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懷葯文化旅遊資源
Ⅰ 焦作市的旅遊資源及開發和利用
焦作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數千年歷史文化的積淀,造就了這里豐富而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現已開發建成雲台山國家級風景區,青天河、神農山、青龍峽省級風景區和峰林峽、青龍峽、月山寺市級風景名勝區,以及中央電視台焦作影視城、龍源湖樂園等現代休閑娛樂場所。由雲台山、青龍峽、峰林峽、神農山、青天河五大園區組成的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世界首批28個世界地質公園之一;歷史積蘊豐厚,擁有府城遺址、嘉應觀等6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焦作市進入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行列,焦作山水品牌開始在全國叫響,目前已成為一個全國新興的旅遊熱點城市,雲台山景區已連續六個黃金周占據全省景區遊客人數、門票收入雙第一的龍頭地位,2004年「五一」黃金周,雲台山景區在國家監測的99個重點景區中,又取得了遊客人數第8、門票收入第5的良好佳績。2006年全年全市共接待海內外遊客950.35萬人,比上年增長18.0%,其中,接待國際遊客9.00萬人,增長30.9%;接待國內遊客941.35萬人,增長17.9%。旅遊總收入73.97億元,增長54.9%。全市共有A級旅遊景區6處,其中4A級以上景區3處。擁有星級酒店19家,旅行社92家。
Ⅱ 焦作市有哪些代表性的生物旅遊資源
以雲台山、青龍峽、青天河、神農山、峰林峽等五大景區,以陳家溝、嘉應觀、焦作影視城、龍源湖公園、森林公園、朱載堉紀念館、韓愈陵園、丹河峽谷、順澗湖(古周城)等十大景點組成的「焦作山水」自然風光秀。
Ⅲ 幫忙翻譯成英語,謝謝!
焦作是一個旅遊資源非常豐富的城市。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稱號。一是名山。太行山在焦作分布著1000多處景點,山水相依,雄中含秀,春賞山花、夏看山水、秋觀紅葉、冬覽冰掛。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聞名遐邇。二是名拳。焦作是陳氏太極拳的發祥地。三是名葯。焦作是懷地黃、懷山葯、懷菊花、懷牛膝的原產地,「四大懷葯」以葯材地道、療效神奇成為中醫葯文化的瑰寶。
(1)
Jiaozuo is a very rich tourism resources of the city. Won the "China Excellent Tourism City", "National Garden City". One mountain. Taihang Mountains in Jiaozuo distributed 1000 many attractions, mountains and rivers, the male containing show, spring flowers tours, summer look at landscape, autumn concept leaves, winter browse ice hanging. Yuntaishan World Geopark famous. Two is the name of boxing. Jiaozuo is the birthplace of Chen Taijiquan. Third-name drugs. Jiaozuo is Rehmannia, Chinese yam, Huai chrysanthemum, Achyranthes origin, "four pregnant drug" to authentic ingredients, efficacy magical as a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treasures.
(2)
