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四川盆地巴蜀文化風景旅遊區ppt

四川盆地巴蜀文化風景旅遊區ppt

發布時間: 2021-02-26 06:49:18

❶ 巴蜀文化的詳細介紹

所謂巴蜀文化,即巴文化與蜀文化,巴蜀文化的發展形成了自身的特點,而巴蜀文化的特點又限制了自身的發展。巴文化與蜀文化有著各自的特點和明顯的區別,卻在一定程度上有著割捨不斷的關系。
四川盆地雖為高山和高原所環抱,但山原之間的若干河谷卻成為巴蜀得天獨厚的對外交通走廊。盆地的西部是岷江、雅礱江、大渡河和金沙江流域,它們穿行於橫斷山脈,其中可通行的河谷,成為古氐羌民族遷徙的南北走廊。盆地的東部有長江三峽作為出口。盆地北部既有劍門蜀道(金牛道)直通秦隴,又有嘉陵江河谷直通漢中。而盆地以東的清江流域又北與江漢平原相通,南與湘西山地相連。正是依據這樣的地理特點,自古巴蜀先民就兼容了南、北、東、西文化,使四川盆地成為薈萃農耕、游牧文化的聚寶盆。 巴蜀文化又具有很強的輻射能力,除與中原、楚、秦文化相互滲透影響外,主要表現在對滇黔夜郎文化和昆明夷、南詔文化的輻射,還遠達東南亞大陸地區,在金屬器、墓葬形式等方面對東南亞產生了深刻久遠的影響。
元代的雙流人費著《歲華紀麗譜》曾說:「成都游賞之盛,甲於西蜀,蓋地大物繁而俗好娛樂」。俗尚游樂是巴蜀人的一大特點。所以,巴蜀很早就興起了旅遊習俗,到唐宋時達到頂點。以成都而論,全年的固定的游樂活動就有23次之多,或游江,或游山,或游寺,或游郊野,而且往往是群體出遊,並與歌舞娛樂、體育競技、商貿活動結合在一起,具有很豐富的文化內涵。 巴蜀山川,自古有雄險幽秀之稱:重慶武隆仙女山、金佛山、長江三峽、夔門天下雄。經過當代的開發,今天更增加了「神奇瑰麗」的特色:九寨溝山水的神奇,黃龍山水的瑰麗,熊貓世界的趣,恐龍世界的奇,是今日旅遊者領略的最大感受。從線路上看,有西北線的九寨、黃龍、四姑娘山、貢嘎山,有北線的劍門蜀道,有東線的三峽風光,有南線的蜀南竹海風光和瀘沽湖探秘。整個巴、蜀景觀布局疏密相間,如金線穿珠,珍珠滿盆,幾乎每個縣都有可供旅遊的景點。
巴、蜀旅遊線最大的特色是雄險幽秀的自然景觀,往往包含著人傑文昌的深厚的文化內涵。如:劍門蜀道具有豐富的三國蜀漢文化和梓潼文昌文化以及女皇武則天故里的文化內涵;九寨黃龍一線,具有羌族石碉文化、夏禹文化、古蜀岷山文化、三國蜀漢文化的內涵;瀘沽湖具有「母系王國」的文化內涵;三峽一線則更是一個古代文化的寶庫。這是巴蜀旅遊具有經久不衰的魅力之所在。 三國蜀漢文化的中心遺跡是成都武侯祠。武侯祠本是劉備墓、祭祀劉備的漢昭烈
廟和諸葛武鄉侯祠的合祀之地,讓我們深深領略到其中歷史文化積淀的況味。
永陵是我國歷代帝王陵墓中唯一的一座修建和突出在地面之上又已經科學發掘的陵墓,可供遊人參觀,這更可以引起人們對於帝王陵寢秘密的興趣。 巴蜀盆地在地形上為「四塞之國」,古代交通甚為困難,故李白發出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感嘆。這一封閉地形對巴蜀文化作為農業文明所必然帶來的封閉性肯定會有較大影響。但正是因為如此,又反過來激勵起巴蜀先民向外開拓、努力改善自身環境的決心和勇氣。於是,環境與文化相交融,造就了巴蜀先民封閉中有開放、開放中有封閉的歷史個性。隨著時代的推移,開放和兼容終於成為巴蜀文化最大的特色。
巴蜀文化同秦隴文化的溝通,最大的障礙是北方的高山——秦嶺。但巴蜀先民以驚人的勇氣,創造了高超的棧道技術,打破了盆地地緣的封鎖,克服了狹隘的封閉性。蜀王派遣五丁力士開道,迎接秦惠文王所送金牛和五個美女的神話故事,就是上古時代開山通道進行文化交流的生動體現。棧道是巴蜀人的一大發明。司馬遷認為巴蜀「四塞之國」的封閉性是靠「棧道千里,無所不通」來達到開放的,這是很精到的史家眼光。
逢山必須開道,遇水必須造橋,古蜀先民為了突破封閉,在發明了棧道的同時,又發表了笮橋。笮橋即繩橋,有多種類型,至今尚可見到的藏區的溜索和編網的藤橋,岷山上的竹索橋,滇西北的編網篾橋,都江堰早期的珠浦橋以及攀枝花早期的鐵索橋,都是巴蜀先民向外部世界開放的智慧體現。 遠在四千年前,四川盆地就存在著幾條從南方通向沿海,通向今緬甸、印度地區的通道。一些重要的考古發現,如三星堆出土的海貝、象牙,大溪文化的海螺和象牙,茂汶和重慶塗山出土的琉璃珠,都不是本地所產,而是來自印度洋北部地區的南海,這些都充分證明巴蜀先民與南方世界有所交通和交流。漢武帝時,張騫在大夏發現邛竹杖和蜀布的故事,說明巴蜀到印度(古身毒國)再到西亞早就存在一條通道。這條通道,現代史學家沿用「絲綢之路」稱呼的慣例而稱為「南方絲綢之路」。
南方絲綢之路主要有兩條線路:一條為西道,即「旄牛道」。從成都出發,經臨邛(邛州)、青衣(雅安)、嚴道(滎經)、旄牛(漢源)、闌縣(越西)、邛都(西昌)、葉榆(大理)到永昌(保山),再到密支那或八莫,進入緬甸和東南亞。這條路最遠可達「滇越」乘象國,可能到了印度和孟加拉地區。
另一條是東道,稱為「五尺道」。從成都出發,到僰道(宜賓)、南廣(高縣)、朱提(昭通)、味縣(曲靖)、谷昌(昆明),以後一途入越南,一途經大理與旄牛道重合。根據目前所能見到的文獻資料,最早走這條線路的古蜀先民的知名人物是秦滅蜀後南遷的蜀王子安陽王。安陽王率領兵將3萬人沿著這條線路進入了越南北部紅河地區,建立了甌駱國,越南歷史上又稱之為「蜀朝」。

❷ 四川盆地是歷史上巴蜀文化的

我們曾指出「巴蜀」作為一個涵蓋四川盆地及其鄰近地區(包括今陝南、隴東內南等)的地域概念是戰國秦漢時形容成的,見於《史記》、《漢書》等典籍。殷墟卜辭和周原卜辭中都有「蜀」是可以肯定的,而殷墟卜辭有無「巴」則頗有爭議,筆者也並不認同。「巴蜀文化」是抗戰時提出來的,建國後的考古發現(如船棺葬、羊子山土台、水觀音遺址、銅器窖藏等)使巴蜀文化成為我國的區域文化中主要的一支。三星堆的考古發現更使四川盆地、尤其是成都平原的「早期蜀文化、古蜀文明、古蜀國」成為學術熱點,至今不息,而且大體上有了一個面目。

❸ 四川盆地文化是不是巴蜀文化

2005-10-24 林向

我們曾指出「巴蜀」作為一個涵蓋四川盆地及其鄰近地區(包括今陝南、隴東南等)的地域概念是戰國秦漢時形成的,見於《史記》、《漢書》等典籍。殷墟卜辭和周原卜辭中都有「蜀」是可以肯定的,而殷墟卜辭有無「巴」則頗有爭議,筆者也並不認同。「巴蜀文化」是抗戰時提出來的,建國後的考古發現(如船棺葬、羊子山土台、水觀音遺址、銅器窖藏等)使巴蜀文化成為我國的區域文化中主要的一支。三星堆的考古發現更使四川盆地、尤其是成都平原的「早期蜀文化、古蜀文明、古蜀國」成為學術熱點,至今不息,而且大體上有了一個面目。

那末在四川盆地即巴蜀大地上與「蜀文化」相匹配的「巴文化」怎麼樣呢?在哪裡呢?正是人們急於要探尋求索的,眾多的前賢時彥為此付出了寶貴的精力,取得了可喜的進展。遺憾的是「巴文化」至今沒有找到如三星堆遺址群(古城)這樣高級別的中心遺存,也就沒有找到巨大的文化輻射中心,目前還難以把面上的點滴發現串聯起來。我想不久的將來必定會如願以償的,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科學的探索總是由已知領域向未知領域推進的,「巴蜀文化」中的「蜀文化」既有了些面目,那麼「巴文化」的辨認和論證,無非只是時間的問題和方法的問題,筆者願先就四川盆地(包括成,渝兩地)內的「巴文化」作一些梳理,以就教於諸位方家。

