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俗旅遊文化街文物博物館
① 北京中國民俗旅遊文化一條街景點,沒有
故宮 地壇 西四胡同 北京歡樂谷:北京歡樂谷旅遊官方網站。 北京民回俗博物...:北京民俗博物館答官方網站。 中國民族博物...:中國民族博物館主頁。 中國錢幣博物...:介紹了博物館的概況、館藏等。 北京天文館:詳細介紹天文館的參觀價值等。
② 北京一共有多少個博物館
001 故宮博物院 東城區景山前街 4 號
002 中國國家博物館 東城區東長安街 16 號
003 北京魯迅博物館 西城區阜城門宮門口二條 19 號
004 中國美術館 東城區五四大街 1 號
005 毛主席紀念堂 東城區前門東大街 11 號
006 中國體育博物館 北京朝陽區安定路甲 3 號
007 民族文化宮博物館 西城區復興門內大街 49 號
008 中國地質博物館 西城區西四羊肉胡同 15 號
009 中國農業博物館 朝陽區東三環北路 16 號
010 中國古動物館 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 142 號
011 中華航天博物館 豐台南大紅門 1 號 9200 信箱 4 分箱
012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豐台區宛平城內街 101 號
013 中國科學技術館 西城區北三環中路 1 號
014 宋慶齡故居 西城區後海北沿 46 號
015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海淀區復興路 9 號
016 中國航空博物館 昌平區小湯山北京 5806 信箱
017 北京自然博物館 崇文區天橋南大街 126 號
018 北京天文館 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 138 號
019 首都博物館 東城區國子監街 13 號
020 大鍾寺古鍾博物館 海淀區北三環西路甲 31 號
021 北京藝術博物館 海淀區蘇州街萬壽寺
022 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 宣武區先農壇東經路 21 號
023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海淀區五塔寺村 24 號
024 徐悲鴻紀念館 西城區新街口北大街 53 號
025 炎黃藝術館 朝陽區亞運村慧忠路 9 號
026 明十三陵博物館 昌平區十三陵特區辦事處定陵
027 北京古觀象台 東城區建國門大街裱褙胡同 2 號
028 郭沫若紀念館 西城區前海西街 18 號
029 梅蘭芳紀念館 西城區護國寺街 9 號
030 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 宣武區法源寺前街 7 號
031 中國長城博物館 延慶縣八達嶺特區
032 雍和宮藏傳佛教藝術博物館 東城區雍和宮大街 12 號
033 北京古代錢幣博物館 西城區北二環中路德勝門箭樓
034 北京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 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董家林村東
035 北京遼金城垣博物館 豐台區右安門外大街玉林小區甲 40 號
036 北京大葆台西漢墓博物 豐台區花鄉郭公庄世界公園東南
037
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 海淀區北京大學校內(西校門內)
038 北京市白塔寺管理處 西城區阜內大街 171 號
039 李大釗烈士陵園 海淀區香山東萬安里 1 號
040 詹天佑紀念館 延慶縣八達嶺特區
041 焦庄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 順義區龍灣屯鄉焦庄戶村
042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 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 27 號
043 北京航空館 海淀區學院路 37 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院內
044 中央美術學院陳列館 東城區校尉胡同 5 號
045 北京房山雲居寺石經陳列館 房山區南尚樂鄉雲居寺
046 密雲縣博物館 密雲縣西濱河路博物館綜合樓
047 北京市昌平區博物館 北京市昌平區昌平公園弘文閣
048 通州區博物館 通州區西大街 9 號
049 山戎文化陳列館 延慶縣張山營鎮玉皇廟村東
050 北京長辛店二·七紀念館 豐台區長辛店花園南里甲 15 號
051 上宅文化陳列館 平谷縣金海湖旅遊區
052 郭守敬紀念館 西城區德勝門西大街甲 60 號匯通祠
