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唐朝時人們過中秋節,也會有假期嗎
有假期。
中秋節成為官方認定的全國性節日,大約是在唐代。唐代時中秋風俗在我國北方已流行。《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
中秋賞月風俗在唐代的長安一帶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並將中秋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葯、楊貴妃變月神、唐明皇游月宮等神話故事結合起,使之充滿浪漫色彩,玩月之風方才大興。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
(1)唐人文化旅遊節擴展閱讀: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圓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娘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的文字記載出現在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
㈡ 重慶舉辦第十二屆火鍋美食文化節,重慶火鍋為何馳名中外
因為重慶的火鍋底料是具有很高的商業價值的,所以重慶人一直把火鍋產業作為他們經濟發展的第一要務,這幾年一直在不斷的研究。
㈢ 唐朝人的狂歡節有哪些
唐朝人民重要的節日有很多,但哪些才能被人們稱作狂歡節呢?
一、元宵節
說起唐朝人民的狂歡節是什麼,首當其沖的自然是元宵節。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在出現春節之前,元宵節是中國最盛大的節日。在這一天人們的娛樂主要有賞花燈,吃元宵,猜燈謎,放鞭炮等一系列的傳統民族活動。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元宵節不再有假期,人們也逐漸淡忘了這一節日。
其實唐朝很多節日都一直延續到今天,唐朝的節日文化也是相當豐富的。
㈣ 中國有哪些是文化性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的來歷
二十三過小年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據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
附:掃塵 到了臘月,家家戶戶都准備過年了。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戶都要認真徹底地進行清掃,做到窗明幾凈。
除 夕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這天,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北方人包餃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餃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年飯",有一家人團聚過年的味道。吃團年飯時,桌上的"魚"是不能動的,因為這魚代表"富裕"和"年年有餘",象徵來年的"財富與幸運",它屬於一種裝飾,是碰不得的。關於年的由來,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在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曾遭受一種最兇猛的野獸的威脅。這種猛獸叫"年",它捕百獸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時,還會闖入村莊,獵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終日。人和"年"斗爭了很多年,人們發現,年怕三種東西,紅顏色、火光、響聲。於是在冬天人們在自家門上掛上紅顏色的桃木板,門口燒火堆,夜裡通宵不睡,敲敲打打。這天夜裡,"年"闖進村莊,見到家家有紅色和火光,聽見震天的響聲,嚇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來。夜過去了,人們互相祝賀道喜,大家張燈結綵,飲酒擺宴,慶祝勝利。為了紀念這次勝利,以後每到冬天的這個時間,家家戶戶都貼紅紙對聯在門上,電燈籠,敲鑼打鼓,燃放鞭炮煙花;夜裡,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賀道喜。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就成了"過年"。除夕的高潮是年飯後長輩發"壓歲錢"。接著就是張貼春聯和門神,並關上大門。到初一的早上才開門"接財神"。接下來就是全家人守歲到凌晨。除夕夜的燈火,通宵不熄,俗稱"光年"。各地的除夕風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風俗很有特點,如蘇州、北京、台灣等。蘇州的除夕守歲時,都要等待從楓橋寒山寺傳來的洪亮鍾聲。當鍾聲穿過沉沉夜色,傳到千家萬戶時,就標志著新春的來臨。 無論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時,寒山寺中就會傳出這口巨鍾的洪響,民間稱為"分夜鍾"。這口鍾,已成為蘇州城鄉方圓數十里人民生活的時間信息。
現在,每年除夕,蘇州寒山寺仍遵循萬古不變的古老習俗,擊鍾以分歲。姑蘇城鄉,到了守歲的最後一刻,會從廣播中傳出宏亮的寒山寺鍾聲,報導一年的開始。千家萬戶,聽到鍾聲,爆竹齊鳴,使古老的寒山寺鍾聲成為了一種時代的象徵。北京的除夕這一天更是忙碌,祭祖、接神、接灶。祭神拜祖的儀式一開始,整個北京城便淹沒在一片震耳欲聾的爆竹聲中。人們還在自己家院子里,鋪上芝麻秸,全家人都去踩,叫"踩歲",取長命百歲的意義。除夕通宵燈火齊明,人們辭歲守歲。當新年的鍾聲敲響時,各家的餃子也下鍋了,人們盡情的娛樂。
除夕在台灣不叫除夕,而叫"過年日"。午後,在廳堂神龕前上供牲體。到了晚上,合家焚香叩拜,然後對長者辭歲。接著是"圍爐",也就是豐盛的年夜飯,一家人圍坐一桌,桌上擺滿菜餚,桌下放置火盆。"圍爐"為除夕帶來高潮,遠在他鄉的遊子,除非萬不得已,再遠再忙也要趕回家團圓。年夜飯後,便高燃蠟炬來守歲,兒媳婦為長輩們添富壽,不能早睡,坐得越久,長輩得富壽越長,這是表示孝心。
