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世界遺產與雲南旅遊業發展

世界遺產與雲南旅遊業發展

發布時間: 2021-03-06 05:49:33

Ⅰ 應該如何處理好旅遊開發與世界遺產的保護的關系

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是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在旅遊業的集中表現。開發和保護關系貫專穿於旅遊業的屬整個發展過程中,並隨著旅遊業的發展。保護就開始邊的重要。「申遺」的同時,就會使得旅遊
資源被商業化。這個問題,你可以去參考網路里,一些學者的論文。

Ⅱ 世界遺產與旅遊業有什麼關系

世界遺產與旅遊業本沒有關系。但世界遺產是旅遊業的旅遊資源,旅遊專資源對於旅遊業屬的意義重大,沒有它旅遊業很難發展得很好。旅遊為人們認識遺產價值提供了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但必須在兩者之間尋求平衡,不致使遺產遭到破壞。 保護好遺產需要經費支持,旅遊的適度收入可以為遺產管理提供經濟保障。 但不是所有的世界遺產地都可以開展旅遊,有些遺產特別脆弱,一些特定的自然遺產如自然保護區就不應該對遊客開放,而只有那些出於研究和教育需要的人員才能獲准進入。中國的世界遺產面臨最主要問題是旅遊業過度、無序的開發,以至於危及遺產本身。

雲南旅遊業的現狀

1.具有豐富的資源基礎。以復雜的地理環境、豐富的生物資源和多樣性民族文化為背景形成的雲南旅遊資源,具有多樣性、奇異性及多重景觀組合優良的特點。不僅自然景觀豐富多樣,而且以民族文化為代表的人文景觀奇異多彩,為旅遊業發展提供了豐厚的民族文化底蘊,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之間組合優良,相得益彰。不少景區(點)在世界上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品位,適宜開展多種類型的旅遊活動,具有發展成為世界級旅遊產品的條件。具有鄰近東南亞、南亞周邊國家的地緣優勢。通過建設國際大通道,配合雲南境內的公路、鐵路、航空網和水運建設,有利於與周邊國家和省區開展區域合作,並融入東南亞、南亞旅遊圈。

2.旅遊業發展積累了一定基礎。經過多年來對旅遊業的大力投入和培育,使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創建了一批知名度較高的精品景區景點,全省目前已擁有國家級和省級文明風景旅遊示範點14個;擁有10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1個國家旅遊度假區,位居全國第三;有48個省級風景名勝區,6個省級旅遊度假區,面積達1.3萬平方公里,為我省國土面積的3.3%,其比例位居全國前列;有昆明、大理、麗江、建水、巍山 五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有保山、騰沖、威信三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全省經各級人民政府正式審定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44個,其中國家級17個、省級102個,旅遊綜合運輸和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形成了相對於西部其他省區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和基礎設施比較優勢,為雲南"十五"旅遊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面臨著巨大的市場需求。根據世界旅遊組織預測,到2020年,中國有望成為世界最大的客源接納國,世界上最大的旅遊目的地國家,接待國際旅遊者將達到1.37億人次,佔世界市場總份額的8%。同時,隨著我國國民可支配收入和閑暇時間的增多,國內旅遊需求日益擴大。這將為我省旅遊業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4.加入WTO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為雲南旅遊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在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國家明確了對旅遊業發展較為有利的各種優惠政策,如旅遊國債、對外開放、財政稅收、投融資、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政策等,為雲南省旅遊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宏觀政策環境。

5.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帶來的機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啟動,將使雲南真正從對外開放的末端走向對外開放的前沿,為雲南旅遊業發展區域合作帶來新的機遇。

6.參與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旅遊合作帶來的機遇。正式提出共建統一瀾滄江湄公河旅遊圈、打造東南亞八國公園的構想。按照這一構想,雲南省將在有關各國合作開發客源市場方面發揮樞紐作用,通過擴大周邊地區客源市場,轉接次區域的遊客到國內其它旅遊地的方式吸引海內外遊客到雲南旅遊。同時,將按中國有關規定辦理到次區域各國進行邊境或出境旅遊。

