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發展旅遊政策舉措

發展旅遊政策舉措

發布時間: 2021-03-07 11:42:03

㈠ 中國要成為世界旅遊大國 該採取哪些措施

我國旅遊業正處於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新世紀新階段,既是旅遊業發展的重要機遇期,也是戰略轉型期和矛盾凸顯期。世界經濟的持續平穩增長,我國國民經濟的健康較快發展,全球化、區域化合作的日益深化,促進了我國旅遊業的加速發展,我國作為世界旅遊大國的形象日益鮮明,在全球旅遊界的綜合影響力顯著增強。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的深入發展,人民生活需求加速向物質與精神並重轉變,休閑消費的大眾化時代正在加速到來,旅遊業發展面臨著更加美好的前景。

到2020年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旅遊強國,是全行業在世紀之交提出的奮斗目標。當前,加速實現這一目標,關鍵是促進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優化,進一步實現由粗放型向集約化轉變、由數量擴張向素質提升轉變、由滿足基本需求向強化服務質量轉變、由經濟功能為主向經濟社會功能並重轉變,切實推動旅遊業又好又快地發展。當前,旅遊業尤其需要從戰略發展的高度關注以下問題:

旅遊強國指標要進一步科學化

2000年,國家旅遊局面向21世紀研究提出的旅遊強國目標,主要參考了世界旅遊組織的一項預測,「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位的旅遊接待大國和第四位的客源輸出國」。除此以外,旅遊強國指標還應有哪些具體內容,一直是旅遊業界十分關注的問題。

目前,旅遊業界對旅遊強國指標的認識,大多還停留在對旅遊大國特徵的認識水平,往往把發展規模、在世界排位,以及接近上述預測作為對躋身旅遊強國程度的判斷。對於世界旅遊組織的預測,我們應予關注和重視,把它作為一項重要參考,但更應清醒地認識到,這些預測不等於一套完整的國際競爭力評價體系,也不宜作為衡量我國成為世界旅遊強國的單一指標。

從全球公認的旅遊強國的情況看,衡量的指標是比較寬泛的、多元化的一些數據。既包括了旅遊總收入佔GDP比重、過夜旅遊接待和旅遊創匯的世界排位,還包括了其它方面的數據指標。從WTTC每年發布的旅遊發達國家的統計數據看,包括美國、西班牙、英國、法國、義大利、德國、加拿大、日本等在內,不管其旅遊經濟規模是多大,相同的許多項指標佔了全國總份額的10%以上,例如,旅遊收入佔GDP的比例、旅遊就業占的比例、旅遊投資占的比例、旅遊稅收占的比例、旅遊出口占的比例等。這說明,旅遊業發達與否是一個綜合性概念,而不在於單項指標有多大。

近年來,海外人士十分關注我國經濟發展,對強國標准也多有探討,對我們理解旅遊強國有一定的借鑒。例如,新加坡《聯合早報》發表了《中國應為「盛世」做好准備》(2004年11月)的文章,認為強國不應是單一的國內生產總值或人均GDP水平,而應是一個復合型的指標體系,包括人民生活、教科文衛、思想文化等領域都應處於領先地位。

信息產業是旅遊產業的近鄰,都是快速發展的新興產業,在建設強國問題上有一定借鑒性。我國信息產業發展速度和單項產值的世界排位已超過了旅遊產業,但距信息產業強國的目標還有較大差距。2006年,我國以年產9300萬台電腦、4.8億部手機的規模,成為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二大國,但世界各國公認的《全球信息技術報告》將我國排在全球信息化水平的第59位。排在前三位的國家依次是丹麥、瑞典、新加坡,雖產出規模小於我國,但技術創新和綜合競爭力明顯高於我國。從我國旅遊業發展水平看,我國入境旅遊總量已經超過英國、德國、奧地利、加拿大,但綜合素質和競爭力還不夠強,這也是主要差距所在。

因此,旅遊強國目標是一個科學的指標體系,既應具有橫向的可比性,更應能夠反映綜合產業素質。

旅遊要素建設要進一步產業化

產業化是對產業發展較高的要求,是產業發展機制逐步健全的目標。國家旅遊局在研究「十一五」發展目標時,把完善產業化體系列為三大任務之一,產業化問題受到空前重視。加快旅遊發展的產業化進程,實質上就是從體系和機制上推動旅遊業發展,全面按照產業經濟的發展規律辦事。

對於旅遊產業化問題,業內的研究還較為膚淺,相當一些人認為產業要素發展就是產業化,這種認識有些片面和偏頗。其實道理比較簡單,就如同僅在農業生產中使用幾種機械,不能算是實現了機械化;把電話、傳真、電腦等僅作為辦公用具,也不等於實現了信息化。改革開放以來,為促進旅遊業發展,各級政府出台了涉及產業定位、產業政策、產業立法、資金扶持等鼓勵措施,有力地推動了旅遊各產業要素的發展,但對產業化體系建設則涉及不多。最近10年,國家旅遊局開展了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工作,全國現有271個城市獲得了榮譽稱號,其評價體系包括20大項、176個評分點,既有對發展規模、產出水平、各產業要素的具體要求,更有很多事關發展環境、基礎設施、支撐條件、配套保障等「外圍」性要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旅遊產業化體系的輪廓和框架。

產業化發展不是對所有地區提出的普遍性要求。旅遊發展正處於起步階段的地方,產業要素還正在萌芽,要求產業化發展是不現實的;而旅遊業已有相當發展基礎,並致力於把旅遊業培育成為重要產業的地方,產業化發展則是必然性要求;對於當前全國旅遊業來說,產業化發展則是刻不容緩的迫切任務,是促進旅遊產業升級的必要條件和重要基礎。

促進旅遊要素的產業化發展,應著重抓好以下方面:一是促進旅遊產業要素的發展與升級。在大力推動產業要素發展的同時,要積極促進產業要素的配套發展,努力形成綜合配套、協調發展的產業體系。要統籌協調與相關產業的要素關系,將旅遊新興領域和業態納入產業要素范疇。二是逐步完善旅遊產品體系。要全面提升觀光產品,大力開發休閑度假產品,積極培育專項旅遊產品,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復合型旅遊產品體系。三是加快完善協調配套的旅遊要素體系。旅遊業的投資者、開發者、經營者應遵循旅遊產業發展規律,建立分工合理的市場利益共享關系;上下游企業之間、相關企業之間、同類企業之間,應實現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集團化、網路化、協作化。四是建立較為完善的旅遊法規、制度和標准體系,努力培育有利於旅遊發展的宏觀環境和旅遊消費環境。五是加快旅遊人才體系建設,積極培育旅遊業發展的良性機制。

旅遊發展機制要進一步市場化

開放性和外向型是旅遊業的天然特徵。旅遊資源的無限性和客源的廣闊性,決定了旅遊業是沒有邊界的,是市場化程度很高的經濟產業。

改革開放以來,旅遊業市場環境不斷改善和優化,但不夠開放的現象仍然存在,並以對內開放不夠最為明顯,成為制約旅遊業發展的重要障礙。一是地方保護壁壘較多,阻礙了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形成,也影響了對外開放效應的整體發揮。二是現代企業制度尚未深入建立,一部分旅遊企業仍是國有體制,或者改制不夠徹底。以2005年旅遊星級飯店為例,國有的共5528家,佔全部總數的46.74%,國有的飯店房間62.67萬間,占總數的47.05%。三是市場在配置資源中尚未充分發揮基礎性作用,個別地方以行政決策取代市場規律和市場行為的現象還時有發生。四是旅遊市場監管過於行政化,動輒採取「運動式」的專項整治,對違規者採取「一次性死亡法」,但並未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大力推進旅遊發展機制的市場化,重點應抓好以下方面:一是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旅遊業發展離不開政府的領導、統籌和推動,但絕不能替代或排斥市場化作用。各級旅遊部門要由對行業具體事務性的管理,轉向對旅遊業發展的促進、引導和服務,為旅遊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二是正確處理政府職能與市場作用的關系。政府要重點在戰略規劃、政策環境、市場培育、市場監管、形象宣傳、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和設施建設、安全保障等方面發揮職能作用;市場要重點在旅遊投資、市場開發、產品促銷、經營服務等與旅遊企業經營行為密切相關領域發揮導向作用。三是堅持對內開放與對外開放並重。要盡快消除行政分割和地區壁壘,建立公開、平等、規范的市場准入制度,對從事旅遊經營的各類企業,應公平對待,不得區別歧視。與此同時,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四是進一步創新企業機制。要以資產重組為契機,以產權制度改革為內容,以培育多元化的市場主體為著力點,深化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步伐。

