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論旅遊業與區域經濟發展論文

論旅遊業與區域經濟發展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3-09 18:52:25

A. 一篇關於我國發展旅遊業的意義的論文

我國發展旅遊業的意義
仔細研究發現,在當今的世界經濟地圖上,那些具有國際或區域競爭優勢的產業,大多是集聚於某些特定區域而發展起來。如在美國,汽車產業主要集中於密歇根的底特律;在德國,鋼鐵生產主要集中於多特蒙特、埃森和杜塞爾多夫;在我國,海寧的皮革、東莞虎門的服裝、溫州柳市鎮的低壓電器等等。理論界把這種集聚於某些特定區域,依託比較穩定的分工協作,形成具有獨特競爭優勢的產業集聚空間稱為產業集聚。當然,產業集聚的這種經濟現象不只限於製造業領域,在服務業中也同樣存在。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服務業也是最大的產業的旅遊業,也不例外同樣也存在著顯著的產業集聚現象。

一、旅遊業產業集聚

產業集聚是當今產業組織發展的重要特徵之一。美國哈佛大學的波特教授在對10個工業化國家的考察中發現,一國有競爭力的產業具有明顯的產業集聚特徵。波特指出,產業集聚是提高產業競爭力的基本因素。並認為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過程中,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國際競爭力,關鍵取決於其產業集聚的競爭力。國外學者Donald (2004)等人根據波特的產業集聚理論從產業鏈和提高競爭優勢的角度來界定旅遊產業集聚,提出了「旅遊競爭集聚」的概念(見圖1),他們認為:旅遊集聚是由有效的旅遊供應鏈組織起來的一系列旅遊活動和旅遊服務,其目的是旅遊目的地所有單位協同作用以便提高目的地的競爭力。

二、我國旅遊業產業集聚的現狀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的旅遊業的發展非常的迅速,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中國旅遊業在未來幾年到十幾年的發展目標,就是向世界旅遊強國邁進,達到和超過現在一流世界旅遊強國的發展水平。建設世界旅遊強國是中國旅遊業發展歷史上的新轉折期。在這一轉折期中國的旅遊業要想實現對旅遊資源的有效整合,提升旅遊業的競爭力,促進其產業集聚式發展是其必然選擇的發展戰略。

目前我國的旅遊業的產業集聚已經初現端倪。被譽為拉動中國經濟起飛的「三駕馬車」蘇滬杭、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國內城市群落已經開始了一輪全新的合縱連橫,以建立超級都市圈的方式提升區域競爭力。與之相對應,活躍在三大都市經濟圈內的熱點產業旅遊業,也積極表現著不同程度的一體化發展態勢,並逐漸打破行政區劃的界限,向構建大都市旅遊圈的目標迅速跟進。蘇滬杭長三角旅遊協作區以上海市為龍頭,依靠區域經濟發展的優勢和完善的城市旅遊集散功能,率先實現了連橫資源的重新整合和區域旅遊功能要素的配套,一躍成為中國旅遊業最大的經濟產出地。自2003年1月至2004年7月,面積僅佔中國1%的長三角地區接待海外旅遊者600多萬人次,佔全國的16.53%;旅遊創匯40億美元,佔全國的19.68%;接待國內旅遊者2億4千多萬人次,佔全國的27.66%。廣東省則利用珠三角的城市集群品牌優勢和港澳市場的輻射作用,也爭先做「大旅遊」 的文章,同樣獲得了1260.83億元的豐厚回報,表現了不可替代的大區域旅遊的優勢。目前,泛三角旅遊區域旅遊也逐步形成,旅遊業將會在更大區域和更多企業間集聚。與此同時,一個以京津兩大巨型城市為「雙核」,以河北省的11個城市為衛星環繞的大北京旅遊圈正在加速形成。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三大旅遊圈將形成 「三足鼎立」之勢。

但是由於我國目前正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舊的體制在一些領域還在繼續發揮作用,旅遊的綜合經濟就同原來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行政區域管理、行業管理的條塊分割、自成體系分割發生了矛盾。這種矛盾阻礙了旅遊業的行業集聚的形成。所以雖然我國旅遊業的產業集聚化非常的迅速,並獲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但是真正意義上的產業集聚並未最終形成。

三、提高我國旅遊業產業集聚的對策

(一)制定區域旅遊市場開發專項規劃,促進區域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旅遊發展,規劃先行。旅遊發展需要有一個整體的發展思路作為指導,即需要編制一個跨越行政區劃的區域旅遊規劃,對於區域內旅遊發展的方向和目標進行統籌安排。旅遊發展規劃的編制和實施能夠有效整合區域旅遊經濟資源,形成區域旅遊特色,並促進區域內部有序發展、避免出現內部競爭的混亂局面。編制規劃時應立意高遠,站在國內、國際旅遊市場競爭的角度,以提升區域旅遊產業競爭力為導向,通過大思維、大手筆、大創意為旅遊的發展描繪出一幅宏偉藍圖。