與此同時,競爭壓力正在迅速增大。我國西部多數省區之間存在著資源的相似性及現有旅遊產品的同構性。隨著西部地區對發展旅遊業認識的不斷深化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各省區普遍開始重視旅遊業的發展,均將其作為支柱或重點產業扶持,形成對雲南旅遊業的潛在壓力和挑戰。

旅遊市場需求多元化時代已經到來,區域性市場競爭和集團化趨勢愈演愈烈,旅遊市場格局的新變化,對我省旅遊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來源: 雲南省人民政府經濟合作辦公室

Ⅳ 世界遺產:保護和旅遊開發能否兼得

當中國越來越多的世界遺產出現在旅遊宣傳片里的時候,當越來越多的中國風景名勝因入選世界文化遺產而聲名鵲起的時候,有人歡呼,有人擔憂。在世界遺產保護和旅遊開發之間,已經處於世界遺產第三大國的中國感到了困惑。 在中國旅遊業蓬勃發展的今天,有一種矛盾是不容忽視的——遊客的過度膨脹與列為世界遺產的風景區的保護。 陷入超負荷運轉的世界遺產近年來,「假日旅遊」不斷升溫,使許多世界遺產陷入了超負荷運轉與接待的境地。例如北京的故宮,連續幾年在黃金周前三天,日接待遊客量都在10萬人次以上,最高突破了13萬人次的歷史紀錄,超過飽和度100%-200%。事實上,故宮每天接待遊客的恰當值僅為三四萬人次。 清華大學建築專家羅哲文教授指出,遊客過多除增加古建直接意外損傷的可能外,活動中產生的廢氣還會使古建內的溫度、濕度等各項指標發生變化,對已保存了數百年的彩畫、雕刻都會有不可挽回的影響。 其實,旅遊開發對世界遺產保護的影響已經為全球所關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經把旅遊定為對世界遺產的四大主要威脅之一。 由於空氣污染,雅典衛城上的磚石已經變質,百萬人次的旅遊者來訪所造成的重大損失,已經迫使衛城停止對外開放;旅遊車輛的停車場侵佔了某些古建築的前院,並造成了明顯的污染(在天氣燥熱的地方,還不得不使空氣調節器不停運轉,因而增加了空氣的污染);在一些本來就很狹窄的步行街上,停放著一排排的汽車或摩托車,如此等等。這些都是一些現實的問題和事例,需要通過不斷地交換意見來解決。 許多世界遺產風景區不得不作出控制旅遊客流的應對措施。據介紹,故宮已初步制定出一整套的應急方案以期將客流量控制在允許范圍內,其中包括在長假高峰日限制進入故宮的團隊數量,對局部景點在緊急情況下關閉,狹窄路段單向分流、旅遊路線適當調整等措施。蘇州市正在討論提升世界遺產的園林門票,以控制遊客人數,而麗江古城則要求每一位到訪的遊客上繳幾十元的古城保護費。 國際建築協會主席、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建築系主任雷·恩·約翰遜教授說,旅遊業的企業家,雖然在利潤第一主義的驅使和壓力下,有利地促進了旅遊業的發展,但他們經常忽視自然環境的風貌,不恰當地在這些地方修造建築物、停車場與附屬建築,造成對自然環境的入侵和蠶食,從而以最拙劣的方式破壞了那些絕妙的風景區和名勝古跡點的獨特風格。 歐洲的大城市和古跡名勝,亞洲的廟宇和城市,美洲和非洲的自然風光和名勝都富於吸引力,招徠這么多的遊客(特別是運用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對於這些地方必然要產生巨大的影響。技術發達的工業社會本來有它消極的方面,加上旅遊者雲集,自然環境所受的影響是非常復雜的,也可說是災難性的。地中海沿岸的許多風景區,由於亂占亂建,已經大為縮減了;其它國家海岸的名勝風景區,也發生著類似的變化。 雷·恩·約翰遜認為,環境保護方面的一個特殊問題是,旅遊的後果同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的過程混合起來了。位於爪哇和龍目島之間的馬來西亞巴厘省,在其郊區的風景區有著極為豐富的文物古跡。它的自然風光、自然資源的開發、城鎮與村莊、罕見的木雕廟宇,形成了一個和諧的統一體。 直到最近幾年,巴厘才成為對外開放的旅遊目標。而以前很長時間,只有少數感興趣的參觀者來訪。旅遊者必須有住處,有服務設施,必須周旅各地(旅遊車在村裡或廟前排成長隊)。 伴隨旅遊業而產生的奢靡的需求和供應,不可避免地要影響此地的文化和社會結構,結果吸引旅遊者的自然環境本身,面臨遭受破壞之勢。而這種情況在中國的一些地方也不鮮見。 保護和旅遊開發能否兼得中國的世界遺產現在是29項,在世界排名第三位。關於世界遺產的爭奪是很激烈的,一個國家每年只能申報一項,它的擴展項目除外。世界文化遺產所昭示的是,一個民族對全人類的特殊貢獻與突出成就,這是樹立一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依據。 就遺產本身來說,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背後都具備了一段很長的歷史。自然遺產動不動就是幾十億年。文化遺產像北京周口店有50萬年,故宮將近600年,中國最年輕頤和園也有250年。這些遺產不僅有它的歷史功能,還有它的現實功能。例如故宮,它的歷史功能是皇宮,是皇帝坐朝與居住的地方,而它的現實功能是博物館。 