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陽旅遊文化節
㈠ 河南都有那些比較適合自駕游的景點啊
這個有挺多的景點,下面具體介紹幾個:
1、安陽馬氏庄園
安陽馬氏庄園始建於清代,憑借嚴謹的布局,非凡的氣勢被譽為 " 中原第一官宅 "。整座庄園錯落有致,古樸典雅,雄渾莊重,有典型的四合院建築風格。
拓展資料:
河南是中華民族與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中國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造紙、火葯三大技術均發明於河南。從夏朝至宋朝,河南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先後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河南,中國八大古都中河南有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四個及商丘、南陽、許昌、濮陽等古都,是中國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歷史最長、古都數量最多的省份。河南自古就有「天下名人,中州過半」之說,有商湯、老子、莊子、墨子、韓非子、范蠡、商鞅、蘇秦、呂不韋、李斯、賈誼、張衡、杜甫、韓愈、白居易、劉禹錫、李商隱、李賀、岳飛等歷史名人。
參考資料:河南網路
㈡ 鄭州一日游必去的地方
鄭州一日游必去的地方有:
少林寺
龍門石窟
雪花洞
伏羲山
淮陽荷花節專
㈢ 從鄭州出發自駕游,都去哪玩,什麼路線最合適
鄭州周邊一日游旅遊景點
1、鄭州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鄭州東北郊,佔地面積3500畝。這里有連綿起伏的沙丘,鬱郁蔥蔥的林木,波光漣漪的水塘,芳草萋萋,野花遍地。環境幽靜,樹木參天。火車站乘39路、21路公交車到森林公園門口,然後向東(里)走,到大眾生態園(門票10元),園內有經營燒烤,環境好,價格偏貴。烤爐押金50元,租金10元(含爐、碳、調料等),如果補加碳,另收費(5元/次)。銷售食品:魚、土豆、平菇和袋裝羊肉串等,食品另外收費(也可以自帶)。出了大眾生態園向北約1.5公里,還有個燒烤園(無門票),燒烤爐免費,只收碳錢,按公斤了,鹽什麼的5快錢就夠了, 還可以釣魚。*森林公園里*成片的森林、草地、魚塘,空氣清新,魚塘邊、草地上都是自助燒烤的好地方。(自帶爐具、注意防火)
2、金鷺鴕鳥游樂園(門票20元)。從紫荊山(黃金周期間)或商品大世界(日常7:30,9:30,11:30)乘51路;或從火車站銀基商貿城乘307路公交車直達,這里有專門的抓魚燒烤區,魚10元/條(魚不大)。
3、黃庄黃河大堤(當然無門票)。火車站或紫荊山乘305到終點站黃庄,向北上黃河大堤,左轉1公里即到(下車後約走30分鍾),在黃河大堤上燒烤,黃河邊有漁家賣鮮魚,20元/斤,環境清靜、秀美、遊人少,此處正在建黃河二橋,車難行,駕車勿去。
4、尖崗水庫(門票3元)。在醫學院乘301路直達,在水庫邊上燒烤,還可以玩腳踏船。
5、常庄水庫(門票不祥)。位於鄭州西南郊須水鎮常庄村,距西環道2公里,水庫周長8公里,環境清靜、別有情趣。在二七廣場或醫學院乘302到,水邊燒烤,別有情趣。
6、洞林湖(原泗河水庫。無門票,釣魚3元/天),位於鄭州市西南15公里,因始建於漢唐的洞林寺而得名,湖的面積很大,湖水清清,波光粼粼,寺內古塔高聳,碑碣林立,建築富麗堂皇,氣勢雄偉。古剎雖然破敗,卻依然透出世外桃園的清凈。河醫坐301路,40分鍾一班,車票2元,終點站即到,最晚返乘車18:10。遊人不多,有腳踏船、汽艇,邊釣邊烤,更有樂趣。
7、西流湖(門票不祥)。在醫學院乘31路、76路或在火車站、綠城廣場乘68路直達,是老牌的旅遊區,燒烤也不錯。
8、花園口黃河游覽區(門票10元)。在二七廣場或紫荊山乘310路到終點站到花園口生態旅遊區,上大堤向西、向東(有小的濱河公園)都是燒烤的好地方。
9、邙山黃河游覽區(門票25元)。在二七廣場、大石橋乘16路公交車即到,是老牌的旅遊區,在河灘上燒烤也不錯
10、思念果嶺山水(原黃河大觀,無門票),位於鄭州黃河南岸3公里,佔地7600畝,以丘陵、溝壑、河流、湖泊、濕地等地質地貌構成。有專門的燒烤場地,節日有經營燒烤,日常可自帶爐具自助燒烤。吃燒烤,還能游覽風景呦。
11、梅山(門票5元)。在醫學院乘318路公交車直達,下車即是山腳,山不高,遊人少,是個燒烤得好地方。
12、黃河鯉魚場(無門票)在紫荊山乘308直達,鮮黃河鯉魚,烤起來魚肥肉嫩。
13、黃河迎賓館(無門票)在二七廣場、新通橋或建文乘309即到,院內魚塘邊上有經營烤魚的,非自助燒烤。
14、滎陽王村孤柏垛景區(無門票)。(高速公路上街出口向北4公里)景色悠悠,那裡有汽艇還有漁家船隻,可以邊吃邊坐船游覽黃河景色,黃河柴魚作熟每斤25元,還有柴雞,柴鴨,冷盤每盤5元。灘地上可盡情燒烤。
15、崗里水庫(無門票),原是黃河水利樞紐工程,始建於1958年,1960年大水時被迫炸開,僅餘十八孔閘橋、消力池和河中一段神奇般殘留至今的殘壩。水域面積為461畝,水質清澈透明,可垂釣岸邊,可泛波湖中,盡享大自然的情趣。①(花園口景區門票10元)在二七廣場或紫荊山乘310路到終點站花園口,沿河梯西行約1.5公里即到;線路②(無門票)北環路陳寨花卉市場向西第二個路口,向北到頭上河梯向東500米,水很美,遊人少,暢所欲烤。
16、唐崗水庫(無門票)。在滎陽市的廣武鄉境內,可以走北環,拐到去邙山的路,至古滎鄉後,西拐廣武鄉,到廣武鄉後,問唐崗水庫,水庫距離廣武鄉只1華里左右。從鄭州北郊到這個水庫頂多一個小時,水庫很美,野鴨很多,也是燒烤的好地方。
17、滎陽丁店水庫(無門票)。向西走往上街的鄭上路,到太和路口向左(南)約5公里即到。能釣魚,魚挺多(按魚人收費5元/人),燒烤就隨便了。
18、金沙湖(門票20元)。從醫學院、東西大街乘35路終點即到,夏季有經營燒烤。
19、雁鳴湖(門票20元)。鄭汴公路到中牟城,大轉盤,向左拐(向北),10公里後,向東有一小路既是,有經營燒烤,也可自助燒烤,水邊燒烤別有風味。新東站好像有直達車。走新的鄭開大道向東到雁鳴湖指示牌左轉即到。
20、鞏義青龍山(即蝴蝶谷,無門票)。西站坐去鞏義的車,小關鎮下車(55公里,車票7元),然後乘去狄坡方向的中巴,到峽谷口的揚樹窪村即到(3原每人)。此後步行進山遊玩,全程都在峽谷里穿行,一路上可邊走邊玩。到營地(一水庫的上游)後,游泳,釣魚,燒烤。需住一宿,第2天步行出山(1小時),在青龍山景區慈雲寺停車場包車(昌河約35元/車)出山(約半小時),到國道大峪溝鎮等長途車返鄭(此景點需准備帳篷睡袋)。
21、新鄭楊庄水庫(無門票,釣魚5元/人天,58公里)。在南站坐往平頂山、葉縣、禹州方向的長途車,楊庄下車即到,車票6元。
22、老觀寨水庫(無門票,35公里)。南站乘至新鄭的長途車,老觀寨下車後步行1公里,車票3.5元。
23、老觀寨河(無門票,35公里)。南站乘至新鄭的長途車,崗時下車,步行1.5公里即到,車票3.5元,或五里口下車坐三輪(2元)到老觀寨河。
24、畢河水庫(即小魏庄水庫,無門票,釣魚5元/人天)。在紫荊山路三分院乘323到終點站下車。
25、五虎趙水庫(無門票,釣魚5元/人天)。南站乘車到新鄭(4元),在新鄭乘4路車即到。
26、五星水庫(無門票,釣魚5元/人天)。南站乘到新鄭的車,蘆溝下車(4元),乘機動三輪(5公里)到達。
27、渠梁水庫(無門票)。客運總站(航海路)乘到柳集的班車(4元)直達。
28、河西水庫(無門票)。客運總站(航海路)乘到柳集的班車,下牛站下車,乘機動三輪向北4公里就是。
29、張灣水庫(無門票)。客運總站(航海路)乘到柳集的班車,終點站下車乘三輪即到。
30、李灣水庫(無門票,60公里)。在總站乘鄭州至登封的長途車,到李灣水庫,車票6元。
31、始祖山,古稱具茨山,位於新鄭市西南15公里處的千戶寨境內,面積約12平方公里,山青水秀,風景如畫,黃帝文化遺跡遍布山野。始祖山主峰遠遠望去,好似一尊軒轅黃帝像,偉岸挺拔,眉眼畢現,蔚蔚壯觀,令人肅然起敬。懸崖峭壁,奇峰怪石林立,構成高峻雄偉的山嶽風景。山坡上叢林密布,山半腰的青崗廟水庫,水平如鏡,清澈見底,西坡的黑龍潭、玉女池,溪水潺潺,波光瀲影,嫵媚動人,形成山、水、泉、林融為一體的秀麗景色。鄭州客運南站乘車至新鄭(車票6元),然後轉車至始祖山(車票4元)。
32、黃帝故里。鄭州客運南站乘車至新鄭(車票6元),下車後步行1000米即到。
33、北宋皇陵。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分布在鞏義市的西村、芝田、市區、回郭鎮4個鎮區,佔地約30平方公里。從鄭州市乘68、72等到新鄭州大學,10元乘坐至鞏義大巴,1個小時後到車站下車,乘3路、6路、1路公交車永昭陵園下車即到。
34、河洛文化發源處。是黃河和伊洛河的交匯處,也是河洛文化的發源地,這里有神秘的河圖洛書傳說,大王廟。從鄭州市乘68、72等到新鄭州大學,10元乘坐至鞏義大巴,到鞏義收費站下車,往北步行10分鍾即到。寺廟收費2元(人多可以搞價)。
35、邙山古樹苑。位於天河路與開元路交匯處,佔地600畝,栽植樹木3723棵,其中古樹880棵,樹齡在千年以上的3棵,500年以上的數十棵,100年以上的850棵。還有林間小道、兩塊60—80噸重的巨石、人工湖、假山。在市內乘坐78、90、91路車到惠濟區政府下車即到。
36、豐樂農庄(門票20),鄭州市鄭邙公路(江山路)與黃河大堤交叉口向東800米。廣場大門兩側為白鴿廣場、螞蟻王國、孔雀樂園、笨豬樂園、松鼠樂園、錦鱗樂園、葵花迷宮等組成的娛樂互動園。農庄自南向北分布著荷塘、木屋別墅區、人工湖、豐樂桃園、美國引進的優質葡萄園、觀景台、野兔園,最北部的草原風光牧場養殖有南陽小黃牛和海南東山羊。有賓館會議室等,這里的烤全羊不錯。交通方式:河醫立交橋下公交旅遊1號線可乘車直達。
37、黃河富景生態園(門票20),位於鄭州市惠濟區花園口鎮北黃河灘,東臨京珠高速,西接107國道黃河公路大橋,沿黃河蜿蜒8公里,佔地面積1.5萬畝。 景區地址:鄭州市黃河東灘區新鄉原陽黃河岸(107國道黃河大橋和京珠高速黃河大橋之間的黃河兩岸)。118路河醫立交橋下乘旅遊公交 2號線 。
38、鳳凰山:上鄭少高速從新密下,向南走500米見釘子路口向西一直走,到米村有個小轉盤然後繼續向西(有路標)5公里就到了,主要是吃農家飯、爬爬山、順著小溪走走。
39、皇帝宮:時間太長了忘了怎麼走了,大概是走鄭密公路,不到新密市有條向皇帝宮去的公路可以直達,到時問當地人都知道怎麼走的,主要是看看風後擺的石人陣,還有一個小湖幾個小山洞、窯洞和一處宮殿。
40、環翠峪:走鄭上路過收費站後走新310國,道快到上街有條到劉河鎮,廟子鎮的公路到劉河鎮後向西走有路標,主要是吃廟子鹵肉和農家飯對了那裡的橡子面涼粉一定要嘗嘗在鄭州是吃不到的,景點是林彪洞,古城堡千米滑道,二廊廟古.
