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沿黃經濟帶文化與旅遊發展

沿黃經濟帶文化與旅遊發展

發布時間: 2021-03-14 09:17:46

⑴ 文化發展與旅遊業的關系

旅遊產業和文化產業密不可分。自有旅遊活動以來,旅遊與文化就從未分離。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沒有文化的旅遊就沒有魅力,而沒有旅遊的文化則缺少活力。旅遊的優勢體現在市場,文化的優勢體現在內涵。站在旅遊的角度看,抓住文化就抓住了核心價值;站在文化的角度看,抓住旅遊就抓住了一個巨大市場。旅遊產業和文化產業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共同繁榮。

⑵ 永和沿黃現代農業文化旅遊帶有何不同

永和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位於黃河中游晉陝大峽谷東岸,黃河流經永和68公里版,留下7個大灣,被稱為「乾權坤灣」。

據了解,永和沿黃現代農業文化旅遊帶的綜合開發,將以乾坤灣等重點景區的開發為核心,輻射沿黃的各村落,打造為集古村落游覽、文化體驗、生態休閑、民俗娛樂、科普教育於一體的旅遊區。

據介紹,永和紅棗、核桃、蘋果、槐花、小雜糧、白皮蔥、蔬菜等產業,因優質的氣候、土壤、環境等條件,具有天然、有機、無污染等特點,目前當地已經認證無公害產品6個,永和紅棗還被認證為地理標志產品。

「此次合作范圍覆蓋我縣沿黃4個鄉鎮16個村,這些地方有不少貧困村貧困戶,基礎設施滯後、生存環境封閉、增收來源有限、文化水平較低等因素是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短板。我們要抓住開發現代農業文化旅遊帶這一機遇,完善水、電、路、網、公廁、垃圾池、村級活動室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天山表示,還要利用文化旅遊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便利條件,打通貧困村與外界之間的聯系,開闊貧困群眾視野,提高脫貧本領。

來源:中國新聞網

⑶ 山西如何開發沿黃現代農業文化旅遊帶的呢

8月12日,山西省臨汾市永和縣人民政府與蒲縣宏源投資有限公司簽訂沿黃現代農業文化旅遊帶合作協議,對永和全縣旅遊進行整體開發,依託當地黃河文化、紅色文化、生態文化、民俗文化等資源,打造沿黃現代農業文化旅遊帶,探索「文化旅遊+扶貧」的發展模式。

中共永和縣委書記加天山表示,近年來,永和縣先後打造了黃河蛇曲國家地質公園、紅軍東征永和紀念館和紅軍泉、小木屋等一批景區景點,實施了旅遊公路、遊客接待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以黃河乾坤灣為重點的黃河風情旅遊,以紅軍東征紀念館為重點紅色旅遊,以綠色產品採摘為重點的綠色生態旅遊格局初步形成」。

來源:中國新聞網

⑷ 如何融入長江經濟帶與旅遊產業發展

您好,以下是長江經濟帶沿線省市的措施:
貴州省融入長江經濟帶,通道建設是重點,大力推動交通互聯互通,強化節點銜接,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長江經濟帶各省市實現通關一體化。同時,整合旅遊資源共建黃金旅遊區域。
加快連接長江上游中心城市和主要港口的通道建設,推進長江經濟帶經貴州連接南亞、東南亞的通道建設,打通長江經濟帶中上游地區經貴州連接海上絲綢之路的快捷通道。

烏江是我省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的有效載體。早在2014年,貴州省就啟動水運建設大會戰。歷經數年航道改造,烏江即將實現復航,將於近期迎來復航前的首次試航。
滬昆高鐵的開通,貴州省與湖南、江西、浙江、上海等長江經濟帶省市的聯系更加密切。貴州省還與湖南簽署協議共建中西部首個「高鐵經濟帶」,今年將進一步加快黔湘滇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建設。

湖南作為長江中游的重要省份,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打造長江經濟帶新增長極。長江是我們的母親河。依託黃金水道,發展長江經濟帶是黨中央的重大決策。湖南有獨特的區位優勢,交通設施不斷建立和完善。目前,全省高鐵建設車速達到每小時300至350公里以上的,已經建設完成了1296公里,在全國名列前茅。截至2015年,湖南高速公路達5700公里。此外,今年滬昆高鐵即將開通。

江西省:依託長江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打造中國經濟新支撐帶,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江西是長江中游地區重要省份之一,處在長江流域承東啟西的關鍵節點上。
長江經濟帶建設將給江西帶來多重機遇——

