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旅行社的旅遊產品廣告
㈠ 面對SARS,我國旅行社如何應對
擺在旅行社面前的三個問題及解決辦法
一、如何度過眼前難關,採取哪些必要的措施降低損失,如何生存下去?
①節約成本,減少開支
「節約成本,減少開支」是大多數旅行社採取的一項基本策略,也是最簡單、直接而有效的措施,通過減薪、輪崗、輪休、裁員的辦法節約成本,減少水、電費、電話費、辦公用品、人員工資支出,有些則乾脆歇業。
②利用業務優勢,開展單項服務和戶外運動,增加創收
在控製成本的同時,還要想辦法增加收入。而長期以來我們的旅行社經營范圍比較單一、狹窄,有些本屬於旅行社經營范圍的訂房、租車、訂票、會務等業務都被一些網路公司、資訊公司佔領,一些旅行社則利用這段時間開展了一些零敲碎打的業務,比如幫散客訂房、訂票、租車等,以期貼補一點收入。南寧市一些旅行社推出的非典時期「戶外運動」:滑水、穿越、定向、遠足、潛水、滑草、溯溪、拓展、飛行滑索、露營、定向越野、攀岩、溪降、溯溪、探洞等。旅遊活動並不以組團形式出現,而是通過旅行社專業的服務,給一些愛好戶外運動的客人提供咨詢、指導。
③採用人力資源輸出的辦法增加員工收入
受「非典」沖擊的行業較多,部分企業暫時不招外地打工而面臨缺乏勞動力的困難,有些與「抗非」有關的葯品、器械生產企業則出現生產高峰人手不足的情況,有些旅行社主動與這些企業聯系為他們提供勞動力資源,如常州國旅與當地生產消毒葯水的一家氣霧劑公司聯系,組織員工分批去該公司去灌裝消毒葯水、貼標簽,勞動報酬加上公司的補貼卻也不錯。
④利用自身所掌握的市場信息和其他資源,通過與其他行業的合作來度過難關
旅行社是通過服務和信息來獲取利潤的,有些旅行社在長期的經營中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市場營銷網路,掌握了大量的客戶資料,對老年市場、學生市場、白領市場等各個細分市場有著很深的了解,旅行社可以利用這些信息和剛進入本地市場的相應商家合作,比如和保健品公司一起開發老年市場,同圖書文化公司一起開發青少年市場,同網路婚介禮儀公司合作開發聯誼交友婚慶服務、幫助調查公司做調查、甚至做一些產品在本地區的總代理,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所掌握的銷售網路的作用。蘇州一旅行社則同高科技農業企業合作開展網上賣蔬菜。
⑤調整淡旺季工作安排,將時間重新分配
業內人士都知道,每年11月份到來年的3月份之前都有一個相對的淡季,除了元旦、春節的一小部分團隊之外,其他的日常開友主要依賴春、夏、秋和兩個黃金周的旺季收入,每年的淡季主要做一些培訓、年休、踩線的工作,旅行社可利用這段時間進行系統的培訓,培訓內容有旅遊法規、景點介紹、旅遊營銷等。
⑥政策扶持,政府部門的救市行為,共度難關
旅遊業對刺激消費、拉動內需、擴大就業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然而旅遊業也是一個非常脆弱的行業,尤其是我國的旅行社業,面臨「非典」損失極為慘重,如果政府不對旅行社業進行行業扶持,我國的旅行社要在短期內恢復到疫前的水平則需要很長的時間。可喜的是5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已表示對民航、旅遊、餐飲、商貿等愛影響較大的行業實行政策扶持,有些地區則採用減免政府性規費,緩收地方稅收、短期貼息貸款和對旅行社的臨時補貼。
二、如何採取措施為疫情過後旅遊業的復甦做好准備工作?
① 鞏固原有市場:「非典」使我們正常的經營不得不停下來,但是我們與客戶的聯系卻不能中斷,盡管現在上門拜訪不太方便,但我們可以通過電話、信函、電子郵件的方式與我們的客戶進行溝通,定期不定期的將本地區乃至全國的「非典」疫情向客人通報,關心他們的身體狀況,了解他們的工作、生活,及時將「非典」防治知識傳遞給客人,向計劃出遊而未成行的客人介紹旅遊目的地的情況,為疫後出遊做好准備。因為,「老顧客」是我們最寶貴的資源之一。
② 開發旅遊產品:一些旅行社主動和景區景點、飯店聯系,了解接待情況,開發一些新線路、新項目、新產品,策劃一些新活動,並積極與有關部門協調,通過對「非典」疫情的全面分析和綜合評估,分析哪些景點和地區在疫情過後仍然很難恢復人們的旅遊信心,本次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北京、廣東、山西、內蒙古等地則不適宜作為重點產品進行推出,一些自然山水為主的景點要比城市目的地吸引力要大,長時間遠距離的線路沒有短線近郊遊搶手。旅行社在策劃線路時一定要注意把握好規律。
③ 把握宣傳時機:什麼時間疫情將會全面控制住?旅行社選擇什麼時機出擊?使得旅行社能在「非典」疫情過後最短的時間內啟動旅遊市場,而不至於下半年的旅遊全軍覆沒。根據目前的局勢「非典」必然會影響到今年的暑期,即使在七月份之前控制住,作為暑期限重頭戲的師生旅遊也很難恢復。筆者以為旅行社宜在疫情完全控制後展開宣傳攻勢,這個時間應以國家衛生和旅遊主管部門取消旅遊警戒之日為准。
④ 重樹旅遊信心:要想恢復旅行社的元氣、重振旅遊業,決不是輕而易舉的事,現在整個旅遊行業都面臨一個喚起人們旅遊信心的問題,旅遊主管部門、行業協會、旅遊景點、旅行社、賓館、交通等旅遊企業應團結一致,聯合促銷,策劃一些大型的專題活動,營造一個「要健康,去旅遊」的氛圍,應將有限的宣傳經費用在刀口上,發揮最大的作用,喚醒人們的旅遊意識,調起人們的旅遊味口,通過廣告轟炸「憋著勁,攥著錢,達到終於可以出門旅遊透口氣」 的效果。
⑤ 調整企業戰略:「非典」打亂了我們正常的工作布署,所有的旅行社都有必要立即對下半的的經營戰略作出調整,對原有的計劃進行重新制定,營銷重點應強調「安全」,旅行社將面臨一個現實,疫後如果還是靠「價格戰」來競爭那麼旅行社經營情況必將是雪上加霜,誰都不會佔到便宜。目前迫切需要有關方面出面建立一個價格協調節器機制,旅行社經不起低價折騰了,否則,國內旅遊今年真的會徹底完蛋。
三、今後如何應對經營中的風險?
面對「非典」,我們的旅行社業顯得芒然,不知所措,因為中國的旅行社從來沒有碰到如此行業性的損失。中國旅行社業二十年的快速發展,給了旅遊從業人員太多的順境,掩蓋了旅行社業經營中存在的具大風險,掩蓋了旅遊業大發展背後所存在的體制上機制上的問題。因此,我們必須從法律上加以規范,建立旅遊企業應對災難、災害、事故及其他重大突發事件應急機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旅遊主管部門加強立法,對旅遊企業進行規范和指導;
其二,學術界應加快對旅遊中存在的災難、災害、事故及其他重大突發事件相關問題的研究,為政府部門、旅遊企業提供咨詢和幫助;
第三,旅遊企業應主動與保險公司進行合作,開發相關的旅遊險種;
第四,旅行社應建立相應的應急機制,包括:
a) 旅行社應根據有關法規和企業經營中的實際情況制定面對各種突發情況的處理程序;
b) 建立對導游、計調、主管及相關人員應付突發事件的培訓工作;
c) 與保險公司合作,投保重大突發事件險種,轉移風險;
d) 建立企業突發重大事件儲備金;
e) 積極開展多元化經營:規模較大實力較強的大社可涉足其他旅遊業,如餐飲、賓館、景點開發、交通等領域,甚至其他行業;規模較小的旅行社應在做組團、地接的同時,將訂房、租車、票務、會務,開展散客業務,將之發展成獨立的業務部門;
f) 建立旅行社客戶信息管理系統,通過全新的網路技術,建立「一對一」的網上營銷平台,這是旅行社最保寶貴的資源;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我們相信,中國的旅行社業在經歷「非典」考驗之後,一定會更加理性地思考勤經營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尋找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和行業特點的解決方案,建立並完善旅遊應急保障機制;我們深信,經歷市場磨練的中國旅行社一定會在挫折中求發展,認真地反思我們在體制方面的缺陷,鍛煉出一批成熟的旅遊職業經理人;我們堅信,中國旅遊業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㈡ 我國內資旅行社的特點
自1978年以來,我國旅遊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作為旅遊業重要組成部分的旅行社也從發展初期的寡佔行業發展成為現在的壟斷競爭行業,行業規模已經基本形成。然而,正如許多學者和業內人士所注意的那樣,與我國旅行社市場結構變遷過程相伴而生的是我國旅行社業的發展漸入困境,現行旅行社經營體系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與此同時,《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的最終達成和我國政府對加入包括《服務貿易總協定》在內的世界貿易組織的堅定態度,決定了我國旅行社業終將誇直接面對由外國旅行社的進入而對我國旅行社的發展所形成的挑戰。本文試圖通過對我國旅行社行業特徵和現行經營體系的系統分析,提出我國旅行社經營體系調整的目標模式,以使我國的旅行社行業未雨綢繆,更為有效地迎接挑戰和參與國際競爭。
