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
㈠ 如何激發旅遊者的旅遊動機
1增加旅遊產品的吸引力,努力開發有特色的旅遊產品
2加強旅遊內企業管理,提高旅遊服務質量容和員工素質,增強旅遊業的組織接待能力
3旅遊產品要滿足旅遊者的需要,使旅遊設施和機構具有較強的供應能力
4加強旅遊宣傳,把潛在的旅遊動機激發出來
㈡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的意見全文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旅遊業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性產業,是國民經濟和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改革創新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對於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增加就業和居民收入,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具有重要意義。為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一、實施旅遊基礎設施提升計劃,改善旅遊消費環境(一)著力改善旅遊消費軟環境。建立健全旅遊產品和服務質量標准,規范旅遊經營服務行為,提升賓館飯店、景點景區、旅行社等管理服務水平。大力整治旅遊市場秩序,嚴厲打擊虛假廣告、價格欺詐、欺客宰客、超低價格惡性競爭、非法「一日游」等旅遊市場頑疾,進一步落實遊客不文明行為記錄制度。健全旅遊投訴處理和服務質量監督機制,完善旅遊市場主體退出機制。深化景區門票價格改革,調整完善價格機制,規范價格行為。大力弘揚文明旅遊風尚,積極開展旅遊志願者公益服務,提升遊客文明旅遊素質。(二)完善城市旅遊咨詢中心和集散中心。各地要根據實際需要,在3A級以上景區、重點鄉村旅遊區以及機場、車站、碼頭等建設旅遊咨詢中心。鼓勵依託城市綜合客運樞紐和道路客運站點建設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遊客集散中心。2020年前,實現重點旅遊景區、旅遊城市、旅遊線路旅遊咨詢服務全覆蓋。(三)加強連通景區道路和停車場建設。加大投入,加快推進城市及國道、省道至A級景區連接道路建設。加強城市與景區之間交通設施建設和運輸組織,加快實現從機場、車站、碼頭到主要景區公路交通無縫對接。加大景區和鄉村旅遊點停車位建設力度。(四)加強中西部地區旅遊支線機場建設。圍繞國家重點旅遊線路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按實際需求新建或改擴建一批支線機場,增加至主要客源城市航線。充分發揮市場力量,鼓勵企業發展低成本航空和國內旅遊包機業務。(五)大力推進旅遊廁所建設。鼓勵以商建廁、以商養廁、以商管廁,用三年時間全國新建、改建5.7萬座旅遊廁所,完善上下水設施,實行糞便無害化處理。到2017年實現全國旅遊景區、旅遊交通沿線、旅遊集散地的旅遊廁所全部達到數量充足、干凈無味、實用免費、管理有效的要求。二、實施旅遊投資促進計劃,新辟旅遊消費市場(六)加快自駕車房車營地建設。制定全國自駕車房車營地建設規劃和自駕車房車營地建設標准,明確營地住宿登記、安全救援等政策,支持少數民族地區和絲綢之路沿線、長江經濟帶等重點旅遊地區建設自駕車房車營地。到2020年,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建設自駕車房車營地1000個左右。(七)推進郵輪旅遊產業發展。支持建立國內大型郵輪研發、設計、建造和自主配套體系,鼓勵有條件的國內造船企業研發製造大中型郵輪。按照《全國沿海郵輪港口布局規劃方案》,進一步優化郵輪港口布局,形成由郵輪母港、始發港、訪問港組成的布局合理的郵輪港口體系,有序推進郵輪碼頭建設。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按程序設立保稅倉庫。到2020年,全國建成10個郵輪始發港。(八)培育發展遊艇旅遊大眾消費市場。制定遊艇旅遊發展指導意見,有規劃地逐步開放岸線和水域。推動遊艇碼頭泊位等基礎設施建設,清理簡化遊艇審批手續,降低准入門檻和遊艇登記、航行旅遊、停泊、維護的總體成本,吸引社會資本進入;鼓勵發展適合大眾消費水平的中小型遊艇;鼓勵擁有海域、水域資源的地區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遊艇碼頭建設規劃。到2017年,全國建成一批遊艇碼頭和遊艇泊位,初步形成互聯互通的遊艇休閑旅遊線路網路,培育形成遊艇大眾消費市場。(九)大力發展特色旅遊城鎮。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與現代旅遊產業發展有機結合,到2020年建設一批集觀光、休閑、度假、養生、購物等功能於一體的全國特色旅遊城鎮和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十)大力開發休閑度假旅遊產品。鼓勵社會資本大力開發溫泉、滑雪、濱海、海島、山地、養生等休閑度假旅遊產品。重點依託現有旅遊設施和旅遊資源,建設一批高水平旅遊度假產品和滿足多層次多樣化休閑度假需求的國民度假地。加快推動環城市休閑度假帶建設,鼓勵城市發展休閑街區、城市綠道、騎行公園、慢行系統,拓展城市休閑空間。支持重點景區和旅遊城市積極發展旅遊演藝節目,促進主題公園規范發展。依託鐵路網,開發建設鐵路沿線旅遊產品。(十一)大力發展旅遊裝備製造業。把旅遊裝備納入相關行業發展規劃,制定完善安全性技術標准體系。鼓勵發展郵輪遊艇、大型遊船、旅遊房車、旅遊小飛機、景區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等旅遊裝備製造業。大力培育具有自主品牌的休閑、登山、滑雪、潛水、露營、探險等各類戶外用品。支持國內有條件的企業兼並收購國外先進旅遊裝備製造企業或開展合資合作。鼓勵企業開展旅遊裝備自主創新研發,按規定享受國家鼓勵科技創新政策。(十二)積極發展「互聯網+旅遊」。積極推動在線旅遊平台企業發展壯大,整合上下游及平行企業的資源、要素和技術,形成旅遊業新生態圈,推動「互聯網+旅遊」跨產業融合。支持有條件的旅遊企業進行互聯網金融探索,打造在線旅遊企業第三方支付平台,拓寬移動支付在旅遊業的普及應用,推動境外消費退稅便捷化。加強與互聯網公司、金融企業合作,發行實名制國民旅遊卡,落實法定優惠政策,實行特惠商戶折扣。放寬在線度假租賃、旅遊網路購物、在線旅遊租車平台等新業態的准入許可和經營許可制度。到2020年,全國4A級以上景區和智慧鄉村旅遊試點單位實現免費Wi-Fi(無線區域網)、智能導游、電子講解、在線預訂、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蓋,在全國打造1萬家智慧景區和智慧旅遊鄉村。三、實施旅遊消費促進計劃,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十三)豐富提升特色旅遊商品。扎實推進旅遊商品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鼓勵市場主體開發富有特色的旅遊紀念品,豐富旅遊商品類型,增強對遊客的吸引力。培育一批旅遊商品研發、生產、銷售龍頭企業,加大對老字型大小商品、民族旅遊商品的宣傳推廣力度。加快實施中國旅遊商品品牌提升工程,推出中國特色旅遊商品系列。鼓勵優質特色旅遊商品進駐主要口岸、機場、碼頭等旅遊購物區和城市大型商場超市,支持在線旅遊商品銷售。適度增設口岸進境免稅店。(十四)積極發展老年旅遊。加快制定實施全國老年旅遊發展綱要,規范老年旅遊服務,鼓勵開發多層次、多樣化老年旅遊產品。各地要加大對鄉村養老旅遊項目的支持,大力推動鄉村養老旅遊發展,鼓勵民間資本依法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舉辦非營利性鄉村養老機構。