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評論

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評論

發布時間: 2021-02-26 00:02:46

㈠ 黃金周的評論

國慶長假臨近,黃金周制度的發展及走向再次引發輿論關切。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教授蔡繼明提出,今後中國假日制度的重點要轉向帶薪休假,通過增加分散的帶薪休假來解決「缺假」問題,黃金周將逐漸淡出歷史舞台。他建議全國人大立法固定放假規則,國家領導人帶頭示範帶薪休假,隨著帶薪休假的落實,將國慶節的法定假日調整為1天。
蔡繼明教授長期研究假日經濟和假日制度,並參與有關部門的相關調研和決策咨詢,他對國家假日制度發展和改革黃金周的建議,具有不一般的專業性和權威性。然而,蔡繼明主張假日制度應重點轉向帶薪休假,黃金周逐步淡出歷史舞台,被一些媒體解讀為「應取消『十一』黃金周,落實帶薪休假」,在網上引起了不小的口水戰。一些網友僅憑新聞標題,認定蔡繼明是在呼籲立即取消「十一」黃金周,其目的是要剝奪公眾來之不易的長假福利。有的網友認為,2008年國家對假日制度作出調整,取消了「五一」黃金周,每年黃金周從三個減為兩個,現在如果又要取消「十一」黃金周,接下來說不定連春節的黃金周也保不住,那就太可怕了。主張黃金周淡出的蔡繼明教授,就這樣被當成了黃金周制度的「敵人」,受到許多網友的質疑和抨擊。
對於黃金周和帶薪休假之間的關系,蔡繼明教授原本是分析得很清楚的,但他的意見仍然招致許多網友的誤解,可見網友在此問題上有何等性急與焦慮。假日制度重點轉向帶薪休假,黃金周逐漸淡出歷史舞台,這的確是國家促進國民旅遊休閑、推動旅遊業改革發展的方向,但普通公眾擔心的是,目前帶薪休假制度尚未全面落實,不少地方和單位的帶薪休假仍停留在紙面上,這時如果取消「十一」黃金周,勢將造成國民旅遊休閑福利的重大損失。
這種擔心是有道理的,因為對有關部門包括決策部門而言,全面落實帶薪休假制度的難度和成本,顯然都要遠大於取消黃金周。即便這兩者都不是一步到位,而是有一個此消彼長、同步進行的過程,但事情發展到後來,很可能是取消黃金周毫不含糊,全面落實帶薪休假卻步履蹣跚,以至於黃金周已完全淡出歷史舞台,帶薪休假仍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遲遲不能有實質性進展。正是出於這種疑慮,許多網友要求,先不折不扣落實帶薪休假,再討論是否取消黃金周,否則一切免談。
其實,人們並非對黃金周有多麼深厚的感情,近年來黃金周的全民集中出行,加劇交通擁堵、景區爆棚、秩序混亂、服務質量差等問題,早已讓人嘖有煩言。但是,每年的假期就這么幾天,黃金周期間你不出去,其他時間你就沒法出去,大多數人只能一邊抱怨,一邊照樣出行不誤,活生生把黃金周擠成一鍋「黃金粥」。如果帶薪休假制度能早日落實到位,每個人都能分散、靈活地安排自己的假期,即便國家沒有明文取消黃金周,它也將變成一種正常、「消極」的存在,幾萬幾十萬人同時湧向某個景區的「黃金粥現象」,自然將淡出歷史舞台。
很多人「賴」住黃金周死活不撒手,並不是有多喜歡黃金周,而是為了「逼」出一個全面、完備的帶薪休假制度,使之盡快落實為國民的法定休假權益。帶薪休假一天不成為看得見摸得著的福利,人們對假日制度改革的敏感和疑慮,對有關取消黃金周議題的警惕和抵觸情緒,就一天也不能消退。

