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遊發展形勢
㈠ 鄉村休閑旅遊的發展趨勢是什麼求答案
山合水易經過大量深入的研究和國內相關資料的顯示,我們認為鄉村旅遊發展趨勢有六 :(一).突出重點、亮點和示範點 (二)、與實現「三農」目標相結合 (三)、鄉村旅遊開發注重保持鄉村原真性四(四)、產品的多樣性和組織形式的多樣化 (五)、與生態旅遊、 文化旅遊緊密結合 (六)、開發高質量的鄉村旅遊產品
經過幾年的發展,山合水易已經累積了非常多的鄉村旅遊項目經驗,若您想了解更多關於鄉村旅遊的信息和案例,可以登陸山合水易的官方網站進行查詢。
相關案例:《雲南開遠鳳凰谷鄉村旅遊總體規劃》
《河北秦皇島東西連峪鄉村旅遊項目總體策劃》
㈡ 2020下半場,鄉村旅遊行業將有哪些發展新趨勢
2020年旅遊行業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整個行業一遍哀鴻,上半年旅遊業基本停滯,下半年由於國內疫情控製得力,國內游逐步復甦。但由於國際形式惡化,造成疫情防控難度加大,旅遊業又是人口流動性強,人口密集扎堆,不利於疫情的防控。
今年下半年,旅遊這個行業也只能從夾縫中求生存,需努力想盡辦法,補充趨利避害的旅遊資源。其中鄉村旅遊是不錯的選擇。實現鄉村旅遊,避免人口扎堆前往著名的旅遊景點,一是緩解疫情壓力的一種比較好的辦法。二是對提升旅遊經濟的一個補充。三是釋放人們旅行需求的一種有效方式。
第三,農村扶貧工作的大力開展,在思想上點化農民,利用自然資源,舉辦光觀農業,結合旅遊業推銷過剩農產品,利用鄉村優質農副產品出售,從而使旅行產品附加經濟值得到提升,從而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服務三農。
農戶通過對外開放旅遊資源,城裡人沒有更多更遠的地方出遊,今年下半年,會有更多的人出遊鄉下,放鬆心情。在今年特殊形式下,兩者對接,會更好地促進了鄉村旅遊的發展。
以上粗略地概述三點,是我認為今年下半年鄉村旅遊的新態勢,希望我的解答有一定的意義,歡迎你開啟鄉村游,為發展農村經濟助力。
㈢ 當前的中國鄉村旅遊發展有哪些趨勢
(1)規模壯大,結構優化
近年來,我國積極引導和培育了一批農、林、漁業的資源優勢和鄉村風土民俗吸引旅遊者,為遊客提供觀光、運動、休閑、娛樂、餐飲、住宿、購物等綜合服務的鄉村旅遊點。使旅遊業充分切入農業,實現了與"三農"的直接對接,有力地帶動了農村的發展。目前,我國的鄉村旅遊點已發展成為全國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遊客接待人數近全國旅遊業接待人數的1/10。農村的產業結構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田地里的產品變成了旅遊商品銷售,綠色蔬菜、水果成為市場的寵兒,甚至在田地里耕作、採摘,體驗磨米、磨面都變成了旅遊活動。這一切變化,極大地激發了農民轉變固有觀念,調整產業結構,積極發展鄉村旅遊。為"三農"問題的充分解決,探索出一條成功的途徑。
(2)鄉村旅遊與文化旅遊相結合
隨著人們出遊觀念的轉變,集休閑與求知於一體的旅遊度假方式已成為新的時尚。我國適應這一發展趨勢需要,發動和扶植有條件的鄉村發展鄉村旅遊活動,利用鄉村特有的文化,獨特的生活方式吸引遊客,為遊客提供越來越豐富的旅遊產品。我國民族眾多,各地自然條件差異懸殊,各地鄉村的生產活動、生活方式,民情風俗、宗教信仰、經濟狀況各不相同。就民族而言,我國有56個民族,這些少數民族,或能歌、或善舞、或熱情奔放、或含蓄內在,或以種植為主,或以游牧為生,或過著原始的漁獵採集生活,或以獨特的生活習慣世代繁衍生存。這些為旅遊者深入領略中華風情,探索人類社會的進化歷程,提供了極其豐富的源泉。再以盛行於我國鄉村傳統的節日為例,漢族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陽節、中秋節、重陽節,藏族有浴佛節、雪頓節,苗族有"趕秋",彝族有火把節,壯族有歌墟,傣族有潑水節;伊斯蘭教有開端節、古爾邦節等,五彩紛呈,令人神往。傳統的雲南大理白族三月街,景洪族潑水節,貴陽苗族四月八,內蒙古蒙族的"那達慕",麗江的龍王廟會等都是深受中外遊客歡迎的鄉村民情風俗旅遊資源。另外,盛行於我國農村的游春踏青、龍舟競渡、摔跤、賽馬、射箭、鬥牛、盪鞦韆、趕歌、阿西跳月等各種民俗活動都具有較高的旅遊開發價值。我國的鄉村具有美麗的風光、良好的生態環境往往分布在沒有工業污染的貧困的山村,而這些山村又是中國獨特、神秘的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的保留地,各民族的生活方式與生產方式中蘊藏著久遠的歷史傳統與多樣性的原生文化。正是具有多樣性,不僅有民族特色,而且有地域特色,深深地吸引國內外遊客,使旅遊接待大大增加。
