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佛教旅遊產品開發

佛教旅遊產品開發

發布時間: 2021-03-13 04:46:29

1. XX旅行社開發佛教旅遊的4ps戰略

不會耶

2. 如何做好佛教旅遊規劃方案

前瞻產業研來究院認為,要做好佛教旅源游規劃和宗教旅遊開發,關鍵要把握兩個關鍵問題:
第一,不要指望燒香拜佛來賺錢。不管你寺廟建多少,建多大,你都只能賺到周邊老百姓的小錢。可以設計「佛光塔」,佛光是偶然現象,但我們把它變成了必然現象!佛光人人想看,都聽說過沒看過,人人都必須來一趟!為天目湖創意設計了「天眼」項目,天眼人人聽說過沒看過,你想不想來,全國有沒有?會不會轟動?這些都是必然!
第二,不要指望建個大佛來賺人氣。中國的大佛太多了!你見別地地方有大佛,所以你在本地建一個,一定有市場?中國旅遊發展早已到了高度競爭的年代,常規的思路和常規的做法不僅救不了命,反而是致命的!思路決定出路,常規思路一定是常規出路甚至是死路,超常規思路才是超常規出路才是活路。

3. 結合實際論述中國佛教文化的特色及怎樣進行旅遊開發

佛教傳入中國,除了對中國文學思想等有直接間接影響外,從不參預政治活動,但對社會風尚習慣,卻有潛移默化之功。最重要的是對人生觀的改善,以及對孝道的擴展。
而且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發展發生過很大的影響和作用,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燦爛輝煌的佛教文化遺產。印度佛教文化與中國固有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不僅帶動了佛教與中國文化相結合的全面發展,而且在交融過程中形成了學術思想、修養方法、音樂美術、工藝建築、風俗習慣等等。中國佛教文化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4. 如何做好佛教旅遊地產規劃和宗教旅遊開發

這個命題其實是很敏感的問題,因為牽涉到是否將佛教商業化和市場化的內容,但是根據師父的開示,「正人說邪法,邪法亦是正;邪人說正法,正法亦是邪」,所以要想良好的運用佛法講周邊的邊緣產業做好,並不是沒有可能,但是重點在於,操盤者是否深諳佛法的義理,如何布局才能夠符合信眾的需求,這個才是核心。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建議把握以下分寸:
1、宗教歸宗教,企業不可以去干涉。也就是說,凡是宗教的管轄范圍,尤以寺院為主,企業是不可以干涉和介入的,可以幫助寺院,甚至墊資建設,但是不可以介入寺院法務和日常管理事務,如果介入了,就會失去在信眾中的地位。信仰是超越於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的靈性所在,是不可以介入任何商業化的元素的。尤其是收門票!
2、人們為信仰而來,祈福、消災、法事、放生、禪修等等,必然需要更多的消費,寺院只是個修行的場所,顯然是不可能滿足的,那麼勢必就要是寺院以外提供諸多消費,這恰恰是信眾喜爾樂見的,也是企業的商機所在。
3、信眾當中,又有虔信者(真正的居士)、淺信者(雖為居士,但只辦理過皈依證,卻並未按照佛弟子的標准來修行的人),也有佛教愛好人士、旅遊觀光人士和文化知識人士,不同類別的信眾,其實也牽引出不同消費標準的市場,應對不同的消費群,自然就能衍生不同的市場細分產品,這點很重要。而且根據這么多年的經驗,真正消費的主力,並非信眾,而是外圍人士,也就是對佛教愛好的人士,這點是關鍵。
——總而言之,熟識佛法,把握「以不爭為爭,以不得為得」的原則,仍然可以既不違背佛法義理,又可以產生巨大的效益的。禪商並重,「禪」須在前,略多一點,即為佛門廣開,行的是正法,走的是正道;「禪」若在後,略少一點,即被商業控制,行的是不如法,走的是邪道;這個分寸,反而是很難把握的,唯一的核心,在於這個開發商和運營商是否為虔信者,還是一個打著借佛斂財的偽裝者,這個就很難控制了。以當下的現狀而言,一百個開發商,估計真正虔信的人,不會超過1%。這也是末法時代的現狀,甚憾之至。

