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廣西銅鼓文化旅遊地

廣西銅鼓文化旅遊地

發布時間: 2021-03-10 03:03:22

『壹』 銅鼓旅遊景點

1、秋收起義紀念來館

省級源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省十大紅色景點」之一,位於銅鼓縣城定江東路,紅色旅遊景點,建於1976年,佔地4300平方米。

『貳』 銅鼓周邊的景點

天柱峰風景區

天柱峰風景區地處銅鼓縣東部,主要景區方圓50平方千米,平均海拔350米,由天柱峰、九龍湖、靈石庵、九龍瀑等四部分組成,屬典型的丹霞地貌,2000年2月,境內天柱峰森林公園被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2007年被評為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2009年成功創建為國家AAA級景區。

毛澤東化險福地景區

毛澤東化險福地景區位於湖南省瀏陽市張坊鎮交界的銅鼓縣排

銅鼓旅遊(8張)

埠鎮月形灣。1927年9月7日,毛澤東喬裝成安源煤礦采購員,從安源出發,奔赴銅鼓,准備親自領導秋收起義。一路上日夜兼程,繞過敵人重兵把守的萍鄉,在9月8日進入瀏陽張坊鎮七溪村時,被張坊團防局的團丁抓住。團丁要把毛澤東押到民團總部去處死。在陳九興的幫助下,毛澤東在吳家祠住了一晚,於9月10日到達銅鼓縣城蕭家祠,次日在銅鼓大沙洲閱兵,發動了秋收暴動(秋收起義),銅鼓是秋收起義前委所在地和指揮中心。

秋收起義銅鼓紀念館

秋收起義銅鼓紀念館建於1977年,正門「秋收起義銅鼓紀念館」這九個大字由宋任窮將軍在紀念秋收起義50周年(1977年)題寫。2007年值秋收起義80周年,投入400多萬元對該館進行重新修繕。2004年被評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江西十大紅色旅遊景點」。

蕭家祠

蕭家祠是湘贛邊秋收起義前敵委員會總指揮部舊址。該建築始建於清光緒初年,總面積1950平方米,1987年被列為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批准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排埠萬壽宮

排埠萬壽宮初建於清乾隆年間,為紀念許仙真君許遜而建。毛澤東「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戰略思想從這里開始萌芽,所以排埠萬壽宮也被稱為「智慧宮」。

秋收起義閱兵廣場

秋收起義閱兵廣場佔地面積40畝的濱水地帶,建築面積約25000平方米。整個閱兵廣場的設計主題為:紅色印象。 廣場總體分為三個景觀區:紀念廣場區、休閑活動區,濱江景觀區。

『叄』 江西銅鼓全域旅遊未來會做哪些規劃

全域旅遊,無論哪個地區都要做,至於怎麼做江西銅鼓的,建議還得請專業的規內劃單位容,去實地看看當地有什麼旅遊資源,哪些是應該突出打造的,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雖然全域做起來大同小異,但是真正做好能落地的不多,我知道全域落地非常成功的有一個黃陂木蘭文化園,是以5A帶動發展的全域旅遊,你咨詢一下單位是叫江山多嬌規劃院。

『肆』 我國的銅鼓之鄉,已有多年的歷史,現在卻被遺忘了

東蘭銅鼓已有2000多年歷史,是保留銅鼓文化的「活化石」。目前,該縣民間傳承使用的銅鼓達612面,素有「銅鼓之鄉」的美譽。銅鼓類型以麻江型最多,佔世界傳世銅鼓總量的四分之一。同時,還發展出以東蘭為主要傳承地的「壯族銅鼓習俗」以及與銅鼓文化派生的銅鼓舞、猴鼓舞、壯族歌圩、壯族螞拐節等具有濃郁民族風情的舞蹈。1990年以來,先後有日本、法國、泰國、澳大利亞、新加坡、俄羅斯、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學者陸續到東蘭進行銅鼓文化習俗考察。