(3)設施逐步完善
我國鄉村旅遊區接待服務設施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均已具備旅遊交通指示牌、停車場、旅遊廁所、遊客中心、標志牌等硬體設施。交通道路問題也很大程度的得到解決。公路越來越平坦,極大的縮短旅遊者在路上所耽誤的時間。公路也連接到各鄉各村,大大提高鄉村的可進入性,也為自駕車旅遊提供了方便。如貴州已達到村村通公路,極大的促進了貴州鄉村旅遊的發展。各鄉村旅遊點實現了統一規劃、統一布局,整齊劃一。許多鄉村旅遊點建設起了鄉村度假別墅、農家飯庄、售貨點等旅遊服務設施,滿足了人們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個性化需求,延伸了旅遊產業鏈條,擴大了鄉村旅遊經濟內涵,增強了鄉村旅遊業的發展後勁。與此同時,我國還不斷探索切合農村實際的鄉村旅遊管理模式,逐步積累了成功的管理經驗。
(4)鄉村旅遊後勁十足
鄉村旅遊後勁十足,已建成的鄉村旅遊區(點)正積極追加投資,擴大經營規模.新開發的鄉村旅遊項目也在競相開工,抓緊建設。全國興起了鄉村旅遊的熱潮。鄉村旅遊以"離土不離鄉"的形式為農民提供了新的就業門路。秦皇島市鄉村旅遊直接從業人員達15000人,促進了農村富餘勞動力的就地轉移,緩解了農村人口轉移的巨大壓力。望峪山莊景區建成後,外出打工村民紛紛返鄉從事旅遊開發,村民的就業門路擴寬了,直接收入也得到了相應增長,村民年人均收入由2000元增長到了5500元,土地年租金由每畝100元,增長到了1000元。相對於外國,中國的農村還處於落後的狀態,這使得中國的鄉村還保持著原來的風貌。而許多西方發達國家的遊客前來我國旅遊的動機,雖名目繁多,但仍可以發現其中的一個重要熱點,即是仰慕中國悠久的游牧、農耕文明史以及圍繞此而產生的不勝枚舉的名勝古跡。他們認為最能拿得出富有吸引力的旅遊產品--詩意綿綿、古樸淳厚的田園之美,以滿足其反哺歸真的願望的"回歸自然"的旅遊意向應首推中國。由此,我們應認識到,鄉村景觀,是一種獨特的旅遊資源,具有自然與人文並蓄的特色。這是自然和悠久的歷史、發達的農業賦予我國的一筆寶貴的財富,為我國發展鄉村旅遊提供了巨大的後天優勢。
(5)建設農村新面貌
鄉村旅遊在城鄉之間架起了文化傳播的橋梁。城市居民在鄉村旅遊活動中感受到了農村生活風貌,同時也傳播了城市文明,農民群眾在旅遊服務實踐中開闊了視野,學習了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得到了顯著提高,村容村貌更加干凈整潔,環境條件逐步改善,人們的精神面貌也發生了可喜的變化。通過開展鄉村旅遊,對縮小城鄉差別,統籌城鄉發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㈣ 溫州鄉村旅遊發展趨勢
發展城郊鄉村旅遊業的思考</b> 近幾年,溫州城市近郊的「鄉村旅遊」處於快速增長時期,對豐富城市居民閑暇生活,發展近郊農村特色經濟,拓寬致富門路,盤活地方資源,激活消費市場無疑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自發增長期的鄉村旅遊尚存在遍地開花、良莠不齊、特色不顯、內容不豐、規范不力、服務不周、規模不大、品牌不響等諸多問題。所以,政府要引導郊區鄉村旅遊成規模上檔次,培育城郊區農村多種經濟形式的重要力量,為城區市民提供豐富、舒適的休閑場所。本文對溫州城郊鄉村旅遊的現狀進行科學的調查和客觀的評價,為發展城郊鄉村旅遊業開拓新途徑作了積極的探索和思考。一、 城郊鄉村旅遊業發展的背景分析 「鄉村旅遊」有多種定義。在我國,鄉村旅遊的發展實際上還處於起步階段,專家們對此的理解也各有不同。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委員會對鄉村旅遊的定義是:在鄉村開展的旅遊,田園風味是鄉村旅遊的中心和獨特的賣點。