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文化論文2500
Ⅰ 有關成都旅遊文化的論文3000字左右
旅遊文化相關的論文算是簡單的,如果是專業的論文還是需要專業的合作夥伴,可以搜一下「春泥期刊庫」,會給你更多的幫助
Ⅱ 急求一篇關於中國文化和旅遊的論文,2500字
【遼寧的旅遊資源】
清昭陵全省共有9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3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鞍山千山、鴨綠江、金石灘、興城海濱、大連海濱—旅順口、鳳凰山、本溪水洞、青山溝、醫巫閭山、紅海灘、葦海、望兒山、仙人島、大青山、赤山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沈陽
沈陽故宮
盛京三陵
【獨特的民風民俗】
海城高蹺秧歌屬於大鼓高蹺,是遼南高蹺的一支,是民眾十分喜愛的民間舞蹈,經過300多年的不斷演變,已經形成了舞蹈、雜技、音樂、小戲於一體的民間藝術。
《海城縣志》:"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牛庄古鎮三義廟就有高蹺、旱船沿街跳舞表演"。在清初,東北的海上貿易主要集中在遼南近海,隨後海城古鎮牛庄成為當時關內外物資集散地和遼東最早的水上商埠。隨著"闖關東"移民的湧入和遼南經濟貿易的發展,南北方的藝術也在海城得到了廣泛交流。當時秧歌會上的高蹺表演還只局限於在蹺上耍刀弄棒,藝人稱其為"武蹺"。隨著時間的推移,海城的民間藝人不斷探索、改進了傳統高蹺的藝術形式和技巧,把中國傳統的民間戲劇搬到高蹺上,逐步形成了海城高蹺獨特的火暴、歡快、潑辣、粗獷的表演風格。每年農歷正、二月間,扭秧歌、踩高蹺成為海城人的民俗之一。
大秧歌,是明清時在繼承唐代以來東北大秧歌傳統特色而形成的地方鄉土藝術。開始時,是少數民間閑散藝人在街頭表演的謀生手段,逐漸變成了節慶或廟會期間的娛樂活動。
婚俗:"三天回酒當天走,七天回酒住一宿",新娘子拜完天地後,在要進房門的時候,由兩個幾輩老人都健在的所謂"全科"人或漂亮的小姑娘或媳婦在一左一右遞來兩個盛酒的酒壺,這叫"寶貝壺 ",新娘子接了必須把它放在新房的窗檯上,婚後把它帶回娘家去,叫"回酒"。婚後三天的回酒,不能在娘家住,必須當天回婆家,過七天的回酒,可以在娘家宿上一夜。
一般滿族婚娶舊俗,子女成年,男女方父母首先要給兒女 對照八字,如若合婚,雙方父母才能由媒人帶領"相看",也叫"相親",俗稱"看門戶"。如雙方相看中意才能定婚。
嘎拉哈,也就是「抓拐」。拐,通常是取豬、羊或是鹿等動物身上比較小的關節骨,滿族女孩把它抓來拋去,據說可以鍛煉手的靈巧性,做得一手好針線活。
【悠久的文化底蘊】
方言
東北官話 膠遼官話
戲曲,曲藝
京劇
頗具水平的有沈陽京劇院,錦州京劇院,前者是「國家十大重點京劇院團"之一.「南麒北馬關外唐」,沈陽唐派是京劇的重要流派.
評劇
評劇在流傳過程中產生了一大批表演藝術家和眾多的表演流派,其中有3大流派韓花筱,都出自遼寧沈陽,評劇表演藝術家韓少雲創立了韓派、花淑蘭創立了花派、筱俊亭創立了筱派,
二人轉
知名團體有鐵嶺民間藝術團。
遼南戲
相聲
在中國相聲地圖上,沈陽的位置僅次於北京,天津。早在70-80年代,王志濤,楊振華就曾在全國頗具影響。2006年的央視相聲大賽上,沈陽的常佩業,賈承博又一舉奪魁。
評書
知名演員有袁闊成,劉蘭芳,田連元,單田芳等
小品
在每年的央視春晚上,有大批來自或成名於本省的演員,如趙本山,黃宏,鞏漢林,潘長江,范偉,黃曉娟等。
Ⅲ 菏澤旅遊文化論文2000字
寫論文的時候內容提要應把論文的主要觀點提示出來,便於讀者一看就能回了解論文內容的要答點。論文提要要求寫得簡明而又全面,不要羅哩羅嗦抓不住要點或者只是乾巴巴的幾條筋,缺乏說明觀點的材料。 內容提要可分為報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
報道性提要,主要介紹研究的主要方法與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對文章內容的提示較全面。
Ⅳ 求3000字的旅遊論文
近幾年,許多大城市外圍形成了以近城鄉鎮景觀為主的環城遊憩帶,這是經濟發展、都市人休閑選擇的結果。環城遊憩帶的發展有效滿足了城鎮居民的休閑需求,但環城旅遊的開展也帶來一些負相關作用,超過環境承載力的旅遊者、超過文化承載力的都市文化等的湧入導致環城遊憩帶社區環境、社區文化變更,發展經濟與環境保護、文化保護的矛盾凸顯。
濟南市是山東省省會,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自上世紀末,在濟南市周邊已逐步形成一個環城遊憩帶。濟南市環城遊憩帶也存在著發展經濟與環境和文化保護之間的矛盾,導致環城區域經濟社會非協調發展。高級化發展以可持續發展的價值理念推動旅遊業健康發展,促進人、自然與社會和諧共進,能夠規避由發展旅遊而附生的問題,實現環城遊憩帶可持續發展。
一、研究方法
1.文獻分析
