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旅遊產品分析模型

旅遊產品分析模型

發布時間: 2021-02-26 13:39:56

Ⅰ 旅遊決策模型是什麼

分別是結構模型,模擬模型,定性模型和引力模型。
旅遊需求預測
1、旅遊需求的時空分布集中性
旅遊需求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隨時間變化而變化,另一個特點是每一個旅遊目的地都有自己相對穩定的客源地。從數量上來研究和度量旅遊需求隨時間的變化和客源地的空間分布變化,對旅遊規劃和經營決策有重要的幫助。
1>旅遊需求的時間分布集中性
季節性(時間)強度指數:旅遊需求的時間分布集中性是由旅遊的季節性所引起的,可以用季節性(時間)強度指數來定量分析。
式中:R為旅遊需求的時間分布強度指數
xi為各月遊客量佔全年的比重
R值越接近於零,旅遊需求時間分配越均勻;R值越大,時間變動越大,旅遊淡旺季差異越大。R值受到旅遊需求變化和所選時段長短特徵的影響,所以它適用於不同年份(時段)的比較和不同旅遊地(設施)的比較。
高峰指數:用來度量遊客某一時期相對於其他時期利用旅遊設施游覽某旅遊地的趨勢。計算公式為
式中: Pn為高峰指數;
V1為最繁忙時期的遊客數;
Vn為在第n個時期內的遊客數
n為參照時段(1=最繁忙時期)
Pn的數值大小不僅取決於高峰程度,還依賴於遊客總量和所選定的時段。因此,該指數的一個主要用途是用於對旅遊地進行比較或用於考察某一設施隨時間變化而出現的高峰趨勢。當遊客量在所有時期都相同時,Pn=0;當遊客量集中在某些時期時,Pn值會增大。n的值,即用於與最繁忙時期作比較的那一時期,在很大程度上是選擇的結果,選擇工作依靠現有資料,研究目的和研究經驗。
2>旅遊需求的空間分布集中性
旅遊需求的空間分布結構主要指旅遊者的地理來源和強度,其集中性可以用地理集中指數來定量分析。其公式為:
式中: G為客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數
Xi為第個客源地的遊客數量
T為旅遊地接待遊客總量
n為客源地總數
遊客來源越少越集中,G值越接近100;G值越小,則客源地越多越分散。對於一個旅遊地,客源地越分散,旅遊經營越趨於穩定。
2、趨勢外推模型
趨勢外推模型是以已經發生的事件資料為預測基礎,依據一系列的的歷史數據資料來推測未來的可能形勢。無論哪一種類型的趨勢外推模型都有一個共同的假設:歷史數據的趨勢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持續下去。趨勢外推模型主要有回歸模型和時間序列模型兩類。
1>回歸分析方法
一元線性回歸模型是最簡單的也是最常用的趨勢外推數學模型,常用於以年為時間單位的旅遊需求量的變化。形式為:
y=a+bx
式中:y為因變數,x為自變數,a為常數項;b為y對x的回歸系數。關於本模型的具體運算,請參看《常用統計方法》的相關內容。
保繼剛(1989)年通過研究建立了北京香山公園遊客量的一元線性回歸方程:
y=-35047.0088+17.859x
r=0.9828
式中: y為年遊客量(萬人)
x為年份
r為相關系數
知道1979年到1985年的遊客數量分別為291.58,318.75,326.97,361.92,359.73,381.63,405.09;可以運用模型得到1986年的預測值為420.97。(具體參見《旅遊地理學》)
2>時間序列模型
時間序列模型主要用於解決對波動性旅遊需求的預測,如對受到季節性影響顯著的目的地的需求量預測就可以用這一模型。
在時間序列分析中,預測過程首先要通過過去需求量的歷史資料求出統計形式的擬合曲線,然後向前延伸這條擬合曲線,用以估計未來時段的需求量。這種擬合曲線通常可以分為三類:水平需求曲線、趨勢需求曲線和季節性需求曲線。
常用的水平時間序列模型有一次滑動平均模型和一次指數平滑模型。
常用的趨勢需求模型有線形趨勢模型,包括線形回歸模型、二次滑動平均模型等;非線形趨勢模型,如二次回歸模型、三次指數平滑模型。
常用的季節性需求模型包括季節性水平模型、季節性交乘趨勢模型等。
3、引力模型
引力模型是在城市和區域經濟研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模型。20世紀後期,國外一些學者率先將這一模型應用到旅遊研究中來,用於遊客預測、旅遊吸引力確定以及旅遊規劃等方面。
1966年,Crampon L J首次將引力模型用於旅遊研究,他所建立的引力模型也是其他研究者應用的基本引力模型:
式中: Tij為客源地i與目的地j之間旅行次數的某種量度
Pi為客源地i人口規模、財富或旅行傾向的某種量度
Aj為目的地j吸引力或容量的某種量度
Dij為客源地i與目的地j之間的距離
G,b為經驗參數
客源地人口可以為某個城市等特定區域的人口數量,或將來要進行旅行的人數,它可以是幾個變數的組合。
目的地吸引力可以是美學吸引力、資源容量、旅遊地知名度等幾個變數的組合。
距離一般是指感知距離,可以用實際距離或旅行時間來進行表示。
其後,有一些學者針對該模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主要針對距離變數又提出了一些修正模型,在此不一一介紹。
4、特爾菲法
特爾菲法是預測模型中最著名,也是最具有爭議性的方法之一。當歷史資料或數據不夠充分,或者當模型中需要相當程度的主觀判斷時,就需要用特爾菲法預測事件的未來趨勢。目前,特爾菲法在軟科學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也取得了不少令人滿意的效果。決定特爾菲法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問卷的設計和選擇專家的合格程度。
用特爾菲法預測一般包括以下工作步驟:
1>確定預測的問題,選擇征詢的專家組
專家組的專家選擇要全面,要有代表性,以保證預測的全面和綜合。專家人數由問題的復雜程度來決定。一般為40~50人。
2>制定和分發第一輪問卷
問卷由專家完全獨立填寫,也即專家間沒有任何形式的交流,避免互相干擾與影響。第一輪的問卷包括兩個部分內容:一是向專家概括介紹所進行的研究項目,另一是請專家鑒定未來可能出現的事件發生的概率、可能發生的時間。
3>第一輪問卷回收,整理結果
過程包括中位數計算,指出兩個中間四分數的范圍,即中位數兩旁包含50%總預測數的范圍。
4>第二輪問卷
將第一輪問卷的統計總結附在第二輪問卷上寄給第一輪征詢的專家組,各個專家自己第一輪的答卷也復印附上作為參考。詢問每一個專家在看完小組的平均結果之後是否希望改變自己的預測。如果專家的預測值不在兩個中間四分數之內,而他又不願意改變自己的原始預測,則要請專家給出理由。
5>回收第二輪的問卷並整理結果
包括新的預測結果以及部分專家不同意第一輪問卷結果的意見。
6>第三輪問卷
將第二輪問卷的結果和意見綜合進第三輪,問卷的說明與第二輪相似。主要的不同之處是加上了部分專家不同預測結果的意見。
第三輪問卷的結果出來之後,要決定是否需要作第四輪的問卷調查以獲得進一步的預測。如果兩次調查後絕大多數預測已經在中位數附近,就沒有必要再作下一輪的調查。

旅遊產品到底包括些什麼,具體是指的什麼

旅遊產品,亦稱旅遊服務產品。是指由實物和服務構成。包括旅行商集合景點、交通、食宿、娛樂等設施設備、項目及相應服務出售給旅遊者的旅遊線路類產品,旅遊景區、旅遊飯店等單個企業提供給旅遊者的活動項目類產品。具有綜合性、無形性、生產與消費同時性、不可貯存性、所有權不可轉移性等特點。

旅遊產品可以分為五種類型 (國家旅遊局,1999):

1、觀光旅遊產品(自然風光、名勝古跡、城市風光等)

2、度假旅遊產品(海濱、山地、溫泉、鄉村、野營等)

3、專項旅遊產品(文化、商務、體育健身、業務等)

4、生態旅遊產品:生態旅遊最初作為一種新的旅遊形式出現,主旨是保護環境、回歸自然,變革了以往的旅遊發展模式。但如今的生態旅遊無論從概念、方式、要求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創新,成為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理論。

5、旅遊安全產品:旅遊保護用品,旅遊意外保險產品,旅遊防護用品,這些保障旅遊遊客安全的工具產品。

(2)旅遊產品分析模型擴展閱讀

由於旅遊產品尚未被消費者了解和接受,因此旅遊者的購買很多是試探性的,幾乎沒有重復購買,導致銷售量緩慢增長。並且為了使旅遊者認識旅遊產品,旅遊企業又需要做大量廣告和促銷工作,使旅遊產品的投入和銷售費用較大,導致旅遊企業往往利潤極小,甚至虧損。

由於前期旅遊宣傳促銷的效果出現,旅遊者對旅遊產品逐漸熟悉,越來越多的人購買旅遊產品,重復購買者也逐漸增多,使旅遊產品在市場上開始有一定的知名度,旅遊產品銷售量迅速增加,銷售額迅速增長,增長率在10%以上。

旅遊產品進入了更新換代的階段,由於新的旅遊產品已進入市場並逐步地替代老產品,除少數名牌旅遊產品外大多數旅遊產品銷售量逐漸減少。這時,旅遊企業若不迅速採取有效措施使旅遊產品進入再成長期,以延長旅遊產品的生命周期,則旅遊產品將隨著市場的激烈競爭以及銷售額和利潤額的持續下降而被迫退出旅遊市場。

