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學文化旅遊
Ⅰ 學習休閑旅遊文化的重要性
學習旅遊文化不僅可以開拓我們的視野,加深我們的內涵,而且也能為我們出門旅遊奠定一些基礎。
Ⅱ 旅遊專業學什麼
旅遊管理專業主要課程有:旅遊學概論、旅遊管理學、旅遊政策與法規、旅行社業務、旅行社管理、旅遊地理學、旅遊心理學、旅遊經濟學、旅行社經營與管理、旅遊市場營銷、旅遊英語、旅遊會計學、酒店管理學。
酒店餐飲服務與管理、旅遊學概論、旅遊文化學、旅遊資源開發管理、景點規劃與管理、旅遊安全學、旅遊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生態旅遊、旅遊客源、地區概況、旅遊財務管理、旅遊項目管理、旅遊信息系統、微觀經濟學等。
(2)地學文化旅遊擴展閱讀
開設院校:
1,北京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林業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北京石油化工學院,中央民族大學,北京聯合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方學院,北京農學院,北京城市學院,北京交通大學。
2,天津
南開大學,天津財經大學,天津商學院,天津體育學院。
3,上海
上海杉達學院,華東大學,復旦大學,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對外貿易學院,上海大學,上海建橋學院。
Ⅲ 我想就讀地理學或者旅遊學,一邊能到處旅遊一邊能學習地理文化的學科,四川附近有這樣的學府嗎專業性強點的
呵呵,來南京吧,推薦你 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你可以網路一下,本人就在這里,上課的老師都是旅遊界的大人物。還有個老師上NATURE雜志的。
Ⅳ 關於學習旅遊文化選修課後感受
選修了旅遊文化學來這源門課,對我今後的出行有了很大的好處,這門課就像是一個文化導游,引導我如何在旅行的時候不忘去體驗和感受當地的人文特色。作為一個旅行愛好者,而且正處於人生中最美好的大學時光,我有很多時間和機會去親近那些想去的地方。選修了這門課像是一次3D的旅行,有老師帶領著我們去那些去過的或者沒去過的地方。感受著各種各樣的文化,飲食文化,茶文化,建築文化,風俗文化,語言文化等等。其次,旅遊文化學這門課對我們有很多益處,它對我們今後的生活和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很開心選修了這門課。
老師上課很投入,講起課來津津有味,很認真,每節課講的內容都很新穎獨特。課堂上,有時還有不失幽默的提問。老師很嚴謹,對於遲到或沒到的同學有著不同的要求。旅遊是人類的一種學習,無數自然與人文歷史之趣、之奧、之謎,吸引著我們去不斷探索,旅遊能使人類獲得知識、增長見識,開闊眼界,增加對人生的體驗和感悟。最後希望老師仍能以飽滿的熱情去做一個旅遊文化學的傳播者,把文化的氣息傳播給更多對旅遊有著憧憬的同學們。
Ⅳ 研究旅遊文化學有哪些具體的方法
不知道這個對你有沒有幫助?
