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土族民俗文化旅遊
1. 青海有哪些適合體驗特色民族風情的旅遊景點
青海適合體驗特色民族風情的旅遊景點有塔爾寺。塔爾寺具有特色民族風情——宗教風情。
塔爾寺與西藏的甘丹、哲蚌、色拉、扎什倫布寺和甘南的拉卜楞寺並稱為我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是格魯派創始人宗咯巴誕生的地方。由於寺院規模宏大完整,交通方便,已成為人們游覽參觀藏傳佛教寺院最集中的地方和青海省最主要的旅遊勝地。壁畫、堆綉和酥油花為塔爾寺的藝術三絕。塔爾寺是國家4A級旅遊景點,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其中,大金瓦殿和大經堂為全寺主體建築。大金瓦殿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建築面積456平方米,上下三層,飛檐四齣,各抱形勢,歇山式金頂,覆以鎦金銅瓦,牆面用琉璃瓦砌成,圖案精美,殿內紀念宗喀巴的大銀塔,譽為「世界一庄嚴」,殿堂正門上方懸有清代乾隆皇帝親題的「梵教法幢」匾額。
大經堂始建於明萬曆四十年(公元1612年),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遭火焚後重修,總面積為2750平方米,經堂內長柱18根,短柱90根,皆用特製地毯包裹,地上鋪設地氈坐墊,可供3000僧人集體誦經,正西方供有無數佛像、藏文經典,設有0、班禪以及寺院法台座,柱間滿掛各種堆綉的卷軸畫。
2. 青海的土族民俗風情
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一個淳樸勤勞而又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主要居住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境內和青海東部地區的民和、樂都、大通、湟源、同仁縣,以及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和永登縣等地。
土族民間盛行各種曲調優美的民歌,情節動人的口頭文學,如敘事詩、民間故事,以及「花兒」、「安昭」等。土族山鄉還盛行專門賽歌的「花兒會」。「花兒會」多在每年農歷二月二、四月初八、六月初六、七月十五舉行。屆時方圓數百里的群眾、成千上萬的民間歌手和正在熱戀之中的青年男女,從四面八方匯聚到「花兒會」上,盡情地賽歌。「花兒會」一般舉行3天。
互助土族自治縣位於青海省東北部,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結合部,境內山川相間,地勢北高南低,海拔2100--4374米之間。縣城威遠鎮距省會西寧市30公里。截止1999年,總人口36萬多人。有土、藏、回、漢等11個民族。其中土族6萬多人。
土族服飾
土族服飾,各地不盡相同。互助、樂都、大通一帶的土族服飾,仍保持傳統習俗,但也有很大的發展變化。民和地區已基本漢化,同仁地區則已基本藏化。
土族的男子服飾,以短為主,長短結合,青年人的襯衫、腰帶、鞋襪都要綉花。青年婦女的夏裝是長短結合,在家裡一般穿長衫,在田間一般穿短衣。她們的白布汗褂大衣襟的胸前鑲方塊綉花布(漢語叫"胸花"),袖口有二寸多寬的黑布鑲邊。腰間系采綢或綉花棉布帶子,足蹬淺腰鞋,鞋面綉花。頭戴"拉金鎖"翻邊氈帽或禮帽,有的還在禮帽上插上花。
土族婦女的長衫,有單的,有夾的,還有上棉的,土族語分別?quot;年昂"、"汪西日"、"郭登"。袖子上套有用紅、黃、綠、紫、黑色緞料堆制的花袖筒,土族語叫"綃藻"。婦女們的褲子,一般為藍色長褲,並套上褲筒。未婚姑娘為大紅色,已婚婦女為黑色,四十歲以上的婦女不再用了。褲筒邊沿為藍白色夾縫。褲子上面還要穿百褶裙,互助等地為大紅色,民和地區為 緋紅色和綠色。老年婦女都穿長衫,套一件黑色藍色鑲邊坎肩。