元 宵 節
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合家團聚、其樂融融。元宵節起源於漢朝,據說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後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後死後,平除呂後勢力,擁立劉恆為漢文帝。因為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後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並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 "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在"太初歷"中就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我國民間有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民間相傳,元宵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節的粽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徵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製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元宵節燃燈放火,自漢朝時已有此風俗,唐時,對元宵節倍加重視;在元宵節燃燈更成為一種習俗。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元宵節燃燈的習俗,經過歷朝歷代的傳承,節日的燈式越來越多,燈的名目內容也越來越多,有鏡燈、鳳燈、琉璃燈等等。元宵節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二月二龍抬頭
民間傳說,每逢農歷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 我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每當春龍節到來,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天早晨家家戶戶打著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回到家裡便點燈、燒香、上供。舊時,人們把這種儀式叫做"引田龍"。這一天,家家戶戶還要吃面條、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為"挑龍頭"、"吃龍膽"、"金豆開花,龍王升天,興雲布雨,五穀豐登",以示吉慶。春龍節的來源,在我國北方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神話故事。說,武則天當上皇帝,惹惱了玉皇大帝,傳諭四海龍王,三年內不得向人間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龍王聽著民間人家的哭聲,看著餓死人的慘景,擔心人間生路斷絕,便違抗玉帝的旨意,為人間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龍王打下凡間,壓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人們為了拯救龍王,到處找開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人們正在翻曬玉米種子時,想到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就家家戶戶爆玉米花,並在院子里設案焚香,供上開了花的"金豆"。龍王抬頭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聲向玉帝喊到:"金豆開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間家家戶戶院里金豆花開放,只好傳諭,詔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間興雲布雨。從此,民間形成了習慣,每到二月初二這一天,人們就爆玉米花吃。其實,在農歷二月以後,"雨水"節氣來臨,冬季的少雨現象結束,降雨量將逐漸增多起來,這本來就是華北季風氣候的特點。
清 明
「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在一年二十四節氣當中,民間特別重視農歷四月五日清明節。清明祭祀墳墓的俗例,自漢相 沿承襲。以後,普及民間,歷二千年而不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孝子賢孫都要到郊外去祭祀祖墳,為墓地鋤草,替墳墓加土,好好清掃修整一番。近世,孝子賢孫對於清明掃墓,已未必一定遵守於清明節這一日。有的會在節日以前數天拜祭,也有的會在節日若干日子奉祀,只不過籠統地說是清明上墳拜祭罷了。踏青是陪襯清明的副節目,掃墓之餘,一家大小因利趁便,就在山野間游樂一番,順手摺支柳枝戴在頭上,等到入暮回家
端 午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鍾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端午節的第一個意義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生於楚威王五年夏歷正月初七,或謂生於楚宣王二十七年,卒於楚襄王九年。端午節的第二個意義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里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端午節第三個意義是為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端午節第四個意義是紀念現代革命女詩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國,後人為敬仰其詩,復哀其忠勇事跡,乃與詩人節合並舉行紀念,而詩人節亦因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定為端午節。