B. 求論文資料:旅遊業的經濟功能及其在區域發展中的作用

到CNKI上去查一下,什麼都有。

C. 求一篇《論述中國旅遊業實施可持續發展的緊迫性及其具體措施》的論文3000字左右

堅持可持續發展,保持優良的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是旅遊業賴以存在和發展的根基。然而,隨著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傳統旅遊發展模式中存在的資源掠奪性開發、旅遊景區粗放式管理、旅遊基礎設施過度膨脹等問題,對旅遊景區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嚴峻挑戰。那麼,如何正確處理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真正實現旅遊資源開發、生態環境保護與旅遊業發展的良性互動?河南省雲台山景區堅持可持續發展、打造旅遊精品的探索與實踐,給人們提供了有益啟示。

雲台山景區位於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境內。景區1983年開始考察論證,1985年正式開發。1989年4月,成立雲台山風景區管理局。2001年,焦作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以旅遊業為突破口,帶動第三產業全面發展,真正把旅遊業作為全市經濟結構調整的重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的發展戰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雲台山人把雲台山建成了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首批國家自然遺產、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經過10多年鍥而不舍的艱苦創業,雲台山景區已經崛起。但是,要想保持發展的領先優勢並尋求新的突破,還需要在更高的平台上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為此,2007年,修武縣委、縣政府著眼長遠,積極進行二次創業,重點處理好發展進程中的「開發與保護」、「奉獻精神與利益機制」、「市場開發與品牌打造」、「發展與富民」、「經濟效益與人本理念」這五對關系,逐步走出了一條雲台山景區可持續發展之路。目前,雲台山景區主要客源市場由過去半徑300公里區域擴展到1500公里區域,省外遊客達到90%,韓國、日本、東南亞、歐美等境外市場也已全面啟動。2009年,景區共接待境內外遊客326.55萬人次,門票收入2.54億元,分別是2000年的16.3倍和63.5倍。

以理順管理體制為基礎,確立景區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機制。旅遊業是一個關聯度比較高的產業,其發展受其他行業的制約很大,部門之間、地域之間存在的管理界限模糊、職責不清等問題往往容易產生許多扯皮現象,導致效率低下,阻礙旅遊業發展。如何解決好這些問題?體制決定機制,機制決定活力。為深化景區管理體制改革,焦作市委把雲台山景區管理局從副處級單位升格為正處級事業單位,實行「景政合一」的管理模式,以保證政令暢通,從而為景區持續、快速、健康、有序發展確立了良好機制。同時,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將雲台山國家森林公園、子房湖水庫、青龍峽景區、峰林峽全部納入雲台山景區統一管理,實現了人才、資金、資源、建設、管理上的統一調配、合理使用,使景區的競爭優勢更加突出。

以制定科學規劃為前提,確定景區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框架。要把一個擁有優美自然風光和深厚文化積淀的景區建成全國一流的景區,前提是必須制定一個適合景區可持續發展的科學規劃。為此,雲台山景區先後投入220萬元,邀請有關專家學者對景區進行科學定位,編制了景區可持續發展的開發規劃。該規劃的總體框架包括:投資1億多元修建5000個車位的大型生態停車場,購置150輛尾氣排放達到歐Ⅲ標準的豪華觀光巴士;投資6億多元拆除、改建破壞景區景觀的各類設施,合理規劃游覽線路;投資1.5億元進行數字化景區建設工程;等等。按照這一規劃,景區進行了高標準的建設。目前,所有進出景區的道路已經得到全面硬化、綠化、美化,所有人行觀光步道都以貼近生態為標准進行了鋪設,使各個景點連成一體,形成了觀光環線。事實證明,雲台山景區基礎設施、服務設施的科學規劃和建設是樹立景區良好形象的關鍵所在。

以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為重點,增強景區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幹事業需要一個好的體制機制,更需要一個甘於奉獻、勇於創業的領導班子。雲台山景區以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為重點,增強了景區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首先,求團結,營造領導班子民主和諧的工作氛圍。管理局狠抓完善領導班子內部工作機制這個根本,建立了一套科學的工作制度。其次,重事業,同心同德開創新局面。在景區,領導班子成員總是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無論刮風下雨、無論酷暑寒冬,領導班子成員都身先士卒,帶領職工背石沙、抬水泥,掃冰雪、清路障。這種比奉獻、求實效的務實拼搏精神,極大激發了廣大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有力增強了景區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