http://www.cotsa.com/blog/u/lujun1215/archives/2007/20073517563.html
中國民族文化旅遊研究的基本方法與路徑
陸 軍
(廣西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廣西桂林 541001)
民族文化旅遊是我國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旅遊研究的重要領域,與其他非民族文化旅遊相比,它的研究除了涉及旅遊的基本問題和常規問題外,還涉及到民族團結、民族文化保護、民族宗教信仰等民族地區社會文化敏感問題,這些問題並非藉助先進完善的科學技術就可解決的,這就是它的特殊性所在。研究民族文化旅遊方法和途徑很多,但民族文化旅遊的特殊性決定了它的研究方法、路徑與其他旅遊有所不同,故而,我認為中國民族文化旅遊研究可通過三種基本方法和兩個路徑進行研究。
一、三種基本方法
民族文化旅遊研究的基本方法是調查法、跨文化研究法和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相結合法,這三種基本方法由淺入深、由表及裡、層次遞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基礎研究到理論研究到應用研究,重點體現和反映了旅遊本質的應用性特點以及需要多學科交叉學科介入的研究方法與路徑。
(一)調查法
調查法是絕大多數學科都運用的一種基本方法,也是民族文化旅遊研究的基礎、入門方法和立足點。「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切合實際的行動方案。民族文化的民族性、文化性、多樣性和社會性特點,使其發展涉及到特殊的人—人關系(社會關系)、人——地關系(人與自然關系)[特殊性表現在民族文化越濃郁越有特色的地區,經濟就相對欠發達,但社會關系就越相對和諧(體現在民風淳樸、熱情好客、商業意思淡薄)等方面],而旅遊開發則會對當地社會結構、關系,人與自然關系等產生一系列的正負面影響,因此,民族文化旅遊的特殊性需要多學科介入,對其資源開發、旅遊影響的各種現象和問題進行深入調查,尤其是需要運用到人類學、民族學、社會學、旅遊學、環境學等相關學科的多元化調查方法進行調查,可利用問卷、訪談、參與觀察、遙感技術等手段,通過長期調查與短期調查相結合、整體調查與專題調查相結合、田野調查與通訊調查相結合開展調查研究,以便得出更為可信的、客觀的結論,從而為民族文化旅遊開發、建設、發展、管理、經驗、調整各種相關利益者關系和社區居民與自然關系、保護傳承民族文化等具體實際工作提供豐厚的基礎與科學合理依據。
(二)跨文化研究法
跨文化研究法是文化學、民族學、人類學和社會學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也是民族文化旅遊研究的理論層面的研究方法。「文化是旅遊的靈魂」,不同的民族擁有不同的文化,不同地域的遊客以及入境遊客因文化差異而顯示出消費差異,對哪些文化才是本民族的特色文化、哪些文化是具有差異性的,民族文化旅遊開發的主題文化是什麼,如何開發出適合不同層次、文化背景的遊客需求的產品等等文化篩選、文化內涵與本質問題,需藉助交叉學科和多學科從跨文化角度進行比較研究。有比較有對比才能尋找出地方民族特色和優勢,有比較才能清楚自己的競爭位置、自己的劣勢,才能認清態勢,得出更為切合實際的結論。同時,民族文化旅遊發展過程的旅遊產品設計、形象設計與傳播、客源市場、主客關系、旅遊影響等實際問題也都需要進行跨文化研究,才能找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社會發展的產品與方案。辨正觀點認為事物總是發展變化的,旅遊也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著的產業,民族文化旅遊發展過程所形成的各種社會文化現象和文化圖像,也需要藉助人類學、社會學、文化學、民族學等學科成熟理論進行理論的詮釋與解讀,歸結和尋找出相關的規律、定律,揭示現象的本質,以將其上升到理論層面,構建帶有普遍指導意義的民族文化旅遊理論體系,才能指導更為廣泛的實踐。
