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旅遊業發展
⑴ 探討廈門旅遊業在旅遊信息化的新背景下,有哪些對策和具體措施
樓主不好意思,這個問題我不清楚,但是我想跟你咨詢一個問題可以嗎
⑵ 廈門發展前景
廈門發展前景?隨著2018年的結束,關於廈門市各項指標的統計數據也陸續出爐。在地產界里一直流傳著這么一句話:地產走勢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要摸清廈門未來房地產的走勢,離不開廈門市整體的人口指標。
可喜的是,在去年一片唱衰廈門的輿論環境中,廈門市人口指標依然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根據廈門市統計局數據,經省統計局核定,截至2018年年末,廈門市常住人口411萬,比2017年度增加10萬人,同比增長約2.5%。同時,廈門島內和島外人口出現逆轉信號,島外人口佔比首次超過島內,達到50.21%。這對於廈門多年實施的跨島發展戰略,不得不說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另外一組數據,是關於廈門市旅遊口的。根據廈門市旅發委數據,去年全年廈門市共接待國內外遊客890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突破14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近兩成。
一直以來,廈門市作為國內熱門旅遊城市,備受遊客喜愛。在過去的春節小長假期間,廈門市旅遊迎來開門紅,共接待國內外遊客292.32萬人次,同比增長11.75%,旅遊總收入33.96億元,同比增長16.31%。央視綜合幾大在線旅遊平台數據顯示,廈門位列春節國內旅遊十大目的地第四位。
除此之外,廈門的城市地均GDP為2.82億元,位居全國第五;廈門在校小學生十年間凈增13萬人,增速73%,增幅全國第一;廈門的人均GDP為11.95萬元,位居福建省內第一,廈門的城市人口規模、城市建成區規模均占據福建省內的頭把交椅……
⑶ 對廈門發展郵輪旅遊業有什麼建議
廈門郵輪經濟前景廣闊
日前,隨著國內外郵輪經濟的逐漸升溫,作為對外開放前沿陣地的廈門感受到了郵輪產業給旅遊業帶來的巨大推動力。為了吸引更多的郵輪停靠,把廈門打造成為「國際性海濱旅遊城市」,「世界郵輪母港」成為今後發展的目標。
任何郵輪停靠都沒問題
築得金巢才能引來鳳凰。2002年,經過幾年的積極醞釀和籌劃,廈門市委、市政府正式啟動了廈門國際郵輪中心(廈金客運碼頭)的建設。2006年,一個集國內外多項領先功能的國際郵輪中心正式交付使用。國際郵輪中心總投資6億元,建築面積8.7萬平方米,由客運碼頭和聯檢大樓兩部分組成。主體碼頭岸線463米,前沿水深-12.4米,可泊靠14萬噸的大型郵輪。聯檢大樓總建築面積約為8.1萬平方米,按年旅客吞吐量150萬人次和高峰集中旅客到達量3000人的一級國際客運站標准設計,其中一層為停車場、行李處理間、設備用房區及配套商業等;二層為旅客出入境聯檢大廳,配備室外接客平台;三層為旅客休息、等候而配套設置的休閑餐飲區。對此,廈門市政府副市長葉重耕有信心地表示,「任何國別的郵輪停靠廈門港都沒有問題。」
與此同時,國際郵輪中心的配套項目國際郵輪城也正在建設之中,建好之後,國際郵輪城將成為全國首座接軌郵輪經濟的海港新城。國際郵輪城佔地10萬平方米,涵蓋國際郵輪中心、頂級寫字樓、超五星級酒店、精品購物中心、高檔住宅等多種物業形態。
國際郵輪城所在區域計劃發展為海峽西岸重要的口岸商務中心,聚集港口、航運、物流、金融、貿易及旅遊等相關行業為一體。因為來往於此的客人大部分來自世界各地,因此從一開始規劃,國際郵輪城就被定義為一個將被打造成西海灣國際港口都會中心的項目,使其成為商務、文化密集流通的城中之城。可以想像,隨著這一系列項目的全部完工,它將開創廈門以海洋為背景、以海陸互動休閑度假為內涵的嶄新生活方式,把郵輪生活搬到岸上來。
目前郵輪多不過夜
廈門市市長劉賜貴表示,廈門旅遊目前正在朝著以郵輪經濟為代表的高端旅遊產業方向發展,除了已經建成能接待世界最大郵輪的現代化郵輪碼頭外,還將大力推動適應郵輪旅遊的配套政策調研,不斷加強對郵輪市場的開發和拓展。
2006年9月,在廈門市委、市政府的關心下,由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廈門港務控股集團、廈門旅遊集團三方合資,成立了中國國旅(廈門)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專門負責郵輪的接待業務。該社長期以來與世界各大郵輪公司保持著友好聯系。截至目前,已成功接待荷蘭籍豪華國際郵輪「斯特丹姆」號,美國海運郵輪公司超豪華郵輪「海運之神」號以及麗星郵輪旗下的「寶瓶星」號和「天秤星」號,積累了豐富的接待經驗。