旅遊增長方式要進一步集約化

集約化發展既是增長方式的問題,更是關乎旅遊發展觀的問題。它既是針對具體開發和建設項目的要求,也是對旅遊業總體發展方向的要求。「九五」時期,旅遊行業就提出要集約化發展,但至今成效不夠明顯,粗放型發展的問題還比較突出,例如, 2005年全國1.6萬家旅行社,僅實現利潤1.27億元;全國1.18萬家星級飯店,僅實現利潤10億元;4392家旅遊區(點),僅實現利潤22.59億元,其中,國內旅行社利潤為-1.7億元、內資飯店利潤為-12.91億元點。

當前,我國旅遊業又進入新一輪的快速發展時期,這一形勢非但不利於向集約化方向轉變,反而更易於延續粗放型發展的慣性。但必須清醒地看到,集約化發展已是旅遊業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一是隨著旅遊市場的迅速擴張,旅遊消費檔次和水平明顯提升,粗放開發的旅遊產品已越來越沒有市場;二是經過近30年的旅遊開發,大多數品位較高、開發條件較好的旅遊資源已被開發,今後推向市場的旅遊產品只有更具「賣點」,才可能占據一席之地;三是旅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現僅旅遊景區景點就已超過2萬家,被評定為A級(1-4A級)的旅遊景區達3000多家,集約化發展是旅遊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實現旅遊產業發展的集約化,關鍵要解決好以下問題:一是正確處理提升素質與擴大規模的關系。規模是基礎,素質是保障。做強旅遊產業是對產業素質和發展規模的雙重要求,既要在素質上做強做優,也要保持適當的速度和規模。關鍵在於切實轉變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化轉變,由偏重追求速度和規模向提升產業素質和效益轉變。二是科學借鑒旅遊發展經驗。我國旅遊業起步於「一窮二白」的基礎,曾創造了屬於那個時代的不少經驗。例如,「建個大門就收費」的起步發展;「邊開發、邊投入、邊收益」的發展模式;「以旅遊養旅遊」的「滾動發展」等。但任何經驗都是具體環境和條件的產物,不具有時間與空間的廣譜性。無論學習借鑒或宣傳推廣哪一方面的經驗,都應充分考慮時效性、差異性、局限性和針對性,突出強調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鼓勵自主創新,力戒照搬照抄。三是建立旅遊集約化發展的指標體系。這個體系可以包括旅遊統計、旅遊標准、旅遊指標等,除了體現產業規模和增長速度以外,還可反映綜合貢獻率、市場競爭力,也可包括拉動投資、安置就業、增加稅收、促進環保、優化生態等。四是發布旅遊產業政策或旅遊投資指導目錄。要明確鼓勵什麼,引導什麼,限制什麼,對於市場前景不大看好,市場需求明顯萎縮的旅遊項目,例如,一般化的人造景點、雷同化的民俗開發等,要進行警示或加以限制。

旅遊產業提升要進一步國際化

國際化水平是對一個產業與國際接軌程度的全方位、多層次、綜合性反映,起碼應包括三方面:一是走出國門參與國際市場的情況,二是綜合發展水平與國際同一領域的接軌,三是對國際事務的參與程度和影響力。

我國旅遊業的國際化程度體現在兩方面:其一是國際服務貿易的總量和規模。2006年,我國入境旅遊接待1.25億人次(其中,過夜旅遊4991萬人次)、創匯339.49億美元,居世界第5位;出境旅遊3452萬人次,是亞洲第一大出境旅遊市場。上述因素,奠定了我國作為世界旅遊大國的地位。其二是我國旅遊業的對外開放程度。這主要表現在「市場准入」方面。在加入WTO談判中,旅遊業成為服務貿易開放的重要領域。2001年11月入世以後,在飯店(包括公寓樓)和餐館領域,我國提前4年兌現了所有承諾,進入我國的外國飯店管理集團已達37個、世界知名飯店品牌達60個;旅行社領域全面開放,已成立外資旅行社27家(其中,外資控股的7家、獨資的11家),並從7月1日起,取消了對外資旅行社設立分支機構的限制,在注冊資本方面實現了國民待遇。

但我國旅遊業的國際化水平還不算高。目前,我國旅遊企業「走出去」發展的很少,影響力也還很微弱;在借鑒國際經驗、技術手段或發展模式方面,我們還處於比較初級的階段;我國旅遊服務貿易雖已有較大規模,但旅遊標准、服務規范等尚未推向世界各國;旅遊部門在世界旅遊組織、PATA等國際旅遊機構中,旅遊企業在WTTC等非政府組織中,尚未發揮與我國旅遊業地位相稱的作用和影響。

當前,加速我國旅遊業的國際化程度,重點應做好下列工作:一是進一步開放旅遊市場。要抓住全面兌現加入WTO承諾的機遇,鼓勵外商投資我國旅遊業,吸引國外知名旅遊企業進入我國,推動國內旅遊企業參與國際化競爭。與此同時,要大膽學習和跟進國際上較為成熟的旅遊業態,例如,預訂系統、分時度假、汽車旅館、旅遊宿營地、極限運動,各種形式的俱樂部等,努力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二是積極提升旅遊國際服務貿易水平。要進一步重視入境旅遊的戰略地位,深入研究和開發入境市場,提高針對性和實效性,確保入境旅遊穩定增長。要進一步重視和發揮出境旅遊的綜合功能,充分發揮出境旅遊在促進民間外交、緩解經貿摩擦、優化外貿結構等方面的作用,為國家「軟實力」提升做貢獻。三是要積極貫徹國家「走出去」的發展戰略。引導和鼓勵有條件的旅遊企業到國外投資發展,尤其是到我國出境旅遊較為成熟的目的地開展旅遊接待服務。四是加強國際雙邊、多邊的交流合作。積極參與旅遊國際規則的制定,主動參與國際專業問題的研究和國際性的交流項目,積極反映我國旅遊業的利益訴求,發揮我國對世界旅遊業的建設性作用。五是不斷提高我國旅遊業的國際形象。為了維護我國公民出境旅遊的尊嚴和權益,應適時向出境旅遊目的地國家和地區提出接待中國旅遊的必要條件,例如,提供中文翻譯、尊重飲食習慣、保證服務質量等,不斷提高我國作為旅遊大國的地位。六是加速旅遊人才隊伍建設的國際化。要本著「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原則,進一步拓展國外培訓的渠道,有計劃選派各種層次的、市場急需的旅遊人才到國外培訓,同時積極吸引在海外學習、工作的旅遊人才回國就業,適量選聘外國高級旅遊經營管理人才,逐步建立一支具有國際水平的、適於旅遊強國需要的旅遊人才隊伍。

(配文)

中國旅遊消費正處在「爆發性增長」前夜

國家旅遊局綜合司

旅遊業被譽為全球經濟發展中規模最大、增勢最強、前景最好的產業之一。據世界旅遊組織統計,20世紀 90 年代初,旅遊業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業,總收入超過了石油和軍火工業。