土族婦女的頭飾繁多,原來有"馬鞍"型、"三叉"型、"鏵尖"型和"干糧"型等。到了四五十年代,互助等地又開始講究"土人頭"、"藏民頭"、"達子頭"、"漢人頭"。土族婦女中的"藏民?quot;,夏季戴禮帽,冬春戴狐皮帽。頭發梳成兩個從頭頂到辮梢,由紅、白彩珠串連起來,辮梢連綉花辮套,辮子垂至膝蓋以下。穿長衫、長褲,勒綢、布綵帶,蹬綉花鞋。"達子頭",戴翻邊黑色氈帽,穿長衫、長褲,勒綢、布綵帶,蹬綉花鞋。
輪子秋
輪子秋是土族人民勇敢、智慧、團結的結晶和象徵,也是土族男女老幼喜聞樂見並踴躍開展的傳統活動。關於輪子秋的起源,有一則美麗神奇的傳說。相傳土族先民為了尋求生活的出路,先後用青龍和野牛犁地,都失敗了。最後用黃牛耕地,"犁了南灘犁北灘,灑下金子般的青稞種子"。秋天,製作木車,運送收割的莊稼。當最後一車麥捆運上場時,車子翻了,只見兩個凈肚娃娃在朝天的那扇車輪上飛舞,口唱豐收的家曲《楊格嘍》。
3. 如何利用民俗文化為旅遊添彩
旅遊文復化化,這不只是為制旅遊增添些「文化」味道,而可以說貫穿在旅遊「食宿行游購娛」的全過程之中,甚至也運用於旅遊產品開發與營銷的整個階段,比如藉助於王勃的《滕王閣序》而使滕王閣名滿天下,這從某種意義上看就是文學作品以其傳播性強的特點而發揮著營銷的功能,就當下很多人是因為這首詩詞才去滕王閣觀光攬勝,文學符號遠遠超越文本意義
4. 淺談民俗文化的旅遊價值
民俗文化是一種人文旅遊資源!民俗文化在本質上是一種帶有鮮明特點的溝通傳統與現版實,物質權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間聯系的反映民間地域社區人群的共同意願.民俗是人類的一種基礎文化,這時長期以來不斷的消化吸收人類各種文化因素的過程中,不斷的被過濾,篩選和沉澱,從而凝聚在民眾的心理機構中的深層文化,是創造民俗文化的基礎和前提!民俗文化在現代的旅遊資源中佔有不可代替的地位!
5. 為什麼要發展民俗文化旅遊
因為發展民俗文化旅遊可以傳播城市信息、推介城市形象、促進城市文明、發展城市經濟提升國家、地區綜合競爭力。
6. 土族有哪些風俗習慣
土族人家的院中,住房的位置根據大門的方位和陰陽五行、八卦等確定。家境較好的人家的主房,蓋的是正脊五檁、二架七檁的大房、前後出檁的過廳。房屋木件大都為畫棟雕梁。其它住房都是土木結構的小平房。高寒地區的土族,除了夏天,人們大都睡熱炕。熱炕有兩種,炕面用泥做的叫泥炕,炕面用木板做得叫板炕。
土族人民的祖先,在青海東部定居以來,起初從事畜牧業生產,以肉食、乳品為主食,轉為農業生產後,傳統的游牧民習俗仍然保留著,如喝奶茶、喝酥油茶,吃酥油炒麵,吃大塊肉、喝大碗酒。因青海東部海拔高,氣候乾旱,農作物只能種植小麥、青稞、蠶豆、豌豆、洋芋、油菜等。
土族人民特別注重禮節,人們相逢時互相問好致安。春節、端午節、中秋節,親友之間相互拿上自己做的食品拜節。家裡打庄廓、蓋房子、安大門、生孩子出滿月、姑娘出嫁、娶媳婦都要邀請親友來賀喜。土族人民熱情好客,說是「客來了,即福來了」,對長輩及貴客尤為尊敬。在節日里或責客來時,在大門口先敬客人三杯酒,叫做「進門三杯酒」,然後請客人進門引至正房炕上按年齡或輩份大小就坐,主人要敬客人三杯酒。叫「吉祥如意三杯酒」,不能喝酒的客人,用無名指蘸酒對空彈三下也可。此時主婦恭恭敬敬地把做好的飯菜用木盤端上來,勸客人享用。在客人出門時,要敬三杯酒,叫「上馬三杯酒」。
春節是土族人民最隆重的節日,節日前從臘月二十三送灶神就開始准備,打掃房屋、縫制新衣、殺豬宰羊、烙、炸蒸饃等。春節一般要過十多天,除夕那天,把院落房屋打掃一遍,貼上錢馬、春聯、年畫,然後吃年飯。晚上有的講故事。有的飲酒唱歌,直至通宵達旦。大年初一,男人們登上高山煨桑、「放鹿馬」(「煨桑」,漢藏合壁詞語,意為煙祭。「鹿馬」是一種印了飛馬的五色方塊紙,在山頂迎風飄灑,表示順運)。小孩、婦女就開始穿節日盛裝,待東方朦朦發亮時,家族間、鄰友間相互拜年。過年期間,男女老少集中在較寬敞的巷道或打麥場上,轉輪子秋,踢毽子,打毛蛋(羊毛絨球),跳安召舞,一直到過了正月十五才結束。