41、神仙洞:走鄭上路過收費站後走新310國,到滎密路口向南到尖山鄉,也可走鄭少高速到新密下向北到尖山鄉,路旁有景區指示牌,主要就看神仙洞別的沒什麼看的.
42、雪花洞:走310到鞏藝新中鎮,路旁有景區指示牌,主要是吃山韭菜餃子,景點小龍池,萬年僵樹,雪花洞,老廟附近的廟宇有時間了可以爬將軍寨.(環翠峪,神仙洞,雪花洞三個景區是相連的,進一個就可以到其餘兩個)
43、康百萬庄園:走連霍高速到鞏義西下,向北走南河渡到康店就到了,順便可以到石窟寺和宋陵看看.
44、嵩陰風景區:走連霍高速到鞏義西下,向南到夾津口走鞏登公路,主要是原始次生松樹林景色挺好的站在山上可以看到鄭少公路,可以吃到野味.
45、青龍山慈雲寺:走310過鞏義大峪溝,路旁有路標向南有條公路,快到景區門口是條石頭路也就幾百米不好走,景區沒什麼吃的,慈雲寺里的石刻很是精緻
46、龍湖(龍泊聖地,無門票), 龍泊聖地座落於鄭州東南新鄭市龍湖鎮,距市中心約25公里。佔地面積逾5000畝,其中水域面積逾1000畝,森林面積逾2000畝,是政府公布的中原首家原生態自然資源保護區。1000畝原生湖泊,生態體系自然天成;湖畔數十萬株野生樹木鬱郁蔥蔥,數十種野生動物跳躍在湖區之間,更有大面積的林木果園,毗鄰湖濱道路。
47、櫻桃溝:鄭州櫻桃溝距離鄭州約15公里,在鄭州西南方向,從醫學院坐317路公交車可以直達。每年五一期間對遊人開放,鄭州醫學院乘坐317路公交車直接到櫻桃溝,個別果園門票3-5元不等,免費隨便吃,帶走的論斤兩按時價付款。
48、侯寨鄉紅花寺的萬畝葡萄基地 ,侯寨鄉以紅花寺村為中心覆蓋周邊7個村的萬畝葡萄近日披紅掛綠,喜迎八方賓客。萬畝葡萄基地位於侯寨鄉東部,距市區10公里,以紅花寺村為中心,包括周邊鐵三官廟、南崗劉、郭家咀、大田垌、東胡垌、張李垌、荊寨等行政村,總面積超過10000畝,方圓10餘里。品種有50多個,「美國黑提」 、「大紅球」、「美人指」 、「綠翠」等一批新引進品種成為葡萄新貴,大路品種「巨峰」、紅富士」通過改良,以其味美甘甜、口感醇正吸引外地客商紛至沓來,葡萄成熟季節,個個晶瑩剔透,串串奼紫嫣紅,微風吹過,果香四溢,沁人心脾。乘車路線:222路公交車直達葡萄基地;自駕車走嵩山南路、大學南路可到達
㈣ 河南商丘市虞城縣三月十八那裡廟會
河南節慶活動明細(會譜)
序號
時間
地點
節慶名稱
1
農歷1月13日
平頂山·寶豐
馬街書會
2
農歷1月15前後
開封
元宵燈會
3
農歷2月2日
周口·淮陽
「羲皇故都」朝祖會
4
農歷2月15—17日
靈寶、鹿邑、欒川三地協辦
老子旅遊文化節
5
農歷2月29-2月3日(4月20--22日)
鄭州·新鄭
炎黃文化旅遊節
6
農歷3月3日
鄭州·鞏義
雪花洞拍手定情節
7
農歷3月3日
駐馬店·泌陽
中國•泌陽 盤古文化節
8
農歷3月18日
安陽·內黃
二帝陵祭祖大典(廟會)
9
4月15—5月8日
洛陽市
牡丹花會
10
4月20—23日
三門峽
三門峽國際黃河旅遊節
11
4月28—30日
信陽市
中國信陽茶文化節
12
5月1—5月20日
鄭州市
月季花會
13
5月(每年具體日期不同)
南陽市
南陽美食文化節
14
5月(每年具體日期不同)
商丘·虞城
木蘭文化節
15
農歷5月5日
鄭州·登封
嵩山盧崖瀑布潑水節
16
農歷6月1—3日
三門峽·亞武
亞武旅遊節
17
8月或9月末
安陽市
安陽殷商文化旅遊節
18
9月1—9月5日
鄭州市
中國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
19
9月2日
新鄉·衛輝
太公文化節
20
9月10—20日
三門峽·靈寶
靈寶金城果會
21
9月15—10月15日
南陽市
張仲景醫葯節
22
9月(每年具體日期不同)
鄭州·滎陽
河陰石榴文化節
23
9月(每年具體日期不同)
洛陽市
河洛文化節
24
9月----10月
安陽·內黃
內黃紅棗文化節
25
10月12日
平頂山·寶豐
魔術文化節
26
10月28—11月28日
開封市
菊花花會
27
10月(每年具體日期不同)
許昌市
許昌國際關公文化節
28
10月(每年具體日期不同)
周口·淮陽
中華姓氏文化節
29
10月(每年具體日期不同)
漯河市
漯河酒文化節
30
11月(每年具體日期不同)
許昌·禹州
鈞瓷文化節
31
11月17日前後
漯河市
許慎文化節(漢字文化節)
㈤ 河南的文化、歷史、名人你知道多少
河南的文化
河南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遠古時期,中華民族的祖先就生息繁衍在中原大地上。河南作為中華民族的搖籃,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
河南位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大部分地方在黃河之南,故稱。本省自古為豫州地,居九州之中,故簡稱豫,別稱中州、中原。春秋為周畿內及宋、魏、趙等群雄角逐戰場,秦置穎川、南陽等郡,漢屬司隸及豫、兗等州,唐置河南道,元置河南行省,沿襲至今。本省黃淮平原、南陽盆地等處開發歷史悠久。河南淹池的仰韶彩陶文化,夏商周三朝文化及古都洛陽、開封、安陽等地的大量古跡表明,河南不愧是中華古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區。
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這里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先後有20多個朝代在此建都或遷都。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王朝和第二個王朝——商王朝都在此建都。中國七大古都河南就有其三,即殷商古都安陽、九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河南被歷史學家稱為「中國歷史自然博物館」。地下文物居全國第一位,地上文物居全國第二位。館藏文物達130萬件,約佔全國的八分之一。全省共有文物保護單位4857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30處,省級重點文物541處。
河南是中國姓氏發源地最多的省份。據歷史記載和考證所知,起源於河南的姓氏共有1500多個,在當今中國100個大姓中,有73姓源於河南或有一支源頭在河南。河南還是全世界幾千萬客家人的祖根地。近年來,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紛紛來河南尋根問祖,以姓氏文化、客家文化、炎黃文化為核心的中原傳統文化成為邊結河南與境外華人的紐帶和橋梁。
中國母親河---黃河流經河南700多公里,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得益彰。近年來開辟的「大黃河游」、有驚無險的「黃河漂」和黃河燕子洞,被日本遊客譽為「充滿野趣和史詩般的輝煌」。鄭州的「中嶽」嵩山是中國名山「五嶽」之一,洛陽的龍門石窟是中國三大佛教石窟之一。信陽的雞公山、焦作的雲台山和濟源王屋山獼猴自然保護區,都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本省歷史上名人輩出,如政治家商鞅,醫聖張仲景,文學家杜甫、韓韓愈,民族英雄岳飛,農民領袖陳勝等,都是中州人。本省洛陽、開封、安陽屬全國七大古都之列,外加南陽、商丘,都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河南文物古跡非常豐富,目前共發現各類有價值的文物點28168處,其中有51處(54項)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政府已公布第一、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共527處。
河南地方戲興起大約在明末清初,發展至今,除豫劇、曲劇、越調三大劇種外,各種劇種達二十一多個,常年演出的專業表演團體近200個,所有劇種演出的傳統劇目達4000多個,每個演出場次達4萬余場。近年來,新編的歷史劇和現代戲十分繁榮,每年立上舞台的新戲80台左右,一大批新的表演藝術人才不斷涌現,許多新編的劇目在全國獲得各種獎勵,影響很大。
河南的民間藝術歷史悠久,形式多樣,許多技藝堪稱一絕。禹州鈞瓷、開封官瓷、洛陽唐三彩、南陽玉雕、南陽烙畫、天壇硯、開封汴綉、朱仙鎮年畫,都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濃郁的民族風情。
鎮平縣——玉雕之鄉 鎮平玉雕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流傳至今,已形成人物、花卉、鳥獸等六大類產品系列。現在,玉雕產品已遠銷36個國家和地區,年成交額上百億元。從1992年開始,每年都舉辦了「中國鎮平國際玉雕節。」
靈寶市焦村鎮——民間工藝之鄉 焦村民間工藝製作從萌芽到成熟已有數千年歷史,焦村鎮民間工藝具有品種多、質量高的特點,在剪紙、麵塑、布制工藝、刺銹、皮影製作等門類。現在,全鎮民間手工藝人有3700人之多,擁有國家級的各類學會會員37人,省級會員60人,有176件剪紙作品,被國家級美術館、博物館收藏有三位民間藝人被授予「河南民間藝術家」的稱號。
寶豐縣——魔術之鄉 趙庄魔術始於唐宋,繁衍於明清,盛於當今。該鎮共有140多個魔術團體,從藝人員1000餘人,上至七十多歲的老人,下至六七歲的兒童,人人都能變兒套魔術。趙庄鄉已成功舉辦了六屆「魔術會」,曾為30多個國家來華友人表演上百場,並應邀到香港、台灣等地訪問演出。
河南的歷史
河南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從夏代到北宋,先後有20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於此,長期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國八大古都河南有四個,即九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殷商古都安陽、商都鄭州。還有國家級歷史名城鄭州、南陽、商丘、濮陽、浚縣等。悠久的歷史為河南留下了眾多的文物古跡,地下文物和館藏文物均居全國首位。全省共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0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66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5091處,為我國文物保護單位最多的省份。這里有記載著人類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崗文化遺址、仰韶文化遺址、龍山文化遺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黃帝故里和軒轅丘;有最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測景台;有歷史上最早的關隘函谷關、最早的禪宗寺院白馬寺;有以少林武術發源地名揚四海的"中國第一名剎"嵩山少林寺和聞名中外的相國寺,等等。在我省重點建設的鄭汴洛"三點一線"沿黃旅遊線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達51處。其中洛陽龍門石窟於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安陽殷墟被國家文物考古部門列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河南還是中國姓氏的重要發源地,在中國《百家姓》的姓氏中,有70多個姓氏源於河南,包括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之稱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於河南。近些年來,到河南尋根謁祖的海內外遊客絡繹不絕。