053 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跡陳列館 石景山區模式口翠微山南麓模東 28 號
054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 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大街 1 號
055 中國印刷博物館 大興縣黃村鎮興華北路 25 號
056 中國工藝美術館 西城區復興門內大街 101 號
057 北京紅樓文化藝術博物館 宣武區南菜園街大觀園
058 北京文博交流館 東城區祿米倉街 5 號智化寺
059 正陽門 北京市前門大街北端
060 北京市東南城角角樓文物保管所 崇文區東大街東便門外東南城角樓
061 團城演武廳 海淀區香山南路紅旗村 1 號
062 文天祥祠 東城區府學胡同 63 號
063 門頭溝區博物館 門頭溝區門頭溝路 8 號
064 北京鍾鼓樓文物保管所 東城區鍾樓灣臨字 9 號
065 法海寺 石景山區模式口
066 中國畫研究院美術館 海淀區西三環北路 54 號
067 圓明園展覽館 海淀區清華北路圓明園遺址公園內
068 大覺寺 海淀區北安河鄉西山大覺寺管理處
069 茅盾故居 東城區交道口後圓恩寺街 13 號
070 北京中華民族博物院 朝陽區民族園路 1 號
071 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 北京朝陽門內南小街南竹竿胡同 80 號華智商務大廈地 B1 層
072 古陶文明博物館 北京市宣武區右安門內西街 12 號
073 何揚·吳茜現代繪畫館 北京朝陽區金盞鄉長店村 1128 號
074 中國錢幣博物館 西城區西交民巷 22 號
075 中國醫史博物館 東城區東直門內中醫研究院內
076 恭王府及花園 西城區柳蔭街甲 14 號
077 中國現代文學館 朝陽區文學館路 45 號
078 中國蜜蜂博物館 北京香山卧佛寺西側
079 國際友誼博物館 東城區雍和宮大街戲樓胡同 1 號
080 慈悲庵 宣武區太平街 19 號
081 盧溝橋史料陳列館
082 平西人民抗日斗爭紀念館 房山區十渡平西抗日烈士陵園管理處
083 平北抗日戰爭紀念館 延慶縣龍慶峽路口
084 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舊址陳列館 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馬蘭村
085 十三陵水庫展覽館 昌平區十三陵水庫
086 北京中醫葯大學中醫葯博物館 朝陽區北三環東路 11 號
087 曹雪芹紀念館 海淀區香山正白旗村 39 號
088 香山雙清別墅 海淀區香山公園內
089 中國電信博物館 海淀區學院路 42 號
090 北京上庄納蘭性德史跡陳列館 北京海淀區上庄鄉上庄村翠湖水鄉旅遊渡假區內
091 北京航空航天模型博物館 北京市朝陽區大山子環鐵內中心
092 老甲藝術館 昌平縣霍營鄉
093 北京戲曲博物館 北京市宣武區虎坊路 3 號
094 老舍紀念館 北京市東城區燈市口西街豐富胡同 19 號
095 北京民俗博物館 朝陽區朝外大街 141 號
096 保利藝術博物館 東城區東直門南大街 14 號
097 北京中國紫檀博物館 朝陽區興隆西街 9 號
098 北京麋鹿苑博物館 大興南海子麋鹿苑
099 坦克博物館 北京市昌平區陽坊鎮 61077 部隊
100 北京藝術設計博物館 海淀區西三環花園橋嶺南路 9 號
101 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 北京王府井大街 200 號工美大廈四層
102 中華世紀壇藝術館 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甲 9 號
103 北京 服裝學院 服飾博物館 北京市朝陽區和平街北口櫻花路甲 2 號北京服裝學院綜合大樓三層
104 北京警察博物館 北京市東城區東交民巷 36 號
105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東城區東直門外北大街甲 6 號院清水苑社區內
106 北京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博物館 東城區東長安街 1 號王府井東方廣場 WIP3
107 北京金台藝術館 北京市朝陽區農展南路 1 號朝陽公園西內
108 北京睦明唐古瓷標本博物館 北京崇文區東花市北里東區 1 號
109 北京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 北京市宣武區琉璃廠東街 14 號
110 中國印鈔造幣博物館 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甲 143 號
111 中國鐵道博物館 朝陽區 酒仙橋北部 環行鐵路東北側
112 中國馬文化博物館 北京市八達嶺鎮陽光路 8 號
113 北京皇城藝術館 北京市東城區菖蒲河公園西側北岸
114 北京御生堂中醫葯博物館 北京豐台南路 69 號