一、四川盆地在夏商周時代有「蜀」無「巴」

考古發現離不開歷史文獻載的指引和詮釋,歷史文獻離不開考古發現的論證和充實。古代典籍中有關「巴」的記載很多,如《山海經》、《左傳》、《世本》、《華陽國志·巴志》、《水經注》和《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等等。其中尤以《山海經》中的《海內經》、《大荒北經》、《海內南經》和《華陽國志?巴志》常為學者們所引述討論。《山海經》中的「巴」的問題,當另文再議,先來看常氏《巴志》的記載。

常璩《華陽國志·巴志》載:「歷夏、殷、周,九州牧伯率職。周文為伯,西有九國。」任乃強先生在《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卷一注中曰:「此雲『九國』,指《牧誓》庸、蜀、羌、髳、微、盧、彭、濮,合巴國為九也。」「『巴』是四川盆地內建成國家最早的民族,周初已有封爵,殷末其國邑當尚在魚復西近之故陵」。接著又說「『蜀』即蠶叢、蜀山氏之國,殷末尚未進入成都平原,亦未建成國家」。本來「蜀」是四川盆地的古國,常璩也是承認的,《華陽國志?蜀志》載:「歷夏商周,武王伐紂,蜀與焉」。我們知道任先生的《華陽國志校補圖注》是在1984年整理付印的,所以他只看到當時被認為是「巴文化」的巴縣冬筍壩和昭化寶輪院的船棺葬,而不及見到包括「古蜀文明」的重大發現,如夏商周時代廣漢三星堆古城、成都十二橋、金沙等諸遺址以及成都平原龍山時代「寶墩文化」(也許同時可稱為「先蜀文化」)的古城群發現了,顯然是由於資料不足,故任先生關於「蜀尚未建國」確為誤判。

關於船棺葬並非「巴文化」所專有,已為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的考古發現與研究所論證,筆者曾指:在成都平原、蜀國腹地大量出現船棺葬,又往往不是獨自構成墓地而與其它土坑木槨墓並存,使巴人墓葬說或巴為秦戍蜀說遭到懷疑,有的學者傾向於巴蜀境內某些小民族的葬俗,或某社會階層如武士的葬俗。鑒於考古新發現,筆者曾在1989年提出:「蜀為商之西土」、「蜀為周初西南強國」,「這『蜀』正是指的成都平原的「三星堆文化」和「十二橋文化」,因為三星堆遺址證明「在四千年前已具備文明社會的主要標志:城市、冶金、宗教禮儀建築和文字元號」等等推論。可惜任先生就在是年仙逝,未及見到拙文而有所教益,甚感遺憾。近年來成都平原又有許多重要的考古新發現,經過很多學者的多角度研究,「早期蜀文化、古蜀文明、古蜀國」已廣為海內外學術界所接納,這更是後話了。

❹ 巴蜀的巴蜀文化副區

巴蜀文化副區依託於四川盆地;岷山、大巴山屏蔽北境;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聳峙南、回西邊緣;其答東,更有夔門險阻;中部為遼闊肥沃的四川盆地。四川盆地境內有川江幹流及其一級支流嘉陵江、岷江和沱江等江河,有「四河之地」之稱。三千多年前重慶為巴國的首府,古名叫「巴」;三千年前左右,成都為蜀國王都,歷來以「蜀」相稱,因此人們習慣上將這里稱為巴蜀之地;故在文化地理分區上,取其古意,名為「巴蜀文化副區」。本文化副區以四川盆地為依託,傳統農耕經濟比較發達;本區盆地四周形勢險要,軍事上利於攻防,加之與外界文化交流不暢,故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川劇是巴蜀地方戲曲的主要劇種,活潑生動,幽默風趣。

❺ 巴蜀文化旅遊區具備世界遺產稱號的旅遊區有哪些

巴蜀是處長江上游即今四川、重慶重點的一帶,你對巴蜀有哪些了解呢?知道巴蜀文化有哪些嗎?一起來看看了解一下吧!

巴蜀文化有哪些

蜀道文化

四塞之國

巴蜀盆地在地形上為"四塞之國",古代交通甚為困難,故李白發出 "蜀道錦綉天府

錦綉天府

之難,難於上青天"的感嘆。這一封閉地形對巴蜀文化作為農業文明所必然帶來的封閉性肯定會有較大影響。但正是因為如此,又反過來激勵起巴蜀先民向外開拓、努力改善自身環境的決心和勇氣。於是,環境與文化相交融,造就了巴蜀先民封閉中有開放、開放中有封閉的歷史個性。隨著時代的推移,開放和兼容終於成為巴蜀文化最大的特色。

巴蜀文化同秦隴文化的溝通,最大的障礙是北方的高山--秦嶺。但巴蜀先民以驚人的勇氣,創造了高超的棧道技術,打破了盆地地緣的封鎖,克服了狹隘的封閉性。蜀王派遣五丁力士開道,迎接秦惠文王所送金牛和五個美女的神話故事,就是上古時代開山通道進行文化交流的生動體現。棧道是巴蜀人的一大發明。司馬遷認為巴蜀"四塞之國"的封閉性是靠"棧道千里,無所不通"來達到開放的,這是很精到的史家眼光。

逢山必須開道,遇水必須造橋,古蜀先民為了突破封閉,在發明了棧道的同時,又發表了笮橋。笮橋即繩橋,有多種類型,至今尚可見到的藏區的溜索和編網的藤橋,岷山上的竹索橋,滇西北的編網篾橋,都江堰早期的珠浦橋以及攀枝花早期的鐵索橋,都是巴蜀先民向外部世界開放的智慧體現。

南方絲綢之路

遠在四千年前,四川盆地就存在著幾條從南方通向沿海,通向今緬甸、印度地區的通道。一些重要的考古發現,如三星堆出土的海貝、象牙,大溪文化的海螺和象牙,茂汶和重慶塗山出土的琉璃珠,都不是本地所產,而是來自印度洋北部地區的南海,這些都充分證明巴蜀先民與南方世界有所交通和交流。漢武帝時,張騫在大夏發現邛竹杖和蜀布的故事,說明巴蜀到印度(古身毒國)再到西亞早就存在一條通道。這條通道,現代史學家沿用"絲綢之路"稱呼的慣例而稱為"南方絲綢之路"。

南方絲綢之路主要有兩條線路:一條為西道,即"旄牛道"。從成都出發,經臨邛(邛州)、青衣(雅安)、嚴道(滎經)、旄牛(漢源)、闌縣(越西)、邛都(西昌)、葉榆(大理)到永昌(保山),再到密支那或八莫,進入緬甸和東南亞。這條路最遠可達"滇越"乘象國,可能到了印度和孟加拉地區。

另一條是東道,稱為"五尺道"。從成都出發,到僰道(宜賓)、南廣(高縣)、朱提(昭通)、味縣(曲靖)、谷昌(昆明),以後一途入越南,一途經大理與旄牛道重合。根據目前所能見到的文獻資料,最早走這條線路的古蜀先民的知名人物是秦滅蜀後南遷的蜀王子安陽王。安陽王率領兵將3萬人沿著這條線路進入了越南北部紅河地區,建立了甌駱國,越南歷史上又稱之為"蜀朝"。

