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改革文化旅遊
『壹』 文化和旅遊機構改革為旅遊帶來哪些新的變化
機構改革,文化和旅遊合並,讓文旅融合更加緊密,在旅遊資源和文化資源的整合上更加容易,推動文化和旅遊產業繁榮發展。
『貳』 旅遊規劃管理體制改革
2018年3月13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根據該方案,改革後,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8個,副部級機構減少7個,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26個。根據該方案,國家旅遊局與文化部合並,組建文化和旅遊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不再保留原文化部、國家旅遊局。
新組建的文化和旅遊部的職責如下:
為增強和彰顯文化自信,統籌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和旅遊資源開發,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遊業融合發展,方案提出,將文化部、國家旅遊局的職責整合,組建文化和旅遊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其主要職責是:貫徹落實黨的宣傳文化方針政策,研究擬訂文化和旅遊工作政策措施,統籌規劃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旅遊業發展,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組織實施文化資源普查、深挖和保護工作,維護各類文化市場包括旅遊市場秩序,加強對外文化交流,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等。
這意味著中國旅遊業的主管部門由副部級升格為部級,這是業內期盼已久的「升格」。長期以來,旅遊局不同於文化部、農業部、住建部、林業部、水利部,在全國大部分地區,旅遊局不屬於政府組成部門,而是政府直接領導下的直屬機構,文化部等上述部門均是政府組成部門,地位和話語權遠高於旅遊業;同時,旅遊管理體制中存在「權責不統一」、「多頭管理」、「主管機構弱」等現象。「吃住行游購娛」等旅遊傳統六要素分別掌握在不同的行政部門手裡,旅遊最重要的景區資源,也是分別由文化部、農業部、住建部、林業部、水利部等多個部門分頭掌管。資源分散、政出多門,這造成旅遊業的事務,往往旅遊局無權干涉。
之所以將旅遊與文化部合並,是因為,旅遊的靈魂是文化,旅遊的吸引力來自於文化。此次機構調整對旅遊業的影響,勇先創景夏家勇進行了專業解析:中國旅遊強國夢想可期。1.旅遊局與文化部合並後,由政府直屬機構升為政府組成單位,從主要配角成為多個主演的一員。2.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發展的重要途徑,對文化與旅遊工作統籌規劃,對促進文化與旅遊的融合發展起到巨大推動作用;文化和旅遊相互融合、相互支撐,便於發揮旅遊引擎帶動作用,促進大文化的繁榮發展和旅遊業的轉型升級,做好旅遊產品,激發經濟三駕馬車之一——消費的作用。3.文化產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與同樣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的旅遊業的融合發展,將是挖掘地方文化、完善旅遊產業、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帶動經濟騰飛的重要力量;同時,文化旅遊部門的融合,有望推動以更開放的眼光看待文化與旅遊項目,進一步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國門、邁向世界;中國旅遊強國夢想可期。
『叄』 旅遊與文化的關系是什麼
一、民族文化關系著旅遊產品的競爭力。
文化是旅遊發展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發展的依託。旅遊產品的競爭力最終體現為文化的競爭。業內人士都清楚,旅遊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體現著對文化的應用、旅遊產品的品位,反映了策劃、規劃、開發者對文化的理解。只有把旅遊與文化緊密結合起來,這樣的旅遊產品才更具有生命力。這個基本規律對於民族文化資源的旅遊開發,更是表現得極為突出和典型,例如:西雙版納的傣族潑水節、楊麗萍的原生態大型歌舞《雲南印象》等,都是對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運用的典型。
二、旅遊和文化密不可分。
文化,作為旅遊的靈魂,始終蘊含在旅遊活動中,表現出極大的魅力。綜觀旅遊發展史,雖然各個時期都有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但在本質上卻有許多共同之處,即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所追求的文化享受。文化有很強的民族性和發展性,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們的地域性決定了文化的差異性。但是,地域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必然相互聯系、相互交流,而人類的旅遊活動,就是各種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結合的運動。旅遊的主旨和內涵,主要是文化。因此,組織旅遊和參與旅遊的一切活動,必然與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
三、旅遊文化。
旅遊文化並不是旅遊和文化的簡單相加,而是一種全新的文化形態,它是環繞旅遊活動有機形成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它以一般文化的內在價值為依據,以行、吃、住、游、購、娛六大要素為依託,以旅遊主體、旅遊客體、旅遊中介間的相互關系為基礎,始終作用於旅遊活動整個過程之中。首先,旅遊文化包括人們對旅遊的理論研究成果,如旅遊、旅遊管、旅遊心理學、旅遊、旅遊、旅遊地學、旅遊學、旅遊影視藝術等,具有為旅遊業奠基和定向的作用。其次,旅遊文化是在與多學科的結合、碰撞、融會過程中形成的學科和專業,它主旨鮮明、內容豐富、研究內容獨具特色。此外,它還肩負著為旅遊業服務,提高旅遊品位和格調的任務,如主要體現在行、吃、住、游、購、娛六大旅遊要素中的特色