我國旅行社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形成一定的規模,並在行業法規、行業制度和市場機制的雙重作用下形成了自身的特徵:從我國旅行社業的類別結構*來看,三類社占壓倒優勢;從我國旅行社業的規模結構來看,小規模旅行社占絕對多數;從地理分布情況來看,我國旅行社在全國的分布基本合理;行業利潤逐年下降,我國旅行社業正逐步成為一個低利潤行業。我國旅行社業現行經營體系是行業政策法規、傳統經濟體制和現行市場機制綜合作用的結果,盡管這一體系在某種程度上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就我國旅行社業發展的實踐和趨勢而言,其最大弊端是造成下述一系列問題的存在和不斷惡化:
(1)大型旅行社沒有實現規模經濟,其規模優勢得不到發揮。
大型旅行社在經營中具有旅遊產品開發、旅遊服務采購、旅遊市場拓展、旅遊接待以及資金、信息、人才和抵禦風險等多方面的優勢,因此易於實現規模效益,而在我國旅行社行業中,大旅行社的規模效益並不明顯,優勢也遠未得到充分發揮,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我國旅遊業近幾年一直保持著較好的發展勢頭,市場持續擴大,旅遊收入尤其是國際旅遊收入增長很快。而在此情況下,一些大型旅行社的業務發展緩慢,在競爭中面對眾多新的商業機會,自身卻處於保市場或無奈於市場份額下滑的困境之中。②大旅行社未能在旅遊市場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即未能平抑市場的過度競爭,未能起到引導和穩定市場的作用,致使市場的混亂無序成為困擾我國旅行社業發展和造成旅行社資源浪費的頑症,大社自身也未能避免這種市場混亂所帶來的負面效應。③在旅行社的內部管理方面,一個突出現象是一些大社內部普遍實行部門承包或變相部門承包,強化部門權益,使得部分大型旅行社實際上成為一些業務上相對獨立的小旅行社的集合體,在這種格局下,大旅行社當然發揮不了應有的優勢,難以形成規模經濟。
(2)中小旅行社缺乏明確的市場定位,發展可謂舉步艱難。
就目前我國中小旅行社的總體情況而言,其特點集中表現為有限的接待數量和低下的利潤水平。在接待數量方面,近年來我國許多小旅行社處於發展無望而又能勉強支撐的境地。自1995年1月國家旅遊局在旅行社行業實施旅行社質量保證金制度以來,很多小型旅行社不堪重負,紛紛退出行業。這種現象一方面反映了眾多小型旅行社的經濟實力和經營狀況,另一方面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業主對行業和自身未來發展的理性預期。在利潤率方面,我國以經營國內旅遊業務為主的眾多中小旅行社多為二類社和三類社。根據國家旅遊局提供的資料,1994年這兩種類型旅行社的平均利潤率不足8%,1995年約為5.4%,而為數眾多的三類旅行社1995年的平均利潤率更是下降到4.24%。這些資料反映的還只是稅前利潤,如果再扣除所得稅,則這些旅行社所剩凈利潤更是微乎其微了。有限的接待量和低利潤率現象的並存充分說明了當前中小旅行社經營的艱難局面。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而從旅行社自身因素來看,絕大多數中小旅行社人、財、物力有限,而其經營活動卻涉及從產品設計開發到旅遊接待的各個環節。這種經營的多環節必然造成每一經營深度的不足。淺層次的產品開發直接影響其對旅遊者的吸引力;促銷的乏力使得很多國內遊客對旅行社的服務缺乏了解,對利用旅行社能獲得的價格實惠及其它便利半信半疑,最終使得國內旅遊者對旅行社的利用率偏低,市場范圍狹小;接待的不周更是造成或強化了社會公眾對旅行社的不良印象,減少了回頭客和其它顧客來源。旅行社在這種惡性循環中求生存,必然舉步艱難。
(3)旅行社業惡性價格競爭盛行,市場秩序混亂。
國家旅遊主管部門1985年對旅行社類別的劃分和對旅行社業務范圍的規定,其初衷或許在於通過這種形式的分工來起到規范市場和保證產品質量的作用,而在我國旅行社業後來的發展過程中,由於一、二類社比例失調造成二類社業務量明顯不足,致使許多二類社為謀求生存而違反國家規定超范圍經營,直接在海外招攬客源。在此期間,國家主管部門在執法方面的乏力,使得這種現象迅速蔓延,而部分一類社貪圖蠅頭小利,通過為二類旅行社代辦簽證通知賺取不義之財的做法無疑對此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最終致使許多三類社也開始從事外聯和國際旅遊接待業務。除此之外,這種現象的出現和普及無疑也包含著旅行社實業界對我國以水平分工為基礎、以各種特許經營權為特徵的旅行社人為市場分工模式的否定。1996年10月國務院頒布了《旅行社管理條例》,對我國旅行社管理制度進行了一系列重大的調整,但單就對旅行社類別進行的調整而言,我們在某種程度上或許可以說這只是一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即只是取消了曾經對我國旅行社市場秩序干擾最大的二類社,然後根據剩餘兩類旅行社的業務分工情況更名為國際旅行社和國內旅行社,水平分工的基礎和特許經營權的特徵並未改變,其未來的運轉結果很可能會重蹈歷史覆轍。如此看來,人為的市場分工模式未被也難被業者所接受,行業中某種有效的自然分工體系又難以形成,加之為數不多的幾個行業組織極其有限的約束力及其在管理權威方面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出現當前這種市場混亂的現象自然也是難免的。
旅行社市場混亂的一個突出表現是以削價競爭為主的旅行社之間的惡性價格競爭。削價競爭是行業市場機制不成熟、同時行業內缺乏有效的規范准則的集中反映,它使參與者大傷元氣,非參與者經營更加困難。競爭的結果不會刺激產品質量的改進,而是導致質量被忽視,無意保證質量或無力保證質量,使旅行社捲入另一種形式的惡性循環。
除以上幾個問題與我國當前旅行社的經營體系直接相關之外,行業內許多其它問題的存在也與目前的經營體系有很大的聯系。如旅行社產品的重復雷同,旅行社促銷能力尤其是海外促銷能力薄弱和旅行社總體接待能力低下等。其中,旅行社產品的重復雷同是我國旅行社業長期存在的突出問題。旅行社產品由於缺乏諸如商標權、專利權這樣的進入限制*,又無太多技術障礙可供保留和壟斷,使得一些有開發能力的旅行社一旦開發出某種能夠迎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眾多中小旅行社便一哄而上,競相模仿或參與經營,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有實力的旅行社向深度開發和促銷產品的積極性,而一些既缺乏必要的硬體設備,又不具備藉以保證接待質量的「軟體」基礎的中小型旅行社的存在必然會降低旅行社的總體接待力量。
㈢ 談談對我國旅行社發展趨勢的認識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時健康和精神文化的需求目趨提升,從而帶動著旅遊業的發展。同時,國家產業政策的引導,旅遊業作為服務行業中高資本回收產業,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推動。在這形勢下,我國旅行社近年來不斷發展狀大。一方面,以各行業、部委為背景,組建的旅行社逐漸形成網路,另一方面大旅行社內部承包普遍,形成事實上的企業分割。在管理上我國旅行社尚處於關注管理,聚焦銷售的混合發展時期。
從全球范圍來看,世界旅行社的現狀的特證是:自60年代以來出現數目增加,規模向兩極積聚的現象。大旅行社通過集團、跨國購並變得越來越大,中小旅行社占絕大多數,數目還在增加,並形成各種聯合的形式。
事物總是不斷向前發展,旅行社業在現有的狀況基礎上正發展壯大,根據社會形勢的美化和旅遊業的內在的一些規律性,我們可以總結出一些旅遊行業的發展趨勢:
1、旅遊方式小量化,時間常年化。
2、旅遊產品結構多樣化,品種細分化(如觀光旅遊、渡假、旅遊、商務、會議旅遊、特色旅遊等)。
3、競爭白熱化,行業發展國際化,特別是中國加入WTO後,國外旅行社加重競爭市場上的壓力。
4、旅行社經營品牌化。
5、導游自由職業化。
6、市場營銷網路化。
7、旅遊服務社會化。
8、旅行社企業組織綜合化,行業結構趨向合理。
旅行社業是競爭性強,資產佔用量少的人才密集型行業。經營上實行以人際關系為主導的銷售和服務方式。由於旅行社屬於高無形性、高不穩定性服務業,所以這種行業是最不好管理的。
目前,我國旅行社的問題集中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服務承諾不能兌現,顧客投訴較多;
二是旅行社經營旅遊產品單一,沒有作深層和縱向的業務開拓;
三是各旅行社競爭的多,合作的少,缺乏網路化經營。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私人定製旅行方式逐漸興起,我曾經去過大眼睛私人定製旅行的私家小團,和常規游完全不同,無強制消費,景點也深入,定製師資深,導游專業,想必以後很多人也會選擇的一種旅行方式。
綜觀上述問題,解決的辦法就是要加強旅行社外部和內部的管理,而在強化內部管理方面,積極推行規范化管理
,貫徹系列國際標準是最簡便,最有效的途徑。旅行社在服務提供過程中,產品和服務質量以標准來表現並通過標準的實施來控制和保障,從而提高服務質量,樹立企業良好市場形象。
㈣ 我國旅行社新業態的類型
(一) 工業旅遊迅速發展
1、背景
工業旅遊最早出現在歐美的一些早期工業化國家,大約起步於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在這一時期,新思維和生活方式對傳統技術和生產的顛覆,與普遍的「懷舊」心理疊加在一起,形成了一股以「懷舊」為特徵的特殊社會思潮和運動,其市場特徵表現為一系列新型旅遊需求。