對於未來他們充滿了期待,據該旅行社的一位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廈門的郵輪接待量有了較大的增長。從2001年至2006年,五年間共接待國際郵輪旅客272330人次,航班數162班次;2007年截至10月份已接待27646人次,航班數22班次。不過目前郵輪在廈門停靠的時間都比較短,基本上不過夜。針對郵輪客人「短時間,大流量」的特點,他們一般只會安排客人到附近的景點旅遊,例如鼓浪嶼、南普陀等,這樣給交通、服務都會帶來不小的壓力。但他們相信,隨著政策的進一步開放和交流范圍的進一步擴大,郵輪可以停靠更多的時間,他們可以把服務做得更好,提供更多的線路和產品供遊客選擇。
「2008年是國際郵輪到來的高峰期,廈門有資質也應該搶得一塊市場。」廈門港務集團和平旅遊客運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培植透露,隨著2008奧運會的到來,勢必會引來各國郵輪的停靠。「廈門港也應積極備戰這一市場。 」
我國將成為全球郵輪經濟重要新興市場
日前,在廈門閉幕的「2007中國郵輪遊艇發展大會上」,全球三大郵輪巨頭的高管、中國11個沿海港口城市的代表以及國家相關部委的負責人共同描繪了郵輪遊艇經濟在中國發展的藍圖。
郵輪經濟是指依靠現代郵輪旅遊產業的發展拉動相關產業(造船、維修、港口、現代服務業等)的發展而形成的經濟現象。郵輪經濟最早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北美,並在20世紀80年代後迅速成為世界各國經濟增長的熱點。自1980年以來,國際郵輪業平均以超過8%%的速度發展,成為國際旅遊業發展的最大亮點。
按照世界旅遊組織的統計,每接待一位國際遊客的收入是740美元,而郵輪接待的收入則每人高達1341美元。據中國交通協會郵輪遊艇分會測算,今年我國郵輪接待收入約為2.4億美元,僅佔世界全行業收入的1.3%%,一個巨大的市場還有待開發成為了共識。
此次大會傳遞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即中國的郵輪經濟將迎來一個全新的發展機遇。據介紹,根據交通部及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全國沿海港口布局規劃》,我國沿海將打造5個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的郵輪及客運港口群體。同時,包括廈門在內的沿海城市也在積極准備迎接郵輪經濟的到來,五大郵輪接待區域已經形成,一批國際化、現代化的港口碼頭及配套設施正在規劃和建設。中國口岸協會會長葉劍預言,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必將成為全球郵輪經濟的新興市場和重要市場。
⑷ 廈門旅遊業的優缺點
主要問題:旅遊資源有待深度挖掘 旅遊產業仍未做大做強1.旅遊業作為支柱產業發展的重視程度不夠。雖然在2006年,市委、市政府在《關於進一步加快旅遊經濟發展的決定》中就已明確將旅遊業作為我市的支柱產業,但目前全市旅遊業增加值僅約佔全市GDP的8%。近年來,市政府對發展旅遊業的扶持力度明顯落後於金融業、信息產業等其他行業,與兄弟省市相比我市旅遊業發展速度較慢。 2.旅遊資源開發深度力度不夠,缺乏特色旅遊項目。目前,廈門市正處於由單一的觀光型旅遊城市向商務會展、休閑度假旅遊城市轉變,在旅遊資源深度挖掘和旅遊產品組合包裝方面,缺乏有國際影響力的旅遊品牌,與高端遊客的需求尚有一定的距離。3.娛樂、消費等旅遊相關配套產業發展不足,缺乏面向高端遊客的重量級商圈。目前廈門的娛樂消費業略顯單一化,主要為傳統的酒吧、夜總會、溫泉等項目,缺乏面向高端白領的高檔購物場所和特色休閑娛樂項目。廈門的商圈盡管很多,但都存在商品低檔化、同質化的問題,缺乏真正能夠吸引高端遊客、體現廈門特色的重量級商圈。4.文化旅遊提升不夠,一台戲亟待開發。廈門雖然擁有愛樂樂團、小白鷺民間舞團、南音、歌仔戲等人文景觀,又有鄭成功、林爾嘉、林語堂等名人文化資源,但沒有將這些文化元素融入到旅遊產品開發中,缺乏像麗江「納西古樂」、西安「唐宮樂舞」、杭州「宋城千古情」、桂林「印象劉三姐」等能體現地域特色的文化旅遊項目。5.鼓浪嶼人文底蘊下降,文化內涵逐漸淡化。近年來隨著城市社區功能的退化和高素質人口的流失,鼓浪嶼人文底蘊日趨消失,文化、藝術氣息逐漸淡化。多年來,鼓浪嶼一直處在大量遊客來去匆匆的半日游狀態。6.鄉村游起步晚,挖掘潛力巨大。與梅州、漳平等周邊城市相比,廈門目前開發的鄉村休閑游總體上起步較晚,發展較慢。一些鄉村旅遊項目還是停留在簡單的「農家樂」休閑游階段。7.旅遊資源管理機制不合理。廈門的旅遊資源分散在各個區域、隸屬於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門中,缺乏整體性和系統性,而知名度較高的一些景區又分別隸屬於旅遊局、園林局、鼓浪嶼風景區管委會、同安區政府、路橋集團等。對策建議:在特色旅遊、文化旅遊、涉台旅遊上下工夫 一、統籌規劃促進發展,健全完善保障機制調研報告建議廈門要按照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旅遊中心城市的定位來重新規劃,重點放在世界級旅遊產品的創新和旅遊項目的創建上。