(三)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法
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法是社會科學研究中正確最重要的方法,在民族文化旅遊研究中屬於應用層面的研究方法。「理論來源於實踐,又指導實踐,實踐是檢驗理論的唯一標准」。旅遊學科是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其涉及面的廣泛性決定了需要從不同學科理論對其進行多維視角的個案與共性研究,從而吸收相關學科的理論優點,形成自身的理論特色,並指導實踐。旅遊的實踐是豐富多彩的,尤其是對於民族文化旅遊而言更是如此,民族文化旅遊除了需要旅遊學理論的指導外,還需要根據其獨特性結合實踐中的案例進行研究,運用民族學、社會學、經濟學、人類學、環境學等相關成熟理論將實踐中的新現象、新情況、新問題、新關系、新變化進行概括、總結,上升為理論層面,然後再回到時間中加以檢驗,用以指導更廣泛的實際工作。此外,從理論到實踐,從實踐上升到理論需要有一個載體作為轉換平台,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法中對個案與共性的研究則為它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轉換平台,充分體現了旅遊作為應用性學科特點,避免了理論寬泛或者空洞無物以及實踐的盲目性、短視性。
當然,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中需要注意兩點:一是切忌紙上談兵,只重視理論分析,忽視應用性探討;二是應避免不分主次的缺乏實際意義的或者不具有典範意義的個案研究的累積。兩者需要有機結合起來,用辨正方法和發展觀點、正確的邏輯思維進行貫通研究。
二、兩個基本路徑
正確科學的研究方法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好的便捷的研究路徑,也會造成不必要的重復研究或者人力、物力、財力的耗費,因此,尋求研究路徑也十分重要。
(一)一個視角:跳出旅遊研究旅遊
任何一個學科的可持續發展都不能把自己的思維束縛在本學科的視野之內,需要藉助其他學科理論與方法來反思、審視本學科,為學科發展注入新的血液,推動學科理論的完善和可持續發展。旅遊研究也如此,「旁局者迷、旁觀者清」,「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難免造成一葉遮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局限性。受學科背景和知識結構的影響,研究者往往局限於自身專業的去研究旅遊,目前,從事民族文化旅遊研究學者多為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文化學專業,視角較為單一,受學科專業研究方法、手段、路徑所牽制,當研究達到一定階段後很難突破固定思維的束縛,使研究更進一層,因此,需要「跳出旅遊看旅遊、跳出旅遊談旅遊、從另類的視角研究旅遊」才可能加快完善民族文化旅遊理論體系的構建。旅遊的發展涉及眾多學科,從相關學科的視角來研究旅遊,用他者的眼光審視旅遊,也許能夠得出新的觀點、新的思維、新的結論。
然而,並非要說,研究民族文化旅遊完全需要脫離實際和自身專業知識背景,而是說在自身專業知識背景的基礎上,換另一種思維、視角,善於學習其他學科的優點,博採眾長,融貫中西,匯通古今,為我所用。不僅如此,也要學會借鑒和運用國外已有的優秀理論成果和成熟的先進的研究方法、手段,結合我國實際,進行研究,以實現利用「他者」的視野探討和發展我國民族文化旅遊之目的。
(二)一個平台:實踐與交流對話