❻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的搖籃 金山麗水 蘊寶含英 位於中國西南部的巴蜀文化區,是指以四川盆地為中心,兼及周邊地區而風俗略同的地區,它的腹心地區大致與今日四川省和重慶市的區域相當。不過,在古代,巴蜀文化區的地域范圍還包括漢中盆地、黔涪高原。鄂西南和湘西山地等「與巴蜀同俗」的區域。巴蜀地區東部是四川盆地,西部是川西山地和高原,屬於長江上游流域地區,只有西北部的若爾蓋草地一小部分屬於黃河上源。它的西北與青海相接,北部與甘肅、陝西為鄰,東連湖北、湖南,南臨貴州、雲南,西倚西藏,面積達57萬平方公里。 從世界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巴蜀位於東亞大陸腹地的「兩 河流域」——黃河與長江之間,而與巴蜀同緯度的西亞的美索不達米亞則位於西亞「兩河流域」之間的肥沃新月地帶,還有同緯度的北非尼羅河谷,它們都有相似的地理條件: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物產豐富,都是人類古代文明的生長區。 巴蜀地形復雜多樣,含盆地、平原、丘陵、山地、高原、高山諸種類型,大致可劃分為東西兩部分。 巴蜀東部地形為典型的發育完整、周延無缺的盆狀,四周為崇山所環繞,一般在海拔 1000一2000米之間,少數可達海拔3000—4000米。中部盆底低下平坦,地質上乃古代一內陸湖盆,盆底大致可以廣元、雅安、敘永和奉節四地的連線為界,面積約17萬平方公里,形狀象個菱形的大盆。 在盆地地貌圖上,以華鎣山、龍泉山為界,我們可以用筆劃出盆地內部西、中、東三個部分: 西為川西沖積平原,居於龍泉山以西,面積為90OO平方公里,是四川全省僅有的大平原。其中以岷江、沱江沖積成的成都平原為最大,為盆地中農產最盛、人日最密區域,古稱「華陽之地」,是巴蜀古文明興起的一個重要區域。 中為龍泉山與華鎣山之間的川中方山丘陵,已辟為梯田、台地,是全省最大的農業區。 東為華鎣山以東的川東平行嶺谷,由西山(華鎣山)、中山(銅鑼山)、東山(明月山)等大小20餘條條狀山嶺和丘陵台地相間排列而成。這里的川江兩岸是古代巴人活動的主要地區之一,也是巴蜀古文明興起的另一個重要區域。 盆地內山地約佔40%,丘陵佔51.9%,平原佔7.2%。因地形多樣,物產豐盈,資源豐厚,自然條件十分優越,自古以來即為農業富庶之區。 「天府之國」的美譽,主要就是指的四川盆地。 盆地四周高山連綿,為盆地與鄰接地區間的自然界線。盆地北緣為米倉山和大巴山,山外為漢水河谷盆地。盆地東緣為川鄂界上的巫山山脈,乃長江三峽所從出,其外為湖廣盆地,古稱雲夢澤。盆地東南緣為武陵山脈,山間為施南盆地,屬於湖北,以七曜山為川鄂分界線。正南緣為大婁山山脈,橫亘其外為雲貴高原。西南緣為大小涼山,山外為寧南高原。西緣為龍門山、邛崍山、夾金山和大相嶺,山外為青藏高原東麓和橫斷山脈南端。 盆地的特殊地理環境,對巴蜀文明的發生、發展和演變帶來強烈影 響:一方面,盆地四周有高山屏障,自成一個地理單元,古稱「四塞之 國」,使它的文化面貌具有顯著的地方性,即古人所謂「人情物態,別是 一方」。另一方面,由於盆地的地理位置正處於我國西部高原和東部平原 的過渡地帶,處於北方的黃河流域和南方的長江流域的交匯地帶,這種東 與西、南與北的交匯位置,又促成了巴蜀先民很早以來就致力於突破群山 封鎖、開拓對外交流的奮斗,使得巴蜀文化雖不可避免地具有農業文明的 封閉性和靜態性,但它又明顯地具有對外努力開拓的開放性。在巴蜀地 區,不僅由於環境的多樣化和兼容性帶來山林竹木、瓜果葯材、北粟南稻、 桑蠶漆蠟等應有盡有,更重要的是促成了巴蜀人巧思勤作、不畏艱險、勇於開拓、兼收並蓄等傳統的形成。只要跨出盆地,東出三峽,便與楚文化的孕育地江漢平原山水相通;北越秦嶺、大巴山,便與秦隴文化的中心關中之地嶺谷相連;走近西北,則與橫斷山脈的「藏彝走廊」路途相接。所以,司馬遷說:「棧道千里,無所不通」。先民們以世世代代的努力突破了四周山地的阻隔,打通了若干條對外通道,促成了與四方的交通和經濟文化的交流,形成巴蜀文化善於兼容和開放的明顯特點。 巴蜀西部包括盆地西緣山地以西的高原和高山峽谷地區。西北為甘孜——阿壩高原,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東南一隅。發源於岷山高原上的岷江上游地區,古稱「江源」,是氐羌高原文化較早發展起來的地方,也是蜀文化的來源地之一。再往西則為我國西南橫斷山脈的北翼,山脊海拔均在4000一5000米以上。其中大雪山之巔的貢嘎山高達7556米,是四川第一高峰,白雪皚皚,冰川峰峽,被稱為「蜀山之王」。這里山高谷深,嶺谷高差往往在2000—3000米以上,是全國地表起伏最懸殊的地區之一。從北到南的大雪山、邛崍山和大涼山等南北向山脈是四川東部和西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和農業分界線,東部和西部不同特徵的地貌、氣候、植被。農業和民族,均在這里分界,表現出明顯的差異。 今天的重慶市和四川省境內大小河流約有1300餘條,其中流域面積在500—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30多條,主要有長江(又稱「川江」)、岷江(包括大渡河、青衣江)、沱江、嘉陵江(包括涪江、渠江)、金沙江(包括雅礱江)、烏江、赤水河等,都屬於長江水系,只有極西北的白河和黑河(墨曲)注人黃河。東部盆地所有水系都由南北兩方匯人長江,呈樹枝狀水網,流聚於盆底的最低部,全盆地的河流皆匯聚於長江,這是巴蜀文化具有強烈向心力的地理原因之一。 盆地內清河流的中下游與指曲山脈相關處,多成峽谷地形,這是巴蜀地理的又一個特色。如岷江婉蜒於龍門山脈褶曲的南端形成岷江小三峽;沱江中流橫渡龍泉山而成金堂峽;嘉陵江下流截斷瀝鼻、溫塘、觀音諸山而成嘉陵小三峽;長江重慶以下,有銅鑼、明月、黃草和剪刀四峽;奉節至宜昌,長江截斷巫山有著名的長江三峽:雄偉險峻的瞿塘峽、幽深秀麗的巫峽、灘多水急的西陵峽;在峽江最大的支流大寧河上,又有出峽復入峽、大峽套小峽的上游四峽和下游三峽,人們一般稱之為"小三峽」。巴蜀的眾多三峽,構成天府旅遊的突出特色和奇觀,這是大自然的恩賜。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巴蜀文化生長、繁衍的溫床,它不但造福於歷史,而且造福於今天,還將繼續造福於未來,直至永遠。 巴蜀境域位於北緯30''上下,而世界同緯度地區的其他地區,如阿拉伯、伊朗、非洲北部及北美南部,正當北半球回歸高壓帶,氣流下沉,溫熱乾燥,莫不為沙漠橫亘區域。這些地方的古文明發生區域有如沙漠中星星點點的綠洲。而巴蜀境域則不問,這里沒有同緯度其他地區的沙漠現象,而內部地形差異性極大,受不同季風環流的交替影響,表現為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寒溫帶等諸種氣候和動植物的多種生長類型,大致可劃分為東部亞熱帶濕潤氣候和西部高原冬干夏雨氣候兩大類型。 東部盆地四面環山,冬季寒潮不易人侵,夏季焚風現象顯著,具有冬暖、夏熱、春旱,無霜期長,雨量充沛,濕度大,雲霧多,日照少,秋季多綿雨的特點。雅安一帶是全省雨量最多的區域,有「雨城」之稱,「西蜀天漏」就是形容盆地多雨的特徵。重慶市則因雲霧多而被稱為「霧城」。成都平原,古稱「廣都之野」,適宜於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長,這里自古即是山青水秀,蔥荔綠郁,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適於農耕的美麗富饒之地,故有「天府之國」的美稱。 西部高原地形復雜,海拔懸殊,因而氣候變化很大,有多種類型,具有干雨季分明、日照充足。氣溫年較差小而日較差大的季風高原型特點。高原南端的金沙江、安寧河谷地區緯度較低,海拔較高,加以北部群山阻隔,氣候獨具一做既有干雨季分明的季風高原型特徵,又有冬暖夏涼、四季不鮮明的低緯度亞熱帶型特徵。 巴蜀東部和西部不同的地形和氣候,帶來這里生物圈內的兼容性和多樣性,其植物種類比整個歐洲還多,是珍稀動植物的寶庫。資源植物約有4000多種,其中珍貴的有古老的珙桐、連香樹和水青樹,有水杉、銀杉、冷杉、雲杉、銀杏等高大喬木,有古老的鐵樹——蘇鐵,有各種杜鵑和花楸,不同時令開不同顏色的山花,爛漫幽香。