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2016年旅遊業城鄉居民

2016年旅遊業城鄉居民

發布時間: 2021-03-04 14:26:55

A. 2016年全國實現旅遊業總收入多少億元

2016年旅遊業實現總收入4.65萬億元,同比增長11.4%。

B. 有誰知道2016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

2016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公布
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是當專年統計上年度屬的,所以2017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暫未公布,目前只能知道2016年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准。根據國家統計局2017年2月28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上年增長8.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3%;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0883元,增長8.3%。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比上年增長7.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1554元,增長8.3%。所以2016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
最新的統計數據
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增長7.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6%;
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增長8.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2%;
3、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2,比上年縮小0.01。

C. 2016年旅遊業前景咋樣,要具體點的回答謝謝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旅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09年至2013年,中國旅遊業總收入從12900億元增長至285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21.92%。與此同時,中國日常消費用品、服裝、零售等傳統行業上市公司盈利素質在不斷下降。過去十年旅遊業所形成的整體的向上態勢,且受到經濟危機影響後仍然強勢反彈,同消費領域的一些的低迷大相徑庭。而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們有理由預測中國旅遊業市場規模仍然會持續擴大。
2009年11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提出把旅遊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國家旅遊局有關負責人說,目前,我國人均GDP已經達到3000美元,這是世界旅遊界公認的旅遊業爆發性增長階段。我國剛剛實現每年人均出遊1次的目標,而世界上的發達國家美、日、韓人均出遊均在7次以上,因此我國旅遊市場成長潛力巨大。
2008年至2013年,中國在線旅遊市場交易規模從486.4億元, 增長至2181.2億元,年平均增速維持在25%以上。但相比於中國旅遊市場龐大的市場規模,在線旅遊市場的滲透率2013年只有7.65%。

D. 2016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是多少錢

2014年全國城鎮居發人均可支配收入 根據新修訂的工傷保險條例,職工因工死亡,其一回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答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調整為26955元。據此, 2014年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為539100元,另加喪葬費和撫恤金等(2013年重慶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50006元)。 根據新修訂的工傷保險條例,職工因工死亡,其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調整為26955元。據此, 2014年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為539100元,另加喪葬費和撫恤金等(2013年重慶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50006元)。

E. 2016年全國旅遊工作會議上哪些關鍵詞必須關注

2015年,旅遊業都發生了哪些變化?宏觀上來看,旅遊業悄悄發生了6個轉變:

1、旅遊從經濟建設的邊緣向主戰場轉變
2、旅遊從外交的邊緣向前沿轉變
3、旅遊市場秩序監管從被動應付向主動出擊、綜合治理轉變
4、文明旅遊從行業行動向社會廣泛關注和參與轉變
5、旅遊發展正從傳統模式向創新推動轉變
6、旅遊工作從部門推動向黨委政府全方位推進轉變。

2015年,大部分人都出去旅遊過吧,中國十幾億人口,這么龐大的需求帶動了多少旅遊投資?有啥特點?哪個方面最吸引投資?

1、民間投資快速增長
2、西部地區旅遊投資快速增長
3、鄉村旅遊和休閑度假開發成為投資熱點
4、在線旅遊投資持續升溫
5、大型集團企業加速進軍旅遊業,跨行業投資顯著增長。
6、旅遊企業並購重組和走出去步伐加快。

2015年,中國旅遊對世界旅遊的影響力與日俱增,現在,全球旅遊呈現出五大趨勢:

1.各國紛紛制定旅遊發展戰略,以增強本國綜合競爭力
2.世界經濟復甦乏力,旅遊業發展逆勢而上
3.旅遊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及其對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影響,正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4.中國旅遊對世界旅遊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5.國際旅遊抗風險能力面臨諸多挑戰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旅遊發展提供重要機遇:

1、強調依靠改革創新培育發展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功能。
2、強調用新思路新舉措挖掘內需潛力。
3、強調大力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旅遊業作為服務業的龍頭,將直接受益。
4、強調加快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將有力助推旅遊對外交流合作。

