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出境旅遊業發展現狀
⑴ 我國旅遊業發展現狀分析
旅遊業具有「無煙產業」和「永遠的朝陽產業」的美稱。所謂朝陽產業,它的發展前景廣闊可觀,當今的旅遊產業已經成為國家的重點發展項目,我國的旅遊市場規模穩步擴大。但是相較而言,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的廣度深度都遠遠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人民對旅遊消費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國內旅遊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討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的現狀、趨勢及對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國旅遊業的現狀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迅速,覆蓋面廣,但總的說來仍然處於一種低消費、大眾化、低水平、中近距離旅遊的狀況。旅遊基礎設施、服務設施模仿建設發展很快,但仍不能適應國內旅遊市場發展速度的要求。
旅遊人次數穩步增加,旅遊消費額逐步提高;絕大部分屬於觀光旅遊,文化型和兆絕享受型極少;國內旅遊熱門地區多集中在經濟發達、知名度高、旅遊基礎設施較為完備的4A級以上景區。自助旅遊增多,團隊出遊減族碼姿少;度假村的區域『生特徵已經比較明顯,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西部、東北等區域的度假村經營都各顯特色。北京、上海、廣州、蘇州、杭州、重慶等經濟發達地區度假村數量明顯比其他地區高很多。這說明我國旅遊房地產度假村細分市場的區域格
⑵ 我國旅遊產業產品的現狀如何
隨著社會的發展,旅遊業已成為在全球經濟中發展勢頭最強勁和規模最大的產業之一。旅遊產業在全市經濟發展中的地位,經濟作用逐步提高旅遊業在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就業的驅動力,以及促進文化和環境日益明顯。旅遊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
2004年中國的旅遊產業全面恢復振興和突破性的發展,入境旅遊和國內旅遊,出境旅遊三大市場全面振興,旅遊總收入達到684十億人民幣,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5.01%,2004年強勁增長的中國出境旅遊出境旅遊超過2800人。 2004年中國入境旅遊人數109038200乘客,比上年同期增長18.96%,比2002年增加了11.37%。
2005年1-10月份,入境旅遊人數100180700人次,同比增長11.57%,超過去年同期。 2004年在中國大陸旅遊的遊客數將達到11.02億人次,首次突破十億人大關。國內旅遊收入達到:471.1十億人民幣。 2004年底新增加共15,339的旅行社,在1978年,國際社會增加對國內社會1870年的108上升;旅行社總資產為42.438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9.42%;採用2462萬人次。
作為國民經濟的新興產業,中國旅遊業在發展的早期階段,定義的開發和建設的基本方針。一方面,堅持對外開放,為國內外各界廣泛吸引資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鼓勵國家,集體和個人投資旅遊項目。這種開放的投資政策,以促進中國旅遊投資市場的活躍和旅遊接待能力,為旅遊業的繁榮和發展創造了條件。盡管中國旅遊業的發展仍存在不少問題和障礙,特別是低度以市場為導向的旅遊管理體制和投資機制,但總的來講,中國的旅遊業的投資環境不斷優化的趨勢。
西部地區依靠自然自然資源的快速發展,旅遊的機會,國內和國外的投資者開始關注西部旅遊。然而,由於交通等基礎設施的發展是相對落後的西部旅遊業的發展是比較困難得多海南,深圳等沿海發達地區。後的西部大開發政策的實施,西部旅遊迎來了新的機遇,但也令人垂涎的西部旅遊投資射門機會。
未來10年,中國旅遊業將保持年均增長率達10.4%,其中個人旅遊消費將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長,企業/政府旅遊的增長速度將達到10.9%,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旅遊目的地的遊客出口國和第四大客源。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從2002年的5.44%,2010年中國旅遊業總收入的8%。因此,旅遊業作為六大新興消費熱點行業之一,在未來幾年將會有顯著的投資機會。如果你想旅遊系統要在旅遊業的投資在本報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報告的十八個章節,首先介紹了旅遊和投資物業的定義,然後概述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國際旅遊業,中國旅遊業的現狀。黃金周旅遊,入境旅遊,生態旅遊,紅色旅遊,溫泉旅遊,旅遊小城鎮,主題公園,和其他類似細致的透析。其次是競爭的旅遊市場細分和消費者的深入分析旅遊電子商務,旅遊和旅遊上市公司,中國主要旅遊資源概況。最後,旅遊業前景趨勢做出科學的預測。
⑶ 1977到1987年我國旅遊業的發展態勢
從1978年到現在經過30年的發展,旅遊業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具體表現為產業規模不斷的擴大、產業體系也是日趨健全、產業基礎更加堅實,從上一屆政府提出,旅遊業要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現在正朝著這個目標不斷的前進。簡單的說,或者概括的說,中國旅遊業發展的現狀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點,是入境旅遊,持續穩定增長。隨著我國綜合國力持續上升、國際影響不斷的擴大、市場拓展更加深入,入境旅遊持續穩定增長。其中,外國人入境旅遊市場發展很快,比如說在過去一年,2008年最終數字沒有出來,2007年一共接待外國旅遊者2161萬人次,同比增長17.6%,我們中國的旅遊是從入境旅遊開始,縱觀世界各國旅遊發展,首先都是從國內旅遊開始,先有國內旅遊,然後才有入境旅遊,我們國家從78年開始,當時社會經濟發展,國家正在建設,外匯緊缺,首先是從入境旅遊開始,所以我們一直都提倡入境旅遊,政策是大力發展入境旅遊,入境旅遊是我們的一個重點。
第二個表現是國內旅遊,國內旅遊持續全面增長,國內旅遊是旅遊量最大、潛力最深、基礎性最強的,國內旅遊良好的成長性能和強勁的帶動功能繼續蓬勃發展,居民出遊人數持續增長,國內旅遊首先是把入境旅遊放在首位,應該說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國內旅遊越來越顯得重要,因為最近國務院領導同志也明確提出,國內旅遊是旅遊業的基礎,只有國內旅遊扎實了、規模上去了、質量提高了,才會有更好的國際旅遊。所以,國內旅遊從一開始國家對於國內旅遊政策上是不鼓勵、不發展、不提倡,三不政策。但是國內旅遊確確實實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雖然當年國家對於國內旅遊是三不政策,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居民休閑時間的增長,荷包越來越鼓,現在國內旅遊是迅猛發展,現在中國整個收入,中國旅遊整體收入1.09萬億,中間國內的旅遊收入佔到了7771億,剩下的國際旅遊收入419億美元,拋去港、澳、台,真正來自老外,來自外國人的應該是不多,所以國內旅遊是三分天下有其二。
第三個表現是出境旅遊,出境旅遊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公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以及出國旅遊目的地不斷的增多,我國國民出境旅遊,保持快速增長的速度,出遊范圍更加寬廣、出遊方式更加靈活、出遊規模日益擴大,2007年我國公民出境總人數達到4100萬人次,同比增長19%,其中因私出境達到3500萬人次,同比增長22%,占出境總人數85%,快速發展公民出境旅遊市場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入境旅遊、出境旅遊、國內旅遊現在是三大市場,因為同中國旅遊業發展之初,主要是入境旅遊,經過30年的發展形成的入境、出境、國內三大市場持續健康並驅並取得發展,剛才講了07年旅遊業取得了良好的業績,據統計數字顯示,全年入境旅遊達到了1.32億人次,增長5.5%,國內旅遊人數達到16.1億人次,增長15.5%,國內旅遊總收入達到7771億元,增長25%,旅遊總收入首次突破1萬億元,達到1.09萬億元增長23%,出境旅遊達到4100萬人次,增長19%,中國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入境在全球來說是第四大,亞洲是最大的出境旅遊客源國,從國內旅遊來說,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
