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平涼市崆峒文化旅遊節
1. 第九屆中國民間藝術節將在哪裡舉行
大同雲岡
2. 崆峒武術的崆峒派名人
崆峒武術中,武林英傑輩出,代代有傳人,除了上面提到的楊振綱、郭景華、馬恆福、居世安、童天樣等老一輩武術名家外,當代有建樹者也不乏其人,如童世英、甄慶平、馬繼良、拜少寶、孫聯英、李恆達、馬明星等均參加過國家級武術運動會和觀摩運動會。童世英、馬明星為平涼市國家級武術六段。張學義、李振虎、馬明星在1983年被國家體委授予全國千名優秀武術輔導員。潘生龍,祁有仁、李俊發、朱廣明、朱沛霖、李小芳、張存柱、張國良、馬衛紅、者紅霞、於金龍,蘭明哲等多次代表平涼市參加省級武術運動會,取得了好成績,為平涼人民爭得了榮譽。2005年8月,由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中國武術協會主辦,甘肅省體育局、平涼市人民政府承辦的「崆峒杯第五屆全國武術館(校)武術比賽」,在平涼崆峒區隆重舉行。這是平涼首次舉辦的全國體育大賽,有19個省市、44支代表隊參加比賽,平涼武術館和崆峒文武學校分別組隊代表平涼市和崆峒區參賽。經過三天緊張激烈的角逐,平涼武術館辛靜竹獲得女子南拳第一名、刀術第二名、傳統拳術第六名;胡毅獲得女子長拳第二名、棍術第三名。崆峒文武學校袁春和王龍分別獲得男子65、60公斤級冠亞軍;韓紅娟獲得女子劍術第六名,使來自全國各地的武林高手目睹了崆峒武術的風采。
馬恆福擅長查拳、炮捶、技擊。套路內容完整豐富,其中包括基本功10路彈腿,查拳10路,炮拳15路,槍、刀、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耙等兵器及徒手、器械對練、集體演練,套路各為10路。演練起來結構緊湊,剛勁有力。
居世安擅長紅拳、六台燕青拳、槍術、棍術。尤其是他的陳式太極拳小架,得河南溫縣陳家溝名師陳鴻烈真傳,演練起來剛柔相濟,美觀大方。
童天祥擅長華拳、花拳、劍術、棍術,八十餘歲時表演一套八仙拳,惟妙惟肖,其中高難動作朝天瞪、單雙叉十分到位,令人折服。三位老先生來平涼定居,一生授徒眾多,為崆峒武術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在平涼授徒傳藝的,還有蘇寶珊、魏琦、張學義。抗日戰爭時期是平涼武術發展的一個轉折點,它為崆峒武術的發展奠定了新的武學內容。近30年,在平涼傳授武術的有潘生龍、劉長有、童世英(回族)、孫聯英、馬明星(回族)等。 為參加甘肅平涼市8月舉辦的全國武術大賽,燕飛霞在日本東京崆峒派武館加緊訓練崆峒派弟子期間,因勞累過度,重病復發,搶救無效,不幸於2005年6月3日下午5時40分逝世,享年66歲。燕飛霞,原名王進,7歲時從師崆峒派第九代掌派人胡飛子,系統學習崆峒派武功,17歲傳承崆峒派衣缽,成為崆峒派第十代掌派人。1981年,與日本弟子甲斐睦子結為秦晉之好,後移居日本東京,開設崆峒派武館,向各國前來請教的武術愛好者傳授崆峒武學。
1995年底,受原平涼市委、市政府邀請回國講學,成為平涼市榮譽市民。之後10年間,先後4次偕夫人及日本弟子拜謁崆峒山。 李文俊,男,回族,生於一九四九年五月三日,系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人,初中文化。一九六六年參加工作。曾在蘭州市棉紡織廠,平涼地區汽車改裝廠工作。
他從小酷愛武術,並勤學苦練,1989年12月9日被平涼地區體育運動委員會授於貳級裁判員。1992年申請拜中國氣功科學研究會一指禪主持人王瑞亭為師,經考查,同同意納為本師門正式入室弟子。1993年經平涼地區氣功協會聘請為少林內勁一指禪輔導教師;1994年8月20日獲少林內勁一指禪「氣功按摩師」職稱,同年獲中國氣功科學研究會委員會(中國.北京):中國少林內勁一指禪<氣功師證>1999年7月29日獲99屆甘肅省「崆峒懷」武術比賽暨演壹等獎;同年,獲中國武術協會國家體育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的《武術段位證書》授於武術五段稱號,2002年評為平涼環球藝校武術專業優秀教師;2004年8月特聘為平涼穆斯林文化培訓中心武術教練;2006年六月五日獲中國共產黨崆峒區委員會、崆峒區人民政府武術<崆峒傳統武術套路〉在「華煤杯」第七屆全國機器人足球錦標賽暨2006』中國平涼崆峒文化旅遊節廣場文化周文藝展演中獲得優秀獎。
3. 關於旅遊的考察報告
突出地域民俗文化特色 加快崆峒古鎮建設步伐
——赴西安、晉中、天水等地學習旅遊產業發展的考察報告 2006年11月1日至7日,區政府常務副區長張曉宇帶領區旅遊局、崆峒山管理局、崆峒山旅遊集團、區建築設計院負責人,先後實地參觀考察了西安市的大唐芙蓉園、新桃花源,晉中市的王家大院、喬家大院、平遙古城,天水市的南郭寺、伏羲廟、玉泉觀、胡宅,清水縣的軒轅黃帝塑像,甘谷縣的脊獸生產場等旅遊景點。通過學習考察,開闊了眼界,更新了觀念,收獲頗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學習借鑒西安等地發展旅遊業的成功經驗,尤其在仿古建築保護、建設、利用方面的成功做法,對於建設崆峒古鎮·問道驛站,推動我區旅遊產業快速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三地旅遊景觀景點建築和開發保護管理特色
(一)建築風格各異