Ⅲ 旅遊學 何謂雷帕旅遊系統模型,請解釋它的基本含義

從空間結構角度考察的旅遊系統模型中, Leiper1979年提出、1990年予以修正的模型的影響力較大。Leiper的模型包括旅遊者、旅遊業、客源地、旅遊通道和目的地等5個要素。在結構功能和空間結構兩個層面上討論旅遊系統。
在Leiper模型中,重點突出了客源地、目的地和旅遊通道3個空間要素,他把旅遊系統描述為由旅遊通道連接的客源地和目的地的組合(見圖6)。旅遊客源地是旅遊者居住及旅行的始發地,而旅遊目的地是吸引旅遊者在此作短暫停留,進行觀光度假的地方,旅遊通道將客源地和目的地兩個區域連接起來,其不僅僅指那些能夠幫助旅遊者實現空間移動的物質載體,同時也包括一些旅遊者可能參觀的地點(Cooper等,1998)。對照旅遊功能系統模型可以發現,旅遊通道同時也應該是一條信息的通道。一方面是市場需求信息從客源地流向目的地,另一方面是具有促銷功能的目的地信息從目的地流向客源地。旅遊通道的特徵和效率將影響和改變旅遊流的規模和方向(保繼剛,1992)。
Leiper同時也指出了旅遊系統中的另外兩個要素,旅遊者和旅遊業」。旅遊者是旅遊系統的主體,在客源地和目的地的推拉作用下,旅遊者在空間上進行流動。旅遊業存在的意義在於通過其產品滿足旅遊者的旅遊需求。從Leiper的模型可以看到,旅遊業中的不同部門分布於客源地、目的地或旅遊通道等不同的空間,共同為旅遊一個完整的旅遊產品。雖然,Leiper重視旅遊者和旅遊業的空間屬性,但是Leiper同樣也強調供給與需求間的關系。比如,他認為客源地的需求天生具有不穩定性、季節性和非理性等特點,另一方面旅遊目的地的供給又是割裂的、剛性的,因此旅遊業是一個在供求關繫上充滿矛盾的產業(轉引自Cooper等,1998)。
在Leiper的模型中既可以看到旅遊功能系統模型的影子(供給與需求的相互關系),又可以發現客源地和目的地的空間關系。因此可以認為,Leiper對旅遊系統的分析是從兩個層面著手的。第一個是結構功能層面,在這個層面上他同結構功能主義者一樣也強調供給與需求之間的關系。第二個是空間層面,在這個層面里,他強調客源地、目的地和旅遊通道等空間要素的關系。應該說,這兩個層面是有聯系的,後者(旅遊空間結構)正是前者(旅遊供求關系)的空間表現形式。
對旅遊系統研究的簡單評述及未來研究的展望
對旅遊系統研究的簡單評述
在功能結構分析中,Gunn2002年提出的旅遊功能系統模型是對旅遊系統認識的一個飛躍。因為, Gunn的研究使我們認識到,供求關系是旅遊系統最基本的結構,吸引物、服務、交通等因素構成了旅遊系統的子系統——旅遊產業體系。Gunn明確地指出供給與需求間的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匹配關系是實現旅遊系統功能的基礎,而傳統認為的一些旅遊固有的特點(如空間特點)都是非本質性的。這樣,對旅遊系統的分析關鍵就是對旅遊產品供給和需求的分析。同時也需要指出的是,Gunn作為一個規劃學者,他的視角相對比較微觀,他考慮的僅僅是一個特定旅遊目的地與市場的供求關系。但是在旅遊空間結構研究中,面對的決非僅僅是一個旅遊目的地,而是一個由無數個已有的和潛在的旅遊目的地組成的旅遊產業體系。
Leiper的主要貢獻是把旅遊功能系統投射到了地理空間上,他的模型對旅遊空間結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首先,該模型深刻地揭示了旅遊空間結構的本質含義,為旅遊空間結構研究指明了方向,即任何有關於旅遊空間結構的問題最終都應歸結為對旅遊系統的研究;同時,Leiper的模型也為旅遊地理學研究提供了一個基本的研究框架,如對旅遊空間相互作用的研究就可以在這個高度抽象的框架下進行;此外,Leiper的分析也表明了,在旅遊系統的研究中,空間距離的摩擦(旅行成本)是必須考慮的因素。當然,必須指出的是,Leiper的模型應該被看作旅遊空間結構模型或旅遊地理系統模型。在空間維度之外,Leiper的模型並沒有超越旅遊功能系統模型。
McKercher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他的旅遊混沌模型中,存在著大量的旅遊者和旅遊目的地。他進一步指出旅遊系統是個由非線性關系主導的復雜系統,因此,在討論旅遊系統時規模經濟是不可忽視的。
McKercher把復雜系統的理論引入到了旅遊分析中,但他的概念模型顯然不能讓人滿意。他並沒有很好地揭示旅遊系統中非線性關系產生的原因。事實上,學術界對旅遊系統的復雜性分析僅僅處於一個起步階段。

Ⅳ 主題公園旅遊產品生命周期分析

〔摘要〕旅遊地生命周期現象一直是困擾旅遊地發展的重大難題。國內對旅遊地生命周期的研究還只停留在對產品本身的分析,對決定旅遊地生命周期的根本原因未做深入的探討,對旅遊規劃的指導意義不是很大。本文從旅遊產品和旅遊市場兩方面深入分析旅遊地生命周期的形成機制,揭示「生命周期」這一旅遊地「癌症」的病理,供專家對症施葯。
〔關鍵詞〕旅遊區生命周期;形成機制;旅遊規劃

旅遊地生命周期現象一直是困擾旅遊地發展的重大難題。九十年代國內如雨後春筍般興起、又如秋風掃落葉般飄零的主題公園讓人更為深刻地認識到旅遊地生命周期的短暫,認識到旅遊地生命周期對旅遊開發的巨大威脅。
國內對旅遊地生命周期的研究較遲,但與國外的研究水平相差不是太大,不過一般只停留在對產品本身的分析,對決定旅遊地生命周期的根本原因未做深入的探討,對旅遊規劃的指導意義不是很大。本文從旅遊產品和旅遊市場兩方面深入分析旅遊地生命周期的形成機制,揭示「生命周期」這一旅遊地「癌症」的病理,供專家對症施葯。
應該說明的是國內外研究的主要是旅遊地的生命周期,為了使分析更加清晰、問題更為突出、更具典型性,這里從分析旅遊區的生命周期入手。當然一般而言旅遊區是旅遊地的核心,旅遊區的生命周期規律基本可以准確反映旅遊地的生命周期規律。

一、國內外旅遊地生命周期理論研究現狀
旅遊地生命周期概念最早是由W.Christaller在研究歐洲的旅遊發展時提出的。但目前被學術界公認並廣泛應用的旅遊地生命周期理論是由加拿大學者R..W.Butler提出的。〔1〕
(一)R..W.Butler的旅遊地生命周期理論〔2〕
Butler根據產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將旅遊地生命周期分為六個階段:即探索期、參與期、發展期、穩定期、停滯期、衰退或復甦期。如圖1所示。
1、探索期:這是旅遊地發展的初始階段,特點是旅遊地只有零散的遊客,沒有特別的設施,其自然和社會環境未因旅遊的產生而發生變化。
2、參與期:隨著旅遊者人數增多,旅遊逐漸變得有規律,本地居民開始為旅遊者提供一些簡便的設施。隨著這個階段的到來,廣告開始出現,旅遊市場范圍已基本可以被界定出來,旅遊季節也逐漸形成,有組織的旅遊開始出現,迫使地方政府和旅行機構增加、改善旅遊設施和交通狀況。
3、發展期:在大量廣告和旅遊者的口碑宣傳下,一個成熟的旅遊市場已經形成,外來投資驟增,本地居民提供的簡陋膳宿設施逐漸被規模大、現代化的設施取代,旅遊地自然面貌的改變已比較顯著。
4、穩定期:遊客增長率下降,但總遊客量將繼續增加並超過常住居民數量。旅遊地大部分經濟活動與旅遊業緊密聯系在一起,為了擴大市場范圍和延長旅遊季節,廣告無所不在。常住居民,特別是那些沒有參與旅遊業的常住居民對大量遊客的到來和為遊客服務而修建的設施會產生反感和不滿意。
5、停滯期:在這階段,遊客量達到最大,旅遊環境容量已趨飽和或被超過,環境、社會和經濟問題隨之而至。旅遊地在遊客中建立起的良好形象已不再時興,旅遊市場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重遊遊客、會議遊客等。接待設施過剩,保持遊客規模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
6、衰落或復甦期:在衰落期,旅遊地市場衰落,無論是吸引范圍還是遊客量,已不能和新的旅遊地相競爭。隨著旅遊業的衰落,房地產轉賣率很高,旅遊設施逐漸被其它設施取代,更多的旅遊設施因旅遊地對遊客的吸引力下降而消失。這個階段本地雇員和居民能以相當低的價格購買旅遊設施,因此本地居民介入旅遊業的程度大大增加。賓館可能變為公寓、療養院或退休住宅。最終,原來的旅遊地可能變為名副其實的「旅遊貧民窟」或完全失去旅遊功能。
另一方面,旅遊地也可能進入復甦期,要進入復甦期,旅遊地吸引力必須發生根本的變化。達到這個目標有兩種途徑:一是增加人造景觀吸引力,但如果相鄰具有競爭力的旅遊地也如法炮製,這種效果就會降低。二是發揮未開發的自然和人文旅遊資源的優勢,重建市場。

