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森林旅遊發展規劃
A. 森林旅遊規劃的關鍵是什麼為什麼森林旅遊越來越受到城市人群的追捧
關鍵在森林資源保護
B. 河南省與山東省旅遊資源特點的異同
河南發展旅遊的綜合優勢
河南自然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具有南北之長、東西之特,其綜合優勢主要表現為:
1、古文化旅遊資源品位高。河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華夏六千年文明史上,先後有二十多個王朝在河南建都。中國七大古都中我省有洛陽、開封、安陽三座。全省擁有七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五十一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地下文物居全國第一,地上文物居全國第二,館藏文物達130萬件,約佔全國八分之一,被史學家譽為「中國歷史自然博物館」。其中,河南博物院,薈萃了中原文物精品,是我國鮮有的幾個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禪宗祖庭少林寺,少林功夫名揚四海;佛教釋源白馬寺,佛學文化博大精深;佛教造像龍門石窟,規模宏大,為世之藝術瑰寶;宋都開封,文「包」武「楊」,令人敬仰。中國武術的兩大源流——少林、太極都發源於河南。其人文旅遊資源,不僅具有起源的古老性,遺存的多元性,而且具有很強的觀賞性。
2、「根」文化旅遊獨具優勢。河南是中華民族之根。人文始祖,三黃五帝基本上都在河南。炎黃子孫的祖先——黃帝就出生在新鄭。中華始祖伏羲建都地周口淮陽,被朱鎔基總理譽為「羲皇故都」。中原文化是東方文化的淵源,河洛文化是中原文化的核心,其發源地就在黃河與洛河之間。從出土文物看,河南有裴里崗文化、仰韶文化、二里頭文化、廟底溝文化等;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文字,是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博大精深的《易經》、充滿哲理的《道德經》源於河南。現代常用的100個大姓中,有73個姓氏源於河南。在尋根謁祖,開展特色旅遊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3、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朝代更迭,文昌武興,中華幾千年文明史在中原大地上演了一幕幕歷史劇。河南是古代天文學、醫學、地震學、文字學、老莊哲學、程朱理學等文化的發祥地。武王伐紂、春秋戰國、陳勝起兵、劉秀中興、三國爭霸、七賢嘯聚、武後親政、水滸英雄、岳飛抗金、捻軍起義等神奇輝煌的歷史,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使河南的每一寸土地都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內涵。被稱為文學祖典的《詩經》、許慎的《說文解字》、曹氏父子創立的建安文學,以韓愈為首的唐宋散文,杜甫、白居易、李賀、李商隱等大詩人的傳世之作,都已成為中華文化之重要的基石。
4、自然景觀兼有「北雄南秀」之特色。河南位於南北方的自然過渡帶,地跨海、黃、淮、江四大水系,自然景觀雄渾、神奇,全省現有雞公山和寶天曼二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2個省級自然保護區,5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5個省級風景名勝區,其中太行山巍峨挺拔,大別山風景秀麗,伏牛山雄偉壯觀,中嶽嵩山氣勢磅礴,黃河游覽區風光絢麗,呈現出巨大的旅遊觀賞價值和綜合開發潛力。
5、旅遊節慶活動影響廣泛。洛陽牡丹花會,自1983年以來已舉辦十七屆,在海內外已產生較大影響。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以武會友,已成為我省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開封菊花花會,規模之大、菊花品種之多,品位之高,國內罕見。另外信陽茶葉節、三門峽國際黃河旅遊節、新鄭炎黃文化藝術節、殷商文化節等節慶活動,已成為吸引海內外遊客和了解河南的重要渠道。