做好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工作。鼓勵進一步開發完善適合老年旅遊需求的商業保險產品。(十五)支持研學旅行發展。把研學旅行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教育范疇。支持建設一批研學旅行基地,鼓勵各地依託自然和文化遺產資源、紅色旅遊景點景區、大型公共設施、知名院校、科研機構、工礦企業、大型農場開展研學旅行活動。建立健全研學旅行安全保障機制。旅行社和研學旅行場所應在內容設計、導游配備、安全設施與防護等方面結合青少年學生特點,寓教於游。加強國際研學旅行交流,規范和引導中小學生赴境外開展研學旅行活動。(十六)積極發展中醫葯健康旅遊。推出一批以中醫葯文化傳播為主題,集中醫葯康復理療、養生保健、文化體驗於一體的中醫葯健康旅遊示範產品。在有條件的地方建設中醫葯健康旅遊產業示範園區,推動中醫葯產業與旅遊市場深度結合,在業態創新、機制改革、集群發展方面先行先試。規范中醫葯健康旅遊市場,加強行業標准制定和質量監督管理。擴大中醫葯健康旅遊海外宣傳,推動中醫葯健康旅遊國際交流合作,使傳統中醫葯文化通過旅遊走向世界。四、實施鄉村旅遊提升計劃,開拓旅遊消費空間(十七)堅持鄉村旅遊個性化、特色化發展方向。立足當地資源特色和生態環境優勢,突出鄉村生活生產生態特點,深入挖掘鄉村文化內涵,開發建設形式多樣、特色鮮明、個性突出的鄉村旅遊產品,舉辦具有地方特色的節慶活動。注重保護民族村落、古村古鎮,建設一批具有歷史、地域、民族特點的特色景觀旅遊村鎮,讓遊客看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留得住鄉情。(十八)完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配套設施。重點加強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特色村的道路、電力、飲水、廁所、停車場、垃圾污水處理設施、信息網路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強相關旅遊休閑配套設施建設。到2020年,全國建成6000個以上鄉村旅遊模範村,形成10萬個以上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特色村、300萬家農家樂,鄉村旅遊年接待遊客超過20億人次,受益農民5000萬人。(十九)開展百萬鄉村旅遊創客行動。通過加強政策引導和專業培訓,三年內引導和支持百萬名返鄉農民工、大學畢業生、專業技術人員等通過開展鄉村旅遊實現自主創業。鼓勵文化界、藝術界、科技界專業人員發揮專業優勢和行業影響力,在有條件的鄉村進行創作創業。到2017年,全國建設一批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形成一批高水準文化藝術旅遊創業就業鄉村。(二十)大力推進鄉村旅遊扶貧。加大對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的規劃指導、專業培訓、宣傳推廣力度,組織開展鄉村旅遊規劃扶貧公益活動,對建檔立卡貧困村實施整村扶持,2015年抓好56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鄉村旅遊扶貧試點工作。到2020年,全國每年通過鄉村旅遊帶動200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扶持6000個旅遊扶貧重點村開展鄉村旅遊,實現每個重點村鄉村旅遊年經營收入達到100萬元。五、優化休假安排,激發旅遊消費需求(二十一)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各級人民政府要把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納入議事日程,制定帶薪休假制度實施細則或實施計劃,並抓好落實。(二十二)鼓勵錯峰休假。在穩定全國統一的既有節假日前提下,各單位和企業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將帶薪休假與本地傳統節日、地方特色活動相結合,安排錯峰休假。(二十三)鼓勵彈性作息。有條件的地方和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優化調整夏季作息安排,為職工周五下午與周末結合外出休閑度假創造有利條件。六、加大改革創新力度,促進旅遊投資消費持續增長(二十四)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符合條件的地區要加快實施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設立中國旅遊產業促進基金,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政府設立旅遊產業促進基金。支持企業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投資、建設、運營旅遊項目。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大對國家重點旅遊景區、「一帶一路」及長江經濟帶等重點旅遊線路、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生態旅遊開發和鄉村旅遊扶貧村等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支持力度。讓多彩的旅遊豐富群眾生活,助力經濟發展。(二十五)落實差別化旅遊業用地用海用島政策。對投資大、發展前景好的旅遊重點項目,要優先安排、優先落實土地和圍填海計劃指標。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優先安排給中西部地區,支持中西部地區利用荒山、荒坡、荒灘、垃圾場、廢棄礦山、石漠化土地開發旅遊項目。對近海旅遊娛樂、浴場等親水空間開發予以優先保障。(二十六)拓展旅遊企業融資渠道。支持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上市,鼓勵金融機構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加大對旅遊企業的信貸支持。積極發展旅遊投資項目資產證券化產品,推進旅遊項目產權與經營權交易平台建設。積極引導預期收益好、品牌認可度高的旅遊企業探索通過相關收費權、經營權抵(質)押等方式融資籌資。鼓勵旅遊裝備出口,加大對大型旅遊裝備出口的信貸支持。
㈢ 國家有沒有關於景區門票的規定
國務院辦公廳公布的《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提出了專9項政策舉措,包括消費惠民措屬施、提高消費便捷程度、提升入境旅遊環境、消費試點示範、發展假日和夜間經濟、加強市場監管執法等,還鼓勵依法依規對傳統演出場所和博物館進行設施改造提升,合理配套餐飲區等。
規定中寫到:各地可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實施景區門票減免、景區淡季免費開放、演出門票打折等政策,舉辦文化和旅遊消費季、消費月,舉辦數字文旅消費體驗等活動。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鼓勵發行文化和旅遊消費聯名銀行卡並給予特惠商戶折扣、消費分期等用戶權益。
㈣ 分析材料一 分析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經濟的意義
一、實施旅遊基礎設施提升計劃,改善旅遊消費環境
