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雲南省旅遊文化產業情況

雲南省旅遊文化產業情況

發布時間: 2021-03-07 07:44:47

Ⅰ 雲南民族文化藝術發展的回顧現狀和前景謝謝!

中國乃至雲南的第三產業自改革開放以來有了較大的發展,特別是自1985年我國正式把文化藝術列入第三產業以後,它在國民經濟體系中所佔的地位更加重要,顯示出了新興產業方興未艾的生命力。文化部《「十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基本思路》提出:「文化產業是我國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中指出,在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建立科學合理、靈活高效的管理體制和文化產品生產經營機制的同時,要完善文化產業政策,加強文化市場的建設和管理,推動文化產業發展。這一系列的文化政策,為我國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在產業結構上決不是簡單地保護傳統產業,更不是在同內地和經濟發達地區的比較中搞重復建設,而是要瞄準世界潮流和先進水平,把西部大開發的過程當成加速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社會經濟文化和諧發展的過程。根據不同的資源和物種特點,以市場為導向,大力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積極開拓新興產業,建立具有發展前景的特色經濟和優勢產業,以培養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正是出於對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刻理解,雲南省委、省政府順應歷史發展的大趨勢,在省委六屆四次全會上不失時機地提出了建設民族文化大省的戰略構想。1999年1月又舉辦了第一次雲南建設民族文化大省研討會。此外,為配合中央西部大開發戰略,促進雲南經濟、社會、文化的和諧發展,2000年8月,省委、省政府在昆明召開了雲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設第二次高級研討會暨雲南文化產業展洽會。為了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上推進民族文化大省建設,根據雲南省的實際,省政府提出要實施9大文化工程,培育10大文化產業,建設一批標志性文化設施,即重點實施全民素質提高工程、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工程、群眾性精神文化創建工程、人才工程、文化精品工程、特色文化區建設工程、縣城文化建設工程、節慶活動工程、民族文化資源搶救與保護等9大工程:重點培育報刊、出版、信息傳輸、影視音像、教育、體育、文化娛樂、藝術表演、民族民間工藝和服飾、廣告等10大產業,使其成為雲南省新的經濟增長點;並改造和建好雲南省博物館、雲南民族大劇院、雲南科技館(科學會堂)等一批標志性設施。
這種從文化到產業的發展思路,不僅可以使古老璀璨的雲南民族文化有一個更新發展的契機,也使雲南地方經濟形成了一個新的增長點,從而實現將潛在資源優勢轉變為現實經濟優勢的過渡。因此,在省委、省政府的倡導和宣傳下,雲南全省上下正在形成培養、興辦、扶持民族文化產業的氛圍和環境。借這股勁吹的東風,雲南民族文化產業將駛入發展的快車道。
雲南民族文化產業市場現狀 市場是商品買賣的場所,它既是商品流通的領域,又是商品生產者之間全部交換關系的總和。雲南民族文化市場結構大致可分為實物形態商品市場和非實物形態服務市場,前者又可分為消費品市場和產業市場,後者則包括生產、生活服務市場、旅遊觀光服務市場和休閑娛樂市場。消費品是滿足人們各種生活需要的最終產品。近年來,我國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呈現出下降趨勢,據權威部門統計,城鎮居民已從1995年的49.9%下降到1999年的41.9%,農民居民則從58.6%下降到52.6%。2000年底,我國城鄉居民綜合的恩格爾系數已降至50%以下。恩格爾系數的變化表明人們的消費結構也已發生變化,以吃飽為標志的溫飽型生活正在向以追求物質享受與精神享受相結合的小康生活轉變。受此影響,雲南的文化消費也呈現出增長的態勢,全省許多地方的文化消費也呈現出增長的態勢,全省許多地方的文化消費市場正在逐漸形成。2000年4月,昆明借昆明國際旅遊節之機,舉辦了昆明旅遊商品展銷會暨旅遊商品開發設計大賽,在606個展位上,薈萃了全省16個地州的旅遊商品,就種類而言,民族工藝品、裝飾品、民族服飾深受人們的青睞。
麗江圍繞建設民族文化特色濃郁、內涵豐富的國際旅遊城市的目標,文化消費品市場得到了極大地拓展。據有關部門統計,麗江地區的民族文化產業收入已佔到旅遊業的10%,文化含量較高的項目已佔旅遊業的50%,開始實現了「文化在旅遊中找到了錢,旅遊在文化中找到了路」的良性循環。從文化消費品看,東巴文化木刻盤、布農鈴等都是較為暢銷的民族文化工藝品。麗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清單後,麗江地委、行署抓住機遇,大力培育和發展文化產業,隨著木府、東巴文化走廊等一批文化場館設施新建和重建工程的竣工,麗江的民族文化市場更具吸引力。對於求新求知的遊客來說,文化的多樣性無疑是其出行的一個重要目的,這也是近年來麗江海內外遊客不斷增加的原因之一。以麗江木府為例,為了恢復始建於宋末元初的木府,重現麗江古城悠久歷史的厚重感,麗江貸款投資五千多萬元,由縣文化局局長黃乃鎮同志領銜重建木府,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經過三年的努力,麗江木府於1999年5月建成後,產生了較大的文化影響和較好的經濟效益。木府自對遊客開放以來,日均收入超過2萬元,年收入可達上千萬元,已經成為具有標志性特點的文化服務市場。
雲南發展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旅遊產業,要注重在我國旅遊業發展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具體有:與旅遊配套的交通、居住以及娛樂設施不能齊備使遊客滿意;旅遊景點的管理和服務質量較差;旅遊景點的人流過分集中,從而破壞了遊客的旅遊心情;旅遊景點缺乏總體規劃,使得污染嚴重,產生「破壞性開發」的後果。因而針對以上的這些問題,雲南要對旅遊業的發展有個科學的規劃,保障旅遊配套設施的完備,防止破壞性的開發旅遊資源。同時,在原有旅遊線路呈線狀發展的基礎上,通過產業化開發,把熱線、溫線和冷線結合起來,使旅遊線路呈網路狀發展,以節約遊客在交通上花費的時間,也避免在同一景點遊客過多的現象。
雲南發展民族文化產業過程中,培育現實的和潛在的文化消費群體的文化消費理念是一個前提條件。社會的文化消費理念是隨著自身的經濟收入提高後產生的,但在收入提高後,社會到底要消費什麼樣的文化產品和服務,並沒有在總體上形成清晰的認識,而是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這就要求從事文化產業的企業要針對消費者的心理特點,刺激消費者的消費慾望,從而使有關文化商品和服務成為一種時代的潮流或者是流行的時尚,使消費者能夠產生出規定的消費沖動。如世博會、麗江、「雲南印象」能夠成為一種社會時尚和熱點,使每個人嚮往之,但在深層次上是一種文化消費理念和文化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得以確立。