目前,在世界旅遊業的排位中,中國已經從1978年的40位之後,躍升至世界第4位。

我國旅遊業發展起步於改革開放,得改革開放之勢,借改革開放之力,用20多年的時間,實現了從事業接待向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由旅遊資源大國向世界旅遊大國的歷史性跨越。2006年,我國接待海外入境旅遊者1.25億人次(其中,過夜遊客4991萬人次),旅遊外匯收入340億美元;國內旅遊接待人數13.9億人次、旅遊收入5830億元,是全球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之一;出境旅遊3452萬人次,位居亞洲第一位。

旅遊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不僅促進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升了國家「軟實力」,而且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精神需求,促進了全面小康與和諧社會的建設。

「十一五」是我國旅遊業繼續大發展的重要時期。旅遊發達國家的發展實踐表明,一個國家人均GDP達到3000-5000美元,將進入旅遊消費的爆發性增長期。據此並參考相關因素,業內專家判斷,目前我國旅遊消費正處於爆發性增長的前夜。主要依據:

第一,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是旅遊業成長的土壤,旅遊業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劑。中外旅遊業發展的實踐證明,國民經濟的發展變化直接影響著旅遊業的發展狀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保持較高增長,按照2005年修訂後的GDP數據計算,1979-2004年均增長率為9.6%,近三年仍連續保持10%左右的增長。目前,我國人均GDP已接近2000美元,預計2010年人均GDP將接近3000美元。這表明,我國人均GDP接近於旅遊消費「爆發性增長」的低線已為期不遠。從現實情況看,我國的廣東、浙江、江蘇、山東等沿海地區和北京、上海、天津等近40個縣級以上城市,人均GDP已經達到3000美元。

第二,我國旅遊業在全球增長最快。從20 世紀90年代開始,東亞太地區旅遊業迅速崛起,到2002年首次超過美洲,躍居世界第二位。我國旅遊業發展速度更快,「九五」以來以10%左右的增幅,高於全球旅遊業平均增幅3-5個百分點。由此世界旅遊組織預測: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旅遊目的地國和第四大客源輸出國。最近,根據我國旅遊業的強勁增勢,世界旅遊組織再次預測實現兩項指標的時間將提前至2015年。屆時,我國入境旅遊可達2億人次,國內旅遊26億人次,出境旅遊1億人次。

第三,大眾化旅遊迅猛增長。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遊活動明顯向大眾化、生活化方向轉變。休閑是小康社會漸進與發展的重要體現,並且是與小康社會密切相關的新興生活方式;而旅遊是休閑的重要表現,旅遊業是休閑產業的主體性、緊密型產業。黃金周旅遊所以熱度不減,主要是迎合了大眾休閑的消費需求,並順應了日漸增長的消費趨向。我國自2000年「十一」實行首個黃金周以來,至今已經過了20個黃金周,累計接待國內旅遊17.9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7440億元;黃金周出行人數從1999年「十一」的4000萬人次,迅速增長到2007年「五一」的1.79億人次。黃金周旅遊人數及收入幾乎呈指數上升,說明黃金周已成為規模龐大的大眾化市場,已經融入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隨著消費者收入的增長,類似黃金周等大眾化休閑旅遊越來越成為人們的選擇。據全球著名的傳媒機構尼爾森公司最新的調查,近年來,我國消費者的個人收入年均增長10%,超過半數(53%)的消費者計劃把節余的資金花在休閑旅遊上,其比例居亞洲14個國家之首,高於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日本和印度等。休閑旅遊的盛行突出表現出人們的思維模式和生活方式有了明顯轉變,其注意力更多地從工作轉向休閑和娛樂。所謂的工作與休閑兩不誤,是大眾化休閑旅遊猛增的一個明顯特徵。

第四,國家經濟強大、基礎設施極大改善。我國社會安定團結,經濟高速發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就日新月異,這些都為我國旅遊業的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環境。民航、鐵路、公路、支線機場等旅遊交通條件有了根本性好轉,旅遊目的地可進入性大大提高。2006年,隨著與南美航線的正式開通,我國民航萬里航線進程加快;青藏鐵路全線通車,全國鐵路六次提速,鐵路建設已步入快速發展的黃金時代;公路在客運量、貨運量、客運周轉量等方面更是遙遙領先於其他運輸方式的總和,目前人口在20萬以上的城市高速公路連接率將達到85%,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4.5萬公里。旅遊景區、飯店、旅行社等直接領域數質量明顯提升。目前全國旅遊景區達兩萬之多;星級飯店近14000家,其中五星級298家;旅行社近兩萬家。其他如旅遊娛樂、旅遊購物等環境也有了根本性改變,質量進一步提高。中國旅遊資源非常豐富,足以開發滿足各類市場需求的旅遊產品。目前,觀光旅遊是旅遊業的主體和基礎,但度假休閑旅遊快速發展,引領旅遊業的發展方向,近些年開發的許多旅遊項目順應了發展趨勢,全國涌現了一大批品種齊全、檔次較高的度假旅遊產品。從旅遊住宿、旅遊交通到旅遊產品,努力消除短缺「制約點」,旅遊生產力大大提高,確保了旅遊業的快速發展。

朝陽產業,前景無限。我國旅遊業能否適應這個爆發性增長機遇期的到來,根本的是能否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提高保障能力是前提。目前我國人均國內旅遊僅僅只有1次,而韓國已經達到9次,我國人均出遊遠低於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預計2010年我國人均出遊將達2次以上,這就要求交通、鐵路、公路等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應配套發展,確保硬體支撐條件跟得上,以充分適應旅遊業快速發展的需要。要進一步改善產品結構,實現由觀光產品為主向度假休閑產品的轉變,不斷優化旅遊產品結構,進一步適應市場多元化的需求。不斷提升產業素質,著眼建設旅遊強國,努力實現由粗放型向集約化轉變、由數量擴張向素質提升轉變、由滿足基本需求向強化服務質量轉變、由經濟功能為主向經濟社會功能並重轉變,加快轉型升級,全面提升旅遊產業素質,從根本上增強國際競爭力。

21世紀的世界經濟已經進入新一輪上升期,這為我國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國民旅遊消費又處於爆發性增長的前夜,更是為我國旅遊業發展增添了強勁的內動力。抓住機遇,科學發展,我國旅遊業必將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躋身於世界旅遊強國之列。

㈡ 旅遊資源產業發展戰略措施

在阿勒泰地區旅遊資源總體評價和分類型旅遊資源評價的基礎上,結合阿勒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產業結構調整及產業升級需求,對地區旅遊資源進行功能區劃,提出促進旅遊業健康持續發展相關戰略措施。

一、旅遊資源開發利用空間布局

優化阿勒泰地區旅遊資源開發利用空間布局,促進旅遊業在空間布局上的協調、有序發展。以喀納斯生態旅遊區和可可托海風景旅遊區兩個「龍頭」景區為重點,在阿勒泰地區構建三大旅遊環線、六條旅遊發展軸,劃定6大功能分區。此外,根據國家、新疆主體功能區規劃、阿勒泰地區生態環境保護等要求,結合旅遊資源開發利用適宜性評價,劃分了旅遊禁止開發區等四大功能區。

(一)三大旅遊環線

1.西環線:西域邊陲風情旅遊環線

范圍:自北屯市(兵團)、福海縣至阿勒泰市,經喀納斯,沿西域邊陲風情旅遊景區軸,經217國道至布爾津縣,再至北屯市、福海縣。

旅遊特色:集綜合自然景觀、邊境風光、西域風情為一體的綜合型旅遊環線。

功能定位:以喀納斯景區為龍頭,整合系統的以地貌景觀為主的旅遊資源,開展生態觀光旅遊。開展以邊境、口岸、邊防為基礎的邊境貿易旅遊活動。開展以人文景觀及民俗文化活動為載體的西域風情旅遊活動。