6、發展旅遊產業區位優越。河南素有「中州」之稱,境內京廣、隴海、京九、焦枝、新荷、新太鐵路干線分別在鄭、商、洛、新、焦十字交匯,以鄭州為中心的十字高速公路已經開通,全省擁有鄭、洛、南三座機場,其中鄭州4E級國際機場,不僅是中原地區的空中交通樞紐,而且是北京首都機場的備用機場,便捷的交通條件,為我省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一、民俗文化、民俗旅遊的界定
(一)民俗文化的定義
民俗文化,是世間廣泛流傳的各種風俗習尚的總稱,包括存在於民間的物質文化、社會組織、意識形態和口頭語言等各種社會習慣、風尚事物。[1] 它是民俗旅遊最重要的資源。民俗文化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文化,因此,也有些學者提出用「生活文化」指代民俗文化。
與精英文化或宮廷文化相比,民俗文化更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獨特性、生動性和大眾性等特點,這些特點與當代大眾旅遊的諸多特點相吻合,使得民俗文化成為民俗旅遊的主體資源,這也是推動民俗旅遊持續發展的主要動力。
(二)民俗旅遊的界定
(三)民俗旅遊的分類
對應民俗的分類,陶思炎依據民俗范疇,表現空間、產品性質、服務功能等為標准對民俗旅遊的類型作了細致的劃分。他以民俗旅遊涉及的民俗旅遊范疇為標准,將民俗旅遊產品劃分為物態、動態、心態、語態等民俗旅遊類型;以民俗生活空間角度為標准,將民俗旅遊劃分為市井民俗游、水鄉民俗游、山村民俗游、漁村民俗游等環境類型;以產品性質角度為標准,將民俗旅遊劃分為觀覽型、參與型、休閑型、運動型等類型。[5]但現實中的民俗旅遊活動與理論上的探討稍有差異,比如心態、語態等民俗很難成為一個獨立的民俗旅遊類型。王德剛把民俗旅遊的開發模式分為品牌經營模式、社區-歷史(傳統)街區模式、鄉村模式、「生態博物館」模式、主題公園模式和節慶活動模式。[6]這6種模式在山東均有分布,且比較切合中國民俗旅遊的實踐。筆者依據山東民俗旅遊開發的歷史及其現狀,把山東的民俗旅遊產品主要分為以下6種:民俗博物館旅遊、節慶民俗旅遊、婚俗旅遊、漁家樂、農家樂、民俗村(民俗主題園)旅遊,下文將結合山東民俗旅遊開發現狀對此分別詳述。
二、山東民俗旅遊的特徵
山東民俗旅遊的特徵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傳承性強
2、地域特點鮮明
3、影響廣泛
4、開發較早
三、山東民俗旅遊開發現狀
山東的民俗文化資源豐富,以此為基礎的民俗旅遊活動也類型多樣,豐富多彩,而且各地的民俗旅遊內容、形式不一,因此,很難全面、確切地描述山東民俗旅遊開發現狀。參照山東民俗旅遊產品的分類,筆者只是粗線條地勾勒出山東民俗旅遊的概貌。
(一)民俗博物館旅遊
(二)節慶民俗旅遊
這是山東民俗旅遊的主體,數量最多,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效益最好。其下又可分為傳統節慶旅遊,現代節慶旅遊、新興節慶旅遊、假日旅遊(如雙休日、黃金周等)。山東主要的旅遊節慶有濰坊國際風箏節、濟南千佛山廟會、趵突泉燈會、大明湖荷花節、青島國際啤酒節、泰山國際登山節、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淄博陶瓷琉璃藝術節、煙台國際葡萄酒節、菏澤國際牡丹花會、青島海雲庵糖球會、天後宮民俗文化廟會、榮成國際漁民節等。
(三)婚俗旅遊
(四)漁家樂
(五)農家樂
(六)民俗村、民俗主題園旅遊
四、山東民俗旅遊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山東民俗旅遊發展到今天,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不僅類型豐富多樣,在開發內容上也逐步深入,形成了一批知名度和美譽度都比較高的民俗旅遊品牌,成為山東旅遊又一個較有活力和發展前景的專項旅遊產品,但不可否認的是,雖然山東建立了許多民俗旅遊村、數條民俗旅遊線及民俗旅遊區,但目前山東民俗旅遊業也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本節就當前山東民俗旅遊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和下一步的開發思路。
有些問題在整個旅遊業中是普遍性的,如對民俗旅遊資源重開發不重保護,重經濟效益輕文化效益和社會效益,有些景點(景區)的管理體制還沒有完全理順等;也有一些具體問題,如景點(景區)各自為政,重個體得失輕共同發展等。就目前山東民俗旅遊實踐來講,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1、管理體制的分割所帶來的矛盾
