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生態文化旅遊示範區

生態文化旅遊示範區

發布時間: 2021-02-28 07:22:43

1. 皖南國際旅遊文化示範區的意義

宣城與黃山、池州等地同屬皖南地區,同受徽文化影響,自然人文景觀一脈相承,符合打造國際旅遊文化示範區的條件。示範區建成後,將可整合各市旅遊資源、打造精品,包括加快實施「徽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加強徽文化保護開發,開發遺產旅遊、修學旅遊、節慶旅遊三大旅遊品牌等。新的「旅遊文化示範區」將加快建設以黃山、九華山為重點的世界級旅遊勝地,推進旅遊國際化進程,促進皖南大開放。示範區包括黃山、池州、安慶,宣城,蕪湖、馬鞍山、銅陵,轄34個縣(市、區),總面積38220平方公里,總人口1069.6萬。
【范圍】7市入選示範區 面積共5.7萬平方公里據了解,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范圍包括黃山、池州、宣城、馬鞍山、蕪湖、銅陵、安慶等7市、47個縣(市、區),國土面積5.7萬平方公里,其中黃山市的屯溪區、徽州區、黃山區、歙縣、休寧縣、祁門縣、黟縣,池州市的貴池區、青陽縣、石台縣、東至縣,以及宣城市的績溪縣、旌德縣、涇縣和安慶市的潛山、太湖、岳西縣為核心區。規劃期為2013年至2020年,重大問題展望到2030年。
安徽省發改委主任張韶春介紹,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區位條件優越、生態環境優良、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富集,是全國乃至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特色鮮明的文化旅遊區域。《綱要》提出將示範區打造成為美麗中國建設先行區、世界一流旅遊目的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區三大戰略定位。
【布局】打造「一圈兩帶」文化旅遊發展格局
《綱要》指出,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今後將著力打造「一圈兩帶」文化旅遊發展格局。「一圈」是指古徽州文化旅遊發展圈,充分展示新安理學、新安醫學、新安畫派、徽派建築、徽商文化、文房四寶、徽菜、徽茶等歷史文化魅力,保持徽州文化的完整性,推動徽州文化與青山秀水、美好鄉村聯動,形成以黃山為中心、輻射周邊的山水文化旅遊圈,不斷提升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把古徽州文化旅遊發展圈打造成美麗中國建設的典範。
兩帶是指:「三山三湖」山水觀光旅遊發展帶和皖江城市文化旅遊發展帶。「三山三湖」山水觀光旅遊發展帶,以黃山、九華山、天柱山、太平湖、升金湖、花亭湖為節點,將皖南高品質的山水風光連為一線,充分展示精、奇、清、秀的特色,聯動開發觀光、文化與度假組合型旅遊產品,聯手開拓國際國內旅遊市場,打造一批重點旅遊區,培育形成世界級黃金旅遊帶;皖江城市文化旅遊發展帶,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旅遊通道作用,突出都市休閑、生態旅遊、工業旅遊、游輪觀光、主題公園體驗、健康運動養生等,串接馬鞍山、蕪湖、宣城、銅陵、池州、安慶等皖江城市及重要景區,努力打造面向長三角、聯動長江中游城市群、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文化旅遊帶。
