅行社的經營模式的影響要比消費者的消費模式的變化影響更大。
5、產業關系的變化對中國旅行社業的影響
從總體上,與旅行社業相關的各個產業已經處於或正在向市場化、企業化方向邁進。就是那些自然壟斷或長期依靠行政力量維持壟斷的行業也是如此。
四、面向21世紀的中國旅行社業發展戰略與經營策略
1、產業政策
(1)按國民待遇原則,平等對待所有的市場主體
必須在法律法規的框架內明確非國有資本可以進入包括入境旅遊、出境旅遊在內的經營范圍,旅遊主管部門不要設置所有制方面的限制門檻。為此,需要出台相應的產業政策,鼓勵民營經濟通過新設、參股、控股、購並等途徑進入旅行社業。
(2)建立更加開放的旅遊市場體系
在這方面的政策取向應該是鼓勵和扶持旅行社在全國范圍內設立跨區域的分支機構,促進人力資源生產要素的全國性流動,並在旅行社連鎖經營和特許經營等方面給予更為寬松的產業環境,同時給予相應的制度援助。為促進分工體系的調整,國家旅遊主管部門需要努力推進地方旅遊市場對外地開放。
(3)開展對港澳游和台灣游的專項政策調研工作
兩岸四地同時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的現實,需要我們進行專題的調查研究,為制訂相應的產業政策和管理辦法做好准備。
(4)做好外商控股、獨資旅行社的試點與監管法規的起草工作
現在入世的承諾表已經出來了,2003年年底允許外商控股,2005年年底允許外商獨資注冊旅行社。在此過程中,我們不能消極等待,要考慮開放時間表提前的可能性主動做好相應的試點工作,並為相關監管法規的出台與完善預留時間。
(5)調整出境旅遊產業政策,從抑制型向促進型轉變
為適應中國公民出境旅遊快速發展的局面,培育中國旅行社業跨國經營的能力,有必要調整出境旅遊產業政策,從「適度發展」轉向「穩步增長」。與此同時,在有序開放中國公民出境目的地的同時,要求對方開放市場,允許我國旅行社在當地設立分支機構。
2、分工體系
(1)修訂《旅行社管理條例》,構建市場化導向的產業分工體系。按旅遊經營商/旅遊批發商、 旅遊與旅行代理商的垂直分工分類體系,而不是按國際、國內這種水平分工為導向的管理體系對旅行社進行管理。針對不同類型的旅行社設定不同的進入與退出管理機制,比如批發商/經營商的注冊資金和質量保證金,以及違規處理辦法就要比代理商要求高一些。而對於旅遊與旅行代理商,以及旅遊經營商自設的分支代理機構降低進入的政策壁壘。另外要求進入市場的企業不分所有制、不分內外資,必須加入某一相應的行業協會。
(2)引導和扶持大型旅行社集團的構建與發展。主要通過各種行政的、市場的手段讓境內外不同所有制的其它行業的大型企業集團和投資主體進入到行業中來,或者購並大中型旅行社,或者通過大中型旅行社之間的市場行為,構建行業領導者。也要鼓勵大型旅行社進行關聯型多元化發展,通過投資、合作等方式進入交通、景區景點、飯店等企業。從政府的角度來說,引導和扶持大型旅行社集團還包括綜合利用各類政策促進中國旅行社業的國際化經營。
(3)調整行業管理范疇,促進旅遊與旅行代理商的形成與發育。旅行社協會在會員范圍方面要從國際慣例出發,把航空、火車、遊船、飯店等代理機構納入到旅行服務商的范疇中。
(4)以分工體系調整為突破口,培育大型旅遊批發商和小型旅遊代理商。
(5)加快合資旅行社建設步伐,擴大產業規模。
3、企業制度
(1)國有旅行社的所有制改革與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對於國有旅行社來說,可以通過股份制或其它相關途徑完成公司制改造,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為此,各地旅行社要積極探索各種形式的中外合資、多類型法人相互持股、員工持股、經理層持股等多種形式的改制途徑。
(2)旅行社產業內外部資金的相互流動。旅行社產業內外部資金要相互流動,當前主要是讓更多的產業外資金進來,爭取用5到8年的時間組建3-5家全國性的綜合旅遊批發商集團,10家左右區域性的專業化為特色的旅行社集團。