自古以來,河南大地上孕育的風流人物燦若群星。如古代哲學家、思想家老子、莊子、墨子、韓非、程頤、程灝,政治家、軍事家姜子牙、商鞅、蘇秦、李斯、劉秀、張良、司馬懿、岳飛,科學家、醫學家張衡、張仲景、僧一行,文學家、藝術家杜甫、韓愈、白居易、李賀、李商隱、司馬光、褚遂良、吳道子,佛學家玄奘等,還有現當代史上的抗日英雄吉鴻昌、吳煥先、楊靖宇,革命先輩鄧穎超、彭雪楓、許世友,"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等。他們都為華夏文明的發展和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是中華民族的傑出代表,也是河南人民的驕傲。
河南位於黃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區在黃河以南,故名河南。2000多年前,為中國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簡稱為「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稱。
河南為中華民族主要發祥地之一。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英才輩出。遠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原人民就創造了著名的「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這里曾孕育出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李耳、莊子,政治家商鞅、李斯,科學家張衡,醫聖張仲景,文學家韓愈,哲學家程顥、程頤,民族英雄岳飛以及吉鴻昌、楊靖宇、彭雪楓、鄧穎超等歷史名人1000多人。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河南在中國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上始終占據重要地位。先後有20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於河南,中國七大古都河南就佔有三個(洛陽、開封、安陽)。
在河南這片土地上,曾上演過一幕幕歷史活劇,諸如武王伐紂、周公營洛、春秋諸侯爭霸、戰國群雄逐鹿、劉邦項羽對峙、光武劉秀興漢、曹魏中原稱雄、隋末瓦崗暴動、趙匡胤陳橋兵變、岳飛抗金鏖兵、李自成中原血戰、京漢「二七」風暴、劉鄧大軍挺進中原等。歷史的風雲變幻,無不在中原大地留下深深的痕跡。
河南歷史悠久,文化光輝燦爛,是我國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從南召縣雲陽鎮發現的古人類臼齒化石,連同澠池、許昌、安陽等地出土的各種舊石器,證明距今四五千萬年前這里已有人類居住。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崗文化(在新鄭縣境),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澠池縣境),四千年前的龍山文化,這些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迄今已發現千處之多。說明河南在原始社會晚期的文化已達到一定的高度。自有史以來,夏王朝在河南建都的地方有陽城(登封)、陽翟(禹縣)、帝丘(濮陽)等地。商朝7次遷都,4次都在河南境內,安陽殷墟是著名的商代後期都城遺址。西周以洛陽為東都,營造為王城和成周城,在河南境內分封的諸侯國有數十。春秋時期,境內屬秦、晉、楚、宋、衛、鄭、陳、蔡諸國。戰國時屬韓、魏、趙、楚之疆。秦統一中國後,設郡、縣。河南分屬三川、潁川、南陽、河內、陳郡、東郡和碭郡7郡。西漢承秦制,仍設郡、縣兩級,並實行分封諸侯王國與中央直轄的郡交錯分布。為了加強對郡、國的控制,又將全國分為司隸校尉部及13州刺史部,實際是監察區。河南分屬司隸校尉部及豫、兗、荊、冀4州管轄,設有弘農、河內、河南、潁川、汝南、陳留、南陽和魏郡及淮陽和梁國2個諸侯王國。東漢都雒陽(洛陽)、實行州轄郡、郡統縣。河南分屬司隸校尉部及豫、兗、荊、冀、揚5州管轄,設有弘農、河內、潁川、南陽、汝南、陳留、東郡、魏郡等郡及陳、梁2國。三國時河南屬魏,先都許昌,後遷洛陽,仍實行州、郡(國)、縣3級。設有12郡和梁國1國。西晉都洛陽,河南境內有18郡國。南北朝時,河南分屬於北魏和南齊。北魏在河南設8州26郡;南齊在河南設3州12郡。隋統一南北後,在河南設20郡(州)。唐朝先都長安,後遷洛陽。河南分屬京畿及河南、河北、淮南、山東南等道,領有21州郡及河南1府。五代時,梁、晉、漢周4朝都汴(今開封),後唐都洛陽。河南境內多數稱州,少數稱軍、府。北宋建都汴梁(今開封)。河南境設有京東、京西、河北諸路,路轄有府、州,有些軍、監也隸屬於路。府、州、軍均轄縣。
南宋南遷後以淮河與金為界,河南大部屬金。元朝將中央轄區直屬中書省,其他地區分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行省之制始於此。「行省」之下統路、府,府領州、縣,也有府、州不隸路而直屬省。時河南境內黃河以北地區屬中書省,黃河以南屬河南江北行中書省。中書省在河南管轄的有大名、彰德、衛輝、懷慶等路和濮州。河南行省下屬河南府路、汴梁路、南陽府、汝寧府、歸德府。明朝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司(省)下轄府、州,再下為縣。明末,河南領有開封、歸德、河南、南陽、汝寧、彰德、衛輝、懷慶等府和汝州直隸州及京師之大名府,山東之東昌府的一小部分縣。共計府屬州31個,縣96。清朝恢復行省,省下為府,再下為州、縣。終清之世,河南領有開封、歸德、河南、南陽、汝寧、陳州、彰德、衛輝、懷慶等9府,鄭、許、汝、陝、光5直隸州和淅川直隸所。府屬州5,縣96。民國初年,改道制。河南設有開封、河北、河洛、汝陽4道,5直隸州,100餘縣。1927年廢道尹,實行省、縣兩級制。省下分設行政區(監察區),區管縣。1946年河南分為12區,共108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成立後,河南省行政區劃,北界止於黃河,有鄭州、洛陽、陝州、陳留、商丘、許昌、淮陽、南陽、信陽、潢川等10專區和開封、鄭州2省轄市、8專轄市,86縣,省會設開封市。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決定撤銷平原省,將所屬之新鄉、安陽2省轄市及新鄉專區及所屬14縣(區),濮陽專區及所屬7縣,安陽專區及所屬6縣,菏澤專區的東明縣劃歸河南省。同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決定,將舊屬河南省在建國初期劃入安徽省的永城縣劃歸河南省。1954年,河南省府由開封市遷駐鄭州市。196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決定,將東明縣劃歸山東省。196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決定,將山東省之范縣、壽張2縣金堤河以南地區和范縣縣城附近劃歸河南省,取名范縣。197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決定,將范縣東部的9個公社劃出,成立台前縣。
河南由於其悠久的歷史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從古至今孕育了眾多的有各種影響力的名人,其中有思想家老子、列子、韓非等;軍事家蘇秦、司馬懿等;文學家韓愈、劉禹錫、「詩聖」杜甫、「詩鬼」李賀等。 而近代、當代也涌現了大量的愛國人士,革命志士,文學家,政治家,如吉鴻昌、鄧穎超、馮友蘭等。
黃帝-五帝之一,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之丘(今河南新鄭)人;
商湯-商朝開國帝王;
老子-原名李耳,著有《道德經》,道教創始人,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人;
墨子-姓墨名翟。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墨家創始人。戰國初期楚國魯陽人(今河南魯山人);
商鞅-秦國的著名改革家,河南濮陽人;
范蠡-春秋末年越國大夫,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世稱陶朱公。春秋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
列子-戰國前期思想家,河南鄭州人;
蘇秦-戰國時期著名縱橫家。東周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乘軒里人;
韓非-戰國時思想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著有《韓非子》。戰國韓國(今河南鄭州附近)人;
呂不韋-戰國後期著名政治家,編著《呂氏春秋》。衛國濮陽(今河南濮陽南)人;
陳勝-大澤鄉起義領導者之一,河南登封人;
吳廣-大澤鄉起義領導者之一,河南上蔡人;
張釋之-西漢時執法不阿的知名清官;
賈誼-西漢政治家、文學家,代表作《過秦論》,河南洛陽人;
程顥-世稱明道先生,北宋著名理學家,河南嵩縣人。
張衡-東漢時期科學家,地動儀,河南南陽人;
馮異-東漢將軍,河南寶豐人;
張仲景-東漢名醫,被尊為醫聖,著有《傷寒雜病論》,河南鄧州人;
徐庶-三國著名謀士,河南許昌人;
司馬懿-三國著名軍事家,河南溫縣人;
荀彧-三國著名謀士,河南許昌人;
荀攸-三國著名謀士,河南許昌人;
鄧艾-三國魏國大將,三國魏新野(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人;
蔡邕-東漢末年著名詩人、學者,河南杞縣人;
蔡文姬-三國時代著名詩人、音樂家,河南杞縣人;
謝安-東晉政治家,淝水之戰的指揮者,河南太康人;
謝玄-東晉軍事家,淝水之戰的指揮者,河南太康人;
范縝-南朝傑出的無神論者,河南泌陽人;