⑷ 誰能簡單介紹一下中國出入境旅遊的現狀
旅遊業作為我國第三產業的支柱產業,現在愈來愈受到國民的普遍關注。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出境旅遊相關政策的出台,使得出境旅遊成為國民的一種新時尚。出境旅遊市場成為旅遊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在消費決策和消費行為上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律。但是出境旅遊剛起步,還不太成熟,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有待我們解決。
一、我國出境旅遊市場概況
1.我國出境旅遊市場的形成與結構
出境旅遊市場指的是旅遊者在出境旅遊過程中所反映的經濟現象和經濟關系。早期的出境旅遊主要是因公出境,而我國出境旅遊形成卻是在1997年3月經國務院批復,由國家旅遊局、公安部正式頒布,於1997年7月實施的《中國公民自費出國旅遊管理暫行辦法》,這真正標志著我國出境旅遊市場的形成,也確立中國旅行社經營業務的基本格局——入境旅遊、國內旅遊、出境旅遊三大組成部分。目前,我國的出境旅遊分為出國旅遊、邊境旅遊和赴港澳地區旅遊三個部分。
2.近幾年我國出境旅遊市場的發展及其原因
(1)近年來我國出境旅遊市場發展的特點
首先,根據旅行社所提供資料顯示,出境旅遊增長速度很快,其中出境旅遊,城市居民正以30%高速增長,並且主要集中在沿海省市,如廣東、上海、北京、福建、江蘇、浙江等省佔了2/3,而且是以家庭為主自費出境旅遊。從以下數據可以看出,出境旅遊人數增長很快,從1996年到1999年之間,出境旅遊人數就翻了一番。以下是摘自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
二、出境旅遊市場的旅遊者行為現狀分析
旅遊者行為,主要是指旅遊者在收集有關產品的信息進行決策和在購買、消費評估、處理旅遊產品時的行為表現。今天的社會是多樣化的社會,生活在不同社會的民族、地位、性別、職業、教育、生活等方面的差別使得其在行為、興趣、喜好、觀念上有著不同之處。這些方面同樣體現在旅遊行為上,強烈地影響著人們的旅遊行為,使得人們在對旅遊目的地、旅遊形式等作出決策時表現出極大的不同。
1.我國出境旅遊者的消費決策分析
旅遊消費決策是利用收集的各種相關信息,根據自己的經驗、主觀、偏好、性格等作出決策的過程,影響旅遊行為主要有兩個因素:一個是收集到的各種信息在大腦中形成的對環境的整體印象,即感知環境;另一個是最大效益原則即旅遊者總是選擇最少的旅遊時間和獲得最大的旅遊信息量。由於這兩個因素,使得出境旅遊者在進行目的地選擇、旅遊形式、購買渠道、交通方式等決策上表現明顯的規律性特徵。
(1)目的地選擇
旅遊者在出遊的過程中,總是追求最大效益原則,所以對旅遊目的地選擇表現出一定的一致性,即大多數出境旅遊者選擇的都是同一個國家。根據1998年的統計,約有1.7萬我國旅遊者到紐西蘭旅遊,兩國在1999年5月簽訂協議後,我國赴紐西蘭的旅遊人數上升50%。當然,馬來西亞、泰國、香港和澳門繼續會成為出境團隊的主要目的地。據香港旅遊協會統計2000年1—9月香港共接待中國大陸遊客22.7萬人,比1998年同期增長29.5%。另據公安部的邊防登記,2000年全年出入境總人數創歷史最高紀錄,共1.4287億人次,其中168.5萬是中國大陸人(包括僑居海外持中國護照的人士),比1998年上升了2.5%。
2.我國出境旅客行為模式
旅遊者在旅遊決策行為完成以後即轉到最後一個環節——旅遊空間行為,它是人們在地域上進行旅遊和遊玩的過程。它以決策行為為基礎,其許多特徵是由決策行為的原則所決定,在具體的空間行為中涉及大中小三種不同的空間尺度。旅遊行為內部不同要素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的聯系。主要是由旅遊中間條件、旅遊者個人動機決定,它們的關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S→O→R
S代表旅遊條件,O指旅遊個人動機,R則是旅遊行為。其中S、O、R還可以表示由很多的元素構成,可以分別用n、I、m表示。這樣我們就可將以上的公式更加精確的表達為:
用上面的公式可方便的解釋,在不同旅遊條件下、不同旅遊動機下,為什麼不同旅遊者會有不同的旅遊者行為,如果按照旅遊者的旅遊動機可以將出境旅遊行為分為探親訪友、游覽觀光、務工經商、移民定居、留學、文體交流、考察培訓等幾種類型。在西方國家,出境旅遊市場發展成熟,旅遊者的消費行為主要受到旅遊動機的影響。而在我國出境旅遊市場不是很成熟,消費行為受旅遊動機的影響不大,主要是受到旅遊條件,即不同客源市場、不同的經濟收入、不同社會階層、不同文化層次、不同年齡性別等因素的影響。
(1)來自不同客源市場的行為模式
由於我國地域廣闊,經濟發展的地區間差距很大,所以在來自不同地區的出境旅遊者旅遊行為都是不同的。
三、我國出境旅遊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及對策
1.我國出境旅遊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
(1)出境旅遊的組團社的軟體設施沒有達到標准
雖然,有資格組織出境旅遊的組團社都是經過嚴格的考核審批,但是從事出境旅遊人員相對於我國的出境旅遊人數來講比例相差太大,所以未能在每個團隊中派遣專職領隊,使得出境旅遊的服務質量下降、各種問題產生。這是因為出境旅遊是一種跨國界的人際交往活動,各國間的社會制度、政治信仰、生活方式、生活習俗等有很大的差異,所以使得領隊人員不僅要有很高的業務素質,而且還需要很強的敬業精神。
(2)特許經營市場過小
我國已經形成特許經營市場,但是目前我國特許經營市場還很小,使得一些旅行社、非旅行社的經營組織、個人,甚至是境外在我國的常駐代表機構和人員、通過各種途徑,採用各種手段,千方百計地組織我國居民到境外旅遊。這些使用因私護照和其他護照,組織、參加出國旅遊的比較普遍,其人數已經遠遠超過特許經營渠道。因而以旅遊為目的的出境人數逐年迅速增長,但是經旅行社出境人數還沒有超過出境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3)出境旅遊經營秩序比較亂
主要表現在除了經過批準的旅行社經辦出境旅遊外,我國還存在著大量未經批准或未經按規定程序批準的出境游經辦組織和人員,包括旅行社和非旅行社的經營性、非經營性組織和人員,即所謂的無許可證和無營業執照經營(簡稱無證照經營)和有許可證或有營業執照者超越經營范圍的經營(簡稱超范圍經營)。這些經營者因不具備經營權,政府所進行的監督有限,其在質量、信譽、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隱患和出現的問題理所當然要多於有權經營者。同時,經規定程序批准有權經營的旅行社,也想方設法在特許經營渠道之外擴大業務量,各種違規的業務操作和宣傳促銷行為也比較嚴重。
(4)旅遊者合法權益保障問題日趨突出
主要表現在一方面由市場不正當競爭,旅行社提供了低價低質和合同不規范、不公平、不兌現服務。旅行社使用各種合法合理和不合法不合理的手段爭搶業務,最簡單最易見效的當然是價格戰。只要當價格降低時,必然要通過降低接待水準、服務質量和在境外旅遊臨時增加大量的、質低價高甚至是有害於健康的項目,要將低價所損失的奪回來,且越多越好,「零團費」、「負團費」應運而生,且日漸普遍。 2000年9月國家旅遊局大力整頓出境旅遊市場,就是專門針對「零團費」、「負團費」等情況下,而產生的旅遊者權益保護問題;另一方面就是目前旅遊者、社會公眾過度看重價格,而權益自我保護能力仍較弱。當旅遊者的權益得不到保護時,沒有及時向有關部門投訴。
(5)對我國國際形象的不良影響
這方面的問題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由於低價格導致在一些目的地國家形成了一套專門提供給中國旅遊者消費,在接待水準和服務質量等方面均與提供給發達國家旅遊者存在明顯差距的旅遊產品,這對我國在國際上樹立大國形象、提高國際地位和聲望顯然不利,嚴重的會有傷我國國格和公民人格。我國旅遊團在境外屢屢發生質量、安全等事故且得不到及時解決,對有關責任者追究不徹底,以及中國遊客在境外光顧、參觀一些格調低下的色情娛樂場所等活動,進一步加深了這些不良影響。另一類是少數旅遊者在境外滯留不歸,非法從事勞務商貿活動甚至色情活動,被不法分子利用從事非法移民等,往往會引起雙邊糾紛,對雙邊關系的改善和鞏固產生不利影響,更會進一步對我國國家和人民在海外的聲譽、形象產生消極影響。
2.我國出境旅遊市場存在問題分析