截至目前,開展工業旅遊活動的各類工業企業已遍布全國二十九個省(區、市),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總數已達271家,涵蓋了從傳統手工藝、民族特色工業到現代生產、高科技等各類工業生產領域。
2、代表
(1)依託國家重大工程建設項目而開發的工業旅遊項目,往往也是具有標志性和象徵意義的國家符號,代表了國家的形象和民族的精神。首鋼、寶鋼、大慶油田、神華煤礦以及葛洲壩、小浪底、長江三峽等水利樞紐工程都是這種類型的工業旅遊產品。
(2)依託現代化工業生產而開發的工業旅遊項目。現代化的工業產品製造,加之現代工業企業的企業文化氛圍,形成了獨特的旅遊吸引力和市場營銷。青島海爾、上海通用、廣州本田、北京現代等都是比較典型的這類工業旅遊項目。
(3)依託與生活消費密切相關的工業製成品生產而開發的工業旅遊項目。青島啤酒、貴州茅台、海瀾之家等都已躋身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之列。
(4)依託民族特色工業、手工業而開發的工業旅遊項目。我國歷史悠久,文明源遠流長,作為傳承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特質的載體和符號,民族特色工業和手工業具有特殊的意義和價值。南京雲錦、景德鎮陶瓷等都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二)文化旅遊方興未艾
1、背景
黨的十八大提出「中華文化走出去邁出更大的步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基礎更加堅實」這些都是文化旅遊發展的重要機遇,我國文化旅遊即將迎來發展黃金期。
隨著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同步推進,人民生活更加註重精神方面的享受,對文化的需求量增加,文化旅遊由此產生並發展迅速。
2、代表
(1)主題公園
深圳「民族文化村」、「歡樂谷」、各種「影視基地」類的主題公園,北京「歡樂谷」的亞特蘭蒂斯探險、北歐峽灣、東巴神秘文化、瑪雅探秘等一批自己原創的景區文化也開始引來當代青年追尋的目光。
(2)文化演出
早期的有深圳錦綉中華的大型華夏文化史詩演藝節目,至今還很有魅力。而現如今,最著名的當屬張藝謀的「印象系列」大型實景土風文藝表演,像印象劉三姐、印象麗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島已經成功地形成了生態實景山水情景演藝的文化旅遊系列品牌。其他像西安歷史舞台實景演出華清池《長恨歌》、《大唐樂舞》、杭州的《宋城千古情》、湖北秭歸的水上舞劇《禮魂》、三峽的《夢.三峽》、武漢的大型舞台歌舞《我家住在長江邊》、張家界的《土風苗韻》、河南的《禪宗少林.音樂大典》、曲阜的《杏壇聖夢》、太原的《晉商歌謠》、內蒙古的《鄂爾多斯婚禮》、安徽的《綠水青山》、貴州的《多彩貴州風》、西藏的《雅礱盛情》等等約有150多台節目在各地的文化旅遊中展現著中華文化的絢麗光彩。
(三) 體驗休閑旅遊深化
1、背景
隨著人們出遊頻率的增加和出遊經驗的積累以及信息化的普及,自駕游、自助游、房車游等各種新興的、休閑性質的出遊方式層出不窮。遊客旅遊方式已經由「參觀式」向「體驗式」轉變。
2、代表
現階段,我國主要開發的休閑體驗旅遊產品有主題公園、農家樂、產業休閑旅遊、體育休閑旅遊、專項休閑旅遊、購物休閑旅遊等形式。同時,休閑旅遊產品的設計基本滿足高端、中端、低端消費市場的需要。從整體上來看,我國休閑旅遊產品正呈現出豐富多彩、層出不窮的多元化發展趨勢。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在線旅遊業務快速滲透。酒店和機票是最先被在線化的旅遊產品品類,此外,旅遊度假產品、租車、景區門票、簽證等產品進入了快速在線化的進程。這些業務的經營主體,使得過去未納入旅行社類別的多種旅遊服務機構開始進入旅遊服務業的范疇,傳統旅行社的業務不斷被新興產業主體侵蝕,旅行社的外延正在經歷被動擴充的歷史階段。
過去的旅行社是在整個社會依託體系和接待設施不健全的大環境下,為適應涉外接待要求而發展起來的商業主體。隨著新世紀以來國民旅遊消費需求的崛起,老百姓的消費需求和社會便利程度已經發生了巨變,而我們還在使用傳統的方式應對變化的市場,這種商業的脫節表現為旅行社應對市場的普遍失措。以大數據、移動終端為代表的技術進步以及青年一代價值觀、消費需求的變化大大加劇了旅行社市場的變革,傳統旅行社受制於沉沒成本及滯後的政府行業管制,不但沒有抓住變革時機,實際上還增加了對既有旅行社形態的黏著。新興的在線旅遊市場主體不但滿足了新增的市場存量,更進一步擠佔了傳統旅行社的存量。傳統旅行社業務的不景氣與在線旅遊市場主體的不斷的市場侵蝕過程,造成了旅行社行業普遍的焦慮。
在面臨第三次工業革命今天,旅遊業作為典型的信息密集型和信息依託型產業,與電子商務有著天然的適應性,互聯網變革孕育了豐富的旅遊新業態,重新構建了旅遊業的產業鏈條。新型的旅遊電子商務公司開始成為旅行社業務的重要經營者,從市場主體發育來看,以攜程等為代表的旅遊在線運營商迅速壯大崛起,而去哪兒、欣欣旅遊網、同程網、藝龍、驢媽媽、途牛等在線旅遊供應商及平台同樣發展迅猛,業務增速明顯高於諸多傳統出境組團社。另一方面,網路、淘寶、中航信,甚至Priceline、Expedia等國內外大型企業集團也都通過各種途徑進軍國內在線旅遊市場。
歷史發展證明,旅行服務業並非只有旅行社一種業態,旅行社的形態變遷由旅遊服務業的基礎決定。旅行需求基礎存量穩定增加,消費者散客化的消費方式以及技術進步帶來的商業模式創新都為旅行社發展的未來指明了方向,尤其是旅遊服務業已經定位為國家戰略,旅遊業已經成為國民小康生活的載體的時代背景下,旅行社產業迎來發展變革的歷史機遇期。
在一次又一次的市場創新、組織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和服務創新的過程中,旅行社隨著旅行服務邊界拓展而成長壯大,那些真正著眼於滿足遊客在旅行過程中核心訴求的旅遊企業,能夠適應市場變化、帶有市場探索意義的市場主體是旅遊企業持續生命力的核心。
㈤ 我國旅行社業的發展階段是如何劃分的
第一章
1.我國旅行社業的發展階段是如何劃分的?
(1)第一階段,旅行社發展的初期(1978—1989年)隨著1978年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旅遊業迅速發展,中國國際旅行社、中國旅行社、中國青年旅行社、成立形成了我國旅行社三足鼎立的行業寡頭壟斷的局面。為滿足急劇增長的國際入境遊客的需求,中國旅行社、旅遊交通、海外飯店都大量建設。
(2)第二階段,旅行社發展的增長期(1990—1994年)在這一時期,我國政府開始允許中國公民出國探親和旅遊。這是我國旅遊業發展中的又一重大突破。
(3)第三階段,旅行社發展的調整期(1995年至今)這一段時期,各法律條規相應出台,更好的保障旅遊者和旅行社的合法權益,維護旅遊市場秩序,促進我國旅遊業的健康發展,標志中國旅行社業的健康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2.簡述旅行社的性質和職能。
性質:服務性、營利性、中介性
職能:組織職能:旅行社開發和組合旅遊產品的功能
銷售職能:一方面滿足旅遊者需求,另一方面能夠使旅遊產品更順利地進入消費領域
協調職能:食住行娛購游6個方面
分配職能:合理分配旅遊者的支出,最大限度地滿足旅遊者的要求
提供信息職能:一方面,旅行社作為旅遊產品銷售的重要渠道,熟知旅遊者的需求變化和市場動態;另一方面,旅行社應及時、准確、全面地將旅遊目的地各相關部門最新的發展和變化傳遞到市場上,以使旅遊者了解和購買。
3.簡述旅行社的業務特點。
勞動密集型、智力密集型、服務性、關聯性、敏感性、波動性
關聯性 廣泛性 操作的分工性和合作性 分散性 獨立性
4.在歐美國家,旅遊批發商、旅遊經營商和旅遊零售商有什麼區別?
(1)旅遊批發商是一種從事旅遊產品的生產、組織、宣傳和推銷旅行團業務的旅行社組織
(2)旅遊經營商是指以編排、組合旅遊產品為主,也兼營一部分零售業務的旅行社。
(3)旅遊零售商是指直接向個人或社會團體宣傳和推銷旅遊產品,具體招徠旅遊者。
聯系:旅遊零售商是聯系旅遊經營商和旅遊批發商與旅遊者之間的橋梁與紐帶,其收入全部來自銷售傭金。
區別:①旅遊批發商一般不從事零售,而旅遊經營商則經常通過其零售機構銷售旅遊產品。 ②旅遊批發商通常通過購買並組合現成的服務形成新的包價,而旅遊經營商通常設計新產品並提供自己的服務。 ③旅遊批發商一般不從事實地接待業務,而旅遊經營商則相反。
第二章
5.旅行社產品開發與設計應遵循哪些原則?
(1)市場導向原則 (2)特色化原則 (3)多樣性原則 (4)針對性原則
(5)布局合理性原則 (6)效益原則 (7)可接受性原則
第四章
6.如何保證旅行社市場調查結果的准確性?
(1)直接調查:調查法 觀察法 實驗法
(2)間接調查:內部資料收集 外部資料收集
外部資料收集途徑與方法:
第一,收集公開傳播的有關資料。
第二,通過客源地旅遊中間商進行調查。
第三,參加旅遊展銷和學術研討活動。
第四,舉辦和參與聯誼活動。
第五,通過導游向旅遊者進行調查。
第六,建立回訪制度進行調查。
7.你覺得旅行社市場營銷環境中哪些環境要素對旅行社最重要?