對環城遊憩帶的研究始於上世紀90年代末。在中國知網,自1980年至今,以「題名」、「環城遊憩帶」為詞條的精確檢索中,共有記錄80條,其中碩士論文19篇,會議文章1篇,報紙報道2篇,年鑒1篇,期刊57篇。以 「題名」、「環城旅遊帶」為詞條的精確檢索中,共有記錄3條。以「主題」、「環城遊憩帶」為詞條的精確檢索中,共有記錄197條。以「關鍵詞」、「環城遊憩帶」為詞條的模糊檢索中,共有記錄183條。對環城遊憩帶的研究集中於三個層面,一是基礎理論研究,主要探討環城遊憩帶的概念、要素、形成機制等。1993年,國家旅遊局首次提出環城市休閑度假帶,學者們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環城遊憩帶的概念,並對其進行了不同的界定。沙潤將其界定為城鄉交錯帶。學者吳必虎界定了環城遊憩帶的地理空間和功能。學者魏小安從要素的角度界定了環城遊憩帶。陳右啟先生從結構功能的角度分析了環城旅遊帶內景觀的特徵。還有一些學者則探討了環城遊憩帶的形成機制(郭魯芳,2008)。二是從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學等不同學科的視角,探討環城遊憩帶的開發、規劃與管理。如環城遊憩帶的空間配置、資源評價、環城遊憩帶與鄉村旅遊發展、環城遊憩帶的發展戰略等。三是針對一些大城市做的專項研究。一些學者在為某些城市做環城遊憩帶做規劃時,針對實踐做的專門研究,這類研究成果具有很強的現實應用價值,並為理論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抽樣調查
在實地調查與訪談的基礎上,採用了隨機抽樣的方法,進行問卷調查。本次調查時間為2009年8月到12月,共發放問卷305份,實際收回有效問卷280份。本次問卷針對的群體為濟南市18周歲以上的居民,主要調查城鎮居民的旅遊選擇及對環城遊憩帶旅遊業的評價等。應用excel對調查結果進行了數據分析。
二、濟南市環城遊憩帶的空間地理分布
濟南市環城遊憩帶系環繞濟南外圍、依託於近城鄉鎮景觀、為遊客提供觀光、休閑、度假、娛樂、康體、運動、教育等綜合性旅遊服務的區域,在該區域內,遊憩設施密集,旅遊業呈帶狀規模性發展。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決定著濟南市環城旅遊帶的空間地理位置及分布態勢。旅遊資源豐度較好的南部山區和經濟發展較快的東部地區以山嶽、水文、氣候和生物等自然景觀為主,泰山余脈的諸多山體、水庫以及野生動物等增強了這一區域的旅遊吸引力,其旅遊價值高,市場開發較為充分。北部為黃河沖積平原,依託黃河水體開展旅遊活動。西部發展緩慢,旅遊資源相對匱乏,也使得濟南市環城遊憩帶在此缺口。從空間地理上來說,濟南市環城遊憩帶具有如下特點:
1.環城遊憩帶的范圍處於不斷延伸的狀態,隨著當地旅遊業的發展,有進一步外延的趨勢。
2.環城遊憩帶呈不規則形態分布。環城旅遊活動集中於南部山區和東部地區,北部地區薄弱,西部地區缺口。
3.環城遊憩帶打破了行政界線的劃分,形成以旅遊吸引物為核心的區域組合,並涵蓋了泰安、曲阜等地的旅遊景區。
三、濟南市環城遊憩帶的發展現狀
濟南市環城遊憩帶經歷了旅遊資源的簡單利用、綜合利用、深入開發及創造資源四個發展階段,現在,正逐步趨向於正規化、有序化發展。但它產生、興起的時間短,各項事業處於新興發展時期,在市場銷售、企業管理等方面均具有邊緣性,同時,因其發展過程受各方因素的影響,變動因素多,也使其呈現變化和不確定性。本調查通過對旅遊者旅遊選擇、偏好以及旅遊者對旅遊業六大要素的感知狀況調查,了解濟南市環城遊憩帶的旅遊市場(見表1),同時還參考了近幾年濟南市旅遊業的總體規劃。
從調查結果來看,濟南市環城遊憩帶市場前景廣闊,環城旅遊的大眾化程度較高,旅遊主體趨向多元。在調查樣本中,98%以上的人曾經進行過環城旅遊,其中,29%的人經常到濟南郊區遊玩。在消費調查中,76.3%的旅遊者日消費低於200元/日, 23.7的旅遊者日消費大於200元/日。旅遊消費呈中低端消費水平,消費集中於景區門票和交通。在旅遊方式上看,遊客熱衷於親和力較強的旅遊模式。61.8%的市民選擇了親朋好友或家庭同游的方式,22.2%的市民選擇了自助式旅遊,選擇受約束較大的組團游和單位組織游的比例較小。在前往郊區旅遊動機調查中,身體健康,亦即消遣或健身的動機佔63.5%。在阻礙環城旅遊的因素中,時間不充裕是首要原因,其次是交通不便。這兩組數據告訴我們,經濟因素不再是阻礙環城旅遊的首要因素,身心健康已成為都市人的主要追求目標。
總的來說,濟南市環城遊憩帶已初具規模,市場潛力巨大,但旅遊產業有待完善,其核心問題表現為「無規范、少管理」。
四、阻礙濟南市環城遊憩帶健康發展的原因分析
1.以資源為主導,忽視人文環境的建設
根據我們的調查發現,環城區域90%以上的旅遊景點依託於自然資源。長期的自然資源依託導致旅遊產品單一、參與性差,忽視鄉村人文環境的開發、保護和建設,使得當地社區「旅遊發展了,環境破壞了,民風退化了」。而人文環境的建設是旅遊景區開發中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面。文化因素的滲入將大大提升旅遊產品內涵,它不僅能夠引導遊客健康旅遊,而且能夠促進深度旅遊的開展。
2.「重開發、輕管理」導致的管理失范
環城旅遊帶存在著普遍的多頭管理、責權不明、經營管理失范的現象。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旅遊發展中的「重開發,輕管理」的價值取向。旅遊投資商對開發非常重視,其管理以開發收益為核心,缺乏全面系統的管理。因此,旅遊景區在吃、住、行、游、購、娛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混、亂、差」問題。
3.對旅遊業的誤識
對旅遊業的誤識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認為旅遊業是「無煙工業」,不會產生環境污染;二是以「工具主義」理性認識旅遊,以發展旅遊為獲取利潤的手段;三是旅遊業單體發展,社會、文化等無關緊要。對這些問題的錯誤認識直接導致發展過程中只重視短期收益,忽視長期發展;只重視經濟收益、忽視社會責任。一些質量低劣的旅遊產品進入市場,坑害消費者、環境污染破壞等現象屢見不鮮。
