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旅遊文化
A. 湖北省擁有很多歷史悠久的文化景點,各縣市也正在積極打造旅遊名勝。請你給你所在城市的環境建設提提建議
一在改善市民素質上多做宣傳,二在城市垃圾分類處理上做好工作,三從城市交通回上做好工作,四在城市綠化、城答市規劃上做好工作,五在保護歷史古跡上做好工作!環境建設包括人文環境與城市環境面貌,必須從總體上考慮!
湖北十大景點有:
1、神農架風景區:
神農架是位於湖北省西部一片群峰聳立的高大山地,橫亘於長江、漢水之間,方圓3250平方公里,相傳因上古的神農氏在此搭架上山采葯而得名。
景區山峰均在海拔3010米以上,堪稱「華中屋脊」。是以秀綠的亞高山自然風光,多樣的動植物種,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為主題的森林生態旅遊區。
2、木蘭山風景區:
木蘭山風景區位於武漢市黃陂區北部,距黃陂城區、武漢城區分別為35公里和60公里,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 省級風景名勝區、湖北省自然保護區。
其主峰祈嗣頂高度為海拔582.1米,是大別山南麓高峰之一。林地面積373公頃,林區面積達2000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5%。整個風景區分為古寨區、石景區、花苑區、山莊區四區。
3、三峽大壩旅遊區:
三峽大壩旅遊區位於湖北省宜昌市境內,於1997年正式對外開放,2007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現擁有壇子嶺園區、185園區及截流紀念園等園區,總佔地面積共15.28平方公里。
旅遊區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為依託,全方位展示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為遊客提供游覽、科教、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服務,將現代工程、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有機結合,使之成為國內外友人嚮往的旅遊勝地。
4、古隆中景區:
隆中風景名勝區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北省襄陽市,距襄陽城約13公里,總面積209平方公里。晉永興年間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歷史。
包括古隆中、水鏡庄、承恩寺、七里山、鶴子川等五大景區。因諸葛亮「躬耕隴畝」劉備「三顧茅廬」引發《隆中對策》被世人稱為智者搖籃,三分天下的策源地。
5、長陽清江畫廊:
清江畫廊風景區位於湖北宜昌市長陽縣龍舟坪鎮內,清江是土家的母親河,洋洋灑灑八百里宛如一條藍色漂帶,穿山越峽。
自利川齊躍山逶逶西來,橫貫鄂西南10多縣市,在清江流域內形成386萬畝亦江亦湖的奇妙自然景觀,兩岸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峰巒疊峰,直刺蒼穹,湖內數百翡翠般的島嶼星羅棋布、燦若綠珠。
C. 湖北省旅遊景點都有哪些值得推薦
湖北最有名的景點,有長江三峽風景名勝區、神農架、黃鶴樓、恩施大峽谷、武當山、屈原故里、騰龍洞風景名勝區、西遊記公園、九老仙都景區。
1、騰龍洞風景名勝區,距利川市城6公里,景區總面積69平方公里,集山、水、洞、林於一體,以雄、險、奇、幽、秀而馳名中外。該洞洞口高74米,寬64米,洞內最高處235米,初步探明洞穴總長度52.8公里,其中水洞伏流16.8公里,洞穴面積200多萬平方米。
3、九老仙都景區位於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古城內,北依荊州古城牆,沿古城新北門內環至小北門范圍,全長1.3公里,佔地340多畝,大小景點共有十餘處,是一處以展示荊楚文化為核心內容的大型歷史人文景區。每一個景點均以它獨有的文化和特性,共同構成了堪比古希臘文明而內容又豐富多彩的九老仙都景區。
D. 湖北有哪些旅遊景點好玩
湖北省位於中國的中東部,長江中游的洞庭湖以北,故稱湖北,簡稱鄂或楚。湖北省旅遊景點繁多,湖北地大物博,來這里感受湖北無限好風光,16個湖北最美旅行地,你不容錯過!