1、仿唐建築雍容華貴。在原唐代芙蓉園遺址上建設的西北地區最大的文化主題公園--大唐芙蓉園是我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式文化主題公園,也是全國最大的仿唐皇家建築群。全園12個景觀區域分別演繹著12個文化主題,融五感(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於一體 ,全景式、多角度地展示了盛唐文化的博大氣勢和繁榮尊貴。特別是以紫雲樓為核心的具有皇家氣派的園林建築群雍容華貴,和300畝水面的湖光景色相互交融,足以使遊人有「夢回大唐」之感。唐詩峽則是以表現唐代文化之精粹--唐詩為主題的綜合性文化景觀,將精選的唐詩,由著名的書法大家書寫、鐫刻於詩峽摩崖之上,又輔之以相關大唐榜書、中國印、瓦檔圖案等多種文化形式補白,和詩峽的山勢奇峻完美結合,形成精神內涵豐富、人文與自然景觀情景交融的獨特境地,足以使遊人在悠閑自在里怡然於唐詩風韻之中。
2、仿明建築宏大雄偉。位於天水市秦城區西關的伏羲廟是我國規模最宏大、氣勢最雄偉、保存最完整的紀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建築群。該廟坐北向南,現存建築為兩門三進,布局嚴謹規則,一條主軸線貫穿南北,坊、亭、廡、殿疏密有致,布局對稱,宏闊幽深,富麗堂皇。牌坊、大門、儀門、先天殿、太極殿沿縱軸線依次排列,層層推進,庄嚴雄偉。而朝房、碑廊沿橫軸線對稱分布,規整劃一,具有鮮明的中國傳統建築藝術風格。
3、民宅民居古樸純真。被譽為「清代北方民居建築的一顆明珠」的喬家大院是一座集中體現我國清代北方民居建築獨特風格的宏偉建築群體,與淳樸的民俗陳列渾然一體,從高空俯視院落布局,宛若漢字中象徵大吉大利的「囍」字,外觀威嚴高大,形如城堡,三面臨街,四周全是封閉式磚牆,高三丈有餘,上邊有掩身女兒牆和瞭望垛口,既安全牢固,又顯得威嚴氣派。內視富麗堂皇,狀若畫舫,斗拱飛檐、石刻磚雕、牙版樓、彩繪金裝隨處可見,工藝精湛,各具特色,具有很高的建築美學和居住民俗研究價值。設計之精巧,工藝之精細,充分體現了我國清代民居建築的獨特風格,具有相當高的觀賞、科研和歷史價值,確實是一座無與倫比的藝術寶庫。
4、脊獸藝術巧奪天工。脊獸多是裝飾在古建築屋脊上的一種民間裝飾藝術材料,按類別分為跑獸、垂獸及鴟吻,由民間傳統手工藝製成。古建築運用脊獸裝飾,一為房屋美觀漂亮,二為驅邪除魔保平安,是地方民俗文化的代表之一。甘谷脊獸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鄉土氣息,製作題材廣泛,從民間傳統到神話典故,從魚蟲鳥獸到花草樹木,生動活潑,栩栩如生,採用當地紅壤土純手工製作,既有現代的簡練厚重,又有清代的繁縟華麗。
5、平遙古城巍峨壯觀。素有「中國古建築的薈萃和寶庫」之稱的平遙古城是中國古代民居建築的薈萃中心之一,也是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古城平面布局呈方形,坐北朝南,偏東15度,整座城池恰如龜形,城樓、角樓、敵樓、垛口防衛設施一應俱全,城上的點將台、魁星樓、上下城牆的馬道等布局合理。古城內部,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蛐蜒巷主次分明,從空中望去,猶如龜背紋圖,構成了城內四通八達、井然有序的交通網路。宮觀、廟宇、商號、鏢局、店鋪錯落有致,一處處四合院星羅棋布,一條條街巷車水馬龍,呈現出一派祥和的氣氛。城內有被譽為「中國古代彩塑藝術寶庫」的雙林寺,有中國金融史上的開山鼻祖、被譽為「天下第一號」、「匯通天下」的「日升昌」票號,有國內古建築中罕見的「懸梁吊柱」奇特結構的唐代道觀清虛觀,有國內保存最完整的古城牆,有現存最珍貴的木結構建築鎮國寺萬佛殿等,在現存4000處古、近代民居建築中,有400餘處典型地體現著中國古、近代北方民居建築的風格和特點。
(二)文化底蘊深厚
1、仿古建築寓意篤深。山西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現存的古建築居全國之首。平遙古城歷史悠久,文物古跡眾多,其古建築及文物古跡,在數量和品位上均屬國內罕見,對研究中國古代城市變遷、城市建築、人類居住形式和傳統文化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並且在建城思想上突出反映了傳統文化的「禮」序標准,仿古建築文化底蘊非常深厚,從而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色,是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十分珍貴的建築文化遺產。近年來,山西省充分利用古建築群資源豐富的優勢,以保護開發利用古城、古民居為特色,大力開發獨具魅力的旅遊業,再現了中國漢民族璀璨絢麗的歷史文化。
2、民宅民居地域特色突出。山西省悠久的歷史、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造就了喬家大院、王家大院等一批著名宅院。喬家大院集中表現了精湛的建築藝術,還汲取了許多宮廷式建築特點,有鴟吻、筒瓦、滴水、排山等構件,顯得氣勢非凡。喬家大院為了讓遊客便於記憶,把南面3個大院,從東往西依次定為一院、二院、三院;把北面的3個大院,從西往東依次定為四院、五院、六院。大院的設計精巧,建築考究,規范而富有變化,既有整體美感,在局部建築上又各具特色。這是集北方民居建築精華之大成的藝術品。從院的形式看,有四合院、穿心院,偏正套院、過庭院;從屋頂造型看,有懸山頂、廡殿頂、歇山頂、硬山頂、卷棚頂以及平房頂;從門的結構看,有一斗三升十一踩雙翹角門、撫攔半出檐門、硬山頂單出檐門、磚雕式側跨門等;從窗的格式看,有仿明式條柵型窗、通天隔欞型窗、雕花型窗、雙開扇型窗和挑啟型窗。形成各異,變化多端。而王家大院這一民間建築群,代表了清中葉中層官僚士大夫的精神面貌,也體現了其所處的文化層次。建築的構建布局,實屬少見,充分顯示了漢民族文化的精湛技藝,不僅有絕妙的藝術審美價值,而且有豐富的歷史研究價值。