115 北京崔永平皮影藝術博物館 北京通州區馬駒橋金橋花園 16 樓四單元
116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戲劇博物館 北京市東城區王府井大街 22 號(首都劇院)
117 北京市海淀區博物館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大街 28 — 1 號
118 居庸關長城博物館 居庸關
③ 中國博物館排名是怎樣的
中國十大博物館:
第一名:北京故宮博物院
第二名:中國國家博物館
第三名:台北故宮博物院
第四名:陝西歷史博物館
第五名:河南博物院
第六名:南京博物院
第七名:上海博物館
第八名:遼寧省博物館
第九名:湖北省博物館
第十名:浙江省博物館
有人說:“認識一個地方最好的方式,是去菜市場和博物館。”在菜市場里感受煙火風情,從博物館中親近民俗文化。
④ 長椿寺的文化博物館
500年的古樹下演繹舊京生活的春夏秋冬,紅牆黃瓦映照歷史文化名人典型場景……
2005年11月30日,依託於明代 「京師首剎」——長椿寺而建的宣南文化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從即日起,通過視覺、聽覺、觸覺上的全方位接觸,廣大市民可以感受到宣南文化的異彩紛呈和博大精深。
北京市宣武區是北京城的肇始之地,也是北京的建都之始,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造就了宣武區豐厚的文化底蘊和優良的文化傳統。早在明清兩朝「北京文化」形成的重要時期,當以皇城為中心的內城成為宮廷文化集中區域時,處於外城的宣南日益成為士文化與市井文化的展示地。
清朝乾隆年間,朝廷修《四庫全書》,天下文人聚集京城,《四庫全書》總編修紀昀、編修程晉芳等人均住在宣南,他們以琉璃廠為中心,交換書籍、探討學問,形成了最初以士文化為代表的「宣南文化」。
伴隨著宣南文化的興起,各種商業、娛樂業應運而生,大柵欄、天橋等地也因之繁榮,而在這這一地區由外省住京官員和商家建起的眾多會館,在把眾多進京舉子、商家引到宣南的同時,也把各具特色的外省文化融入了這方土地。經過多年的繁衍,宣南文化已集通俗、儒雅和華麗於一身,其文化特色體現為一些具體的文化系列,主要包括以大柵欄地區老字型大小店鋪為代表的傳統商業文化、以天橋為代表的老北京民俗文化、以琉璃廠為代表的京城士文化、以京劇為代表的戲曲文化、以各地會館和名人故居為代表的會館宅邸文化、以牛街為代表的回族文化、以民間諸神為內容的壇廟文化、以魯菜和回民小吃為代表的飲食文化、以大觀園為代表的紅樓文化等九個文化系列。作為北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宣南文化體現出了群眾性、多元化以和與時俱進的特點。
宣南文化博物館以宣南文化為主題,生動地展示了宣南地區的悠久歷史和豐厚文化積淀。整個博物館共設有「悠悠宣南」、「宣南士鄉」、「英烈足跡」、「梨園勝景」、「城南樂園」、「百年興商」、「民族團結」、「宣南文化保護開發成果」八個展廳。在展陳布置中,宣南文化博物館打破了文物、圖片和文字資料的單純展示,重點通過恢復和營造一些典型場景,向人們展示一種文化精神。
在悠悠宣南展廳,著名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先生的題詞「宣南史跡,源遠流長,周封薊城,金建中都,古都北京,始於斯地」概括了宣武區的歷史悠久和文化底蘊深厚;在宣南士鄉展廳,從顧炎武到梁啟超,從倡禁煙、籌變法到興報業、辦教育,明清之際京師城下獨特的「宣南士鄉」文化現象彷彿就在眼前;在梨園勝景展廳,人們不僅可以通過圖片了解京劇在宣南孕育、誕生、成熟、發展的過程,而且可以在特別設計的戲曲舞台前,通過觸摸式電腦屏幕點播喜歡的傳統劇目,真正過一把戲癮;在百年興商展廳中,一條「老字型大小商業街」置身眼前,「沿街」懸掛的各種幌子、招牌,輔以各種傳統手工技藝表演模型,展現出了當年宣南繁榮的商業經濟景象;在宣南文化保護開發成果展廳里,除了現場展示多年來區文物部門收存的一批文物之外,還對宣武區在宣南文化研究、古都風貌保護、品牌活動打造以及文化產業開發等方面所進行的積極嘗試和取得的豐碩成果進行了詳細介紹。
館內展出的孫中山等革命者遺存文物及生平功績,館內展出的毛澤東等中國共產黨人遺存文物及生平功績,向宣南文化博物館授予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牌匾 。
相對於八個展廳,長椿寺寬闊的庭院為宣南文化的展示提供另外一個空間。其中,藏經閣前一株500年樹齡的古樹使這里別有一番韻味,這棵古樹周圍布置成了民俗文化休閑空間,通過四組反映「下象棋、賣西瓜、捏麵人、逛廟會」等內容的銅像雕塑,人們可以體驗到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里老北京人的休閑方式;而在以前院為主的士人文化空間內,以「禁煙動議起於宣南」和「士人佳話,訪書結緣」為主題的兩組雕塑栩栩如生,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文化景觀。據史料記載,長椿寺的藏經閣內原來有一座珍貴的滲金多寶塔,現寶塔收藏在萬壽寺藝術博物館里,但是塔的底座仍然留在藏經閣內。在長椿寺修繕的過程中,文物工作人員又意外地發現了記載寶塔詳情的禮佛多寶塔碑。如今,這座塔碑矗立在大雄寶殿前,見證著長椿寺的滄桑。