我國出境旅遊市場存在的上述問題,其根源是多方面的,包括我國所處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正處於轉軌變型階段經濟管理機制,居民的生活和消費觀念、習慣,對我國旅遊業發展方針的認識水平和貫徹落實情況,以及現行出境旅遊管理體制存在的缺陷等等。從市場學的角度來說,主要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從出境旅遊市場本身來看,主要原因是出境旅遊的供給和需求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缺口,增加供給滿足需求的壓力和動力比較大。供給不能滿足需求的直接原因,是我國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國家建設的需要確定了「大力發展入境旅遊、積極發展國內旅遊、適度發展出境旅遊」的旅遊業發展方針,出境旅遊的發展要貫徹「有組織、有計劃、有控制的適度發展」的基本原則。因此,國家通過控制經辦旅行社的數量,控制出境旅遊人數和規模,控制出境旅遊目的地國家和地區,限定出境旅遊方式等,來實現控制出境旅遊規模、發展速度的目標。這樣市場需求存在很大缺口,必然導致千方百計地增加供給,使得我國出境旅遊產生秩序、質量、安全及其對國家形象影響等問題。
另一方面,從出境旅遊市場空間來看,主要原因是出境旅遊市場的信息不對稱。市場學中的信息不對稱是指的交易過程中,交易雙方擁有的信息數量不等時,一方擁有比另一方更多的信息,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直接後果就是產生逆向選擇和劣勝優汰現象。當在市場上,旅遊產品的質量受控於擁有隱蔽信息一方時,就產生了經濟學上所定義的逆向選擇,即一方渴望得到優質品,而另一方卻樂於提供劣質品。目前,我國出境旅遊市場中,組團社對出境旅遊的信息擁有完全的隱蔽,一般來說出境旅遊者都是第一次接觸旅遊地:他們很難得到有關旅遊地的各種信息,這樣就導致了出境旅遊者渴望得到優質旅遊服務產品,而組團社就有可能提供低質的旅遊產品而牟取暴利,使得我國的出境旅遊產生了不正當的競爭,而且還挫傷出境旅遊的積極性,影響了出境旅遊的可持續發展。
3.我國出境旅遊市場存在的問題應採取的對策
經過對以上的問題的分析,治理出境旅遊市場出現的問題可以採取以下辦法:
(1)加強對領隊的培訓和管理,提高領隊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敬業精神
組團社必須為每個團派遣有領隊證的專職領隊,負責監督行程計劃的執行情況。領隊不得收受各種形式的回扣,如因領隊造成旅遊者損失的,由組團社負責賠償,並取消領隊資格。
(2)旅遊部門要與工商、公安部門密切配合,對當地旅遊團社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對非法經營出境旅遊、
無照經營旅遊業務和超范圍經營出境旅遊業務的單位或個人進行堅決查處和嚴厲打擊
對有遊客投訴和群眾舉報的線索,發現一個查處一個。組團社及其代辦點不得超業務范圍經營,也不得組織中國公民到未經國家批準的目的地國家旅遊,不得低於成本價進行銷售,不得接受境外接待社低於成本的接團報價,不準銷售自費項目,不準帶旅遊團光顧色情場所。一旦發現有違規的,即實行「一次性死亡法」,取消出境旅遊經營資格。
(3)加強對組團社服務質量的監管
國家旅遊局擬訂了《出境旅遊組團社與境外接待社合同範本》、《出境旅遊合同範本》、《旅客須知》、《出境旅遊服務選題調查表》等,各地要認真執行,並經常性地進行檢查。各地旅遊質監所要發揮作用,對損害旅遊者利益的,要責令組團社向旅遊者作出最大程度的賠償,並對其進行處罰。
(4)國家旅遊局要加強境外段的監督檢查
國家旅遊局應派出精兵強將,組成檢查小組,不定期的赴有關目的國家和地區開展明查暗訪,在境外段有明顯問題的組團社,要嚴肅處理。還要加強與目的地旅遊主管部門的協調和合作,解決有關出境旅遊中發生的問題。
(5)對旅遊者開展宣傳活動,教育旅遊者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增強維護自我權益的意識和進行文明旅遊
國家旅遊局和省級旅遊局應增加組團社的數量,同時要公布出境旅遊團社名單、國內投訴電話和境外旅遊投訴電話,公布受理投訴的范圍。要與新聞媒體合作,介紹出境游的有關注意事項,及時曝光出境旅遊中的典型案例,利用新聞媒體加強對旅遊服務質量的監督,引導旅遊者成為健康、文明、成熟的消費者。
四、出境旅遊市場的發展前景
我國已把旅遊業當做實現當地經濟騰飛的重點產業來扶持,紛紛加大資金投入,增設旅遊項目,舉辦大型促銷活動,完善旅遊設施,加強旅遊管理,簡化出入境手續,為旅遊業的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所以說出境旅遊更被人看好,我國的出境旅遊市場發展呈以下幾個特點。
1.出境旅遊將持續高增長的趨勢
我國的出境旅遊市場最近幾年才形成,在總體上出境旅遊的客源市場開發力度還夠,開發時間很短,因此發展的空間還很大。目前我國擁有很大的潛在旅遊市場,據1999—2000年的《消費行為與生活形態年鑒》中對人們最想做的休閑活動問卷調查排名統計,其中出國旅遊排名最高。
2.出境旅遊的增長速度將會高於國內旅遊和入境旅遊的增長速度
現在在我國國內旅遊、入境旅遊、出境旅遊這三大塊旅遊業中,增長最快的是入境旅遊。作為一個旅遊業發展成熟的國家,出境旅遊在三大旅遊結構中佔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但是在我國卻不到百分之一。國家重點扶持旅遊產業,要使我國旅遊業的成熟,出境旅遊必定是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而且國內旅遊與入境旅遊已經趨於飽和。目前,在我國旅遊業中利潤最高的是出境旅遊,其次是人境旅遊,最後才是國內旅遊。而市場份額占的最少的卻是出境旅遊。
3.出境旅遊的形式將更加多樣化
中國出境旅遊再也不是探親游、觀光游的格局,雖然這種傳統的旅遊產品還是很受人歡迎,但是隨著市場的需求和消費者行為變化,人們注重的是旅遊產品的趣味性、娛樂性、參與性,休閑度假旅遊產品、商務旅遊產品、生態旅遊產品將會越來越受人們的關注。據歐洲《旅遊情報》對歐洲17國的調查,近年來歐洲商務旅遊占出境旅遊市場份額的16%,隨著中國加入WTO,其中我國出境旅遊的形式將可能與西方國家一樣,以商務旅遊為主。
從近期來看,出境旅遊將以近距離為主,主要是新、馬、泰。因為東南亞是最早的中國公民開放的旅遊勝地,人們對東南亞了解的比較多,不少為第一次出國游的首選之地。而且主要是價格方面比較優惠,就我國的消費水平而言容易接受。從長期上看,出境旅遊目的地將越來越多,隨著我國出境游形成一定規模,出境人數迅猛增加,越來越多的國家期望中國政府批准其國家成為公民出境旅遊的目的地,以繁榮該國經濟。目前,已經表示願意成為我國公民出境游目的地但尚未實現的國家有:亞洲的朝鮮、印尼、斯里蘭卡、印度、土耳其、伊朗,非洲的埃及、南非,拉美的古巴,北美的加拿大,歐洲的瑞士、芬蘭、希臘、法國、德國、奧地利等,他們瞄準了中國人日漸鼓漲的錢袋,對中國出國旅遊消費的實力充滿信心。在以後的幾年裡,將有更多的國家與中國簽訂協議,中國出境游的目的地將會逐漸的增多。
在出境的遊客中散客將會大幅度的增加,在出境的時間方面、消費方面將會隨著增加。在出境旅遊市場發達的國家,出境旅遊者多數是散客。我國因公出境所佔的比例還很大,而這些因公出境旅遊大都是以團體形式。目前,我國出境旅遊的時間方面、消費方面都比其它發達國家的出境旅遊時間、消費方面來得少。
資料來源:《旅遊管理》2002年第5期 作者:荊州師范學院經管系 肖建成 任江明
⑸ 我國旅遊市場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隨著社會的發展,旅遊業已成為全球經濟中發展勢頭最強勁和規模最大的產業之一。旅遊業在城市經濟發展中的產業地位、經濟作用逐步增強,旅遊業對城市經濟的拉動性、社會就業的帶動力、以及對文化與環境的促進作用日益顯現。旅遊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之一。
2008年,我國旅遊業連續遭受金融危機和各種突發事件、不利因素的沖擊,經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驗。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我國旅遊行業總體上保持了平穩發展。全年共接待入境遊客1.30億人次,實現國際旅遊外匯收入408.43億美元,分別比上年下降1.4%和2.6%;國內旅遊人數17.12億人次,收入8749.30億元人民幣,分別比上年增長6.3%和12.6%;中國公民出境人數達到4584.4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1.9%;旅遊業總收入1.16萬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5.8%。
2009年1-3季度我國旅遊業頂住了國際金融危機和甲型H1N1流感的巨大沖擊,旅遊經濟運行中的有利因素明顯增多,總體增長勢頭良好,三大市場保持「兩升一降」的格局。國內市場方面,2009年1-3季度國內旅遊人數14.5億人次,同比增長11%,國內旅遊收入7400億元,同比增長10%。入境市場方面,2009年1-3季度入境旅遊人數9400萬人次,同比下降3%,入境旅遊外匯收入280億元,同比下降7%。出境市場方面,初步統計2009年1-3季度出境旅遊人數3500萬人次,同比增長2.4%。從產業基本面來看,我國旅遊產業處於全面回升狀態,經營狀況有較大改善,旅遊就業保持穩定,旅遊投資持續活躍。旅遊產業的景氣是處於全面、大幅回升狀態。