3、新舊景區文化內涵雋永。喬家大院、王家大院、平遙古城內民俗陳列室多達上百個,展出民俗器物、文物珍品5000餘件,民俗陳列以人生禮儀、衣食住行、歲時節令、農事風俗、經商習俗、票號經營、武行鏢局等為主題,分設各院、居之中。喬家大院「謙益堂」陳列的「喬家三寶」(九龍燈、犀牛望月鏡、萬人球)堪稱稀世之寶。王家大院以民俗文化為題材,將歲寒三友、四季花卉、二十四孝等分別雕飾在石、木、磚上,形成精美的「三雕」藝術,基本達到了「建築必有圖,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民俗文化的至高境界。平遙古城內更是民俗商品店鋪林立,民間裝飾物、掛件、工藝品琳琅滿目,令人目不遐接。豐富的民俗文化加上濃重的地方文化、宗教文化、商業文化是「一城二院」古而不衰的靈魂所在,其各類陳列館中展示的無窮的勞動人民的智慧,不僅成為吸引海內外遊客的旅遊勝地,更是研究歷史、藝術、政治、經濟的知識殿堂。
(三)保護與開發並舉
西安、晉中、天水等地在景點、民居、古城和仿唐、仿明、仿清古建築方面,堅持發掘保護為主,開發利用並舉。
1、布局考究的古建築規劃。以平遙古城為代表的中國境內現存最為完整的明清古城,很好地利用當地現有的資源優勢,堅持科學規劃、布局合理的原則,結合當地地方特色,在仿古式建築物的建設中,真正做到了「精、美」。平遙古城的建設、保護和修復,完整地體現了17-19世紀的歷史面貌,為明清建築藝術的歷史博物館。其古建築及文物古跡,在數量和品位上均屬國內罕見,對研究中國古代城市變遷、城市建築、人類居住形式和傳統文化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因此,從古城初建時,就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同時也著重體現了中國漢民族在古城建設中規劃科學,布局合理的風范,成為明清時期的傑作。
2、保存完整的古城民宅。修舊如古,復古如初,古而不舊,舊而不俗是平遙古城建設、保護、維修的宗旨。迄今為止,平遙古城的城牆、街道、民居、店鋪、廟宇等建築仍然基本完好,原來的建築格局與風貌特色大體未動。城內及近郊古建築中的珍品也大多保存完好,它們同屬平遙古城現存歷史文物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們同為研究中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建築、藝術等方面歷史發展的活標本。被譽為「華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是我國最大的民居古建築群,傳統色彩非常濃厚,是晉商大院的典範,其建築藝術和文化價值都堪稱中華一絕。其建築特點:一是負陰抱陽,背山面水,因山構築,依山重疊,隨形生變,依勢而曲,層樓疊院,錯落有致。二是堡牆高築,四門俱全,由四道封閉圈組成,沿襲了西周即已形成的前堂後室多進庭院建築,豐富了封閉的空間層次,增強了安全防範機能。主體建築嚴格按照封建典章制度規定的等級品位建造,反映了封建社會等級差別及士大夫的意念和理想。三是氣勢雄偉,功能齊全,主體建築呈中軸對稱型,院內套院,門內有門,廳堂樓閣,因地制宜,書院、花院、廚院、圍院成龍配套;石雕、磚雕、木雕題材繁多,內容豐富,刀法嫻熟,技藝精湛,集民俗民藝於一體,為清代建築裝飾「纖細繁密」風格的典範。
3、以史為鑒的文化遺產。平遙古城是保存完整的歷史名城,也是中國古代城市的原型,基本保持著明清時期的歷史風貌。其特點在於:一是平遙古城眾多的文化遺存,不僅代表了中國古代城市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築形式、施工方法和用材標准,也反映了中國古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藝術進步和美學成就。二是平遙古城是「晉商」的發源地之一,同時也是中國第一家現代銀行的雛形「日升昌」票號的誕生地,距今已有100多年時間,在中國近代商業史和金融史上,平遙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三是平遙古城是按照漢民族傳統規劃思想和建築風格建設起來的城市,城內有大小街巷100多條,還是原來的歷史形態,街道兩旁的商業店鋪基本上是17-19世紀的建築。城內有3797處傳統民居,其中400多處保存價值較高,地方風貌獨特。集中體現了公元14-19世紀前後漢民族的歷史文化特色,對研究這一時期的社會形態、經濟結構、軍事防禦、宗教信仰、傳統思想、倫理道德和人類居住形式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二、三地旅遊產業開發給我們的主要啟示
通過考察學習,與西安、晉中、天水旅遊業發展相比,我們盡管在旅遊景觀景點開發方面存在較大差距,但我區具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等諸多優勢,以崆峒山景區和崆峒武術為主的旅遊業具備較強的發展潛力。區委第二次黨代會和區十六屆一次人代會提出的做大做強旅遊特色產業發展思路和建設全省人文生態旅遊基地的目標是正確的,正在建設中的崆峒古鎮·問道驛站也是富有創造性和創新精神的決策,完全符合我區旅遊產業發展趨勢。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的改變、雙休日和「黃金周」的持續實施,發展「假日旅遊」大有文章可做。我們必須發揮優勢,借鑒外地經驗,搶抓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加快旅遊產業開發建設步伐。