(3)深化產權改革,完善現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旅行社應致力於建立健全決策民主、運作科學的內部經營管理機制。在內部組織架構上,變以導游外聯人員為中心向職業經理人員為中心。大力加強企業管理制度和企業文化的建設,構建正規企業的長期競爭優勢和發展基礎。
4、行業管理
(1)政府主管部門的價值取向與行為導向。政府要減少行政性審批環節,要把社會可以自我調節和管理的職能交給社會中介組織。加大信息化平台、信息採集與公布、行業統一慣例等公共產品的供給。
(2)加強行業協會在市場規范與管理方面的作用。政府要積極培育旅行社行業組織的建設,要突現旅行社行業組織的獨立地位,使其真正代表旅行社行業的整體利益。旅遊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根據管理有效的原則和旅遊市場的成熟度逐步轉移一些管理、服務職能給旅行社行業組織。在現階段,主要是健全行業組織,每家旅行社至少加入一個行業組織,使每一個旅行社都能在組織中活動。隨著旅行社業的發展,逐步按照旅行社的需求組織更有特點和特殊性質的行業組織(如批發商組織、零售商組織等)。在政府給予若干扶持政策,解決行業組織經費來源和全國網路形成與運作的基礎上,協會也要加強行業組織的自身建設。
(3)加強旅行社管理高層次人力資源培訓工作。在今後的一個發展階段,旅行社業尤其需要懂得計算機、外語、旅行社業務和專業知識的復合型的金融、投資、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開發與管理方面的高層次人才。我們建議:聯合中國官、產、學、研各方力量,組建「中國旅遊發展研究院」,作為旅遊業的產業發展研究、企業管理研究、人力資源開發的運作平台。
(4)關於政府行為和產業規制方面的幾點具體建議:加大對旅行社經理人員的違規監管力度;加強培訓工作和市場監管,營造環境,服務企業;逐步解決國家、省級、副省級、地區級旅遊主管部門的縱向分權問題;對旅行社質量保證金實施動態管理
5、經營策略
(1) 樹立全球化視角的戰略觀念。我們的旅行社要有意識、有能力站在全球旅遊市場發展和旅行社競爭的高度來思考自己的發展規劃和管理戰略。
(2)樹立品牌競爭的意識。相對於價格競爭而言,品牌競爭是旅行社在更高層面進行的競爭,也是中國旅行社業走出價格競爭低谷的有效途徑。
(3)高度重視中國公民的國內旅遊市場。中國公民的國內旅遊是中國旅遊業的基礎,也是中國旅行社與外資旅行社競爭的優勢之所在。
(4)重視人力資源開發與使用,特別是高素質經理人員的激勵機制建設。這裡面有三個層面的問題,企業家和戰略投資者層面、職業經理人的層面、企業經營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隊伍。
(5)適應旅遊者消費需求變遷,採取靈活多樣的產品組合策略。針對旅遊者消費模式的發展變化,中國旅行社的企業定位、產品組合和技術創新都需要做相應的調整。首先應該明確定位為「旅遊服務提供企業」。其次,我國旅行社的主營業務應該進行一系列的戰略轉移。第三,考慮到旅遊市場結構的變化,我國的旅行社應該改變目前的經營模式。
(6)應用、推廣和普及信息技術。第一個階段,信息技術主要應用於企業內部管理,尤其是規模較大企業的內部管理。第二個階段,信息技術主要應用於旅行社外部網的建設。第三個階段,信息技術的應用主要表現為旅行社應用互聯網和通信技術整合營銷系統,加強市場信息搜集、促銷、分銷與客戶關系管理工作等。
6、加強對國外旅行社發展戰略與運作策略的研究