4.缺乏對環城旅遊帶發展的整體考量,旅遊產業鏈不完善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華爾特•惠特曼•羅斯托認為,經濟發展中的主導產業部門有三種發揮擴散效應的方式:一是回顧效應;二是旁側效應;三是前向效應,即對上游產品、周邊輻射產業及發展過程中的「瓶頸」的推動和發展。旅遊業的發展將帶動一條產業鏈的發展,它能夠帶動原材料供應產業、吃住行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濟南市環城遊憩帶的發展缺乏整體考量,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產業鏈不完整;二是現已形成的產業鏈制度性弱,隨機性強。各景區之間、各利益相關體之間各自為政,分散發展。創新機制不健全。
五、高級化發展——濟南市環城遊憩帶可持續發展之路
高級化發展以可持續發展為價值理念,倡導通過科學的方法,實現人、自然與社會的和諧共進,這是實現濟南市環城遊憩帶可持續發展的有效對策。
1.高級化發展的內涵
環城遊憩帶高級化發展是指在環城遊憩帶各利益主體的共同參與下,以保護生態完整為宗旨,對當地旅遊資源進行科學合理規劃、開發、管理,促進環城旅遊業有序化、規范化發展,實現環城遊憩帶物質豐富、景觀優美、人與自然和諧的可持續發展。環城遊憩帶高級化發展具有如下特點:
(1)核心理念是可持續發展,以此為主導進行旅遊開發、規劃、管理等活動。
(2)實現途徑是採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規劃、開發、管理。
(3)最終目標是環城遊憩帶人、自然與社會共進。
(4)強調環城遊憩帶各利益主體平等參與旅遊經濟活動,包括政策制定、景區管理等,實現各主體利益均衡。
(5)強調環城旅遊與當地社區的良性互動。確立社區的主體性地位,提升社區整體素質。
環城遊憩帶的高級化發展內涵與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的建設是一致的,它對改良城市化進程中環城區域出現的問題,推動環城區域自然、人文環境建設起著積極的作用。
2.濟南市環城遊憩帶高級化發展的必要性
高級化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實踐,它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追求當地社會整體發展,實現社會良性運行,在構建和諧濟南的今天,高級化的發展思路正逐漸受到政府、旅遊開發商、當地社區和旅遊者等主體的理解和認可。
(1)高級化發展所倡導的理念推動了社會的和諧發展
環城遊憩帶的高級化發展著力保護生態的完整性,強調旅遊資源的科學規劃開發,強調可持續化發展。這一發展理念正視過去旅遊開發所帶來的不良後果,力求修正過去旅遊規劃開發中的理念缺陷,提出可持續發展觀,達到人、自然與社會的和諧相處。現在,濟南市部分環城旅遊景區重視開發盈利,輕視環境保護,「短視」、「破壞性開發」現象較為突出,社會各界對此十分關注。在這種情況下,高級化發展的核心理念——可持續發展以其對社會長遠利益的考量得到重視,並以其理念踐行的良好收效得到認同,它秉承了我國傳統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不同程度上推動了社會的和諧發展。
(2)高級化發展有助於從整體上推進旅遊產業良性運行
高級化發展從整體出發,全面考慮環城遊憩帶的發展狀況,尤其是從產業鏈的角度出發,強調優化結構,規范化發展,這從整體上推進了濟南市旅遊產業的完善。高級化發展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制定實施,從環城遊憩帶的整體利益出發,以團體的精神,推動旅遊管理的規范化,增強目的地的吸引力。高級化發展的特色還在於將獲取的部分利潤再投資於目的地的生態保護當中,形成循環經濟,促進景區的良性發展。
(3)高級化發展推動當地社區良性發展
高級化發展能夠促進當地社區全面發展。高級化的發展策略以當地社區的平等主體地位為基礎,採用多項實踐措施,引導目的地各項旅遊活動的健康發展。環城旅遊的高級化發展不僅帶動了當地社區經濟發展,吸納了大量勞動力,改善了當地的基礎設施條件,而且提高了社區文化素養,為當地社區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它全麵塑造著當地社區。
六、濟南市環城遊憩帶高級化發展的系統建設
環城遊憩帶的高級化發展需要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進行系統建設。根據吳必虎的旅遊系統組成結構圖(見圖1),從客源市場系統、出行系統、目的地系統和支持系統四個方面促進濟南市環城遊憩帶高級化發展的實現。
1.客源市場系統建設
客源市場系統是環城旅遊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適當的客源是旅遊景區的生存基礎。環城遊憩帶高級化發展模式下的客源市場系統建設針對環城遊憩帶客源市場——都市居民的特徵,分析其需求,在保護旅遊景區長遠發展的基礎上,吸引更多的目標客源,達到遊客與旅遊景區的雙贏。首先,分析客源需求,打造合適旅遊產品。其次,要引領遊客的消費時尚,創新產品,推動市場發展,而不是盲目地迎合市場。環城遊憩帶的遊客多屬於濟南市及周邊地區居民,他們的重遊率高,因此,還要分析「重遊」遊客(repeat tourist)的特徵,進行多方位的市場營銷。
2.出行系統建設
逐步提高濟南市區和旅遊中心城鎮通往景區(點)公路和景區之間公路的等級質量。改善長途客運前往景區(點)的道路設施與交通服務。增加抵達旅遊景區(點)的專線車。完善濟南遊客集散中心,增開至周邊旅遊區的旅遊專線,強化濟南作為輻射全省旅遊的中心地位。按照專業化、社會化、規模化的要求,整合社會資源,組建大型旅遊運輸集團,發展旅遊車輛,提高車輛檔次,鼓勵大的企業集團和民間資本介入旅遊車隊建設,成立大型旅遊汽車公司;鼓勵發展城市汽車租賃服務,根據市場需求建立多個汽車租賃中心。建立旅遊部門與交通部門的會商制度,旅遊旺季旅遊部門與交通部門及時溝通信息,建立適應旅遊業發展的旅遊交通運輸機制。
3.目的地系統建設
