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近幾年旅遊業的發展
Ⅰ 近年來,山東省的旅遊業飛訊發展,這得益於什麼(交通運輸方式)建設的迅猛發展
首先對2009年山東省旅遊業17個地市各指標數據運用spss 16.0統計分析軟體進行主成分分析,得到主成分解釋原有變數總方差的情況。根據累計貢獻率超過80%的選取原則,成分1、成分2和成分3的累計貢獻率已經達到96.743%的水平,所以選取前3個成分為主成分,並由此可以得到主成分載荷矩陣。
可以看出,山東省旅遊業主成分1和各市接待外國旅遊人數、各市接待入境旅客人數、各市入境旅遊(外匯)收入、各市旅行社數量、各市旅遊飯店個數等指標相關性較高,按照其性質,可以將主成分1理解為各地的旅遊配套設施及國際知名度情況。
主成分2和各市a級旅遊景區(點)數、各市國內旅遊人次數等指標相關性較高,可以將其理解為各市地方旅遊資源及對國內旅客的吸引度情況;主成分3與各市旅遊總收入相當於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各市旅遊總收入相當於gdp的比重等指標相關性較高。
因此可以將其理解為旅遊對當地經濟的貢獻情況,相對於各地市的經濟發展水平來講,發展水平越高,旅遊對經濟的貢獻率卻越小,這與現實情況是比較吻合的。
山東省旅遊業發展水平綜合排名中,高於平均水平(即總得分大於0)的地市分別是:青島、煙台、威海、濟南、泰安、濟寧、濰坊、日照等8個市,其餘9個地市綜合發展水平均低於山東省平均水平;但如果就各具體指標因子來分析,則每個城市又各具特色。
Ⅱ 簡述山東省發展旅遊業的優勢條件
除了旅遊資源方面的優勢之外,山東旅遊業的發展還擁有三個突出的優勢:一是區位優勢。山東省北臨津、京,南連蘇、滬,自古以來就是樞紐之地,從旅遊業的眼光來看,一方面是面對著國內旅遊市場中最大的兩個市場,另外一方面又是地處環渤海經濟圈和環渤海旅遊圈的優勢位置。二是經濟大省的優勢。1997年山東國內生產總值佔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的8.9%,在全國居第3位,財政收入佔全國的6.8%,在全國也居第3位,強大的經濟實力是旅遊業發展最重要的條件。新加坡、香港等地的發展經驗表明,即使在旅遊資源十分貧乏的條件下,由於具備強大的經濟實力,也可以步入旅遊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行列,更何況山東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資源優勢與經濟優勢的結合將使山東旅遊業具備更廣闊的發展前景。三是沿海大省的優勢。這方面的優勢,可以使山東在旅遊發展中享受一些沿海地區的相應政策;可以使山東進一步向海外市場擴展,形成國際性的影響;海上山東的建設使山東的旅遊資源可以得到深化利用,更加適應21世紀旅遊需求的發展趨勢。
Ⅲ 山東旅遊資源優勢及其發展前景
《論山東民俗文化資源的旅遊開發》
李東成
(山東師范大學 齊魯文化研究中心,山東 濟南,250014)
摘要:山東民俗文化因其傳承性強、地域特點鮮明、影響廣泛而成為山東民俗旅遊的重要資源。憑藉此資源優勢,山東的民俗旅遊享譽國內外,成為山東旅遊業一個富有潛力的增長點。但在當前的民俗旅遊開發實踐中也出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在分析山東民俗旅遊的特點、類型和山東民俗旅遊開發現狀的基礎上,就目前出現的問題,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開發原則和解決對策。
關鍵詞:民俗;民俗文化;民俗旅遊;山東
一、民俗文化、民俗旅遊的界定
(一)民俗文化的定義
民俗文化,是世間廣泛流傳的各種風俗習尚的總稱,包括存在於民間的物質文化、社會組織、意識形態和口頭語言等各種社會習慣、風尚事物。[1] 它是民俗旅遊最重要的資源。民俗文化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文化,因此,也有些學者提出用「生活文化」指代民俗文化。