(一)著力改善旅遊消費軟環境。建立健全旅遊產品和服務質量標准,規范旅遊經營服務行為,提升賓館飯店、景點景區、旅行社等管理服務水平。大力整治旅遊市場秩序,嚴厲打擊虛假廣告、價格欺詐、欺客宰客、超低價格惡性競爭、非法「一日游」等旅遊市場頑疾,進一步落實遊客不文明行為記錄制度。健全旅遊投訴處理和服務質量監督機制,完善旅遊市場主體退出機制。深化景區門票價格改革,調整完善價格機制,規范價格行為。大力弘揚文明旅遊風尚,積極開展旅遊志願者公益服務,提升遊客文明旅遊素質。
(二)完善城市旅遊咨詢中心和集散中心。各地要根據實際需要,在3A級以上景區、重點鄉村旅遊區以及機場、車站、碼頭等建設旅遊咨詢中心。鼓勵依託城市綜合客運樞紐和道路客運站點建設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遊客集散中心。2020年前,實現重點旅遊景區、旅遊城市、旅遊線路旅遊咨詢服務全覆蓋。
(三)加強連通景區道路和停車場建設。加大投入,加快推進城市及國道、省道至A級景區連接道路建設。加強城市與景區之間交通設施建設和運輸組織,加快實現從機場、車站、碼頭到主要景區公路交通無縫對接。加大景區和鄉村旅遊點停車位建設力度。
(四)加強中西部地區旅遊支線機場建設。圍繞國家重點旅遊線路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按實際需求新建或改擴建一批支線機場,增加至主要客源城市航線。充分發揮市場力量,鼓勵企業發展低成本航空和國內旅遊包機業務。
(五)大力推進旅遊廁所建設。鼓勵以商建廁、以商養廁、以商管廁,用三年時間全國新建、改建5.7萬座旅遊廁所,完善上下水設施,實行糞便無害化處理。到2017年實現全國旅遊景區、旅遊交通沿線、旅遊集散地的旅遊廁所全部達到數量充足、干凈無味、實用免費、管理有效的要求。
二、實施旅遊投資促進計劃,新辟旅遊消費市場
(六)加快自駕車房車營地建設。制定全國自駕車房車營地建設規劃和自駕車房車營地建設標准,明確營地住宿登記、安全救援等政策,支持少數民族地區和絲綢之路沿線、長江經濟帶等重點旅遊地區建設自駕車房車營地。到2020年,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建設自駕車房車營地1000個左右。
(七)推進郵輪旅遊產業發展。支持建立國內大型郵輪研發、設計、建造和自主配套體系,鼓勵有條件的國內造船企業研發製造大中型郵輪。按照《全國沿海郵輪港口布局規劃方案》,進一步優化郵輪港口布局,形成由郵輪母港、始發港、訪問港組成的布局合理的郵輪港口體系,有序推進郵輪碼頭建設。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按程序設立保稅倉庫。到2020年,全國建成10個郵輪始發港。
(八)培育發展遊艇旅遊大眾消費市場。制定遊艇旅遊發展指導意見,有規劃地逐步開放岸線和水域。推動遊艇碼頭泊位等基礎設施建設,清理簡化遊艇審批手續,降低准入門檻和遊艇登記、航行旅遊、停泊、維護的總體成本,吸引社會資本進入;鼓勵發展適合大眾消費水平的中小型遊艇;鼓勵擁有海域、水域資源的地區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遊艇碼頭建設規劃。到2017年,全國建成一批遊艇碼頭和遊艇泊位,初步形成互聯互通的遊艇休閑旅遊線路網路,培育形成遊艇大眾消費市場。
(九)大力發展特色旅遊城鎮。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與現代旅遊產業發展有機結合,到2020年建設一批集觀光、休閑、度假、養生、購物等功能於一體的全國特色旅遊城鎮和特色景觀旅遊名鎮。
(十)大力開發休閑度假旅遊產品。鼓勵社會資本大力開發溫泉、滑雪、濱海、海島、山地、養生等休閑度假旅遊產品。重點依託現有旅遊設施和旅遊資源,建設一批高水平旅遊度假產品和滿足多層次多樣化休閑度假需求的國民度假地。加快推動環城市休閑度假帶建設,鼓勵城市發展休閑街區、城市綠道、騎行公園、慢行系統,拓展城市休閑空間。支持重點景區和旅遊城市積極發展旅遊演藝節目,促進主題公園規范發展。依託鐵路網,開發建設鐵路沿線旅遊產品。
(十一)大力發展旅遊裝備製造業。把旅遊裝備納入相關行業發展規劃,制定完善安全性技術標准體系。鼓勵發展郵輪遊艇、大型遊船、旅遊房車、旅遊小飛機、景區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等旅遊裝備製造業。大力培育具有自主品牌的休閑、登山、滑雪、潛水、露營、探險等各類戶外用品。支持國內有條件的企業兼並收購國外先進旅遊裝備製造企業或開展合資合作。鼓勵企業開展旅遊裝備自主創新研發,按規定享受國家鼓勵科技創新政策。
(十二)積極發展「互聯網+旅遊」。積極推動在線旅遊平台企業發展壯大,整合上下游及平行企業的資源、要素和技術,形成旅遊業新生態圈,推動「互聯網+旅遊」跨產業融合。支持有條件的旅遊企業進行互聯網金融探索,打造在線旅遊企業第三方支付平台,拓寬移動支付在旅遊業的普及應用,推動境外消費退稅便捷化。加強與互聯網公司、金融企業合作,發行實名制國民旅遊卡,落實法定優惠政策,實行特惠商戶折扣。放寬在線度假租賃、旅遊網路購物、在線旅遊租車平台等新業態的准入許可和經營許可制度。到2020年,全國4A級以上景區和智慧鄉村旅遊試點單位實現免費Wi-Fi(無線區域網)、智能導游、電子講解、在線預訂、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蓋,在全國打造1萬家智慧景區和智慧旅遊鄉村。
三、實施旅遊消費促進計劃,培育新的消費熱點
(十三)豐富提升特色旅遊商品。扎實推進旅遊商品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鼓勵市場主體開發富有特色的旅遊紀念品,豐富旅遊商品類型,增強對遊客的吸引力。培育一批旅遊商品研發、生產、銷售龍頭企業,加大對老字型大小商品、民族旅遊商品的宣傳推廣力度。加快實施中國旅遊商品品牌提升工程,推出中國特色旅遊商品系列。鼓勵優質特色旅遊商品進駐主要口岸、機場、碼頭等旅遊購物區和城市大型商場超市,支持在線旅遊商品銷售。適度增設口岸進境免稅店。
(十四)積極發展老年旅遊。加快制定實施全國老年旅遊發展綱要,規范老年旅遊服務,鼓勵開發多層次、多樣化老年旅遊產品。各地要加大對鄉村養老旅遊項目的支持,大力推動鄉村養老旅遊發展,鼓勵民間資本依法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舉辦非營利性鄉村養老機構。做好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工作。鼓勵進一步開發完善適合老年旅遊需求的商業保險產品。
(十五)支持研學旅行發展。把研學旅行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教育范疇。支持建設一批研學旅行基地,鼓勵各地依託自然和文化遺產資源、紅色旅遊景點景區、大型公共設施、知名院校、科研機構、工礦企業、大型農場開展研學旅行活動。建立健全研學旅行安全保障機制。旅行社和研學旅行場所應在內容設計、導游配備、安全設施與防護等方面結合青少年學生特點,寓教於游。加強國際研學旅行交流,規范和引導中小學生赴境外開展研學旅行活動。
(十六)積極發展中醫葯健康旅遊。推出一批以中醫葯文化傳播為主題,集中醫葯康復理療、養生保健、文化體驗於一體的中醫葯健康旅遊示範產品。在有條件的地方建設中醫葯健康旅遊產業示範園區,推動中醫葯產業與旅遊市場深度結合,在業態創新、機制改革、集群發展方面先行先試。規范中醫葯健康旅遊市場,加強行業標准制定和質量監督管理。擴大中醫葯健康旅遊海外宣傳,推動中醫葯健康旅遊國際交流合作,使傳統中醫葯文化通過旅遊走向世界。
四、實施鄉村旅遊提升計劃,開拓旅遊消費空間
(十七)堅持鄉村旅遊個性化、特色化發展方向。立足當地資源特色和生態環境優勢,突出鄉村生活生產生態特點,深入挖掘鄉村文化內涵,開發建設形式多樣、特色鮮明、個性突出的鄉村旅遊產品,舉辦具有地方特色的節慶活動。注重保護民族村落、古村古鎮,建設一批具有歷史、地域、民族特點的特色景觀旅遊村鎮,讓遊客看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留得住鄉情。