然而,在旅遊業飛速發展的今天,世界遺產有一種更直接的現實誘惑:一旦被列為世界遺產,這個風景區就會得到海內外遊客的青睞,旅遊業的各種投資就會接踵而來,然後整座城市的知名度就會提高,這又會吸引更多的遊客。 許多人因此將旅遊開發視為世界遺產不可承受之重,甚至將其間的矛盾視為不可調和。但也有專家認為,其間並不是本質矛盾的。 「發展旅遊與遺產保護這兩個方面本身沒有對立的必然。」著名的文物與旅遊研究專家耿留同教授對發展與保護所持的觀點是,並沒有一勝一負的必然,它本來就是互相依託的當代社會文化活動的形式,關鍵要從價值認識的高度來把握與對待。 身為北京旅遊學會常務理事的耿留同對旅遊的解釋是,最好的人類文化交流活動。他認為,旅遊是擴展人的生活空間和時間的,這是人類很重要的一個需要,從這個角度說,旅遊是一種非常高尚的活動。通過這種形式,人們增長了見識,增加了歷史文化知識,提高了自身素質。人們不僅了解現在,還了解過去與未來。這種交流與遺產保護並不矛盾。 問題在於,目前很多把旅遊解釋為一種經濟行為,單純追逐利益的做法;一些不負責任曲解與矮化世界文化遺產的做法,使得發展與保護產生了矛盾與沖突。 他舉例說,在頤和園,他聽到一位導游小姐對遊客說,這條路上的鵝卵石就是當年專門給慈禧太後按摩足底的。其實,這些鵝卵石是在20世紀80年代才鋪上去的,與慈禧毫無關系。曾為頤和園公園高級工程師的耿教授,對導游員用一些低劣的、庸俗的內容來講解歷史的做法,十分反對。他說,胡說八道,瞎編亂造,就是矮化了我們的民族文化,曲解了我們的民族文化,這是職業的極端的不負責任。 世界遺產是人類的共同遺產,對它的價值研究和認識是很必要的。北京市旅遊局局長於長江認為,一方面提高和深化公眾對世界文化遺產的認知,引導人們對世界文化遺產的主動保護意識,另一方面,加強管理,提高旅遊管理者與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和專業知識水平,做好遺產保護與利用。 清華大學建築專家羅哲文教授認為,文物古跡與旅遊的發展互為表裡,密不可分,旅遊離不開文物古跡,文物古跡借旅遊發揮其作用,流傳其歷史。如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以公布世界遺產的辦法把各個國家著名的文物古跡與自然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為旅遊者提供了最值得選取的旅遊參觀對象。中國的「北京人」遺址、長城、故宮、蘇州園林等二十三處文化和自然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該名錄。 旅遊是發揮文物古跡作用的一個非常重要、非常關鍵的途徑和一個非常好的形式。兩者如果處理得好可以達到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雙贏目的,如果處理不好,也可能兩敗俱傷。關鍵是要做到互通情報,科學規劃、合理安排、依法辦事。 過度開發亟待引起各界重視目前許多地方存在著盲目過度地開發文物古跡的情況,以犧牲文物古跡內在價值為代價,一味追求所謂的經濟效益和旅遊發展,無異於殺雞取卵。例如將世界遺產和文物保護單位作為旅遊項目捆綁上市或租賃使用,進行商業性開發;無處不在的索道嚴重地破壞了自然景觀;一窩蜂的修建新造景點,卻忽視了對文物本身的保護和利用;棄真求假,隨意修造假古董和臆造景觀等等不一而足。 耿留同說,我們對世界遺產要加以保護與利用,但這些遺產的價值絕不僅僅是旅遊價值,基於歷史功能所產生的現實功能,將在更廣闊的空間顯示他們的歷史文化價值和在現實生活中的活力,這就是歷史文化遺產持續發展、永續利用的主題。 北京有6項世界文化遺產,耿留同認為其價值所在還包括:首先,這些遺產是北京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內容和理由。假如北京沒有這6項世界遺產,就很難同巴黎和羅馬相提並論。 其次,是制定和實現北京總體規劃的主要依據,和許多區域規劃的出發點。北京的總體規劃像故宮、景山都起了很大的定點作用,天安門廣場不就是從中軸線發展起來的,北京原有6.8公里,現在要向兩邊延伸30多公里。它的出發點還是故宮的中軸線。包括交通道路的組織也要考慮這些景點。 第三,也是北京作為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是標志性的景觀和理想活動的場所。最近,2008年奧運會會徽的標志就是天壇,這次雅典奧運會的火炬傳遞的終點也是在頤和園,應該把這些世界遺產首先定位在這樣高的標准上。 耿留同說,世界遺產也是北京生態環保、環境保護不可忽略的保護內容和建設成就;是雄偉壯麗的首都不可缺少的亮點;是在北京居住工作的外國人生活質量的一項指數;是愛國主義教育、精神文明教育、科普教育的理想氛圍和場所,以及展示2008年北京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一個閃光點。 對保護世界遺產的態度,耿留同強調有三個負責:第一,對歷史負責,對創造人類高度價值和文明的祖先負責。第二,對現在人負責,世界遺產不僅是十三億中國人的,也是全世界人民的。第三,對未來負責,關鍵的是要把它完整地交給子孫後代。