目的地系統是環城旅遊系統的核心,主要包括吸引物、設施、服務3個子系統。高級化發展秉承其發展理念,對目的地系統的建設提出了三大要求:一是保持濟南市環城遊憩帶的優勢特色,深化產權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促進旅遊企業開創景區特色、自由競爭、提高收益。二是優化環城遊憩帶的設施建設,建立制度性投入保證設施的高質、安全,並在設施的設計上更加人性化。三是提升環城遊憩帶的服務水平,景區要著重加強管理、吸引人才,使服務更加規范,針對不同類型遊客的需求,提供個性化、人性化的設施和服務,強化旅遊體驗。
4.支持系統建設
內外部環境的支持是環城遊憩帶高級化發展必不可少的因素。首先要在全社會樹立起健康的旅遊發展觀念,讓旅遊不僅成為人們放鬆身心的一種生活方式,還要讓其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一種有益方式;其次,環城遊憩帶的規劃開發需要有一定的政策支持,對環城區域的弱勢地區和弱勢群體給予適當的政策、技術、知識等支持,以促進區域的和諧發展;再次,環城遊憩帶的高級化發展需要引進人才,具有專業知識的管理人才能夠使旅遊景區的管理規范化,促進景區的健康發展。
濟南市環城遊憩帶的高級化發展遵循我國傳統的「天人合一」思想和現代的科學發展觀,是適應社會發展和國際潮流的一種發展方式,它對濟南地區和諧社會的建設起著重要作用。同時我們也認識到,實現濟南市環城遊憩帶的高級化發展還面臨一定的難度,只有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高級化的發展理念才能得到踐行。
Ⅳ 求一篇旅遊文化的論文,3000字。
私人壟斷向國家壟斷的深刻根源是生產社會化與私人壟斷資本主義之間的矛盾,私人壟斷已難以適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發展,迫使國家不得不直
接參與社會資本的再生產過程,調節社會經濟的運行;同進也迫使私人壟斷資本運動依賴於國家政權,國家與私人壟斷資本溶合起來,形成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具體說來,私人壟斷向國家壟斷轉變有下列原因:
1)科技革命和生產社會化的高度發展,私人壟斷資本的積累已無法滿足社會再生產所必需的條件,必須由國家進行投資或者由國家給予私人資本以資助。
2)私人壟斷統治擴大了資本主義生產與消費的矛盾,必須由國家採取一定手段干預國民經濟,減輕經濟危機的程度,緩和社會矛盾。
3)戰後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加劇,單純依靠私人壟斷資本的力量和市場的自發調節已難以解決由結構失衡所造成的經濟動盪,必須依靠國家採取行政的或經濟的措施調整國民經濟結構。
以上種種原因,導致國家及其職能發生巨大變化,促使國家力量與私人壟斷資本相結合。所以,私人壟斷向國家壟斷的轉變,具有客觀必然性。
形勢與政策課程作為高校思想理論教育的主陣地和基本環節之一,加強其課程建設,是廣大高校「兩課」教師面臨的緊迫任務。本文立足於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的
特點,嘗試提出一些形勢與政策課程建設新的思考,以期提高課程教育的有效性。一、形勢與政策課的基本任務及特點形勢與政策課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正確認識
國家的政治、經濟形勢,以及國家改革與發展所處的國際環境、時代背景,正確理解黨的基本路線、重大方針和政策,正確分析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從而增強其民
族自信心和社會責任感,促使他們積極把握未來、勤奮學習、成才報國。因而形勢與政策…
審美能力是現代文明人的重要素養之一
俗話說,人都有愛美的天性。這里所說的"天性",並非是指人生來就懂得愛美,而是指人的一種社會本質的規定性。審美,作為人的精神自由境界,已成為文明的重要范疇之一。市民要提高本身的文明水準,審美能力的加強是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面。
美
感和審美意識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精神享受,是人們在審美活動中對於美的主觀反映、感受、欣賞和評價,是人的一種特殊的心理活動。人的審美意識不是先天的天賦
能力,而是自然界長期發展和社會實踐的產物,在改造社會中人的感覺、審美的感受也隨之而確證。人的審美能力是指人們對美的事物或藝術的欣賞和鑒別的能力,
包括審美感知、審美判斷、審美理想。由於一個人的實踐經驗不同,修養水平不同,對同一事物的審美能力上存在差異,這里還有生活條件、階級地位、民族狀況、
道德、宗教、政治觀點影響和制約。
美是通過各種形態表現出來的。美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現在,人類已經認識和確認的關的形態有自然美、社
會美、生活美、藝術美、整體美、含蓄美、形式美、真善美,等等。自然美包括無機界的美、動物美、植物美和宇宙美;社會美包括勞動美、人體美;生活美包括人
的體態美、服飾美、語言美、心靈美、行為美、品質美、道德美等;藝術美包括各種形式如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建築、文學、書法、電影、電視等表現的美;
整體美包括主和次、點和面、局部與局部達到和諧統一的美;含蓄美包括事物寓意性、象徵性和哲理性使得人感到神韻無窮,發人深思產生的美感;形式美包括比
例、對稱、和諧、整齊、均衡、節奏、對比、多樣統一給人產生的愉悅;真善美是美的特殊形態,真是美的原因,善是美的內容,關是真善的形式。
Ⅵ 求一篇旅遊文化的論文.