還有箭竹、水竹、方竹、筇竹等 4 0多種竹類灌木層,是珍貴動物大熊貓食用的「糧倉」。遍布盆地中的楠竹、慈竹、白夾竹等則是幾千年來用作建築、農具、日用器物、工藝品、食品和燃料的取之不盡的寶庫。在今天,以已開發的佔地6萬余畝的蜀南竹海和正待開發的佔地超過10萬畝的巴山竹海為代表的巴蜀竹海洋,又成為遠近馳名的旅遊勝地。 不同門類的野生植物中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經濟資源,其中單是各種中草葯就有約4000種,川貝、蟲草、川連、川芎、天麻、巴豆、巴戟天、蜀椒等葯材,多年來馳譽中外,至今在全世界的中葯市場上,仍以「川廣葯材」為其美稱。 巴蜀動物資源十分豐富,有脊椎動物1100多種,佔全國總數的40%以上,列人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有55種。舉世聞名的大熊貓,今天主要生息在四川境內西北部的幾處自然保護區內。金絲猴是棲於樹上的「金發女郎」,它的法國名稱叫做洛克塞爾安娜猴,是用一個俄國金發女郎的名字命名的。扭角羚是森林、灌叢和草甸之間的遊民,角似羚羊但扭曲似牛,頭似馬但嘴有羊胡須,肩似駝但尾似鹿,被美國著名動物學家夏勒命名為 「六不像」。還有小熊貓則是大熊貓的親密夥伴。從歷史淵源上看,它們都是一百萬年到幾百萬年以前的古老動物,曾共同經受過第四紀冰川的嚴峻考驗。《華陽國志》記載古代巴蜀貢獻的珍稀動物有犀象、氂牛,還有山雞、白雉,其毛皮羽絨很早已被開發。至於大熊貓,因它只吃竹子,不傷生命,不獵食其它動物,故古代即作為和平使者的「義獸」,命名為 「騶虞」,被人們視為神物加以保護。 優越獨特的生態環境為巴蜀農業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很早興起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晉人左思《蜀都賦》曾生動地描繪巴蜀古代生態是「原墳衍,通望彌博,演以潛沫,浸以綿雒,溝洫脈散,疆里綺錯,黍稷油油,粳稻莫莫」,「邑居隱賑,夾江傍山,棟宇相望,桑梓接連,家有鹽泉之井,戶有桔柚之園」的理想的「農業國」。在巴蜀封域內,平原、丘陵主要為水稻土、沖積土、紫色土,是省內主要農耕土壤,是孕育巴蜀竹籬茅舍、流水潺潺繞屋的「林盤文化」的生長地。山地為紅壤、黃壤、棕壤,是主要的森林土壤,也是巴蜀「梯田文化」特色的孕育地。高山、高原廣泛分布的高山草甸土,適宜生長各種牧草和灌叢。最早的牧羊人——氐羌在遠古時代就已選擇岷山作為生息地,這里也就成了巴蜀文化的重要源頭之一。《華陽國志》記載巴地和蜀地不僅「土植五穀,牲具六畜」,而且是「桑蠶麻芒」等經濟作物的優良產地,是「魚、鹽、銅、鐵、丹、漆、茶、蜜、靈龜、巨犀、山雞、白雉、黃潤、鮮粉」,「壁玉、金、銀、珠、碧、銅、鐵、鉛、錫、赭、堊、錦、綉、罽、氂、犀、象、氈、踴、丹黃、空青、桑、漆、麻、薴」等土特產品的優良產地,還是荔枝、芳蒻、香茗、給客橙等奇珍異果的生產地和巴戟天、蜀椒等名貴葯物的出產地。至今,巴蜀還受著這樣優越的自然條件和生產條件的恩惠。 今天的重慶市和四川省古稱巴蜀。大致說來,盆地西部和中部地區稱為蜀,盆地東部(即習稱的川東)地區稱為巴,而整個盆地連同周邊地區則又通稱為蜀。不過,巴蜀的地域范圍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有一個歷史演變過程,這個過程是與巴蜀文化區以及歷代行政區劃的變動大體上相適應的。 在戰國以前的歷史文獻里,巴與蜀是分稱的,不論在地域范圍、人類群體,還是在古國、古族等方面,巴、蜀之間都有著清楚的分野。到戰國時代的文獻中,才開始出現巴蜀合稱的記載,從地域相連的角度反映了巴與蜀文化和人類群體的交流融匯。 巴字的本義,按照東漢學者許慎《說文解字》的解釋,原為「食象它(蛇)」,是一種吞食大象的巨蛇。此外還有一些關於巴字含義的不同解釋,但多無確據,沒有取得公認。 從最廣泛的意義上說,巴作為地域名稱,它的涵蓋面相當廣闊,其中心區是川東、鄂西地區,還北達陝南、漢中之地,包有嘉陵江和漢水上游地區,又南極黔涪之地,包有黔中和湘西地區。由於這一大片地域通稱為巴,所以世代居息繁衍在這塊土地上的各個古族也被通稱為巴,並由此派生出巴人、巴國、巴文化等概念。從這個意義上看,巴這個名稱包含有地、族、人、國、文化等多層次的復雜的內涵,是一個復合性概念。 巴作為地域、民族和古國的名稱,早在夏商時代就已著稱於世。在《山海經》這部「古之巫書」里,記載有夏代開國君主夏啟的臣子孟塗在長江三峽巴地主管神抵的事,又記載有「西南有巴國」的事。在其它古書里,還記載有鄂西南清江流域的廩君之巴,和川東嘉陵江流域的賨人之巴(板楯蠻)。 巴國最初立國在漢水上源一帶,西周春秋時沿大巴山北緣向東發展,戰國時代南移長江流域,溯江而上進人川東今重慶地區,從此重慶地區便成為了巴國大本營的所在。以重慶市為中心的川東地區歷代通稱為巴,顯然是同巴國大有關系的。 至於蜀字的本義,許慎《說文解字》解釋為「葵中蠶」,再從其它古代文獻綜合考察,蜀就是桑蠶,它是現代家蠶的直接前身。 古代文獻中記載川西北陽江上游地區有蜀山,居住其地的蜀山氏曾與黃帝族通婚,表明最早的蜀族是從岷江上游興起的。 從最廣泛的意義上說,蜀也是一個包含著地、人、族、國、文化等多層次內涵的復合性概念。在夏商之際,除岷江上游的蜀山氏而外,在四川盆地西部平原和漢中平原等地,還有並存於世而相互爭雄的蠶叢、柏灌、魚鳧等三代蜀王,他們族群不同,活動地域有異,卻都通稱為蜀,意味著蜀的地域范圍也是相當廣闊的。殷墟甲骨文中和西周甲骨文中多次出現有關「蜀」的記載,殷周甲骨文中的蜀,指的是以成都平原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北邊包括漢中盆地在內的古蜀國。正是這個古代蜀國,曾在商代創造過高度發達和輝煌的三星堆文明。從商周時代直到春秋戰國,古蜀國曾經幾次發生王權更迭。公元前316年巴、蜀統一於秦後,秦在巴、蜀故地分置了若干個郡,而分別以巴郡和蜀郡為中心。這樣,以巴和蜀分別作為川東、川西的政治經濟中心的這個格局連同巴和蜀的名稱,便一同保存了下來。隋唐以後,巴和蜀雖然不再是郡、州、道的行政區劃名稱,但一直作為地區的代稱在各種場合被廣泛地加以使用,以致成為地域、人群和文化最重要的標志,直到今天。 重慶有悠久的歷史,在春秋戰國時期曾經是古巴國的國都。在歷史上,它的名稱變化甚多,有過江州、巴州、楚州等名稱。隋初改為渝州,取意於古渝水(嘉陵江),重慶位於嘉陵江之濱,故名渝州,所以重慶至今仍簡稱為「渝」。北宋徽宗時改名恭州。南宋孝宗時,其第三子恭王趙悍封於恭州,後來孝宗禪位,恭王繼位為帝,是為光宗。光宗即位時,照例要將封地升州為府,遂取名為重慶府。從此以後,重慶一名沿用至今,今則為直轄市名稱。 初源於距今4500— 3700年前的「寶墩文化」,標志著成都平原城市文明的興起。在距今3000年左右出現了今成都市區內以十二橋木結構建築遺址為代表的城邑,在距今2000多年前蜀王開明尚在成都建立了蜀國都城。公元前311年秦國建成都城,是成都城市定型化的界標。從此,作為全蜀以至中國西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成都的城名和城址所在地一直沒有發生過變動。 從現有的各種資料看,作為城市的名稱,成都早在戰國時代就已見於記載,四川青川戰國船棺葬內出土的銅矛上鑄有「成都」銘文,稍晚的睡虎地秦墓竹簡有「成都」的記載。歷史文獻記載中,《史記》和《山海經》都提到成都的名稱,這表明成都城名的來源是十分久遠的。 「四川」這個名稱,始見於宋代。宋真宗咸平四年 (1001年)設益、梓、利、夔四州路,治所分別為今成都、三台、漢中和奉節。這四路,一般稱為川峽四路,簡稱為「四川」。在宋徽宗大觀三年 (1109年)的詔書中就正式使用了「四川」一詞,這是目前所見到的將「四川」作為行政區劃略稱的開始。這以後,宋代設有「四川宣撫使」、「四川制置使」等官職,就是中央派駐川峽四路的官員,都將川峽四路簡稱「四川」。到元代就正式以「四川」為名,建立了四川行省。 元代的中央行政機構叫中書省,各地直轄於中央的地方行政機構叫 「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元代在宋代的川峽四路基礎上設四川行省,簡稱四川省,省治成都。從此「四川」一名沿用下來。 1998年3月行政區劃調整,將四川分為今重慶直轄市和四川省。