(1)旅行社微觀營銷環境
①供應商 a供貨的穩定性與及時性 b產品的價格變動 c產品的質量
②營銷中介 a中間商 b營銷服務機構 c財務中間機構
③旅遊者 a從旅遊者群體角度分析 原有旅遊者分析 潛在旅遊者分析
b從旅遊者需求角度分析 旅遊偏好分析 旅遊需求分析 旅遊消費水平分析
④競爭者 旅行社在面對市場競爭時,一般要明確下列問題:①誰是競爭者?②競爭者的營銷策略和目標?③競爭者的相對優勢與劣勢?旅行社通過經常地、不斷地分析競爭對手,從而確定自己營銷策略、目標和重點,發揮相對競爭優勢,最終有效地打擊競爭對手,增強競爭能力。
⑤公眾 旅行社面對的公眾主要有:①金融公眾,如銀行、保險公司等;②媒介公眾,如報紙、電視台等;③政府公眾,如旅遊局、工商局等;④社團公眾,如消費者協會、導游員協會等;⑤當地公眾,如所在社區居民等;⑥一般公眾,即一般社會大眾;⑦內部公眾,即旅行社內部成員
⑥旅行社內部 a適當的組織結構 b良好的企業文化 c相互間的支持與配合
(2)旅行社宏觀營銷環境
①人口環境 ②經濟環境 ③物質環境 ④技術環境 ⑤政治法律環境 ⑥社會文化環境
8.請舉例說明,旅行社如何進行逆向定位?
逆向定位強調並宣傳定位對象是消費者心目中第一位形象的對立面和相反面,同時開辟一個新的易於消費者接受的心理形象。 例 美國七喜汽水公司 可口可樂完全占據了市場的壟斷地位,七喜汽水在引導與更新消費觀念上大做文章,即把飲料分為可樂型和非可樂型兩種,並開展了大規模的廣告宣傳活動,使七喜成為非可樂飲料市場中首屈一指的名牌飲料。
9.為什麼目前多數旅行社都選擇報紙廣告?
(1)媒體的特徵 報紙廣告媒體社會評價高,表現形式多樣,目標受眾廣,影響力大。
(2)促銷信息的類型 旅行社的促銷信息有企業形象和產品信息,說明性和介紹性信息
(3)媒體覆蓋面 報紙廣告的傳遞范圍廣
(4)相對成本 報紙廣告的傳播成本相對較低
10.如何提高旅行社的品牌價值?
(1)品牌延伸 品牌延伸,是指憑借成功品牌在相同市場上推出改良產品或全新的產品。旅行社的品牌延伸就是利用旅行社的品牌在相同的目標市場上推出改良或新類別的產品或服務,經品牌延伸後,不同的產品或服務彼此共享同樣的品牌名稱及品牌內涵,如推出旅行社品牌的旅遊用品、紀念品等。
①品牌延伸的作用 利用旅行社品牌,進行品牌延伸可增加旅行社的產品或服務類別,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要,降低經營風險,提升品牌價值。
a加快新產品的定位,提高決策效率
b降低新產品或服務的市場風險和市場導入成本
c利於強化品牌效應,提升品牌價值
②品牌延伸的條件 在進行品牌延伸時,旅行社應明確和分析品牌延伸的具體條件及延伸產品或服務是否具有對旅行社品牌的適合性和提升性,以確保品牌延伸的成功。
a針對相同目標市場 b高品牌價值
c新產品或服務的良好質量 d品牌內涵一致,順應品牌聯想
e較強的經營管理能力
(2)品牌擴張 品牌擴張,是指以現有品牌推出新的產品或服務來進入不相關的市場。旅行社的品牌擴張就是利用自己的品牌旅行社在不相關的市場上推出各類產品或服務,經品牌擴張後,不同的產品或服務彼此共享同樣的品牌名稱
由於品牌擴張與品牌延伸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作用與條件也基本與品牌延伸的相同,不同主要有:
①目標市場。品牌延伸面對的是相同目標市場,品牌擴張面對的是不同目標市場;
②品牌價值。品牌延伸需要高品牌價值做支撐,通過發揮品牌影響力而增強競爭優勢,而品牌擴張由於面對不同目標市場,因此對品牌價值的要求可以不高。
(3)品牌創新 品牌創新,通常是企業在強勢品牌的基礎上,對生產要素進行新的組合。即將原有品牌發展到新的產品或服務上,乃至擴展到其他領域的產業中。品牌創新的思維,要從全社會的角度去尋找個性化品牌的靈感,既可以拋棄原有品牌而塑造全新的品牌,也可以運用原有的品牌而賦予新的內涵。
第五章
11.旅行社服務包的內容設計要點是什麼?
支持設備(服務基礎設施)指在提供服務前必須到位的物質資料
輔助物品(服務輔助條件)指顧客購買和消費的物質產品,或是顧客自備的產品
顯形服務(標准化服務內容和定製化服務內容)可以用感官察覺到的和構成服務基本或本質的條件
隱形服務:顧客能模糊感到的服務帶來精神上的收獲,是服務的非本質特性
評價服務包的標准
12.服務流程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設計方法是什麼?
服務流程是服務組織向顧客提供服務的整個過程和完成這個過程所需要要素的組合方式,它與服務接觸和服務設施相互銜接。
社服務流程設計的一般方法:
(1)旅行社服務流程設計的基礎-生產線法
①服務人員有限的自主權 ②勞動分工的明確 ③用技術替代人力 ④服務標准化
(2)旅行社服務流程設計的要點-顧客作為合作者(具體過程看書)
①用顧客代替服務人員 ②理順服務需求
(3)旅行社服務流程設計的關鍵-顧客接觸
①旅行社服務的設計思想 ②銷售機會和服務傳遞選擇
(4)旅行社服務流程設計的保障-後台保障
13.導游與司機如何影響顧客的旅遊體驗效果?
體驗的四個方面:通過旅遊觀賞、通過旅遊模仿、通過在旅遊中游戲、通過旅遊交往
①出遊前,導游對旅遊目的地形象的宣傳和講解,對顧客構成旅遊期望
②導游與遊客之間亦師亦友亦服務員的親密接觸,在旅遊觀賞中注重講解
③導游在旅途中或游覽過程中與顧客的游戲
④司機與遊客客氣又熟悉的隨意性交往
14.服務滿意度和顧客忠誠度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1)在一般服務業來說,員工流動的真正成本是生產率的損失和顧客滿意度的降低
(2)在個性化的企業中,低員工流動率是與搞得顧客滿意度相關的,只有顧客滿意度高的情況下才能造就更多的忠誠顧客最終企業獲利,獲得成長。
(3)因此服務滿意度導致顧客的忠誠度,服務忠誠導致企業獲利與成長。
15.什麼是服務質量評價的PLZ模型?
PLZ模型是指顧客根據5類服務屬性來評估服務質量。
①可感知性 服務產品的「有形部分」
②可靠性 指企業准確無誤地完成所承諾的服務
③反應性 指企業隨時准備願意為顧客提供快捷、有效的服務
④保證性 指服務人員的友好態度與勝任工作的能力
⑤移情性 指企業真誠關心顧客,了解他們的實際需要,並給以滿足,使服務富有「人情味」
第六章
16.旅行社薪酬管理的內容
(1)確定合理有效的薪酬管理策略 原則:吸引所需要的合格員工;符合有關法律和規章制度的要求;產生激勵和引導作用,公平合理;將工作業績與物質獎勵相結合;有助於向員工傳遞企業文化、觀念理念、人文精神和競爭戰略。
(2)改善員工的福利待遇 從購房、醫療、養老、休假等制度方面入手
(3)積極推行員工持股計劃
17.員工培訓的內容
(1)知識和技能的培訓 工作必需的廣泛的知識和技能,了解旅行社的基本經營情況
(2)態度和觀念的培訓 服務意思、道德觀念、愛崗敬業精神、團隊合作精神
(3)心理的培訓 心理疏導和訓練,增強員工的意志力、自信心和自控能力,提高創新意識和團隊精神
18.做好培訓的需求分析。
(1)個體層面 對員工個人績效狀況、知識技能的分析比較,決定誰需要去參加培訓以及培訓內容
(2)組織層面 根據旅行社的組織戰略目標、組織績效和現有人力資源狀況,確定旅行社的培訓需要的內容
(3)戰略層面 將分析組織未來的工作重心、預測組織未來的人力資源需求和供給、收集組織成員的態度和滿意度的信息作為培訓規劃的依據
將三個層次綜合起來,才能保證培訓需求分析的有效性,並且形成一種制度,定期進行。
19.選擇適宜的培訓方法
(1)課堂講授法 較適用於向大眾群學員介紹或傳授某一專題內容
(2)會議研討法 主要訓練受訓人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人際交往的能力
(3)案例研究法 培養受訓人員提高獨立思考、分析和決策能力,處理緊急狀況的事件
(4)角色扮演法 多應用於改善人際關系的訓練
(5)操作示範法 適用於新設備、工作流程的改進或新員工的入職培訓
(6)視聽法 較適用於外語培訓、操作規范程序、禮節培訓等內容
(7)互聯網培訓法 及時地更新網路,為受訓人員提供最新的培訓資料,可以節省成本
第九章
24.解釋概念:旅行社安全管理;旅行社危機管理;預警系統
旅行社安全管理
旅行社危機管理是指為避免和減輕危機事件給旅行社所帶來的嚴重威脅,通過研究危機、危機預警和危機救治達到恢復旅遊經營環境、恢復旅遊消費信心的目的進行的非程序化決策過程。
預警系統
25.如何更好地處理旅行社的安全問題?
構建旅遊安全保障體系
(1)旅遊安全政策法規系統
(2)旅遊安全預警系統
(3)旅遊安全控制系統
①旅遊安全指標控制系統
②旅遊安全自控系統
③旅遊安全互控系統
(4)旅遊安全救援系統(5)旅遊保險體系
26.利用危機管理的基本知識,分析旅行社如何提高危機預警能力?