游文化的歷史本真性
(一) 旅遊文化蘊含真實的歷史文化。歷(厯)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字形,就是一隻腳,表示人穿過樹林。漢代徐慎所著的《說文解字》里便說:「歷,過也,傳也。」「文化是一個復雜的總體,包括知識、藝術、宗教、神話、法律、風俗以及其它社會現象。」(英國.IB.泰勒)旅遊文化作為一種歷史和文化,應該「真實」,這種真實,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不是靠拉幾個「洋專家」,「土權威」捏造、篡改的歷史。在這場「絲路起點」爭論中。河南省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河南大學易學考古研究所所長蔡運章在古籍《穆天子傳》找到了佐證:西周時期穆天子從洛陽出發,西遊到昆侖山會見西王母。這種帶有傳奇色彩的「佐證」,只能是傳說而已,筆者認為並不能構成歷史文化的真實場景。獲取歷史本真的方法很多,特別是「絲綢之路」作為涉及氣象、宗教、貿易、藝術等方面的特質「旅遊產品(旅遊資源)」,更應運用現代的考古方法進行科學斷定,通過多方面尋找史料,多方論證,才能還原其本真性。
(二) 旅遊文化的真實性也是相對的。要絕對復原「絲綢之路」是不可能的。在研究時,我們應盡可能的在現階段考慮周全。在張騫出使西域前,也有零碎的絲綢資料可走。蔡運章先生認為,早在張騫出使西域前,絲綢之路已經開通。商代時期,中原到西域就有一條「玉石之路」,安陽殷墟富豪墓以及洛陽一些富豪墓里出土的玉器有不少是來自新疆的和田玉。事實上,商州時期,直至張騫出使,長安以西是蠻荒之地,漢朝對此冷淡,甚至有放棄掉「涼州」的打算。我們研究問題,要用哲學的觀點,應該分清主次和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的關系。研究「絲綢之路」要首先確定其歷史概念上的內涵和外延。唯有張騫是代表大漢政府主權國家出使西域的,這是其一;學術界認可研究絲綢之路的起止時間和起止路線已有定論,就應在這個范疇內深入研究,這是其二。絲綢之路陸路有三條,在歷史中有過演變,但應有一個公認的界定。當然,我們不應反對歷史的置疑和推敲,但任何一種顛覆是要有根據的。所以,旅遊文化的本真性是相對的,應考慮旅遊、歷史、文化三者的最佳結合。這樣才有研究價值和意義。一些考古的東西僅限於歷史的范疇,對旅遊文化的作用應有所選擇。經過慎重考慮,中國專家目前側重於主張以張騫出使西域時間為起點,清中期為時間終點,這一主張在「新疆會議」上基本被中亞沿線國家接受。
(三) 旅遊文化的歷史本真性還表現在它的「真實性」不受政府及其媒體的歪曲。政府出於政治目的,經濟意識或者為了迎合某種觀點、理論,主導宣傳、媒體轟炸,造成旅遊文化的歷史本真性在體驗、傳播中褪色或者變味。西安、洛陽媒體報道時各有偏頗,缺乏「中立」立場,這也許是為了製造新聞「賣點」。但有點「禍國殃民,貽誤子孫」。洛陽媒體在對「新疆會議」上的《初步行動計劃》表述有意篡改,這種「黑色幽默」有悖於職業良知。
旅遊文化主體從心理上需要真實的歷史文化,旅遊文化作為一種學術探討,不應將民間調查上升到學術依據。旅遊客體應反映客觀的歷史文化,旅遊文化媒介需要掌握、了解真實、准確、最新的歷史文化。我們應尊重旅遊文化的歷史本真性,探首溯源,賦於客觀真實歷史意義上的旅遊文化,才能發展本地、本區域、本民族的旅遊文化。
旅遊文化的市場商品性
(一) 旅遊文化作為一種旅遊主體、客體、媒介各種關系的總和,在初期表現為旅遊資源,更多地表現為一種旅遊產品。一旦形成旅遊產品,其市場商品性隨之而來。「絲綢之路起點」之爭,說白了是一種旅遊資源、旅遊產品與旅遊文化之爭,西安、洛陽兩城市都想站在文化的「高地」,用「絲綢之路起點」這種旅遊文化世界知名品牌支撐自己的城市文化,塑造城市良好的品牌形象,讓城市在整體競爭中獲勝。
(二) 旅遊文化應該在市場上商品化,但不能違背旅遊文化的真實歷史。西安、洛陽之爭,不僅僅看到聯合國對絲綢之路沿線城市的經濟援助,還在於旅遊產品的進一步開發,城市文化內涵的提升。在今天,各個旅遊城市利用文化品牌進行城市經營,加快國際化旅遊城市進程中,應尊重旅遊文化的真實歷史,走市場化道路,不要大肆鋪張,大建一些虛無的城市廣場、城市標志等,違背商品的市場價值規律。
(三) 旅遊已成為城市的「名片」,旅遊文化更是「名片」的「晶元」。西安、洛陽兩城市渴望自己的城市明確定位,希望早日打造城市的旅遊文化品牌,應該按照旅遊、歷史、文化的規律辦事,並要分析、研究旅遊文化的特殊性,保護城市的歷史文化風貌,不要一方面大搞古城拆遷,一方面大搞新城建設。筆者看到西安、洛陽兩個城市及兩個城市在旅遊文化經營方面舊城已經破壞十分嚴重,新城的快速建設讓旅遊文化消失殆盡。所以說,旅遊文化不是一種簡單的文化,應統籌考慮,從城市的色彩定位、形象等各個方面來最終確定自己的特色。例如,北京的胡同文化,廣東的漢奸別墅,湖南的清代妓院遺址,長安古樂等等旅遊文化內容(類別)應有選擇性的接收或者傳承。
七、結尾
