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絲綢之路旅遊發展
1. 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歷史階段有哪些
既然絲綢之路已約定俗成,也就稱海上絲綢之路,簡稱海上絲路。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這樣幾個歷史階段:一是從周秦至唐代以前為形成時期;二是唐宋為發展時期;三是元、明兩代為極盛時期。
2. 絲綢之路旅遊開發的看法
絲綢之路旅遊產品需要深度開發西部地區是我國旅遊資源的富集地,也是21世紀我國旅遊業保持高速增長的戰略接續區。培育特色產業經濟,將西部地區旅遊資源優勢轉化為旅遊產業優勢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要形成旅遊產業優勢,實現區域旅遊業的跨越式發展,西部絲綢之路旅遊產品的深度開發是一個關鍵著力點。 絲綢之路旅遊是我國自改革開放伊始向海外重點推介的15條黃金線路之一,也是世界旅遊組織向國際旅遊市場著力推介的世界級旅遊線路產品之一,我國旅遊業的象徵性徽標「馬踏飛燕」即源自絲路名城甘肅武威。絲綢之路蘊含著享譽世界的資源品位和厚重久遠的人文精神,具有承繼性的主題積累與線性資源區域分布的特徵,因此完全可能成為推動我國西部地區旅遊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橋梁和紐帶。 然而絲綢之路旅遊目前現狀卻不容樂觀,不僅沿線各省區旅遊業發展相對滯後,旅遊產品本身對旅遊業發展的紐帶作用也遠未發揮。有關統計數椐表明,絲綢之路旅遊沿線各省、區的客源流失比例高達40%—70%,而真正最後完成全線絲路產品的購買者不足總數的20%。 旅遊產品銷售的內在規律是「賣線不賣點」,對於中長線遊客來講,這個規律所顯現出來的作用更為突出。絲綢之路旅遊發展滯後的一個深層次原因是未能建立起圍繞產品線的區域合作機制。面對潛在的合作利益空間,卻缺少進行整體規劃與開發的行為主體。區域內沿線各省區在資源互補的背景下缺少深層次的相互合作,遊客所購買的產品是鬆散性的景點組合,而不是有機結合為整體的絲路旅遊線路產品。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區域旅遊合作的內在動力是不同行為主體對一種潛在的利益空間的追求。由於絲綢之路沿線各省區旅遊資源稟賦具有高度的互補性,區域間存在著通過合作可獲取的巨大的利益空間,由此奠定了區域合作的堅實基礎,目前缺少的是行為主體對合作前景的前瞻性的認識和實現合作目標的有效途徑。 在絲綢之路合作機制的參與主體中,應明確政府和企業的不同職能和分工。政府的作用應突出地體現在建立跨區域政府協調機制和運用政府引導企業合作行為方面。旅遊企業的作用則主要體現為在政府的規治下,自發地在成本分攤、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框架下構建與實現共同的利益空間,通過反復的「博弈—均衡」,形成一種「競爭—合作—共贏」的內在機制。通過政府與企業之間的合理分工與定位,最終可以構建出以政府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的合作框架,而區域性合作組織在合作機制中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將政府規治和市場機制有效地結合在一起,發揮區域優勢資源整合的功能。
與「長三角」與「珠三角」等經濟與旅遊業發達的地區不同,絲綢之路旅遊沿線區域缺乏強有力的區域經濟支撐,基礎設施欠發達,同時沿線區域市場化程度不高,依託城市明顯不足。絲綢之路旅遊沿線景點眾多,也不乏世界級與國家級景點,但分散在綿延近4000公里的線路上,旅遊者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支出用於交通,因此開發絲路旅遊產品,首先要構建立體無障礙交通網路。在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過程中,西部各省都加大了基礎交通設施的投資,公路、鐵路和航空三維立體交通形成了現代絲綢之路旅遊的支撐。為了進一步減少旅遊者在交通過程中的時間耗費,絲路沿線區域要加快高等級公路的網狀布局與對接,進行沿線支線機場的布點建設。目前絲綢之路旅遊者大都沿隴海鐵路集散,鐵路仍然承擔著遊客運輸的主要任務。所以要進一步完善隴海鐵路的復線建設,同時非常有必要從滿足遊客需求出發,設計推出絲綢之路星級旅遊定期專列,這需要沿線各省區旅遊和交通部門進行密切的配合和有效的合作。形象塑造是旅遊目的地佔領市場制高點的關鍵。