❼ 蜀川文化的歷史是怎樣的

巴蜀文化 華夏文化的一個分支。中國四川盆地中成都的蜀和重慶的巴所代表的文化。蜀文化以成都為中心,包括盆地西部及陝南、滇北一帶。傳說,早建有地方政權,至公元前 316年為秦所滅。考古發現,商至西周時,蜀人與黃河流域民族即有文化交流。出土商代後期陶器如深腹豆形器、高柄豆、小平底缽等,雖具地方特色,但銅鏃、銅戈、銅矛卻為黃河流域常見器形。出土的西周至春秋的玉石禮器與中原所出者一致。巴文化最早源於湖北西南的清江流域,後活動於盆地東部及附近地區。西周時,建有巴國,受蜀影響,始有較高水平的農業。後與蜀同時為秦所滅。代表巴文化特徵的有出土戰國時的圓刃折腰鉞,短骹式弓耳矛及甑、釜、鍪配套的銅容器。
巴蜀兩地相距較近,交流方便,兩地出現的船棺葬、扁莖無格柳葉劍、銅器紋飾中出現的虎紋則代表巴蜀文化的共同特徵。銅兵器和銅印上的各種符號可能是一種地方文字。巴蜀文化除接受中原與楚文化影響外,它還影響西南邊疆的少數民族。
在秦以後,巴蜀文化與中原文化加速融合獲得新的發展。川西平原自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後 ,得灌溉之利,沃野千里,田肥美,民殷富,成為天府之國。四川自古盛產蠶桑,絲織為中國之冠,漢時成都即成織錦中心。由於錦緞馳名,錦城成為成都的代稱。四川很早就發明鑿鹽井取鹵,打氣井取氣,燃煮鹵制鹽,其鑽井技術為世界首創。蜀道難久為人知,但巴蜀創造的棧道卻是一種奇跡。它不僅溝通與中原的往來,也是西南絲綢之路的一部分。
巴蜀藝術風格獨特。川劇是其特有的表演藝術,語言生活氣息濃厚,幽默風趣,尤以幫、打、唱緊密結合,川劇高腔最具代表性。四川人很講究吃的藝術,川菜特點注重調味,有辣椒、花椒、胡椒、豆瓣、姜、蔥、蒜,味醇厚,人稱「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川酒芳香濃郁、綿醇爽甜。名酒有五糧液、瀘州老窖特曲等。
四川盆地在地形上為「四塞之國」,古代交通甚為困難,故李白發出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感嘆。這一封閉地形對巴蜀文化作為農業文明所必然帶來的封閉性肯定會有較大影響。但正是因為如此,又反過來激勵起巴蜀先民向外開拓、努力改善自身環境的決心和勇氣。於是,環境與文化相交融,造就了巴蜀先民封閉中有開放、開放中有封閉的歷史個性。隨著時代的推移,開放和兼容終於成為巴蜀文化最大的特色。
巴蜀文化同秦隴文化的溝通,最大的障礙是北方的高山——秦嶺。但巴蜀先民以驚人的勇氣,創造了高超的棧道技術,打破了盆地地緣的封鎖,克服了狹隘的封閉性。蜀王派遣五丁力士開道,迎接秦惠文王所送金牛和五個美女的神話故事,就是上古時代開山通道進行文化交流的生動體現。棧道是巴蜀人的一大發明。司馬遷認為巴蜀「四塞之國」的封閉性是靠「棧道千里,無所不通」來達到開放的,這是很精到的史家眼光。
逢山必須開道,遇水必須造橋,古蜀先民為了突破封閉,在發明了棧道的同時,又發表了笮橋。笮橋即繩橋,有多種類型,至今尚可見到的藏區的溜索和編網的藤橋,岷山上的竹索橋,滇西北的編網篾橋,都江堰早期的珠浦橋以及攀枝花早期的鐵索橋,都是巴蜀先民向外部世界開放的智慧體現。
遠在四千年前,四川盆地就存在著幾條從南方通向沿海,通向今緬甸、印度地區的通道。一些重要的考古發現,如三星堆出土的海貝、象牙,大溪文化的海螺和象牙,茂汶和重慶塗山出土的琉璃珠,都不是本地所產,而是來自印度洋北部地區的南海,這些都充分證明巴蜀先民與南方世界有所交通和交流。漢武帝時,張騫在大夏發現邛竹杖和蜀布的故事,說明巴蜀到印度(古身毒國)再到西亞早就存在一條通道。這條通道,現代史學家沿用「絲綢之路」稱呼的慣例而稱為「南方絲綢之路」。
南方絲綢之路主要有兩條線路:一條為西道,即「旄牛道」。從成都出發,經臨邛(邛州)、青衣(名山)、嚴道(滎經)、旄牛(漢源)、闌縣(越西)、邛都(西昌)、葉榆(大理)到永昌(保山),再到密支那或八莫,進入緬甸和東南亞。這條路最遠可達「滇越」乘象國,可能到了印度和孟加拉地區。
另一條是東道,稱為「五尺道」。從成都出發,到僰道(宜賓)、南廣(高縣)、朱提(昭通)、味縣(曲靖)、谷昌(昆明),以後一途入越南,一途經大理與旄牛道重合。根據目前所能見到的文獻資料,最早走這條線路的古蜀先民的知名人物是秦滅蜀後南遷的蜀王子安陽王。安陽王率領兵將3萬人沿著這條線路進入了越南北部紅河地區,建立了甌駱國,越南歷史上又稱之為「蜀朝」。
四川盆地雖為高山和高原所環抱,但山原之間的若干河谷卻成為巴蜀得天獨厚的對外交通走廊。盆地的西部是岷江、雅礱江、大渡河和金沙江流域,它們穿行於橫斷山脈,其中可通行的河谷,成為古氐羌民族遷徙的南北走廊。盆地的東部有長江三峽作為出口。盆地北部既有劍門蜀道(金牛道)直通秦隴,又有嘉陵江河谷直通漢中。而盆地以東的清江流域又北與江漢平原相通,南與湘西山地相連。正是依據這樣的地理特點,自古巴蜀先民就兼容了南、北、東、西文化,使四川盆地成為薈萃農耕、游牧文化的聚寶盆。從先秦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巴蜀文化與以下三方文化有明顯的交流與兼容:一為荊楚文化,是耕織結合、自給自足的農村公社的文化,它崇尚自然,奇詭浪漫,以《楚辭》為圭臬;二是秦隴文化,注意綜核名實,講究耕戰和商業;三是中原文化,崇尚周禮,看重歷史,以《詩經》為准繩。巴蜀文化兼容了這三種因素:它接受荊楚文化而把《楚辭》發展為漢大賦;它接受中原文化而使蜀人史學趨於發達;它接受秦隴文化而導致「隴蜀多賈」,工商業繁盛。
巴蜀文化又有具有很強的輻射能力,除與中原、楚、秦文化相互滲透影響而外,主要表現在對滇黔夜郎文化和昆明夷、南詔文化的輻射,還遠達東南亞大陸地區,在金屬器、墓葬形式等方面對東南亞產生了深刻久遠的影響。
元代的雙流人費著《歲華紀麗譜》曾說:「成都游賞之盛,甲於西蜀,蓋地大物繁而俗好娛樂」。俗尚游樂是巴蜀人的一大特點。所以,巴蜀很早就興起了旅遊習俗,到唐宋時達到頂點。以成都而論,全年的固定的游樂活動就有23次之多,或游江,或游山,或游寺,或游郊野,而且往往是群體出遊,並與歌舞娛樂、體育競技、商貿活動結合在一起,具有很豐富的文化內涵。
巴蜀山川,自古有雄險幽秀之稱: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劍閣天下險,夔門天下雄。經過當代的開發,今天更增加了「神奇瑰麗」的特色:九寨溝山水的神奇,黃龍山水的瑰麗,熊貓世界的趣,恐龍世界的奇,是今日旅遊者領略的最大感受。從線路上看,有西北線的九寨、黃龍、四姑娘山、貢嘎山,有北線的劍門蜀道,有東線的三峽風光,有南線的蜀南竹海風光和瀘沽湖探秘。整個巴蜀景觀布局疏密相間,如金線穿珠,珍珠滿盆,幾乎每個縣都有可供旅遊的景點。
巴蜀旅遊線最大的特色是雄險幽秀的自然景觀,往往包含著人傑文昌的深厚的文化內涵。如:劍門蜀道具有豐富的三國蜀漢文化和梓潼文昌文化以及女皇武則天故里的文化內涵;九寨黃龍一線,具有羌族石碉文化、夏禹文化、古蜀岷山文化、三國蜀漢文化的內涵;瀘沽湖具有「母系王國」的文化內涵;三峽一線則更是一個古代文化的寶庫。這是巴蜀旅遊具有經久不衰的魅力之所在。
三國蜀漢文化的中心遺跡是成都武侯祠。武侯祠本是劉備墓、祭祀劉備的漢昭烈廟和諸葛武鄉侯祠的合祀之地,但人們都用武侯祠這個名稱來代稱這幾處遺跡。諸葛亮作為中國人民智慧的化身,受到萬世雲霄的崇敬,「武侯祠」這一稱謂,讓我們深深領略到其中歷史文化積淀的況味。從武侯祠出發,沿著當年劉備入蜀的路線,可以陸續拜謁大邑子龍廟、德陽龐統祠、綿竹諸葛祠、綿陽富樂山和蔣琬墓、昭化費禕廟和劍閣翠雲廊,北出漢中可到沔縣定軍山諸葛墓和武侯祠。一路上我們盡可以領略歷史淘盡千古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鐵馬金戈變為漁樵江渚的滄桑變化,從中受到啟迪和教益。
前後蜀時期是巴蜀歷史上繁榮富庶、文化昌盛的又一高峰時代。永陵(王建墓)為我們留下了這一時代的歷史見證。永陵石棺上的廿四樂伎石刻是我們了解唐代音樂的極品,從中可體味清樂與龜茲樂相結合,盛唐的霓裳羽衣舞曲在西蜀流傳的情況。前蜀和後蜀各有一位花蕊夫人,究竟是誰寫下了留傳至今的《宮詞》,肯定可以引起在旅遊中探索的興趣。永陵是我國歷代帝王陵墓中唯一的一座修建和突出在地面之上又已經科學發掘的陵墓,可供遊人參觀,這更可以引起人們對於帝王陵寢秘密的興趣。
三峽風光的雄奇壯麗,舉世聞名,再加長江支流大寧河小三峽的青幽神秘,身臨其境,自會使人們充分體會到妙如仙境的峽中神韻。三峽庫區的考古發掘表明,三峽很可能是人類起源地之一,當我們領略大溪文化的原始意味的時候,自然會引起我們對於洪荒遠古的無限遐思。沿岸及上下游的豐富文化遺存,如豐都的鬼城、忠縣的石寶寨、涪陵的水文石刻寶庫白鶴梁,劉備向諸葛亮託孤的白帝城等,都可以增長我們的知識,啟迪我們的智慧。大江大水是巴蜀沖出盆地走向外部世界的活力之所在。當我們巡行三峽之中時,會對巴蜀人為什麼從來嚮往走出夔門做出自身心靈的闡釋。
位於長寧縣和江安縣的蜀南竹海面積有6萬余畝,其中還有仙寓洞、龍吟寺等文化景觀,既是大自然的奇觀,也是邛笮人和僰人等蜀地先民世世代代辛勤的傑作。
岷山是古蜀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發源於岷山的岷江,自古稱為「江源」,是蜀文化最先發達起來的地方。這里有人間仙境九寨、黃龍和大草原,有巍峨的四姑娘山,有著名的卧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和養殖基地,有古蜀文化的大量遺跡,有全國唯一的羌文化風光。游覽岷山,不僅可以使我們體味山川的神奇秀美,更可以使我們領略古老的巴蜀文化的千姿百態。只要我們把山川旅遊同文化旅遊結合起來,我們就必然會有一次與一次不同的新的收獲、新的感受。