范曄-南朝著名史學家,河南省淅川人;
謝靈運-南朝宋著名詩人,河南太康人;
翟讓-隋末瓦崗寨義軍頭領,河南滑縣人;
張巡-唐代名將,安史之亂時期血戰睢陽(今商丘),河南鄧州人;
韓愈-唐宋八大家之首,河南孟州人;
劉禹錫-唐代著名詩人,河南洛陽人;
李商隱-唐代著名詩人,河南沁陽人,後遷居滎陽;
岑參-唐代著名詩人,河南南陽人;
杜甫-唐代著名詩人,「詩聖」,河南鞏義人;
元稹-唐代著名文學家,與白居易齊名,並稱元白,同為新樂府運動倡導者,河南洛陽人;
李賀-唐代著名詩人,「詩鬼」,河南宜陽人;
石守信-宋代大將,河南開封人;
岳飛—南宋抗金名將,河南湯陰人;
戚繼光-明代抗倭名將,河南衛輝人;
史可法-抗清名將,河南開封人;
劉青霞
宋學義
李德生
袁世凱-中華民國大總統,河南項城人;
吉鴻昌-抗日名將,河南扶溝人;
許世友-開國上將,河南新縣許家窪;
鄧穎超-河南省光山人;
㈥ 鄭州一日游必去的地方
鄭州一日游必去的地方有:
少林寺
龍門石窟
雪花洞
伏羲山
淮陽荷花節
㈦ 對聯的寫作與天水名勝楹聯賞析 艾 葉
名勝楹聯寫作與天水名勝楹聯賞析
艾 葉
名勝楹聯是一種特有的藝術形式。在祖國各地的風景名勝和文化遺址上,都有千百年來文人墨客所撰書的楹聯。這些楹聯,與山川同在,與勝跡共輝。不僅為風景名勝增添了藝術情趣,更重要的是它能夠貼近歷史、貼近人文、貼近時代,形成獨具特色的名勝楹聯文化,成為旅遊文化中最璀璨、最耀眼的一朵藝術奇葩。名勝楹聯是一個地方文化宗教藝術的綜合反映。其品質的高下,也往往成為衡量一個地方文化積淀的標志。因此,名勝楹聯不僅是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狀況的「臉面」,而且是其文化內涵的最直接的反映。現在,盡管一些名勝古跡和文化遺址已經荒毀無存,那些附著於勝跡上的楹聯也隨之消失。但是,就歷史人民和先賢備加保護而存留下來的勝跡遺址中的楹聯仍然是極其豐富的。這些楹聯不僅具有藝術感染力,而且對名勝古跡起著歷史見證的作用,一向為人們所重視。如鄧寶珊書清人董平章城隍廟聯:
楚逼滎陽時,憑烈志激昂,四百年基開赤帝;
神生成紀地,作故鄉保障,千萬載佑篤黎民。
這副楹聯上聯歌頌了紀信為漢王朝的建立壯烈獻身的精神,下聯歌頌其作為城隍保佑地方人民的功績。字數不多,卻極具高度概括、題旨點意、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
可以說,人們旅遊的動機,除了欣賞領略各地自然風光外,最主要的還是感受那裡的歷史文化。譬如故宮楹聯大肆渲染吹噓帝王功德威儀,杭州楹聯側重雲光湖色,而昆明大觀樓、湖南嶽陽樓、江西滕王閣、山西鸛雀樓等,則主要因詩聯而名聞天下。應該承認,自然景觀只是外在的形式,而文化內涵卻是靈魂所在。如果從各地名勝中摳去這些文化的東西,建築物和自然風光便僅剩下軀殼。只有各地獨特的自然風光與地域文化相結合才能共同構成各具特色的旅遊文化資源。
一、我市名勝楹聯的現狀
我市旅遊資源相對豐富,是甘肅風景名勝最集中的地方之一。現有景點有寺廟、道觀;名泉、溪、湖、峽谷;山、崖、洞,紀念址等。這些旅遊資源,目前除少數已開發利用外,大多數都還處於原始自然狀態,有待開發。就是已開發的景點,也往往因自然景觀較差(特別是植被破壞嚴重、建築物殘破)、服務設施跟不上等原因,還處在一個低檔次存在狀態,其旅遊價值不高,效益不明顯。特別是因文化內涵的缺失,幾無優勢可言。例如許多寺廟道觀,只是宗教活動場所,毫無文化影跡。倘有個別匾額,也大多是群眾祈神還願捐送的「神靈保佑」、「有求必應」之類的陳腐辭語。因此,盡管我市旅遊資源不甚匱乏,但整體文化品位還是相對較低。究其原因,除客觀因素外,最根本的是名勝與文化沒有很好地結合、相互補充。大力挖掘旅遊文化資源內涵,是發展旅遊的重要舉措,而楹聯即是最能夠直接彰顯地域文化的形式。
市內名勝景點楹聯數量倘不很多,除了人文因素欠缺外,因年久遺失毀壞的也不少,故往往出現有景無聯,有聯無書的狀況。這與旅遊業發達的東南沿海地區相比,差距不言而喻。其實,古今文人墨客對市內景點所撰書的楹聯也不少,但保存下來的卻不多。就楹聯而言有明代朱熾宏為仙人崖撰「政令全提,長安市上作賓作主;宗風大振,隴右山中學釋學儒」;王瞭望為仙人崖和瑞蓮寺分別撰書的「處處無非菩提海,山山盡是普陀崖」及「在何所在,試參來,青蓮葉底誰拜月?音實無音,聊說起,碧海潮頭作甚觀」。又為麥積山撰「千尺冷門庭,憑我東來西往;一條烏藤杖,任爾打雨敲風。」武天駿撰天水鎮高皇廟聯「艱難我俱嘗,萬里遠游,開口只呼高皇太祖;憑依神在德,一行作吏,居心要對白日青天」等俱堪為珍品。麥積山於右任撰書的「藝並莫高窟,文傳庾子山」,羅家倫撰書聯:「行經千折水,來看六朝山」頗覺傳神。石門山佚名聯「明月到樓忘是夜,涼風入袖便成秋」亦很有情趣。卦台山佚名聯「日月象其明,明垂千古;乾坤授以法,法統三爻」,典雅貼切。鄧寶珊為雙玉蘭堂撰聯:「萬丈光芒傳老杜,雙柯磊落得芳蘭」。馮國瑞為麥積雲霧山撰聯:「雲深不知處,霧散各有游」。東柯杜甫草堂佚名聯「避秦州山谷間,曾向邊城作客;為唐代文章伯,豈惟詩界稱王」。演營寺聯「路自登山,高看上下分途,舉步時,牢把腳跟立定;川仍歸海,闊覽東南形勝,會心處,急將眼界放寬。」原馬跑泉國民革命騎兵軍官學校教育長胡競先為該校撰聯「先賢此屯軍,竟得甘泉澤後世;吾輩重策馬,愧無偉績准前人」……大多都因種種原因未能夠恢復。水月寺原來也有許多很有意境的楹聯佳作,可惜都遺失了。
近年來,各地都對名勝楹聯予以高度重視,或收集整理、恢復原有楹聯,或請名人名家製作新的楹聯,以文化吸引遊客,達到帶動旅遊經濟發展的目的。盡管市內名勝楹聯較一、二十年前有很大發展,但存在問題也不容樂觀。其中最突出的是在景點建設上只注重設施建設而忽視文化建設現象仍十分普遍。一些景點只有不夠高雅的聯,這不僅起不到「景」上添花的作用,反而大煞風景,破壞了自然景觀與人文內涵的和諧統一。因此,全面恢復和製作名勝楹聯已顯得刻不容緩。這方面,近年來的一些做法,很值得借鑒。如霍松林先生為卦台山撰書的楹聯「納皮興嫁娶,結網教畋漁,渭河猶奏立基樂;設象契神明,布爻窮變化,隴坂長留畫卦台」與其所撰《卦台山碑記》同為斯景增輝不少。其為龍園所撰聯:「成紀三陽毓秀,看石門吐月,麥積摩雲,仙人疊翠,赤谷煉丹,玉泉飛殿,清渭縈村,蝸檯布卦,南郭鐫碑,至今美景紛呈,更聯舊景添新景;伏羲一畫開天,贊作蜀興儒,紀信扶漢,充國屯田,李廣禦侮,德輿相唐,劉錡保宋,世甫敦詩,其昌育士,自古名賢輩出,還望時賢繼昔賢」。也使這一人文景點,內涵頓顯豐富,這當然要歸功於名勝名聯的名人效應。客觀地說,名人效應雖說眾說紛紜,但對於提高一個地方文化品位,不無幫助。比如我們在外地旅遊,看見名人題寫的楹聯,就不免會多駐足欣賞一會。相反,如果是冬烘先生或當地所謂地方官員撰書的聯,一般也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前面所提的市內楹聯,也多出於名家之手。因為他們本身的文化素養和社會認可度較高,其效果就顯著得多。因此,如何充分發揮文化優勢,撰書名勝楹聯已成為當務之急。要做到這一點,一要認識到位,深刻認識文化對名勝景點的影響和作用。二要資金保障。三要有精品意識,即撰、書、刻都要精細,真正製作出高質量、高檔次的楹聯,甚至寧缺勿濫,有精品意識。從撰、書、刻三個方面考慮,有的人撰得好,但書法水平一般;有的人書法上造詣深一些,但不擅撰聯,當然也有撰書俱佳者。我們要在具體工作中,盡量發揮各自特長,使作品撰書相得益彰。當然,刻工也不可忽視,書法最終要通過雕刻傳神,好的技法能夠使書法作品更顯筆力遒勁,神采飛揚。就總體情況來看,能書者較多,擅撰者較少,工刻者更少(除電腦製作)。近年來見到的一些景點楹聯,連起碼的格律都不講究,更不用說孰優孰劣了。因此,盡快撰書一批高質量、上檔次的優秀景點楹聯,供製作時選用,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策略。這項工作,可將思路放遠點,採取在大范圍內徵集、精心篩選的方式。經篩選出的楹聯,再請名家書寫,使自然與人文完美結合,達到和諧統一,以促進旅遊經濟發展之目的。
二、楹聯基本知識
楹聯,是我國文學樣式的一種獨特形式,民間通俗叫做對聯、對子,楹,就是堂屋前的柱子。又因最先寫在桃木削成的板上,以避邪之用,所以又叫桃符。它與書法相聯系,又是豎排,這只有一字一音的漢字才能做得到。清人梁章鉅在《楹聯叢話》中說:「楹聯之說,肇於五代之桃符,孟蜀余慶長春十字(即孟昶「新春納余慶,佳節號長春」。),其最右也。至推而用之楹柱,蓋自宋人始······元明以後,作者漸多。」他的這種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嚴格地說來,對聯是從魏晉南北朝的駢體文中游離出來的,是駢體對句形式的運用。盡管自對聯產生以來,有人就視之為「短言片語」、「文字小品」、「駢儷之緒余」,可是,千百年來人民群眾卻非常喜愛它,運用它。清代有人說,對聯這種文字樣式,使「神祠懷古,名勝記游,高山大川歷歷如繪,尤足發思古之幽情,動乘風之壯志」。自唐以來,楹聯逐漸受到文人的重視。雖然又受到朝代的更替,名勝古跡屢遭毀劫,但因詩文楹聯而名的名勝古跡屢不鮮見。如鸛雀樓、黃鶴樓因詩名,岳陽樓、滕王閣因文名,大觀樓、杭州西泠亭因聯名等。
唐代詩歌的興盛,特別是近體詩的盛行,使楹聯的發展具有了更加優越的條件。律詩要求每首四聯八句,每兩句合為一聯,兩兩相對,對聯的這一名稱,也就是從律詩中得來的。自唐宋以來,楹聯已經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樣式而存在了。在許多名山古剎,常有一些名人題寫的楹聯受到人們的喜愛,成為人們記事銘志,評古論今,寫景寓懷的文學樣式。尤其是名勝古跡處的群眾,旁及墨客騷楹聯,大都出自名家之手,這些對聯以真,草,隸,篆,行等多種書體書寫於山水之間,名勝古跡之上,受到萬千遊客的駐足凝思,反復吟誦,輾轉傳抄。因此,名勝楹聯就成了體現名勝景點人文文化內涵的重要載體。一個名勝景點,是否有高質量的楹聯,不僅影響著該名勝景點的文化檔次,而且反映了一個地方的文化內涵。因此,要發展地方旅遊業,不僅要在打造景點硬體上下功夫,而且也要在名勝楹聯這樣的軟體上下功夫。這就要求這些名勝楹聯的創作,必須做到意境深遠,語言凝練,構思精巧,對仗工穩,書法瑰麗。只有真正做到了這些,文化才能為景點錦上添花,才易於流傳,具有長久的生命力和影響力。正因為名勝楹聯與山川風光,歷史陳跡的這種割捨不斷的聯系,使它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寫作方法。具體說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楹聯不受嚴格字數的限制。格律詩受到嚴格的字數限制,對聯則不受這樣的限制,根據需要可長可短。最長的聯有三五百字,最短的可以上下各四字,共八字。長聯中著名的如孫冉翁撰的雲南大觀樓聯180字;短聯如北京半天雲嶺亭「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麥積山羅家倫聯等。
由於楹聯不像律體詩那樣受字數限制,這樣就使作者既可以覽物抒懷,揮灑自如。也可以言簡意賅,凝義點睛,只要上下對仗,左右成偶就可以了。同時,楹聯長短無律,也給上下聯的節奏帶來較為自由的變化。這不僅使作者寫景達意。褒貶時事有了自由發揮的餘地,而且使遊人詠誦時不像讀律詩那樣千篇一律,易於引起人們的興趣。如我在《天水名勝百景》中,對每一景點都撰有一聯,共100聯。長聯如木門道大門磚刻聯(孫執中書):
古道映斜陽,縱一脈秋雲,兩山翠屏,難賦詩愁。問村邊牧童,可知諸葛否?