盡管2008年的金融危機帶來了全球總需求的疲軟,對我國旅遊業帶來不利影響,但我國旅遊業面臨的重大機遇和基本環境沒有改變,旅遊業總體發展趨勢也不可能改變或逆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旅遊業發展的動力依然強勁。我國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各項改革穩步推進,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長,居民旅遊消費需求潛力依然巨大。改革開放30年奠定的堅實基礎,將有力地支撐我國旅遊業發展。
同時,2009年12月1日,《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正式發布,首次提出了「把旅遊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提出的5大措施指明了旅遊產業升級方向。這將為我國旅遊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預計2010年我國旅遊行業復甦趨勢明顯,行業增速將提高到16.5%,行業重新回歸快速增長。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旅遊業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共二十二章。首先介紹了旅遊的定義、類型、產業特徵及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等,接著分析了相關產業及因素推動旅遊業的發展和國際國內旅遊業的現狀,並對中國入境旅遊市場做了細致分析。然後具體介紹了生態旅遊、黃金周旅遊、紅色旅遊、溫泉旅遊、旅遊小城鎮、主題公園、獎勵旅遊、工業旅遊、農業旅遊、科技旅遊、自駕車旅遊的發展。隨後,報告對旅遊業做了市場細分與消費者分析、電子商務運用及構建分析、旅遊資源分析、行業競爭分析、產業鏈構成及價值分析、商業模式分析、信息化發展分析和投資分析。市場營銷是指一個企業為適應和滿足消費者需求,從產品開發、定價、宣傳推廣到將產品從生產者送達消費者,再將消費者的意見反饋回企業的整體企業活動。企業的經營導向經歷了生產觀念導向、產品觀念導向、推銷觀念導向、營銷觀念導向、社會營銷觀念導向五個階段漸次遞進的演變過程。 旅遊市場營銷是通過分析、計劃、執行、反饋和控制這樣一個過程來以旅遊消費需求為導向,協調各種旅遊經濟活動,從而實現提供有效產品和服務,使遊客滿意,使企業獲利的經濟和社會目標。旅遊市場營銷研究的出發點是旅遊市場需要,研究的目的是獲取效益。可見,旅遊市場營銷是獲得效益的重要環節,對發展旅遊事業起到重大作用。 二、旅遊市場營銷發展現狀 我國作為世界旅遊資源第一國,擁有著世界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並且2020年將成為世界最大目的地國。在這種供需雙向互動下,促進了我國旅遊業市場的消費需求量不斷增加,國民出境旅遊又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尤其是帶薪假期的延長使人們擁有更多的閑暇時間,以及人均收入的增長使人們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這些都為我國國民創造更多出遊的條件和機會。同時,隨著我國旅遊業的逐步發展,人們外出旅遊次數的增加,人們在旅遊方面的消費變得理性化、個性化、多樣化。然而,在此蓬勃發展的旅遊市場下,我國的旅遊市場營銷存在著一些問題,諸如營銷中盲目進行削價競爭,營銷策略科技含量不高,不注重售後服務、不能形成良好客戶關系,以及法制意識淡薄等問題。因此我國的旅遊業要形成強有力的市場競爭力,必須靈活運用目的地整合營銷(IMC)理念,改變營銷的思考重心,由4PS(產品、價格、促銷、渠道)轉向4CS(顧客、成本、方便、溝通),建立一種由外向內的營銷策劃模式,做好市場營銷。尤其在奧運的到來為我國旅遊業和旅遊市場營銷到來了更大的機遇,至此良機時,我國旅遊市場營銷將更加科學、健康、快速、持續的發展。 三、未來旅遊市場營銷發展趨勢 (一)加快發展旅遊網路營銷 1.大力發展網路營銷。隨著網路與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旅遊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和營銷策略的多樣化,旅遊業也積極改變陳舊觀念,擠身於網路營銷的大潮之中。旅遊業網路營銷是利用電子網路這一載體的營銷活動,是利用互聯網,對旅遊市場進行更有效的細分和目標定位,對分銷、渠道、產品的定價、服務、產品理念進行更為有效的規劃和實施,創造滿足旅遊者與旅遊產品銷售者之間的交易。 旅遊業發展網路營銷具有產品和網路兩大優勢:一是旅遊產品是一種特殊的服務產品,具有生產消費同步、遠距離異地消費、消費者無法對產品預先感知等特性,成為最宜於網上查詢、瀏覽、購買的產品類型之一;二是網路擁有豐富信息源和傳遞速遞快、覆蓋面廣、自主性強、反應及時、營運方式更合理等優勢,可以有效地降低產品生產、營銷、銷售成本,節約顧客精力、時間、資金成本。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大力發展網路營銷是旅遊市場營銷模式的必然趨勢之一,尤其是在我國申奧成功後,奧運帶來的巨大市場為旅遊網路營銷帶來一個難得的機遇。 2.網路營銷和傳統營銷需要緊密結合。從發展趨勢來看,網路營銷的實施是必然的,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我國網路營銷仍處於較低階段,存在著信息源真實性和更新速度、網路安全等諸多問題,致使旅遊網路營銷還不能完全發揮其優勢,成為制約我國旅遊市場營銷發展的瓶頸。在此轉變時期,只有把網路營銷和傳統營銷緊密結合,揚長避短,才能更好、更快、更有效率地滿足顧客需要,更好地發展旅遊市場營銷,從而促進旅遊市場的繁榮興旺。 (二)加強綠色營銷促進旅遊業可持續發展 隨著全球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世界各國都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強調經濟發展應與環境保護相協調,人們都開始追求更加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消費和綠色營銷。所謂綠色營銷是指企業以環境保護為經營指導思想,以綠色文化為價值觀念,以消費者的綠色消費為中心和出發點的營銷觀念、營銷方式和營銷策略。它要求企業在經營中貫徹自身利益、消費者利益和環境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旅遊業「它是個資源型產業,有賴於自然的饋贈和社會遺產」,但在現實發展中,旅遊業是「無煙產業」已受到質疑,「旅遊者帶走的只有照片,留下的只有腳印」,隨著旅遊業的推進,世界有太多精美如畫但很敏感的環境受到破壞,而且問題變得越來越復雜,這些有損環境資源現象,直接影響到旅遊業本身的發展。因此我國旅遊業必須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必須加強綠色營銷。首先,樹立以資源價值觀為中心的綠色營銷觀念。其次,確定綠色營銷目標。再次,樹立綠色營銷組合戰略。旅遊業在確立綠色營銷觀念和目標的基礎上,在旅遊產品的設計、價格、包裝、分銷、促銷和銷售服務等各個環節上始終貫徹綠色原則,並科學地予以組合運用。最後,開展綠色認證。從1993 年起,國際標准化組織制定了一系列環境管理國際標准(ISO14000),極大地推動旅遊業綠色營銷的發展。比如我國浙江省、山東省開展的創建「綠色飯店 」活動以及武夷山景區實施的ISO14000認證,為旅遊業的綠色營銷注入了新的內容。 加強開展綠色旅遊營銷,是使旅遊業真正成為與環境友好、和諧的產業,是符合旅遊者回歸大自然、愛護旅遊生態環境的潮流,是走旅遊業
可持續發展道路,是一條極富生命力的營銷策略。 (三)深度挖掘旅遊文化內涵,開展旅遊品牌營銷 現代企業越來越重視品牌的建設,以品牌為核心進行營銷也成為現代企業競爭的核心。品牌營銷是指企業通過利用消費者的品牌需求,創造品牌價值,最終形成品牌效益的營銷策略和過程。 我國旅遊業品牌建設的的精髓應在於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但目前我國旅遊業的品牌營銷對旅遊產品的文化內涵挖掘還遠遠不夠,致使旅遊產品的生命周期不能有效延長。因此,必須首先深度挖掘旅遊文化內涵,才能使旅遊產品利於不敗之地。比如,河南開封的清明上河園主題公園,是宋代著名畫家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的再現,這個主題公園正是因為很好地挖掘了歷史文化的內涵,在全國主題公園旅遊處於低谷的情況下,它卻能以年均效益1,500萬元以上的規模發展。同時,要注意「深度」挖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又是一個需要不斷融入創新因素的過程,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原有基礎的延續。其次在深度挖掘旅遊文化內涵的基礎上開發設計的旅遊產品要走品牌化道路,要塑造和傳播品牌形象,這是品牌營銷的主要任務。依據我國旅遊文化,策劃具有中國特色的品牌形象,賦予旅遊產品品牌強大的生命力,然後根據成功地塑造品牌目標形象的要求、目標市場狀況以及自身的綜合條件等各種因素,科學、合理地選擇和組合傳播的方式,所選擇和組合的傳播方式要能夠全面、准確、直觀地表現出品牌的目標形象特點來,同時也要充分考慮到企業自身經濟條件,要注意對投入與產出效益的研究,盡量花最少的錢而取得最大的效果。另外,旅遊公共部門(政府及各旅遊行政部門)也要發揮一定的作用,在營銷方面主要集中於對地區、省和全國的整體性促銷上,從而帶動旅遊業有序健康的發展。
