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三月三敬亭山民俗文化旅遊月

三月三敬亭山民俗文化旅遊月

發布時間: 2021-03-09 08:48:24

Ⅰ 各位大佬,單縣民俗文化旅遊景觀有哪些

祠古鎮沐春風,民俗文化惠桑梓」為主題的單縣首屆民俗文化旅遊節在龍王廟鎮盛大開幕。據了解,單縣首屆民俗文化旅遊節活動時間為3月16日至3月25日。
活動期間,將舉行民間民俗風情匯展、廣場舞匯演等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間文體活動。民間民俗風情匯展包括民俗工藝品、民間手工製作、美術字畫、旅遊推介、農耕文化等的展演。在民間手工展區,記者看到,小兔子、小雞、玫瑰花等栩栩如生的剪紙形象從14歲的蔡宇欣手中做出來,展現在遊人面前。為了能讓遊客及周邊群眾欣賞到陳草廟村柳琴戲、龍王廟村豫劇為代表的地方戲,豐富文化活動,地方戲專場從3月13日就已經拉開帷幕。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展現了單縣獨特的民俗風情,也讓遊客在單縣盡享鄉村旅遊的樂趣。
據悉,為全面推動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單縣充分挖掘和傳承傳統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旅遊節的舉辦為傳承古老、傳統文化資源,叫響鄉村文化旅遊品牌,擦亮單縣「健康單縣、善行天下」旅遊名片,服務地方經濟發展,造福地方百姓搭建了重要的平台。

Ⅱ 布洛陀民俗文化旅遊節是哪個民族

壯族抄

壯族始祖
布洛陀是壯族先民口頭文學中的神話人物,是創世神、始祖神和道德神,其功績主要是開創天地、創造萬物、安排秩序、制定倫理等。"布洛陀"是壯語的譯音,布洛陀的"布"是很有威望的老人的尊稱,"洛"是知道、知曉的意思,"陀"是很多、很會創造的意思,"布洛陀"就是指"山裡的頭人"、"山裡的老人"或 "無事不知曉的老人"等意思。 布洛陀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
神是人創造的,各民族樹立的大神通常以神話的形式—代代傳承下來。這些神話一般包括宇宙的形式,人類的誕生、文化的起源等內容,所有這些內容又是各民族用原始思維的方式,以幻想誇張的手法集中於某個大神身上,這個大神就是該民族公認的創世始祖。流傳於壯族各地的布洛陀神話,就塑造了壯族創世大神布洛陀的形象。

《布洛陀》是壯族的一部古老而又內容豐富的創世史詩。「布洛陀」是壯語的譯音,指「山裡的頭人」、「山裡的老人」或 「無事不知曉的老人」等意思,也可以引伸為「始祖公」。是壯族先民口頭文學中的神話人物,是創世神和道德神。它於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Ⅲ 什麼是民俗文化旅遊

就是了解當地的民族文化,風土人情

Ⅳ 民俗文化旅遊什麼時候提出來的

民俗旅遊是指人們離開慣常住地,到異地去體驗當地民俗的文化旅遊行程。民俗文化作為一個地區、一個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發展的結晶,蘊含著極其豐富的社會內容,由於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遊資源開發的靈魂,具有獨特性與不可替代性,因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民俗旅遊屬於高層次的旅遊。旅遊者通過開展民俗旅遊活動,親身體驗當地民眾生活事項,實現自我完善的旅遊目的,從而達到良好的遊玩境界。民俗旅遊的內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禮儀文化、口頭傳承文化、民間歌舞娛樂文化、節日文化、信仰文化等。

中文名
民俗旅遊
意思
民俗的文化旅遊行程
開始
1990年代以來
性質
旅遊、文化
快速
導航
集錦薈萃式

復古再現式

原地濃縮式

原生自然式

主題附會式

短期表現式
民族文化
1990年代以來,在很多場合下,民俗文化不再被權力政治一味地貶損為「落後」、「迷信」、「原始」、「蒙昧」,而是被發明為宏揚民族傳統文化、向外來旅遊者展示本土形象的旅遊資源。一時間,中國大地上大大小小的民俗村、民俗城、民俗園數不勝數,位於邊疆地帶的少數民族地區打破了昔日的寧靜古樸,一批批來自國內外的遊客穿梭往來,許多已經消失的民俗事項被知識分子挖掘發明出來,策劃、包裝成為動態性、參與性展示古代民俗生活的旅遊產品

民俗旅遊2
文化旅遊
據旅遊研究者的說法,民俗旅遊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旅遊,由於它滿足了遊客「求新、求異、求樂、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經成為旅遊行為和旅遊開發的重要內容之一。國內一次抽樣調查表明,來華美國遊客中主要目標是欣賞名勝古跡的佔26%,而對中國人的生活方式、風土人情最感興趣的卻達56.7%。如此看來,民俗風情旅遊不僅僅成為政府部門發展經濟、吸引外資的重要文化資源,而且也已經成為滿足西方人想像、「了解」中國人生活方式的一種途徑。但是,當我們懷抱全球化的語境聯想,以此審視中國當下文化情境中的民俗旅遊的時候,當我們考慮到民俗作為一種生活文化所具有的生態性原則的時候,我們有理由憂慮的是,民俗風情的旅遊越來越拋離其原生的文化生存語境,已經徹底儀式化了。當民俗生活失去其生存土壤,被拋置於戲劇化、儀式化的場景之中,成為觀賞和被觀賞的對象,不是一種自然的、原生態的生活狀態的時候,我們需要追問的是,民俗文化曾經被現代性話語斥之為「落後」、「迷信」的被改造的對象,曾經代表著現代化的過去,是古老天真、混沌蒙昧的代名詞——盡管在當下中國的文化情境中,民俗文化在很多情況下依然被想像成為天真蒙昧的代名詞——但是,在人們的潛意識中被如此界定的民俗文化是如何納入到民族國家的現代化話語之中?在全球化的語境下,民俗文化又是如何被編織為民族文化的主要象徵?民俗文化旅遊事業的興旺,其背後所支配的是一種什麼樣的意識形態與權力?我們不得不承認,民俗文化旅遊由於權力政治與資本的原因而注入了意識形態與商業經濟的因素,作為一種具有獨特文化意蘊與價值的符號體系,越來越成為空留下承載原有意義的形式外殼。不僅如此,在全球化背景下,民俗旅遊已經成為全球化的一種表徵,越來越成為人們娛樂休閑、擺脫生活壓抑的一種方式,民俗風情旅遊已經成為發達地區人們尋異獵奇的對象,是滿足西方人對中國社會的想像之途徑,隨著民族國家內部地區間經濟文化的差距日益凸顯,也已經成為地區間文化想像的文化符號。

