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遊文化對旅遊業的影響
1. 文化對旅遊發展的積極意義
文化旅來游是挖掘地方文化、完善旅遊源產業、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撬動地方經濟騰飛的重要發展方向。
相關介紹:
文化旅遊產業是一個跨行業的朝陽產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對經濟結構調整、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擴大對外開放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文化旅遊的過程就是旅遊者對旅遊資源文化內涵進行體驗的過程,這也是文化旅遊產業的主要功能之一,它給人一種超然的文化感受,這種文化感受以飽含文化內涵的旅遊景點為載體,體現了審美情趣激發功能、教育啟示功能和民族、宗教情感寄託功能。
旅遊文學在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歷數千年發展,成就斐然。古代旅遊文學深受傳統思想文化的影響,產生了一些相對穩定並不斷延續的特徵,我們稱之為古代旅遊文學創作的重要傳統。
2. 談談對中國旅遊文化的理解會的幫幫忙啊.萬分感謝!!
旅遊文化
一、旅遊文化在旅遊業發展中的地位
隨著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文化旅遊正成為一種備受青睞、生機盎然的旅遊形式。文化因素對現代旅遊活動的影響,將會更加深刻和深遠。要加快中國旅遊業的發展,提高其國際競爭力,就必須高度重視旅遊文化建設。這首先是旅遊的文化本質特徵的必然要求。
「現代旅遊現象,實際上是一項以精神、文化需求和享受為基礎的,涉及經、政、社會、國際交流等內容的綜合性大眾活動。"
(註:喻學才:「近七年旅遊文化研究綜述」[J],《旅遊經濟》,1997年第2期。)
文化因素滲透在現代旅遊活動的各個方面,「文化是旅遊者的出發點和歸結點,是旅遊景觀吸引力的淵藪,是旅遊業的靈魂。"
(註:馬波:《現代旅遊文化學》,青島出版社,1998年。)
旅遊者的旅遊行為是一種文化消費行為,其外出旅遊的動機和目的在於獲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滿足;而旅遊經營者要達到盈利的目的就必須提供一種能滿足旅遊者文化享受的旅遊產品。
無論是自然旅遊資源還是人文旅遊資源,其要吸引和激發起旅遊者的旅遊動機,就必須具有魅力無窮、獨具特色的民族、地方文化內涵,滿足人們對科學、史學、文學、藝術和社會學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因此,旅遊的文化本質特徵必然要求在發展旅遊業的過程中優先發展旅遊文化。
其次,旅遊文化是一個國家旅遊業保持自身特色的決定因素。人們常說:「民族的東西是獨特的,文化的流傳是久遠的。"
(註:孫玉波:「展示深厚的文化底蘊——北京胡同旅遊帶來的啟示」[N],《經濟參考報》,1995年6月17日。)
一個國家的旅遊業若缺少了自己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底蘊,便失去了特色,不能反映出本民族獨有的精神內涵,也便失去了強大的吸引力。實踐表明, 「舉凡旅遊業昌盛之國,莫不以旅遊文化取勝。」
奧地利的旅遊,幾乎都與斯特勞斯等奧國音樂大師緊密關聯。
巴黎街道的命名,每每蘊含法蘭西民族的歷史掌故。
(註:許宗元:「論茶文化在旅遊文化中的地位」[J],轉引自喻學才「近七年旅遊文化研究綜述」[J],《旅遊經濟》,1997年第2期。)
因此,旅遊文化是一個國家在發展旅遊業的過程中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必然要求。再次,旅遊文化蘊藏著巨大的經濟潛能。「旅遊是以一國一民族獨特的文化招徠旅客賺取外匯的文化經濟」
(註:李剛:「宗教文化——重要的旅遊資源」[J],《天府新論》,1990年第1期。)
為此,世界上許多旅遊業發達的國家先後實行了「文化經濟」新戰略。
美國洛杉磯文化旅遊負責人羅伯特·巴雷說:「文化旅遊大概是美國增長速度最快的旅遊項目。因為各個城市發展文化旅遊可以獲得相當可觀的收入。
(註:玉東:「美國旅遊業中『增長最快的項目』——文化旅遊」[N],《北京日報》,1997年6月26日。)」
義大利對文化遺產投入和產出經過全面系統計算,得出的結論是,國家每年對文化性參觀旅遊業徵收的增值稅收入是保護費用的27.5倍,並能提供就業崗位,帶動建築、商業和交通運輸,促進科學文化的發展。他們由此認為「文化遺產是該國最豐富寶藏,內中蘊藏著巨大的經濟潛能,是政府永不枯竭的財政來源,應視為戰略資源和國家基本生產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決定自1985年,開始實行全國『文化經濟』新戰略,以達到保護文化、宣傳自己、經濟受益一箭三雕的目的。
(註:游天:「新興產業奏鳴曲」[J],《北京財貿學院學報》,1994年第5期。)」
韓國也積極採取多種措施大力發展文化旅遊業,「意欲將文化、旅遊培育成21世紀的國家戰略產業"
(註:秦玲:「文化旅遊:下個世紀的國家戰略產業——韓國大力發展文化旅遊業」[N],《科學時報》,1999年11月5日。)
從我國旅遊業發展的實踐來看,「文化搭台、經濟唱戲」,已成為發展旅遊業的一大特色和主要經驗之一。