為保護和向世人展示神秘銅鼓文化,該縣自1993年以來,對縣內的傳世銅鼓進行普查登記,同時對「壯族銅鼓習俗」以及與銅鼓文化派生的銅鼓舞、猴鼓舞、壯族歌圩、壯族螞拐節等具有濃郁民族風情的舞蹈加以保護傳承。2006年,壯族銅鼓習俗被列為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銅鼓春榔舞》被列入廣西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瑤族猴鼓舞》和《布努瑤二聲部瑤歌》被列入河池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08年,該縣依託銅鼓文化獲得「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旅遊示範區」稱號

『伍』 銅鼓文化源於哪什麼地方

廣西 廣西是古代生產和使用銅鼓的重要地區之一,壯族先民「濮人」是銅鼓最先的鑄造者和使用者。「濮在周等爵稱子,與楚同一等級,地位不低。」在花山壁畫中,圖中人物舉手向上敲打銅鼓的圖案出現多處,說明銅鼓早已在壯族先民的心目中有了重要的地位,銅鼓的歷史已有2000餘年,銅鼓的品種有北流型、靈山型、冷水沖型,它們都是銅鼓工藝的精品。銅鼓的鑄造藝術要求極高,它通體用銅合金鑄成,厚薄均勻,鼓面、鼓身有豐富多姿的圖案。銅鼓鑄造技藝,從采礦煉銅,用粘土製造鼓芯、鼓范,在泥胎上刻縷花紋,到將溶化的銅汁注入其中,焊上鼓面、鼓耳,最後是立雕,工序繁多。只有精湛的工藝才能製造出銅鼓珍品。

『陸』 銅鼓全域旅遊有什麼好的景點

銅鼓縣境內有江西南方紅豆杉森林公園,面積達4762公頃,公園內有南方紅豆杉20多萬株,被譽為「南方紅豆杉之 鄉」;有天柱峰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1萬多公頃,公園內擁有國家珍稀保護動物22種,被譽為「江南生物世界」;官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銅鼓縣9.2萬畝, 佔全部面積的53.5%

埠鎮月形灣。1927年9月7日,毛澤東喬裝成安源煤礦采購員,從安源出發,奔赴銅鼓,准備親自領導秋收起義。一路上日夜兼程,繞過敵人重兵把守的萍鄉,在9月8日進入瀏陽張坊鎮七溪村時,被張坊團防局的團丁抓住。團丁要把毛澤東押到民團總部去處死。在陳九興的幫助下,毛澤東在吳家祠住了一晚,於9月10日到達銅鼓縣城蕭家祠,次日在銅鼓大沙洲閱兵,發動了秋收暴動(秋收起義),銅鼓是秋收起義前委所在地和指揮中心。

秋收起義銅鼓紀念館

秋收起義銅鼓紀念館建於1977年,正門「秋收起義銅鼓紀念館」這九個大字由宋任窮將軍在紀念秋收起義50周年(1977年)題寫。2007年值秋收起義80周年,投入400多萬元對該館進行重新修繕。2004年被評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江西十大紅色旅遊景點」。

蕭家祠

蕭家祠是湘贛邊秋收起義前敵委員會總指揮部舊址。該建築始建於清光緒初年,總面積1950平方米,1987年被列為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批准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排埠萬壽宮

排埠萬壽宮初建於清乾隆年間,為紀念許仙真君許遜而建。毛澤東「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戰略思想從這里開始萌芽,所以排埠萬壽宮也被稱為「智慧宮」。

秋收起義閱兵廣場

秋收起義閱兵廣場佔地面積40畝的濱水地帶,建築面積約25000平方米。整個閱兵廣場的設計主題為:紅色印象。 廣場總體分為三個景觀區:紀念廣場區、休閑活動區,濱江景觀區。

『柒』 廣西民族文物苑的銅鼓


銅鼓文物苑的大門迎面是一個巨大的銅鼓。銅鼓是我國古代青銅文化中的一條奇葩,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廣西是古代生產和使用銅鼓的主要地區,全國已出土的1400多個銅鼓中,銅鼓
廣西縣元靖鎮水沖庵發現的雲雷紋大銅鼓是廣西最大的銅鼓,也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銅鼓。鼓面直徑165厘米,高67.5厘米,重約600多斤,堪稱銅鼓之王。銅鼓是銅錫合金鑄成的一種特殊樂器,是古代壯族人民跳舞娛樂,拜神祭祀,練兵打仗時助興的工具,更是貴族和頭人財富與權力的象徵。古書上說:「得鼓二三,便可僭號稱王。」可見它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捌』 廣西銅鼓出土於北流和梧州等地,這兩地都是漢族人,關壯族什麼事,為什麼說是壯族銅鼓