❽ 巴蜀文化的風俗百態

在今重慶和四川境內,聚居和雜居著漢族和藏、彝、土家、羌、苗、回、納西、僳僳、布衣、滿、蒙族 等14個少數民族。漢族構成巴蜀地區人群的主體,主要聚居於四川盆地內。而盆地四周的高山、高原區則主要 為少數民族的聚居地或生活區。西部高原和山地主要是藏、彝、羌族等少數民族聚居區,盆地東緣山地主要是 土家族和苗族聚居區。其它人口較多的10多個少數民族則散居於四川和重慶各地,少數民族總人口數有 300萬 。
重慶和四川這種民族分布格局是經過幾千年的交流融合、遷徙定居、相互依存、發展演變的過程而形成的。在長期的民族交流的歷史過程中,巴蜀文化形成了自身的地方特色和巴蜀人的特色。這一過程同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的過程與規律是一致的,是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生息繁衍過程的一部分。從古及今,凡從外地入蜀的文化人最強烈的直觀感受,就是蜀人、蜀地均與其它地域有所不同。西晉裴秀的《圖經》說巴蜀是「別一世界」,杜甫人蜀稱蜀人為「新人民」,認為蜀地「異俗嗟可怪」。抗戰時期入蜀的學者有感於古蜀國文化遺物的特異 ,提出了「巴蜀文化」的專門概念。這些都說明組成巴人、蜀人的民族成分和它們的習俗確有其特異之處。對巴蜀人而言,這叫做「個性」,對文化習俗而言,這叫做「川渝味」。
今天重慶和四川的漢民族已經過歷史上多次的變易,它的最初來源可追溯到古蜀人和古巴人。古蜀人,特別是古蜀國的主體民族蜀族,很早即與中原地區有文化上的同源關系。《世本》、《史記》和《華陽國志》等史籍 均認為蜀之先源於黃帝,是黃帝族降居若水(雅礱江)和岷江上游的昌意——高陽一系的後裔。岷江上游乃至 雅礱江一帶,從先秦開始便是氐羌系的民族所居,也是氐羌系民族從北向南遷徙,乃至濮越系的民族從南向北 遷徙的走廊地帶。這一帶至今仍是藏、羌、彝、普米等藏緬語系民族的大本營。黃帝之子昌意是同這一帶的蜀 山氏聯姻的。氐羌系的夏禹也是高陽氏之後,「禹興於西羌」,也是興起於這一帶而同巴地的塗山氏聯姻的, 直到夏末,桀還與岷山二女碗和琰保持著部族聯盟關系。蜀的始祖蠶叢氏「始居岷山石室中」,也是在陽山上 游興起的。漢代的蠶陵縣,即今疊溪,就是蠶叢氏的根據地。根據史書的說法,蠶叢氏逐步南遷,到灌口(今 都江堰市)出現了第二個蜀祖柏灌氏。發展到魚鳧氏時代則已進人成都平原,今溫江縣有魚鳧城故址。取代魚 鳧氏的杜宇氏
大概是南方朱提(音si,今雲南昭通)的濮系族北上與江源(今崇州市)土著結合而成的。開明氏則是荊楚人溯江北上到成都平原,因善於治理洪水而以禪讓方式取代了杜宇氏。由此可見,古蜀人族團的形成是岷江上游的氐羌系與南方成都平原的濮越系長期交融的過程。秦滅巴蜀以後至秦漢之際,蜀人又逐步融入到了華夏族即後來的漢族中來。
廣漢三星堆出土文物所反映出的燦爛的青銅文明,是成都平原古蜀文化偉大創造的結晶。出土的青銅立像,大眼、直鼻、方頤、大耳,頭上戴冠。據研究,其體質形象與青銅人面像B、C兩型的「棱形鼻樑」 形象,有北蒙古利亞小種族的特徵,屬現今藏緬語族的先民氐羌系的民族。從它在三星堆文化中佔有主導地位看,它應是蜀國境內居於統治地位的民族——蜀族的形象。而以「蒜頭鼻」為體質特徵的青銅人面像A型,則具有南蒙古利亞小種族的體質特徵,應是蜀國境內與蜀族結盟的民族抑或被統治民族的形象,應當是屬於現今壯侗語族的先民濮越系的民族。直到成漢時期,成都出土的成漢墓陶涌,其面像仍與三星堆一致,說明二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有機聯系。
巴人中的凜君蠻、板循蠻來源很古,也應屬於百濮系統,後來都逐步融人盆地的漢族中,其中的一大支則成為今土家族的先民。大約在隋唐時期,今天四川地區各民族大體形成。他們與漢民族一樣,都是巴蜀地區歷史文化的創造者。到明清時期,四川盆地內的漢族與盆地周邊的少數民族聚居的格局逐步突顯出來,成為今日四川和重慶民族分布布局的雛型。
藏族在四川境內有80多萬,主要分布在甘孜、阿壩和涼山州的木里藏族自治縣。藏族的族源是多元的,主要來源於古代的羌人。今川西北高原上,從漢到唐有越 羌、白馬羌、廣漢羌、參狼羌、武都羌、旄牛羌等大小不 同的羌族部落,是四川藏族的主要族源。四川藏族地區稱為東部康區。「康」是藏語「喀木」(即「邊地」) 的音譯。今四川的康定、甘孜、德格、理塘、巴塘至西藏的昌都一線,歷來是康區傳統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 核心地區,是連接我國西南和西北地區的樞紐。
由於康區位於西藏的東南邊緣,使它成為漢藏文化接觸交融和內地與西藏經濟貿易頻繁往來的通道,是甘、青、川、滇通行的民族走廊中眾多民族南下北上遷徙的必經之地,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由於康區位於東部巴蜀文化與西部西藏文化交匯的位置,因而又構成了四川藏族在經濟、語言、文化上不同於其它地區藏族的特點。這里,歷史上有過數度繁榮的「茶馬互市」,被譽為第四條絲綢之路——「麝香——絲茶之路」。這里的宗教文化也很有特色,喇嘛教的各種教派並存,有寺廟800多個。既有馳名中外的格魯派三大印經院之一的德格印經院,又有本波(黑教)的最高寺院和學府的土多寺、著名的寧瑪(紅教)寺院噶拖寺、噶舉(白教)寺院八幫寺。這里藏族的民居和服飾,既與西藏藏族有共通性,又帶有 自己的特色。牧區有廣闊的草地,還有鍋庄和氂牛群,農區則有田野中的青棵和酥油茶。舉世聞名的《格薩爾王傳》長篇敘事詩就流傳於四川藏區。鍋庄舞和弦子舞是十分優美的舞蹈,唐卡壁掛是繪畫藝術的精品,藏戲更是獨具特色。這里的康巴人養成了剛悍、粗擴、豪邁、勤勞的性格特徵。
彝族是四川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有152萬,大多居於涼山彝族自治州和樂山市的峨邊與馬邊。彝族的祖先是從西北高原南遷的羌人與本地的古老部落融合而成。漢代的窄都夷、斯榆、冉 、昆明,唐代的白蠻和烏蠻,與後世的彝族有淵源關系。安寧河谷是四川境內彝族長期的活動中心。大小涼山彝族地區在建國前還比較完整地保存著奴隸社會形態,建國後逐步廢除了奴隸制,走上了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
彝族文化有自身的特色。住房多為土木結構,一般房層低矮無窗,其高樓式民居與瓦板式民居也很有特 色。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右斜襟的上裝和多拓寬腳長褲,頭頂留二三寸頭發一小塊,稱「天菩薩」。頭上裹以數丈長的青蘭布包頭帕,名日「英雄結」。男子以無須為美,左耳帶耳珠穿絲線。女子穿多褶長裙。男女外 出皆穿「擦爾瓦」披風,形如斗蓬。宗教祭祖活動由畢摩主持。彝族有自己的音節文字,稱為文或羅羅文、畢摩文。彝族有自己的歷法和天文學,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彝族有許多重要的文學著作,如《勒俄特依》(創 世紀)、《瑪木特依》(訓世經)、《阿姆尼惹》(哭嫁歌)等均流傳至今。
土家族主要分布於重慶市的酉陽、秀山、黔江、彭水、石柱等縣,人口總數在100萬左右。其族源來源於巴人,主要是巴郡南郡蠻中的廣廩君之後和被稱為長沙武陵蠻的盤瓠之後。由於他們居位在西、辰等五溪上,故古時又稱為五溪蠻。土家族近代的風俗習慣大體與漢族相同,崇拜祖先,信仰多神,特別崇拜土王。土家族有語言,但無文字。土家族能歌善舞,他們傳統的擺手舞、龍燈、獅燈、花燈、跳香、民歌、號子、打鬧等均享有盛名。傳說土家的擺手舞來源於周武王伐紂時巴人軍隊的「前歌後舞」,即漢代著名的巴渝舞。土家族文學上的成就是有名的「竹枝詞」,曾對盛唐以後的中國詩壇產生過重要影響。土家族戲劇也很有特色,在酉水流域,流傳著土家族的儺願戲(又叫儺堂戲);在石柱一帶流行著一種源於儺戲而又不同於儺戲的「土戲」 。
在土家地區,往往土家與苗族、漢族交錯而居,形成大雜居小聚居的格局。酉陽、秀山、黔江和彭水則是土家族和苗族聯合組成的自治縣。重慶的苗族源於古代的「五溪蠻」和「黔中蠻」,和土家族、漢族長期和睦相處,創造出了有特色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如干欄式的「吊腳樓」民居和建於江河上的風雨橋、土花被面、蠟染織品、油茶湯、糯米糍粑、油香粑、極酸的泡菜,以及苗家的「踏月」歌舞,都有獨到的特色,享有盛名。
羌族是我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最早是河煌地區的牧羊民族,以後向東向南遷徙,是華夏族的主要族源之一, 也是古代蜀族和今天藏族、彝族的主要族源。它們大部分融合到漢族和其它少數民族之中,只有在四川的岷山 地區保留了全國唯—一塊羌族聚居區,這包括阿壩州的茂縣、汶川、理縣、黑水、松潘,以及綿陽市的北川縣 。其中以茂縣羌族集中聚居最多,佔全部羌族人口總數的60%。
羌族具有獨特的物質文化成果和民族風情,綿延幾千年而不間斷,被稱為中國各民族演化史上的一個「活化石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至今仍存的碉樓、棧道和溜索等建築形式。碉樓在羌語里叫做「邛籠」,「皆依山居止,壘石為室,高者至十餘丈」,著名的有茂縣黑虎鄉的群碉、明嘉靖年間修築的桃坪碉。棧道在羌族地區的特色是險峻,茂縣較場一帶的棧道遺跡,傳為是蜀人的祖先蠶叢氏的遺作。溜索古稱「窄」,是用於渡河的竹 索,羌族中心區茂縣古有「繩州」的設置,其名稱即來源於古羌的繩橋。現存的歷史文物中,以橫架於滔滔服江之上、長達100多公尺的茂縣石鼓 「鴛鴦溜」最為著名。羌族地區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這里有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物,有蠶叢和大禹的遺跡。「禹興於西羌」,汶川刳兒坪和茂縣石鼓鄉(原名石紐鄉)以及北川的石紐,都有大禹誕生的紀念地。茂縣縣城名「鳳儀鎮」,也是源於歌頌大禹的「鳳凰來儀」的古語。在茂縣維城鄉有蜀漢大將姜維修築「維城」的遺說。疊溪本為古蠶叢重鎮,因地震而變成今日風光秀麗的地震湖。