雲南旅遊業的現狀

1.具有豐富的資源基礎。以復雜的地理環境、豐富的生物資源和多樣性民族文化為背景形成的雲南旅遊資源,具有多樣性、奇異性及多重景觀組合優良的特點。不僅自然景觀豐富多樣,而且以民族文化為代表的人文景觀奇異多彩,為旅遊業發展提供了豐厚的民族文化底蘊,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之間組合優良,相得益彰。不少景區(點)在世界上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品位,適宜開展多種類型的旅遊活動,具有發展成為世界級旅遊產品的條件。具有鄰近東南亞、南亞周邊國家的地緣優勢。通過建設國際大通道,配合雲南境內的公路、鐵路、航空網和水運建設,有利於與周邊國家和省區開展區域合作,並融入東南亞、南亞旅遊圈。

2.旅遊業發展積累了一定基礎。經過多年來對旅遊業的大力投入和培育,使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創建了一批知名度較高的精品景區景點,全省目前已擁有國家級和省級文明風景旅遊示範點14個;擁有10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1個國家旅遊度假區,位居全國第三;有48個省級風景名勝區,6個省級旅遊度假區,面積達1.3萬平方公里,為我省國土面積的3.3%,其比例位居全國前列;有昆明、大理、麗江、建水、巍山 五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有保山、騰沖、威信三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全省經各級人民政府正式審定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44個,其中國家級17個、省級102個,旅遊綜合運輸和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形成了相對於西部其他省區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和基礎設施比較優勢,為雲南"十五"旅遊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面臨著巨大的市場需求。根據世界旅遊組織預測,到2020年,中國有望成為世界最大的客源接納國,世界上最大的旅遊目的地國家,接待國際旅遊者將達到1.37億人次,佔世界市場總份額的8%。同時,隨著我國國民可支配收入和閑暇時間的增多,國內旅遊需求日益擴大。這將為我省旅遊業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4.加入WTO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為雲南旅遊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在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國家明確了對旅遊業發展較為有利的各種優惠政策,如旅遊國債、對外開放、財政稅收、投融資、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政策等,為雲南省旅遊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宏觀政策環境。

5.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帶來的機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啟動,將使雲南真正從對外開放的末端走向對外開放的前沿,為雲南旅遊業發展區域合作帶來新的機遇。

6.參與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旅遊合作帶來的機遇。正式提出共建統一瀾滄江湄公河旅遊圈、打造東南亞八國公園的構想。按照這一構想,雲南省將在有關各國合作開發客源市場方面發揮樞紐作用,通過擴大周邊地區客源市場,轉接次區域的遊客到國內其它旅遊地的方式吸引海內外遊客到雲南旅遊。同時,將按中國有關規定辦理到次區域各國進行邊境或出境旅遊。

與此同時,競爭壓力正在迅速增大。我國西部多數省區之間存在著資源的相似性及現有旅遊產品的同構性。隨著西部地區對發展旅遊業認識的不斷深化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各省區普遍開始重視旅遊業的發展,均將其作為支柱或重點產業扶持,形成對雲南旅遊業的潛在壓力和挑戰。

旅遊市場需求多元化時代已經到來,區域性市場競爭和集團化趨勢愈演愈烈,旅遊市場格局的新變化,對我省旅遊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來源: 雲南省人民政府經濟合作辦公室

Ⅲ 雲南旅遊文化產業發展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怎麼樣

雲南旅遊文化產業發展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是2017-09-21在雲南省昆明市注冊成立的有限合夥企業,注冊地址位於雲南省昆明市滇池度假區怡景園度假酒店培訓中心附樓1606-8室。

雲南旅遊文化產業發展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530100MA6L1YNT9N,企業法人梁興超,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雲南旅遊文化產業發展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雲南旅遊文化產業發展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對外投資4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雲南旅遊文化產業發展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更多信息和資訊。

Ⅳ 1、雲南旅遊市場概況(寫計劃書需要的項目背景) 2、導游在服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

  • 一、雲南省旅遊業經濟運行情況

旅遊業又被稱為「無煙工業」、「朝陽產業」,雲南省因其復雜的地理環境、豐富的生物資源和多樣性的民俗文化,具備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2014年,雲南省累計接待海內外旅遊者2.85億人次,同比增長16.3%,其中海外旅遊者525萬人次,同比下降1.6%;國內旅遊者2.8億人次,同比增長17%。旅遊業總收入達到2650億元,同比增長26%。旅遊對交通運輸業、住宿業、餐飲業、娛樂業、商品零售業的貢獻分別達523.38億元、470.64億元、395.38億元、154.23億元、551.73億元,游覽花費達346.36億元,旅遊產業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明顯提升。根據旅遊強省發展目標,到2020年接待海內外遊客達到5億人次和旅遊總收入達8500億元。

你2013年2月,雲南省旅遊局正式更名雲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同年6月由省政府直屬機關轉變為省政府組成部門,標志著旅遊業在雲南省的地位和作用得到進一步認可和強化,實現旅遊事業管理向旅遊產業發展轉變,為打造旅遊強省、建設大旅遊產業提供製度保障和體制支撐。2014年,雲南確立了大旅遊產業發展戰略,通過打破傳統的一二三產業界限,整合資源、融合發展、延伸產業鏈,把雲南旅遊產業打造成集農業、工業和相關服務業為一體、產業增加值超萬億的大旅遊產業,著力打造「一心六區九廊」空間布局。按照大旅遊產業規劃,預計到2020年,雲南大旅遊產業銷售收入將達到1.1萬億元左右,增加值達到4,000億元左右,佔GDP比重13%,旅遊業將成為雲南省戰略性支柱產業。