遊客量

停滯期 復甦期
接待容量飽和域 穩定期 衰退期

發展期

探索期 參與期
時間
圖1 旅遊地生命周期示意圖
(二)其它學者的研究〔3〕
Gray R.Hovinen認為旅遊地的位置、產品多樣性和規劃的有效性對旅遊地的生命周期也有重要的影響。Cooper和Jackson認為旅遊地生命周期也依賴於經營者的決策和旅遊地的環境因素。Benedetto和Bojanic用對數函數建立遊客人數模型證實政策和環境因素對旅遊地生命周期有明確的影響。
國內學者在這方面以保繼剛教授研究較深,對國內旅遊地生命周期理論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他基本認可Butler的理論。國內學者楊森林則提出反對看法,認為:「旅遊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在理論上不能自圓其說,缺乏有力的事實證據。

二、旅遊區生命周期的形成機制——水庫理論
Butler的旅遊生命周期理論主要從供方即旅遊產品方面去分析旅遊地的生命周期,其它學者則從旅遊地的區位、環境、政策以及規劃和經營決策等方面分析了對旅遊地生命周期的影響。整體而言對旅遊地生命周期的產生機制未進行深入的剖析。因為對旅遊地而言,盡管環境、社會、經濟、經營決策、規劃等因素對旅遊地的生命周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但不是必然的,不是本質因素。隨著政府、旅遊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這些問題都可以得以緩和甚至解決。另一方面旅遊地吸引力的下降、尤其是大幅度下降(如後文所介紹的錦綉中華等主題公園)也不是一種必然,世界級的旅遊區不必說,如美國黃石公園、尼亞加拉大瀑布,埃及金字塔,國內的長城、故宮、黃山、張家界、九寨溝等,很難想像它們的吸引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呈現顯著的下降,國際旅遊一百多年的歷史和國內旅遊二十多年的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甚至一些區域性的旅遊區也是如此,如上海城隍廟、紹興魯迅故居等,也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吸引力顯著下降。
筆者認為旅遊地的生命周期是由旅遊地本身及其市場兩個方面的作用形成的。更明確地說是由旅遊產品和市場變化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旅遊產品方面主要體現在產品吸引力的強弱變化。而旅遊市場是旅遊產品的鏡子,旅遊產品吸引力的變化最終以其市場變化體現出來,所以研究旅遊地生命周期應該從旅遊市場入手進行分析。
筆者經過分析認為由於旅遊產品的不可移動性、生產消費不可分割性等特點形成旅遊市場具有與有形產品市場完全不同的特點。為此提出「水庫理論」,即將旅遊客源市場類比為一個動態的水庫,以此解構旅遊區生命周期的形成機制。
(一) 基本概念:
旅遊區市場與水庫的概念對應:
1、水庫——某旅遊區的旅遊市場。水庫是一個動態的水庫,對應動態的市場。
2、水庫原始水容量——原始市場規模,即旅遊區正式對外開放時的潛在市場規模。原始市場規模的大小是由旅遊產品吸引力、商圈內的人口規模和經濟發展水平、競爭者的市場分割、旅遊區價格門檻等因素決定的。
3、上游水流——客源市場增速,即單位時間內由於人口發展與更替、經濟發展、重遊者、品牌形象的變化等因素帶來的客源市場規模的變化量。
4、出水量——遊客接待量,即單位時間內旅遊區的遊客接待量。旅遊區遊客接待量是由旅遊區的原始市場規模決定的,但受旅遊區的價格、促銷力度、市場距離影響也非常明顯。
5、剩餘水庫容量——剩餘市場規模,即衰退期,當遊客量下降到維持旅遊區經營的門檻遊客量時的客源市場規模。它是由旅遊區的門檻遊客量決定的,而門檻遊客量又是由旅遊區的經營成本、旅遊區人均消費額(主要是門票價格等)決定的。

表1 旅遊區市場與水庫的概念對應表
序號 水庫理論概念 對應的旅遊區市場概念 構成或影響因素
1 水庫 某旅遊區的旅遊市場
2 水庫原始水容量 原始市場規模 旅遊產品吸引力、商圈內的人口規模和經濟發展水平、競爭者的市場分割、價格
3 上游水流 客源市場增速 人口發展與更替、經濟發展帶來的需求者的增加、重遊率、品牌形象的變化
4 出水量 遊客接待量 原始市場規模、價格、廣告等促銷手段、市場距離
5 剩餘水庫容量 剩餘市場規模 門檻遊客量(即旅遊區的經營成本、旅遊區人均消費額)

進水口

出水口

圖2 「水庫理論」示意圖

(二) 「水庫」的運行——旅遊區生命周期的形成機制
1、探索期:該階段相當於水庫滲水,對水庫的水量影響微不足道。對旅遊區市場而言該旅遊區還沒有知名度,對市場的影響微不足道,只有零散的遊客光顧,旅遊接待處於被動狀態。
對於國內新開發的旅遊區而言,探索期是沒有研究價值的,因為這階段政府和旅遊開發商還沒有介入旅遊區的開發和經營管理,對投資的回報也幾乎沒有影響。所以如果從規劃的角度出發主要研究後面五個階段。
2、參與期:該階段相當於水庫已有細小的水流流出,對水庫的水量影響很小,水庫水位仍在升高。對旅遊市場而言該旅遊區有一定的知名度,對市場有一定的影響,政府和旅遊企業開始介入旅遊區的經營管理,有組織的旅遊開始出現。
3、發展期:該階段相當於水庫已有完整的出水通道,出水量在不斷增大,對水庫原始水容量影響已很明顯,且影響正在逐漸增大。對旅遊市場而言該旅遊區有較高的知名度,而且知名度在不斷提高,一個成熟的旅遊市場已經形成,旅遊發展勢頭強勁,遊客接待量迅速增大。對旅遊區而言,原有的自然面貌已經明顯改變,旅遊設施不斷完善,旅遊產品逐漸成型。在旅遊經營方面,各項管理制度已逐漸形成,廣告等促銷手段已大量實施,旅遊區效益不斷提高。
4、穩定期:該階段相當於水庫出水量增加速度已逐漸下降,但出水量仍在增大,對水庫原始水容量的影響已很明顯,水庫出水量超過上游水流,水庫水位開始明顯下降。對旅遊市場而言,旅遊區有很高的知名度,旅遊市場發展勢頭開始減弱,原始市場規模降低,遊客接待量超過客源市場增速,遊客接待量仍在增長,同時客源市場增速也在提高。對旅遊區而言,旅遊設施已經完善,旅遊產品已經成型。
5、停滯期:該階段相當於水庫出水量已達到最大,對水庫原始水容量影響最大,水面面積縮小,水位繼續大幅度下降,水庫原始水容量已有明顯的減少,但上游進水量有一定的增長。對旅遊市場而言,旅遊區達到很高的知名度,但旅遊市場發展勢頭已到強弩之末,遊客接待量明顯超過客源市場增速,達到最大值。對旅遊區而言,設施已顯陳舊,服務質量下降,但旅遊效益最高。一些國際級或其它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旅遊區將長期停留在本期,而不會進入衰退期。
6、衰退期:該階段相當於水庫庫存水量已消耗殆盡,水面面積最小、水位最低,出水量接近上游水流。對旅遊市場而言,旅遊區的知名度很高,但美譽度下降,原始市場規模幾乎消耗殆盡。遊客接待量逐漸下降到旅遊區維持經營水平的門檻接待量,主要靠重遊遊客、經濟發展和自然人口更替帶來的新增群體。旅遊區效益逐漸降低直至難以維持正常經營,接待設施大量空置。
復甦期:旅遊區要進入復甦期,必須在產品吸引力方面有根本的改變。這就相當於形成一個新的水庫,接入新的水源,可見這有多困難。

(三)旅遊區生命周期與主要相關要素之間的關系:
為利用生命周期理論更好地指導旅遊規劃,這里盡可能採用簡化的數學模型來揭示旅遊區生命周期與主要相關要素之間的關系。
旅遊區生命周期 Tl=(V-Vn+Vc*Tl)/Vg (1)
由(1)式推導出:Tl=((V-Vn)/(Vg-Vc) (2)
Vg=(V-Vn)/Tl+Vc (3)
原始市場規模(水庫原始水容量)V,剩餘市場規模(剩餘水庫容量)Vn ,平均客源市場增速(上游水流)Vc,遊客接待量(出水量)Vg ,旅遊區生命周期Tl(為提高模型的規劃指導價值,簡化算式,在這里出水量Vg 取旅遊區維持正常經營所要求的門檻遊客量值)。
由(2)式可以看出:
1、旅遊區生命周期與旅遊區原始市場規模V正相關。而旅遊區原始市場規模又受多項因素影響。
根據L.J.Crampon的引力模型:
Tij=G(PiAj/Dijb) (4)
Tij為旅遊客源地I與旅遊目的地j之間遊客量的某種度量,在這里可以作為旅遊區原始市場規模,Pi為旅遊客源地i人口規模與財富的量度,Aj為旅遊目的地j吸引力或旅遊容量的某種度量,Dij旅遊客源地I與旅遊目的地j之間的距離, G與b為系數〔4〕。
由此可見旅遊區生命周期與旅遊客源地的人口規模、經濟發展水平正相關,與旅遊目的地的吸引力強度正相關,與旅遊客源地的距離負相關。
2、旅遊區生命周期與(Vg-Vc)即客源市場增速與旅遊區遊客接待量之差呈負相關。即兩者之差越小旅遊區生命周期越長,當兩者相等,則旅遊區生命周期趨於無限長。