(1)樹立危機管理意識
第一,旅行社應用危機理念來激發員工的憂患意識和奮斗精神,不斷拼搏,不斷改革和創新,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標。
第二,樹立危機意識不僅要在思想上做好准備,而且要在行動上體現出來,這就要對管理人員和員工進行危機的教育和培訓。這既包括對員工進行普及性的教育(如安全教育、居安思危的觀念教育),又包括具體應對措施的培訓。
第三,旅行社經營風險大、可變因素多,管理者和員工必須有隨時應對質量投訴、行程中各種事故、不可抗力因素等突發事件的意識和心理准備,以確保危機發生時能保持冷靜和有序。
(2)建立危機管理機制和系統
①危機管理的制度保障
②危機管理中的政府
③危機管理中的社會力量 非政府組織 旅遊企業 媒體
㈥ 我國旅行社服務營銷的論文該怎麼寫
建議用管理學、市場營銷學、戰略管理以及服務營銷管理學的理論和方法內,以特定的旅行社容作為研究對象,對比國內外旅遊市場的發展勢態和營銷特點,從營銷戰略的角度對旅行社的發展進行分析和研究,針對旅行社的市場營銷戰略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案,即:定位於休閑體驗,開發產品組合,科學成本控制策略,走生態旅遊之路。
㈦ 我國旅行社產業基本現狀請簡要敘述一下就哦了,急用!謝謝
一、行業發展為就業提供了巨大空間
我國的旅遊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旅行社作為旅遊業的龍頭,十年間得到了飛速發展,也為就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截止到2001年底,全國共有旅行社10716家(其中國際旅行社1319家,國內旅行社9397家),比1991年底增加了9155家,擴大了近7倍,年均增長21.24%;全國旅行社直接從業人員為19.24萬人,比1991年底增加了13.72萬人,年均增長13.30%。如按國際經驗,旅遊業每增加一個直接就業人員,將間接增加5個人就業來計算,相當於提供了96.20萬個間接就業機會。未來十年,如旅行社的直接從業人員按年均增長15%計算,將為全社會提供間接就業機會292.96萬個,成為巨大的就業空間。
導遊人員作為旅遊業的形象大使,十年間從業人員的數量也有大幅度增長。1994年起,導遊人員的資格考試對社會開放,截止到2001年底,全國取得導游資格證書的人數已達到15萬,比1991年底增加了13.2萬多人,擴大了近8倍,年均增長23.62%,相當於提供了75萬個間接就業機會。預計今年年底取得全國導游資格證書的人員數量將達到20萬。除此之外,臨時導游和景區(點)的導遊人員數量也增長較快,導游已經成為一項社會熱門職業。據了解,僅北京市2001年報考導游的人數就達到13800人。
二、為拉動經濟增長起到了積極作用
我國的旅行社是從有組織地接待國際入境旅遊者的發展模式開始的,九十年代中期以後,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特別是每年增加了三個「黃金周」的假期,國內旅遊異軍突起,旅行社組織國內旅遊以更強勁的增長勢頭發展。另外,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以及國家對出境游政策的調整,我國出境旅遊的發展也很快,旅行社組織出境旅遊也成為了一個亮點。旅行社在旅遊行業中的龍頭地位日益顯現,其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是非常明顯的。一是在擴大內需中起了積極的作用。據統計,2001年度,在國內旅遊方面,全國旅行社組團和接待達9410.56萬人次,占國內旅遊人數的12%,旅行社組織的國內旅遊業務收入為331.33億元,佔全國國內旅遊收入的9.41%。在入境旅遊方面,全國旅行社接待入境旅遊者1453.64萬人次,佔全年入境旅遊者總數的16.33%,旅行社組織入境旅遊業務收入為150億元,約佔全部國際旅遊收入的10.16%。在出境旅遊方面,全國旅行社組織出境旅遊人數為369.53萬人次,佔中國公民出境人數的30.45%。二是旅行社的投資對經濟增長也有促進作用。旅行社是綜合性比較強的行業,具有較強的關聯帶動作用。同時,還具有較高的投入產出率。2001年底全國旅行社資產總額達到415.47億元,同比增長13.55%;負債總額為199.08億元,同比增長2.07%;所有者權益總額為216.39億元,同比增長26.64%;注冊資本金額為130.63億元,同比增長15.39%。三是拉動了國內生產總值。2001年,全國旅行社營業收入為589.80億元,占旅遊業總收入4995億元的11.8%,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0.61%,但旅行社營業收入的增長為25.51%,遠遠大於全國GDP的增長速度,可以預見,旅行社行業在GDP中占的比重將越來越大。四是對財政收入的貢獻率呈上升趨勢。2001年度,全國旅行社實繳稅金為7.63億元,佔全國財政收入16371億元的0.0466%,結匯7.85億美元,同比增長38.94%,占旅遊外匯收入的4.4%。旅行社對財政收入的貢獻表現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收入主要在旅遊經營企業和個人手中,第二個階段地方財政開始增加,第三階段中央財政開始增加,目前我國旅行社還處於第一階段,隨著我國旅行社行業的發展,對各級財政的貢獻將越來越大。
三、不斷開發新產品滿足旅遊者的需求
近年來,為了適應旅遊者需求日趨個性化和差異化的發展趨勢,我國旅行社加大了市場開發力度,在產品設計、營銷手段、客戶關系、品牌塑造等方面引入了新理念,實現了新發展。產品由過去的單一的文化觀光產品為主逐步發展到觀光旅遊、度假旅遊、特種旅遊種類齊全、結構完整的格局,滿足了不同層次旅遊者的需求,促進了旅行社行業的發展。
在觀光旅遊產品方面,我國的文物古跡、山水風光、民俗風情最能反映東方文明和神州風韻,這類產品具有壟斷性,而且內容豐富,已形成相當的規模,成為我國旅遊產品在世界上競爭的長久優勢。適應市場的需求,旅行社大力開發了觀光旅遊產品,使我國的觀光產品有了長足的發展。一些旅遊產品參團人員踴躍、經久不衰、形成了品牌。如九寨溝之旅、長江三峽游、西部之旅,雲南周末團、海南周末團等。
在度假旅遊產品方面,1992年,國務院正式批准在中國開辦12個國家旅遊度假區,由此拉開了發展度假旅遊產品的序幕。之後,又有一批省市級旅遊度假區開始興辦,加上城市周邊的度假地,初步形成了比較適應國際國內多層次需求的度假產品體系,家庭度假、鄉間度假、海濱度假、周末度假、節日度假己形成比較成型的市場。
旅行社開發的專項旅遊產品比較新穎、獨特、別致。如以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為脈絡的古城新貌、以青山秀水和鄉村風情為主題的鄉村旅遊、絲綢之路游、長城之旅、馬拉松團、西南少數民族風情游等幾十個品牌。一些大的旅行社如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積極應對市場需求,針對入境遊客推出了夜遊北京、中醫保健、北京婚禮等入境旅遊產品;中國旅行讓總社的出境游產品在國內首家突出個性化服務的分團型旅遊方式,以及北京--香港天天出團、「海上生明月」等特色產品,在國內市場上推出了「紅色之旅--革命聖地參觀團」、高考學生「放飛自我、回歸自然」系列團等。廣之旅國際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適應旅遊者不同年齡、不同興趣、不同需求推出了豪華旅遊團、親子團、蜜月團、長者團等。
特種旅遊產品近年來發展也很快,形成了品種多樣、規模較大的特點。如修學旅遊產品、滑雪旅遊產品、商務會議旅遊產品、自駕車旅遊、文化體育交流等,外國人來華自駕車旅遊今年1-10月經國家旅遊局審批的就達到42個團2007人次。廣之旅根據旅遊的特點,推出了高文化含量的特種團,如修學團、滑雪團、烹飪團、自駕車團、球迷團、音樂欣賞團、科普旅遊團等。
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以及我國旅遊事業的發展,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目的地國家不斷增加,出境旅遊產品也得到較大的發展,到目前為止,主要出國旅遊產品有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22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十條線路,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地區,也包括東亞、歐洲、大洋洲、非洲的部分國家。中國旅行社開發的邊境旅遊產品主要有中俄邊境、中朝邊境、中越邊境、中老邊境、中緬邊境等旅遊產品。
四、更加註重企業形象和服務質量
隨著我國旅行社行業的對外和對內開放,旅行社市場競爭的加劇,大多數旅行社著眼於企業自身的發展,加強內部管理,努力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意識,一批服務水平高的企業逐步脫穎而出,成了市場競爭中的佼佼者。
一是旅行社加強了內部科學管理。大多數旅行社在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旅遊局出台的《旅行社出境旅遊服務質量》、《國內旅遊合同範本》、《出境旅遊合同範本》等法規規章的同時,加強了內部質量管理。通過對直接影響旅遊服務質量的過程的控制,對地接社的選擇與評價、出國領隊管理、導游陪同規范、顧客投訴處理、門市部服務要求等容易存在隱患問題的環節加強了管理,使旅行社的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如中旅首都旅行社對社內各部門的經營管理情況進行了全面、細致的調查,確定涉及服務質量的各個過程和環節,並以文件的形式加以規定,從而達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據可查」。有些旅行社還加強了企業內部精神文明建設,營造了健康向上、生動活潑的企業氛圍。
二是旅行社企業重視品牌的樹立。「品牌攬顧客、質量主沉浮」,一批旅行社推出了自己的品牌,並形成廣泛影響。如廣之旅國際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在1994年就在全行業率先導入CI,實施名牌戰略,採用琅琅上口而又有豐富含義的「廣之旅」簡稱,和讓人怦然心動的廣告詞「廣之旅無限風光帶給您」,設計了新鮮活潑亮麗的新商標。導入CI後的廣之旅不斷通過外樹形象、內抓質量,使「廣之旅」的品牌形成了廣泛的影響。2001年,廣之旅被全國質協用戶委員會評為用戶滿意服務單位。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積極實施品牌戰略,與國際知名廣告公司合作,推出了全新的品牌形象--「中青旅」,並創立了「青旅在線」網站和16家中青旅連鎖營業部。
三是一些旅行社完善了質量管理、質量保證體系。一批旅行社通過了IS09001標准質量體系認證,並自覺按照標准規程運作,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標准,投訴率明顯下降,顧客滿意率顯著上升。如國旅總社,為實現旅遊服務與國際接軌,在2000年積極開展了IS09001質量認證工作,明確了企業「誠信、優質、高效、安全」的質量方針,確定了質量發展目標,2000年底順利通過了質量體系認證,企業廣義的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初步完成,管理水平提升到與國際接軌的高度。
四是一些旅行社以提高遊客滿意度為目標,以強化員工服務意識為重點,向社會作出了更高層次、更為全面的文明服務承諾制。把企業的服務內容、服務標准、服務時限向社會、消費者公開,制定專門的服務承諾制度,對前台營業員、國內游全陪、出境游領隊、入境游陪同等業務操作及服務規范制定了專門的規章制度。同時還通過與接團的旅行社簽訂承諾協議書,保證了旅行社的承諾落到實處。此外,通過徵求遊客意見書,電話回訪以及上門聽取意見等形式來改進服務,使遊客的滿意率大大提高。如廣之旅在公司內部推行「五心服務」,即熱心的態度、貼心的服務、精心的安排、稱心的導游、開心的旅程,使遊客的滿意率達到98.6%。
還有一篇是關於
《外商投資旅行社進入我國市場的現狀與特點》
不曉得你要不要??
