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黎文化旅遊有限公司
『壹』 重慶出發,四天時間可以去哪裡玩啊
酉陽古城原名武陵古州,實際上是一條以土家族、苗族文化為載體的民族風情街,被譽為「土家建築博物館,民族文化清明上河圖」。青石板街兩旁是風格迥異的土家吊腳樓,有土家生活體驗館、土家映像雕塑館、八部大王廟、土司城、西秦會館、土家圖騰牆、擺手舞廣場、土家儺戲樓等。
『貳』 重慶彭水蚩尤九黎城好玩嗎
蚩尤九黎城是展示和傳承蚩尤九黎文化和苗族文化的聖地,風景優美 ,建築獨特,這里不僅有中國最大的苗族建築景觀, 也是我國祭拜人文三大始祖之一蚩尤的地方,景區著重突出“自然生態、民族風情、歷史文化”三大特色,是一個適合旅遊和休閑的好地方。蚩尤九黎城佔地10000畝,主要以苗族始祖蚩尤部落為文化載體,體現苗族文化和風情, 成為渝東南旅遊廊道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三、蚩尤九黎城的文化意義。蚩尤九黎城充分展示了苗族文化和民俗風情,把彭水自然風光與苗族風情的完美的結合起來,豐富當地的旅遊文化和資源,吸引了各地的遊客慕名來參觀。
『叄』 重慶哪些地方比較好玩
重慶比較好玩的地方推薦如下:
1.重慶人民大禮堂
人民大禮堂位於人民路,建於1950年代,是一座精美的仿古民族建築群,也是重慶的標志建築物之一。大禮堂採用了明清的建築特色,傳統的中軸線對稱,在外觀上仿造北京天壇祈年殿。大禮堂最初建設時曾命名為"西南軍政大會堂",建成後即正式命名為"西南行政委員會大禮堂",1955年改名"重慶人民大禮堂"至今。大禮堂現在是劇院和會議中心,是重慶人代、黨代會召開的地方。
2.重慶三峽博物館
三峽博物館位於重慶人民廣場西側,館內收藏有巴蜀青銅器、漢代雕塑藝術品等各類文物上萬件,展示了這座山城的發展歷史。館內的《壯麗三峽》展廳里,還收集了大量三峽庫區的實物,真實再現了三峽原貌。博物館建築正上方漏斗型的圓形穹頂很像一個巨大的承露盤,取三峽之水天上來之意。外牆以大面積的藍色玻璃和古樸的砂岩構成,藍色玻璃象徵著水,而砂岩外牆則代表著山。三峽博物館共分四層,主要由360度環幕電影、4個基本陳列(《壯麗三峽》、《遠古巴渝》、《重慶城市之路》、《抗戰歲月》)和6個專題陳列等組成。
3.磁器口古鎮
磁器口古鎮——國家AAAA級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街,重慶市重點保護傳統街,重慶「新巴渝十二景」,巴渝民俗文化旅遊圈。
磁器口古鎮位於重慶市沙坪壩區嘉陵江畔,始建於宋代,擁有「一江兩溪三山四街」的獨特地貌,形成天然良港,是嘉陵江邊重要的水陸碼頭。曾經「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後萬盞明燈」繁盛一時。
4.朝天門
朝天門位於重慶渝中半島的嘉陵江與長江交匯處,是重慶以前的十七座古城門之一,南宋時期宋朝定都臨安,即今天的杭州,那時有聖旨傳來是經長江到達朝天門,所以才有了朝天門這個名字。朝天門左側嘉陵江納細流匯小川,縱流1119千米,於此注入長江。朝天門是兩江樞紐,也是重慶最大的水路客運碼頭。
5.渣滓洞
渣滓洞在重慶市歌樂山麓,距離白公館2.5公里。渣滓洞原是重慶郊外的一個小煤窯,因渣多煤少而得名。渣滓洞三面是山,一面是溝,位置較隱蔽。1939年,國民黨軍統特務逼死礦主,霸佔煤窯,在此設立了監獄。分內外兩院,外院為特務辦公室、刑訊室等,內院一樓一底16間房間為男牢,另有兩間平房為女牢。