(十八)完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配套設施。重點加強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特色村的道路、電力、飲水、廁所、停車場、垃圾污水處理設施、信息網路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強相關旅遊休閑配套設施建設。到2020年,全國建成6000個以上鄉村旅遊模範村,形成10萬個以上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特色村、300萬家農家樂,鄉村旅遊年接待遊客超過20億人次,受益農民5000萬人。
(十九)開展百萬鄉村旅遊創客行動。通過加強政策引導和專業培訓,三年內引導和支持百萬名返鄉農民工、大學畢業生、專業技術人員等通過開展鄉村旅遊實現自主創業。鼓勵文化界、藝術界、科技界專業人員發揮專業優勢和行業影響力,在有條件的鄉村進行創作創業。到2017年,全國建設一批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形成一批高水準文化藝術旅遊創業就業鄉村。
(二十)大力推進鄉村旅遊扶貧。加大對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的規劃指導、專業培訓、宣傳推廣力度,組織開展鄉村旅遊規劃扶貧公益活動,對建檔立卡貧困村實施整村扶持,2015年抓好56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鄉村旅遊扶貧試點工作。到2020年,全國每年通過鄉村旅遊帶動200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扶持6000個旅遊扶貧重點村開展鄉村旅遊,實現每個重點村鄉村旅遊年經營收入達到100萬元。
五、優化休假安排,激發旅遊消費需求
(二十一)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各級人民政府要把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納入議事日程,制定帶薪休假制度實施細則或實施計劃,並抓好落實。
(二十二)鼓勵錯峰休假。在穩定全國統一的既有節假日前提下,各單位和企業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將帶薪休假與本地傳統節日、地方特色活動相結合,安排錯峰休假。
(二十三)鼓勵彈性作息。有條件的地方和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優化調整夏季作息安排,為職工周五下午與周末結合外出休閑度假創造有利條件。
六、加大改革創新力度,促進旅遊投資消費持續增長
(二十四)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符合條件的地區要加快實施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設立中國旅遊產業促進基金,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政府設立旅遊產業促進基金。支持企業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投資、建設、運營旅遊項目。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大對國家重點旅遊景區、「一帶一路」及長江經濟帶等重點旅遊線路、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生態旅遊開發和鄉村旅遊扶貧村等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支持力度。讓多彩的旅遊豐富群眾生活,助力經濟發展。
(二十五)落實差別化旅遊業用地用海用島政策。對投資大、發展前景好的旅遊重點項目,要優先安排、優先落實土地和圍填海計劃指標。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優先安排給中西部地區,支持中西部地區利用荒山、荒坡、荒灘、垃圾場、廢棄礦山、石漠化土地開發旅遊項目。對近海旅遊娛樂、浴場等親水空間開發予以優先保障。
(二十六)拓展旅遊企業融資渠道。支持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上市,鼓勵金融機構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加大對旅遊企業的信貸支持。積極發展旅遊投資項目資產證券化產品,推進旅遊項目產權與經營權交易平台建設。積極引導預期收益好、品牌認可度高的旅遊企業探索通過相關收費權、經營權抵(質)押等方式融資籌資。鼓勵旅遊裝備出口,加大對大型旅遊裝備出口的信貸支持。
㈤ 激發旅遊者產生旅遊行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旅遊客源地的經濟作用
答:(1)旅遊客源地是旅遊目的地存在的前提條件。
(2)旅遊客源地的社會性因素決定著旅遊目的地旅遊經濟的特點。
(3)旅遊客源地的旅遊消費行為因素也會對旅遊目的地的經濟活動產生影響。
2.旅遊客源地與旅遊目的地的之間的互動關系
答:(1)旅遊客源地與旅遊目的地之間的經濟距離是制約兩地之間互動關系的一個重要因素。
(2)旅遊客源地與旅遊目的地之間的文化距離是制約兩地之間互動關系的又一重要因素。
(3)影響兩地之間互動關系的重要制約因素還有貨幣匯率。
(4)政治因素也是影響兩地之間互動關系的制約因素。
3.旅遊需求的內涵
答:旅遊需求,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人們願意並能夠以一定貨幣支付能力購買旅遊產品的數量。簡言之,就是旅遊者對旅遊產品的需求。對旅遊需求的涵義主要從以下幾個層次來理解和把握:
(1)旅遊需求表現為旅遊者對旅遊產品的購買慾望。
(2)旅遊需求表現為旅遊者對旅遊產品的購買能力。
(3)旅遊需求表現為旅遊市場中的一種有效需求。
4.旅遊需求的特徵。
答:(1)整體性。大多數旅遊者在決定去某地旅遊時,都不只考慮某一方面的旅遊產品或服務,而是將多種有關的旅遊產品或服務綜合起來進行考慮。
(2)高層次性。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認為,隨著低層次需求得到一定滿足,人們就會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而為了滿足高層次社交、自尊及自我實現的需求,就會激發人們的旅遊需求。
(3)多樣性。我們所說的是個體需求的市場總和旅遊需求是個體需求的市場總和,而不是各個個體的需求。
(4)主導性。旅遊需求是在外部刺激影響下,經過人的內在心理作用而產生的,是人類各種行為發生的內在動力。
(5)復雜性。旅遊需求的復雜性,一方面是受人的心理活動的復雜性所決定,即人們對購買和消費旅遊產品的認知、態度、情緒、偏好及學習過程是復雜的。
(6)季節性。旅遊需求季節性的成因一方面同目的地的氣候對旅遊環境的影響有關,同時,也與旅遊客源地的氣候條件、假期分布和人們外出旅遊的傳統習慣有關。
(7)敏感性。當旅遊者的旅遊需求與所在國的經濟發展狀況基本呈現為一種正相關關系時,經濟發展良好則旅遊需求旺盛;反之,則旅遊需求萎縮。
5.旅遊需求的客觀條件。
答:從客觀上講,旅遊需求是科學技術進步、生產力提高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其中,人們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提高、餘暇時間的增多及交通運輸條件的現代化是產生旅遊需求的三個重要因素。
(1)人們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提高是產生旅遊需求的前提條件
