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道德
❶ 旅遊人員職業道德的內容是什麼
職業道德,是人們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導游這一職業內的道德容,是隨著旅遊業的發展變化而形成和發展的。人們在長期的旅遊實踐活動中概括、總結、提練出許多調節導游活動中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准則,如「顧客至上,服務第一」,「誠實無欺、信譽至上」,「微笑服務」等
❷ 何謂旅遊職業道德精神
旅遊職業道德精神,那就是在旅遊過程當中所應該追尋的旅遊,當旅遊的准則不不違背旅遊的相關要求,遵守旅行過程當中的每一項規定,不亂塗亂畫不不不,毀壞文物
❸ 旅遊中存在哪些道德問題
孔家店之興衰 「孔家店」作為一種比喻,是指儒家的是思想體系。在獨尊儒術的封建時代,「經營」儒家思想的店堂,主要有三套系統:一是太學或稱國學系統,二是書院系統,三是孔廟系統。他們的存亡,是「孔家店」興衰的標志。國學的興盛 據儒者說,孔子以前,是學在官府。而且三代時,學校完備,教育成效卓著;人們都循禮守法,幾乎無人犯罪。只是周末世衰,才出現了孔子等私人講學。 漢代以後,國家的學校屢有變遷,學生數目也時多時少。大約單是國家辦學不能滿足需要,晉代的官員就已經在地方興辦學校。大將謝石、儒者曹思文都建議在郡縣辦學,但未及實行。北魏時期,由朝廷下令,在地方興辦學校。將郡分為大、次、中、小四等,其學生名額依次為一百、八十、六十、四十。覆蓋全國的儒學教育系統全面建立起來。經過隋唐宋明,這一系統發展得更加完備。不僅府、州、縣有學,駐軍的衛所也建學,里社也建學。《明史·選舉志》描述明代學校教育的盛況說: 無地而不設之學,無人而不納之教。庠聲序音,重規疊矩,無間於下邑荒徼,山陬海涯。此明代學校之盛,唐宋以來所不及也。 唐代國學中,最多時有八千人,周邊國家,都有弟子到長安求學。其盛況被認為是「古昔未之有」(《舊唐書·儒學傳》)。而明代的儒學,又為唐宋所不及。據《明史·選舉志》統計,學校僅教官就四千二百人,學生數量則難以統計。 清代儒學,基本上沿襲明制。由於人口增多,其盛況就更過以往。書院的興盛 私人講學之風至少開始於孔子或者孔子時代,漢代在太學極盛時期,私人講學之風也極盛。正史所載,私人所收學生,動輒也有千人甚至二三千人之多。此後的隋唐宋明時期,私人講學之風也長盛不衰。 然而書院之設,卻不由私人而來。據筆者所查,正史所載,「書院」最早為唐玄宗所建,本是整理書籍的機構,並且是建在宮中,後來才演變為講學的場所。其後書院也大多由國家官員興辦,書院的經費也大多由國家承擔。所以是國學之旁的、國家的教育機構。 宋代書院已很興盛,著名的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至今仍然名聞遐邇。到了明代,所謂「嘉隆之間,書院遍天下」(《清史稿·儒林一》)。由於書院成為政治斗爭的重要舞台,曾遭到當時執政者魏忠賢之流的禁毀。其中尤以首善書院和東林書院被毀事件震動巨大。 清朝初年,在廣建學校的同時,書院也得到了恢復。「各省書院之設,輔學校所不及。初於省會設之。世祖頒給帑金,風勵天下。厥後府、州、縣次第建立。」作為國家興辦的第二教育系統,在為國家育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儒學浸衰,教官不舉其職,所賴以造士者,獨在書院。」(《清史稿·選舉一》)此處所論或許有所誇大,但書院對於清代教育起了很大作用,則沒有異議。 學校也好,書院也好,是國家設置的。獨尊儒術的國家,也就是學校和書院的主宰,或者說,是孔家店的經營者和掌門人。但是後來,經營者自己感到,這個店無法開下去了。國學和書院的倒閉 鴉片戰爭之後,師夷制夷之策深入人心。先是購買洋槍洋炮,後來就是辦洋務,包括開辦學堂。學堂起初數量少,規模也不大,不足以和原來的學校、書院抗衡。但是時勢迫使人們改變著自己的主張: 自甲午一役,喪師辱國,列強群起。攘奪權利,國勢益岌岌。