Jiaozuo is a city of very rich tourism resources. Was awarded "China top tourist city", "national Garden City" and so on. Is a mountains. Taihang mountains in jiaozuo distribution of more than 1000 various attractions, landscape-dependent, males in the show, spring and enjoy the view of mountain flowers, summer landscape, autumn leaves, Winter Tour binggua. Yuntaishan world geopark is known. Second is the fist. Jiaozuo is the birthplace of Chen taijiquan. Third, the drug. Jiaozuo is area, and dioscorea, chrysanthemum, 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 by country of origin, "four drug" medicines authentic culture of Chinese medicine, effects of magic treasure.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Ⅳ 焦作導游 來份焦作四大懷葯的導游詞
你幹嘛用?自己網上搜搜不就知道了
Ⅳ 懷山葯的現在發展狀況
當前,焦作市政府、商家、科技人士在懷葯新產品開發方面,重視和投入的力度正逐步加大,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懷葯開放前景廣闊,焦作市政府為了開發祖國傳統「懷葯」資源,使懷山葯這一中國國粹發揚光大,弘揚祖國中葯文化,推動醫葯產業和我國支柱產業發展,提高我國道地中葯材在國際中草葯市場的競爭力,已成立了領導小組,提出了「懷葯」發展規劃設想,在不久的將來,「四大懷葯」將成為焦作的支柱產業發揚廣大,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Ⅵ 河南焦作特產三絕四寶有哪些
三絕是指:
懷府鬧湯驢肉,相傳乾隆皇帝南巡過懷慶,品嘗了懷慶府驢肉,連聲叫好。懷府鬧湯驢肉為中原一絕,焦作特產。
五里源松花蛋,河南省修武縣五里源松花蛋,自元末明初已數百年的歷史,曾為歷代皇家之貢品,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
武陟油茶,武陟油茶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點,屬於豫菜系。因產自河南省武陟縣而得名。秦朝稱甘繆膏湯,漢稱膏湯積殼茶,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特產,土貢食品。
(6)焦作市懷葯文化旅遊資源擴展閱讀:
焦作市位於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與山西晉城市接壤,南臨滔滔黃河,與鄭州市、洛陽市隔河相望,東臨新鄉市,西臨濟源。
焦作古稱山陽、懷州,是華夏民族早期活動的中心區域之一,現存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是司馬懿、韓愈、李商隱、朱載堉、許衡及竹林七賢山濤、向秀等歷史文化名人故里。[1]
焦作是中國太極拳發源地。擁有雲台山、神農山、青天河等3個5A級景區,CCTV焦作影視城、圓融無礙禪寺等3個4A景區,韓愈陵園、群英湖、穆家寨生態農業觀光園、蒙牛乳業工業旅遊區4個3A景區,朱載堉紀念館1個2A景區。
2006年2月,聯合國世界旅遊評估中心授予焦作旅遊「世界傑出旅遊服務品牌」榮譽,是中國首獲此殊榮的城市。2008年3月,焦作被確定為全國首批資源枯竭型城市(煤炭類)。
2012年,焦作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確定為建設中原經濟區經濟轉型示範市,被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大公報》及全球23家駐港領事館聯合授予「中國最具海外影響力城市」榮譽稱號。2013年,焦作成為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成員城市。 香港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將河南焦作列為「中國十大創新城市」之一。
參考資料:焦作-網路
Ⅶ 想知道: 焦作市 沁陽歷史文化資源 在哪
歷史文化資源
