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園林旅遊的發展研究
❶ 中國園林的中國古典園林的發展
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是人類文明的重要遺產。它被舉世公認為世界園林之母,世界藝術之奇觀。中國的造園藝術,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為最終和最高目的,以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為宗旨。中國古典園林是五千年的歷史的沉澱。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瑰寶。 據有關典籍記載,我國造園應始於商周,其時稱之為囿。商紂王「好酒淫樂,益收狗馬奇物,充牣宮室,益廣沙丘苑台(註:河北邢台廣宗一帶),多取野獸(飛)鳥置其中……」。周文王建靈囿,「方七十里,其間草木茂盛,鳥獸繁衍。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優美的地方圈起來,放養禽獸,供帝王狩獵,所以也叫游囿。天子、諸侯都有囿,只是范圍和規格等級上的差別,「天子百里,諸侯四十」。 漢起稱苑。漢朝在秦朝的基礎上把早期的游囿,發展到以園林為主的帝王苑囿行宮,除布置園景供皇帝遊憩之外,還舉行朝賀,處理朝政。這個時期涌現的名園有漢高祖的「未央宮」,漢文帝的「思賢園」,漢武帝的「上林苑」,梁孝王的「東苑」(又稱梁園、菟園、睢園),宣帝的「樂游園」等 。
明、清是中國古典園林 創作的高峰期。皇家園林創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時期最為活躍。當時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給建造大規模寫意自然園林提供了有利條件,「圓明園」、「避暑山莊」、「暢春園」等 「滄浪亭」、「休園」、「拙政園」、「寄暢園」等園林都是當時的佳作。
同時在明末還產生了園林藝術創作的理論書籍《園冶》。它們在創作思想上,仍然沿襲唐宋時期的創作源泉,從審美觀到園林意境的創造都是以「小中見大」、「須彌芥子」、「壺中天地」等為創造手法。自然觀、寫意、詩情畫意成為創作的主導地位,園林中的建築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成為造景的主要手段。園林從游賞到可游可居方面逐漸發展。大型園林不但摹仿自然山水,而且還集仿各地名勝於一園,形成園中有園、大園套小園的風格。 1、自然山水
自然風景以山、水地貌為基礎,植被做裝點。中國古典園林 絕非簡單地摹仿這些構景的要素,而是有意識地加以改造、調整、加工、提煉,從而表現一個精練概括濃縮的自然。它既有「靜觀」又有「動觀」,從總體到局部包含著濃郁的詩情畫意。這種空間組合形式多使用某些建築如亭、榭等來配景,使風景與建築巧妙地融糅到一起。優秀園林作品雖然處處有建築,卻處處洋溢著大自然的盎然生機。明、清時期正是因為園林有這一特點和創造手法的豐富而成為中國古典園林集大成時期。到了清末,造園理論探索停滯不前,加之社會由於外來侵略,西方文化的沖擊,國民經濟的崩潰等等原因,使園林創作由全盛到衰落。但中國園林的成就卻達到了它歷史的峰巔,其造園手法已被西方國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國家掀起了一股「中國園林熱」。中國園林藝術從東方到西方,成了被全世界所共認的園林之母,世界藝術之奇觀。
2、建築風格
從園林的建築風格看,古典園林有西方古典園林和中國古典園林兩大系統,規整園林和風景園林兩種基本形式。古今中外,園林都是因地制宜,巧妙借景,使建築具有自然風趣的環境藝術,它們是自然的藝術再現。我國古典園林因其建築風格和特點,一般分為三大類型:北方型,以北京為主,多為皇家園林。其規模宏大,建築體態端莊,色彩華麗,風格上趨於雍容華貴,著重體現帝王威風與富貴的特色,如:頤和園;北海公園;承德避暑山莊;等,其中承德避暑山莊是我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江南型,以蘇州園林為代表,多為私人園林,一般面積較小,以精取勝。其風格瀟灑活潑,玲瓏素雅,曲折幽深,明媚秀麗,富有;江南水鄉;特點,且講究山林野趣和朴實的自然美。他善於把握有限的空間,巧妙地組合成千變萬化地園林景色,充分體現了我國造園的民族風格,並廣泛吸取了中國山水畫的理論,如:拙政園、網師園等。嶺南型,以廣東園林為代表,既有北方園林的穩重、堂皇和逸麗,也融會了江南園林的素雅和瀟灑,並吸收了國外造園的手法,因而形成了輕巧、通透明快的風格,如:廣州越秀公園;杭州西湖等。
3、藝術風格