在法國,這種與鄉村緊密結合的旅遊被稱為「綠色旅遊」、生態旅遊」或「可持續性旅遊」。在我國,學者們對鄉村旅遊比較普遍的認同是:以農民為經營主體,以農民所擁有的土地、庭院、經濟作物和地方資源為特色,以為遊客服務為經營手段的農村家庭經營方式。這實際上只是一種「農家樂」的概念。日前,在鄉村旅遊國際論壇上,專家們形成了一個比較統一的意見,認為我國的鄉村旅遊至少應包含以下內容:一是以獨具特色的鄉村民俗民族文化為靈魂,以此提高鄉村旅遊的品位和豐富性;二是以農民為經營主體,充分體現「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干農家活、享農家樂」的民俗特色;三是鄉村旅遊的目標市場應主要定位為城市居民,滿足都市人享受田園風光、回歸淳樸民俗的願望。中國社會科學院魏小安研究員認為,我國的鄉村旅遊目前已形成5種模式:一是大城市近郊的「農家樂」;二是高科技農業觀光園;三是農業新村,特點是經濟發達、鄉村城鎮化,在發展中有意識地使本村成為有特色的目的地;四是古村落的開發;五是農業的絕景和勝景,如桂林的龍勝梯田和雲南的元陽梯田等。我國擁有56個民族,尤其是西部地區,少數民族文化獨具特色,保存也比較完好,具有發展高端鄉村旅遊的良好條件。貴州的國際合作鄉村旅遊示範項目已開始啟動,將與紐西蘭、愛爾蘭等專家一道,在傳統文化的保護與發展、實施反貧困戰略、鄉村旅遊的標准化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以尋求本土化、中國化的鄉村旅遊發展之路。以農庄度假和民俗節日為主題的鄉村旅遊,在歐洲、美洲開展的歷史達百年以上。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鄉村旅遊也已具相當規模,並走上了規范發展軌道。在紐西蘭、愛爾蘭、法國等國家,政府把鄉村旅遊作為穩定農村,避免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的重要手段,在資金、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政府也從中也得到了豐厚回報。凡是在開發鄉村旅遊方面有成功經驗的國家,均制定了專門的鄉村旅遊質量標准,產品、管理和市場開發都比較成熟。二、 發展城郊鄉村旅遊業的條件。城郊鄉村旅遊是農民利用自家院落以及依傍的田園風光、自然景點,以低廉的價格吸引市民前來吃、住、游、玩、購的旅遊形式。生活在現代都市的人們最關心的是健康,都願意到郊區回歸自然,體驗一種純朴、天然的生活情趣。這就決定了鄉村旅遊不僅是都市人追逐的一種時尚,也是一種朝陽產業。因此,鄉村旅遊的發展必須依賴「三大外部條件要素」和「三大內部環境要素」。三大外部條件要素:1、良好的區位條件。一般來講,能夠形成農家樂專業村的,要麼是沿路(省級以上的主幹道),要麼是傍城(毗鄰人口稠密的縣城或大城市),要麼是靠近自然、人文景區。這種區位優勢,可以為農家樂經營提供相對充足、穩定的客源市場。2、便利的交通條件。鄉村旅遊是一種休閑旅遊模式,遊客一般都將出遊時間放在雙休日或節假日。這就要求發展這種旅遊產業,必須具備相對便利的交通條件。這種便利的交通條件正好符合人們駕車出行的心理,是農家樂發展興旺的基礎。3、安定的社會條件。平安自古以來就是人們的心理底線要求。如果一個地方事故不斷,社會治安環境不好,缺乏安全感,就是生態環境再好,交通再便利,也不會引起人們的興趣。三大內部環境要素:1、干凈衛生的生活環境。鄉村旅遊的客源主體是都市人。因此,鄉村旅遊的經營首先必須能夠提供符合都市人習慣的生活環境。其中包括整潔的住宿環境、干凈的洗漱環境、衛生的飲食環境等等。這就對鄉村旅遊從業人員的個人素質提出了嚴格要求。2、舒適便捷的硬體環境。這里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村內公用設施比較健全,有公共活動場所、公共娛樂設施、硬化道路等;二是從業戶自身硬體設施比較到位,有標准客房、取暖降溫設備、洗澡間、水廁等。3、健康文明的人文環境。從一定意義上講,城市人之所以選擇鄉村旅遊,除了對於回歸自然的追求,關鍵還在於對農村淳樸、和諧的生活環境的嚮往。三、發展城郊鄉村旅遊業的重要意義鄉村旅遊作為城市周邊短程度假,將是相當長時期內城市居民旅遊休閑的時尚。而且,這種方式彈性小,重遊率高,市場相對穩定。為「離土不離鄉」的近郊農民提供了一條新的致富的道路。