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在性質上的轉變
Ⅰ 中國旅遊業四個轉變是什麼
一、推進旅遊資源向旅遊資本轉變,這是加快旅遊業發展的重要基礎。
實現旅遊資源向旅遊資本轉變,就是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將各種有形和無形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和優化配置,使之更好地滿足遊客的各種需求。近年來,安康市緊緊依託自身旅遊資源優勢,高度提煉出安康旅遊發展的內涵--「秦巴漢水生態旅遊」,這個涵蓋了全市旅遊產品的濃縮性的總結迅速成為安康旅遊對外宣傳促銷的有效載體,吸引了省內外旅遊行業的關注。加之,以瀛湖1200萬元國債項目為代表的全市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逐年加大,配套旅遊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更為全市旅遊資源向旅遊資本轉變起到具大的推動作用,為外來客商投資創造了開發基礎。今年,西安遠見公司承包經營瀛湖翠屏島、金螺島就是成功的範例。實踐證明,推進旅遊資源向旅遊資本轉變,是加快旅遊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前提。與此同時,旅遊業的發展又為實現旅遊資源向旅遊資本轉變搭建了平台,提供了契機。
二、推進民間資金向民間資本轉變,這是加快旅遊業發展的有力保障。
資金短缺是制約旅遊業發展的最大難題。解決資金問題的根本途徑只能是創新投融資體制,建立投資主體多元化、融資方式多樣化、運作方式市場化的新體制。民間資本是發展旅遊產業的重要資金來源,蓬勃發展的民營企業是發展旅遊業重要的投資經營主體。安康市漢濱區迅速興起的「農家樂」旅遊就是一個有力的例證。該區現有納入星級管理的「農家樂」經營戶360餘戶,按戶均最低投資2.5萬元計算,民間資金投入旅遊業近千萬元。加之,去年,像二里灣山莊、雙龍潭休閑中心、天都山莊等「農家樂」大戶相繼開業營運,掀起了民間資金投入旅遊業發展的熱潮。可以說,「農家樂」旅遊已經成為安康城區乃至周邊地區城市遊客休閑消費的熱賣產品。旅遊業的發展,為民間資金轉變為民間資本、參與旅遊業的開發和經營開辟了新天地,為民營企業的發展打開了新的通道。
三、促進人力資源向人力資本轉變,這是加快旅遊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近兩年,安康市漢濱區境內一些「農家樂」經營業主主動與安康師專、農校等大中專院校旅遊專業聯系,邀請旅遊專業學生到他們那裡去務工,有的是要求協助經營管理,有的是要求傳授接待常識。「農家樂」經營業主加大旅遊人力資本投入的意識不斷強化,為此,今年四月,該區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專門聘請專業人員,培訓全區導游員、「農家樂」服務員學唱陝南山歌民謠,豐富旅遊接待服務內容。不僅如此,從近年來報考導游員的人員文化程度看,大中專畢業生數量明顯增加。現在,該區近250餘名已取得國家導游資格證書的人員中有近三分之一以上為大中專院校畢業生,與以往相比呈逐年上升趨勢。可見,大中專畢業生正在逐步成為安康旅遊業發展的重要智力支撐和新生力量。同時。蓬勃發展的旅遊業也將逐步成為接受和吸納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就業的重要渠道之一。
四、推進旅遊資源純粹性開發向保護性開發轉變,這是確保旅遊資源可持續發展的保證。
大家都知道,旅遊資源具有不可復制性。因此,不論是旅遊區開發,還是旅遊景點開發,都必須本著保護資源的前提下進行開發。然而,安康市地處貧困山區,本級財政對旅遊業扶持能力十分有限,旅遊資源開發大多要靠吸引外資投入,由於受「誰投資、誰說了算」觀念的影響,一些開發商在未編制科學的旅遊開發規劃之前,隨意建設人造景點,對旅遊資源造成破壞。諸如,安康市漢濱區通過招商引資開發建設的牛山風景區,開發之初,投資商先在主景區內建設賓館一座,明顯破壞了牛山主景區的自然風貌,與牛山主景區環境不相協調。同時,由於投資商違背了旅遊消費的規律,沒有先以「游」來吸引遊客,而是先把「住」這一消費環節放在了首位,造成了旅遊消費鏈條本末倒置。不僅沒有促進牛山風景區旅遊開發,反而形成制約因素。因此,旅遊資源純粹性開發向保護性開發轉變不僅有利於保護旅遊資源,而且能夠有效地促進旅遊資源開發可持續發展。