Ⅳ 如何平衡文化遺產與旅遊業的發展

旅遊業發展對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地人居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要實現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地旅遊業與人居環境的和諧發展,可以採取保持遺產保護與旅遊開發間的平衡、減輕遺產地的環境壓力、讓社區居民參與遺產地的管理、培養世界遺產地居民的旅遊意識和保護意識等諸多措施。文化遺產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遺產的載體。保護文化遺產對旅遊業的發展重要之至。旅遊需要文化遺產的襯托,沒有文化遺產的旅遊則顯得蒼白無力。沒有旅遊文化遺產就沒有旅遊業。而今文化遺產的流失情況嚴重至極,僅僅靠國家單方面實施政策也未能達到完全保護的功效,在這里呼籲每個人都能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配合國家,自我約束。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我們每個人的一小步,就是整個社會的一大步。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利在當代,功在千秋。
保護文化遺產保護措施

(一)國家實施保護政策

國家已經陸續出台《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關於加強和改善世界遺產保護管理工作的意見》等。與此同時,國家更應該加大宣傳和執法力度,通過強制力量,及時約束遊客的違法行為。通過各種渠道發布信息,讓大家了解法律的條款,知道自己所作所為的後果和相應法律代價。另外,法律條文對於個別破壞者,懲罰相對寬松,使得極個別不法分子有空可鑽,有機可乘。對於這些破壞和侵佔文物及文化遺產者應嚴懲不貸。在進行開發拆遷文化遺產區域時,盡最大能力保護好文物的完整性。對全民進行歷史教育,實地觀察體驗了解,讓民眾親身感受一下文化遺址的重要,誰提早認識到遺產的價值,誰就能將珍貴的遺產留住。所以,應該從思想上引導國民認識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懂得文化遺產對於自己、家族、國家、民族、世界甚至子孫後代的獨特價值。對文化遺產的重要性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有所關心、愛護和尊重。

