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部生態文化旅遊園
『壹』 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介紹
2008年11月,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戰略決策,在著力開展國家批準的「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建設,長江中游城市群的同時,運用後現代理念,激活鄂西地區豐富的生態、文化等資源優勢,破解交通、體制、機制等瓶頸障礙,協調組織建設「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使其成為國內著名、國際知名的旅遊目的地,以推進鄂西地區經濟社會更好更快地發展。這既是湖北從長遠謀劃區域統籌協調,創造性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項重大戰略,也是湖北應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確保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一項重大舉措。
『貳』 紀南生態文化旅遊區松柏村4組拆遷到哪裡
您好!
現在還沒有文件下來,所以暫時還不知道。
望採納,謝謝
『叄』 國家生態文化旅遊示範區 什麼政策
地方政府財政撥款,減征稅費。飛游休閑網為您解答。
『肆』 文化旅遊島旅遊攻略 黃河三角洲生態文化旅遊島怎麼樣
旅遊注復意事項:制
1、周密的旅遊計劃:事先要制定時間、路線、膳宿的具體計劃和帶好導游圖、有關地圖及車、船時間表及必需的行裝。
2、常用小葯包:外出旅遊要帶上一些常用葯,因為旅行難免會碰上一些意外情況,如果隨身帶上個小葯包,就能做到有備無患。
3、注意旅途安全:旅遊有時會經過一些危險區域景點,如陡坡密林、懸崖蹊徑、急流深洞等,在這些危險區域,要盡量結伴而行,千萬不要獨自冒險前往。
4、講文明禮貌:任何時候、任何場合,對人都要有禮貌,事事謙遜忍讓,自覺遵守公共秩序。
5、愛護文物古跡:旅遊者每到一地都應自覺愛護文物古跡和景區的花草樹木,不任意在景區、古跡上亂刻亂塗。
6、尊重當地的習俗:俗話說:「入鄉隨俗」。在進入少數民族聚居區旅遊時,要尊重他們的傳統習俗和生活中的禁忌,切不可忽視禮俗或由於行動上的不慎而傷害他們的民族自尊心。
7、注意衛生與健康:旅遊在外,品嘗當地名菜、名點,無疑是一種「飲食文化」的享受,但一定要注意飲食飲水衛生,切忌暴飲暴食。
8、警惕上當受騙:目前社會上存在著一小部分偷、詐、搶的壞人,因此,「萍水相逢」時,切忌輕易深交,勿泄「機密」,以防上當受騙造成自己經濟、財物上的損失。
『伍』 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旅遊區
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是由襄陽、荊州、宜昌、十堰、荊門、隨州、恩施、神農架8個市(州、林區)構成的圈域。包括兩個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陽市、宜昌市、湖北省唯一少數民族自治州:恩施州,16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兩個世界文化遺產,武當山、明顯陵、長江三峽、古隆中、襄陽城、荊州古城、昭君故里、曾侯乙墓編鍾、龍船調等諸多令人心動的文化旅遊符號。
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人口總量2962.36萬人,佔全省6141.88萬人的48.23%,版圖面積127952平方公里,佔全省185900平方公里的68.83%。受地理環境、交通制約、產業分布等因素的影響,集老、少、山、邊、庫區為一體, GDP只佔全省的40%左右。 當然,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不是一個單純的旅遊圈,而是一個以旅遊為切入點,全面發展經濟社會的一個橫向整合圈、縱向跨越圈、系統綜合圈。
構建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僅就旅遊發展而言,至少需要破解五大瓶頸因素:
一是交通瓶頸制約嚴重。鄂西的旅遊資源大多分布在「老、少、窮、庫」等山區,交通、通訊、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公共服務設體系不健全,導致旅遊目的地尚未真正形成,過境游、接待游、出差游等現象突出。 景區公路等級低。鄂西地區到核心景區的高等級公路少,不少景區景點之間是「斷頭路」「回頭路」,路況較差。武當山-神農架-宜昌之間距離不足400公里,由於道路等級較低,通達時間達8小時以上,導致景區分立、市場分割,三地旅遊資源難以集成規模效應。據對神農架、武當山兩地遊客行程調查統計,80%遊客因交通不夠快捷,游完一個景區就原路返回。 連接省外的快捷通道不暢。如宜昌、恩施與重慶、張家界和湘西等地區之間缺少快速通道對接,鄰省國際級風景區的客源因交通障礙難以流入鄂西。鄂西地區雖有機場,但缺乏起降大型客機的條件,不僅無直飛國際航班,飛國內各省會城市、旅遊城市的航班也少,區域外遊客進出難仍比較嚴重,一些高端遊客望而卻步。
二是配套設施建設滯後。鄂西地區大部分是山區,一直以來各地對旅遊的財政投入非常有限,許多景區的通訊、市政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落後,食、住、娛、行、購、游的配套水平較低。眾多森林公園基礎設施建設更是落後,可進入性很差。
三是資源開發水平不高。鄂西旅遊資源豐富,但旅遊業規模不大,吸引遊客較少,而且遊客的消費度低。鄂西80%的遊客是「一日游」,遊客平均消費500元,消費額僅達全國平均水平的70%。 旅遊資源整合不夠,存在行業分割、地方分割問題,缺乏統一規劃和有效合作,各自為政、分散經營,旅遊市場無序競爭嚴重,有的地方甚至出現惡性競爭;各地仍習慣於孤立地發展旅遊,旅遊業與其他產業缺乏有效銜接,大旅遊產業體系尚未建立;資源深度開發不夠,還停留在簡單的觀光旅遊和淺層次休閑度假功能上,對文化內涵和地域文化價值的挖掘與創新不夠,有特色的旅遊產品少,附加值低。如武當山道教文化旅遊缺乏深度開發和包裝,遊客尚停留在看山、看廟的觀光游層面,無法滿足遊客體驗道教文化的深層次需求,仍未形成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品牌和產品。對旅遊資源的保護也不夠。如,清江闖灘曾是國內品質最高的水上漂流項目,恩施過去有很多瀑布、峽谷和溶洞景觀,都因為開發水電站而不復存在。
四是市場運作能力較低。一方面,缺乏高水平的市場化包裝和營銷。各地在對外宣傳和旅遊策劃上往往各自為政、手段落後,旅遊知名度較低。多年來,鄂西旅遊業依舊停留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和「等客上門」的粗放型經營階段。另一方面,缺乏規模大、實力強的旅遊業市場主體。湖北大型旅遊企業不多,省內尚無一家本土上市旅遊企業。由於旅遊開發項目普遍投入小、運作能力低,一些景區因自身無力開發,又找不到有實力的開發企業,只好允許小業主、小商人低水平開發,或出讓土地給某些部門、單位建招待所。
五是存在體制、機制性障礙。一些景點、景區管理體制不順。旅遊部門和文化、環保、建設、林業、國土等許多部門職能存在交叉,同一個景點多頭管理;跨區域景區往往因行政障礙影響資源整合、協同發展。如,大洪山地跨荊門、隨州三個縣市區,旅遊發展規劃由誰牽頭至今難以確定。同屬神農架林區的不同景點,由於條塊分割的景點管理體制,分屬於不同部門各自發展,協調管理難度非常大。投入、經營機制也不夠靈活。大部分地區在旅遊開發投入機制上仍是政府主導型模式,市場化、產業化、組織化程度不高,吸引社會資本能力不強,投入能力不足。有的景點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產權不清,不利於市場化運作;有的景區思想不夠解放,缺乏資源整合、市場合作理念,開發經營方式單一,直接影響旅遊產業的發展活力。
建設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社會系統工程。湖北省委、省政府已明確發展目標:要通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創新體制機制,力爭用五至十年的時間,改變鄂西地區的現狀,使其成為集生態觀光、民俗體驗、康體娛樂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圈、生態文明圈、科學發展圈,並以此促進這一區域乃至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2009年,湖北省在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開工建設十堰至宜昌鐵路工程、神農架機場、武當山旅遊擴復建工程、清江畫廊整體開發項目、神農架生態保護與利用景觀建設工程等12個重點工程,總投資1222億元。 2008年7月10日,湖北省委、省政府支持民族地區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恩施現場辦公會議,會議期間,湖北省委省政府領導指示開展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建設規劃工作。7月13日,湖北省發改委啟動規劃工作。
