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縣十二五旅遊發展規劃
『壹』 中國旅遊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是什麼時候正式發布的
中國旅遊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於2011年6月正式發布。
2011年8月正式印刷發版,刊號為ISBN 978-7-5032-4195-6,售價68元。
『貳』 求一份 《中國旅遊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版,電子版或下載鏈接都可以,謝謝。不要徵求意見稿
http://wenku..com/view/20f0151314791711cc7917e2.html
一份草案,希望對您有回所幫答助
『叄』 怎樣推動安徽黟縣旅遊走向世界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千百年來讓人魂牽夢繞。黟縣,位於黃山市西南部,黃山古稱黟山。黃山市黟縣是古徽商聚集地和徽文化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生態絕佳。擁有「世界文化遺產地、國家生態示範區、中國旅遊強縣」等國際化旅遊品牌名片和「世外桃源、畫里鄉村」的神話美譽,境內完整保存1684幢明清古建築,2處世界文化遺產、3處全國重點文保單位、6個全國歷史文化名村、31個中國傳統村落、1座省歷史文化名城,3條省級歷史文化街區,6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等,也是首批被列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黟縣的旅遊資源和旅遊再開發潛力非常巨大。
大眾旅遊時代,全域旅遊已成為國家戰略,旅遊業從單一景區、景點模式向旅遊目的地統籌發展模式縱深轉變。此番黟縣人民政府與中國城市旅遊研究院的聯手合作,將全面助推黃山黟縣旅遊標准化、信息化、品牌化、全域化發展。來源:中安在線
『肆』 黟縣旅遊攻略
桃源千水尋芳跡,春風拂欄畫橋西。
玉色留香盞中寄,瑤台清月夢里辭。
身為《桃花源記》原型的黟縣,承徽州千年古韻。雖不及繁華都市紙醉金迷。也不似江南水鄉繾綣多情,可它,卻一樣有著世間獨一無二的風采。
兩村一縣,在多年之前便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作為西遞,宏村之間的橋梁,黟縣更是獲得了「畫里桃園」的美稱。
美景,美食,美酒,作為黟縣千年沉澱的瑰寶,始於大秦,興於盛唐,如今的黟縣四處,更是早已離不開其影子。
龍川廣場,盤踞在縣城商業中心,位置優越,設施完善,由安徽省新龍川投資集團投資建設,並由擁有20多年開發經驗的黃山龍川置業有限公司傾力打造。地下停車場,下沉式廣場,空中觀景平台,龍川美食一條街,一座座耗資兩億元的建築群,將古今藝術完美結合,讓你感受到現代氣息的同時,又能體驗到徽州大地,千百年來的獨特韻味。
「玩在西遞宏村,吃在龍川廣場」,如今的龍川,早已入駐商家數百戶,集休閑,娛樂,餐飲,購物與一體,更成為了黟縣特色小吃餐飲集聚區。
看桃花似錦,許一世深情,湖光山色間十指相扣,畫中桃園許下今生不諾,這樣的黟縣,你喜歡嗎?