Ⅳ 三月三的來歷習俗活動

一,來歷:

每年農歷三月初三(以下簡稱「三月三」),大地回春,春陽萌動。我國部分地區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都以各種形式歡度這一傳統節日。三月三源於我國古代的「上巳節(古時以農歷三月上旬巳日為『上巳』,又稱『修鍥節』)」,是周代華夏族民間一祓禍祈福的節日,上巳節原初的意義就是以巫術信仰為依託舉行的乞婚配、求生育習俗活動,後演變成為我國古老的男女相戀的歌節。

二,習俗:

  1. 壯族:歌圩迎賓客,千人竹竿舞。

    「三月三」是壯族最重大的民族節日。每到「三月三」,壯族男女會像趕圩一樣會聚山坡上對唱山歌,開展搶花炮、打銅鼓、拋綉球等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文體活動。

  2. 搶「花炮」 展民族魅力, 「行歌坐妹」寫浪漫。

    「三月三」不僅是壯族的節日,侗、苗、瑤等少數民族也會慶祝三月三,民俗活動也豐富多彩。除了搶花炮,三江侗族的「行歌坐妹」,這種傳統的青年男女相親方式也給「三月三」這個節日增添了不少浪漫氣息。

  3. 瑤鄉山歌傳情誼 峒中瑤胞打陀螺

  4. 在融安縣雅瑤鄉西古坡屯,每年「三月三」都會舉行山歌對唱活動,全鄉的山歌愛好者都趕到這里,參加一年一度的山歌對唱。

  5. 在防城區峒中鎮,三月三的重頭戲是「打起陀螺唱起歌」。

  6. 瑞鼓響震三月三,樂了山路十八彎。壯胞瑤胞聚一堂,通過佳節大聯歡……

  7. 峒中「砧板」陀螺比賽集強身健體和娛樂為一體。如今,作為一項傳統的民族體育競技項目,「砧板」陀螺陸續出現在各種舞台和體育場合上,被越來越多的外地人所喜愛。

拓展資料:

三月三的飲食風俗:

民諺曰:「三月三,薺菜當靈丹。」「三月三,薺菜煮雞蛋。」春天正是採食薺菜的季節。春食薺菜也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傳統習俗。漢族在這日有吃地(薺)菜煮雞蛋的習俗。據說可以去風濕、清火,腰腿不痛,而且還可預防春瘟。