(四)案例分析
1、自然風光旅遊區:以黃山為例
黃山對國人一點也不陌生,從筆者掌握的黃山近幾年的接待情況看,與「水庫理論」非常吻合。見表1
表1 黃山近幾年旅遊接待分析表 單位:萬人次
年份項 目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年接待人次 78.9 84.73 107.8 100.15 119.09 117.29 134.42
增長率(%) 7.4 27.2 -7.1 18.9 -1。5 14.6
總增長率 70.4
平均增長率 9.3
(數據來源於黃山市黃山區旅遊局)
從上表可以看出,已發展數十年的黃山仍處於旅遊區的發展期末期和穩定期的初期,而且可以預見,黃山旅遊接待人次的增長速度將下降,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保持一定的增長率。因為從1995年至2001年的平均增長率看,與國內經濟的平均增長率非常接近,從絕對值看,黃山作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作為國際級的旅遊區,年接待遊客100多萬人次,可以基本肯定,黃山的年接待人次與客源市場增速相近,即(Vg-Vc)接近於零,一般而言黃山的生命周期不會進入衰落期,將永葆青春,除非人類的審美習慣發生根本改變。
2、人文旅遊區
人文旅遊區的生命周期也非常符合「水庫理論」,其中以主題公園的生命周期現象最為明顯,這里以深圳錦綉中華、杭州宋城為例來進行分析。
◆深圳錦綉中華
表2 錦綉中華1990-1995年遊客量分析表 單位:萬人次
年份項 目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遊客量 323.73 291.58 314.57 274.99 159.89 122.34
增長率(%) -9。9 7.9 -12。6 -41。9 -23.5 -62.2
(數據引自保繼剛教授的論文《旅遊地生命周期理論與旅遊規劃》)〔5〕
據世界之窗的抽樣調查,深圳華僑城的遊客構成中,國內遊客約佔九成,其中以本省為主,本省以珠江三角洲為主。國內遊客中廣東佔71.06%,湖南4.21%,湖北1.99%,北京1.91%,其它省市區20.83%。可見華僑城(含錦綉中華旅遊區)的市場屬區域性市場。〔6〕
由此可見,錦綉中華的商圈並不是很大,與黃山、故宮、長城等不可相提並論,由於強力促銷,開業初期大量遊客蜂擁而至,年接待遊客量大大超過市場的增長速度,原始市場規模被迅速消耗,所以年接待量迅速下降,所以錦綉中華的生命周期較短。但另一方面由於主題公園投入大,經營成本高(促銷費用尤為突出),所以景區運營的門檻接待量較高,這又要求經營者必須強力促銷,這是主題公園的主要矛盾,也是主題公園生命周期普遍不長的主要原因。當然,新景區的競爭和產品吸引力的降低也是錦綉中華生命周期短的重要原因。但是這不是主題公園的宿命。美國本土的迪斯尼歷數十年而不倒就說明主題公園並非都是短命的。關鍵是如何緩和其矛盾,即一方面盡量增強主題公園的吸引力、提高其知名度,同時又能盡可能降低投資、降低運營成本。迪斯尼盡管投資很大、運營成本也很高,但它的吸引力也非常強,已成為一個世界級的旅遊區,而且定期更新項目、保持持久的吸引力,使原始市場規模V足夠大、客源市場增速與遊客接待量非常接近,這樣也能永葆青春。
◆杭州宋城
表3 杭州宋城1997-2003年旅遊接待分析表 單位:萬人次
年份項 目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年接待人次 167 131 156 149 152 148 113
增長率(%) -21.6 19.1 -4.5 2.0 -2.6 -23.6
(數據來源於杭州市旅委)
杭州宋城是杭州第一個大型主題公園,以宋文化為主題,1997年開業。從上表可見,除1998年特大自然災害、2003年非典影響導致較大幅度的遊客量下降,宋城並未象國內其它主題公園一樣開業以後遊客量迅速而持續下滑,而是基本保持在150萬左右浮動。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宋城已被納入西湖一日游旅遊線,已成為杭州這個國內著名旅遊目的地的組成部分,它的客源市場就是杭州旅遊的客源市場,這就等於小水庫接入了上游一個更大的水庫,上游水流有了充分的保障。自然宋城的生命周期將主要由杭州的旅遊生命周期所決定,隨杭州的旅遊市場而變化。這是把旅遊區的生命周期產生機制歸結於產品的理論所無法解釋的,而「水庫理論」可以充分解釋這一點。
當然這並不是說產品對旅遊區生命周期沒有影響,而是產品與市場相互作用的結果。同樣在杭州之江國家旅遊度假區,另一個大型主題公園——杭州未來世界的接待情況就與國內其它主題公園相近。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產品方面。因為宋城是以宋文化為主題,杭州曾是南宋國都,在杭州建設以宋文化為主題的主題公園吻合杭州的地方文脈,是對杭州地方文化的挖掘,能形成較強的個性。而杭州未來世界卻是個四不象,既有大量西洋建築,又有許多史前動物,還有各式現代娛樂,文不對題,與杭州文脈毫無關系,對遊客吸引力遠不如宋城。同屬宋城集團公司開發的杭州樂園走的是與未來世界相同的路,經營情況也只能是與未來世界相近。

三、「水庫理論」在旅遊區規劃中的運用
針對「水庫理論」所揭示的旅遊區生命周期形成機制,旅遊區開發與規劃應從幾個方面入手,緩和旅遊投資中存在的矛盾,延長旅遊區的生命周期。
(一)科學選址
從(4)式可見,旅遊區市場規模與市場距離呈負相關,而且與客源市場的人口、經濟水平等呈正相關,同時其它旅遊區的競爭也會分流客源,所以對於以資源為依託,以規模資金為主營造吸引力的旅遊區的開發建設應足夠重視選址的重要性。主題公園尤其如此,國內主題公園的發展歷史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大型主題公園應盡可能選址在大城市附近或者在著名旅遊目的地內。同時要求直接或間接競爭的旅遊區要少。杭州樂園的重大失誤就是選址失誤。杭州樂園當初定位的市場是長三角市場,但是在長三角范圍內與杭州樂園性質相近的旅遊區已經有蘇州樂園、上海錦江樂園等,顯然上海、蘇州及其以北的長三角市場已經被分割,杭州樂園最多隻能搶占浙江省內市場,另一方面如果想依託杭州這一國內著名旅遊目的地的旅遊市場,則杭州樂園的選題明顯錯誤,它的西洋文化和娛樂主題與杭州文脈關聯度低,不能體現杭州的文化特質,而且杭州范圍內旅遊區數量已經很多,競爭非常激烈。所以杭州樂園的失敗並非偶然。
(二)規模控制
在旅遊規劃中都非常強調以市場為導向。以市場為導向不僅要考慮消費者的需求,也要考慮市場的規模,以市場規模來決定旅遊區的投資規模,並要求兩者互動。大型主題公園失敗多、成功少,短命多、長命少,就因為只考慮旅遊區吸引力的營造,忽視規模控制。誠然,投資規模與旅遊區的吸引力有直接的關系,但是由於旅遊區投資越大,運營成本越高,維持經營要求的最低遊客量也相應較高,另一方面由於距離衰減原理,要拉動遠距離市場難度很大,即主題公園等以規模資金營造吸引力的旅遊區必須充分考慮吸引力半徑、考慮客源市場的規模,在增強吸引力與降低投資規模兩方面尋求最佳均衡點,提高投資資金的邊際效用,求得最大的投資回報率。

(三)強調吸引力:
從式(2)、(4)可知,旅遊區吸引力是影響旅遊區市場規模的核心因素。如何提高旅遊區吸引力可從如下幾個方面考慮。
1、主題恰當、特色強烈、內容豐富
主題決定了旅遊區的方向,所以在主題選擇上應強調主題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有足夠的開發空間,而且這種文化對遊客有足夠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主題應盡可能與地方文脈有很強的關聯度。
特色是旅遊的生命,這一點已引起業界的足夠重視。特色是重要的,但如何營造特色主要決定於兩個方面,一個是主題的選擇新穎,一個是手法創新。兩者必取其一。表現手法老套、陳舊是目前規劃界最嚴重的問題。
豐富的內容自然也是形成吸引力的重要方面,也已引起足夠的重視,但關鍵是豐富的內容要與主題相吻合,內容豐富但又非常雜亂的旅遊區是沒有吸引力的。
2、對文化的揭示要深刻
人造旅遊區的開發說到底是對文化的開發,那麼對文化的揭示深度直接影響旅遊區吸引力的強度和吸引力的衰減速度。這也是應該引起規劃人足夠重視的。淺嘗輒止、蜻蜓點水是旅遊規劃界存在的普遍現象,這不僅將嚴重威脅旅遊區的生存,同時也是對旅遊文化資源的嚴重浪費。

(四)市場的可持續開發利用
新的旅遊區開業往往投入大量廣告進行強力促銷、迅速炒熱市場,這是旅遊區營銷普遍採用的策略。所以旅遊區開業初期往往車水馬龍、顧客盈門,但隨時間的推移迅速衰落,呈現大起大落、暴飲暴食的現象,國內主題公園大抵如此。學術界往往把這種現象的原因歸根於主題公園產品吸引力的迅速衰弱。當然產品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但缺乏對市場的可持續開發意識是其根本的原因。量入為出,控制促銷,但又能充分拉動市場、炒熱市場,保證旅遊區的正常運營和較高的投資回報,這才是理性、積極的市場拓展策略。
(五)提高二次消費,提高人均消費額
豐富旅遊區內容,提高餐飲、購物、娛樂等主動消費的比重,降低門票等被動消費的比重,科學合理提高人均消費額是旅遊區規劃和經營工作的永恆主題。這也是市場可持續開發利用的前提。但提高主動消費比重不能靠提高物價,而是靠增強其消費的吸引力,高物價是以犧牲旅遊區的品牌形象為代價的,絕非長久之計。
(六)提高重遊率
這一點早已為業界所重視,但是除了常規手法外,針對近距離市場主推休閑度假產品,針對遠距離市場主推觀光產品應該成為旅遊區規劃的一項重要技術。
(七)科學定價
市場規模與當地經濟水平正相關,但經濟水平又與旅遊區的門票價格負相關。所以旅遊區門票定價要科學、慎重。理論上最佳選擇是開業初期採用高價策略,進入穩定期後適當降價。但是降價對旅遊區的品牌有較大的負面影響,容易導致旅遊區遊客量迅速下降,對停滯期、衰落期的旅遊區有火上加油的作用,要非常慎重。