朝野志士,恍然於向者變法之不得其本,侍郎李端棻、主事康有為等,均條議推廣學堂。(《清史稿·選舉二》) 1898年,戊戌變法開始,光緒皇帝下令各直省督撫,「將各省府廳州縣大小書院,一律改為兼習中西學之學校」,「各書院經費,盡數提作學堂經費」(同上)。書院作為舊教育制度的重要基地,首先遭到了廢棄。 戊戌變法失敗了,這道命令的實行情況當不是很妙。但是,此後中華民族面臨的,是更大的災難:「未及,八月政變。由舊黨把持朝局,卒釀成庚子之禍。」這時候,鎮壓了變法而「把持朝局」的「舊黨」自己要變法了。首先是袁世凱,要求恢復新式學校。此後就是「兩宮回鑾。以創痛巨深,力求改革」(《清史稿·選舉二》)。是所謂「庚子之禍」,使那些「舊黨」也感到了深切的「創痛」。於是「回鑾」之初,就下令「切實舉辦」那被他們毀掉的、以京師大學堂為代表的新式學校。 然而數年之間,新式學堂的興辦並不順利,不少人在觀望。這時,孔家店的經營者意識到,新學堂的興辦不順,是因為孔家店的存在。1905年,袁世凱、張之洞聯合上書: 科舉一時日不停,士人有僥幸得第之心……民間相率觀望……如再遲十年甫停科舉,學堂有遷延之勢,人才非急切可求。必須二十餘年後,始得多士之用。(《清史稿·選舉二》) 國家的危機,日甚一日。為了迅速造就人才,他們建議「宸衷獨斷,立罷科舉」。第二年,即1906年(丙午年),朝廷下詔,「停止各省鄉、會試及歲科試。……於是沿襲千餘年之科舉制度,根本剗除」。 由於科舉不再是進身之階,儒家的經史也就無人問津,原來的國學也就和科舉同時被廢了: 三十一年,監臣奏於南學添設科學,未幾,裁國子監,並設學部。……而太學遂與科舉並廢雲。(《清史稿·選舉一》) 《清史稿》的作者認為,這是一個「大關鍵」: 嗣後學校日漸推廣,學術思想因之變遷,此其大關鍵也。(《清史稿·選舉二》) 書院和國學倒閉之後,孔家店還有孔廟一個分店,作為國家精神的象徵。與此相關,新的學堂里還要尊孔讀經,作為「立國的基礎」。然而,辛亥革命爆發了,新的共和國不祭天,也不祭孔。庄嚴神聖的天壇不久辟為人民公園,孔廟則被改成新式學校或兵營。在一段時期里,由孔教會諸公所辦的各種雜志,不斷報道孔廟被廢的消息和對此千年巨變的哀悼。他們指責新人物對孔廟「掃穴犁庭,唯恐不盡」;「毀拆聖廟」,「舉國若狂」。使孔廟「荊棘弗剪,榛莽塞途」,「至以黌舍為駐兵之地,泮水為飲馬之池」。文廟之中,「兵隊雜居,學生寄宿。甚或改作新劇團,演唱戲劇;或占為女學校,曬晾穢污。觸目傷心,令人垂涕」。出巡所見,「各縣孔廟,類皆頖壁荒涼,門庭污穢。鞠學宮為茂草,委禮器於荊榛。甚或窶乞棲遲,牧樵遊憩」(見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中國近代史資料選編》)。 當年張之洞作《勸學篇》,主張將十分之七的佛寺道觀都改作學堂;康有為變法,更要求將所有淫祀廟宇包括寺觀都改作孔廟。戊戌變法之中,這些建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貫徹。然而現在,同樣的命運又落到了孔廟頭上。孔家店的最後一座分店由於無人經營而自動倒閉了。現存幾座孔廟,不過是倖存者。而且也不再是祭祀的廟堂,而成了文物,成了旅遊的場所。反思 如果把國學、書院和孔廟分別比喻為孔家店的三個分店,則其中兩個分店是自己倒閉的,一個是遭人廢棄的,都不是別人打倒的。倒閉的原因,不僅是經營不善,而且是內容的陳舊,不能適應新的需要。儒術的功能,雖然今天可以說它是道德淵藪,思想源泉,但當時之所以要獨尊儒術,乃是要用它治國平天下;後來之所以沿襲不改,也是因為要治國平天下。佛教、道教都不行,雖然它們自己可能不那麼認為,但比較起來,還是儒術優越。然而在鴉片戰爭以後,儒術越來越不行了。它曾經有過兩千年輝煌的歷史,這輝煌永遠都是中國人的驕傲,但面臨新的世界,它不行了。國不僅不治,而且將亡;天下不僅難平,而且大亂接踵。這就像一個功績卓著的老國王,雖然有過輝煌的歷史,但現在老了,該退休了。世界上的道理不論多少,畢竟生存第一。於是經營者自己宣布破產,掌門人為中國另謀出路。 孔家店掌門人宣布破產,為中國另謀出路,也是要保住自己的生存,卻沒想到這新的出路也造成了自己的滅亡。雖然「傷往事」已於事無補,但我們還是要說,中國的歷史應該記住,當年的頑固者,並沒有頑固到底。 至於孔廟的廢棄,是那兩個分店倒閉的必然結果,早晚要發生的事情。儒術既然無人經營,要像讓人們依舊虔誠於孔廟祭祀,是不可能的。