沁陽,古稱覃懷,河內。歷代為州、郡、路、府治,豫西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89年7月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沁陽為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2006年,國家民政部公布沁陽為千年古縣。悠久的歷史,積淀了厚重的歷史文化和星羅棋布的人文景觀,全市現有天寧寺三聖塔、朱載堉墓、沁陽北大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圪壋坡遺址、邘國故城、窄澗谷太平寺摩崖造像、古羊腸坂、邘邰靜應廟、沙灘園龍王廟、葯王廟木排樓、曹謹墓、太平天國北伐軍圍攻懷慶府指揮部舊址、神農山古建群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4處,野王古城、鄧禹冢、李商隱墓、何瑭墓、韓文公祠、神仙洞遺址、九渡寨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87處。另有文物景點100多處。1979年以三聖塔為依託,在天寧寺原址上建立了沁陽縣文物保護中心。1984年成立了沁陽縣博物館,1991年,又成立了朱載堉紀念館,使之成為展示沁陽歷史文化,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
懷慶府:沁陽自古以來一直是豫西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素有「覃懷之城」、「河朔名邦」的美譽,秦統一後,沁陽為河內郡,北魏以來置懷州,元代改為懷慶路,明代設懷慶府,轄河內、濟源、孟縣、溫縣、修武、武陟六縣,府衙設在河內縣(今沁陽)。清代增轄原武、陽武,擴為八縣。原懷慶府老城城,商鋪林立,經濟繁榮;文廟書院,星羅棋布,文化底蘊濃郁。在城市建築布局上,懷慶府城集防禦、交通、水系、人居為一體,形成了「一水穿懷,湖塘相連,四門不照,府縣分列」的特點,尤其市懷慶老城的水系布置,及具其科學性,號稱「北方水城」。懷慶府城牆,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被逐步拆除,現僅存東北角一段。懷慶府衙位於老城中心,解放後改建為電影院。縣衙、文廟、察院等僅存遺址。現老城區內仍存天寧寺三聖塔、清真寺、韓文公祠、葯王廟木牌樓等遺跡。
沁陽市博物館簡介:沁陽市博物館是一座地方綜合性博物館。1979年在原天寧寺舊址上成立沁陽第一個文物保護中心——文物保護管理委員會。1984年11月在有館址、有人員、館藏文物豐富的情況下經省文物局批准成立沁陽博物館。天寧寺始建於隋代,時名長壽寺,唐武後時易名大雲寺,金代又易名為天寧寺。沁陽市博物館現有面積106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是河南省旅遊景點之一,國家級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流散文物管理方面,曾受到文化部的表彰,並摸索總結出一套成功經驗,在全國中小城市進行推廣,二十多年來多次被評為省市文物系統先進集體。
沁陽市博物館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天寧寺三聖塔為主題,前有雕梁畫棟的仿宋式山門,後有大雄寶殿之台基,兩側為仿古建築的展廳和辦公用房,院內碑碣林立,錯落有致,環境優雅,景色宜人。館中設苑是博物館的一大特色,石苑內玉泉翠蔚,魚躍荷池,垂柳依依,小橋流水,中有古建與園林相結合的樓台亭謝,圍建150米的長廊內陳列著歷代石刻照像200多件。其內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歷代石刻藝術品;第二部分為書法藝術品,這里主要展示兩套法帖,第一套為明清之際著名的書法家王鐸所書的《延香館貼》,第二套為康熙皇帝所書的《點翰堂御書法帖》;第三部分為歷代墓誌銘,陳列著魏至民國墓誌銘80餘方,內容涉及人文、地理、邊關等重要文史資料。這些石刻展品,其中許多都是國內比較珍貴的精品和孤品。琳琅滿目的石刻文物,上自漢魏,下迄明清,各以其寶貴的史料價值、卓越的藝術造型和精湛的書法技藝為國內外學者、藝術家和廣大書法愛好者所珍視。沁陽市博物館現以《河內石苑》、《沁陽革命史跡》、《唐代大詩人李商隱》為基本陳列,同時經常舉辦接待各類中心展覽和臨時展覽,為我市兩大文明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朱載堉紀念館:朱載堉紀念館位於市區北寺街中段,原為明鄭藩樂府舊址,佔地一千一百平方米。1991年將此辟為「朱載堉紀念館」,原全國音協名譽主席呂驥先生題寫館名。國家AA級景點。嚴濟慈、王任重、盧嘉錫、周巍峙、李鐸、柳倩等書題匾額楹聯。館內設四個展廳,以文、圖、物、雕塑相結合的形式,集中展現朱載堉家世、生平、學術成就及在國內外的影響等幾個方面的內容。開館以來,來自世界十多個國家的專家、學者和賓客光臨沁陽參觀館內陳列,是展示沁陽歷史名人文化的重要場所。