中外園林在藝術風格上存在基本差異,那就是中國古代園林重在體現「天人合一」的觀念,而西方園林則重在表現人為的力量。;西方古典園林以法國的規整式園林為代表,崇尚開放,流行整齊、對稱的幾何圖形格局,通過人工美以表現人對自然的控制和改造,顯示人為的力量。它一般呈具有中軸線的幾何格局:地毯式的花圃草地、筆直的林陰路、整齊的水池、華麗的噴泉和雕像、排成行的樹木(或修剪成一定造型的綠籬)、壯麗的建築物等,通過這些布局反映了當時的封建統治意識,滿足其追求排場或舉行盛大宴會、舞會的需要。其最有代表性的是巴黎的凡爾賽宮。
中國古典園林是風景式園林的典型,是人們在一定空間內,經過精心設計,運用各種造園手法將山、水、植物、建築等加以構配而組合成源於自然有高於自然的有機整體,將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相結合,從而做到雖由人作,宛若天成。這種「師法自然」的造園藝術,體現了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使中國園林屬於寫情的自然山水型。
4、文化特色
1審美文化
中國古典園林以自然界的山水為藍本,由曲折之水、錯落之山、迂迴之徑、參差之石、幽奇之洞所構成的建築環境把自然界的景物薈萃一處,以此借景生情,托物言志。
2民族文化
中國古典園林還將中華民族的性格和文化統統表現了出來,如端莊、含蓄、幽靜、雅緻等。它使人足不出戶而能領略多種風情,於潛移默化之中受到大自然的陶冶和藝術的熏染。中國園林講究「三境」即生境、畫境和意境。生境就是自然美,園林的疊山理水,要達到雖由人作,宛若天成的境界,模山范水,取局部之景而非縮小。山貴有脈,水貴有源,脈源相通,全園生動。
3藝術文化
我國自唐宋以來,詩情畫意就是園林設計思想的主流,明清時代尤甚。園林將封閉和空間相結合,使山、池、房屋、假山的設置排布,有開有合,互相穿插,以增加各景區的聯系和風景的層次,達到移步換景的效果,給人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印象。意境即理想美它是指園林主人通過園林所表達出的某種意思或理想。這種意境往往以構景、命名、楹聯、題額和花木等來表達。
❷ 從國內外風景園林發展歷史的啟示,談談你對我國目前風景園林行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轉)對我國當代風景園林行業發展走向的思考
作者:吳祥艷
由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園林設計分會和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信息委員會聯合主辦,北京市植物園北京京華園林工程設計公司承辦的「第三屆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交流會」於2002年2月21~22日在京召開。本屆交流會的主要目的在於「交流行業信息,反映行業發展趨勢,綜觀市場結構變化,培養鍛煉新人,促進我國風景園林行業的迅速發展」。筆者認為:會上交流探討的項目不僅代表著目前我國風景園林行業的水平,而且反映了我國風景園林行業的發展走向,主要包括以下4個方面:
1 走向生態的設計
交流會上,無論是小尺度、局部地段的環境設計還是大尺度、區域范圍的景觀規劃,設計師們都力求冠以「生態設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中型及大型的景觀規劃設計項目中往往單獨開辟「生態景觀展示區」(或生態園林區),甚至有些項目本身即以「生態公園,生態...」定名。由此可見,對「生態設計」的關注已經成為當代風景園林師進行項目規劃設計的重要導則。然而,究竟什麼樣的設計才能真正稱得上具有良好生態效益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設計」?難道僅僅依靠「多種植物、引水入園、減少建築小品和硬質鋪地的面積」就能實現改善生態的要求嗎?一些設計項目採取極具「人工性」和「裝飾美」的「人工植物群落」代替原有的「自然植物群落」,並貼上生態設計的標簽。筆者認為這種做法不但與生態效益的改善無補,而且會造成對生態設計概念的誤解。
近年來,國內園林專家及學者對「生態設計」理論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探討,但真正有意義的實踐項目卻不是很多。理論研究固然重要,但理論的實踐更應成為風景園林設計師關注的焦點。不同尺度和層次的景觀設計項目所處的生態系統圈層不同,生境系統中各構成要素間的關系亦千差萬別,不能一概而論,應該做到具體項目具體分析,惟有此,才能夠建立起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本屆交流會上,王紹增教授介紹的「城市開敞空間規劃的基本生態原理及其在江門規劃實踐中的應用」即是建立在對城市生態機理的科學研究基礎上,應該能夠收到較好的生態效果。