建議有關部門進一步明確旅遊業為廈門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盡快出台有關水、電、稅、費、金融服務等優惠政策,扶持旅遊企業發展壯大,多渠道增加旅遊投入,使旅遊投入與經濟增長速度相適應。整合行政管理資源,構建旅遊大格局。當前可先將市旅遊局和鼓浪嶼區管委會二合一,一套人馬兩塊牌子,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議市委、市政府將市屬的相關旅遊企業整合,成立廈門旅遊投資控股集團公司。構建廈門旅遊電子信息平台,提升廈門旅遊產品推介力度。主要景點定期免費向公眾開放,增強居民對旅遊項目的認同感和參與度。二、挖掘資源優勢,推進特色旅遊1.充分挖掘海上旅遊文化資源。利用廈門得天獨厚的海洋、沙灘資源,積極倡導和舉辦廈門—香港帆船拉力賽、環島海上馬拉松獨木舟挑戰賽、中國俱樂部杯帆船賽、橫渡台灣海峽等大型活動,帶動各類遊艇消費產業聚集;規劃和引導海島生存、休閑漁業、海釣、沖浪、獨木舟、空中滑翔、帆傘運動、沙灘排球、遊艇娛樂賽事、冒險旅遊和體育文化旅遊等成為追求個性和時尚的青少年感興趣的旅遊方式,讓更多的人參加海上活動,把親水運動當成休閑度假旅遊中的重要部分。2.完善園博苑的娛樂消費配套項目,打造水上嘉年華。建議有關部門規劃建設高檔的超級休閑購物中心,吸引國外知名大品牌入駐,吸引周邊高端遊客來此消費。完善主題公園的建設,增加園博苑的娛樂功能,將園博苑培育成為海西新的旅遊熱點。3.藉助五緣灣資源優勢打造旅遊精品。建議借鑒澳洲情人港的成功經驗和模式,把五緣灣策劃打造成中國的情人港;大力開發廈門大型音樂廳和水上運動中心項目;開發兩岸系列文化交流活動,進行與台灣文化的對接等。4.挖掘溫泉旅遊資源,打造海峽西岸溫泉游知名品牌。溫泉是廈門休閑度假旅遊的最大資源之一,建議要及時制定溫泉產業發展規劃,研究制定溫泉產業地方行業標准,增加溫泉旅遊文化內涵,突出溫泉文化特色,提高溫泉旅遊從業人員的素質,使溫泉旅遊成為廈門的一個品牌。三、挖掘閩南文化,打造文化旅遊一台戲1.突出文化特色,打造鼓浪嶼金牌旅遊項目。一是打好「音樂牌」,突出鼓浪嶼音樂文化(包括鋼琴、管風琴)、崖刻文化、領事館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效應,形成鼓浪嶼的旅遊特色。二是加強歷史名人故居游項目的推介和開發,使之逐漸成為鼓浪嶼的名牌景點。2.挖掘閩南文化資源,打造「印象廈門」一台戲。一是可以將「鄭成功文化」作為廈門文化旅遊的第一品牌來進行推廣營銷。建議舉辦一台具有閩台特色的文藝演出,不斷更新,並常年演出,邀請知名導演和演員參與創作演出,內容可表現鄭成功抗清復台的壯舉、表現鼓浪嶼東西方交織的歷史文化、表現海峽兩岸的淵源和交流等,形成類似「印象灕江」等高知名度的文化旅遊品牌。二是將南音、高甲戲、布袋木偶和閩南歌等這些閩南印象元素整合起來,精心策劃,依託各個區,每年舉辦一次閩南文化節,成為「一區一品」的主角。3.建設一批閩南文化街項目。建設一批具有閩南特色的文化街,形成有知名度的品牌。如鼓浪嶼感情文化街、中山路步行街、烏石埔油畫街、環篔簹湖咖啡酒吧特色商業一條街、翔安閩南民俗街、同安竹壩華僑農場休閑農業南洋風情街等。4.豐富和完善一批特色夜間游項目。建議學習法國「紅磨坊」的表演和經營方式,打造富有現代特色的文化旅遊項目。同時借鑒台灣的夜市旅遊經驗,規劃建設一批夜市旅遊項目,形成以「聽南音、品小吃、逛夜市、賞樂舞」為主要內容的閩南特色文化旅遊品牌。5.加快鄉村休閑旅遊度假村建設。要盡快促進我市集美、海滄、同安、翔安等每區都建設一個4A級的休閑度假旅遊景點,以「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干農家活、觀農家景」的活動方式,示範先行,以點帶面。四、抓住機遇,做大做強涉台旅遊1.採取有效措施,加大對台游廈門中轉項目的開發力度。旅遊經廈門中轉「小三通」赴台灣本島旅遊,團費可以節約500元至1000元人民幣。廈門要利用價格優勢,加大對這條航線的宣傳推介力度,通過吸引台灣和大陸的遊客中轉廈門,開拓廈門旅遊客源。要力爭降低廈金航線的船票價格。 2.爭取對台游相關扶持政策。積極爭取中央給予廈門辦理對台游的扶持政策。爭取早日開通廈門-澎湖包機;爭取開放大陸居民部分省市經廈門口岸赴金門、澎湖自由行政策;爭取參照邊境游做法,對參加在廈門舉辦的全國性展覽或會議的外省代表,允許在廈門就地辦理赴金馬澎地區的相關證件等。3.爭取實行更加開放的特區旅遊政策。廈門作為海峽經濟區惟一的特區城市,應該積極向國家相關部門爭取比其他城市更加開放的旅遊政策。爭取更加開放便利的出入境特殊政策、優惠的旅遊購物政策,爭取開放海洋旅遊的相關政策、開放旅遊相關產業的政策等。五、培育高端旅遊業,加強區域性旅遊聯動1.大力開發遊艇旅遊。投資35億元的廈門香山遊艇碼頭建成後,將成為一個全新的旅遊、休閑、度假勝地。建議加大宣傳力度;開辟海上遊艇旅遊線路,並開展一些遊艇游樂和比賽項目;與海上文化相結合,與海上自然保護區相結合。2.