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思南旅遊文化
❶ 貴州省遵義市思南縣有哪些風景區
思南屬於銅仁地區!他主要的旅遊景點有烏江吧!可以坐船游烏江!
希望能幫助您!
❷ 銅仁思南共有多少年的文化歷史
思南之名源於歷史上的建置。《禹貢》荊州之屬,春秋戰國先屬巴國南境,後屬楚巫黔中地。
秦隸黔中郡,漢屬巴郡涪陵縣。漢末分涪陵縣地置永寧縣,治今思南。蜀漢改萬寧縣,為南中屬地。
晉,萬寧縣仍殊涪陵郡,郡治漢復縣。
北周武帝宣政八年(578),以萬寧縣地置費州,亦名涪川郡。
隋初,廢費州,開皇五年(585)於費州地置涪川縣(今思南)。
唐初,屬思州。貞觀四年(630),分思州的涪川、扶陽2縣置費州。八年割思州的多田、城樂2縣來屬。天寶元年(742)改費州為涪川郡。乾元元年(758)復名費州,州治涪川縣(今思南)。領涪川、扶陽(今德江煎茶溪)、多田(今思南縣境許家壩)、城樂(今鳳岡東部)4縣。費州屬黔中道,治彭水縣。
宋為思州地。宋大觀元年(1107),田祐恭歸順,又置思州,宣和三年(1121)廢,紹興二年(1131),復置思州和務川、邛水、安夷3縣,為羈縻州,州治務川,屬黔州。務川縣轄今思南縣地。
元至元十五年(1277),置思州新軍萬戶府,旋改為思州新軍民安撫司,治務川,後徙都坪清江城(今岑鞏)。於是稱清江城為思州,而稱故思州為思南。至元二十九年(1292),改思州安撫司為軍民宣撫司,隸湖廣行省。至正二十二年(1362),改思南宣慰司,思州分為二,思南行政區劃之名,以此為始。
明洪武四年(1371),思南宣慰司改隸於四川行省。六年(1373),升思南宣慰司為思南道宣慰使司,隸湖廣布政司。二十二年(1389),移治水德江(今思南),至此思南道宣慰使司治所乃故都於此。永樂十一年(1413),廢思州、思南宣慰司,置思南等4府,屬貴州布政司。
是這個嗎??
❸ 貴州銅仁有哪些旅遊景點
銅仁旅遊資源獨具特色,三江沿岸15座大小橋梁凌空兩岸,猶如15條彩虹。銅仁老城一版面倚山,三面臨權水,發源於梵凈的兩條江自西自北而來,匯於銅仁,稱錦江;錦江繞城半周,然後東去流入湖南沅水。錦江沿岸有壯觀雄奇的六龍山溶洞群。其中已開發的九龍洞為貴州十大風景名勝之一,在市內西門碼頭乘船就可以游覽九龍洞及錦江風景區。銅仁是傑出的紅軍將領周逸群烈士故鄉,辟有周逸群烈士故居一處,烈士塑像一座,往來瞻仰者絡繹不絕。
銅仁主要旅遊景點:梵凈山 ·沿河烏江山峽百里畫廊·沿河土地灣黔東革命根據地·九龍洞 ·太子石 ·南嶽飛泉 ·沿河麻陽河自然保護區 ·四野屯 ·紅二、六方面軍紀念碑 ·雲海波濤 ·中流砥柱 ·雲彩江聲 ·魚梁夜月 ·文筆凌雲 ·六洞嵐光 ·周逸群故居 ·玉屏晴雪 ·西嶺歸樵 ·萬笏朝天 ·兩江春色 ·金鱗游泳 ·東山樓閣 ·東山寺 ·錦江公園 ·十里錦江 ·長壽村 ·思南石林。
❹ 思南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啊
1,思南溫泉石林景區內有石芽、溶溝、石林、溶窪、峰叢等多種喀斯特地專質遺跡標本,是屬一座天然喀斯特地學博物館,
2,府文廟位於城北遵化門內,現屬文化街。它是思唐鎮的重要古建築
3,騰龍峽騰龍峽位於思南山城東面烏江河岸,距縣城約3公里
❺ 思南有哪些旅遊景點
思南山川秀麗,風景優美,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賦有獨特的人文景觀、回自然景觀和濃答郁的民族風情,可以向您介紹幾個景點,有千佛洞,位於騰龍峽谷內,喀斯特溶洞,洞口高出烏江江面30餘米,洞深長約3公里,洞內鍾乳石形態各異有十八羅漢觀大海,五百羅漢下江南。這座大佛,貌似彌勒,成為洞中之最。還有白鷺洲,位於思唐鎮城郊,地處烏江江心的一個大型沙洲,洲呈橢圓形,由江中的泥沙堆積而成,鷺鳥成群在此棲息。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騰龍峽, 騰龍峽位於思南山城東面烏江河岸,距縣城約3公里,峽谷內的絕壁上有一條2000餘米長的天色巨龍,因此取名「騰龍峽」,其龍體成騰飛狀,神采飛揚,情景壯觀。希望我的回答您能滿意。
❻ 貴州銅仁思南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的負責人是誰