四、結語
由於國內旅遊統計制度不夠完善,而且有些數據還是企業的機密,各旅遊區的相關資料收集難度很大,所以本文所採用的數據不是特別充分,有些數據甚至頗為陳舊。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窺探旅遊區生命周期的形成機制。另一方面由於數據缺乏,旅遊區生命周期與各影響要素之間關系的數學模型也還非常粗糙,需要專家學者們進一步深入研究,筆者此文僅作拋磚引玉。

〔參考文獻〕
〔1〕保繼剛,旅遊地生命周期理論與旅遊規劃。建築師,1998,(85):41-50。
〔2〕保繼剛,旅遊地生命周期理論與旅遊規劃。建築師,1998,(85):41-50。
〔3〕保繼剛,旅遊地生命周期理論與旅遊規劃。建築師,1998,(85):41-50。
〔4〕保繼剛,引力模型在遊客預測中的應用。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2,31(4):133-136。
〔5〕保繼剛,旅遊地生命周期理論與旅遊規劃。建築師,1998,(85):41-50。
〔6〕保繼剛,深圳市主題公園的發展、客源市場及旅遊者行為研究。建築師,1996a,(70)。

Ⅳ 能否具體分析旅遊產品的生命周期和其關階段中旅遊產品的特徵和市場表現

旅遊地生命周期現象一直是困擾旅遊地發展的重大難題。國內對旅遊地生命周期的研究還只停留在對產品本身的分析,對決定旅遊地生命周期的根本原因未做深入的探討,對旅遊規劃的指導意義不是很大。本文從旅遊產品和旅遊市場兩方面深入分析旅遊地生命周期的形成機制,揭示「生命周期」這一旅遊地「癌症」的病理,供專家對症施葯。
〔關鍵詞〕旅遊區生命周期;形成機制;旅遊規劃

旅遊地生命周期現象一直是困擾旅遊地發展的重大難題。九十年代國內如雨後春筍般興起、又如秋風掃落葉般飄零的主題公園讓人更為深刻地認識到旅遊地生命周期的短暫,認識到旅遊地生命周期對旅遊開發的巨大威脅。
國內對旅遊地生命周期的研究較遲,但與國外的研究水平相差不是太大,不過一般只停留在對產品本身的分析,對決定旅遊地生命周期的根本原因未做深入的探討,對旅遊規劃的指導意義不是很大。本文從旅遊產品和旅遊市場兩方面深入分析旅遊地生命周期的形成機制,揭示「生命周期」這一旅遊地「癌症」的病理,供專家對症施葯。
應該說明的是國內外研究的主要是旅遊地的生命周期,為了使分析更加清晰、問題更為突出、更具典型性,這里從分析旅遊區的生命周期入手。當然一般而言旅遊區是旅遊地的核心,旅遊區的生命周期規律基本可以准確反映旅遊地的生命周期規律。

一、國內外旅遊地生命周期理論研究現狀
旅遊地生命周期概念最早是由W.Christaller在研究歐洲的旅遊發展時提出的。但目前被學術界公認並廣泛應用的旅遊地生命周期理論是由加拿大學者R..W.Butler提出的。〔1〕
(一)R..W.Butler的旅遊地生命周期理論〔2〕
Butler根據產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將旅遊地生命周期分為六個階段:即探索期、參與期、發展期、穩定期、停滯期、衰退或復甦期。如圖1所示。
1、探索期:這是旅遊地發展的初始階段,特點是旅遊地只有零散的遊客,沒有特別的設施,其自然和社會環境未因旅遊的產生而發生變化。
2、參與期:隨著旅遊者人數增多,旅遊逐漸變得有規律,本地居民開始為旅遊者提供一些簡便的設施。隨著這個階段的到來,廣告開始出現,旅遊市場范圍已基本可以被界定出來,旅遊季節也逐漸形成,有組織的旅遊開始出現,迫使地方政府和旅行機構增加、改善旅遊設施和交通狀況。
3、發展期:在大量廣告和旅遊者的口碑宣傳下,一個成熟的旅遊市場已經形成,外來投資驟增,本地居民提供的簡陋膳宿設施逐漸被規模大、現代化的設施取代,旅遊地自然面貌的改變已比較顯著。
4、穩定期:遊客增長率下降,但總遊客量將繼續增加並超過常住居民數量。旅遊地大部分經濟活動與旅遊業緊密聯系在一起,為了擴大市場范圍和延長旅遊季節,廣告無所不在。常住居民,特別是那些沒有參與旅遊業的常住居民對大量遊客的到來和為遊客服務而修建的設施會產生反感和不滿意。
5、停滯期:在這階段,遊客量達到最大,旅遊環境容量已趨飽和或被超過,環境、社會和經濟問題隨之而至。旅遊地在遊客中建立起的良好形象已不再時興,旅遊市場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重遊遊客、會議遊客等。接待設施過剩,保持遊客規模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
6、衰落或復甦期:在衰落期,旅遊地市場衰落,無論是吸引范圍還是遊客量,已不能和新的旅遊地相競爭。隨著旅遊業的衰落,房地產轉賣率很高,旅遊設施逐漸被其它設施取代,更多的旅遊設施因旅遊地對遊客的吸引力下降而消失。這個階段本地雇員和居民能以相當低的價格購買旅遊設施,因此本地居民介入旅遊業的程度大大增加。賓館可能變為公寓、療養院或退休住宅。最終,原來的旅遊地可能變為名副其實的「旅遊貧民窟」或完全失去旅遊功能。
另一方面,旅遊地也可能進入復甦期,要進入復甦期,旅遊地吸引力必須發生根本的變化。達到這個目標有兩種途徑:一是增加人造景觀吸引力,但如果相鄰具有競爭力的旅遊地也如法炮製,這種效果就會降低。二是發揮未開發的自然和人文旅遊資源的優勢,重建市場。

遊客量

停滯期 復甦期
接待容量飽和域 穩定期 衰退期

發展期

探索期 參與期
時間
圖1 旅遊地生命周期示意圖
(二)其它學者的研究〔3〕
Gray R.Hovinen認為旅遊地的位置、產品多樣性和規劃的有效性對旅遊地的生命周期也有重要的影響。Cooper和Jackson認為旅遊地生命周期也依賴於經營者的決策和旅遊地的環境因素。Benedetto和Bojanic用對數函數建立遊客人數模型證實政策和環境因素對旅遊地生命周期有明確的影響。
國內學者在這方面以保繼剛教授研究較深,對國內旅遊地生命周期理論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他基本認可Butler的理論。國內學者楊森林則提出反對看法,認為:「旅遊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在理論上不能自圓其說,缺乏有力的事實證據。

二、旅遊區生命周期的形成機制——水庫理論
Butler的旅遊生命周期理論主要從供方即旅遊產品方面去分析旅遊地的生命周期,其它學者則從旅遊地的區位、環境、政策以及規劃和經營決策等方面分析了對旅遊地生命周期的影響。整體而言對旅遊地生命周期的產生機制未進行深入的剖析。因為對旅遊地而言,盡管環境、社會、經濟、經營決策、規劃等因素對旅遊地的生命周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但不是必然的,不是本質因素。隨著政府、旅遊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這些問題都可以得以緩和甚至解決。另一方面旅遊地吸引力的下降、尤其是大幅度下降(如後文所介紹的錦綉中華等主題公園)也不是一種必然,世界級的旅遊區不必說,如美國黃石公園、尼亞加拉大瀑布,埃及金字塔,國內的長城、故宮、黃山、張家界、九寨溝等,很難想像它們的吸引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呈現顯著的下降,國際旅遊一百多年的歷史和國內旅遊二十多年的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甚至一些區域性的旅遊區也是如此,如上海城隍廟、紹興魯迅故居等,也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吸引力顯著下降。
筆者認為旅遊地的生命周期是由旅遊地本身及其市場兩個方面的作用形成的。更明確地說是由旅遊產品和市場變化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旅遊產品方面主要體現在產品吸引力的強弱變化。而旅遊市場是旅遊產品的鏡子,旅遊產品吸引力的變化最終以其市場變化體現出來,所以研究旅遊地生命周期應該從旅遊市場入手進行分析。
筆者經過分析認為由於旅遊產品的不可移動性、生產消費不可分割性等特點形成旅遊市場具有與有形產品市場完全不同的特點。為此提出「水庫理論」,即將旅遊客源市場類比為一個動態的水庫,以此解構旅遊區生命周期的形成機制。
(一) 基本概念:
旅遊區市場與水庫的概念對應:
1、水庫——某旅遊區的旅遊市場。水庫是一個動態的水庫,對應動態的市場。
2、水庫原始水容量——原始市場規模,即旅遊區正式對外開放時的潛在市場規模。原始市場規模的大小是由旅遊產品吸引力、商圈內的人口規模和經濟發展水平、競爭者的市場分割、旅遊區價格門檻等因素決定的。
3、上游水流——客源市場增速,即單位時間內由於人口發展與更替、經濟發展、重遊者、品牌形象的變化等因素帶來的客源市場規模的變化量。
4、出水量——遊客接待量,即單位時間內旅遊區的遊客接待量。旅遊區遊客接待量是由旅遊區的原始市場規模決定的,但受旅遊區的價格、促銷力度、市場距離影響也非常明顯。
5、剩餘水庫容量——剩餘市場規模,即衰退期,當遊客量下降到維持旅遊區經營的門檻遊客量時的客源市場規模。它是由旅遊區的門檻遊客量決定的,而門檻遊客量又是由旅遊區的經營成本、旅遊區人均消費額(主要是門票價格等)決定的。