『伍』 黟縣旅遊發展現狀及保護
歡迎實地考察或者登陸黟縣旅遊網、黟縣政府網查詢。
『陸』 黟縣的經濟發展
2009年,黟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3.78億元,比上年增長12.1%;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2706萬元,增長2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6.59億元,增長37.5%。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9.4:41.4:39.2,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7%、55.7%、40.6%。
2012年,黟縣地區生產總值20.8億元,同比增長9.7%;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億元,增長30.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8億元,增長15.1%;固定資產投資24.2億元,增長20.3 %。全縣三次產業結構為15.7:48.5:35.8。 黟縣省級經濟開發區2012年已建成面積1.9平方公里,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8億元,入園企業58家,提供就業崗位4000餘個,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75.4億元,基本形成了以繭絲綢、果蔬食品、旅遊商品、機電製造、高檔紡織、木竹精深加工為主的特色工業體系。
建國前,黟縣工業基礎薄弱,城鎮以「三坊一店」(糟坊、醬坊、爐坊、糕餅店)為主體、其次是鐵、木、竹、棕、縫紉、糧油(水碓、油榨)、織薴麻布加工業及石灰窯、紙槽等。焦福泰油紙傘、源頭薴布、胡永興蚊香、程三元毛筆為黟縣較有特色的產品。民國14年(1925年),培本布廠開始使用人力鐵木織布機。民國20年,城區創辦私營光寰電氣廠。民國31年縣政府開辦民生染織布廠,為黟縣唯一的官辦工廠。至解放前夕,全縣沒有一個煙囪,沒有一台動力機。但縣人旅外辦實業、從工者很多,江西景德鎮市就有11家工業企業為黟縣人開辦。
1952年,全民所有制的黟縣酒廠和公私合營企業黟縣電燈廠建成投產。同年,8名鐵匠組成黟縣鐵業生產小組。1956年,全縣35個手工業行業852人,經過社會主義改造,組成8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和12個手工業生產合作小組,成立黟縣手工業生產合作社聯合社,逐步把手工業的經濟納入國家計劃軌道。1957年,全縣工業總產值267.6萬元,比1949年增長8倍。1958年,為追求高級形式,把全縣手工業按一行一業組建規模較大的生產合作社,拆點搬家,集中生產,統一核算,在大辦工業的號召下,採掘、冶煉、機械、化工、輕工、紡織等工業企業競相上馬,計劃比例失調,出現工業增產,商業積壓的畸形現象。其間大辦鋼鐵,縣財政支出13.5萬元,毫無效果。同時,西武、和平、東源、洪星、際聯、漁亭、美黃7個鄉的鐵、木、竹、縫、棕5個行業的28個手工業單位281人,與各鄉信用合作社、供銷合作社、農業生產合作社實行「四社合一」。縣手工業聯合社的農具廠、木器廠、機瓦廠、竹器廠、石灰廠和縫紉、五金、皮革、棕業、鍾表等10個合作工廠(社、組)及美溪綜合廠共393人,全部下放到公社。1959年,黟縣、祁門縣並縣時,黟縣手工業聯社因所屬10個手工業企業455人下放到黟城公社而全面解體。
1961年後,關閉了全民所有制碧山野生植物油廠、黟縣陶器廠;縣辦的石山磚瓦廠、雨傘廠轉為集體所有制企業;成立集體所有制鐵業、木業、工藝生產合作社和白鐵小組,縮小了黟縣紡織廠生產規模;收回鄉間名師巧匠396人,重新組建城鄉手工業生產合作社17個。1962年,全民所有制企業工人勞動生產率為1311元,1965年為3423元,年遞增28%。1970年起,開始發展「五小」(小煤窯、小鋼鐵、小化肥、小水泥、小農機)工業,小型工廠應運而生。至1975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年遞增15.8%。
1979年,停辦農葯廠,新建黟縣軸承廠;農村10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從二輕系統劃歸社隊企業系統,鄉鎮工業異軍突起。工業企業經營由單一的生產型轉為生產經營型。同年,在石煤綜合廠和五金廠試點推行工業企業經濟責任制。1980年增加軸承廠、輕機廠為試點企業,1981年在全縣工業企業中推開,取得顯著效果。到1983年,黟縣工業總產值達1310萬元,比1980年翻了一番,扭轉了黟縣預算內工業利潤倒掛,依靠財政補貼的被動局面。