入世以後,中國旅行社業必將面臨著更為直接的國際競爭,只有做到「知己知彼」,了解那些在旅遊市是場上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旅遊企業的發展戰略和運作策略,我們才能夠實現「積極參與、趨利避害」的目標,才能夠增強民族旅行社企業核心競爭力。這一領域的研究僅僅依靠單個企業的力量是不現實的,政府的旅遊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專業研究機構與大型旅行社企業集團要相互溝通並承擔起更多的研究和信息傳遞任務。
『叄』 旅遊資源產業發展戰略措施
在阿勒泰地區旅遊資源總體評價和分類型旅遊資源評價的基礎上,結合阿勒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產業結構調整及產業升級需求,對地區旅遊資源進行功能區劃,提出促進旅遊業健康持續發展相關戰略措施。
一、旅遊資源開發利用空間布局
優化阿勒泰地區旅遊資源開發利用空間布局,促進旅遊業在空間布局上的協調、有序發展。以喀納斯生態旅遊區和可可托海風景旅遊區兩個「龍頭」景區為重點,在阿勒泰地區構建三大旅遊環線、六條旅遊發展軸,劃定6大功能分區。此外,根據國家、新疆主體功能區規劃、阿勒泰地區生態環境保護等要求,結合旅遊資源開發利用適宜性評價,劃分了旅遊禁止開發區等四大功能區。
(一)三大旅遊環線
1.西環線:西域邊陲風情旅遊環線
范圍:自北屯市(兵團)、福海縣至阿勒泰市,經喀納斯,沿西域邊陲風情旅遊景區軸,經217國道至布爾津縣,再至北屯市、福海縣。
旅遊特色:集綜合自然景觀、邊境風光、西域風情為一體的綜合型旅遊環線。
功能定位:以喀納斯景區為龍頭,整合系統的以地貌景觀為主的旅遊資源,開展生態觀光旅遊。開展以邊境、口岸、邊防為基礎的邊境貿易旅遊活動。開展以人文景觀及民俗文化活動為載體的西域風情旅遊活動。
2.東環線:阿爾泰文化觀光休閑旅遊環線
范圍:自北屯市(兵團)至阿勒泰市,沿千里阿爾泰文化長廊至富蘊、青河、塔克什肯口岸,經青格里河沿線,沿324公路至福海,再到北屯市。
旅遊特色:以阿爾泰文化為主題的觀光休閑旅遊環線。
功能定位:以游牧文化、草原絲路、成吉思汗之路為主要內容的阿爾泰文化旅遊。以阿爾泰山地度假、烏倫古湖水上休閑、阿拉善溫泉療養、阿勒泰冬季旅遊及夜間旅遊為依託的休閑旅遊。以塔克什肯口岸、三道海子為依託的邊貿旅遊。
3.大環線:阿勒泰地區綜合旅遊環線
范圍:由西域邊陲綜合景觀西環線和阿爾泰文化觀光休閑東環線構成。
旅遊特色:阿勒泰旅遊的資源匯集環線、形象展示環線。
功能定位:串聯阿爾泰山、山前平原、額爾齊斯河自然風光及人文資源、烏倫古河流域及烏倫古湖、邊境口岸、阿勒泰地區主要城市,形成匯集阿勒泰地區旅遊資源、景區景點的大環線。阿勒泰地區旅遊形象展示的窗口。阿勒泰地區成為區域性旅遊目的地的旅遊交通主體框架。
(二)六條旅遊發展軸
阿勒泰地區旅遊發展軸共包括兩條橫軸、四條縱軸。
1.擬建阿爾泰(金山)文化旅遊橫軸
范圍:東起塔克什肯口岸,沿阿爾泰山麓,西至阿黑吐別克口岸。
特色:融草原絲路、成吉思汗之路、游牧文化探秘於一體的阿爾泰文化旅遊長廊。
功能定位:以千里岩畫長廊為代表的游牧文化遺跡薈萃之路。草原絲路探秘之路。成吉思汗行蹤探索之路。貫通阿爾泰山幾大旅遊區、旅遊景區景點,壓縮旅遊交通時間、提高行游比的旅遊交通大動脈。連通青河縣、富蘊縣和阿勒泰市的快速通道。
2.提升額爾齊斯河(銀水)風光旅遊橫軸
范圍:東起青格里河,依託額爾齊斯河,西至額爾齊斯河南北灣。
特色:中國唯一一條流入北冰洋的國際河流——額河銀水風光帶。
功能定位:以額河沿岸、河谷風光、沿途景區(點)為主要內容的路上觀光。以水上漂流、遊船為主要形式的水上觀光。在額爾齊斯河南北灣附近,爭取開通中哈兩國出入境水上短距離觀光游。貫穿阿勒泰地區南部的吉木乃口岸旅遊區、烏倫古湖休閑旅遊區和五彩城風景旅遊區的交通大動脈。連通北屯市、布爾津縣、哈巴河縣及中蒙、中哈口岸的快速通道。
3.擬建西域邊陲風情旅遊縱軸
范圍:北起那仁夏牧場,沿中哈國境,經阿黑吐別克口岸、吉木乃口岸,南至黑山頭。
特色:游中哈俄三國邊境,賞西域風情。