再次,文化是提高人的素質,提高管理水平的關鍵。旅遊文化大量地體現在旅遊業的管理者及其從業人員身上,其文化素質的優劣、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旅遊者能否獲得良好的審美享受和精神滿足,直接關繫到旅遊資源能否得到合理的開發和利用,進而影響到旅遊業的發展。
而未來的旅遊業的競爭主要是旅遊文化方面的競爭,人們對旅遊資源、旅遊服務的需求更趨向於文化性強、科技水平高、富於參與性的項目,因此,旅遊業管理者和從業人員的文化素質和經營管理水平必須相應地提高,才能與國際接軌,適應時代的要求,使中國的旅遊業立於不敗之地。
最後,文化是旅遊業創名牌、提高競爭力的法寶。在旅遊活動中,旅遊者物質方面的需求是較低級的需求,易於滿足,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是一種高級而復雜的需求,很難得到滿足,但又影響全局。
旅遊企業若不能滿足旅遊者精神文化的需要,便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同時由於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傳承性等特點,往往為一個國家和地區所獨有,很難模仿和復制。因此,在競爭中就減少了可比性,具有壟斷的地位,易形成強有力的競爭能力,也易於創出自己的特色和名牌效應。名牌是旅遊業競爭中的一種無形力量,更是促使旅遊業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的一種寶貴的文化資源。
總之,中國旅遊業要獲得較大的發展,立於世界旅遊強國之林,就必須高度重視旅遊文化建設,深入挖掘旅遊文化的內涵,營造旅遊文化氛圍,建立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旅遊文化體系,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服務和指南。旅遊文化是中國旅遊業不可缺少的文化底蘊和靈魂,是中國旅遊業保持中國特色、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關鍵。
二、旅遊文化內涵及分類
文化的本質在於創新,旅遊文化不是旅遊和文化的簡單相加,也不是各種文化的大雜燴,它是傳統文化和旅遊科學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全新的文化形態。
對於旅遊文化來說,其他各種文化都是「原材料」。在旅遊活動中,旅遊者頭腦中原有的思想觀念、心理特徵、思維方式等文化因素與目的地的異質文化因素的相互碰撞與結合,逐漸形成一種新的文化形態。
而旅遊經營者經過潛心地研究本國本民族的傳統文化,並進行適當的取捨,吸收一些外來文化,精心加工、組織和開發成為供旅遊者觀賞或享受的旅遊文化產品,創造了旅遊文化;旅遊客體本身反映著人的智慧和力量,有相當的文化因素的成分,它是人們內心的價值觀、審美觀等精神因素的外在表現,其本身也是旅遊文化的不可缺的組成部分。
因此,所謂旅遊文化實際上是以一般文化的內在價值為依據,以行、吃、住、游、購、娛六大要素為依託,以旅遊主體、旅遊客體、旅遊介體和旅遊研究之間的相互關系為基礎的,在旅遊活動過程中業已形成的觀念形態及其外在表現的總和。它既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
旅遊文化的內涵十分豐富,外延也相當寬泛。「既涉及歷史、地理、民族宗教、飲食服務、園林建築、民俗娛樂與自然景觀等旅遊客體文化領域;又涉及旅遊者自身文化素質、興趣愛好、行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體領域;更涉及旅遊業的服務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導游文化、政策法規等旅遊介體文化。「
(註:林永匡:「弘揚優秀文化,強化陣地意識」[N],《中國旅遊報》,2000年1月17日。)
此外,還涉及到旅遊學、旅遊心理學、旅遊市場營銷學、旅遊管理學、旅遊社會學、旅遊文化學、旅遊美學等對旅遊活動進行研究的綜合領域。
從旅遊文化的結構體系來看,應包括最外層的物質文化,如建築、園林、器物、工具、飲食、服飾等,這些都是有形的,有能被人的感知器官所能感受到的物質形態。
旅遊文化的中間層次包括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兩個方面。
制度文化是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處理個人與他人、個體與群體之間關系的產物,包括旅遊活動參與者應遵守的法律、規章以及職業道德等約束機制,它是旅遊行為的定型化、程序化、道德化,主要由政府、集團、機構等運用強制手段制訂和實施。
旅遊行為文化,則主要是指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在旅遊活動中的約定俗成的習慣定勢行為,如禮俗、禮儀、民風、民俗、行為舉止和服務方式等。它實際上是旅遊者或旅遊經營者的個體的自發性行為,是其內在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因素在其行動中的表現。
旅遊文化的核心層是精神文化或叫心態文化,它是旅遊活動參與者的文化心態及其在觀念形態上的表現,包括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態,由價值觀念、審美追求、道德情感、思維方式等主體因素構成。
這四者之間的關系是由客體到主體緊密相連、不可或缺的關系。物質文化是旅遊文化的外在顯現或外在的物化,能夠直接為人所感知,也因其有形故易於模仿和創造,但要真正具有魅力必須在物態化的背後體現出創造者的一種精神、觀念和追求。