天寧寺三聖塔:天寧寺三聖塔創建於金大定十一年(公元1171年),整體外觀仿唐,是一座十三級疊澀密檐式磚塔,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高32.76米,平面呈方形,每層高度與寬度逐級遞減收斂,呈優美的拋物線形。內部結構又似宋代作法,把迴廊走道、豎井、壁龕、心室、拱券、攢頂等各種工藝巧妙結合,融為一體,使其造型美觀、體量平衡、加大整體鋼性,三者達到完美統一,為河南金代塔中形體最大、保存狀況最好、石刻藝術資料及塔銘題記最豐富的一座,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
朱載堉墓:朱載堉(1536-1611年),字伯勤,號句曲山人,明懷慶府河內縣(今沁陽市)人。傑出的科學與藝術巨星,世界歷史文化名人。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鄭藩第六代世子。他一生自甘淡泊,七次上疏辭爵讓國,潛心致力於音律、歷算的研究,在廣泛的科學、藝術及其交叉學科領域里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世界科技史上為我國奪得多項世界第一。其最傑出的成就是在世界律學史上首創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論和計算。而且在音樂、舞學、天文、歷法、數學、物理、計量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集大成著有《樂律全書》等十多部著作。卒謚「端清」,享年76歲,葬於九峰山之原。
朱載堉墓座落在九峰山南麓的三級台地上,南向。墓區平面呈「甲」字形,佔地六千多平方米。神道長120米,兩側松柏簇擁。墓冢為園形,冢前樹「朱載堉之墓」碑刻一通。冢區圍牆環抱,圍牆兩壁上鑲嵌著名人名家的題詞。
沁陽北大寺: 沁陽北大寺位於沁陽市老城區西北部,創建於元至正年間,明嘉靖四十年重建,清代增建。現存廈、殿、廳、堂與附屬房屋八十餘間,佔地三千一百多平方米。主體建築呈軸對稱布局,三進三段,內存明清碑刻十餘通。軸線建築自前而後體量與高度逐漸增加,分別以孔雀藍、綠、黃三彩琉璃瓦件飾頂。廈殿設門二道,前置柵欄門,中設棋盤門。過庭為單檐懸山頂,兩山半穿斗梁架間飾以壁畫。過庭之後為禮拜殿,由客廳、前後兩重拜殿及窯殿組成,其建築間均有泄水牽搭,構成一體,縱深達36米。客廳為卷棚歇山頂。拜殿由兩座建築組成。前殿為單檐歇山頂,後殿為單檐懸山頂,五彩重昂斗拱,拱眼壁飾以壁畫,殿內梁、檁、柱、枋用材碩大,雕梁畫棟,瀝粉貼金,富麗堂皇。窯殿(主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殿內三室頂部分砌三個穹隆頂。殿頂為亭塔式與樓閣式相結合,飾以琉璃件十字脊,獸吻達七十多個,檐下鑲嵌琉璃枋、拱及垂蓮柱,色彩繽紛,玲瓏多姿,巍巍壯觀。為我國伊斯蘭古建築的精華之作,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
沁陽葯王廟木牌樓:位於沁陽市老城區東北隅的合作街葯王廟內。碑載:「廟創於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初峻於嘉慶十三年(1808年)。後增修四聖殿、對庭、瀟灑閣、東禪院。葯王廟建成後,成為各方葯商祭拜葯王、洽談懷葯貿易的中心。現僅存木牌樓和東西對庭。
葯王廟木牌樓建於清嘉慶六年(1801年),屹立於長10.5米、寬3.2米的台基上,為四柱三間牌樓式建築。四根立柱一字形排列,每根立柱前後均有抱鼓石,正背兩面的枋額華板均為透雕木刻。木刻內容有人物故事、錦禽花卉、祥龍瑞獸等。主題畫面飾以貼金裝飾,富麗堂皇,形成一條自然完美的藝術畫廊,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在枋額雕飾上,正面鳳在上、龍在下,背面龍在上、鳳在下,有其一定的社會意義。尤其是該牌樓吸收石枋的優點與古建築頂飾相結合,更吸取前代牌樓的精華,使之風格一新,是不可多得的古建精品。
古羊腸坂:古羊腸坂位於沁陽市北25公里的常平鄉常平村北碗子城山間,古為京洛孔道,豫晉交通之咽喉。該坂道因其在山間崎嶇纏繞,形似羊腸故名,現存古坂道長900多米,唐代山頂平地築小城,後稱為"碗子城關"。
羊腸坂地勢險要,戰略位置極為重要,為兵家必爭之地。坂道周代已有。春秋時為趙國重要的通道,孔子北說趙國曾過此地。戰國時,秦將白起率軍克羊腸攻趙,取得了長平之戰的勝利。魏武帝曹操北征高幹,在此寫下了著名詩篇《苦寒行》。以後歷代均在此築城設卡。抗戰期間,這里是國民黨四十軍常平阻擊戰的重要戰場。現存關卡、石寨牆、碗子城、孟良寨、古羊腸坂石刻等遺跡多處。