【目標】2020年旅遊總收入突破7千億,接待遊客超46000萬人次
圍繞三大戰略定位,《綱要》提出,到2020年生態環保質量保持領先、文化旅遊產業顯著發展、文化旅遊國際化水平全面提升,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加、公共服務能力不斷增強五大目標。
到2020年,示範區的綠色消費模式和生產方式將基本形成。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將達90%,森林覆蓋率達到51%,核心區的空氣優良率將達80%。到2020年,旅遊總收入突破7000億元,接待國內外遊客人數超過46000萬人次,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1000億元,培育5—10個世界級文化旅遊品牌。示範區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分別突破70000元和28000元。建成一批重大公共服務設施平台,交通能力、能源保障能力、應急救援能力顯著增強。
【政策】設立投資基金支持申報品牌賽事
建設示範區,必須有一批重大政策支持。《綱要》結合示範區建設需求,提出了一批需要國家支持的重大政策。
《綱要》鼓勵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充分發揮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支持設立以文化、旅遊、生態為主要內容的股權產權交易機構,設立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產業投資基金,鼓勵有實力的央企在示範區圍繞文化旅遊、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領域,設立大型產業基金,研究設立旅遊文化特色分支機構,提供專業化的金融服務。
在土地政策方面,《綱要》支持開展農村宅基地有償使用和流轉試點,支持不改變農用地性質的項目採用約定用途、控制使用條件,並給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合理補償的方式取得土地。
此外,《綱要》允許示範區結合資源特色,規范建設主題公園等文化旅遊項目。支持示範區申報國家體育產業基地項目和體育品牌賽事。支持孔子學院設立徽文化課
程。支持申報舉辦中國(黃山)國際文化旅遊高層論壇,打造示範區國際合作平台。
【交通】打造綜合交通網路體系新建多個機場
打造具有國際范的旅遊新名片,交通是關鍵環節。《綱要》提出,要加快區域內城際鐵路、普通鐵路、省道、旅遊干線、農村公路以及高速公路、交通樞紐和景區連接線建設。實現快速鐵路聯結所有省轄市,普通鐵路覆蓋20萬以上人口城鎮,所有縣城通達高等級公路,重點旅遊鄉鎮基本實現四級及以上公路連接。
《綱要》提出將新建蕪湖(宣城)機場,研究遷建安慶機場,推進黃山機場改造,新建馬鞍山、岳西、寧國、涇縣、無為、蕪湖縣、九華山等通用機場。