2.東環線:阿爾泰文化觀光休閑旅遊環線

范圍:自北屯市(兵團)至阿勒泰市,沿千里阿爾泰文化長廊至富蘊、青河、塔克什肯口岸,經青格里河沿線,沿324公路至福海,再到北屯市。

旅遊特色:以阿爾泰文化為主題的觀光休閑旅遊環線。

功能定位:以游牧文化、草原絲路、成吉思汗之路為主要內容的阿爾泰文化旅遊。以阿爾泰山地度假、烏倫古湖水上休閑、阿拉善溫泉療養、阿勒泰冬季旅遊及夜間旅遊為依託的休閑旅遊。以塔克什肯口岸、三道海子為依託的邊貿旅遊。

3.大環線:阿勒泰地區綜合旅遊環線

范圍:由西域邊陲綜合景觀西環線和阿爾泰文化觀光休閑東環線構成。

旅遊特色:阿勒泰旅遊的資源匯集環線、形象展示環線。

功能定位:串聯阿爾泰山、山前平原、額爾齊斯河自然風光及人文資源、烏倫古河流域及烏倫古湖、邊境口岸、阿勒泰地區主要城市,形成匯集阿勒泰地區旅遊資源、景區景點的大環線。阿勒泰地區旅遊形象展示的窗口。阿勒泰地區成為區域性旅遊目的地的旅遊交通主體框架。

(二)六條旅遊發展軸

阿勒泰地區旅遊發展軸共包括兩條橫軸、四條縱軸。

1.擬建阿爾泰(金山)文化旅遊橫軸

范圍:東起塔克什肯口岸,沿阿爾泰山麓,西至阿黑吐別克口岸。

特色:融草原絲路、成吉思汗之路、游牧文化探秘於一體的阿爾泰文化旅遊長廊。

功能定位:以千里岩畫長廊為代表的游牧文化遺跡薈萃之路。草原絲路探秘之路。成吉思汗行蹤探索之路。貫通阿爾泰山幾大旅遊區、旅遊景區景點,壓縮旅遊交通時間、提高行游比的旅遊交通大動脈。連通青河縣、富蘊縣和阿勒泰市的快速通道。

2.提升額爾齊斯河(銀水)風光旅遊橫軸

范圍:東起青格里河,依託額爾齊斯河,西至額爾齊斯河南北灣。

特色:中國唯一一條流入北冰洋的國際河流——額河銀水風光帶。

功能定位:以額河沿岸、河谷風光、沿途景區(點)為主要內容的路上觀光。以水上漂流、遊船為主要形式的水上觀光。在額爾齊斯河南北灣附近,爭取開通中哈兩國出入境水上短距離觀光游。貫穿阿勒泰地區南部的吉木乃口岸旅遊區、烏倫古湖休閑旅遊區和五彩城風景旅遊區的交通大動脈。連通北屯市、布爾津縣、哈巴河縣及中蒙、中哈口岸的快速通道。

3.擬建西域邊陲風情旅遊縱軸

范圍:北起那仁夏牧場,沿中哈國境,經阿黑吐別克口岸、吉木乃口岸,南至黑山頭。

特色:游中哈俄三國邊境,賞西域風情。

功能定位:以額爾齊斯河南北灣、阿黑吐別克口岸、吉木乃口岸和規劃建設的喀納斯口岸委代表的中、哈、俄邊境觀光游及邊貿旅遊。以185團、186團為代表的軍墾文化旅遊和以白哈巴中國西北第一哨、北灣邊防站(額爾齊斯河出口)、西北邊境第一連、吉木乃邊防站、達爾罕邊防站為代表的邊防旅遊。集阿爾泰山、喀納斯湖、那仁草場、額爾齊斯河、白沙湖、鳴沙山、木斯套冰川為一體的系統地貌景觀觀光游。展示以沿線人文景觀及民俗文化活動為載體的西域風情。

4.提升喀納斯生態旅遊縱軸

范圍。自217國道,至布爾津,沿232省道,至喀納斯景區。

特色:人間仙境喀納斯的經典生態旅遊軸。

功能定位:連接布爾津與喀納斯景區的快速通道。遊客進入喀納斯景區的主要通道。阿爾泰文化軸和額爾齊斯河風光軸的主要連接線之一。

5.擬建阿爾泰山水休閑旅遊縱軸

范圍:自217國道至布爾津,沿232省道至喀納斯景區。

特色:阿勒泰山水夏季避暑度假之旅。「人類滑雪起源地」冬季滑雪度假之旅。

功能定位:為國際國內遊客進入阿勒泰地區的主要通道。連接北屯市、阿勒泰市及其周邊景區(點)的便捷通道。融合阿爾泰山地度假、烏倫古湖水上休閑、阿拉善溫泉療養、阿勒泰冬季旅遊及夜間旅遊,彰顯阿勒泰山水休閑度假的特色旅遊軸。

6.提升可可托海觀光度假旅遊縱軸

范圍:由216國道連接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經五彩城、恰庫爾圖鎮,再經226省道至富蘊,再至可可托海景區。

特色:奇特的西域景觀,多彩而神秘的國家地質公園。

功能定位:遊客自阿勒泰地區東部進入的通道。與阿爾泰文化軸、額爾齊斯河風光軸一起,構建可可托海作為阿勒泰地區的兩大龍頭景區之一、成為景區性旅遊目的地的旅遊交通框架。連接五彩城、卡拉麥里有蹄類自然保護區、古恐龍化石區、可可托海、地質3號礦坑、神鍾山、額爾齊斯河河源,彰顯阿勒泰地區以沙漠、雅丹地貌、地質礦產等為特色的西域景觀的特色旅遊軸。

(三)六大旅遊資源功能區

依據旅遊資源評價基礎,結合國際國內旅遊市場需求、旅遊產品結構調整以及旅遊資源開發的可行性,對阿勒泰地區旅遊資源進行功能分區,共劃定喀納斯生態旅遊度假功能區等6大功能區。

1.喀納斯生態旅遊度假功能區

功能區范圍大致包括:大喀納斯景區、布爾津縣和哈巴河北部。

區內主要旅遊資源:河流與冰川湖泊,如喀納斯湖、阿克庫勒湖、喀納斯河、禾木河等。山地和冰川地貌景觀,如友誼峰、山地冰川、第四紀冰川地貌。自然生態景觀,如西伯利亞泰加林景觀、高山草原牧場。喀納斯村、禾木村、白哈巴村等特色村寨。

功能定位:本功能區為阿勒泰地區旅遊業發展的「金牌」旅遊區,可拉動地區西域邊陲風情旅遊西環線旅遊業發展。以生態旅遊、度假旅遊、民俗文化旅遊、專項旅遊、特種旅遊、夜間旅遊和冬季旅遊為主導旅遊產品,共同打造喀納斯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

2.可可托海觀光度假旅遊功能區

功能區范圍:富蘊縣北部。

區內主要旅遊資源:可可托海、三號礦坑、可可托海鎮、大東溝河段、野鴨湖、薩依恆布拉克夏牧場、唐巴拉岩畫、可可托海溫泉、額爾齊斯河河源等。

功能定位:本旅遊區是阿勒泰地區旅遊業發展的第二大旅遊區,地位僅次於喀納斯生態旅遊度假功能區。直接帶動阿爾泰文化觀光休閑東環線旅遊業發展。以觀光旅遊、度假旅遊、科普科考旅遊、金礦奇石旅遊、攝影繪畫旅遊、冬季旅遊為主導旅遊產品,共同打造國內知名可可托海觀光度假旅遊目的地。

3.阿勒泰市山水休閑度假旅遊功能區

功能區范圍:阿勒泰市、北屯市(兵團)、福海縣北部及中部地區、富蘊縣西北部地區。

區內主要旅遊資源包括:紅山嘴口岸、蝴蝶溝、淘金溝、阿拉善溫泉、五指泉、樺林公園(沙里福汗公園)、西域滑雪場、金山滑雪場、將軍山滑雪場、小東溝冰雪度假村、薩熱闊布、托勒海特景區、烏倫古湖和吉力湖等。