羌族的民俗亦很有特色,至今保留著白石崇拜習俗,戶戶羌寨莊房都供奉白石。羌笛傳自遠古,各種歌舞歡快 多情,羌族服飾有獨特的魅力。其民族著名節日有羌歷年、祭山會、牛王會,娛樂活動有跳莎朗舞、爬天桿、 射獸饃、放索套。其它如挑花刺綉、雲雲娃、喝咂酒等,都可令人享受羌族文化的獨特風情。羌族地區盛產花 椒,「茂椒」至今仍是烹好川菜的重要調味品。
在川滇交界的高原上,有一片秘境似的地方,叫瀘沽湖。圍繞瀘沽湖生活著古老的摩梭人。十多年前他們還保留著古老的母系大家庭和走婚制的習俗。「舅掌禮儀母掌財」,子女不歸父系,而歸母親和舅舅撫養。母親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子女永遠生活在母親身邊,夜晚才接待自己的「阿注」即情人。這種走婚制叫做「阿夏婚」。摩梭人每年最隆重的是朝山節,朝拜湖中最高的神山——格姆女神山。摩梭人的族屬還無定論,可能源於古羌族中的旄牛羌。新舊《唐書》有「東女國」的記載,就是今天摩梭人的祖先。滬沽湖至今是環境未受污染的自然奇景,永遠湛藍的天,永遠碧綠的水,穿梭自如的豬槽船,夜晚山月下走婚的阿注,構成靜秘的「 母系王國」風情畫,被人們稱為「人類母系社會文化的活化石」,是「至少生活在創世之夢中的世外桃源」。
白馬人主要分布於四川省平武縣和南坪縣以及甘肅文縣部分地區,總計1萬餘人,平武縣白馬鄉是最大的聚居區。這一帶也是大熊貓和金絲猴的故鄉,置有王朗、白河等自然保護區。白馬人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男女老少都頭戴白色盤形氈帽,上插白雞毛或錦雞毛,其服飾較羌族絢麗得多。住房大部分是板屋土牆,其喪葬儀式是夏秋土葬,冬季火葬。每逢年節或喜慶日,要跳「十二相」,頭載牛、馬、羊、獅、虎、雞、孔雀、狗等木雕面具,鑼鼓伴奏,載歌載舞,意在祈求平安,這是白馬人最重要的群眾性娛樂活動。白馬人現族屬為藏族。但學術界有不少研究者認為,從其族源看,與古老的氐羌系有淵源關系,很有可能是古老的氐族先民留存在今天的唯一的尚能聚居存俗的後裔。
在古今都是多族共居的巴蜀地區,若干古老的風習一直流傳至今,各種古風余韻成為了如今巴蜀風情的組成部 分。
傳說蜀國望帝杜宇「教民務農,一號杜主」,所以在巴蜀地區長期有 「農時先祀杜主」的風俗,不少農村建有 「杜主廟」。根據《華陽國志·蜀志》的記載,杜宇失國後,隱居西山,其魂魄化為杜鵑鳥,常因思念故國而啼叫出血來,以至灑滿了山野的杜鵑花。這個「杜鵑啼血」的故事一直在蜀人中流傳,李商隱有「望帝春心托杜鵑」的名句歌吟這個故事,而蜀人拜杜鵑的習俗至少在西漢以前就已經存在。唐代杜甫在四川也記載了對於杜鵑「我見常再拜,重是古帝魂」的習俗。至今仍完整保存在郫縣近郊的望叢詞,是蜀人祭禮望帝杜宇和叢帝鱉靈的場所。
崇拜白虎是巴人稟君蠻遺留下來的習俗。《後漢書》說:「稟君死,魂魄世為白虎。巴氏以虎食人血,遂以人飼焉。」《蠻書》說:「巴氏祭其祖,擊鼓而歌,白虎之後也。」這種以人來祭祀白虎,把白虎當做祖神的習俗可能是一種原始的圖騰崇拜,相沿甚久,從漢代以來就已流傳了。源於巴人的土家族長期保留著白虎崇拜之俗,稱為「坐堂白虎」,是土家族不可戰勝的保護神。至今四兒童愛戴虎頭帽,就是這種崇拜的流風遺韻。考古發掘也有印證。三星堆遺址出土有金虎飾和銅虎飾,巴蜀銅兵器上的巴蜀圖語符號常常有虎形和虎紋,著名的傳世銅器虎紐於,其紐為虎形。由此看來,不僅巴人視白虎為主神,連蜀人也有虎崇拜之習。
川西地區還普遍流行著石崇拜,石崇拜分為兩種:一種是羌人的白石崇拜。據傳羌戈大戰時,羌人先祖受到 天神的指點,以白石打敗了彪悍的戈基人,使羌族得以有生息繁衍的環境,故把白石視為天神加以崇拜。這種 習俗一直流傳至今。另一種是古蜀人的大石崇拜。從蠶叢居於限山石室起,石頭就與蜀人有不解之緣。「石室」乃壘石而成,至今眼山地區仍有石壘碉房和高大石碉,因而古蜀先民對服山之石有一種大石崇拜。成都平原上不產巨石,多從服山運來作為蜀王墓前的墓誌石表,杜甫有《石筍行》專門說明石筍的來歷和用途。至今成都平原上尚有支機石、天涯石留存,還有五塊石、五丁擔、石鏡、飛來石等遺跡,均是大石崇拜的遺物。今天在重新修飾過的成都府河和南河岸邊,亦特地從岷山運來幾噸重的巨石 100個,上攜吟詠錦江詩詞百首,置於片片綠地之中,就是為再現古蜀大石文化,承襲其傳統特色而有意識設置的,現已成為引人注目的景觀。
巴蜀盆地內的最流行的年節古俗是漢族的習俗,它與中原地區的民俗在內涵上基本是一致的,但也有它的不同 之處。由於巴蜀從來是四方移民移人之地,歷史上有過幾次大的移民,特別是「湖廣填四川」,使巴蜀盆地內 的民俗帶有兼容南北,並蓄東西的復合型特點。所謂「一方之會,風俗分雜」(《周書·辛慶之傳》),正是 巴蜀民俗特色的生動說明。 歲時節令有春節過年、清明上墳、燈會、花會、端午食棕子、劃龍舟、中元祭祖、 中秋吃月餅等等,均與中原地區相似。但其中也有巴蜀自己的特色。例如,春節貼春聯之習就起源於巴蜀。後 蜀時,孟超自吟「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一聯貼在宮門上,代替過去貼桃符、郁壘,這是我國春聯之始。 大年初一到成都武侯祠游喜神方,燒第一柱香,稱為「頭香」,即以為吉利,這也是成都特有之俗。正月初七 人日游草堂是從晚唐興起的巴蜀特有習俗,其俗源於杜甫與高適之間的人日詩話。上元二年(761 年)高適寄 詩杜甫說:「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為紀念杜甫,人 們便選擇人日這一天游覽杜甫草堂。清代四川學政何紹基為草堂撰有一聯:「錦水春風公占卻,草堂人日我歸 來」,就是記人日游草堂的習俗。
元宵燈會起於唐時。唐玄宗幸蜀曾在元霄上街現燈,有青羊宮的道燈,昭覺寺的佛燈,大蔥寺的水燈,從此形 成極富特色的成都燈會。宋陸游曾有詩寫成都燈會盛況:「鼓吹連天沸五門,燈山萬炬動黃昏。」作為古俗,成都的燈會與燈市都在元霄前後,燈市的繁華不亞於燈會的璀燦。清人有竹枝詞寫燈市:「城隍廟前燈市開,人物花枝巧扎來。高掛竹竿求主顧,玲戲機巧斗新裁。」又有竹枝詞寫燈會:「看燈大放鬧喧天,獅子龍燈 竹馬全。看過錦城春不夜,愛人惟有彩蓮船。」燈會與燈市相結合是成都 獨有的特色。除了成都之外,四川各地幾乎都有燈會,發展到今天,已經 以其多姿多彩馳名海內外。四川燈會以成都燈會歷史最悠久,以銅梁燈會的紙扎龍燈工藝最精湛,而自貢市的「國際恐龍燈會」則以其規模大、門類多、花樣新而為四川之冠,已在海內外多次展出,為四川贏得了很高的聲譽。
成都花會源於唐代的花市,以後歷代相沿。趙祥《成都古今集記》說:「成都二月花市,各地花農辟圃賣花,陳列百卉,蔚為香國。」到明清時,花農逐漸集中於青羊宮,每年二月十五日定期開市,至今猶然。
端午節龍舟之習,巴蜀與中原相同。但在唐宋時期,蜀地的劃龍船是在三月三日,後來才改為五月五日。
清明上墳之俗起於西漢,巴蜀一直流行至今。過去西蜀地區在這一天要賣歡喜團,小商販以各色炒米作團,用線貫串,叫「歡喜團」,這是巴蜀不同於中原之處。
巴蜀節令習俗最大的不同之處是俗好眾人參加的游樂,「西蜀游賞之盛甲於天下」,並且其游賞習俗常常同各種藝術表演相結合,「倡優歌舞,娥瞄靡曼」,體現了蜀人重文學儒雅之風的特色。例如每年四月十九日院花夫人誕日舉辦「浣花大游江」,這就是自唐代以來成都獨有的習俗。這一天傾城出動,錦江舟接檣銜,兩岸彩棚連座,十里不斷。地方官帶頭出遊,叫做「邀頭」,百姓人家則自帶座具「邀床」,因此這一活動又叫「邀游」。
巴蜀地區從來就是多族共居,故而存在著各種不同的葬俗,而且至今可見。
中國境內為巴蜀所獨有的船棺葬是戰國至西漢時期古巴蜀人所實行的特殊葬俗,都是以實用的或仿製的獨木舟為棺,在盆地內從東的重慶市到四川省西部的蒲江、川北的廣元和成都市內,都有發現。在這些船棺葬中所發現的豐富遺物是研究巴蜀先民社會生活和文化觀念的重要資料。 石棺葬是指豎穴土坑中用石板或石塊砌成的棺狀墓葬,分布於四川省西部岷江上游、青衣江、大渡河、雅等江、金沙江流域,滇西和西藏東部也有發現。其時代大約相當戰國秦漢時期。其墓葬形制和隨葬器物都有獨特的內涵。根據文獻記述加以對照,石棺葬應是以窄都夷和冉 夷為主的西南夷系各族的墓葬。
在川西南安寧河河谷盆地一帶分布著一種用巨大石塊修築的墓葬,稱為大石墓。其時代相當於戰國到漢初,應 是邛都夷的墓葬。
在山崖或者岩層中開鑿洞穴為墓室的崖墓曾經十分廣泛地流行於巴蜀地區,是巴蜀文化的一個特色。俗稱「蠻洞」,往往是幾十座聚集在一起,分布密集,錯落有致,有多重墓室。墓門、墓壁、墓棺上往往雕刻畫像和圖案。其時代從東漢至明清歷代都有,主要在漢代。最著名的是樂山市凌雲山的麻浩崖墓,其畫像石反映漢代蜀地生活習俗,有極高價值。
懸棺葬是利用岩壁裂縫或在岩壁上鑿孔架設棺木,離地面懸空放置,臨崖望之,危乎殆哉,十分險峻。懸棺葬從我國東南江浙到西南重慶、四川、貴州的廣大區域內都有分布。但無論從分布面積之廣、時代延續之長、類型之豐富復雜、保存之好這幾個方面來看,四川的懸棺葬在我國都是首屈一指的。四川懸棺葬早的從戰國時期開始,晚的一直到明代,主要分布在兩個地區,一個是三峽區域,其族屬與古代的巴人和僚人有關。另一片分布於珙縣、興文一帶,系古代的 人墓葬,屬 人系統。珙縣懸棺至今保存完整,蔚為奇觀,已經成為巴蜀旅遊文化中的一個著名景區。