思南縣隸屬於貴州省銅仁市,位於貴州省東北部,烏江中下游,轄屬銅仁地區,歷史上思南出了很多名人,明清兩代考中進士32人,舉人360人。田仁智(?-1376),元朝鎮遠同知田茂安之二兒子。思州宣慰使田仁厚首先納款於朱元璋,朱元璋授田仁厚為思州軍民宣慰使,而田茂安剛不屑堂侄田仁厚的統轄,便割鎮遠、思南地方獻明玉珍,明玉珍授田茂安為思南道宣慰使,設都元帥府,授田茂安的兒子田仁政為龍泉坪宣慰使,田仁智為鎮遠軍民同知,其弟田仁美為統兵元帥。田仁厚忿恨,遂於於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率兵攻破龍泉坪,田仁政、田仁美戰死,田茂安亦抱病亡,後由田仁智襲思南道宣慰使職,朱元璋平定陳友諒後,田仁智遣都司楊琛為使歸順朱元璋,朱仍授其為國南道宣慰使、司治龍泉坪,後遷鎮遠,再遷水德江(思南)。至此,昔日的思州一分為二,即思州、思南二宣慰司,田氏兩家互相仇殺幾十年。明太祖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田仁智入朝進貢,授忠順大夫。九年(公元1376年)十二月,朝貢歸至彭澤時染病身故。安康字汝錫,明朝思南府人。幼時讀書青鸞溪邊,非常用功,晚上挑燈夜讀,燈油燃盡時,燒柴火繼續讀書。明代宗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考取舉人。任南京兵部司務,工部都水郎中。事認真,督造御器時,節約料價七千。明孝宗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出任雲南澄江府知府。在雲南時,當時數萬少數民族聚集起義,他單騎深入起義群眾之中,向他們作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人,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從而使起義解散,使百姓避免了一場戰禍。老百姓感激他,為他修祠紀念。他為官廉潔,任滿回鄉時,行裝僅衣被數件而已。因安康的功績,其父安逸被敕贈南京戶部員外郎奉直大夫,本人被敕贈中憲大夫。安康擅長寫詩,著有《青鸞溪集》,創作有《思南十詠》等詩。《黔詩略紀》錄其詩二首。田秋(1494-1556),字汝力,號西麓,明朝貴州思南府水德司(今思南縣)人。出身仕宦書香門第,幼讀書用功,聰敏過人。明武宗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十七歲時中雲南鄉試舉人,九年(公元1514年)二十歲時入朝考取進士。明世宗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任福建延平府推官,六年(公元1527年)任直隸河間府推官,次年授戶科給事,九年(公元1530年)授禮科左給事,十五年(公元1536年)任吏科左給事,戶科都給事,福建布政司參政,十八年(公元1539年),升任四川按察使,次年再升任廣東布政使。二十年(公元1541年)六月,驚悉兩子會試不第後相繼喪於京城的消息後,萬分悲痛,方寸迷亂,遂辭職還鄉。後在家鄉學,直到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去世,享年六十三歲。田秋居官廉潔奉公,直言敢諫,剛正不阿,功德卓著,政績斐然。他革除內府監濫支皇室膳食費,清理光祿寺浪費資財,裁減太常寺過多的人役,酌削御馬監冗重開支,規勸皇帝天地壇祭祀和遷冢中不要勞民傷財。雲南鎮官大施虐政,朝廷鞭長莫及,京中官員不敢過問,他他具奏彈劾等等。田秋的最大業績是關心家鄉文化建設,最早提出在貴州興州縣學校,在貴族開科取士。明成祖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貴州建省,在以後的120年間,因為沒有鄉闈,很多讀書人參加考試,都要到千里之外的雲南去應試,除少數富貴家庭之外,很多貧寒之士是無能為力的。因此埋沒了很多人才。田秋力主貴州開設鄉闈,明世宗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他向皇帝上《開設賢科以宏文教疏》,奏請在貴州開設考場、開鄉試。十四年(公元1535年),獲得朝廷批准。十六年(公元1537年),貴州首次開科,初定解額二十五名。開科本省,節勞省費,向學者日益增多,從此貴州人才四起,直追中原。