為了加強古都風貌的整體保護和宣南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宣武區政府於2002年出台了《宣武區古都風貌保護規劃要點》,明確提出要全面整治牛街禮拜寺、天寧寺、先農壇、法源寺、報國寺、長椿寺等一批重點文物地區的周邊環境,同時在對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修繕的基礎上,按照「有效保護、合理利用」的原則,整體規劃、分期建設紀曉嵐故居、宣南文化博物館等一批宣南文化特色鮮明的博物館、展覽館和紀念館。2002年,宣武區政府在建設長椿街市政道路之時,將位於新舊道路之間包括長椿寺在內的這一塊佔地約2萬平方米的三角地保留下來,並於2002年3月對該地區進行環境整治,在長椿寺南邊建起了一塊佔地1.4公頃的長椿苑休閑廣場。在此基礎上,宣武區政府和市文物局一起,於2003 年3月初開始對長椿寺進行徹底修繕。在修繕工作完成之後,宣武區政府通過展陳布置,將長椿寺打造成了宣南文化博物館。
長椿寺建於明代萬曆二十年(1592年),是皇帝之母李太後下令敕建,由萬曆帝賜額「長椿」,寓意祝願其母健康長壽。明代的長椿寺因為有皇家的庇護,規模宏大、香火鼎盛,成為「京師首剎」。1927年4月28日,革命先驅李大釗被軍閥殺害,即停靈在此。
據北京市宣武區文化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考慮到古建的保護問題,在今後一段時間里,宣南文化博物館將採取每天定量免費發票的形式,接待社會單位和廣大市民的參觀。
宣南文化博物館各廳
悠悠宣南展廳:三千多年以前,在山水環繞的北京小平原上,生活繁衍著我們的先民。傳說中的「幽都」在周武王克殷反商的推動下,誕生了「薊國」,於是有了北京最初的城。歲月交替,代有更迭,由薊城發端,經秦漢、越隋唐、歷遼金、及明清,演繹了古都北京沉雄的歷史。在我們追索北京城歷史演進軌跡時,當不能忘懷——悠悠宣南。
宣南士鄉展廳: 宣南士人文化興起於明代,盛於清朝。清初實行旗民分治,京師南城遂為漢人聚居之地。科舉之盛,各省試子雲集宣南。康(熙)乾(隆)之世,增設博學鴻詞科,廣攬漢族知識分子編修史書,輯釋典籍,直至大規模纂修《四庫全書》,天下鴻儒學士奔走京師,客居宣南。在通達仕途之餘,形成了廣博活躍的學術氛圍和結社唱和的文學環境,產生京師城下的「宣南士鄉」現象,為清代文化繁榮創造了獨特空間。清代中、晚期,國事艱危,一批志在變革圖新的思想家、政治家、志士仁人,在宣南土地上倡禁煙,籌變法,興報業,辦教育,為民族存亡奔走呼號,演出了一幕幕近代中國振聾發聵的悲壯史劇。
英烈足跡展廳:在宣南沃土上,眾多革命先驅站在時代前列,探求民族振興道路,譜寫了一曲曲救國救民、與反動勢力奮勇斗爭的壯麗詩篇。從徐錫麟、秋瑾到孫中山、黃興,從陳獨秀、李大釗到毛澤東、周恩來…… 他們都在此留下了生活、戰斗的光輝足跡。
梨園勝景展廳:中國戲曲歷經八百餘年,傳承悠久,列世界三大古典戲劇之一。從金代院本,元代雜劇,到明清傳奇;從昆(曲)弋(陽腔)繁榮到四大徽班進京;從京劇誕生到走進黃金時代成為「國粹」,都與宣南結下不解之緣。二百年的京劇史,一章一頁都在宣南留下了痕跡。在這片沃土上,產生了程長庚、譚鑫培、楊小樓、梅蘭芳、馬連良等一代又一代京劇藝術大師。幾百位著名演員居住、生活在宣南幽靜的小巷中。以富連成為代表的眾多戲曲科班培養了數以千計的優秀演員,支撐了近百年京劇藝術殿堂。星羅棋布的戲樓劇場提供了京劇繁榮的舞台。精良獨特的器樂、道具、戲裝行業為京劇演出增色生輝。「國劇學會」推動了京劇的學術研究,「梨園公會」凝聚了整個行業的精神。宣南是當之無愧的「京劇之鄉」。
城南樂園展廳:京師民俗文化和民間藝術,堪稱錦綉斑斕生動鮮活。京師四大廟會之一的土地廟會和抬像出遊的江南城隍廟廟會在宣南雖已消失,但廠甸、天橋仍是宗韻存留。二百年來,新春逛廠甸已成為北京人的習俗。士女雲集,摩肩接踵,空竹、風車、大糖葫蘆伴隨著歡聲笑語。百戲爭艷的天橋,多少驚人的絕技讓人目不暇接。三代「八大怪」永遠被人們懷念。一代代藝術傳人從這里起步成為大師,被人景仰。廠甸與天橋是北京民俗文化和民間藝術的標志,是宣南文化獨有的品牌。
百年興商展廳:明永樂初年,於京城商業興盛處設「廊房」,安置商鋪;至清,南城成為國人進京公幹、求學、經商駐足之地。上至官紳,下至平民,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需求構成了巨大的市場。於是,宣南地區逐步形成大柵欄、菜市口、琉璃廠、天橋等各具特色、門類齊全的商業區和若干行業性商業街,古玩、玉器、餐飲、金融等業態各異,應有盡有。幾百年來,眾多老字型大小以獨特的文化內涵和誠信的儒商底蘊名揚四海,構成了宣南文化的絢麗風景。