整體形象的定位和推廣不是依靠單個地區或企業所能完成的,絲綢之路產品整體形象的樹立過程實質上表現為一種區域公共產品的生產過程,所以必然要依靠沿線各省區政府及企業聯合進行開發投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共產品的生產往往會出現供給不足的現象,所以進行絲綢之路形象塑造需要建立選擇性激勵機制,對那些品牌建設和市場開發中投入較多的企業要給予相應的激勵和回報。在絲綢之路產品形象定位中應該突出個性,並且做到整體定位和分段定位相結合,整體形象應以其厚重的人文精神為基調,分段定位要突出區域特徵,構建成資源互補、相得益彰並極具市場吸引力的旅遊路線產品。 絲路旅遊產品要有明晰的市場指向。鑒於散客旅遊已經逐漸成為我國旅遊客源的主體,絲路旅遊在鞏固團隊旅遊的同時,要著力於應對散客旅遊快速增長的趨勢,加強和完善與散客旅遊相適應的設施和服務,尤其要加強旅遊信息與旅遊解說系統的開發建設,以滿足日益個性化發展的遊客需求。 綜上所述,通過建立區域合作協調機制,實現絲路旅遊產品的深度開發與共建,提高絲綢之路旅遊在國際旅遊市場上的形象和地位,有助於將絲綢之路打造成西部旅遊產品第一品牌和世界旅遊黃金路線,更有助於推動旅遊業在西部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3. 海上絲綢之路的意義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起點主要是廣州,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海上絲綢之路開辟後,在隋唐以前,它只是陸上絲綢之路的一種補充形式。但到隋唐時期,由於西域戰火不斷,陸上絲綢之路被戰爭所阻斷,代之而興的便是海上絲綢之路。到唐宋代,伴隨著我國造船、航海技術的發展,我國通往東南亞、馬六甲海峽、印度洋、紅海,及至非洲大陸航路的紛紛開通與延伸,海上絲綢之路終於替代了陸上絲綢之路,成為我國對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當時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往外輸出的商品主要有絲綢、瓷器、茶葉和銅鐵器四大宗,往國內運的主要是香料、花草及一些供宮廷賞玩的奇珍異寶,於是海上絲綢之路又有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葯之路之稱。明初鄭和下西洋時,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到巔峰。鄭和之後的明清兩代,由於實施海禁政策,我國的航海業開始衰敗,這條曾為東西方交往做出巨大貢獻的海上絲綢之路也逐漸消亡了。
4. 海上絲綢之路有哪些意義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我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它的開辟,使我國當時的對外貿易興盛一時。海上絲綢之路形成以後,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各個朝代的發展,航海路線不斷得以完善。
5. 海上絲綢之路有著怎樣的發展史
首先,先秦南和越國時期,嶺南地區的海上交往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早在距今6000年左右,嶺南先民就已經開始利用獨木舟在近海活動。距今5000~3000年期間,東江北岸近百千米的惠陽平原,就已經形成以陶瓷為紐帶的貿易交往圈,並通過水路將其影響擴大到了沿海和海外島嶼。
通過對海船和出土陶器,以及有肩有段石器、銅鼓和銅鉞的分布區域的研究可以得知,先秦時期的嶺南先民已經穿梭於南中國海乃至南太平洋沿岸及其島嶼,其文化也間接影響到印度洋沿岸及其島嶼。
根據出土遺物以及結合古文獻的研究表明:南越國已能製造25~30噸的木樓船,而且還與海外有了相當的交往。
南越國輸出品主要有漆器、絲織品、陶器和青銅器等,輸入品主要有古文獻所列舉的「珠璣、犀(牛)、玳瑁、果、布之湊。」貿易港口有番禺(今廣州)和徐聞(今徐聞)。
其次,西漢中晚期和東漢記載:「自日南障塞、徐聞、合浦船行……有譯長,屬黃門,與應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琉璃、奇石異物,齎黃金雜繒而往……」這就說明「海上絲綢之路」興起於漢武帝滅南越國之後。東漢時期航船已經使用風帆;大秦(羅馬帝國)也已第一次由海路到達廣州進行貿易;甚至中國帶有官方性質的商人也到達了羅馬。這標志著這條橫貫亞、非、歐三大洲的海上絲綢之路的真正形成。
在漢代,隨著種桑養蠶和紡織業的發展,絲織品也成為這一時期的主要輸出品。乳香(薰爐)和家內奴僕(托燈俑)乃是以往輸入品中所未見的。