2008年7月23日,省發改委向省委書記羅清泉、省長李鴻忠、常務副省長李憲生、分管旅遊的副省長田承忠以及其他省領導李春明、張岱梨、段輪一等上報了草擬的《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規劃綱要》。
2008年7月24日,8月18日,8月26日,湖北省委政研室、省政府辦公廳聽取湖北省發改委等單位書面匯報,確定「5個1工程」:1個領導小組 + 1套規劃 + 1個綱領性文件 + 1批建設項目庫 + 1個投融資平台。
2008年7月28—29日,省委九屆四次全會強調提出,要著力構建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2008年11月18日,《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建設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決定》(鄂發〔2008〕16號文)。 按照《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建設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決定》(鄂發〔2008〕16號文),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基本內涵是「以豐富的生態文化資源為基礎、以發達的旅遊業為引擎,推動區域聯動、資源整合、整體開發、互利共贏,促進鄂西地區又好又快發展,加快湖北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努力構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從這里可以看出,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不是簡單的旅遊圈,而是從根本上以人為本、在方法上更加科學的復合圈。這樣認識和打造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就與共產黨的宗旨、執政為民的理念和國際上關於生態文化旅遊的定義相一致。
『陸』 子房洞文化旅遊生態園怎麼樣
漢留侯張子房故地,墓碑、子房廟,半山石洞,子房洞,深90餘米,山頂古代軍事防內御建築遺容跡,山下有古黃連樹周長四米,東南方上山,東面有子房墓,子房庵遺址,山後是門牙風景區,沿山頂東走,有風光帶,自小道而下,直達諒灣泉泉,四季皆可出遊,5--10月是最好季節,無飯店、無門票。
『柒』 盤古生態文化景區的景區景點
歷史上盤古祖殿經過多次重修,現還保留著重修盤古祖殿碑刻兩塊,一塊是清代康熙22年(1683年)的「重修盤古祖殿題名記」碑,質地為宋坑硯石,現存博物館珍藏。另一塊是龍飛歲癸己年的「題名記」碑,質地為宋坑硯石,現存於盤古祖殿,十分珍貴。
重修盤古祖殿,使之成為普羅大眾敬奉人類祖先之聖地。為肇慶民間文化挖掘,為歷史文化名城增加亮點,有著深遠意義,也是順應民心,合民意之大好事。2003年6月10日民營企業肇慶市盤古生態文化景區旅遊有限公司,投入巨資,在風水極佳的盤古風景區內重修盤古祖殿。經過數月重修,整座殿宇籠罩於樹林之中,雖然顏色簡朴,但靈氣感人,正所謂「碧玉不圖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人間」,祖殿從神像到建築藝術都達到和諧統一,以獨特的古風,嶄新的面貌矗立在北嶺山麓,為肇慶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增添了耀眼一筆。 盤古塑像矗立在盤古風景區正門廣場,建於2003年6月,塑像用花崗岩塑造,通高5?8 米,基中座高2米,塑像面向正南方,背景是美麗的北嶺山。塑像表情俊朗,右手執斧剛勁有力地伸向右方,左手托著寓意天的太陽。塑像基座正面刻有篆書「中華始祖盤古」,基座後面刻有屈原的名作《天問》和郭沫若《天問》的譯文。
盤古塑像生動表現了盤古開天闢地的豪邁氣概。他高大英武,透溢著陽剛之氣,是力量、勇氣和生命的象徵,是立世傳嗣的標志,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造型藝術珍品,是遊人瞻仰觀光的好地方,凡到這里觀光的遊客都會與他合影留念! 盤古風景區溫和的氣候條件以及天然原始的森林精氣,孕育出森林中最美麗的精靈,會飛的花--蝴蝶。它們靈動、活潑、秀美,如一蔟蔟會移動翻飛的花,使景區顯得更為靈氣喜人!