推進「四個轉變」,促進安康旅遊業發展,具體地說:一是要調整充實安康旅遊產業發展委員會,加強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對全市旅遊產業發展的綜合協調、監督檢查、行政執法、行業管理的指導服務的職能。要充分認識到資源向資本轉化對旅遊業發展的促進作用,積極整合和優化我區旅遊資源優勢。二是著力抓好兩個「加大」,按照「築巢引鳳」的思路吸引外資投入。一方面繼續加大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進一步改善旅遊資源開發的硬體基礎條件。另一方面,要通過發揮政府先導作用、建立旅遊產業發展基金、各項資金捆綁使用、全力興旅等措施,建立政府組織、部門聯合、政企聯手、上下聯動的宣傳促銷機制,對外打響一張牌,不斷加大旅遊資源優勢的宣傳力度。三是制定相關民間資金投資旅遊開發優惠政策,建立投資主體多元化,融資方式多樣化,運作方式市場化的新體制,吸引社會閑置資金投入旅遊開發。四是堅持「先規劃論證,後開發建設,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的原則,嚴格執行沒有規劃不準上項目、規劃不通過論證不準實施、項目不經審批不準動工的「三不準」規定。五是通過人才交流市場,人事部門當「紅娘」,讓旅遊專業學校與旅遊企業「聯姻」,把具有旅遊專業知識的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吸引到安康旅遊業發展中來。同時,旅遊管理部門要加強旅遊企業業主的培訓,進一步提高旅遊企業業主對旅遊人力資本的認識。六是旅遊行政管理部門要建立旅遊開發項目跟蹤管理服務體系,既要加大旅遊開發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監管力度,有效避免以破壞旅遊資源為代價的「旅遊開發」,又要為開發商到好參謀。
Ⅱ 旅遊業的根本性質是
旅遊業的根本性質是服務業,服務體驗是第一位的,不管是景區還是餐飲等設施,都以服務遊客為主。
Ⅲ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旅遊業發生哪些歷史性轉變
十一屆三中全會至盡以近二十六年,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穩定壓倒一切的方針、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為我國開辟和平環境贏得時間,使我國經濟得以高速穩步增長。從1981年到1995年比原來提前5年完成了翻兩翻的目標。2000年實現了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黨的十六大又十分明確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戰斗在科技前線的專家學者,進一步發揮「兩彈一星」精神,實現了載人宇宙飛船順利回收的航天大業。這是當前只有少數國家掌握的高科技術,在發展國家中我國是唯一掌握這項技術的國家。
科技的發展,促進了工農業發展的進程。我國工業已步入信息時代,工業產品不僅滿足了國內市場,在國際上也佔有一席之地,不少產品我國成為發達國家的競爭對手,促進了農業持續發展。我國人多地少,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多年歷經大的自然災害及百年一遇的洪澇,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全國軍民齊心合力、艱苦奮斗,戰勝自然災害,多年連續豐收,解決了十三億人口吃糧問題,市場副食供應充分,被世界稱為奇跡。
由於經濟的發展,高科技的發展,提高了我國國際地位,從而使港澳順利回歸。許多國家願來華投資設立企業,特別是我國成功的加入世貿組織之後,贏來新的機遇,促進了經濟良性循環,得以持續發展。
Ⅳ 什麼是旅遊業旅遊業的性質表現在哪方面具備哪些特點
第五章
旅遊業
思考題
1..