表1 旅遊區市場與水庫的概念對應表
序號 水庫理論概念 對應的旅遊區市場概念 構成或影響因素
1 水庫 某旅遊區的旅遊市場
2 水庫原始水容量 原始市場規模 旅遊產品吸引力、商圈內的人口規模和經濟發展水平、競爭者的市場分割、價格
3 上游水流 客源市場增速 人口發展與更替、經濟發展帶來的需求者的增加、重遊率、品牌形象的變化
4 出水量 遊客接待量 原始市場規模、價格、廣告等促銷手段、市場距離
5 剩餘水庫容量 剩餘市場規模 門檻遊客量(即旅遊區的經營成本、旅遊區人均消費額)

進水口

出水口

圖2 「水庫理論」示意圖

(二) 「水庫」的運行——旅遊區生命周期的形成機制
1、探索期:該階段相當於水庫滲水,對水庫的水量影響微不足道。對旅遊區市場而言該旅遊區還沒有知名度,對市場的影響微不足道,只有零散的遊客光顧,旅遊接待處於被動狀態。
對於國內新開發的旅遊區而言,探索期是沒有研究價值的,因為這階段政府和旅遊開發商還沒有介入旅遊區的開發和經營管理,對投資的回報也幾乎沒有影響。所以如果從規劃的角度出發主要研究後面五個階段。
2、參與期:該階段相當於水庫已有細小的水流流出,對水庫的水量影響很小,水庫水位仍在升高。對旅遊市場而言該旅遊區有一定的知名度,對市場有一定的影響,政府和旅遊企業開始介入旅遊區的經營管理,有組織的旅遊開始出現。
3、發展期:該階段相當於水庫已有完整的出水通道,出水量在不斷增大,對水庫原始水容量影響已很明顯,且影響正在逐漸增大。對旅遊市場而言該旅遊區有較高的知名度,而且知名度在不斷提高,一個成熟的旅遊市場已經形成,旅遊發展勢頭強勁,遊客接待量迅速增大。對旅遊區而言,原有的自然面貌已經明顯改變,旅遊設施不斷完善,旅遊產品逐漸成型。在旅遊經營方面,各項管理制度已逐漸形成,廣告等促銷手段已大量實施,旅遊區效益不斷提高。
4、穩定期:該階段相當於水庫出水量增加速度已逐漸下降,但出水量仍在增大,對水庫原始水容量的影響已很明顯,水庫出水量超過上游水流,水庫水位開始明顯下降。對旅遊市場而言,旅遊區有很高的知名度,旅遊市場發展勢頭開始減弱,原始市場規模降低,遊客接待量超過客源市場增速,遊客接待量仍在增長,同時客源市場增速也在提高。對旅遊區而言,旅遊設施已經完善,旅遊產品已經成型。
5、停滯期:該階段相當於水庫出水量已達到最大,對水庫原始水容量影響最大,水面面積縮小,水位繼續大幅度下降,水庫原始水容量已有明顯的減少,但上游進水量有一定的增長。對旅遊市場而言,旅遊區達到很高的知名度,但旅遊市場發展勢頭已到強弩之末,遊客接待量明顯超過客源市場增速,達到最大值。對旅遊區而言,設施已顯陳舊,服務質量下降,但旅遊效益最高。一些國際級或其它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旅遊區將長期停留在本期,而不會進入衰退期。
6、衰退期:該階段相當於水庫庫存水量已消耗殆盡,水面面積最小、水位最低,出水量接近上游水流。對旅遊市場而言,旅遊區的知名度很高,但美譽度下降,原始市場規模幾乎消耗殆盡。遊客接待量逐漸下降到旅遊區維持經營水平的門檻接待量,主要靠重遊遊客、經濟發展和自然人口更替帶來的新增群體。旅遊區效益逐漸降低直至難以維持正常經營,接待設施大量空置。
復甦期:旅遊區要進入復甦期,必須在產品吸引力方面有根本的改變。這就相當於形成一個新的水庫,接入新的水源,可見這有多困難。

(三)旅遊區生命周期與主要相關要素之間的關系:
為利用生命周期理論更好地指導旅遊規劃,這里盡可能採用簡化的數學模型來揭示旅遊區生命周期與主要相關要素之間的關系。
旅遊區生命周期 Tl=(V-Vn+Vc*Tl)/Vg (1)
由(1)式推導出:Tl=((V-Vn)/(Vg-Vc) (2)
Vg=(V-Vn)/Tl+Vc (3)
原始市場規模(水庫原始水容量)V,剩餘市場規模(剩餘水庫容量)Vn ,平均客源市場增速(上游水流)Vc,遊客接待量(出水量)Vg ,旅遊區生命周期Tl(為提高模型的規劃指導價值,簡化算式,在這里出水量Vg 取旅遊區維持正常經營所要求的門檻遊客量值)。
由(2)式可以看出:
1、旅遊區生命周期與旅遊區原始市場規模V正相關。而旅遊區原始市場規模又受多項因素影響。
根據L.J.Crampon的引力模型:
Tij=G(PiAj/Dijb) (4)
Tij為旅遊客源地I與旅遊目的地j之間遊客量的某種度量,在這里可以作為旅遊區原始市場規模,Pi為旅遊客源地i人口規模與財富的量度,Aj為旅遊目的地j吸引力或旅遊容量的某種度量,Dij旅遊客源地I與旅遊目的地j之間的距離, G與b為系數〔4〕。
由此可見旅遊區生命周期與旅遊客源地的人口規模、經濟發展水平正相關,與旅遊目的地的吸引力強度正相關,與旅遊客源地的距離負相關。
2、旅遊區生命周期與(Vg-Vc)即客源市場增速與旅遊區遊客接待量之差呈負相關。即兩者之差越小旅遊區生命周期越長,當兩者相等,則旅遊區生命周期趨於無限長。

(四)案例分析
1、自然風光旅遊區:以黃山為例
黃山對國人一點也不陌生,從筆者掌握的黃山近幾年的接待情況看,與「水庫理論」非常吻合。見表1
表1 黃山近幾年旅遊接待分析表 單位:萬人次
年份項 目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年接待人次 78.9 84.73 107.8 100.15 119.09 117.29 134.42
增長率(%) 7.4 27.2 -7.1 18.9 -1。5 14.6
總增長率 70.4
平均增長率 9.3
(數據來源於黃山市黃山區旅遊局)
從上表可以看出,已發展數十年的黃山仍處於旅遊區的發展期末期和穩定期的初期,而且可以預見,黃山旅遊接待人次的增長速度將下降,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保持一定的增長率。因為從1995年至2001年的平均增長率看,與國內經濟的平均增長率非常接近,從絕對值看,黃山作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作為國際級的旅遊區,年接待遊客100多萬人次,可以基本肯定,黃山的年接待人次與客源市場增速相近,即(Vg-Vc)接近於零,一般而言黃山的生命周期不會進入衰落期,將永葆青春,除非人類的審美習慣發生根本改變。
2、人文旅遊區
人文旅遊區的生命周期也非常符合「水庫理論」,其中以主題公園的生命周期現象最為明顯,這里以深圳錦綉中華、杭州宋城為例來進行分析。
◆深圳錦綉中華
表2 錦綉中華1990-1995年遊客量分析表 單位:萬人次
年份項 目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遊客量 323.73 291.58 314.57 274.99 159.89 122.34
增長率(%) -9。9 7.9 -12。6 -41。9 -23.5 -62.2
(數據引自保繼剛教授的論文《旅遊地生命周期理論與旅遊規劃》)〔5〕
據世界之窗的抽樣調查,深圳華僑城的遊客構成中,國內遊客約佔九成,其中以本省為主,本省以珠江三角洲為主。國內遊客中廣東佔71.06%,湖南4.21%,湖北1.99%,北京1.91%,其它省市區20.83%。可見華僑城(含錦綉中華旅遊區)的市場屬區域性市場。〔6〕
由此可見,錦綉中華的商圈並不是很大,與黃山、故宮、長城等不可相提並論,由於強力促銷,開業初期大量遊客蜂擁而至,年接待遊客量大大超過市場的增長速度,原始市場規模被迅速消耗,所以年接待量迅速下降,所以錦綉中華的生命周期較短。但另一方面由於主題公園投入大,經營成本高(促銷費用尤為突出),所以景區運營的門檻接待量較高,這又要求經營者必須強力促銷,這是主題公園的主要矛盾,也是主題公園生命周期普遍不長的主要原因。當然,新景區的競爭和產品吸引力的降低也是錦綉中華生命周期短的重要原因。但是這不是主題公園的宿命。美國本土的迪斯尼歷數十年而不倒就說明主題公園並非都是短命的。關鍵是如何緩和其矛盾,即一方面盡量增強主題公園的吸引力、提高其知名度,同時又能盡可能降低投資、降低運營成本。迪斯尼盡管投資很大、運營成本也很高,但它的吸引力也非常強,已成為一個世界級的旅遊區,而且定期更新項目、保持持久的吸引力,使原始市場規模V足夠大、客源市場增速與遊客接待量非常接近,這樣也能永葆青春。
◆杭州宋城
表3 杭州宋城1997-2003年旅遊接待分析表 單位:萬人次
年份項 目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年接待人次 167 131 156 149 152 148 113
增長率(%) -21.6 19.1 -4.5 2.0 -2.6 -23.6
(數據來源於杭州市旅委)
杭州宋城是杭州第一個大型主題公園,以宋文化為主題,1997年開業。從上表可見,除1998年特大自然災害、2003年非典影響導致較大幅度的遊客量下降,宋城並未象國內其它主題公園一樣開業以後遊客量迅速而持續下滑,而是基本保持在150萬左右浮動。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宋城已被納入西湖一日游旅遊線,已成為杭州這個國內著名旅遊目的地的組成部分,它的客源市場就是杭州旅遊的客源市場,這就等於小水庫接入了上游一個更大的水庫,上游水流有了充分的保障。自然宋城的生命周期將主要由杭州的旅遊生命周期所決定,隨杭州的旅遊市場而變化。這是把旅遊區的生命周期產生機制歸結於產品的理論所無法解釋的,而「水庫理論」可以充分解釋這一點。
當然這並不是說產品對旅遊區生命周期沒有影響,而是產品與市場相互作用的結果。同樣在杭州之江國家旅遊度假區,另一個大型主題公園——杭州未來世界的接待情況就與國內其它主題公園相近。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產品方面。因為宋城是以宋文化為主題,杭州曾是南宋國都,在杭州建設以宋文化為主題的主題公園吻合杭州的地方文脈,是對杭州地方文化的挖掘,能形成較強的個性。而杭州未來世界卻是個四不象,既有大量西洋建築,又有許多史前動物,還有各式現代娛樂,文不對題,與杭州文脈毫無關系,對遊客吸引力遠不如宋城。同屬宋城集團公司開發的杭州樂園走的是與未來世界相同的路,經營情況也只能是與未來世界相近。