覺得剛才說的跟你沒啥關系?別著急!下面的肯定跟你有關系了。

到2020年全國城鄉居民人均四項指標實現翻番

到2020年,全國城鄉居民人均出遊率、旅遊消費總額、旅遊投資總額、旅遊就業總量等指標實現比2015年翻一番。

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強調,到2020年,全國城鄉居民人均出遊率、旅遊消費總額、旅遊投資總額、旅遊就業總量等指標實現比2015年翻一番。實現翻番,不是新一輪大幹快上,不能搞粗放型發展方式、靠強力刺激抬高速度,而是在質量和效益提升基礎上的科學發展。

在這次會議中,旅遊業2016年各項工作計劃也詳細的公布了出來,小編帶你看看有哪些是需要小夥伴們重點關注的吧。

2016年我國將轉向「全域旅遊」發展

進入新的發展時期,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必須轉變旅遊發展思路,變革旅遊發展模式,創新旅遊發展戰略,加快旅遊發展階段演進,推動我國旅遊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1、從單一景點景區建設管理到綜合目的地統籌發展轉變
2、從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
3、從導游必須由旅行社委派的封閉式管理體制向導游自由有序流動的開放式管理轉變,實現導游執業的自由化和法制化
4、從粗放低效旅遊向精細高效旅遊轉變
5、從封閉的旅遊自循環向開放的「旅遊+」融合發展方式轉變
6、從旅遊企業單打獨享到社會共建共享轉變,推動建立旅遊發展共建共享機制
7、從部門行為向黨政統籌推進轉變,形成綜合產業綜合抓的局面。

2016年旅遊業預期目標發布

李金早還公布了2016年旅遊業發展預期目標:2016年旅遊業發展預期目標為:國內旅遊43.8億人次,增長9.5%;旅遊入出境2.63億人次,增長5%,其中入境1.37億人次,增長2.5%;出境1.26億人次,增長8%。國內旅遊收入3.8萬億元,增長11%;國際旅遊收入1210億美元,增長6.5%;旅遊總收入4.55萬億元,增長10%。旅遊投資達到1.2萬億元,同比增長20%,旅遊直接就業2816萬人,直接和間接就業合計7943萬人,佔全國就業總人口的10.23%,「這一目標是就全國旅遊業總體發展而言的,各地情況不同,要從本地實際出發合理確定發展目標。」

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錄明年發布

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原則上為2-3年時間,從明年開始,國家旅遊局組織驗收並公布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錄,成熟一批、驗收一批、公布一批,堅持標准,動態管理。
對符合以下四項基本標準的創建單位優先組織驗收:
1、旅遊對當地經濟和就業的綜合貢獻達到要求;
2、建立旅遊綜合管理和執法體系;
3、廁所革命及公共服務建設成效明顯;
4、建成旅遊數據中心。

我國將放開導游自由執業 導游資格證終身有效

1、開展改革試點,放開導游自由執業,取消「導游必須經旅行社委派」的政策規定,拓寬導游執業途徑,建立導游服務預約平台,遊客既可通過線上平台預約導游,也可線下自主聯系,實現交易方式完全放開;
2、改革導游管理模式,取消「獲得資格證3年未從業的,資格證自動失效」的政策規定,導游資格證終身有效,導游證全國通用,取消導游年審制度,用信息化手段實現對導游的常態管理,實行動態進出機制
3、要建立「投訴+仲裁」與巡迴法庭的聯合處理機制,以導游與遊客平等、責權利對等為原則,依法治旅
4、要召開全國導游工作會議,提升導游社會地位。

最後,下方高能預警,全域旅遊改革進行時圖解完整版,流量黨請注意。

F. 2016年中國出境旅遊多少人次

近日《中國出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7》(以下簡稱報告)在京發布。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共有1.22億人次出境旅遊,共花費1098億美元,出境旅遊市場增長呈趨緩態勢。

收入的增長讓中國遊客的旅遊消費從「買買買」向「游游游」轉變。調查顯示,游覽觀光和休閑度假是出境旅遊的主要目的。其中廣州和重慶的遊客對旅遊景點及目的地吸引力最為看重,上海遊客對旅行費用和景點吸引力較為關注,北京遊客對旅行費用敏感度較低、對休閑的環境要求較高,而成都遊客對旅遊地交通、住宿及飲食的要求相對更高。