每年初秋是觀賞蝴蝶的最好時節,在景區內的蝴蝶谷你會看到數十萬只五彩斑斕的蝴蝶在清泉幽竹、香花綠草間蹁躚起舞,這些都證明了盤古風景區的自然環境及生態環境非常理想,只有在這樣良好的環境中才能吸引眾多的蝴蝶在此繁衍生息。這也給了我們一個深刻的啟示,人類只有在保護好自然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才能與地球上的各種動植物和諧共處、共享一份藍天綠地、共同生存,讓萬物的美麗源遠流長。
這里的蝴蝶品種屬斑蝶科,多為熱帶的蝶種。如鳳蝶、粉蝶、灰蝶、蛺蝶、斑蝶、眼蝶、弄蝶等。它們通常以黑白色為基調,飾有紅、白、黑、紫、藍等彩色的斑紋,部分種類更具有燦爛奪目的紫色金屬洶涌,是廣東較常見的的中型到大型美麗蝶種。來到這里感受山野異趣,看蝶戀花,與蝶共舞,是為人生一大樂事。 肇慶北嶺早就流傳著金盤與金鳳美麗的神話傳說。盤古風景區內18隻金盤為肇慶提供源源不盡的財富,18隻金鳳為肇慶帶來美好吉慶祥和。還有傳說金盤蹄印是盤古坐騎留下的蹄印,後經廣東省地勘局七一九地質大隊總工程師陳龍清和肇慶市著名地質專家凌井生確認這是一組石臼群。
石臼一般在完整、平直的基岩上出現,而北嶺出現的這些石臼,卻是在陡峭的溝壑上,較為罕見。專家推測,這些石臼是第四紀後,六七千萬年前產生的,是水夾帶沙石在基岩地帶的凹陷處,經漫長的不斷旋轉打磨而形成。在一處長三米的地方,有18個石臼,口小肚子大如瓮,孔最大的直徑1米,最小的直徑5厘米,有連心如梅花、如8字,孔深30至40厘米不等,孔底相通,具有很強的觀賞性。
專家說,目前廣東境內石臼群極少。北嶺山特有的石臼群地質現象將為地質科學研究增添新的課題,石臼群奇特的景觀將為地學愛好者、旅遊愛好者、探險愛好者提供一個好去處。 文房四寶,以硯為首。四大地方名硯,端硯是最好。端硯至今有1350年歷史,肇慶有端硯聞名於世界。而歷代很多收藏家的端硯珍品都出自肇慶的宋坑,1972年美術工藝大師黎鏗用一塊宋坑硯石雕刻出著名的百鳥鳴春硯,被北京故宮博物館收藏。
宋坑(老宋坑、宋公坑)的地理坑位在肇慶北嶺盤古風景區,盤古祖殿後約2公里,是宋代以前開坑,坑口有好幾個,其中最有觀賞價值和旅遊價值的是品字型的三個坑洞,有70多米深,其中有2個是相通,非常有趣。
宋坑硯石的色澤是紫色,叩之金聲,質理細膩、堅實,下墨快,發墨良,不損毫,呵之即澤,貯水不涸。紋彩有金星點(向日視之,見若繁星,有若金銀氣者是也。)有綵帶(如黛綠,如敗錦,或如被布紋者是也。)製品評價為古硯材。
宋坑歷史悠久,周邊風景優美,歷來是詩人墨客登臨之地,他們寫下了不少贊美的詩章。這里山高林密,層林疊翠,上有蟬聲鳥語,下有蝴蝶花間,四季山花爛漫,清風在枝葉草叢間過濾千回,涼風習習,溪石像虎,像獅,像羊,像仙鶴,栩栩如生,故其傳說動人。清流瀑布飛於崖上;在青綠的崇山峻嶺上空,一綹一綹的白霧飄浮,為北嶺山標致著聖潔;見縫插針生長的蒼松,屹立於摩崖石掣之中,微風吹拂似扭身歌舞;不時有鳥聲從茂林間傳來,潺潺流水聲隨山路蜿蜓時隱時現,幾層樓高盤根抱石的古榕樹是遊人休憩納涼的綠傘;春季怒放的禾雀花,山茶花,杜鵑花美不勝收;涼風生於高竹,炎光失於綠樹,構成一幅優美的圖畫。
登臨盤古風景區宋坑遺址,親身體會古時制硯工人踏天磨刀割紫雲的壯舉,領略端硯文化的悠久菁華,感受中華幾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一定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情。 燒烤園位於盤古風景區門區廣場,場地寬廣、空氣清新、群山環抱、綠樹如茵、溪流潺潺、景色怡人,可放置40多個燒烤爐供約四百人同時燒烤,並提供卡拉OK娛樂。朗日晴空,濃蔭如蓋,清風徐徐,炎熱渾然不覺;明月夜,星空下,燈火斕柵、炭火靈動、美味燒烤、歌聲倩影。
風景區獨家推出「百味」燒烤,還有蒙古特色的「烤全羊」篝火晚會。「烤全羊」採用內蒙古原產地羔羊結合傳統工藝製作,味道鮮美無比。品嘗烤羊肉美味、朗月星空下,篝火熊熊,領略別具一格的塞外風情,彷彿是天上人間。
『捌』 梅山文化生態園還要建多久
中國梅山文化生態園是模擬古代梅山地區的建築風格、建築環境、民俗風情、生活方式、農耕文化、漁獵文化、歷史文化,集文化旅遊、生態旅遊、休閑農業、鄉村旅遊於一體。已於2012年7月1日正式掛牌試營運,將於2013年4月全面建成。
『玖』 鄂西北生態文化旅遊圈建設的目標和措施是什麼