(1)「三孔」管理體制變更所帶來的旅遊開發與文物保護問題。
(2)蒲松齡故居與聊齋園的管理體制分割
2、企業化運作帶來的弊端
3、「內訌」式的不規范競爭
(1)膠南、龍口的徐福節
(2)中國民俗旅遊第一村之爭
4、開發滯後,對外競爭不力
(1)運河民俗旅遊必須迎頭趕上
(2)梁祝婚俗旅遊有待大力開發
(3)水滸旅遊:牆內開花牆外香
(4)菏澤牡丹要做大做強
5、民俗旅遊節慶的相似性和庸俗化
五、山東民俗旅遊開發原則和對策
(一)、山東民俗旅遊開發原則
1、文化原則
「文化是明天的經濟」,民俗旅遊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旅遊,它的魅力在於民俗旅遊景觀所承載和體現的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隨著山東旅遊業的深度發展,以文化為內涵的旅遊將會超越以觀光為內涵的旅遊,對山東民俗旅遊而言,齊魯文化和山東民俗文化是其開發的靈魂,因此,開發山東民俗旅遊必須遵循文化原則。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開發和經營者應具有較強的文化意識,對民俗文化有較全面的理解,對民俗文化在民俗旅遊中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能從多學科的角度研究各類民俗事象,發掘民俗旅遊資源。其次,民俗旅遊項目應創造和實現民俗文化氛圍,以便讓旅遊者得到深刻的文化體驗和感受。最後,民俗旅遊項目開發不僅要具有民俗的「神」,還要具有民俗的「形」,做到「神」、「形」合一,把民俗文化的精華完整地表現出來。[9]
2、本土化原則
民俗旅遊利用民俗文化吸引游者,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地方性。因此,在開發過程中必須以民俗文化為根基,避免過於商業化的運作和不切實際的模仿與開發。本土化原則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因地制宜,挖掘當地的民俗文化資源,突出「原汁原味」,不要輕易仿製。當然,這並不排除以此為目的的適當提煉和加工,在實際的開發和經營中,這樣做往往是必要的;二是對於移植的外來民俗文化,則要充分考慮當地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程度,某些與當地民俗文化背景有沖突的民俗文化資源,在強調新奇性的同時,必須經過本土化的改造,否則不宜移植。
3、特色性原則
特色性是旅遊資源的基本屬性,民俗旅遊資源尤其如此。失去特色,民俗旅遊資源也就不復存在。在民俗旅遊開發實踐中應以特色為依據,突出各地區的民俗旅遊特點,設計和推出與眾不同的旅遊產品、旅遊線路和旅遊購物品。突出特色性原則也是提升旅遊區的品位,提高競爭能力的有效手段。
4、遊客中心原則
遊客是民俗旅遊的主體,因此,民俗旅遊應以遊客為中心,按照遊客的需求開發適銷對路的民俗旅遊產品。遊客的旅遊心理復雜多樣,但最基本的還是求新、求異、愉悅身心,針對遊客的這些基本旅遊心理,我們要開發新奇、參與性和體驗性強的民俗旅遊產品。
5、多樣性與專題性結合原則
多樣性與專題性既對立又統一,二者充分結合會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多樣性不僅不會沖淡專題性,而且還能襯托、突出專題性;多種專題也能豐富多樣性,使多樣性既有深度又有廣度。
6、可進入原則
各地區民俗文化不同,表現為各個旅遊景區(點)是一種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且民俗活動多在農村開展。因此開發時要考慮距離遠近、可進入程度、交通狀況等問題,以便作到各旅遊片、區內各景區(點)相對集中、聯系較緊密,各片、區間交通順暢,可進入性好。這樣有利於設計旅遊線路,方便遊客進行各種民俗旅遊活動。
7、可持續發展原則
在民俗旅遊規劃和開發中,更要注重對民俗旅遊資源的挖掘、搶救和保護,不要殺雞取卵、竭澤而漁,要有長遠眼光,保持民俗旅遊的可持續發展。因為隨著中國經濟建設的進一步發展,城市化進程呈加速度增長的勢頭,民俗文化賴以存在的風俗習慣和古民居、古建築遭到建設性破壞,因此,對民間文化遺產的搶救迫在眉睫,旅遊開發是保護民間文化遺產的重要途徑和手段,但要注意避免重蹈城市化的覆轍。