Ⅵ 三月三的習俗

漢族
安徽舒城、桐城蒿子粑
蒿子粑粑
(一) 配料:野生蒿子、米面、臘肉、香蒜等
(二) 製法:
1、將新鮮的蒿子用手搓成一團,然後用木棍將蒿子的汁水敲打盡;
2、將臘肉切成小方塊,先放在鍋里炒,臘肉出油時,將米面、切碎的蒿子、香蒜等放進鍋里拌勻,添適量涼水燜一會盛起;
3、將盛起的面做成粑粑狀,要薄厚均勻,做好後放入鍋內加蓋,小火炕,約15分鍾左右即可。
蒿子粑粑,口感香脆,味鮮色美,為舒城、霍山獨有,傳說每年農歷三月三日,吃蒿子粑粑可「巴魂」。
傳說故事:「鬼節」與蒿子粑粑
陰陽學中的歷法日:太陽在紫嵇星群的位置上,黃昏時參星宿在南天中的位置,清晨時尾星宿在南天中的位置。這一天的八字是甲乙,主宰的神是大皞,神明是句芒,這一天的動物是有鱗類。這一天的聲音是角音,音律應該是太蔟。此日的口味是酸味,此時的氣味是膻味。此時日出生的叫做四厄克曜。因為這一天陰氣重所以天生五行偏奇,陰陽不平衡人的運勢走下坡,容易遇到小人。五行偏奇出現疾病。古代民俗中用鵐趾配九葉鈴蓮封印厄運使得陰陽歸位。[3]
傳說在很古很古的時候,陽間和陰間之間的界限沒有現在這樣的森嚴,死人的魂魄可以到陽間玩玩,活人的魂魄也可以到陰間看看,方便得就象走親戚一樣。
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陰陽生死之間的界限更加寬鬆了。三月初三晚上,陰間的街市到處張燈結綵,披紅掛綠,大街小巷擠滿著華麗的鬼魂。隨處可見龍燈、獅舞、高蹺、花船,其熱鬧繁榮非人間的春節可比,因而在這天晚上,人的魂魄經受不了陰間的誘惑,紛紛到鬼市去遊玩,他們有的游盪於街頭巷尾觀燈看戲;有的在酒樓茶肆喝酒聽曲;有的趁機去望從未見過面的列祖列宗。
待到雄雞報曉,鬼市收市時,大多數的遊魂心滿意足地回到各自的軀體。少數遊魂樂而忘返,就留在陰間了。翌日,陽間一片哭聲。我們為那些魂魄不歸的親人請來和尚道士念經畫符招魂。親人撕心裂肺的呼喊及和尚道士的經文符咒能招回一些不貪玩的遊魂,一些玩性大的在七天身體腐爛後,就長離人間了。
因此,農歷三月初三就成了人間恐怖不安的日子,被人們稱為「鬼節」。不管人們如何恐懼,每年三月三的「鬼節」還是照常光臨。「鬼節」前夕,人們都擁到廟里燒香磕頭,祈求神靈菩薩保佑。人間濃烈的香火,直沖到觀音菩薩的蓮花座前。
觀音掐指一算,知道了人間燒香的原委。一天晚上,她托夢給一個老奶奶:「我是南海觀音菩薩,知道人間有難,特來拯救你們。我贈你仙草一株,用它和面做粑粑吃下,三月初三保管無恙。」老奶奶一覺醒來,手裡果然拿著一株青茸茸的小草,仔細一看,跟地里長的青蒿一樣。她把觀音菩薩托夢贈草的事告訴鄉親,大家都很歡喜,忙到地里去採摘青蒿,磨面做粑粑吃。
說也奇怪,凡是三月三吃了蒿子粑粑的人都平平安安地過了「鬼節「關。這個消息很快傳遍各地,每年三月三前夕,姑娘婦女就成群結隊到山間地里採摘青蒿做粑粑。直到現在,舒城、霍山民間還有三月三吃蒿子粑粑的習俗呢。
薺菜煮雞蛋[4]
農歷三月三,國人有吃地菜煮雞蛋的習俗。薺菜又稱地菜、田兒菜等,是生長在田頭地角的一種野菜。雖說是野菜,卻鮮香可口、營養豐富。民諺曰:「三月三,薺菜當靈丹。」「三月三,薺菜煮雞蛋。」春天正是採食薺菜的季節。春食薺菜也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傳統習俗。《詩經》就有「其甘如薺」的吟詠;辛棄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的詩句。
清朝葉調元的《漢口竹枝詞》曰:「三三令節重廚房,口味新調又一樁。地米菜和雞蛋煮,十分耐飽十分香。」詞中的地米菜即指薺菜。地菜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還能治療多種疾病。它不僅是佳餚一碟,更是靈葯一方。「薺菜,別名地菜、護生草、雞心菜,其根、花、籽均能入葯。在中葯里,
漢族女孩在這一天過女兒節
薺菜的葯用價值非常廣泛,被譽為「菜中甘草」。
祖國醫學認為:薺菜味甘、性涼,歸肝、脾、腎經,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薺菜食用方法很多,可拌、可炒、可燴,還可用來做餡或做湯,均色澤誘人、味道鮮美,是一道葯食同源的美味佳蔬。在湖南,用薺菜來煮雞蛋是最常見的一種吃法。每到三月三這天,薺菜便長莖開花,婦女都會採摘來插在發際。
因薺菜的諧音是「聚財」,故此,老百姓又根據民間傳說,於三月初三這一天,在祭祖的時候,藉助祖先的神靈和財氣,人們會將新鮮薺菜洗凈後捆紮成一小束,放入雞蛋、紅棗、風球,再配兩三片生薑,煮上一大鍋,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發財運,又可防治頭痛頭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種民間特有的食療習俗。據說可以去風濕、清火,腰腿不痛,而且還可預防春瘟。
有吃地(薺)菜煮雞蛋的習俗。該日民間有流杯、流卵、流棗、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飯
薺菜(串心草)
以及歌會等活動。 漢族過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後期陸續發展為河畔嬉戲、男女相會、插柳賞花等民俗活動。唐代大詩人杜甫寫有「三月三日氣象新,長安水邊多麗人」這樣的詩句。宋代歐陽修也在一首詞中寫道:「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這些都說明,三月三的習俗,唐宋時期仍在盛行。同時這個節日也是男男女女出遊踏青的日子,亦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女兒節。
台灣、福建地區三月三為「三月節」,「采鼠麹(曲)草,合米粉為粿以祀其先」(清乾隆帝《台灣府志》),部分人士會選在三月初三的上巳節掃墓,兼具踏青、除去不祥的意思。
重慶忠縣等地有「三月會」,舉行紀念抗敵將領巴蔓子的盛大活動,是日,群眾抬巴蔓子的偶像繞城遊行,後跟社火隊,玩龍燈、舞獅子,家家張燈結綵,燃放爆竹,熱鬧非凡。
在英德市英紅鎮華僑聚居區域,婦女會在三月三當天收集艾草、薴麻、路邊青等多種植物的葉子,和米粉做成粿子食用,據說能去百病。
壯族三月三

「三月三」是壯族的重大節日之一,是傳統駱越文化的主要表現,統稱為「三月三」歌圩。目前在廣西壯鄉南寧市武鳴縣舉辦了六屆「三月三」歌圩暨武鳴駱越文化旅遊節。在歌圩旁邊,攤販雲集,民貿活躍,附近的群眾為來趕歌圩的人提供住食,無論相識與否,都熱情接待。一個較大的歌圩,方圓幾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來參加,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煞是熱鬧。 田陽縣的喬業都是歷來較大的歌圩。人們到歌圩場上賽歌、賞歌;男女青年通過對歌,如果雙方情投意合,就互贈信物,以為定情。此外,還有拋綉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動。