表:雲南「一心六區九廊」空間布局

空間布局具體內容

一心昆明建成國際著名的觀光度假勝地、商務會展基地和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的國內外遊客集散中心

六區滇中旅遊區、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態旅遊區、滇西邊境旅遊區、滇西南瀾

滄江—湄公河國際旅遊區、滇東南喀斯特山水文化旅遊區、滇東北紅土

高原旅遊區

九廊昆明—河內、昆明—曼谷、昆明—仰光、昆明—加爾各答和滇桂、滇黔、

滇渝、滇藏9條旅遊走廊

資料來源:雲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興業證券

目前,雲南旅遊業已經形成多元化的投資格局,政府引導、市場主體、社會和民營等多種資本參與的開發建設模式基本形成。在旅遊發展重點項目上,深入實施「大項目帶動大發展」戰略,加快假設「111226」工程(即1個新國際會展中心、十大歷史文化旅遊項目、十大國家公園、20個旅遊型城市綜合體、200個旅遊重大項目和60個旅遊小鎮)。2014年,雲南省旅遊重點項目建設完成投資約314.8億元,建成或部分建成並投入運營項目17個,其中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完成投資70億元,10大歷史文化旅遊項目完成投資51.22億元。

以昆明市為例,2014年旅遊重大項目建設順利推進,項目投資完成情況良好。昆明市投資3億元以上旅遊重大項目43個,預計總投資1658.43億元,2014年12月份完成投資14.18億元,較上月增加7.95億元,1-12月累計完成投105.14億元,項目開工至今累計完成投資349.51億元,投資完成率21.07%。2014年1-12月,2014年度完成投資超過1億元的項目有13個,累計完成投資94.47億元,佔全市旅遊重大項目數30.23%的比重,完成全市旅遊重大項目投資的89.85%,其中,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項目完成投資51.1億元,佔全市旅遊重大項目年度完成投資的48.6%,引領全市旅遊重大項目建設。

  • 二、雲南旅遊業投融資發展歷程

長期以來,旅遊業與金融的關系就密不可分,無論是旅遊企業的發展,還是旅遊者的出行,都離不開金融的支持。隨著旅遊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金融對旅遊業發展的促進作用更加明顯,金融與旅遊業融合程度逐步提高。對於旅遊企業而言,在融資、並購、支付結算等方面均離不開金融的支持。尤其是隨著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的興起,旅遊企業除了依賴於傳統的銀行信貸、發行債券、上市等方式融資外,還可以依託電商金融、P2P網路借貸、眾籌等平台融資,拓展發展空間。可以看出,金融與旅遊業融合發展的環境更加有利,既有國家政策的支持,又有龐大市場需求,還有金融機構、旅遊企業自身的創新動力。

  • 三、雲南省旅遊業投融資現狀

近年來,雲南省通過打造品牌、優化結構、延伸產業鏈,旅遊業競爭力大幅提升,建設旅遊強省步伐加快。全省金融機構持續加大對旅遊業發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多元化融資渠道基本形成。截至2013年末,全省旅遊業貸款余額185.7億元,同比增長29.9%;累計發行中期票據、企業債等各類債券融資18.4億元;以景區門票收益權為基礎資產發行信託產品融資余額4.6億元;引進社保基金和銀行承兌匯票融資余額10億元。2015年5月28日,由雲南怡美實業控股集團等32家雲南龍頭旅遊企業聯合發起,六百餘家旅遊企業加入的雲南旅遊商會成立。商會將創立商會旅遊項目庫,建立與金融投行機構長期穩定的合作機制,支持和鼓勵各會員單位融資創新,增強會員融資能力與融資規模。

(一)銀行信貸

銀行機構通過發放貸款的形式,有效解決了雲南省旅遊項目開發建設中資金不足的問題,使雲南旅遊「二次創業」得以順利推進。在整個「十一五」期間,銀行機構累計發放貸款130.48億元,用於支持雲南省旅遊重大重點項目的開發建設,雖然只佔到旅遊項目投資總額的2%,遠低於企業投資、政府投資和外資投資比重,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雲南旅遊融資「瓶頸」問題,對促進雲南省旅遊產業發展意義重大;2012年,銀行投資額增加到554.11億元,占旅遊項目投資總額的8%,遠遠高於外資和政府投資,銀行業明顯加大對雲南旅遊項目建設的支持力度,促進了雲南省旅遊產業投融資主體結構的優化。截至2013年末,雲南省旅遊業貸款余額達到了185.7億元,同比增長29.9%,金融對旅遊產業的信貸支持持續增強。近年來,中國工商銀行雲南省分行把文化旅遊產業作為重點支持領域,積極加大產品創新,引導信貸資源向文化及旅遊產業傾斜,為雲南文化旅遊產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截至2014年10月末,工行雲南省分行對文化旅遊產業的融資余額達66.26億元,比年初新增8.09億元,貸款增幅達到了14%,是融資增長最快的市場領域之一。2014年12月23日,平安銀行與雲南城投集團共同簽署了500億元的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合作的重點關注領域是雲南省旅遊業轉型升級,著力推動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項目建設等。

(二)資本市場

雲南省旅遊企業通過資本市場上市融資,拓寬了旅遊企業融資渠道,對於促進地方旅遊產業發展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雲南省已經有兩家旅遊企業在滬、深上市———雲南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和麗江玉龍旅遊股份有限公司,還有一大批旅遊企業已經具備了上市條件,正在抓緊開展上市准備工作。此外,雲南省旅遊產業投資基金也取得了一定進展。在2012年雲南省民營企業家協會年會上,中信信託、首創華夏、中恆聚信和星耀集團聯合宣布成立總規模為100億元的文化旅遊產業基金,投資昆明嘉麗澤地區,打造多樣性文化旅遊產業集聚區;中信信託、首創華夏和中恆聚信將依託各自綜合金融服務優勢、國際金融資本的規模優勢,同時結合星耀集團在昆明本土的資源優勢,充分發掘中國乃至世界范圍的優勢資源,在雲南旅遊產業二次創業和全國全省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戰略下,深度開發嘉麗澤生態旅遊度假區。2012年12月14日,中航信託公司發起設立「天啟330號雲南城投旅遊產業投資基金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雲南城投集團計劃出資10億元,參與「天啟330號」,並通過天啟330號信託資金與安盛創享公司、雲南省水務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雲南安盛創享旅遊產業投資合夥企業,出資總額為31.2億元,通過基金形式投資於旅遊項目,充分發揮金融對旅遊產業的促進功能。