2008年11月,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戰略決策,將投資1664億元,著力打造「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激活鄂西地區生態、文化、民俗等資源優勢,破解交通、通訊、體制、機制等瓶頸障礙,使其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旅遊目的地,以推進鄂西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湖北東西部相對均衡發展。這也是湖北應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
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包括位於湖北西部的襄樊、荊州、宜昌、十堰、荊門、隨州、恩施、神農架等8個市州(區),其人口總量、版圖面積分別佔全省50%和70%,是全國重要的生態功能區、最大的水電基地,也是湖北重要的農產品基地和製造業基地。 鄂西地區生態文化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據統計,鄂西地區擁有2個世界文化遺產、9個國家自然保護區、35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4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及3個國家級地質公園。生態、文化旅遊資源及旅遊景區等佔全省比例均在一半以上。具有生態、歷史文化、工程建設奇觀、地域民俗、區位等五大資源優勢:森林面積佔全省54%,神農架是全球中緯度地區唯一保存最為完好的原始森林;集中了楚文化、三國文化、巴土文化和宗教文化等湖北5大文化體系中的4大文化;擁有舉世聞名的三峽工程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以土苗少數民族風情和武當山地區民間故事為代表的民俗文化;承東啟西,連南接北,是入川陝湘渝的重要通道,與世界知名的湘西、西安、川西等風景名勝旅遊區道路相連。而另一方面,鄂西地區又聚老、少、山、窮、庫區為一體,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其貧困縣佔全省67%,貧困人口佔全省70%。 鄂西8個市州(區)能否克服各種困難,發揮比較優勢,實現快速發展,對湖北統籌區域協調發展、成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十分重要,尤其是對當前湖北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至關重要。 目前鄂西地區旅遊發展總體水平不高,資源優勢發揮有限。從省內來看,鄂西雖佔有全省60%以上的旅遊資源,但接待遊客總人數和旅遊總收入佔全省比重偏低,2007兩項指標分別佔全省43%和36%。 從全國來看,鄂西旅遊業與發達地區及周邊地區也有很大差距。以景區來比較,2007年,武當山接待遊客僅102萬人次,與世界文化遺產、國家4A級風景區的地位極不相稱,大大低於同類景區:峨眉山256.8萬人次、樂山大佛276.7萬人次、少林寺突破400萬人次;神農架接待遊客約90萬人次,而同為生態旅遊景區的四川九寨溝為252人次、湖南張家界各景點為1780人次;三峽大壩接待遊客125萬人次,而同為水利工程樞紐的都江堰為219.6萬人次。
構建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需要破解五大瓶頸因素:
一是交通瓶頸制約嚴重。鄂西的旅遊資源大多分布在「老、少、窮、庫」等山區,交通、通訊、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公共服務設體系不健全,導致旅遊目的地尚未真正形成,過境游、接待游、出差游等現象突出。 景區公路等級低。鄂西地區到核心景區的高等級公路少,不少景區景點之間是「斷頭路」「回頭路」,路況較差。武當山-神農架-宜昌之間距離不足400公里,由於道路等級較低,通達時間達8小時以上,導致景區分立、市場分割,三地旅遊資源難以集成規模效應。據對神農架、武當山兩地遊客行程調查統計,80%遊客因交通不夠快捷,游完一個景區就原路返回。 連接省外的快捷通道不暢。如宜昌、恩施與重慶、張家界和湘西等地區之間缺少快速通道對接,鄰省國際級風景區的客源因交通障礙難以流入鄂西。鄂西地區雖有機場,但缺乏起降大型客機的條件,不僅無直飛國際航班,飛國內各省會城市、旅遊城市的航班也少,區域外遊客進出難仍比較嚴重,一些高端遊客望而卻步。
