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遊部三定方案確定
『壹』 旅遊國際標準的具體內容
旅遊行業的標准很多,不知道你所指的是哪個?
從20世紀中葉起,服務業的發展逐漸超過了傳統工業和農業的發展而成為全球主要產業。改革開放初期,我國旅遊業發展迅猛,而旅遊業中的飯店業,由於長期以來的種種問題,服務質量和整體管理水平低下,與國際飯店業的差距很大,一度成為制約旅遊業發展的瓶頸。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為了提高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加快與國際飯店業接軌的步伐,國家旅遊局在借鑒國際經驗和總結探索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制定出我國旅遊服務行業中第一個國家標准——《旅遊飯店星級的劃分與評定》標准,開創了在旅遊服務領域實施標准化管理的先例。
1995年,經國務院標准化主管部門批復,國家旅遊局成立了旅遊標准化專業機構——全國旅遊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簡稱「旅遊標委會」),負責旅遊業的標准化技術歸口工作,分別負責旅遊標准化各個方面的研究工作和標准編制的組織工作。旅遊標委會由國務院標准化主管部門(即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簡稱「國家標准委」)委託國家旅遊局負責領導和管理,委員由旅遊行政管理人員和旅遊專家及旅遊企業的專業人員組成。
從1995年至1997年的三年間,國家旅遊局相繼制定了《內河旅遊船星級的劃分與評定》、《導游服務質量》、《旅遊服務基礎術語》、《游樂園(場)安全和服務質量》4個國家標准和《旅遊飯店用公共信息圖形符號》、《旅遊汽車服務質量》、《星級飯店客房客用品質量與配備要求》、《旅行社國內旅遊服務質量要求》4個行業標准。
1998年,國務院的「三定」方案中賦予國家旅遊局「擬定各類旅遊景區景點、度假區及旅遊住宿、旅行社、旅遊車船和特種旅遊項目的設施標准和服務標准並組織實施」、「制定旅遊從業人員的職業資格標准和等級標准並指導實施」的職能。國家旅遊局設置了質量標准處,專職負責全國旅遊標准化的具體工作,同時承擔全國旅遊標委會秘書處的工作。
1999年,國家旅遊局起草制定了《全國旅遊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章程》、《全國旅遊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工作細則》。2000年,頒布施行了《旅遊標准化工作管理暫行辦法》和《旅遊業標准體系表》,構築了以旅遊業諸要素為基礎的旅遊標准體系框架,為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建立了科學、規范的技術支撐,是旅遊標准化工作開展的重要依據,這對全面提高旅遊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實現旅遊業科學管理,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從2001年至2003年的三年間,國家旅遊局相繼制定了《標志用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第1部分:通用符號》、《標志用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第2部分:旅遊設施與服務符號》、《旅遊區(點)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旅遊規劃通則》、《旅遊資源分類、調查評價》、《旅遊廁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6個國家標准和《旅行社出境旅遊服務質量》1個行業標准。
2003年,第三屆旅遊標委會換屆時,增設了旅遊住宿、旅行社、旅遊車船、旅遊餐飲、旅遊商品、旅遊娛樂、旅遊產品開發、旅遊信息8個專家委員會。實行旅遊標准立項年度計劃申報制度,對建立旅遊標准項目庫和與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年度立項計劃工作的銜接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2005年,國家旅遊局起草制定了《全國旅遊標准化2006—2010年發展規劃》,提出了今後5年全國旅遊標准化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任務和措施,目的是推動我國旅遊標准化工作不斷深入,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和產業競爭力,保護消費者權益,促進我國旅遊業加快發展,為實現旅遊強國的宏偉目標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從2004年至2006年的3年間,國家旅遊局相繼制定了《旅遊度假區設施與服務規范》、《國家生態區》、《民族(民俗)文化旅遊點規劃建設與管理規范》、《旅遊公寓(別墅)星級的劃分與評定》、《旅遊汽車公司資質等級劃分與評定》、《高爾夫會所星級的劃分與評定》、《導遊人員等級評定》7個國家標准和《星級飯店訪查規范》、《綠色旅遊飯店》2個行業標准。截至目前,已經發布的旅遊標准達到18個(其中國家標准11個、行業標准7個),已立項和正在申報立項的標准33個,標准數量在我國服務行業中處在領先地位。
《旅遊業標准體系表》編制說明
來源:活力廣東 日期:2003-8-12 12:28:03
一、制定依據:
1.1998年機構改革後,國務院「三定」方案中所確定的國家旅遊局的主要職能。
2.1993年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批準的國家旅遊局《旅遊行業標准歸口管理范圍》(技監局標函〔1993〕529號)。
二、主要作用:
1.《旅遊業標准體系表》(以下稱《體系表》)是對國務院「三定」方案和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旅遊行業標准歸口管理范圍》的具體實施,是旅遊標准化工作開展的基礎性工作。
2.《體系表》在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備案,作為旅遊業標准立項工作的依據。
3.在協調與其他部門的工作中,對於管理交叉關系的協調問題,《體系表》將作為解釋的重要依據。
4.在與世界旅遊組織、國際標准化組織的交流過程中,《體系表》是解釋我國旅遊標准化工作開展情況的最基礎資料。
三、編制說明:
根據《旅遊行業標准歸口管理范圍》所確定的框架,特別是根據國家旅遊局旅遊標准化工作開展的經驗和今後旅遊標准化工作的實際需求,參考1999年底全國旅遊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工作會議所確定的制定《體系表》的主要建議,按照兩種體系對旅遊標准進行分類和編排,在此基礎上構建旅遊業標准體系的框架:
1.按照標準的一般劃分,分成基礎標准、設施標准、服務標准、產品標准和方法標准5大類。
2.按照旅遊業構成要素的劃分,分成食、住、行、游、購、娛6大類,並且增加一大類綜合類,共7類。
3.按照以上劃分方法,對於已經出台的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已經批准立項正在起草的標准和考慮申請立項的標准在表中確立位置。
4.此表是開放式的,在框架確定後,可以根據需要及時修改和補充,並及時向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備案。
旅遊業標准體系表
製表單位:全國旅遊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註:為已頒布實施的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
製表時間:2000年11月
基礎標准
設施標准
服務標准
產品標准
方法標准
食
旅遊定點餐館設施
旅遊團隊餐質量標准
住
『貳』 請問哪裡有政府機構改革總結方面的資料可參考。謝謝
正寧縣政府機構改革工作總結報告
今年以來,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市編辦的精心指導下,始終把政府機構改革工作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和機制保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以轉變政府職能、優化組織結構為主線,以健全政府責任體系為重點,以建設法制政府、責任政府、服務政府和廉潔政府為目標,不斷加強領導,創新思路,細化措施,狠抓落實,政府機構改革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一、基本情況
2009年7月,省委、省政府下發《關於市縣政府機構改革的意見》(省委發〔2009〕16號),並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對政府機構改革工作進行總體部署之後,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快速啟動,全面展開,至今年12月,正寧縣政府機構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具體工作分為三個階段:一是調研准備階段。根據市上的總體安排,縣上組織專門力量進行了前期調研,廣泛聽取社會各界對政府機構改革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二是擬訂方案階段。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研究提出了縣政府機構改革初步方案。匯報市上後,經縣編委會、縣政府常務會議和縣委常委會議審議通過,上報市委、市政府審批。三是組織實施階段。我縣機構改革方案通過市委、市政府批准後,縣上制定印發了《正寧縣人民政府機構改革實施意見》,今年10月26日,縣委、縣政府召開全縣動員大會,對政府機構改革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會後,各部門迅速行動,按期完成了「三定」規定的制定和銜接等工作,縣編委辦對各部門擬制的「三定」規定進行了認真審核,並及時提交縣編委會議、縣政府常務會議和縣委常委會議進行審定。目前,各部門「三定」規定和涉及到改革的事業單位「九定」方案全部審批完畢,以縣委辦、政府辦文件印發執行。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強領導,認真落實省市會議精神。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政府機構改革工作,召開縣委常委會議、縣政府常務會議和縣編委會議,對政府機構改革工作進行周密部署,明確了改革方向、基本思路和原則。要求各部門立足縣情實際,認真落實省市會議精神,精心組織,明確分工,強化責任,把政府機構改革作為本部門的頭等大事,主要領導總體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組織專人,加強力量,認真做好本部門機構改革實施工作,保證改革順利推進。
(二)深入調研,科學制定機構改革方案。根據市委、市政府的總體安排,我們採取切實措施,深入細致地做好縣政府機構改革方案擬制工作。一是認真研究,提早准備。一方面,積極學習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和省市機構改革文件精神,深刻領會新形勢下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政府機構改革的重要意義。另一方面,認真研究縣政府部門機構設置、職能配置及運行狀況,提出了深化政府機構改革的總體思路和初步對策。二是廣泛調研,完善方案。縣委、縣政府組織專門力量,採取召開座談會、聽取部門領導、職工及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及時進行匯總分析,形成專題調研報告。在此基礎上,擬制了縣政府機構改革初步方案,反復論證,不斷完善,力求方案既符合省市要求,又體現正寧實際。