(三)金融服務

雲南各大旅遊城市努力改善銀行卡受理環境,進而推動雲南全省實現「刷卡無障礙」,讓國內外遊客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務。目前,金融IC卡正在逐漸取代傳統銀行磁條卡,成為新發行銀行卡的主流,截止2014年3月末,雲南省20家商業銀行均已開始發行金融IC卡,累計發卡1150.96萬張,全省42.02萬台POS終端和12955台ATM終端,99%以上能夠受理金融IC卡。2014年3月18日,中國銀行雲南省分行又推出了首張金融旅遊信用卡———「中銀雲南惠游卡」,該卡是一張聯名信用卡,是雲南省首個旅遊業與金融業合作、符合PBOC2.0標準的雲南旅遊主題信用卡晶元產品,定位於龐大的旅遊消費客戶群體。該卡既具備金融服務功能,又具備旅遊服務功能,集信用卡消費、電子現金小額支付、旅遊景區二維碼門票等眾多應用於一體。持卡人不僅可以在雲南省100多個景點及500多家商戶享受旅遊、餐飲、住宿、購物等優惠價刷卡服務,還可以在全國近千家景區景點、近百家指定酒店、千餘家吃住娛購等商戶刷卡消費,該卡的推出為持卡遊客提供了全方位、多功能的金融便捷服務。

(四)政策性金融支持

從雲南省旅遊開發建設來看,政府投資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很多旅遊項目都是由政府直接進行財政撥款,為旅遊發展提供資金支撐。另外,雲南省也會採取一些金融手段,通過政策性金融支持的方式為旅遊開發投資提供新的渠道。在國家開發銀行與雲南省政府進行的第二輪開發性金融合作中,國開行向雲南省旅遊投資有限公司36個旅遊項目投放25億元的貸款,用於旅遊開發建設;國開行又與雲南省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等借款人簽訂了借款合同,針對龍陵縣松山抗戰遺址、建水縣文廟景區等139個旅遊項目提供開發性金融貸款支持;國家旅遊局與國開行曾於2010年共同簽署了《推進旅遊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在推動旅遊產品多樣化發展、培育旅遊消費新熱點、豐富旅遊文化內涵等方面展開合作,共同推進藏、滇、川、青、甘五省區旅遊業發展;雲南省政府與商業銀行合作,成立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基金,推動昆明、大理、西雙版納、香格里拉、麗江、騰沖等重點旅遊地區發展。2015年3月31日,彌勒市相關領導與國開行雲南分行商談紅河水鄉PPP項目事宜,此次商談具有啟發和指導意義,加快了紅河水鄉PPP模式融資步伐。

  • 四、雲南省旅遊業投融資存在問題

目前的旅遊項目開發建設的資金來源渠道,大致包括這樣幾種:政府投入、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通過市場融資、民間融資等。對於雲南這樣一個西部欠發達的省來說,其問題大致可以總結為:投融資主體不足、投融資結構不合理、投融資方式單一、投融資環境落後等基本狀況。

(一)旅遊業投融資主體不足

政府介入較深。雲南旅遊業融資較長時間由政府主導,行政色彩較強,在一定的時期內確實起到了加快旅遊業發展的作用,但是造成了市場失靈和公共服務缺位的現象,其它市場主體難以進入和參與競爭。政府指令性的投資和融資往往忽視了經濟規律,造成了一大批經濟效益不高的旅遊項目,無法將資金收回用於再投資,同時也形成了潛在的金融風險。由於政府專注於具體旅遊項目的投融資和運營,出現了公共服務缺位,旅遊業融資環境的建設緩慢,旅遊企業融資渠道狹窄,旅遊行業管理混亂,旅遊資源的保護力度弱化等問題。因此,政府對旅遊業的介入程度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平台效果不足。雲南世博旅遊控股集團和雲南省旅遊投資公司作為雲南省級的旅遊投資主體和融資平台,成立的初衷和主要目的是對重點旅遊項目進行投資和開發,以及對重點景區景點進行改造提升,同時充分發揮融資功能,調動各種社會資本,但效果尚不明顯。主要原因在於平台的規模實力還不夠大,注冊資本有限,政府承諾的追加投資並沒有兌現,導致對雲南旅遊資源缺少有效的整合;政府資金佔到主導地位,缺乏戰略投資者和社會資本、民間資本的參與;三是陷入新建項目及經營性項目之中,資金缺乏退出通道,「投資—退出—再投資—再退出」的運行機制不能有效發揮,牽制了有限資金作用的進一步發揮。

缺乏風險主體。旅遊業是一個高投入、高風險的行業,其高風險、高收益特徵與銀行強調的收益與安全並重的一貫原則是相背的,因此很多項目不能有效利用銀行貸款這一重要融資方式。雲南省一方面是大量寶貴的旅遊資源得不到有效的開發,另一方面是廣大的國內外旅遊消費者中又蘊藏著很大的旅遊消費需求。而對於風險投資主體而言,有市場需要,就意昧著存在投資需求,就存在著可追逐的巨額利潤,此二者的結合存在著現實基礎。因此雲南旅遊業發展亟需風險投資主體的參與,以解除資源富裕而發展緩慢的尷尬局面。

信用擔保缺乏。中小旅遊企業是雲南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市場競爭、推進旅遊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合理化,滿足多層次的旅遊市場需求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業在融資時需要藉助外部力量,尤其是信用擔保體系才能獲得發展所需的資金。目前雲南中小旅遊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存在的普遍問題是擔保機構數量少、規模小;市場化運作程度不高,業務品種貧乏、專業化水平低、擔保面窄等一系列的問題。擔保機構在推動中小旅遊企業與銀行合作方面,橋梁作用還沒有很好發揮。雲南尚未成立專門的中小旅遊企業政策性擔保公司,且缺乏規范管理和專業人才,這對旅遊業的發展也是一個制約。