生態設計不僅要調整好生態系統的物流、能流的良性循環,保持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而且要關注成本和收益的關系。「正如沒有一個通常意義的可實施的設計不考慮經濟預算一樣,沒有一個可實施的生態設計可以不考慮生態代價,包括資源的消耗,污染的產生及棲息的地喪失」。設計師通過採取「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及能流和物流跟蹤」等生態計算方式,增加對生態系統的敏感和關注,並盡可能的採用「保護、減量、再利用、再生」等手段保護和節約自然資本,從而提高生態設計的綜合效益。此外,還要考慮生態效果的評價,這是檢驗生態設計成敗的關鍵。20世紀70年代早期,美國國會就要求大項目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以評估諸如大氣、水質和生物學等受到項目的影響,其中還包括美學評價。
生態設計日益成為景觀設計的重中之重,但不能忽略其與文化及藝術的聯系,「缺乏文化含義和美感的唯生態設計是不能被社會所接受的,因而最終會被遺忘和湮沒,設計的價值也就無從體現[1]」。
2 走向文化的設計
本屆交流會上討論的25個項目,除去「生態設計」這一重要理念以外,設計師重點闡述的另一重要方面就是園林的立意構思,即項目本身蘊涵的豐富精神文化。
眾所周知,意境的創造曾經是我國古典園林獨樹一幟的精髓:秦漢山水建築宮苑中的「一池三山」模式即是古代帝王渴求長生不老的「神仙思想」的重要體現;清代江浙寫意派山水園林中的「片山尺水、一草一木、楹聯景題」都書寫著園主人和造園家對待人生的態度和感悟。古典園林景觀的文化底蘊給游賞者提供了一個「觸景生情」的廣闊天地。與古代造園師衣缽相承,成長於五千年華夏文明沃土的當代景觀設計師,在經受西方現代主義及後現代思潮的影響下,在關注園林使用功能的同時,並沒有完全拋棄我國古典園林文化的優良傳統,仍然在煞費苦心的經營著園林的意匠,力求賦予園林景觀一定的文化內涵。例如,本次交流會上大慶石油化工設計院介紹的「九日-旭」廣場,以「後羿射日」的主題文化為景觀創作之源;中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心介紹的保定環城公園項目則是以保定歷史文化典故和歷史地段之特色為主題,設計了8個主要景點。
園林的主題立意,即園林所要塑造的精神文化內涵,是園林的靈魂,其定位的正確與否關繫到園林的存在和發展,也決定著園林本身的水平和地位。恰當的主題文化定位能使園林景觀錦上添花,而不恰當地主題定位會使園林景觀流俗,甚至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鄭元勛在《園冶》題詞中論及:「『園有異宜,無成法,不可得而傳也』。異宜奈何?簡文之貴也,則華林;季倫之富也,則金谷;仲子之貧也,則止於陵片畦;此人之有異宜,貴賤貧富,勿容倒置者也。若本無崇山茂林之幽,而徒假其曲水;絕少『鹿砦』『文杏』之盛,而冒托於輞川,不如『嫫母』傳粉塗朱,祗益之陋乎?此又地有異宜,所當慎者。是惟主人胸有丘壑,則工麗可,簡率亦可。否則強為造作,僅一委之工師、陶氏,水不得瀠帶之情,山不領回接之勢,草與木不適掩映之容,安能日涉成趣哉?」。意思是說:園林的建造要因人因地制宜,假如本來沒有崇山茂林的幽雅,而借用「流觴曲水」的美名,絕少「鹿砦」「文杏」的佳勝,而冒托「輞川別業」的雅號,正像「嫫母」塗脂抹粉,只能使之顯得更丑。所以說造園如做詩文,必須文題相對,方能成為佳作,如果離題萬里,無論如何不能成為好文章。因而,景觀設計師對園林主題的定位應該小心謹慎,將其建立在對園林立地條件——自然地理結構和精神文化背景的深刻理解及對園林使用者行為心裡特點的關懷上,而絕不是突發靈感下的偶得。此外,景觀文化內涵的表達應該採取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不應該過於抽象晦澀,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或過於具象,缺少含蓄美;或採用低俗的手段表達低級趣味的主題等等。
「走向文化的設計」是我國風景園林行業迅速發展的重要標志,代表風景園林行業新時代的到來。早在1998年北京市園林局就明確提出了「文化建園」的方針,指出「文化建園就是深刻理解園林的文化屬性,掌握各種園林的文化內涵,從弘揚祖國優秀文化和展現時代文明風范的結合上,賦予園林城市建設和管理以濃厚的精神文化色彩,創造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的園林文化[2]」。風景園林是文化的載體,也是一項實踐性的造型藝術,作為新時代的景觀設計師及從業人員,我們不僅要在思想上重視景觀的文化含蘊,而且要在設計實踐中將其與生態的、經濟的、使用的要求結合起來,創造出高品位的、具有時代特點的精品園林文化。
3 走向區域的設計