功能定位:以額爾齊斯河南北灣、阿黑吐別克口岸、吉木乃口岸和規劃建設的喀納斯口岸委代表的中、哈、俄邊境觀光游及邊貿旅遊。以185團、186團為代表的軍墾文化旅遊和以白哈巴中國西北第一哨、北灣邊防站(額爾齊斯河出口)、西北邊境第一連、吉木乃邊防站、達爾罕邊防站為代表的邊防旅遊。集阿爾泰山、喀納斯湖、那仁草場、額爾齊斯河、白沙湖、鳴沙山、木斯套冰川為一體的系統地貌景觀觀光游。展示以沿線人文景觀及民俗文化活動為載體的西域風情。
4.提升喀納斯生態旅遊縱軸
范圍。自217國道,至布爾津,沿232省道,至喀納斯景區。
特色:人間仙境喀納斯的經典生態旅遊軸。
功能定位:連接布爾津與喀納斯景區的快速通道。遊客進入喀納斯景區的主要通道。阿爾泰文化軸和額爾齊斯河風光軸的主要連接線之一。
5.擬建阿爾泰山水休閑旅遊縱軸
范圍:自217國道至布爾津,沿232省道至喀納斯景區。
特色:阿勒泰山水夏季避暑度假之旅。「人類滑雪起源地」冬季滑雪度假之旅。
功能定位:為國際國內遊客進入阿勒泰地區的主要通道。連接北屯市、阿勒泰市及其周邊景區(點)的便捷通道。融合阿爾泰山地度假、烏倫古湖水上休閑、阿拉善溫泉療養、阿勒泰冬季旅遊及夜間旅遊,彰顯阿勒泰山水休閑度假的特色旅遊軸。
6.提升可可托海觀光度假旅遊縱軸
范圍:由216國道連接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經五彩城、恰庫爾圖鎮,再經226省道至富蘊,再至可可托海景區。
特色:奇特的西域景觀,多彩而神秘的國家地質公園。
功能定位:遊客自阿勒泰地區東部進入的通道。與阿爾泰文化軸、額爾齊斯河風光軸一起,構建可可托海作為阿勒泰地區的兩大龍頭景區之一、成為景區性旅遊目的地的旅遊交通框架。連接五彩城、卡拉麥里有蹄類自然保護區、古恐龍化石區、可可托海、地質3號礦坑、神鍾山、額爾齊斯河河源,彰顯阿勒泰地區以沙漠、雅丹地貌、地質礦產等為特色的西域景觀的特色旅遊軸。
(三)六大旅遊資源功能區
依據旅遊資源評價基礎,結合國際國內旅遊市場需求、旅遊產品結構調整以及旅遊資源開發的可行性,對阿勒泰地區旅遊資源進行功能分區,共劃定喀納斯生態旅遊度假功能區等6大功能區。
1.喀納斯生態旅遊度假功能區
功能區范圍大致包括:大喀納斯景區、布爾津縣和哈巴河北部。
區內主要旅遊資源:河流與冰川湖泊,如喀納斯湖、阿克庫勒湖、喀納斯河、禾木河等。山地和冰川地貌景觀,如友誼峰、山地冰川、第四紀冰川地貌。自然生態景觀,如西伯利亞泰加林景觀、高山草原牧場。喀納斯村、禾木村、白哈巴村等特色村寨。
功能定位:本功能區為阿勒泰地區旅遊業發展的「金牌」旅遊區,可拉動地區西域邊陲風情旅遊西環線旅遊業發展。以生態旅遊、度假旅遊、民俗文化旅遊、專項旅遊、特種旅遊、夜間旅遊和冬季旅遊為主導旅遊產品,共同打造喀納斯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
2.可可托海觀光度假旅遊功能區
功能區范圍:富蘊縣北部。
區內主要旅遊資源:可可托海、三號礦坑、可可托海鎮、大東溝河段、野鴨湖、薩依恆布拉克夏牧場、唐巴拉岩畫、可可托海溫泉、額爾齊斯河河源等。
功能定位:本旅遊區是阿勒泰地區旅遊業發展的第二大旅遊區,地位僅次於喀納斯生態旅遊度假功能區。直接帶動阿爾泰文化觀光休閑東環線旅遊業發展。以觀光旅遊、度假旅遊、科普科考旅遊、金礦奇石旅遊、攝影繪畫旅遊、冬季旅遊為主導旅遊產品,共同打造國內知名可可托海觀光度假旅遊目的地。
3.阿勒泰市山水休閑度假旅遊功能區
功能區范圍:阿勒泰市、北屯市(兵團)、福海縣北部及中部地區、富蘊縣西北部地區。
區內主要旅遊資源包括:紅山嘴口岸、蝴蝶溝、淘金溝、阿拉善溫泉、五指泉、樺林公園(沙里福汗公園)、西域滑雪場、金山滑雪場、將軍山滑雪場、小東溝冰雪度假村、薩熱闊布、托勒海特景區、烏倫古湖和吉力湖等。