(二)旅遊業投融資結構不合理

內源融資不足。內源性融資是將本企業的留存收益及折舊等轉化為投資的過程,其實質是通過減少企業的現金流出挖掘內部資金潛力,提高內部資金使用效率。雲南旅遊企業管理水平相對較低,經濟效益不高和企業自我積累與自我約束機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使得利潤留存率普遍較低。另外企業在內部利潤分配中存在短期化傾向,缺乏長期經營的思想,很少從企業發展的角度用自留資金來補充經營資金的不足,而主要依靠外源融資。

直接融資較少。雲南旅遊業融資結構是以銀行信貸為主的間接融資比重過高,直接融資比重過低嚴重地制約著旅遊業融資規模的快速增長。因此需要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為旅遊產業發展開辟持續的資金來源渠道。旅遊業作為雲南優先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需要重點培育旅遊企業上市,整合和培育一批有豐富旅遊資源和發展潛力的旅遊企業做好上市的准備工作。此外,還需要整合雲南現有上市公司資源,加快資產重組步伐,運用定向增發和配股、可轉債等手段從資本市場募集更多的資金。

債權融資較低。雲南旅遊企業一般把股票融資作為公司的首先途徑,極力擴大發行額度,且公司的分配方案也很少現金支付,多以配股為主,把股票市場作為一塊免費的蛋糕,都試圖切得更大的一塊。究其原因,上市旅遊企業普遍認為發行股票可以永遠的佔用這部分資本,不必像銀行貸款和發行債券那樣到期要還本付息,又不存在因無股利支付而導致破產的風險。而且,我國股票市場上長期存在只進不出的市場准入和退出機制,使得股票融資在我國成為一種近乎無風險的融資方式。而債券融資是一種硬約束,企業面臨著作為債權人的市場投資者的監督和到期還本付息的壓力,在債務無法償還時,企業就會破產,因此債券融資比例較低。

民間投資難進。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們收入水平的不斷增加,民間積累了大量的資金,但仍有大量民間資本游歷於正常金融體系之外。雲南的民間資本的活動也較為活躍。因政府政策的限制加上落後的觀念和認識,這部分資金極少能夠投入當地所需的經濟建設,大多從事私人高息借貸等非法交易,由此也給一些居心不良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機。在許多地方頻頻出現非法集資或借集資之名而行騙之事。但與之相對應的卻是許多地方由於資金的短缺而無法進行旅遊項目的建設和開發的情況。非常明顯,游歷的民間資本和開發建設之間需要構建一座暢通的橋梁。

  • 最新參考資料推薦: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旅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Ⅳ 如何利用歷史文化資源發展旅遊文化產業

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步伐加快,文化的交流和相融趨勢明顯。保持和發展民族文化特性,並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轉化為適應現代經濟需求的文化產品,對於弘揚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民族文化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文化產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日益成為各地綜合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基礎指標和關鍵因素,成為21世紀經濟全面持續協調發展的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對於一個地方而言,文化是靈魂、是其內在吸引力,文化產業對城市軟實力的提升有其他產業所不能比擬的優勢,特別是對城市形象、城市環境、城市文化、城市精神、城市凝聚力、城市地位甚至城市的政治文明等方面的直接促進和價值提升作用非常巨大,是提升城市綜合實力、保證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寧洱縣的文化旅遊產業要發展,以下幾個因素不容忽視。

依託資源,「創意為王」。

魅力源於實力,實力展現魅力。人文資源與自然資源是文化產業的基礎,發揮地方優勢,打造文化品牌的意義十分重要,我認為要本著發展「人無我有」、「人有我獨」的特色文化產業理念,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資源,呼應時代,貼近大眾,適應市場,把文化資源提升為文化產品,創造一批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俱佳的文化品牌,才能迅速提高地方知名度和美譽度。然而,有了好的資源如果沒有創意、包裝與整合,也難於形成產業基礎。要提升文化軟實力,必須在全面繁榮文化事業的同時,以戰略的思維和眼光推進文化產業快速發展。麗江、鳳凰在這方面做的比較好,能把人文資源與自然資源的效果發揮到了較高水平,且在不斷提升創意,體現和貼合群眾性和大眾消費的特點,較為吸引人。

努力創造市場的聚集效應。

文化產業除了有好產品,還要有市場的聚集效應,必須把旅遊、文化、科技、市場有機結合起來,要彰顯人氣,只有把人吸引進來,才能有效應。文化產業是綜合性產業,市場空間大,社會效益大,最為直接的就是能夠帶來就業崗位的增加,相關產業收入的提高。這就需要社會各方面的支持配合、相互協作,深層次地研究、挖掘、整理、開發,利用地域文化資源作為重要內容,開發各類衍生文化產品,形成高效益的文化產業鏈。綜合考慮文化產業的綜合性,提供所需的服務、配套設施,健全功能,使遊客既得到精神層面的享受,也得到物質方面的滿足,使之乘興而來、滿載而歸。

政府主導、市場運作。

堅持用市場的眼光看待文化資源,用市場的方式配置文化資源,用市場的機制開發文化資源。我縣旅遊產品檔次低、品種少、總體上還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政府及有關部門要積極主動挖掘整理當地文化資源,主導文化產業發展的方向,調控和支配資源,同時大力營造文化產業發展的內外環境,把市場運作交給企業,既要培養當地的文化企業人才,更要吸引省內外有實力有經驗的文化企業和經營人才到我縣投資文化產業,通過打造會展、傳媒及一大批文化服務和旅遊品牌,才能共同形成和做大做強一個地方的文化品牌。

科學規劃,保證投入。

規劃是做好文化產業的指導性文件,一方面能突出重點,即先做什麼項目,後做什麼項目;另一方面,可以明確文化產業的政治、經濟和市場的目標。文化產業是高投入的產業,特別是創意產業,要不斷的研討,不斷的創作,形成產品,還要進行市場運作,整個過程都與投入分不開,可以說,沒有投入就不可能做大做強文化產業。因此,要充分考慮發揮地域文化優勢,緊緊圍繞打造旅遊文化品牌的發展思路,制定旅遊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文化產業的發展要和自然、人文、社會環境相適應,開發與本地實際相結合的新興旅遊文化產業,以特色創名牌,以優勢爭市場,把特有的地域文化融於產品、管理、服務和營銷之中。我們要依託我縣多姿多彩的文化資源,深度開發和挖掘其人文價值、美學價值,加快建設民族文化旅遊。同時要注重把發展文化產業和調整產業結構結合起來,把文化產業培育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結合實際,科學發展。