㈡ 旅遊供給側改革對中國旅遊經濟運行的有利影響

旅遊業的供給改革是在旅遊業領域內,按照國家供給側改革的理念,調整旅遊供給的總量和結構,從而更好滿足國民旅遊需求的過程。包含幾個方面的內容:增加旅遊供給總量,提高旅遊供給質量,調整旅遊供給結構,補充公共旅遊供給短板。
增加旅遊供給總量。未來旅遊供給總量的增長,主要在於幾個新興領域的政策供給能否突破。包括修學旅遊、度假旅遊、購物旅遊、老年旅遊、自駕車房車旅遊。修學旅遊作為世界上很多國家青少年素質教育的方式,對於全面培養青少年,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具有重要意義。國家有關部門早就認識到修學旅遊的價值和意義,2013年《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任務分解表,對教育部要求有:將研學旅遊、夏令營作為青少年愛國主義、國情教育的重要載體,納入中小學日常教育范疇。然而目前3年過去了,並沒有實質進展。度假旅遊能否突破,則依賴於休假制度的改革,尤其是帶薪年假的全面落實,以及通過政策支持相關度假資源的管理和開發。2015年10月9日,國家旅遊局公布了首批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是對這個領域的一個重要促進,然而目前僅僅認定了17家國家旅遊度假區,難以滿足蓬勃發展的要求。購物旅遊方面,由於中國的奢侈品稅收政策,遊客購物免稅、退稅政策的供給不足,導致大部分購物旅遊需求是通過國外市場滿足的,未來的關鍵在於財政、稅收、海關幾個部門的遊客購物免稅、退稅政策。老年旅遊則很大程度上受制於異地醫療報銷、保險等因素。自駕車、房車旅遊市場的主要障礙是路橋收費政策,可以觀察到,黃金周期間擁堵的高速公路,反映了人民群眾對於降低自駕車路橋費用的渴望,而這依賴於交通部門的相關政策;房車旅遊目前司機駕駛證類別、過路過橋費都比較模糊,上牌照、保險也存在困難,需要有關部門予以解決。此外,還需要從政策上降低旅遊企業運營成本,應首先落實一些呼籲多年仍未得到落實的政策,如降低酒店水電費率的標准、降低旅遊刷卡費率等。
提高旅遊供給質量。包括兩個層面:第一,改善國內旅遊市場環境,提高旅遊服務質量。近幾年,國內旅遊市場中,團隊旅遊市場上導游和遊客矛盾尖銳,沖突時有發生;散客旅遊市場也充斥著「坑蒙拐騙」現象,類似於「青島天價大蝦」,「哈爾濱天價魚」等惡性事件時有發生。導致相當一部分遊客「用腳投票」,轉向國外市場。出現這種情況,說明中國旅遊產品供給質量亟需予以改善。第二個層面,提高旅遊產品供給的科技水平。表現在旅遊業內部應用互聯網、高科技的規模和深度進一步提升,深化旅遊體驗。
調整旅遊供給結構。由於旅遊業具有拉動最終消費、促進經濟發展的客觀作用,因此被一些地方政府寄予了過高的經濟期望。旅遊規劃者為了迎合這一期望,在旅遊開發和策劃中不恰當地向高端市場傾斜,漠視中低端旅遊者的訴求。在全國相當多的地區,普遍偏向高端旅遊產品,如高星級酒店、溫泉產品、高端會展產品等。這種策劃和決策導致高端旅遊產品供給過剩,而龐大的中低檔大眾旅遊者,卻缺乏滿意的旅遊產品和設施。
補充公共旅遊供給短板。旅遊供給分為公共旅遊供給和私人旅遊供給,私人旅遊供給由企業根據市場需求提供,是私人產品;公共旅遊供給主要由各級政府提供,是一種公共產品。過去地方政府治理的理念,主要圍繞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提供相應的公共產品,如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等,在旅遊目的地接待強度不高的情況下,矛盾尚不突出。但是隨著旅遊者出遊率的提高,中國許多地區旅遊接待強度持續擴大,許多地區旅遊者總量遠遠超過常住人口數倍,按照常住人口數量提供公共設施和產品,顯然無法滿足旅遊者需要。這需要政府治理理念和思維方式發生根本變化,要認識到一個地區、一個城市,不僅僅是當地居民的城市,也是外來旅遊者的城市。外來旅遊者享有相應的資源和設施佔用權利。這要求城市在進行各類資源設施供給時,必須把旅遊者需求放在和當地居民同等重要的地位進行考慮,如基礎設施、交通運輸線路等。
○隨著人們物質擁有程度的提高,擁有物質產品的幸福感越來越低。可以預見,未來的需求將上升為以文化和精神等非物質產品為主,而目前相應的產業供給遠遠不足。
○增加旅遊等產業的供給,事實上是中國經濟供給側補短板的一種方式。在現階段「去產能」「去庫存」的實際工作中,旅遊業也能發揮其他產業難以替代的作用。
○旅遊業的供給改革包含幾個方面的內容:增加旅遊供給總量,提高旅遊供給質量,調整旅遊供給結構,補充公共旅遊供給短板