所謂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是指個人收入中扣除支付應交納的個人所得稅和日常衣、食、住等必須的生活消費開支和必要的社會消費開支之後,仍有剩餘的部分。人們擁有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才有可能具備產生旅遊需求的經濟條件。
(2)人們餘暇時間的增多是產生旅遊需求的必要條件
所謂餘暇時間就是人們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之餘以及必需的社會活動之外,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在社會生活中,人們的餘暇時間可以分為四種基本類型: 每日工作之餘的閑暇時間、每周末的閑暇時間、法定假日的閑暇時間和帶薪假期。旅遊活動必須花費一定的時間,沒有時間就不能形成旅遊行為,因而餘暇時間是構成旅遊活動的必要條件。
(3)交通運輸手段的現代化是促進旅遊需求產生的重要因素
交通運輸的現代化對現代旅遊需求的產生、規模的發展有著直接而深遠的影響,任何旅遊活動都離不開一定的交通運輸條件,特別是遠程旅遊及國際旅遊,更講求交通運輸條件的舒適和方便。
總之,人們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提高,餘暇時間的增多和交通運輸手段的現代化是促進現代旅遊需求規模迅速擴大的客觀基礎,而這一客觀基礎的形成則是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結果。
6.影響旅遊需求的因素
答:旅遊需求除了受旅遊動機、人們可自由支配收入、餘暇時間和交通運輸條件的直接作用外,還在政治、經濟、文化、法律、自然、社會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下而形成一種復雜的社會經濟現象。通常,影響旅遊需求的主要因素有:
(1)人口因素
人口是影響旅遊需求的最基本因素之一,因為旅遊本身就是人的一種行為。因此,人口的數量、素質、分布及構成對旅遊需求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從而形成不同的旅遊需求規模和結構。
(2) 經濟因素
經濟條件是產生一切需求的基礎,沒有豐富的物質基礎和良好的經濟條件, 旅遊需求便不可能產生。因此,國民經濟發展水平、人們收入分配、旅遊產品價格、外匯匯率等都直接和間接地影響著旅遊需求的規模及結構。
(3) 社會文化因素
世界上不同國傢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從而在價值觀念、風俗習慣、語言文字、宗教信仰、美學和藝術等方面存在著差異,進而影響到對旅遊產品的需求,旅遊活動的感受也有較大的差異。
(4)政治法律因素
政治穩定性是激發旅遊需求,促使旅遊需求不斷增加的重要因素。旅遊接待國的政局穩定,對該國旅遊產品的需求量就多;反之,對該國旅遊產品的需求量就少。
(5)旅遊資源因素
旅遊資源是吸引旅遊者的旅遊對象物,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自然風貌和社會發展的象徵,體現著該國家或地區自然、社會、歷史、文化及民族的特色,從而對生活在其它國家或地區的人們產生著吸引力。
7.旅遊需求的規律。
答:旅遊需求規律為:在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旅遊需求與人們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餘暇時間呈正相關變化,而與旅遊產品的價格呈反相關變化。
8.旅遊需求的彈性系數。
答:旅遊需求彈性是測定旅遊需求量對其自變數變動反應的靈敏程度的一個尺度,是具體說明一個自變數每變動百分之一所引起的旅遊需求量變化的百分值。其計算公式為:
旅遊需求彈性=旅遊需求量的相對變化/相關因素的相對變動=△Q/Q÷△X/X
9.旅遊需求的重要指標。
答:(1)入境旅遊人次。
(2) 旅遊者消費總額。
(3)旅遊者人均消費額。
(4)旅遊者停留天數或旅遊者過夜數。
(5) 旅遊者人均停留天數或過夜數。
(6) 旅遊出遊率,亦稱旅遊密度。
(7)旅遊開支率或旅遊消費率。
(8) 旅遊重遊率或稱旅遊頻度。
㈥ 經濟生活知識政府如何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
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供內給與消費最優匹配。
大力發展實容體經濟,著力解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與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增加居民收入,促進社會公平。
完善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發揮消費基礎性作用,促進居民消費升級。
㈦ 以文化與旅遊的關系為主題寫1500字文章 求大神
旅遊與文化的關系 【前引】旅遊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是旅遊資源的魅力所在是旅遊主體的出發點與歸宿是旅遊業興旺發達的源泉旅遊則有利於挖掘文化、豐富文化、優化文化和保護文化。旅遊與文化的關系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將文化與旅遊有機結緣有利於旅遊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文化是什麼】由於其語意的豐富性多年來一直是文化學者、人類學家、哲學家、社會學家、考古學家說不清、道不明的一個問題。美國學者克羅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義的批判回顧》中列舉了歐美對文化的一百六十多種定義。就西方而言基本能夠達成共識的在最寬泛的意義上文化指特定民族的生活方式。著名人類學學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這樣給文化定義「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獲得的包括知識、信念、藝術、道德法則、法律 、風俗以及其他能力和習慣的復雜整體。就對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義上說在不同社會中的文化條件是一個適於對人類思想和活動法則進行研究的主題。」①它將文化定義為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體包括觀念形態和行為方式提供道德的和理智的規范。它是學習而得的行為方式並非源於生物學而且為社會成員所共有。文化作為信息、知識和工具的載體它是社會生活環境的映照。文化作為制序institution、器物與精神產品它給予我們以歷史感、自豪感據此我們理解人的生命存在、意義和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文化作為人類認知世界和認知自身的符號系統它是人類社會實踐的一切成果。 隨著旅遊業的興起和迅猛發展文化在旅遊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它正在成為整個旅遊業的靈魂和支柱決定著旅遊業的發展方向和興衰成敗。旅遊文化是一種獨立的文化形態它是環繞旅遊活動有機形成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旅遊文化具有繼承性、創造性、服務性旅遊文化是旅遊業的靈魂和支柱在旅遊經濟、旅遊管理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有巨大作用。 「旅遊」一詞最早見於南朝梁沈約的《悲哉行》一詩「旅遊媚年春年春媚遊人。」從沈詩中看旅遊在當時已含有外出旅行游覽的意思了。從字面上理解旅遊是指人在空間中有目的的活動到異地他鄉去旅行游覽。