(三)把握重點,精心做好規定製定工作。按照省市要求,縣政府無論新組建部門、機構調整或機構未做調整部門,都要重新報批「三定」 規定和「九定」方案。在「三定」規定 和「九定」 方案制定過程中,我們採取「二上二下」的辦法(由部門和單位提出「三定」 和「九定」規定的初稿並與編辦初步銜接,再由部門審查後,以正式文件上報編辦審核,編辦審核後送部門主要領導簽字確認),主要強調了五個方面:一是「三定」規定、「九定」方案統一參照市上各部門的「三定」、「九定」格式起草。二是把部門職責的調整變化作為銜接、審核的重點,認真對接調整變化的各部門職責,防止因職責調整變化,形成漏缺。三是部門內設機構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設置,必須與改革後確定的職責任務相匹配、相協調,能不設的盡量不設,能整合的盡量整合設置。四是按照縣上《關於對紀委、監察局派駐(出)機構實行統一管理的實施意見》,對政府工作部門和涉及到改革的事業單位,統一在原部門編制總額中核定了1名紀檢監察人員編制。五是按隸屬管理、歸口管理和掛牌機構要求,理順了各事業單位的管理關系。
(四)遵照規定,合理核定部門人員編制。按照《甘肅省機構編制管理辦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和《正寧縣人民政府機構改革實施意見》精神,我們對政府各部門領導職數進行了總額核定,部門行政編制在5名以下的,按1-2名核定;行政編制在10名以下的,按2-3名核定;行政編制在20名以下的,按3-4名核定;行政編制在21名以上的,按4-5名核定;對部門(內設機構)加掛牌子的機構,一律不單獨核定編制和領導職數,其相關職務由部門(內設機構)領導兼任。對工勤人員的編制按本部門行政編制總額的15%核定,做到了領導職數、工勤人員與編制基本合理匹配。
(五)依據政策,妥善消化單位超編人員。按照政府機構改革的總體精神,我們採取得力措施,對因機構調整變化超職數的領導幹部進行了妥善安排和逐步消化。一是對職能調整合並的部門適當增加領導職數;二是不能按原職務安排實職的,改任主任科員或副主任科員,改任虛職不受部門虛職配備比例限制;三是不能改任虛職的原班子成員可暫時保留,在兩年內逐步消化。
三、成效與體會
(一)政府職能轉變有了新的進展。轉變政府職能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和政府機構改革的核心。實際工作中,無論機構改革方案的醞釀研究,還是部門「三定」規定的銜接草擬,我們都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切實轉變政府職能作為首要任務,加快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把政府職能切實轉變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轉變到更加有效地貫徹實施中央、省、市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上來,加強對全縣經濟社會事務的統籌協調,更加註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著力解決民生問題,強化執行和執法監管職責,增強處置突發公共事件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能力,做好面向基層和群眾的服務與管理,維護市場秩序和社會安定,促進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這次改革,各部門共取消職責21項,調整職責28項,新增和強化職責56條,較好地體現了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的要求。
(二)部門職責調整取得了新的成效。理順關系、明確和強化責任是政府機構改革的重要任務,也是轉變政府職能、優化組織結構的必然要求。按照一件事情由一個部門管理的原則,這次改革對有關部門的職責進行了調整,對有關機構進行了名稱變更,進一步理順了部門間的職責關系。縣交通運輸局增加了指導城市公共交通的職責,實現了管理職責的城鄉合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增加了全縣房地產行業管理職責,縣文化廣播影視局增加了新聞出版行業管理職責;將科技局的職責、文化教育體育局的教育和體育行政管理職責整合劃入縣教體局;將物價局、糧食局的職責整體劃入縣發改局,切實解決了部門職責交叉和關系不順的問題。
(三)組織結構優化邁出了新的步伐。優化組織結構,是合理配置政府職能,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客觀要求。這次改革中,遵循「在機構限額內,用大部制思維推進政府機構改革,需要統一設置的機構應當上下對口,其他機構因地制宜設置」的要求,我們將經貿局、鄉企局、商務局整合,組建了工業和信息化局,強化了部門的統籌管理;將環保局、安監局列入政府工作部門,將葯管局由垂直管理調整為政府工作部門,強化了環保、安監和食品葯品監管工作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將縣編辦列入縣委序列,強化了機構編制綜合管理與協調服務的地位。按照「機構改革服從和服務於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服從和服務於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要求,我們融合了縣文化、廣電與旅遊部門的統一關系,將縣文化局、廣電局、旅遊局職責進行整合,組建了縣文化廣播影視局;針對我縣作為果業大縣,產業優勢凸現,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的實際,將林業局由部門管理機構調整為政府工作部門。此外,還對有關部門名稱進行了變更。直屬事業機構中,按照省委、省政府「各地不再新設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現有直屬事業機構要歸並整合,逐步減少」的規定,將政府教育督導室和油煤辦由縣政府直屬事業單位調整為部門隸屬管理單位。改革後的縣政府設置工作部門23個。既符合上級改革精神,也符合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