❾ 四川旅遊景點都有哪些

四川歷史悠久,至今已有4500餘年文明史,號稱「天府之國」。現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成都、自貢、樂山、宜賓、瀘州、閬中、都江堰等7座城市,數量僅次於江蘇省、河南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0處,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鎮)24座。從古代水利工程、古鎮民居到名人故居,從寺廟道觀、石刻壁畫到現代藝術博物館,從史前遺址到現代建設風貌,應有盡有。
九寨溝旅遊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四川旅遊業蓬勃發展,作為四川旅遊中心的成都已成為中國西部最繁華的一座現代化城市。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是我國四大空港之一,現有國內國際航線160餘條,也是高原航線的傳統門戶。可直飛新加坡、泰國、香港等地,開通了到吉隆坡、莫斯科、伊爾庫克茨、尼泊爾、加德滿都、哈薩克、阿拉木圖的直航包機。以成都為中心的寶成、成昆、成渝、達成等八條鐵路干線橫貫東西;成都至重慶、內江至自貢高速公路和成都至都江堰、德陽經成都至樂山大件公路、成都至九寨溝旅遊環線已建成通車,成都至雅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來川旅遊交通十分便捷。省內主要城市和風景區國際直接電話可達世界200個國家和地區。全省現有涉外旅遊飯店140餘家,其中星級的達百家;有國際國內旅行社190餘家;綜合性的國際展覽中心會議中心、體育中心、藝術中心拔地而起,古老而神奇的巴蜀大地正張開她熱情的懷抱,恭迎四方嘉賓來四川旅遊觀光。四川是我國擁有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最多的省區,九寨溝、黃龍、樂山大佛、峨嵋山、都江堰、青城山、卧龍、四姑娘山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和「人與生物圈」保護網路,都江堰--青城山、劍門蜀道、貢嘎山、蜀南竹海、四姑娘山、西嶺雪山等9處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另外,四川還有國家森林公園11處、自然保護區40處、省級風景名勝區44處,從高原、山地、峽谷到盆地、丘陵、平原,從江河湖泊到溫泉瀑布,從岩溶地區到丹霞地貌,一應俱全,素有"風景省"的美稱。尤其是我國三大林區、五大牧場之一的川西橫斷山區,雪峰卓立,林海蒼茫,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岷江洶涌澎湃,奔流其間,形成了許多神秘、險峻的曠世奇觀,吸引了無數中外遊客。
峨眉山
四川峨眉山四川旅遊資源豐富多樣,許多景觀在中國乃至世界上都是獨有或罕見的。貢嘎山,海拔7556米,不愧為蜀山之王;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稱為「蜀山皇後」;西嶺雪山雄峻美麗;若爾蓋、阿壩、紅原大草原廣袤無垠;「九寨天下奇、劍門天下險、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 」久享盛名;安岳石刻、樂山大佛、都江堰等人文景觀中外馳名;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的九寨溝、黃龍寺更比作「童話世界」「天上瑤池」。閬中被譽為四川最大的「風水古城」,是全國現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2010年閬中再次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中國春節文化之鄉」,先保存完好的景點有漢桓侯祠(張飛廟)、川北道貢院、華光樓、滕王閣公園、道台衙門 等景點。
閬中古城四川不僅有以大熊貓為主的各類珍稀動植物自然保護區,還有眾多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活動,川菜、川酒享譽海內外,川菜是四大菜系之一,是中國最民間的菜系;川酒有「川酒雲煙」、「川酒天下」之說,擁有全國最高的白酒產量和品牌最集中的白酒集群。四川已成為中外旅遊者矚目的旅遊勝地。來過四川的遊客,一定會為四川雄、奇、險、秀、幽、野、古、絕的自然風光所傾倒。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