㈢ 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的條令內容

創新發展理念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按照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要求,堅持深化改革、依法興旅,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推動形成政府依法監管、企業守法經營、遊客文明旅遊的發展格局;堅持融合發展,推動旅遊業發展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結合,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堅持以人為本,積極營造良好的旅遊環境,讓廣大遊客游得放心、游得舒心、游得開心,在旅遊過程中發現美、享受美、傳播美。
轉變發展方式
以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主線,推動旅遊產品向觀光、休閑、度假並重轉變,滿足多樣化、多層次的旅遊消費需求;推動旅遊開發向集約型轉變,更加註重資源能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更加註重文化傳承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推動旅遊服務向優質服務轉變,實現標准化和個性化服務的有機統一。到2020年,境內旅遊總消費額達到5.5萬億元,城鄉居民年人均出遊4.5次,旅遊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5%。
游發展動力
(三)深化旅遊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簡政放權,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加快推進旅遊領域政企分開、政事分開,切實發揮各類旅遊行業協會作用,鼓勵中介組織發展。建立公開透明的市場准入標准和運行規則,打破行業、地區壁壘,推動旅遊市場向社會資本全面開放。各地要破除對旅行社跨省設分社、設門市的政策限制,鼓勵品牌信譽度高的旅行社和旅遊車船公司跨地區連鎖經營。積極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扶持特色旅遊企業,鼓勵發展專業旅遊經營機構,推動優勢旅遊企業實施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並重組,打造跨界融合的產業集團和產業聯盟,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民族品牌的旅遊企業做大做強。穩步推進建立國家公園體制,實現對國家自然和文化遺產地更有效的保護和利用。抓緊建立景區門票預約制度,對景區遊客進行最大承載量控制。統一國際國內旅遊服務標准。完善旅遊統計指標體系和調查方法,建立科學的旅遊發展考核評價體系。取消邊境旅遊項目審批,將旅行社經營邊境游資格審批和外商投資旅行社業務許可下放至省級旅遊部門。(四)推動區域旅遊一體化。進一步深化對外合資合作,支持有條件的旅遊企業「走出去」,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完善國內國際區域旅遊合作機制,建立互聯互通的旅遊交通、信息和服務網路,加強區域性客源互送,構建務實高效、互惠互利的區域旅遊合作體。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在東盟—湄公河流域開發合作、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中亞區域經濟合作、圖們江地區開發合作以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巴經濟走廊等區域次區域合作機制框架下,採取有利於邊境旅遊的出入境政策,推動中國同東南亞、南亞、中亞、東北亞、中東歐的區域旅遊合作。積極推動中非旅遊合作。加強旅遊雙邊合作,辦好與相關國家的旅遊年活動。(五)大力拓展入境旅遊市場。完善國家旅遊宣傳推廣體系,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逐步實現國家旅遊宣傳促銷專業化、市場化。建立多語種的國家旅遊宣傳推廣網站,加強國家旅遊形象宣傳。研究促進外國人入境過境旅遊簽證便利化措施,推動符合規定條件的對外開放口岸開展外國人簽證業務,逐步優化完善外國人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推動外國人72小時過境免簽城市數量適當、布局合理。統籌研究部分國家旅遊團入境免簽政策,優化郵輪出入境政策。為外國旅客提供簽證和入出境便利,不斷提高簽證簽發、邊防檢查等出入境服務水平。
空間拓展
(六)積極發展休閑度假旅遊。在城鄉規劃中要統籌考慮國民休閑度假需求。加強設施建設,完善服務功能,合理優化布局,營造居民休閑度假空間。積極推動體育旅遊,加強競賽表演、健身休閑與旅遊活動的融合發展,支持和引導有條件的體育運動場所面向遊客開展體育旅遊服務。推進整形整容、內外科等優勢醫療資源面向國內外提供醫療旅遊服務。發揮中醫葯優勢,形成一批中醫葯健康旅遊服務產品。規范服務流程和服務標准,發展特色醫療、療養康復、美容保健等醫療旅遊。有條件的城市要加快建設慢行綠道。建立旅居全掛車營地和露營地建設標准,完善旅居全掛車上路通行的政策措施,推出具有市場吸引力的鐵路旅遊產品。積極發展森林旅遊、海洋旅遊。繼續支持郵輪遊艇、索道纜車、游樂設施等旅遊裝備製造國產化,積極發展郵輪遊艇旅遊、低空飛行旅遊。(七)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依託當地區位條件、資源特色和市場需求,挖掘文化內涵,發揮生態優勢,突出鄉村特點,開發一批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鄉村旅遊產品。推動鄉村旅遊與新型城鎮化有機結合,合理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鎮,發展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的旅遊小鎮,建設一批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名村。加強規劃引導,提高組織化程度,規范鄉村旅遊開發建設,保持傳統鄉村風貌。加強鄉村旅遊精準扶貧,扎實推進鄉村旅遊富民工程,帶動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統籌利用惠農資金加強衛生、環保、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鄉村旅遊服務體系。加強鄉村旅遊從業人員培訓,鼓勵旅遊專業畢業生、專業志願者、藝術和科技工作者駐村幫扶,為鄉村旅遊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八)創新文化旅遊產品。鼓勵專業藝術院團與重點旅遊目的地合作,打造特色鮮明、藝術水準高的專場劇目。大力發展紅色旅遊,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規范整合會展活動,發揮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慶品牌效應,組織開展群眾參與性強的文化旅遊活動。杜絕低水平的人造景觀建設,規范發展主題公園。支持傳統戲劇的排練演出場所、傳統手工藝的傳習場所和傳統民俗活動場所建設。在文化旅遊產品開發中,反對低俗、庸俗、媚俗內容,抵制封建迷信,嚴厲打擊黃賭毒。(九)積極開展研學旅行。按照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將研學旅行、夏令營、冬令營等作為青少年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國情教育的重要載體,納入中小學生日常德育、美育、體育教育范疇,增進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培養其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按照教育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建立小學階段以鄉土鄉情研學為主、初中階段以縣情市情研學為主、高中階段以省情國情研學為主的研學旅行體系。加強對研學旅行的管理,規范中小學生集體出國旅行。支持各地依託自然和文化遺產資源、大型公共設施、知名院校、工礦企業、科研機構,建設一批研學旅行基地,逐步完善接待體系。鼓勵對研學旅行給予價格優惠。(十)大力發展老年旅遊。結合養老服務業、健康服務業發展,積極開發多層次、多樣化的老年人休閑養生度假產品。規劃引導各類景區加強老年旅遊服務設施建設,嚴格執行無障礙環境建設標准,適當配備老年人、殘疾人出行輔助器具。鼓勵地方和企業針對老年旅遊推出經濟實惠的旅遊產品和優惠措施。抓緊制定老年旅遊服務規范,推動形成專業化的老年旅遊服務品牌。旅遊景區門票針對老年人的優惠措施要打破戶籍限制。(十一)擴大旅遊購物消費。實施中國旅遊商品品牌建設工程,重視旅遊紀念品創意設計,提升文化內涵和附加值,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培育體現地方特色的旅遊商品品牌。傳承和弘揚老字型大小品牌,加大對老字型大小紀念品的開發力度。整治規范旅遊紀念品市場,大力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商業街區,鼓勵發展特色餐飲、主題酒店。鼓勵各地推出旅遊商品推薦名單。在具備條件的口岸可按照規定設立出境免稅店,優化商品品種,提高國內精品知名度。研究完善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將實施范圍擴大至全國符合條件的地區。在切實落實進出境遊客行李物品監管的前提下,研究新增進境口岸免稅店的可行性。鼓勵特色商品購物區建設,提供金融、物流等便利服務,發展購物旅遊。