做好文化產業必須結合實際,把當地的歷史文化資源、人文資源、自然資源、交通基礎等和經濟社會發展程度結合起來,抓住重點,突顯亮點。享受文化成果是人類經濟社會的必然。藉助雲南旅遊文化市場比較熱的機遇,大力發展民族工藝品市場。但作為經濟文化欠發達的邊遠地區,做好這項工作也不宜過急,要一步一個腳印的幹下去,做一個項目成一個項目,逐步繁榮壯大。

幾條建議

當前,如何充分發揮寧洱文化優勢,打造寧洱旅遊文化品牌,是長期以來的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我們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我認為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整合寧洱文化旅遊資源,提升檔次,賦予新意。

如紅色旅遊方面,把民族團結文化展示從屋內移至公園,著力建設民族團結之聖地;招商引資規劃建設普洱茶文化城,著力打造普洱茶、普洱府及茶馬古道系列文化,形成滇南大觀園;磨黑古鎮建設中,把楊麗坤故居與鹽文化、磨中的紅色文化、飲食文化做大做強;還要把以銀飾品加工為代表的民族手工業壯大起來;把以那柯里為代表的鄉村旅遊做大起來,做精做強文化產品,使遊客到寧洱後得到多方面的文化享受。

加強文化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提供環境支持。

藉助昆曼大通道及泛亞鐵路重點建設工程,極力改善寧洱的交通條件,使之真正成為大通道上的旅遊文化重鎮。同時,做好景區景點的軟硬體建設,提升賓館檔次和服務質量,著力打造縣城和特色街區,營造良好的基礎設施環境和濃厚的文化氛圍。

提高人文素質,服務文化產業發展。

傳統農耕文化觀念仍在束縛著寧洱文化產業的發展,對文化產業的認識,不少幹部和群眾中還比較模糊,甚至有不知道文化還是生產力,還能創收的理念與實踐都不足,所以,落實「旅遊文化活縣」的戰略,採取「走出去,請進來」方式,大力培養文化經營人才,使文化產業的理念深入人心,自覺的參與到文化產業的發展中來。

出台鼓勵政策,使文化企業有所獲、有所樂。

要大力扶持文化產業的龍頭企業,開發好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遊產品。要保護好、引導好民營資本投資旅遊文化產業的積極性,培育一批重點民營文化企業,積極促進文化產業投資主體多元化,逐步形成文化產業群,形成新的產業格局。要積極出台對現有文化企業經營戶如銀飾廠、奇石場的扶持政策,鼓勵其他產業的企業家投資文化產業,給他們有培訓學習的機會,對前來投資的文化企業,在用地、辦理手續等方面給予傾斜協調,使他們有所得、有所樂,我們有發展、有市場。並以文化發展帶動和促進旅遊、餐飲等的聯動發展。

大力發展經濟,以經濟發展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

充分發揮寧洱資源、區位、交通之優勢,極力招商引資,大力發展縣城經濟。只有縣城經濟的綜合發展,才能帶動和促進對文化產業的發展,提高文化產業在縣城經濟中的比重,形成良性循環。在推動雲南省建設民族文化大省、文化強省的過程中,寧洱要彰顯特色、展示獨特魅力,通過大家持之以恆的不懈努力,不斷發展壯大文化產業,使之打造成為有活力、有競爭力、有濃厚文化底蘊、有國際化風格的特色產業。

Ⅵ 雲南省的八大產業有哪些

雲南省將結合自身優勢和特點,大力發展8大重點產業
1、生物醫葯和大健康產業、
2、旅遊文化產業
3、信息產業
4、物流產業
5、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業
6、新材料產業
7、先進裝備製造業
8、食品與消費品加工製造業

Ⅶ 求研究雲南旅遊的研究方案

摘要:成功承辦了'99中國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的雲南省旅遊業發展迅速,1999年,全省接待旅遊者總人數近3800萬人次,旅遊業總收首次突破200億,達到204億,比1998年增長49%。為了使雲南旅遊業順利步入21世紀,實現把雲南建成旅遊強省的目標,促進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在分析了雲南旅遊資源優勢的基礎上,對旅遊資源的開發提出了一定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雲南旅遊;旅遊資源;資源優勢;開發
Abstract: The success undertook ' 99 Chinese Kunming world gardening exposition's Yunnan Province tourism development to be rapid, in 1999, the entire province received the tourist total number of people nearly 38,000,000 people, the tourism always receives breaks through for the first time 20,000,000,000, achieved 20,400,000,000, compared in 1998 to grow 49%. In order to cause the Yunnan tourism to march into smoothly the 21st century, realized completes Yunnan travels the strong province goal, the promotion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in has analyzed in the Yunnan tourist resources superiority foundation, proposed certain countermeasure and the suggestion to tourist resources' development.

key word: Yunnan travels; Tourist resources; Resources superiority; Development

一、雲南旅遊資源的特徵

雲南素有"彩雲之南,萬綠之宗"的美譽。這里山河壯麗,自然風光優美,擁有北半球最南端終年積雪的高山,茂密蒼茫的原始森林,險峻深邃的峽谷,發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雲南成為自然風光的博物館,再加上雲南眾多的歷史古跡、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神秘的宗教文化,更為雲南增添了無限魅力。

從雲南旅遊資源的分布、構成、景觀質量及特徵、開發程度、社會情況等來看,可將雲南旅遊資源的特徵概括為以下8個方面:

1、多樣性

雲南山川秀美,其旅遊資源構成復雜多樣、豐富多彩。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十分豐富,有寒溫熱帶的立體氣候;有雄偉壯麗的山川地貌;有古老悠久的歷史文化遺存及近現代革命歷史紀念物;還有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有多種奇異典型的地質現象、豐富的礦產礦床及動植物群落;有大量高峰絕壁、急流險灘和洞穴可供攀登、漂流探險;眾多的高原湖泊為水上運動提供了優美的場所;還有數量和品種多樣的礦泉供人閑逸療養。在海拔76.4~6740米的地帶上,巨大的垂直變異的地質構造,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雲南幾乎囊括了從海南島到黑龍江中國大地上所有氣候類型和風景景觀:既有熱帶雨林景緻,又有雪域和草原風光,還有北半球緯度最低的雪山冰川,而雄奇壯偉的石林和"三江並流"更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另外,特殊的區位,更使雲南成為中國大陸聯結東南亞,南亞的橋梁,成為中原文化、藏文化、東南亞文化、西方文化的交匯點。形成雲南旅遊資源組合的多樣性。