以樹立服務品牌為主線,提高景區可持續發展的實際水平。「金杯銀杯,不如遊客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遊客的誇獎。」雲台山景區管理局把提升軟體服務作為打造雲台山品牌的重頭戲,在景區牢固樹立「不讓一位遊客在雲台山受委屈」的優質服務理念,對全體職工進行「一切圍繞遊客,一切為了遊客」的職業精神教育,要求職工在平時的工作中注重細節,佩證上崗、文明用語,從自身的一言一行抓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嚴禁出現任何有損景區形象的行為。考慮到一些遊客的需要,雲台山景區在各景點入口處設置了手機「加油站」和行李寄存處等設施。同時,定期對遊客意見進行統計分析,根據遊客需求,在旅遊道路上合理設置休息點、垃圾箱,以方便遊客。可以說,雲台山景區正是以突出人性化的精細服務,贏得了廣大遊客的贊譽,提高了景區可持續發展水平。

以加強對外交流為抓手,拓展景區可持續發展的廣闊空間。近年來,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以加強對外交流為抓手,有力地拓展了景區可持續發展的廣闊空間。2007年8月27日,雲台山景區與美國大峽谷國家公園締結為「姐妹公園」,成為我國繼黃山之後第二個與美國國家公園建立官方合作關系的景區。同時,雲台山景區還先後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聯合,建立雲台山教學科研基地,並在對雲台山景區進行跟蹤研究的基礎上,編寫出版了《中國旅遊發展的雲台山模式》。這些對外交流活動與科研項目的實施,拓寬了雲台山景區可持續發展的空間,增強了雲台山景區在國內外的影響力。

D. 世界旅遊業的發展趨勢論文800字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已經成為人們休閑度假的主要選擇方式之一。旅遊業的發展不僅給許多國家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而且還為它們帶來豐厚的外匯收入。因此,旅遊業日益引起各國政府的重視。

據世界旅遊組織今年年初發表的年度報告統計,2002年世界各國和地區入境旅遊人數達7.15億人次,創歷史最高記錄。其中,歐洲入境旅遊人數仍居世界第一位,為4.11億人次,佔世界旅遊市場的57.5%。近年來,亞洲旅遊業蓬勃發展,已成為全球旅遊業最興旺的地區之一。2002年前往亞太地區的國際遊客達1.31億人次,僅次於歐洲。美洲地區也是世界旅遊的熱點地區,2002年入境旅遊人數為1.21億人次。非洲的遠古文明和原始風光也開始吸引遊客的視線,去年入境旅遊人數達到2410萬人次。

世界旅遊組織公布的統計數字顯示,法國仍是世界第一旅遊大國,2002年法國接待的外國遊客人數突破了歷史記錄,達7670萬人次,佔世界旅遊市場的10.7%。其次是西班牙、美國和義大利,接待人數分別為5130萬人次、4540萬人次和3950萬人次。中國的悠久歷史、秀麗風光、博大精深的文化和多樣化的民風民俗以及安全的旅遊環境等,產生了巨大吸引力,使得去年中國入境旅遊者總數達到3680萬人次,居世界第五位。

今年上半年由於受伊拉克戰爭和非典疫情的影響,全球旅遊業一度疲軟。從下半年開始,歐洲旅遊業增長較明顯,非洲和美洲也有增長。亞洲一些地區的旅遊及相關服務行業也開始逐步恢復正常。世界旅遊組織樂觀地表示,亞洲支柱產業之一的旅遊業將會在今年年底全面復甦。

目前,世界旅遊業正朝著區域化、多樣化趨勢發展。多年來,世界旅遊業主要以歐洲為主體,現在逐漸形成歐洲、亞太地區和美洲三足鼎立的局面。在旅遊方式的選擇上,一些國家採取以「新」、「異」取勝的戰略,除一些傳統旅遊項目外,文化旅遊、商務旅遊、生態旅遊和網路旅遊等特色旅遊,以其新穎、別致、時代性強和內容豐富多彩等特點吸引遊客,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另外,由於受世界經濟因素影響,未來國際旅遊市場的競爭亦將日趨激烈。

如何更好地開發旅遊資源、吸引更多旅遊者、增加本國的外匯收入和就業機會,已經成為各國共同面對的問題。許多國家通過頒布旅遊組織法或旅遊基本法、直接投資或減稅、設立旅遊發展基金、制定休假制度、實行「低門檻」入境和「低門檻」收費政策等,以保證和支持本國旅遊業的健康發展。

E. 論文的主要技術指標是什麼在線求《旅遊產業對地方經濟發展的影響》的主要技術指標

旅遊產業對GDP的貢獻率,對投資增長的貢獻率,對消費增長的貢獻率,其他產業增長率與旅遊產業增長率的相關性

F. 旅遊業的發展給區域經濟的發展帶來哪些好處

1、旅遊業可以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

旅遊業是一個關聯性很強的產業。可以有效帶動建築工程及相關行業、航空運輸業、輕工業、商業、工藝美術和農副業等行業的發展。

2、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

旅遊業作為朝陽產業,它所具有的產業結構和資源配置的導向性功能是不容置疑的。

3、增加就業機會

旅遊的發展可以增加區域內的人流、物流、資金和信息流的流動,因此發展旅遊業能為社會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