秋瑾字睿卿競雄,號鑒湖女俠,小字玉姑,浙江紹興人,幼年擅長詩、詞、歌、賦,且喜騎馬擊劍,有花木蘭、秦良玉在世之稱。28歲時參加革命,影響極大,預謀起義,開會時為清兵所捕,不屈,於光緒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紹興軒亨口英勇就義。懸鍾馗像,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鍾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楚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吃粽子: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為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後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飲雄黃酒: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此種習俗,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六月初六姑姑節
"六月六,請姑姑"。過去,每逢農歷六月初六,農村的風俗都要請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再送回去。相傳在春秋戰國時期,晉國有個宰相叫狐偃。他是保護和跟隨文公重耳流亡到列國的功臣,封相後勤理朝政,十分精明能幹,晉國上下對他都很敬重。每逢六月初六狐偃過生日的時候,總有無數的人給他拜壽送禮。就這樣狐偃慢慢地驕傲起來。時間一長,人們對他不滿了。但狐偃權高勢重,人們都對他敢怒不敢言。狐偃的女兒親家是當時的功臣趙衰。他對狐偃的作為很反感,就直言相勸。但狐偃聽不進苦口良言,當眾責罵親家。趙衰年老體弱,不久因氣而死。他的兒子恨岳父不講仁義,決心為父報仇。第二年,晉國夏糧遭災,狐偃出京放糧,臨走時說,六月初六一定趕回來過生日。狐偃的女婿得到這個消息,決定六月初六大鬧壽筵,殺狐偃,報父仇。狐偃的女婿見到妻子。問她:"像我岳父那樣的人,天下的老百姓恨不恨?"狐偃的女兒對父親的作為也很生氣,順口答道:"連你我都恨他,還用說別人?"他丈夫就把計劃說出來。他妻子聽了,臉一紅一白,說:"我是你家的人,顧不得娘家了,你看著辦吧!"
從此以後,狐偃的女兒整天心驚肉跳,她恨父親狂妄自大,對親家絕情。但轉念想起父親的好,親生女兒不能見死不救。她最後在六月初五跑回娘家告訴母親丈夫的計劃。母親大驚,急忙連夜給狐偃送信。狐偃的女婿見妻子逃跑了,知道機密敗露,悶在家裡等狐偃來收拾自己。六月初六一早,狐偃親自來到親家府上,狐偃見了女婿就像沒事一樣,翁婿二人並馬回相府去了。那年拜壽筵上,狐偃說:"老夫今年放糧,親見百姓疾苦,深知我近年來做事有錯。今天賢婿設計害我,雖然過於狠毒,但事沒辦成,他是為民除害,為父報仇,老夫決不怪罪。女兒救父危機,盡了大孝,理當受我一拜。並望賢婿看在我面上,不計仇恨,兩相和好!"從此以後,狐偃真心改過,翁婿比以前更加親近。為了永遠記取這個教訓,狐偃每年六月六都要請回閨女、女婿團聚一番。這件事情張揚出去,老百姓各個仿效,也都在六月六接回閨女,應個消仇解怨、免災去難的吉利。年長日久,相沿成習,流傳至今,人們稱為"姑姑節"。
七 夕
舊時在民間七月七日是一個很熱鬧的節日,當時對這一天興趣最大的,還是年輕女子。她們穿新衣,拜雙星,並乞巧。宋時杭州的小兒女,七夕之時多效顰"摩侯羅",穿半臂花衣,胸前裝飾乞巧時的楸葉、瓜果等圖形;靚妝笑語,競往湖邊放蠟制的鴛鴦等一類水鳥,浮於水上。婦人喜於盒內貯小蜘蛛,讓蜘蛛在盒內織網,看織網之疏密,謂之"巧"之多少也。穿針乞巧是七夕中小女兒們的節目之一,據說在漢代已經盛行。《荊楚歲時記》中說: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也有把"穿針"轉為"丟針"的。形式是在七夕夜晚,盛一碗水,放在星光下。然後把綉花針丟入水裡,讓它漂浮在水面上,星光輝映下的針影,照在碗底,會生浮動的陰影,變化多端。依其形狀,就可以占卜投針姑娘針綉工作是拙是巧。還有一種游戲節目是七位姑娘互相邀約,結伴在七夕之夜的園庭,各以巾帕遮目,然後仰首向天,面對牛郎織女星,根據所看到的景象預卜自己的終身大事。不過遮目怎能看到天象呢?這自然不是看雙星,而是閉目作幻想了。神話的七夕作為一個"情人節",也應該是有其意義的。
中 秋
八月十五日是秋天的正中,所以被稱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還要圓,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中秋前夕,人們都盡可能和家人團聚,取人月雙圓的意義,八月十五又叫「團圓節」。中秋節是漢族和少數民族的民間傳統節日。早在三代時期我國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晚上,有賞月、游湖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今天,月下遊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以前,江蘇地區的中秋夜,婦女們多外出在月下遊玩,或互相拜訪,或結伴去佛寺尼庵,或舉行盛大的文藝活動。甚至玩到四更雞鳴。這一風俗當地叫做「走月亮」。上海的習俗與江蘇差不多。只是中秋夜,婦女外出遊玩必須要走過至少三座橋,因而叫做「走三橋」。
古時還有祭月和拜月活動。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如果家裡有孕婦,就要多切一份。
拜月不是指祭月時的拜月。這種風俗源於北宋京師。當夜,滿城人家,不論窮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後,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許多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如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重 陽
