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中國古村落的旅遊發展

中國古村落的旅遊發展

發布時間: 2021-03-08 23:21:49

⑴ 求論文高手,急需一篇名為【中國古鎮古村落的發展模式】的1000字左右的論文

悠悠中華五千年,散落在各地的古村落是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見證,是中國農耕文明的結晶,是鐫刻著人類智慧光芒的活化石。而隨著工業文明的迅速發展,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現代演進,許多歷史街區、古鎮、古村落不是正在被人們漸漸遺忘,就是主動的被拆除而向現代城鎮發展。
目前,中國幾乎所有城鎮一味追求GDP的快速增長,而舍棄了文化DNA的保護,這是一種畸形的發展,這種發展模式是應該值得深刻反思的。一個城鎮的消失有兩種方式:一是自然因素,火山噴發或者是沙漠侵蝕;二是人為因素的破壞,拆遷和所謂的現代化進程。近些年,古鎮保護非常熱,其內在的動因是開發旅遊,追求經濟價值。但是遺憾的是,在旅遊開發的過程中,往往忽視了度的問題,而導致實際上對古鎮帶來了很多的破壞。因此只有正確處理好追求GDP和保護文化DNA之間的關系,才能真正探索出古城鎮發展的新路徑。
合理追求GDP的增長,重視教育與醫療的公平,搞好能源和環境治理,走出片面追求 GDP增長的誤區,不能單單為了經濟的增長,而忽視資源的浪費和以環境的惡化為代價。保護文化DNA,切實保護傳統文化的靈魂核心,也就是傳統文化中經典的精髓,並使之有所再現和展示。
保存我們的歷史文化遺存,就像保存人類的DNA一樣。文化是人類歷史的活化石,文化的發展是人類演進和發展的縮影。變異使文化具有了新的更強的生命力,但不能突變,突變會使文化走向歧途,最終走向滅亡。傳統文化只有不斷改進,不斷吸收現代文明的精髓,不斷創新,才能夠推陳出新,與時俱進。

⑵ 古村落,古民居旅遊開發的幾種模式

古村落的商業價抄值直接體現襲在旅遊價值上,旅遊開發被認為是當前保護古村落兼具經濟效應、社會效應與文化效應的有效方式。前瞻產業研究院梳理當前古村落與古民居保護的模式,常見的有以下五種,各有利弊,也就各有適應的空間條件。
第一種:「畫地為牢」——文物建築就地保護。對一些具備了極高歷史文化價值和藝術審美價值的文物古建築,列入區、縣、省、國家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少數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第二種:「異地再生」——瀕危建築易地保護。易地保護是指將具有突出價值的鄉土建築遺產因客觀的、非遷建無以就地的種種原因,通過拆解重裝的方式,嚴格按原樣另選他處建造。
第三種:「靜態定格」——居民外遷式古村落保護。由於易地保護從某種程度上喪失建築遺產「原真性」,喪失歷史信息「完整」性,全面保護作為另一種古村落保護模式,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實踐。
第四種:「舊瓶新酒」——功能更新式古建築保護。對古建築單體內部進行改造和建築外環境改造。內部改造一般包括對廚房的現代化改造,整治給排水系統,添置浴室衛生間,基本上保持了原有風貌。

⑶ 什麼是古村落旅遊

古村落是古老的小村比如安徽的世界遺產西遞,宏村(徽派建築最好的表現)麗江,鳳凰,婺源是古城不是古村!新華書店有:中國古鎮游,中國古村落游,中國古城游(都是什麼中國100個古(村)什麼的)可以去看看哦

⑷ 古村落旅遊開發有哪些方向

農家樂,吃飯、採摘、釣魚、土菜等都是特色。
旅遊,山水、花草等都是開發的重點。
人文景觀,歷史淵源等、名人古跡等都是開發的項目。

⑸ 國內古村落研究現狀

總體來說有以下的幾塊,有興趣可以繼續探討。
1.古村落開發與保護
2.古村落旅遊資源開發利用(資源探析、價值評價及模型)
3.古村落的歷史文化價值
4.古村落建築與文化(建築特徵、宗教文化)
5.古村落開發模式(博物館、商業開發、原始開發、社區參與等)
6.古村落選址與布局(梳式布局、圍攏式布局、圈式布局、密集式布局等等)
7.古村落分布現狀
8.古村落與古城、古鎮的異同