❹ 旅遊行業基本的職業道德是什麼
一、旅遊職業道德來的基源本要求
1、愛祖國,愛人民,全心全意為遊客服務
2、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3、熱愛旅遊工作,盡心盡職
二、旅遊職業道德的內容
三、導遊人員的基本職責
1、根據旅行社與遊客簽訂的合同或約定,按照接待計劃,安排和組織遊客游覽、參觀
2、負責向遊客導游、講解,介紹中國地方文化和旅遊資源
3、配合和督促有關單位安排遊客的交通、食宿等,保護遊客的人身和財務安全
4、耐心解答遊客的問訊,協助處理旅途中遇到的問題
5、反映遊客的意見和要求,協助安排會見、座談等活動
❺ 什麼是旅遊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是人們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道德原則和規范。
旅遊職業道德是指內旅遊從業人員,在旅遊職業容活動中所遵循的、與其特定職業活動相適應的道德規范,以及形成的道德觀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質等。
而導游這一職業的道德,是隨著旅遊業的發展變化而形成和發展的。人們在長期的旅遊實踐活動中概括、總結、提練出許多調節導游活動中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准則,如「顧客至上,服務第一」,「誠實無欺、信譽至上」,「微笑服務」等。
特點就是:具有時代的進步性,崇高的目的性,高度的自覺性和廣泛的實踐性。
❻ 什麼是旅遊道德
不要隨地大小便,不要亂扔垃圾,不要破壞草木,不要高聲喧嘩,坐車記得尊老愛幼,說話要客氣。
❼ 旅遊職業道德修養包括哪些內容
一、旅遊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
1、愛祖國,愛人民,全心全意為遊客服務
2、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3、熱愛旅遊工作,盡心盡職
二、旅遊職業道德的內容
三、導遊人員的基本職責
1、根據旅行社與遊客簽訂的合同或約定,按照接待計劃,安排和組織遊客游覽、參觀
2、負責向遊客導游、講解,介紹中國地方文化和旅遊資源
3、配合和督促有關單位安排遊客的交通、食宿等,保護遊客的人身和財務安全
4、耐心解答遊客的問訊,協助處理旅途中遇到的問題
5、反映遊客的意見和要求,協助安排會見、座談等活動
❽ 旅遊從業人員應具備哪些職業道德品質
一、愛崗敬業,遵紀守法
愛崗敬業,是指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以恭敬負責的態度對待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履行崗位職責,「專心致志,以事其業」。遵紀守法,是指旅遊行業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令和有關政策,自覺遵守各種規章制度、條例、守則等職業紀律。
愛崗敬業、遵紀守法是旅遊從業人員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是提高旅遊服務質量的根本保證,是旅遊業取得社會、經濟效益的源泉。踐行這一條規范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 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克服職業偏見
2、堅守工作崗位,具有高度責任心
3、熱愛工作對象,具有職業良心
4、執行政策法規,抵制不正之風
二、熱情服務、賓客至上