與精英文化或宮廷文化相比,民俗文化更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獨特性、生動性和大眾性等特點,這些特點與當代大眾旅遊的諸多特點相吻合,使得民俗文化成為民俗旅遊的主體資源,這也是推動民俗旅遊持續發展的主要動力。
(二)民俗旅遊的界定
(三)民俗旅遊的分類
對應民俗的分類,陶思炎依據民俗范疇,表現空間、產品性質、服務功能等為標准對民俗旅遊的類型作了細致的劃分。他以民俗旅遊涉及的民俗旅遊范疇為標准,將民俗旅遊產品劃分為物態、動態、心態、語態等民俗旅遊類型;以民俗生活空間角度為標准,將民俗旅遊劃分為市井民俗游、水鄉民俗游、山村民俗游、漁村民俗游等環境類型;以產品性質角度為標准,將民俗旅遊劃分為觀覽型、參與型、休閑型、運動型等類型。[5]但現實中的民俗旅遊活動與理論上的探討稍有差異,比如心態、語態等民俗很難成為一個獨立的民俗旅遊類型。王德剛把民俗旅遊的開發模式分為品牌經營模式、社區-歷史(傳統)街區模式、鄉村模式、「生態博物館」模式、主題公園模式和節慶活動模式。[6]這6種模式在山東均有分布,且比較切合中國民俗旅遊的實踐。筆者依據山東民俗旅遊開發的歷史及其現狀,把山東的民俗旅遊產品主要分為以下6種:民俗博物館旅遊、節慶民俗旅遊、婚俗旅遊、漁家樂、農家樂、民俗村(民俗主題園)旅遊,下文將結合山東民俗旅遊開發現狀對此分別詳述。
二、山東民俗旅遊的特徵
山東民俗旅遊的特徵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傳承性強
2、地域特點鮮明
3、影響廣泛
4、開發較早
三、山東民俗旅遊開發現狀
山東的民俗文化資源豐富,以此為基礎的民俗旅遊活動也類型多樣,豐富多彩,而且各地的民俗旅遊內容、形式不一,因此,很難全面、確切地描述山東民俗旅遊開發現狀。參照山東民俗旅遊產品的分類,筆者只是粗線條地勾勒出山東民俗旅遊的概貌。
(一)民俗博物館旅遊
(二)節慶民俗旅遊
這是山東民俗旅遊的主體,數量最多,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效益最好。其下又可分為傳統節慶旅遊,現代節慶旅遊、新興節慶旅遊、假日旅遊(如雙休日、黃金周等)。山東主要的旅遊節慶有濰坊國際風箏節、濟南千佛山廟會、趵突泉燈會、大明湖荷花節、青島國際啤酒節、泰山國際登山節、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淄博陶瓷琉璃藝術節、煙台國際葡萄酒節、菏澤國際牡丹花會、青島海雲庵糖球會、天後宮民俗文化廟會、榮成國際漁民節等。
(三)婚俗旅遊
(四)漁家樂
(五)農家樂
(六)民俗村、民俗主題園旅遊
四、山東民俗旅遊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山東民俗旅遊發展到今天,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不僅類型豐富多樣,在開發內容上也逐步深入,形成了一批知名度和美譽度都比較高的民俗旅遊品牌,成為山東旅遊又一個較有活力和發展前景的專項旅遊產品,但不可否認的是,雖然山東建立了許多民俗旅遊村、數條民俗旅遊線及民俗旅遊區,但目前山東民俗旅遊業也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本節就當前山東民俗旅遊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和下一步的開發思路。
有些問題在整個旅遊業中是普遍性的,如對民俗旅遊資源重開發不重保護,重經濟效益輕文化效益和社會效益,有些景點(景區)的管理體制還沒有完全理順等;也有一些具體問題,如景點(景區)各自為政,重個體得失輕共同發展等。就目前山東民俗旅遊實踐來講,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1、管理體制的分割所帶來的矛盾
(1)「三孔」管理體制變更所帶來的旅遊開發與文物保護問題。
(2)蒲松齡故居與聊齋園的管理體制分割
2、企業化運作帶來的弊端
3、「內訌」式的不規范競爭
(1)膠南、龍口的徐福節
(2)中國民俗旅遊第一村之爭
4、開發滯後,對外競爭不力
(1)運河民俗旅遊必須迎頭趕上
(2)梁祝婚俗旅遊有待大力開發
(3)水滸旅遊:牆內開花牆外香
(4)菏澤牡丹要做大做強
5、民俗旅遊節慶的相似性和庸俗化
五、山東民俗旅遊開發原則和對策