1、三國赤壁古戰場
「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烈火張天照雲海,周瑜於此破曹公。」這是唐代大詩人描繪赤壁之戰的詩句。赤壁大戰的張天烈火早已熄減,但那赤色的懸崖絕壟,不盡的滔滔大江,大戰時的處處陣跡,贊美赤壁的碑刻和詩篇,卻一直吸引著無數的金甲武將、文人墨客。
位置:湖北省赤壁市赤壁鎮
2、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是長江上最為奇秀壯麗的山水畫廊,這里的群峰,重岩疊嶂,峭壁對峙,煙籠霧鎖;這里的江水,洶涌奔騰,驚濤拍岸,百折不回;這里的奇石,嶙峋崢嶸,千姿百態,似人若物;這里的溶洞,奇形怪狀,空曠深邃,神秘莫測……三峽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無不如詩如畫,並伴隨著許多美麗的神話和動人的傳說,令人心馳神往。
位置: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 (湖北段)
3、三峽人家
三峽人家集自然山水、影視科技與區域文化完美結合,全國獨樹一幟的創新型景區。一網打盡了三峽的所有景觀自然元素與文化舊夢,是中國首創的原生態、場景式、體驗型大型民俗旅遊區。以其「一肩挑兩壩,一江攜兩溪」的獨特地理位置優勢,及原汁原味的西陵百里畫廊,融合地質文化、巴文化、楚文化、土家文化、峽江碼頭文化、抗戰軍事文化,是長江三峽黃金旅遊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走進三峽人家您將經受一次煙雨迷濛的文化夢幻洗禮。
位置: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三斗坪鎮石牌
4、神農架自然風景區
神農架素有科學迷宮之稱,除舉世聞名的「野人」之謎外,神奇的白化動物也吸引著科學考察人員和海內外遊客。這里生長著眾多珍貴稀有的動植物,其豐富多彩的自然生態為世人所矚目,被美國地理雜志推薦為「人一輩子不得不去的地方」。
位置:湖北省神農架
5、武當山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仙室山,被譽為「天下第一仙山」,位尊五嶽之上,是道教名山和武當拳發源地。武當山保存有規模宏偉的道教建築群和眾多文物古跡,是中國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道教古建築群,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位置:湖北省十堰市武當山旅遊特區
6、三峽大瀑布
三峽大瀑布地處於曉峰旅遊景區。三峽大瀑布風景區佔地6000多畝,是集迷人風光、民俗文化、水上娛樂、旅行探險等多種休閑功能於一體的神奇峽谷。
位置: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曉峰鄉
7、神農溪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如飛」,神農溪以它特色的「豌豆角」扁舟漂流,被譽為「神州第一漂」;以它獨具特色的纖夫文化,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以它雄奇秀險的山光水色、瑰麗多姿的民族風情,贏得海內外遊人的青睞。
位置:湖北省恩施市巴東縣
8、清江畫廊
「八百里清江美如畫,三百里畫廊在長陽」。三百里的長陽清江畫廊,境內峰巒疊嶂,數百翡翠般的島嶼星羅棋布,燦若綠珠。猶如黛江水煙波浩渺,高峽綠林曲徑通幽。人稱長陽清江有長江三峽之雄,桂林灕江之清,杭州西湖之秀。這里被贊為東方的多瑙河,被稱為槳聲燈影的夢鄉。
E. 湖北省有哪些旅遊景點
武漢現在有一個晚上體驗的好項目——《知音號》,將在2017年3月公演。
《知音號》是結合湖北人文歷史,享譽全國的「知音」文化,結合兩江四岸歷史風貌及文化特點,創作出的以上世紀20-30年代為歷史背景的情景互動劇。
其主要的創作背景為當時在武漢發生的歷史中的愛恨情仇故事。在表演創意上,導演採取穿越時空的方法,圍繞知音文化主題,以上世紀初大漢口的商業文化為故事背景,把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游輪作為主劇場,採取分層移步的觀演方式。