功能定位:本旅遊區為阿勒泰地區以山水休閑、度假為主要功能的旅遊區,以休閑旅遊、度假旅遊、文化旅遊、特色旅遊、商務會議旅遊、都市旅遊、養生保健旅遊、專項旅遊、冬季旅遊為主導旅遊產品,共同打造阿勒泰市這一國際化旅遊目的地城市、國際知名的冬季旅遊目的地。
4.西域邊陲風情旅遊功能區
功能區范圍:吉木乃縣和哈巴河縣的中部及南部地區。
區內主要旅遊資源:吉木乃口岸、木斯套冰川、神石城、額爾齊斯河北灣、白沙湖、鳴沙山、阿黑吐別克口岸、樺林公園、哈龍溝等。
功能定位:本旅遊區是阿勒泰地區突出西域風情、西北邊境旅遊、中哈邊貿的旅遊區,是西域邊陲風情旅遊西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出入境旅遊和邊境邊防邊貿旅遊、西域景觀觀光旅遊、民俗文化旅遊、特色商品購物旅遊為主導旅遊產品,充分發揮喀納斯景區和吉木乃口岸輻射帶動作用,開拓國際旅遊市場,形成哈巴河縣和吉木乃縣域旅遊資源的整體優勢,實現該區域旅遊業健康持續發展。
5.三道海子游牧文化旅遊功能區
功能區范圍:青河縣。
區內主要旅遊資源:三道海子、套查干郭勒湖、薩木特墓、塔克什肯口岸、河狸自然保護區等。
功能定位:本旅遊區是阿勒泰地區突出原生態草原游牧文化、成吉思汗之路尋蹤、中蒙邊貿旅遊特色的旅遊區,是阿爾泰文化觀光休閑東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出入境旅遊、邊貿旅遊、特色商品旅遊、觀光旅遊、文化旅遊為主導旅遊產品,加強中蒙旅遊合作,打造草原生態的草原游牧文化旅遊品牌和亞歐草原民族祭拜中心,形成旅遊資源開發利用合力,促進旅遊業的發展壯大。
6.准噶爾盆地乾旱荒漠景觀旅遊功能區
功能區范圍:福海縣南部和富蘊縣南部。
區內主要旅遊資源:古恐龍化石、鳴沙山、卡拉麥里有蹄類自然保護區、五彩城、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等。
功能定位:本旅遊區是阿勒地區乾旱荒漠景觀集中、適合開發利用沙漠觀光和休閑的旅遊區,是阿勒泰地區綜合旅遊大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沙漠觀光、休閑和野生動物觀賞旅遊的主要景區。打造以沙漠觀光、沙漠攝影、地質礦產科普科考、野生動物觀賞和沙漠休閑旅遊為主導的旅遊產品,注重發揮旅遊資源整體合力,注重生態環境保護。打造遊客經216國道進出阿勒泰地區這一門戶旅遊區,使之成為北疆旅遊線上的亮點景區,中國最美麗的雅丹地貌景區之一。
(四)四大基於生態環境保護和旅遊資源開發的功能區
根據國家、新疆主體功能區規劃、阿勒泰地區生態環境保護等要求,結合旅遊資源開發利用適宜性評價,阿勒泰地區劃分了旅遊禁止開發區等四大功能區,提出了功能區旅遊資源開發等方面的管理政策。其目的是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開合開發利用旅遊資源,引導與控制四大功能區內旅遊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方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工作。
1.旅遊禁止開發區
如下區域可劃定為旅遊禁止開發區:國家及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世界文化自然遺產、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等的核心區。冰川、重點保護河段、重點保護湖區、飲用水源地保護區、景區一級生態保護區、文物保護單位、基本農田等為主體的區域。