4、增進國際交流,拓寬世界視野

在一定意義上,一次旅遊活動是一種廣義上的文化交流,通過發展旅遊業,各國人民之間的彼此了解,並有力地促進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通過旅遊業的發展,這種軟環境效應可以克服各國意識形態間的障礙,增進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有利於協調各國之間的關系,以促進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區域經濟的集團化。

5、促進招商引資,利於國際接軌

與貿易創匯相比,旅遊創匯不需要直接輸出物質產品,不需要進行多環節的長距離運輸。發展旅遊業可帶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有利於低成本地學習借鑒別人有用的東西,更新觀念,促進本地區擴大開放及與國際的接軌。

(6)論旅遊業與區域經濟發展論文擴展閱讀

旅遊業組成要素:

旅遊資源、旅遊設施、旅遊服務是旅遊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三大要素。

旅遊資源,包括自然風光、歷史古跡、革命遺址、建設成就、民族習俗等,是經營旅遊業的吸引能力;

旅遊設施,包括旅遊交通設施、旅遊住宿設施、旅遊餐飲設施、旅遊游樂設施等;

旅遊服務,是包括各種勞務和管理行為相結合是經營旅遊業的接待能力。

G. 選擇旅遊經濟作為論文題目的原因

編號論文題目1. 國際石油價格研究2. 亞洲共同市場展望3. 人民幣升值的利弊評估4. 國民經濟可持續性發展與環境保護5. 切實注重「三農問題」6. 全面取消農業稅的意義與作用研究7. 如何看待「房地產熱」8. 我國企業年金制度研究9. 振興中華商業,弘揚「老字型大小」傳統10. 「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思考11. 中小企業融資結構研究12. 中小企業治理結構研究13. 銀行不良資產構成研究及解決對策。14. 企業研發項目投資與企業績效研究15. 企業資金約束對企業績效的影響16. 日本式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17. 論戰後日本東亞區域合作政策及其走勢18. 美、日企業公司治理結構比較研究及啟示19. 日本通貨緊縮時期的宏觀經濟政策及其效果評價20. 日本經濟的重振與中日經貿關系21. 如何引導房地產業健康有序地發展22. 就業和再就業研究23. 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途徑和意義24. 我國民營企業的現狀和進一步發展的對策25. 農業產業化研究26. 電子商務對我國國際貿易的影響27. 電子商務下的市場營銷28. 國有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造29. 國有銀行商業化的障礙與改革措施30. 我國加入WTO後的國際貿易發展趨勢31. 中國城鎮就業問題研究32. 經濟增長對就業的拉動作用研究33. 利率市場化的宏觀經濟效應研究34. 國有企業改革問題研究35. 中國製造業發展分析36. 中國養老金投資及其與資本市場發展之間的關系37. 中國投資連接保險產品的發展歷史與現狀38. 中國汽車貸款問題研究39. 中國城市用水的水價問題研究40. 控制城市空氣污染的政策性工具分析41. 我國可持續經濟增長問題42.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及其對策43. 如何提高我國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44. 我國金融風險的防範策略45. 振興我國農村經濟的思考46. 建立可持續經濟發展的和諧社會47. 加速第三產業的發展48. 略論我國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問題49. 中國品牌(產品品牌和企業品牌)的現狀與問題50. 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與完善51. 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和中國對外區域經濟戰略52. CEPA實施對大陸和港澳的影響53.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和東亞經濟合作54. 利率自由化對我國銀行業的影響55. 中國匯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56. 當前外國直接投資的發展及其特點57. 美元匯率變動的影響58. 石油價格變動的影響和中國的能源戰略59. 中國納稅人意識研究60. 預扣制下所得稅意識研究61. 電子商務稅收問題62. 個人所得稅的收入調節功能分析63. 增值稅改革研究64. 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成因與對策分析65. 跨國銀行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研究66. 外商對華直接投資「獨資化」趨勢的動因分析67. 論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及上市68. 中國匯率制度的選擇分析69. 銀監會與中國銀行業監管和改革70. 我國農村金融問題研究71. 我國政策性銀行改革研究72. 我國農村信用社改革與風險防範研究73. 國際金融監管模式比較研究74. 論內地與港澳更緊密經貿關系的意義75. 收入分配方式與政策分析76. 海峽兩岸經濟的互補性77. 中國與東盟國家建立自由貿易區的意義78. 發達國家主張人民幣升值的原因79. 中國中、東、西部地區經濟差距擴大的主要原因80. 東北經濟發展的分析81. 中國外貿進出口結構的變化與特點82. 中國屢遭國外反傾銷起訴的主要原因83. 中國如何利用WTO規則參與全球公平競爭84. 和諧企業建設的分析85. 對企業領導層實行年薪制的評析86. 中國汽車業發展前景研究87. 中國機電產品國際競爭力研究88. 外商投資優惠政策國際比較89. 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的研究90. 論外貿出口中的「以質取勝」的戰略意義91. WTO與區域合作的互補競爭92.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基礎與障礙93. 人民幣匯率調整對中國外貿的影響94. 「入世」後中國反傾銷的特點及前景95. 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有關對策96. 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經濟發展分析97. 工業化過程中的農業問題98. 房地產泡沫研究99. 房地產價格分析100. 收入差異分析101. 中國農業保險初探102. 保險投資的風險與防範103. 投資銀行問題研究 104. 公司財務105. 行為金融學有關問題的研究106. 中國證券市場實證分析107. 組織行為學中的自組織行為與社會實踐108. 溝通與沖突化解的案例思考109. 理性人假設與經濟學思維110. 人力資源配置中的同質化弊端111. 勞動力流動的障礙與成本112. 中國養老金制度改革研究113. 中國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研究114. 金融混業經營研究115. 中國經濟對外開放研究116. 市場競爭中的企業行為研究117. 當代國際貿易中政府的作用118. 金融監管與金融自由化119. 經濟轉軌與俄羅斯民族資本的發展120. 投資自由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121. 投資自由化對世界經濟的影響122. 內地與澳門特色經貿關系進展與展望123. 21世紀中國國際投資政策建議124. 外國直接投資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影響125. 外國直接投資的技術溢出效應126. 反傾銷問題研究127. 技術性貿易壁壘問題128. 貿易自由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問題129. 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方式130. 對財政權與事權關系問題的認識131. 基層財政問題及解決途徑132. 論政府間財政關系得協調133. 中國預算管理體制改革的方向134. CEPA的實施與港商對內地投資的機遇和前景135. 國際風險投資政策與投資新動向136. PDI與國內汽車行業重組137. PDI與國內信息產業重組138. PDI與國內家電產業重組139. PDI與國內高科技產業重組140. PDI與國內紡紡織業重組141. 科學發展觀與中國經濟發展142. 經濟改革模式研究143. 農村金融發展的分析144. 次貸危機分析145. CPI對居民消費的影響146. 農村土地流轉研究147. 中國旅遊產業發展分析148. 企業核心競爭力分析149. 企業文化建設150. 中國貨幣政策效應分析151.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產業結構變化的分析152. 改革開放以來居民消費結構變化的分析