三、「水庫理論」在旅遊區規劃中的運用
針對「水庫理論」所揭示的旅遊區生命周期形成機制,旅遊區開發與規劃應從幾個方面入手,緩和旅遊投資中存在的矛盾,延長旅遊區的生命周期。
(一)科學選址
從(4)式可見,旅遊區市場規模與市場距離呈負相關,而且與客源市場的人口、經濟水平等呈正相關,同時其它旅遊區的競爭也會分流客源,所以對於以資源為依託,以規模資金為主營造吸引力的旅遊區的開發建設應足夠重視選址的重要性。主題公園尤其如此,國內主題公園的發展歷史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大型主題公園應盡可能選址在大城市附近或者在著名旅遊目的地內。同時要求直接或間接競爭的旅遊區要少。杭州樂園的重大失誤就是選址失誤。杭州樂園當初定位的市場是長三角市場,但是在長三角范圍內與杭州樂園性質相近的旅遊區已經有蘇州樂園、上海錦江樂園等,顯然上海、蘇州及其以北的長三角市場已經被分割,杭州樂園最多隻能搶占浙江省內市場,另一方面如果想依託杭州這一國內著名旅遊目的地的旅遊市場,則杭州樂園的選題明顯錯誤,它的西洋文化和娛樂主題與杭州文脈關聯度低,不能體現杭州的文化特質,而且杭州范圍內旅遊區數量已經很多,競爭非常激烈。所以杭州樂園的失敗並非偶然。
(二)規模控制
在旅遊規劃中都非常強調以市場為導向。以市場為導向不僅要考慮消費者的需求,也要考慮市場的規模,以市場規模來決定旅遊區的投資規模,並要求兩者互動。大型主題公園失敗多、成功少,短命多、長命少,就因為只考慮旅遊區吸引力的營造,忽視規模控制。誠然,投資規模與旅遊區的吸引力有直接的關系,但是由於旅遊區投資越大,運營成本越高,維持經營要求的最低遊客量也相應較高,另一方面由於距離衰減原理,要拉動遠距離市場難度很大,即主題公園等以規模資金營造吸引力的旅遊區必須充分考慮吸引力半徑、考慮客源市場的規模,在增強吸引力與降低投資規模兩方面尋求最佳均衡點,提高投資資金的邊際效用,求得最大的投資回報率。

(三)強調吸引力:
從式(2)、(4)可知,旅遊區吸引力是影響旅遊區市場規模的核心因素。如何提高旅遊區吸引力可從如下幾個方面考慮。
1、主題恰當、特色強烈、內容豐富
主題決定了旅遊區的方向,所以在主題選擇上應強調主題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有足夠的開發空間,而且這種文化對遊客有足夠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主題應盡可能與地方文脈有很強的關聯度。
特色是旅遊的生命,這一點已引起業界的足夠重視。特色是重要的,但如何營造特色主要決定於兩個方面,一個是主題的選擇新穎,一個是手法創新。兩者必取其一。表現手法老套、陳舊是目前規劃界最嚴重的問題。
豐富的內容自然也是形成吸引力的重要方面,也已引起足夠的重視,但關鍵是豐富的內容要與主題相吻合,內容豐富但又非常雜亂的旅遊區是沒有吸引力的。
2、對文化的揭示要深刻
人造旅遊區的開發說到底是對文化的開發,那麼對文化的揭示深度直接影響旅遊區吸引力的強度和吸引力的衰減速度。這也是應該引起規劃人足夠重視的。淺嘗輒止、蜻蜓點水是旅遊規劃界存在的普遍現象,這不僅將嚴重威脅旅遊區的生存,同時也是對旅遊文化資源的嚴重浪費。

(四)市場的可持續開發利用
新的旅遊區開業往往投入大量廣告進行強力促銷、迅速炒熱市場,這是旅遊區營銷普遍採用的策略。所以旅遊區開業初期往往車水馬龍、顧客盈門,但隨時間的推移迅速衰落,呈現大起大落、暴飲暴食的現象,國內主題公園大抵如此。學術界往往把這種現象的原因歸根於主題公園產品吸引力的迅速衰弱。當然產品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但缺乏對市場的可持續開發意識是其根本的原因。量入為出,控制促銷,但又能充分拉動市場、炒熱市場,保證旅遊區的正常運營和較高的投資回報,這才是理性、積極的市場拓展策略。
(五)提高二次消費,提高人均消費額
豐富旅遊區內容,提高餐飲、購物、娛樂等主動消費的比重,降低門票等被動消費的比重,科學合理提高人均消費額是旅遊區規劃和經營工作的永恆主題。這也是市場可持續開發利用的前提。但提高主動消費比重不能靠提高物價,而是靠增強其消費的吸引力,高物價是以犧牲旅遊區的品牌形象為代價的,絕非長久之計。
(六)提高重遊率
這一點早已為業界所重視,但是除了常規手法外,針對近距離市場主推休閑度假產品,針對遠距離市場主推觀光產品應該成為旅遊區規劃的一項重要技術。
(七)科學定價
市場規模與當地經濟水平正相關,但經濟水平又與旅遊區的門票價格負相關。所以旅遊區門票定價要科學、慎重。理論上最佳選擇是開業初期採用高價策略,進入穩定期後適當降價。但是降價對旅遊區的品牌有較大的負面影響,容易導致旅遊區遊客量迅速下降,對停滯期、衰落期的旅遊區有火上加油的作用,要非常慎重。

Ⅵ 旅行社的旅遊產品的特徵

【摘 要】旅遊產品是旅遊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其復合概念的內涵界定對開展旅遊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學界和業界對這個概念尚有爭議,由於使用的角度不同,界定的視角也就有了不同的標准。本文在界定旅遊產品內涵的基礎上,分析了旅遊產品的基本特徵,提出了旅遊產品文化功能的可持續開發對策。
【關鍵詞】旅遊產品;文化特徵;文化功能;可持續開發對策