熱情服務是指旅遊從業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尊重客人,主動、熱情、耐心、周到地關心客人並為他們排憂解難的態度和行為。賓客至上就是視顧客為「上帝」,把賓客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終如一的為客人著想,努力滿足他們在消費過程中正當、合理的各種需求。
熱情服務、賓客至上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美德,是旅遊行業的生存之本,發展之道,是旅遊從業人員的待客之道和應具備的基本品德。踐行這一條規范,必須做到以下兩點:
1、 樹立服務觀念
2、 樹立客人意識
3、文明禮貌服務
三、誠實守信,公私分明
誠實守信是指旅遊從業人員忠誠老實,不說謊話,不弄虛作假,遵守許下的諾言,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公私分明是指旅遊業從業人員正確處理和擺正公和私利益關系,以國家利益、集體利益為重,不貪圖個人利益,不為了個人利益損害集體、國家利益。
誠實守信、公私分明是旅遊行業經營原則的具體體現,是樹立企業形象的基礎,是創造品牌的靈魂,是旅遊從業人員應有的思想品質和行為准則,是高尚情操在職業活動中的重要體現。踐行這一條規范要做到以下兩點:
1、誠信服務
2、勇於奉獻
四、團結協作,顧全大局
團結協作是指旅遊業內部全體從業人員相互之間的團結友愛,各個工作環節和服務部門之間協同奮斗。顧全大局是旅遊從業人員的一切言論和行為都要從國家、旅遊業、企業的大局出發,要識大體,顧大局,從而保證大局不受損害。
團結協作,顧全大局是生產社會化的客觀要求,是建立新型人際關系的需要,是提高旅遊服務質量的重要保證。踐行這一條規范必須做到以下兩點:
1、團結互助
2、以大局為重
五、一視同仁,不卑不亢
一視同仁是指旅遊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對客人不分厚薄,一樣看待、同等對待。它要求從業人員不論客人的國籍、種族、身份、貧富等都能友好地相待,一樣地尊重他們的人格、習慣以及宗教信仰等,滿足他們的正當的服務需求;在任何客人面前不分厚薄,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關心他們的切身利益,真誠地為他們服務。不卑不亢指從業人員在工作中要維護自己的人格、國格,堅持自己的信念,要謙虛謹慎,但不要妄自菲薄,為客服務,但不低三下四,熱愛祖國,但不妄自尊大,學習先進,但不盲目崇洋。強調不卑不亢,就是要反對民族自卑感,反對金錢拜物教。
一視同仁是人道主義原則的具體體現,是旅遊業的商業性所提出的要求。不卑不亢是旅遊從業人員的國格、人格和民族尊嚴的具體體現。踐行這一條規范要做到以下幾點:
1、一視同仁
2、自尊自強
3、謙虛謹慎
❾ 旅遊者在旅遊中存在哪些道德問題
旅旅遊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是:一、愛國愛企 敬業愛崗 忠於職守。二、熱情友好 賓客至上。三、清潔端莊 文明禮貌 耐心細致 優質服務。四、一視同仁 不卑不亢 自尊自強
五、遵紀守法 公私分明 廉潔奉公。六、誠實善良 公平守信。七、團結服從 顧全大局
八、好學向上 不斷進取 鑽研業務。(記住)
旅遊職業道德規范: 是指每位旅遊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必須遵循的行為准則,也是人們評價和判斷每位旅遊從業人員職業道德行為的標准。
1996年11 月20日,國家旅遊局決定製定《關於加強旅遊行業精神文明建設的意見》,並提出了旅遊局決定一線工作人員職業道德規范:
愛國愛企 自尊自強
遵紀守法 敬業愛崗
公私分明 誠實善良
克勤克儉 賓客至上
熱情大度 清潔端莊
一視同仁 不卑不亢
耐心細致 文明禮貌
團結服從 大局不忘
優質服務 好學向上
一、愛國愛企 敬業愛崗 忠於職守