H. 關於旅遊的論文3000字

城市旅遊圈競爭力研究
摘要:城市旅遊圈是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一個國家或地區來說,城市旅遊圈是否具有競爭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其旅遊業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城市旅遊圈競爭力在國內外都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更多旅遊論文相關範文盡在top期刊論文網。
關鍵詞:旅遊論文
一、城市旅遊圈內部關系與競爭力要素優化
(一)城市旅遊圈內部關系類型分析。城市旅遊圈是由跨行政區域的不同城市組成的圈層結構,每個城市所在的行政區域都是一個獨立的利益主體。不同的利益主體意味著各城市之間必然存在博弈行為。博弈的結果則會使城市旅遊圈內部形成三種不同的關系模式:競爭、合作以及介入兩者之間的競合關系。
1、競爭關系。在以行政邊界為單位,考察地方政府政績,而不是以城市旅遊圈為單位考察區域旅遊整體競爭力的情況下,行政區經濟利益大於圈域經濟利益,各地為爭項目、爭資金等展開激烈競爭便在所難免。
2、合作關系。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具有地緣相近、人緣相親、經濟結構相似或互補的城市為了在激烈的全球角逐中增強自己的競爭力,在某一階段、某些方面採取類似「正和游戲」的合作戰略。
3、競合關系。在通常情況下,不同地方之間是一種「正和但可變的游戲」的競爭合作的關系。因為不同地方之間的利益目標不完全一致,它們之間的合作雖然能夠產生價值,但這個價值的總量是與合作的性質密切相關的。
(二)城市旅遊圈內部關系因素組合。城市旅遊圈內部各地區之間在博弈過程中到底是走向合作還是競爭,主要取決於以下幾個因素:一是合作能否創造額外價值。預期創造的價值越高,不同地區就越能選擇合作。如果預期創造的價值不多,不同地區就會考慮零和游戲的競爭策略,哪怕形成報復性的惡性循環也在所不惜;二是城市旅遊圈中核心城市(即領導者)的行為方式。如果核心城市的先發行為不僅能給自己帶來利益,同時也給城市旅遊圈帶來整體利益,它的先發行為雖然可能導致其他地區的直接利益損失,但如果這種先發行為帶來整體利益能夠給其他地區形成溢出效應(即間接利益),而間接利益又大於其他地區所遭受的直接損失,其他地區會選擇合作的態度接受核心城市的行為,而不採取對抗性競爭的方式;反之,如果核心城市的先發行為只給自己帶來利益,無法增加整個城市旅遊圈的整體利益,就會導致其他地區的對抗行為;三是帶領者之外的普通參與者的行為方式。在博弈過程中,為了增進自己的利益,核心城市以外的副中心城市或者其他普通城市也可以採取先發行動,這種行動同樣會給包括核心城市在內的其他地區帶來競爭和間接利益,並有可能讓這個先發行動者成為新的領導者。
二、武漢城市旅遊圈發展與旅遊競爭力提升
武漢城市旅遊圈是指以武漢為核心旅遊集散地,以孝感、鄂州為副旅遊集散中心,以黃岡、黃石、咸寧、仙桃、潛江、天門等城市為次級旅遊集散中心,即以武漢為首的城市體系為基礎,以武漢周邊100公里范圍內的多個旅遊景區為依託所組成的多層級的空間旅遊合作聯合體。這個聯合體能為遊客一次有效用的出遊活動提供足夠的產品供應。目前,武漢城市旅遊圈作為我國重要旅遊目的地的輪廓已初現。
(一)武漢城市旅遊圈內部關系分析
1、武漢處於絕對核心地位。2007年《湖北省統計年鑒》、《武漢市統計年鑒》的統計數據顯示:武漢城市旅遊圈9市2006年共接待海外旅遊人數48.8萬人次,其中武漢市2006年接待海外旅遊人數為41.2萬人次,其他8市僅有7.6萬人次,平均不到1萬人次。這說明武漢城市旅遊圈內,武漢處於絕對核心地位,其他各城市間海外旅遊者的流動並不活躍,武漢的國際旅客人數遠遠高於其他城市。在國際旅遊方面,武漢作為旅遊核心城市的輻射作用沒有很好的發揮出來,缺乏區域旅遊協調的帶動機制。
2、其他8城市處於均質狀態。根據武漢城市旅遊圈9個城市2006年旅遊統計數據,國內旅遊收入除排名首位的武漢與排名其次的黃岡之間的比值高達11外,其餘相鄰位次城市間的國內旅遊收入比值均在1~2.2。(表1)這表明武漢旅遊業的產業規模在9市中是鶴立雞群,而其他城市旅遊產業發展還處於均質狀態。這表明,城市圈內除武漢之外的各城市間,旅遊發展合作關系淡漠,旅遊發展缺乏層次性,結構較為鬆散。
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是:長期以來該旅遊圈內9城市的旅遊產業發展,都是依靠本市經濟發展水平,依據自己的旅遊規劃進行。各城市旅遊發展的均質狀態,使圈內各城市旅遊發展缺乏層次性,造成旅遊產業結構鬆散,難以形成統一的旅遊形象,影響了武漢城市旅遊圈的品牌建設及市場競爭力。
(二)提升武漢城市旅遊圈競爭力路徑研究
1、旅遊城市體系空間組織優化。發展武漢城市旅遊圈,首先應優化武漢旅遊城市體系空間組織。武漢城市旅遊圈按旅遊地域系統分解為以武漢為中心的一級都市旅遊區、以鄂州為中心的東翼城市旅遊和以孝感為中心的西翼城市旅遊副圈。
武漢是整個城市旅遊圈旅遊發展的增長極。我們首先要加快武漢旅遊集散中心的建立,發展都市旅遊,形成武漢都市旅遊區。以武漢這個增長極為中心,以長江黃金水道和京珠高速公路為區域旅遊拓展軸線,以點連線帶面,充分發揮出武漢作為一級中心旅遊城市所具備的輻射功能。
以鄂州為中心的東翼城市旅遊鏈,包括黃岡、黃石、咸寧和鄂州四個城市。其中鄂州是區域型旅遊中心城市。這4個城市在接受武漢旅遊輻射功能的同時,應加大彼此之間的旅遊合作,協調開發,構建武漢城市旅遊圈生態旅遊區。
以孝感為中心的西翼城市旅遊副圈,包括孝感、仙桃、天門、潛江等4個城市。其中,孝感旅遊經濟最為發達,為本區的旅遊中心城市。該區域旅遊資源豐富,但是城市化進程相對落後。因此,應首先加快城市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構建4城之間的交通網路,連手開發特色旅遊資源,形成武漢城市旅遊圈楚文化故里旅遊區。由此建立一個空間結構合理的旅遊城市網路體系,會大大加強圈內各城市間的社會經濟聯系,使旅遊合作在武漢城市旅遊圈的不同層面上合理開展,各利益主體的利益得以實現,必定將有力推動城市圈旅遊競爭力的提升。
2、政府主導,統一規劃,推進武漢城市圈旅遊一體化發展。湖北省、武漢政府是武漢城市旅遊圈發展的主導者。有關部門應在優化旅遊城市網路體系的基礎上,加快編制《武漢城市旅遊圈發展規劃》,協調各城市旅遊產業發展,建立良好的競爭合作關系。
3、加強旅遊精品建設,努力實現品牌形象一體化。武漢城市旅遊圈應增強整體吸引力,努力實現品牌形象一體化。武漢城市旅遊圈是一個整體,通過挖掘文化內涵來體現城市體系的特色,盡快形成武漢城市旅遊圈的統一品牌形象,編制出具有武漢城市旅遊圈特色的精品旅遊線路。