民族團結展廳:北京牛街一帶,是宣南具有悠久歷史的少數民族聚居區。唐幽州,遼南京時期已有來自北方及西域的少數民族在這里生活、繁衍。元代以後更多的回族人聚集於此。古老的牛街禮拜寺,以其千年的歷史、宏偉的規模聞名於穆斯林世界。淳樸的回族人民,在宣南土地上生息發展。在宗教典籍研究,文化教育普及,傳統醫學繼承領域以及珠寶玉器,飲食小吃等行業的經營上,都取得了獨特的成就。幾百年來,牛街地區漢、回、蒙、維、滿等少數民族和諧相處譜寫了宣南文化色彩鮮明的一章。
宣南文化保護開發成果展廳:改革開放以來,宣南文化作為北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20世紀80年代,宣武區委、區政府倡導「知宣武、愛宣武」活動,推動了宣南文化的研究,眾多專家學者以極大熱情支持此項工作。區委、區政府積極組織學術研討活動,出版專題著作,制定弘揚宣南文化、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長遠規劃,進一步加強古都風貌保護,打造文化旅遊品牌,繁榮文化市場,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士人文化空間」雕塑
「士人佳話,訪書結緣」:清代康乾之際,宣南書市興隆,先有慈仁寺,後有琉璃廠。無數文化名人書海淘書、風廊搜秘,以此為風雅樂事,留下許多逸趣傳聞。程晉芳有「冷客攤前問舊書」之句,而孔尚任結識王士禎後感嘆「御車掃徑皆多事,不如慈仁寺里尋。」
「禁煙動議起於宣南」:清朝道光年間(19世紀20—30年代),鴉片泛濫,流毒日甚。民弱國衰,時事艱危。宣南士林精英激於憂患,奮起疾呼禁煙強國。經世愛國思潮在宣南興起。林則徐、黃爵滋、龔自珍、魏源是其中傑出代表。鴻臚寺卿黃爵滋廣集眾議,於道光十八年閏四月上《嚴塞漏卮以培國本》奏摺(即禁煙疏)力主嚴禁鴉片,一時震動朝野、波瀾湖粵。林則徐、龔自珍、魏源等鼎力支持。林則徐不計個人利害,八次力陳,促成道光皇帝決定禁煙。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1839年6月3日)林則徐在虎門銷煙。
⑤ 東北地區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博物館
偽滿皇宮博物院位於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光復路北側,是由清朝末代皇帝愛新專覺羅·溥儀居住屬的偽滿洲國傀儡皇宮改建而成的博物館。它是中國現存的三大宮廷遺址之一,同時也是日本軍國主義武力侵佔中國東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統治的歷史見證。博物院集偽滿宮廷、紅色旅遊、文化休閑區、旅遊商服於一體,是長春市著名的特色人文景區,現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⑥ 大連有哪些博物館
大連的博物館:大連現代博物館、大連自然博物館大連貝殼博物館、旅順博物館、旅順日俄監獄舊址博物館、大連美術館、萬忠墓紀念館、關向英紀念館、大連漢墓博物館、星海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大連武術文化博物館、大連民俗博物館、大連市朝鮮族文化藝術館、大連中山美術館。
大連現代博物館
大連中山美術館是在大連市棋盤苑原址上進行建設的,位於風景秀麗的迎賓路,依山傍海的棒棰島西側,佔地面積5600平方米,建築面積11000平方米,主體結構為地下一層、地上兩層,設有總面積達2500平方米的兩個展覽廳。
⑦ 北京與歷史有關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
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16號
乘1、2、10、59、120路,或地鐵1號線天安門東站下
中國國家博物館是一座以歷史與藝術為主,系統展示中華民族悠久文化歷史的綜合性博物館。博物館集文物徵集、考古、收藏、研究、展示於一身,系統地收藏了反映中國古代、近現代、當代歷史的珍貴文物。
首都博物館:
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16號
乘1、4、52路工會大樓站下車;或地鐵1號線木樨地站下
首都博物館是一座融古典美和現代美於一體的建築藝術品,既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又呈現鮮明的現代感。博物館共分為三棟獨立的建築,包括矩形展館,橢圓形專題展館,條形辦公科研樓。這里的展覽陳列多為首都博物館歷年收藏的珍品和北京地區的出土文物
北京民俗博物館:
北京市朝陽區朝陽門外大街141號
乘101、109、110、112、750、846、855、858路神路街站下
北京民俗博物館設在集元、明、清古建群為一體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京東岳廟,是京城唯一一家國辦民俗類博物館。博物館旨在保護、挖掘東岳廟歷史文化,徵集北京地區民俗文物,研究、展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博物館內常年舉辦老北京民俗風物系列展,每逢春節、端午、中秋等重要傳統節日都舉辦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