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又因為在我國古代,六為陰數,九是陽數,因此,重九就叫"重陽"。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後慘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將這一習俗傳入民間的。古代,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人登高詩很多,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重陽節還要賞菊飲菊花酒,起源於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士大夫,還多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很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種。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重陽節除了佩帶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冬 至
冬至,俗稱"冬節",在古代是很隆重的節日。在二十四節氣中,冬至也最受重視。古人認為到了冬至,雖然還處在寒冷的季節,但春天已經不遠了。這時外出的人都要回家過冬節,表示年終有所歸宿。閩台民間認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團聚的節日,因為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認祖宗的人。
冬至這一天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許多人家利用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圓",為了區別於後來的春節前夕的"辭歲",冬節的前一日叫做"添歲"或"亞歲",表示"年"還沒過完,但大家都已經長了一歲。
臘 八
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稱為"佛成道節"。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後、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為講究,攙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更為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人形、動物、花樣,再放在鍋中煮。比較有特色的就是在臘八粥中放上"果獅"。果獅是用幾種果子做成的獅形物,用剔去棗核烤乾的脆棗作為獅身,半個核桃仁作為獅頭,桃仁作為獅腳,甜杏仁用來作獅子尾巴。然後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頭小獅子。如果碗較大,可以擺上雙獅或是四頭小獅子。更講究的,就是用棗泥、豆沙、山葯、山楂糕等具備各種顏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壽星、羅漢像。這種裝飾的臘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廟的供桌上才可以見到。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保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臘八粥在民間還有巫術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種著花卉和果樹,也要在枝幹上塗抹一些臘八粥,相信來年多結果實。臘八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還有悼念亡國、寄託哀思的。
元 旦
在當代,元旦指公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自西歷傳入我國以後,元旦一詞便專用於新年,傳統的舊歷年則稱春節。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農歷歲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界全體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採用公元紀年法」,即是我們所說的陽歷,為了區別農歷和陽歷兩個新年,又鑒於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歷新年的前後,因此便把農歷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陽歷一月一日定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為全國人民的歡樂節日。慶賀新年的開始,歡度元旦可說是世界各國各地區的普遍習俗。在我國,還列入了國定假日。我國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地區採用公歷紀年法,把1月1日定為新年的開始,稱作「元旦」。由於世界各國所處的經度位置不同,各國的時間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島國湯加位於日界線的西側,它是世界上最先開始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慶祝元旦的國家。而位於日界線東側的西薩摩亞則是世界上最遲開始新的一天的地方。按公歷計,我國是世界上第12個開始新年的國家。各個國家由於其歷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習慣不同,也都有自己不同的慶祝。
中元節
農歷七月十五為中元節,這天的行事以孤魂野鬼為主體對象,又稱鬼節。相傳地獄門七月初一起開放,鬼魂外出覓食,至三十日回歸地獄,故七月又稱鬼月。又有傳說,七月十四閻王放野鬼出門,故七月十四晚,民間常以紙錢到野外燒祭野鬼孤魂,並將荷葉或芋頭葉浮於河塘,在葉上焚化紙錢,稱為放河燈,意在祭奠「淹死鬼」。訪仙一帶在七月半這天,將掃帚點燃,男女老少到山上揮舞,意在除邪。這天,家家都要祭祀祖先,村村都要做太平會,每個田塊內都要插小黃旗,以求秋熟豐收。