I. 我寫論文 想寫一個城市的旅遊業發展趨勢與研究 。大綱怎樣列比較好

1、中國旅遊業發展環境分析
1.1我國經濟發展趨勢分析
1.2中國旅遊相關產業發展分析
1.2.1國內版旅行社經營情況分權析
1.2.2國內旅遊飯店發展現狀分析
1.2.3我國旅遊交通發展現狀分析
1.2.4中國餐飲業發展狀況分析
1.2.5旅遊商貿業
2、國際旅遊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2.1總體狀況
2.2重點地區區域市場發展狀況
3、世界旅遊總體需求預測
3.1旅遊市場特點的發展趨勢
4、中國旅遊業發展現狀分析
4.1中國旅遊業與國際旅遊強國的比較分析
4.1.1入境旅遊
國內旅遊及總收入
出境旅遊
旅遊住宿和設施
管理體制
5、中國旅遊業的國際競爭力及區域對比分析
5.1中國旅遊業的現狀分析
5.2國內旅遊業的地區和市場格局分析
5.3我國東西部地區旅遊產業開發的比較分析
6、旅遊行業的發展影響因素分析
經濟發展水平
生活方式拉動旅遊消費
國際城市化水平
7中國旅遊業與WTO
7.1 WTO對旅遊業的影響
8 旅遊產業大趨勢
8.1旅遊電子商務的趨勢和市場定位
建設平台
西部旅遊產業跨越式發展面臨的障礙和對策
民營資本進入景區資源
國內旅遊特的新熱點
9、主題公園的特點和發展趨勢
...
覺得有用需要的話可以給我郵箱,我發給你