對農村的綜合帶動功能遠遠大於其創造的直接經濟效益。旅遊業不僅可輻射周邊農民致富,還可拉動較遠距離的農民從事旅遊運輸、種植養殖和商品生產。因此,鄉村旅遊業作為關聯帶動性強、拉動內需明顯的新興產業,是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通過實施「以旅助農」,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可以發揮積極的作用。1、發展鄉村旅遊有助於推動農村的產業結構調整。伴隨著現代農業、科技農業興起的農業旅遊,拓寬了傳統農業的內涵與外延,促進了現代農業體系建設,推動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可促使千百萬農民實現向非農領域的轉化,部分農民的家庭住房變成了旅遊接待的家庭旅館,山場、農田、果園、池塘、老屋成為旅遊吸引物,傳統的農村種植經濟向服務經濟轉變。首先,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可以形成以農家樂為中心的產業鏈,推動農村產業分工。由農家樂延伸開的產業鏈包括:農家樂經營;種、養殖業;農副產品加工業;運輸業,甚至包括農家樂裝修、建設的人員。其次,農家樂有力地促進了農村勞動力轉移。以農村風貌、農業生產、農民生活、民俗文化、自然生態等為旅遊內容的鄉村旅遊,使很多農民成為旅遊從業者。一個年接待10萬人次的農村旅遊景點,可直接和間接安置300位農民從業,直接和間接為1000個家庭增加收入;鄉村旅遊的從業人員沒有年齡限制,實際操作中大多以50歲左右的人為主。這部分人往往處於「種地難增收,出門無技術」的境地。鄉村旅遊不僅給他們提供了就業的舞台,而且讓他們不出家門就可以獲得豐厚的回報。鄉村旅遊作為一種超越工業化路徑、直接進入三產服務業的新的產業形態,已成為城鄉經濟、文化一體化的重要紐帶。2、發展鄉村旅遊有助於加快群眾增收,走向生活寬裕。鄉村旅遊的出現是對傳統旅遊景點建設的一種補充,每個農家樂戶就如同一個小型旅行社。所不同的是,農家樂的經營方式更加靈活。一般來講,一戶投資2-3萬元就可以營業,成本少,見效快,回報高。而且,他們置辦的設施也是自己改善生活所必要的設施,有顧客時用於經營,沒有顧客時自己使用,不存在閑置和浪費的問題。3、發展鄉村旅遊有利於改善村容村貌,促進鄉風文明。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和健康文明的人文環境是鄉村旅遊吸引遊客的基本條件。隨著鄉村旅遊農家樂的開展,文明的語言、舉止以及對衛生、環境的講究正通過經營實踐言傳身教於農村和農民。許多農民的衛生意識已經滲透到他們接待客人的每一個細節之中。從業戶對自身生活環境衛生的講究,也極大地推進了全村內部環境的改善。另外,通過農家樂經營活動,有效地消化了農村剩餘勞動力,也減少了家庭矛盾,促進了鄰里和睦。4、發展鄉村旅遊有利於推進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鄉村旅遊業對於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應該說作用很大。據調查,所有發展旅遊的農村鄉鎮,普遍整修了道路,裝修了住房,修建了水沖廁所等,實現了環境衛生、村容整潔;城鄉之間、城鎮居民與農民之間,通過旅遊加強了交流和溝通,既促進了城鎮居民了解國情民情,也有利於農民開闊眼界、更新觀念、變革生活方式,加速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此外,還促進了農民綜合素質的提高,增強了農民主體意識,提升管理民主。對於鄉村旅遊從業人員來講,他們直接面對遊客、面對市場,是經營的主體,也是參與競爭的主體。他們需要在競爭中生存,就必須主動適應市場,強化主體意識。另外,由於鄉村旅遊經營活動和周邊環境息息相關,這就迫使農民群眾更加關注集體事業,更加致力於在參與集體活動中表達自身的意願和要求。鄉村旅遊開展較好的村子往往也是管理比較規范、民主的村子。四、 溫州鄉村旅遊業的現狀分析1、溫州旅遊產業概況。