㈤ 閱讀下面兩則材料,回答問題。(5分)材料一:近年來,我國不少人喜歡過西方的一些節日,如聖誕節、愚人
(1)示例:節日文化相互交融。(意思對即可,2分) (2)觀點一:我們要繼承民族文化遺產。 觀點二:過年,只要快樂就行。 觀點三:正確引導,健康過節。 觀點四:文化交流,豐富生活。 示例:正確引導,健康過節。所謂「節日」,就是一種紀念性的日子,過節就是精神的洗禮。不論是過中國的傳統節日,還是過外來的「洋節日」,都可視為文化的折射與傳播,我們應該「取其精華」,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精神家園更加溫馨。每一個對節日的看法與過法的不一樣,我們應該加以正確引導,讓那些節日過 得更加健康,更有意義。
㈥ 閱讀下面兩則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近年來,我國不少人喜歡西方的一些節日,如聖誕節、愚人節
(1)示例:節日文化相互交融。(意思對即可) (2)觀點一:我們要繼承民族文化遺產。 觀點二:過節,只要快樂就行。 觀點三:正確引導,健康過節。 示例:正確引導,健康過節。所謂「節日」,就是一種紀念性的日子,過節就是精神的洗禮。不論是過中國的傳統節日,還是過外來的「洋節日」,都可視為文化的折射與傳播,我們應該「取其精華」,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精神家園更加溫馨。每一個人對節日的看法與過法不一樣,我們應該加以正確引導,讓那些節日過得更加健康,更有意義。(其它觀點言之成理亦可)
㈦ 綜合實踐活動 春節
1.春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新年」。春節象徵團結、興旺,對未來寄託新的希望的佳節。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千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初一。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春節過去也叫元旦。春節所在的這一月叫元月。
2.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歷,至今風靡全國。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准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春節的禮節 吃團圓飯 給壓歲錢 走親戚 祭祖 磕頭
3.農歷新年是全球華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即使遠離祖國,生活在海外的華人、華僑,也會以各種方式歡慶這個傳統佳節。尤其是在受中華傳統文化影響較深、華人眾多的東南亞各國,過春節同樣是熱熱鬧鬧,洋溢著濃濃的喜慶氣氛。
越、新等國法定節日
越南是少數幾個使用農歷的國家之一。春節是越南民間最大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是法定休息時間最長的全國性節日。每到春節,越南全國放假4天,加上雙休日,共休假6天。在華人佔大多數的新加坡,政府規定的春節假有兩天,加上雙休日,春節期間可休假4天。印尼是全世界海外華僑華人聚居最多的國家,總數超過1000萬人。印尼華人雖然大部分已經加入了印尼國籍,但生活習慣和文化傳統仍然保留著中國特色。蘇哈托軍人政權曾於1967年禁止華人公開歡度春節和元宵節,印尼華人的正當權利被剝奪了30多年。直到瓦希德執政後,才於2000年公開廢除了這一禁令。2002年2月17日,當時的印尼總統梅加瓦蒂在雅加達華人慶祝馬年春節的大會上正式宣布,印尼政府決定把春節定為這個國家的全國性假日,並向廣大華人祝賀春節快樂。她說,政府作出這個決定是為了維護印尼民族的共同情感。在緬甸,年初一也是法定的公休假日。就連屬於歐美基督教文化圈的菲律賓,近年來也喜歡上了過春節。今年1月11日,菲律賓總統阿羅約宣布,把今年2月9日定為全國特別工作假日,以慶祝農歷春節。阿羅約在公告中指出:「這是要促進文化了解及融合,讓菲律賓人有機會和所有華人一起慶祝該節日。」雖然春節被宣布為特別工作假日,但除華人社會外,私營界雇員和政府工作人員2月9日仍將正常上班而沒有加班費。然而,此舉意味著華人可以在更加自在和更為濃郁的節日氛圍中慶祝這一重要的節日。
傳統習俗長盛不衰
雖然已歷經漫長的歲月,但作為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的春節年俗活動仍然長盛不衰。富有生活情趣的過年習俗,像全家吃團圓飯、貼春聯、貼福字、吃年糕、吃粽子、掛燈籠、拜年、送紅包等在東南亞都得到了很好的傳承。
新加坡
新年期間,新加坡隨處可見大大小小高高掛起的紅燈籠,喜氣洋洋的年畫也貼上了大門。新加坡華人認為,和平、長壽和富裕都可通過主觀努力而獲取,而幸運則是未知的,所以大多數華人家裡都貼一個紅底金色的「福」字,寄託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因「蝠」與「福」諧音,賀年片上也常常印著振翅飛翔的蝙蝠。表示運氣的另一個字是「吉」字,因為「桔」與「吉」諧音,所以當地華人在春節期間習慣吃桔子。拜年時,新加坡人不像中國人那樣帶著大包小包,只攜兩個桔子,進門捧向主人即可,象徵大吉大利,客人告辭時,主人也要奉還兩只桔子。由於「魚」同漢語「富裕」的「裕」字音近,所以一些賀年片上印有在荷塘游動的金魚。新年吃魚意味著吉利。
新加坡華人過春節,家家都要蒸年糕、貼春聯、逛花市。但最重要的事情還是除夕全家吃團圓飯,散居的家庭各成員都要設法團聚在一起。孩子們為迎接新年到來直到午夜才睡覺,並認為這樣會延長他們的生命。大年初一,晚輩紛紛給長輩拜年祝賀,孩子們從長輩那裡得到壓歲錢。當天,掃帚統統都被收藏起來,不許掃地,以示吉祥,不然就會把好運氣掃掉。春節的第二天,則是訪親拜友的時間。
越南