8、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統一原則
旅遊規劃與開發要充分考慮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社會資源的有機結合,充分協調經濟發展、資源保護和社會進步的關系,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統一,促進山東省民俗旅遊健康、高效持續的發展。
(二)、山東民俗旅遊開發對策
1、挖掘、突出山東民俗旅遊的齊魯文化內涵
旅遊具有文化性和經濟性雙重屬性,而齊魯文化自其產生之日起一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主幹和核心,它也是山東民俗旅遊的立身之本。在目前大多數民俗旅遊景點日益走向庸俗化、企業化的時候,挖掘、突出文化內涵是提升民俗旅遊景點品味的良好手段。山東的民俗文化包羅萬象,除了其以民間建築、民間技藝、民間游戲為代表的物質層面和以婚喪嫁娶為代表的制度層面外,以民間傳統、宗教信仰、人文素質為代表的精神層面也同樣不容忽視,在民俗旅遊的開發實踐中,後者尤其要引起民俗旅遊開發者和經營者的重視。
2、理順管理體制,加強文物保護
文物作為物質民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進行民俗旅遊開發的重要載體,「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破壞文物就毀滅了民俗旅遊的基礎,失去了旅遊可持續發展的根基。
從理論上來講,旅遊開發與文物保護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保護文物是為了更好地進行開發,有了旅遊開發的收益才能更好地保護文物。在處理二者的關繫上,應當把相關文物的保護工作置於主導地位。然而,在實踐中,二者的關系不是如此。某些單位和個人把旅遊開發的收益中飽私囊,不願對文物保護投資。對此,必須加強旅遊管理方面的分工負責,統一協調,理順管理體制,同時,正確貫徹《文物保護法》,加大對文物的保護力度。
3、樹立鮮明的形象,打造民俗旅遊品牌
獨特性是民俗旅遊資源的重要特徵,俗話說「一招鮮,吃遍天」,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賣點,不致被替代。青島在民俗旅遊方面即有多個賣點,不能互相替代,形成了多贏。
關於石家莊、王家皂中國民俗旅遊第一村之爭,其實,二者在民俗旅遊內容和開發歷史有很大不同,石家莊以「農家樂」著名,王家皂以「漁家樂」為主;石家莊因其開發較早,影響較大,王家皂卻是新開發的民俗旅遊村。稱石家莊為「中國民俗旅遊第一村」是合適的,王家皂可定位在「中國海洋民俗旅遊第一村」,從筆者目前掌握的材料看,國內還沒有如此定位的。這樣既可避免石家莊帶給王家皂的「陰影效應」,還可突出王家皂的海洋民俗特色。最好的競爭是避免競爭,在這方面,楊家埠做得比較好,它定位為以特色民俗為主題的「中國民間藝術遺產村莊」,突出了自己鮮明的特色。
4、對內聯合,對外競爭
面對來自江蘇等其他省份以徐福東渡為主題的民俗旅遊,膠南、龍口的徐福節慶首要的是在協調的基礎上聯合起來,一致對外競爭。因為二者的資源特點類似,地理位置較近,內部競爭只能導致兩敗俱傷。在實際操作中可採取兩地每年輪流舉辦徐福節慶,或以一地為主,一地為輔的方式;也可把每年的徐福節時間分開,兩地分別舉行,從而避免同一時段舉辦徐福節慶。
這種方法也適用於「濟南三勝」的春節黃金周。「濟南三勝」在春節黃金周均舉辦大同小異的民俗旅遊活動,與其拼內耗,不如聯手一致對外。如果把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三大名勝分開來看,都不及泰山、西湖等著名旅遊景點有影響力,但如果「山、泉、湖」強強聯手,進行資源優勢互補,讓遊客以優惠的價格一票通游,將對遊客產生更大的吸引力,形成泉城民俗旅遊的拳頭產品,會吸引更多的遊客來濟南。
5、整合旅遊資源,做大做強
以菏澤為例。菏澤作為全國最大的牡丹生產基地,完全可以在每年冬季舉辦一次全國牡丹催花展。既可以讓人們在寒冬觀賞到牡丹的芳姿,又可以進行花木交易,可謂一舉兩得。此外,菏澤是著名的「戲曲之鄉」和「武術之鄉」,棗梆、柳子戲、山東梆子等十幾個地方戲種同時並存,這在全國同級地市中尚不多見。菏澤的麵塑、魯錦等獨特民俗,也可以重點開發為「民俗博物館」和民俗生態保護區,和牡丹一起構築菏澤旅遊的四季文章。
菏澤市目前正在選聘有關專家編制旅遊發展規劃,以牡丹、水滸、黃河旅遊為主線,涵蓋全市民俗文化和人文景觀,以期構造全年有景的格局,做活四季文章。如果菏澤牡丹與黃河、水滸結親成功,將從根本上擺脫當地旅遊業多年來單靠牡丹一條腿走路的尷尬。