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他還上了《請建務川、安順、印江學疏》,也得到了批准,三地相繼起了學校,為貴州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田秋能詩,擅長書法,思南潮底有石臨官道,高數尺,上攜"黔中柢柱"四字,為田秋於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所書。著有《西麓奏議》,刪定有《思南府志》二冊。王蕃自號一瓢齋,明朝貴州思南府人。生活於明嘉靖至隆慶年間(公元1522-1570年),讀書不求仕進,安貧尚義。工於篆隸,擅作墨梅,為詩清逸。所交多名流,著有《一瓢齋集》。《黔詩紀略》錄其詩二首。《中國畫家人名大辭典》誤作王審。李渭(?-1589),號同野,明朝貴州思南府水德司(今思南縣)人。明代著名理學家。明世宗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舉人。歷任華陽(四川成都)知縣、和州(安徽和縣)知州、高州府(廣東茂名)同知、化州知府、南京戶部郎、韶州知府、廣東副使、雲南左參議等。任官期間,能廉潔自守,尊愛百姓。初由華陽知縣升和州知州、高州同知時,曾有合浦令、化州、吳州吏以珠寶、金銀相賄賂,被李渭叱之不受。渭潛心研究儒學,生平無日不以講學為事,講學反對空論,主張實踐,受人敬仰。他是貴州有名的理學家,一生治學以孔子"四不"為准則,主張修養的功夫是"無欲",還進一步闡明了王陽明"知行合一"學說。他與清平的孫淮海、貴陽的馬心庵被稱為王陽明的再傳弟子。學者稱他"同野先生"。明神宗賜他對聯曰:"南國躬行君子,中朝理學名臣"。他晚年辭官還鄉後,在思南府城北中和山觀音閣點易洞設"中和書院"講學,興學黔中,開黔北學風,學者如影相從,使黔北文人蔚起,代不乏人。曾有江西萬安人賴嘉謨,首以為師,大有德而去,考中進士,官四川左參政。又有江西徐雲從學,敬仰同野篤實,終生不忍離去。思南人則有冉宗也、胡學禮、田憔安等都繼承了同野之學。李渭一生著作頗豐,有《詩文》三卷、《先行錄》三卷、《毋意篇》一卷、《簡寄》二卷、《雜著》一卷、《家乘》十二卷、《大儒治規》三卷等。《黔詩紀略》錄其詩十首。尤善書法,在思南有其多處摩崖石刻,如中和山有"中和",點易洞有"點易洞"、"雲深外",朝陽洞有"不舍晝夜",萬勝山頂有"卧月眠雲"等。敖宗慶字汝承,號梅坡,明朝思南府(今貴州思南)人。明世宗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舉人,十七年(公元1538年)進士。初授行人、常典,分守河南,教民墾田,引水灌溉,躬課耕耨,河南人乃知種稻的好處。後晉升廣西按察使,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晉升副都御史巡撫雲南。梅坡天資殊絕,讀書目數行下,與李鵬野同歲中舉,同野以講學著,而梅坡則為文章與之齊名,所著《梅坡集》,惜不傳。張守宗(1525-1603),明朝水德司(今思南縣)人。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舉人,次年中進士。歷官戶部山西司員外郎,晉升遼府長史。事公正,不徇私情,晚年辭官回鄉,敬養老母,於明神宗萬曆三十一年(公元1603)壽終,享近七十八歲。葬於思南河東萬勝山頂。蕭重望字劍斗,明朝貴州思南府(今貴州思南縣)人。明神宗萬曆十三年(公元1585年)舉人,次年成進士。初任河南閿鄉縣知縣,調祥符行取,再拜雲南道監察御史。告養歸,服除起官,進都察院僉都御史,不竟其用,卒於官,當時%論深感惋惜。蕭重望操行嚴正,學問高深,在河南作官時,多有政績。任御史時,曾四次奉命巡視,上疏奏章數十起,所言皆是國家要事。告養歸時,仍疏安邊五事:請置偏沅巡撫,復雲貴總督,設思南府同知、建印江縣學,增置安化縣等。著有《奏草》,已失傳,惟存《請增申侍御土木堡忠臣廟名位》一篇。《黔詩紀略》錄其詩一首。田仰字百源,明朝貴州思南府(今思南縣)人。系遵義府通判田貢國之子。明神宗萬曆四十年(公元1612年)舉人,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進士。性嚴介,官吏部主事,太僕寺卿、四川巡撫、四川總督等,所到之處,皆有政績,無不塑像奉祀。在平定奢崇明叛亂時,因桃紅壩大捷有功,嗣任總漕,晉太子太保,兵部尚書。《思南府續志·鄉賢》有介紹。田景猷(?-1624),字觀野,明朝貴州思南人。