居住在桂西一帶的壯族,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這一天,家家戶戶都用嫩綠的楓葉、紅蘭草等煮成的紅、黃、藍、紫、白五色的米飯,人們在門楣上和房屋周圍插上一枝枝楓樹葉,在村頭寨尾搭起布棚,在布棚下擺上五色的米飯等供品,男女老少圍著布棚唱歌,趕歌圩,老年人還把染色的熟雞蛋裝在小網兜里,掛在小孩的胸前,男女青年在趕歌迂時,還要「碰蛋」。
關於壯族三月初三的由來有好幾個歷史故事:
壯族神話故事-特掘掃墓(大明山原生態龍母文化)
相傳古時候,有一個老嫗,沒有子嗣,後來救了一條受傷的小蛇。小蛇傷好後不肯離去,老嫗便對小蛇說:人畜有別,我們人是沒有尾巴的,你若想跟我在一起,就要舍棄你的尾巴。後來老嫗就把小蛇的尾巴斬掉一小截,小蛇的尾巴變短了,於是人們就把小蛇叫做「特掘」,「特」在壯語里是男的意思,「掘」在壯語里是短尾巴的意思,人們就把老嫗叫做「乜掘」,「乜」是壯語母親的意思。從此,乜掘就把特掘當成兒子一樣養著。現在壯族還遺留有相關的風俗,就是把新買小雞小鴨仔尾巴上的毛拔掉幾根,意思就是像這位老嫗一樣去掉動物的野性,成為人類家裡的一員。其實這一風俗和傳說反映的是遠古人類馴養動物,從野生到家化的遠古記憶。沒有尾巴也反映人類從從原始人進化成文明人的歷程。
後來,老嫗年老去世了,鄰居們把老嫗入殮後,便對小蛇說:特掘呀,特掘!她平日里視你如己出,她走了,看你怎麼給她盡孝。小蛇彷彿聽懂了人話,眨了眨眼睛,忽然風雨大作,一陣狂風就把老嫗的靈柩和小蛇一起卷到了大明山的最高峰上面去了。那時正值三月三前後,後來每逢三月三前後,大明山地區出現極端天氣,暴風雨或者下冰雹,當地的人就認為是特掘回來掃墓祭拜他的媽媽了。
人們為了歌頌乜掘的偉大品質和傳頌孝道,便給這位老嫗乜掘立廟,人們為了表達尊敬,在壯語里將之稱為「妲婆廟」、或者是「姥婆廟」(羅波廟),漢文里統稱為「龍母廟」。當地的壯族人也開始崇拜蛇,對蛇也是敬而遠之,忌諱殺蛇和吃蛇。伴隨著隨著壯族的祖先駱越民族的文化傳播和影響,蛇的形態後來就融入中華圖騰龍的形態里,所以後來特掘就成了龍的化身,也就升格成了最初的龍,因此特掘又稱為掘尾龍。大明山便成了天然的巨型聖墳,成為了古時候壯族人心靈的信仰,認為人死了,靈魂也會飛回大明山。所以,大明山又被認為是祖宗的墓,變成了壯侗語民族神話信仰傳說里的聖山。所以說大明山地區的壯族人才是真正的「龍的傳人」。乜掘於是就被尊稱為龍母,各地祭拜的神廟都朝向大明山。
之後便有了壯族人傳統上掃墓的時間定在三月三。人們會在三月初一的時候,采楓樹枝插在門縫和窗縫上,三月三的時候還會做五色糯米飯祭拜自己的祖先和龍母廟。

Ⅶ 關於三明民俗文化與旅遊的小論文

這方面的習俗是最有時代的代表性,在寧化、清流、明溪一帶有著從晉代就已經有了回記載「吃老答鼠干」的習俗;寧化的「魚生」資格就更老了,可以推至原始社會末期;還有「韭菜包」,它應當是北方飲食文化對南方飲食文化影響的最好見證。竹寮、草寮、拖轤、竹片燈火、蹺燈、水碓、風車等等都是古老習俗的遺留。上節是漢族的傳統節日,時間在每年農歷的三月三日。在永安、三明、沙縣一帶,人們至今仍然保留吃「艾果」、「艾糍」,可以避免被鬼「抓青」。艾果,用艾草和粳米摻合舂制,艾糍用艾草和糯米摻合舂制,都帶有綠色。
喊擂茶是將樂人獨特的生活方式。台,,擂茶越做越精:芝麻要用極白的;茶梗換成了茶葉;芝麻多放,茶白色,味更醇;加花生擂制,風味獨具;若放桂枝,香氣撲鼻。提供:旅遊資源大全,免費旅遊交易平台,旅遊社區,旅遊軟體,喊擂茶有點兒規矩:四時八節喊過節茶,平日里喊互酬茶,有喜事的喊喜茶,請人幫忙的喊答謝茶。喊擂茶喊得最火熱的時候還數八月中旬。這時節考上大學中專的,招工了的,畢了業都喊擂茶,重點請老師,去喊的人汗流浹背,那誠摯的神情,真有點「茶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觸。

Ⅷ 民俗旅遊的短期表現式

以上五種模式均為長期存在、旅遊者可隨時前往欣賞的旅遊開發形式。但也有一些特定的民俗文化只存在於很短時間.激發短暫的旅遊人流。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出於民族民俗傳統的節慶活動,如內蒙古的「那達慕」大會、回族的「古爾邦節」、白族和彝族的「火把節」等,其本意並非為了發展生旅遊業,故不會長年存在,但在節慶期間會吸引大量的旅遊者;二是流動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動,如貴州組織民間表演隊到國外演出松桃苗族花鼓、灘堂戲、下火海等,展現了民間文化港捷的藝術風采,每到一處也吸引了不少外國民眾遠途而來欣賞(這本身即是旅遊行為),進而吸引遊客前往貴州旅遊。