1984年,全縣工業企業整頓結束,企業素質提高,黃山軸承廠202型軸承獲1984年安徽省優質產品證書,縣電力公司獲安徽省電力系統1984年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稱號,黟縣酒廠吉陽牌白酒獲1985年徽州地區酒類評比第一名。
1985年,全縣有電力、機械、電鍍、軸承、石煤利用、汽車修配、五金、建材、森工、釀造、糧油、食品、飼料、制茶、印刷、塑料、造紙,製鞋、服裝、繅絲、紡織、林化等20多個行業,79個工業企業(其中全民所有制15個,集體所有制24個、鄉鎮工業40個)。全民所有制職工1280人,集體所有制職工765人,鄉鎮工業從業人員650人。工業企業有中、初級技術職稱人員39人(其中工程師4人)。固定資產凈值865萬元(其中:全民所有制635萬元,集體所有制87萬元,鄉鎮工業143萬元)。機械總能力19114千瓦(其中全民所有制16558千瓦,集體所有制639千瓦,鄉鎮工業1917千瓦)。工業總產值2047萬元,為1949年的27倍。1985年工業總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19.02%上升為42.37%。
2012年,全縣全部工業增加值實現7.47億元,比上年增長12.9%,規模以上工業30家,比上年增加4家,實現增加值3.69億元,同比增長13.7%。
2012年規模以上工業生產:軸承380萬套,下降51.6%;罐頭5220噸,增長22.7%;白廠絲599噸,增長8.8%;纖維板4951平方米,下降32.1%。工業經濟效益有所下滑。全年規模以上工業效益綜合指數為189%,同比下降54.3個百分點;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9109萬元,增長4.6%;實現利稅9017萬元,下降12.7%;實現利潤總額5505萬元,增長6.8%。
2012年鞏固擴大「12555」重點企業培育成果,中綉飛梭、新達機械、金坑源紙業等企業加速發展,特色工業初具規模。新增規上工業企業5戶,,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5億元、增長12.5%。工業招商取得新成效,新簽康師傅瓶裝水、LED燈具、汽車配件等項目10個,協議投資4.2億元。 絲織業 繭絲綢產業是黟縣經濟的又一支柱產業。八十年代初,從一個鎮辦集體繅絲廠起步,二十年後,黟縣已發展有桑園4.5萬畝,年產鮮繭2000噸;2013年有規模以上繅絲企業兩個,年繅白廠絲400噸,其中華盛絲綢集團的生產規模名列安徽省第二;一個規模以上捻線企業,年產捻線絲260噸,名列安徽省第一。 黟縣耕地面積8249.2公頃,占國土面積的9.62%。農村經濟以傳統的林、桑、茶為主,糧食自給。桑、茶、果、竹、木等農業產業化初具規模,基本形成以葉村為代表的蠶桑基地、以溪下村為代表的有機茶基地、以五里村為代表的桃業基地、以胡門村為代表的皖南花豬養殖基地。華盛絲綢、惠達食品、桃源罐頭、千磨竹業、杉森木業等一批農業龍頭企業不斷壯大,竹針全國市場佔有率70%以上,白廠絲產量居全省縣域前列,五溪山毛峰、「AH2糖水板板栗罐頭」等榮獲安徽省名牌產品稱號。黟縣先後榮獲全國農產品加工示範基地、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准化基地和全國重點產茶縣稱號。2012年全縣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902元,增長15.5%。
黟縣農副產品加工企業較多,有以生產糖水板栗、箬葉、微菜乾、竹筍罐頭等系列產品的食品企業,其糖水板栗產量在全國同行中名列第一,產品95%以上出口海外。黟縣臘八豆腐、宏潭豆腐乳等傳統手工藝製作的產品,也從手工作坊里走進大型超市。黟縣的茶葉製作久負盛名,其中以黃山毛峰、五溪香芽、西遞翠眉等品種尤為出名。
建國前,由於封建制度的限制,官、商的盤剝,生產方式的落後和自然災害的侵襲,黟縣的糧食單產只有100多公斤。清同治十年(1871年)出版的《黟縣志》載:「歲收不給三月」。民國23年(1934年)資料記載,全縣糧食總產1262萬公斤。1949年,全縣糧食總產僅1079.18萬公斤,單產100.5公斤;油料總產36.27萬公斤,單產16公斤。農業總產值為634萬元。