2. 生態示範區的型態分類

生態農業型生態示範區
生態農業始終是生態示範區的重要內容。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我們在總結國內外農業發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就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生態農業」的發展思路,並開展了大量生態農業理論研究和試點示範工作,它以發展大農業為出發點,按照整體協調的原則,實行農、林、牧、副、漁統籌規劃,協調發展,並使各業互相支持,相得益彰,從而實現農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在1992年聯合國召開的「環境與發展」大會上,我國生態農業作為可持續農業模式,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贊譽,至2000年,我國已有8個生態農業村被授予「全球環境五百佳」的稱號。此外,我國還受委託舉辦了國際生態農業的培訓班。目前,我國生態農業呈現蓬勃發展的好勢頭,全國50個生態農業試點縣的建設工作,經多年努力,正向縱深發展,規模不斷擴大,類型更趨齊全,由初級向高級推進,業已出現一批高水平、高效益、各具特色的成功樣板。如湖南省隆回縣注重發展以果、葯為主的生態農業,不僅使該縣1.6萬多公頃荒山禿嶺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而且為山民覓到了生財之道。我國農村第一個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命名的「全球五百佳」之一——江蘇姜堰市河橫村就是以生態環境建設為起點,最終形成一個集無公害稻米生產基地、保健食用油生產基地、食用菌葯用菌生產加工基地、無公害水產基地為主的生態型農村經濟模式。我國50個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之一的遼寧盤山縣在十年之內由過去被人們稱為「南大荒」的貧困區,一躍進入「小康」,靠的就是全方位生態農業建設。目前在盤山縣已形成以優質玉米為主的種植業、以河蟹為主的水產業、以棚菜為主的蔬菜業、以黃牛和瘦肉型豬為主的畜禽業、以「紅富士」為主的林果業等五大主導產業並舉的總體框架並建立了十大基地,大投入帶來了高產出,使盤山成為全國生態示範縣的典型。 農工商一體化型生態示範區
如上海崇明縣,利用國營農場眾多的優勢,以養殖業和種植業為起點,逐步推行雞糞喂豬、豬糞化沼氣、沼氣渣下魚塘及其他形式的綜合開發利用,形成規模後逐步開展深加工和精加工,進而大量出口,形成多家骨幹企業,實現農工商一體化經營。而江蘇大豐縣則在推廣生態工業模式的基礎上總結出農工農、回收利用廠內消化、清潔工藝三種方式的成功經驗。 生態旅遊型生態示範區
生態旅遊是以良好的自然生態為資源,以旅遊為龍頭產業,帶動其他行業和生態保護的協調發展。早在1990年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安徽黃山便是一個典型。黃山市政府和黃山管委會經過十年努力,他們視保護為重中之重,在「保護第一」的前提下,努力探索出了一條既發展旅遊又保護環境的新路子。他們完善風景區的總體規劃,實行分區旅遊,景區輪休生態保護,改善景區交通、娛樂、服務設施,開通微波通訊,以燃油代替燃煤, 防止大氣污染,為讓黃山這一大自然的傑作煥發出「世界級」的風采做出了貢獻。 鄉鎮工業型示範區
以縣域內鄉鎮企業為整體對象,開展鄉鎮工業小區規劃,加強污染管理,使區域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國家計委和國家環保局通過在六省七縣開展鄉鎮工業小區試點工作,為生態示範區工作奠定了基礎,如江蘇無錫在總結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持續發展經驗的基礎上,得出「無錫繼續在全國領先的關鍵是要走鄉鎮工業型生態建設之路」的結論,到2000年,他們已經基本達到生態保護和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目標。近年,為解決鄉鎮企業給農業造成的污染,提高農業產出,保護太湖水資源,無錫正緊鑼密鼓地沿太湖建設高標準的鄉鎮工業型示範圈。 城市化的生態示範區
我國經濟發達的東南沿海地區,許多農村城鎮已邁開了城市化的步伐,因此,做好城市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事關重大。如全國百強縣之一的江蘇揚中市投資10億元,擬建成一個現代化的花園城市。另外,由廣西北海市城市規劃局等聯合規劃與開發建設的我國第一個2000年小康型生態城市住宅示範區——「銀灣花園」小區,綠地面積佔34%,它的啟動推動了我國的生態住宅與生態城市建設。 生態破壞型生態示範區
有計劃地恢復和治理已破壞的生態環境是生態示範區建設的另一重要內容。由於歷史原因,人口猛增、過度開發利用自然資源,致使我國一些地區森林草原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加劇、土地沙化退化、環境污染嚴重。目前,我國應以礦區開發造成的破壞和環境污染嚴重地區為主,因地制宜地進行恢復建設。例如:從1980年起,河北唐山古冶礦區把採煤塌陷區的生態環境整治列為振興全區經濟、發展「兩高一優」農業的頭等大事,經過20年的努力,基本改變了古冶大地「騎著駱駝趕著雞,高的高來低的低」的嚴重塌陷狀況,成為全國採煤塌陷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示範區。
當前,全國共有2000個立項試點的生態型單位,它們的運作,為生態示範區的發展創造並積累了大量經驗。為使生態示範區這一跨世紀工程在神州大地蓬勃開展,根據國家計委「全國生態建設規劃」的總體要求,在2000年前試點的基礎上,2001年~2010年為生態示範區建設的推廣階段,預期將生態示範區建設推廣到全國1/3左右的縣市,2011年~2050年為全面普及階段。