長江經濟帶加強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有利於江西整合水運資源、重振贛鄱千年「黃金水道」,加快構建立體化現代交通運輸體系,提升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交通區位優勢;
圍繞對接長江沿江綜合運輸通道,江西以高等級航道和快速鐵路建設為重點,打通聯江通海戰略通道,形成四通八達、高效便捷的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路。

水運方面——重點實施長江干支線航道等級提升工程、港口設施和集疏運體系工程,打通鄱陽湖流域主要支流連通長江的出海通道,振興千年贛鄱黃金水道;

陸運方面——建設承東啟西、連南接北高鐵干線,構建覆蓋所有設區城市的「四縱四橫」快速鐵路網。積極對接沿江和周邊省市高速路網,全面打通出省高速通道;
航空方面——加快推進干支線機場工程,加快完善機場布局,到2020年形成覆蓋全省的航空服務能力,提升江西在長江經濟帶的航空樞紐地位。

貴州銅仁:生態資源是銅仁後發趕超的重要戰略性資源,而生態文化是最具競爭力和發展潛力的旅遊資源。交通基礎設施的跨越式發展,銅仁逐步擺脫了「邊緣」地位。「十二五」期末,銅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從28公里增加到596公里,實現縣縣通高速目標;通鄉油路、通村水泥路實現全覆蓋……一張初具規模的綜合交通網,讓這里迅速成為武陵山區的新興交通樞紐,成為貴州省融入長江經濟帶的「前沿區域」。「十三五」期間,銅仁將繼續開建4條高速公路,到2020年,出省通道將增加到8個,通車里程可望達1000公里,高速公路密度高於全省、全國平均水平,且烏江三級航道建設將加快推進。銅仁作為貴州融入長江經濟帶的「前沿」地位將更加凸顯。
大交通促進大流通,大生態帶來大發展。當前,銅仁市黔東工業聚集區、環梵凈山「金三角」文化旅遊創新區、烏江生態經濟走廊「兩區一走廊」的經濟發展空間格局已基本成型。

四川廣安:2014年9月,為推動長江國際黃金旅遊帶發展,國務院出台《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使得長江經濟帶成為國家經濟的支撐帶。
《意見》的出台,為長江黃金旅遊帶發展帶來了巨大機遇。國家將更加重視整個長江經濟帶的發展,為政策突破提供基礎;基礎設施投入增加,設施將更加完善,互動流通將更加頻繁;依託長江黃金旅遊帶,成渝經濟區與長三角經濟區、長江中游城市群將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區域層面,將有利於跳出區域看區域,從更大尺度整合旅遊資源,打造世界級旅遊產品及國際化旅遊線路;將有利於依託長江經濟帶平台,開展更大影響力的旅遊市場營銷。
廣安作為川東門戶和長江經濟帶中上游的重要節點,面對巨大的發展機遇,應努力發揮其區位、資源及品牌優勢,為長江經濟帶更好更快發展做出努力。
廣安應積極對接長江經濟帶,積極承接「長江經濟帶旅遊產業合作論壇」,積極響應旅遊合作聯盟的各項工作計劃,積極對接其他區域旅遊景區,形成世界級旅遊產品及線路,積極開展紅色體驗旅遊和生態康養旅遊,更應該將自己納入長江經濟帶市場營銷范疇,藉助長江經濟帶的宣傳營銷優勢,大力提升自身知名度,積極拓展長江經濟帶內部旅遊市場。同時,廣安應對接好成都和重慶兩大旅遊集散地,在條件成熟時修建自己的機場,開通自己的高鐵,從而更好地融入到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中去。

⑸ 如何實現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

推動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推動兩個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重要途徑,尤其在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背景下,進一步推動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是進一步強化融合即是發展的理念。一方面,根據旅遊市場的需求,通過對文化資源、文化遺產和文化傳統進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和開發利用,融入到旅遊產品和服務當中,讓遊客在不斷體驗、感受和認知不同文化的過程中傳播文化,有利於推動旅遊目的地文化的交流和價值的實現,擴大文化影響力,增強文化軟實力。另一方面,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旅遊產業的融合,是實現旅遊產業提質升級的必然選擇,只有將提升文化內涵貫穿到旅遊發展的全過程,實現景點外觀和文化內涵的統一,才能使旅遊產業更具生命力、吸引力和競爭力。

⑹ 如何體現沿黃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產城融合,人水和諧的目標

<div> B <div>
試題分析:發展綠色經濟有利於發展以生態農業、循環工業和持續服務產業為基本內容的經濟結構。所以會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綠色經濟是以效率、和諧、持續為發展目標說明有利於建設創新型國家,提高國際競爭力和綜合國力。綠色經濟本身就是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故本題選B項。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經濟又快又好發展。在題干中未體現,故④項本身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應排除。
點評:本題實際是一道意義類題目,只是把要點變成了選項而已,選擇時首先要注意排除錯誤選項,然後分析其它選項是否是真正意義。