Ⅸ 三月三的節日習俗

在安徽安慶市宿松縣後山
有陳杏元小姐是三月三去和番的傳說,三月三吃蒿子粑是為杏元小姐祈福平安。
安徽舒城、桐城蒿子粑
蒿子粑粑
(一) 配料:野生蒿子、米面、臘肉、香蒜等
(二) 製法:
1、將新鮮的蒿子用手搓成一團,然後用木棍將蒿子的汁水敲打盡;
2、將臘肉切成小方塊,先放在鍋里炒,臘肉出油時,將米面、切碎的蒿子、香蒜等放進鍋里拌勻,添適量涼水燜一會盛起;
3、將盛起的面做成粑粑狀,要薄厚均勻,做好後放入鍋內加蓋,小火炕,約15分鍾左右即可。
蒿子粑粑,口感香脆,味鮮色美,為舒城、霍山獨有,傳說每年農歷三月三日,吃蒿子粑粑可「巴魂」。
傳說故事:「鬼節」與蒿子粑粑
傳說在很古很古的時候,陽間和陰間之間的界限沒有現在這樣的森嚴,死人的魂魄可以到陽間玩玩,活人的魂魄也可以到陰間看看,方便得就象走親戚一樣。
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陰陽生死之間的界限更加寬鬆了。三月初三晚上,陰間的街市到處張燈結綵,披紅掛綠,大街小巷擠滿著華麗的鬼魂。隨處可見龍燈、獅舞、高蹺、花船,其熱鬧繁榮非人間的春節可比,因而在這天晚上,人的魂魄經受不了陰間的誘惑,紛紛到鬼市去遊玩,他們有的游盪於街頭巷尾觀燈看戲;有的在酒樓茶肆喝酒聽曲;有的趁機去望從未見過面的列祖列宗。
待到雄雞報曉,鬼市收市時,大多數的遊魂心滿意足地回到各自的軀體。少數遊魂樂而忘返,就留在陰間了。翌日,陽間一片哭聲。我們為那些魂魄不歸的親人請來和尚道士念經畫符招魂。親人撕心裂肺的呼喊及和尚道士的經文符咒能招回一些不貪玩的遊魂,一些玩性大的在七天身體腐爛後,就長離人間了。
因此,農歷三月初三就成了人間恐怖不安的日子,被人們稱為「鬼節」。不管人們如何恐懼,每年三月三的「鬼節」還是照常光臨。「鬼節」前夕,人們都擁到廟里燒香磕頭,祈求神靈菩薩保佑。人間濃烈的香火,直沖到觀音菩薩的蓮花座前。
觀音掐指一算,知道了人間燒香的原委。一天晚上,她托夢給一個老奶奶:「我是南海觀音菩薩,知道人間有難,特來拯救你們。我贈你仙草一株,用它和面做粑粑吃下,三月初三保管無恙。」老奶奶一覺醒來,手裡果然拿著一株青茸茸的小草,仔細一看,跟地里長的青蒿一樣。她把觀音菩薩托夢贈草的事告訴鄉親,大家都很歡喜,忙到地里去採摘青蒿,磨面做粑粑吃。
說也奇怪,凡是三月三吃了蒿子粑粑的人都平平安安地過了「鬼節「關。這個消息很快傳遍各地,每年三月三前夕,姑娘婦女就成群結隊到山間地里採摘青蒿做粑粑。直到現在,舒城、霍山民間還有三月三吃蒿子粑粑的習俗呢。
薺菜煮雞蛋
農歷三月三,國人有吃地菜煮雞蛋的習俗。薺菜又稱地菜、田兒菜等,是生長在田頭地角的一種野菜。雖說是野菜,卻鮮香可口、營養豐富。民諺曰:「三月三,薺菜當靈丹。」「三月三,薺菜煮雞蛋。」春天正是採食薺菜的季節。春食薺菜也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傳統習俗。《詩經》就有「其甘如薺」的吟詠;辛棄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的詩句。
清朝葉調元的《漢口竹枝詞》曰:「三三令節重廚房,口味新調又一樁。地米菜和雞蛋煮,十分耐飽十分香。」詞中的地米菜即指薺菜。地菜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還能治療多種疾病。它不僅是佳餚一碟,更是靈葯一方。「薺菜,別名地菜、護生草、雞心菜,其根、花、籽均能入葯。在中葯里,薺菜的葯用價值非常廣泛,被譽為「菜中甘草」。
祖國醫學認為:薺菜味甘、性涼,歸肝、脾、腎經,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薺菜食用方法很多,可拌、可炒、可燴,還可用來做餡或做湯,均色澤誘人、味道鮮美,是一道葯食同源的美味佳蔬。在湖南,用薺菜來煮雞蛋是最常見的一種吃法。每到三月三這天,薺菜便長莖開花,婦女都會採摘來插在發際。
因薺菜的諧音是「聚財」,故此,老百姓又根據民間傳說,於三月初三這一天,在祭祖的時候,藉助祖先的神靈和財氣,人們會將新鮮薺菜洗凈後捆紮成一小束,放入雞蛋、紅棗、風球,再配兩三片生薑,煮上一大鍋,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發財運,又可防治頭痛頭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種民間特有的食療習俗。據說可以去風濕、清火,腰腿不痛,而且還可預防春瘟。