目前,我國民族文化旅遊研究人員主要由實踐派(從事旅遊一線工作的旅遊行政部分、旅遊公司、旅遊企業等)和理論派(高等院校、政府研究機構等)構成(包括海歸派,海歸派也有實踐派和理論派之分),對於實踐派而言,他們長期從事旅遊實業工作,實踐經驗豐富,但由工作忙、空閑時間少等影響,大多數人沒有認真總結實踐經驗、現象,將其上升到理論高度,以指導更廣泛的實際,一般屬於的「拿來主義」和「實用主義」,是我國旅遊研究中理論滯後於實踐的一個重要原因。他們的優勢是對現實把握很准,能夠產生直接的明顯的效益,劣勢由於理論欠缺,往往對旅遊發展態勢把握不準,對實踐的本質認識不夠,在實踐中往往容易造成旅遊負面影響和不和諧因素。而對於理論派而言,大多數人的空閑時間相當多點,受學術氛圍、教育等背景的影響,其知識相當豐富、理論功能深厚、對未來事物發展態勢具有很強的敏銳性和可預視性,對事物本質剖析清晰,但由於實踐經驗少,大多數人對實踐認識不夠,往往導致理論脫節於實踐,或者造成理論過於寬泛、空洞,「理想主義」色彩較濃。針對實踐派和理論派的優劣勢,民族文化旅遊研究者可採取回歸實踐的做法,建立一個對話與交流的平台,實現優劣互補,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一是對理論派而言,「實踐出真知」,可經常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條件允許的話單位可鼓勵和支持他們到旅遊一線掛職工作,掛職期間工作量以及相關報酬可酌情計算,消除掛職人員的後顧之憂。或者與旅遊一線企業、景區、旅遊實體等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設立研究觀察點,跟蹤研究;二是建立對話交流平台。通過各種途徑參加由專業機構、學術界、旅遊企業實體、政府部門等聯合舉辦的各種各樣的旅遊學術研討會、旅遊論壇、旅遊峰會、旅遊交易會等對話交流平台,互通有無;三是憑借現代傳媒,廣泛涉獵旅遊及相關的資訊和學術動態,了解旅遊發展態勢,提高業務和理論水平。
總之,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和獨特性需要研究者運用正確的恰當的研究方法、手段、技術去研究,才有可能得出更好的成果。當然,在民族文化旅遊實際研究中還應特別注意兩點: 一是尋找問題比解答問題更為重要;二是著力於分析問題而非做出判斷(下死結論)。尋找問題不僅是研究的起點,而且對於青年研究者來說鍛煉洞察事物發展變化的能力對今後的研究工作的開展至關重要,是培養創造性能力最堅實的基礎。旅遊是一個發展變化著的動態產業,對於「民族文化旅遊」這樣還在發展變化中旅遊研究,重要的是對發展運動中各種關系及作用與變化的分析,而非輕率地做出判斷(下死結論),避免「盲人摸象」現象的產生。
Ⅵ 旅遊與文化的關系是什麼
一、民族文化關系著旅遊產品的競爭力。
文化是旅遊發展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發展的依託。旅遊產品的競爭力最終體現為文化的競爭。業內人士都清楚,旅遊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體現著對文化的應用、旅遊產品的品位,反映了策劃、規劃、開發者對文化的理解。只有把旅遊與文化緊密結合起來,這樣的旅遊產品才更具有生命力。這個基本規律對於民族文化資源的旅遊開發,更是表現得極為突出和典型,例如:西雙版納的傣族潑水節、楊麗萍的原生態大型歌舞《雲南印象》等,都是對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運用的典型。
二、旅遊和文化密不可分。
文化,作為旅遊的靈魂,始終蘊含在旅遊活動中,表現出極大的魅力。綜觀旅遊發展史,雖然各個時期都有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但在本質上卻有許多共同之處,即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所追求的文化享受。文化有很強的民族性和發展性,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們的地域性決定了文化的差異性。但是,地域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必然相互聯系、相互交流,而人類的旅遊活動,就是各種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結合的運動。旅遊的主旨和內涵,主要是文化。因此,組織旅遊和參與旅遊的一切活動,必然與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