明熹宗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舉人,次年進士。痛恨安邦彥叛亂,疏請皇帝敕書宣諭,廷議壯之,即擢升田景猷為職方主事。明安邦彥圍貴陽,景猷單騎往,曉以禍福,令罷兵歸順朝廷。安邦彥不聽,但懾於他的威名,也不殺他。使其羈賦營中。新任貴州巡撫王三善解貴陽圍時,田景猷逃出賊營,向王三善報告賊營的虛實,使王三善大破賊營。後隨王三善征戰,直至水西。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春,王三善從大方還軍至內庄時兵敗遇害,兵皆散。景猷下馬嘆曰:"臣不能報陛下,死有餘憾唉!"遂遇害。後來,朝廷贈田景猷太常少卿。孫順號茜溪,明朝貴州思南人。明思宗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舉人。十年(公元1637年)進士。官浙江安吉知州、行取授兵部浙江司員外郎,升本司郎中。永曆稱號,相從戎馬間,官至兵部尚書。永曆亡後,隱居著述以終。《黔詩紀略》錄其詩一首。郭石渠字文淵,貴州思南縣人。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進士。欽賜一品,官翰林院檢討,歷任禮部、吏部、刑部郎中。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任乙卯科陝西省正考官,轉江南道監察御使。秦魁榜(?-1868)又名秦崽崽,秦黑鬍子,清朝貴州思南縣人。清咸豐七年(公元1857年)臘月,燈花教首劉儀順,於思南鸚鵡溪與致和團首何冠一組織白號軍起義,攻破思南,殺死知府,於次年二月在思南岑頭蓋修築大營壘,駐軍兩萬餘人。九年(公元1859年),劉儀順又在岑頭蓋建宮殿,設府署,立朱明月為秦王,劉儀順自任左丞相,封秦魁榜為右丞相。白號軍縱橫千餘時,聚兵數十萬,持續十餘年,聯合苗、回義軍,先後攻下了思南、印江、石阡、湄潭、務川、綏陽、正安、桐梓、遵義、仁懷、黔西、大定、定番、廣順、鎮寧等府州縣城。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秦王政權遷往秦魁榜的家鄉思南秦家寨。白號軍的勝利震動了清朝最高統治者,他們調集川軍、湘軍前來鎮壓。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六月,川軍攻陷玉華山,接著進攻岩門關的時候,劉儀順、秦魁榜被叛徒捉住,慷慨就義於成都,歷時十多年的白號軍起義最後失敗。胡勝海(?-1868)小名胡黑二,清朝貴州思南人。黃號軍農民起義軍將領。清咸豐八年(公元1858年)二月,在安化乾溪梅林寺(思南境內)起義。用黃色頭巾包頭,故稱黃號軍。仍奉劉義勝為教主。同年四月攻下務川城,進逼沿河。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黃號軍配合各地號軍圍攻余慶城,奪取荊竹園,作為軍事政治中心。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在清軍圍剿中被俘,慘遭殺害。程掝林清朝貴州思南縣人,清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舉人,十五年(公元1889年)進士。官翰林院總纂,十九年(公元1893年)出任甘肅鄉試正考官。平生精研說文,著述甚富。所著《說文通例》未刊稿本,民國初年商務印書館曾以三千金求出版,未應允。曠繼勛曠繼勛(1897年—1933年),男,漢族,原名大勛,號集成,貴州思南縣人。少時只讀過三年私塾,從小好動,愛彈跳,會騎馬,練就了一副輕捷矯健的身軀。輟學後隨父串鄉擺攤賣葯。1919年入川當兵,歷任連長、營長。1925年升任黃隱江防軍第二師第四旅旅長,不久江防軍縮編為第七混成旅時改任第二團團長。同年發起成立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四川分會,分管財政。1929年6月29日建立四川第一個縣蘇維埃政府——蓬溪縣蘇維埃。後出任紅6軍、紅4軍、紅25軍等多個紅軍軍長、川陝省臨時革命委員會主席。1933年夏,在四川通江洪口犧牲,時年三十六歲。2009年9月10日,曠繼勛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肖次瞻肖次瞻(1905.10--1940.12)原名炳煌,又名次旃、漢吉,漢族,中共黨員,黔東早期中共地下黨組織主要創建人,貴州省銅仁地區思南縣人。