遠古時代人們為了爭取最佳生存空間採取了種種方式其中就包括旅遊。人們在崇拜遠方的心理的驅使下懷著對異地的憧憬不知不覺邁出了旅遊的第一步從此一發不可收。近現代意義的旅遊始於十九世紀中葉。從此人類的旅遊活動出現了嶄新的面貌旅遊業逐漸成為一項新興產業得到蓬勃發展。旅遊作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化的本質在於創新旅遊文化不是旅遊和文化的簡單相加也不是各種文化的大雜燴它是傳統文化和旅遊科學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全新的文化形態.對於旅遊文化來說其他各種文化都是「原材料」。在旅遊活動中旅遊者頭腦中原有的思想觀念、心理特徵、思維方式等文化因素與目的地的異質文化因素的相互碰撞與結合逐漸形成一種新的文化形態。 旅遊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旅遊經濟的發展最高境界乃是與文化的交融。不論是人文景觀的游覽還是自然景觀的親近都離不開文化的存在。旅遊活動從本質上講是一種文化活動。無論是旅遊消費活動還是旅遊經營活動都具有強烈的文化性。文化的本質又決定了文化的旅遊功能它天然地融合和體現於旅遊全過程。文化不是游離存在的它體現在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的方式之中體現在所創造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中。旅遊作為當今世界最廣泛、最大眾的交流方式必然是展示文化、傳播文化、推動文化的重要載體。 旅遊活動從本質上講是一種文化活動。無論是旅遊消費活動還是旅遊經營活動都具有強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內涵,它才會具備吸引旅遊者的魅力。正如孫尚清指出的,「旅遊在發展的一定階段是經濟———文化產業,在發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經濟產業。」此言透徹地闡明了旅遊與文化關系的密切程度。 從一定意義上說缺乏文化內涵的旅遊是沒有靈魂的旅遊缺乏文化品位的旅遊產品是很難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的。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旅遊是實現文化教化功能與娛樂功能的載體是挖掘文化、優化文化、豐富文化和保護文化的途徑。 旅遊文化是旅遊活動的內涵,而旅遊文化的載體信息是旅遊資源,旅遊活動的宗旨是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不斷追求與滿足,只有文化介入並參與到旅遊組織規劃和具體活動中去,才能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旅遊。所以,旅遊文化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將影響整個旅遊業乃至全行業經濟的迅猛發展。 文化是旅遊發展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發展的依託。旅遊產品的競爭力最終體現為文化的競爭。業內人士都清楚旅遊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體現著對文化的應用、旅遊產品的品位反映了策劃、規劃、開發者對文化的理解。只有把旅遊與文化緊密結合起來這樣的旅遊產品才更具有生命力。這個基本規律對於民族文化資源的旅遊開發更是表現得極為突出和典型例如西雙版納的傣族潑水節、楊麗萍的原生態大型歌舞《雲南印象》等都是對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運用的典型。 旅遊最大的動機是為了獲得審美情趣和精神享受。作為一個綜合性高品質的旅遊文化活動它的文化意義是不言而喻的。「現代旅遊現象實際上是一項以精神、文化需求和享受為基礎的涉及經、政、社會、國際交流等內容的綜合性大眾活動。 文化資源是旅遊資源的核心發展旅遊的潛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多種旅遊資源而是要確定他們的素質是文化。隨著文化內涵和旅遊將是無窮的魅力故事細節。中國有句俗話「山不高但不朽的名字水不深有龍則靈說」文化是擁抱自然與文化的升華以使自然的生機和靈氣。從產業的發展現代旅遊文化資源已經成為第一資源任何旅遊景點和有競爭力的地方都有獨特的文化特色和地方文化的魅力。 在旅遊經濟活動中旅遊者神往的是各民族、各地區獨特的文化它決定了文化傳承的選擇性和可能性。旅遊可以推動的各種物質文化、非物質文化的廣泛交流利用不可復制的多樣性資源文化跟著旅遊走旅遊開發到哪裡文化跟進到哪裡文化產品可以轉變為商品打造成為旅遊的品牌和亮點。只有把文化和旅遊完全結合好了才能讓文化帶動旅遊旅遊促進文化的交流與傳播。 當今世界經濟結構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旅遊業已進入一個大發展的重大調整時期旅遊和文化表現出了一體化的深入共生的共同發展趨勢。旅遊品牌和文化品牌有機結合已日益成為推動力量以吸引市民旅遊旅遊消費和文化消費的有機結合已日益成為擴大旅遊市場的重要動力;旅遊創新和文化創新的有機結合越來越促進產業升級和提高競爭力的戰略支點;的有機結合旅遊業和文化產業成為越來越多地提高經濟效益創造社會價值的重要來源。可以說對旅遊和文化的深度融合是把旅遊業的發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徑。 提升文化與旅遊的關聯度、融合度。努力構建旅遊與文化共融共生的平台用文化支撐旅遊、包裝旅遊、指導旅遊、統領旅遊提升旅遊的文化含量、文化品位、文化個性豐富旅遊產品的文化內涵在度假、休閑、康體類等旅遊產品上下功夫提高旅遊的創造力和競爭力用旅遊承載文化、展示文化、傳播文化、發展文化提高文化資源的商品轉化率實現文化的價值。將文化氣息滲透於旅遊的各個環節、各個鏈條多方面激發和吸引遊客的興趣贏得遊客的認同感以此增強文化旅遊的親和力、生命力和吸引力。 【總結】從文化與人文旅遊資源的關系來看文化孕育著人文旅遊資源人文旅遊資源包涵著文化人文旅遊資源的開發與鑒賞都需要進行文化的解讀。人文旅遊資源屬於文化的范疇許多文化產物都是人文旅遊資源不少文化資源只要略加開發就可以成為富有吸引力的旅遊產品。大量的人文旅遊資源都具有豐富而深邃的文化內涵遊人要欣賞、感悟它規劃師、旅遊商要開發利用它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從文化與自然旅遊資源的關系看大好河山孕育文化文化輝映大好河山二者相得益彰。此外許多自然旅遊資源雖然本身不具有文化屬性和疊加歷史文化色彩但自然美無疑需要從文化層面來鑒賞需要用科學知識來解讀而且要將自然山水轉化為旅遊產品必須通過旅遊開發這一文化手段來實現。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自然旅遊資源同樣也具有一定的文化特性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參考文獻:】 1、郭麗華.略論文化旅遊[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1999(4). 2、尹華光.旅遊文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①引自馬文·哈里斯《文化人 自然 ——普通人類學導引》顧建光、高雲霞譯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頁 ②注喻學才「近七年旅遊文化研究綜述」[J]《旅遊經濟》1997年第2期。
㈧ 如何刺激女性旅遊消費
1.女性消費者購買旅遊產品的心理特點