3. 解讀丨什麼是全域旅遊示範區又要如何構建

全域旅遊"是一個全新的概念。以"全域旅遊"的理念指導旅遊產業可持續發展,將有利於各行各業統一發展目標。以旅遊為導向,文物保護、旅遊開發和城鎮建設同步推進,對國土資源整理、資金投入整合也大有好處。統籌各方力量,全域發展旅遊事業,旅遊業將成為一項民生工程。
二、以全域旅遊理念指導旅遊業發展的必要性
眾所周知,旅遊可以加快城鄉之間的互動融合和統籌發展,可以促進民族之間的互動交流,用「全域旅遊」的理念來指導一個區域內的旅遊業發展,在布局上將更為合理。
(一)戰略規劃上的必要性
截至目前,我國有184處5A級旅遊景區;12 163家星級飯店(其中四星級酒店2 424家、五星級酒店808家),在第二季度的營業收入合計為514.11億元。但盡管如此,我國的旅遊業仍存在散、小、發展不均衡、亮點不多的問題,沒有形成核心競爭力、品牌影響力。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國旅遊缺乏一個統攬全局的總體規劃,對旅遊發展的戰略定位沒有清晰的思路。因此,我們要借用專家和群眾的智力,通過編制規劃,明確定位,理清發展思路,確定實施路徑,避免在發展道路上走彎路。因此,把「全域旅遊「提升到戰略定位的層面上十分必要。
(二)行業轉型升級上的必要性
第一、二產業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已到了一個層面,只有第三產業的空間還未全面發揮出來。
據國家信息中心旅遊規劃研究中心課題組2015年7月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2014兩年旅遊產業對GDP直接貢獻都超過7%,旅遊產業對GDP綜合貢獻都超過10%;旅遊產業間接帶動增加值超過15 000億元,對GDP增長拉動點數在1%左右,對GDP增長率貢獻超過10%;在間接帶動各產業中,對第三產業的帶動作用最大,其次是第二產業、第一產業。其中交通運輸、住宿、旅遊購物、餐飲等四個行業對旅遊業增加值貢獻近90%。
發展全域旅遊是旅遊業長遠發展的需要,是大眾消費升級的需要,是我國一、二、三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是穩增長保運行拉動投資消費的需要。
(三)旅遊者需求上的必要性
旅遊消費需求是多樣化、個性化的,全域旅遊發展要適應城市群發展的需要、適應交通快速發展的需要,達到道路建設風景化、交通體驗休閑化、環境影響最小化的效果;要利用「互聯網+」把智慧旅遊項目包裝成大項目,從交通和信息上最大程度地方便遊客,從而帶動投資。
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就指出「全域旅遊對生產要素的配置,更能發揮旅遊的導向作用!如果我們工作的重點仍然局限在景區景點,資源配置、效率提升和宏觀效果都會受限。要用全域旅遊的概念,布局旅遊產業發展,發揮全域旅遊對生產要素布局的導向作用。」只有通過全域旅遊才能合理配置資源。旅遊發展到現在的規模水平,對資源的需求已不再局限於景區景點。
三、以「全域旅遊」指導旅遊產業可持續發展
旅遊業涵蓋了多個層面,薈萃了古建築、陶瓷、民俗、宗教和邊塞等多種文化,具有不可限量的開發價值。
(一)「游」
有數據顯示,未來20年,我國人均GDP將超過1.5萬美元,50%以上的居民進入中等收入之列。如果居民人均年出遊超過5次,全國旅遊市場規模將超過70億人次,旅遊將成為大多數人的普遍性消費。
(二)「住」
我國現有12 163家星級飯店(其中四星級酒店2 424家、五星級酒店808家),在2015年第二季度的營業收入合計為514.11億元。此之還有眾多的民宿,為我國旅遊出行提供了穩定的保障。
(三)「行」
中國旅遊研究院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旅遊市場實現平穩增長,國內旅遊36.11億人次,同比增長10.67%;中國出境游市場首次過億,達到1.07億人次,已連續兩年成為世界排名第一的客源地,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出境游消費國。預計2015年,出境遊人次同比增長16%以上,客源將進一步向中西部地區、二三線城市乃至農村地區延伸。
(四)「旅遊+」
「旅遊+」是指充分發揮旅遊業的拉動力、融合能力及催化、集成作用,為相關產業和領域發展提供旅遊平台,插上「旅遊」的翅膀,形成新業態,提升其發展水平和綜合價值。在此過程中,「旅遊+」也有效地拓展旅遊自身發展空間,推進旅遊轉型升級。
長期以來,關於旅遊的認識停留在簡單的消費層面,旅遊同樣是增強國民幸福感、提升國民健康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的新增長點;是優化區域布局、統籌城鄉發展、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新增長點。
推進「旅遊+」,對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促就業具有重要意義,可以「一業促五化」,有利於推進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網路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和發展生態化。
全面推動全域旅遊發展,將有利於各行各業統一發展。以旅遊為導向,文物保護、旅遊開發和城鎮建設同步推進,對國土資源整理、資金投入整合也大有好處。統籌各方面力量,全域發展旅遊事業,旅遊業將成為一項民生工程。