G. 為什麼說2016年是旅遊ip元年

原文在這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是「515戰略」的發力年,也是中國旅遊業的變革年。5月,由中國政府和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共同主辦、國家旅遊局承辦的首屆世界旅遊發展大會將在北京舉行。這將是一場全球化、大戰略、高規格的歷史性盛會,也將是世界旅遊業重量級的大事件,對旅遊從業者來說,也應該以此次大會為契機,好好總結和回顧,整裝待發,謀求新的發展。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句話正在成為新時代旅遊人群的宣言,這也預示著旅遊新時代的到來。十多年來,中國旅遊產業發展速度驚人,市場需求日趨龐大,人們的旅遊觀念也隨之升級換代。如今的旅遊早已不僅僅是提升生活品質的附屬品,而成了一種剛需。正因如此,傳統的團隊旅遊方式早已不能滿足遊客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自由行應運而生。當旅遊市場步入散客時代,自助游、甚至自在游才是遊客們最津津樂道的方式和目標。梁朝偉「打個飛的喂鴿子」的小資范兒不再只是調侃,而成為人們嚮往和追求的新旅遊方式;一趟豪華愜意的頭等艙航班、一家別具風情的格調酒店、一次優雅絕倫的英式下午茶、一頓本地味十足的饕餮晚餐,甚至一個有鴿子和許願池的廣場就可以構成一次新的無景點式旅遊。

曾經,旅遊只是遙不可及的奢侈品;而今,旅遊已經成了常態化的生活選項,成了不可或缺的休閑必需品。曾經,旅遊只是跟著團隊走馬觀花,點到即止;而今,單一景點的邊界正通過「全域旅遊」的理念逐步被打破,旅遊正在廣度、深度、自由度、體驗度等多維度發展。

21世紀初起,散客比例迅速增長,自由行、自駕游、親子游、主題游、定製游……個性化旅遊時代已然開啟。吃、住、行、游、娛、購的組合越來越豐富多元,「旅遊+」的多層次體系不斷完善,旅遊要素的內涵外延不斷拓展。旅遊社群經濟已經快速形成,遊客不再滿足於基本需求,旅遊變成了一群人出去「作」;不滿足於導游只是介紹景點,他們需要導游帶領他們拍照擺pose、帶他們瘋;不滿足於住宿只是三四星級,需要特色;不滿足於吃盒飯,需要當地美食;不滿足訂購只是人與機器的對話,需要人與人面對面的溫度。

為什麼會這樣?如果用1個詞來形容未來的旅遊發展趨勢和旅遊最核心追求,那就是IP(Intellectual Property)。什麼是IP呢?所謂IP,直譯過來就是知識產權,它是一種無形的財產權,也稱智力成果權。通俗地講,知識產權是關於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創造的智力勞動成果的專有權利。也正因如此,IP代表著個性和稀缺性,它體現商品的核心價值,能夠化解同質化的價格戰。

IP與旅遊結合,在國際上已有先行者。比如熊本熊紅遍亞洲,就是通過動漫IP+虛擬明星+旅遊的結合打造區域知名度,2年內給當地帶來1200億日元的經濟效益。迪士尼也是通過電影、動畫片等超強IP傳播與旅遊樂園、吉祥物的結合,支撐產業化運作,取得巨大成功的。

目前,我國旅遊行業僅僅處在通過IP營銷階段,處於最開始的狀態。未來IP一定會逐漸深入到產品、服務,甚至旅遊的每一個環節,包括導游、景區、酒店、商店購物、餐飲等等。

首屆世界旅遊發展大會選擇在北京舉辦,本身就是對中國旅遊產業發展的肯定和信任。當前,中國國內旅遊、出境旅遊人次和國內旅遊消費、境外旅遊消費均已成為世界第一,是世界旅遊發展的重要發動機。與此同時,大會在北京的舉辦,必將為中國旅遊業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機遇,與世界各國分享交流全球旅遊發展經驗,促進國際旅遊合作,探討未來旅遊的發展模式。