三、旅遊文化。
旅遊文化並不是旅遊和文化的簡單相加,而是一種全新的文化形態,它是環繞旅遊活動有機形成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它以一般文化的內在價值為依據,以行、吃、住、游、購、娛六大要素為依託,以旅遊主體、旅遊客體、旅遊中介間的相互關系為基礎,始終作用於旅遊活動整個過程之中。首先,旅遊文化包括人們對旅遊的理論研究成果,如旅遊、旅遊管、旅遊心理學、旅遊、旅遊、旅遊地學、旅遊學、旅遊影視藝術等,具有為旅遊業奠基和定向的作用。其次,旅遊文化是在與多學科的結合、碰撞、融會過程中形成的學科和專業,它主旨鮮明、內容豐富、研究內容獨具特色。此外,它還肩負著為旅遊業服務,提高旅遊品位和格調的任務,如主要體現在行、吃、住、游、購、娛六大旅遊要素中的特色
Ⅶ 您好!請問有誰知道東北師范大學歷史地理學的旅遊文化研究生報名要求
算跨專業。歷史地理學屬於歷史學類中國史的二級學科,考試科目三門:英語、政治、歷史學基礎(滿分300分)。而旅遊管理屬於管理學類的工商管理一級學科,考試科目有四門,除了英語、政治之外還有兩門專業課(好像是數學三和旅遊管理學)。一個是歷史學,一個是管理學科目代碼也不同。所以當然屬於跨專業了。東北師大這個歷史地理專業只不過研究方向側重旅遊而已,導師應該是韓賓娜老師。既然你是東北師大的想必認識她。其他問題問問老師同學豈不更好。其實跨專業也沒什麼。
Ⅷ 論旅遊地學、地質公園是中國地學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陳安澤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一、旅遊地學的含義
概要地講、旅遊地學是地球科學為旅遊服務的一門應用學科。它的含義隨著學科的不斷發展而日趨完整,1985年旅遊地學研究會成立時,將其含義列入會章第2條:「旅遊地學是運用地學的理論與方法,為旅遊資源調查、研究、規劃、開發與保護工作服務的一門新興邊緣學科」。在1991年陳安澤、盧雲亭等著的《旅遊地學概論》中,又提出了一個層次更深定義:「旅遊地學是地球科學的一個新興分支學科,它是研究人類旅行游覽、休療康樂與地球表層物質組成、結構及能量遷移、變化之間關系的一門學科。它包括了地質和地理兩種旅遊環境。因此,旅遊地學又是旅遊地質學和旅遊地理學兩門邊緣學科的總稱」。在即將出版的《旅遊地學大辭典》中,又將旅遊地學的定義進行了擴展及細化,即「旅遊地學是地球科學與旅遊業相結合而產生的一門新興交叉學科,主要包括旅遊地質學和旅遊地理學兩個分支。旅遊地學以地球科學的理論與方法為基礎,並吸收其他學科(美學、環境科學、景觀科學和旅遊學等)的知識與方法,以研究旅遊業中的各類問題:①主要研究構成旅遊業的客體要素——旅遊資源。重點研究自然旅遊資源,探討自然旅遊資源的形成原因、分布規律、美學價值、科學價值、科學普及教育價值、旅遊開發價值、保護方法、區域及景區旅遊規劃利用等;研究人文景觀資源中涉及的地學問題,如古建築、古文化遺址、石窟、園林的地質條件、環境因素等。②還研究旅遊業的主體要素——旅遊客源市場,如遊客的地理分布規律及因地理、氣候因素產生的變化等。③研究旅遊業的媒體要素——旅遊接待設施中涉及的地學問題,如旅遊道路,建築物的選址、選線,地基穩定性評價,休療地的各種地學背景場(放射性、磁、電、微量元素、負氧離子……)。④還重點研究地質公園建設、科學旅遊產品打造、旅遊科學解說體系建立等。旅遊地學是全方位地為中國走向科學旅遊時代服務的學科」。
二、旅遊地學產生的背景
從研究學科發展史獲得的經驗看,一門學科的誕生主要取決兩大因素:①社會的需求是產生新學科的原動力,是促使新學科建立的發動機,是客觀因素,或稱之為外在因素;②學科自身向外擴展的需要,是產生新學科的依據,是促使新學科發展的內在因素。這兩種因素是在社會發展到一個特定歷史階段才能出現,是和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關的,旅遊地學即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產生的。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提出,大大解放了生產力和人們的創造性,隨之而來的是經濟的大發展和旅遊業的空前繁榮。