禁止開發區管理政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2013年4月25日公布,同年10月1日施行)及相關規劃,對自然文化遺產保護區、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保護區、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區、有特殊價值的自然遺跡所在和文化遺址等,實行強制性保護,保持其原生態、完整性,嚴格控制人為因素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干擾或破壞。區內嚴禁旅遊資源開發活動,有序引導人口逐步向區外轉移。區內禁止建設各項旅遊接待設施,嚴禁旅遊、生產等活動。禁止開發區內要依法關停、轉移破壞環境、排放污染物的企業,實現污染物零排放,避免礦山地質環境遭受破壞。
2.旅遊限制開發區
旅遊限制開發區是指生態環境系統脆弱、生態重要性程度高、自然災害風險大,開展大規模旅遊開發的條件較差,且關繫到較大范圍涉及生態安全的區域。此外,還包括以生態敏感區、文物保護單位等景區(點)為主題的區域。
旅遊限制開發區管理政策。對發揮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防風固沙功能,以及維護生物多樣性功能的區域,嚴格限制旅遊資源開發強度,確保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在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對較強的地區有限制的發展旅遊、農林牧產業生產和加工、觀光休閑農業等產業。區內在開展旅遊資源開發環境影響評價的基礎上,嚴格限制旅遊接待設施建設,要對旅遊活動的類型、方式和強度要做出明確規定。限制開發區內要限制企業的資源開發利用活動,保證排污企業污染物排放總量水平下降,實現所有污染物的達標排放。
3.旅遊優化開發區
優化開發區是指旅遊資源開發強度較高、資源開發利用、以及環境保護等問題突出的區域和以風景區(點)、特色古村落等為主體的區域。
旅遊優化開發區管理政策。在旅遊資源開發強度較大的地區,調整和優化旅遊產品結構和發展方向,切實提高旅遊業發展經濟和社會效益。在旅遊開發強度較低的地區,適量建設必要的旅遊服務設施,組織適宜的風景旅遊、休閑旅遊活動。旅遊優化開發區內要實現更高要求的減排目標,提高污染物排放標准,增加實施總量控制的污染物的種類,實現旅遊效益增加。旅遊開發區內要加強對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地質災害的保護與治理。
4.旅遊重點開發區
重點開發區是指已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旅遊產業發展潛力較大的區域,主要是指旅遊景區的中心區、特色旅遊城鎮等為主體的區域。
旅遊優化開發區管理政策。在提高旅遊產業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節約與集約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促進旅遊業健康發展,成為區域旅遊業發展的引擎地區。區內可開展旅遊服務設施的集中建設,組織和開展多樣化的觀光、休閑、度假和娛樂活動。旅遊重點開發區內要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提高污染物排放標准,減少污染物的排放總量。存在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地質災害的旅遊區,要開展綜合治理。
二、戰略措施
(一)組織編制實施地區、市縣旅遊發展規劃