⑹ 簡述我國近十年來公民出境旅遊概況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出境旅遊業繼續高速發展,中國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客源國和世界旅遊最為活躍、發展速度最快的市場。本文通過對大量數據的統計和梳理,對中國出境旅遊的發展現狀及其特點作了較為深入地分析,並在此基礎上對中國出境旅遊市場的發展趨勢做出預測。
中國出境游市場現狀分析
1.出境游市場需求旺盛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中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出境旅遊市場呈現出旺盛的需求。據國家旅遊局的統計數據,2001年,中國公民出境總人數為1212.31萬人次,其中,因私出境人數為694.54萬人次。2004年,中國公民出境的總人數上升到2885萬人次,其中,因私出境的人數為2298萬人次,分別比2001年增長了137.98%和230.87%。2001年,因私出境的人數占出境總人數的比重為57.29%,2004年,這一比重上升為79.65%,增長了22.36個百分點。
由此可見,目前及今後一段時間,中國的出境旅遊市場存在著巨大的消費需求和發展潛力。
出境游的發展勢頭迅猛近年來,中國的出境旅遊市場發展迅速。2001-2004年,國內旅遊、出境旅遊和入境旅遊三大市場的年平均增長率分別為10.8%、29.3%和7.3%。其中,2003年受非典的影響,國內旅遊市場和入境旅遊市場均出現了負增長,只有出境旅遊市場仍保持了21.80%的增長率。由此可見,出境旅遊市場的增長率遠遠超過了國內旅遊和入境旅遊,成為增長勢頭最猛的旅遊市場。
我國的出境旅遊客源主要來自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和東部地區。2004年,來自北京市、廣東省、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蘇省等5個省市的旅行社組織的出境旅遊人數占當年全國旅行社組織出境旅遊總人數的72.16%。其中,北京市是我國第一大出境旅遊客源地,旅行社組織的出境旅遊人數佔全國當年出境旅遊總人數的29.93%,其次是廣東省,佔21.9%。位居第三、四、五位的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蘇省旅行社組織的出境旅遊人數分別佔11.70%、4.31%和4.25%。
另外,隨著我國西部地區開發進程的加快,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較大的提高,刺激了當地居民出境旅遊的動機,從而導致我國西部地區的出境旅遊客源以較快的速度增長。
2 .亞太地區為主要的旅遊目的地
按出境的首站目的地統計,2005年上半年我國公民赴亞洲旅行的人數為1310.4萬人次,赴美洲旅行的人數為36.27萬人次,赴歐洲旅行的人數為82.04萬人次,赴大洋洲旅行的人次為21.55萬人次。從接待的人數上看,亞洲顯然是我國公民出境旅行的主要目的地,佔全部出境人數的90.4%。
另外,在我國公民出境旅行的前10個目的地國家和地區中,有8個是亞洲的國家和地區。這些情況均反映出我國公民出境旅行主要以周邊國家和地區為主。
從增長率的角度分析,距離我國較遠的大洋洲和美洲成為我國公民出訪人數增長最快的地區,而歐洲和亞洲的增長速度較低。一方面,作為我國公民出境旅行的主要目的地,亞洲接待我國出境旅遊者的基數巨大,導致其增長率相對較低。另一方面,隨著我國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和餘暇時間的延長,更多的旅遊者能夠進行遠程的洲際旅行,從而使美洲、大洋洲等距離我國較遠的地區成為更多旅遊者出遊的首選目的地。
購物消費是境外的主要消費項目我們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前往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澳大利亞等我國公民出境旅遊的主要旅遊目的地國家進行了消費項目的抽樣統計和分析。本次抽樣統計的樣本數為128人。從中發現,我國的出境旅遊者在境外的人均消費為8879元人民幣(不包括飛機票、酒店和參加旅遊團所包含的其他費用)。其中購物消費佔71.2%,娛樂消費佔12.9%,參觀游覽佔11.6%,餐飲消費佔1.2%,其它消費佔3.1%。在支付方式上,使用現金消費的遊客佔76%,全部使用或部分使用信用卡消費的遊客佔24%。
通過對抽樣調查數據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國旅遊者的境外自主消費中,購物是最重要的消費項目。這種現象既顯示出我國出境旅遊者的強大購買力,也反映出當地導遊人員對我國出境旅遊者的自主消費具有較大的誘導作用。
另外,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出境旅遊者往往需要購買禮品或紀念品以饋贈其家庭成員或親朋好友,亦是其購物消費較多的一個重要原因。
3.團體旅遊為主要出遊方式
我們在對前往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和澳大利亞的128位旅遊者進行的問卷抽樣調查中發現,在出境旅遊者中,選擇團體旅遊方式出遊的人佔59.4%,選擇自助遊方式的人佔26.6%。這表明目前大多數旅遊者在出境旅遊時選擇團體旅遊的方式,即參加旅行社組織的旅遊團到境外進行旅遊活動。
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我國的旅行社主要經營團體出境旅遊產品,而自助游產品相對較少。另外,我國的多數出境旅遊者對境外情況不熟悉,旅行經驗少、外語水平低等也是導致我國出境旅遊以團體旅遊為主要出遊方式的重要因素。
然而,隨著信息技術應用的普及以及人們旅行經驗的豐富和外語水平的提高,將會有更多的旅遊者通過互聯網選擇境外旅行社的全套旅遊服務或直接預訂境外單項旅遊服務。
出境旅行社業的業態分析
1.出國組團社的數量有較大增長
近年來,我國的出國組團社數量有較大的增長。2002年,全國共有528家出國組團社。2005年,國家旅遊局再次對出國游組團社進行了調整,取消了5家組團社資格,並批准新增143家,出國組團社的總數達到672家,比調整前增長了25.84%。
截至2005年8月,出國組團社已佔全國國際旅行社總數的43.75%,佔全國旅行社總數的4.37%。出國組團社數量的較大增長,既反映了我國出境旅遊市場對更多從事出國旅遊業務的旅行社的迫切需求,也說明了我國經營出境旅遊業務的旅行社隊伍在不斷壯大。
2.批發零售體系正在形成
我國的旅行社行業採取水平式分工體系,按照業務范圍劃分為國際旅行社和國內旅行社,而沒有像歐美國家的旅行社那樣,採用垂直式分工體系,將旅行社劃分為旅遊批發商和旅遊零售商。然而,由於各地的旅行社業發展水平和旅遊市場的發育程度不一,導致我國許多地方存在著旅行社經營地域的局限性和客源分散性之間的矛盾。由於單體旅行社獨立完成銷售、組團、操作全部業務程序的運營成本很高,而我國出境旅遊的業務資源(如航線、簽證、信息等)主要集中在一些大的口岸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些口岸城市的旅行社憑借其得天獨厚的業務資源以及境外暢通的接待服務體系,以有競爭力的出境旅遊產品批發價向客源地旅行社進行推廣,形成客流數量的規模效應,成為全國性或區域性的批發商。
與此同時,內地許多擁有出境旅遊經營權的組團社實際上已成為這些批發商的代理商或零售商。從利潤和成本兩項指標來評價,對許多出境旅遊線路產品,內地旅行社獨立操作出境旅遊團所獲得的實際收益還低於作為代理商所獲得的收益。因此,受旅遊市場內在經濟規律的影響,我國的出境旅行社行業已經自發地形成了批發零售營銷體系,出現了一批經營出境旅遊業務的專業批發商。但是,這種批發零售體系仍處在初級階段,有待於進一步的完善。
3.市場營銷方式趨向差異化
我國的旅行社在進行出境旅遊的市場營銷時,一直沿用入境旅遊和國內旅遊的傳統營銷方式,即由單體旅行社獨立開展和完成全部的市場營銷任務。但是,由於缺乏足夠的資金投入和高素質的作業人員,導致旅行社的營銷效果差強人意,規模化運用的程度較低。隨著我國出境市場的擴大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旅行社開始重新審視出境旅遊的市場營銷方法問題。