(一)、山東民俗旅遊開發原則
1、文化原則
「文化是明天的經濟」,民俗旅遊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旅遊,它的魅力在於民俗旅遊景觀所承載和體現的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隨著山東旅遊業的深度發展,以文化為內涵的旅遊將會超越以觀光為內涵的旅遊,對山東民俗旅遊而言,齊魯文化和山東民俗文化是其開發的靈魂,因此,開發山東民俗旅遊必須遵循文化原則。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開發和經營者應具有較強的文化意識,對民俗文化有較全面的理解,對民俗文化在民俗旅遊中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能從多學科的角度研究各類民俗事象,發掘民俗旅遊資源。其次,民俗旅遊項目應創造和實現民俗文化氛圍,以便讓旅遊者得到深刻的文化體驗和感受。最後,民俗旅遊項目開發不僅要具有民俗的「神」,還要具有民俗的「形」,做到「神」、「形」合一,把民俗文化的精華完整地表現出來。[9]
2、本土化原則
民俗旅遊利用民俗文化吸引游者,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地方性。因此,在開發過程中必須以民俗文化為根基,避免過於商業化的運作和不切實際的模仿與開發。本土化原則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因地制宜,挖掘當地的民俗文化資源,突出「原汁原味」,不要輕易仿製。當然,這並不排除以此為目的的適當提煉和加工,在實際的開發和經營中,這樣做往往是必要的;二是對於移植的外來民俗文化,則要充分考慮當地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程度,某些與當地民俗文化背景有沖突的民俗文化資源,在強調新奇性的同時,必須經過本土化的改造,否則不宜移植。
3、特色性原則
特色性是旅遊資源的基本屬性,民俗旅遊資源尤其如此。失去特色,民俗旅遊資源也就不復存在。在民俗旅遊開發實踐中應以特色為依據,突出各地區的民俗旅遊特點,設計和推出與眾不同的旅遊產品、旅遊線路和旅遊購物品。突出特色性原則也是提升旅遊區的品位,提高競爭能力的有效手段。
4、遊客中心原則
遊客是民俗旅遊的主體,因此,民俗旅遊應以遊客為中心,按照遊客的需求開發適銷對路的民俗旅遊產品。遊客的旅遊心理復雜多樣,但最基本的還是求新、求異、愉悅身心,針對遊客的這些基本旅遊心理,我們要開發新奇、參與性和體驗性強的民俗旅遊產品。
5、多樣性與專題性結合原則
多樣性與專題性既對立又統一,二者充分結合會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多樣性不僅不會沖淡專題性,而且還能襯托、突出專題性;多種專題也能豐富多樣性,使多樣性既有深度又有廣度。
6、可進入原則
各地區民俗文化不同,表現為各個旅遊景區(點)是一種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且民俗活動多在農村開展。因此開發時要考慮距離遠近、可進入程度、交通狀況等問題,以便作到各旅遊片、區內各景區(點)相對集中、聯系較緊密,各片、區間交通順暢,可進入性好。這樣有利於設計旅遊線路,方便遊客進行各種民俗旅遊活動。
7、可持續發展原則
在民俗旅遊規劃和開發中,更要注重對民俗旅遊資源的挖掘、搶救和保護,不要殺雞取卵、竭澤而漁,要有長遠眼光,保持民俗旅遊的可持續發展。因為隨著中國經濟建設的進一步發展,城市化進程呈加速度增長的勢頭,民俗文化賴以存在的風俗習慣和古民居、古建築遭到建設性破壞,因此,對民間文化遺產的搶救迫在眉睫,旅遊開發是保護民間文化遺產的重要途徑和手段,但要注意避免重蹈城市化的覆轍。
8、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統一原則
旅遊規劃與開發要充分考慮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社會資源的有機結合,充分協調經濟發展、資源保護和社會進步的關系,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統一,促進山東省民俗旅遊健康、高效持續的發展。