「肥肉姜蔥紅對聯,幡旗爆竹大粽粑。」從這句越南過年的民謠中,可以領略越南人對春節的重視程度。越南人有在除夕夜豎幡、吃粽的習俗。竹竿一枝,修掉頂端竹葉,上掛紅幡和風鈴,傳說風吹時發出的聲響會把鬼嚇跑,有的地方幡竿上掛一幅弓箭畫,箭頭指向東方,象徵驅鬼,久而久之,幡竿被稱為迎春竿。而粽子呢,因為有圓有方,所謂天圓地方,被認為是喜慶有餘的象徵。有趣的是這種粽子個頭很大,一般有2到2.5公斤重。越南人的年貨和中國人的沒有多少差別,街上的年貨攤上,除了出售年畫和年橘外,還有各式紅包利是封、紅底金字春聯等。春聯上面通常都用金漆寫些如「財源廣進」等吉祥的中文字句。對於越族(京族)的家庭來說,春節期間有三樣裝飾品是必不可少的:一束(或一大支)含苞欲放的桃花、一盆金桔盆景和一個盛有五種水果的「五果盆」,據說這三樣東西預示著新年行好運、平安順利、欣欣向榮。年初一早晨,家家戶戶都要拜祭祖先,同時也拜土地、灶君、百藝師祖,祭品一般要有粽子、紅燒魚、包肉團、炙肉、腌蔥頭、牛肉等。供拜完畢,小孩要向家中大人及老人拜年,要拜兩拜,大人們則要給他們壓歲錢。年初一有各種活動,如唱歌跳舞、表演戲劇、舞龍舞獅等。但年初一的禁忌也頗多,比如不能借東西;不能討債;不能幹農活,否則會驚動土地神,莊稼會遭殃;不能掃地,即使掃了地也不能倒垃圾,要等3天後能動土時方可倒垃圾等。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華人把春節視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一般從冬至到正月十五都算過年,這段時間,「恭喜拉雅」的祝福聲不絕於耳,「恭喜」為華語,「拉雅」為馬來語,華人和馬來人巧妙地把祝賀詞融為一體,表達共同心聲:「恭祝節日快樂!」年關臨近,國內外的遊子們歸心似箭,飛機和火車常常爆滿,長途汽車公司也會增開車次,保證遊子按時回家團聚。從首都吉隆坡到全國各地,每個華人聚居區都掛起大紅燈籠。吉隆坡的商業區和飯店區的燈籠多達二三萬只,既烘託了節日氣氛,又可以招攬顧客。到了晚上,數萬盞紅彤彤的燈籠一齊點亮,十分壯觀。大年三十,全家在一起吃團圓飯,守歲。大年初一,不能掃地,人們一般待在家中接受其他民族如馬來族和印度族親友的拜年,並准備豐盛飯菜——春卷、龍蝦片、咖喱雞、咖喱牛肉、椰飯……招待貴客,不過,如果是信神的人家,就得吃素。初二以後才到親戚朋友家拜年,初三初四以後開始有各種戲曲表演。馬來西亞華人還有一個有趣的傳統活動:在正月十五,未婚男女男的向女的拋蘋果,女的向男的拋柑子,希望找到一個如意郎君或溫柔女孩。
泰國
泰國華人始終保留著本民族的風俗習慣,如春節、中元節、中秋節、端午節等節日。泰國最具華人過年氣氛的地方要數曼谷中國城——唐人街,除街道兩旁擺滿各種應節食品、物品外,還有舞獅、舞龍等。街上到處可見現場寫春聯的攤子,生意很好。不管是華人、泰國人,還是西洋人,都會買上一些,掛在自己的居室和辦公室。華人和泰人均喜歡過春節,因為這時華人老闆會發雙薪,且有休假,通常是從初一休到初三。泰國華人開的商店,春節期間一般停止營業,但泰國政府部門和銀行會照常上班營業。除夕,各家各戶都舉行祭祖儀式,然後全家圍坐吃團圓飯。年初一,大家都穿上新衣服,親戚朋友互相拜年時,習慣拱手合十,互致「吉祥如意」。
緬甸
在除夕夜,緬甸華人都是全家人在一起吃年飯,飯後熱熱鬧鬧地歡聚一堂,等待大年初一的到來。年初一是法定的公休假日,人們穿上新衣走親戚,分住各地的親戚朋友,都利用這個節日團聚,共賀新年,「恭喜發財」。
汶萊
汶萊過春節,最有特色的活動要數「開門迎賓」。春節期間,人們會打開門戶,歡迎左鄰右舍、親朋好友登門賀年,互致問候。當地馬來人還有帶小孩外出拜年的習慣,主人一般都要給小孩子「壓歲錢」,但汶萊「壓歲錢」外包裝是綠色的,所以不叫「紅包」而叫「綠包」。
目前過春節的國家有,中國、韓國、朝鮮、日本、越南、泰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好象是從去年開始定為法定節日)、馬來西亞,主要是亞洲國家過春節,剩下的就是生活在其他國家的華人自己過春節了。
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多個國家有過春節的習俗,主要是一些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東南亞國家,如越南、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這些國家都把春節列為了法定假日。
在越南,春節是最隆重的節日,也是國家法定休息時間最長的一個節日。越南的過節習俗與中國大同小異,臘月二十三開始過年,臘月三十除夕守歲,放鞭炮,吃團圓飯。大年初一拜年、趕廟會。韓國人也一直保留著正月初一過春節的習俗,韓國稱春節為「舍爾」,意思是新年之首。春節期間全國放假,人們紛紛從城市返回故鄉,春運的繁忙跟中國有點兒相似。春節全家人團聚在一起,祭祀祖先,在家靜心祝福,祈求好運。新加坡春節一般放假兩天。節日期間,人們相互拜年,拜年不提貴重禮品,只帶兩個桔子,進門送給主人,桔與「吉」諧音,象徵大吉大利。馬來西亞過春節習俗也跟中國大致相同,由於當地華人多來自福建,受閩南文化影響,人們過春節一定要買鳳梨(菠蘿),閩南語「鳳梨」與「旺來」諧音,鳳梨就成了春節的吉祥水果。
在歐美一些國家,也經常有慶祝春節的活動,但多隻局限在華人范圍內,春節很少成為全國性的法定假日。不過,隨著華人影響力的增強,春節在歐美國家也日益得到重視。美國紐約曾在2003年將春節定為市民的公共假日,專門為華人安排了燃放鞭炮的時間和地點。春節大遊行已成為紐約重要的觀光項目。在加拿大,春節也日益成為地方重大節日,從多倫多到溫哥華,春節期間華人都要舉行大型的遊行聯歡活動。
4.一、春節的來歷: 傳說,有一種叫"年"的野獸,每當寒冬將至,出來食人,使人不得安寧。人們在與"年"的搏鬥中,這種凶惡的猛獸怕火光和響聲,於是,人們想了一個辦法,在"年"出現時,便燃起大火,投入竹節,燃起熊熊大火,"年"聽到爆竹的響聲,便逃走了。以後,人們開始以"掛紅燈、放爆竹、吃年飯"來慶祝新年。 所有的習俗都叫文化。 5.爺爺曾說過他弟兄五個,老爺爺沒有那麼多錢給每個孩子都買新衣服,大孩子的衣服穿小了便給下面的弟弟穿,過年的時候老奶奶把套在棉衣外面的褂子、褲子提前洗的乾乾凈凈,大年初一再套在棉衣上,就算是新衣服了。不過吃的東西也要比平日好的多,白面饅頭裹著大紅棗、隨便吃、管飽,在糧食計劃供應的年代,也許只有春節這幾天人們才放開肚子似乎今後「不過了」,至於鞭炮大部分親戚朋友給孩子過年的壓歲錢、是按個數的,沒見過那一個孩子能整掛的買……
爸爸是獨生子,小時候每逢過年,他的幾個表兄、表妹似乎就像舉辦時裝展覽,沒聽說奶奶年前忙著為他洗衣服。除夕的年夜飯大都聚在爺爺身邊一起作,最忙的要數爸爸的兩個姑姑了,她們為了討爺爺和奶奶個高興,除水餃之外往往還擺上一大桌子菜,當然吃不了會剩一大半。掛花燈、放鞭炮是少不了的,爸爸說他最喜歡的是晚上放禮花。
我的春節似乎比爺爺和爸爸都簡單,春節期間我們一家人到外地旅遊去了,除夕夜在酒店訂的飯……
你看著辦吧,不知道行不行。我找答案找的很辛苦的。
㈧ 隋唐建立的節假日歲時文化
唐代長安,幾乎每個月都有與一定的節日、時令相關的活動。這些活動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尚,民間習俗,也表明了古代人民濃烈的生活情趣和道德觀念。唐代詩人運用他們的生花妙筆,在許多詩章中對此作了生動形象的描繪。