近來,我國的一些出國組團社開始嘗試在線營銷與傳統營銷相結合,根據我出境旅遊市場中存在著因私出境旅遊市場和公務出境旅行市場的現實,根據自身的特點,採取直接營銷、企業對企業(B-to-B)在線營銷、人脈關系營銷等營銷方式,使出境旅遊的市場營銷方式朝著差異化方向轉變。
目前,在因私出境旅遊市場上,大型旅行社多採取直營為主,充分利用企業品牌的營銷策略,專業批發上則利用產品的品牌,通過擁有地方性企業品牌和人脈關系的代理商進行營銷。在公務旅行市場上,旅行社主要採取人脈關系營銷方法。
出境游市場的發展趨勢
1.出遊人數繼續增長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出境旅遊人數將繼續增長。通過對我國國民經濟增長和出境旅遊人數增長相關關系的分析預測,在今後5年,中國出境旅遊人數將保持10-15%的年增長率。2005年,中國出境旅遊人數將突破3200萬人次,2010年,中國出境旅遊人數將突破5600萬人次。據世界旅遊組織(WTO)的預測,到2020年,中國出境旅遊將超過1億人次,成為世界第四大出境旅遊客源國。
2.周邊國家(地區)為主要目的地
自從中國公民出境游市場以來,中近程的出境游產品一直是我國出國組團社經營的主要產品。在今後的一個時期內,我國旅遊者受支付能力、餘暇時間、文化差異等因素的影響,仍將選擇中近程的周邊國家和地區作為出遊的主要目的地。
3.遠程目的地最受歡迎
近年來,前往美洲、大洋洲等遠程目的地國家的中國旅遊者的增長率高於中近程的周邊國家和地區。另外,前往歐洲的旅遊者人數佔全部遠程旅遊者人數的59%。這些情況說明,遠程目的地已經越來越受到我國出境旅遊者的青睞。
可以預見,隨著我國出境旅遊者的支付能力的提高,人們餘暇時間的延長和對歐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國家了解的加深,遠程目的地將會成為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
4.分銷渠道競爭將逐步代替產品競爭
出國組團社之間的競爭將從目前的產品競爭逐步向分銷渠道競爭過渡。由於多數出境旅遊者尚不成熟,對旅行社的依賴程度較高,因此,在未來的一個時期內,旅行社仍將是出境旅遊的主要運營渠道。但是,隨著我國出境旅遊市場的日漸成熟和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和完善,企業對企業(B-to-B)、企業對顧客(B-to-C)、在線營銷等新的出境旅遊產品的分銷渠道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並將逐步形成對傳統的以旅行社為主的出境旅遊產品分銷渠道的威脅和挑戰,並將對中國出境旅遊的分銷渠道形式產生深遠影響。
⑺ 我國旅遊產業的發展現狀是怎樣的
我國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疆域遼闊,既有風景秀麗的江南水鄉,也有粗獷豪邁的西北風情;我國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目前已經公布了99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古城,長城、故宮、頤和園等已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我國還是一個擁有多個民族的國家,各個民族的習俗和風情很容易使人產生很強烈的嚮往之情。所有這些,都為我國旅遊業的發展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不過,我國旅遊業發展的起步較晚,真正的發展應該是在改革開放以後,在這20年裡,我國的旅遊業得到了長遠的發展。無論是入境和出境旅遊人數、旅遊收入、還是旅遊在世界旅遊市場中的地位,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和提高。2000年我國接待入境過夜旅遊人數達3122.88萬人次,旅遊外匯收入則達到162.24億美元,國際排名分別為第5和第7。在未來旅遊業的發展方面,我國的自然風光資源和社會歷史文化資源還遠遠沒有得到開發,尤其是我國的中西部,眾多的自然資源還沒有向遊客揭開神秘的面紗。隨著東部旅遊資源的深度開發,中西部旅遊資源的相繼開發和旅遊條件的改善,我國對世界的吸引力將會越來越大。據世界旅遊組織預測,2020年,我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旅遊目的地國家,接待旅遊人次達1.37億,同時也成為世界十大旅遊客源國之一,出遊人次達1億。另外,旅遊收入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份額也呈明顯的增長趨勢,旅遊業與國民經濟的相關程度越來越高,1997年我國旅遊總收入佔GDP的4.16%,至2010年將升至8%,但是,即使到那時,這個比例與世界旅遊業總產出佔世界GDP總量的10.7%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從這一點來看,我國的旅遊業現在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正是由於這一點,國內所有有關企業都在大力發展旅遊業,在其中找到了贏利點。但是自然環境的承載力是有限的,過分地發展旅遊也導致了旅遊資源的破壞。
⑻ 我國旅遊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旅遊行業將向著智能化,定製化,跨界結合的方向發展
1,人工智慧向旅遊服務廣泛滲透
人工智慧在2018年賺足了眼球,旅遊行業也開始研究在營銷與服務中應用AI技術再造流程、優化體驗。在目的地營銷、智慧化管理、客戶畫像、在線銷售、線下迎賓、遊客互動等多個領域,人工智慧都有廣泛應用的空間。同程旅遊已經率先開啟智能機器人在旅遊行業的運用,可以實現迎賓接待、微信購票、遊客互動等多項功能;技術大牛的去哪兒網的火車票搜索頁面,只需簡單一句話,10秒鍾即可出現車次;攜程還宣布有3個與簽證相關的技術與服務創新,已獲得國家專利發明;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進一步成熟,旅遊服務的更多環節都將迎來AI的滲透。
2,定製旅遊向細分市場深耕
細分市場是定製旅遊市場逐漸成熟的必然要求,改變目前定製旅遊概念混亂、良莠不齊的狀況。但這也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每一種細分市場都需要整合不同的資源,培養相應的定製師等人力資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教育部、國家旅遊局等11部門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進入實操層面,並完成對中小學的滲透式市場啟蒙,2018年研學旅行必將迎來井噴。表徵之一就是北京從2018年起將初中學生綜合社會實踐活動成績計入中考成績,預計更多城市將出台類似政策,研學旅行爆發勢頭不可阻擋。細分市場對精細化管理的要求甚高,只想蹭熱點炒概念的做法怕是行不通了。
3,跨界融合加劇
在大的格局上,旅遊與生態建設、美麗鄉村、基礎設施提升、新型城鎮化、產業轉型升級、脫貧攻堅有完美的結合點,特別地方政府推動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調整,為旅遊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在小的方面,旅遊與個體的消費升級息息相關,從簡單的滿足觀光需求,到休閑放鬆、親子娛樂、家庭度假、蜜月婚紗、接受教育、培養興趣、滿足愛好、陶冶情操等,旅遊的功能得到極大擴展,在提升生活品質上發揮了極大的作用。目前,各種「旅遊+」還僅在初級階段,不管是大的格局,還是小的方面,仍有極大的發展空間,跨界融合的趨勢還將長期持續。
大市場催生出新的人才需求,抓住旅遊行業新趨勢的企業對於人才需求非常強烈,紛紛給出高薪搶人,比如,在線旅遊巨頭同程,大多數產品運營和技術類崗位給出的年薪都在30萬左右~
⑼ 當前世界經濟環境下我國旅遊業的現狀
實踐表明,發展旅遊業是推動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方面,也是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重點領域,是統籌經濟社會以及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解決民生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也是滿足人們生活需求、落實以人為本的內在要求,因為旅遊直接就是為人服務的,大家也知道,從中國的旅遊業,過去不知旅遊為何物,到現在認為旅遊是高端消費,旅遊業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國人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這個也說明了旅遊業的發展是深深植根於民眾之中的一種需求。