心態文化是旅遊文化的核心,必須有意識地外化於物態,才能為人所感知,為人所了解,從而使自己的觀念、追求、情趣、情感等能引起他人的共鳴。因此,物態文化和心態文化互為表裡地對立統一於整個旅遊活動中。
而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則是由物態到心態的中間性的過渡環節,具有承上啟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證服務質量,提高旅遊層次,促進旅遊業健康發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證方向和指南的意義。
而行為文化對於提高旅遊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保證服務質量、增強競爭力等方面也是不可缺少的。旅遊服務人員標准、優雅的服務,能使旅遊者感到旅遊的莫大快樂;旅遊者良好的行為舉止,既是人類文明的象徵,也能減少和接待地居民間的不必要的沖突。
正確而深刻地理解旅遊文化的內涵,並對其進行科學的分類,是我們加強旅遊文化建設的前提條件,它將使旅遊文化建設更具有針對性、目的性和實際操作性。
回答者:luoiu - 助理 二級 10-10 14:37
文化的本質在於創新,旅遊文化不是旅遊和文化的簡單相加,也不是各種文化的大雜燴,它是傳統文化和旅遊科學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全新的文化形態。
對於旅遊文化來說,其他各種文化都是「原材料」。在旅遊活動中,旅遊者頭腦中原有的思想觀念、心理特徵、思維方式等文化因素與目的地的異質文化因素的相互碰撞與結合,逐漸形成一種新的文化形態。
而旅遊經營者經過潛心地研究本國本民族的傳統文化,並進行適當的取捨,吸收一些外來文化,精心加工、組織和開發成為供旅遊者觀賞或享受的旅遊文化產品,創造了旅遊文化;旅遊客體本身反映著人的智慧和力量,有相當的文化因素的成分,它是人們內心的價值觀、審美觀等精神因素的外在表現,其本身也是旅遊文化的不可缺的組成部分。
因此,所謂旅遊文化實際上是以一般文化的內在價值為依據,以行、吃、住、游、購、娛六大要素為依託,以旅遊主體、旅遊客體、旅遊介體和旅遊研究之間的相互關系為基礎的,在旅遊活動過程中業已形成的觀念形態及其外在表現的總和。它既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
旅遊文化的內涵十分豐富,外延也相當寬泛。「既涉及歷史、地理、民族宗教、飲食服務、園林建築、民俗娛樂與自然景觀等旅遊客體文化領域;又涉及旅遊者自身文化素質、興趣愛好、行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體領域;更涉及旅遊業的服務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導游文化、政策法規等旅遊介體文化。「
(註:林永匡:「弘揚優秀文化,強化陣地意識」[N],《中國旅遊報》,2000年1月17日。)
此外,還涉及到旅遊學、旅遊心理學、旅遊市場營銷學、旅遊管理學、旅遊社會學、旅遊文化學、旅遊美學等對旅遊活動進行研究的綜合領域。
從旅遊文化的結構體系來看,應包括最外層的物質文化,如建築、園林、器物、工具、飲食、服飾等,這些都是有形的,有能被人的感知器官所能感受到的物質形態。
旅遊文化的中間層次包括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兩個方面。
制度文化是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處理個人與他人、個體與群體之間關系的產物,包括旅遊活動參與者應遵守的法律、規章以及職業道德等約束機制,它是旅遊行為的定型化、程序化、道德化,主要由政府、集團、機構等運用強制手段制訂和實施。
旅遊行為文化,則主要是指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在旅遊活動中的約定俗成的習慣定勢行為,如禮俗、禮儀、民風、民俗、行為舉止和服務方式等。它實際上是旅遊者或旅遊經營者的個體的自發性行為,是其內在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因素在其行動中的表現。
旅遊文化的核心層是精神文化或叫心態文化,它是旅遊活動參與者的文化心態及其在觀念形態上的表現,包括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態,由價值觀念、審美追求、道德情感、思維方式等主體因素構成。
這四者之間的關系是由客體到主體緊密相連、不可或缺的關系。物質文化是旅遊文化的外在顯現或外在的物化,能夠直接為人所感知,也因其有形故易於模仿和創造,但要真正具有魅力必須在物態化的背後體現出創造者的一種精神、觀念和追求。
心態文化是旅遊文化的核心,必須有意識地外化於物態,才能為人所感知,為人所了解,從而使自己的觀念、追求、情趣、情感等能引起他人的共鳴。因此,物態文化和心態文化互為表裡地對立統一於整個旅遊活動中。
而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則是由物態到心態的中間性的過渡環節,具有承上啟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證服務質量,提高旅遊層次,促進旅遊業健康發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證方向和指南的意義。