優化旅遊發展環境
(十二)完善旅遊交通服務。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和機場建設要統籌考慮旅遊發展需要。完善加油站點和高速公路服務區的旅遊服務功能,加快推進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建設。將通往旅遊區的標志納入道路交通標志范圍,完善指引、旅遊符號等標志設置。推進旅遊交通設施無障礙建設與改造。重點旅遊景區要健全交通集散體系。增開旅遊目的地與主要客源地之間的列車和旅遊專列,完善火車站、高速列車、旅遊專列的旅遊服務功能,鼓勵對旅遊團隊火車票價實行優惠政策。加強高鐵車站與城市、景區的交通銜接。支持重點旅遊城市開通和增加與主要客源地之間的航線,支持低成本航空和旅遊支線航空發展,鼓勵按規定開展國內旅遊包機業務。規劃引導沿江沿海公共旅遊碼頭建設,增開國際、國內郵輪航線。制定旅遊信息化標准,加快智慧景區、智慧旅遊企業建設,完善旅遊信息服務體系。(十三)保障旅遊安全。加強旅遊道路特別是橋梁、隧道等交通安全和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對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等旅遊場所特種設備定期開展安全檢測。完善旅遊安全服務規范,旅遊從業人員上崗前要進行安全風險防範及應急救助技能培訓。旅行社、景區要對參與高風險旅遊項目的旅遊者進行風險提示,並開展安全培訓。景區要加強安全防護和消防設施建設。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建立健全旅遊景區突發事件、高峰期大客流應對處置機制和旅遊安全預警信息發布制度,將其納入當地統一的應急體系。重點景區要配備專業的醫療和救援隊伍,有條件的可納入國家應急救援基地統籌建設。(十四)加強市場誠信建設。在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中,加快完善旅遊相關企業和從業人員誠信記錄。行業協會要完善行業自律規則和機制,引導會員企業誠信經營。建立嚴重違法企業「黑名單」制度,加大曝光力度,完善違法信息共享機制。加強旅遊市場綜合執法,依法嚴厲打擊「黑導游」和誘導、欺騙、強迫遊客消費等行為,依法嚴肅查處串通漲價、哄抬價格和價格欺詐的行為,積極營造誠實守信的消費環境,引導旅遊者文明消費。充分發揮旅遊者、社會公眾及新聞媒體的監督和引導作用,推進旅遊服務質量提升。推動景區景點進一步做好文明創建和文明旅遊宣傳引導工作,加大景區文明旅遊執法,杜絕亂刻亂畫、隨地吐痰、亂丟垃圾等行為。(十五)規范景區門票價格。利用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文物保護單位等公共資源建設的景區門票以及景區內另行收費的游覽場所、交通工具等項目價格要實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體現公益性,嚴格控制價格上漲。景區應嚴格按照規定,對未成年人、在校學生、老人、軍人、殘疾人等實行門票費用減免。所有景區都要在醒目位置公示門票價格、另行收費項目的價格及團體收費價格。要進一步加強價格監管,堅決制止各類變相漲價行為。
完善旅遊發展政策
(十六)切實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強化全社會依法休假理念,將帶薪年休假制度落實情況納入各地政府議事日程,作為勞動監察和職工權益保障的重要內容,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加快落實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鼓勵職工結合個人需要和工作實際分段靈活安排帶薪年休假。在教學時間總量不變的情況下,高等學校可結合實際調整寒、暑假時間,中小學可按有關規定安排放春假,為職工落實帶薪年休假創造條件。(十七)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景區旅遊道路、步行道、停車場、廁所、供水供電、應急救援、遊客信息服務以及垃圾污水處理、安防消防等基礎設施建設,圍繞重點旅遊區和旅遊線路,進一步完善遊客咨詢、標志標牌等公共服務設施,集中力量開發建設一批新的自然生態環境良好、文化科普教育功能完善、在國內外具有較強吸引力的精品景區和特色旅遊目的地。編制全國生態旅遊發展規劃,加強對國家重點旅遊區域的指導,抓好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旅遊資源整體開發,引導生態旅遊健康發展。各級政府要重視旅遊基礎設施建設。中央政府要加大對中西部地區重點景區、鄉村旅遊、紅色旅遊、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生態旅遊等旅遊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保護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十八)加大財政金融扶持。抓緊研究新形勢下中央財政支持旅遊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做好國家旅遊宣傳推廣、規劃編制、人才培養和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國家支持服務業、中小企業、新農村建設、扶貧開發、節能減排等專項資金,要將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和項目納入支持范圍。政府引導,推動設立旅遊產業基金。支持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上市,通過企業債、公司債、中小企業私募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等債務融資工具,加強債券市場對旅遊企業的支持力度,發展旅遊項目資產證券化產品。加大對小型微型旅遊企業和鄉村旅遊的信貸支持。(十九)優化土地利用政策。堅持節約集約用地,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安排旅遊用地的規模和布局,嚴格控制旅遊設施建設佔用耕地。改革完善旅遊用地管理制度,推動土地差別化管理與引導旅遊供給結構調整相結合。編制和調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海洋功能區規劃時,要充分考慮相關旅遊項目、設施的空間布局和建設用地要求,規范用海及海岸線佔用。年度土地供應要適當增加旅遊業發展用地。進一步細化利用荒地、荒坡、荒灘、垃圾場、廢棄礦山、邊遠海島和石漠化土地開發旅遊項目的支持措施。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以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入股、聯營等形式與其他單位、個人共同開辦旅遊企業,修建旅遊設施涉及改變土地用途的,依法辦理用地審批手續。(二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實施「人才強旅、科教興旅」戰略,編制全國旅遊人才中長期發展規劃,優化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強旅遊學科體系建設,優化專業設置,深化專業教學改革,大力發展旅遊職業教育。建立完善旅遊人才評價制度,培育職業經理人市場。推動導游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導游評價制度,落實導游薪酬和社會保險制度,逐步建立導游職級、服務質量與報酬相一致的激勵機制。加強與高等院校、企業合作,建立一批國家旅遊人才教育培訓基地,加強導游等旅遊從業人員培訓,不斷提高素質和能力。鼓勵專家學者和大學生等積極參加旅遊志願者活動。把符合條件的旅遊服務從業人員納入就業扶持范圍,落實好相關扶持政策。支持旅遊科研單位和旅遊規劃單位建設,加強旅遊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工作,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各地要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意見,大膽探索,勇於創新,推動本地區旅遊業改革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各地要加強規劃引導,重視對旅遊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保護,防止重復建設。各有關部門要抓緊制定相關政策措施的實施細則。要深入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落實配套法規。發展改革委、旅遊局要定期匯總各地區及有關部門對本意見的貫徹執行情況並開展督促檢查。各級旅遊行政管理及相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加強協調配合,促進旅遊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㈣ 旅遊購物的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