(二)遊客做到遵紀守法

許多遊客對於自身的行為是否違法,依然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有的甚至在被法律處罰之後,仍然感覺模糊,甚至不以為然。有的遊客大肆採摘樹葉花草等作為紀念品,有的商販以當地稀有的動物、植物、礦產為紀念品,甚至到了「掠奪性」販賣的地步。比如:峨眉山的枯葉蝶是名貴物種,然而有的工藝品一件就用掉幾十隻蝴蝶。畢竟,不是所有東西都是自家的,以一己之力也不可能全部攬下。另外,並不是非要在景區留下痕跡就代表著你「到此一游」,旅遊的紀念途徑有很多種。比如:在風景名勝地留影,購買旅遊特色紀念品、當地特產、收藏

車票、門票等。觀光游覽過程中必須注意保護歷史、遵紀守法。

(三)旅遊景區採取措施

許多景區採取了很多措施保護文化遺產,但還有部分遺產景區做得不夠。以丟垃圾為例,根據測算,一個常人手持垃圾尋找合適丟棄地點的正常忍受距離是50-200米,如果在范圍內沒有出現垃圾桶,許多本來有環保意識的遊客也會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垃圾筒而隨地丟棄。因此,在給予遊客方便上,應該注意宣傳和引導,讓遊客的心情在文化遺產中得到放鬆,讓遊客的知識在文化遺產中得到拓展,讓遊客的感情在文化遺產中得到升華,讓遊客的心靈在文化遺產中得到凈化。經過全民族集體的努力,並且是長期而持久的努力,在經久不息的積累下,保護文化遺產就會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Ⅵ 申請世界遺產會對當地旅遊帶來哪些影響嗎

申請世界遺產會對當地的旅遊業帶來許多遊客,會加大旅遊產業的發展,也會促進當地工商業的發展,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以一個產業鏈能帶動其他產業鏈的發展。

申請世界遺產對於當地的旅遊業有著好影響,也會有著壞的影響,但是綜合來說,還是利大於弊的,只要相關部門處理好增多的遊客,那麼,壞的影響也可以是忽略的。這就要看當地的相關部門的能力了。

Ⅶ 我國雲南麗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有什麼意義

不是有什麼意義還是什麼,最關鍵的是麗江讓我們800多年前的先輩們是怎樣生活的。而且能在一個大山中用自己最古老的生活方式一直延續到現在。從他們的住宅就能看出先輩們對住的構思和對自然的利用。現在很多國際頂端設計大師都來做結構研究。這就是我們中國先輩的最高科學智慧。這是在世界上的奇跡。我現在就住在古城內開了個金誠侯客棧。你住在裡面你就會發現先輩們的那種創造精神和找不出瑕疵的木製兩層小樓。在這個地方如果退回八百年後你如果是當中的一員時,你可以想像一下當時中國還是封建主義帝王制度。可是人們對住宅的設計構想卻以超過了我們現代人。如果我們先輩們把他們生活的所有物品都用這種智慧來開發與研究那不知到中國到現在有多麼的發展。
我們現在住在大的城市裡所有結構與規劃都歸於國外發達的國家的產物沒有一點我國自己的成果。當然你再看一看我們江浙一帶的古建你就會發現很多國外的什麼景觀規劃和小的假山流水都是以我國古代的構思為依據的。所以你不會明白中國這么大的國家有很多的東東都是你不知道的。因為我們今天的工作都是細化了的,所以你只了解你自己生活的事不會去關心別的的原因。在西方最古老的文明一樣的很多,可是他們很多都很崇拜精神上需要。從他們的詩歌和散文中可以體現得很淋漓盡致。古人們留給我們是可以看得到和能觸摸到的一種遠古文化。所以在雲南麗江當時處在一個元代的不安定的國家邊界線邊。隨時都有戰火在這種情況下還生活得那麼的講究實屬罕見的奇跡。
在這個麗江壩子里祖祖輩輩生活這么安定也不是那麼的容易,而是以他們的智慧和勇敢換來的。這個地方處在中國與國外的地殼板塊交接帶上,所以會一點點地震。而就在九六年的那次比較大的地震上卻使這個屹立在彩雲之南的最南端的小古城一夜成名。因為這些古建群只在這次強烈的地震下只倒塌幾所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從遠古走來一路多坎坷可是就是這樣一代又一代的到了現在,你說它做為世界的文化遺產有什麼遺憾嗎!