宣南博物館:
北京市宣武區長椿街9號
乘6、57、715路牛街站下
京城名剎長椿寺修繕一新後特辟為宣南博物館。該館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投資近千萬元。博物館設有「悠悠宣南」、「宣南士鄉」、「英烈足跡」、「梨園勝景」、「城南樂園」、「百年興商」、「民族團結」、「宣南文化保護開發成果」八個展廳。
北京戲曲博物館:
北京市宣武區虎坊路3號
乘6、57、70、102路虎坊橋路口西站下
北京戲曲博物館坐落在宣武區虎坊橋湖廣會館內,是北京市建成開放的第一百座博物館。戲曲博物館基本陳列為「北京戲曲史略」,以翔實珍貴的戲曲文獻、文物、圖片和音像資料,向觀眾展示了以京劇藝術為主的北京戲曲發展史。館藏展品有京劇名家王瑤卿、梅蘭芳的拜師圖,武生泰斗楊小樓演出用的戲裝等珍貴藏品。
⑧ 如何使老城文化與現代街區建設融合
榆次是山西古老的城市之一,是省城太原的南大門,素有並南重鎮之稱。早在戰國時期,史書就有了榆次城郭的記載。榆次老城是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在漢城舊址上修築起來的,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這座「周五里、高三丈、基廣四丈、上廣兩丈、池闊與高等、深半之」的老城一直較完整地保留到20世紀40年代。直到20世紀50年代在新興的城市化建設中,榆次老城才逐漸消失了。21世紀初,開始修復的榆次老城,西至西門瓮城,東至俞家街,南至清虛閣,北至小井巷。老城可謂結構嚴謹、布局合理、建築宏偉、功能齊全。南北大街市場繁榮,店鋪林立,是古城經濟中心。城隍廟、縣衙、鳳鳴書院等建築相依而立,是古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充分體現了榆次老城歷史文化和城的意向,初步構成了榆次老城的城市體系。修復後榆次老城佔地面積100萬平方米,古建築和園林建築面積60萬平方米。老城內有城隍廟、縣衙、文廟、鳳鳴書院、南北大街、市樓、思鳳樓、清虛閣、大乘寺、東西花園、遺址花園、褚趺書院、桑芸故居等眾多歷史古跡和人文景觀,千年老城在綿延不斷的歷史長河中,記載著無數個守土衛鄉的忠臣英烈的豪傑壯舉,也演繹出了許多漢族民間傳說、故事。「榆石亭」記載了2500多年關「美麗的石頭會說話的傳說」。「思鳳樓」講述了1700多年前「吉祥的鳳凰來集會」的故事。西門翁城和歷史上曾經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密切相關,唐朝李世民收復榆次,宋太宗滅北漢遷州榆次,元大將木華黎攻佔榆次,明朝知縣李鵬抗擊瓦刺,明末清初李自成攻打榆次直取京都。城隍廟中供奉的城隍爺是最受百姓敬仰的北宋宰相寇準。縣衙中「劇暑悲痛度,清秋喜卻回」的匾額是大清聖祖康熙親題。300多年前,在大乘寺顧炎武、傅山和王介石等人策劃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反清活動。榆次老城中的一樓、一閣、一磚、一瓦、一口枯井、一棵老樹,都折射出千年老城獨特的歷史文化魅力。在廣場旁建立起以榆次老城為中心的民俗博物館,深受遊客喜愛.「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博物館」是經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批准創的山西首家國家級民間文化藝術博物館。該館佔地面積3100多平方米。館內收集陳列有瓷器、錢幣、傢具、字畫、服飾、鼻煙壺、茶具、酒具、民間工藝品、石藝、根雕、石木磚三雕十一個文化系列的藏品。藏品數量近萬件,可謂琳琅滿目、異彩紛呈。它較好地展現了漢族文化藝術幾千年的發展軌跡。很多藏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和史料價值,代表著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藝術特色,是研究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不可多得的基地。漢族傳統文化藝術在世界文明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以其鮮明的個性和藝術特色洋溢著中華文明的民族特性,是中華文明的大旗。漢族傳統文化藝術浩如煙海,本館難窮其盡,但是每件藏品卻是不可多得的中國文化載體,它展示的不僅是中國的優秀文化,地折射出中國人堅忍不拔、勤奮敬業的精神實質。該館的創,其意義已遠遠超出了它的價值本身。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博物館現已開館的主題展館有晉商博物館、民間藝術博物館、官制文化展館、老城出土文物展館、山西陳醋製作展館等。乘車:太原遊客可從火車站乘901公交車到榆次老城終點站下車即到.