『肆』 文山九黎旅遊文化開發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文山九黎旅遊文化開發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04月22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旅遊項目開發等。
法定代表人:楊道洪
成立時間:2014-04-22
注冊資本:16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3260010000774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西華路水上樂園
『伍』 晉文化的晉文化八大旅遊文化品牌
晉文化八大文化品牌是指:華夏之根、佛教文化、黃河之魂、晉商家園、邊塞風情、關公故里、古建瑰保、太行神韻八大旅遊文化品牌 三晉大地,表裡山河,人傑地靈。山西作為中華文明歷史最長最完整的地區之一,從史前文明的舊石器時代發端,聯系貫通了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其歷史文化脈絡清晰,框架完整,文明進程從未間斷,影響深遠,留存有35000處文物古跡,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19處,位居全國第一。山西歷史文化的完整性、先進性以及藝術性,對中華民族的精神、風俗、習慣的形成發生了重要作用,對華夏五千年文明史產生了巨大的輻射力、滲透力和影響力,並以「華夏文明主題公園」、「古代東方藝術博物館」、「中國社會變更和進步的思想庫」三大特徵組成了「華夏文明看山西」的深厚內涵和豐富的文化底蘊。
戰國時期,韓、趙、魏三家分晉,迅速成為實力雄厚的三個方國,在那個諸侯連綿征戰、百家爭鳴不停的特殊歷史時期,韓、趙、魏的活動直接影響著中國的發展進程,在三晉大地上演了李悝變法、魏文侯改革,西門豹治鄴、張儀縱橫天下、胡服騎射、圍魏救趙、長平之戰等一幕幕精彩紛呈、聲勢浩大的歷史正劇。
秦漢以來的山西譜寫了中華民族大融合的光輝篇章。從某種角度看,山西的歷史就是一部民族融合史。自古以來,山西就是中原與北方各民族文化交匯融合的天然通道,是中原農耕經濟與北方游牧經濟沖撞對接的前沿地帶。山西始終發揮著民族大融爐的作用,譜寫了民族大融合的輝煌篇章。
上古時中原各國因經濟文化方面的優勢而稱華夏,與其毗鄰或是錯雜居住的其他民族被視為戎狄蠻夷。隨著華夏各國的日益強大,西戎為秦所滅,赤狄、白狄為晉所滅,齊滅萊夷,大部分的淮夷小國被楚、魯所滅,戎狄蠻夷逐漸接受了較為先進的華夏文化,逐漸融合於華夏族。西漢一朝,通過武力打擊、和親通商等政策,促進了與匈奴的民族融合。東漢時,北方草原大旱,匈奴分為兩支,南匈奴依附漢朝,南移入山西汾河流域。建安初,曹操分匈奴為五部,分居山西,合計約20萬人。兩晉時民族融合的規模再次升級,匈奴四次大規模內附,移民部落多達19種,特別是太原地區成為移民的集中地。與此同時,雜居於山西的還有羯人、鮮卑人、羌人、氐人等。十六國時期,山西是當時矛盾集中的地區,各族迭相稱雄,戰亂相因不斷,但民族融合、文化融合亦加劇。三晉文化因民族融合充實了新鮮血液,各族人民在漢化過程中為中華文明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宋明時期的大槐移民是中華民族艱苦創業、愛國念祖的精神象徵。據學者考證,南宋時即有從山西移民事,但明初洪武、永樂兩朝移民規模大、次數多,達20餘次,長達50年之久。明廷在洪洞大槐樹下設局駐員,為移民登記造冊,發放川資憑證,住戶部循入里籍後,由後軍都督府派兵押解赴各省州縣定居。移民不僅來自洪洞,還遍及山西全省。去向則尤為廣遠,遍布國內30個省市,2217個縣市。大槐樹成為移民聚散地的標志,各地後代移民共認大槐樹為其祖先故地所在。