(二)、山東民俗旅遊開發對策
1、挖掘、突出山東民俗旅遊的齊魯文化內涵
旅遊具有文化性和經濟性雙重屬性,而齊魯文化自其產生之日起一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主幹和核心,它也是山東民俗旅遊的立身之本。在目前大多數民俗旅遊景點日益走向庸俗化、企業化的時候,挖掘、突出文化內涵是提升民俗旅遊景點品味的良好手段。山東的民俗文化包羅萬象,除了其以民間建築、民間技藝、民間游戲為代表的物質層面和以婚喪嫁娶為代表的制度層面外,以民間傳統、宗教信仰、人文素質為代表的精神層面也同樣不容忽視,在民俗旅遊的開發實踐中,後者尤其要引起民俗旅遊開發者和經營者的重視。
2、理順管理體制,加強文物保護
文物作為物質民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進行民俗旅遊開發的重要載體,「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破壞文物就毀滅了民俗旅遊的基礎,失去了旅遊可持續發展的根基。
從理論上來講,旅遊開發與文物保護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保護文物是為了更好地進行開發,有了旅遊開發的收益才能更好地保護文物。在處理二者的關繫上,應當把相關文物的保護工作置於主導地位。然而,在實踐中,二者的關系不是如此。某些單位和個人把旅遊開發的收益中飽私囊,不願對文物保護投資。對此,必須加強旅遊管理方面的分工負責,統一協調,理順管理體制,同時,正確貫徹《文物保護法》,加大對文物的保護力度。
3、樹立鮮明的形象,打造民俗旅遊品牌
獨特性是民俗旅遊資源的重要特徵,俗話說「一招鮮,吃遍天」,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賣點,不致被替代。青島在民俗旅遊方面即有多個賣點,不能互相替代,形成了多贏。
關於石家莊、王家皂中國民俗旅遊第一村之爭,其實,二者在民俗旅遊內容和開發歷史有很大不同,石家莊以「農家樂」著名,王家皂以「漁家樂」為主;石家莊因其開發較早,影響較大,王家皂卻是新開發的民俗旅遊村。稱石家莊為「中國民俗旅遊第一村」是合適的,王家皂可定位在「中國海洋民俗旅遊第一村」,從筆者目前掌握的材料看,國內還沒有如此定位的。這樣既可避免石家莊帶給王家皂的「陰影效應」,還可突出王家皂的海洋民俗特色。最好的競爭是避免競爭,在這方面,楊家埠做得比較好,它定位為以特色民俗為主題的「中國民間藝術遺產村莊」,突出了自己鮮明的特色。
4、對內聯合,對外競爭
面對來自江蘇等其他省份以徐福東渡為主題的民俗旅遊,膠南、龍口的徐福節慶首要的是在協調的基礎上聯合起來,一致對外競爭。因為二者的資源特點類似,地理位置較近,內部競爭只能導致兩敗俱傷。在實際操作中可採取兩地每年輪流舉辦徐福節慶,或以一地為主,一地為輔的方式;也可把每年的徐福節時間分開,兩地分別舉行,從而避免同一時段舉辦徐福節慶。
這種方法也適用於「濟南三勝」的春節黃金周。「濟南三勝」在春節黃金周均舉辦大同小異的民俗旅遊活動,與其拼內耗,不如聯手一致對外。如果把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三大名勝分開來看,都不及泰山、西湖等著名旅遊景點有影響力,但如果「山、泉、湖」強強聯手,進行資源優勢互補,讓遊客以優惠的價格一票通游,將對遊客產生更大的吸引力,形成泉城民俗旅遊的拳頭產品,會吸引更多的遊客來濟南。
5、整合旅遊資源,做大做強
以菏澤為例。菏澤作為全國最大的牡丹生產基地,完全可以在每年冬季舉辦一次全國牡丹催花展。既可以讓人們在寒冬觀賞到牡丹的芳姿,又可以進行花木交易,可謂一舉兩得。此外,菏澤是著名的「戲曲之鄉」和「武術之鄉」,棗梆、柳子戲、山東梆子等十幾個地方戲種同時並存,這在全國同級地市中尚不多見。菏澤的麵塑、魯錦等獨特民俗,也可以重點開發為「民俗博物館」和民俗生態保護區,和牡丹一起構築菏澤旅遊的四季文章。
菏澤市目前正在選聘有關專家編制旅遊發展規劃,以牡丹、水滸、黃河旅遊為主線,涵蓋全市民俗文化和人文景觀,以期構造全年有景的格局,做活四季文章。如果菏澤牡丹與黃河、水滸結親成功,將從根本上擺脫當地旅遊業多年來單靠牡丹一條腿走路的尷尬。