阿勒泰地區及6縣1市旅遊資源豐富。按照《旅遊法》等的要求,阿勒泰地區行署,按照地區、各縣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要求,組織編制旅遊發展規劃,並將旅遊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根據旅遊發展規劃,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編制重點旅遊資源開發利用的專項規劃,對特定區域內的旅遊項目、設施和服務功能配套提出專門要求。建立旅遊規劃調整或修編程序,促進規劃編制實施機制動態化。
旅遊發展規劃內容有:旅遊業發展的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旅遊資源保護和利用的要求和措施,以及旅遊產品開發、旅遊服務質量提升、旅遊文化建設、旅遊形象推廣、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要求和促進措施等。
旅遊發展規劃應當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環境保護規劃以及其他自然資源和文物等人文資源的保護和利用規劃相銜接。各級人民政府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應當充分考慮相關旅遊項目、設施的空間布局和建設用地要求。規劃和建設交通、通信、供水、供電、環保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要兼顧旅遊業發展的需要。
阿勒泰地區行署、各縣市人民政府要組織對本級政府編制的旅遊發展規劃的執行情況進行評估,並向社會公布。制定並組織實施有利於旅遊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產業政策,推進旅遊休閑體系建設,採取措施推動區域旅遊合作,鼓勵跨區域旅遊線路和產品開發,促進旅遊與工業、農業、商業、文化、衛生、體育、科教等領域的融合,扶持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邊遠地區和貧困地區旅遊業發展。
(二)編制實施阿勒泰地區冬季旅遊發展規劃,注重環境保護,促進旅遊資源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要以全球化視野、市場與經營理念為指導,根據阿勒泰地區冰雪資源特徵、市場條件等,編制實施冬季旅遊發展規劃。規劃要凸顯當地文化,體現阿勒泰特色,注重旅遊區生態文明建設,逐步加強冬季旅遊產品開發,促進地區旅遊資源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統一規劃阿勒泰地區冰雪資源開發利用,如滑雪場、滑冰館等基礎設施建設。在冬季旅遊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將基礎設施、旅遊服務水平等相關軟硬體配套建設作為重點,提高綜合服務水平,按照國際知名的滑雪場、滑冰館的標准進行建設。逐步建立與高水平冰雪旅遊相適應的標准、設施、服務,提高冬季旅遊的國際化水平。
規劃要對阿勒泰地區冬季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滑雪場、館等)的數量、布局、時序、投資、客源情況等予以明確。根據市場需求,要形成合理的滑雪場建設布局與密度,形成能夠滿足不同層次遊客需求、分工協作、相互補充的滑雪場體系結構。避免造成滑雪場、滑雪館等基礎設施的重復建設,造成資金浪費,設施閑置等問題。