6、加大旅遊開發力度
在這方面,運河民俗旅遊、水滸民俗旅遊和黃河三角洲民俗旅遊比較迫切需要加大旅遊開發力度。為加強對梁祝文化的研究,可成立梁祝文化研究學會,在對梁祝文化的開發利用上,可將梁祝讀書處——嶧山建成愛情搖籃之山;將微山縣馬坡梁祝墓所在地恢復明代梁祝祠,建梁祝愛情文化園。通過對梁祝文化的研究和開發利用,為濟寧文化大市建設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梁山雖然沒有以前的「八百里梁山水泊」,但有水滸民俗文化,可從民俗旅遊入手,吸引魯西南、魯西北和全國的遊客。
7、編制全省民俗旅遊規劃
截至目前,全省還沒有專門的民俗旅遊規劃,這與山東的民俗旅遊資源大省、民俗旅遊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稱。國外旅遊專家在為山東做全省的旅遊規劃時曾說,濰坊是山東民俗旅遊的中心,可在「千里民俗旅遊線」的基礎上把山東全省的民俗旅遊進行統一規劃,東引山東的海洋民俗旅遊,西聯魯西南的運河民俗旅遊、水滸民俗旅遊和菏澤的民間藝術旅遊,形成橫貫山東全省的民俗旅遊線。如此以來,勢必盤活山東全省的民俗旅遊活動,擴大山東民俗旅遊在全國的地位和影響,促進山東民俗旅遊的跨越式發展。
C. 新鄭市的旅遊發展規劃
新鄭市位於河南省中部,隸屬省會鄭州,全市轄9個鎮、個鄉、3個街道辦事處和1個港區管委會,總面積873平方公里,總人口66萬,其中市區面積22平方公里,城鎮人口26萬。近年來,我們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全力抓經濟、重點抓工業、關鍵上項目、努力創環境,經濟社會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2007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8.3億元,增長16.6%;財政總收入26.4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5億元,增長42.9%。繼躋身全國縣域經濟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之後,又進入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行列,並連續三年獲得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稱號,並先後獲得了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全國食品工業強市、全國和諧中小城市示範單位等榮譽稱號。
新鄭是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8000年前,先民們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創造了震驚中外的裴李崗文化。5000年前,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就出生、創業、建都在新鄭,肇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新鄭由此被譽為黃帝故里、民族聖地。新鄭境內古跡眾多,僅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有8處。新鄭人傑地靈,人才輩出,鄭國名相子產、漢代軍事家張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等歷史名人均出自新鄭。近年來,我們充分發揮歷史文化優勢,積極開發旅遊資源,先後建成了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4A級景區——軒轅黃帝故里、中國僑聯首批命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始祖山游覽區、中國唯一將詩經擺到地面上的主體公園——鄭風苑景區、中國藏車最多的車馬坑——鄭王陵博物館等景區景點。同時,從1992年開始,我市每年都堅持舉辦拜祖大典,黃帝文化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海內外炎黃子孫所認可,尤其是隨著丙戌年、丁亥年和戊子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的成功舉辦,新鄭文化旅遊產業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