消費行為是企業制定營銷策略的起點和基礎, 面對旅遊消費這種特殊的消費形式, 女性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表現得更加復雜和微妙。
1.1 熱衷於自主化、時尚型、個性化產品
在女性旅遊市場中,比較活躍的是20~50 歲之間的中青年女性,她們富於幻想、愛好浪漫、喜歡追求「新」、「奇」、「特」的個性化事物。據調查,在眾多的旅遊方式中,女性最不喜歡那種走馬觀花式的旅遊方式,更喜歡自主性較強的旅遊項目,如自助游等。盡管自助游要做很多前期的准備工作,要自己預訂機票和酒店、制定行程計劃等,在男性看來一定很辛苦,但對於女性旅遊者來說,處理這些事情是一種樂趣,是她們本身旅遊的一部分。另外,由於女性的從眾心理,在消費習慣上表現為需要及時了解到和購買到最新商品,這樣對旅遊產品的時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下面分別從不同方面分析:
1.1.1 追求個性化的心理
女性消費者往往以個人心理願望為基礎挑選和購買商品和服務, 這在旅遊消費上也有強烈體現。現代女性更富於想像力、渴望變化、喜歡創新、有強烈的好奇心, 對個性化旅遊消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們所選擇的已不再是簡單的旅行, 更要與眾不同, 充分體現個體的自身價值, 這已成為她們旅遊消費的重要標准。
1.1.2 追求自主、獨立的心理
旅遊消費本身就體現了女性追求自主、獨立的消費心理, 在旅遊消費過程中女性也更喜歡自主、獨立。據調查, 在眾多旅遊方式中, 女性不喜歡那種走馬觀花的旅遊方式, 更喜歡自助旅遊, 雖然要做很多前期准備工作, 要自己訂機票和酒店, 制定行程計劃, 在男性看來很辛苦, 但在女性眼中這些是旅遊的一部分, 而且這個過程越辛苦, 越覺得值得。
1.1.3 追求時尚的心理
消費心理受到時尚趨勢帶動, 女性尤其如此。女性從眾心理強, 在消費心理轉換速度上與社會同步或超前, 在消費行為上表現為需要及時了解和購買到最新商品。旅遊企業應針對女性特點不斷推陳出新, 設計、開發具有新鮮主題的旅遊產品。如攜程旅行網推出「3 月水樣女人」主題游後, 反響出乎意料的強烈, 一些精品線路推出沒兩天, 即告爆滿。
1.2 對價格敏感,注重產品的實惠與細節
挑剔、細致、耐心,在開支上精打細算,在購買時「貨比三家」,是女性消費的典型特徵。在旅遊途中,盡管女性的購物次數要遠遠的多於男性,但在消費金額上卻一直低於男性。傳統的中國女性都比較節儉、內斂,同時女性旅遊者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必須要兼顧家庭、社交等多方面的開支,因此,他們在購買旅遊項目上往往精打細算,對物美價廉的產品有著濃厚興趣。在旅遊產品的購買過程中又要「貨比三家」,經過反復比較之後才決定購買既經濟又實惠的產品。根據女性旅遊者的這一系列消費行為特點,旅遊企業只有採用靈活的價格策略,推出實惠型的對女性具有吸引力的旅遊項目,才可以激發女性旅遊者的購買熱情。
1.3 對購物較為迷戀
女性是天生的購物狂。購物對每個年齡階段的女性來說都有著強烈的吸引力,特別是對於收入較高的職業女性來說更是如此。女性愛購物的原因有三:
1.3.1 女性愛美
她們熱衷於購買各種服裝、珠寶、化妝品、香水等,用它們來裝扮自己,使自己年輕、漂亮是她們購物的主要目的。
1.3.2 女性擁有多樣化的角色
她們集女兒、妻子、母親、主婦的角色於一身。她們不僅購買女性用品,還購買男性用品、兒童用品、家庭用品等。可見,女性購物具有連帶性和廣泛性的特點。
1.3.3 女性愛炫耀
旅遊途中購買的旅遊紀念品通常成為她們向相關群體炫耀自己旅遊經歷的證據,以滿足她們受尊重的心理。盡管女性購物市場很廣闊,但還有待於進一步開發。目前,越來越多的旅行社在關注著女性購物這一極具潛力的市場空間。針對女性旅遊者的產品,把看景、購物和逛街相組合往往是最佳搭配,最能吸引女性旅遊者的目光。很多旅行社已經推出了「購物主題游」,如開發出的多條香港旅行線路,在行程安排上就突出了女性最感興趣的購物環節。
1.4 購買決策易受情感影響
女性喜歡群聚、愛好虛榮、喜歡攀比,她們非常關注自己周圍的同事、朋友的生活方式,從眾心理強,購買決策易受相關群體的影響。她們選擇旅遊目的地時,總是習慣性的把相關
群體去過的或曾經介紹過的景點作為自己的旅遊目的地。一方面,她們認為相關群體的親身經歷或介紹值得信賴,購買這樣的產品可以降低她們的購買風險;另一方面,她們希望購買與之相關相類似的商品,獲得心理上和地位上的平衡。
2.女性旅遊市場營銷策略
2.1 開發出符合女性消費心理的旅遊產品
在營銷學中,4PS 營銷組合,即產品策略、定價策略、促銷策略和銷售渠道策略等是營銷的核心環節,其中,產品策略位於4P 之首,是營銷中的重中之重。旅遊是女性消費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據一項調查顯示:在女性的眾多消費中,選擇旅遊的比例最高,佔28.23%;其次為保健,佔27.54%;文學教育居第三,佔20.83%;美容居第四,比例為12.91%。因此,吸引更多的女性參與旅行,關鍵是開發出能夠滿足女性需要的且具有獨特魅力的時尚化、個性化旅遊產品。旅遊企業可通過開通專門的旅遊專線,如「保健旅遊」、「美容旅遊」、「購物旅遊」、「修學旅遊」等,或在原有的旅遊路線中增加這樣一些旅遊項目,使女性遊客在 滿足旅遊需求的同時她們的其他需求也能得到滿足。
另外,女性在不同年齡階段,對旅遊的需求側重點各有不同,旅遊企業應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女性,開發出能迎合她們需求的產品。如25 歲以下的女性,浪漫、精力充沛、喜歡交朋結友,可推出浪漫之旅、交朋結友女性旅遊專線;25~40 歲女性,年輕,家庭負擔較重,孩子小,不能遠距離旅行,可設計市內一日游、周邊二日游旅遊線路供她們選擇;40~50 歲女性,基本上已處於空巢階段,有時間、有金錢、有心情旅遊,可為他們設計海濱度假游、溫泉游、森林有氧游、歡樂購物游和瑜伽等女性化的美容健身旅遊產品;50 歲以上的老人可推出符合老年人的心願和懷舊情愫的健康產品如生態游、紅色旅遊以及各種廟會、朝拜游活動等。
2.2 針對女性的不同心理特點,推出不同價位的旅遊產品
價格是影響女性消費者購買決策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一般的女性對價格都非常敏感,購物時「物美價廉」是其基本要求。旅遊企業應抓住女性對價格敏感這一心理,制定出靈活的價格策略。
首先,用低價位的旅遊產品吸引傳統女性。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大多數女性都屬於經濟型消費者,她們節儉、顧家、善於精打細算,從不願意在購物時浪費一分錢,對價格及其敏感。經濟實惠型產品對這類女性最適合,對於發展成熟的旅遊產品,特別是傳統觀光旅遊產品,企業可採用低價格策略,以擴大產品的銷售量。
其次,用高價位的的產品迎合虛榮心理較強的女性。很多女性都有著很強的攀比心理,她們認為通過自己所購買產品的價格,可以表明自己的身份、地位、文化修養等。對於已經
形成品牌和有聲望的旅遊產品,尤其是在購物、美容、探險、漂流等女性感興趣的方面新推出的獨一無二的旅遊產品或者項目,旅遊企業可針對女性富於幻想、要求變化、嘗試新產品的要求制定高價格。
2.3 合理選擇促銷手段
2.3.1.廣告促銷
廣告是旅遊企業最為重要的溝通和促銷方式之一。旅遊企業根據女性旅遊者的行為特徵,設計和製造廣告,在顏色、語言、圖片和載體方面選擇適合女性心理特徵的廣告方式。廣告可以是信息式廣告或說服性廣告。前者為女性旅遊者提供他們需要的旅遊信息,後者提供他們參與到旅遊活動中。
2.3.2 網路促銷
隨著網路的普及和上網人數的增加,開設女性旅遊網站為女性旅遊者提供信息服務非常重要。對於旅遊企業來說,針對女性旅遊市場,為其開設女性旅遊網站,專門為履行旅遊者提供旅遊信息和旅遊咨詢服務,同時還在網站上開社論團,讓女性旅遊者們盡情的講各自的旅遊經歷與其他女性分享。開設女性旅遊網站與論壇,可以讓女性旅遊者更多的獲得旅遊信息,同時還能夠是旅遊信息在更廣的范圍內進行宣傳。
2.3.3 直接促銷