除了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土族人家過得也比較隆重。五月初五那天,人們喝雄黃酒{青稞酒中放雄黃},吃涼粉、涼面。男女老少都要穿節日盛裝,系「鎖兒」(用彩色絲線系在脖子、手腕和腳腕),兒童還佩帶香包。中秋節提前一兩天做大月餅,月餅表面上要用面做上各種圖案,月餅以大而美觀為佳,做的月餅一定要給親朋好友贈送。中秋節晚上要在院中間擺上方桌,獻上月餅和瓜果,點上青油燈,煨桑,迎接月亮出來,現在接月亮的習俗已慢慢消失,以全家大小團圓歡樂為主。
土族的婚禮儀式,自始至終都是用歌聲來表達內容的,猶如一部輝煌的歌劇,又像一部舞劇,「安召」優美的舞姿貫穿始終。土族婚禮是本民族文化、宗教、生活習俗及民族特性方面的總體反映,是研究該民族物質形態和精神形態的重要依據。(來源:騰訊旅遊)
7. 誰有關於土族民俗的資料
1、婚嫁,土族的婚姻,一般分提親、定親、送禮、婚禮儀式、謝宴等程序。儀式專隆重熱烈,自始至屬終都在載歌載舞中進行。
2、喪葬,火葬是土族傳統習俗,除對夭折的小孩實行天葬,民和縣土族多行土葬外,一般都行火葬。
3、中秋節,互助地區的部分土族忌諱過中秋節,中秋之夜往往向月亮打一把灰。
4、納頓,是民和縣土族人民喜慶豐收的節日,因為納頓的狂歡起自農歷七月,故也稱為「七月會」。「納頓」是以各個村社為主體的群體活動,從夏末麥場結束時,一直持續到秋天,歷時近2個月,所以有人稱之為「世界上最長的狂歡節」。
5、佑寧寺觀經會,亦稱觀經法會,土族語稱「藍迦」。土族傳統廟會,流行於青海互助縣等地。每年夏歷正月初二至十五日,六月初八至初九日舉行。
8. 民俗文化的旅遊價值
民俗文化是一種人文旅遊資源!民俗文化在本質上是一種帶有鮮明特點的溝通傳統與現實,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間聯系的反映民間地域社區人群的共同意願.民俗是人類的一種基礎文化,這時長期以來不斷的消化吸收人類各種文化因素的過程中,不斷的被過濾,篩選和沉澱,從而凝聚在民眾的心理機構中的深層文化,是創造民俗文化的基礎和前提!民俗文化在現代的旅遊資源中佔有不可代替的地位!
9. 民俗文化對旅遊的作用
民俗是一種民間傳承文化,屬於民族的傳統文化,它的根脈一直延伸到當今社會的各個領域,伴隨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生活繼續向前發展變化。近年來民俗旅遊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因為民俗旅遊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旅遊,它能滿足遊客"求新、求異、求樂、求知"的心理需求,成為旅遊行為和旅遊開發的重要內容之一。
民俗是溝通傳統和現實、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紐帶,它能反映民間地域或社區人群的共同意願,並主要通過人作為載體,進行世代相同和繼承的具有鮮明特點的文化現象,可以用「民俗文化」來概括。民俗文化是廣大勞動人民所創造和傳承的民間文化,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文化不是落後地區的奇風異俗,不是窮鄉僻壤的「專利品」,也不是古老部落的「土特產」。民俗文化是遍布於任何地區、任何人群、任何形式的社區的文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