曹謹墓:曹謹墓位於河南省沁陽市城區南關村東。座北面南,墓區南北長80米,東西闊15米,神道兩側原有石馬、石羊、石望柱各一對,前部有石牌坊等石刻文物,文革中遭到破壞,1999年修復。
曹謹是我國近代史上一位傑出的歷史人物,他一生為官三十多年,慈惠善政,勤廉為民,"所至民親,既去民思"。尤其是他在台灣鳳山、淡水的八年中,挖渠圳修水利,使鳳山"收谷倍增,民樂厥業";捕海盜平械鬥,使"淡北七百里得安堵";抵外侮抗英夷,捍衛了民族的尊嚴和祖國領土的完整;興文化辦教育,使當地"文風日盛,人才驟增",深得台灣同胞的愛戴,被稱為"寶島禹王",奉若神靈,春秋祭奠。道光二十九年因病逝世,咸豐二年歸葬於此。修復後的曹謹墓,松柏成蔭,花草成園,已成為對廣大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台灣同胞常來舉行盛大祭拜活動的場所。
李商隱墓:李商隱墓位於沁陽市區東1.5公里沁河南岸的覃懷辦事處廟後村南。1987年1月7日沁陽縣人民政府公布李商隱墓為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李商隱(813-858年),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唐懷州河內縣(今沁陽)人。開成二年(837年)進士,累官東川節度使判官、檢校工部員外郎。因受牛李兩黨黨爭的影響,一生輾轉在官僚幕府,政治上終不得志。李商隱自幼聰穎,刻苦攻詩,時與溫庭筠齊名。其詩律絕優工,富於文采,長於抒情,含辭典麗,為我國古代十大著名詩人之一。著有《李義山詩集》《樊南文集》。
按李商隱墓園規劃,東西寬76米,南北進深242米,總面積1.84萬平方米。設計為四個區,分別是門前廣場、陳列接待區、詩碑大觀園、墓冢區。2001年對墓冢區的整修工程已經結束。整修後的墓冢區四周砌圍牆,墓冢平面呈方形,邊長九米,周圍以青石砌築平台,台上築盝頂形封丘,冢前樹碑一通,碑首雕作盤龍,碑身正面正中篆書"唐故李商隱之墓",碑陰上部刻李商隱生平簡介,下部刻清康熙32年《河內縣志》古跡圖。墓冢四周鋪設方磚,並植松柏綠化。
邘國故城:邘國故城位於沁陽市西北15公里西萬鎮邘邰村東南。北依太行屏障,南瞰沁河平原,地勢北高南低。邘國是商代鄂侯封地。西周時,鄂侯南遷,周武王封次子邘術於此。故《史記》徐廣註:"鄂――作邘"。《水經注》載:"其(邘)水南流,經邘城西,故邘國也。城南有邘台。……京相璠日,今野王西北三十里有故邘城,台是也。"現從地面上僅能看到其北城牆及東城牆一段,其餘城垣均夷為平地。古邘城西北角有一高台,面積約1300餘平方米,高9米,相傳姜子牙曾在此釣魚,故曰"釣魚台"。
在邘國故城西北還有一小城,清代復修,原設門,皆以磚石拱券,門額有石刻,東曰"迎旭",南曰"古邘城"。因近年村建城大部分被拆除。從僅殘存的城牆看,夯土層為戰國時期,可能是戰國時期古邘國的衛星城或為統治階級單獨居住的地方。加強對邘國故城的保護,為研究古代城址及邘姓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郗城遺址:郗城遺址位於沁陽市區西南13公里柏香鎮賀村西北。郗城始建於西周,沿用至漢代。據《水經注》記載:「濟水又東南,逕絺(郗)城北」。郗城在築城時因地制宜,東北角一段臨瀦龍河(濟水)依水而建。經調查,城址平面呈不規則七邊形,總面積約10萬余平方米。原城牆寬14-16米,高2-5米不等,現僅存西北角一段,其它城牆深埋於地面之下。該城設東、西兩個城門,且不對稱。因未勘探發掘,城中建築布局不詳。但採集遺物豐富,且時代跨度較大,包含有龍山、商、周、春秋、戰國、漢代等時期的文化遺物、遺存。郗城為周代豫西北著名的「十六邑」之一,而且延續時間長,它不僅對研究西周及春秋戰國時期的政治、經濟及歷史文化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而且為古代城址考古和郗姓起源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碗子城:碗子城與羊腸坂位於常平鄉常平村北宛子山間。山腰一台地畝許,春秋戰國間築城,因城池僅30多平方米,故名碗子城。羊腸坂盤旋在太行山間,南起邘國故城,北接壺關,相傳該坂道為帝堯時所開,現存古坂道長800多米。此段有古碗子城、關卡、兵站、城堡、烽火台等古代軍事設施建築、遺址九處。碗子城是古坂道上的重要城堡、太行徑咽喉要地。秦昭王四十七年(前260年),秦兵搶奪此城,發動「長平之戰」。漢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在河內募兵屯田一年後,北上太行山進擊叛將高幹,面對此城以及感受軍旅生活的艱辛,歌吟羊腸坂,寫下《苦寒行》。