一是加強政府宏觀調控,攜手共促旅遊業發展。政府要圍繞全區「十一五」規劃,大手筆、大氣魄,高起點、前瞻性地抓緊制定全區旅遊產業發展總體規劃。按照「嚴格保護、統一管理、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可持續發展原則,做好崆峒山、太統山、南山生態公園、十萬溝-大陰山等重點旅遊景區的詳規編制工作。制定出台扶持旅遊產業發展政策,拓寬融資渠道,培育多元化投資主體。規范旅遊市場管理,優化旅遊發展環境。抓好旅遊宣傳推介,保護旅遊生態環境,整合旅遊資源,打造旅遊品牌。搞好宏觀調控,加強組織領導,監督實施旅遊發展規劃,強化旅遊行政管理部門綜合協調管理職能,動員各部門各行業積極支持旅遊產業發展,共同培育和壯大旅遊支柱產業。
二是深入挖掘崆峒文化內涵,捕捉旅遊與文化的最佳結合點。我們應該緊緊抓住「黃帝問道」這個主題,堅持「仿古風格,文化嵌入,山鎮合一,旅商並舉」的原則,加快崆峒古鎮·問道驛站建設步伐。通過建設崆峒文化名城、修建名人故里、樹立標志性群雕,深入挖掘崆峒文化資源,利用舉辦崆峒文化旅遊節、崆峒文化論壇、崆峒武術表演和創辦崆峒文化特色產業公司、創作崆峒文化藝術精品,弘揚崆峒文化,提升旅遊文化品位,實現文化與旅遊的有機結合互相滲透,賦予景區「活」的靈魂,努力打造「道源聖地--崆峒山」旅遊黃金品牌。
三是採取務實靈活的宣傳推介方式,提升崆峒旅遊品牌知名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種大眾傳媒,營造大旅遊氛圍,鞏固客源市場。在中央、省級新聞媒體上對我區的旅遊資源進行連續性集中宣傳推介,提高我區旅遊知名度。另一方面要積極組織宣傳促銷活動,廣泛傳播「崆峒旅遊」信息,拓展客源市場。積極與省內外旅遊主管部門、旅遊企事業單位、旅遊景區(點)合作,實現旅遊市場對接、客源互動;積極組織景區(點)、旅遊企業參加國內外大型旅遊節會,舉辦宣傳促銷活動,組織「崆峒旅遊」促銷團,在各大中城市進行宣傳推介,從而拓展國內及周邊地區的客源市場。同時,要高起點謀劃,大手筆運作,拓寬宣傳崆峒旅遊的途徑和方式,出版一批介紹崆峒名勝古跡、自然風光、風俗民情的書籍、影像作品,打造一批影視、歌曲、舞蹈等文藝精品。充分借鑒喬家大院依託電影、電視劇制播,平遙古城建立「全國攝影基地」、「影視製作基地」等多種開放性活動的做法,請名人名家譜寫歌曲,拍攝影視劇;舉辦國家級大型演唱會和文化節會,建立開放型的對外交流基地,面向全國、全世界擴展客源市場。
四是全面加強行業管理,營造良好的旅遊發展大環境。旅遊主管部門要加強行業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培育良好的旅遊市場。通過成立崆峒旅遊培訓中心,建立旅遊人才和從業人員教育培訓體系,將院校教育、職業教育、崗位培訓結合起來,有計劃地對不同層次的旅遊專業人才進行培訓,盡快做到所有旅遊從業人員持證上崗。規范旅遊行業管理,深入開展「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文明城市創建活動,提升城市旅遊綜合服務功能。加強道德教育,提高全民的整體素質,增強全社會的文明意識,共同塑造和維護城市良好的旅遊形象,在全社會形成一種「人人都是旅遊環境、人人都是旅遊形象」的氛圍。
三、對建設崆峒古鎮·問道驛站的幾點建議
通過這次考察學習,結合外地成功經驗,現就崆峒古鎮·問道驛站建設以及今後的經營運作提出如下建議:
1、注重崆峒地域特色。一是突出古鎮文化內涵。古鎮建設要於細微之處體現崆峒地域民俗文化特色,古鎮整體布局和建築物表面石雕、木雕、磚雕、彩繪、裝飾等,在保留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特點的同時,要有區別於其他建築的地域特色。在古鎮中心廣場,設計建造能體現崆峒文化特色的標志性雕塑——軒轅黃帝雕像,供遊人參觀和祭拜。修建「三教合一」的宮殿,輔之以釋迦牟尼、老子、孔子的塑像,注入佛、道、儒文化,供遊人焚香祭拜,祈佑安康。繪制《崆峒道教八十一畫》、《平涼八景》、《黃帝問道》等大型浮雕和壁畫,提升古鎮的文化內涵。二是恢復平涼民宅民居。聘請平涼民間、民俗文化方面的專家學者,按照史書記載和民間流傳,恢復平涼名人古居,如紫禁城、韓王府,柳湖書院、峻谷山莊等。通過協商,整體搬遷和改造白家大院、吳家大院、舉人家園等「平涼大戶人家」私宅,規劃建設成客棧式的民居,使其成為平涼民宅民居的代表,供遊人參觀居住。三是院內置景要相互融合。湖面沿岸曲線設計既要與整體建築風格、古鎮整體道路設計相協調,又要營造出泉水叮咚、溪流潺潺的動感效果,動靜結合,令人耳目一新。古鎮內外的綠化工作也要突出地方特色,街道及道路兩旁以「左公柳」為主,民居院落以桃樹為主,廟宇殿堂以松柏為主,樓側湖畔路邊以草坪為主,形成大景見全綠,小景有特色的格局。區間道路應注重生態性,有磚不顯磚,有草不顯草,依景隨勢,蜿蜒通幽,綠樹掩映,靜謐神往。四是開展特色餐飲服務。古鎮餐飲要突出崆峒特色,要將平涼罐罐蒸饃、鍋盔、燒雞、羊肉泡饃、酥饃、釀皮、爐齒饃、黏糜子、攪團等知名小吃進行精細加工和重新包裝推出,挖掘崆峒飲食文化的深厚內涵,設計、包裝、推介「崆峒風情宴」,弘揚悠久的崆峒飲食文化,動員平涼一些「老字型大小」率先入駐古鎮,如春華樓、百興園、祥盛園等,既要讓他們打出自己的金字招牌,又要突出其菜餚特色。五是開展特色民俗文化活動。積極利用每年的崆峒旅遊節、崆峒武術節、崆峒山「四月八」廟會及端午、中秋、元宵等傳統節日,舉辦秦腔大賽、春官賽詩會、高芯子表演、佛事道場等特色民俗宗教文化活動。