建國後,黟縣人民政府十分重視農業生產,採取各種改革措施,促使農業生產穩定增長。1949年,實行減租減息,1950年至1951年,進行土地改革,農民分得了土地,提高了生產積極性,1952年,總產上升到1625.61萬公斤,1953年至1957年,實現農業合作化,農民依靠集體力量,開展農田建設,提高了抗禦災害能力,使糧食產量穩步上升,1957年,糧食總產達2036.07萬公斤,1958年,由於左的思想路線的影響和工作上的失誤,糧食生產下降,1960年,糧食總產只有1623.14萬公斤。1962年開始,經過三年的恢復調整,糧食產量有了回升,1965年,總產達2296.13萬公斤。「文化大革命」期間,糧食總產增長緩慢。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進行農村體制改革,調整農業內部結構,全面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85年,全縣糧食播種面積129533畝,單產302公斤,總產上升到3908.07萬公斤,比1949年增長2.6倍,油料總產147.71萬公斤,比1919年增長3.1倍;農業總產值達3266萬元,(按1980年不變價)為1949年的6.38倍;茶葉、蠶桑、畜牧、水產及其他農副業生產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黟縣從1953年起,糧食、油料自給有餘,1953年至1985年,全縣農民向國家提供商品糧食共26827萬公斤,食用油脂297.84萬公斤,和大量的豬肉、禽蛋、魚、茶葉、蠶絲、薴麻、香菇等農副產品。
2012年,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現價)完成56608萬元,同比增長3.4%,其中:農業產值21832萬元,增長4.5%;林業產值13899萬元,增長2.7%;牧業產值17543萬元,增長1.3%;漁業產值519萬元,增長117.1%;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815萬元,增長2.2%。農、林、牧、漁及農林牧漁服務業的產業構成由2011年的37.8:24.7:32.1:0.4:5.0調整為38.5:24.6:31.0:0.9:5.0。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達9950公頃,同比增長0.8%,其中:糧食種植面積5089公頃,增長0.5%;油料種植面積2890公頃,增長0.5%;蔬菜種植面積1444公頃,增長1.8%。主要農產品產量增多減少。其中:糧食總產量27001噸,增長4.7%;油料產量4001噸,增長3.9%;茶葉產量1535噸,增長3.6%;蔬菜產量20048噸,增長1.9%;葯材產量91噸,下降4.2%;瓜果產量1480噸,增長1.6%;糖料產量714噸,增長2.0%;水果產量2097噸,下降0.3%;肉類總產量5240噸,增長1.7%;蠶繭產量1759噸,下降4.5%;禽蛋產量663噸,增長1.4%;水產品產量560噸,增長16.2%。
2012年黟縣連續四年榮獲「全國重點產茶縣稱號」。五里桃業協會被評為「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先進集體」,宏村鎮、洪星鄉竹筍基地被認定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毛竹筍)標准化基地」。新增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市級7家,省級專業合作示範社2家、市級示範社4家。實現農業總產值5.7億元。新增新農村建設「十有」達標村5個、基本達標村6個。 黟縣由於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豐富的優秀文化遺產,旅遊業已逐漸成為黟縣經濟的主導產業。
全縣共有景區景點13處,其中5A級、4A級、3A級景區各2處,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2個,省級農家樂旅遊示範點4個、星級農家樂示範戶19家市級、旅遊專業村8個,三星級以上飯店4處。擁有國家級旅遊商品定點生產企業2家,省級1家;旅遊商品個體私營作坊150多個,形成4大類、1200多個品種的旅遊商品系列,多種旅遊商品在國家、省級旅遊商品博覽會和工藝品設計大賽上相繼獲得100多個大獎。先後榮獲首批「中國旅遊強縣」、「全國文化旅遊示範縣」、「中國最具文化魅力旅遊名縣」、「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全國十大縣域旅遊之星」等稱號。
2009年,旅遊接待403.16萬人次,實現旅遊直接收入1.63億元,旅遊商品購物市場營業收入達6000多萬元,旅遊對財政收入貢獻率超過20%。2012年旅遊接待量完成1010萬人次,增長31.7%;實現旅遊總收入75億元,增長32.5%。
『柒』 黟縣古城的保護規劃