2、奇特性

通過雲南省眾多的景觀與國內外相似或同類景觀比較,得出這樣的結果:雲南省許多地區地學景觀都具有奇特性,有的景觀堪稱世界自然奇觀,構成旅遊資源優勢。例如,"三江並流"景觀雄奇壯美;虎跳峽以其雄壯奇險著稱於世,是世界最深的峽谷之一;而昆明石林更以其特殊的高石芽喀斯特地貌景觀而舉世聞名;發育著現代冰川類型的玉龍雪山是世界上緯度最低的冰川,山上終年積雪,山下四季如春,從山腳河谷地帶到峰頂具備了亞熱帶、溫帶、寒帶的完整的垂直帶自然景觀;素有"東方大峽谷"之稱的怒江大峽谷長310公里,平均深度2000米,比美國科羅拉大峽谷還要深,為世界著名的大峽谷;地處印度與歐亞大陸兩大板塊邊緣的騰沖火山群類型齊全,規模宏大,保存完整,分布集中,居全國之首;建水燕子洞為特殊的地下喀斯特地貌景觀,是亞洲最大、最壯觀的溶洞之一。

3、多民族性

雲南的民族旅遊資源特色鮮明,豐富多樣。全國55個少數民族,雲南有51個,人口超5000人的少數民族有25個,其中白、哈尼、傣、佤、拉祜、納西、景頗、布朗、阿昌、普米、怒、德昂、獨龍、基諾15個民族為雲南特有。各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形成了風格各異、類型多樣的民族文化、,風谷習慣、節日、服飾、村舍建築,構成了雲南旅遊資源的一大特點和優勢。

4、地域性

全省旅遊資源分布極為廣泛,除昆明、石林、大理、西雙版納等地區旅遊景觀久負盛名之外,在滇西北、滇中、滇東北、滇西南等廣大地區旅遊資源大量分布,並且有相當程度的集中,構成景觀區。全省各地、州、市、縣幾乎都有風景名勝區、點,並各有特色。但是,各類旅遊景觀資源的分布卻受一定地域限制,例如滇東、滇西旅遊景觀的顯著差別,少數民族分布的地域性等等。

5、融合性

在全省,不同的地學景觀與各異的動植景觀、氣象景觀和民族文化、少數民族風情組合,形成風格、特色不同的景區,各類景觀相輔相成,互為依託,體現出極高的組合性。具體到某一景區,組合特點較異亦大,便如,西山景觀,便是借得滇池、城市、遠山景觀襯托出自身的雄奇;而大觀樓更是以亭台樓閣、潭水、垂柳、遠山、夕陽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融為一體而顯得古樸、神奇、令遊人留連忘返。由此可見,有機的組合使各類景觀旅遊資源具有極高的可游性,構成群體價值。

6、生態性

雲南省生物旅遊景觀極為豐富獨特,素有"植物王國"、"動物王國"、"花卉王國"之美譽,不少動植物類型觀賞價值極高,自然生態系統保存較好,成為全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數量最多的省份,西雙版納熱帶生態系統原始而典型,被譽?北回歸線上的一顆綠寶石";包含五大展館、6個專題園的昆明世博園更是集各國園林精品、奇花異草於一體的科普生態旅遊勝地;而位於滇西北的香格里拉生態旅遊示範區,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天人合一"的主題,成為雲南一大生態旅遊景觀。

7、跨境性

雲南與緬甸、寮國、越南三聯單接壤,邊境線總長4060公里。其中,中緬邊界線雲南段長1997公里,中老邊界線雲南段長710公里,中越邊界線雲南段長1353公里。有出境公路20多條,國家級口岸10多個,省級口岸10個,還有86個邊境或邊民互市點。全省少數民族中有16個民族跨境而居。雲南與東南亞、南亞這種地相接、山相連、水相通、人相往的狀況,形成極大的區位優勢,使雲南成為民俗風情和邊境旅遊的最佳去處。現已開發形成的旅遊線有中越、中老、中緬臨時過境游,昆明國旅在曼谷與泰方合資成立了旅遊公司,促進了東南亞來滇旅遊人數大幅度增長,充分展示了跨國旅遊的潛在性。

8、潛力性

雲南省地處祖國西南邊陲,旅遊資源豐富,但絕大數未加以開發利用。可利用和挖掘的潛力還很大。例如:位於中甸德欽縣境內的梅里雪山,冰峰相連,雪巒綿亘,勢如刀劈劍削,氣勢非凡,到如今仍處於半開發狀態,其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為雲南最高點,迄今仍是無人登頂?處女峰";位於怒江兩岸的高黎貢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蘊藏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景物雄奇壯觀,是一塊待開發的處女地;素有"東方多瑙海"之稱的瀾滄江(湄公河)是東南亞一條著名的國際河流,現在處於開發狀態。另外,如石寶山、巍寶山、騰沖、滇東北等地,很多舉世奇觀尚未向廣大旅遊者展示其風姿,處於藏於深山人未智的狀況;而大理、西雙版納等許多已開發或正在開發的旅遊資源也需要進一步進行深度開發,不斷補充內涵,賦予其新的生命力,充分挖掘出其潛力。

二、雲南旅遊資源開發存在的問題

為把旅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雲南省委、省政府於1995年作出了把旅遊業發展成為新興支柱產業的決策,加快了雲南旅遊資源的開發和建設的步伐。

目前,雲南已開發和建設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風景旅遊區和旅遊服務設施,基本上形成了以昆明為中心的三大旅遊線路,重點建設了昆明、麗江、大理、景洪、瑞麗5個重點城市,構建了滇中、滇西北、滇西、滇西南、滇東南5大旅遊區。但在雲南旅遊資源開發已取得了喜人成績的同時,仍然有大量不容忽視的問題存在。