該項目為長江上首部文化演出,已被納入武漢市「十三五」重點文化項目及江岸區重點項目。
該項目是武漢兩江四岸的文化靈魂項目,力爭打造代表武漢文化的重要符號,武漢城市宣傳的「金名片」。
《知音號》停靠在長江上,演出是晚上開始。 人在船上看演出,船在長江上行走。
《知音號》是第一個在國內城市中心區域打造的實景演出;是首部長江上的大型實景演出;是情景互動體驗式的演出;是長江上最大的漂移劇場、移動城市博物館。
《知音號》沒有固定的觀眾座位,觀眾是在行走參觀的過程中融入整個劇的表演中的。演出隨著觀眾腳步的移動而變化,讓觀眾置身於演出之中,成為演出的一部分,演員們生動的表演配上動人的音樂,讓人陶醉不已……觀眾即演員,處處是體驗,是《知音號》全新的演藝形式。
《知音號》的故事發生在船上,然而演出和觀看的過程,從上船之前就開始了。
這艘復古游輪連接了過去與今天,船從200來米的老碼頭駛出,叫賣、喧囂一切都是過往的樣子。拿一張舊船票,持一張舊報紙,兜里揣著舊時候的錢幣。觀眾從登船的那一刻起,就走進了一段過往的時光,又開始了一段尋找自己的旅程。
整艘船都是戲劇上演的舞台,三層各具特色的船體空間,燈火通明的主甲板餐廳,浮沉晃動的近百間客房,勾勒了一個漂浮在水上的戲夢空間。與傳統劇場演出在觀眾席上正襟危坐的體驗不同,觀眾可以在內部自由行動,體驗在船內每個角落發生的故事。你可以踏進客房艙門,打開屋內的衣櫃。選擇一件符合艙內氛圍的服飾替換上身,甚至化上妝,穿梭於每一間客房,在吧台休息喝杯小酒;可以翻看船艙桌上泛黃的書信、觸摸老舊的傢具擺件,抬頭透過舷窗,說不定會看到一個劇中人站立甲板之上,彷彿回憶這里的故事;還可以遠離人群,坐在船艙的床上回味這一切。一切都彷彿是活的,都與觀眾每刻的呼吸與體驗緊密共生。
船上的每一個場景還暗藏著故事的線索。整艘游輪被打造成一個夢境般的多維空間,演員們各奔東西,觀眾觀看追隨,分散的線頭一而再再而三地交叉重疊,在不斷選擇、轉移、放棄、思考之後,觀眾似乎越來越靠近故事的真相。然而此時,真相也許並不再重要,甚至故事本身也不再重要。要體驗的不僅是一段故事,也是一段與歷史、與詩意聯系的想像。計時的方式在船上被重新定義,過去、今天和未來通過一艘船、一段旅行相互勾連。
在導演樊躍的認識里,把戲劇帶出劇場,帶進船艙,只是打破一切常規和安全公式的開始。他希望觀眾們用行為與動作尋找知音,希望觀眾真正處於戲劇深處與之共振,讓現行的行為規則都消失。「所有的樣式都被重寫,不同於以往觀看的戲劇演出。對觀眾來說,這一過程也許是陌生的、刺激的、驚嘆的、游戲的、好玩的,但更重要的是體驗。」這種交互的體驗,是彼此間通過行為撞擊而達到的自身真理與感悟。把故事找出來的過程,也就是把自己找出來的過程。
「知音號」從老碼頭出發,一路串聯起武漢的地標性地點,最終於新碼頭靠岸,恰是一趟穿越城市、時光的旅程。在導演樊躍的構想里,無論是旅程還是戲劇,都是觸發感觸的載體,在船上尋找的是故事,也是尋找自己。「借江水,借船、借一次旅途,最後抵達的是觀眾自己的內心和記憶。」
樊躍導演將《知音號》定義為「漂移式多維體驗劇」。漂移的概念借用到戲劇領域,既是樊躍夢寐以求的夙願,也成為戲劇創作解放思維的開端。
樊躍更希望將「知音號」的旅程視為一次創造性的藝術行為。它突破了傳統戲劇的種種限制,在茫茫長江這一絕無僅有的舞台背景下,借用水的動感、船的動感和人的行動,富有沖擊力地表達每個人與未知知音間發生聯系與碰撞的可能性,表達一種生命原始的真理。「在長江上動,是尋找知音的是行為,也是一個人與人之間的行為。」在樊躍的視野中,船是一種特別多情的載體,讓人與人的相遇發生了可能性。「可能性是真實的,是被造出來的可能性。給所有營造一個自然的互動與解脫。」伴隨著這個過程,人性得到了揭示、探討與補完,《知音號》最內在的價值和最崇高的靈魂緩緩展開,一覽無余。
這是漂移式多維體驗劇將要達到的圖景。觀眾被角色化,故事與觀眾的生命經驗發生聯系,藝術與生活,在觀看與被觀看的過程中自在轉化。戲劇、藝術、文化,當這些抽象的名詞被放大到極致,往往是對體驗和生活本身的回歸。導演樊躍設想,在「知音號」的船上的所有體驗,是影像、戲劇、觀眾共同的行動,但是究其本質,仍然是一段旅行。這段旅行關乎城市。它發生於城市身畔的江水之上,在浮動搖晃中,緩緩浸潤著城市的昨天、今天、明天,慢慢氤氳出專屬於武漢的城市肌理。如武漢一樣,它生發於宏大,又體現於微小,帶著江河的記憶,但是又落足於日常。這段旅行也關乎人生,上船和下船,彷彿是對人生的絕妙暗喻,換一個角度觀看,旅行也許是一個生命的全程。