而旅遊業是一個需要各個學科的支持才能健康發展的行業,旅遊業的發展迫切需要資源支撐,尤其需要山水景觀自然美學資源的支撐,而地學在提供自然景觀資源方面佔有絕對優勢,社會的需求推動著地學為旅遊服務,推動著旅遊地學的誕生。是改革開放促使大批地學家走向了為旅遊服務的大潮中,在為旅遊服務中,使地學工作者認識到古老的地球科學蘊涵著向外擴展的無限活力,旅遊業使其大有用武之地。她長期積累下來的豐富理論和工作方法,一經和旅遊的需求相結合,便碰撞出新的火花,一門地學與旅遊相交叉的學科「旅遊地學」便應運而生。值得提出是地學理論和方法為創立旅遊地學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沒有地學理論的支撐,憑空創造一門新學科是絕不可能的。還要特別提出的是,古老的地球科學要想煥發青春,必須大力向邊際擴張,必須與其他科學相雜交,而相對成熟和完善的地學的理論與方法,才是創立旅遊地學新學科的依據和內因。眾所周知,在1978年前我國尚不具備發展旅遊產業的經濟基礎和政治環境,不存在產生旅遊地學的社會條件。歸根結底改革開放新階段的到來,才使這兩種因素有機的會合在一起,旅遊地學是歷史發展到新階段的產兒。
三、旅遊地學為促進中國地質公園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建立地學公園的概念是在地學家為旅遊服務中產生的,並在1985年中國地質學會旅遊地學研究會成立時,在向國務院「關於開發旅遊事業中要加強地學調查研究工作的若干建議」中正式提出。之後,旅遊地學工作者還多次向地礦部領導提出建立地質公園的建議,但都因時機不成熟而被擱置。直到1999年國土資源部在山東威海召開「全國地質地貌景觀保護工作會議」上,陳安澤作為特邀專家在會上作報告時再次提出建立地質公園問題,並傳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歐洲都已提出建立地質公園的計劃。由於國內外建立地質公園的形勢已經成熟,大會接受了這個提議,這次會議在建立中國國家地質公園體繫上起到了關鍵作用。2000年春國土資源部正式決定在全國開展地質公園申報工作,並於當年評審通過了石林國家地質公園等11處中國首批國家地質公園。旅遊地學研究會組織專家為地質公園的申報、評審、開園條件、規劃管理等提供了一系列文件草案,並組織領導了全國第一個國家地質公園規劃《福建漳州濱海火山國家地質公園》規劃工作,為地質公園科學規劃科學建設、科學管理樹立了範例。之後,旅遊地學工作者,又對地質公園的地質遺跡類型劃分、評價准則、保護辦法、對地質公園的科學解說(包括公園主副碑、地質博物館、地質科普電影館、地質景區景點景物解說牌、地質公園科學研究、地質公園科學普及活動、地質公園科學導游圖、地質公園叢書等)、信息網路建設、管理體制、旅遊設施、經費籌措等提出了一整套的規章、辦法、技術要求等。總之,旅遊地學倡導了中國地質公園體系的建立、為其准備了理論基礎,准備了一整套完備的工作方法,特別是培養和准備了一大批地質公園人才,從而保證了地質公園事業的發展。2009年研究會還提出了改革國家地質公園申報、批准辦法的建議,並經國土資源部批准實行。今後,國家地質公園申報時間由一年一次改為二年一次,將申報批准一次完成改為:①申報評審通過取得建設資格;②按國家地質公園建設標准進行建設(為期三年);③經實地考核達到驗收標准後方可批准成為國家地質公園,三步走的辦法。從此中國地質公園建設和管理工作走向了規范化、標准化、制度化、科學化的新階段。到目前為止,我國已建立世界地質公園22處,國家地質公園139處(含中國香港國家地質公園),另有44處已取得建設國家地質公園資格、建立省級地質公園100餘處。我國台灣還建立了村級地質公園,一個地質門類齊全、管理等級有序、分布寬廣的中國地質公園體系已初步建立。旅遊地學已經為中國地質公園的創立作出巨大貢獻,並將繼續為中國地質公園強化管理、提高質量、穩步向「四化」(規模化、標准化、制度化、科學化)進軍中作出新貢獻。
四、旅遊地學對中國旅遊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旅遊地學和中國旅遊產業幾乎是同時成長起來的,在眾多為促進中國旅遊業成長壯大而服務的學科中,旅遊地學是走在最前列,旅遊地學理論、旅遊地學組織、旅遊地學家為中國旅遊業的建立和發展作出了舉世公認的巨大貢獻。