西安、洛陽兩城市爭奪「絲綢之路起點」這一事件,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兩個城市對旅遊文化的重視,旅遊文化已成為旅遊城市的核心競爭力,「走向共贏」是最好的選擇,但這種選擇,不是打著中華民族「和為貴」的旗幟,漠視旅遊文化歷史本真性的選擇。也不是為了保住洛陽加入申遺名單,在「不影響西安」的前提下,將始點由西安東移至洛陽。絲綢之路在世界的商貿、文化、交流上是有重要作用,當前,商貿交易有「回潮」趨勢,備受沿線各國關注。其申遺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巨大的工程,任何一國無法單獨申報,申遺工作應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據悉,這個政府關於絲綢之路申遺的准備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西安作為起點城市,在重新設立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中,漢長安城、唐大明宮、西安碑林等將作為絲綢之路的捆綁項目出現;絲綢之路在甘肅省全長1600公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考察組對天水麥積山、武威文廟、天梯山石窟、張掖大佛寺,以及嘉峪關和魏晉墓等文物點進行了重點考察,包括10處石窟、6處古建、7處古遺址、4處古墓葬在內的物質遺存,被列入了申遺保護方案;作為絲綢之路的必由之路,新疆已經啟動了近兩年的對沿線遺址的調查、研究、保護工作
除了陝西,甘肅和新疆三省,將河南(洛陽)也納入了絲綢之路申遺項目單位,但並不是以「絲綢之路起點」的名義納入的,主要還是考慮了其絲綢之路的遺跡。筆者考慮,可能是為了全面展示絲綢之路的演變過程。我們可以看到,甘肅在打「絲綢之路」品牌上也下了很多功夫,如成立甘肅省絲綢之路協會,辦《絲綢之路》雜志,新疆,陝西也不例外。絲綢之路已成為一種馳名世界的旅遊品牌,例如舉辦「絲綢之路國際模特大賽」等等,影響甚廣。
關於旅遊文化及其歷史所謂本真性和市場的商品性問題,筆者只是泛泛而談,希望能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也希望更多的師長們加入到研究旅遊文化學科建設、基礎理論、發展探究等等問題的隊伍中來,不斷創新,為發展中國特色的旅遊文化盡自己一點心意。
Ⅶ 關於旅遊文化方面的論文
旅遊文化的歷史本真性
(一) 旅遊文化蘊含真實的歷史文化。歷(厯)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字形,就是一隻腳,表示人穿過樹林。漢代徐慎所著的《說文解字》里便說:「歷,過也,傳也。」「文化是一個復雜的總體,包括知識、藝術、宗教、神話、法律、風俗以及其它社會現象。」(英國.IB.泰勒)旅遊文化作為一種歷史和文化,應該「真實」,這種真實,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不是靠拉幾個「洋專家」,「土權威」捏造、篡改的歷史。在這場「絲路起點」爭論中。河南省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河南大學易學考古研究所所長蔡運章在古籍《穆天子傳》找到了佐證:西周時期穆天子從洛陽出發,西遊到昆侖山會見西王母。這種帶有傳奇色彩的「佐證」,只能是傳說而已,筆者認為並不能構成歷史文化的真實場景。獲取歷史本真的方法很多,特別是「絲綢之路」作為涉及氣象、宗教、貿易、藝術等方面的特質「旅遊產品(旅遊資源)」,更應運用現代的考古方法進行科學斷定,通過多方面尋找史料,多方論證,才能還原其本真性。
(二) 旅遊文化的真實性也是相對的。要絕對復原「絲綢之路」是不可能的。在研究時,我們應盡可能的在現階段考慮周全。在張騫出使西域前,也有零碎的絲綢資料可走。蔡運章先生認為,早在張騫出使西域前,絲綢之路已經開通。商代時期,中原到西域就有一條「玉石之路」,安陽殷墟富豪墓以及洛陽一些富豪墓里出土的玉器有不少是來自新疆的和田玉。事實上,商州時期,直至張騫出使,長安以西是蠻荒之地,漢朝對此冷淡,甚至有放棄掉「涼州」的打算。我們研究問題,要用哲學的觀點,應該分清主次和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的關系。研究「絲綢之路」要首先確定其歷史概念上的內涵和外延。唯有張騫是代表大漢政府主權國家出使西域的,這是其一;學術界認可研究絲綢之路的起止時間和起止路線已有定論,就應在這個范疇內深入研究,這是其二。絲綢之路陸路有三條,在歷史中有過演變,但應有一個公認的界定。當然,我們不應反對歷史的置疑和推敲,但任何一種顛覆是要有根據的。所以,旅遊文化的本真性是相對的,應考慮旅遊、歷史、文化三者的最佳結合。這樣才有研究價值和意義。一些考古的東西僅限於歷史的范疇,對旅遊文化的作用應有所選擇。經過慎重考慮,中國專家目前側重於主張以張騫出使西域時間為起點,清中期為時間終點,這一主張在「新疆會議」上基本被中亞沿線國家接受。
(三) 旅遊文化的歷史本真性還表現在它的「真實性」不受政府及其媒體的歪曲。政府出於政治目的,經濟意識或者為了迎合某種觀點、理論,主導宣傳、媒體轟炸,造成旅遊文化的歷史本真性在體驗、傳播中褪色或者變味。西安、洛陽媒體報道時各有偏頗,缺乏「中立」立場,這也許是為了製造新聞「賣點」。但有點「禍國殃民,貽誤子孫」。洛陽媒體在對「新疆會議」上的《初步行動計劃》表述有意篡改,這種「黑色幽默」有悖於職業良知。
旅遊文化主體從心理上需要真實的歷史文化,旅遊文化作為一種學術探討,不應將民間調查上升到學術依據。旅遊客體應反映客觀的歷史文化,旅遊文化媒介需要掌握、了解真實、准確、最新的歷史文化。我們應尊重旅遊文化的歷史本真性,探首溯源,賦於客觀真實歷史意義上的旅遊文化,才能發展本地、本區域、本民族的旅遊文化。
旅遊文化的市場商品性