F. 湖北省旅遊聖地
神龍架,武當山
G. 湖北省的獨特文化有什麼
很多啊~湖北地方文化匯東西南北之長,承楚文化之緒,大致可分為戲曲、說唱、歌舞等幾大類。
說唱
湖北說唱藝術非常豐富:流行於省內大部分地區的曲種有湖北評書;起源於沔陽,流行於沔陽(今仙桃)、荊州、孝感、黃岡等地的湖北漁鼓;起源於天門,流傳於江漢平原各市縣的三棒鼓,以及流行於仙桃、天門等地的沔陽小曲,還有在荊沙、宜昌一帶流傳的漢灘小曲,鄖縣曲子等,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語言通俗、生動,旋律質朴,頗具藝術感染力。編輯本段歌舞
湖北歌舞在國內外較具影響的有《編鍾樂舞》、《九歌》;盛行於江漢平原各市縣的碟子曲;流行於鄂西南、鄂西北山區的薅草鑼鼓,以及穿號子等。武漢的琴台音樂會則是高雅音樂和通俗音樂同展風採的盛會,顯示了楚風漢魂的民族特色,它與「上海之春」、「羊城花會」、「哈爾濱之夏」齊名,被譽為中國四大音樂節。此外,湖北雜技藝術也一直在國內外享有盛名。武漢雜技團先後50餘次出訪亞非拉美60多個國家和地區。湖北文化娛樂場所主要集中在武漢、宜昌、十堰、襄樊、荊州等大中城市,近年來新建的度假區、風景區內,各種娛樂設施也一應俱全,完全可以滿足中外遊客的娛樂要求。編輯本段漢劇
漢劇,舊稱「楚調」,又名楚曲,楚腔,漢調,漢二黃和黃腔。流行於湖北又豫陝湘粵閩部分地區,並形成襄河,府河,荊河,漢河四大流派,漢河派成為漢劇的主流。漢劇已有300餘年的歷史,辛亥革命前後改稱「漢劇」。主要聲腔為西皮、二黃。經過兩代知名藝人的創造和推陳出新,漢劇的表演藝術爐火純青,唱念做打,豐富多彩。其角色分為十大行當:一末,二凈,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貼,九未,十雜。每一行又分出若干派別,每一派別再分不同種類,總計達上百種之多。紛繁復雜的角色系統,使大千世界中的達官貴人,販夫走卒,無不在小小的舞台上惟妙惟肖,引人入勝。漢劇的傳統劇目很多,主要是歷史故事、公案戲、神話戲、婚姻愛情戲和民間生活戲。現今影響較大的有經過整理的傳統劇目有《宇宙鋒》、《二度梅》、《竇娥冤》、《打花鼓》,移植劇目《櫃中緣》、《屈原》及現代劇《借牛》、《彈吉它的姑娘》等。編輯本段楚劇
楚劇,舊稱「黃孝花鼓」,「西路花路」,1926年改名為「楚劇」。流行於湖北,約有百餘年歷史,早期楚劇流行於鄉間,被稱為草台戲,因對劇本不知研究,對演員不加選擇,只知取悅取媚,故遭厲禁。1926年李之龍主持漢口血花世界,吸收楚劇界演出,楚劇逐步取得合法地位。在表演藝術上,楚劇從京劇,漢劇中吸收了大量的藝術成分,但又不為之所束縛。旦角表演朴實細膩,唱腔親切動人,生角講究從生活出發,注重傳統表演程式的運用;丑角則善於運用詼諧的念白和逼真的表演刻畫不同形象,對丑惡事物進行辛辣的嘲諷,楚劇要求演員熟悉本地方言俚語,生活習俗和人情世故,因而保持了濃厚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情趣。經過整理的傳統劇目有《葛麻》、《百日緣》、《潑粥》、《獄卒平冤》和現代劇《雙教子》、《追報表》等影響較大。編輯本段湖北花鼓戲
即荊州花鼓戲,舊稱「花鼓子」,曾稱沔陽花鼓戲,天沔花鼓戲,亦稱「中路花鼓」。形成於清嘉慶年間,已有100多年歷史,發源於沔陽通順河、襄河一帶,形成於沔陽、天門地區,沔陽、天門地處湖北中心江漢平原腹地,同屬漢水水系,亦同天沔語系。2005年,被湖北文化廳改為「湖北花鼓戲」。 流行於沔陽(今仙桃)、天門、潛江、監利、洪湖、京山、鍾祥、荊門、江陵諸縣,以及孝感、湘北、鄂南等地。早年由民間藝人發起並組成班社,由鬧年的 「地黃鼓」逐漸走向半職業化和職業化。荊州花鼓戲聲腔有高腔、圻水、打鑼、四平、四大主腔和豐富的小凋。現代小戲《借牛》、《木蘭花轎》、《春姑拾斧》曾轟動一時,《花牆會》則搬上銀幕。現代大戲《家庭公案》、《水鄉情》,小戲《小堅決》,新編歷史戲《海峽情》,古裝戲《送禮記》、《十三款》,傳統小戲《王瞎子鬧店》等數十個劇目,均在全省會演中獲獎。《家庭公案》更被省外200多個劇團移植,沔陽、潛江、監利、天門花鼓戲劇團多次應邀進京演出。編輯本段湖北漁鼓