⑹ 古村落旅遊的開發與保護該如何進行

古村落旅遊的開發與保護-綠維創景-指出,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首先需要了解古村落旅遊開發的特點,包括以下幾點:
1、旅遊開發處於初級階段:古村落的旅遊開發相對較晚,除少數幾個古村落外,一般都是在20世紀90年代以後順應我國旅遊業的迅速發展而得到開發的,還處於初級階段,主要表現在古村落的民居旅遊點往往都是只經過簡單處理後就開門接客,旅遊經濟效益在部分古村落雖然初見成效,但旅遊開發的帶動作用還不是很明顯,總體來說對飲食、住宿、購物等的發展未帶來很大影響,門票收入是其旅遊收入的主要部分,通過旅遊開發獲得收益的也還只是極少數的村民。
2、具有獨特的旅遊資源:古村落至少是民國以前建村,保留了較長歷史沿革,即建築環境、建築風貌、村落地址未有大的變動,具有獨特的民俗民風。我們目前所見的古村落跟遺址不同,它是農村鄉土環境的重要活見證,是鄉村建設和發展的歷史縮影,也是傳統文化的凝固和遺跡。古村落可以使人從現代都市的喧囂中走出來,進入一種田園牧歌式的古老空間,去感受「小橋、流水、人家」那種恬靜、淳樸、和諧的自然情調,領略東方文化的獨特神韻。濃厚的鄉村文化和古村落建築特色交織在一起,使古村落旅遊具有顯著的吸引力。
3、古村落一般由於地理位置比較偏遠幽靜,交通不太發達,因此與其他知名度高的人文旅遊勝地相比遊客數量不多,現代社會的喧囂和商業氣息都還沒有進來,古村落里的居民大部分仍照常生活,民俗風情都保留的較為完整。但同時,也由於古村落里的生活方式與現代社會迥異,基礎設施也不太完善,這在一定程度上給遊客帶來了諸多不便,再加上交通的不便,這些都給古村落的旅遊開發和宣傳帶來困難。
4、古村落旅遊資源的易損性決定了古村落旅遊開發還要注意保護和開發相結合。古村落對外開放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現代生活的刺激,古村落的居民也在向現代化生活邁進,這會使古村落發生很大改變。而保護古村落,目的是正為了延續古村落的獨特價值。 古村落的保護應立足於古村落歷史的悠久性,古村落的完整性,建築的鄉土性,環境的協調性和典型文化的傳承等方面進行全面的保護,這樣,傳統古村落的價值才不會受很大的影響。「以游興村,以游保村」,旅遊收入的增加,也使當地政府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古村落的修繕和環境的整治,這也是古村落旅遊的生命力所在。