30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的旅遊業已經明顯具有比較巨大的優勢和巨大的國內需求,成為消費潛力巨大、成長性能良好的服務產業,因為今天參加會議的人大多數都是從事地產行業的人,所以我在這里想把旅遊業的情況跟大家做一個介紹,使大家對旅遊業有一個概括的了解。
剛才講了從1978年到現在經過30年的發展,旅遊業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具體表現為產業規模不斷的擴大、產業體系也是日趨健全、產業基礎更加堅實,從上一屆政府提出,旅遊業要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現在正朝著這個目標不斷的前進。簡單的說,或者概括的說,中國旅遊業發展的現狀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點,是入境旅遊,持續穩定增長。隨著我國綜合國力持續上升、國際影響不斷的擴大、市場拓展更加深入,入境旅遊持續穩定增長。其中,外國人入境旅遊市場發展很快,比如說在過去一年,2008年最終數字沒有出來,2007年一共接待外國旅遊者2161萬人次,同比增長17.6%,我們中國的旅遊是從入境旅遊開始,縱觀世界各國旅遊發展,首先都是從國內旅遊開始,先有國內旅遊,然後才有入境旅遊,我們國家從78年開始,當時社會經濟發展,國家正在建設,外匯緊缺,首先是從入境旅遊開始,所以我們一直都提倡入境旅遊,政策是大力發展入境旅遊,入境旅遊是我們的一個重點。第二個表現是國內旅遊,國內旅遊持續全面增長,國內旅遊是旅遊量最大、潛力最深、基礎性最強的,國內旅遊良好的成長性能和強勁的帶動功能繼續蓬勃發展,居民出遊人數持續增長,國內旅遊首先是把入境旅遊放在首位,應該說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國內旅遊越來越顯得重要,因為最近國務院領導同志也明確提出,國內旅遊是旅遊業的基礎,只有國內旅遊扎實了、規模上去了、質量提高了,才會有更好的國際旅遊。所以,國內旅遊從一開始國家對於國內旅遊政策上是不鼓勵、不發展、不提倡,三不政策。但是國內旅遊確確實實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雖然當年國家對於國內旅遊是三不政策,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居民休閑時間的增長,荷包越來越鼓,現在國內旅遊是迅猛發展,現在中國整個收入,中國旅遊整體收入1.09萬億,中間國內的旅遊收入佔到了7771億,剩下的國際旅遊收入419億美元,拋去港、澳、台,真正來自老外,來自外國人的應該是不多,所以國內旅遊是三分天下有其二。第三個表現是出境旅遊,出境旅遊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公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以及出國旅遊目的地不斷的增多,我國國民出境旅遊,保持快速增長的速度,出遊范圍更加寬廣、出遊方式更加靈活、出遊規模日益擴大,2007年我國公民出境總人數達到4100萬人次,同比增長19%,其中因私出境達到3500萬人次,同比增長22%,占出境總人數85%,快速發展公民出境旅遊市場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入境旅遊、出境旅遊、國內旅遊現在是三大市場,因為同中國旅遊業發展之初,主要是入境旅遊,經過30年的發展形成的入境、出境、國內三大市場持續健康並驅並取得發展,剛才講了07年旅遊業取得了良好的業績,據統計數字顯示,全年入境旅遊達到了1.32億人次,增長5.5%,國內旅遊人數達到16.1億人次,增長15.5%,國內旅遊總收入達到7771億元,增長25%,旅遊總收入首次突破1萬億元,達到1.09萬億元增長23%,出境旅遊達到4100萬人次,增長19%,中國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入境在全球來說是第四大,亞洲是最大的出境旅遊客源國,從國內旅遊來說,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中國擁有13億人口,這里把中國旅遊業的現狀做了簡單的介紹。
一個是經過30年的發展,中國的旅遊業從三大市場來說已經形成了相當大的規模,第二個,想跟各位報告一下關於國際金融危機對於中國旅遊業的影響,當前這是不得不談的話題,因為這是當前談的比較多比較普遍,有種種預測的話題,剛才我跟各位報道的是2007年中國旅遊業取得的業績,但是也由於人所共知的客觀因素,即將過去的2008年對於中國的旅遊業來說,應該是雪上加霜,十分嚴峻的言論,從當前來說,國際金融危機對於中國旅遊業的發展影響是不可低估的,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中國旅遊產業與國際資本市場聯系的日趨緊密,國際金融市場上的任何變動,都可能影響旅遊業的發展環境和國際旅遊消費的需求,並進而影響整個旅遊經濟的平穩運行。自從美國次貸危機發生以來,國際金融市場持續動盪,這場自上個世紀3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在華爾街引發了金融的海嘯,並且逐步的波及全球,在過去的幾個月中間,全球的主要市場波動,投資信心受損,金融市場風雨飄搖。專家預測,世界經濟長時間簫條的可能性正在不斷的加大,受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更到了可能導致全球經濟減速,未來更加嚴峻的金融市場將影響包括旅遊業在內的全球經濟發展形勢,具體的說,由於受消費型的領域受到強烈的沖擊,加上消費領域區域弱化,受這次金融危機等一系列客觀因素的影響,今年中國的入境旅遊市場下滑已成基本定局,而不斷蔓延的國際金融危機,也很可能會使我國的入境旅遊市場陷入自2003年以來的最低谷,對於這一點我們要保持清醒的認識。剛才講了三大市場,作為入境市場,這一塊從今年1-10月份的數字來看,下降的速度稍微快一點,但是對於國內旅遊市場和出境旅遊市場,雖然由於國內市場股市下跌,使部分中國國民的財產凈值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內和出境旅遊市場,但是經過我們研究判斷,這幾個月來我們對於旅遊業、旅遊經濟的運行狀況、旅遊企業經營的信心指數、居民出遊的預期都進行了大量的調研,得出的判斷,隨著中國國內經濟的中長期的向好和國民財富積累的增加,使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難以逆轉不斷增長的旅遊需求,盡管今年入境旅遊市場增長受挫,但是在經濟穩定發展和人民幣持續升值等等各種因素的帶動下,特別是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居民收入的不斷增加和積累,國內旅遊市場跟出境旅遊市場仍然有可能保持平穩增長的態勢,我們用的是可能,為什麼?從目前來看,從近幾個月的增長速度來看,國內旅遊和出境旅遊還呈現增長的態勢,只不過增幅稍微有一點放緩。而且今年十一黃金周以來,包括從北京的情況來看,國內旅遊、出境旅遊仍然保持非常旺盛的態勢,所以這個也可以作為一個理由。當然雖然金融危機的影響不斷加深,到底什麼時候可以見底?對於居民出遊的狀況肯定會發生影響,而且影響會不斷的加深。此外,由於目前我國大部分的旅遊企業的國際化水平相對來說較低,受國際金融資本的影響較小,因此我們研究判斷,這次金融危機對於中國旅遊企業的影響可能是有限的。當然,在我國的發展中間,也有部分與全球資本市場聯系較為緊密的旅遊企業,尤其是酒店業,由於全球金融危機的加劇,比如如家快捷酒店這些酒店可能會面臨一個融資渠道減少和融資金額的大幅度縮水的風險,這樣對於中國正處於成長期的經濟型酒店的良性發展會受到一定的制約,為了應對日趨嚴峻的世界金融危機和抵禦國際金融環境對於我國的不利影響,大家知道11月5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提出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出台10項有利於擴大內需的措施,從中也傳遞了對於旅遊業發展的利好的信息,會議還指出,要加大力度優化投資結構,加強對市場自主投資的鼓勵和引導,引導民間資本投向政府鼓勵的項目和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領域,所以還要千方百計的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消費需求,特別是居民的消費需求,提高居民的消費能力、努力消除制約消費和發展的制度和政治障礙。為此,改善居民消費預期,引導和促進居民擴大消費需求,以投資帶消費、以消費促增長,應該說已經成為當前乃至於今後一段時期的政策措施的主要亮點和主題。這個大家也知道為了迅速落實這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央財政今年在第四季度安排了1000個億投資資金拉動地方投資和社會投資,從旅遊業這一塊,在1000億中間,旅遊業大概有10多億,用於旅遊基礎設施的建設,因為這次中央也很明確,投資旅遊業作為中央政府的旅遊業,主要是指興建旅遊基礎設施,旅遊基礎設施裡面就包括了出遊。國務院相繼出台的這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是用於擴大內需、拉動消費,這個對於旅遊業的平穩發展或者平穩過度是極為有利的,因為旅遊業是拉動內需、刺激消費、提供就業的重要的行業,所以這次採取擴大內需的政策,既有利於促進旅遊業持續快速平穩的發展成長,同時也有利於推動旅遊產業的轉型升級,因為旅遊業發展到今天30年了,確確實實在各個方面都存在著轉型升級問題。所以,這個政策既有利於拉動當前的旅遊消費,又有利於增強旅遊發展的後勁,而且經過這次考驗旅遊經濟將會更加壯大,企業將會創新提高。曾經美國前總統羅斯福曾經講過這句話:「最值得害怕的是害怕本身」,因此當前信心比黃金更加重要,困難中更要堅定信心,風雨之後必定會有彩虹,這是對於當前的金融形勢和旅遊業來說,我做的簡單的介紹,對於入境旅遊影響很大,對於國內旅遊出境旅遊影響是有限的,而且國務院領導同志最近幾次也很明確的提出要發展國內旅遊,要把國內旅遊的基礎打好。所以我們在很多場合講,今後的旅遊業發展要更加註重國內旅遊發展,國內旅遊發展包括了國內旅遊的各項基礎設施,包括旅遊的住宿設施,包括要創新、升級一些旅遊住宿設施的新業態,比如產權酒店、還有分時度假,都是其中之一。