4. 黃陂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的簡介

大江大湖大武漢,好山好水好黃陂。武漢市黃陂區區長吳祖雲在靈秀湖北「市長xie你游」活動中,向記者介紹,黃陂區已建成了華中地區最大的城市生態景區群—「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黃陂擁有中南地區最大的城市生態旅遊景區群木蘭八景:木蘭山、木蘭湖、木蘭天池、木蘭草原、清涼寨、木蘭古門、錦里溝、木蘭雲霧山、農耕年華和大余灣等。配套黃陂旅遊集散中心正式啟用。 至2014年,黃陂有國家5A級景區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木蘭山、木蘭天池、木蘭草原、木蘭雲霧山),及國家4A級景區3家(清涼寨、錦里溝、農耕年華),是全國4A級以上景區最密集區。黃陂區立足區情,搶抓機遇,著力把豐富的山水資源與文化品牌有機結合,大力實施旅遊興農富民戰略,積極探索出了一條「政府主導、企業主角、農民主體、行業主管、品牌主打」的「五主」模式,實現了由傳統農業大區向旅遊強區、名區的蝶變。整個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已形成了集「食、住、行、游、購、娛」於一體的旅遊服務體系。2012年,全區接待遊客803.5萬人次,創旅遊綜合收入20.08億元,全區5萬農民先後吃上了旅遊飯。此外,黃陂區另有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木蘭湖、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大余灣、武漢第一漂天寨溝漂流、明清古建築博物館、漢口北旅遊購物中心、武漢百聯奧特萊斯購物廣場等一大批差異化發展的旅遊景區。黃陂已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旅遊標准化示範區」、「全國智慧旅遊示範區」和「全國旅遊強區」。旅遊業也成為黃陂重要的支柱產業和興農富民的重要產業。

5. 國家生態文化旅遊示範區 什麼政策

地方政府財政撥款,減征稅費。飛游休閑網為您解答。

6. 武當山太極湖生態文化旅遊區的地理環境

該項目由太極湖新區和太極湖旅遊區組成。太極湖新區即武當新城板塊,由商業版娛樂區、旅遊服務區、養權生度假區組成,重點建設旅遊發展中心、武當國際武術交流中心、五星級太極湖國際大酒店、武當藝術館、太極劇場、太極湖學校、太極湖醫院、商業步行街和高檔居住區等項目。太極湖旅遊區由旅遊度假板塊、水上游覽板塊和戶外休閑板塊組成,包括國際創意區、運動公園區、度假酒店區、管理中心區、文化體驗區、旅遊碼頭區、主題公園區、集散中心區、水上游覽區、戶外營地區、森林公園區、戶外大本營區、後勤服務區和新農村示範區組成,重點建設太極小鎮、武當山功夫城、老子學院、太極養生谷、山地運動公園、武當國際會議中心、超五星級文化主題酒店、藍灣、武當山旅遊碼頭、遊艇俱樂部、汽車營地、自行車營地、戶外小鎮、戶外學校等項目。

7. 安徽省公布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這里有你的家鄉嗎

安徽省公布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其中包括馬鞍山市、桐城市、黟縣、舒城縣和全椒縣,但其中沒有我的家鄉。

然後再說說舒城縣,舒城縣佔地總面積兩千多平方千米,2018年常住人口約99萬人。另外,舒城縣是多個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比如中國龍文化,全國十三家梁祝文化。著名景點有萬佛山、百丈岩大瀑布、萬佛湖等。