J. 區域經濟如何更好發展寫一篇800字的議論文

實現新疆跨越式發展是新疆面臨艱巨而又緊迫的任務,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深入推進、新一輪援疆工作的全面展開,新疆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面對自身發展的優勢與弱勢,難得歷史機遇與挑戰,立足新疆實際,避其弊取其利,以全新的發展思路促進新疆跨域發展,建設人民幸福、環境美好、和諧安定、團結文明的新疆,有必要對當下新疆的實際情況作具體分析。
1.新疆跨越式發展的優勢
(1)豐富的資源優勢
資源豐富是新疆的一大優勢,為實現跨越發展奠定了豐富的物質基礎。新疆礦產種類全、儲量大,目前已發現礦產138種,佔全國已知礦種的80.7%;新疆石油、天然氣、煤炭資源儲量豐富,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新疆風能資源豐富,擁有小草湖、達坂城、羅布泊等九大風區,可開發利用總面積15萬平方千米,又是我國風電研發較早的地方之一,為風電開發奠定了基礎;新疆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乾旱半乾旱氣候,全年平均日照時數2797小時,光熱資源開放潛力巨大;另外,區內還有優良的牧場,也是我國主要的現代畜牧業發展基地之一。
(2)獨特的地緣優勢
新疆位於亞歐大陸內部,地處祖國最西部,周圍分別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8個國家接壤,是中國陸地邊境線最長的省區,佔全國陸地邊境線的1/4,是我國面積最大、毗鄰國家最多、陸地邊境線最長的省級行政區,具有與多國接壤的地理優勢,是中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也是新亞歐大陸橋的重要通道。目前,境內現有國家一類口岸17個,二類口岸12個,國家批準的開放縣(市)75個,控制對外開放縣(市)8個,已初步形成了沿邊、沿橋和沿交通干線向國際、國內拓展的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成為我國開拓中亞、南亞、西亞和歐洲市場的重要大通道和橋頭堡。
(3)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
按照《中國旅遊資源普查規范》的資源分類,在中國旅遊資源68種基本類型中新疆至少擁有56種,居全國之冠,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的「旅遊資源寶庫」。新疆自然景觀別致,以「三山夾兩盆」的獨特地形地貌,構造了雪山、草原、湖泊、沙漠、綠洲等神奇瑰麗的自然風光,著名的自然風景區有喀納斯、那拉提草原、慕士塔格峰等,奠定了新疆獨具特色的自然旅遊資源;新疆又是多種宗教文化的交匯之地,豐富的歷史文物和宗教文化資源是民族的象徵,有著名的樓蘭遺址、香妃墓、柯爾克孜千佛洞等著名人文景觀;新疆又是多民族聚居區,民俗旅遊資源獨特,各民族的文化藝術和風情習俗絢麗多彩,包括民族建築、飲食、服飾、歌舞、工藝、禮儀等,都是取自不盡、用之不竭的旅遊資源。
2.新疆跨域式發展的劣勢
(1)觀念、人才是發展的最大障礙
新疆是較為貧窮落後的地區,人們的思想觀念比較保守而陳舊。長期以來,形成了外地人才不願來,本地人才又大量外流的現象,近20年來新疆人才流失達20多萬人,其中高級教師、學術帶頭人、技術創新骨幹、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達10多萬人,人才資源嚴重匱乏,遠不能適應現在大發展大開發的現實需要。特別是南疆三地州及偏遠貧困地區人才嚴重不足。
(2)資源環境發展的制約
新疆正處於由傳統經濟快速向現代經濟轉型的戰略機遇期,能源的開發利用帶來了環境污染,社會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矛盾日益凸顯。隨著新疆大規模的工業化和產業結構調整,必將出現資源掠奪性開采,資源地質儲量、生態存量與資源開發、供給能力形成了約束,過度依賴資源能源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將面臨嚴峻的挑戰。隨著國務院《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頒布實施,新疆許多地方被劃分為限制開發區、禁止開發區,發展不僅面臨資源與環境的約束,還面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先天」條件不足的困境。
(3)交通運輸的制約
新疆深處內陸,遠離中東部發達地區,交通運輸猶如新疆的生命線。西部大開發以來,新疆交通建設史上出現了投資規模最大、發展速度最快的時期,新疆交通運輸承載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尤其是新疆航空運輸業發展迅猛,已經成為全國機場數量最多的省區。然而隨著新疆大開發大發展大建設推進,貨運量和客運量的快速增長,新疆交通運輸仍面臨基礎設施發展不均衡、運輸承載能力與新疆快速發展不協調、道路運輸服務亟待加強等問題。