景域集團也將珍惜這一平台,取長補短、尋找機遇。當前,景域已將IP打造納入了發展戰略之中。十幾年來,景域已初步形成了以旅遊規劃、品牌營銷、電子商務、景區運營管理、自有品牌投資及帳篷客酒店等為核心的旅遊O2O一站式服務生態圈格局。2016年是景域的IP年,將強化旗下三大類IP品牌:渠道IP品牌,驢媽媽;服務IP品牌,奇創營銷、景域旅發;自創IP品牌,帳篷客等。

2016年將是旅遊IP元年,得IP者得天下。未來,景域集團的視野將進一步延伸到快樂產業和幸福產業當中,全方位對接IP,創造新的IP,喚醒沉睡中的資源,為遊客源源不斷地輸送幸福感。在世界旅遊發展大會的春風之下,景域願與旅遊業界攜手,在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浪潮中更好地輸出智慧和能量,共同打造出中國旅遊的強大IP。

H. 深度解讀兩會政府工作報告,2016旅遊業如何走向

今年要重點做好八個方面工作。
(一)穩定和完善宏觀經濟政策,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我們宏觀調控還有創新手段和政策儲備,既要立足當前、有針對性地出招,頂住經濟下行壓力,又要著眼長遠、留有後手、謀勢蓄勢。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創新宏觀調控方式,加強區間調控、定向調控、相機調控,統籌運用財政、貨幣政策和產業、投資、價格等政策工具,採取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舉措,為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大力度。今年擬安排財政赤字2.18萬億元,比去年增加5600億元,赤字率提高到3%。其中,中央財政赤字1.4萬億元,地方財政赤字7800億元。安排地方專項債券4000億元,繼續發行地方政府置換債券。我國財政赤字率和政府負債率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相對較低,這樣的安排是必要的、可行的,也是安全的。
適度擴大財政赤字,主要用於減稅降費,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今年將採取三項舉措。一是全面實施營改增,從5月1日起,將試點范圍擴大到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並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范圍,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二是取消違規設立的政府性基金,停徵和歸並一批政府性基金,擴大水利建設基金等免徵范圍。三是將18項行政事業性收費的免徵范圍,從小微企業擴大到所有企業和個人。實施上述政策,今年將比改革前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5000多億元。同時,適當增加必要的財政支出和政府投資,加大對民生等薄弱環節的支持。創新財政支出方式,優化財政支出結構,該保的一定要保住,該減的一定要減下來。
加快財稅體制改革。合理確定增值稅中央和地方分享比例。把適合作為地方收入的稅種下劃給地方,在稅政管理許可權方面給地方適當放權。進一步壓縮中央專項轉移支付規模,今年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增長12.2%。全面推開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依法實施稅收征管。建立規范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對財政實力強、債務風險較低的,按法定程序適當增加債務限額。各級政府要堅持過緊日子,把每一筆錢都花在明處、用在實處。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今年廣義貨幣m2預期增長13%左右,社會融資規模余額增長13%左右。要統籌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准備金率、再貸款等各類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疏通傳導機制,降低融資成本,加強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三農」等支持。
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快改革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制,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實現金融風險監管全覆蓋。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深化國有商業銀行和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發展民營銀行,啟動投貸聯動試點。推進股票、債券市場改革和法治化建設,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適時啟動「深港通」。建立巨災保險制度。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加強全口徑外債宏觀審慎管理。扎緊制度籠子,整頓規範金融秩序,嚴厲打擊金融詐騙、非法集資和證券期貨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二)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持續增長動力。圍繞解決重點領域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加快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向縱深發展。以敬民之心,行簡政之道,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效能。繼續大力削減行政審批事項,注重解決放權不同步、不協調、不到位問題,對下放的審批事項,要讓地方能接得住、管得好。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開展證照分離試點。全面公布地方政府權力和責任清單,在部分地區試行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對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定價或指導價經營服務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國家職業資格,實行目錄清單管理。深化價格改革,加強價格監管。修改和廢止有礙發展的行政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創新事中事後監管方式,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及時公布查處結果。推進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實施企業信用信息統一歸集、依法公示、聯合懲戒、社會監督。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實現部門間數據共享,讓居民和企業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簡除煩苛,禁察非法,使人民群眾有更平等的機會和更大的創造空間。