《黟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從總體布局上將規劃區劃分為「一核兩廊三軸」,體現「枕山環水面屏」的徽州山水園林城市的特色。一核:以歷史城區重點保護區為核心,體現黟縣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此基礎之上以生長的方式讓核心區與周邊區域形成有機的整體,和諧同步的發展。兩廊:沿漳河的開放空間景觀走廊和順東岳山的環古城生態綠色走廊。兩條走廊的出現讓以「桃花源里人家」著稱的黟縣歷史文化名城更富生機和活力。三軸:一條沿郭門後街、橫溝弦、北街過通濟橋至麻田街為黟縣歷史文化發展軸線,記錄著黟縣歷史文化發展的深厚底蘊;一條沿東門路東聯接新的政務新區西進入黟縣古城為現代城市發展軸線,體現黟縣未來城市發展的長久動力;一條沿柯村路過東岳山南連接河西新區北通往碧山的旅遊度假休閑軸,讓黟縣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未來城市的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形成極具特色的宜居、宜游的生態園林城市。
規劃中部分恢復黟縣古城牆,主要是在黟縣縣城的南部。
規劃中將居住用地的調整分為混合用地、傳統居住用地和現代生活居住用地,混合用地主要是桂墩里、杏墩里、名賢里等區域,該用地主要功能以傳統居住為主,適當可存在一些旅遊商鋪、民居旅館等功能。作為對原有傳統居住用地功能補充,它的出現體現了對黟縣歷史城區「有效保護,合理利用」的原則,在保護的前提下,合理承擔旅遊商業的功能,同時也減少傳統建築保護所帶來的經濟壓力。麻田街區域以及翼然路與柯村路交叉口區域以內主要以傳統居住用地為主,部分地段恢復傳統民居的商業街坊;原歷史城區位置以外的區域為現代生活居住用地,主要為新建居住小區。在本規劃中現代生活居住用地在用地布局上圍合且保護了傳統居住用地。
規劃中保留了原橫溝弦區域內的傳統商業用地,並適當的向漳河兩岸方向拓展,與規劃漳河兩岸商業街相連接,形成連續的商業街,此外在通濟橋東側規劃有塊狀商業用地,與呈帶狀的商業街共同組成黟縣歷史文化名城的商業中心。原行政辦公用地和科教用地不變,沿襲古黟城的功能結構,在用地布置上形成對歷史文化名城文脈的傳承,但由於行政辦公日後將遷走,建議在現遺留縣衙前拓展周圍空間形成小廣場;縣衙後方的辦公樓可改造成黟縣圖書館或黟縣歷史博物館,在向陽橋橋頭現汽車站位置的對面新增設旅遊停車場一處以滿足旅遊停車需要,其餘公共設施保留。恢復和保護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並申報全國歷史文化名城。
『捌』 十二五旅遊景區工作亮點
看什麼地區啊,看景區現況,是什麼樣的,才曉得····不能亂來啥,跟十三五規劃一樣的啥
『玖』 十二五旅遊規劃的十一五時期我國旅遊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十一五」時期是我國旅遊業取得明顯突破的時期。主要表現為: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產業結構逐漸優化,產業素質明顯提升,產業功能有效釋放。
在經受四川汶川地震、國際金融危機、甲型H1N1流感等諸多不利因素沖擊下,旅遊業表現出較強的適應能力和調控能力,通過積極採取應對措施,化危機為轉機,我國旅遊業在各行業中率先實現復甦和增長,旅遊業總收入首次突破一萬億元,國內旅遊總人數首次突破20億人次,入境旅遊人數、旅遊外匯收入首次進入全球前五位。在全國旅遊行業的共同努力下,基本實現了「十一五」規劃確立的總體發展目標。
旅遊產業體系建設取得明顯突破,基本形成了豐富多樣的旅遊產品結構,相對完善的旅遊服務功能、具有競爭力的現代化旅遊產業體系,並形成了以國內市場為主體、三大市場協調發展的格局。
產業競爭力明顯提升,旅遊要素發育更加成熟,旅遊投融資體系不斷完善。度假產品、專項旅遊產品、旅遊新業態成為投資熱點,海外上市成為新興旅遊企業的重要融資渠道,其他產業開始介入旅遊業,加速了旅遊產業的市場化進程。
旅遊業日益受到社會關注,成為擴內需、調結構、促增長、惠民生的重要力量,在旅遊產業地位上取得重大突破,全面融入國家戰略體系。國務院明確要求把旅遊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陸續實施了《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加快發展旅遊業促進就業的指導意見、加快發展鄉村旅遊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戰略措施。
服務國家外交戰略取得明顯突破,積極實施對外開放,國際旅遊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高,進一步確立了世界旅遊大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