當代風景園林行業的從業范圍已經大幅度的展拓,從傳統意義上的造園(古典園林)發展到「大地景觀規劃」。汪菊淵先生在1998年的《中國大網路全書.建築、園林、城市規劃》中論及「園林學的研究范圍是隨著社會生活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不斷擴大的,目前包括傳統園林學(即造園)、城市綠化和大地景觀規劃三個層次」。這三個層次與生態關系密切,是應現代環境問題的日益凸顯而出現的,尤其是第三個層次上的大地景觀規劃。
本次交流會上研討的25個項目,基本上涵蓋了上述三個層次,小尺度的造園項目,如建設部辦公樓前環境改造設計;中間尺度的城市綠化項目,如保定高科技開發區河套綠化,大尺度的景觀規劃項目如沈大高速公路規劃。無論哪個層次的規劃項目,都不能脫離生態的要求和人本的思想,根本目的在於「把人類生活空間內的岩石圈、生物圈和智慧圈都作為整體人類生態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來考慮,研究各景觀元素之間的結構和功能關系,以便通過人的設計和管理,使整個人類生態系統(景觀)的時空結構和能流、物流及信息都達到最佳狀態」(俞孔堅)。
4 走向科學和藝術結合的設計
4.1 科學技術與風景園林的關系
(1)科學技術的發展改善了傳統園林行業的設計手段和研究方法 一方面,計算機的普及和網路時代的來臨,將園林設計師從手工繪圖的繁重作業中解放出來,代之以計算機輔助繪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繪圖的准確性。互聯網的普及,使異地設計師的合作成為可能。例如,1993年,美國著名景觀設計師卡爾·斯坦尼茲(Carl Steinitz)就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和俄勒岡州、內華達州、華盛頓特區的五個組織的設計師合作完成了一項為期三年的區域景觀規劃研究。另一方面,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和應用軟體的開發,為景觀設計師提供了全新的分析問題的方法。20世紀60年代,安·L·麥克哈格(Lan.L.Mcharg)採用計算機技術進行區域景觀要素的分層、疊加分析,為設計師更全面的把握環境的特質,並進行方案的比較研究奠定了基礎[3]。
(2)科學技術的發展影響著園林主題文化的變革信息社會、虛擬空間、人類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及對待環境態度的變化決定了現代園林的主題創作必須適應現代人的行為心理需求。以傳統園林的方式方法來約束現代園林建設是不合時宜的,現代園林必須在吸取傳統園林精華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的變革,反映並滿足新時代使用者的欲求。
(3)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著風景園林行業地位的變化,同時也引起了設計程序的變革 現代景觀設計已不再是建築設計和城市規劃的附屬,而應該走在兩者的前面,甚至是同步進行。惟有此,才能更好地實現景觀規劃設計的生態要求,以達到改善全球生態的目的。此外,科學的設計程序也是現代景觀師思考的主要問題,對項目可行性分析的重視日漸凸顯,設計師從立項階段即開始與委託單位接觸,為委託單位出謀劃策,從而達到科學立項,科學規劃設計和科學實施管理的高標准。本屆交流會上北京多義景觀設計公司介紹的「杭州西湖西進項目可行性研究」即反映了景觀設計程序的日益科學化的趨勢。
4.2 風景園林和藝術的關系
風景園林本身就是一門造型藝術,始終和藝術互相浸潤,相互影響,共同發展著。高水平的造園就是一種高水平的藝術創作。藝術對園林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
第一,藝術(如繪畫、詩歌等)為景觀設計提供了場景範例(範本或藍本)。18世紀英國的圖畫式風景園林和中國傳統文人園林的建設無不從當時的風景畫中吸收創作的靈感,或直接通過造園實體的組織來表現畫意和詩情。
第二,藝術家(畫家和雕塑家等)走出畫室,脫離畫布,親自參與到現代園林的創作中,將景觀和藝術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創造出具有濃厚藝術氣息的景觀設計作品。例如60年代在美國興起的大地藝術。還有一些藝術家在景觀和藝術兩個領域孜孜以求,有力的推動景觀設計的革新和發展,典型代表人物有美國著名設計師瑪莎·施瓦茨(Martha Schwartz)。
第三,景觀設計師從現代藝術理論中吸收營養,並運用到景觀設計的實踐中去,創造出具有強烈藝術境界的景觀傑作。例如:美國著名的景觀設計師彼得·沃克(Peter Walker),受到60年代極簡藝術的影響,設計了一系列具有極簡藝術特色的景觀作品。本屆交流會上研討的一些項目也展示著設計者對景觀藝術的追求,努力創造出高水準的景觀作品。