有吃地(薺)菜煮雞蛋的習俗。該日民間有流杯、流卵、流棗、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飯以及歌會等活動。 漢族過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後期陸續發展為河畔嬉戲、男女相會、插柳賞花等民俗活動。唐代大詩人杜甫寫有「三月三日氣象新,長安水邊多麗人」這樣的詩句。宋代歐陽修也在一首詞中寫道:「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這些都說明,三月三的習俗,唐宋時期仍在盛行。同時這個節日也是男男女女出遊踏青的日子,亦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女兒節。
台灣、福建地區三月三為「三月節」,「采鼠麹(曲)草,合米粉為粿以祀其先」(清乾隆帝《台灣府志》),部分人士會選在三月初三的上巳節掃墓,兼具踏青、除去不祥的意思。
重慶忠縣等地有「三月會」,舉行紀念抗敵將領巴蔓子的盛大活動,是日,群眾抬巴蔓子的偶像繞城遊行,後跟社火隊,玩龍燈、舞獅子,家家張燈結綵,燃放爆竹,熱鬧非凡。
在英德市英紅鎮華僑聚居區域,婦女會在三月三當天收集艾草、薴麻、路邊青等多種植物的葉子,和米粉做成粿子食用,據說能去百病。 「三月三」是壯族的重大節日之一,是傳統駱越文化的主要表現,統稱為「三月三」歌圩。目前在廣西壯鄉南寧市武鳴縣舉辦了六屆「三月三」歌圩暨武鳴駱越文化旅遊節。在歌圩旁邊,攤販雲集,民貿活躍,附近的群眾為來趕歌圩的人提供住食,無論相識與否,都熱情接待。一個較大的歌圩,方圓幾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來參加,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煞是熱鬧。 田陽縣的喬業都是歷來較大的歌圩。人們到歌圩場上賽歌、賞歌;男女青年通過對歌,如果雙方情投意合,就互贈信物,以為定情。此外,還有拋綉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動。
居住在桂西一帶的壯族,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這一天,家家戶戶都用嫩綠的楓葉、紅蘭草等煮成的紅、黃、黑、紫、白五色的米飯,人們在門楣上和房屋周圍插上一枝枝楓樹葉,在村頭寨尾搭起布棚,在布棚下擺上五色的米飯等貢品,男女老少圍著布棚唱歌,趕歌圩,老年人還把染色的熟雞蛋裝在小網兜里,掛在小孩的胸前,男女青年在趕歌迂時,還要「碰蛋」。
關於壯族三月初三的由來有好幾個歷史故事:
壯族神話故事-特掘掃墓
相傳古時候,有一個老嫗,沒有子嗣,後來救了一條受傷的小蛇。小蛇傷好後不肯離去,老嫗便對小蛇說:人畜有別,我們人是沒有尾巴的,你若想跟我在一起,就要舍棄你的尾巴。後來老嫗就把小蛇的尾巴斬掉一小截,小蛇的尾巴變短了,於是人們就把小蛇叫做「特掘」,「特」在壯語里是男的意思,「掘」在壯語里是短尾巴的意思,人們就把老嫗叫做「乜掘」,「乜」是壯語母親的意思。從此,乜掘就把特掘當成兒子一樣養著。現在壯族還遺留有相關的風俗,就是把新買小雞小鴨仔尾巴上的毛拔掉幾根,意思就是像這位老嫗一樣去掉動物的野性,成為人類家裡的一員。其實這一風俗和傳說反映的是遠古人類馴養動物,從野生到家化的遠古記憶。沒有尾巴也反映人類從從原始人進化成文明人的歷程。
後來,老嫗年老去世了,鄰居們把老嫗入殮後,便對小蛇說:特掘呀,特掘!她平日里視你如己出,她走了,看你怎麼給她盡孝。小蛇彷彿聽懂了人話,眨了眨眼睛,忽然風雨大作,一陣狂風就把老嫗的靈柩和小蛇一起卷到了大明山的最高峰上面去了。那時正值三月三前後,後來每逢三月三前後,大明山地區出現極端天氣,暴風雨或者下冰雹,當地的人就認為是特掘回來掃墓祭拜他的媽媽了。
人們為了歌頌乜掘的偉大品質和傳頌孝道,便給這位老嫗乜掘立廟,人們為了表達尊敬,在壯語里將之稱為「妲婆廟」、或者是「姥婆廟」(羅波廟),漢文里統稱為「龍母廟」。當地的壯族人也開始崇拜蛇,對蛇也是敬而遠之,忌諱殺蛇和吃蛇。伴隨著隨著壯族的祖先駱越民族的文化傳播和影響,蛇的形態後來就融入中華圖騰龍的形態里,所以後來特掘就成了龍的化身,也就升格成了最初的龍,因此特掘又稱為掘尾龍。大明山便成了天然的巨型聖墳,成為了古時候壯族人心靈的信仰,認為人死了,靈魂也會飛回大明山。所以,大明山又被認為是祖宗的墓,變成了壯侗語民族神話信仰傳說里的聖山。所以說大明山地區的壯族人才是真正的「龍的傳人」。乜掘於是就被尊稱為龍母,各地祭拜的神廟都朝向大明山。
之後便有了壯族人傳統上掃墓的時間定在三月三。人們會在三月初一的時候,采楓樹枝插在門縫和窗縫上,三月三的時候還會做五色糯米飯祭拜自己的祖先和龍母廟。
壯族歷史故事-賽歌擇婿