功能定位:本旅遊區為阿勒泰地區以山水休閑、度假為主要功能的旅遊區,以休閑旅遊、度假旅遊、文化旅遊、特色旅遊、商務會議旅遊、都市旅遊、養生保健旅遊、專項旅遊、冬季旅遊為主導旅遊產品,共同打造阿勒泰市這一國際化旅遊目的地城市、國際知名的冬季旅遊目的地。

4.西域邊陲風情旅遊功能區

功能區范圍:吉木乃縣和哈巴河縣的中部及南部地區。

區內主要旅遊資源:吉木乃口岸、木斯套冰川、神石城、額爾齊斯河北灣、白沙湖、鳴沙山、阿黑吐別克口岸、樺林公園、哈龍溝等。

功能定位:本旅遊區是阿勒泰地區突出西域風情、西北邊境旅遊、中哈邊貿的旅遊區,是西域邊陲風情旅遊西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出入境旅遊和邊境邊防邊貿旅遊、西域景觀觀光旅遊、民俗文化旅遊、特色商品購物旅遊為主導旅遊產品,充分發揮喀納斯景區和吉木乃口岸輻射帶動作用,開拓國際旅遊市場,形成哈巴河縣和吉木乃縣域旅遊資源的整體優勢,實現該區域旅遊業健康持續發展。

5.三道海子游牧文化旅遊功能區

功能區范圍:青河縣。

區內主要旅遊資源:三道海子、套查干郭勒湖、薩木特墓、塔克什肯口岸、河狸自然保護區等。

功能定位:本旅遊區是阿勒泰地區突出原生態草原游牧文化、成吉思汗之路尋蹤、中蒙邊貿旅遊特色的旅遊區,是阿爾泰文化觀光休閑東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出入境旅遊、邊貿旅遊、特色商品旅遊、觀光旅遊、文化旅遊為主導旅遊產品,加強中蒙旅遊合作,打造草原生態的草原游牧文化旅遊品牌和亞歐草原民族祭拜中心,形成旅遊資源開發利用合力,促進旅遊業的發展壯大。

6.准噶爾盆地乾旱荒漠景觀旅遊功能區

功能區范圍:福海縣南部和富蘊縣南部。

區內主要旅遊資源:古恐龍化石、鳴沙山、卡拉麥里有蹄類自然保護區、五彩城、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等。

功能定位:本旅遊區是阿勒地區乾旱荒漠景觀集中、適合開發利用沙漠觀光和休閑的旅遊區,是阿勒泰地區綜合旅遊大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沙漠觀光、休閑和野生動物觀賞旅遊的主要景區。打造以沙漠觀光、沙漠攝影、地質礦產科普科考、野生動物觀賞和沙漠休閑旅遊為主導的旅遊產品,注重發揮旅遊資源整體合力,注重生態環境保護。打造遊客經216國道進出阿勒泰地區這一門戶旅遊區,使之成為北疆旅遊線上的亮點景區,中國最美麗的雅丹地貌景區之一。

(四)四大基於生態環境保護和旅遊資源開發的功能區

根據國家、新疆主體功能區規劃、阿勒泰地區生態環境保護等要求,結合旅遊資源開發利用適宜性評價,阿勒泰地區劃分了旅遊禁止開發區等四大功能區,提出了功能區旅遊資源開發等方面的管理政策。其目的是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開合開發利用旅遊資源,引導與控制四大功能區內旅遊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方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工作。

1.旅遊禁止開發區

如下區域可劃定為旅遊禁止開發區:國家及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世界文化自然遺產、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等的核心區。冰川、重點保護河段、重點保護湖區、飲用水源地保護區、景區一級生態保護區、文物保護單位、基本農田等為主體的區域。

禁止開發區管理政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2013年4月25日公布,同年10月1日施行)及相關規劃,對自然文化遺產保護區、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保護區、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區、有特殊價值的自然遺跡所在和文化遺址等,實行強制性保護,保持其原生態、完整性,嚴格控制人為因素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干擾或破壞。區內嚴禁旅遊資源開發活動,有序引導人口逐步向區外轉移。區內禁止建設各項旅遊接待設施,嚴禁旅遊、生產等活動。禁止開發區內要依法關停、轉移破壞環境、排放污染物的企業,實現污染物零排放,避免礦山地質環境遭受破壞。

2.旅遊限制開發區

旅遊限制開發區是指生態環境系統脆弱、生態重要性程度高、自然災害風險大,開展大規模旅遊開發的條件較差,且關繫到較大范圍涉及生態安全的區域。此外,還包括以生態敏感區、文物保護單位等景區(點)為主題的區域。

旅遊限制開發區管理政策。對發揮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防風固沙功能,以及維護生物多樣性功能的區域,嚴格限制旅遊資源開發強度,確保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在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對較強的地區有限制的發展旅遊、農林牧產業生產和加工、觀光休閑農業等產業。區內在開展旅遊資源開發環境影響評價的基礎上,嚴格限制旅遊接待設施建設,要對旅遊活動的類型、方式和強度要做出明確規定。限制開發區內要限制企業的資源開發利用活動,保證排污企業污染物排放總量水平下降,實現所有污染物的達標排放。

3.旅遊優化開發區

優化開發區是指旅遊資源開發強度較高、資源開發利用、以及環境保護等問題突出的區域和以風景區(點)、特色古村落等為主體的區域。

旅遊優化開發區管理政策。在旅遊資源開發強度較大的地區,調整和優化旅遊產品結構和發展方向,切實提高旅遊業發展經濟和社會效益。在旅遊開發強度較低的地區,適量建設必要的旅遊服務設施,組織適宜的風景旅遊、休閑旅遊活動。旅遊優化開發區內要實現更高要求的減排目標,提高污染物排放標准,增加實施總量控制的污染物的種類,實現旅遊效益增加。旅遊開發區內要加強對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地質災害的保護與治理。

4.旅遊重點開發區

重點開發區是指已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旅遊產業發展潛力較大的區域,主要是指旅遊景區的中心區、特色旅遊城鎮等為主體的區域。

旅遊優化開發區管理政策。在提高旅遊產業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節約與集約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促進旅遊業健康發展,成為區域旅遊業發展的引擎地區。區內可開展旅遊服務設施的集中建設,組織和開展多樣化的觀光、休閑、度假和娛樂活動。旅遊重點開發區內要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提高污染物排放標准,減少污染物的排放總量。存在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地質災害的旅遊區,要開展綜合治理。

二、戰略措施

(一)組織編制實施地區、市縣旅遊發展規劃

阿勒泰地區及6縣1市旅遊資源豐富。按照《旅遊法》等的要求,阿勒泰地區行署,按照地區、各縣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要求,組織編制旅遊發展規劃,並將旅遊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根據旅遊發展規劃,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編制重點旅遊資源開發利用的專項規劃,對特定區域內的旅遊項目、設施和服務功能配套提出專門要求。建立旅遊規劃調整或修編程序,促進規劃編制實施機制動態化。

旅遊發展規劃內容有:旅遊業發展的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旅遊資源保護和利用的要求和措施,以及旅遊產品開發、旅遊服務質量提升、旅遊文化建設、旅遊形象推廣、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要求和促進措施等。

旅遊發展規劃應當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環境保護規劃以及其他自然資源和文物等人文資源的保護和利用規劃相銜接。各級人民政府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應當充分考慮相關旅遊項目、設施的空間布局和建設用地要求。規劃和建設交通、通信、供水、供電、環保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要兼顧旅遊業發展的需要。

阿勒泰地區行署、各縣市人民政府要組織對本級政府編制的旅遊發展規劃的執行情況進行評估,並向社會公布。制定並組織實施有利於旅遊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產業政策,推進旅遊休閑體系建設,採取措施推動區域旅遊合作,鼓勵跨區域旅遊線路和產品開發,促進旅遊與工業、農業、商業、文化、衛生、體育、科教等領域的融合,扶持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邊遠地區和貧困地區旅遊業發展。