第一,廣西銅鼓不僅僅出圖於北流和梧州;
第二,人是會遷移的,上溯到幾百年、千年以前,廣西根本就沒有漢族,全是土著;廣西漢族全是外來戶
第三,壯族這個民族根本就不存在,那是建國以後為了民族政策硬劃分的

『玖』 壯鄉銅鼓的文化底蘊

壯鄉銅鼓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紀。田東縣鍋蓋嶺戰國時代墓中出土的銅鼓就是這方面的物證。《後漢書·馬援傳》說:馬援南征交趾時,得駱越銅鼓。據考證,其銅鼓的產地也可能在今廣西境內。自漢代以後,廣西壯鄉銅鼓之見於文獻記載者,真可謂史不絕書。
《晉書·食貨志》曰:孝武太元三年,詔曰:「錢,國之重寶。小人貪利,銷壞無己,監司當以為意。廣州夷人,寶貴銅鼓,而州境素不出銅,,閣官私賈人,皆於此下貪比輸錢,斤兩差重,以入廣州,貨與夷人,鑄敗作鼓。其重為禁制,得者科罪。」這里講的是「廣州夷人,寶貴銅鼓」,致使鑄造銅鼓所需的銅料乏缺,而「官私賈人」將「國之重寶」的銅錢運到廣州,「貨與夷人,鑄敗作鼓」。晉代的廣州轄南海、鬱林、蒼梧、寧浦、高涼、晉興等郡,包括今廣西、廣東的絕大部分地區。當時的所謂夷人就活動在兩廣地區的南部,後世的考古發現表明,這些地區正是銅鼓的又一集中地區。而這些銅鼓,有的可能是溶煉從中原內地輸入的銅錢來鑄造的。《陳書·歐陽頠傳》曰:梁左衛將軍蘭欽之少也,與(歐陽)頠相善,故頠常隨欽征討。欽南征夷稽,禽陳文徹,所獲不可勝計,獻大銅鼓,累代所無,頠預其功。《南史·歐陽頠傳》記載與此相同。蘭欽所征討的「夷獠」,就是《晉書·食貨志》上提到的「廣州夷人」他們是擁有「大銅鼓」的民族。「夷獠」也稱為「俚」,《梁書·蘭欽傳》在記述欽征討少數民族時就說「破俚帥陳文徹兄弟」。可見「夷獠」就是「俚」。而裴淵《廣州記》卻說:「俚僚鑄銅為鼓,鼓唯高大為貴,面闊丈余。」「面闊丈余」的大銅鼓,只有廣西、廣東接境的雲開大山區才有。所以,《廣州記》、《晉書》、《陳書》、《南史》說到的銅鼓都有廣西的銅鼓。即壯鄉銅鼓。
到宋代,廣西的銅鼓從地下出土的機會更多,已引起地方官和文人學士的重視。曾在桂林做過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兼靜江知府的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說到:「銅鼓,古蠻人所用,南邊土中時有掘得者。」比范成大稍晚,做過桂州通判的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更直截了當地說:「廣西土中銅鼓耕者屢得之。」對廣西銅鼓的形制、大小、紋飾,作了詳細的記錄:其制正圓,而平其面,曲其腰,狀若烘籃,又類宣座。面有五蟾,分踞其上。蟾皆累蹲,一大一小相負也。周圍款識,其圓紋為古錢,其方紋如織簟,或為人形,或如琰壁,或尖如浮圖,如玉林,或斜如豕牙,如鹿耳,各以其環成章,合其眾紋,大類細畫圓陣之形,工巧微密,可以玩好。銅鼓大者闊七尺,小者三尺。所在神祠佛寺皆有之,州縣用以為更點。……亦有極小銅鼓,方二尺許者,極可愛玩,類為士大夫搜求無遺矣。這種銅鼓造型美觀,紋飾精細,蟾的形象富有變化,生動傳神,能給人產生美感,「可以玩好」,引起士大夫的廣泛搜求。可以說,在人們的心目中銅鼓是一種有著極高藝術價值的藝術品。