綜上所述,我國的現代景觀設計師必須深刻理解和把握我國當代風景園林發展的四個主要方向,並有意識地培養提高自身的「生態意識、文化觀念、區域視野、科學和藝術素養」才能創造出富於中國特色的新時代園林精品。
❸ 中國園林的發展前景
中國園林曾經在世界園林藝術史上留下了輝煌的功績,對西方園林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如果說17世紀在歐洲形成中國熱還是追求異國情調的洛可可風格影響的話,那麼,18世紀英國風景式園林的出現,無論在設計思想,還是在設計手法上,都可以看到中國園林的巨大影響。一些中國園林典型的設計手法,如採用環形游覽線路的布局方式,散點式景點布局和視點的移動轉換等等,已完全融入西方園林的設計手法之中,以至於人們常常忽略其出處了。
19世紀中葉以後,由於帝國主義列強的入侵和舊中國社會體制的瓦解,中國園林賴以生存的社會因素和經濟基礎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外來文化、尤其是殖民文化對中國園林的影響日益顯現。此時,西方園林的發展十分迅猛,在內容上和類型上逐漸走向成熟和完善。可以說,中國近現代園林的發展,完全是在西方園林的影響之下,亦步亦趨、步履艱難地走到今天的。
近一個半世紀以來,中國園林的發展雖然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始終未能形成具有中國地域文化特色的現代園林文化。除了社會經濟因素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我們片面照搬西方園林的內容和手法,而忽視了中國本土自然景觀資源和地域文化的特徵,中國園林的營造成為無源之水。
由此可見,中國現代風景園林要取得進步,必須通過對傳統園林的深入研究,提煉中國園林文化的本土特徵,拋棄傳統園林的歷史局限,把握傳統觀念的現實意義,融入現代生活的環境需求。這是中國現代風景園林真正的發展方向。
把握傳統園林的精髓
中國傳統園林的本質特徵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這是創造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園林必須汲取的營養。
1.模山范水的景觀類型
地形地貌、水文地質、鄉土植物等自然資源構成的鄉土景觀類型,是中國傳統園林的空間主體和構成要素。鄉土材料的精工細作,園林景觀的意境表現,是中國傳統園林的主要特色之一。中國園林強調的「雖由人做、宛自天開」,就是要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強調人對自然的認識與感受。
2.適宜人居的理想環境
追求理想的人居環境,營造健康舒適、清新宜人的小氣候條件,是園林的物質生活基礎。由於生活環境相對惡劣,中國傳統城市與園林都十分注重小氣候條件的改善,營造更加舒適宜人的生活環境,如山水的布局、植物的種植、亭廊的構建等,無不以光影、氣流、溫度、濕度等人體舒適性的影響因子為依據,形成適宜居住生活的理想環境。
3.巧於因借的視域邊界
不拘泥於庭園范圍,通過借景擴大空間視覺邊界,使園林景觀與城市景觀、自然景觀相聯系、相呼應,營造整體性園林景觀,無論動觀或靜觀,都能看到美麗的景緻。許多現代園林設計師都把視域空間作為設計范圍,把地平線作為空間參照,這與傳統園林追求的無限外延的空間視覺效果是殊途同歸的。
4.循序漸進的空間組織
動靜結合、虛實對比,承上啟下、循序漸進、引人入勝、漸入佳境的空間組織手法和空間的曲折變化,園中園式的空間布局原則,常常將園林整體分隔成許多不同形狀、不同尺度和不同個性的空間,並且將形成空間的諸要素糅合在一起,參差交錯、互相掩映,將自然、山水、人文、景觀等分割成若乾片段,分別表現,使人看到的空間的局部,似乎是沒有盡頭的。過渡、漸變、層次、隱喻等西方現代園林的表現手法,在中國傳統園林中同樣得到完美運用。
5.小中見大的空間效果
古代造園藝術家們抓住大自然中各種美景的典型特徵,提煉剪裁,把峰巒溝壑一一再現在小小的庭院中。在二維的園址上突出三維的空間效果,「以有限面積,造無限空間」。將全園劃分景區、水面的設置、游覽路線的逶迤曲折以及樓廊的裝飾等都是「小中見大」的空間表現形式。「大」和「小」是相對的,現代較大的園林空間的景觀分區以及較小的園林空間中景觀的濃縮,都是「小中見大」的空間表現形式和造園手法。關鍵是「假自然之景,創山水真趣,得園林意境。」
6.耐人尋味的園林文化
人們常常用山水詩、山水畫寄情山水,表達追求超脫、與自然協調共生的思想和意境,傳統園林中常常通過楹聯匾額、刻石、書法藝術、文學、哲學、音樂等形式表達景觀的意境,從而使園林的構成要素富於思想內涵和景觀厚度。在現代景觀設計中以及西方園林中,一些造園元素,如石刻、書法、文學典故、聲音等等,也是隨處可見的。這些要素在細微之處使園林獲得了生命和文化韻味,是我國園林文化的一脈相承和發揚。
創造現代園林的輝煌