而行為文化對於提高旅遊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保證服務質量、增強競爭力等方面也是不可缺少的。旅遊服務人員標准、優雅的服務,能使旅遊者感到旅遊的莫大快樂;旅遊者良好的行為舉止,既是人類文明的象徵,也能減少和接待地居民間的不必要的沖突。
正確而深刻地理解旅遊文化的內涵,並對其進行科學的分類,是我們加強旅遊文化建設的前提條件,它將使旅遊文化建設更具有針對性、目的性和實際操作性。
3. 請談談你對旅遊文化與中國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如何
先進,優秀,有特色的旅遊文化是中國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
首先,您要了解什麼是旅遊文化?說白了就是中國旅遊的理念。
現在的旅遊文化有點不和諧:一般就是觀光、坐車、拜神、購物、排隊照相……其實我們要的還很多。
有社么地方你取過了還想再去?甚至去了不想回?那麼此處的旅遊文化就好了,自然發展也可持續了。
4. 文化對旅遊發展的重要意義
本文擬就宗教文化對旅遊業發展的影響做以下分析。 第一,宗教文化與旅遊觀光。旅遊觀光是旅遊者旅遊的核心內容,因此,旅遊景點在旅遊業中顯得尤為重要,而
5. 旅遊業對世界文化的影響
文化與旅遊業的關系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辨析二者的關系必然會涉及到旅遊業對文化作用的問題。雖然旅遊業對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重要作用已經成為社會普遍的認識,但對於旅遊業究竟如何促進文化發展繁榮卻缺少系統的思考和准確的表述。
一般來說,旅遊主要是城鄉居民基於滿足精神方面需求而引發的外出遊玩活動。從文化角度看,旅遊主要表現為旅遊者對自然和人文資源的審美行為,是旅遊主體和旅遊客體之間的文化交流。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旅遊具有很強的文化屬性,但旅遊業的本質是會產生較強文化效益的經濟產業,它不是文化事業,也不屬於文化產業的范疇。旅遊業對文化的作用不能泛泛而談.由於不同的地方文化的含義有所不同,因此分析旅遊業對文化的作用,需要明確特定的文化范疇才能進行。
一、旅遊業對促進文化交流具有不可替代的橋梁作用
文化交流所指的文化一般是廣義的文化,是人類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也就是文明。從國際范圍看,按照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中的標准,廣義的文化可以分為中華文化、日本文化、印度文化、伊斯蘭文化、東正教文化、西方文化、拉丁美洲文化、非洲文化等。從國內范圍看,在中華文化之下又可以分出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嶺南文化等亞文化。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促進文化交流都是推動不同文化相互借鑒、相互吸收、共同發展的重要途徑。作為文化交流的主渠道之一,旅遊業在這其中發揮了獨特而又重要的作用。
(一)這是與大規模旅遊經濟活動相伴隨的文化交流。自從文明開始誕生,文化交流就一直存在,但在沒有現代旅遊業出現之前的文化交流是相對零散的,同經濟的聯系也不太緊密。旅遊業的發展,則以經濟為動力,並通過經濟的方式,極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范圍。2012年,全球過夜旅遊者達到10.35億人次,國際旅遊收入達到1.08萬億美元;而同期國內旅遊達到29.6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達到2.27萬億元。這其中,以文化交流為目的的旅遊佔了很大比例。可以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旅遊業已經成為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二)這是民眾之間的文化交流。從交流主體的角度看,可以劃分為官方層面的文化交流和民間層面的文化交流。官方層面的交流發生在政府之間,往往通過公共財政支出,弘揚本國或者本地的文化。比如我國派遣文藝團體出國表演,在國外設立「孔子學院」等,都屬於這一范疇。民間層面的交流則更多是自發的,是不同國家或者不同地區居民之間基於文化差異而進行的相互訪問。旅遊交流屬於民間文化交流,這種交流與官方交流互為補充,推動了不同文化之間的發展。
(三)這是一種更深入、更持久的文化交流方式。旅遊業推動的文化交流不是少數精英之間的文化交流,而是國民全方位參與其中的文化交流,這種文化交流不預設主題、不先入為主,是不同文化群體之間平等的交流。更為重要的是,這種交流是面對面的交流,是客源地和旅遊地居民之間的互動式交流。因此,影響面更大,也更為長久。
總之,旅遊業的發展推動了跨文化群體之間的相互碰撞、相互溝通,有利於促進文化的融合與發展。