⑺ 中國傳統古村落的保護和開發利用問題上的幾點思考

1.解決古村落產權困擾,建立和完善古村建設開發的管理工作機制
產權問題是古村落保護困擾已久的難題。目前不少古村成為空心村,保護、修繕工作難以開展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古村中大部分老建築都屬於私人所有,修繕所需大量資金,村民自己沒有承擔能力,同時也缺乏對老建築進行保護和維修的動力,但如果是由政府投入進行修繕,一方面古村落中大量的老建築需要修復,政府未必能承擔大量的資金,而另一方面老建築的所有權並沒有改變,用公共資源用於私人物業的修繕存在不合理,在現實中很難開展。
為解決古村落中的產權問題,部分古鎮古村落的保護開發中都傾向於採取通過收回老建築的產權進行保護開發。
2.統籌新村和古村建設
新村、古村統籌建設應首先明確定位新村和古村的不同功能,做好相互銜接,其中一個重要思路應該是「利用古村吸引遊客,利用新村完善的設施服務遊客」,一方面要保護舊村的原生態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舊村的歷史文化價值,開發旅遊特色資源;另一方面是做好新村的規劃、整治,為村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並建設完善古村旅遊服務的各項設施,如餐館、旅店、商品等,這些設施應大部分建在新村,避免在古村過度的建設而破化古村的古樸氛圍。
3.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推進農村城市化進程的號角吹響了神州大地,各項政策和措施紛紛出台。我們認為農村城市化建設的精髓和關鍵在於完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不能片面地理解為農村的拆舊建新,絲毫不保留農村的特點。我國很多農村的城市化多為大拆大建,將原來很多富有鄉村韻味及歷史價值的元素無形中抹殺,興建了大量現代的建築,使大部分村莊千篇一律,沒有了自己的特色和歷史底蘊,這也是當今農村城市化建設過程中的一大誤區。
完善的農村基礎設施是農村經濟社會持續發展,農民生產生活改善,傳統文化保持活力的重要物質基礎。現階段我國大部分村鎮(鄉村)的基礎設施不完善是城鄉環境反差較大的一個重要表現,同時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長期以來,由於一方面政府的相關職能部門對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沒有一抓到底,很多村鎮(鄉村)的基礎設施建設處於管理真空狀態;另一方面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投入不足,以各種臨時性的補助居多,而沒有一個穩定、持久的財政投入機制,致使我國村鎮(鄉村)的基礎設施建設遠遠較城市滯後,歷史欠賬較多,不能滿足現代人日常生活的需要。要縮小城鄉差別,加快農村城市化進程,首要就是完善農村的基礎設施,主要包括道路、下水道、飲水工程、電網改造、網路通信等方面。
對古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應該以保護古村的整體風貌為前提,改善居住環境。古村內的麻石巷道、紅粉石巷道是古村建築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進行保護,切不可全部鋪上水泥或大理石,對部分破爛,凹凸不平的古巷道可進行平整,固定石塊,清理雜草碎石,完善路燈等照明設施;對排水系統的整治應維持原狀,不進行上蓋密封,以清理淤泥雜物、疏通渠道為主,以保留巷道特色;對供電線、網路線、電視信號線等應盡量埋底鋪設,避免亂拉亂扯。
新村的基礎設施應按較高的標准進行建設,以滿足村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及未來一段時間的需求。
4.維持古村的整體風貌,對老建築進行適當修繕,採取措施活化
結合股份合作式模式,對所有的古建築進行詳細的摸底調查,登記造冊,詳細了解古村內每棟老建築的現狀如權屬、破損程度、市場價值、需修繕的工作量、資金投入量等,在進行全面普查的基礎上聯合有關文化部門,聘請專業的設計單位,制訂老建築的詳細修繕方案,一是在保留原有建築風貌前提下,採取原來的特色建築材料和傳統的建築工藝,對老建築進行適當修葺和改裝,維持老建築原來的古樸外觀和建築裝飾;二是可根據老建築的用途,在盡量保留原有建築結構和風格的前提下,大力改善內部的生活設施,如廁所、水電、網路、照明等,滿足現代日常生活、辦公的需要。
古村內的老建築長期空置,將不利於古村的保護和文化的傳承,因此除了對老建築進行修繕外,還需結合古村的發展方向,在完善老建築內部現代設施的基礎上,採取各種手段合理活化古村內的老建築。
在古跡、古建築活化方面,北京、香港都有許多值得借鑒的例子。如北京皇家糧倉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色建築,始建於明永樂七年(1409年),是目前全國僅有、規模最大、現狀保護最完好的皇家倉廒。歷經600年滄桑,如今的「皇家糧倉」成為一座展示文化與時尚的會所,承辦新聞發布、慶典、論壇、年會、首映、演出、酒會等商務活動。北京三里屯1949會所原是1949年北京機電研究院在這里開設了一家紅磚廠房的工廠,在荒棄多年後,經過改造,成了中西合璧的酒吧及餐廳綜合建築,為人們提供了一個鬧中取靜的休閑去處。皇家糧倉、1949會所的做法對南社古村古建築的活化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5.結合傳統的風俗習慣,加強古村的文化建設
文化保護和建設是古村保護開發的一個重要內容。隨著原居民逐漸遷出古村,古村的生活氣息、傳統文化不可避免地逐漸流失,最終使古村變成一個只有歷史建築物,而沒有軟文化的空殼。在馬丘比丘憲章中關於文物和歷史遺產的保存和保護部分中提出「城市的個性和特性取決於城市的體型結構和社會特徵。因此不僅要保存和維護好城市的歷史遺址和古跡,而且還要繼承一般的文化傳統。一切有價值的說明社會和民族特性的文物必須保護起來。保護、恢復和重新使用現有歷史遺址和古建築必須同城市建設過程結合起來,以保證這些文物具有經濟意義並繼續具有生命力。」
加強古村的文化建設一個重要的措施是要給傳統文化注入活水的源泉。為傳統文化注入活水的源泉就是為了保留並延續原生態的生活氣息、風土人情、傳統習俗,使其與現代文明適應,在村鎮(鄉村)的不斷建設、發展中傳承下去,並散發出新的活力,而不僅僅是保護和修繕其物質載體——原來的古村落、老建築,否則將會陷落「有文物沒文化」的尷尬。
6.加強對古村周邊自然環境資源的整治利用,營造與自然和諧融合的氛圍
古村落的自然地理環境反映了祖先在建村立圍時的智慧。因此古村落自然地理環境的保護和整治也是古村落的保護開發一個重要方面。充分利用自然環境資源,營造親近自然的氛圍,開辟生態旅遊對於古村落的開發也極具意義。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