㈧ 旅行社產品類型
論我國旅行社經營體系調整的目標模式
1978年以來,我國旅遊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作為旅遊業重要組成部分的旅行社也從發展初期的寡佔行業發展成為現在的壟斷競爭行業,行業規模已經基本形成。然而,正如許多學者和業內人士所注意的那樣,與我國旅行社市場結構變遷過程相伴而生的是我國旅行社業的發展漸入困境,現行旅行社經營體系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與此同時,《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的最終達成和我國政府對加入包括《服務貿易總協定》在內的世界貿易組織的堅定態度,決定了我國旅行社業終將直接面對由外國旅行社的進入而對我國旅行社的發展所形成的挑戰。本文試圖通過對我國旅行社行業特徵和現行經營體系的系統分析,提出我國旅行社經營體系調整的目標模式,以使我國的旅行社行業未雨綢繆,更為有效地迎接挑戰和參與國際競爭。 一、我國旅行社業經營體系剖析
我國旅行社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形成一定的規模,並在行業法規、行業制度和市場機制的雙重作用下形成了自身的特徵:從我國旅行社業的類別結構[1]來看,三類社占壓倒優勢;從我國旅行社業的規模結構來看,小規模旅行社占絕對多數;從地理分布情況來看,我國旅行社在全國的分布基本合理;行業利潤逐年下降,我國旅行社業正逐步成為一個低利潤行業。
我國旅行社業現行經營體系是行業政策法規、傳統經濟體制和現行市場機制綜合作用的結果,盡管這一體系在某種程度上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就我國旅行社業發展的實踐和趨勢而言,其最大弊端是造成下述一系列問題的存在和不斷惡化:
(1)大型旅行社沒有實現規模經濟,其規模優勢得不到發揮。
大型旅行社在經營中具有旅遊產品開發、旅遊服務采購、旅遊市場拓展、旅遊接待以及資金、信息、人才和抵禦風險等多方面的優勢,因此易於實現規模效益,而在我國旅行社行業中,大旅行社的規模效益並不明顯,優勢也遠未得到充分發揮,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我國旅遊業近幾年一直保持著較好的發展勢頭,市場持續擴大,旅遊收入尤其是國際旅遊收入增長很快。而在此情況下,一些大型旅行社的業務發展緩慢,在競爭中面對眾多新的商業機會,自身卻處於保市場或無奈於市場份額下滑的困境之中。②大旅行社未能在旅遊市場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即未能平抑市場的過度競爭,未能起到引導和穩定市場的作用,致使市場的混亂無序成為困擾我國旅行社業發展和造成旅行社資源浪費的頑症,大社自身也未能避免這種市場混亂所帶來的負面效應。③在旅行社的內部管理方面,一個突出現象是一些大社內部普遍實行部門承包或變相部門承包,強化部門權益,使得部分大型旅行社實際上成為一些業務上相對獨立的小旅行社的集合體,在這種格局下,大旅行社當然發揮不了應有的優勢,難以形成規模經濟。
(2)中小旅行社缺乏明確的市場定位,發展可謂舉步艱難。
就目前我國中小旅行社的總體情況而言,其特點集中表現為有限的接待數量和低下的利潤水平。在接待數量方面,近年來我國許多小旅行社處於發展無望而又能勉強支撐的境地。自1995年1月國家旅遊局在旅行社行業實施旅行社質量保證金制度以來,很多小型旅行社不堪重負,紛紛退出行業。這種現象一方面反映了眾多小型旅行社的經濟實力和經營狀況,另一方面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業主對行業和自身未來發展的理性預期。在利潤率方面,我國以經營國內旅遊業務為主的眾多中小旅行社多為二類社和三類社。根據國家旅遊局提供的資料,1994年這兩種類型旅行社的平均利潤率不足8%,1995年約為5.4%,而為數眾多的三類旅行社1995年的平均利潤率更是下降到4.24%。這些資料反映的還只是稅前利潤,如果再扣除所得稅,則這些旅行社所剩凈利潤更是微乎其微了。
有限的接待量和低利潤率現象的並存充分說明了當前中小旅行社經營的艱難局面。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而從旅行社自身因素來看,絕大多數中小旅行社人、財、物力有限,而其經營活動卻涉及從產品設計開發到旅遊接待的各個環節。這種經營的多環節必然造成每一經營深度的不足。淺層次的產品開發直接影響其對旅遊者的吸引力;促銷的乏力使得很多國內遊客對旅行社的服務缺乏了解,對利用旅行社能獲得的價格實惠及其它便利半信半疑,最終使得國內旅遊者對旅行社的利用率偏低,市場范圍狹小;接待的不周更是造成或強化了社會公眾對旅行社的不良印象,減少了回頭客和其它顧客來源。旅行社在這種惡性循環中求生存,必然舉步艱難。
(3)旅行社業惡性價格競爭盛行,市場秩序混亂。
國家旅遊主管部門1985年對旅行社類別的劃分和對旅行社業務范圍的規定,其初衷或許在於通過這種形式的分工來起到規范市場和保證產品質量的作用,而在我國旅行社業後來的發展過程中,由於一、二類社比例失調造成二類社業務量明顯不足,致使許多二類社為謀求生存而違反國家規定超范圍經營,直接在海外招攬客源。在此期間,國家主管部門在執法方面的乏力,使得這種現象迅速蔓延,而部分一類社貪圖蠅頭小利,通過為二類旅行社代辦簽證通知賺取不義之財的做法無疑對此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最終致使許多三類社也開始從事外聯和國際旅遊接待業務。除此之外,這種現象的出現和普及無疑也包含著旅行社實業界對我國以水平分工為基礎、以各種特許經營權為特徵的旅行社人為市場分工模式的否定。1996年10月國務院頒布了《旅行社管理條例》,對我國旅行社管理制度進行了一系列重大的調整,但單就對旅行社類別進行的調整而言,我們在某種程度上或許可以說這只是一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即只是取消了曾經對我國旅行社市場秩序干擾最大的二類社,然後根據剩餘兩類旅行社的業務分工情況更名為國際旅行社和國內旅行社,水平分工的基礎和特許經營權的特徵並未改變,其未來的運轉結果很可能會重蹈歷史覆轍。如此看來,人為的市場分工模式未被也難被業者所接受,行業中某種有效的自然分工體系又難以形成,加之為數不多的幾個行業組織極其有限的約束力及其在管理權威方面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出現當前這種市場混亂的現象自然也是難免的。
旅行社市場混亂的一個突出表現是以削價競爭為主的旅行社之間的惡性價格競爭。削價競爭是行業市場機制不成熟、同時行業內缺乏有效的規范准則的集中反映,它使參與者大傷元氣,非參與者經營更加困難。競爭的結果不會刺激產品質量的改進,而是導致質量被忽視,無意保證質量或無力保證質量,使旅行社捲入另一種形式的惡性循環。
除以上幾個問題與我國當前旅行社的經營體系直接相關之外,行業內許多其它問題的存在也與目前的經營體系有很大的聯系。如旅行社產品的重復雷同,旅行社促銷能力尤其是海外促銷能力薄弱和旅行社總體接待能力低下等。其中,旅行社產品的重復雷同是我國旅行社業長期存在的突出問題。旅行社產品由於缺乏諸如商標權、專利權這樣的進入限制[2],又無太多技術障礙可供保留和壟斷,使得一些有開發能力的旅行社一旦開發出某種能夠迎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眾多中小旅行社便一哄而上,競相模仿或參與經營,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有實力的旅行社向深度開發和促銷產品的積極性,而一些既缺乏必要的硬體設備,又不具備藉以保證接待質量的「軟體」基礎的中小型旅行社的存在必然會降低旅行社的總體接待力量。
二、我國旅行社經營體系調整的目標模式
如前所述,我國現行的旅行社經營體系造成了眾多難解的問題,而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也已經得知,目前我國旅行社業的行業特點是以三類社為主體的小規模旅行社占絕對多數,但我們並沒有否定少數大規模旅行社的存在。事實上,正是為數有限的大規模旅行社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行業平均利潤水平的上升,但它們卻不能改變行業利潤率逐年下降和我國旅行社業正逐漸成為一個低利潤行業的事實。此外,我國旅行社行業的另一突出特點是其基本合理的地理分布特點。有鑒於此,我們認為我國旅行社經營體系調整勢在必行,考慮到行業當前的現實,同時考慮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國旅行社業將要面臨的國際競爭態勢,我們認為我國旅行社經營體系調整的方向是通過對現有旅行社的改造、分化、組合以及增設等方式實現大型旅行社集團化、中型旅行社專業化和小型旅行社通過代理制形成網路化的目標模式。