二是配套設施建設滯後。鄂西地區大部分是山區,一直以來各地對旅遊的財政投入非常有限,許多景區的通訊、市政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落後,食、住、娛、行、購、游的配套水平較低。眾多森林公園基礎設施建設更是落後,可進入性很差。
三是資源開發水平不高。鄂西旅遊資源豐富,但旅遊業規模不大,吸引遊客較少,而且遊客的消費度低。去年鄂西80%的遊客是「一日游」,遊客平均消費500元,消費額僅達全國平均水平的70%。 旅遊資源整合不夠,存在行業分割、地方分割問題,缺乏統一規劃和有效合作,各自為政、分散經營,旅遊市場無序競爭嚴重,有的地方甚至出現惡性競爭;各地仍習慣於孤立地發展旅遊,旅遊業與其他產業缺乏有效銜接,大旅遊產業體系尚未建立;資源深度開發不夠,還停留在簡單的觀光旅遊和淺層次休閑度假功能上,對文化內涵和地域文化價值的挖掘與創新不夠,有特色的旅遊產品少,附加值低。如武當山道教文化旅遊缺乏深度開發和包裝,遊客尚停留在看山、看廟的觀光游層面,無法滿足遊客體驗道教文化的深層次需求,仍未形成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品牌和產品。對旅遊資源的保護也不夠。如,清江闖灘曾是國內品質最高的水上漂流項目,恩施過去有很多瀑布、峽谷和溶洞景觀,都因為開發水電站而不復存在。
四是市場運作能力較低。一方面,缺乏高水平的市場化包裝和營銷。各地在對外宣傳和旅遊策劃上往往各自為政、手段落後,旅遊知名度較低。多年來,鄂西旅遊業依舊停留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和「等客上門」的粗放型經營階段。另一方面,缺乏規模大、實力強的旅遊業市場主體。目前湖北大型旅遊企業不多,省內尚無一家本土上市旅遊企業。由於旅遊開發項目普遍投入小、運作能力低,一些景區因自身無力開發,又找不到有實力的開發企業,只好允許小業主、小商人低水平開發,或出讓土地給某些部門、單位建招待所。
五是存在體制、機制性障礙。一些景點、景區管理體制不順。旅遊部門和文化、環保、建設、林業、國土等許多部門職能存在交叉,同一個景點多頭管理;跨區域景區往往因行政障礙影響資源整合、協同發展。如,大洪山地跨荊門、隨州三個縣市區,旅遊發展規劃由誰牽頭至今難以確定。同屬神農架林區的不同景點,由於條塊分割的景點管理體制,分屬於不同部門各自發展,協調管理難度非常大。 投入、經營機制也不夠靈活。大部分地區在旅遊開發投入機制上仍是政府主導型模式,市場化、產業化、組織化程度不高,吸引社會資本能力不強,投入能力不足。有的景點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產權不清,不利於市場化運作;有的景區思想不夠解放,缺乏資源整合、市場合作理念,開發經營方式單一,直接影響旅遊產業的發展活力。
建設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社會系統工程。湖北省委、省政府近期已明確發展目標:要通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創新體制機制,力爭用五至十年的時間,改變鄂西地區的現狀,使其成為集生態觀光、民俗體驗、康體娛樂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圈、生態文明圈、科學發展圈,並以此促進這一區域乃至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2009年,湖北省在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開工建設十堰至宜昌鐵路工程、神農架機場、武當山旅遊擴復建工程、清江畫廊整體開發項目、神農架生態保護與利用景觀建設工程等12個重點工程,總投資1222億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