(一) 旅遊文化作為一種旅遊主體、客體、媒介各種關系的總和,在初期表現為旅遊資源,更多地表現為一種旅遊產品。一旦形成旅遊產品,其市場商品性隨之而來。「絲綢之路起點」之爭,說白了是一種旅遊資源、旅遊產品與旅遊文化之爭,西安、洛陽兩城市都想站在文化的「高地」,用「絲綢之路起點」這種旅遊文化世界知名品牌支撐自己的城市文化,塑造城市良好的品牌形象,讓城市在整體競爭中獲勝。
(二) 旅遊文化應該在市場上商品化,但不能違背旅遊文化的真實歷史。西安、洛陽之爭,不僅僅看到聯合國對絲綢之路沿線城市的經濟援助,還在於旅遊產品的進一步開發,城市文化內涵的提升。在今天,各個旅遊城市利用文化品牌進行城市經營,加快國際化旅遊城市進程中,應尊重旅遊文化的真實歷史,走市場化道路,不要大肆鋪張,大建一些虛無的城市廣場、城市標志等,違背商品的市場價值規律。
(三) 旅遊已成為城市的「名片」,旅遊文化更是「名片」的「晶元」。西安、洛陽兩城市渴望自己的城市明確定位,希望早日打造城市的旅遊文化品牌,應該按照旅遊、歷史、文化的規律辦事,並要分析、研究旅遊文化的特殊性,保護城市的歷史文化風貌,不要一方面大搞古城拆遷,一方面大搞新城建設。筆者看到西安、洛陽兩個城市及兩個城市在旅遊文化經營方面舊城已經破壞十分嚴重,新城的快速建設讓旅遊文化消失殆盡。所以說,旅遊文化不是一種簡單的文化,應統籌考慮,從城市的色彩定位、形象等各個方面來最終確定自己的特色。例如,北京的胡同文化,廣東的漢奸別墅,湖南的清代妓院遺址,長安古樂等等旅遊文化內容(類別)應有選擇性的接收或者傳承。
七、結尾
西安、洛陽兩城市爭奪「絲綢之路起點」這一事件,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兩個城市對旅遊文化的重視,旅遊文化已成為旅遊城市的核心競爭力,「走向共贏」是最好的選擇,但這種選擇,不是打著中華民族「和為貴」的旗幟,漠視旅遊文化歷史本真性的選擇。也不是為了保住洛陽加入申遺名單,在「不影響西安」的前提下,將始點由西安東移至洛陽。絲綢之路在世界的商貿、文化、交流上是有重要作用,當前,商貿交易有「回潮」趨勢,備受沿線各國關注。其申遺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巨大的工程,任何一國無法單獨申報,申遺工作應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據悉,這個政府關於絲綢之路申遺的准備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西安作為起點城市,在重新設立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中,漢長安城、唐大明宮、西安碑林等將作為絲綢之路的捆綁項目出現;絲綢之路在甘肅省全長1600公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考察組對天水麥積山、武威文廟、天梯山石窟、張掖大佛寺,以及嘉峪關和魏晉墓等文物點進行了重點考察,包括10處石窟、6處古建、7處古遺址、4處古墓葬在內的物質遺存,被列入了申遺保護方案;作為絲綢之路的必由之路,新疆已經啟動了近兩年的對沿線遺址的調查、研究、保護工作
除了陝西,甘肅和新疆三省,將河南(洛陽)也納入了絲綢之路申遺項目單位,但並不是以「絲綢之路起點」的名義納入的,主要還是考慮了其絲綢之路的遺跡。筆者考慮,可能是為了全面展示絲綢之路的演變過程。我們可以看到,甘肅在打「絲綢之路」品牌上也下了很多功夫,如成立甘肅省絲綢之路協會,辦《絲綢之路》雜志,新疆,陝西也不例外。絲綢之路已成為一種馳名世界的旅遊品牌,例如舉辦「絲綢之路國際模特大賽」等等,影響甚廣。
關於旅遊文化及其歷史所謂本真性和市場的商品性問題,筆者只是泛泛而談,希望能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也希望更多的師長們加入到研究旅遊文化學科建設、基礎理論、發展探究等等問題的隊伍中來,不斷創新,為發展中國特色的旅遊文化盡自己一點心意。
Ⅷ 關於旅遊的論文3000字
城市旅遊圈競爭力研究
摘要:城市旅遊圈是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一個國家或地區來說,城市旅遊圈是否具有競爭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其旅遊業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城市旅遊圈競爭力在國內外都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更多旅遊論文相關範文盡在top期刊論文網。
關鍵詞:旅遊論文
一、城市旅遊圈內部關系與競爭力要素優化
(一)城市旅遊圈內部關系類型分析。城市旅遊圈是由跨行政區域的不同城市組成的圈層結構,每個城市所在的行政區域都是一個獨立的利益主體。不同的利益主體意味著各城市之間必然存在博弈行為。博弈的結果則會使城市旅遊圈內部形成三種不同的關系模式:競爭、合作以及介入兩者之間的競合關系。
1、競爭關系。在以行政邊界為單位,考察地方政府政績,而不是以城市旅遊圈為單位考察區域旅遊整體競爭力的情況下,行政區經濟利益大於圈域經濟利益,各地為爭項目、爭資金等展開激烈競爭便在所難免。
2、合作關系。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具有地緣相近、人緣相親、經濟結構相似或互補的城市為了在激烈的全球角逐中增強自己的競爭力,在某一階段、某些方面採取類似「正和游戲」的合作戰略。