二、旅遊業對推動文化建設具有非常突出的平台作用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建設的目標,如果從大文化的角度看,五個建設都屬於物質和精神財富的范疇,即屬於大文化所包含的內容。但是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並列的時候,文化建設一般指的是發展科技教育,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等方面的內容,其根本目的在於形成全社會共同的精神支柱,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經濟學家於光遠曾經說過,「從社會文化價值看,旅遊具有非常明顯的教育意義,它可以是一種社會化的因素,因為它使人親自了解現實,可以培養人們面對現實的某種態度,它也是一種培養感情的因素,在很多情況下,它有利於智力、科學、技術、藝術和文學方面的創造。」
需要說明的是,旅遊業對文化建設的作用,主要不是依靠國家投入來實現,而是通過市場經濟,主要依託遊客自身的旅遊消費達到了促進文化建設的目標,國家支持旅遊業的發展,實際上可以用更小的成本,產生了更大的文化收益。從這個意義上講,旅遊業既推動了文化建設,同時也促進了經濟建設。其中,旅遊業對文化建設的作用突出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旅遊業對於形成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獨特作用。核心價值是一個社會共同認可和遵循的價值。推動形成核心價值對於一個國家持續健康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比如在中國漢武帝之後的帝制時代,以儒家思想為主導的共同價值觀對於中國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正因為如此,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值得注意的是,核心價值的形成除了教育,還在於國民通過現實的工作生活中去感悟、去印證、去實踐。因此需要通過更多渠道去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形成。以旅遊的方式形成的核心價值觀不是僵化、填鴨式地灌輸,而是通過柔性影響、自然滲透,春風化雨式地幫助人們在旅遊過程中形成共同的核心價值觀。比如,人們在游覽了祖國的壯美河山和名勝古跡之後,很自然地會將對大好山川的熱愛和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熱愛轉移為對國家的熱愛,而通過這樣的方式形成的愛國主義價值觀往往更為鞏固和持久。再比如,遊客在參加紅色旅遊之後,自然會對先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有更深入的了解,由此形成的向上精神動力是其他教育方式很難替代的。
(二)旅遊業對提高國民素質具有突出作用。國民素質包括身體素質也包括文化素質。中國自古就有「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說法。旅遊可以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對於國民的身心發展都有很積極的作用。特別是對青少年而言,更多地參與到旅遊中來,有利於其全面健康的成長。在國際上許多國家都支持年輕人開展游學活動,其看重的正是旅遊業的這種突出功能。未來我國需要更好地發揮旅遊業對提高國民素質的作用,推動文化建設。
三、旅遊業對文化事業發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促進作用
文化事業強調文化的公益性、公共性。公共文化需要政府來提供,因此這種文化基本上是免費的,或者是收費很少,帶有優惠性質的。文化事業雖然強調政府投入,但文化事業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讓更多人可以分享文化建設的成果,進而實現文化建設的目標。因此,只要有利於文化事業發展的方式都可以採納。這也意味著,發展文化事業並不等於要完全排除市場的內容。如果通過市場機制的方式能夠促進文化事業的發展,同樣也應該將其充分的運用。
《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在發展文化事業中主要提到四大任務: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展現代傳播體系,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建設。而旅遊業對這四個方面的文化事業發展都有不同程度的積極作用。具體表現在:
(一)旅遊業擴大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覆蓋范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屬於公共財政投入的內容。既然是公共財政投入,享受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人越多,其文化投入產出的效率就越高。國家規定,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科技館、紀念館、工人文化宮、青少年宮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和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要逐步向社會免費開放服務。一般而言,公共文化設施其享受的主體往往是設施所在地的居民。通過旅遊業,可以引導更多外來遊客享受當地的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等公共文化設施,有利於提高文化效益。