元末明初,中原江淮間戰亂不已,極大的破壞了生產力,人民死傷無數,城郭為墟,農村殘破,兼以水旱蝗災,兩淮、山東、河北、河南、湖北之民,十亡七八,「生民百遺一,千里無雞鳴」「春燕歸來無棲處,赤地千里少人煙」。而山西由於地形險要,鄰省的戰事很少波及山西,省內大部分地區,又風調雨順,連年豐收,社會穩定,經濟繁榮,人丁興旺。明廷為了鞏固政權,恢復生產,採取了以移民墾荒為中心的振興農業的舉措,將洪洞縣廣濟寺定為移民之地。大槐樹移民在各地力披荊棘,除草萊,立街市,漸至人煙繁多,百貨駢闐,野有餘糧,民無菜色,在各地經濟發展、民生振興中貢獻頗巨。後世移民子孫,又外出奔走,近代頗多赴海外謀生者,故海內外華人後代均有以大槐樹為祖籍,追念先人辛勤創辟,寄託愛國愛鄉之情。廣濟寺門前漢植大槐樹便同移民緊密聯系在一起,成為移民之根,成為根祖的代名詞,也成為激發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淵源。 山西東以太行為天然屏障,西和南以黃河為自然疆界,北邊橫亘長城天塹,境內太行、恆山、五台、太岳、中條、呂梁六大山脈縱橫起伏,丘陵、盆地遍布期間,山地、高原回互相連,地勢險峻,關隘眾多,形勢天成,表裡山河,據之則居高臨下,東出可取冀豫平原,南下可逐鹿中原,西進可窺視關中,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民族交融之所,文化激盪之處,呈現著獨特的邊塞風情。
5000多年前,河東解州爆發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戰爭,黃帝族先後戰勝了炎帝族、九黎族,形成了華夏民族。古代戰爭遺址,有戰國後期規模最大的戰役「長平之戰」古遺址,有聞名遐邇富有歷史傳奇色彩的雁門關、寧武關、偏頭關,有曾經殺聲震天、屍橫遍野的金沙灘古戰場,有荒冢累累葬有萬千漢代戍邊將士遺骨的山陰漢墓群以及至今仍然較好保存的代縣楊家將祠堂、寧武宋建寧化古城、新廣武城與舊廣武城等。古代眾多名將如戰國的廉頗、李牧;漢代的衛青、霍去病、李廣;三國時的關羽、張遼;唐代的尉遲恭、薛仁貴;宋代的楊業及楊家將、狄青等,皆出自山西,他們與長城一道演繹著民族的歷史,鑄造著民族的精魂,是山西乃至長城文化的不盡源泉。 古色太行——古老的人類文明。太行山是一座不朽的人類歷史豐碑。早在遠古時代就有人類在這片沃土繁衍生息,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神農氏就在這里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從游牧到定居,從漁獵到農耕的偉大變革。太行山亦曰王母山,又名女媧山,「神農嘗百穀」、「粒王填海」、「參盧農耕」、「羿射九曰」「、女媧補天」等神話傳說都發生在這里。相傳九黎部落首領蚩尤及堯、舜、禹都在此活動過。女媧的主要活動舞台就在山西太行山,有不少女媧遺跡留存,如長治天台山有女媧「煉石補天」的「望天台」;晉城浮山北谷,有女媧「煉石補天」的「媧皇窟」;長子發鳩山,有女媧「精衛填海」的遺跡;黎城廣志山,有女媧所至的「媧皇廟」等。
太行山歷史悠久,不僅有古老的人類文明,而且有豐富的文化寶藏。太行山兩側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散發出古色古香的魅力,留下了歷代帝王將相、達官賢士、文豪武傑、宗教名流、神醫巧匠的足跡。「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唐代詩人李白曾吟出《行路難》的詩句;三國魏相曹操在北征途中也寫下了「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的凄涼與哀嘆。先人的感悟使太行山更增添了幾分神秘與蒼茫,從山西解州的涿鹿大戰到中國歷史上的夏商,從晉國諸侯到開創東周,從春秋晉國到三晉分家,從長平之戰到秦朝一統,興衰起伏的歷史劇在山西輪番上演。歷史的凝固使山西的地面古建築佔到全國的72%,這72%中在太行山地區就佔到80%以上。