(二)編制實施阿勒泰地區冬季旅遊發展規劃,注重環境保護,促進旅遊資源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要以全球化視野、市場與經營理念為指導,根據阿勒泰地區冰雪資源特徵、市場條件等,編制實施冬季旅遊發展規劃。規劃要凸顯當地文化,體現阿勒泰特色,注重旅遊區生態文明建設,逐步加強冬季旅遊產品開發,促進地區旅遊資源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統一規劃阿勒泰地區冰雪資源開發利用,如滑雪場、滑冰館等基礎設施建設。在冬季旅遊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將基礎設施、旅遊服務水平等相關軟硬體配套建設作為重點,提高綜合服務水平,按照國際知名的滑雪場、滑冰館的標准進行建設。逐步建立與高水平冰雪旅遊相適應的標准、設施、服務,提高冬季旅遊的國際化水平。

規劃要對阿勒泰地區冬季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滑雪場、館等)的數量、布局、時序、投資、客源情況等予以明確。根據市場需求,要形成合理的滑雪場建設布局與密度,形成能夠滿足不同層次遊客需求、分工協作、相互補充的滑雪場體系結構。避免造成滑雪場、滑雪館等基礎設施的重復建設,造成資金浪費,設施閑置等問題。

滑雪場(館)的建設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滑雪旅遊項目開發建設要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與項目一起同步建設相關環保設施,建立項目實施運行階段的環境監測評價體系。滑雪場(館)建設盡量要與現有設施及其他景區(點)設施相結合,盡量不佔用或少佔用植被,盡量減少項目建設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在滑雪場(館)建設施工過程中,在進行滑雪道的布局定位時,應順山坡就勢修建,盡量避開林地及大動土方工程;一定要進行的破土工程,必須在兩年內復墾綠化完成;需要砍伐的珍貴樹木,要盡量移植。旅遊禁止開發區內禁止亂采濫伐、亂采亂挖等破壞環境的行為,盡量保持原始的環境風貌。

(三)建立健全旅遊資源產業發展管理體制機制

建立健全阿勒泰地區行署相關職能部門間的協調機制。由於旅遊資源產業由多部門管理,造成政出多門、責任不明晰、執法不統一等問題,強化政府在旅遊資源產業發展中的綜合協調能力,對旅遊資源開發管理體制、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體制、森林公園、地質公園等機制、體制方面出現的問題,提出協調和解決方案。

建議成立由阿勒泰行署專員領導的阿勒泰地區旅遊資源產業發展委員會,負責統籌協調發展改革、規劃、建設、交通、財政、稅務、工商、國土、公安、環保、林業、漁業、畜牧業、水務等相關行業和部門的旅遊管理職能。上述部門要按照各部門職能分工,與旅遊管理部門密切協作,形成合力,共同培育壯大地區旅遊資源產業。

阿勒泰旅遊資源產業發展委員會主要職能為:①依據國家規律法規,制定阿勒泰地區旅遊資源產業發展政策,組織編制旅遊發展規劃,加強旅遊資源產業宏觀調控。②統籌協調解決地區旅遊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如旅遊資源產業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等。③組織編制地區性的旅遊項目招商指南,促進和引導外商和社會資金向旅遊資源產業投入。④建立部門間定期或不定期的議事和決策機制,制定旅遊資源產業發展年度計劃,對重大旅遊資源產業發展問題進行決策。

(四)建立旅遊區綠色GDP評估考核機制

綠色GD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考慮了自然資源(土地、礦產、森林、水資源等)與人文環境因素(自然生態環境、人文環境)影響之後的經濟活動的最終成果。換句話說,也就是從GDP中扣除自然資源耗減價值與環境污染損失價值後剩餘的國內生產總值。改革現行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對環境資源進行核算,從現行的GDP中扣除環境資源成本和對環境的保護服務費用後,所得結果即為「綠色GDP」。建立旅遊區綠色GDP考核機制,對於只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環境資源效益的各項行為將會產生抑製作用。阿勒泰地區應積極推行綠色GDP評估考核機制,以綠色GDP替代GDP作為旅遊區管理部門績效考核的指標之一。通過綠色GDP考核機制,促進旅遊區旅遊資源產業健康發展。

㈢ 中國政府用什麼政策刺激旅遊發展

中國政府刺激旅遊行業發展的相關政策:
一、年的《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
首次明確了旅遊業「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的定位,並提出了近幾年旅遊業發展的主要任務:深化旅遊業改革開放、優化旅遊消費環境、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旅遊產品多樣化發展、培育新的旅遊消費熱點等。並指出政府要加大投入以及金融支持,大力支持旅遊業的發展。
二、2012年7月《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旅遊業的實施意見》
要堅持旅遊業向民間資本全方位開放,通過民間資本推進旅遊產業投資。鼓勵民間資本投資旅遊業,如合理開發旅遊資源,經營、管理旅遊景區,開發旅遊產品、經營旅遊車船業等,切實將民間資本作為旅遊發展的重要力量。
三、 2013年《國民旅遊休閑綱要(2013-2020年)》
提出到2020年, 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實,城鄉居民旅遊休閑消費水平大幅增長的發展目標,並提出了大力發展旅遊業、擴大旅遊消費的幾大措施:
1、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鼓勵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引導職工靈活安排全年休假時間。
2、大力推進國民旅遊休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國民旅遊休閑產品開發與活動組織。
3、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增加旅遊休閑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
4、鼓勵社會力量投資建設旅遊休閑設施,開發特色旅遊休閑線路和優質旅遊休閑產品。落實國家關於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的扶持政策。
四、2014年《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
要增強旅遊發展動力,擴張旅遊發展空間。在政府扶持旅遊消費方面,部署了四大方面的重要舉措:
1、切實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
2、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編制全國生態旅遊發展規劃,加強對國家重點旅遊區域的指導。
3、加大財政金融支持。由政府引導,推動設立旅遊產業基金。
4、擴大旅遊購物消費。
五、2015 年《 2015年全國旅遊工作會議報告》
1、實施旅遊基礎設施提升計劃,改善旅遊消費環境。加強中西部地區建設,連通景區道路、停車場、旅遊廁所等建設,規范旅遊市場價格和經營秩序等五項內容。
2、實施旅遊投資促進計劃,新辟旅遊消費市場。包括加快自駕車、房車營地建設、大力發展特色旅遊城鎮、大力開發休閑度假旅遊產品、積極推動「互聯網+旅遊」等七項內容。
3、實施旅遊消費促進計劃,培育新的消費熱點。提升特色旅遊商品、積極發展老年旅遊、支持研學旅行發展、積極發展中醫葯健康旅遊等四項內容。
4、實施鄉村旅遊提升計劃,開拓旅遊消費空間。包括堅持鄉村旅遊個性化、特色化發展方向、完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配套設施、開展百萬鄉村旅遊創客行動、大力推進鄉村旅遊扶貧等四項內容。
5、優化休假安排,激發旅遊消費需求。包括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鼓勵彈性作息、鼓勵錯峰休假等三項內容。
6、加大改革創新力度,促進旅遊投資消費持續增長。包括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落實差別化旅遊業用地用海用島政策、拓展旅遊企業融資渠道等三項內容。

㈣ 景區實施全域旅遊發展戰略有哪些舉措

主要從以下6個方面來推進:
(一)創新發展戰略,改革管理體制

發展全域旅遊,是一項改革創新工程,重在圍繞適應旅遊發展兩個綜合需求(綜合產業發展和綜合執法需求),改革創新旅遊體制,從旅遊市場監管、旅遊公共服務、旅遊產業促進、擴大旅遊開放、旅遊管理體制和基礎制度等推進綜合改革。