兩漢時期,版圖擴張到了今東南亞的部分地區,於是政府就加強了海上絲綢之路沿海港市的管理,比如在今徐聞「置左右候官,在縣南七里,積貨物於此,備其所求,與交」。另外,還出現了一些比較重要的商業城市,比如番禺、徐聞、合浦(今合浦附近)、龍編(今越南河內)、布山(今貴港)、桂林(今桂林)和廣信(今梧州)等等。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嶺南與內地的水路和陸路交通也由此顯得更為重要,從而得到修治。
最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
孫吳政權黃武五年(公元226年)置廣州(郡治今廣州市),由此加強了南方的海上貿易。據有關史料表明,東晉時期的廣州已經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對外貿易涉及的國家和地區達15個,其中不僅包括東南亞諸國,而且西到印度和歐洲的大秦。經營方式一種是中國政府派使團出訪,一種是外國政府遣使來中國朝貢。絲綢成為主要的輸出品。輸入品有珍珠、香葯、象牙、犀角、玳瑁、珊瑚、翡翠、孔雀、金銀寶器、犀象、吉貝(棉布)、斑布、金剛石、琉璃、珠璣、檳榔、兜鑾等。廣州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使得對外貿易收入成為南朝各政權的財政依賴。
6. 概括漢朝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狀況
那您想怎麼精簡
最精簡的話
原因是
一是北方中原戰亂不休,百姓流離失所,生產力遭到極大摧殘;
二是河西走廊、西域頻繁的政權更疊、戰爭;
三是南方相對政局穩定
7. 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專海為中心,起點主屬要是廣州,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海上絲綢之路開辟後,在隋唐以前,它只是陸上絲綢之路的一種補充形式。但到隋唐時期,由於西域戰火不斷,陸上絲綢之路被戰爭所阻斷,代之而興的便是海上絲綢之路。到唐宋代,伴隨著我國造船、航海技術的發展,我國通往東南亞、馬六甲海峽、印度洋、紅海,及至非洲大陸航路的紛紛開通與延伸,海上絲綢之路終於替代了陸上絲綢之路,成為我國對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當時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往外輸出的商品主要有絲綢、瓷器、茶葉和銅鐵器四大宗,往國內運的主要是香料、花草及一些供宮廷賞玩的奇珍異寶,於是海上絲綢之路又有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葯之路之稱。明初鄭和下西洋時,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到巔峰。鄭和之後的明清兩代,由於實施海禁政策,我國的航海業開始衰敗,這條曾為東西方交往做出巨大貢獻的海上絲綢之路也逐漸消亡了。
8. 海上絲綢之路體現了什麼發展理念
絲綢之路促進了東方和西方兩大文明地區相互了解、相互交往和相互吸收,通往中國的絲綢之路在世界文化交往的歷史上是有非常的意義的事件,遠比新航路開辟早1500年。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起點主要是廣州,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海上絲綢之路開辟後,在隋唐以前,它只是陸上絲綢之路的一種補充形式。但到隋唐時期,由於西域戰火不斷,陸上絲綢之路被戰爭所阻斷,代之而興的便是海上絲綢之路。到唐宋代,伴隨著我國造船、航海技術的發展,我國通往東南亞、馬六甲海峽、印度洋、紅海,及至非洲大陸航路的紛紛開通與延伸,海上絲綢之路終於替代了陸上絲綢之路,成為我國對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當時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往外輸出的商品主要有絲綢、瓷器、茶葉和銅鐵器四大宗,往國內運的主要是香料、花草及一些供宮廷賞玩的奇珍異寶,於是海上絲綢之路又有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葯之路之稱。明初鄭和下西洋時,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到巔峰。鄭和之後的明清兩代,由於實施海禁政策,我國的航海業開始衰敗,這條曾為東西方交往做出巨大貢獻的海上絲綢之路也逐漸消亡了。
相對於海上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是中國與西方世界相互了解的最早窗口之一。