沔陽漁鼓是曲藝的一種,又稱道情、道情漁鼓、筒子腔、南話筒。它以濃郁的鄉土氣息,粗獷、高亢的唱腔,給聽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中國民間藝術史上頗負盛名。1952年以後,沔陽漁鼓演唱活動遍及湖北全省,1958年定名為湖北漁鼓。 據《中國音樂詞典》載:相傳清代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傳入沔陽後衍變發展而成。清代嘉慶年間(公元1796—1820年)有著名漁鼓藝人皮思金、皮思銀、張洪顯、劉泡等四人,民間稱之為沔陽漁鼓中的「三根半筒子」。後又產生了「沔陽漁鼓行會」。1911年前後,漁鼓曾與皮影戲合流,常為皮影戲伴唱。1931年後,沔陽漁鼓流傳到武漢、宜昌、沙市、黃石、鄂城等地,其影響逐步擴大。至1940年前後,盛行於鄂中江漢平原地區。1952年以後獲得進一步發展,除繼續為燈影戲伴唱以外,又恢復了獨立的說唱形式。1958年,沔陽漁鼓參加全國曲藝會演,皮影藝人龔本槐、胡桃芝演唱的《選車記》被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錄音製成唱片,向全國播放。由於沔陽漁鼓好唱,好聽,深受群眾喜愛,1958年底,由湖北省音樂協會正式改名為湖北漁鼓,全省各地普遍傳唱。沔陽漁鼓藝人周忠全、黃玉堂、李海林、李福林、榮廷清紮根在武漢,成為沔陽漁鼓(後湖北道情)的曲藝家。 江漢平原荊楚大地各地方漁鼓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如「天門漁鼓」等。所以我們「湖北道情」「湖北漁鼓」的藝人隊伍比較龐大,實力還是較強的。行成了獨立的一個特色劇種,受全省人民的歡迎和傳唱。不愧為全省的四大劇種之一。 後來在藝人流動和演唱實踐中,又形成了沔陽派、平江派、潛江派等不同流派,或平穩質朴;或潑辣風趣;或流利委婉。傳統曲目相當豐富,以反映冤案為內容的最多,被稱為冤枉戲,影響較大的有《謀考案》、《十三款》等;新編現代曲目有《迷路記》、《大刀風雲》等。編輯本段沔陽皮影戲
沔陽皮影戲,俗稱「皮影子」,它以沔陽漁鼓(湖北漁鼓之前身)行腔,沔陽方言道白,故命其名。迄今已有300餘年的歷史。是指流行在沔陽(今仙桃市)、天門、潛江、監利、洪湖等縣(市)具有相同藝術特徵的皮影戲。皮影戲是江漢人自己的「土電影」,深受人們喜愛。 雖然其源頭尚無法考證,但早在明末清初這一帶凡舉辦謝神會事,逢年過節都有唱皮影戲的習慣,日積月累便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雕鏤特色。唱腔以歌腔、漁鼓腔為主。歌腔皮影中的「雞鳴腔」,源於東周時期的楚國《四面楚歌》,是我國傳統音樂中的活「化石」。漁鼓腔出自舊時藝人的乞討唱曲,調式多樣,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2006年5月20日,以江漢平原皮影戲命名,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解放前皮影戲還是人們過年、慶豐收、謝神、祭廟的主要娛樂活動。正月十五鬧元宵演《大回窯》;二月二是土地菩薩生日,演《土地會》;三月三是寒食節,演《火焚綿山》;四
沔陽皮影
月八祭神演《箍箍陣》;五月端午節演《淚羅江》;六月六祭楊泗將軍演《哪吒鬧海》;七月七日演《鵲橋渡》;八月十五演《唐明皇游月宮》。娛神又娛人,皮影戲增添了節日氣氛。隨著科技的進步,皮影戲在舞台美術、燈光布景、特技效果、唱腔音樂、皮影操作等方面不斷革新,沔陽縣曾有皮影隊60多個,他們不斷挖掘、整理和創新,編排了一出出江漢人所喜聞樂見的皮影戲劇目。 現在仙桃市皮影隊發展到40多支,從藝人員達到250多人,創造了「村村垸院演皮影」的農村文化景觀。編輯本段土家擺手舞