人民網北京8月21日電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境內旅遊總消費額達到5.5萬億元,城鄉居民年人均出遊4.5次,旅遊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5%。
《意見》中第十一條明確表示:擴大旅遊購物消費。實施中國旅遊商品品牌建設工程,重視旅遊紀念品創意設計,提升文化內涵和附加值,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培育體現地方特色的旅遊商品品牌。傳承和弘揚老字型大小品牌,加大對老字型大小紀念品的開發力度。整治規范旅遊紀念品市場,大力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商業街區,鼓勵發展特色餐飲、主題酒店。鼓勵各地推出旅遊商品推薦名單。在具備條件的口岸可按照規定設立出境免稅店,優化商品品種,提高國內精品知名度。研究完善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將實施范圍擴大至全國符合條件的地區。在切實落實進出境遊客行李物品監管的前提下,研究新增進境口岸免稅店的可行性。鼓勵特色商品購物區建設,提供金融、物流等便利服務,發展購物旅遊。

㈤ 政府怎麼樣發展旅遊業 2017國家對旅遊業的政策

中國政府刺激旅遊行業發展的相關政策:一、2009年的《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首次明確了旅遊業「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的定位,並提出了近幾年旅遊業發展的主要任務:深化旅遊業改革開放、優化旅遊消費環境、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旅遊產品多樣化發展、培育新的旅遊消費熱點等。並指出政府要加大投入以及金融支持,大力支持旅遊業的發展。二、2012年7月《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旅遊業的實施意見》要堅持旅遊業向民間資本全方位開放,通過民間資本推進旅遊產業投資。鼓勵民間資本投資旅遊業,如合理開發旅遊資源,經營、管理旅遊景區,開發旅遊產品、經營旅遊車船業等,切實將民間資本作為旅遊發展的重要力量。三、2013年《國民旅遊休閑綱要(2013-2020年)》提出到2020年,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實,城鄉居民旅遊休閑消費水平大幅增長的發展目標,並提出了大力發展旅遊業、擴大旅遊消費的幾大措施:1、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鼓勵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引導職工靈活安排全年休假時間。2、大力推進國民旅遊休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國民旅遊休閑產品開發與活動組織。3、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增加旅遊休閑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4、鼓勵社會力量投資建設旅遊休閑設施,開發特色旅遊休閑線路和優質旅遊休閑產品。落實國家關於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的扶持政策。四、2014年《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要增強旅遊發展動力,擴張旅遊發展空間。在政府扶持旅遊消費方面,部署了四大方面的重要舉措:1、切實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2、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編制全國生態旅遊發展規劃,加強對國家重點旅遊區域的指導。3、加大財政金融支持。由政府引導,推動設立旅遊產業基金。4、擴大旅遊購物消費。五、2015年《2015年全國旅遊工作會議報告》1、實施旅遊基礎設施提升計劃,改善旅遊消費環境。加強中西部地區建設,連通景區道路、停車場、旅遊廁所等建設,規范旅遊市場價格和經營秩序等五項內容。2、實施旅遊投資促進計劃,新辟旅遊消費市場。包括加快自駕車、房車營地建設、大力發展特色旅遊城鎮、大力開發休閑度假旅遊產品、積極推動「互聯網+旅遊」等七項內容。3、實施旅遊消費促進計劃,培育新的消費熱點。提升特色旅遊商品、積極發展老年旅遊、支持研學旅行發展、積極發展中醫葯健康旅遊等四項內容。4、實施鄉村旅遊提升計劃,開拓旅遊消費空間。包括堅持鄉村旅遊個性化、特色化發展方向、完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配套設施、開展百萬鄉村旅遊創客行動、大力推進鄉村旅遊扶貧等四項內容。5、優化休假安排,激發旅遊消費需求。包括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鼓勵彈性作息、鼓勵錯峰休假等三項內容。6、加大改革創新力度,促進旅遊投資消費持續增長。包括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落實差別化旅遊業用地用海用島政策、拓展旅遊企業融資渠道等三項內容。

㈥ 中國政府用什麼政策刺激旅遊發展

中國政府刺激旅遊行業發展的相關政策:
一、2009年的《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
首次明確了旅遊業「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的定位,並提出了近幾年旅遊業發展的主要任務:深化旅遊業改革開放、優化旅遊消費環境、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旅遊產品多樣化發展、培育新的旅遊消費熱點等。並指出政府要加大投入以及金融支持,大力支持旅遊業的發展。
二、2012年7月《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旅遊業的實施意見》
要堅持旅遊業向民間資本全方位開放,通過民間資本推進旅遊產業投資。鼓勵民間資本投資旅遊業,如合理開發旅遊資源,經營、管理旅遊景區,開發旅遊產品、經營旅遊車船業等,切實將民間資本作為旅遊發展的重要力量。
三、 2013年《國民旅遊休閑綱要(2013-2020年)》
提出到2020年, 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實,城鄉居民旅遊休閑消費水平大幅增長的發展目標,並提出了大力發展旅遊業、擴大旅遊消費的幾大措施:
1、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鼓勵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引導職工靈活安排全年休假時間。
2、大力推進國民旅遊休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國民旅遊休閑產品開發與活動組織。
3、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增加旅遊休閑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
4、鼓勵社會力量投資建設旅遊休閑設施,開發特色旅遊休閑線路和優質旅遊休閑產品。落實國家關於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的扶持政策。
四、2014年《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
要增強旅遊發展動力,擴張旅遊發展空間。在政府扶持旅遊消費方面,部署了四大方面的重要舉措:
1、切實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
2、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編制全國生態旅遊發展規劃,加強對國家重點旅遊區域的指導。
3、加大財政金融支持。由政府引導,推動設立旅遊產業基金。
4、擴大旅遊購物消費。
五、2015 年《 2015年全國旅遊工作會議報告》
1、實施旅遊基礎設施提升計劃,改善旅遊消費環境。加強中西部地區建設,連通景區道路、停車場、旅遊廁所等建設,規范旅遊市場價格和經營秩序等五項內容。
2、實施旅遊投資促進計劃,新辟旅遊消費市場。包括加快自駕車、房車營地建設、大力發展特色旅遊城鎮、大力開發休閑度假旅遊產品、積極推動「互聯網+旅遊」等七項內容。
3、實施旅遊消費促進計劃,培育新的消費熱點。提升特色旅遊商品、積極發展老年旅遊、支持研學旅行發展、積極發展中醫葯健康旅遊等四項內容。
4、實施鄉村旅遊提升計劃,開拓旅遊消費空間。包括堅持鄉村旅遊個性化、特色化發展方向、完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配套設施、開展百萬鄉村旅遊創客行動、大力推進鄉村旅遊扶貧等四項內容。
5、優化休假安排,激發旅遊消費需求。包括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鼓勵彈性作息、鼓勵錯峰休假等三項內容。
6、加大改革創新力度,促進旅遊投資消費持續增長。包括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落實差別化旅遊業用地用海用島政策、拓展旅遊企業融資渠道等三項內容。