(二)旅遊業是一種獨特的現代傳播渠道。現代傳播體系的建設對文化事業具有重要的意義。按照一般的觀點,傳統媒體包括第一媒體報紙刊物、第二媒體廣播,第三媒體電視,現代媒體包括第四媒體互聯網和以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簡訊、移動電視、網路博客、桌面視窗等為代表的第五媒體。從傳播的角度看,媒體即信息傳播的平台,其中,信息的覆蓋面、信息被接受的程度、信息傳播的速度都是衡量媒體傳播效率的重要標准。旅遊在作為一種經濟活動的同時,實際上也很大程度扮演了信息傳播媒體的角色,從這個意義上旅遊可以被視同為「第六媒體」。與其他五種媒體的不同之處在於,旅遊傳播信息的速度雖然相對較慢,但是旅遊目的地信息傳播的覆蓋面卻很大,此外旅遊目的地信息的傳播還是一個持久的過程,遊客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更深入地感知和消化信息。同時,旅遊作為一種新的傳播媒體,它是旅遊者對旅遊目的地信息的主動選擇,具有很鮮明的互動式的信息傳播特點,不像其他媒體只是由一方被動接受信息。目前,社會普遍忽略了旅遊在現代傳播體系中扮演的獨特角色,未來需要對此問題予以更多關注。
(三)旅遊業促進了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目前對於旅遊業促進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的問題社會上存在不少的爭議。特別是一些地區在盲目開發旅遊業中對傳統文化造成的負面影響後,引發了社會廣泛的關注,甚至把旅遊業作為破壞傳統文化的「罪魁禍首」。分析這種情況需要對幾個問題做出回答。
其一,發展旅遊業是否必然會破壞傳統文化。雖然一些不科學的旅遊業發展行為確實對傳統文化造成了破壞,但其實對傳統文化沖擊最大的是工業化和城市化。較之工業化與城市化同傳統文化的相互對立,傳統文化與旅遊業之間並沒有本質的沖突。更為重要的是,傳統文化是旅遊業發展重要的依託對象,破壞傳統文化其實就是破壞旅遊業自身,因此旅遊業從發展本身而言,必然要把保護傳統文化作為發展中重要的內容。此外,差異化發展是旅遊業發展的基本規律,各個地方只有更多地保留傳統的多元文化、異質文化,旅遊業才能更好地吸引遊客,從這個意義上講,旅遊業具有保護傳統文化的內在動力。
其二,發展旅遊業對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機制是什麼。與依靠國家投入進行保護和傳承不同,旅遊業對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基於利益機制而實現的保護。在這個過程中,旅遊業將利益機制傳導給傳統文化的傳承者,通過經濟動力促使其對文化進行保護和傳承。旅遊業對傳統文化的保護不是將其封閉起來的靜態保護,而是以文化交流、互動的方式實現的動態保護,這種保護是基於發展視角的保護,其實更是一種與時俱進的保護。比如山西的平遙古城,在旅遊業沒有發展起來之前,一直被視作當地政府的一個包袱,急欲將其拆掉。隨著旅遊業的快速興起,地方政府和當地居民才意識到平遙古城是一個絕佳的旅遊資源,因而自覺地強化了保護古城的動力。再比如,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鄧敏文在研究侗族大歌時特別提到,「如果侗族大歌不能與時俱進,就是死路一條。侗族大歌必須從侗族村寨走進學校,走進縣城、州城、省城乃至國內外各大都市。當然侗族大歌在城市化進程中,千萬不要遺棄它固有的生存基礎——侗族村寨。如果沒有這個基礎,侗族大歌也會死無葬身之地。」從旅遊業的角度看,侗族大歌要更好的保護和傳承下去,除了「走出去」之外,還要「引進來」,這就是要通過旅遊業形成一種良性的利益反饋機制,讓留在侗族村寨的居民還可以通過向遊客表演等方式來展示侗族大歌的魅力,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村寨「空心化」,使侗族大歌「走出去」之後還能實現原居地的文化發展。
其三,如何看待發展旅遊業過程中對傳統文化破壞的現象。旅遊業在發展過程中,確實存在因為規劃、開發、經營不當對傳統文化造成破壞的情況。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由於在發展旅遊業過程中利益傳導機制太強,同時又缺乏平衡和制約機制,因而出現旅遊場所過分商業化,文化傳承人為迎合遊客將文化庸俗化膚淺化等行為。要解決這一問題,關鍵在於找到旅遊業發展與傳統文化保護的一個平衡點。一方面通過示範引導,鼓勵旅遊業投資者和經營者在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利用中實現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一方面加大對旅遊業發展中破壞傳統文化行為的處理,建立和完善糾錯機制,最大限度保護好傳統文化。
總之,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對待旅遊業對傳統文化的作用,主要應該肯定其正面的價值,同時避免旅遊業發展中對傳統文化破壞的行為,以更好地發揮旅遊業對傳統文化保護和利用的積極作用。