一個好的園林作品,並不是憑空臆想出來的,而是從「鄉土」中「生長」出來的。正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道理,「一方水土出一方園林景觀」。對中國傳統園林的研究,是了解本土地域文化的捷徑。中國現代風景園林的發展,必須依賴於本土風景園林師的艱苦努力。中國風景園林師必須關注風景園林的本土化研究,積極探索富有地域性景觀文化特徵的風景園林作品。風景園林師的作用就像園丁一樣,要充分了解自己腳下的這片熱土,要精心選育適合這片「水土」的種子,並加以精耕細作、細心呵護,使其健康成長。
1.開闊思路,拓展中國園林的設計領域
中國傳統園林的主要局限性之一,在於習慣閉門造車,與外界的聯系較弱,是在封閉的社會環境中形成的園林文化特色。面對西方思潮的沖擊,現代園林設計師要開闊思路,挖掘古典園林的現實意義,把中國傳統園林的造園手法、空間布局形式、造園要素以及文化等等應用到更廣泛的領域,使中國園林和文脈在祖國大地上遍地開花,得到延續和發揚光大。
2.融會貫通,探索科學嚴謹的設計方法
造園既可以遵從古代的方法,也可以借鑒西方的表現形式,兩者都不排斥。古今結合、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是必然的趨勢。對古今中外的造園史、造園術以及它們的美學思想、歷史文化條件進行探討,繼承傳統,吸取精華,取西方之長,補中國園林之短,融中國文化思想之內涵與西方現代之觀念創造中國特色的現代園林,沿著民族文化的文脈,以嚴謹的態度進行設計。純粹的模仿和復制往往是不成熟的,對西方及古典園林一知半解而妄加抄襲拼湊是不可取的。只有端正態度,融會貫通,方可運用自如,創造出更精彩、層次更高的新園林,再創中國園林的輝煌時代。
❹ 中國風景園林的發展趨勢
中國風景園林的發展趨勢:
闡述中國傳統風景園林的特色和藝術哲學,
分析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的缺失,
探討中國現代風景園林設計需要借鑒傳統園林設計的精髓與要素,
給當代中國風景園林設計以啟迪。
❺ 中國園林藝術的現狀及其發展前景
中國園林藝術的現狀
放眼中國,隨著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城市化進程加快和房地產業興起、旅遊及休閑度假產業崛起、環境保護意識提高, 再加上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如交通建設對園林綠化和環境建設等配套項目的拉動, 中國園林產業高速發展的外部條件已經基本成熟, 將進人起跑和起飛階段, 估計今後幾年, 中國園林產業將快速發展。近年來,中國經濟快速平穩發展,不管是城市還是鄉村,都投入巨資進行環境建設,從住宅區的開發到城市公園的增多,園林行業需要的人才越來越多。行業興盛, 預示著專業人才—那些既懂園林綠化景觀設計和花卉苗木養護, 又懂「 綠色經濟」 經營管理的園林專業畢業生, 將風雲際會, 全線飄紅, 成為社會需求旺盛的專業人才。
中國園林藝術發展前景
如今中國眾多城市和行業都在大打「 綠色」 「 生態」牌在城市改造、道路拓寬、廣場建設項目中,人們越來越關注綠化景觀設計綠化及生態環境不僅已經成為大眾生活的新追求, 也成為房地產企業市場營銷的新手段, 「 城市森林半島」 「 湖岸花園」「 都市氧吧」早已成為房地產廣告的主題詞與此同時, 多家企事業單位也在 「 與城市環境協調, 讓員工和客戶舒暢」理念的指導下, 開始注重自家小環境的綠化和景觀改造⋯ ⋯其實, 以改善人居環境為理想的園林專業素來就備受社會推崇。世界現代園林發展的趨勢是向著自然化、森林化、人文化方向邁進, 「 讓人在自然中生活, 讓自然更貼近人」 , 這就要求城市園林、城市綠地、大地園林及園林文化等學術造詣和設計水平更上一層樓, 促使社會對園林專業高精人才也有著更強烈的呼喚。
不知道你是否是剛參加過高考的學子,下面是有關各個高校園林這個專業的情況,希望對你有幫助。
在我國, 園林專業也稱做風景園林、景觀學、觀賞園藝、景觀建築等, 一般設立在綜合、工科、農林、藝術等類別的院校中。院校性質不同, 其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培養方向也有所不同農林院校以風景園林、園藝為主, 工科院校以工程建築、城市規劃為主, 綜合大學以園藝、城市規劃為主, 藝術院校則更加突出藝術設計等特色。總之, 不同院校對該專業有不同的闡釋和安排, 課程設置相異,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因為發展態勢明媚、就業前景廣闊, 國內眾多院校紛紛開設或加強園林專業教育。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景觀學系是基於風景園林規劃和旅遊管理旅遊規劃兩大學科而建立的, 專業特色主要是將景觀風景園林規劃設計與旅遊管理旅遊規劃兩大學科專業合二為一, 為傳統的風景園林專業創造性地融人現代旅遊學內涵。