㈦ 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的意見建議

一、樹立科學旅遊觀
(一)創新發展理念。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按照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要求,堅持深化改革、依法興旅,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推動形成政府依法監管、企業守法經營、遊客文明旅遊的發展格局;堅持融合發展,推動旅遊業發展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結合,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堅持以人為本,積極營造良好的旅遊環境,讓廣大遊客游得放心、游得舒心、游得開心,在旅遊過程中發現美、享受美、傳播美。
(二)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以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主線,推動旅遊產品向觀光、休閑、度假並重轉變,滿足多樣化、多層次的旅遊消費需求;推動旅遊開發向集約型轉變,更加註重資源能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更加註重文化傳承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推動旅遊服務向優質服務轉變,實現標准化和個性化服務的有機統一。到2020年,境內旅遊總消費額達到5.5萬億元,城鄉居民年人均出遊4.5次,旅遊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5%。
二、增強旅遊發展動力
(三)深化旅遊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簡政放權,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加快推進旅遊領域政企分開、政事分開,切實發揮各類旅遊行業協會作用,鼓勵中介組織發展。建立公開透明的市場准入標准和運行規則,打破行業、地區壁壘,推動旅遊市場向社會資本全面開放。各地要破除對旅行社跨省設分社、設門市的政策限制,鼓勵品牌信譽度高的旅行社和旅遊車船公司跨地區連鎖經營。積極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扶持特色旅遊企業,鼓勵發展專業旅遊經營機構,推動優勢旅遊企業實施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並重組,打造跨界融合的產業集團和產業聯盟,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民族品牌的旅遊企業做大做強。穩步推進建立國家公園體制,實現對國家自然和文化遺產地更有效的保護和利用。抓緊建立景區門票預約制度,對景區遊客進行最大承載量控制。統一國際國內旅遊服務標准。完善旅遊統計指標體系和調查方法,建立科學的旅遊發展考核評價體系。取消邊境旅遊項目審批,將旅行社經營邊境游資格審批和外商投資旅行社業務許可下放至省級旅遊部門。
(四)推動區域旅遊一體化。進一步深化對外合資合作,支持有條件的旅遊企業「走出去」,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完善國內國際區域旅遊合作機制,建立互聯互通的旅遊交通、信息和服務網路,加強區域性客源互送,構建務實高效、互惠互利的區域旅遊合作體。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在東盟—湄公河流域開發合作、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中亞區域經濟合作、圖們江地區開發合作以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巴經濟走廊等區域次區域合作機制框架下,採取有利於邊境旅遊的出入境政策,推動中國同東南亞、南亞、中亞、東北亞、中東歐的區域旅遊合作。積極推動中非旅遊合作。加強旅遊雙邊合作,辦好與相關國家的旅遊年活動。
(五)大力拓展入境旅遊市場。完善國家旅遊宣傳推廣體系,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逐步實現國家旅遊宣傳促銷專業化、市場化。建立多語種的國家旅遊宣傳推廣網站,加強國家旅遊形象宣傳。研究促進外國人入境過境旅遊簽證便利化措施,推動符合規定條件的對外開放口岸開展外國人簽證業務,逐步優化完善外國人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推動外國人72小時過境免簽城市數量適當、布局合理。統籌研究部分國家旅遊團入境免簽政策,優化郵輪出入境政策。為外國旅客提供簽證和入出境便利,不斷提高簽證簽發、邊防檢查等出入境服務水平。
三、拓展旅遊發展空間
(六)積極發展休閑度假旅遊。在城鄉規劃中要統籌考慮國民休閑度假需求。加強設施建設,完善服務功能,合理優化布局,營造居民休閑度假空間。積極推動體育旅遊,加強競賽表演、健身休閑與旅遊活動的融合發展,支持和引導有條件的體育運動場所面向遊客開展體育旅遊服務。推進整形整容、內外科等優勢醫療資源面向國內外提供醫療旅遊服務。發揮中醫葯優勢,形成一批中醫葯健康旅遊服務產品。規范服務流程和服務標准,發展特色醫療、療養康復、美容保健等醫療旅遊。有條件的城市要加快建設慢行綠道。建立旅居全掛車營地和露營地建設標准,完善旅居全掛車上路通行的政策措施,推出具有市場吸引力的鐵路旅遊產品。積極發展森林旅遊、海洋旅遊。繼續支持郵輪遊艇、索道纜車、游樂設施等旅遊裝備製造國產化,積極發展郵輪遊艇旅遊、低空飛行旅遊。
(七)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依託當地區位條件、資源特色和市場需求,挖掘文化內涵,發揮生態優勢,突出鄉村特點,開發一批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鄉村旅遊產品。推動鄉村旅遊與新型城鎮化有機結合,合理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鎮,發展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的旅遊小鎮,建設一批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名村。加強規劃引導,提高組織化程度,規范鄉村旅遊開發建設,保持傳統鄉村風貌。加強鄉村旅遊精準扶貧,扎實推進鄉村旅遊富民工程,帶動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統籌利用惠農資金加強衛生、環保、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鄉村旅遊服務體系。加強鄉村旅遊從業人員培訓,鼓勵旅遊專業畢業生、專業志願者、藝術和科技工作者駐村幫扶,為鄉村旅遊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八)創新文化旅遊產品。鼓勵專業藝術院團與重點旅遊目的地合作,打造特色鮮明、藝術水準高的專場劇目。大力發展紅色旅遊,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規范整合會展活動,發揮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慶品牌效應,組織開展群眾參與性強的文化旅遊活動。杜絕低水平的人造景觀建設,規范發展主題公園。支持傳統戲劇的排練演出場所、傳統手工藝的傳習場所和傳統民俗活動場所建設。在文化旅遊產品開發中,反對低俗、庸俗、媚俗內容,抵制封建迷信,嚴厲打擊黃賭毒。