滑雪場(館)的建設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滑雪旅遊項目開發建設要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與項目一起同步建設相關環保設施,建立項目實施運行階段的環境監測評價體系。滑雪場(館)建設盡量要與現有設施及其他景區(點)設施相結合,盡量不佔用或少佔用植被,盡量減少項目建設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在滑雪場(館)建設施工過程中,在進行滑雪道的布局定位時,應順山坡就勢修建,盡量避開林地及大動土方工程;一定要進行的破土工程,必須在兩年內復墾綠化完成;需要砍伐的珍貴樹木,要盡量移植。旅遊禁止開發區內禁止亂采濫伐、亂采亂挖等破壞環境的行為,盡量保持原始的環境風貌。
(三)建立健全旅遊資源產業發展管理體制機制
建立健全阿勒泰地區行署相關職能部門間的協調機制。由於旅遊資源產業由多部門管理,造成政出多門、責任不明晰、執法不統一等問題,強化政府在旅遊資源產業發展中的綜合協調能力,對旅遊資源開發管理體制、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體制、森林公園、地質公園等機制、體制方面出現的問題,提出協調和解決方案。
建議成立由阿勒泰行署專員領導的阿勒泰地區旅遊資源產業發展委員會,負責統籌協調發展改革、規劃、建設、交通、財政、稅務、工商、國土、公安、環保、林業、漁業、畜牧業、水務等相關行業和部門的旅遊管理職能。上述部門要按照各部門職能分工,與旅遊管理部門密切協作,形成合力,共同培育壯大地區旅遊資源產業。
阿勒泰旅遊資源產業發展委員會主要職能為:①依據國家規律法規,制定阿勒泰地區旅遊資源產業發展政策,組織編制旅遊發展規劃,加強旅遊資源產業宏觀調控。②統籌協調解決地區旅遊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如旅遊資源產業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等。③組織編制地區性的旅遊項目招商指南,促進和引導外商和社會資金向旅遊資源產業投入。④建立部門間定期或不定期的議事和決策機制,制定旅遊資源產業發展年度計劃,對重大旅遊資源產業發展問題進行決策。
(四)建立旅遊區綠色GDP評估考核機制
綠色GD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考慮了自然資源(土地、礦產、森林、水資源等)與人文環境因素(自然生態環境、人文環境)影響之後的經濟活動的最終成果。換句話說,也就是從GDP中扣除自然資源耗減價值與環境污染損失價值後剩餘的國內生產總值。改革現行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對環境資源進行核算,從現行的GDP中扣除環境資源成本和對環境的保護服務費用後,所得結果即為「綠色GDP」。建立旅遊區綠色GDP考核機制,對於只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環境資源效益的各項行為將會產生抑製作用。阿勒泰地區應積極推行綠色GDP評估考核機制,以綠色GDP替代GDP作為旅遊區管理部門績效考核的指標之一。通過綠色GDP考核機制,促進旅遊區旅遊資源產業健康發展。
『肆』 如何發展旅遊業
首先是觀念上的創新。
按照城市即旅遊,旅遊即城市的理念把秦皇島真正建設成為一個精品大景區。把旅遊六要素同整個城市的方方面面結合起來,充分重視和利用好城市形象、社會風貌等社會資源。其次是管理上的創新。
從對旅遊業的管理上升為對旅遊活動的管理,變條帶式的管理為板塊式的旅遊目的地管理,實現旅遊管理從行業管理向目的地管理的跨越。緊緊圍繞來秦旅遊者需求設計和創新管理服務體系,努力提高服務質量。
第三是產品上的創新。設計培育新的主打旅遊產品,探索大型參與式的四季皆宜的旅遊項目開發思路。加強旅遊產業與文化產業整合,打造特色節目。加快旅遊產品的更新換代,組合新的旅遊線路,創建「宜游」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