充分釋放全社會創業創新潛能。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提高實體經濟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一是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落實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完善高新技術企業、科技企業孵化器等稅收優惠政策。支持行業領軍企業建設高水平研發機構。加快將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試點政策推廣到全國,再建設一批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高新區,建設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二是發揮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互聯網+」集眾智匯眾力的乘數效應。打造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平台,構建大中小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創客多方協同的新型創業創新機制。建設一批「雙創」示範基地,培育創業服務業,發展天使、創業、產業等投資。支持分享經濟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讓更多人參與進來、富裕起來。實施更積極、更開放、更有效的人才引進政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依法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假售假行為。三是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權,砍掉科研管理中的繁文縟節。實施支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政策措施,完善股權期權稅收優惠政策和分紅獎勵辦法,鼓勵科研人員創業創新。大力弘揚創新文化,厚植創新沃土,營造敢為人先、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充分激發企業家精神,調動全社會創業創新積極性,匯聚成推動發展的磅礴力量。
著力化解過剩產能和降本增效。重點抓好鋼鐵、煤炭等困難行業去產能,堅持市場倒逼、企業主體、地方組織、中央支持,運用經濟、法律、技術、環保、質量、安全等手段,嚴格控制新增產能,堅決淘汰落後產能,有序退出過剩產能。採取兼並重組、債務重組或破產清算等措施,積極穩妥處置「僵屍企業」。完善財政、金融等支持政策,中央財政安排1000億元專項獎補資金,重點用於職工分流安置。採取綜合措施,降低企業交易、物流、財務、用能等成本,堅決遏制涉企亂收費行為。
努力改善產品和服務供給。突出抓好三個方面。一是提升消費品品質。加快質量安全標准與國際標准接軌,建立商品質量懲罰性賠償制度。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二是促進製造業升級。深入推進「中國製造+互聯網」,建設若干國家級製造業創新平台,實施一批智能製造示範項目,啟動工業強基、綠色製造、高端裝備等重大工程。落實加速折舊政策,組織實施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三是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啟動新一輪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實施高技術服務業創新工程,大力發展數字創意產業。放寬市場准入,提高生產性服務業專業化、生活性服務業精細化水平。建設一批光網城市,推進5萬個行政村通光纖,讓更多城鄉居民享受數字化生活。
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今明兩年,要以改革促發展,堅決打好國有企業提質增效攻堅戰。推動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結構調整,創新發展一批,重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推進股權多元化改革,開展落實企業董事會職權、市場化選聘經營者、職業經理人制度、混合所有制、員工持股等試點。深化企業用人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與市場化選任方式相適應的高層次人才和企業經營管理者薪酬制度。加快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以管資本為主推進國有資產監管機構職能轉變,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賦予地方更多國有企業改革自主權。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讓國有企業瘦身健體,增強核心競爭力。
更好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大幅放寬電力、電信、交通、石油、天然氣、市政公用等領域市場准入,消除各種隱性壁壘,鼓勵民營企業擴大投資、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在項目核准、融資服務、財稅政策、土地使用等方面一視同仁。依法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嚴肅查處侵犯非公有制企業及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合法權益的行為,營造公平、公正、透明、穩定的法治環境,促進各類企業各展其長、共同發展。
(三)深挖國內需求潛力,開拓發展更大空間。適度擴大需求總量,積極調整改革需求結構,促進供給需求有效對接、投資消費有機結合、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形成對經濟發展穩定而持久的內需支撐。
增強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作用。適應消費升級趨勢,破除政策障礙,優化消費環境,維護消費者權益。支持發展養老、健康、家政、教育培訓、文化體育等服務消費。壯大網路信息、智能家居、個性時尚等新興消費。鼓勵線上線下互動,推動實體商業創新轉型。完善物流配送網路,促進快遞業健康發展。活躍二手車市場,加快建設城市停車場和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在全國開展消費金融公司試點,鼓勵金融機構創新消費信貸產品。降低部分消費品進口關稅,增設免稅店。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加強旅遊交通、景區景點、自駕車營地等設施建設,規范旅遊市場秩序,迎接正在興起的大眾旅遊時代。
發揮有效投資對穩增長調結構的關鍵作用。我國基礎設施和民生領域有許多短板,產業亟需改造升級,有效投資仍有很大空間。今年要啟動一批「十三五」規劃重大項目。完成鐵路投資8000億元以上、公路投資1.65萬億元,再開工2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水電核電、特高壓輸電、智能電網、油氣管網、城市軌道交通等重大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增加到5000億元。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繼續以市場化方式籌集專項建設基金,推動地方融資平台轉型改制進行市場化融資,探索基礎設施等資產證券化,擴大債券融資規模。完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用好1800億元引導基金,依法嚴格履行合同,充分激發社會資本參與熱情。