溫州旅遊業發展經歷了由政府接待到產業化經營的轉變,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98年以來,堅持政府主導型發展戰略,旅遊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1998年至2002年,全市接待海內外遊客數量每年以近100萬人次遞增,2002年,溫州全市共接待海內外遊客810.5萬人次,旅遊業總收入74.82億元,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7.09%。排除2003年受到SARS的不利影響之外,溫州旅遊總收入和旅遊總收入佔GDP比重都呈逐年增長趨勢(見表3-1)。但是也要看到與浙江省內其他城市比較,溫州旅遊業產業地位偏低,旅遊總收入占國民經濟的比重一直低於浙江省內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左右(見表3-2)。而且,從旅遊增長速度來看,國內旅遊增長態勢平穩,且近年增長速度有所降緩。溫州旅遊接待總人數在浙江省內的名次不斷下降,由1997年的第3位下降為2003年的第7位(見表3-3)。國內旅遊收入在省內的排名由1997年的第3位下降為2003年的第5位;國際旅遊收入在省內的排名也有所下滑,由1997年的第4位下降為2003年的第5位(見表3-3)。
㈤ 鄉村旅遊的發展趨勢怎麼樣
有特色的再遠都有人去,這個問題好@我咱們討論討論
㈥ 國際鄉村旅遊的發展形式是什麼樣的
國際鄉村旅遊的發展形式是什麼樣的?北京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的專家研究,國際鄉村旅遊的發展形式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休閑、觀光、度假旅遊。歐美發達國家的旅遊者喜歡到鄉村度假,尤其是那些風景優美、遠離喧囂城市的農村甚至是比較偏僻的地方,在優美的自然環境中修養身心,體驗另外一種生活方式。許多旅遊者住在當地農民的家裡,和他們一起生活,吃著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一起在農場里勞動。例如在美國西部的許多農場,都有為那些來自大城市的旅遊者提供住宿休息的設施,這些旅遊者還可以和農場主一起放牧、割草或者採集水果、農產品。在勞動中,他們能夠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增加感性認識。
鄉村民俗文化旅遊。這種模式下的鄉村旅遊主要是將鄉村旅遊與文化旅遊緊密結合起來,使遊人在欣賞美麗的田園風光的同時還體味著幾千年歷史積累下來的民族文化。參與這種旅遊的消費者群體的文化水平比較高,他們來到鄉村主要是體驗和欣賞傳統的文化,而這些文化在工業文明的浪潮中早就被湮沒。來到鄉村的旅遊者是要以發現的眼光去尋覓傳統的文化和古老的習俗。比如鄉村的民居、他們的生活方式以及流傳著的鄉村戲曲、武術、雜耍等。對於這些旅遊者來講,到鄉村去旅遊主要是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和滿足,是獲取高層次生活的需要。鄉村旅遊成為一種更高檔次的旅遊方式。國際上開展鄉村民俗文化旅遊最好的是匈牙利。匈牙利的鄉村旅遊模式,即鄉村民俗文化旅遊——已經成為許多國家發展鄉村旅遊的範式。
3.農業旅遊。「農業+旅遊」式的鄉村旅遊現在正成為許多地方和國家發展鄉村旅遊的又一個模式。以旅遊帶動農業,以旅遊促進農業的發展,把農業生產和旅遊活動結合起來,使農業和旅遊業的相互促進,既能夠增加旅遊業收入又帶動農業的發展,形成良性互動。據預測,歐洲每年旅遊總收入中農業旅遊收入佔5%~10%。
4.生態鄉村旅遊。把生態旅遊和農業旅遊相結合,建立生態農業園,用高科技手段來進行大規模的農業生產的種植與管理。旅遊活動在生態農業園內進行,旅遊者通過在農業園內生活,參與農業園的勞動。並且可以通過購買或者租賃的形式在農業園內選擇一塊土地,自己種植一些農作物。有的國家的生態農業園非常大,形成一個聯合體,鄉村旅遊活動都在生態農業園內進行。進行生態農業旅遊最具有代表性的國家是波蘭。波蘭的生態農業旅遊區的面積超過了4000公頃。
㈦ 鄉村旅遊的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第一,繼續與生態相結合,表現出綠色發展態勢
鄉村旅遊是生態與旅遊相結合的新型內旅遊方式,體現了游容客對原生態自然的嚮往,鄉村的生態化是吸引遊客的一個重要因素。