5. 如何就中國佛教文化的特色而進行旅遊開發

1 佛教文化的旅遊吸引力
1.1 信仰的力全吸引了大黃的朝艦旅遊者
在全世界有著數里可觀的佛教信徒, 有的民族甚至全民信佛。對於佛教信徒來說, 信仰的力量是無窮大的, 它足以吸引這些信徒為了表達自己的崇敬和虔誠而不遠萬里來瞻仰朝拜, 從而形成龐大的朝艦人流。如號稱我國四大佛教名山的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 兒乎每天都吸引著人批香客; 各佛教宗派祖庭朝聖遊人也是絡繹不絕。在西藏,來自四面八方, 操不同方言, 穿戴不同服飾的人們, 不懼自然環境的惡劣和路途的艱險, 以三步磕一個等身長頭的方式,用自己的身軀丈量著漫長的朝佛路, 經過長途跋涉, 來到拉薩以便實現畢生的宿願。透過朝佛者純潔、堅定的目光, 目睹源源不斷的朝佛隊伍, 每一個旅遊者都會強烈地感受到釋迪佛的無比感召力, 這從古至今不斷地延續著的朝聖人流,也成為雪域高原上的一大奇觀。[1]
1.2 佛教的價值現給人以心靈的啟迪
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展, 有些人在繁榮物質文明和多元文化沖擊包圍中, 感到從未有過的精神緊張、情感空虛。有些人甚至喪失了目標和理想, 找不到行為准繩,精神上無所寄託。佛教文化用自己獨特的方式, 對生命和世界作出診釋, 對現實世界的人類具有明顯的啟迪、安慰寄情的作用。每個佛教徒的心中都有一個「來世」 和「佛國」 , 這使得他們在想每一件事, 做每一件事時, 都從對自己的未來是否有利, 對自己成佛是否有利出發。這一無限開放的心靈境界和終極的價值追求豐富了人生情趣, 提升了人格境界,使他們的心境在繁雜的世界裡, 處於一種寧靜、寬舒、坦然、達觀、淡泊的狀態。旅遊者目睹佛教徒的虔誠信仰, 不免會得到一些啟發, 即在生活和工作時, 既要有積極入世的態度,又要加些出世的心境去做事, 執著中要保持一份超脫, 追求中保持一份淡泊。在對待功名利祿的問題上, 不要刻意地追求, 要順其自然, 保持一顆平常心, 只有這樣才能獲得精神上的自由和心理上的解脫, 才能使我們的生活充滿樂趣和希望。所謂「用出世的態度做入世的工作」 也就是這個意思。
1.3 佛教藝術滿足了人們對美的追求
旅遊是個人以前往異地尋求審美和愉悅為主要目的而度過的一種具有社會、休閑和消費屬性的短暫經歷, 審美體驗是旅遊的本質特點口, 。絕大多數與佛教文化有關的物質和精神產品都具有震攝人心的美感。例如眾多的佛教名山, 無一不是「深山藏古寺, 幽徑通禪房」 , 給遊人提供了一種靜謐、祥和的時空, 令人心曠神怡: 寺廟建築布局的和諧美, 裝飾的堂皇美, 雕塑或繪畫的精緻美, 使其成為這種「凝固的藝術」 殿堂中的精品; 而極為豐富的佛教音樂和舞蹈又以那清悠的韻律, 深邃的內涵和獨特的表現方式, 在這一藝術領域中獨樹一幟。更有那與大自然渾然一體的佛教環境氛圍, 漾溢著其它文化樣式所不具備的獨特的美感『」。
還有許多佛教文化遺存己無宗教活動, 完全成為藝術的殿堂, 或者是懷古的場所。敦煌莫高窟是聞名天下的佛教藝術殿堂, 中外遊客不遠萬里, 聚集鳴沙山下, 或默默不語,或指點贊嘆, 留戀忘返, 中國在這里與世界達成了心靈的溝通。西安的小雁塔有一種殘缺美, 有一種不屈的精神, 每當晚霞映襯出塔身那獨特的身影, 「 榮辱皆忘」 一語便不難理解。現存於西安碑林博物館的「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 常常令來自歐美的遊客駐步細觀, 不忍離去。
1.4 佛教深厚的文化內涵滿足人們的求知、求異的需求
人類有一種基本的心理性內在驅力—好奇、探索、求知, 這種驅力並不以生理上的需要為基礎, 也不是經過學習而獲得的, 純粹是一種先天的內在驅力。它是人類心靈正常發展的原動力之一, 也是旅遊的一個根本性動因囚。對於佛教來說, 其多彩的歷史、精深的思想, 並由此派生出數量巨大的文學藝術作品、深奧的經典、生動的故事、引人入勝的典故、發人深醒的格言⋯ ⋯ , 再加上許多學富五車的名人志士, 風雲變幻的重大事件, 這一切都賦與佛教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人們在接觸它時, 無不為佛教文化這個神奇世界中所蘊藏的精神財富和知識所傾倒。許多佛教文化名人都是博學睿智的大師, 與他們直接交往, 會獲得在其他地方無法獲得的知識。此外, 佛教在自身發展過程中也不斷與各個民族的社會生活、風俗習慣、傳統文化和民族心理結合在一起,形成獨特的地方特點和民族特色。旅遊者到不同民族聚居的地區觀光游覽, 可以領略充滿濃厚佛教氛圍的民族風情, 充分滿足人們求異的心理需求。

6. 佛教旅遊文化的未來發展趨勢

從廣東旅遊發展初期到現在,廣東沒有什麼著名的景區和景點可以在全國排上名次,甚至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旅遊產品,更...正確認識和把握未來我國經濟國際化趨勢是當前的一項重要課題。未來我國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特別是面臨著...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