擺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響的大型歌舞,帶有濃厚的祭祀色彩,歌隨舞生,舞隨歌名。相傳擺手舞源於古代的巴渝舞,是古代的一種戰舞。「每歲正月初三至十七日,男女齊集,鳴鑼擊鼓,跳舞唱歌,名曰擺手。」擺手舞以講述人類起源、民族遷徙、英雄事跡為主要內容。祭祀儀式由梯瑪或掌壇師率眾進入擺手堂或擺手坪跳擺手舞,唱擺手歌。擺手分單擺、雙擺、大擺手、小擺手數種,小擺手又稱「市把」。跳擺手舞不拘人數多少,多者上萬,小者數百,擺手時以擊大鑼,鳴大鼓,呼應節奏,氣勢恢宏,動人心魄。主要特點是手腳呈同邊動作,翩翩進退,成對成雙,節奏鮮明生動。擺手歌長達數萬行,堪稱土家族史詩。編輯本段編鍾樂舞
湖北省歌舞團編演的大型歌舞劇,共10場。由鍾磐古樂(荊楚雄風)、祭祀樂舞(迎神)、樂歌(桔頌)、武舞(出征)、祭歌(國殤)、巴人舞(山獵)、八音合鳴(鳴虎、排簫、吹塤、編磐、古樂合奏)、農事組舞(採桑、耕耘)、房中樂(關睢、越人歌、慷慨歌)、大饗禮(楚宮宴樂)組成。該劇受湖北隨縣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編鍾的啟示進行創作的。全劇以楚史和楚文化為依據,以偉大詩人屈原的愛國主義思想為核心,以曾侯乙編鍾為主體,運用歌、樂、舞相結合的藝術形式,來展現古代楚國的文化藝術、民俗風情、祭祀、農事、征戰及宮廷宴樂等情景。既保持了古樸粗礦的荊楚風貌,又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特色。該劇公演後獲得極大的成功,受到中外人士的高度贊揚。通過在海外的演出,為增進中國同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和文化藝術交流作出了貢獻。湖北各旅遊重點地區現在都可以看到有關《編鍾樂舞》的表演。
=====================================================
還有旅遊景點的,什麼屈家嶺文化啊,神龍架文化啊,三峽文化啊……
H. 湖北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湖北省著名景點:
一、黃鶴樓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瀕臨萬里長江,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黃鶴樓是武漢市標志性建築,與晴川閣、古琴台並稱「武漢三大名勝」。
二、武漢東湖
武漢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簡稱東湖風景區,位於湖北省武漢市中心城區,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面積88平方公里,由聽濤區、磨山區、落雁區、吹笛區、白馬區和珞洪區6個片區組成。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武漢理工大學、武漢體育學院等全國重點大學坐落在東湖湖畔,成為一道絕佳的風景線。
三、神農架
神農架林區,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地處武當山,長江三峽組成的旅遊帶上,東與湖北省襄陽市保康縣接壤,西與重慶市巫山縣毗鄰,南依興山、巴東而瀕長江三峽,北倚十堰市房縣、竹山縣,遠眺武當山風景區,是中國首個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自然保護區、世界地質公園、世界遺產三大保護制度共同錄入的「三冠王」名錄遺產地。 2016年7月17日,神農架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成為湖北省第1處、中國第11處世界自然遺產。
四、武當山
武當山,中國道教聖地,又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稱。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東接襄陽市,西靠十堰市 ,南望神農架,北臨南水北調中線源頭丹江口水庫。武當山有古建築53處,建築面積2.7萬平方米,建築遺址9處,佔地面積20多萬平方米,全山保存各類文物5035件。