發展會展旅遊,培育高端旅遊市場。有關部門要推動會展與旅遊有機結合,在管理體制、市場營銷、客源預測、配套服務、場館後續利用上,實現利益互補、互動發展。3.大力發展高爾夫球運動,帶動廈門高端休閑旅遊產業發展。使高爾夫球運動成為促進入境旅遊市場增長主要動力。建議在海滄、同安、翔安偏遠的荒山規劃建設高爾夫球場;鼓勵民營和台港資企業為投資主體;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支持和積極爭取國家級和國際性的高爾夫球賽事落戶廈門。4.推動區域性旅遊中心建設,構建我市「大旅遊圈」。建議進一步實施贛州—廈門紅色旅遊線路為核心的旅遊合作計劃等。以廈門為平台,通過聯合泉州、漳州、龍岩等市,與武夷山共建區域旅遊合作組織,構建覆蓋廈門、漳州、泉州三地的2小時旅遊圈。
⑸ 作為旅遊業都很發達的廈門和巴黎,客觀的說,哪個城市比較發達繁華
巴黎(Paris),是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法國最大城市,歐洲第二大城市,法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中心。今天的巴黎,不僅是西歐的一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還是一座旅遊勝地。巴黎橫跨賽納河兩岸,建都已有1400多年的悠久歷史。巴黎香水有「夢幻工業」之稱。法國還是美食之國。
廈門是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經濟特區之一,廈門也是現代化國際性港口風景旅遊城市,擁有5A級景區鼓浪嶼。
巴黎是世界四大國際化都市之一,其餘分別為紐約,倫敦,東京。廈門與巴黎根本沒有可比性。
⑹ 旅遊業給廈門帶來什麼
首先,發展旅遊業有利於擴大就業。據統計,國際上旅遊直接就業與間接就業的比例達1:5,發達國家旅遊就業人數佔全社會就業總量的20%以上,發展中國家約佔10%。中國旅遊直接就業人數約1000萬,擴大就業的潛力還很大。
第二,可以增加農民收入,帶動脫貧致富。邵琪偉說,農村廣大地區旅遊資源富集,是重要的旅遊場所。通過發展旅遊,全國許多農村實現了農民增收和脫貧致富。
第三,促進城鄉交流,促進城鎮化發展。旅遊通過人的流動,促進了物質、資金、信息的流動。在旅遊過程和旅遊產業發展過程每一要素的流動中,自然地促進了城鄉交流。近年來農業旅遊的發展,促進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了農村城鎮化進程,探索出了一條以旅遊推進農村城鎮化的有效途徑。
第四,促進了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保護。旅遊是體驗型的消費方式,只要正確處理好開發與保護的關系,旅遊業發展與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就能實現相互促進、協調發展。
第五,促進文化傳承,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旅遊業的發展,帶動了旅遊目的地文化保護、建設、傳承、發展,促進了目的地與客源地之間的文化交流。近年來興起的工農業旅遊、紅色旅遊等成為傳播科技文化知識、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弘揚中華民族燦爛悠久歷史文明的重要方式。
第六,促進對外開放,樹立良好形象。邵琪偉指出,旅遊是和平的使者、友誼的橋梁。發展旅遊可以促進對外交往,有力地提升一個國家和地區的「軟實力」。
⑺ 廈門是經濟特區嗎廈門的旅遊業發展的怎麼樣
廈門是經濟特區,與深圳、珠海、汕頭、海南並列5大經濟特區!廈門的旅遊業發展得特別完善,無論是住宿還是交通方面都很方便和實惠,特別是鼓浪嶼聞明海內外!
⑻ 進入21世紀以來,廈門市的各項事業發展很快。請廈門市的經濟、交通、建築、旅遊、工業中選取......(看下面
自己上網路查,把廈門兩字兒輸進去就好了
⑼ 廈門市旅遊業發展前景
廈門郵輪經濟前景廣闊
日前,隨著國內外郵輪經濟的逐漸升溫,作為對外開放前沿陣地的廈門感受到了郵輪產業給旅遊業帶來的巨大推動力。為了吸引更多的郵輪停靠,把廈門打造成為「國際性海濱旅遊城市」,「世界郵輪母港」成為今後發展的目標。
任何郵輪停靠都沒問題
築得金巢才能引來鳳凰。2002年,經過幾年的積極醞釀和籌劃,廈門市委、市政府正式啟動了廈門國際郵輪中心(廈金客運碼頭)的建設。2006年,一個集國內外多項領先功能的國際郵輪中心正式交付使用。國際郵輪中心總投資6億元,建築面積8.7萬平方米,由客運碼頭和聯檢大樓兩部分組成。主體碼頭岸線463米,前沿水深-12.4米,可泊靠14萬噸的大型郵輪。聯檢大樓總建築面積約為8.1萬平方米,按年旅客吞吐量150萬人次和高峰集中旅客到達量3000人的一級國際客運站標准設計,其中一層為停車場、行李處理間、設備用房區及配套商業等;二層為旅客出入境聯檢大廳,配備室外接客平台;三層為旅客休息、等候而配套設置的休閑餐飲區。對此,廈門市政府副市長葉重耕有信心地表示,「任何國別的郵輪停靠廈門港都沒有問題。」