旅遊職業道德最基本的規范是:愛國愛企 敬業愛崗 忠於職守。
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是高尚的道德情感,也是旅遊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敬業愛崗、忠於職守是道德責任和道德主務的體現。敬業愛崗就是指敬重所從事的旅遊服務業和自己的本職工作。忠於職守就是指嚴格遵守職業紀律,盡職盡責,具有強烈的職業責任感和事業心。愛國愛企、敬業愛崗、忠於職守是旅遊職業道德體系中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規范。
(二)愛國愛企、敬業愛崗、忠於職守的職業要求
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具有崇高的愛國情感,正確認識旅遊業,熱愛旅遊服務工作,盡職盡責,忠於職守。
二、熱情友好 賓客至上
我國旅遊業的指導方針是「友誼為上,經濟受益」。要使這一方針在實際工作中得到體現,就必須做到旅遊職業道德中最具特色的道德規范——熱情友好,賓客至上。
(一)熱情友好,賓客至上的道德含義
熱情友好既是一種道德情感,又是一種道德行為。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是我國古代人民熱情好客的道德情感的體現。朋友,是相互信賴、相互幫助的人,實質上體現出一種友誼。熱情友好作為一種道德情感受,它是建立在旅遊從業人員對旅遊業道德義務和道德價值的認識基礎之上,在服務中傾注滿腔熱情,真誠友好地接待每一位旅遊者。
賓客至上是旅遊從業人員應盡的職業責任和道德義務
我國旅遊業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旅遊者服務」,也就是說,在旅遊職業活動中,把賓客放在首位,一切為賓客著想,一切使賓客滿意,盡力為賓客服務,所以,充分滿足賓客需要,既是服務企業一切工作的出發點,也是工作的歸宿點。
(二)熱情友好、賓客至上的職業要求
樹立「熱情友好,賓客至上」服務觀念
處理好利益關系,把賓客放在首位。賓客至上是正確處理客和我關系,時時處處把賓客放在首位,體現出一種道德責任和義務。
1、賓客是旅遊業「真正的主人」。旅遊業建立並發展的根據是有各種需求的旅遊者。從這個意義講,旅遊者付款購買旅遊產品是旅遊業的基本經濟活動。此外,旅遊者是人,是有個性的人,他們需要得到尊重,利益得到維護。把賓客放在首位這是客觀存在的,否則旅遊業不可能生存。
2、要在日常接待中,時時處處履行賓客至上,熱情友好的道德規范。要達到高水平服務就必須通過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的逐漸積累。在工作順利時,客人滿意時熱情友好;特別是在工作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在個人利益與他人、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時,更要求克制自己的情緒,顧全大局,處理好客我關系。
3、要保持良好的工作情緒和良好的心境,把旅遊者當做朋友、賓客,更應當作親人。道德情緒反映人與人的關系,影響著人們的行為。旅遊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在長時間的繁瑣的服務活動中,在遇到困難時或旅遊者投訴時,要始終保持良好的理智的情緒,做好旅遊服務工作。
三、清潔端莊 文明禮貌 耐心細致 優質服務
文明禮貌、優質服務是旅遊業最重要和最具行業特色的道德規范和業務要求。
(一)清潔端莊、文明禮貌 耐心細致 優質服務的道德含義
1、清潔端莊、文明禮貌的道德含義
清潔端莊、文明禮貌:是社會公德的基本內容和重要規范。又是旅遊業職業道德的基本規范。
禮貌:是人們在日常交往時,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物為規范。它對人們交往時的最基本的要求是誠懇、謙恭、和善、有分寸,做到待人「德誠於中,禮形於外」。