1、燈節 相傳這個節日最早是在開春為了求得蠶絲豐收而於此日祭祀「地神」的。後來因漢代人迷信「太乙天神」,從正月十五日黃昏開始,通夜在燈火中祭祀,因而逐漸形成了這天夜裡張燈的習俗。古代把正月十五日的燈節稱為「上元節」(與七月十五日的「中元節」和十月十五日的「下元節」相對應),又稱為「元宵節」。近代風俗要在這天夜裡吃湯圓,故湯圓又稱「元宵」。
唐代長安實行宵禁,夜禁鼓一響,便禁止出行,「六街鼓歇行人絕,九衢茫茫空有月」,「犯夜」要受處罰。唯獨到上元節,皇帝特許開禁三天,稱為「放夜」。這三天大街小巷燈火通宵達旦,全城競相奔走,熱鬧非常。「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崔液《上元夜》);「月色燈光滿帝都,香車寶輦隘通衢」(李商隱《正月十五夜聞京有燈恨不得觀歡》)。當時有一種製作「燈輪」或「燈樹」的風尚,如唐睿宗時期的一個元宵節,就曾在長安宮城外架起一座高二十丈的燈輪,上纏彩色絲綢,點飾金玉,懸掛五萬盞燈。一些皇親貴戚也趁此時競相誇富斗奇,製作大型「燈樹」。蘇味道詩中的「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描述的就是「燈樹」。在展覽花燈的同時還有歌舞表演,在皇宮內,則是由宮女們表演大型歌舞「千門開鎖萬戶明,正月中旬動帝京,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張祜《正月十五夜燈》)。
2、寒食和清明 寒食節在冬至後第一百零五天或第一百零六天,屆時全國禁止舉火,只能冷食事先做好的飯菜,故名寒食。寒食禁火的風俗周代即有,民間盛傳此禁專為介之推而設。介之推不受晉文公之賞而隱於綿山,文公尋不著,便放火燒山以圖逼其出,不料介之推竟抱樹不出而被焚。以後於介之推死之日便禁火寒食,逐漸成為全國風氣。
唐代寒食日有嚴格的禁火令,違者受罰,這一天「普天皆滅焰,匝地盡藏煙」。寒食過後,宮內小兒便在殿前鑽榆柳木取火,先得火者賞絹三匹、碗一口,然後派人將新火傳送給各大臣,以示皇恩。韓的《寒食》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寫的即是此景。寒食日的傳統食品有麥芽糖(餳)伴大麥粥、杏仁酪、棗面餅(之推蒸餅)、雞蛋。「雞球餳粥屢開宴」。講究的人家還在雞蛋上刻繪圖畫。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與寒食為同一天或後一天,後人由紀念介之推而推及他人,遂成為全國性的掃墓祭祖節日。
寒食、清明期間,唐長安盛行打鞦韆、打球和拔河等體育活動。打鞦韆據說是為了預防寒食日冷餐傷身。這是春日最受婦女們歡迎的活動。鞦韆本名「千秋」,原取「千秋萬歲」,祝人長壽的意思,明代陳卧子詩曰:「禁苑起山名萬歲,復宮新戲號千秋」。王建有《鞦韆詞》,細致地刻劃了打鞦韆的動人情景:
長長絲帶紫復碧,裊裊橫枝高百尺。 少年兒女重鞦韆,盤巾織帶分兩邊。 身輕裙薄易生力,雙手向空如鳥翼。 下來立地重系衣,復畏斜風高不得。 傍人送上哪足貴,終賭明斗自起。 回回若與高樹齊,頭上寶釵從墮地。 眼前爭勝難為休,足踏平地看始愁。
這些姑娘們不顧一切往高處盪,人都與百尺高的樹梢平了;抖落了頭釵,仍不在意。只是下來以後,往上一看,才覺害怕。
相傳宮內在寒食日宮女也玩鞦韆,玄宗稱其為「半仙之戲」,大約宮女們盪上盪下,綵帶飄風,婉如仙女。
打球有兩種,一是步打,即蹴鞠;另一是馬球,又名波羅球。王建詩中有「殿前鋪設兩邊樓,寒食宮人步打球」,「寒食內人常白打,庫中先散與金錢」。韋庄的詩說:「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都寫的是宮女們於寒食、清明日賜球並得賞錢的情況。
馬球曾經為唐代最盛行的運動項目之一。寒食節皇帝往往專門賜給臣子們貼彩之球,以供戲樂。張籍詩雲:「廊下御廚分冷食,殿前香騎逐飛球。」唐代有好幾個皇帝是馬球好手。據《封氏聞見記》中,中宗時,以李隆基為首的皇家馬球隊曾大敗吐蕃隊。關於馬球運動,張祜在《觀泗洲李常侍打球》詩中作了精彩的描述:
日出樹煙紅,開場畫鼓雄。 驟騎案上日,輕撥蹬前風。 斗轉時乘勢,旁捎乍迸空。 等來低背手,爭得旋分鬃。 遠射門斜入,深排馬迥通。 遙知三殿下,長恨出征東。
除打球,長安人也經常在這一時期舉行拔河比賽。相傳唐中宗曾於清明日讓大臣們在梨園球場拔河。張說曾在《奉和聖制觀拔河俗戲應制》詩中,記錄了唐代長安盛行這一運動的情況: 今歲好拖鉤,橫街敞御樓。 長繩系日住,貫索挽河流。 鬥力頻催鼓,爭都更上籌。 春來百種戲,天意在宜秋。
唐代寒食、清明時節,長安還盛行斗雞,杜淹在《詠寒食斗雞應秦王教》中細致地描述了斗雞場面: 寒食東郊道,揚韝競出籠。 花冠初照日,芥羽正生風。 顧敵知心勇,先鳴覺氣雄。 長翹頻掃陣,利爪屢通中。 飛毛遍綠野,灑血漬芳叢。 雖然百戰勝,會自不論功。
這種風俗在唐代相續不斷。武則天時韋承慶在《寒食應制》中也有「鶯啼正隱葉,雞斗始開籠」之句。斗雞風在玄宗時最盛。
3、三月三 我國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為「上巳節」後定在三月三日。人們都於此日到水邊去洗滌污濁,舉行「消災除邪」儀式,同時相聚游樂。人們還往往於此日邀朋集友會於環曲水流旁,置杯於上游,任其飄下,停於誰前,誰就取飲,稱為「流觴」。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就寫於永和九年三月三日,記上巳節流觴吟詠之景。
唐代的三月三,主要是一個以春遊為中心內容,持續時間較長的節令。當時人們最喜歡去的地方,首先是曲江池及其附近的杏園一帶。
三月三日,皇帝往往在曲江池宴會群臣,貴婦們則鬥富誇奇,杜甫的《麗人行》淋漓盡致地描述了這種盛況。普通士女則有斗花的風氣,以致「好花皆折盡,明日恐無春」。
上巳前後踏青也別有情趣,杜牧《長安雜題長句》詩曰:「祥雲輝映漢宮紫,春光綉畫秦川明。草妒佳人鈿朵色,風回公子玉銜聲。」有時下雨,也擋不住郊遊的人。唐彥廉《上巳日寄韓公》雲:「上巳接寒食,鶯花寥落晨。微微潑火雨,草草踏青人。」
唐代還曾特許宮女們於上巳日在興慶宮內大同殿前與家人相會。這天有成千上萬的人來探親,有的宮女家人沒來探望,她從早到晚在人群中尋找,呼喚,直到「放風」結束,只得傷心地「涕泣而入」。
上巳後不久,就是牡丹盛開的季節,春遊活動也形成新的高潮,「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三條九陌花時節,萬戶千車看牡丹」。
在這期間,新考中的進士也有許多活動,如去杏園舉行「探花宴」,去雁塔題名,去曲江游樂等等,他們的活動,使長安春日遊玩的氣氛更加濃厚。
4、端午 端午節在農歷五月五日,本名「端五節」,又有「端陽」、「重五」、「重午」等不同名稱。這是全國性的節日。逢節當天,人們最普遍的食品是「粽子」。《風土記》中記載,古代的棕子除粘米外,還要粟、棗等配料。唐代長安人則常吃一種「百索粽子」,皇宮中還往往於此日趕制許多粉團粽子,讓人們用小角弓去射,射中就吃。