2、堅持市場化開發經營。一是積極探索和創新建設資金籌集的方式和途徑,在規劃已定的情況下,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管理、誰收益」的原則,廣泛吸收社會資金參與古鎮建設。制定出台優惠政策措施,積極招徠全國全省知名的大型旅行社、特色餐飲、旅遊企業入駐古鎮,設立分店,開展旅遊特色服務活動。二是古鎮建成後,邀請全國知名服飾公司,設計出適合崆峒古鎮整體風格的、能夠體現崆峒地域、文化、民俗特色的服飾,由古鎮管理人員、門店經營與服務人員、公益性崗位工作人員分別穿著,聚集人氣,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給古鎮融入人文、生活氣息,既象繁華的集市,又象安逸的家園,置身其中,流連忘返。三是邀請名人名家題寫古鎮街區、道路、公益性建築名稱、楹聯,以及經營門店店名、匾牌、對聯等,並懸掛獨具特點的花邊招牌錦旗。四是成立專家咨詢委員會。邀請省內外、區內外地域、民俗、文化、旅遊方面的專家、學者、知名人士組成崆峒古鎮·問道驛站咨詢委員會,指導並參與古鎮建設,確保古鎮建設順利進行,通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全力將崆峒古鎮打造成為遊客滿意的精品工程。
3、建築裝潢科學精美。崆峒古鎮建設要科學合理選用建築材料,以鋼筋混凝土為主,輔以木材等其他建築材料,一方面是鋼筋混凝土價格低廉,可以減少建設成本;另一方面,鋼筋混凝土建築不容易腐變、風化,保存期長,同時可以減少雷電、風雨、地震、火災等自然災害事故造成的損失。從「三市」仿古建築的工藝來看,水泥材料運用得當,做工精細,仿石如石,仿木如木,能雕能塑,宜彩宜繪,足可以假亂真。在崆峒古鎮裝飾裝潢上要求精求美,電纜線全部埋入地下,建成後絕對無任何明燈明線,電表盤、燈具、音響等很恰當地用古物做裝飾。燈籠、彩燈、街燈、角燈、台燈也應該以仿古為前提,與多功能區的文化主題相協調、相吻合。尤其室內裝飾要突出精美,以雕刻、壁畫為主,適當懸掛一些仿古字畫和民間手工藝品,充分營造出和諧美觀與內外統一的明清文化氛圍。
4、深度開發崆峒武術資源。在古鎮規劃建設具有一定規模的崆峒武術學校,作為崆峒派武術的培訓基地,可以讓國內外的武術愛好者前來交流、學習,既增加崆峒山的人氣,又有利於遊客參觀,同時配套建設一座大型演武場做表演之用。在崆峒武術學校的基礎上成立「中國·崆峒功夫藝術團」,在古鎮、崆峒山景區,乃至國內外巡迴表演崆峒派武術。積極承辦、主辦國內外重大武術賽事,推出以崆峒「禪」、「武」和崆峒「道」、武」為特色的武術文化旅遊線路,以武術比賽、武術表演為載體,吸引中外客商來崆峒山觀光旅遊,領略崆峒武術故里的真功夫。加大挖掘、整理、普及崆峒武術的工作力度,組織專門力量對傳統的崆峒武術套路進行挖掘整理,使一些瀕臨失傳的崆峒武術得以傳承。整理、出版具有代表性的崆峒武術套路書籍,在全市中小學體育課中普及學習。設計、製作、銷售具有崆峒武術文化特色的旅遊紀念品,如「崆峒飛龍劍」、「玄鶴刀」、「鐮枷棍」、「崆峒武術撲克牌」等。
5、創作崆峒影視作品。聯合省、市、區藝術團體,組建崆峒歌舞團,成立崆峒文化演藝公司,邀請全國名家創作以崆峒派武術、黃帝問道、涇河系列傳說、明代韓王逸事、平涼劫盟、秦皇漢武巡幸崆峒山、崆峒山五百僧大戰西夏軍等為素材的小說、影視劇本、歌曲、舞蹈等文藝精品,並採取市場化運作的方式,積極與影視、演藝公司合作,改編拍攝影視劇、編排舞台劇及大型歌舞。邀請影視製作公司在古鎮拍攝電影和電視劇,提高古鎮知名度。同時,在古鎮規劃建設1000平方米以上的多功能演義大廳,可用於電影放映、舞台劇演出、舉辦節會等。建成後的崆峒古鎮既是獨具道源文化特色的旅遊勝地,又是西北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區,完全可以作為西部影視城,吸引國內外眾多名家來此拍攝製作影視劇。
6、大力開發旅遊紀念品。成立崆峒旅遊紀念品開發公司,採用市場化運作的方式,與省內外旅遊紀念品廠商合作開發紙織畫、皮影、木雕、根雕、剪紙、刺綉、香包、玄武印章、軒轅銅鏡、竹簡、葫蘆畫、戲劇頭飾、臉譜、烙畫、瓷盤畫、掛毯等具有崆峒地域文化特色的旅遊紀念品,為古鎮旅遊紀念品銷售門店提供充足的貨源,並積極拓展銷售市場,使其成為崆峒旅遊發展的有力補充。
4. 我是平涼人,想知道一下,平涼的歷史,及平涼的來歷,有哪位能告訴我僅僅想知道而已,
平涼市情概況
平涼市地處陝、甘、寧三省(區)交匯處,東鄰陝西咸陽,西連甘肅定西、白銀,南接陝西寶雞、甘肅天水,北倚寧夏固原、甘肅慶陽,是甘肅東部重要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和承接中東部省區產業轉移與開放開發的「東大門」。全市轄涇川、靈台、崇信、華亭、庄浪、靜寧6縣和崆峒區,總面積1.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24萬人,以回族為主的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7.3%。