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國最大的內需潛力和發展動能所在。今年重點抓好三項工作。一是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放寬城鎮落戶條件,建立健全「人地錢」掛鉤政策。擴大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范圍。居住證具有很高的含金量,要加快覆蓋未落戶的城鎮常住人口,使他們依法享有居住地義務教育、就業、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發展中西部地區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容納更多的農民工就近就業創業,讓他們掙錢顧家兩不誤。二是推進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今年棚戶區住房改造600萬套,提高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費的稅收、信貸政策,住房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因城施策化解房地產庫存。建立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把符合條件的外來人口逐步納入公租房供應范圍。三是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增強城市規劃的科學性、權威性、公開性,促進「多規合一」。開工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積極推廣綠色建築和建材,大力發展鋼結構和裝配式建築,提高建築工程標准和質量。打造智慧城市,改善人居環境,使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安心、更省心、更舒心。
優化區域發展格局。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加快長江經濟帶發展。制定實施西部大開發「十三五」規劃,實施新一輪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出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新十年規劃,支持東部地區在體制創新、陸海統籌等方面率先突破。促進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升級。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發展。制定國家海洋戰略,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拓展藍色經濟空間,建設海洋強國。
(四) 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繼續毫不放鬆抓好「三農」工作,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深化農村改革,拓展農民就業增收渠道,著力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糧食連續增產,為穩定物價、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也面臨庫存大幅增加、市場價格下跌等問題。要引導農民適應市場需求調整種養結構,適當調減玉米種植面積。按照「市場定價、價補分離」原則,積極穩妥推進玉米收儲制度改革,保障農民合理收益。要多措並舉消化糧食庫存,大力支持農產品精深加工,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制定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方案,今年退耕還林還草1500萬畝,這件事一舉多得,務必抓好。積極發展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完善對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的扶持政策,鼓勵農戶依法自願有償流轉承包地,開展土地股份合作、聯合或土地託管。深化農村集體產權、農墾、集體林權、國有林場、農田水利、供銷社等改革。
強化農業基礎支撐。全面完成永久基本農田劃定並實行特殊保護,加強高標准農田建設,增加深鬆土地1.5億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000萬畝。探索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加強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深入開展糧食綠色高產高效創建,實施化肥農葯零增長行動。保障財政對農業投入,建立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完善農業保險制度,引導帶動更多資金投向現代農業建設。
改善農村公共服務。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要加快通硬化路、通客車。抓緊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兩年內實現農村穩定可靠供電服務和平原地區機井通電全覆蓋。實施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實施脫貧攻堅工程。今年要完成1000萬以上農村貧困人口脫貧任務,其中易地搬遷脫貧200萬人以上,繼續推進貧困農戶危房改造。中央財政扶貧資金增長43.4%。在貧困縣推進涉農資金整合。堅持精準扶貧脫貧,因人因地施策。大力培育特色產業,支持就業創業。解決好通路、通水、通電、通網路等問題,增強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發展能力。國家各項惠民政策和民生項目,要向貧困地區傾斜。深入開展定點扶貧、東西協作扶貧,支持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扶貧脫貧是硬任務,各級政府已經立下軍令狀,必須按時保質保量完成。
(五) 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著力實現合作共贏。面對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格局的深刻變化,順應國內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要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在開放中增強發展新動能、增添改革新動力、增創競爭新優勢。
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統籌國內區域開發開放與國際經濟合作,共同打造陸上經濟走廊和海上合作支點,推動互聯互通、經貿合作、人文交流。構建沿線大通關合作機制,建設國際物流大通道。推進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堅持共商共建共享,使「一帶一路」成為和平友誼紐帶、共同繁榮之路。
擴大國際產能合作。堅持企業為主、政府推動、市場化運作,實施一批重大示範項目。落實和完善財稅金融支持政策,設立人民幣海外合作基金,用好雙邊產能合作基金。推動裝備、技術、標准、服務走出去,打造中國製造金字品牌。