13歲考入鎮遠中學,後考入常德教會學校,專習英語、數學,1924年隨父到武漢,就讀於共產黨人陳潭秋、進步青年錢介磐創的共進中學。1925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積極投入學生運動;1926年在武漢加入中國共產黨,同惲代英等一起從事革命活動,後出任中華全國郵務總工會籌備處常委。熊大瀛熊大瀛6歲入私塾,10歲進小學,17歲畢業於貴州省立七中,繼而就讀於貴陽師范學校。在省立七中就讀期間,他通過閱讀革命書籍,對共產主義有了初步認識,並成為革命青年中的骨幹之一。1938年元月從貴陽師范學校畢業後返回家鄉,同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並根據中共貴州省工作委員會決定,與肖次瞻(見「肖次瞻」條)等籌建中共思南縣臨時工作委員會。9月初,中共思南縣委員會正式成立,熊任組織委員,經常到縣中、小學「讀書會」去教唱革命歌曲,向人民群眾宣傳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爭政策和揭露國民黨的反共陰謀和賣國行徑。1940年2月肖次瞻調離貴陽後熊大瀛繼任中共思南縣委書記,積極出版縣委機關刊物《思南教育旬刊》,宣傳鼓動群眾抗日救亡運動。1940年7月12日思南縣委遭敵破壞,熊大瀛被捕,在獄中繼續和敵人斗爭,於1941年8月被敵殺害
❼ 銅仁地區思南的來歷
銅仁地區思南的來歷,明代進土,後升任廣東布政使的田秋,這位烏江學子以一篇《開設賢科以宏文教疏》上奏明皇,使貴州獲准開設科場,從此貴州文教大興,人才輩出,直迫中原;王陽明的弟子李渭,被明神宗皇帝賜聯「南國躬行君子,中朝理學名臣」,與王陽明齊名,為世人所羨。故名「思南」。
❽ 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民風民俗作文高中1000
土家族過年和漢族不同,要過「趕年」,在土家語里稱「起老嘎卡」,是湘西土家族民間最大的節日。過趕年時間是:如臘月大,過二十九日,如臘月小,則過二十八日。因為總是比漢族提前一天過年,故叫做過趕年。
土家族過趕年,具體分三個階段:一是准備階段,即從臘月二十三日開始到過「趕年」這天,每天都有具體的安排;二是敬神階段,即在過「過趕年」這天的下午三時左右,按照順序先後敬供歷代祖先、彭公爵主、灶神、土地神、四官神、門神等神靈;三是正式過「趕年」,即全家男女老小,共吃團年飯,邊吃邊唱祝酒歌,一派熱鬧氣氛。吃完團年飯後,全家在火床上圍著火炕烤旺火守年,剛進凌晨燃放鞭炮、挑水、推磨、舂碓,進行搶年。
土家族過趕年在湘西州西北的龍山、永順、保靖等各縣均普遍存在,一直延續至今。
土家族過「趕年」,始於明朝中期,相傳明嘉靖三十三年(1555年),由於朝政腐敗,倭寇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不斷大肆襲擾,朝廷曾多次派大軍抗倭,都慘敗告終。尚書張經上奏朝廷,請征湘鄂西土兵平倭,明世宗准奏,派經略使胡宗憲督辦。永定書茅崗土司覃堯之深知一去難返,決定與親人過最後一個年,於是下令:「蒸甑子飯,切砣子肉,斟大碗酒,提前一天過年再出征。」
土家族過趕年的習俗,傳承至今,具有悠久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它是一年一度的紀念土家族抗倭勝利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傳承土家人古代文明和祖德的倫理道德教育;是土家族飲食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是土家族一年一度農耕文化的熱烈祝賀和對未來的美好祝願。
因時間緊,來不及作許多菜,就來個臘肉、豆腐、蘿卜一鍋燉,叫作「合菜」,吃了好上路。這道菜以後演變成「三下鍋」。士兵前線後,很快打敗倭寇,收復失地,世宗親賜匾額,上書「東南戰功第一」。志書記下了這段歷史:「於十二月二十九日大犒將士,除夕,倭不備,遂大捷。後人沿之,遂成家風。」
「趕年」習俗體現了土家人民識大體顧大局,甘願為國捐軀的博大胸懷,是土家人民的驕傲。