(1)大型旅行社集團化。
在我們設想的目標模式中,大型旅行社所要解決的重心問題是規模經濟問題。根據這一構思,我們應使目前約占旅行社總量1%強的規模較大的旅行社通過合並、兼並或其它方式重新組合,形成一定數量人、財、物一體化的緊密型旅行社集團。旅行社集團的構架可以承襲現行一些大社採用的總社和各熱點地區分支社的形式,但總社和各分支社在人、財、物等資源上應是一體的,組織管理採用集團企業的管理方式。從微觀角度講,這種旅行社集團有利於真正發揮其在采購、預訂、營銷、資金、人才等方面的優勢,有利於實現規模經營,獲得規模經濟;從宏觀角度講,這些有限的大型集團企業的存在可以引導和穩定市場,克服旅行社市場因過度分散和紊亂造成的問題。
在我們討論建立的目標體系中,大型旅行社在實現集團化之後,其基本業務包括3方面,即產品(特別是適合大眾旅遊市場的標准化旅遊產品)開發、市場開拓和旅遊接待,而銷售業務(這里限指國內旅遊和出境旅遊)則主要由數量眾多的中小旅行社代理。這些舉足輕重的旅行社集團把全部資源集中於三塊相互聯系的旅遊業務中,勢必會提高自身和整個行業產品開發和市場開拓的力度,提高總體接待質量,同時還會因為避免了很多分散的重復勞動和相應的不規模競爭而減少資源耗費。
(2)中型旅行社專業化。
大型旅行社在整個市場內通過重新組合實現集團化之後,市場上一些中等規模的旅行社(不排除一小部分小型旅行社)應相應調整其經營方向,避開其在經營標准化產品方面的比較劣勢,實現專業化經營,以便最大限度地滿足特定細分市場旅遊者的需求。中型旅行社的專業化主要體現在所經營的產品上。與旅行社集團憑借自己實力通過經營標准化產品達到規模經濟的指導思想不同,中型旅行社應針對某些細分市場,對某些產品進行深度開發,形成特色產品或特色服務。在我們的目標體系中,中等規模旅行社的專業化發展是一種必然的理性化選擇:專業化經營集成本優勢與產品專業化優勢於一身,解決了這類旅行社因規模較小形不成規模經濟、因而也難以直接與旅行社集團競爭的問題。而對行業來說,專業化的特色經營起到拾遺補缺的作用,中型旅行社的專業化開發會使旅遊產品更加多樣化,從而增強旅遊產品的總體吸引力。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分布在不同地區的專業旅行社可以採用連鎖經營的方式實現聯合。聯合以前,各單體連鎖社可能規模不大,但連鎖經營是把這些中小規模旅行社的力量集中起來,使其可以像旅行社集團那樣擁有在產品開發、采購和促銷等方面的優勢,這實際上是另一種形式的規模經營,符合利用規模經營提高低利潤行業經濟效益的原則。當然,由於受單體旅行社規模的限制,連鎖社所經營的產品類型不可能太多,而只能是專業化和特色化的旅遊產品。
(3)小型旅行社通過代理實現網路化。
與大型旅行社實現集團化、中型旅行社實現專業化和連鎖經營相適應,我們設想的目標模式對眾多小旅行社的調整是通過內部改造或增設的方式,在全國范圍內實現網路化,成為旅行社業面向旅遊者的窗口。旅行社的網路化實際上是由旅遊需求的特點所決定的,因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旅遊需求在我國也將日益普及,其結果是旅遊需求可能在任何一個地方產生,為了便於消費者的需求和購買,旅行社營業的場所必須廣泛設立於消費者便於購買的所有地方,即所謂的網路化布局。
我國旅行社的網路化可以借鑒國外的經驗,與代理制聯合起來,即通過代理制來實現網路化(這里的網路化還包括旅行社之間的業務聯系這層含義)。代理制的實現要求將絕大多數的小旅行社改制為代理社,代理社不從事產品開發,也基本不擁有其它接待設施,其業務是專門從事旅遊產品的代理銷售,因為網路化的意義實際上等同於旅行社把銷售觸角伸向產生旅遊需求的每個角落。前述高度集中的集團化經營方式無疑會滿足這一要求,因為旅行社集團如果完全憑借自己的力量實現廣泛布點無疑會大幅度提高其經營成本,而且會加大控制難度和經營風險。
現有眾多小旅行社如果能夠實現向代理社的轉變,就可以避免原先「小而全」的建制和業務上面面俱到而又面面不到位的矛盾,使其徹底擺脫舉步艱難的局面。與此同時,代理社代理銷售旅行社集團和專業社的產品還可以讓那些被代理的旅行社集中資源,專心致力於產品的開發、促銷和旅遊接待業務,進而達到通過這種專業化分工和更深層次的合作實現旅行社業規模經營的目標。
代理社可以只代理銷售某一旅行社集團的產品,但更常規的做法是代理社根據自身和市場情況選擇銷售多個旅行社集團和專業旅行社的多種產品,這實際是一種超級市場式的銷售方式,它便於旅遊者的充分選擇和購買。這樣,除了在傭金和銷售提成的制度下代理社本身具有較高的銷售動力之外,還可以有效促進被代理社之間的競爭。
綜上所述,我國現行旅行社經營體系存在許多難解的問題,眾多的旅行社在這種經營體系下呈經營維持狀態,已掙扎了多年。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步伐的加快,旅行社將面臨更為成熟的競爭者和前所未有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旅行社的經營體系向著更有利於競爭和發展的模式調整已成為必然。另一方面,我國現行旅行社業的基本特點,即大、中、小旅行社並存,大型旅行社數量少而規模和市場份額大,中小旅行社數量多、比重大而又有著合理的地理分布,為旅行社經營體系朝著大型旅行社集團化、中型旅行社專業化和小型旅行社網路化的目標模式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礎條件。
注釋:
[1]1996年10月國務院頒布的《旅行社管理條例》對我國旅行社分類辦法進行了調整。目前,國家旅遊局正根據新的分類辦法對現有旅行社進行類別調整,尚沒有公布相應的統計資料。因此,文中與旅行社類別有關的分析只能暫時基於類別調整前的統計資料。——作者
[2]目前國旅總社在國家工商局注冊的「海底婚禮旅遊」屬個別現象,不具代表性,而且這種做法的公平性尚值得商榷
㈨ 求一篇關於旅行社營銷的論文
信息時代我國旅行社營銷策略探討
摘要:Internet已成為現代社會的主要媒體之一,這給傳統旅行社帶來了巨大的沖擊與挑戰,但同時也是旅行社發展
的一個很好的機遇,在論述了旅行社面對的沖擊和機遇的基礎上,詳細地提出了未來旅行社營銷的幾大策略。
關鍵詞:旅行社;計算機網路技術;信息技術;電子商務;營銷
1計算機網路技術給旅行社帶來的新形勢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網路的不斷普及,
使旅遊信息的傳播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旅遊資源的
擁有者和旅遊資源的最終消費者能夠建立起直接的聯系。
誰能充分有效的利用計算機網路技術帶來的優勢,誰就將
走在旅行社業的前列。
1.1旅行社的業務流程再造成為可能
在以往的旅行社組織當中,過分強調「分工」,導致機構
臃腫,效率低下,使員工工作乏味,也失去了原有的創造力。
而流程再造以「業務過程」為中心,打破了各個職能部門的
界線,提高了效率,盡可能提供「同步」作業,縮短了滿足顧
客需要的時間,也提高了溝通效率。
旅行社通常由外聯部,計調部,接待部和財務部組成,
各個部門的工作很受限制,並且效率也不高,可是如果利用
信息技術增加了信息部,建立一個資料庫,那麼將極大的提
高旅行社的工作效率,也為每一位員工提供了更充余的時
間去提高工作技能。
1.2旅行社能更多的了解消費者的需求
旅行社建立自己的網站或網頁,或把幾條旅遊路線放
在網上讓消費者選擇,或讓消費者自行設計旅遊路線,通過
點擊率的統計,可以看出大部分旅遊者的愛好偏向,為以後
可設計出更多滿足旅遊者需求的線路而提供了參考依據。
1.3便於旅行社統計旅遊營運狀況
旅行社可以通過計算機的統計工具,統計出哪條線路
在哪段時期經營較旺,哪條線路的哪個景點去的遊客最多,
哪個景點在哪段時期出售率較高。得到了這些統計數據,
旅行社就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宣傳,當遊客正有這些需求
的時候,通過有力的宣傳把他們拉攏到自己身邊,不但吸引
了更多的客源,還減少了一些無謂的宣傳費用。
2旅行社工作基礎變化分析
2.1計算機網路技術成為主動力
旅遊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行業,跨食、住、行、游、購、娛
六個方面,而且又是跨地區,跨國界的行為,所以信息資源
是旅行社管理的主要因素。然而計算機網路的出現,卻對
旅行社傳統的信息管理功能提出了挑戰。計算機網路本身
就是一個信息系統。飯店,旅遊交通部門以及其它的旅遊
企業,都可以建立自己的網站或網頁,把自己的信息登在上