名詞解釋
(
1
)旅遊業:旅遊業就是以旅遊消費者為服務對象,為其旅遊活動的開展創造便利條件並
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務的綜合性產業。
(
2
)直接旅遊企業
:
指那些主要營業收入來自為旅遊者提供服務的企業,因而沒有旅遊者的
存在便無法生存的企業。
(
3
)勞動密集:為生產一定量所必須投入的生產要素中,勞動投入的比例高於其它生產要
素比例。
(
4
)旅行社:指從事招徠、組織、接待旅遊者等活動,為旅遊者提供相關旅遊服務,開展
國內旅遊業務、入境旅遊業務或者出境旅遊業務的企業法人。
(
5
)旅遊批發經營商:是那些主要經營批發業務的旅行社或旅遊公司。
(
6
)旅遊零售商:泛指那些主營零售代理業務的旅行社,以旅行代理商為其中典型代表,
還有其他有此類零售代理業務的服務商。
(
7
)包價旅遊:是指旅行社經過事先計劃、組織和編排旅遊全程的活動項目,向旅遊消費
者大眾推出的包攬全程服務工作的一種旅遊產品。一般規定全程活動的日程、目的地、行、
宿、食、游的具體地點和服務等級,並以總價格的形式一次性地收取費用。
(
8
)旅遊產品:是以旅遊者在目的地停留期間的訪問活動為核心,構成一次完整旅遊經歷
的各種有形因素和無形因素的集成或總和。
(
9
)旅遊景點:指專為供來訪公眾參觀、游樂或增長知識而設立和管理的長久性休閑活動
場所。
2.
試析旅遊業的性質。
答:
旅遊業的根本性質在於它是一項經濟性產業。
旅遊業作為一項產業,
其根本目的在於發
展旅遊經濟。
雖然旅遊業的經營會將某些社會、
文化或環境事物作為其產品素材,
但對於這
些素材的使用只不過是旅遊產品的生產特點。
換而言之,
所有這些派生結果或生產特點都不
能改變旅遊業作為一項產業的營利性質。
旅遊業的細胞是以營利為目的並需要進行獨立核算
的經濟組織。
同樣,
由這些基本細胞集合而成的旅遊業也是以營利為目的,
因而也需要進行
經濟核算。
正因為如此,
我國才明確將旅遊業列為國民經濟的組成部分,
而不將其列為文化
事業。所有這一切都說明,旅遊業的根本性質在於它是一項經濟性產業。
3.
同製造業相比,旅遊業有哪些基本特點。
答:
特點一:
綜合性產業。
特點二:
勞動密集型的服務性產業;
特點三:
政策性較強的產業;
特點四:脆弱性產業
Ⅳ 1978年以前,我國旅遊業性質是不是經濟性質
從1978年開始,在旅遊業性質上,逐漸由政治性向經濟性轉變,到1985年,已基本完成。
Ⅵ 改革開放後,中國旅遊業經歷了歷史性的轉變,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改革開放後,中國旅遊業經歷了歷史性的轉變,我國入境旅遊人數和旅遊外匯收入分別居世界的第4位和第5位,成為亞洲第一旅遊大國。
我國旅遊業進入三大市場——入境旅遊市場、國內旅遊市場、出境旅遊市場共同發展的歷史階段。
截至2006年底,我國共有星級飯店12751家,旅行社17957家,全國共有高等旅遊院校及開設旅遊系(專業)的普通高校762所,中等職業學校941所,在校學生73.49萬人。旅遊直接從業人員271萬多人。
主要表現在:
1.建立健全組織;
2.破除阻礙旅遊業發展的體制,實行政企分開;
3.推行現代企業制度,實行股份制。
以上供參考。
Ⅶ 中國旅遊業發展過程中有哪三大轉變
旅遊產業的發展,必須由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由觀光旅遊向休閑度假旅遊轉變、由資源競爭向文化競爭轉變
Ⅷ 旅遊業的性質
旅遊業是一項有經濟特徵的社會文化產業,或者說是一項有社會文化特徵的經濟產業
總之兩點都要強調
Ⅸ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旅遊業在接待對象上有什麼轉變
一 從有錢人到平民,因為現在旅遊已經成為飛燕進入千萬家了,所以旅遊業的接待方式作了改變
二 從經驗到科學,以前是憑借自己經驗,現在是制訂了標准化流程
三 從分散到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