『拾』 銅鼓的故鄉在哪裡

兩千多年來,在我國西南一些少數民族,以及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裡,流行著一種青銅樂器——銅鼓。銅鼓那別致的造型,優美奇異的裝飾圖案,動人心弦的鏗鏘之聲,凝聚著當地人民的智慧和卓越的創造才能。同時銅鼓被人們視為引渡人的亡靈走向天堂的聖使,是財富的代表,它還具有號令群眾的威力,是王權的象徵。銅鼓豐富的文化含義引起了研究我國西南和東南亞各國的考古學家、民族學家、歷史學家們的極大興趣,而銅鼓的故鄉在哪裡,則是他們目前研究討論的熱點。

1897年德國學者邁爾和富瓦在《東南亞的銅鼓》一書中提出銅鼓起源於柬埔寨。1900年荷蘭學者狄葛樂發表的《東印度群島和東南亞大陸銅鼓考》認為銅鼓為廣東西南蠻人所創造的。1932年法國學者戈露波在《金屬鼓之起源及流布》一文中又認為銅鼓起源於越南北部。法國人拉古伯里卻說銅鼓產生於印度……然而,銅鼓究竟誕生在哪裡?讓我們看一看古代銅鼓分布區域內主要國家和國內主要出土銅鼓的地區。

1961年5月於越南海防越溪船棺墓出土的一面銅鼓,年代是距今2480±100年。1964年馬來西亞出土銅鼓所墊木板的年代是距今2500±105年。廣西在1977年於田東鍋蓋嶺發現的一面銅鼓,年代是戰國晚期,約相當於公元前3世紀。貴州於1978年在赫章可樂祖家老包墓地出土一面銅鼓,年代是西漢晚期,約公元前1世紀。四川在1975年5月於會理縣羅羅沖出土一面銅鼓,年代是西漢晚期,約公元前1世紀。雲南在1975年於楚雄市萬家壩23號墓出土四面銅鼓,年代是距今2640±90年,即公元前690±90年。

通過各地最早年代數據的比較,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雲南楚雄萬家壩出土的銅鼓,是迄今世界上年代最早的銅鼓。雲南楚雄萬家壩出土的銅鼓,也是最原始古樸的。讓我們做些具體分析就可以清楚地知道:一般的銅鼓,鼓面中心都有帶光芒的太陽紋,鼓面、胸、腰部都有一圈圈弦線構成的暈圈和繁密的紋飾。但是,萬家壩出土的銅鼓卻別具一格,有的鼓面中心只有一個圓餅狀的太陽紋,完全沒有暈圈。銅鼓胸部、足部也沒有花紋。腰部花紋是一些豎直線條和回字形的雷紋,顯得朴實極了。銅鼓上的紋樣繪制技巧是十分稚拙的,與其他較晚銅鼓上生動、流暢、技法高超的圖案相比真有天淵之別。鼓面是銅鼓發聲的主要部位,萬家壩出土的銅鼓鼓面較小,似乎表現了鑄造者對銅鼓造型與音響之間的關系還認識不清楚。銅鼓的表面很粗糙,凸凹不平,鼓壁上有許多砂眼,表明冶鑄時不能很好掌握合金配比。銅色紫紅,顯然含錫過低。銅鼓在墓坑裡都是鼓面向下倒放著,四面外表是黑黑的煙跡,看來當時的銅鼓也可以做炊具,說明做樂器的鼓和炊具還沒有完全分家。萬家壩這種銅鼓的原始性,說明它處在自身發展的初期階段。

這樣年代既早、又很原始的初期銅鼓,在雲南並不止萬家壩一地出土的5面,在楚雄市牟定縣小貝苴、彌渡縣青石灣和三岔路、祥雲縣大波那、昌寧縣八甲大山、騰沖縣固東、晉寧縣石寨山等地都出土過,計20餘面。在國外僅泰國出土兩面。如果將銅鼓出土地點在地圖上標志出來,就會看到大多數都集中在雲南滇池以西,洱海以東、元江以北、金沙江以南的這片地區,這意味著該地區最有可能是銅鼓的起源地。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