新鄭是區位交通優勢明顯的城市。位於中原城市群的腹地,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國道、鄭州環城高速、鄭石高速,以及正在規劃建設的鄭州至武漢鐵路客運專線等國家重
要交通干線縱貫全境,南水北調、西氣東輸等國家重點工程穿境而過,中原地區最大的航空港——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坐落境內,構築了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路。為適應形勢發展,新鄭機場正在按照區域性樞紐機場的要求進行改造,目前,新機場航站樓已投入使用,客運、貨運停機坪等硬體設施將於今年年底建成,屆時旅客吞吐量將突破1000萬人次。
新鄭是產業特色較為突出的城市。新鄭資源豐富,地下煤炭儲量達13.5億噸,擁有優質大棗20萬畝,被國家林業總局命名為「中國紅棗之鄉」。新鄭產業特色突出,初步建成了台商投資工業園、中原食品工業園、東區工業園、龍湖科技教育產業園、新鄭煤電循環經濟產業園、新鄭醫葯產業園等六大特色園區,擁有「白象」方便麵、「統一」食品、「加加」醬油、「好想你」棗製品等知名品牌,初步形成了煙草、食品、醫葯、煤電等產業體系。其中,年產優質香煙80萬箱的河南中煙公司新鄭卷煙廠,是全國36家重點卷煙工業企業之一;以統一集團、正龍集團、正林食品、加加醬油、奧星實業等30多家知名企業為依託,建成了中原地區重要的食品加工基地;以韓都葯業、遂成科技、羚銳制葯等12家規模企業為依託的醫葯產業,年產水針劑達50億支,建成了全國最大的醫葯水針劑生產基地;以福華鋼鐵、華馳復合材料、鄭州鴿瑞等為主導的鋼鐵產業,年產優質鋼鐵製品100萬噸;以美國西亞斯國際學院、台灣升達大學、中原工學院、河南工程學院為代表的16所高等院校,常年在校生達10萬多人,形成了河南省重要的科技教育基地。
新鄭是投資環境比較優越的城市。近年來,我們把打造一流的投資環境,作為提升城市形象、增強軟實力的重要手段,堅持不懈地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和軟環境建設。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效能管理的原則,制訂並實施了「一個中心、三大板塊、六個園區」的發展規劃(一個中心,即以市區為龍頭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三大板塊即以京珠高速公路為主線,包括城東區、新鄭中原食品工業園、台商投資工業園,輻射薛店、和庄、八千、龍王等鄉鎮的臨空經濟板塊;以龍湖、孟庄西部、郭店北部等為組團的臨鄭經濟板塊;以煤礦、煤化工等企業為龍頭,包括辛店、觀音寺、城關、梨河等在內的臨煤經濟板塊。六個園區,即新鄭東區工業園、新鄭中原食品工業園、新鄭台商投資工業園、新鄭龍湖科技教育產業園、新鄭煤電循環經濟產業園、新鄭醫葯產業園),初步形成了以市區為中心,以港區、薛店、龍湖等為副中心的城鄉一體化格局。同時,堅持以誠信招商、以環境留商、以感情融商,修訂了《招商引資優惠辦法》,推行了一站收費、代辦服務等新機制,營造了親商、富商、安商的社會氛圍,榮獲了未來5—10年最具台商投資價值城市、外商眼中的河南最佳投資園區等榮譽稱號。
新鄭是充滿發展活力的城市。近年來,我們結合自身優勢,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大力發展文化經濟、循環經濟和臨空經濟。在文化經濟方面:依託深厚的文化資源,以黃帝文化開發為龍頭,堅持文化旅遊、文化教育、文化產業同步推進,在精心舉辦拜祖大典的基礎上,圍繞吃、住、行、游、購、娛等旅遊要素,加快配套設施建設,帶動了旅遊第三產業的發展。2007年,共接待遊客260多萬人次,實現直接經營收入600多萬元,帶動相關產業收入5.2億元。在循環經濟方面:依託豐富的煤炭資源,先後開工建設了年產300萬噸的趙家寨煤礦和年產180萬噸的王行庄煤礦,年產240萬噸的李糧店煤礦即將開工建設,三石煤礦已列入我市「十一五」發展規劃,幾個煤礦全部建成後,年煤炭產量將達1000萬噸。圍繞煤炭資源的循環利用,先後招引了國開投煤化工、神龍煤化工等循環經濟項目,其中,總投資300億元的國開投公司煤化工項目已納入國家煤化工中長期發展規劃。在臨空經濟方面:充分發揮「大交通、大通道、大樞紐」的區位優勢,以鄭州新鄭國際機場為依託,積極發展以倉儲運輸和現代物流業為主的臨空經濟,先後引進了深航物流、河南中鐵物流、華中棉花交易市場、萬庄化肥交易市場等物流企業,物流業已成為新鄭新的經濟增長點。