絲綢之路開通後,中國的絲織品在歐洲享有盛譽,特別是在羅馬帝國,將中國的絲織品當作珍貴物品,稱中國為「絲國」;當年羅馬共和國執政官愷撒曾穿著絲袍出現在劇場,轟動一時,後來穿中國絲袍成為羅馬上層的社會風尚。
中國的西漢和東漢時期,處於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是中國封建社會初步繁榮階段,早已創造出儒教、長城、秦始皇陵等至今有世界影響的文化成就;當時的歐洲正是羅馬帝國時代,處於奴隸制社會鼎盛階段,歷史上記載的是愷撒大帝和屋大維的故事、基督教的故事;中國文化影響了東亞許多國家和地區,羅馬文化也影響了歐洲和地中海地區,當時東方和西方兩大文明地區缺乏的就是相互了解、相互交往和相互吸收,所以通往中國的絲綢之路在世界文化交往的歷史上是有非常的意義的事件,遠比新航路開辟早1500年。
其次,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西域少數民族接受先進文化、了解外部世界的通道。
漢族的鑄鐵、開渠、鑿井技術和絲織品以及金屬工具傳到西域,極大地促進了西域的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第三,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偉大的壯舉之一。
中國古代的世界壯舉有長城、秦始皇陵、大運河、敦煌莫高窟,舉世公認,遊客如梭;比較起來,絲綢之路完全可以列為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的壯舉,因為它表現了中國人向世界開放的前瞻性。其次,歐洲與中國沒有往來,古代的中國人也不知道世界有多大;即使到了後來的清朝,中國觀念影響下的朝鮮有一幅《世界地圖》,將中國作為中心占據全圖,周圍是一圈大海、再一圈堤壩,海洋中用不計其數的小長方條表示許多島嶼包括日本以及許多根本無法知道的「小人國」、「女人國」等,直到鴉片戰爭時,中國的皇帝還自認為中國是「天朝上國」,鬧出了許多笑話。可是,早在鴉片戰爭以前大約2000年的西漢,中國人就在為絲綢之路的開通作大量准備了。
第四,絲綢之路是現代中國西部開發最需要了解的第一個故事。
9. 論述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開展和發展
海上絲綢之路(陶瓷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回道,該路主要以南答海為中心,起點主要是泉州、廣州,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在陸上絲綢之路之前,已有了海上絲綢之路。它主要有東海起航線和南海起航線。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動脈。自漢朝開始,中國與馬來半島就已有接觸,尤其是唐代之後,來往更加密切,作為往來的途徑,最方便的當然是航海,而中西貿易也利用此航道作交易之道,這就是我們稱為的海上絲綢之路。海上通道在隋唐時運送的主要大宗貨物是絲綢,所以大家都把這條連接東西方的海道叫作海上絲綢之路。到了宋元時期,瓷器的出口漸漸成為主要貨物,因此,人們也把它叫作「海上陶瓷之路」。同時,還由於輸入的商品歷來主要是香料,因此也把它稱作「海上香料之路」。
10. 海上絲綢之路的政治和歷史意義
「海上絲綢之抄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起點主要是廣州,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海上絲綢之路開辟後,在隋唐以前,它只是陸上絲綢之路的一種補充形式。但到隋唐時期,由於西域戰火不斷,陸上絲綢之路被戰爭所阻斷,代之而興的便是海上絲綢之路。到唐宋代,伴隨著我國造船、航海技術的發展,我國通往東南亞、馬六甲海峽、印度洋、紅海,及至非洲大陸航路的紛紛開通與延伸,海上絲綢之路終於替代了陸上絲綢之路,成為我國對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當時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往外輸出的商品主要有絲綢、瓷器、茶葉和銅鐵器四大宗,往國內運的主要是香料、花草及一些供宮廷賞玩的奇珍異寶,於是海上絲綢之路又有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葯之路之稱。明初鄭和下西洋時,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到巔峰。鄭和之後的明清兩代,由於實施海禁政策,我國的航海業開始衰敗,這條曾為東西方交往做出巨大貢獻的海上絲綢之路也逐漸消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