山西古建築是漢族古建築的一座寶庫,榆次老城便是其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它集宋、元、明、清、民國各期的建築風格於一體,在晉商文化土壤的孕育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古建築群。榆次老城的古建築,沿革有序,風格多樣、用材考究、做工精細,粗獷而不失細膩,工細而少近奢侈,歷久彌新,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榆次老城的建築以清代、民國時期建造的居多,而一些建築修建的年代更為久遠。文廟中的欞屋門修築於明代。這些建築歷經歲月的滄桑,向世人展示了歷史積淀的厚重美。從榆次老城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的古建築中,可以大致領略到中國古建築由粗簡到繁細,由保守到開放兩條線索交織發展的脈絡。榆次老城宋、元歷史時期的建築格調是粗獷而質朴的,明代的建築風格則相當成熟,朴實中洋溢著高雅的美。清虛閣和玄鑒樓是這一歷史時期的代表作。玄鑒樓被世界文化遺址基金會公布為全世界最有價值的100處建築之一。榆次老城中的園林布局緊湊有序,手法靈活多變,亭、台、樓、閣、廊、軒、榭點綴其間,將北方建築的大氣與江南水鄉的靈韻巧妙地融為一體,體現出了老城園林豪放與秀美的風韻。榆次老城古建築中的磚雕、木雕、石雕、彩繪多以漢族民間歷史故事喜慶吉祥的圖案為表現內容,起嫻熟的工藝著力表現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高雅的藝術品位,精湛的雕刻技藝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體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藝術創造力。晉商是中國最早的商人,其歷史可遠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明清兩代是晉商的鼎盛時期。晉商憑借雄厚的資金實力,先進的經營管理,優秀的商業文化,廣闊的經營領域和活動范圍,山西票號匯通天下,跨國貿易雄視歐、亞,稱雄國內長達500百年之久。數百年來在國內久貿易舞台上,以「精神崇高以義致利,儒雅誠信儀征萬方」的商業文化思想,走出一條輝煌的晉商之路。20世紀初,石太鐵路開通後晉商在鄉梓的商業活動中心逐漸移向榆次老城。在榆次老城,以南北大街為中心的商業街上。眾多的店鋪門面,懸掛著的楹聯匾額,均散發出濃厚的商業文化氣息。晉商以「溫恭朝夕」,敬業待人,教子傳世,不懈的追求「其寧唯永」的思想境界,南北大街分界處的市樓,是清中後期榆次老城市場繁華,商業鼎盛,金融發達的標志性建築。市樓上「天下第一樓」的匾額有力地顯示了晉商第一街歷經的輝煌。北謙亨老店是譽亨三晉的名煙店,而瑞隆裕、德新成、祥記公司、吉生慶……眾多老店當時都與常家、王家、孔家、宋家等晉商大戶密切相關。老城街上那一塊塊厚重的條石,就像以財取天下為抱負的晉商厚實的性格,給人沉穩的感覺,顯示了一種力量。街兩旁林立的店鋪高雅氣派,顯示了晉商成功的經營之道和驕人的業績。長虹礪的金飾、廣雲集的顏料、達生春的草葯、大隆號的頭腦,無論哪一行,其成功秘廖都在於晉商深知生財大道,處世守中和的大義。晉商創造的輝煌業績雖然已成過去,但他們留下來的商業文化精神卻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永遠激勵著後人在變幻莫測的商海中把握航向。榆次古為京省和京陝交通要沖,境內有兩處古驛站。早在唐宋時期榆次老城就是有名的繁華富庶之地,有相當規模的商業街市。榆次縣衙記載:「向有糧集、年集、果木集」,「分單雙日舉行」,「萬商雲集,經日不散」。可見,到了明清時期老城街市已相當繁榮。街市中有店、鋪、館、行等商貿建置,貿易商品品種繁多,有糧食、鐵器、蔬菜、水果、布匹、皮革等,街中店鋪毗鄰,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穿過了漫漫的歷史時空之後,那種市井生活的溫暖與適意,仍浸染著每個人的身心。具有濃厚的漢族民俗風情和鄉土氣息如今的老城商業街仍不失當年「日中為市」的遺風,茶莊、飯店、葯店、糧店、煙店、店鋪林立,其中往來商貨,品種齊全,讓人目不暇接。逢年過節,古市樓下,高蹺、秧歌、旱船、背棍等漢族傳統民俗表演精彩紛呈,夜晚,燈光映襯下的老城更顯絢麗壯觀。倘徉其中,感受有別於都市繁華的另一種氛圍。榆次老城,又融入了許多現代化的因素。老城中酒吧、茶吧、中西餐廳、卡拉OK歌舞廳、桑棋牌館、休閑度假別墅、會議中心、康樂中心等各種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又會將你帶到自由、現代而人性化的境界中。尊崇歷史,享受文化,您會有不一樣的發現。民俗文化是中國人民世代相承的生活習慣的生活傳統的積淀。山西地處黃河流域腹地,是漢民族古老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其特有的地域環境的歷史環境,不僅孕育出特有的漢族民俗現象和地方語言,而且還形成獨具特色的山西省漢族民俗文化。