『陸』 海南省的原著民族是那個
海南省的居民,分屬漢、黎、苗、回、藏、彝、壯、滿、侗、瑤、白、泰、佤、畲、水、京、土、蒙古、布依、朝鮮、土家、哈尼、僳僳、高山、錫伯、門巴、納西、仫佬、哈薩克、鄂倫春等30多個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漢等族。千百年來,古樸獨特的民族風情使本島社會風貌顯得更加豐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與苗族的生活習俗。 據歷史記載,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早在遠古時代,黎族同胞就在這塊土地上刀耕火種,獨特的民族文化和絢麗的織錦工藝著稱於世,民風質朴、敦厚。黎族同胞主要聚居在五指山區地勢較平的山麓或臨河的盆地,村寨大小不等,錯落有致。 低矮的茅草房掩映在嚴嚴實實的椰子樹與檳椰樹間,在樹的空隙處有用竹籬笆圍成的小地方,各色蔬菜嬌嫩欲滴,清澈的小溪淙淙流過房前,讓人有"走進山間別墅"的感覺。檳椰是黎胞走親訪友的貴重禮物,以數目多小表示情意的厚薄。
〔黎族〕
【 起源 】
傳說上古時代炎帝時代,其諸侯部落之一的"蚩尤"(chi you)部落是東部、南部各族部落的統稱,各族部落眾多,以後又稱"南蠻"、"百越"、"九黎"、"三苗",是黎族、苗族、壯族等現今南方少數民族的祖先。"蚩尤"部落因為經常叛亂,被黃帝、堯、舜、禹以及以後朝代兼並、驅敢,逐漸向南躲避於山嶺,以至其中一支古駱越人(後稱"俚人"),人口大量減少,部分人從大陸兩廣和越南北部一帶乘獨木舟、竹筏登上海南島,成為海南最早的居民,這就是黎族的祖先。到了南北朝時,大陸兩廣一帶的"俚人"跟隨首領冼夫人,大規模遷移海南島,並歸附冼夫人統治。海南島的"俚人"在宋朝以後始稱"黎"至今。
【 范圍 】
黎族是唯海南獨有的民族,人口約114萬人,是3000多年前就開始由大陸來到海南島的原始居民,歷代受後期登島的漢族居民逼迫,從沿海平原退居到島中南部山區。
【 住宅 】
內為竹架或木架、外鋪茅草的架空高腳船形屋(可能是源自於黎族祖先乘船從大陸而來)。
【 放寮 】
因黎族生活在山區,男女接觸機會較少,加上自然條件惡劣導致人口繁殖率低,兒女到了十五歲時,父母會為他(她)搭建一個茅草房(寮房),為其提供機會自由選擇異性;在平時勞動結束後或每年三月三節日時,男女青年會結隊在山坡上對歌以尋覓心上人,而後成雙成對地離開去談情說愛。
【 節日 】
"三月三"節,與海南苗族節日相同。傳說,上古洪水時期,兄妹兩人躲在南瓜中倖存下來。為了成家立業他們決定分頭尋找其他人,並約好來年農歷三月三會合。結果幾年過去了,兩人都是無功而返。妹妹見找不到別人,就忍痛用竹簽將自己的臉刺上花紋,又用植物染上了顏色,不讓哥哥認出自己,以結夫妻,從而使種族得以延續。這也是黎族"三月三"節和紋面來歷的傳說。至今在東方市東方鎮中方鄉,每年農歷三月三,各地的黎族青年男女匯集一起,參加"三月三"盛會,載歌載舞、談情說愛。(參見"人類歷史"中"黎族起源傳說"解說和"木棉樹"解說)
【 黎族歌舞 】
取材於勞動和生活,有竹竿舞、舂(chong)米舞、錢鈴雙刀舞、踩波舞、草笠舞等;另有別具一格的鼻蕭、樹葉吹奏、竹木打擊樂等。
【 黎錦 】