與此同時,國際郵輪中心的配套項目國際郵輪城也正在建設之中,建好之後,國際郵輪城將成為全國首座接軌郵輪經濟的海港新城。國際郵輪城佔地10萬平方米,涵蓋國際郵輪中心、頂級寫字樓、超五星級酒店、精品購物中心、高檔住宅等多種物業形態。
國際郵輪城所在區域計劃發展為海峽西岸重要的口岸商務中心,聚集港口、航運、物流、金融、貿易及旅遊等相關行業為一體。因為來往於此的客人大部分來自世界各地,因此從一開始規劃,國際郵輪城就被定義為一個將被打造成西海灣國際港口都會中心的項目,使其成為商務、文化密集流通的城中之城。可以想像,隨著這一系列項目的全部完工,它將開創廈門以海洋為背景、以海陸互動休閑度假為內涵的嶄新生活方式,把郵輪生活搬到岸上來。
目前郵輪多不過夜
廈門市市長劉賜貴表示,廈門旅遊目前正在朝著以郵輪經濟為代表的高端旅遊產業方向發展,除了已經建成能接待世界最大郵輪的現代化郵輪碼頭外,還將大力推動適應郵輪旅遊的配套政策調研,不斷加強對郵輪市場的開發和拓展。
2006年9月,在廈門市委、市政府的關心下,由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廈門港務控股集團、廈門旅遊集團三方合資,成立了中國國旅(廈門)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專門負責郵輪的接待業務。該社長期以來與世界各大郵輪公司保持著友好聯系。截至目前,已成功接待荷蘭籍豪華國際郵輪「斯特丹姆」號,美國海運郵輪公司超豪華郵輪「海運之神」號以及麗星郵輪旗下的「寶瓶星」號和「天秤星」號,積累了豐富的接待經驗。
對於未來他們充滿了期待,據該旅行社的一位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廈門的郵輪接待量有了較大的增長。從2001年至2006年,五年間共接待國際郵輪旅客272330人次,航班數162班次;2007年截至10月份已接待27646人次,航班數22班次。不過目前郵輪在廈門停靠的時間都比較短,基本上不過夜。針對郵輪客人「短時間,大流量」的特點,他們一般只會安排客人到附近的景點旅遊,例如鼓浪嶼、南普陀等,這樣給交通、服務都會帶來不小的壓力。但他們相信,隨著政策的進一步開放和交流范圍的進一步擴大,郵輪可以停靠更多的時間,他們可以把服務做得更好,提供更多的線路和產品供遊客選擇。
「2008年是國際郵輪到來的高峰期,廈門有資質也應該搶得一塊市場。」廈門港務集團和平旅遊客運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培植透露,隨著2008奧運會的到來,勢必會引來各國郵輪的停靠。「廈門港也應積極備戰這一市場。」
我國將成為全球郵輪經濟重要新興市場
日前,在廈門閉幕的「2007中國郵輪遊艇發展大會上」,全球三大郵輪巨頭的高管、中國11個沿海港口城市的代表以及國家相關部委的負責人共同描繪了郵輪遊艇經濟在中國發展的藍圖。
郵輪經濟是指依靠現代郵輪旅遊產業的發展拉動相關產業(造船、維修、港口、現代服務業等)的發展而形成的經濟現象。郵輪經濟最早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北美,並在20世紀80年代後迅速成為世界各國經濟增長的熱點。自1980年以來,國際郵輪業平均以超過8%%的速度發展,成為國際旅遊業發展的最大亮點。
按照世界旅遊組織的統計,每接待一位國際遊客的收入是740美元,而郵輪接待的收入則每人高達1341美元。據中國交通協會郵輪遊艇分會測算,今年我國郵輪接待收入約為2.4億美元,僅佔世界全行業收入的1.3%%,一個巨大的市場還有待開發成為了共識。
此次大會傳遞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即中國的郵輪經濟將迎來一個全新的發展機遇。據介紹,根據交通部及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全國沿海港口布局規劃》,我國沿海將打造5個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的郵輪及客運港口群體。同時,包括廈門在內的沿海城市也在積極准備迎接郵輪經濟的到來,五大郵輪接待區域已經形成,一批國際化、現代化的港口碼頭及配套設施正在規劃和建設。中國口岸協會會長葉劍預言,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必將成為全球郵輪經濟的新興市場和重要市場。
⑽ 廈門的經濟概況
解放前,廈門是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商業消費性海島城市,經濟基礎脆弱,結構畸型,生產落後。