小溪盪曲岸,覓三國遺韻,十里紅葉,堪作畫本。看天際歸雁,又過木門耶。
短聯如槐花寺聯:
一花一世界;
三教三源流。
2)、上下聯字數一定要相等,平仄聲交錯和諧,這樣讀起來才能音節鏗鏘,節奏感強,雖長也不平板。尤其是上下聯的尾字,一定要仄起平落。
這一點,是撰聯者最常出毛病的地方。很多人不懂平仄,沒有寫過律詩,不知道上下兩聯相對詞語平仄要相對,尾字上仄下平的要求,結果,撰出的聯平仄不和,平起仄落或仄起仄落、平起平落,貽笑大方。叫外地遊人看了,就會輕視天水當地文化。在我市一些名勝楹聯中,犯這樣毛病的不少,特別是一些所謂的官員、名人撰的楹聯里,這種錯誤相當普遍。這里,就不一一舉例了。下面,再以我為卦台山所撰楹聯(牧歌書)為例,簡單地 說一下楹聯的的平仄問題。
八千尺危峰,侵碧凌雲,御風但覺星河動;
| — | — —,— | — —,| — | | — — |;
十二億後裔,尋源問祖,追思盡仰玉墀來。
| | | | |, — — | | ,— | | | | — —。
3)、 上下聯相同位置上詞性必須相同。這一點多數人都能做到,以我給甘泉古鎮牌坊撰的聯為例(董晴野書):
詩波泛東柯,映竹穿沙,渺千秋少陵吟履,土室草堂,溪月還似昔時。古鎮玉蘭重開,富裕人民,爭誇盛世;
商衢重隴右,通川連陝,饒五湖陸海物品,旅遊經貿,產業已如旭日。新紀步伐初邁,和諧社會,更展宏圖。
4)、名勝古跡楹聯大都與歷史陳跡和山川風光相聯系,歌頌的也往往是歷史名人的軼聞趣事,風物傳說,名山古剎的壯觀景色,所以上下聯分工上各有不同。一般來說,上聯敘景,下聯抒情。這樣才能做到寓景於懷。當然,這不是絕對的,有時也可以上聯敘事,下聯繪景,這要從作者的實際感受出發。以我為曲溪所撰聯為例來說明:
雲護萬峰青,憐尚嫩春寒,醉遍鶯簧,初漲山溪,紅遍鵝掌;
花耀雙眸明,喜重歸林燕,喚卻客意,閑來興政,盪卻詩腸。
最後,將筆者近年來為市內名勝景點撰寫的部分楹聯附之於後,以作引玉之磚並求教於大方。
1、麥積山
每至煙雨春來,草長鶯啼,翠蘊六朝名山,溪折瀑流,花映林泉勝地;
自從乙弗仙去,庾銘杜詠,文涵八代異彩,石雕泥塑,光耀藝術奧堂。
2、伏羲廟
開文明於鴻蒙,鸞鶴常棲護古柏;
昌風氣乎愚昧,虹霓每來掩翠宮。
3、玉泉觀
穿翠屏,臨幽篁,過石橋,遍登八百台階,方稱真臨一小境;
踏紅葉,攜佳侶,賞絲竹,盡忘三千塵慮,才算不虛重霄游。
4、卦台山
三十里渭川,看不盡春畦碧流,煙柳人家。想當初,伏羲氏俯察仰觀,一畫開天,極宇宙無窮奧秘;
五千年歷史,孕育了秦皇漢武,華夏民族。看今日,共和國久安長治,兩制圖國,創神州未有繁榮。
5、紀信祠
當年劉季身困滎陽,百官怵心,唯有將軍敢蹈火;
今日紀信魂歸天水,萬人仰目,豈獨祠堂能接雲。
6、天水關
我來恰是三秋,仰看百仞翠峰,萬里霜天,遙想武候當年,六齣祁山,姜伯約一夫當關,勇挫蜀將十數員。細思量,其勢何如危也;
菊綻又逢重九,遍賞四面紅葉,五雲溪谷,欣見文會今日,八方騷客,西漢水七步成韻,飛逝時光兩千載,再吟詠,此興足可豪哉!
7、鐵堂峽
滿目悲涼憶當年,一襲葛衣,數聲寒鴉,西風蕭瑟落盡黃。趁殘陽,杜子策驢而來,此情誰堪再回首?
無邊斑斕看今日,三秋霜葉,萬里征雁,漢水蒼茫翻作淚。逢盛世,詩人酹酒相約,這事我猶記在心。
8、女媧廟
自從造人,我輩方能共浴日;
若非煉石,神祗未必可補天。
9、齊壽山
眼前總迷茫,群山俯首指顧間,莫辨煙雲。其勢足可稱雄哉,何須再據典引經,來考證是否番冢?
心裡最清楚,三皇生地附會處,難定真偽。此事誠已謂遠矣,大不必論今稽古,去追究有無軒轅。
10、炳靈寺
西來文殊,化作十萬佛身,依塔凌雲近夕照;
東去武曲,不辭半滴溪水,匯流入海成汪洋。
11、赤峪丹灶
每於春秋來,見霜葉桃花,丹映雲霞。況老君煉丹遺灰,也成赤土;
恰逢朋友聚,依溪水柳岸,碧侵杯盞。願萇弘化碧余瀝,盡作綠醅。
12、街亭
此事我尚疑,當年武候六齣祁山,未嘗搖羽中原,然猶出將入相,奈何因一役斬首馬謖?
其人誰敢議?彼時軍師獨專朝政,難免屬意皇室,故欲傾權排異,無非是百般借題街亭。
13、龐德墓
紛亂三分國,隨馬超建殊勛,終歸曹封候。憶彼在襄陽時,抬棺摧鋒,其勢何威猛也;
寂寞一抔土,循貆道覓遺石,竟披荊得墓。嘆我於斜陽里,臨風灑淚,此情足悲壯哉!
14、馮國瑞故居
折取花木少許,勾留斜暉,是亦為弔古;
馳聘情思無限,尋覓舊跡,聊當作賦詩。
15、關山牧場
日落馬背聽牧笛;
風吹草底見牛羊。
16、諸葛軍壘
莫道史如煙,諸葛司馬皆銷,再回頭,往事只遺一丘土;
應憐花似錦,芍葯芙蓉盡綻,待駐足,流光已剩半天霞。
17、大地灣
眼前乃是首化先民,鑽木築巢,磨石制陶,後世綿綿承光焰;
腳下恐有未掘遺跡,刻契造字,祀神觀象,上古源源創文明。
18、文廟
聖人本不孤,隴上有弟子三人,教化西來,邊陲亦幸被餘烈;
盛世宜永昌,域中賴論語一部,禮義東去,海隅也終歸同風。
19、植物園
君來如是三春,可倚碧弄紅,臨溪聞鶯,觀煙波,聽林濤,其樂在山水;
最妍當推九月,喜流金耀紫,友麋狎鹿,鄰鷗鷺,醉霜葉,斯陶為性情。
20、仙人崖
湖山聊共一處,倚奇峰拂雲,泛輕舟寄身,到此誰無子陵意?
襟懷何分四季,趁陽春遣興,醉霜林染目,感時我有世外情。
21、仙人湖
返棹歸來,正湖山媚嫵,從前遊人倚過欄,恰擱吟目;
踏浪相別,猶情懷盪漾,明宵殘夢驚醒處,還泛客舟。
22、石蓮谷
我與元叔同宗,詩文有淵,平生憾未逢羊陟;
谷作仲翔別號,草木無礙,逸興每能寄石蓮。
23、姜維墓
志向本遠,天命不與酬遠志;
當年未歸,英魂猶且報當歸。
24、木門道
古道映斜陽,縱一脈秋雲,兩山翠屏,難賦詩愁。問村邊牧童,可知諸葛否?
小溪盪曲岸,覓三國遺韻,十里紅葉,堪作畫本。望天際雁,又過木門耶。
25、南郭寺
發古思幽,感老樹空庭,二妙詩碑,光耀宇寰。縱盤根階槐,當年許曾擱吟眸。往事渺耶,都共清泉北流去;
撫今攬勝,喜名城新貌,三農政策,澤被桑梓,且攔水藉壩,明朝亦可盪畫楫。來日長兮,獨暢壯懷東歸來。
26、水簾洞
洞外水簾,雲山畫圖誰能卷?
眼前春色,鳥語花香我盡歌。
27、石門夜月
孤月起時,應愛鶴峰正吐月;
紅葉落處,晃似仙人還下棋。
28、李廣墓
射石飛翎,應是後羿遺世物;
破胡利劍,化作昆侖撐天峰。
29、龍園
十九尊外豈無遺聖?