Ⅷ 世界自然遺產對旅遊業發展有什麼意義

世界遺產分為自然和人文兩種 但都是旅遊業的旅遊資源 旅遊資源對於專旅遊業屬的意義重大 沒有它旅遊業很難發展得很好 當然 也有許多不像世界遺產一樣的旅遊資源 比如鳥巢什麼的 但 一個國家的世界遺產象徵著一個民族的文化力量 意義重大

Ⅸ 如何對世界文化遺產進行旅遊開發

旅遊業發展對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地人居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要實現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地旅遊業與人居環境的和諧發展,可以採取保持遺產保護與旅遊開發間的平衡、減輕遺產地的環境壓力、讓社區居民參與遺產地的管理、培養世界遺產地居民的旅遊意識和保護意識等諸多措施。文化遺產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遺產的載體。保護文化遺產對旅遊業的發展重要之至。旅遊需要文化遺產的襯托,沒有文化遺產的旅遊則顯得蒼白無力。沒有旅遊文化遺產就沒有旅遊業。而今文化遺產的流失情況嚴重至極,僅僅靠國家單方面實施政策也未能達到完全保護的功效,在這里呼籲每個人都能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配合國家,自我約束。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我們每個人的一小步,就是整個社會的一大步。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利在當代,功在千秋。保護文化遺產保護措施(一)國家實施保護政策國家已經陸續出台《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關於加強和改善世界遺產保護管理工作的意見》等。與此同時,國家更應該加大宣傳和執法力度,通過強制力量,及時約束遊客的違法行為。通過各種渠道發布信息,讓大家了解法律的條款,知道自己所作所為的後果和相應法律代價。另外,法律條文對於個別破壞者,懲罰相對寬松,使得極個別不法分子有空可鑽,有機可乘。對於這些破壞和侵佔文物及文化遺產者應嚴懲不貸。在進行開發拆遷文化遺產區域時,盡最大能力保護好文物的完整性。對全民進行歷史教育,實地觀察體驗了解,讓民眾親身感受一下文化遺址的重要,誰提早認識到遺產的價值,誰就能將珍貴的遺產留住。所以,應該從思想上引導國民認識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懂得文化遺產對於自己、家族、國家、民族、世界甚至子孫後代的獨特價值。對文化遺產的重要性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有所關心、愛護和尊重。(二)遊客做到遵紀守法許多遊客對於自身的行為是否違法,依然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有的甚至在被法律處罰之後,仍然感覺模糊,甚至不以為然。有的遊客大肆採摘樹葉花草等作為紀念品,有的商販以當地稀有的動物、植物、礦產為紀念品,甚至到了「掠奪性」販賣的地步。比如:峨眉山的枯葉蝶是名貴物種,然而有的工藝品一件就用掉幾十隻蝴蝶。畢竟,不是所有東西都是自家的,以一己之力也不可能全部攬下。另外,並不是非要在景區留下痕跡就代表著你「到此一游」,旅遊的紀念途徑有很多種。比如:在風景名勝地留影,購買旅遊特色紀念品、當地特產、收藏車票、門票等。觀光游覽過程中必須注意保護歷史、遵紀守法。(三)旅遊景區採取措施許多景區採取了很多措施保護文化遺產,但還有部分遺產景區做得不夠。以丟垃圾為例,根據測算,一個常人手持垃圾尋找合適丟棄地點的正常忍受距離是50-200米,如果在范圍內沒有出現垃圾桶,許多本來有環保意識的遊客也會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垃圾筒而隨地丟棄。因此,在給予遊客方便上,應該注意宣傳和引導,讓遊客的心情在文化遺產中得到放鬆,讓遊客的知識在文化遺產中得到拓展,讓遊客的感情在文化遺產中得到升華,讓遊客的心靈在文化遺產中得到凈化。經過全民族集體的努力,並且是長期而持久的努力,在經久不息的積累下,保護文化遺產就會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Ⅹ 雲南旅遊業在中國世界上的地位

只找抄到了一些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2004年國家旅遊局對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旅行社經營的旅遊業務營業收入、旅遊業務毛利潤、實繳稅金、外匯結匯、入境外聯人天、入境接待人天、國內組織人天、國內接待人天等八項指標進行了綜合排名,前十名地區為廣東、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山東、雲南、四川、福建、重慶。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