區位優勢明顯。平涼位於西安、蘭州、銀川三大省會城市幾何中心,是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之重鎮,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平涼不僅是西北地區重要的公路樞紐,也是歐亞大陸橋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轉站,312國道橫穿全境,寶中鐵路縱貫南北,初步形成了以國道、省道為主幹,縣鄉道路為支線的公路網路。隨著平定高速、銀武高速、西平鐵路、天平鐵路的陸續建設,平涼將成為貫通西蘭銀三條高速、三條鐵路的重要交通樞紐,區位優勢將得到進一步發揮。
文化底蘊深厚。這里是先民們在黃河中上游繁衍生息、走向文明的搖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早在20—3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就活動在這片土地上。3000多年前,周人的先祖就在涇河流域創造了先進的農耕文化,開啟了農業文明的曙光。公元358年,前秦王苻堅在這里厲兵秣馬欲平定前涼,始以平涼之名置郡。境內有仰韶、齊家、商周等各個時期的文化遺址46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9個,館藏文物3萬多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96件。出土於涇川縣大雲寺的佛祖舍利金銀棺、靈台縣的西周青銅器和南宋貨幣銀合子等文物被譽為「中華文物之最」。在眾多的歷史文化遺跡中,尤以中華道教第一山——崆峒山、人文開元第一祖伏羲氏誕生地——古成紀、天下王母第一宮——回中宮、神州祭靈第一台——古靈台、秦皇祭天第一壇——蓮花台等聞名於世。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里吸引了眾多彪炳史冊的著名人物,發生了許多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人文初祖軒轅黃帝親詣崆峒山,向廣成子請教修身治國之道;周穆王「八駿日行三萬里」,與西王母相會於回中;秦始皇、漢武帝先後西巡,登崆峒而攬勝,尋道理而治國;秦王李世民涇州大捷,展雄才而凱旋;李白、杜甫情系崆峒,佳作傳世;成吉思汗駐蹕隴山,建有寢宮;明代韓王就藩平涼,傳十一世;名道張三豐訪道修煉,歷時五年。近代以來,左宗棠、林則徐、譚嗣同、馮玉祥、張學良、於右任等愛國人士紛至沓來,留下了歷史的印跡,特別是毛澤東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經過平涼大地,播撒了革命的火種。地靈人傑的平涼還孕育了世界文化名人、中華針灸學鼻祖皇甫謐,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牛僧孺,南宋抗金名將吳玠、吳璘、劉錡,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趙時春,清初名臣慕天顏等一大批文韜武略傑出人物。經過多年的挖掘開發,初步打造出了崆峒、西王母、大雲寺、皇甫謐等有較強吸引力和較大影響力的四大「文化名片」。深厚的文化積淀與現代文明的有機結合,使這塊土地充滿了靈氣,充滿了魅力,形成了多元、厚重、包容、開放的區域文化特色。
自然生態良好。平涼地處東經105°20′——107°51′,北緯34°54′——35°46′之間,屬黃河中游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半乾旱、半濕潤大陸性氣候,海拔在890——2857米之間,年均氣溫7.4——10.1℃,年降水量420——600毫米之間,平均日照總時數2144——2380小時,無霜期156——188天,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生物資源豐富。現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處、國家及省級森林公園5處,森林覆蓋率達到22.3%。平涼是甘肅最大的煤電產業基地、甘肅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西北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和中葯材產地,被農業部劃定為全國蘋果優勢產區。盛產小麥、玉米、洋芋、谷類,有「隴東糧倉」之美譽,黨參、黃芪、甘草、冬花等150多種中葯材和山葯、百合、蕨菜、甲魚等特色農產品聞名遐邇,具有發展現代農業的廣闊前景。
資源相對富集。平涼土地廣闊,地形地貌復雜,土壤類型多樣,現有農業用地101萬公頃,其中耕地38萬公頃、林地32萬公頃、牧草地14.7萬公頃。礦產資源優勢明顯,煤炭、石灰岩儲量居全省首位,全市煤炭探明總儲量37億噸,佔全省探明儲量的41%,不僅是優質動力用煤,也是目前全國最好的氣化用煤。市內的華亭煤田是甘肅省第一大煤田、全國13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石灰岩探明總儲量2.4億噸,全市水泥生產能力達到200多萬噸,成為隴東最大的建材基地。油頁岩、鉛鋅礦、硫鐵礦、陶土等礦產資源儲量可觀,開發潛力巨大。全市水資源總量16.7億立方米,年徑流量為13. 8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2.9億立方米,全市理論水能蘊藏量為11.2萬千瓦,能夠較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勞動力資源豐富,共有勞動力135.8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103.6萬人,農村富餘勞動力49萬人,具有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和勞務經濟的明顯優勢。