禮節: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交際場合,相互表示尊敬、祝頌、問候、致意、哀悼、慰問以及給予必要的協助和照料的慣用形式。
從交往活動的儀式看,禮儀是指在較大隆重的場合,為表示敬重和友好而舉行的規范化的程式化的儀式。
在人際交往時,特別是提供服務過程中要注重禮節、禮儀,講究文明禮貌,必須注意施禮原則:「以我為主,尊重他人」,施禮過程中,以中國的禮節、禮儀作為行為准則,在此前提下,當我們的禮節、禮儀,能表示對賓客的敬重和友好,做到尊重他人;「不卑不亢,講自尊、尊嚴,講人格、國格,做到交往的相互尊重。
2、細致耐心、優質服務的道德含義
在旅遊職業活動中,旅遊從業人員與旅遊者審間最基本的關系就是提供服務與接受服務的關系。「全心全意為旅遊者服務「是旅遊業的宗旨。
「優質服務」作為服務行業共同性的規范,是旅遊業職業義務的集中體同,是旅遊從業務人員最重要的道德義務和責任。
(二)清潔端莊、文明禮貌、細致 耐心、優質服務的職業的要求:
1、尊重他人,真誠待人是優質服務的基本求。
2、禮貌服務是真誠待客的外在表現。
3、標准化服務+個性化服務=優質服務。
(1)標准化服務是旅遊服務質量的基礎。
標準是對重復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統一規定。旅遊業服務標准化,就是對旅遊職業活動中重復性的事物和要領通過制度、發布和實施,使之達到統一,以使旅遊者獲得無差別的、同一水準的標准化服務,以獲得最佳效益的一種活動。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標准服務質量》GB/T15971—1995就是導游服務標准化服務的依據。
(2)個性化服務是使賓客滿意的服務。
個性服務是根據賓客不同的個性需求,對每一位不同的賓客提供針對性的服務即個性服務。它包括:到家服務、延伸服務、微笑服務和情感服務。
到家服務,就是根據服務程序與標准,不僅服務要到位,還要到家,即超出客人的期望值的額外服務。
延伸服務,就是根據賓客的個性需要,在滿足其服務標准需要之外,將服務內容延伸。因為對於旅遊服務企業而言,不可能應付種種需求的完備的標准;面對賓客而言,他們需要旅遊企業滿足 他各種需求,包括一些特殊需求。如有些旅遊企業組織的靈活服務、細致服務、癖好服務、意外服務、自選服務和庶務服務等就是滿足賓客的個性需要。
微笑服務,是指旅遊從業人員通過真誠歡迎的象徵。微笑是旅遊者感情的需要;是給旅遊者以親切感;微笑也是旅遊業發展的需要;微笑是旅遊從業對自已職業的價值的肯定。旅遊業的微笑服務是重要的,我們更應該倡導「素質服務」和「知識服務」,把真誠的微笑與導游員的良好素質,廣博的旅遊知識相結合,這種服務是真正的「超值服務」。
情感服務,就是指旅遊服務不僅要滿足賓客的物質需求,而且在服務過程中強調旅遊從業人員對旅遊者的情感投入,強調服務的人性化,用心、用情為賓客服務。
四、一視同仁 不卑不亢 自尊自強
一視同仁、不卑不亢、自尊自強是旅遊職來活動中,旅遊從業人員表現出的道德情感和處理客我關系時的道德行為,是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以及國格、人格的體現,是受國主義精神的具體展示,是旅遊職業道德的重要道德規范。
(一)一視同仁、不卑不亢、自尊自強的道德含義
1、自尊的道德含義
自尊是表示人們自已尊重、維護自已的尊嚴和人格的道德概念。自尊表珊的是個體或群體的自我意識,並以特定的方式指導著人們的行動。
在《導遊人員管理條例》中規定:「導遊人員進行導游活動時,其人格尊嚴應當受到尊重,其人身安全不受侵犯。導遊人員有權拒絕旅遊者提出的侮辱其人格尊嚴或違反其職業道德的不合理要求」。
自強是一種道德情感,指對自己的能力和行為所產生的信任感。
2、不卑不亢的道德含義
不卑不亢是愛國主義和國格、人格的具體體同。不卑,就是不自卑;不亢,就是不高傲。在接待旅遊者過程中,既做到尊重賓客,熱情友好、謙虛謹慎、盡到自己的職業責任,又要做到自尊自愛自信,體現出旅遊從業人員的主人翁精神。