旅遊產品生產與消費同時進行的特點,決定了對旅遊產品進行推銷時。而對面的直接促銷更能夠激發旅遊者的情感共鳴,從而影響旅遊者的旅遊態度,刺激其購買和再次購買的行為。大量的心理分析說明,女性比男性更有感情,在旅遊後動過程中,所獲得的感情遠遠高於男性。因此,旅遊企業必須做好旅遊過程中的感情促銷,通過服務人員的親切、周到、熱情的服務,讓女性旅遊者感到關懷,感受到優質服務。
針對女性旅遊產品的促銷,主要有:首先,利用電視、廣播、雜志等廣告媒體把旅遊產品的相關信息提前傳達給消費者,以影響其購買決策。其次,進行情感促銷。女性比男性感性化,一旦對某種產品產生感情,便會在較長時間內成為它的忠實顧客,因此,要以高質量的服務,耐心周到的講解,人性化、女性化的服務設施給女性以人文關懷,引起他們的共鳴。最後,用營業推廣的方式引起女性顧客的注意。女性多為經濟性消費者,價格需求彈性較大。據調查,有56%的女性會因打折或降價的刺激而購買不需要或不打算購買的商品。因此,企業可以靈活的運用數量折扣或季節折扣等折扣促銷方式刺激女性旅遊者的購買行為。
2.4 提供女性滿意的貼心服務
女性旅遊者在購買旅遊產品時對於產品質量的關注並不只集中在飲食、住宿、交通和購物等方面,她們更多關注的是舒適程度以及能否得到細致周到的照顧,所以在旅途中營造一種親切、友好、互幫互助的旅遊氛圍,對於女性旅遊者來說至關重要。同時,女性旅遊者出
游,考慮最多的就是安全問題,導游在服務過程中要力求給予女性顧客一種安全、穩當的感覺。盡量安排成熟、穩重、經驗豐富的男性導游去帶女性團隊,讓她們在心理上有一種安全感。女性遊客入住酒店,如果酒店本來就有女性樓層或者無煙樓層,要盡量安排她們在這樣的樓層;如果沒有女性樓層,一定要盡量將團友安排在同一樓層,便於她們串門和相互照 顧。盡管女性旅遊市場的發展前景廣闊,但其開發仍然還處在初級階段。目前,針對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量身定做的女性旅遊產品並不多,旅遊企業應該重視這一片細分市場,充分的發揮其潛力。本來通過對此課題的研究,希望對女性旅遊市場的開發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㈨ 文化和旅遊的聯姻激發了旅遊者的哪些旅遊動機
從物質到精神
旅遊既是一種社會經濟現象,又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它必然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變化而在內容和形式上不斷地發展和變化,它是人們以了解自然和社會、豐富和完善自我為目的,非定居性旅行的高級生活方式。 現代旅遊,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特別是60年代以來迅速普及於世界各地的社會化大眾旅遊。現代旅遊類型按地理區域劃分,有國際旅遊和國內旅遊;按組織形式劃分,有團體旅遊、散客旅遊、包價旅遊、自助旅遊等;按旅遊方式劃分,有航空旅遊、鐵路旅遊、汽車旅遊、海上巡遊等;按活動內容劃分,有文化旅遊、人種旅遊、觀光旅遊、療養旅遊、探險旅遊等;按費用來源劃分,有自費旅遊、公費旅遊、社會旅遊等。 一、現代旅遊性質 縱觀人類旅行、旅遊歷史的演變,尤其是世界現代旅遊業的迅速發展趨勢與世界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發展的緊密聯系,我們可對現代旅遊的本質屬性作這樣的概括:現代旅遊作為一種現代社會現象的反映,是人類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人類超出生存需要的一種消費形式。 1.現代旅遊是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旅遊雖然是一項古老的社會活動,但在古代,卻只能局限在少數人和狹小范圍里進行。旅遊活動真正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而逐步發展變化的。先進的交通工具和通訊設備不斷更新,使長距離跨國旅遊和洲際旅遊成為可能。同時社會為廣大旅遊者提供了豐富而獨特的旅遊資源,安全而便利的交通條件,舒適而完備的旅遊設施,以及由於勞動生產率成倍增長,而有條件從物質生產部門分離出更多的社會勞動力來從事旅遊產業,為旅遊者提供系列全程服務。由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人們餘暇時間普遍增多,旅遊需求增大,旅遊大眾化就成為可能。只有在現代世界經濟發展的前提下,大眾性、國際性、持續性的旅遊活動才得以開展。現代旅遊業的崛起和迅速發展,說明人類的旅遊活動是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也只有現代世界經濟發展的今天,具有現代化、國際化、規模化的大眾化的旅遊活動才可能出現。所以我們認為,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必然帶來現代旅遊的崛起和發展。 2.現代旅遊是現代社會文化發展的產物。從廣義上講,現代社會文化是人類在現代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狹義上講就是精神財富的總和。旅遊業既是文化性很高的經濟產業,又是經濟性很強的文化事業。人類各種形式的旅遊活動,歸結起來,不外乎是有關物質性和精神性的兩大類活動,但兩者是不可能截然分開的。在整個旅遊過程中,旅遊者在物質享受的同時得到精神享受,在精神追求中得到物質享受。精神活動和物質活動相互依存,互為條件,因此,旅遊者所進行的一切活動實際都是社會文化活動。社會為旅遊者提供的旅遊客體,包括各種旅遊資源和各種設施設備及服務都富有深刻的社會文化內涵,都與社會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 首先,旅遊者是依賴一定社會文化背景而產生的。旅遊者首先要有旅遊消費支付能力和充足的閑暇時間,其次要有旅遊的需要和動機,即足以使旅遊者產生旅遊動機的文化條件(包括旅遊者本人的文化素質、游覽地的社會文化環境等)。 其次,旅遊資源是一定社會文化的物質載體,包括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兩大類。旅遊目的地的人文資源包括社會政治、經濟、法律、宗教、歷史、科學、藝術和民俗風情等因素,都是社會文化因素,它具有國家、民族和地區的文化色彩;而自然旅遊資源雖然是天賦的自然地理條件,但這些自然地理條件都必須經過人類的勞動加以開發改造,將自然景觀賦予人類智慧的印記,沒有文化內涵的純天然景色是難以成為現實的旅遊資源的。不管是人文資源,還是自然資源,都凝結著人類的精神文化,都是社會文化的物質載體。 再次,旅遊設施和旅遊服務是一定社會文化的表現形式。不管是直接或間接為旅遊服務的現代設施設備,都是以現代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作為後盾的,都是科學技術在旅遊業開發中的物質轉化。各個國家、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區的旅遊設施設備,都具有不同的歷史的藝術的文化內涵,具有異族的文化特色。所以,旅遊設施既可以作為一種旅遊媒介提供給旅遊者使用,又可以供旅遊者作為異族文化藝術來欣賞,從而增加它的魅力。 3.現代旅遊是新型的高級消費形式。首先,旅遊動機是人們較高層次需要的表現形式。恩格斯曾對人類生活需要進行過三個層次的分類:一是生存需要,二是享受需要,三是發展需要。按上述分類,旅遊顯然與第二和第三層次需要密切聯系。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提出著名的人的五個層次需要理論:(1)生理需要:食物、飲水、氧氣等;(2)安全需要:治安、穩定、秩序和受保護;(3)愛的需要:情感、集體榮譽感、感情聯系;(4)受尊重的需要:自尊、聲望、成功、成就;(5)自我實現的需要:自我實現。這些需要的關系可結構為金字塔式層次,塔底為生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