1994年12月,武當山古建築群入選《世界遺產名錄》,2006年被整體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7年,武當山和長城、麗江、周庄等景區一起入選 「歐洲人最喜愛的中國十大景區」。2010至2013年,武當山分別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風景區、國家森林公園、中國十大避暑名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入選最美 「國家地質公園」。
五、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位於中國的腹地,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迄湖北宜昌市的南津關,跨重慶奉節縣、重慶巫山縣、湖北巴東縣、湖北秭歸縣、湖北宜昌市,長193公里。也就是常說的「大三峽」。
自西向東主要有三個大的峽谷地段:重慶瞿塘峽、重慶巫峽和湖北西陵峽,三峽因而得名。三峽兩岸高山對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最窄處不足百米。三峽是由於這一地區地殼不斷上升,長江水強烈下切而形成的。
六、隆中風景區
隆中風景名勝區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北省襄陽市,距襄陽城約13公里,總面積209平方公里。晉永興年間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歷史。包括古隆中、水鏡庄、承恩寺、七里山、鶴子川等五大景區。因諸葛亮「躬耕隴畝」劉備「三顧茅廬」引發《隆中對策》被世人稱為智者搖籃,三分天下的策源地。
隆中風景區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思想家諸葛亮青年時代(17-27歲)隱居的地方,諸葛亮抱膝高吟躬耕隴畝長達10年之久隱居地。1994年經國務院審定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1996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20年1月7日,襄陽市古隆中景區被文化和旅遊部批准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I. 湖北省著名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1、宜昌長陽清江畫廊風景區
武當山風景區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在丹江口市境內,是中國國家級風景名勝之一,方圓30多平方公里之內有72峰,峰奇谷險,風景秀麗。武當山,是著名的山嶽風景旅遊勝地。風景區主要由金頂景區、紫霄景區、五龍景區、南岩景區、太子坡景區、老營景區等組成。
(9)湖北省旅遊文化擴展閱讀:
湖北,簡稱「鄂」,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武漢,因位於長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地處中國中部,東鄰安徽,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與河南毗鄰,介於東經108°21′42″—116°07′50″、北緯29°01′53″—33°6′47″之間。全省總面積18.59萬平方千米。
湖北省位居華中腹地,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先秦時期,從哲學到文學,產生了老子、莊子、屈原,歷經800年,楚國創造了燦爛的楚文化。湖北還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從武昌辛亥首義到新中國成立,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湖北有70萬革命英雄獻出了寶貴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