旅遊資源遍布全市,境內有主要人文、自然景觀100多處,特別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首批4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道教名山崆峒山,被評為「中國顧客十大滿意風景區」和「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之一。崆峒道源勝地旅遊區、涇川西王母朝覲旅遊區、古靈台商周文化和皇甫謐針灸文化旅遊區、靜寧成紀文化及農業觀光旅遊區、庄浪雲崖寺人文自然及梯田建設生態旅遊區、華亭蓮花台人文自然及關山森林生態旅遊區、崇信五龍山人文自然民俗旅遊區風景綺麗、獨具特色。
投資環境優越。經過多年的努力,平涼投資發展的硬體環境和人居環境得到顯著改善。以優化環境、集聚人氣、提升形象、實現雙贏為目標,從政策環境、法制環境、市場環境、服務環境、社會環境等各個方面入手,著力創建融資平台,激活民間資本,狠抓環境優化,堅持以誠信招商、以環境留商、以感情融商,營造了親商、富商、安商的社會氛圍。平涼被評為「浙商(省外)投資最佳城市」。建成了崆峒區二十里鋪、華亭縣石堡子、靜寧縣八里等一批具有較強聚集力、輻射力的工業集中區,促進了民營企業、外資企業、新興產業向園區聚集,項目、資金、技術、人才向園區流動,民營經濟已佔到地區生產總值的40%。先後成功舉辦了第八屆和第十六屆中國西部商品交易會、第五屆全國武術館校武術比賽、第七屆全國機器人足球錦標賽等全國知名節會和國家級賽事,連續多年舉辦中國平涼崆峒文化旅遊節,平涼的對外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擴大,外向型經濟初見端倪,目前,平涼人氣聚集、商貿發達,開放、合作、共贏、和諧的投資發展環境已經形成,成為投資興業和創造財富的熱土。 發展步伐加快。全市經濟步入了總量擴張、結構優化、質量效益同步提升的新階段,城鄉面貌和基礎設施條件不斷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2006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23億元,較上年增長12.1%;大口徑財政收入達到13.23億元,增長11.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940元,增長6.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850元,增長10%。特別是圍繞煤電、草畜、果菜、旅遊四大產業開發,做大做強了能源煤化工、綠色畜牧、優質果品、人文生態旅遊四大基地,培育形成了「平涼煤電」、「平涼金果」、「平涼紅牛」、「平涼旅遊」四大特色品牌。2006年全市原煤產量達到1880萬噸,佔全省產量的近50%,發電量84億千瓦時,佔全省的近20%,以煤電產業為支撐的工業主導型經濟格局初步形成。「平涼金果」榮獲中國國際林業產業博覽會金獎,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授予「中華名果」稱號,並成為國家商標局注冊的全國市級第一個蘋果類證明商標,實現了直接出口。靜寧、涇川兩縣分別被授予「中國蘋果之鄉」和「中國紅富士之鄉」稱號,全市果樹經濟林151萬畝,果品產量51.46萬噸,以紫花苜蓿為主的耕地種草面積達107萬畝。平涼紅牛品種優良,年飼養量89.76萬頭,其證明商標注冊已被國家商標局受理,牛肉製品、皮革等產品暢銷國內外。依託豐富的旅遊資源,平涼旅遊產業迅猛發展,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旅遊黃金線路和輻射周邊3省區14個市的旅遊經濟圈,道源尋根之旅、絲路遺珍之旅、人文生態觀光之旅、綠色休閑之旅、佛教藝術溯源之旅、黃土風情體驗之旅以及革命傳統教育紅色之旅等吸引了國內外大量旅遊者,年接待遊客數百萬人(次),平涼以黃土高原人文生態旅遊的鮮明特色和嶄新形象,成為甘肅東部極具吸引力的旅遊熱點城市。2006年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開發前景廣闊。未來五年,是平涼發展史上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和加速發展期。全市將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構建和諧社會為方向,以強市富民為根本,堅持發展抓項目、改革抓創新、和諧抓民生、保證抓黨建,主攻三大目標(小康平涼、和諧平涼、魅力平涼),建設四大基地(全省煤電化運基地、綠色畜牧基地、優質果品基地、西部人文生態旅遊基地),推進六個跨越(在統籌城鄉發展、做強地方工業、提升城市品位、發展第三產業、發展社會事業、建設和諧社會上推進新跨越),全面加強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努力實現總體小康並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邁進。平涼,這顆美麗的隴東明珠,必將放射出更加璀璨奪目的光芒。
開放的平涼熱誠歡迎國內外朋友觀光旅遊、投資興業、謀求合作,共同創造美好燦爛的明天!