1、資源總體開發程度不高

除昆明旅遊區外,外線旅遊設施建設較差,如東部旅遊線以石林、溶洞、高原湖泊為主體,景區建設覆蓋面積較大,但旅遊路線長,景區開發較差,服務設施還不配套,景觀資源的開發較單一,造成資源特色的浪費,開發缺乏系統性和整體性。

2、保護意識差

開發過程中資源的保護意識差,對旅遊資源的破壞現象仍然存在,人為性破壞和建設性破壞現象嚴重。例如:

(1)雲南大理古城是我國保護較好的古城,系國家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在旅遊開發建設中,片面考慮古城原石板地面不利旅遊車行駛,將石板撤毀換為柏油路,與古城風貌格格不入,破壞了石城的特色;

(2)石林外圍石柱及部分珍貴地質現象在採石活動中遭到破壞;

(3)瀘沽湖四周大規模採伐活動,嚴重地破壞了湖區生態環境,加重了水土流失,使湖泊淤積嚴重,湖邊常有泥石流發生,影響自然景觀;

(4)中甸地區部分草旬、沼澤由於人為活動的影響,景觀質量降低;

(5)滇池、洱海等優質景區,受到污染的影響和威脅,陽宗海、異龍湖、星雲湖景觀受到人為活動的較嚴重影響。

3、行業管理差

雲南旅遊資源的開發,缺乏統一規劃和管理,各自為政,各行其是,盲目開發的現象時有發生。相當部分環境質量高、歷史文化價值和藝術觀賞價值上乘,且具有科學考察價值的重點旅遊資源得不到新的或深層次的開發,利用效率不高。部分地方因行業管理不當,造成景觀的破壞和景點的重復建設,大大損害了雲南旅遊地的形象。

4、環境管理差

許多景區,由於環境管理差,直接有損於雲南旅遊形象。雖然各地政府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抓環境衛生,但成效不大。臟、亂、差損害了高質量的旅遊資源所帶給旅客的美的感受,甚至引起遊客本身的反感,造成遊客滯留時間較短,極少有回頭率,在遊客中口碑不好的現象。

5、開發資金不足

雲南旅遊資源的開發,資金來源不穩定。旅遊資源的發展建設本身就具有建設周期長,資金消耗大的特點。而目前雲南省旅遊開發的資金基本上由政府劃撥,盡管政府也建立了發展旅遊業的基金,分年度劃撥,但仍是杯水車薪。因此,有些好的旅遊項目因資金問題而擱淺,其開發速度遠不能與迅速增長的遊客需求相適應。另外,由於資金不足,相配套的交通、能源和自身基礎設施欠帳太多,制約著雲南旅遊業的發展。許多景觀資源,由於地處邊遠地區,交通設施落後,可進入性差,導致這些頗有價值的景觀鮮為人知。

6、宣傳力度不夠

雲南諸多的名勝風景旅遊區,由於宣傳力度不夠,多年來一直鮮為人知,造成旅遊資源的極大浪費,整整比其它旅遊發達地晚發展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泰國每年要拿出旅遊業收入的30%在全世界對其旅遊進行宣傳,美國則更多,而雲南每年的旅遊宣傳資金不到旅遊收入的5%。

此外,諸如資源開發規劃人才匱乏,地方政府對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政策的認識不足、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等因素也是制約雲南旅遊資源開發與旅遊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三、對策及建議

針對雲南旅遊資源的特徵及開發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吸取多年來的經驗教訓,提出以下建議,以供參考。

1、轉變政府職能,加大開發力度。

"九五"是雲南旅遊業發展的關鍵時期,一定要堅持社會、經濟、生態全面發展,充分轉變政府職能,組織力量對雲南省的旅遊資源進行全面的普查、評價,並在政策上給予一定的傾斜,加大開發力度,立足於充分發揮雲南自然旅遊資源優勢和人文旅遊源優勢及區位優勢,面向東南亞,服務全國,輻射大西南,以深度開發為主,重點開發市場前景廣闊、環境質量好、容量大且能夠滿足遊客觀光、享受、訪友、療養、度假、探險、考察等不同的旅遊資源。

2、積極倡導生態旅遊,做到資源的保護性開發。

積極倡導生態旅遊,使生態旅遊進入人們的生活,並逐漸成為一種時尚,做到以旅遊帶動資源開發,以資源開發促進旅遊發展,加強對旅遊資源的保護,做到資源的保護性開發。

3、加強法制建設,加大執法力度。

制定和完善旅遊資源開發的政策和法規,使雲南旅遊資源的開發工作有法可依,對違反法規的開發行為和破壞資源的行為進行嚴厲懲罰,保證資源開發工作順利進行,使雲南旅遊資源的開發工作走向正軌。

4、廣辟財源、多方集資、落實旅遊資源開發、建設資金。

雲南旅遊資源的開發和建設,必須貫徹利用內資和引進外資相結合;國家、地方、部門、集體、個人一起上的方針,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積極爭取國家各種專項建設資金扶持;建立旅遊發展基金;改善投資環境,積極引進國外資金;以多形式、多渠道地籌集社會資金,廣辟財源,多方集資,解決雲南旅遊資源開發資金不足的難題,在西部大開發中,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

5、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深度開發。

加強以自然旅遊資源優勢為基礎的資源開發利用,同時注重人文旅遊資源的利用和開發,並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深度開發,對那些市場潛力大、功能開發齊全的旅遊地積極引導,大力扶持,對尚未開發的旅遊資源多渠道進行開發,對已開發的旅遊資源應不斷完善其功能,增加其深度和內涵。

6、堅持旅遊資源的永續利用

開發雲南旅遊資源,應樹立長遠觀念,為子孫後代保存珍貴的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不要只顧及眼前利益,做到旅遊資源開發一項、見效一項、保護一項,使雲南的社會、經濟、生態、環境健康協調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空間和旅遊區域,以首屆昆明國際旅遊節為契機,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有利之機,實現雲南旅遊業的持續增長和強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桂華、鍾林生、明慶忠:《生態旅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楊振之:《旅遊資源開發》,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3]歐陽國斌:《雲南優勢資源研究》,雲南科技出版社,1996年。
[4]沈安波主編:《新編雲南省情》,雲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5]楊桂華:《突出特色,深化雲南自然旅遊資源開發》,雲南大學旅遊經濟重點學科研究文集,1996年。
924347849 論文咨詢.............專業博士教授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