(四)嚴格控編的要求得到了有效落實。嚴格控制機構編制,確保改革後省上下達的行政編制總額不突破,是政府機構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這次縣政府機構改革,各部門對增加編制的呼聲普遍較高,對此,縣委、縣政府按照中央、省市關於嚴格控制機構編制的要求,反復向部門宣傳政策,搞好溝通,爭取部門的理解與支持。在不突破省上核定我縣行政編制總量的前提下,根據各部門職責調整變化情況,採取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辦法,對一些近年來職能增加較多、工作任務明顯加重部門的編製作了適當調整,既解決了有關部門多年積累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又堅持了嚴格控制機構編制的原則。
(五)行政效能水平有了新的提升。提高行政效能、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是機構改革的主要目的,也是衡量機構改革能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標志。這次縣政府機構改革,通過各種方式作了積極探索。一是通過明確各部門職責邊界、范圍和責任內容,增強了部門的責任意識,提高了政府的執行力和公信力。二是通過部門「三定」,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強化了部門內部的崗位目標責任制,增強了各部門的服務意識,提高了服務質量。三是通過實施人員定崗,優化人員配置,增強了部門工作人員的競爭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推動了機關效能建設。
這次政府機構改革,主要體會有:一是機構改革要適應並服務於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政府機構是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必然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不斷改革完善。今後,仍然要根據形勢任務的發展變化,不斷深化改革,積極探索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建立健全決策、執行、監督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機制,逐步形成與正寧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行政管理體制。二是機構改革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這次縣政府機構改革,按照省上關於市縣政府機構改革的總體要求,立足實際,緊緊圍繞我縣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和健全公共治理結構的要求,整合完善經濟、社會管理部門,加強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公共服務部門,體現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社會和諧的客觀要求,三是機構改革要突出轉變職能、理順關系、強化責任的重點。轉變職能、理順關系、強化責任,是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建設人民滿意政府的根本措施。這次改革,緊緊抓住這一重點,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實踐證明,這一做法行之有效,應當成為政府機構改革一以貫之的重要原則。四是機構改革要與加強機構編制管理緊密結合。這次改革,我縣在嚴格控制機構編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要求增設機構、增加編制的壓力仍然存在,稍加鬆懈,就會產生新的膨脹。因此,改革以後,應當繼續採取嚴格措施,加強和規范機構編制管理,建立健全控制機構編制增長的長效機制,不斷鞏固改革成果。
總之,我縣的這次政府機構改革,雖然多措並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存在編制與實有人員矛盾突出、新設立的政府工作部門無法使用行政編制、一些機構編制遺留問題難以解決等問題。今後,我們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總體要求,著力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跟蹤研究縣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的運行情況。積極深入了解縣政府各部門「三定」規定的落實情況,研究分析存在的問題,採取有力措施,將省市關於政府機構改革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二是進一步加強機構編制管理。認真貫徹落實機構編制管理的各項規定,進一步完善機構編制管理的相關制度,嚴格控制行政機構編制,保持「三定」規定的相對穩定。同時,積極推行機構編制實名制管理,加強機構編制的監督檢查,對違反機構編制管理規定的行為,堅決糾正,嚴肅處理,切實增強機構編制管理的有效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