第二,豐富文化內涵,使得鄉村旅遊具有「靈魂」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日益豐富化,單一的觀光旅遊對遊客的吸引力逐漸下降,增強鄉村旅遊的文化內涵式吸引遊客的一個重要方面。
第三,保持本色,原汁原味
鄉村的城市化一方面導致鄉村生態環境的破壞,另一方面也使鄉村失去了原有的特色,鄉村不再是原始的鄉村,一味的拆建讓鄉村面貌面目全非。
第四,融合發展,增強可持續發展
鄉村旅遊不僅僅是純粹的對農業資源的開發,融合發展是中國鄉村旅遊的一大趨勢。
㈧ 鄉村旅遊有怎樣的發展趨勢
1.突出重點、亮點和示範點。
鄉村旅遊在同一個地區不能一哄而上,以數量增長代替質量增長。這樣會導致鄉村旅遊迅速泛化,產品同質化。銘智旅遊策劃認為當前最重要的就是制定發展規劃,篩選出本區、本省的重點、亮點和示範點。
2.發展個性化鄉村旅遊產品。
鄉村旅遊之所以會向個性化方向發展,主要原因是市場選擇和需求在趨向個性化。到鄉村旅遊的人,大部分是以家庭、情侶或自駕車為出遊方式,他們要求看到的鄉村旅遊點應有個性和獨特性。幾年前去過的「農家樂」、「漁家樂」、「牧家樂」,在幾年以後如果還是依然故我,旅遊者就不會再選擇它,鄉村旅遊必須適應市場的變化,策劃出自己的特色項目,使景觀、產品、接待、管理都實現個性目標。
3.與實現「三農」目標相結合,是今後鄉村旅遊發展的基本方向。
解決農村、農民、農業問題,推動社會小康目標,發展鄉村旅遊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我國許多地區都在強化鄉村旅遊的這種功能。如成都市近期重點打造鄉村旅遊「五朵金花」:幸福梅林、花香農居、江家菜地、東籬菊園、荷塘月色,通過發展觀梅、觀花、觀菊,發展菜園、荷池等手段,吸引城市居民前往觀光、休閑、娛樂,使「五朵金花」成為該地區鄉村旅遊的重要示範點。農民通過租金、薪金、股金、保障金四重收入,獲得較大的利益。
4.鄉村旅遊開發要注重保持鄉村自然和人文環境的原真性。
鄉村原生自然和人文環境是發展鄉村旅遊的個性特徵,是城市居民前往游覽的追尋目標。特別是作為鄉村原真性的景物、景觀,更不能改變其原真形貌。但保持原真性,絕不是在保護鄉村環境的落後面。
5.鄉村旅遊要注重產品的多樣性和組織形式的多樣化。
在一個地區,必須有多樣化的鄉村旅遊類型,如成都市的「五朵金花」就是以梅花、花卉、菊花、荷花、菜園為主題發展的不同鄉村旅遊品牌,每個品牌又有一系列的觀光、參與性產品。遊人對鄉村旅遊品牌的多樣性、內容的豐富性和體驗的差異性的要求越來越高,鄉村旅遊目的地就越要盡快改變產品雷同、內容泛化的局面,創新產品的特色,使遊客增加更多的選擇,包括交通出行的自主化,旅行事務的自主化,訂房、訂票、訂餐的自主化,游覽鄉村景物的自主化等。
㈨ 鄉村旅遊的起源,發展及未來的趨勢是如何發展
前瞻產抄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 中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數據表明近5年來,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行業市場規模也得到快速發展。截至2012年底,全國有9萬個村開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活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經營單位達180萬家,其中農家樂超過150萬家,規模以上園區超過3.3萬家,年接待遊客接近8億人次,年營業收入超過2400億元。
伴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我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快速發展。2009-2013年,我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收入以年均43%的速度遞增。僅2011年,鄉村旅遊行業就帶來了860億元的經營收入,帶動近200萬城鄉人口就業,其中安排農民就業159萬人,實現農民增收257億元,帶動農產品銷售收入352億元。鄉村旅遊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