二百年後大有傳人。
30、馬跑泉公園
一湖雲山,幾只黃鸝,馬跑泉容我漫說由來。邀三五親朋,盪舟品茗,隋亡唐興話今古;
千年歷史,百尺銅塑,尉遲恭勒馬演繹故事。值七八月份,納涼消暑,海空天闊論英雄。
31、胡文斗故居
烈膽俠肝,英魂不幸歸樟樹;
流雲飛雨,浩氣依舊盪人寰。
32、導流山
一川晴煙,十里平疇,自禹斧導流以來,地形鍾靈佔二水;
四時佳氣,千年淳俗,從羲卦開天之後,人文峻起譽三陽。
33、織錦台
燭淚催鶯梭,夜夜情思織斯錦;
燕翼報春訊,年年柳色上此台。
34、雙玉蘭堂
香氣從郁蘭飄來,百步亦馨,堪喜此地孕嘉木;
文脈自老杜歸去,千年不絕,深信其間有魁星。
35、凈土寺
禪悟俗慮中,慧心宜靜;
寺藏塵囂外,凈土不虛。
36、隗囂宮遺址
項羽與高祖爭雄,司馬遷曲筆成文,厥有本紀一篇;
隗囂同光武抗手,公孫述平波起瀾,當應悔恨終身。
37、交龍寺
豈不偉哉,一寺雄踞峰巔,八千台階如梯,拾級晃在登雲路;
何其穆也,二水幽匯腳下,四面林濤若海,舉袂覺似御仙風。
38、花石崖
飛崖萬丈俯溪流,見層岩斑斕,花木繽紛,誰雲深山無錦綉?
峭壁千尋凌霄漢,睹寺觀參差,廊宇曲折,始信絕域有洞天。
39、南北宅子
千秋傑構,傍天靖雲山,年年藉水繞州城,曲岸春色歸憲第;
大明俊士,充東林黨籍,章章疏奏振朝野,直諫官聲屬寺卿。
40、張輝烈士陵園
山雨欲來,已見草木含悲,廿六歲仆地身軀,化作長虹貫日月;
溪雲初起,應欣河山變貌,七十年聞世征路,譜寫壯歌泣鬼神。
41、東柯草堂
往事思來何堪,葯囊吟巾,淚眼望中酸,溪槐差可伴詩人,土室一陪杖錫客;
聖跡追憶聊慰,硯台澗水,關河夢里冷,茅屋未能遮秋雨,草笠直到浣花村。
42、黃家峽
此中直疑世外天,岩鎖老藤,澗疊湍流,百重曉嵐迷樵徑;
圖上欲截峽里水,壩攔巨浪,景綻絕壁,一葉扁舟問桃源。
43、牧馬灘
三千年秦陵尚存,煙迷關河,霜染疏林,漫天餘霞挽夕照;
十萬里江山猶在,代迭唐宋,風悲華發,一行征鴻動客愁。
44、曲溪
雲護萬峰青,憐尚嫩春寒,醉遍鶯簧,初漲山溪,紅遍鵝掌;
花耀雙眸明,喜重歸林燕,喚卻客意,閑來興致,盪卻詩腸。
45、雲霧山
仰之彌高,見之彌巍,出岫雲幻天上境;
出乎其類,拔乎其萃,歸巢鳥宿寺邊林。
46、補天石
既有補天抱負;
何悲棄荒石頭。
47、分水閣
此真奇觀哉,屋水因勢而分,各擇江河,到頭來清濁迥異;
誠堪細思也,世人以類相聚,自近善惡,待終結禍福總明。
48、滲金寺
七八株古柏參天,枝拂層雲,暮鳥歸巢聽禪語;
十萬眾香客禮佛,花散法雨,清風過耳渺梵音。
49、西枝土室遺址
春雨來時,翠拂柳堤,土室猶疑贊公在;
秋風過後,紅壓霜葉,陽坡又覺老杜來。
50、吳砦古城遺址
千古痛金騎,並西夏君臣,渭水河邊,戍樓空墜殘照里;
三秦幸吳氏,作中原屏障,馬蹬石上,吁聲長沒斷鴻中。
51、萬壽宮
澤被庭槐,海內四時沾化雨;
光耀門宇,寰中萬物沐和風。
52、金龍山
景色眼前山,望斷秋鴻,依舊渺渺煙雲,吁一聲,夕陽無限好;
襟懷愁時酒,醉卧霜葉,莫怨瀟瀟風雨,憐雙鬢,高處不勝寒。
53、大象山
釋迦來時,羲皇已去二千載。詞客游時,釋迦亦去二千載;
渭水流處,黃河正轉十八灣。大佛坐處,渭水也轉十八灣。
54、拉捎寺
興衰證浮屠,看泥塑石胎,盡歷滄桑,冬去春來,不易寒暑;
寵辱忘仕路,問漢侯秦相,俱作泥土,唐封宋拜,何如煙雲。
55、老君山
老君道山何其多哉,此亦無他,唯雲林直類雄岳;
小子仕路這般艱矣,我本有恥,況性情不慣諛辭。
56、柏林觀
觀中閱歷春秋,紫氣東來,放眼都成仙世界;
心裡慚愧名利,青牛歸去,回頭即是小瀛洲。
57、木梯寺
覽世界三千,惟愛此疏林閑雲,掩翠赤霞,入目蒼山歸玄鳥;
閱人生四十,偏慣這深山古剎,染黛紅葉,破愁銀絲盪清風。
58、石人峰
出雲表三千尋,可見嫦娥奔牽牛渡;
懷襟期五萬里,堪聆阮籍嘯伯牙吟。
59、桃花溝
十里翠峰凌煙,霧鎖嵐封,置身晃是雲世界;
兩耳蒼鬢向雨,溪浸露洗,放眼何異水桃源。
60、龍頭寺
五千年是過隙駒,幸周武商湯,留得傳奇供演義;
三萬夢乃醫心葯,嘆春鶯秋雁,豈無一語作問候。
61、北山公園
野桃開時,紫燕初來,此間雲山堪作畫;
奇峰望處,紅霞正燦,何年騷客再吟詩。
62、鳳凰山
承千年文脈聳立峰巒,絕頂才知眾山小;
俯百里村郭凝聚氣象,仰天便覺片雲低。
63、普渡峽
寒林曲流,歸鴻唳漫天殘照;
淡煙暮靄,晴嵐迷萬象奇峰。
64、瑞應寺
割秀色一隅,作雲林畫本;
登懸梯百棧,覽菩薩洞天。
65、南郭古柏
相逢乃緣,誰有殊榮,曾經李吟杜贊?
參觀實幸,我乏佳詠,附庸漢雅唐風。
66、秦亭遺址
遺址考秦亭,殘石斷碑,冒犯春寒問史跡;
荒村滿煙月,細草曲柳,吩咐東風過關山。
67、北流泉
我已倦遊,依井欄,欲澆花藝圃;
天將殘暮,過亭樹,看落照歸鴉。
68、鄧寶珊將軍紀念館
游此地,拂綠攬紅,慷慨嘯天,情懷激盪三千里;
憶斯人,反帝抗日,和平建國,風雲叱吒七十年。
69、趙充國陵園
屯田當年,擊匈奴,抗羌人,謚壯候,畫圖終在麒麟閣;
建園今日,修陵寢,築甬道,樹碑石,英魂長伴牛頭河。
70、可泉寺
此間可泉先生曾經讀書,隴右才子當稽首;
彼人嘉靖皇帝每能賞拔,天下大夫敢輕心?
71、卧佛洞
厭世界喧囂,倒頭便眠,誰知早過五百歲;
羨相如幸運,負才而立,我恨遲生二千年。
72、二妙軒
右軍何其幸哉,少而擇師,長而成名,揮灑古今,歷百代兮光粲;
拾遺真堪憐也,窮且餓腹,達且諍諫,流寓隴蜀,顧二妙乎涕零。
73、邽縣故城遺址
往事越千年,萬里車書一統;
遺跡尚孑然,三秋塞雁孤飛。
74、土石林
風雨不磨土為骨;
陰晴有魄月是魂。
75、成吉思汗行宮遺址
馳騁半生,幸疆場留魂,千古英雄誰與似?
縱橫萬里,得此地安息,一代豪傑天之驕。
76、演營寺
惜乎,故跡盪然,後之來者多扼腕;
幸也,古柏尚矣,從前棲鶴知擇枝。
77、卧牛山森林公園
觀景喜天然,雪山、森林、山泉、溪流,都無雕琢;
做人宜地道,父母、親戚、朋友、子女,盡要實誠。
78、靈湫池
氣貫岱廟,夏不枯,冬不冰,真有靈歟?
脈通酒窖,香而郁,甘而厚,豈無異哉!
79、香積山
紅葉飛時,雁影穿雲,卻疑桃浦在塞北;
煙雨霏日,溪流漫石,真信香積是江南。
80、蔡家寺
佛法西來,伽藍峙冀川,真佩菩薩具慧眼;
渭水東去,安瀾澤甘谷,可謂大禹有私心。
81、尖山寺森林公園
此地堪築茅廬,水作琴,鳥作朋,曝日吟詩,放鶴友鹿;
何時也擇野菜,朝採薇,暮采蕨,尋幽探勝,食雲餐霞。
82、瑞蓮寺
見孔丘、釋迦、李耳同尊,知三教宜歸一統;
悟人類、自然、社會共處,須萬物終要和諧。
83、灘歌明代一條街
何處覓遺跡,初見驚木構石街,置身晃有魏晉氣;
誰曾考歲月,細推歷清代民國,放眼疑是永樂春。
84、華嚴寺
取華嚴悟禪,百面人生善是福;
以論語治國,千條方略仁當先。
85、清水溫泉
泉從何時溫起?
我自池中游來。
86、佛公嶠
鳥道荒林,相傳通蜀有雲洞;
人跡溟杳,卻疑入內即桃源。
......