『肆』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在何日正式掛牌
2018年4月8日,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正式在北京掛牌。網友所說的「詩和遠方」,終於正式走到了一起。
據了解,文化和旅遊部主要職責是貫徹落實黨的文化工作方針政策,研究擬訂文化和旅遊工作政策措施,統籌規劃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旅遊業發展,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組織實施文化資源普查、挖掘和保護工作,維護各類文化市場包括旅遊市場秩序,加強對外文化交流,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等。
『伍』 旅遊局下屬事業單位有行政編制嗎
旅遊局下屬事業單位沒有行政編制。現在要想有行政編制的身份,必須通過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的改革是明顯的改革標准,事業單位整體分為行政類,公益一類,公益二類,生產經營類相關單位,其中生產經營類改為企業實行的整體制度是,管辦分離,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分開的制度。
在新一輪的黨政機構改革的過程當中,很多的文化部門和履行部門相互整合,組建了一個完全的,嶄新的文化旅遊基地和相對的文化旅遊區,這一部分新組織的文化旅遊局屬於下屬單位當中,承擔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
整體的事業單位隨機構進行改革,行政機構劃分歸到文化旅遊局進行相關的機構承擔,所謂的參公人員連人帶編,隨職能進行集中的轉化到機關單位,相應的文化履行,監督監察等職能,以縣區為主,成立相應的行政服務中心。
事業單位保留原有的參公屬性,下屬事業單位承擔的公益服務類只能有所保留,讓事業單位整體呈現它最基本的公益服務類的相對應的職位,在長集的黨政機構改革,開展整合的事業單位改革過程當中,領域和跨領域綜合進行整體的改革。
(5)機構改革文化旅遊擴展閱讀: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同屬於編制內人員。公務員擁有的是公務員行政編制,而事業單位擁有的是事業單位編制,因此二者的編制許可權和范圍是不一樣的。公務員擁有行政權,而事業單位不具備行政權。
因此,公務員編制在法律上的許可權要高於事業單位編制人員。並且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職稱也不一樣。在以前事業單位講究的是職稱,公務員講究的是級別。但是隨著公務員法的進一步完善,現在公務員是職務和職級並行,因此這一點上二者是不一樣的。
『陸』 機構改革旅遊局去哪兒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中明確指出:組建文化和旅遊部。將文化部、國家旅遊局的職責整合,組建文化和旅遊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不再保留文化部、國家旅遊局。
『柒』 深圳市文體旅遊局為什麼改名為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
國家機構改革,將各地的文化部門和旅遊部門合並,合並進來後包括旅遊,文化,體育和廣播電視等管理部門,所以更名為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
『捌』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有什麼看點
速讀!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七個看點。
3月13日消息,《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這份將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8個,副部級機構減少7個的改革方案,在記者看來,至少呈現出七個看點。
看點一:優化機構職能 力避九龍治水
「九部委聯手治理」、「八部委出台文件」……在中國官方過去的工作安排中,多部門聯動並不少見。這既體現出機構間協調合作的能力,但在不少領域也存在職責劃分不夠科學所帶來的「政出多門」的弊端。
以污水防治為例:地下水歸國土部、河流湖泊水歸環保部、排污口設置由水利部管、農業面源污染歸農業部治理,海里的水則由海洋局負責……此次改革後,上述職能將統一整合進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
看點七:緊扣民生所需 重點難點逐破解
官方多次強調,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而此次機構改革的一大亮點,就是緊扣民生所需,逐一破解難題。
組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推動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到以人民健康為中心。
另外新組建國家醫療保障局。醫療、醫保、醫葯的聯動,不僅能夠更好保障病有所醫,也更符合改革的需求,比如通過醫保和葯品生產商進行價格談判來控制葯費的機制就能更為順暢的運行。
為保障軍人合法權益,方案擬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通過加強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的建設,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確保「不要讓英雄既流血又流淚」。
除上述內容,方案對其他民生領域也多有著墨,如組建農業農村部,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如組建文化和旅遊部,統籌發展文化產業、開發旅遊資源等。
從上述七大看點可以看出,這次改革直面權力和利益調整,涉及到諸多方面,代表們的審議必將受到各方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