一是要改革創新全域綜合統籌發展的領導體制,構建從全局謀劃和推進、有效整合區域資源、統籌推進全域旅遊的體制和工作格局,形成各部門聯動的發展機制。進一步完善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充分考慮旅遊配套設施及其公共服務的需求,促進城市公共服務設施與旅遊公共服務設施的融合、銜接。

二是改革創新旅遊管理的綜合協調機制,推進旅遊管理體制的綜合改革,適應旅遊業從單一業態向綜合產業、從行業監管向綜合服務升級的客觀需求,這也是地方政府對旅遊發展認識升級的最典型和最生動表現。

三是改革創新旅遊綜合執法機制,鼓勵推進旅遊綜合執法隊伍等改革創新,為全域旅遊發展提供綜合執法保障。要把旅遊市場環境治理,納入到城市綜合治理的范疇內,加大治理力度,形成管理聯動。建立健全「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企業主體負責」的旅遊安全責任體系與工作機制。設立旅遊警察和旅遊巡迴法庭,是許多國家通行的做法。許多國家早已設立旅遊警察,包括西班牙、德國、俄羅斯、希臘、韓國、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埃及、阿根廷、孟加拉等等。這些旅遊警察大多會外語、著裝醒目、在酒店和旅遊景區隨處可見,小到問路、物品遺失,大到被敲詐勒索,他們都會馬上介入解決。旅遊警察提升了國內外遊客的安全感,這是最重要的旅遊環境。旅遊警察還是當地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有力增強旅遊吸引力和保障力。

(二)創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旅遊規劃

發展全域旅遊,不能因循傳統規劃思路,必須改革創新規劃。

一是創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理念,將旅遊規劃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將旅遊資源與其他資源合理配置。

二是改革規劃體制,推進多規合一。

三是創新旅遊規劃。全域旅遊模式的規劃與景點旅遊模式的規劃不同,不再只是規劃景點景區、賓館飯店,需要系統全面規劃景點景區內外協調發展各、整合各類資源要素。

(三)改革評價體系

發展全域旅遊,必須樹立科學的旅遊觀念,按照五大發展理念創新相關的統計監測和評價體系。

一是將發展旅遊作為區域內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重要發展目標和重要考核內容,形成明確的任務分工要求,形成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的合力。

二是創新旅遊數據徵集、分析體系。按照旅遊發展的新業態、新特點、新趨勢設置評價指標。探索建立適應全域旅遊特點的旅遊服務質量評價體系。充分利用大數據,與旅遊電商企業合作,建立現代旅遊的科學評價機制。

三是加強綜合效益評估,擺脫門票經濟「依賴症」。我國大多數景區仍然處於門票經濟。2014年,除黃山門票占總收入的17.5%外,其餘景區門票佔比均超過40%,有的景區門票佔比更是超過80%。從門票經濟向全域旅遊經濟轉變,首先就要建立全域旅遊的綜合效益評價體系,逐步擺脫對門票收入的嚴重依賴。

(四)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

推進全域旅遊,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和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支撐。這需要巨大的投資,迫切需要抓住供給側改革的機遇,改革創新投融資模式。推進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PPP等投融資模式改革創新,促進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旅遊企業和旅遊項目融資支持,鼓勵私營企業、民間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吸引國際資本參與重大旅遊項目開發,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五)創新旅遊業態

創新旅遊產品,積極培育旅遊新業態,構建新的發展載體。推進旅遊小鎮、旅遊風景道、旅遊綠道、旅遊度假區、旅遊產業集聚區、特色旅遊基地、研學旅遊基地、養老旅遊基地等新興旅遊業態和產品建設。大力培育和扶持以休閑農業、鄉村度假、古鎮村落、特色民宿為代表的鄉村旅遊新業態,推進特色旅遊目的地、國家休閑區、休閑旅遊示範城市等目的地建設。推進旅遊+新的生活方式,包括旅遊+研學(教育)、旅遊+交通、旅遊+休閑度假、旅遊+新型養老、旅遊+健康養生、旅遊+購物等,大力培育全域旅遊的新產品新業態。要加快特色提煉,在創建精品旅遊品牌上下功夫。充分發揮區域自然人文資源優勢,創建區域品牌。

(六)試點先行、示範引領

各地情況千差萬別,不可強求一律。作為推進全域旅遊主體的地方黨委政府,有必要積極務實探索符合本地實際、突出本地特色的全域旅遊的好經驗、好做法。國家每年遴選一批市縣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分步實施,滾動發展,上不封頂,下不設限,試點先行,示範引領。要採取系列措施支持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
了解更多全域旅遊內容,可以關注下北京中景合天。

㈤ 政府怎麼樣發展旅遊業 2017國家對旅遊業的政策

中國政府刺激旅遊行業發展的相關政策:一、2009年的《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首次明確了旅遊業「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的定位,並提出了近幾年旅遊業發展的主要任務:深化旅遊業改革開放、優化旅遊消費環境、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旅遊產品多樣化發展、培育新的旅遊消費熱點等。並指出政府要加大投入以及金融支持,大力支持旅遊業的發展。二、2012年7月《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旅遊業的實施意見》要堅持旅遊業向民間資本全方位開放,通過民間資本推進旅遊產業投資。鼓勵民間資本投資旅遊業,如合理開發旅遊資源,經營、管理旅遊景區,開發旅遊產品、經營旅遊車船業等,切實將民間資本作為旅遊發展的重要力量。三、2013年《國民旅遊休閑綱要(2013-2020年)》提出到2020年,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實,城鄉居民旅遊休閑消費水平大幅增長的發展目標,並提出了大力發展旅遊業、擴大旅遊消費的幾大措施:1、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鼓勵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引導職工靈活安排全年休假時間。2、大力推進國民旅遊休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國民旅遊休閑產品開發與活動組織。3、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增加旅遊休閑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4、鼓勵社會力量投資建設旅遊休閑設施,開發特色旅遊休閑線路和優質旅遊休閑產品。落實國家關於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的扶持政策。四、2014年《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要增強旅遊發展動力,擴張旅遊發展空間。在政府扶持旅遊消費方面,部署了四大方面的重要舉措:1、切實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2、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編制全國生態旅遊發展規劃,加強對國家重點旅遊區域的指導。3、加大財政金融支持。由政府引導,推動設立旅遊產業基金。4、擴大旅遊購物消費。五、2015年《2015年全國旅遊工作會議報告》1、實施旅遊基礎設施提升計劃,改善旅遊消費環境。加強中西部地區建設,連通景區道路、停車場、旅遊廁所等建設,規范旅遊市場價格和經營秩序等五項內容。2、實施旅遊投資促進計劃,新辟旅遊消費市場。包括加快自駕車、房車營地建設、大力發展特色旅遊城鎮、大力開發休閑度假旅遊產品、積極推動「互聯網+旅遊」等七項內容。3、實施旅遊消費促進計劃,培育新的消費熱點。提升特色旅遊商品、積極發展老年旅遊、支持研學旅行發展、積極發展中醫葯健康旅遊等四項內容。4、實施鄉村旅遊提升計劃,開拓旅遊消費空間。包括堅持鄉村旅遊個性化、特色化發展方向、完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配套設施、開展百萬鄉村旅遊創客行動、大力推進鄉村旅遊扶貧等四項內容。5、優化休假安排,激發旅遊消費需求。包括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鼓勵彈性作息、鼓勵錯峰休假等三項內容。6、加大改革創新力度,促進旅遊投資消費持續增長。包括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落實差別化旅遊業用地用海用島政策、拓展旅遊企業融資渠道等三項內容。