6、加大旅遊開發力度
在這方面,運河民俗旅遊、水滸民俗旅遊和黃河三角洲民俗旅遊比較迫切需要加大旅遊開發力度。為加強對梁祝文化的研究,可成立梁祝文化研究學會,在對梁祝文化的開發利用上,可將梁祝讀書處——嶧山建成愛情搖籃之山;將微山縣馬坡梁祝墓所在地恢復明代梁祝祠,建梁祝愛情文化園。通過對梁祝文化的研究和開發利用,為濟寧文化大市建設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梁山雖然沒有以前的「八百里梁山水泊」,但有水滸民俗文化,可從民俗旅遊入手,吸引魯西南、魯西北和全國的遊客。
7、編制全省民俗旅遊規劃
截至目前,全省還沒有專門的民俗旅遊規劃,這與山東的民俗旅遊資源大省、民俗旅遊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稱。國外旅遊專家在為山東做全省的旅遊規劃時曾說,濰坊是山東民俗旅遊的中心,可在「千里民俗旅遊線」的基礎上把山東全省的民俗旅遊進行統一規劃,東引山東的海洋民俗旅遊,西聯魯西南的運河民俗旅遊、水滸民俗旅遊和菏澤的民間藝術旅遊,形成橫貫山東全省的民俗旅遊線。如此以來,勢必盤活山東全省的民俗旅遊活動,擴大山東民俗旅遊在全國的地位和影響,促進山東民俗旅遊的跨越式發展。
Ⅳ 山東省全省近幾年旅遊遊客人數,旅遊收入情況
2001—2007年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公報
Ⅳ 山東省旅遊發展情況
山東省地處黃海之濱和黃河入海口,有著秀麗的自然風光,眾多的人文景觀,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全省擁有旅遊景區、景點509處,其中泰山和曲阜「三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青島煙台、威海代表了中國海濱旅遊的一大片。全省旅遊資源品位高,種類全,分布廣,綜合條件好。
山東旅遊業作為新興產業,與改革開放同步發展,取得了明顯的成績。1979-1998年十十年間,全省累計接待國內旅客4.6億人次,創旅遊收入895億元;接待海外遊客402.8萬人次,創匯12.2億美元,國內旅遊收入和旅遊創匯年均分別遞增54.7%和33.6%,成為持續增長最快的產業。近十年來,接待海外遊客大幅增加,「八五」期間年接待量先後突破20萬、30萬、40萬人次。「九五」期間,相繼突破50萬、60萬人次。特別是1998年以來,省委、省政府為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擴大內需,拉動經濟,高度重視旅遊業的發展,把旅遊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進行重點培育。1998年10月,省政府第13次省長辦公會議聽取旅遊工作全面匯報,集中討論全省旅遊工作的指導思想、發展思路和措施要求;12月,省委、省政府出台《關於加快旅遊業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了要把旅遊業發展的優惠政策,確定了加大投入、加強領導的有關措施。1999年6月,省委、省政府又專門召開高規格會議,深入動員、全面部署全省對外開放和旅遊工作。隨著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指標、文件和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全省旅遊工作開始出現了新的喜人局面。一些地市把旅遊作為「一指導手」工程,主要領導親自抓。10個城市相繼出台了加快旅遊發展的決定或意見,進一步明確產業定位,完善產業政策,加大投入,加快發展。面對旅遊業發展的新形勢、新氣象,全省旅遊行業廣大幹部職工振奮精神,克服亞洲金融危機帶來的困難,團結拼搏,知難而進。1999年全省旅遊總收入突破300億大關,達到307億元,比上看曾長16.43%。凈增44億元,旅遊總收入佔全省GDP的4.01%。其中接待海外過夜旅遊客56.2萬人次9包括一日游遊客共62.2萬人次),比上看增長25.25%,旅遊創匯2.6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0.8%。兩項指標均創十年來最高增長率。