促進外貿創新發展。面對外需持續低迷的嚴峻形勢,要多措並舉,遏制進出口下滑勢頭。一要加快落實和完善政策。優化出口退稅率結構,確保及時足額退稅,嚴厲打擊騙取退稅。增加短期出口信用保險規模,實現成套設備出口融資保險應保盡保。二要鼓勵商業模式創新。擴大跨境電子商務試點,支持企業建設一批出口產品「海外倉」,促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展。三要優化貿易結構。開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增加服務外包示範城市,加快發展文化對外貿易。進一步整合優化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促進加工貿易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向產業鏈中高端延伸。四要推進貿易便利化。全面推廣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降低出口商品查驗率。五要實施更加積極的進口政策。擴大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及緊缺能源原材料進口。
提高利用外資水平。繼續放寬投資准入,擴大服務業和一般製造業開放,簡化外商投資企業設立程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創新內陸和沿邊開放模式,打造新的外向型產業集群,引導外資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區。擴大自貿試驗區試點。創新開發區體制機制。我們將營造更加公平、更為透明、更可預期的投資環境,中國要始終成為富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資熱土。
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積極商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加快中日韓自貿區等談判,推進中美、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加強亞太自貿區聯合戰略研究。我們願與各方一道,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共同構建均衡、共贏、包容的國際經貿體系。
(六)加大環境治理力度,推動綠色發展取得新突破。治理污染、保護環境,事關人民群眾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必須強力推進,下決心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雙贏之路。
重拳治理大氣霧霾和水污染。今年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別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繼續下降。著力抓好減少燃煤排放和機動車排放。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進以電代煤、以氣代煤。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加快淘汰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燃煤鍋爐。增加天然氣供應,完善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發展扶持政策,提高清潔能源比重。鼓勵秸稈資源化利用,減少直接焚燒。全面推廣車用燃油國五標准,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380萬輛。在重點區域實行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全面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改造,加強農業面源污染和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加大工業污染源治理力度,對排污企業全面實行在線監測。強化環境保護督察。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必須嚴格執行,對超排偷排者必須嚴厲打擊,對姑息縱容者必須嚴肅追究。
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擴大綠色環保標准覆蓋面。支持推廣節能環保先進技術裝備,廣泛開展合同能源管理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加大建築節能改造力度,加快傳統製造業綠色改造。開展全民節能、節水行動,推進垃圾分類處理,健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路,把節能環保產業培育成我國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
加強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實行新一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推進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試點,實施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繼續治理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每一個社會成員都要自覺行動起來,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
(七)切實保障改善民生,加強社會建設。為政之道,民生為本。我們要念之再三、銘之肺腑,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財政收入增長雖放緩,但該給群眾辦的實事一件也不能少。
著力擴大就業創業。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今年高校畢業生將高達765萬人,要落實好就業促進計劃和創業引領計劃,促進多渠道就業創業。用好失業保險基金結余,增加穩就業資金規模,做好企業下崗職工再就業工作,對城鎮就業困難人員提供托底幫扶。完成2100萬人次以上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培訓任務。加強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扶持。切實做好退役軍人安置和就業創業服務工作。
發展更高質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教育承載著國家的未來、人民的期盼。公共教育投入要加大向中西部和邊遠、貧困地區傾斜力度。統一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善薄弱學校和寄宿制學校辦學條件。鼓勵普惠性幼兒園發展。辦好特殊教育。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分類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對貧困家庭學生率先免除普通高中學雜費。落實提高鄉村教師待遇政策。加快推進遠程教育,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提升高校教學水平和創新能力,推動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繼續擴大重點高校面向貧困地區農村招生規模,落實和完善農民工隨遷子女在當地就學和升學考試政策。支持和規范民辦教育發展。從家庭到學校、從政府到社會,都要為孩子們的安全健康、成長成才擔起責任,共同托起明天的希望。