⑺ 旅遊業的發展給經濟文化環境帶來了什麼影響

經濟是社會的命脈,是一個社會持續健康向上發展的根本支柱,是一個鏈條,拉動著社會。它依託並承載著人們的生活,經濟活動全球化,獨立的社會群體才能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共榮,共同發展。無論是農業、工商服務業,它們的發展必須要符合一定的區位,符合當地的地理條件、經濟的發展程度,才能起到對當地經濟的推進作用,一個方面的過度、高速發展都將給社會造成隱患,旅遊業也同樣如此。 人類的生活離不開休閑,休閑活動與旅遊又是息息相關的,休閑業的發展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發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成為了一個新的拉動國家經濟增長點的產業部門和消費方向。旅遊業的發展勢必成為眾多學者專家們討論的一個重要話題。然而,怎樣發展旅遊業才能使其更健康的、有利的可持續發展,而又不會讓其成為過分影響地方經濟的命脈的部門,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同時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對當地社會文化的影響也是具有兩面性的。建立一個較完善的、具有吸引力的旅遊目的地,我認為一般需要具備以下幾個基本條件:1、在資源上,它需要有一定的先決條件,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具有一定特色的文化底蘊、歷史價值。2、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優越。無論一地的旅遊開發條件是否優越,是否具有可開發性,首先它必須有便捷往來的交通,網路交通才能帶來更多的外部遊客。3、一定要有一批能夠熟悉經營管理和新事物開發型的人才,並能繼續吸引、網羅技術人員,能夠擁有穩定的人才來源和技術源。4、有一個高效、勤奮,能夠與各個政府部門主動積極聯系、協調的管理和服務機構。為旅遊者創造一個溫馨、舒適、放心的旅遊大環境,能為需要幫助的遊客提供盡可能周到的服務。5、旅遊活動的多樣性。能為旅遊者提供多樣的,具有休閑娛樂性的項目,能讓遊客的心情盡可能的得到釋放。6、旅遊區要與商業、生活區有緊密的聯系。7、做到不破壞周圍環境,人地和諧,可持續發展。 旅遊業應當合理的適應地區經濟的發展與旅遊資源,旅遊服務設施平台和服務水平的建設應帶有地區差異性。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快慢決定了消費水平的高低,開發適宜本地經濟消費的旅遊目的地才是正確的發展道路。客源地與旅遊地的距離影響著消費的高低,怎樣的把握兩者間的平衡是開發前首先要考慮到的,即要為當地的發展帶來經濟效益,又能最大限度的利用,不至於浪費資源。雖然交通運輸業的快速發展已為長距離的旅遊活動減少了阻礙,但中短途的活動仍然是佔主要部分。同時,旅遊並不是只為富人服務的,它面向的是全社會,它要即能滿足中高等收入人群的休閑,又能給更多的老百姓帶來精神和文化上的享受,這才是發展旅遊業所希望看到的。 不應當過分開發當地的旅遊資源,應使其與自然環境相協調。發展旅遊應考慮到到旅遊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地理環境影響著人類的活動,同時人類的活動也給資源環境帶來極大的消極影響。 合理利用區位優勢,建立具有影響力,擁有核心作用的產業集群。積極的將自身與周邊范圍內的旅遊資源聯系起來,創造積聚效益。用品牌創造影響,用特色拉動效益,堅持獨有的文化與歷史要素,大力發展特色旅遊。旅遊業可以成為一個城市發展的名片,提升城市的品味,定位文化風韻。 旅遊業的發展對社會的影響:旅遊業作為一項重要的新興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為解決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為社會帶來巨大的幫助。旅遊業所需的人才類型是多樣的,大多數從業人員的技術要求較低,培訓掌握難度比較容易。因此,就能為一部分文化水平較低的失業人員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為社會的穩定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旅遊業對經濟的影響:旅遊業可以為國家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收入,擺脫地區貧困,因其投入一般較低,因此對貧困地區的幫助是巨大的;促進了商業消費,加速了經濟增長;合理和優化了產業結構部門,作為非生產性行業,帶動了其它的相關產業;跨國旅遊的飛速發展對本國的外匯收入也起到了積極作用。旅遊業並不能作為當地政府的唯一支柱產業,無論是社會動盪、經濟危機等一系列不確定因素都會對旅遊業的發展產生重大的沖擊。 旅遊業和旅遊活動對社會文化的影響:保存和發揚了當地特有的文化,對本地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要對本地文化內質、純粹性注意保護防止遭到破壞和退步;促進了各地區間的文化交流,相互學習,達到共同進步;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和改善。由於旅遊者來自於各種文化地域、旅遊者素質高低不同,要防止破壞了當地的社會風氣和安定。 發展旅遊能帶來相當大的經濟收入、社會影響,對資源合理、充分的利用,協調好人與自然的關系,能使自然資源與生存條件共同有利的發展。只有兩者相統一,才能達到和諧共建的發展。