(四)旅遊業可以促進農村文化事業的發展。城鄉文化一體化建設的關鍵是要補上農村文化事業這一「短板」。發展農村文化事業,其落腳點在於提高農民的文化水平。這些年國家也在通過農村文化站、農家書屋等方式來加強對農村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但除此之外,還有必要關注旅遊業對農村文化事業發展的作用。這一點在許多鄉村旅遊業發展較快的地方有較明顯的體現。比如,一些鄉村旅遊經營戶通過接待城市遊客,就不同程度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質和服務意識。
四、旅遊業對文化產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催化作用
分析旅遊業對文化產業的作用,首先需要對旅遊業和文化產業做出區別。旅遊業是為吃住行游購娛等旅遊活動提供物品和服務的一組產業集合;文化產業是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產品和文化相關產品的生產活動集合。雖然二者都是一系列產業的集合,但是旅遊業實際上是從消費需求角度來衡量的一個產業,文化產業則是從消費供給角度來衡量的產業。由於二者各自從需求方和供給方來衡量產業,因此彼此之間存在一些交叉。但是旅遊業和文化產業各自獨立,並不是完全同一的產業。
從統計的角度看,根據國家統計局《文化及其相關產業分類》,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交叉的部分主要有:一是在文化產業的文化藝術服務類中,文藝表演服務、文物保護服務、文化遺產保護服務、博物館等有一部分是面向遊客的,對應的是旅遊產業中「游」和「娛」的環節。二是在文化產業的文化休閑娛樂服務類中,公園管理、游覽景區管理、室內娛樂活動、游樂園活動等很大部分都是面向遊客的,對應的也是旅遊產業中「游」和「娛」的環節。三是在工藝美術品生產中,工藝美術品的製造和銷售如果面向遊客,對應的是旅遊產業中「購」的環節,但這部分在旅遊購物中所佔比重並不會太高。總體來看,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交叉的部分並不是太多。根據2010年城鎮居民國內旅遊抽樣調查的數據看,游購娛的比重大約佔全部旅遊消費的三分之一,而這其中屬於文化產業的部分大概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大致估計旅遊產業和文化產業重疊交叉的部分只有10%左右。此外,2010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75%;2004年,旅遊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4.05%,旅遊產業的份額大於文化產業。
具體到旅遊業對文化產業的作用,大體上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旅遊業促進了一部分文化資源的旅遊化利用,使其轉化為文化旅遊產品。從旅遊業的角度看,文化資源是旅遊業發展的重要資源。但從文化產業的角度看,許多文化資源如果不藉助旅遊市場這個渠道,就只能是「養在深閨人不識」,不能成為可供消費的產品。比如過去許多有形文化資源,如古村、古鎮等在沒有發展旅遊業之前僅僅是當地居民居住的場所。但是通過旅遊業,這種資源很快走向市場,成為文化旅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在旅遊業發展的過程中實現了自身的經濟價值。
(二)旅遊業延伸了現有文化產品的銷售市場,進而擴大了文化產業的規模。最典型的例子是手工藝品。在沒有旅遊業的時候,許多手工藝品大多是在區域內進行小規模的市場交換。比如,苗族的刺綉工藝品,主要是在集鎮上進行銷售。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大量的遊客取代當地居民,成了這些手工藝品的主要銷售對象。像雲南大理鶴慶的新華村,每年向遊客銷售銀器製品帶來的收入就超過1億元。
(三)旅遊業的發展催生了一批全新的、面向遊客的文化產品和服務,豐富了文化產業的內容。這其中最突出的現象是旅遊演藝的崛起。近年來,許多直接針對旅遊市場開發的演藝項目都取得了成功。比如,早期依託陽朔山水推出的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至今還受到大量遊客的追捧。而像張家界的「天門狐仙」、承德的「康熙大典」等也是從豐富外地遊客夜間活動出發開發的新型文藝演出。這些演出增加旅遊消費的同時,實際上也成了新的文化消費熱點。
(四)旅遊業促進了一些文化事業單位轉化為文化產業經營實體,為文化事業發展方式轉變提供了新的路徑。按照中央的要求,深化國有文化單位改革是加快構建有利於文化繁榮發展體制機制的首要任務。其中特別提出了「推動代表民族特色和國家水準的文藝院團等事業單位實行企業化管理,增強面向市場、面向群眾提供服務能力。」事業轉換為產業,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市場空間。市場越大,其轉換也越容易。對許多文藝院團等事業單位來說,面向市場的方式一種是在本地演出,一種是去外地演出。但是除了少數優秀節目有較大的外出演出市場外,多數演出主要還是要立足本地演出。但是本地演出最容易面臨的就是當地居民消費能力不足問題,這在一些中小城市更加明顯,因此這就很大程度需要藉助外地遊客的消費才能保證其足夠的市場容量。從這個意義上講,如何將旅遊業發展與地方文藝院團轉企改制更好結合起來,對於這些文藝院團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6. 旅遊業的發展對經濟、環境、社會和文化影響
1、旅遊業的發展可以實現國內旅遊經濟收入。
2、旅遊業的發展可以提高城市形象,保護弘揚當地文化特色。