其中一個的是「賽歌擇婿」的故事。傳說在以前,有位壯族老歌手的閨女長的十分美麗,又很會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選一位歌才出眾的青年為婿。各地青年歌手紛紛趕來,賽歌求婚,從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賽歌集會。
壯族歷史故事--劉三姐
另一個是在壯鄉廣為流傳的,是為了紀念劉三姐的。講的是因為歌仙劉三姐以歌為劍,反抗地主,為人民爭利,在山上砍柴時被地主割斷山藤,墜落山崖,大難不死,被阿牛一家救起,用山歌又開始與地主的對抗,各地的人民奔赴那裡劉三姐對歌,同時與阿牛在藤樹下對歌結成連理的故事。
壯族歷史故事-韋達桂
再一個是相傳,很久以前,狀鄉有個叫韋達桂的人,在一個土皇帝手下當臣相。達桂年紀不大,但學識淵博,才能過人,而且,十分關心壯族人民的疾苦,皇帝給他的俸祿,他都拿回鄉分給百姓,自己兩袖清風,一無所有。土皇帝因一次韋達桂給壯鄉人民稟告要免皇糧而憎恨韋達桂,於是千方百計要陷害韋達桂。一計是叫韋達桂按要求完成一座閣樓,但達桂完成了要求。一計不行,又生二計,叫達桂在清明節時要一個像宮殿後面那座大山一樣重的豬頭來祭祖,達桂也完成了命令。土皇帝又想出了一條毒計,讓達桂在二十天內弄490個公雞蛋,因「男人不生小孩,公雞怎麼生蛋?」這話,皇上大怒,下令捉拿達桂。壯家百姓聞訊立刻送達桂到山上的楓樹林藏了起來。皇兵上山搜索,重重包圍,只見山林里有剩下的糯米飯,就是不見人,皇上下令放火燒山,這天正好是三月初三。皇兵走後,鄉親們上山在一棵合抱不過來的楓樹洞里找到了達桂的屍體,大家含著眼淚把他埋葬了。男女老少在墳前放聲痛哭。淚水灑在墳上,墳上頓時長出了一棵棵嫩綠的小楓樹,一叢叢翠蘭的紅蘭草。為了紀念達桂,鄉親們又在墓旁邊建造了廟宇,名曰:「達桂堂」。因為達桂生前喜歡喝酒,吃糯米飯,用喝酒、吃糯米飯的方法戰勝了皇帝,後來又因為拿不出公雞蛋而被害,所以,到了三月初這一天,狀鄉家家戶戶都拿著米酒、糯米飯和熟雞蛋到達達桂墓前祭奠。正當人們陷入哀思時,天空突然雷聲大作,從廟堂里沖出一條五色大蛇,這條大蛇向鄉親們點了點頭,就直奔宮殿把皇帝給咬死了。從那時起,桂西一帶壯族人家為了紀念達桂,年年到三月初三這一天,村村寨寨都搭起大棚,因為傳說在外喪生的亡靈不能進家,因此人們只好在布棚下擺上五色糯米飯等祭品供祭達桂的亡靈,在布棚周圍唱起贊美和感謝達桂的壯歡。一代傳一代,就形成了現在趕三月三歌圩的習俗。 節日舉行搶花炮、鬥牛、斗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
侗家傳說,古時侗家的原始屬地總是以桐樹開花時為插秧節。但有一年桐樹沒有開花,結果誤了農時,只好逃荒到報京一帶,為了吸取過去的教訓,每到三月初三人們便吹蘆笙唱歌,走訪親友,並相互提醒該忙農事侗族,多於節日舉行搶花炮、鬥牛、斗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
侗族三月三,節期為五天。每逢農歷三月初一,家家戶戶便開始准備。
初二,姑娘們相邀到河邊撈魚抓蝦,並與小夥子們在坡上備辦野餐。
初三清晨,姑娘們精心打扮後,提上精巧的竹籃,到菜園采來滿監蔥蒜,在泉邊用水洗凈。她們排成一字長龍,站在水邊小路上,羞澀地揮動籃子,悄悄地向山坡上張望,等待情郎討取。此時山坡上早已站滿了人,里邊有姑娘的家人,要看看到底是哪家後生討走了籃子。一群穿著整潔青布對襟上衣的小夥子,在人們善意的鬨笑中,一個跟一個地走上水邊小路。這時,小夥子們當眾向意中人討籃,得到者會迎來一陣噢噢的贊嘆聲,小夥子可與姑娘悄聲約定還籃時間。討不到籃子的小夥子會招來圍觀者噓噓的嘲諷聲,而後在寨旁山坡上對歌,以歌聲繼續尋覓知音,一直唱到天亮。這天中午,人們集中在寨中心的場地上歡歌狂舞。
三月初四還要舉行盛大的化裝舞會。初五下午要為前來觀看的鄰近村寨的客人舉行歡送儀式。 於節日殺豬祭社神、山神,吃黃糯米飯,各寨三四天內不相往來。瑤族以三月三為「乾巴節」,是集體漁獵的節日,並將捕獲的野物魚類按戶分配,共享收獲的歡樂,後雲集於廣場,唱歌跳舞,歡度佳節。
三月三日,是布依族較為普遍的傳統節日,俗稱「三月三」。節日來源與活動內容,隨居住地區不同有所區別。貴陽市烏當區新堡鄉一帶布依族將「三月三」又叫「祭地蠶」,俗稱「地蠶會」。傳說古時有一莊稼漢,發現年年春播之後都有許多地蠶將幼苗咬死。經過反復觀察,他認為地蠶是天神放到大地的「天馬」。為避免幼苗遭受蟲害,他用了許多方法祭祀都不靈驗。後來,他在春播時炒包穀花去喂地蠶,結果保住了幼苗。這個消息很快傳到遠近的布依人家。
此後,這一帶的布依族為了保護農作物,爭取獲得豐收,於每年三月初三這天,都用炒包穀花作供品,三五成群地至附近山坡祭祀「天神、地蠶」,祈求天神保佑,不叫地蠶咬死田地里的禾苗,讓五穀豐登。祭畢,人們沿田邊土坎邊走邊唱山歌,並把包穀花撒向田土中。