㈧ 黃河的有關資料
黃河,中國古代也稱河,發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最後於山東省東營墾利縣注入渤海。幹流河道全長5464千米,僅次於長江,為中國第二長河。黃河還是世界第五長河。
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河口鎮為上游,河長3472千米;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為中游,河長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為下游,河長786千米。(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這里採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黃河橫貫中國東西,流域東西長1900千米,南北寬1100千米,總面積達752443平方千米。
黃河多年平均流量1774.5立方米/秒,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580億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徑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畝均水量324立方米。
黃河中遊河段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輸沙量達39.1億噸(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目錄 [隱藏]
1 釋名
2 水文特徵
2.1 源頭
2.2 分界
2.2.1 上游
2.2.2 中游
2.2.3 下游
2.3 主要支流與湖泊
2.4 幹流峽谷
2.5 幹流水利樞紐
2.6 橋梁
3 環境狀況
3.1 水土流失
3.2 斷流
4 歷史與文化
4.1 河道變遷
4.2 水利簡史
4.3 中華文明的搖籃
4.4 與黃河有關的人物
4.5 旅遊文化資源
5 其他
6 參看
7 站外鏈接
[編輯]
釋名
黃河母親「河」字在秦漢以前基本上是黃河的專稱,而河流稱為「川」或者「水」(但也有例外,如《山海經》曰:「昆侖山,縱廣萬里,高萬一千里,去蒿山五萬里,有青河、白河、赤河、黑河環其墟。」)先秦的文獻中找不到黃河一詞,成書於漢武帝征和年間的《史記》全篇也不見黃河的說法。據學者李鄂榮考證,黃河一詞最早見於東漢班固《漢書·地理志》中「常山郡·元氏縣」的釋文里。黃河的「黃」字用來描述河水的渾濁,這在古書中也早有記載:戰國時期的《左傳·襄公八年》鄭國的子駟引《逸周詩》說「俟河之清,人壽幾何!」;《爾雅·釋水》記有「河出昆侖,色白,所渠並千七百一川,色黃。」
黃河上源的星宿海由扎陵湖、鄂陵湖等數量眾多的水泊和海子組成,在陽光照耀下星宿海的無數湖沼光彩奪目,如同孔雀開屏,十分美麗壯觀,因而當地的藏族居民把這一段黃河稱作「瑪曲」(rma chu),即「孔雀河」的意思。甘肅省「瑪曲」縣即以此河段命名。
[編輯]
水文特徵
[編輯]
源頭
黃河發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脈,但真正源頭所在現在依然存有爭議。歷史上人們對黃河源頭的認識有一個過程。
《尚書·禹貢》曾有「導河積石,至於龍門」的記載,「積石」在現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附近的阿尼瑪卿山,離黃河源頭還有距離。《山海經》、《爾雅》有河出昆侖的記載。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後,有黃河發源於於闐,東流至鹽澤,再潛行地下,南出為河源的說法(見於《史記·大宛列傳》)。這些說法都不確切,但卻延續到隋唐。
隋唐以後人們逐漸對黃河河源建立了正確的認識。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滅吐谷渾後置河源郡,即現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區,表明人們已知黃河發源於此。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為平定吐谷渾叛亂,將領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曾率領人馬到達星宿海一帶,《新唐書》載他們「次星宿川,達柏海上,望積石山,覽觀河源。」。唐宋以來,長期將星宿海稱為黃河源頭。
至元代人們開始對對黃河河源進行實地考察。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都實等人勘察黃河河源,對星宿海一帶作了詳細考察。 1315年潘昂霄根據都實的調查寫成《河源志》一書,明確指出黃河發源於星宿海西南百餘里處,該處有「水從地湧出如井,其井百餘」。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命拉錫、舒蘭探黃河河源。他們到達星宿海,發現星宿海上源還有三條河流,但並未追至源頭。拉錫、舒蘭歸京後繪有《河源圖》,舒蘭還寫有《河源記》。康熙末年組織全國性的地形測量,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派喇嘛楚兒沁藏布、蘭木占巴及理藩院主事勝住等人前往河源地區進行測量,此行「逾河源,涉萬里」,回京後將測量結果繪入《皇輿全覽圖》。此次測繪把星宿海以上的河源也勘查和繪制出來。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命門侍衛阿彌達「恭祭河源」。阿彌達到達星宿海以西300里處,對星宿海上源三條河流進行了實地勘查,認定星宿海西南的阿勒斯坦郭勒河(即今卡日曲)為黃河上源。
19世紀未到20世紀初,西方探險者和地理學家深入青藏高原進行考察活動,他們也曾到達河源地區搜集自然、人文資料,如印度人阿喀,法國人竇脫勒、敖倫,俄國人普爾熱瓦爾斯基、士納可、科茲洛夫,德國人費士勒、台裴爾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黃河源頭進行了多次考察。1952年,由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在項立志、董在華率領下,對黃河河源進行了數月勘查。河源勘查隊認定約古宗列曲為黃河正源,雅合拉達合澤山是它的源頭,鄂陵湖在上,扎陵湖在下。這一結果與前人考察結果不相吻合,在學術界引起爭論,但黃河發源於約古宗列曲的說法廣為流傳。1978年,青海省邀請中央和地方有關科研專業人員,再次對黃河源頭和扎陵、鄂陵兩湖進行實地勘查,確認卡日曲為黃河正源,扎陵湖在上,鄂陵湖在下。1981年—1982年,學者楊聯康徒步考察了黃河全程。他認為黃河最遠源流是始於巴顏喀拉山山脊的拉郎情曲,它長於約古宗列曲30.5千米,長於卡日曲11.9千米。1985年,黃河水利委員會根據歷史傳統和各家意見,確認瑪曲為黃河正源,並在約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瑪曲曲果樹立了黃河源標志。
星宿海上源的三條支流分別是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扎曲居於最北部,發源於查哈西拉山,河長70千米,河道窄,支流少,水量有限,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斷流。約古宗列曲位於星宿海西,在三條上源中居中,發源於約古列宗盆地西南隅,海拔4750米,水量甚小,為寬1.0-1.5米,深0.1-0.2米的小溪。南部支流為卡日曲,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的北麓,海拔4800米,有5處泉水從谷中湧出,匯成寬約3米,深0.3-0.5米,流速約3米/秒的一條小河,河流終年有水。約古宗列曲與卡日曲匯合成黃河源頭最初的河道瑪曲,然後注入星宿海。根據十萬分之一航測地圖測量,卡日曲比約古列宗曲長25千米。卡日曲流域面積為3126平方千米,約古宗列曲流域面積為2372平方千米。在卡日曲的和古宗列曲匯合處附近,測得卡日曲流量為6.3立方米/秒,測得約古宗列曲流量為2.5立方米/秒。據此1978年的黃河源頭考察認定卡日曲為黃河正源。
參考資料:黃河源頭
[編輯]
分界
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黃河水利委員會以河口鎮與桃花峪劃分上、中、下游;傳統的中學教科書以河口鎮與孟津劃分上、中、下游;學者楊聯康經考察後認為以青銅峽、孟津劃分更合適;學者許韶立主張以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嘉應觀作為黃河中下游分界線。本文採取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
[編輯]
上游
在蘭州的「黃河第一橋」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以上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上游。上遊河段全長3472千米,流域面積38.6萬平方千米,流域面積佔全黃河總量的51.3%。上遊河段總落差3496米,平均比降為10‰;河段匯入的較大支流(流域面積1000平方千米以上)43條,徑流量佔全河的54%;上遊河段年來沙量只佔全河年來沙量的8%,水多沙少,是黃河的清水來源。上遊河道受阿尼瑪卿山、西傾山、青海南山的控制而呈S形彎曲。黃河上游根據河道特性的不同,又可分為河源段、峽谷段和沖積平原三部分。
從青海卡日曲至青海貴德龍羊峽以上部分為河源段。河源段從卡日曲始,經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到瑪多,繞過阿尼瑪卿山和西傾山,穿過龍羊峽到達青海貴德。該段河流大部分流經於三四千米的高原上,河流曲折迂迴,兩岸多為湖泊、沼澤、草灘,水質較清,水流穩定,產水量大。河段內有扎陵湖、鄂陵湖,兩湖海拔高程都在4260米以上,蓄水量分別為47億立方米和108億立方米,為中國最大的高原淡水湖。青海瑪多至甘肅瑪曲區間,黃河流經巴顏喀拉山與阿尼瑪卿山之間的古盆地和低山丘陵,大部分河段河谷寬闊,間或有幾段峽谷。甘肅瑪曲至青海貴德龍羊峽區間,黃河流經高山峽谷,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發源於四川岷山的支流白河、黑河在該段內匯入黃河。
從青海龍羊峽到寧夏青銅峽部分為峽谷段。該段河道流經山地丘陵,因岩石性質的不同,形成峽谷和寬谷相間的形勢:在堅硬的片麻岩、花崗岩及南山系變質岩地段形成峽谷,在疏鬆的砂頁岩、紅色岩系地段形成寬谷。該段有龍羊峽、積石峽、劉家峽、八盤峽、青銅峽等20個峽谷,峽谷兩岸均為懸崖峭壁,河床狹窄、河道比降大、水流湍急。該段貴德至蘭州間,是黃河三個支流集中區段之一,有洮河、湟水等重要支流匯入,使黃河水量大增。龍羊峽至寧夏下河沿的幹流河段是黃河水力資源的「富礦」區,也是中國重點開發建設的水電基地之一。
從寧夏青銅峽至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部分為沖積平原段。黃河出青銅峽後,沿鄂爾多斯高原的西北邊界向東北方向流動,然後向東直抵河口鎮。沿河所經區域大部為荒漠和荒漠草原,基本無支流注入,幹流河床平緩,水流緩慢,兩岸有大片沖積平原,即著名的銀川平原與河套平原。沿河平原不同程度地存在洪水和凌汛災害。河套平原西起寧夏下河沿,東至內蒙古河口鎮,長達900千米,寬30~50千米,是著名的引黃灌區,灌溉歷史悠久,自古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
[編輯]
中游
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中游,河長1206千米,流域面積34.4萬平方千米,佔全流域面積的45.7%;中遊河段總落差890米,平均比降0.74‰;河段內匯入較大支流30條;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42.5%,增加沙量佔全黃河沙量的92%,為黃河泥沙的主要來源。