3、競合關系。在通常情況下,不同地方之間是一種「正和但可變的游戲」的競爭合作的關系。因為不同地方之間的利益目標不完全一致,它們之間的合作雖然能夠產生價值,但這個價值的總量是與合作的性質密切相關的。
(二)城市旅遊圈內部關系因素組合。城市旅遊圈內部各地區之間在博弈過程中到底是走向合作還是競爭,主要取決於以下幾個因素:一是合作能否創造額外價值。預期創造的價值越高,不同地區就越能選擇合作。如果預期創造的價值不多,不同地區就會考慮零和游戲的競爭策略,哪怕形成報復性的惡性循環也在所不惜;二是城市旅遊圈中核心城市(即領導者)的行為方式。如果核心城市的先發行為不僅能給自己帶來利益,同時也給城市旅遊圈帶來整體利益,它的先發行為雖然可能導致其他地區的直接利益損失,但如果這種先發行為帶來整體利益能夠給其他地區形成溢出效應(即間接利益),而間接利益又大於其他地區所遭受的直接損失,其他地區會選擇合作的態度接受核心城市的行為,而不採取對抗性競爭的方式;反之,如果核心城市的先發行為只給自己帶來利益,無法增加整個城市旅遊圈的整體利益,就會導致其他地區的對抗行為;三是帶領者之外的普通參與者的行為方式。在博弈過程中,為了增進自己的利益,核心城市以外的副中心城市或者其他普通城市也可以採取先發行動,這種行動同樣會給包括核心城市在內的其他地區帶來競爭和間接利益,並有可能讓這個先發行動者成為新的領導者。
二、武漢城市旅遊圈發展與旅遊競爭力提升
武漢城市旅遊圈是指以武漢為核心旅遊集散地,以孝感、鄂州為副旅遊集散中心,以黃岡、黃石、咸寧、仙桃、潛江、天門等城市為次級旅遊集散中心,即以武漢為首的城市體系為基礎,以武漢周邊100公里范圍內的多個旅遊景區為依託所組成的多層級的空間旅遊合作聯合體。這個聯合體能為遊客一次有效用的出遊活動提供足夠的產品供應。目前,武漢城市旅遊圈作為我國重要旅遊目的地的輪廓已初現。
(一)武漢城市旅遊圈內部關系分析
1、武漢處於絕對核心地位。2007年《湖北省統計年鑒》、《武漢市統計年鑒》的統計數據顯示:武漢城市旅遊圈9市2006年共接待海外旅遊人數48.8萬人次,其中武漢市2006年接待海外旅遊人數為41.2萬人次,其他8市僅有7.6萬人次,平均不到1萬人次。這說明武漢城市旅遊圈內,武漢處於絕對核心地位,其他各城市間海外旅遊者的流動並不活躍,武漢的國際旅客人數遠遠高於其他城市。在國際旅遊方面,武漢作為旅遊核心城市的輻射作用沒有很好的發揮出來,缺乏區域旅遊協調的帶動機制。
2、其他8城市處於均質狀態。根據武漢城市旅遊圈9個城市2006年旅遊統計數據,國內旅遊收入除排名首位的武漢與排名其次的黃岡之間的比值高達11外,其餘相鄰位次城市間的國內旅遊收入比值均在1~2.2。(表1)這表明武漢旅遊業的產業規模在9市中是鶴立雞群,而其他城市旅遊產業發展還處於均質狀態。這表明,城市圈內除武漢之外的各城市間,旅遊發展合作關系淡漠,旅遊發展缺乏層次性,結構較為鬆散。
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是:長期以來該旅遊圈內9城市的旅遊產業發展,都是依靠本市經濟發展水平,依據自己的旅遊規劃進行。各城市旅遊發展的均質狀態,使圈內各城市旅遊發展缺乏層次性,造成旅遊產業結構鬆散,難以形成統一的旅遊形象,影響了武漢城市旅遊圈的品牌建設及市場競爭力。
(二)提升武漢城市旅遊圈競爭力路徑研究
1、旅遊城市體系空間組織優化。發展武漢城市旅遊圈,首先應優化武漢旅遊城市體系空間組織。武漢城市旅遊圈按旅遊地域系統分解為以武漢為中心的一級都市旅遊區、以鄂州為中心的東翼城市旅遊和以孝感為中心的西翼城市旅遊副圈。
武漢是整個城市旅遊圈旅遊發展的增長極。我們首先要加快武漢旅遊集散中心的建立,發展都市旅遊,形成武漢都市旅遊區。以武漢這個增長極為中心,以長江黃金水道和京珠高速公路為區域旅遊拓展軸線,以點連線帶面,充分發揮出武漢作為一級中心旅遊城市所具備的輻射功能。
以鄂州為中心的東翼城市旅遊鏈,包括黃岡、黃石、咸寧和鄂州四個城市。其中鄂州是區域型旅遊中心城市。這4個城市在接受武漢旅遊輻射功能的同時,應加大彼此之間的旅遊合作,協調開發,構建武漢城市旅遊圈生態旅遊區。
以孝感為中心的西翼城市旅遊副圈,包括孝感、仙桃、天門、潛江等4個城市。其中,孝感旅遊經濟最為發達,為本區的旅遊中心城市。該區域旅遊資源豐富,但是城市化進程相對落後。因此,應首先加快城市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構建4城之間的交通網路,連手開發特色旅遊資源,形成武漢城市旅遊圈楚文化故里旅遊區。由此建立一個空間結構合理的旅遊城市網路體系,會大大加強圈內各城市間的社會經濟聯系,使旅遊合作在武漢城市旅遊圈的不同層面上合理開展,各利益主體的利益得以實現,必定將有力推動城市圈旅遊競爭力的提升。
2、政府主導,統一規劃,推進武漢城市圈旅遊一體化發展。湖北省、武漢政府是武漢城市旅遊圈發展的主導者。有關部門應在優化旅遊城市網路體系的基礎上,加快編制《武漢城市旅遊圈發展規劃》,協調各城市旅遊產業發展,建立良好的競爭合作關系。
3、加強旅遊精品建設,努力實現品牌形象一體化。武漢城市旅遊圈應增強整體吸引力,努力實現品牌形象一體化。武漢城市旅遊圈是一個整體,通過挖掘文化內涵來體現城市體系的特色,盡快形成武漢城市旅遊圈的統一品牌形象,編制出具有武漢城市旅遊圈特色的精品旅遊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