北部壩王河一帶,因氣溫較低,此時楓葉尚小,未能著色,以三月十三日為「楓葉節」。節日這天,人們到山野踏青游春,兒童們摘嫩楓葉做成圓球拋打,婦女們則摘幾匹嫩楓葉插在頭髻上。此外,家家把糯米染成五顏六色,做花糯米飯吃。青年們到山坡上吹木葉、唱山歌。如遇上稱心如意的對手,晚上便相邀到布依村寨,通宵達旦地對歌。臨別時,主人家用芭蕉葉包著花糯米飯和雞腿肉分送歌手,作為節日的禮物。貴州望漠縣布依族傳說三月初三是「寒日」,吃了狗肉可以驅寒。此日有條狗請客的習俗。
貴州安龍縣部分布依族傳說三月三日是影「山神」的生日。
人們為避免山神放出蝗蟲傷害莊稼,確保農業豐收,舊有掃寨祭山神的習俗。「三月三」這天,人們到村寨山神壇前擺設雄雞、刀頭等供品,還要殺一頭狗,將血灑在紙旗、紙馬和寨子進出要道口的石頭上,然後由「老魔公」及其他人員攜帶淋有狗血的紙旗,紙馬到各家各戶掃除妖魔鬼怪。各家大門口要設置一張長凳,凳上擺一隻裝滿清水的「水碗」和一隻裝有瓦礫石粒的碗。「老魔公」在大門口咒念「魔經」,打幾個「農陽卦」,再將瓦礫石粒向這家房屋內亂撒,將水碗的水四處亂潑,掀翻大門前的長凳,扣起水碗,意為掃除了魔鬼。最後,給這家插上沾有狗血的紙旗、佳上紙馬,另赴他家去掃。村寨住戶都輪掃完畢,「老魔公」口到神壇,將收掃的妖魔鬼怪集中鎮壓於神靈之前,然後全寨男人於神壇處就地會餐,稱為「陪神吃飯」。
該縣德卧鎮稱「三月三」為「趕毛杉樹」,又叫「毛杉樹歌節」,為期三天,聚會者達數萬之眾。雲南羅平八達河一帶的布依族的三月三日,是男女青年唱歌對調的節日。這天,男女老少來到河邊聽青年們唱山歌,觀看孩子們比賽劃竹排、打水槍。有的人家還給孩子做花糯米飯分送到邊和寨旁;有的則用小花布口袋裝上雞蛋和各類食品,供玩耍和參加比賽活動的青少年吃。羅平牛街的布依族男女青年則要在這三天中,舉行盛大的游山、對歌和交友活動。
方圓幾十里的各族青年,屆時也來到馬把山腰一帶,參加和觀賞這一傳統的賽歌對調活動。歌手們可以在這樣的場合中大顯身手,憑著即興作詩吟唱的天才,能和對手連唱三天三夜甚至更長的時間。有許多男女青年通過這些活動建立了愛情關系。
貴州望謨縣布依族特別重視「三月三」 近幾年來每到這個時節都會舉辦隆重的布依族文化活動節,吸引著來至全國給地的朋友來參觀。 稱三月三 為「孚念孚」,為預祝「山蘭」(山地旱谷)和打獵豐收的節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人們稱它為談愛日。關於它的來歷,有個美麗的傳說故事。
黎族「三月三」是黎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人們稱它為談愛日,與海南苗族節日相同。傳說,上古洪水時期,兄妹兩人躲在南瓜中倖存下來。為了成家立業,他們決定分頭尋找其他人,並約好來年農歷三月三會合。結果幾年過去兩人無功而返。妹妹見找不到別人,就忍痛用竹簽將自己的臉刺上花紋,又用植物染上了顏色,不讓哥哥認出自己,以結夫妻,從而使種族得以延續。這也是黎族「三月三」節和紋面來歷的傳說。至今在東方市東方鎮中方,每年農歷三月三,各地的黎族青年男女匯集一起,參加「三月三」盛會,載歌載舞、談情說愛。 土家族的三月三 ,則是土家族的情人節了。三月三的那天,土家族的阿哥阿妹聚在一起,以山歌為媒,以踩腳定親。
其他如水族、苗族、仫佬族、毛南族等族都有各自傳統的三月三節日習俗。
「三月三、踏沙灘」是象山石浦鎮的一種民俗。關於它的由來,有幾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與生產勞動有關:當地農歷三月初三前後,地溫和水溫開始升高,淺海辣螺爭相爬上灘頭繁殖。當地人便在這個季節去沙灘拾螺,由此產生 「三月三、踏沙灘」的勞動場景。
如今,雖然灘頭資源逐漸枯竭,當地老人仍耐不住在這個日子帶著晚輩趕沙灘,重溫昔日拾螺的場面。「三月三、踏沙灘」的勞動場景,也逐漸形成一個全新意的民俗文化活動。
如今的「三月三、踏沙灘」,在當地已經形成了以民間民俗文化活動為主體,以體育、漁業競技項目以及所邀外地歌舞、雜技節目為陪襯的特點。其中的文藝表演多種多樣,除了跑馬燈、舞龍燈、彩閣巡遊等,還有據《辣螺姑娘招親》等民間故事改編的越劇表演,以及 「辣螺姑娘拋綵球」在觀眾中招親等娛樂活動。這些活動具有民俗性、群眾性、參與性和娛樂性等特點。 土族傳統節日雞蛋會。節日時間為每年農歷三月三日或三月初八日、三月十八日,因地而異。屆時,在寺廟里舉行獻牲酬祭,請法師誦經跳酬神舞,以禳災祛禍,保五穀豐登,人畜兩旺。與會群眾還隨身攜帶許多熟雞蛋,一是自食,二是相互敲擊作戲。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