山東旅遊業經過不同時期的開發和建設,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行、游、住、食、購、娛相配套且具有一定規模的綜合旅遊產業體系。全省擁有一至五星級旅遊飯店173家,床位4萬張;旅行社376家,其中國際旅遊行社50家;旅遊車船公司41家,旅遊汽車2393台,遊船197艘;旅遊游商品定點廠21家;開發建設石老人國家旅遊度假區和省級旅遊度假區15處;旅遊行業固定資產120億元(不含度假區),旅遊從業人員54萬人。去年,旅遊發展規劃和項目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通過建立旅遊項目庫,篩選了50多個有特色的項目,實行了大型項目專家評審制度。省班府撥款5000萬元用於大項目啟動。社會化辦旅遊已成氣候。濟南市投資13億元的泉城廣場、投資2.5億元的野生動物園、投資8000萬元的釣突泉擴建工程,南山集團投資3億多元的高爾夫球場、康樂宮,以及曲阜孔子研究院等大型項目竣工。銀行投資2億元的青島中苑海上廣場部分完工。孔子文化廣場、淄博齊城、梁山、蒙山、費縣石林等項目正加緊策劃。「創城」工作成效顯著。1998年山東六城市創辦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獲得成功,佔全國總數的1/6,旅遊環境大為改善。去年又有11個城市申報參加第二批「創城」活動。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近兩年來,全省旅遊行業有14個單位、集體和8名個人受到全國表彰;有40個單位、集體和8名個人受到全國表彰;有40個單位、集體和60名個人受到省里表彰。旅遊業的發展對促進對外交往,改善投資環境,擴大山東影響,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帶動相關行業發展。提供社會就業,幫助後進地區脫貧致富,促進社會全面進步,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山東省提出,作為全國沿海經濟大省、旅遊資源大省,必須緊緊圍繞2000年全國旅遊工作會議確定的建設世界旅遊強國這一宏偉目標,以新思路、新舉措、新辦法,狠抓重點、熱點、難點和新增長點,緊持區域均衡發展,不斷拓展新的空間,夯實基礎,整體創新,打破常規,加快發展,率先建成旅遊強省。確定的主要目標是:2000年,國內旅遊收入330.36億元,旅遊創匯3.05億美元,旅遊總收入355.27億元,2005年,國內旅遊收入700億元,旅遊創匯5億美國微軟公司元,旅遊總收入740億元,佔全省GDP的6%;2010年,國內旅遊收入1500億元,旅遊創匯9億美元,旅遊總收入1600億元,佔全省GDP的8%。
Ⅵ 山東旅遊業的發展現狀
2007年山東省旅遊業取得優異成績,國內國外遊客快速增長。
據了解,山東省全年共接待入境遊客249.6萬人次,同比增長29.2%,入境旅遊收入13.52億美元,增長33.2%;接待國內遊客2.03億人次,增長21.2%,國內旅遊收入1550.8億元,增長27.6%;旅遊總收入1652.1億元,增長27.52%。
http://finance1.jrj.com.cn/news/2008-01-18/000003196270.html
Ⅶ 未來幾年旅遊業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1、更系統的進行旅遊資源開發,呈現區域化,集團化。
2、更為合理的開發旅遊資源,以解決國內旅遊與國際旅遊爭奪旅遊熱點地區和旅遊旺季的矛盾。
3、區域旅遊會加快開發,普通的長線旅遊會變為長線與區域旅遊相結合的旅遊經營模式。
4、旅遊業向內涵效益型轉變,推出以觀光旅遊為基礎,具有娛樂性、參與性兼地方特色的專項旅遊和節日旅遊項目會被重視。
5、旅遊資源開發的根本條件在於人才的培養。因此,旅遊教育會得到發展。
6、旅遊資源保護會被重視,需要建立旅遊資源開發基金,進行可持續開發。
7、宗教旅遊會進一步開展。
Ⅷ 未來幾年旅遊業的發展趨勢
中國的旅遊業已進入了戰國時代,2005年是中國旅遊業全面融入世界旅遊業的分界線,面對入世帶來的挑戰,有識之士都在思索:中國的旅遊業應該如何發展?