解放初到1978年,由於受到海防前線國家投資少、「大躍進」對生產力的破壞和「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廈門市社會經濟發展不穩定,人民生活停留在較低水平。1978年,全市生產總值僅4.8億元,財政收入1.54億元,分別比1950年增長11.1倍和20.26倍,年均增幅僅9.3%和11.5%。工業總產值7.21億元,農業總產值1.5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4億元,分別比1950年增長33.3倍、4.0倍和4.2倍,年均增幅為13.5%、5.9%和6.1%。人均生產總值僅528元,職工年平均工資62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8元,比1950年分別增長4.9倍、24.3%和1.8倍,年均增幅分別僅6.6%、0.8%和3.7%。
截止2003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累計達到1 946.37億元,建成各類房屋面積達6 258.28萬平方米,城市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全市實現生產總值759.69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1 394.17億元,完成農業總產值30.4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分別比1950年增長496倍、5 032倍和14.8倍,年均遞增12.4%、17.4%和 5.3%。財政總收入149.2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0.34億元,比1950年分別增長2 131倍和535倍,年均遞增l5.6%和12.6%。全市人均生產總值(按戶籍人口計算)達到53 586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 91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 152元,人民生活步入富裕型小康。
2015全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66億元,增長7.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 23.9億元,下降0.5 %;第二產業增加值1509億元,增長7.9%;第三產業增加值1933.1億元,增長6.5 %。結構調整優化推進,廈門三次產業結構為 0.7:43.5:55.8,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持續居全省九地市首位。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為9.04萬元,摺合 1.45萬美元。 據1993年土地利用現狀調查統計,廈門土地總面積為575.71km²。土地利用率達92.8%,可供開墾的荒地僅2.56平方千米,佔全島陸地面積的1.8%,土地後備資源不足。主要畜禽種類有豬、牛、羊、馬、雞、鴨、兔、鵝,零星和小量養的種類有驢、狗、貓、珍珠雞、鵓鴿、鵪鶉等。
在改革開放的1979、1980年的兩年時間內,廈門在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確立了水產、畜牧、蔬菜、水果、花卉五大主導產業,建立了一批不同類型、各具特色的農業示範園區和生產基地,形成了一批比較知名的農業產品品牌,以及如意、銀鷺、惠爾康、湧泉等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到2003年,全市農村社會總產值突破200億元,達235.57億元,比1978年增長150倍,年均增長22.2%。其中,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1978年增長2.2倍,年均遞增4.7%。農產品加工業產值為種養業的3.7倍,16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完成產值48億元,實現利潤2.1億元。1993年農村工業產值超過農業產值,吸納農村36%的勞動力就業;2003年鄉鎮企業產值由1978年的不到1億元發展到208億元,增長692倍,年均增長29.9%。生產由原來的作坊式生產向集團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年產值上億元以上企業33家,組建了5家企業集團(公司);2003年全市鄉鎮企業實現出口產品交貨值18.32億元,成為農村出口創匯的重要力量。