1.旅遊地學組織的貢獻
旅遊地學組織是團結旅遊地學家的紐帶和溝通政府旅遊管理機構和其他旅遊團體的橋梁,是旅遊地學家交流研究工作成果、服務於旅遊業的堅實平台。中國旅遊地學組織的最大貢獻是把整個旅遊地學界團結在一起,甚至團結了中國為旅遊服務其他界別的中堅力量,用學術交流的方式,探討中國旅遊業各個發展階段遇到的重大理論問題與實際工作方法問題,為指導中國旅遊業發展開拓總結了一整套理論和方法,為各級政府發展、管理、規劃旅遊業發展提供了咨詢。中國旅遊業的創立、發展、壯大與旅遊地學組織的辛勤工作密不可分。中國地質學會旅遊地學研究會貫徹理論結合實際的方針,成立25年來共召開了24屆學術年會和若干專題研討會,每次會議都堅持召開一個促進會議東道主省、市、縣的旅遊業發展戰略研討會,組織與會專家對當地旅遊業的產業類型定位,市場定位、旅遊產品定位、旅遊資源評價、市場營銷策略以及旅遊人才培養,旅遊科普等提出系統意見和建議。每個承辦縣市的旅遊業都得到國家級旅遊地學專家的會診,每次年會之後其旅遊業都能獲得日新月異的發展,如河南雲台山、福建漳浦、福建泰寧大金湖、安徽天柱山……旅遊業的大轉變、大發展就是最好的實例。
2.旅遊地學理論和旅遊地學家的貢獻
正如偉大的革命家所言,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行動,旅遊地學理論在指導旅遊業發展上功不可沒。《旅遊地學》學科是中國人創立的,是中國旅遊地學界和旅遊界同仁共同創立的,不是個別人的個人行為。在中國旅遊地學學科創建中,地理界的同仁是走在前列的,其開拓者有吳傳鈞、陳傳康、郭來喜、盧雲亭、楊冠雄、謝凝高、蘇文才、宋立夫、尹澤生、郭康、王清廉、周進步、吳勝明、辛建榮等;地質界同時起步,其開拓者有殷維漢、陳安澤、李維信、張爾匡、陳茂勛、馬恆瑋、付中平、陶奎元、殷繼成、王功恰、陳詩才、吳承基等;而支持旅遊地學發展的領導與科學家有孫大光、夏國治、孫文盛、壽嘉華、杜一力、趙遜、姜建軍、黃汲清、侯仁之、高振西、李春昱、李廷棟、陳夢雄、沈其韓、翟裕生、張宗祜、盧耀如、趙鵬大、肖序常、戎嘉余、劉嘉麒等;值得說明的是在旅遊地學發展中成長起來一大批中青年旅遊地學家、他們是保繼剛、彭德成、吳必虎、田明中、彭華、俞孔堅、楊穎瑜、劉峰、嚴國泰、許學工、鄢志武、楊振之、郭福生、范曉、何銀武、王衍用、王雷亭、張忠慧等。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創立了較為完整的旅遊地學理論和指導旅遊業發展、地質公園建設及風景區建設等一系列法規、標准、指南、辦法等,對中國旅遊業的健康有序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旅遊地學家除在理論、政策、方略上對中國旅遊業作出重大貢獻外,更重要的是在旅遊實踐中作出了重大貢獻。據筆者所知,第一個全國旅遊規劃、絕大部分省級旅遊規劃、大部分區域旅遊規劃、眾多的旅遊專項規劃、景區規劃、全國的地質公園的申報書、綜合研究報告、公園規劃都是旅遊地學家主持編制的。直到現在旅遊地學家仍是旅遊規劃、景觀設計、各種旅遊產品規劃的中堅力量,中國旅遊業的半邊天空是靠旅遊地學家支撐的。
五、旅遊地學與地質公園是中國地學史上的里程碑
「里程碑」在辭海中的定義如下:設在路邊用以記載里數的標志。常比喻在歷史進程中可以作為標志的重大事件。據此,筆者提出旅遊地學與地質公園的創立,在中國地學史上有里程碑意義的判斷,以供商榷。
1.從理論上提出了新的地質資源觀
地質資源在過去系指礦產資源,它包括金屬、非金屬和油氣等燃料礦產,主要用於滿足人們物質生活的需要。礦產有經濟開發價值,在利用它們時必須從地下挖掘出來,或加以提煉,或進行特殊加工處理。因開采和提煉礦產往往會遺留下許多廢渣、廢氣和廢水,造成環境污染,治理廢舊礦山環境消除礦業污染要化去巨大代價。旅遊地學從理論上系統地論證了一種新的地質資源觀,即地質景觀資源。認為在地質過程中形成的奇峰、異洞、秀水、特殊石景、構造形跡、古生物遺存、甚至地質災害遺跡大多具有資源的性質和經濟開發價值。地質景觀是極為重要的旅遊資源,是建立地質公園的基礎。對地質景觀資源進行系統分類、建立評價體系,制訂規劃、利用科學解說的方案和保護措施,成為旅遊地學研究的核心內容。致使許多過去認為沒有成礦價值的所謂「窮山惡水」成了可供人們觀賞游憇、休閑康樂、求知求美的珍貴資源。在利用地質景觀資源時,既不必移動他們位置,又不必改變他們原來的物理化學性質,只需設立必要的游賞設施,即可成為旅遊勝地,而且可以永續利用,被形容為「永遠開不完的金礦」。新的地景資源觀,是旅遊地學的一大貢獻。