河口鎮至禹門口是黃河幹流上最長的一段連續峽谷—晉陝峽谷,河段內支流絕大部分流經黃土丘陵溝壑區,水土流失嚴重,是黃河粗泥沙的主要來源,全河多年年均輸沙量16億噸中有9億噸來源於此區間;該河段比降很大,水力資源豐富,是黃河第二大水電基地;峽谷下段有著名的壺口瀑布,深槽寬僅30—50米,枯水水面落差約18米,氣勢宏偉壯觀。
禹門口至三門峽區間,黃河流經汾渭平原,河谷展寬,水流緩慢。河段兩岸為渭北及晉南黃土台塬,是陝晉兩省的重要農業區。該河段接納了汾河、洛河、涇河、渭河、伊洛河、沁河等重要支流,是黃河下游泥沙的主要來源之一,多年年均來沙量5.5億噸。該河段在禹門口至潼關(即黃河小北幹流)的132.5千米河道,沖淤變化劇烈,河道左右擺動很不穩定。該河段在潼關附近受山嶺約束,河谷驟然縮窄,形成寬僅1000餘米的天然卡口,潼關河床的高低與黃河小北幹流、渭河下遊河道的沖淤變化有密切關系,故此有「潼關高程」這一水文術語。
三門峽至桃花峪區間的河段由小浪底而分為兩部分:小浪底以上,河道穿行於中條山、崤山之間,為黃河幹流上的最後一段峽谷;小浪底以下,河谷漸寬,是黃河由山區進入平原的過渡地段。
[編輯]
下游
參看黃河口
河南鄭州桃花峪以下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下游,河長786千米,流域面積僅2.3萬平方千米,佔全流域面積的3%;下遊河段總落差93.6米,平均比降0.12‰;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3.5%。由於黃河泥沙量大,下遊河段長期淤積形成舉世聞名的「地上河」,黃河約束在大堤內成為海河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除大汶河由東平湖匯入外,本河段無較大支流匯入。
下遊河段除南岸東平湖至濟南間為低山丘陵外,其餘全靠堤防擋水,堤防總長1400餘千米。歷史上,下遊河段決口泛濫頻繁,給中華民族來了沉重的災難。由於黃河下游由西南向東北流動,冬季北部的河段先行結冰,從而形成凌汛。凌汛易於導致冰壩堵塞,造成堤防決溢,威脅也很嚴重。
下遊河段利津以下為黃河河口段。黃河入海口因泥沙淤積,不斷延伸擺動。目前黃河的入海口位於渤海灣與萊州灣交匯處,是1976年人工改道後經清水溝淤積塑造的新河道。最近40年間,黃河輸送至河口地區的泥沙平均約為10億噸/年,每年平均凈造陸地25至30平方公里。
[編輯]
主要支流與湖泊
黃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厲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無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
黃河上的主要湖泊有扎陵湖、鄂陵湖、烏梁素海、東平湖。
[編輯]
幹流峽谷
黃河幹流上的峽谷共有30處,位於上遊河段的28處,位於中游段流的2處,下遊河段流經華北平原,沒有峽谷分布。幹流峽谷段累計長1707千米,占幹流全長的31.2%。
茫尕峽—多石峽—麥多唐貢瑪峽—官倉峽—拉加峽—野狐峽—拉干峽—龍羊峽—阿什貢峽—松巴峽—李家峽—公伯峽—積石峽—寺溝峽—劉家峽—牛鼻子峽—朱喇嘛峽—鹽鍋峽—八盤峽—柴家峽—桑園峽—大峽(下峽)—烏金峽—紅山南峽—紅山北峽—黑山峽—虎峽—青銅峽—晉陝峽谷—晉豫峽谷(包括三門峽—任家堆—八里胡同—小浪底)
參考資料:黃河幹流峽谷
[編輯]
幹流水利樞紐
三門峽水利樞紐:山西平陸、河南三門峽市交界處,1960年投入使用
三盛公水利樞紐:內蒙古磴口,1966年 投入使用
青銅峽水利樞紐:寧夏青銅峽市,1968年投入使用
劉家峽水電站:甘肅永靖,1974年投入使用
鹽鍋峽水利樞紐:甘肅永靖,1975年投入使用
天橋水利樞紐:山西保德、陝西府谷交界處,1977年投入使用
八盤峽水利樞紐:甘肅蘭州,1980年投入使用
龍羊峽水電站:青海共和,1992年投入使用
大峽水利樞紐:甘肅蘭州,1998年投入使用
李峽水利樞紐:青海化隆,1999年投入使用
萬家寨水利樞紐:山西偏關、內蒙古准格爾旗交界處,1999年投入使用
小浪底水利樞紐:河南濟源和孟津交界處,2001年投入使用
另請參看:黃河大堤、黃河防洪、黃河防凌、汴渠、鴻溝、京杭運河、茅津渡、南水北調工程、河套灌區
[編輯]
橋梁
濟南黃河斜拉橋:山東省濟南市北側。1978年12月開工,1981年底建成。曾更換幾次鋼索。
濟南黃河公路橋:山東省濟南市北郊。1978年12月開工,1982年7月正式投入運營
濟南黃河浮橋:只在非汛期(夏汛和凌汛)使用,位於市北洛口渡口,免費使用。
蘭州黃河鐵橋:甘肅省蘭州市城北。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竣工於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
鄭州黃河橋:河南省鄭州市以北
[編輯]
環境狀況
[編輯]
水土流失
黃河流域在公元前3000-2000年間(黃河流域仰韶文化時期至安陽殷墟)的地理環境適宜於植被的生長與人類生產生活活動的開展,高出約2℃的氣候環境為農作物和植被的發展創造了優良的條件。在這一時期,黃河中下游流域有雷夏澤、大野澤等大量的湖泊存在。《孟子·滕文公上》曾記載黃河流域「草木暢茂,禽獸繁殖」,關中平原直到中國戰國時期依然有著「山林川穀美,天才之力多」(《歷史時期黃河中游的森林》,史念海,1981年)。
戰國以後隨著鐵農具的廣泛使用和秦國經濟中心向關中遷移,黃河流域與黃土高原的植被開始遭到破壞。由於黃河流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是中國文明的中心之地(《中國歷史地理學》,藍勇,2002年),加之以古代中國重農輕牧的現象,黃河流域植被破壞成為長期、大量的現象。隨著公元11世紀氣候轉冷的開始,伴隨著中國經濟中心的南遷,黃河流域的生態破壞開始減少,然而森林覆蓋已經難以恢復到公元前3世紀的狀況。並隨著植被的破壞,黃土高原開始受到黃河的侵蝕而被捲走大量的土壤,形成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
[編輯]
斷流
從1972年起黃河經常出現斷流的情況[1]。斷流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全球變暖。隨著近年來全球變暖情況的加劇,一方面使得河道的蒸發量大增,另一方面春夏季上游冰川的溶化大量吸收熱量,造成內陸局部氣溫低於往常,這就減小了內陸和海洋之間的溫差,進而造成季風減弱,缺少了季風從海面帶進內陸的水汽。雖然全球變暖使得冰川融化加大了上游水源的流量,但卻抵消不了蒸發量的提高和季風減弱的影響效應。最終造成中下游的水量逐年減少。
植被破壞。黃土高原地區植被破壞嚴重,缺少了植被涵養的土地逐步沙漠化,蒸發量變得更高,土地乾燥地下水需要不停的吸收流經河道才能得以補充。
灌溉方式落後。黃河中上游流經的多為經濟較不發達的老少邊窮地區,缺少節水灌溉的技術和資金,多為大水漫灌,黃河水浪費嚴重。
現在還有京九大橋
[編輯]
歷史與文化
[編輯]
河道變遷
據歷史記載,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間,黃河受到近1593次氾濫威脅,而因氾濫令河道大改道共26次。
最近的一次黃河大改道是在1855年(清咸豐5年)。在那次黃河大改道之前,黃河下游流經路線,按照現時中國行政區域劃分,大體上經過河南的滎陽、鄭州、原陽、延津、封丘、中牟、開封、蘭考,後經山東的曹縣、單縣,再經安徽的碭山、蕭縣、最後入江蘇的豐縣、沛縣、徐州、邳縣、睢寧、宿遷、泗陽、淮安、漣水、阜寧、濱海然後入黃海。但在改道後,於銅瓦廂缺口後,黃河沖破原有的河道,改東北走向,在山東境內借大清河入渤海。
[編輯]
水利簡史
參看黃河水利史
[編輯]
中華文明的搖籃
黃河被稱為中華文明的母親河。公元前2000多年華夏族在黃河領域的中原地區形成、繁衍。
[編輯]
與黃河有關的人物
大禹治水大禹
潘季馴:明朝治黃專家
靳輔:清代治河名臣
田鼢:西漢武帝時期大臣
現代部分
黃秉維:中國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黃萬里: 中國水利專家
張光斗:中國水利水電專家
李儀祉:中國近代水利學家
錢寧:中國水利工程學家
錢正英:中國水利專家
賈讓:西漢水利家
張含英:中國水利專家
梁恩佐:美籍華人,黃河水土保持項目推廣者
[編輯]
旅遊文化資源
黃河博物館 - 花園口 - 壺口瀑布 - 後岡遺址 - 柳灣墓地 - 北首嶺遺址 - 大河村遺址 - 平糧台城址 - 廟底溝遺址 - 陶寺遺址 - 老官台文化- 賈湖遺址 - 仰韶文化 - 花樓子遺址 - 河南龍山文化 - 西水坡遺址 - 大地灣遺址 - 三門峽棧道遺跡 - 元君廟墓地 - 姜寨遺址 - 半坡遺址 - 裴李崗文化 - 風陵渡 - 西朱封墓地 - 大汶口文化 - 大汶口遺址
[編輯]
其他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制訂國旗時,曾出現如右圖之草案:底下黃線即代表黃河,但最後並未採用;參見中國國旗。
[編輯]
參看
黃河流域文化
黃河流域
黃河三角洲
黃淮平原
黃河水利委員會
花園口決堤事件
萊州灣
河套平原
銀川平原
海河平原
黃土地:電影
黃河大合唱:音樂作品
黃土高原
河防通議:著作
三晉文化
灘羊
河曲馬
皮筏子
治河方略:著作
海州灣
毛烏素沙地
河西走廊
秦嶺
參考資料:感謝作者!!!
http://..com/question/5101592.html
㈨ 請問,在河南尤其是在鄭州有哪些民風名俗
鄭州的歷史源遠流長,它是中華民族最早的聚居地之一和中國古代文明的搖籃。文物古跡、文化遺址眾多,自然地貌復雜多樣,高山、平原、丘陵、河流,構成了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在鄭州附近,散布著多處古代文化遺跡,比較著名的有距今8000年的裴李崗文化遺址、距今5000年的大河村遺址和距今3500年的商代都城遺址,它們為研究華夏文明的起源和發展提供了大量實物資料,為後人了解先民的生活開辟了一個窗口。此外,打虎亭漢墓和黃帝故里也是鄭州周圍比較著名的古跡。黃河從鄭州北部緩緩流過,形成景色壯美、文化意蘊豐厚的黃河游覽區,立於岸邊,可以看到奇特的懸河景觀。
概況
區號:0371
郵編:450000
位置:位於黃河以南25公里處,北距北京760公里,南距武漢514公里,東距連雲港570公里,西距西安480公里。
區劃:下轄中原區、二七區、管城回族區、金水區、上街區、惠濟區、鞏義市、新鄭市、新密市、登封市、滎陽市、中牟縣。
最佳旅遊時間
鄭州屬於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4.3℃,降雨大部分集中在七、八、九三個月。春秋兩季天高氣爽,百花齊放,為旅遊最佳季節。節日
月季花會 5月1日至5月20日
每年這一時間,鄭州都將舉辦月季花會。不僅有主辦單位拿出的各色月季花,而且城中百姓也可以把自己家裡培育多年的名品拿出來,屆時滿城皆花,公園、街巷處處都是美麗的鮮花,香氣馥郁。
中國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 9月1日至9月5日
河南民風尚武,少林寺的功夫更是天下揚名。本著「弘揚中華武術,擴大對外開放,促進經濟發展」和「以武會友,共同進步」的宗旨,鄭州市每年舉辦國際少林武術節,鄭州和登封是武術節的主要場所。
武術節期間,將舉辦規模宏大、隆重熱烈的迎賓儀式、大型文體表演、少林武術精英擂台賽、文藝演出、旅遊觀光等活動。這時你既能欣賞明星薈萃的文藝表演,又能看到各路高手在擂台賽上展露絕技,還能游覽鄭州、登封的各處景點。
鄭州全國商品交易會 8月28日至8月31日
一年一度的鄭州全國商品交易會期間,中外客商雲集鄭州,盛況空前。鄭交會自1995年開始舉辦,規模、檔次和辦展效果逐年提高。鄭交會的交易范圍極其廣泛,小至文化用品、服裝、針紡織品、洗滌化妝品,大到家電、汽車(含配件)、摩托車、機電產品,無所不有,是全國工商界矚目的商品盛會。
新鄭棗鄉風情游 8月28日--9月20日
新鄭棗鄉風情游是新鄭市推出的一項集觀賞性、娛樂性、參與性、知識性於一體的生態旅遊活動。「八月十五到,遍地紅瑪瑙」,金秋是大棗收獲的季節。遊客們可以摘大棗、拔花生、吃農家飯、住農家院、享農家樂,還可游覽中華古棗園、黃帝觀棗台、萬畝紅棗園森林公園等景觀,能夠盡情領略棗鄉風情,盡享和諧優美的田園風光。
炎黃文化旅遊節 4月20日--22日 (農歷2月29-2月3日)
在黃帝故里——新鄭市具茨山黃帝大宗桐舉行朝拜大典,然後瞻仰軒轅廟、嫘祖洞、拜華蓋童子處、風後城,觀看民間文藝表演。
鞏義雪花洞拍手定情節 農歷三月初三
登封嵩山盧崖瀑布潑水節 農歷五月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