㈥ 中國要成為世界旅遊大國該採取哪些措施

新世紀中國旅遊業要順利實現從亞洲旅遊大國向世界旅遊強國的轉變,需要解決很多
現實和發展中不斷出現的問題。中國現在對旅遊資源開發程度仍停留在粗放型、低水平的
開發,旅遊基礎設施建設不足,仍存在因道路、交通工具等因素限制旅遊發展的問題。旅
游接待設施規模較小,檔次結構不合理,旅遊管理觀念落後,管理經驗不足,人才培訓滯
後,與國際差距較大等問題。今後中國旅遊業要應對面臨的問題和挑戰,著重做好如下幾
個方面。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交通道路的建設,這是改善旅遊發展的大環境和硬環境。
2.加強企業經營的國際化、集團化和經營產品與服務的標准化、程序化。注重標准
化的同時加強民族、地方特色,對中國旅遊發展至關重要。
3.掃清障礙,優化旅遊發展大環境,規范旅遊市場的運營機制,更加符合國際規則,
旅遊產業素質將全面提高。政府旅遊主管部門管理方式要轉向法律、市場和行政相結合。
4.加快旅遊信息化建設,改善旅遊業的管理和經營手段,提升企業效益和市場競爭
力。
5.加強人力資源的培訓和旅遊人才的培養,建立和完善旅遊業培訓體系,制訂合理的
人才任用和獎勵機制,激發活力,產生效益。
6.出台優惠政策,吸引外資的投入,支持旅遊業的全面建設,進而加速旅遊業的快速
發展。
7.加強旅遊業的法規建設,保護旅遊業的順利建設和健康發展。加強旅遊環境保護,
實現旅遊可持續發展。

㈦ 中國政府用什麼政策刺激旅遊發展

中國政府刺激旅遊行業發展的相關政策:
一、2009年的《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
首次明確了旅遊業「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的定位,並提出了近幾年旅遊業發展的主要任務:深化旅遊業改革開放、優化旅遊消費環境、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旅遊產品多樣化發展、培育新的旅遊消費熱點等。並指出政府要加大投入以及金融支持,大力支持旅遊業的發展。
二、2012年7月《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旅遊業的實施意見》
要堅持旅遊業向民間資本全方位開放,通過民間資本推進旅遊產業投資。鼓勵民間資本投資旅遊業,如合理開發旅遊資源,經營、管理旅遊景區,開發旅遊產品、經營旅遊車船業等,切實將民間資本作為旅遊發展的重要力量。
三、 2013年《國民旅遊休閑綱要(2013-2020年)》
提出到2020年, 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實,城鄉居民旅遊休閑消費水平大幅增長的發展目標,並提出了大力發展旅遊業、擴大旅遊消費的幾大措施:
1、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鼓勵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引導職工靈活安排全年休假時間。
2、大力推進國民旅遊休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國民旅遊休閑產品開發與活動組織。
3、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增加旅遊休閑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
4、鼓勵社會力量投資建設旅遊休閑設施,開發特色旅遊休閑線路和優質旅遊休閑產品。落實國家關於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的扶持政策。
四、2014年《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
要增強旅遊發展動力,擴張旅遊發展空間。在政府扶持旅遊消費方面,部署了四大方面的重要舉措:
1、切實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
2、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編制全國生態旅遊發展規劃,加強對國家重點旅遊區域的指導。
3、加大財政金融支持。由政府引導,推動設立旅遊產業基金。
4、擴大旅遊購物消費。
五、2015 年《 2015年全國旅遊工作會議報告》
1、實施旅遊基礎設施提升計劃,改善旅遊消費環境。加強中西部地區建設,連通景區道路、停車場、旅遊廁所等建設,規范旅遊市場價格和經營秩序等五項內容。
2、實施旅遊投資促進計劃,新辟旅遊消費市場。包括加快自駕車、房車營地建設、大力發展特色旅遊城鎮、大力開發休閑度假旅遊產品、積極推動「互聯網+旅遊」等七項內容。
3、實施旅遊消費促進計劃,培育新的消費熱點。提升特色旅遊商品、積極發展老年旅遊、支持研學旅行發展、積極發展中醫葯健康旅遊等四項內容。
4、實施鄉村旅遊提升計劃,開拓旅遊消費空間。包括堅持鄉村旅遊個性化、特色化發展方向、完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配套設施、開展百萬鄉村旅遊創客行動、大力推進鄉村旅遊扶貧等四項內容。
5、優化休假安排,激發旅遊消費需求。包括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鼓勵彈性作息、鼓勵錯峰休假等三項內容。
6、加大改革創新力度,促進旅遊投資消費持續增長。包括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落實差別化旅遊業用地用海用島政策、拓展旅遊企業融資渠道等三項內容。

㈧ 我們可以採取哪些政策或措施去支持旅遊業的發展,並舉例說明

我們科技採取積極的政策去支持旅遊業的發展,比如,對景點進行多方位的宣傳。

㈨ 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的政策解讀

一、放寬旅遊市場准入,打破行業、地區壁壘,簡化審批手續,鼓勵社會資本公平參與旅遊業發展,鼓勵各種所有制企業依法投資旅遊產業。
政策解析:此條政策的立意,在於通過改革在國內形成統一的旅遊大市場,從大局出發,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廣泛參與到旅遊業發展建設中。各地旅遊部門須以改革的精神和勇氣,重新梳理和審視本地區在消除行業、地區壁壘方面存在的問題,旅遊部門能夠解決的,要抓緊時間盡快解決;僅靠旅遊部門不能解決的,要爭取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積極協調有關部門予以解決。
二、推進國有旅遊企業改組改制,支持民營和中小旅遊企業發展,支持各類企業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兼並重組,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大型旅遊企業集團。
政策解析:此條政策的立意,在於全面推動各類旅遊企業的做大做強,從而提高旅遊企業的總體市場競爭力,進而提高旅遊產業整體素質。政策充分考慮到旅遊業產業鏈長、涉及面寬的特點,專門提出各類企業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兼並重組,有利於推動形成一批有市場競爭力的大型旅遊企業集團。各地須按照本條政策的要求,進一步推動國有旅遊企業的改革改制,通過必要的扶持和引導,盡快把國有旅遊企業推向市場;應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加強監督和管理,對資質優良、經營業績突出、市場潛力大的中小企業,要探索更多手段予以扶持。
三、支持各地開展旅遊綜合改革和專項改革試點,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旅遊資源一體化管理。
政策解析:本條政策的立意,在於鼓勵地方以更廣闊的視野開展旅遊業改革試驗,從中總結經驗,推進旅遊產業整體改革步伐。進行旅遊綜合改革和專項改革的地區,應進一步大膽探索和實踐,以更實際的舉措推進改革實踐;進行經濟社會改革綜合試點的地區,旅遊部門應加強與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協調,將旅遊改革的內容更多地納入到綜合改革中;有條件的地區應積極協調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推動旅遊資源一體化管理,及時發現和解決工作推動中存在的問題。各地須加強與國家旅遊局在改革方面的信息互通,及時提出在改革中遇到的問題和需要國家旅遊局協調解決的問題,以利國家旅遊局從更宏觀的層面總體謀劃,推動整個產業的改革和發展。
四、旅遊行政管理及相關部門要加快職能轉變,把應當由企業、行業協會和中介組織承擔的職能和機構轉移出去。五年內,各級各類旅遊行業協會的人員和財務關系要與旅遊行政管理等部門脫鉤。
政策解析:此條政策的立意,在於通過把協會改革改制進行得更深入、更徹底,從而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實現建設務實、高效政府的要求。《意見》中對此提出量化的時間要求,是對旅遊改革寄予的厚望,各地須按照這一要求,抓緊做出協會改革改制的具體方案和時間安排,按時完成任務。
五、景區門票價格調整要提前半年向社會公布,所有旅遊收費均應按規定向社會公示。
政策解析:本條政策的立意,在於通過對景區門票價格調整向社會公布設定具體時限,以及向社會公示旅遊收費項目做出原則規定,以便更好地保護遊客的知情權和旅遊企業的切身利益。各地旅遊部門須協同發展改革、價格部門,根據本條政策對於時限等方面的要求,及時制定具體措施和辦法予以落實,並加強對公布和公示本身及其執行情況的監督。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