(九)積極開展研學旅行。按照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將研學旅行、夏令營、冬令營等作為青少年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國情教育的重要載體,納入中小學生日常德育、美育、體育教育范疇,增進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培養其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按照教育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建立小學階段以鄉土鄉情研學為主、初中階段以縣情市情研學為主、高中階段以省情國情研學為主的研學旅行體系。加強對研學旅行的管理,規范中小學生集體出國旅行。支持各地依託自然和文化遺產資源、大型公共設施、知名院校、工礦企業、科研機構,建設一批研學旅行基地,逐步完善接待體系。鼓勵對研學旅行給予價格優惠。
(十)大力發展老年旅遊。結合養老服務業、健康服務業發展,積極開發多層次、多樣化的老年人休閑養生度假產品。規劃引導各類景區加強老年旅遊服務設施建設,嚴格執行無障礙環境建設標准,適當配備老年人、殘疾人出行輔助器具。鼓勵地方和企業針對老年旅遊推出經濟實惠的旅遊產品和優惠措施。抓緊制定老年旅遊服務規范,推動形成專業化的老年旅遊服務品牌。旅遊景區門票針對老年人的優惠措施要打破戶籍限制。
(十一)擴大旅遊購物消費。實施中國旅遊商品品牌建設工程,重視旅遊紀念品創意設計,提升文化內涵和附加值,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培育體現地方特色的旅遊商品品牌。傳承和弘揚老字型大小品牌,加大對老字型大小紀念品的開發力度。整治規范旅遊紀念品市場,大力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商業街區,鼓勵發展特色餐飲、主題酒店。鼓勵各地推出旅遊商品推薦名單。在具備條件的口岸可按照規定設立出境免稅店,優化商品品種,提高國內精品知名度。研究完善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將實施范圍擴大至全國符合條件的地區。在切實落實進出境遊客行李物品監管的前提下,研究新增進境口岸免稅店的可行性。鼓勵特色商品購物區建設,提供金融、物流等便利服務,發展購物旅遊。
四、優化旅遊發展環境
(十二)完善旅遊交通服務。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和機場建設要統籌考慮旅遊發展需要。完善加油站點和高速公路服務區的旅遊服務功能,加快推進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建設。將通往旅遊區的標志納入道路交通標志范圍,完善指引、旅遊符號等標志設置。推進旅遊交通設施無障礙建設與改造。重點旅遊景區要健全交通集散體系。增開旅遊目的地與主要客源地之間的列車和旅遊專列,完善火車站、高速列車、旅遊專列的旅遊服務功能,鼓勵對旅遊團隊火車票價實行優惠政策。加強高鐵車站與城市、景區的交通銜接。支持重點旅遊城市開通和增加與主要客源地之間的航線,支持低成本航空和旅遊支線航空發展,鼓勵按規定開展國內旅遊包機業務。規劃引導沿江沿海公共旅遊碼頭建設,增開國際、國內郵輪航線。制定旅遊信息化標准,加快智慧景區、智慧旅遊企業建設,完善旅遊信息服務體系。
(十三)保障旅遊安全。加強旅遊道路特別是橋梁、隧道等交通安全和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對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等旅遊場所特種設備定期開展安全檢測。完善旅遊安全服務規范,旅遊從業人員上崗前要進行安全風險防範及應急救助技能培訓。旅行社、景區要對參與高風險旅遊項目的旅遊者進行風險提示,並開展安全培訓。景區要加強安全防護和消防設施建設。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建立健全旅遊景區突發事件、高峰期大客流應對處置機制和旅遊安全預警信息發布制度,將其納入當地統一的應急體系。重點景區要配備專業的醫療和救援隊伍,有條件的可納入國家應急救援基地統籌建設。
(十四)加強市場誠信建設。在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中,加快完善旅遊相關企業和從業人員誠信記錄。行業協會要完善行業自律規則和機制,引導會員企業誠信經營。建立嚴重違法企業「黑名單」制度,加大曝光力度,完善違法信息共享機制。加強旅遊市場綜合執法,依法嚴厲打擊「黑導游」和誘導、欺騙、強迫遊客消費等行為,依法嚴肅查處串通漲價、哄抬價格和價格欺詐的行為,積極營造誠實守信的消費環境,引導旅遊者文明消費。充分發揮旅遊者、社會公眾及新聞媒體的監督和引導作用,推進旅遊服務質量提升。推動景區景點進一步做好文明創建和文明旅遊宣傳引導工作,加大景區文明旅遊執法,杜絕亂刻亂畫、隨地吐痰、亂丟垃圾等行為。
(十五)規范景區門票價格。利用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文物保護單位等公共資源建設的景區門票以及景區內另行收費的游覽場所、交通工具等項目價格要實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體現公益性,嚴格控制價格上漲。景區應嚴格按照規定,對未成年人、在校學生、老人、軍人、殘疾人等實行門票費用減免。所有景區都要在醒目位置公示門票價格、另行收費項目的價格及團體收費價格。要進一步加強價格監管,堅決制止各類變相漲價行為。
五、完善旅遊發展政策
(十六)切實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強化全社會依法休假理念,將帶薪年休假制度落實情況納入各地政府議事日程,作為勞動監察和職工權益保障的重要內容,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加快落實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鼓勵職工結合個人需要和工作實際分段靈活安排帶薪年休假。在教學時間總量不變的情況下,高等學校可結合實際調整寒、暑假時間,中小學可按有關規定安排放春假,為職工落實帶薪年休假創造條件。