同濟大學開辦風景園林本科專業及其近鄰專業已有年歷史, 是中國建築規劃類院校中歷史最長, 唯一堅持至今的風景園林類學科專業, 主要為文物、文化、旅遊主管部門, 風景名勝區的建設部門, 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城市規劃、建築設計部門, 城鄉環境保護部門培養掌握風景旅遊資源保護、旅遊開發、旅遊發展規劃、旅遊景區總體規劃、景區詳細規劃設計、城市景觀規劃設計、經濟管理等方面的高層次專業人才, 在教學上側重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 突出其在建築、造型等方面的特長, 畢業生可獨立完成一般項目的從規劃到設計的全部過程, 尤其是建築設計和廣場等硬質設計方面的能力相當突出。課程設置包括繪畫、工程制圖、園林設計、園林建築、園林工程、城市規劃、造型藝術、生態學、計算機輔助設計、室內設計、工程施工與預算等, 具有典型的工科特色。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擁有我國歷史最悠久、學科建設最完善的園林專業, 該專業主要培養以生態、園林藝術、園林建築、園林工程、園林綠化和園林植物為綜合基礎, 掌握風景區、森林公園及各類城市園林的總體規劃, 地形地貌設計, 園林植物繁育、栽培、養護管理及園林施工方面的高級園林綜合人才。學制四年, 畢業生授予農學學士學位。該系師資力量雄厚, 教師中有陳俊偷教授和孟兆貞教授兩位院士。因為背靠深厚的農林學專業學科, 該校的園林專業在課程設是植物類和設計類並重,主要專業課包括生態學、園林藝術原理、繪畫、設計初步、園林設計、風景區規劃、園林綠地規劃、園林建築設計、園林工程、園林樹木學、園林花卉學、植物生態學、園林史等。
中國農業大學觀賞園藝與園林系則充分利用園藝植物生產與流通的綜合優勢, 圍繞觀賞植物遺產育種、栽培生理與生態、乾花與壓花工藝等學科方向, 注重植物學和生態學教育,營造自己的培養特色, 專業課程主要包括植物系統分類學、植物生理學、土坡學、農業氣象學、園林育種學、園藝作物營養、園藝植物病蟲害防治學、花卉栽培學、觀賞樹林學、植物造景等。該系本科生教育重視植物學科的基礎理論和觀賞植物生產、流通等技能, 兼顧園林規劃設計理論與技能的培養。
西南大學園藝園林學院前身是原西南農業大學園藝系, 始建於年, 其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是省部級重點建設學科。該校園林專業主要培養具備生態學、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等方面知識,主要課程有觀賞植物學含分類學、園林植物遺傳育種學、設計初步、美術包括色彩和素描、園林工程制圖、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園林樹木學、花卉學、園林藝術與設計、園林植物造景設計、園林工程、園林建築、盆景學等。本科畢業生授予農學學士學位。
青島農業大學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學科為院級重點學科,該專業在教學中緊密結合本地園林植物資源及城市園林綠化工作開展野生花卉、彩葉樹種、園林設計方面的研究, 結合項目實施, 培養學生完成實際工作的能力。
開辦該專業的院校還有北京農學院、天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河北農業大學、河北工程學院、河南科技學院、山東農業大學、山東建築大學、山西農業大學、黃山學院、安徽農業大學、安徽建築工業學院、安徽技術師范學院、江西農業大學、蘇州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蘇州科技學院、浙江大學、浙江林學院、華中農業大學、湖南農業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吉首大學、華南農業大學、韶關學院、廣西大學、雲南農業大學、西南林學院、貴州大學、四川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延安大學、東北林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沈陽建築大學等。