土家族過趕年,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特徵,為人類學、語言學、民俗學、倫理學等學術研究,提供很好的學術研究價值。
苗族的開年節是苗族人民的「春節」,也稱作「客家年」。過年時,家家戶戶殺豬宰羊,烤酒打粑慶豐收,希望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按照風俗,苗族人民用對歌的方式表達他們對新年的祝福和希望。一大早,黔湘渝(貴州、湖南、重慶)邊區五鄉四鎮的各族同胞就從四面八方趕到三省市交界的天星坡腳,用歌聲表達迎新的喜悅。還要唱《開春歌》,歌詞大意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❾ 銅仁市旅遊景點有哪些
銅仁十大旅遊景區
1、梵凈山
2、亞木溝風景區
3、萬山九豐農業博覽園
4、九龍洞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5、夜郎古泉旅遊景區
6、硃砂古鎮(萬山國家礦山公園)
7、沿河烏江山峽風景名勝區
8、石阡溫泉
9、大明邊城景區
0、思南溫泉石林旅遊景區
❿ 銅仁的名勝風景或紅色旅遊點
截至2013年,銅仁市市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3個,省級風景名勝區9個,國家礦山公園1個,國家級喀斯特地質公園1個。梵凈山是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成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國佛教名山·彌勒道場、中國儺文化發源地、中國十大避暑名山、國家4A級景區。烏江穿越石阡、思南、德江、沿河四縣,形成「百里烏江畫廊」。銅仁是著名的革命老區。1934年,賀龍、關向應等在銅仁創立了黔東革命根據地,是紅軍長征前全國8大紅色根據地之一,有周逸群故居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黔東特區革命委員會舊址、楓香溪會議會址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思南溫泉石林
思南石林景區位
梵凈山 (3張)
於思南縣長壩苗族土家族鄉,距鄉政府駐地1.5公里,地處烏江思林電站庫區內,AAAA級國家旅遊區。
梵凈山景區
梵凈山景區,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人與生物圈」保護網的成員單位。梵凈山(MountFanjing),原名「三山谷」,海拔2493米,是貴州的第一山,武陵山脈的主峰,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之一。
石阡溫泉群風景名勝區
石阡溫泉群風景名勝區為首個國家級溫泉群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在貴州石阡縣南部城南松明山下。石阡溫泉又名城南溫泉,是中國最古老的溫泉之一。
大明邊城
大明邊城,國家AAAA級景區,貴州首批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景區位於貴州省銅仁市東郊,於水晶閣沿錦江右岸展開。整個景區在明朝貴州銅仁府的古漁村遺址基礎上進行保護性開發,致力於明朝以來貴州600年歷史文化的挖掘,集「吃住行游購娛」及「休閑、養生、體育、影視」等為一體,西南最大的綜合歷史文化景區。
苗王城
苗王城,建於明洪武初年,最早是答意苗民長官司駐地。屬於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全省十佳魅力景區、國家3A級旅遊景區。
九龍洞
九龍洞於1981年被列為縣級名勝保護區,1987年被列為貴州省首批十大風景名勝區,,2004年1月13日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九龍洞景區由觀音山、蓮花寺、九龍洞景點組成。位於銅仁城東17公里處。
佛頂山
佛頂山是「中國十大非著名山峰」,主峰海拔1869.3米,是武陵山脈的第二高峰。有堯上、樓上兩個國家「AAA」級景區,景區曾獲中國鄉村旅遊「飛燕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