最後再說說全椒縣,全椒縣生態旅遊資源豐富,擁有“三山、兩河、三湖”,交通便利,多條高速公路傳境而過。著名景點有 吳敬梓紀念館、神山國家森林公園等。

8. 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公布,進入這個名單都有什麼要求

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已經公布,想要進入這個名單有哪些要求呢。

以上這些就是要進入旅遊示範區的總體要求啦,總的來說只要用心服務的基本都能進入哦。

9. 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規劃思路

根據湖北省政府下發的《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發展總體規劃》,一是在後現代理論指導下確立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跨越式發展的整體戰略。強化戰略規劃和政策制度的激勵與約束,保證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在推進現代化過程中既展示出後現代的核心理念,又藉助於後現代視野來揚棄以工業化為基礎的傳統現代化的局限,借鑒並超越世界上先發國家的歷史經驗,避免現代化進程對資源環境與優秀傳統文化的破壞性影響,實現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二是創新管理體制、經營機制、投融資體制和利益機制。根據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經濟欠發達而生態文化資源賦存的初始條件,通過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推動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創新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提升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生產力形態。優化產業結構,調整和完善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經濟空間布局,打造「生態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產品集成—產業集聚—綜合效益」的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形成支撐內生增長方式的原動力。在實施步驟上突出「交通先行」戰略和「一江兩山」(長江三峽、神農架、武當山)重點,整合提升利用資源,形成新的發展機遇,實現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與武漢城市圈、長江經濟帶呼應互動的「兩圈一帶」區域發展新格局。 根據《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發展總體規劃》,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基本原則為:
1、統籌規劃,有序發展;
2、政府主導,市場運作;
3、改革體制,創新機制;
4、突出特色,打造精品;
5、資源共享,開放合作;
6、保護優先,和諧發展。 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發展來召開了多次高規格現場會和工作會,湖北省委省政府領導做了重要講話,主要精神如下:
2009年7月9日至10日,在宜昌召開的「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建設工作座談會」上,省委書記羅清泉指出,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要培育品牌、發展主體、強化基礎、創新機制。他強調,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建設是龐大的系統工程,是復雜的系統工程,一定要加強領導。各市州(林區)及省直相關部門的領導要拿在手上,親自動手,下重手抓。要有專門的班子抓,要加強工作協調和聯動。
常務副省長、省推進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李憲生大會發言,要求正確處理好5個方面的關系,即規劃與落實的關系、省與市州(林區)的關系、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全面推進與重點突破的關系、突出旅遊特色與促進全面發展的關系。他部署當前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頒布「一總三專」規劃,全面推進規劃實施;強化目標責任,著力推進12大工程建設;盡快出台扶持政策,改善和優化圈域發展環境;擴大改革開放,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建好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投融資平台,完善投融資運營體系;加大對外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發展氛圍。
2010年6月21日至23日,在宜昌市、神農架林區、十堰市沿線,召開了「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建設工作現場會」。會上,羅清泉說,一年多時間以來,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各項工作開展井然有序,各項建設和發展取得突出成績,經濟發展速度明顯加快。2009年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實現生產總值4980億元,同比增長14.4%,高於全省平均水平0.9個百分點。2010年前5個月,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工業增長31.2%,城鎮以上的投資增長41.5%,高於全省5-6個百分點。
省長李鴻忠因為防汛工作,在現場會上做了書面發言,他說,當前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建設和發展面臨一系列重要戰略機遇。全省要更新發展理念,從省級層面規劃統籌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交通、生態環保、文化旅遊,將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由單純的旅遊圈建設成經濟、社會、生態全面發展的示範區。
2010年8月11日至12日,就是前不久,在宜昌召開了「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培育旅遊市場主體現場會」,常務副省長李憲生部署:做好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培育市場主體的基礎性工作;通過進一步推進規劃實施引導市場主體有序參與,創造拓展市場主體發展的招商引資平台和融資渠道;策劃打造十大核心景區形成一批有競爭力的市場主體;建立完善項目庫並推進項目與市場主體對接。同時,要正確處理好:政府主導和市場運作的關系,鄂西生態文化旅遊業的發展與當地群眾切身利益的關系,總體規劃與具體實施的關系,解放思想與統一思想的關系;做強做大旅遊龍頭企業與培育中小企業的關系。對於中小企業,他要求體現「專、精、特、新」這四個字。 概括起來說,規劃工作全面完成,配套政策和跟進措施穩步實施,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市場主體培育發展迅速。