相傳曲原投江後,曾有許多船隻前往打撈,因而南方於端午節有競龍舟的風氣。
唐代長安人於此日身佩五色織帶,稱為「長命縷」,「五色縷」,「續命縷」。權德輿曾於此日得到皇家賞賜的綵帶,有詩雲:「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縷同心麗,輕裾映體鮮。」
端午日人們還飲菖蒲酒,懸掛艾草,意在驅蟲去邪。飲菖蒲酒還有保平安的含意,殷堯藩有詩曰:「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唐代制鏡工匠有一個獨特習俗,是五月五日午時在揚州的長江中心的船上鑄造銅鏡,專門進貢皇上,稱「天子鏡」。白居易在《百煉鏡》中說: 江心波上舟中鑄,五月五日日午時。 瓊粉金膏磨瑩已,化為一片秋潭水。 鏡成將獻蓬萊宮,揚州長史手自封。 人間臣妾不合照,背有九五飛天龍。
5、七夕 七夕原為傳說中牛郎織女的相會日,「烏鵲橋頭雙扇開,年年一度過渡來。」以後七夕也逐漸成為民間的重要節日,人們於此日「家人競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霄。」(權德輿《七夕》)織女是神話中的織紡能手,因而唐代七夕節,婦女在當院設置穿針台,擺上果品,向織女「乞巧」。夜裡若有蜘蛛(被稱為「喜子」)張網於穿針台上,則認為大吉。「碧空露重新盤濕,花上乞得蜘蛛絲。」(劉言史《七夕歌》)皇宮中也有此風俗,「每年宮里穿針夜,敕賜諸親乞巧樓。」(五建《宮詞》)
在七夕夜的月光下,用彩絲線穿七孔針,成了婦女們大顯身手的機會,林傑《乞巧》詩雲: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唐宮中特製一種「七孔金鈿針」,供宮女們乞巧使用。
6、重陽節 「九」諧音「久」,古人重視「久」,故於重九日有慶祝風氣,「年年重九慶,日月奉天長。」重陽節的具體風俗習慣,源於東漢。據《續齊諧記》載,後漢時汝南人桓景聽方士費長房說,九月九日將有大災降於其家,宜率家人佩茱萸,外出登高飲菊花酒,可避災。以後遂成風氣。
九月秋高氣爽,宜登高望遠,范燈有詩雲:「憶長安,九月時,登高望見昆池,上苑初開露菊,芳林正獻霜梨。」
茱萸香氣濃烈,能驅蟲,除濕,逐風邪,治寒熱,利五臟,消積食,故被認為能「去邪氣」。插戴茱萸是普遍的風氣,王維有一首名作曰: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外菊花酒是節日不可缺少的飲料。
7、除夕和元旦 除夕之前,人們盡量往家趕,以求與親人團聚。除夕夜全家團聚歡宴,喝驅寒去濕的花椒酒,即把花椒放於盤中,飲酒時撮一點放入杯中。宴後全家人圍坐火盆到天明,稱為「守歲」。杜甫有詩雲:「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董思恭詩雲:「對此歡終宴,傾壺待曙光。」儲光羲詩曰:「闔門守初夜,燎火到清晨。」寫的就是歡宴和守歲的情景。
除夕還有一種驅除瘟疫的迷信儀式,稱為「儺」(nuó,音若挪)或「大儺」。這是從遠古傳下來的活動。《論語》中有「鄉人儺」的記載。唐人於此日選男童,戴可怖的面具,著紅黑衣褲,擊鼓舞蹈以驅鬼。領舞者稱「方相氏」,伴舞者稱「子」,另有執事十二人。唐詩中的「儺聲方去疫」(姚合),「更為鄉儺羨小兒」(徐鉉),即說的是這類活動。唐皇家此日則要舉行規模盛大的「大儺」儀式,人數達五百多人。沈期有詩雲:「殿上燈人爭烈火,宮中子亂驅妖」。王建更有詳細的描寫:「金吾除夜進儺名,畫褲朱衣四隊行。院院燒燈如白日,沉香火底坐吹笙。」
「故歲今宵盡,新年明旦來」,「燭盡年還別,雞鳴老更新」。第二天一早,便是新年了。首先高興的是兒童,「燎火委虛燼,兒童炫綵衣」(劉禹錫)。爆竹也是不可少的,「新歷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來鵠)。
唐代還沒有貼春聯的習俗,而往往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郁壘兩個名字,掛於門首,稱為「仙木」或「桃符」。傳說神荼、郁壘乃兄弟,「性能執鬼」,居桃樹下。五代時,後蜀孟昶於桃符上題詞「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據說這是第一副春聯。以後「桃符」成為春聯的別名。
唐人春節要吃「五辛盤」又叫「春盤」,乃是由五種有辛辣氣味的蔬菜拼成,以發散五臟中的陳氣。此外還有膠牙餳,柏葉酒,屠蘇酒也是傳統的食品和飲料。白居易詩雲:「歲盞後推藍尾酒,春盤先勸膠牙餳」。唐代風俗,長者後飲,最後飲者稱「藍尾」。
元日過後,唐長安人開始走訪親友,互相邀宴,稱為「傳座」。「鏘鏘華駟客,門館賀新正」(李郢),一派熱鬧氣氛。
元旦之後不久就是「立春」,此日吃春盤,也舉行拔河比賽,相傳可促成秋季的豐收。李隆基詩雲:「預期年歲稔,先此樂時和」(《觀拔河俗》)。
立春日唐人還有佩戴綵綢剪成的燕子和在門上貼短語的習俗,稱為「宜春字」。詩人則寫詩貼門楣。韋庄有詩記此事「殷勤為作宜春曲,題向花箋貼綉楣」(《立春》)。
㈨ 南寧4.29-5.8的唐人文化旅遊節。除了白天的講壇和跳蚤市場。晚上會有什麼節目或者活動
》》》精彩活動節選
4月29日,名家現場揮毫潑墨義賣活動
4月29日下午15:30唐人文化園二樓展廳,廣西衛視《新聞夜總匯》主播,廣西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雅言普語培訓機構主講教授、主任播音員沈怡育與市民零距離接觸,互動探討如何說好標准普通話,鍛煉口語交際能力。
4月29日晚,第三屆?南寧唐人文化旅遊節文藝晚會,原生態表演彰顯本土文化獨特魅力。
4月30日至5月1日,每天下午舉行「唐人文化大講壇」
㈩ 閱讀下面兩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近年來,我國不少人喜歡西方的一些節日,如聖誕節、愚人節
(1)節日文化相互交融。 (2)觀點一:我們要繼承民族文化遺產。 觀點二:過年,只要快樂就行。 觀點三:正確引導,健康過節。 示例:正確引導,健康過節。所謂「節日」,就是~種紀念性的日子,過節就是精神的洗禮。不論是過中國的傳統節日,還是過外來的「洋節日」,都可視為文化的折射與傳播,我們應該「取其精華」,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精神家園更加溫馨。每一個人對節日的看法與過法都不一樣,我們應該加以正確引導,讓那些節日過得更加健康,更有意義。(其他觀點言之成理即可) |
熱點內容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