一、旅遊產品的文化特徵
目前國內外學術界對旅遊產品的概念尚有爭議,由於使用的角度不同,界定的視角也就有了不同的標准。國外對旅遊產品的界定中較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兩種:史密斯對旅遊產品的概念提出了一種解釋模型,這種模型在平面上為一圈層結構,核心為物質基礎(P),依次向外第一層是服務(S),第二層為接待業(H),第三層是遊客的選擇自由(FC),最外層為遊客的參與機會(I)。史密斯是在客觀的物質條件上注重了旅遊者的主觀意願;米迪蘭敦則認為,旅遊產品實際上分為兩種情況,第一是綜合概念,包括旅遊者從出門旅遊開始到旅遊回家期間所有涉及的設施與服務所共同構成的綜合體;第二是指某一特定的具有商業性的物品,如吸引物、接待設施、交通、服務等。國內旅遊學界關於旅遊產品較為公認的定義主要是經濟學家給出的。傳統旅遊經濟學派以林南枝、陶漢軍為代表,他們依據旅遊經濟活動的參與主體從三個視角來界定旅遊產品,即從旅遊者來看,是自己花費了一定的時間、費用和精力所換取的一次旅遊經歷;景區旅遊經營者認為是他們憑借旅遊吸引物、交通和旅遊設施,向旅遊者提供用以滿足其旅遊活動需求的全部服務;旅行社則認為是以旅遊資源為原料,以行、游、住、食、購、娛等諸要素及各個環節的服務為零部件,針對客源市場需求,按照一定的主題,設計、加工、製作、組合而成的旅遊線路。新興旅遊經濟學派主要以王大悟、魏小安為代表。他們從功能上來界定旅遊產品的概念,認為旅遊產品是「旅遊經營者為了滿足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的各種需要,而向旅遊市場提供的各種物品和服務的總和」。他們把旅遊產品理解為「物品+服務」,旅遊產品構成中既有有形的物品要素,又有無形的服務要素。當今旅遊學界大多贊同這一的定義。那麼,如果我們從旅遊者的消費方式和特徵來看,這個旅遊消費和旅遊供給同步實現的完整過程包含了旅遊者旅遊過程中所需的各項要素:旅遊吸引物的文化蘊含與主題、旅遊設施的文化內涵與風格、旅遊服務與管理的文化指向、旅遊產業的文化定位等等,其核心因素是便是旅遊吸引物和旅遊服務中所含的文化特徵。而文化是旅遊的內涵和深層表述,是旅遊者的出發點與歸結點,是旅遊景觀吸引力的淵源,是旅遊業經營的靈魂。旅遊者出遊主要是出於了解異地文化的動機,旅遊既是文化的消費過程,也是文化的創造過程。而旅遊則是實現文化的教化和娛樂功能的良好載體,是對文化的挖掘、提煉和弘揚,是兩種不同地域文化的際遇與整合。因此,我們認為,從文化學視角來看,但凡是能夠吸引旅遊者產生文化旅遊動機,並可以被利用來開展文化旅遊活動的各種自然、人文客體或其它因素我們都可以稱之為旅遊產品。在產品形態上既有物化形態的實在物,也有非物化形態的模式或意境,主要體現為旅遊目的地的物化景觀文化、生活方式、制度和觀念文化等。根據旅遊者的需求和消費指向,文化旅遊產品的特徵概括為八個方面:(1)非物質性。這種非物質東西的實質、主要內容是一種服務。比如,桂林的樂滿地主題公園,旅遊者只有親自來到桂林,才能享受到它帶給自己的快樂.(2)不可轉移性。文化旅遊產品的不可轉移性主要表現在旅遊服務所憑借的吸引物和旅遊設施無法從旅遊目的地運輸到客源所在地供遊客消費,且只能以文化旅遊產品的信息傳遞引起購買者的流動來實現。(3)服務性。服務性產品是能為顧客創造價值的實體或過程,而服務僅是一種行為、一種活動、一種可以被用以交換的無形產品。(4)異地文化特性。任何旅遊產品都有自己特定的性質,不同性質的旅遊產品的利用價值和功能、開發利用方向都不一樣。(5)文化創造特性。旅遊產品大多是人類在其發展過程中自身創造的,不是天然固有的,即便是純粹的自然旅遊資源,在漫長的人類歷史過程中也會不可避免的打上人類的標記。(6)時代特性。由於文化是一個不斷變遷的現象,旅遊者的動機和需求也在不斷變化,旅遊產品也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7)在產品形態上,文化旅遊資源既有物化形態的實在物,也有非物化形態的模式或意境。物化形態可以是顯性的、具體的或可明確被感知的(如古跡、古物、建築等);非物化形態主要是隱性的,但仍可以不同程度地感覺到它的存在(如民俗、表演、歌曲、制度等),並可以通過象徵、渲染等手段,將其從精心營造的旅遊文化場景中揭示和顯現出來。(8)旅遊產品文化內涵的多元可變性。由於文化是一個不斷發展、不斷變化的人類物質和精神成就的總和,所以導致文化旅遊的動機和需求也是在不斷地發展和變化。同樣,由於旅遊者的個體差異(需求差異、消費差異、感知差異等),旅遊產品的內涵也帶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二、旅遊產品文化功能的可持續開發
產品開發是指向市場提供新產品或改進產品,開發者應掌握市場的需要,依此設法增強或轉變產品的特色,建立合理的檔次結構和類型結構,以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旅遊產品的開發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現有旅遊文化產品的改進,即對現有產品進行價值分析和功能分析,確認旅遊消費者所喜歡和追求的必要功能,補充缺乏功能,高效地實現產品價值;二是旅遊新產品的開發,是指開發商發現旅遊市場產品新的核心利益需求後,生產並提供從核心產品到附助產品的全新產品,以滿足旅遊市場的新需求。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式,文化旅遊對旅遊產品開發的意義在於文化旅遊是以需求為中心,強調需求結構升級,即從生存、發展升級到自我實現,以及從消費者角度出發考慮生產的經濟形態。對比以往中國旅遊產品開發的狀況,我們如今對在旅遊產品開發中融入更多有針對性的文化要素,提升旅遊產品的市場價值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認識。但是,就中國總體情況來看,旅遊產品開發大多仍在使用單純展示資源,賣初級產品,粗放式的淺層開發模式,這勢必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旅遊資源的各種旅遊功能和應有的效益,造成旅遊資源的浪費和閑置。因此,因地制宜,挖掘現有旅遊資源的科學文化內涵、釋放旅遊文化勢能,進一步對現有旅遊資源進行整合,是提高中國旅遊總體效益的有效途徑。值得注意的是,對於中國許多旅遊資源的科學文化內涵及其價值,國內外學術界早有相當的研究成果及定論,但由於長期處於以單純的展示自然山水風光為主要旅遊產品開發模式的現狀並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與國外眾多依靠旅遊資源的科學文化內涵發展起來的旅遊名勝地相比,中國許多的優質旅遊資源的科學文化內涵還只「待字閨中」,未被人識。因此,我們必須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將文化功能充分融入旅遊產業的其中,從而實現文化旅遊的可持續發展。
1.不斷豐富旅遊資源文化內涵。在文化旅遊產品開發中,關鍵是如何把文化滲透、融合、揉進各類旅遊產品的開發中,使其有靈魂、有主線、有品位。針對有形文化旅遊資源,產品在開發時要使旅遊資源的文化內涵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地豐富和發展,為旅遊活動的發展不斷地注入新的血液和動力,使它「活」起來。針對無形文化旅遊資源,特別是一些文化遺存,挖掘其文化深度內涵,可以通過一定的設施和活動,營造文化氛圍,使文化內涵通過一定的「物化」載體展現出來,讓遊客能真實地感受到其中的品味,獲得教益,從總體上增強對遊客的感官沖擊度、情景體驗度、情緒調動度、信息接受度。
2.以市場為導向原則,努力實現文化旅遊產品的功能.這就要求開發者以市場為標准,根據遊客需求,針對不同市場群體,結合文化旅遊資源特徵,以文化為導向,推出多層次、多樣化的個性產品,開發出具有市場吸引力的文化旅遊。因此在開發中應針對市場不同層次的需求,創造能滿足遊客文化消費要求且能激發旅遊者興趣的旅遊產品。
3.體現特色和品位,突出文化主體。從發展的趨勢上看,沒有參與性文化內涵的旅遊產品是難以吸引遊客的。所以,文化旅遊產品的開發應以鮮明的特色為形式,以豐厚的品位為內涵,以人本主義精神為本質。突出「文化為根,以人為本」,突出和強化文化旅遊產品、文化旅遊場景或環境的文化性。由於文化具有相對的民族性,因此文化旅遊產品開發要注意突出文化主題,緊扣景區文脈,適當強化和突出,不能偏離、淹沒其主流特色。
4.完善相關法律,加強資源保護。文化旅遊資源中大多為不可再生資源,鑒於開發中有可能破壞歷史文化旅遊資源的行為,需不斷完善法律法規,以保障文化旅遊資源的永續利用,避免短期行為。如中國政府已於1982年頒布《文物保護法》,1988年頒布了《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為歷史文化遺跡的保提供了法律依據。另外,中國於1985年簽署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2003年10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2屆大會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國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已經列入2007年立法規劃。這些都是中國歷史文化游資源開發和利用過程中避免破壞行為發生的一些必要措施。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能有效的規范市場秩序,進行合理有效開發,使旅遊資源在開發時既能讓當代人享用,又能為後人傳承借鑒。
5.綜合性開發原則。旅遊產品的綜合開發性原則是由旅遊活動的綜合性和旅遊需求的多樣性決定的。根據旅遊系統理論,旅遊者的旅遊活動涉及吃、住、行、游、購、娛等六大主要構成要素,對旅遊者來說這些是一個整體,而為之提供服務的除旅遊行業外,還涉及到文物、林業、建築、交通、衛生、電信、教育等行業和部門。旅遊活動的順利開展需要這些部門和行業的協作、配合和支持。因此,文化旅遊的開發必須圍繞旅遊者的核心利益,提供與產品配套的設施和服務,做足文化氛圍,以爭取更大的客源市場。
6.創新性原則。文化旅遊是一項充滿憧憬、創意的文化活動,樹立創新意識對於發展文化旅遊業顯得特別重要。一方面,那些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文化理念的創; 另一方面,深厚的文化內涵必須通過創新的文化表現手段和表現形式來展示,以適應當代旅遊者審美的要求,符合當下科技社會發展水平。所以,文化旅遊在開發時必須堅持不斷創新。如中國現已開發且獲得成功的深圳華僑城主題公園。依靠不斷的產品創新,深圳華僑城培植起了旅遊主題公園的品牌,將文化創新融入旅遊產品創新中,從而提升了華僑城的旅遊功能和品牌形象,創造著中國旅遊產品的國際化競爭力。從1989年最初「錦綉中華」的建成,到之後開發的「中國民俗文化村」主題公園、「世界之窗」、「歡樂谷」等人造景點相繼建成,四大主題園構成的華僑城享譽海內外,給深圳旅遊業的發展創造了不俗的業績。這充分說明了旅遊產品的創新大有可為。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