(十七)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景區旅遊道路、步行道、停車場、廁所、供水供電、應急救援、遊客信息服務以及垃圾污水處理、安防消防等基礎設施建設,圍繞重點旅遊區和旅遊線路,進一步完善遊客咨詢、標志標牌等公共服務設施,集中力量開發建設一批新的自然生態環境良好、文化科普教育功能完善、在國內外具有較強吸引力的精品景區和特色旅遊目的地。編制全國生態旅遊發展規劃,加強對國家重點旅遊區域的指導,抓好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旅遊資源整體開發,引導生態旅遊健康發展。各級政府要重視旅遊基礎設施建設。中央政府要加大對中西部地區重點景區、鄉村旅遊、紅色旅遊、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生態旅遊等旅遊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保護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
(十八)加大財政金融扶持。抓緊研究新形勢下中央財政支持旅遊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做好國家旅遊宣傳推廣、規劃編制、人才培養和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國家支持服務業、中小企業、新農村建設、扶貧開發、節能減排等專項資金,要將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和項目納入支持范圍。政府引導,推動設立旅遊產業基金。支持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上市,通過企業債、公司債、中小企業私募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等債務融資工具,加強債券市場對旅遊企業的支持力度,發展旅遊項目資產證券化產品。加大對小型微型旅遊企業和鄉村旅遊的信貸支持。
(十九)優化土地利用政策。堅持節約集約用地,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安排旅遊用地的規模和布局,嚴格控制旅遊設施建設佔用耕地。改革完善旅遊用地管理制度,推動土地差別化管理與引導旅遊供給結構調整相結合。編制和調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海洋功能區規劃時,要充分考慮相關旅遊項目、設施的空間布局和建設用地要求,規范用海及海岸線佔用。年度土地供應要適當增加旅遊業發展用地。進一步細化利用荒地、荒坡、荒灘、垃圾場、廢棄礦山、邊遠海島和石漠化土地開發旅遊項目的支持措施。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以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入股、聯營等形式與其他單位、個人共同開辦旅遊企業,修建旅遊設施涉及改變土地用途的,依法辦理用地審批手續。
(二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實施「人才強旅、科教興旅」戰略,編制全國旅遊人才中長期發展規劃,優化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強旅遊學科體系建設,優化專業設置,深化專業教學改革,大力發展旅遊職業教育。建立完善旅遊人才評價制度,培育職業經理人市場。推動導游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導游評價制度,落實導游薪酬和社會保險制度,逐步建立導游職級、服務質量與報酬相一致的激勵機制。加強與高等院校、企業合作,建立一批國家旅遊人才教育培訓基地,加強導游等旅遊從業人員培訓,不斷提高素質和能力。鼓勵專家學者和大學生等積極參加旅遊志願者活動。把符合條件的旅遊服務從業人員納入就業扶持范圍,落實好相關扶持政策。支持旅遊科研單位和旅遊規劃單位建設,加強旅遊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工作,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各地要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意見,大膽探索,勇於創新,推動本地區旅遊業改革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各地要加強規劃引導,重視對旅遊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保護,防止重復建設。各有關部門要抓緊制定相關政策措施的實施細則。要深入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落實配套法規。發展改革委、旅遊局要定期匯總各地區及有關部門對本意見的貫徹執行情況並開展督促檢查。各級旅遊行政管理及相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加強協調配合,促進旅遊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附件:重點任務分工及進度安排表
國務院
2014年8月9日
(此件公開發布)

㈧ 促進旅遊業發展意見的相關政策有哪些

你好,量價驕陽解答 有2009 年 《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 2012年2月,《關於金融支持版旅遊業加快發展權的若干意見》 ;2012年7月《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旅遊業的實施意見》; 2013年《國民旅遊休閑綱要(2013-2020年)》;2014 年 《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5 年《 2015年全國旅遊工作會議報告》;2015 年7月《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
希望有幫助吧。

㈨ 旅遊業可以擔當起引領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任嗎

改革開放之初是生產要素固化,全面深化改革時期則是各管理部門的管理方式固化,體制機制固化,甚至固化形成部門利益,國土、建設、規劃、審批項目等部門的管理方式嚴重僵化,越來越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是建立起符合市場經濟運行規律的管理體系。因此,選擇一個關系全局、具有一定規模、產業特徵靈活的產業去推動深化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途徑之一。

因此,在改革元年這個關鍵時點上,國務院頒發了國發〔2014〕31號文《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正是看中旅遊業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作用。 「十三五」期間,旅遊業應該成為引領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破冰產業。為此,在31號文中,特別提出要建立部際聯席會議,以解決旅遊業中那些涉及全局、在旅遊業內不好解決的問題。國務院旅遊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制度平台。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