2003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5 152元,比1978年增長29.67倍,年均遞增14.7%,其中來自非農產業的收入佔74.4%。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 931元,比1978年增長26倍,年人均支出增加151元。恩格爾系數由1978年的57%下降到40.7%,住房面積從1978年的人均16.18平方米增加到43.16平方米。通過發展鄉鎮企業,鼓勵農民務工或轉產經營,農村勞力1997年以來連續多年出現減少,2003年全市從事農林牧漁業勞動力21.02萬人,只佔全部鄉村勞動力人數的52.5%。廈門島內2003年全部實現「村改居」。
2012年全年,廈門市農林牧漁業產值41.29億元,全年完成產值301.21億元;銷售收入294.55億元;上繳稅金總額14.31億元。吸納本地農從業人員2.3萬人,帶動農戶數21.51萬戶,該地農戶從產業化組織得到的收入18.09億元;工資總額5.93億元。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13455元,工資性收入7333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54.5%,已成農民收入增長的主要來源,全年農村人均轉移性收入908元。 改革開放初期,廈門工業企業規模小,結構鬆散、基礎脆弱,所有制以國營、集體企業為主,產品市場主要集中在國內市場。改革開放後,尤其是特區建設開始後,廈門市把戰略目標和發展重點放在工業化的加速推進上,大力引進外資,發展外向型經濟,構築「一主三型」(工業為主、發展生產型、技術型、出口創匯型企業)現代化產業體系。
2003年,全市實現工業總產值比1978年增長172倍,年均遞增22.9%,工業增加值佔全市GDP的比重達53%,對全市GDP增長的貢獻率達69.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達942家,完成產值1 318.2億元,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94.5%,企業資產合計1 190.35億元,實現產品銷售收入1 336.39億元,利稅總額152.82億元,年產值上億元的企業已達170家,其中5家產值超二百億元。
2003年,電子、機械、化工三大支柱產業完成產值1 042.9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79.1%,其中,電子工業完成產值就達532.25億元;全市211家高新技術企業完成工業產值829.8億元,佔全市工業產值的59.5%。自1984年7月第一家三資企業成立至2003年底,全市累計批准外資工業生產項目4 359個,合同外資129.5億美元,佔全市合同外資的62.3%。1988年開始,三資工業企業完成產值超過國有工業,2003年,全市「三資」工業企業完成產值1 116.55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84.7%,其產品出口交貨值佔全市的95.8%。
2012年全年,廈門市實現全部工業總產值4664.6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072.57億元;全年產值超百億企業有宸鴻、戴爾、友達、聯想、翔鷺石化、冠捷、廈門煙草等7家,合計完成工業產值1391.45億元;十三條重點產業鏈完成產值3027.78億元,增長9.6%,佔全市規上工業的68.3%;機械、電子兩大行業分別完成工業產值1081.43億元和1762.46億元,合計完成產值2843.89億元,占規上工業的64.2%;輕工業產值1358.47億元,重工業產值3072.32億元;規模以上高新技術工業共336家,全年實現工業產值1877.38億元,佔全市規上工業的42.4%。 金融:2012年完成金融業增加值237.03億元,拉動第三產業增長3.3個百分點,對第三產業的貢獻率為27.2%。至年末,全市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5472億元;全市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5107.35億元。
交通郵電:全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70.84億元,拉動第三產業增長2.2個百分點,對第三產業的貢獻率為16.8%。全年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7227.31萬噸;集裝箱吞吐量720.17萬標箱;廈航加入天合聯盟,開通廈門至柬埔寨直航航線,全年空港貨郵吞吐量27.15萬;空港旅客吞吐量1735.41萬人;郵電業務總量100.06億元。
旅遊業:旅遊業是廈門市的支柱產業。截止2011年,廈門市星級旅遊飯店共72家,其中4星級以上旅遊飯店30家;旅行社113家,其中出境組團社17家;4A、5A級旅遊景區10家。2011年廈門市共接待國內外遊客已經突破3522.94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到453.44億元人民幣,是中國十大熱點旅遊城市和接待國際郵輪最多的口岸之一。