古稱"吉貝"布、"崖州被"、"棉布",是黎族的一種特色花布,遠在春秋時期就盛行,是中國最早的棉紡織品。黎族人民採用木棉花蒴果內的棉毛、薴(zhu)麻纖維,及分別來自於美洲和印度的海島棉、巴西木棉、大陸棉和樹棉等灌木類棉花,以織綉、織染、織花為主,刺綉較少,用天然植物色素作顏料,紡織成一種特色花棉布(以麻、棉分別做經線和緯線)。因木棉又名吉貝,故黎錦也叫吉貝。黎錦精細、輕軟、潔白、耐用,古語稱"黎錦光輝若雲"。宋朝以前黎族人的棉紡織技術領先於中原漢族,後來灌木類棉花逐漸由海南島傳入中國南方,元朝時黃道婆又將黎族的紡紗、織布等技術加以改進傳播到內地,迅速推動了長江下游棉紡業的發展,掀起了被海內外學者稱譽的持續數百年的"棉花革命",使棉織品取代麻織品成為生活必需品,黃道婆也成為中國紡織業的始祖。(參見"南山文化旅遊區自助導游"和"木棉樹"解說)
【 服飾 】
對襟上衣和筒裙,加各種飾物。
【 竹筒飯 】
用山蘭米(一種旱稻)配肉類為原料,放進新鮮竹筒中,以炭火烤焦綠竹即熟,是黎家人出遠門、上山、待客之食用佳品。
【 甜糟、山蘭玉液 】
用黎族特產山蘭糯米發酵,半個月便可製成甜糟;如果將甜糟裝在壇里深埋在芭蕉樹下,一年後酒呈黃褐色,二三年則顯紅色甚至黑色,其時甜糟已經全部化為漿液而變成山蘭玉液(山蘭酒),黎家人稱之"biang",被譽之為黎族"茅台"。山蘭酒匯集黎山大自然之精華,消食去滯、愈傷生肌、滋補養身、去濕防病、駐顏長壽,每逢賓客蒞臨、重大節日或婦女坐月子,便以此為禮,用細竹竿插入壇中吸食。
〔苗族〕
【 歷史 】
苗族同黎族擁有共同的祖先--東部、南部的蚩尤各氏族部落,被黃帝、堯、舜、禹以及以後朝代兼並、驅趕,逐漸向南、向西南躲避於山嶺;明代嘉靖、萬曆年間,從廣西調防來海南島戊邊的苗族士兵撤防後留了下來,後代變成了現在的苗族,上島歷史已有400 多年,人口約6萬人。
【 范圍 】
與黎族同居島的中南部山區,因為入居海南島時間較晚,加之人少勢弱,往往在黎族的居住區里見縫插針,或生活在深山密林之中。
【 住宅 】
茅草蓋頂的金字型房屋。
【 節日 】海南苗族與黎族同有農歷三月三節。
【 蠟染 】
是苗族古老的印染工藝,用蠟刀蘸蠟液於白布上繪圖,再浸入藍靛缸染色,然後水煮脫蠟,即顯出藍底白花紋布。
【 服飾 】
頭用紅綢帶,或蠟染,或刺綉花角巾束髻;上身為無領、開右襟的青色上衣,束紅綢腰帶;下身是短裙,扎有綁腿。
【 五色飯 】
在三月三節慶時家家製作。有紅、黃、藍、白、黑五色,皆用桑葉等植物汁液作天然色素拌於糯米中,然後放進特製的木蒸籠里蒸成。五色飯色彩鮮艷,清香可口,是開胃去火的清涼美食。
回族
【 回族起源 】
回族古稱回回人,皆為穆斯林,信仰伊斯蘭教,其祖先是阿拉伯人與漢族等民族通婚的後裔。
【 海南回族 】
西漢(公元1世紀)以後,沿"海上絲路"乘船來華貿易的外籍伊朗(古稱波斯)、阿拉伯(大食國)穆斯林在海南休整、補給物品和淡水,或遇台風避難滯留,或遭海盜掠劫上岸,形成海南的回族雛形;宋末元初,忽必烈元軍南征越南中部古國占城("海上絲路"另一個中轉站),占城大批回族被迫移居海南島;還有一小部分回族由中國大陸遷居而來。現居廣東、福建、江蘇等沿海城市的回族均是當時由"海上絲路"通商口岸登岸的穆斯林的後裔。
【 西北內陸的回族 】唐朝時(公元7世紀中葉)就有阿拉伯、伊朗穆斯林陸續來中國經商而定居,到了公元13世紀初成吉思汗西征時,中亞各族穆斯林、波斯人、阿拉伯人被大量充軍遷徙而來,與當地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通婚後繁衍下來,現居甘肅、寧夏、新疆、陝西、河南、山東、雲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