唐會昌三年(843年),李德裕派兵征討叛藩劉稹,奪取此城。秦至近代,古羊腸坂及碗子城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野王古城:野王古城,始建於西周,秦王政六年(公元前241年)為衛國都邑。北魏至清末,歷為郡、州、路、府的署地。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重修。明、清兩代均有增築。城周長九里一百四十八步,高四丈,寬三丈三尺。護城河寬五丈,深二丈五尺。城牆外用磚砌,設四門樓,城牆上建角樓、炮台與垛隍。民國17年改四門額:東「朝曦」為「中山」,西「萬成」為「自由」,南「朔南」為「平等」,北「拱極」為「共和」。解放後,城牆逐漸被毀。現殘存的城西北與東北角城牆為元代重築。東北角段從原城關鎮塑料廠起,東南到雜免營,全長485米,寬2--14.8米不等。
野王古城是「千年古縣」傳承的重要載體,是沁陽悠久歷史文化的見證,它對研究豫西北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
沁園遺址:沁園位於府城東北沁水北岸,金時為官僚宴遊之地。今名北金村,原有《沁園圖刻石》,後移至城角禹王閣。閣廢石軼。據《後漢書》,漢明帝把女兒封在野王(今沁陽),為沁水公主。他為女兒在沁水之陽修建的庄園名叫「沁園」。後來庄園被外戚竇憲倚勢強奪,有人寫詩以詠其事,名其調為「沁園春」。今沁陽市北金村是「沁園春」詞牌的發源地。元耶律楚材在《過沁園有感》中寫:「昔日曾游沁園春,今日重來跡已陳,水外無心修竹古,雪中含恨瘦梅新。垣頹月榭經兵火,草沒詩碑覆劫塵,羞對覃懷昔時月,多情依舊照行人」。
Ⅷ 焦作有什麼特產呢
四大懷葯:是明清時期貴為宮廷貢品。分別是懷地黃、懷牛膝、懷山葯和懷菊花。「四大懷葯」通過東南亞國際市場行銷世界各地,久負盛名,國外稱之為「懷參」,和「人參」等相提並論,可見其被珍視程度。特別是懷山葯,日本、歐美各國稱為「華」葯,以高級滋補品和饋贈品譽滿全球。
(8)焦作市懷葯文化旅遊資源擴展閱讀
焦作市位於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與山西晉城市接壤,南臨滔滔黃河,與鄭州市、洛陽市隔河相望,東臨新鄉市,西臨濟源。
焦作古稱山陽、懷州,是華夏民族早期活動的中心區域之一,現存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是司馬懿、韓愈、李商隱、朱載堉、許衡及竹林七賢山濤、向秀等歷史文化名人故里。
焦作市有回、滿、壯、土家等32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73106人,佔全市總人口的2.01%,回族約佔少數民族人口的99.1%。全市共有43個少數民族聚居村和雜居村,少數民族人口千人以上的鄉鎮(辦事處)17個,萬人以上的縣市區3個。
Ⅸ 焦作市的基本情況和旅遊業的發展現狀
歷史上在國內外享有盛名的煤城焦作,位於河南省西北部,北倚太行與山西接壤,南臨黃河與鄭州、洛陽相望。現轄11個縣(市)區,總面積407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30萬。焦作是華夏民族早期活動的中心區域之一。這里有雲台山、青天河、神農壇等國家、省級風景名勝區。焦作山水兼有泰山之雄、華山之險、黃山之奇、峨嵋之秀、青城之幽。這里是享譽世界的陳氏太極拳的發祥地,也是司馬懿、韓愈、李商隱、許衡、朱載堉等歷史名人的故里。 焦作市是一座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機械、輕紡和食品業為主,綜合發展的新興工業城市。鐵路、公路四通八達,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礦藏資源十分豐富。「南水北調」和「西氣東輸」兩個國家大型工程均經過焦作。這里是全國著名的糧食高產區,享譽海外的「四大懷葯」即產於此。出口產品主要有糧油、食品、服裝、化工、瓷器、機械等200多個品種,遠銷美國、加拿大、日本、德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焦作市作為全國能源基地、重化工基地、鋁工業基地、農副產品創匯基地,已成為我國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城市。「十五」期間,焦作將突出結構調整這條主線,調優第一產業,調強第二產業,調大第三產業,打造焦作山水旅遊品牌,建成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