5. 高一作文-那一刻的溫度
市政府第四次全體會議主持詞
同志們:
現在開會。
經過一段時間籌備,市政府決定今天召開第四
次全體會議,這次會議的主要內容是:傳達貫徹省政府第四次全體會議精神和
市委一屆五次全委(擴大)會議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安排部署市政府下
半年工作。
參加今天會議的有市政府各市長、秘書長,各縣(區)政府,市政
府組成部門,直屬部門和機構,中央、省駐平各單位的主要負責同志。同時,
我們還邀請到市委、市人大、市政協的領導和工會、團委、婦聯的負責同志參
加今天會議,出席和參加今天會議的領導和部門、單位負責人共計
90
多人。
今天的會議主要有兩項議程,第一項是傳達省政府第四次全體會議精神;第二
項由馬學軍代市長做重要講話。
下面先進行第一項議程,請趙景山副市長傳達
省政府第四次全體會議精神。
„„ 下面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馬市長做重
要講話。
„„ 同志們,剛才,趙市長傳達了省政府第四次全體會議精神,馬
市長以改進作風、狠抓落實為核心,全面分析總結了市政府上半年工作進展情
況,並對下半年工作做了進一步的安排部署。講話目標明確,任務具體,措施
扎實,是推動今年政府各項工作順利實施,確保各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的重要
保證。下面,我就貫徹落實好這次會議精神再講幾點意見。
一、認真學習,傳
達、貫徹好會議精神。
這次市政府全體會議是我們全面貫徹落實省政府全體會
議和市委一屆五次全委(擴大)會議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一次重要會議,
會議緊緊圍繞加快發展這個主題,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突出「發展抓項目,
改革抓企業」的工作重點,進一步明確提出了今年下半年的重點工作,馬市長
在講話中特別對政府建設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號召各級政府、市政府各部門
進一步改進作風、轉變觀念,切實加強政府建設、班子建設和幹部隊伍建設,
努力建立一個廉潔勤政、務實高效地政府,團結奮進、創新有力的班子和勤奮
敬業、實干慎權的幹部隊伍,這是我們各級政府及政府各部門今後工作的目標
和方向。因此,各縣(區)政府及政府各部門要十分重視這次會議,認真做好
會議精神的傳達貫徹,各縣(區)要積極向黨委匯報,取得黨委的支持,這是
政府工作取得成功的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各級、各部門一定要認真領會馬市長
的講話內容,組織幹部職工進行認真學習討論,以這次會議為契機,結合本單
位的具體實際和工作職責,提出貫徹這次會議的具體意見,確保把這次會議精
神落到實處。
二、抓好會議精神的落實,確保政府工作目標的實現。
目標任
務的圓滿完成必須有扎實有力的措施和手段作保證。今年,是我市經濟社會快
速發展的一年。各級各部門擔負的任務相當艱巨,責任十分重大,要完成全年
的目標任務,還有一定差距,存在很大的壓力。這次會議認真總結了上半年我
們工作取得的成績,客觀分析了目前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明確提出了下
半年必須做好的
7
項重點工作,加強政府建設的
3
項重要措施和扎實開展工作,
抓好目標任務落實的
5
項要求和保證。各縣(區)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門,一定
要切實抓好這次會議精神的落實,把會議精神貫徹到我們的具體工作之中,組
織和動員廣大幹部職工按照會議要求,繼續堅持「三抓」工作思路,牢固樹立
科學發展觀思想,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積極推進各項改革,切實維護人民
群眾的根本利益,嚴格依法行政,努力轉變作風、改善環境,以求真務實的態
度和扎實細致的作風,進一步明確任務,靠實責任,查找問題,嚴格措施,優
化思路,開拓創新,強化督查,自我加壓,調動各方力量,採取多種手段,狠
抓落實。通過我們卓有成效的工作,切實促進全市經濟快速發展和經濟社會協
調發展,全面實現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三、突出作好當前幾項具體工作。
隨著第十六屆中國西部商品交易會暨
2004
崆峒文化旅遊節會期臨近以及各項改
革措施的深入和工作進程的加快,目前我們工作中存在著一些熱點和難點問題,
切實解決好這些熱點和難點問題,將會為今年我們的目標任務完成提供有力的
保證。當前各縣(區)政府、市直各部門要認真做好以下幾項具體工作。
一是
全力以赴辦好第十六屆中國西部商品交易會暨
2004
崆峒文化旅遊節。今天距十
六屆西交會和崆峒文化旅遊節開幕只有
16
天時間了,時間緊,任務重,各級部
門要繼續保持良好的工作態勢,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加強配合,密切協作,
加快工作進度,確保工作質量,切實作好各項籌備工作,確保第十六屆中國西
部商品交易會暨
2004
年崆峒文化旅遊節舉辦圓滿成功。
二是積極作好群眾來
信來訪工作。今年,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群眾集體上訪案件明顯增加。在一
定程度上既影響了我們正常的工作秩序,同時又在社會上造成了不良影響,各
級各部門要切實重視群眾來信來訪工作。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依法行為,嚴
格規范工作行為,改進工作作風,努力減少信訪事件的誘發因素,對信訪案件
要早深入,早處理,把問題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要真心實意關心群
眾飢苦,切實為他們分憂解愁,排憂解難,積極改進服務水平,加大信訪案件
排查力度,努力化解矛盾、解決糾紛,變上訪為下訪;要嚴格落實信訪工作歸
口辦理,分級負責責任制,努力減少重復上訪案件和越級上訪案件的發生,為
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三是繼續組織開展好「暖人心,解民
憂,辦實事」的活動。按照市委一屆五次全委擴大會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安排。
目前,全市正在開展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創造就業崗位,扶持特困職工進入社保,
加快建設經濟適用住房,合理補償征地拆遷費用為主要內容的「暖人心,解民
憂,辦實事」活動,這是解決今年全市農村受災、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和城鎮居
民生活困難的一項有力措施。目前,各單位的捐款進展情況較好,但也存在個
別單位進度緩慢和部分幹部職工認識不到位的地方。因此,在下剩捐款的期限
內,希望相關單位進一步加強宣傳,組織發動全社會關心困難群眾和下崗失業
人員的生活困難,動員廣大幹部職工出一份力量,獻一片愛心,共同幫助他們
度過難關。
同志們,下半年,我們的工作任務還十分艱巨,我們要以這次會議
為契機,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各項工作部署和要求,更新觀念,創新
思維,克服困難,扎實工作,增強信心,乘勢而上,齊心協力,再鼓干勁,狠
抓落實,真抓實干,努力推動政府工作再上新台階,為加快推進工業化經濟格
局和小康建設步伐,全面實現今年的目標任務和加快推進甘肅東部經濟強市目
標的實現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