⑻ 從經濟生活角度,簡要說明推動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的意義

近年來,各地在推進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中,進行了大膽探索和嘗試,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當前,在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大背景下,進一步推動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要找准著力點,在理念、載體、市場和體制機制四方面著手,全力推動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的深度融合。
著力推動理念融合,夯實深度融合的思想基礎
理念引領行為,認識推動實踐。從目前全國范圍來看,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推動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融合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一些滯後認識和觀念偏差,根源在於沒有跳出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的本位和思維。推動兩個產業深度融合,必須要解放思想,破除陳舊觀念的束縛,形成適應深度融合發展的新理念。
一是進一步強化融合即是發展的理念。推動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目前,推動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的政策環境優越,現實基礎雄厚,機遇千載難逢。推動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是推動兩個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重要途徑。一方面,根據旅遊市場的需求,通過對文化資源、文化遺產和文化傳統進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和開發利用,融入到旅遊產品和服務當中,讓遊客在不斷體驗、感受和認知不同文化的過程中傳播文化,有利於推動旅遊目的地文化的交流和價值的實現,擴大文化影響力,增強文化軟實力。另一方面,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旅遊產業的融合,是實現旅遊產業提質升級的必然選擇,只有將提升文化內涵貫穿到旅遊發展的全過程,實現景點外觀和文化內涵的統一,才能使旅遊產業更具生命力、吸引力和競爭力。實踐證明,推動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也是世界旅遊發展的大趨勢和國內外許多文化旅遊業發達地區的成功做法。
二是進一步樹立互促共贏理念。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是現代服務業中兩個極具發展潛力的產業門類,兩者的內涵外延、功能作用具有明顯差異,但同時又具有不可分割的聯系。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都是為人們提供精神消費服務的,兩者具有天然的耦合性。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提升旅遊內涵,旅遊實現文化價值。旅遊是文化消費的重要形式、文化傳承的重要渠道、文化形象的重要載體和文化繁榮的重要支撐。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可以在融合發展中達到互促共贏,產生疊加放大效應。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應是一個以文化帶旅遊、以旅遊促文化的過程,是一個既有經濟效益又有社會效益的過程,是一個優勢互補、相得益彰、互惠共贏的過程。所以,在推動兩者融合發展過程中,不能只強調或偏重文化內容向旅遊產業的植入,也不能單方面強調旅遊產業向文化產業的空間拓展。樹立互促共贏的理念,有助於兩大產業的決策者和從業者以更加開放和積極的心態,主動自覺地推動兩個產業的深度融合,而不必擔心一個產業被另一個產業取代或吞並。
三是進一步強化一體化發展理念。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的融合是一個長期發展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推動兩個產業長期持久的融合發展,必須要進一步強化一體化發展理念,實現兩個產業基礎資源、生產要素、產業鏈各個環節的有效融合,實現理念、載體、市場的共享融通,形成一體化的組織結構、管理體制、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體化發展理念一方面要求立足當下,增強緊迫感,爭取融合發展取得現實的實際效果,另一方面要求立足長遠,持之以恆地推動融合發展,使兩者不斷地在發展中融合,在融合中發展,最終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強化一體化發展理念,要求進一步增強自覺性和緊迫感,不斷在深度和廣度上促進文化旅遊相融合,既要將文化內涵貫徹到吃、住、行、游、購、娛各環節,用獨特的文化品格和文化魅力詮釋旅遊,使旅遊更具有吸引力;又要將旅遊產業作為挖掘文化、優化文化、豐富文化和保護文化的重要途徑,以旅遊獨特的宣傳方式,更好地傳播特色文化,藉助旅遊市場提升文化軟實力。
著力推動載體融合,抓好深度融合的關鍵環節
推動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關鍵在於執行和落實。只有在技術、產品、活動、演藝等各方面加大融合工作力度,才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旅遊文化和經濟的關系(最好詳細)

旅遊本來就是經濟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旅遊文化也就是經濟活動中的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