第三個問題,把中國旅遊業的發展趨勢跟大家做簡要的報告。為了把旅遊業建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國家旅遊局制訂中國旅遊業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到2010年旅遊業增加值佔到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超過30%,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8%,目前中國旅遊業占的比重是達到4.05%,旅遊直接和間接從業人員佔到服務業從業人員的比重達到30%,旅遊服務貿易總額要達到1000億美元,要形成一批以旅遊經濟為主導產業的旅遊城市,把旅遊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行業。到2020年要把旅遊業發展成為服務業的龍頭產業和主導產業,旅遊業增加值要佔到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超過40%,要使旅遊產業結構顯著優化、公共服務的功能顯著提升、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就業容量顯著增加、總體發展水平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相適應。中國國家旅遊局所確定的目標是建立在研究分析中國旅遊業發展環境基礎之上的。
大家知道十一五開局以來,旅遊業迎來了更加寬松的發展環境,這個寬松的環境主要表現為在政策方面全面優化、地位凸顯,經濟方面強力支撐轉型升級;社會方面以人為本共享成果;文化方面文明大國文旅共融;科教方面,科教興國、創新發展,這些極為有利的發展因素的疊加必將極大的推動中國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
比如說政治環境,當前國家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國內立足改革與發展,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國際立足和平發展,整體塑造文明大國形象,而作為旅遊業,從本質上來說是符合構建以人為本、循環經濟、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和諧社會的國策取向,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產業的地位也不斷的得到提升,從1985年,中央首次明確旅遊產業的地位,到1992進一步明確旅遊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重點,再到1998年將旅遊業列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直到十一五期間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加大培育,從這個發展的歷程來看,中國旅遊業的發展環境全面優化,地位越來越顯得重要。
第二個,從經濟環境分析,經濟環境表現為強力支撐和轉型躍升,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經濟全球化、區域化合作進一步加強,這就為中國發展旅遊提供了穩定的市場,經濟全球化,國際環境越來越寬松,對於入境旅遊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發展環境,中國經濟正在實現向全面小康經濟發展轉變,按照預測,未來10年將保持7%的穩健增長的態勢,國民人均GDP也將大幅度提升,國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總體上得到滿足以後,消費結構將向發展型、享受型升級,旅遊人口、出遊率、旅遊花費及結構正處在轉型升級的拐點。而且剛才講了,旅遊從目前來說已經成為國民生活的必要內容之一,這些經濟環境將呈現富裕居民出境游、城鎮居民休閑游、農村居民觀光游三足鼎立的局面,這樣我們說中國旅遊業發展的經濟環境是強力支撐著轉型升級。
第三個,從社會環境來講,因為大家知道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中國大力創造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人居環境、民生經濟、和諧社會成為中國社會發展的主流,中國作為全球最安全的旅遊地國家的形象,以及出境入境旅遊的雙向互動效應,能為發展旅遊業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更為重要的是在提高國民收入增加閑暇時間和提供社會保障等一系列匯集全民的基礎上,旅遊作為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動力之一,理應也肯定應當成為人類共享、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休閑旅遊消費也正在逐步進入國民生活領域,休閑權、旅遊權,如同勞動權和受教育權一樣,是人類全面發展應該享受的權利。這是從中國的旅遊發展來看,從傳統的觀光游正在向休閑、度假發展,所以這樣中國發展的社會環境是以人為本、共享成果。
第四從中國旅遊業發展的文化環境,表現為文明大國、文化旅遊共融大國,大家知道中國文化正在實現偉大的復興崛起,中國年系列文化生活,以及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加上文化遺產的搶救與保護工程的實施,進一步增強中國旅遊的國際影響力和吸引力,豐富旅遊產品文化內涵,提升中國旅遊產業的形象。也就是說中國的旅遊業經過30年的發展越來越注重文化內涵,越來越注重文化與旅遊的關系,因為文化因旅遊而傳承,旅遊因文化而繁榮,旅遊是文化的載體和傳播,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所以中國旅遊業發展的文化環境是文明大國,文化旅遊共同繁榮。
第五個,科教環境,科教興國創新發展,隨著科教興國方略的實施,信息科技化、裝備科技化、交通科技化,在旅遊業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和運用,這些科教興國方略實施,科技的增強是促使了旅遊業開發的手段、經營方式、發展空間都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也有利於中國旅遊業直接面向世界,實現跨越式的發展。與此同時,國民教育的普及化、國民教育旅遊的教育功能,更加有利於提升國民素質、旅遊環境和旅遊意識,也可以極大的增強遊客的旅遊品質和旅遊創新,因為科教的興起,旅遊業的發展極大的提高了素質,包括產權酒店和分時度假,這里涉及到國民的素質問題以及受教育程度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涉及到社會經濟發展的問題。這幾個因素的影響,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大發展,中國旅遊業從事業型,過去中國旅遊業是事業型或者外事接待型,到產業型的轉變,也實現了從資源經濟到要素經濟,再到產業經濟兩次質的飛躍,未來的10年將是中國旅遊業戰略轉型期發展的新時代,中國旅遊業將進入強國旅遊時代、全民旅遊時代、休閑旅遊時代、品質旅遊時代,而中國經過研究判斷,經過這次金融危機的洗禮之後,中國的旅遊業因為有改革開放30年發展的基礎,又由於旅遊是深深植根於民眾之中的需求。所以風雨過後,中國旅遊業必將迎來發展的拐點,實現新一輪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