對台貿易:2012年,廈門與台灣多家銀行簽訂人民幣清算代理協議,人民幣結算額增量居中國首位。台資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703.03億元,高於全市規上工業6.4個百分點。對台引資取得進展,全年台灣直接投資項目121個,佔全市新設外資項目總數的36.6%,居各來源地首位;合同台資1.07億美元;實際利用台資0.64億美元。主要投資領域包括製造業中的光電、模具、機械設備,現代服務業的軟體業等。對台貿易穩步增長,對台進出口貿易總額76.47億美元,其中對台出口14.66億美元;自台進口61.81億美元。台灣水果進口量保持大陸各口岸第一。大嶝對台小額商品市場交易免稅額由3000元提升至6000元。
「9.8」投洽會: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簡稱「投洽會」)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於每年09月08日至11日在中國廈門舉辦。投洽會由商務部主辦,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聯合國工發組織(UNIDO)、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IFC)、世界投資促進機構協會(WAIPA)協辦,中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部分計劃單列市政府,國家有關部門和部分全國性商協會作為成員單位參與組織工作並組團參會、參展。是中國惟一以吸收外資和對外投資為主題的國際性投資促進活動,位列國家主辦的三大交易會之一。 鼓浪嶼鋼琴博物館 鼓浪嶼鋼琴博物館,位於鼓浪嶼上的菽庄花園,2000年1月落成,是中國唯一一家鋼琴博物館。博物館里陳列了愛國華僑胡友義收藏的40多架古鋼琴,其中有稀世名貴的鎦金鋼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鋼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鋼琴,有古老的手搖鋼琴、有產自一百年前的腳踏自動演奏鋼琴和八個腳踏的古鋼琴等。 廈門奧林匹克博物館 廈門奧林匹克博物館是由國際奧委會和中國奧委會批准成立的中國第一家奧林匹克專題博物館,也是國際奧林匹克博物館聯盟12家成員之一,為獨立的國際化非盈利性公益機構。館內收藏了豐富的奧運會相關文物,旨在薪傳奧林匹克文化、弘揚奧林匹克精神,讓更多的人了解、感受和分享奧運的歷史與輝煌。 華僑博物館 華僑博物院是陳嘉庚於1956年倡辦,1959年落成開放,是中國第一座由華僑集資興建的文博機構,是唯一全面、系統展示華僑華人歷史的綜合性博物館。2008年被國家文物局評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此外還有鄭成功紀念館、廈門市博物館、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等。 國外友好城市友好城市締結時間友好城市締結時間友好城市締結時間英國加的夫郡 1983.3.31日本佐世保市 1983.10.28菲律賓宿務市1984.10.26美國巴爾的摩市 1985.11.7紐西蘭惠靈頓市 1987.6.23馬來西亞檳島市 1993.11.10立陶宛考納斯市2001.3.11墨西哥瓜達拉哈拉市 2003.08.15荷蘭祖特梅爾市 2005.7.14印度尼西亞泗水市2006.06.24韓國木浦市2007.07.25美國薩拉索塔市 2007.11.09
(思明區友城) 希臘馬拉松市 2009.1.4德國特里爾市 2010.11.11澳大利亞陽光海洋市 2011.1.9加拿大列治文市2012.4.27塔吉克杜尚別市2013.6.20法國尼斯市2014.5.22 國內友好城市城市 時間 城市 時間 城市 時間 邯鄲市 1984.12 鞍山市 1985 普陀區 1986.7 吉安市 1987.6 淄博市 1988.2 漢中市 1988.4 安陽市 1988.5 撫順市 1988.10 吉林市 1990.12 青島市 1991.6 丹東市 1991.12 哈爾濱市 1992.5 南京市 1992.10 咸陽市 1992.12 龍岩市 1993.6 三明市 1993. 萬洲區 1993.9 保定市 1993.11 太原市 1993.1 濰坊市 1994.5 平頂山市 1994.10.21 鷹潭市 1995.1.7 蕪湖市 1995.3.8 雞西市 1995.5.9 長沙市 1995.12.26 韶山市 1995.12.27 安慶市 1996.5.21 大連市 1997.7 溫州市 1998.4.8 沈陽市 2005.2.18 蘭州市2007.7潮州市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