3、一視同仁的道德含義
一視同仁是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體現。一視,就是一樣看待;同仁,就是同樣仁愛。一視同仁是要求旅遊從業人員在任何旅遊者面前不分厚薄,尊重他們的人格,維護他們的人格,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關心他們的切身利益,真誠地為他們服務,全現出職業責任感和人道主義精神。
一視同仁、不卑不亢的核心是平等。旅遊從業人中員與旅遊者之間,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強調不卑不亢,一是要反對民族自卑感,二是要反對大國沙文主義。強調一視同仁,要反對以貌取人、以消費高低取人,反對以錢多少分貴賤、厚此薄彼,要以同樣的態度和應該達到的服務水準對待任何客人,熱情友好、文明禮貌、周到細致地服務。
(二)一視同仁、不卑不亢、自尊自強的職業要求:
1、自尊自強的要求
旅遊從業人員的自尊產生於自我尊重和自信,對自身有正確的評價,對自身的價值有清醒的認識。
有自尊的旅遊工作者,必須做到自重、自愛、知信。
自重是指一個人注意自己的言而有信行,檢點自已的行為,重視自已的人格的尊嚴,是提倡和肯定的一種符合道德要求的意識和行為。
自愛是指愛惜自已的身體、人格和名譽。自愛的人要在工作和生活中,管護自己,珍惜自己的生命,熱愛生活,熱愛自己從事的事業;要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尊重自己獨立的人格,表現自重,不隨波逐流,不自輕自賤;要在社會利益同自身利益發生矛盾時,能維護整體利益,舍棄個人利益,正確處理二者關系,履行自己對社會的責任和義務;要在學習上刻苦,工作中努力認真,珍惜自已的名譽和人格,
使自身不斷完善。
自信是指堅信自已的能力和力量,自已相信自己的一種信任情感。一個有自信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充滿信心,努力學習,刻苦鑽研;工作中剛毅、頑強,勇於克服困難;在工作中有主動性積極性,使自已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對自己從事的工作有充分的信心,克服種種困難和障礙,達到理想的目標。
2、不卑不亢的要求
謙虛謹慎,但不妄自菲薄。
謙虛,是謙遜虛心,平等待人,尊重他人;謹慎,是作風嚴謹經致,工作一絲不苟、精益求精,慎重不心。
妄自菲薄,一般表為思想上不上進,精神上萎靡不振,行動上畏縮不前;甚至灰心喪氣,失去自信心和自尊心。這是過份輕視自已,缺乏實事求是科學態度,沒有自尊、自愛、自信的表現。
學習先進,但不盲目崇洋。熱愛祖國,但不妄自尊大。
3、一視同仁的要求
一視同仁集中體現在平等觀念,體現對人格和尊重。旅遊從業人員在服務中要做到「六個一樣」和「六個照顧」。
(1)旅遊服務工作中的「六個一樣」是:
高低一樣。即對高消費客人和低消費客人一樣看待,不能重「高」輕「低」。
內外一樣。即對國內客人和境外客人一樣看待。
華洋一樣。即對華人客人(包括華僑、我籍華人和港、澳、以客人)外國客人一樣看待。
東西一樣。即對東方國家(指第三世界的發展中國家)西方國家(指發達國家)客人一樣看待,不能重「西」輕「東」。
黑白一樣。即對黑種人客人和白種人客人一樣看待,不能重「白」輕「黑」。
新老一樣。即對新來的(第一次來本地旅遊者)客人和老(回頭客)客人一樣看待。
(2)旅遊服務工作中做到「六個照顧」:
提出一視同仁做到「六個一樣」並不是在具體服務工作中有分先後、不分內外、不分檔次。在同等條件下,還必須做到「六個照顧」:
照顧先來的客人;
照顧外客和華僑、外籍華人和港、澳、台客人;
照顧貴賓和高消費客人;
照顧黑人和少數民族客人;
照顧常住客人和老客人;
照顧婦女、兒童和老弱病殘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