3、能夠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旅遊業是集吃、住、行、游、購、娛等要素的行業關聯性很強的綜合產業,旅遊業的發展對其它行業有明顯的直接和間接帶動作用,如,旅遊業對能夠帶動地方旅館業、餐飲業、交通業、娛樂業、商貿業、零售業等相關產業發展,從而提升當地經濟水平。
4、增加居民就業機會。旅遊的發展可以增加區域內的人流、物流、資金和信息流的流動,旅遊業的發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因此,發展旅遊業能為社會提供和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解決當下居民就業問題。
5、協調環境和社會發展關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被寫入了新黨章,綠色城市、生態城市所訴求的也是城市環境的改善,生態環境保護已成為黨中央密切關注的重大問題。
(6)中國旅遊文化對旅遊業的影響擴展閱讀
各地在發展旅遊業時,為實現環保,城市需要限制對環境造成破壞的產業和生活習慣,比如對高標准污水處理、大氣質量的控制以及噪音控制、土地改善等,是與旅遊業的特徵相符的,也是調整城市經濟結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旅遊業從業務種類劃分看,主要有3種類型 :①組織國內旅客在本國進行旅行游覽活動 。②組織國內旅客到國外進行旅行游覽活動。③接待或招徠外國人到自己國家進行旅行游覽活動。後兩種類型的旅遊業務活動,都是涉外性質的業務。
旅遊業包括國際旅遊和國內旅遊兩個部分。兩者由於接待對象不同而有所區別,但其性質和作用是基本一致的。經濟發達國家的旅遊業,一般是從國內旅遊業開始,逐步向國際旅遊業發展。
一些發展中國家,由於經濟落後,經濟建設需要外匯,大多是從國際旅遊業開始發展的。國內旅遊業和國際旅遊業是密切相聯的統一體,統籌規劃、合理安排,能夠互相促進、互相補充、共同發展。
7. 中國歷史文化對旅遊業的發展有什麼意義
為旅遊業發展提供了旅遊資源,其文化底蘊和人文氣息有助於吸引遊客。
8. 我國地方文化特色對旅遊業發展的影響
影響是正面的。如井岡山吧,我們去開發它,不單單是因為它的風景秀麗,更看重是它具有革命遺址和歷史事件。開發文化特色景點對當地人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遇,對小遊客(*包括中外的各種遊客)來說,是一種學習知識的最佳教材。
9. 旅遊發展對文化的影響
旅遊對當地文化的影響 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
1、旅遊專對文化屬有傳播作用。旅遊者到異國他鄉旅遊,目的之一就是學習和了解當地文化,與此同時,又將自己本國、本地區或本民族的文化帶給旅遊目的地居民,因此,旅遊能夠促進文化的傳播和交流。
2、旅遊對文化有保護作用。文化是一種旅遊資源,是旅遊者參觀、游覽的對象,因此,一個國家、地區、社會以及當地居民為了發展旅遊業,為其經濟和社會服務,就必然十分重視對其民族文化和當地文化的發掘和保護工作。
3、旅遊對文化的消極作用。一方面,旅遊目的地政府、居民和企業會強化當地文化的獨特性,以吸引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異國、異地旅遊者。從而使當地文化的特色更為濃厚、特點更為突出。但另一方面,旅遊者將本國或民族的文化帶進來,對旅遊目的地的傳統文化產生沖擊,結果使本民族文化逐漸被外來文化所同化。
10. 飲食文化對旅遊發展的影響
中國飲食文化對中國旅遊文化的影響:1:展示了區域性的人文特點;:帶動了地方第三產業的發展;3:拉動了內需。
飲食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第一要素,人類文明始於飲食。飲食文化隨著人類社會的形成而發展,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進步,飲食超越了單純的生理需要,不斷豐富著自身的自身內涵,成為社會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內容,是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個部分。中國飲食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也是中國旅遊開發中的寶貴旅遊資源。
餐飲是旅遊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旅遊者評價旅行社服務優劣的基本因素,更是旅行社參與市場競爭的優勢所在.
旅遊一地,除了風光可飽「眼福」之外,還得品嘗當地風味飲食以飽「口福」。諸君,你無需狼吞虎咽,只消細細品味,那個地方的自然景觀、風土人情以及歷史掌故,全都會在咀嚼中點點滴滴、絲絲縷縷地溢出。
今天老百姓吃什麼,喝什麼,與以前相比從形式到內容都大有不同了,已經從講求溫飽,轉向了講究色、香、味俱全,講究精工細作,講究營養和保健。特別是在實行了「五一」、「十一」的長假後,人們把旅遊作為閑暇消費的首選,把品嘗美味食品也當作旅遊過程中的一項重要選項,或自己動手精心製作,或到星級飯店盡情享用一番。
我國歷史悠久,文明演進源遠流長,飲食文化便是祖國豐富的文化寶庫中的一朵奇葩。在旅遊業逐漸成為世界第一大朝陽產業的的今天,研究和探討如何開發利用飲食文化這一獨特的旅遊資源,對加快我國旅遊業發展,具有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