由於課程設置和培養目標的差異, 不同類型學校的畢業去向有所側重。如北京林業大學園林系畢業生可在城建、園林部門和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等企事業單位從事城市綠地系統、各類公園、景區、工礦區、庭院綠化的規劃設計、施工和管理, 以及園林植物的繁育、花卉生產等的教學、科研工作, 就業面較寬農業院校培養的畢業生大多落腳在與園林植物有關的栽培、養護、植物造景、插花等行業工科院校畢業生適合做居民區環境設計、城市廣場設計等與建築相關的設計行業同時, 園林專業畢業生也適合在旅遊、環境藝術、房地產等行業從事技術和管理工作。除了直接參加工作, 園林專業畢業生繼續深造的空間也極其寬廣。農業院校學生發揮植物學和生態學的優勢, 除了本專業外, 還可以報考生物技術、食品科學、生態學等學科研究生, 當然也可以選擇報考綜合院校的景觀系工科院校學生設計能力突出, 讀研時可以轉報建築學、城市規劃等相近學科還有, 該專業畢業生也比較容易申請到美國、加拿大、德國等景觀學科發達國家留學。園林專業作為工程、生物和藝術完美結合的行業, 工作環境舒適, 有充足的戶外活動時間,收人也頗為可觀。目前, 國內該專業畢業生供求比在一之間, 遠沒有達到飽和。但是, 園林專業在培養模式上也存在隱優據不完全統計, 中國的農林院校幾乎都有園林專業, 不少大學還在躍躍欲試, 盲目跟風導致師資力配備不足, 教學質下降還有, 諸多院校的教育方向都是偏向大而全, 缺少明確的特色和風格。這些, 都需要我們加以考量。
❻ 國內外園林發展現狀及對國內園林的評價
這個題目比較泛,建議:
1,查詢CNKI、維普、萬方等,多看幾篇文獻,綜述一下(專這是最好的屬方法);
2,直接上園林論壇網搜(這是最省事的方法,但多有雷同);
3,網路知道搜索「國內外園林發展現狀」,看哪個合適就用哪個。
❼ 中國園林未來發展的建議(3000字以上,多謝各位啦)
建議你自己寫!
查文獻,看看國內發展現狀,國外情況,做個比較。
看看內國內什麼需要容學習的,什麼是優勢需要繼續發揚推廣。
再寫點創意。
參考文獻:
《對中國園林發展進行的哲學思考》、《中國園林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簡析中國園林各時期造園特點》、《中國園林的生態啟示——從中西園林的比較探究中國園林的發展價值》、《論中國園林文化的和合精神》、《從中國傳統文化觀看中國園林》,這些萬方都有,好好看吧!
❽ 中國古典園林旅遊面臨的主要問題及應對策略
研究表明,中歐古典園林藝術由於地理環境、審美理想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導致造園思想不同,兩者在風格和形態上表現出明顯的差異性。從總體上看,中國古典園林由於受儒、道、釋的影響而崇尚自然,並在禪宗和宋明理學的影響下發展成為自然寫意主義山水園的風格。而以義大利園林、法國園林、英國園林為代表的歐洲古典園林有著共同的起源,其原型是古典世界的幾何規則式園林。但在十八世紀由於受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歷史進程的影響,出現了以「第三自然」為特徵的義大利文藝復興和巴洛克園林、法國古典主義園林的「偉大風格」和英國的寫實主義自然風景園。本研究用比照的方法對十八世紀的中歐古典園林進行研究,對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實例進行調查、分析,結合相關資料獲取對中歐傳統園林的規律加以認識,為論文的深入研究提供必要的實例支持。文章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從政治體制、經濟發展、思想文化和宗教信仰四個方面簡要介紹十八世紀中國與歐洲的概況。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體,在造園自然環境、社會因素、造園手法、空間布局、造園要素五個方面對十八世紀中歐古典園林進行比照,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結論部分。文章主體中每項比照內容都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中歐古典園林比照方面的分別闡述;第二部分是比照方面的實例分析,也就是選取一座中國古典園林和一座歐洲古典園林進行比照;最後第三部分分析中歐古典園林差異形成的原因。中歐古典園林由於中歐文化的結構、形態,或是文化形成的哲學基礎、思想觀念的不同而形成了兩大不同的類型。但是,它們都是世界園林文化的一部分,同屬於世界園林藝術。盡管差異如此之大,兩者在其起源、發展歷程以及審美心理的形成等方面仍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本研究通過一系列的比照分析,最後得出的結論也包括在中國古典園林和歐洲古典園林這兩種表面上差異極大的事物之間看出它們在本質上的共同點。目的是促使園林工作者了解雙方的優良傳統和存在問題,發揚中國古典園林的優良傳統,借鑒歐洲園林的長處,為我國的園林建設事業尋找一條正確的發展道路。同時,進行中歐園林比較研究,也有助於理解園林藝術的本質特徵,探求園林藝術的普遍規律,擴大園林學研究的領域,為創造新的造園藝術風格提供歷史借鑒,並力求由此對世界園林事業的繁榮和發展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