2.從實踐上大大擴展了地質工作服務領域
地質工作歷史上第一次把普查地質景觀資源(地質遺跡)列入地質調查項目,第一次把地質遺跡保護、地質公園管理列入國土資源部工作任務。地質工作除了尋找滿足人們物質需要的礦產資源外,擴展到可以尋找評價滿足人們精神需要的地質景觀旅遊資源,使國土地質工作更加全面地為滿足國家兩個文明建設服務。旅遊地學與地質公園的創立是地學工作史上的大事。
3.地球科學知識得到空前的普及
旅遊地學把傳播地球科學知識作為研究重點,地質公園的建立更是把普及地質科學知識列為必須完成的任務,明確規定地質公園必須建設完善的科學解說設施。必須進行科學研究,並把研究成果轉換為科普讀物,一座地質公園就是一處普及地球科學的基地。據不完全統計自2000年以來已建成地質公園博物館127處,建成地質科普基地187處,設立地質景點景物解說牌2.1萬個,出版各種地學科普讀物500種500多萬冊,舉辦科普活動、學術會議585次,向進入地質公園的11億人次遊人普及了地學知識。這是中國地質工作史上有組織、有領導、有計劃、規模最大,普及面最廣的地球科學知識普及活動,而且這個活動將持續開展下去,這在地質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
4.找到了一條地球科學可持續發展之路
有人認為一門科學能否發展,主要取決於科學工作者,而事實證明任何一門學科只有深深紮根於公眾之中,才能持續發展。旅遊地學的建立特別是地質公園的出現,把深奧的地學知識,空前地介紹到公眾之中,已逐步成為公眾遊山玩水的重要話題,探尋山水景觀之由來,尋索地球形成演化的奧秘,已成21世紀知識青年的需求,許多年青人因受地質景觀知識的影響而立志報告地質院校,旅遊地學、地質公園開拓了一條地球科學可持續發展的金光大道。
5.旅遊地學、地質公園已成發展中國旅遊業的支柱
旅遊地學理論已成為指導中國旅遊業發展和成為引導中國旅遊業邁入科學旅遊時代的主要因素,地質公園的出現已成為中國進入科學旅遊時代的重要標志。旅遊地學工作者是支撐中國旅遊規劃、旅遊產品設計、提供旅遊政策咨詢的中堅力量,地學在為旅遊業服務中走在了所有學科的前列,已成發展中國旅遊的支柱。
綜上所述,旅遊地學和國家地質公園體系的建立是地學界的大事,是地學史上的里程碑,是中國進入科學旅遊時代的標志和里程碑,是中國園林建設史上的里程碑。旅遊地學是在中國旅遊業蓬勃興起的大潮中興起的,是在旅遊業持續發展中成長的,是全體地學界為旅遊服務的產物,是歷史機遇的產兒。雖然走過25年的路程,但仍是一門年輕的學科、亟待發展和完善。回顧25年成績可喜,展望未來任重而道遠,前途光明。
參考文獻
[1]陳安澤,盧雲亭,等.旅遊地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2]陳安澤.旅遊地學的誕生及其面臨的任務.見:旅遊學刊增刊.旅遊學刊增刊雜志社,1988
[3]陳安澤.旅遊地學在旅遊業發展中前進.見:中國區域地質增刊.中國區域地質編輯部,1994
[4]陳安澤.開拓創新旅遊地學20年——為紀念旅遊地學研究會成立20周年而作.旅遊學刊,2006,4(21):71~77
[5]陳安澤.中國地質景觀論.見:旅遊地學論文集(第五集).北京:地質出版社,1988,110~144
[6]陳安澤.論中國國家地質公園.見:旅遊地學論文集(第九集).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3
[7]陳安澤,姜建軍,李明路.中國國家地質公園現狀與展望.見:旅遊綠皮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Ⅸ 請問旅遊文化學科的研究目的是什麼請結合自己的學習談一下自己的想法
請問旅遊文化學科的研究目的是什麼?請結合自己的學習談一下自己的想法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