關於規劃,在宏觀層面,形成了省「一總三專」 + 市州林區「一總三案」規劃體系。
在中觀層面,編制了《湖北省環「一江兩山」交通沿線生態景觀總體規劃》,該規劃在2009年9月30日湖北省政府召開的專題會議審定並下發實施。對武漢-武當山-神農架-宜昌-武漢沿線1139公里打造景觀廊道,讓遊客實現邊旅邊游、旅就是游的享受。「生態景觀工程」核心內容是「兩段兩區十村落」:
「兩段」:武神生態公路(G209)房縣城關至房縣銀坪鄉龍洞溝,路段全長64.3公里;宜神生態公路(S312)夷陵區姜家灣(K11)至霧渡河集鎮橋頭(K58),路段全長47公里。
「兩區」:改造漢十公路孝感服務區、武當山服務區。
「十村落」:打造環「一江兩山」交通沿線10個景觀段各1個特色村落,分別為丘陵田園風格的武漢市黃陂區祁家灣街辦車站村,重丘山林風光的隨州市隨縣均川鎮松樹埡村,崗地田園風光的襄陽市襄城區張灣鎮張家灣村,山林水庫風光的丹江口市武當山特區元和觀村,低山林地風光的房縣土城鎮塘梗村,高山原始森林風光的神農架林區木魚鎮三堆河村,低山河谷風光的興山縣水月寺鎮杉樹坪,重丘風光的宜昌市夷陵區鴉鵲嶺鎮趙家灣村,水鄉田園風光的荊州市沙市區觀音檔鎮丫角村,平原田園風光的仙桃市沙嘴街辦葉家河村。
已實施完成一期工程。 造景5萬余畝,改造特色民居4411戶,豎立旅遊交通標牌227塊,還有山體水體和村莊環境整治及相應的環保工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交通建設項目,這是落實湖北省委省政府交通先行決策的具體措施。2008年首戰全長225.1公里武神生態公路改造,經過兩年多的奮斗,從武當山到神農架由原來的6小時車程縮短到4小時,又將沿途打造為植樹造景生機盎然,旅遊標識標牌清晰明麗,特色民居改造鱗次櫛比古色古香。全長173公里的宜巴高速公路2009年開工,將一線穿珠串起三峽畫廊,昭君故里和神農雄峰,對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建設發展起到巨大推動作用。隨岳、十房、武荊等高速公路和一大批景區道路、三峽翻壩公路、宜昌—十堰等鐵路工程、神農架機場、王昭君碼頭等「鐵水公空」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全面建設,如火如荼,有的已經建成投運。據統計,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公路總里程已達123685公里,佔全省的62.7%,其中高速路達1662公里,佔全省的50.6%。根據審議通過的《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交通規劃》,交通規劃布局為六大綜合運輸通道、八大綜合交通樞紐和一大綜合交通信息系統。到2020年,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綜合交通將形成「一線穿珠、路景相融、便捷舒適」的特色旅遊交通圈;「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自然和諧」的生態文明交通圈;「內暢外聯、輻射全國、換乘便捷」的綜合交通運輸網路;「集約高效、安全優質、文明規范」的現代交通服務網路,交通在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先行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據統計,圈域2009年實現生產總值同比增幅高於全省0.9個百分點,佔全省的比重達較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旅遊產業高位增長。全年接待旅遊總人數5841萬人(次),同比增長20.5%;實現旅遊總收入338.7億元,同比增長31.4%。2010年「五一」及暑假期間,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主要景區景點接待旅遊人數成爆發式增長。武當山、神農架、宜昌三峽人家及白果樹瀑布、恩施騰龍洞等景點景區接待旅遊人數、旅遊收入都比2009年同期增長50%左右,有的甚至翻番。一批重點建設項目順利推進。先期啟動的12大重點工程,總投資達1222億元,其中,2009年湖北省政府專項投資3億元,帶動社會投資18.5億元,撬動倍數達6倍多。環「一江兩山」交通沿線生態景觀工程、武神生態公路等「鐵公機」交通項目、十堰武當山太極湖景區項目、隨州炎帝神農故里景區項目、宜昌嫘祖、屈原和王昭君故里景區及清江北緯30度島之世外桃源項目、神農架整合行政資源和市場資源一體化運作的神旅集團公司重大項目、襄陽古隆中景區、習家池漢代私家園林等項目、恩施大峽谷等項目,洪湖岸邊是家鄉、烏林高端溫泉等項目、荊門長壽之鄉旅居項目、圈域7個旅遊名鎮、62個旅遊名村等一系列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文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打造了《荊州風》、《三峽風情》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文藝作品,成功舉辦了兩屆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十堰國際武當武術節、宜昌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暨海峽兩岸文化論壇、襄陽諸葛亮文化旅遊節等一系列有影響的節會活動,尤其是由湖北省牽頭申報的「中國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已成為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靚麗的文化名片。(八)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戰略組織機構保障和政策措施湖北省政府成立了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建設領導小組和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辦公室,鄂西圈辦機構編制和人員已於2009年9月中旬全部到位。
湖北省鄂西圈建設領導小組下發了《關於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建設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決定>的責任分工方案》。湖北省政府已經頒布《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政府投資項目實施辦法》。《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產業優化發展的若干意見》等後續政策已經起草完成,正在廣泛徵求意見,擬經過省政府常務會議陸續審定出台。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