協調推進醫療、醫保、醫葯聯動改革。健康是幸福之基。今年要實現大病保險全覆蓋,政府加大投入,讓更多大病患者減輕負擔。中央財政安排城鄉醫療救助補助資金160億元,增長9.6%。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財政補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加快推進基本醫保全國聯網和異地就醫結算。擴大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范圍,協同推進醫療服務價格、葯品流通等改革。深化葯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加快培養全科醫生、兒科醫生。在70%左右的地市開展分級診療試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財政補助從人均40元提高到45元,促進醫療資源向基層和農村流動。鼓勵社會辦醫。發展中醫葯、民族醫葯事業。建立健全符合醫療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保護和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完善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配套政策。為了人民健康,要加快健全統一權威的食品葯品安全監管體制,嚴守從農田到餐桌、從實驗室到醫院的每一道防線,讓人民群眾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織密織牢社會保障安全網。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准。各地要切實負起責任,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制定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辦法。開展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推進多種形式的醫養結合。落實臨時救助、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等制度。城鄉低保人均補助標准分別提高5%和8%。加快健全城鄉社會救助體系,使困難群眾遇急有助、遇困有幫,讓社會充滿關愛和溫暖。
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用中國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發展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檔案等事業。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倡導全民閱讀,普及科學知識,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促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培育健康網路文化。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引導公共文化資源向城鄉基層傾斜,推動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推進數字廣播電視戶戶通。做好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籌辦工作,形成全民健身新時尚。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推進城鄉社區建設,促進基層民主協商。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參與社會治理。加快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改革,依法規范發展社會組織,支持專業社會工作、志願服務和慈善事業發展。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切實保障婦女、兒童、殘疾人權益,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人的關愛服務。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做好法律援助和社區矯正工作。完善國家網路安全保障體系。創新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制,以信息化為支撐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依法懲治違法犯罪行為,嚴厲打擊暴力恐怖活動,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改進信訪、人民調解工作,有效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平安祥和。
生命高於一切,安全重於泰山。必須堅持不懈抓好安全生產和公共安全,加強安全基礎設施和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健全監測預警應急機制,提高氣象服務水平,做好地震、測繪、地質等工作。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管理制度和考核機制,實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嚴格監管執法,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八)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務水平。重任千鈞惟擔當。面對異常艱巨復雜的改革發展任務,各級政府要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使命扛在肩上,把萬家憂樂放在心頭,建設人民滿意的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I. 什麼是2016年全國旅遊工作會議

1月29日-30日,2016年全國旅遊工作會議在海口召開。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15年全國旅遊工作,分析當前國際國內旅遊發展形勢,謀劃「十三五」旅遊發展思路,安排2016年旅遊工作。\r\n 會議提出2016年旅遊業發展預期目標:國內旅遊43.8億人次,增長9.5%;旅遊入出境2.63億人次,增長5%,其中入境1.37億人次,增長2.5%;出境1.26億人次,增長8%。國內旅遊收入3.8萬億元,增長11%;國際旅遊收入1210億美元,增長6.5%;旅遊總收入4.55萬億元,增長10%。旅遊投資達到1.2萬億元,同比增長20%。旅遊直接就業2816萬人,直接和間接就業合計7943萬人,佔全國就業人口的10.23%。

J. 休閑綠皮書哪一年指出旅遊作為城鄉居民的休閑方式

休閑綠皮書哪一年指出旅遊作為城鄉居民的休閑方式?休閑綠皮書的話,是在2016年推出的旅遊,作為城鄉居民的市場方式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