中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中現存最大的國度,幅員遼闊,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安定團結,人民生活富足,為這個古老的民族注入了新的活力,為中國的旅遊業開劈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加上我國的南北跨度大,東西縱橫長,民族眾多,地方文化差異大,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中國人口眾多,正在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國民收入的增加,為旅遊業的發展奠定了豐富的物質基礎。因此,中國的旅遊現正在朝著國內旅遊大國、入境旅遊大國、出境旅遊大國發展。
綜觀中國旅遊業的發展,我們大致可以歸納為三個發展時期:第一個時期從建國以來到1990 年為第一個時期,這個時期的主要以入境旅遊為主導地位;90年後至2002年,中國的旅遊業的發展進入了第二個發展時期,這個時期中,國內旅遊異軍突起;從2002年開始,中國的旅遊市場又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以出境游組團社改革為標志,出境游進入了春秋戰國時代。因此,中國的旅遊業已成國內游、出境游、入境游三足鼎立的發展態勢,這其中國內游、出境游增長迅速,入境游發展緩慢。
中國的旅遊業有著十分明顯的分界線:東部沿海經濟發達,是最大客源的輸出地,西部旅遊資源豐富,是最大的客源輸入地,但是隨著西部開發的深入,東西部旅遊大融合是東西部經濟融合的必然趨勢。東部因經濟發達,商務旅遊、會展旅遊已漸漸取代了傳統的觀光旅遊,西部因資源豐富,風光秀麗,觀光旅遊仍是旅遊業發展的主流。
入世是中國旅遊業分化重組的催化劑,面對入世的沖擊,旅遊企業都在未雨綢繆,尋找應對良策,有人稱入世為「狼來了」;有人已做好了與狼共舞的准備;有人視入世為改造國內落後的狀況的一劑良葯。
狼也罷,良葯也罷,但中國的旅遊業現狀確實令人擔憂。
以筆者從事旅遊二十年的經驗看,中國的旅遊企業確實存在很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觀念的落後;二是人才的短缺;三是管理的落後;四是體制的缺乏創新;五是條塊分割嚴重,企業規模小,抗風險的能力差;六是服務缺少知名品牌;七是航空保險業發展滯後;八是各地接待水平、標准和模式不一,溝通困難;九是政府的管理亟待改革;十是旅遊產品千篇一律,缺少創新,行業之間的競爭停留在行業自殺式的價格層面上,遊客參團信心受挫。
有識之士都在為中國的旅遊企業的發展診斷把脈,提出了許多的解決方案,比較有代表性的一種觀點是,根據企業的大小提出了如下發展措施:大型企業集團化,中型企業專業化,小型企業網路化。筆者贊同這種觀點,並在自己的企業身體力行,根據自身的狀況,提出了相應的發展戰略,效果顯著。
中國的旅遊企業要沖出重圍,融入世界旅遊大潮流,品牌是關鍵,中國旅遊企業的發展大多存在千篇一律,服務缺少品牌和個性,在世界性市場中,難以脫穎而出。發展品牌是一件巨大的過程,許多企業無力發展品牌,但發展品牌確實是成功的一條捷徑。
發展網路是中國旅遊重組的又一出路,由於政策的滯後,真正的網路一時難以形成,但是發展網路是建立統一的市場秩序、統一的接待標准、統一的接待模式、統一的服務形象的必由之路。
國際旅遊市場都是批零關系,但中國的旅遊市場是各自為政,一個真正意義的批零市場是中國旅遊市場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這種批零關系在一些地方開始萌芽,作為旅遊業的從業人員,要主動實踐,推動這種批零關系的快速形成。有條件的旅行社要主動發展成為批發商,缺少資源的旅行社要甘當零售商,批零關系是平等關系,不是從屬關系,是產品流動的必要渠道。
Ⅸ 山東有什麼新崛起的旅遊城市呢
在我國有著很多以旅遊見長的城市,其中一些沿海城市最受歡迎,其中令人印象比較深刻的當屬於我國的著名旅遊城市青島了。
近些年來,放眼全國范圍,青島的發展也是屈指可數的,作為一座海濱城市,不管是名氣還是經濟增長速度都要比省會城市濟南更加突出。
到時候從北京到煙台僅需要3個小時就可以到達,有了這條線路,更多的人可以直接到達煙台吃海鮮,賞風景,甚至可以帶動當地的房地產發展,發展潛力巨大,有了這幾層關系,煙台想不發展都難。另外煙台正在新建和擴建機場,為將來的崛起做准備。
現如今,煙台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戰略節點城市,相信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之下,這座有著無盡潛力的海濱城市一定會乘風破浪,飛速崛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