3.新疆跨越式發展的機遇
(1)西部大開發的深入推進
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推進,新疆作為開發的重點區域和對外開放的西部橋頭堡,為實現跨越發展、後發趕超、區域均衡協調發展、縮小差距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為新疆特色經濟、優勢產業的發展和重點地帶開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新疆「大通道」的內涵更為豐富,為更好的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創造了更好的條件,為新疆「雙向開放,東進西出」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
(2)新一輪援疆工作的展開
新一輪援疆工作的全面展開,又給新疆發展帶來了新的歷史機遇,此次援疆規模之大、范圍之廣,全國19個省市及企業大力支援,其中包括在新疆南部的喀什和西部的霍爾果斯建立特殊經濟開發區,掀起了支援建設新疆的新階段新高潮。來自祖國各地的援疆人才齊聚新疆,重要的是帶來了新的發展理念和思路,對口援疆作為推進新疆跨域式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必將給新疆帶來又一新的發展機遇。
(3)國家戰略基地的確立
新疆的發展戰略地位日益凸顯,國家賦予新疆越來越多的重要戰略定位,是我國重要的糧棉果畜四大生產基地、大型油氣生產和儲備基地、石油化工基地、大型煤炭煤電煤化工基地、大型風電基地和國家能源資源陸上大通道,還要努力建設國家綠色農產品生產和加工出口基地,為新疆的快速發展指明了新的前進方向。
4.新疆跨越式發展的威脅
(1)復雜的國際政治環境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區,又是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主要集散地。從地緣角度來說,新疆與中亞山水相連,在文化、民族、宗教信仰等方面有著密切的聯系,中亞局勢的變動對新疆的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經濟發展造成直接的影響。中亞的政局動盪已久,隨著國際勢力的侵入與干預,中亞局勢越來越復雜多變。近年來,新疆發生的一系列暴力恐怖活動都是「境外指揮、境內行動」,如烏魯木齊「7·5」事件,新疆將面臨更為復雜的國際政治背景所帶來的嚴峻挑戰,民族團結工作將面臨新的考驗。
(2)疆內社會形勢依然嚴峻
新疆的問題不只是歷史問題,也有不少現實問題。隨著新疆開放建設,對少數民族的利益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問題並未得到及時的解決;另外,大量外來人員進入,不尊重地方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事屢有發生,引起了少數民族群眾的不滿;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難等問題,都或多或少的起到加劇和激化矛盾的作用。面對新問題、新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加強創新型社會管理,需要新的思維方式和新的管理理念。
(3)激烈的國際競爭
邊境貿易是新疆對外貿易的重要支柱,出口的主要商品涉及服裝、鞋帽、箱包以及建築材料和設備、農產品等,邊貿進口的主要是資源性產品。隨著新疆周邊各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直接影響到新疆對外貿易的進展;隨著經濟發達國家進入中亞市場,又增加了新疆對外貿易的強勁競爭對手。從新疆發展現狀分析,新疆底子薄、基礎差、生產力水平低等多方面的原因,要擴大對外開放的水平,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實現新疆跨域式發展,面對機遇與挑戰,要結合自身的優勢,轉變發展思路和政府職能,大力發展特色優勢農業,依靠科技創新發展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新疆特色旅遊業,努力開拓挖掘「沙產業」,積極探索新疆經濟發展的新路徑,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確保新疆經濟發展邁上新台階,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再上新台階,生態環境保護邁上新台階,社會穩定跨上新台階,真正實現新疆在發展中轉變、在轉變中促發展,建設各族人民群眾滿意的新疆。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