7
D. 河南省關於旅遊規劃有哪些政策法規
旅遊區開發建設首先需要進行規劃。旅遊總體規劃是旅遊發展規劃的延續,是其戰略目標和宏觀布局的具體化,因而要與旅遊發展規劃相銜接,充分體現旅遊發展規劃的目的和思想。尤其是被列為重點的旅遊區,更要優先規劃開發,並保持與旅遊發展規劃的高度一致。一些還沒有編制旅遊發展規劃的地區,根據旅遊發展的需要,當地政府及主管部門也會提出優先開發某個或某些旅遊區,就更需要先期進行規劃,以便科學地、有計劃地、有步驟地開發建設。
旅遊總體規劃的准備階段首先要落實規劃的專業費用,這些費用一般由政府及主管部門和開發者提供。其次要組織由相關人員組成的規劃小組。《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實施辦法》規定:「風景名勝區規劃應在所屬人民政府領導下,由城鄉建設部門或風景區管理機構會同文物、環保、旅遊、農林、水利、電力、交通、郵電、商業、服務等有關部門組織編制。風景名勝區規劃文件的編制,可委託國內有資質的規劃、設計、科研單位或大專院校協助進行。要指定技術總負責人,負責組織、協調、匯總規劃。」此外,還要准備必要的旅遊區內詳細二手資料,包括基礎圖件(1:5000—1:50000地形圖、行政區圖、外部交通圖等)、歷史沿革資料、地方誌、基本地理資料(土壤、水文、地質、動植物、氣候、地貌、人口等文字與圖件)、各項其他規劃資料(國土、城鎮、農、林工業規劃)、基礎設施資料(交通、管線等)、原有的旅遊規劃文件、旅遊文學作品(詩詞、游記、散文)、政策法規等等。
2.調查評價階段
這一階段是收集一手資料,對二手資料進行補充、修正,並綜合一手資料和二手資料,對旅遊地的基本情況和開發條件進行評價,提出評價意見。
首先是進行旅遊資源調查。對旅遊區的資源調查要比旅遊發展規劃中的調查詳細得多,要求旅遊醫的絕大部分都被調查過,對於一些面積廣大、條件惡劣的部分,可以藉助遙感圖協助調查,有條件的還可以用直升機來協助調查。要詳細記錄旅遊區內的景點、景物,對一些重要的景點、景物還要進行拍照、攝像,製作幻燈片。
其次是環境條件調查,主要調查與旅遊開發有關的內容,包括自然與社會經濟兩方面。
自然環境有:(1)有關地震、斷層、火山、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2)有關水域特徵,如水位、水溫、水量、潮汐、泥沙量、凌汛、水質污染等;(3)有關氣候特徵。如溫度、濕度、降水量、風向、風速、冰凍、季節期、有害氣體等(4)有關土壤、植被、水質、大氣污染情況及污染源的狀況等;(5)有關自然災害、人為破壞、地方病、有害動植物等;(6)工礦企業、科研機構、醫療機構、倉庫堆積、生活服務、交通運輸等方面的排污、放射性、易燃易爆、電磁輻射等狀況。
社會經濟條件的調查大致有如下一些內容:(1)社會經濟文化狀況.包括人口、民族、經濟發展水平、物資供應、人民生活水平、文化素質等;(2)內外交通情況;(3)服務設施狀況,包括游覽、食宿、購物、文娛、醫療、郵政、銀行、廁所等;(4)基礎設施狀況,包括供水、排水、供電、通訊、環衛、污水處理、防災安全設施等;(5)管理工作狀況,包括管理體制、機構設置、立法工作等。
最後是對區內旅遊開發的可能性進行評價,這是旅遊總體規劃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其評價結果將作為旅遊總體規劃的重要依據。評價要選用科學的方法,對旅遊資源、開發現狀、開發前景進行評估、鑒定,並分出等級。旅遊區評價一定要進行對比分析,即與相類似的旅遊區對比。這樣既可以避免妄自尊大,造成過大的投資和不切實際的開發;也可以避免過低估計,得不到應有的效益。
E. 你了解河南省一些地級城市的旅遊發展情況嗎
河南省很多地級城市都大力發展旅遊業,每年從別的城市來的人河南省旅遊的人越來越多。
F. 森林景區旅遊規劃應該怎麼做
北京巔峰智業森林景區旅遊規劃案例:
河南省大別山紅色旅遊專項規劃
浙江內省四明山旅遊發展總體容規劃
內蒙古准格爾黃河大峽谷旅遊區開發策劃
廣西寧明花山旅遊區獨木成林景區概念性規劃
安徽茅仙洞風景名勝區旅遊發展總體規劃
馬陵道古戰場旅遊區總體開發策劃
G. 概述河南省的旅遊資源特色和典型的風景
參考河南省「十二五」旅遊產業發展規劃。上面寫的很系統也很詳細。以這個為藍本就好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