榆次老城千年的歷史文化與山西的民俗文化熔於一爐,在進一步延續山西民俗文化和弘揚中國民俗文化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漢族民俗文化已逐漸成為榆次老城的旅遊資源。2003年9月29日,「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博物館」在榆次老城掛牌開館,以100萬平方米的老城為依託平台,與老城景區「館園合一」。各展區展品豐富,內涵深厚,展示出中國文化多彩厚重的底色。在各景區內,以單元形式分別從歲時節日、人生禮儀、商貿飲食、服飾居住、社火小戲、祭祀信仰、社會生活等各個層面,形象具體地闡述出漢族民間習俗和民間文化是維系中華五千年文明生生不息的文化情結。在榆次老城中,一所縣衙是封建時代基層官吏官職變遷的歷史見證。設在縣衙六房中的「宦海滄桑」更是官制文化的精煉概括。「宦海滄桑」是設在榆次老城縣衙六房中的大型「清代官制文化展」的主標題。規模像這樣宏大,內容像這樣豐富,形象這樣精美的清代官制文化展在全國也是不多見的。「歷史的迷茫,令人長思而不解。歷史的教訓,促人知恥而後進。歷史的啟迪,使人溫故而知新。歷史的的經驗,教人鑒往而開來」。「清代官制是中國幾千年官場大戲中的最後一幕,它蘊含了厚厚的歷史沉積,其制度最完備,而弊病尤為凸現」。這是「宦海滄桑」文化展序言的兩句話。我想這也就是其意義所在。清代官制文化展分五個單元展出各單元內容介紹如下:第一單元:科舉選官(六房西展廳)中國古代選官制度,歷史演變。周秦時學在官府,世襲公卿;戰國重軍功;兩漢舉孝廉;魏晉定九品官人法。科舉選官,起始於隋唐,廢止於清末,歷時一千三百餘年,是封建社會中後期主要的選官制度。雖然仕宦途徑五花八門,但「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科舉考試始終被讀書人看作是謀取功名、入仕作官的正途。在這一單元中,展出了《北京故宮》《廣州貢院》《清末私塾》等老照片和「清代科舉簡表、」「科舉」、「武舉」、「大舉」和「天國科舉」等內容。第二單元;清代官制(六房西展廳)中國古代官制歷史悠久,甲骨文、金文中已發現有「尹」、「吏」等官名。封建官製成於秦漢、大體上「行政、軍事、監察「三權分立,經過隋、唐、宋、明歷朝,日趨完備。清沿明制,而有所變化,理藩院,內務部府俱為前代所無。地方督、撫、位高權重,邊區設置,迥異有別。大致「京官貴於外官,文官尊於武官,滿官重於漢官」。在這單元中,展出了清代官制簡表和一至九品文、武官員被服等。第三單元:官場百態(六房東展廳)魯迅先生曾說:「中國人的官癮實在深,漢重孝廉而有埋兒刻木,宋重理學而有高帽破靴,清重帖括而有『且夫』『然則』。總而言之:那魂靈就在做官,——行官勢擺官腔,打官話。百態紛呈的清代官場景觀,是進一步了解探究清官制文化和社會生活史的重要內容。這單元的內容很雜,從官箴,戒石銘,出行儀仗,到官場應酬等實是一幕官場百態圖。第四單元:清官楷模(六房東展廳)封建社會官吏貪污腐化、徇私枉法者不在少數,「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當是此等官吏面目的真實寫照。然而,歷史上出污泥而不染,香清溢遠,流芳百世的清官廉吏也不乏其人。他們為官清廉正義,為民請命,為國家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精神品質,千百年來被人民傳頌。甚至今天,仍足為世人風范。這單元介紹了孔奮、董宣、狄仁傑、包拯、海瑞、況鍾、徐九經、於成龍、彭鵬、劉璋十位歷史上的清官。第五單元榆次縣令(六房東展廳)榆次,古代亦名「魏榆」、「中都」、塗水「、南趙」。在這塊歷史悠久的土地上,自春秋時期晉頃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知徐吾初為塗水邑大夫起,到清末為止,椐有關史料記載,有近三百位知縣曾在榆次就任過地方官。「民心如鏡,眾口為碑」,歷史會把公正的毀譽還原給這些為官者,而其千秋功罪後人自有評說。這一單元用列表的形式介紹了方誌中記載的榆次縣令並特別介紹了其中的賢令。
⑨ 求中國博物館排名,哪些比較值得去
中國博物館排名:陝西歷史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館、蘇州博物館,都比較值得去。
1、陝西歷史博物館
論展品,陝西博物館無爭議的no.1,但由於建館較早,設施不太新,且設計裝潢都過時了,且布展相對保守,綜合性不強。
4、上海博物館
上博其實展品質量不低,設計雖舊但維護保養水平好。軟實力服務水平高,經常有志願者(多是退休教師教授級別)免費講解。
5、蘇州博物館
由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整座建築物設計一流,與一牆之隔的拙政園、忠王府渾然一體,卻又有現代的詮釋。堪稱貝聿銘大師的又一驚天之作。蘇博展品一般,但綜合辦展水平高。總之,這個博物館本身比它裡面的東西要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