面,旅遊者只要一點擊,就能知道得一清二楚。旅遊者可以
根據這些信息,自己組合個性化的旅遊產品。由於互聯網
的雙向性,旅遊者也可以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向旅遊企業
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從而得到滿意的答復。
2.2中間商的功能被削弱
旅行社就是通過中間商這個角色,對旅遊資源進行整
合而賺取傭金的企業。但這方面的收益正在減少。在旅遊
企業中,飯店和航空公司較早運用計算機網路,相對比較成
熟,他們已經意識到電子商務的優勢,並且都建立了自己的
主頁。在主頁上,他們都對自己的企業做了宣傳,並且還設
立了預定菜單。旅遊者只要輕點滑鼠,或輸入幾個數字,便
可與他們直接進行預定。隨著計算機網路的發展,這種即
時型的交互方式會越來越普及,而作為中間商的旅行社將
會面臨一個巨大的困境。在中國,只有一些大型的旅行社
有自己的網站和預定系統,而那些靠傭金生存的小旅行社
已經岌岌可危了。
3旅行社在信息時代下的新型營銷策略
3.1主動利用信息優勢,盡快適應網路環境
旅行社要改變營銷觀念,主動利用INTERNET來宣傳
自己的產品,開展網上采購以及網上產品促銷和銷售,利用
互聯網進行信息反饋。現在的媒體大多有時間限制,而信
息一旦上了INTERNET就24小時生效,其傳播速度之快
難以想像。誰先運用了網路,誰就先得到了發展的先機。
3.2積極實現業務信息化
(1)建立自己的站點,設計自己的網頁,在網上開展廣
告活動,樹立形象,推銷自己組織的旅遊產品。網頁要做得
吸引人,形象美觀大方,內容要圖文並茂。
(2)開展有償的旅遊信息服務,由於INTERNET上不
易進行特定信息的檢索,所以旅行社可以利用自己的站點,
薈萃大量的旅遊信息,有償提供給旅遊者。
(3)開展互動式的旅遊服務。過去旅行社提供的線路
都是旅遊社自己設計好再推銷給遊客的,遊客很難根據自
己的意願加以修改。如今在INTERNET上,旅遊社和遊客
之間的交流極其迅速和快捷,雙方可以進行「互動式」的信
息溝通,旅遊者不再是一個僅僅被動的接受者,而可以通過
INTERNET向旅行社提出「我需要何種旅遊」。這樣,旅行
社就從主要提供旅遊產品發展到主要提供旅遊信息和創
意,而旅遊者自身參與進來,也是旅遊個性化發展的必然結
果。
3.3大力開展旅遊電子商務
專業旅行社網站的發展要有準確的市場定位。旅遊電
子商務的定位就是滿足旅遊市場的發展要求,順應旅遊戰
略創新的趨勢,探索新的旅遊業務模式,建設有特色的、個
性化的電子商務,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比如說在我國旅
行社業剛剛開始涉足電子商務這一新生事物時,應該定位
在中青年,准確講應該是具有較高文化層次,收入高於一般
水平,具有頭腦且勇於接受新事物的中青年市場。針對這
部分人的需求制定旅遊產品線路,盡量滿足他們的需求,以
此打開並鞏固旅遊電子商務的市場份額。
運用電子商務後,我們可以進行資源共享,並且設立權
限,不同級別的人可以訪問不同級別的信息。在以往的旅
行社經營中,組團社和地接社是不完全了解的,他們之間往
往存在一些阻隔。在旅遊旺季時,組團社因不了解旅遊目
的地所有地接社的情況,而把旅遊團委託給一個或是幾個
地接社,而這些地接社可能人手不夠,為了接這些團,可能
就會壓縮旅遊時間,或讓其他的人暫時充當地陪,而其它的
地接社可能還有人手閑置的情況,這樣就不利於資源的充
分利用。如果運用了電子商務,讓旅遊客源地和旅遊目的
地的旅遊資源進行共享,那麼旅行社的高層管理者只要輕
輕一點滑鼠,就可以知道旅遊目的地地接社的營運情況,從
而安排合適的地接社,讓每個地接社都能保證旅遊的質量,
從而達到資源的充分利用。對於那些氣候性,季節性很強
的旅遊,我們也可以利用電子商務與氣象部門達成資源共
享,從而提前了解天氣情況,再對旅遊線路進行設計,而不
用只等旅遊景點前一天的通知來確定旅遊計劃了,這樣就
可以提高旅行社的經營效率。
但是我國的旅行社,90%以上為中小旅遊企業,這些中
小旅行社對電子商務的應用程度普遍較低。如果廣大中小
旅遊企業游離在電子商務的邊緣,整個旅遊電子商務系統
將缺乏豐富、動態的旅遊產品信息的底層支持,這將大大限
制網站信息質量、上網旅遊者效用及整個旅遊電子商務體
系的成長。推動廣大中小旅行社企業的電子商務參與,應
充分發揮政府主導的作用,實施企業上網工程,並增進專業
電子商務服務商與旅行社的協作。
3.4加強人性化的服務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人性的呼喚,對情感的渴
望越來越強烈,而人的感情永遠是電子化的網路所不能替
代的。從馬斯洛需求理論來看,人有被他人尊重的需要,而
旅遊在根本上是一種主要以獲得心裡快感為目的過程。只
有真正人對人的服務才能滿足旅遊者這一與生俱來的「虛
榮心」。因此,人性化、情感化的導游服務將是旅行社的核
心業務,也將成為旅行社培養其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旅行
社的導游服務,應改變傳統的大型團隊服務,而是向單人或
少量遊客陪伴服務的方向發展,另外,旅行社對導遊人員的
素質、科技水平的要求也要嚴格把關,未來的導游不僅要有
扎實的語言功底和廣播的知識,還要精於與外界的溝通的
聯系,要能藉助先進手段在旅遊過程中把握進程和動向。
甚至利用資料庫實現了解遊客的特徵和旅遊目的,在服務
過程中盡量滿足遊客的個性化需求,和遊客保持良好聯絡,
為旅行社鞏固客源。
3.5擴大經營,相互協作
以往旅行社向旅遊相關部門購買產品,領取傭金,旅行
社是這些旅遊相關部門的代理商。目前,由於旅行社的中
間商職能受到沖擊,有實力的大型旅行社可以考慮採取與
旅遊相關部門協作的方式,形成吃、住、行三位一體的系統
化服務,以便擴大客源。在此方面,我國北京國旅做了良好
的嘗試。北京國旅是一類社,不僅從事外聯、接待等旅行社
傳統內容,還增設了飯店、商店等企業。一方面為旅遊者提
供了接受一體化服務的保證;另一方面,飯店、餐飲、商店和
旅行社相互合作,互為補充,打破過去旅行社的「龍頭」格
局。
3.6加強旅遊產品的個性化
對大多數的旅遊者而言,現階段的網上消費仍停留在
向酒店預訂客房,向交通部門訂購票務或購買其他的簡單
服務。還不能自行購買設計組合線路。旅行社應抓住機
會,盡快適應市場需求,將業務中心放在為個體旅遊者提供
專業化產品設計上,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開設直接面對游
客的「一對一」服務,組織專業人員,提供因人而異的產品設
計組裝指導服務,以滿足每一位遊客的需求為宗旨,以個性
化設計、定製化生產為主,逐步開發出一系列個性化的時尚
旅遊產品,將自己的產品與普通大眾產品區別開來,收取高
價。
參考文獻
[1]劉岩.Internet時代我國旅行社經營之路初探[J].內蒙古科技與
經濟,2005.
[2]林紅,張劍偉.Internet與旅行社革新[J].陝西經貿學院學報,
2000,(4).
[3]范莉娜.關於我國旅行社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貴州民族學院學
報,2006,(4).
[4]郭俊芳.論國際互聯網對旅行社業的沖擊[J].華北工學院學報,
2003,(3).
[5]郭漫雪.試談國際互聯網沖擊下旅行社業的發展戰略[J].桂林旅
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9,(3).
[6]趙林.現代信息技術時代旅行社業的發展戰略[J].貴州商業高等
專科學校學報,2006,(3).
㈩ 我國旅行社提供的個性化產品有哪些
在東京租下一個公寓酒店,逛逛銀座搶福袋和打折品;再去台場海濱公園看拍電視劇,陪爸媽到寺廟里『倒數』新年……「12月21日,27歲的成都姑娘馮蘇正在辦公室跟同事討論今年春節全家的出遊計劃。
當馮蘇把自己的要求告訴旅行社時,得到了這樣的答案:在今年新春熱鬧的旅遊市場上,為搶占商機的商家們新推出了許多」給力「的行程:在海上巨無霸上看日出後去巴黎過除夕夜,大年初一踏上英國威廉王子非洲求婚地之旅,或者坐景觀火車去穿梭澳洲熱帶雨林……全新的個性化旅遊方式已悄然在成都火爆起來。
市場何在?
各出奇招滿足遊客」稀奇「需求
春節黃金周」製造「的旅遊大蛋糕讓所有的旅行商都巴不得馬上咬一口,而面對細分化程度越來越高的旅遊市場,商家們想方設法在」品質團「、」深度游「等春節旅遊產品」代名詞「的前面,貼上」個性化「標簽。去美國看NBA,把自駕飛機當交通工具,或者花5萬元去坐豪華郵輪,只要你能想像到的旅遊方式,商家們就能把它變成現實。
奇招一:登山、狩獵
上周五,記者在攜程旅行網西南分公司見到了市場經理陸揚,在他的辦公桌上,擺放著2部手機和1個座機。在采訪過程中,3個電話一直響個不停,」沒想到新產品會火爆到這種程度,恨不得多長幾只手。「陸揚打趣道,報價10萬元的乞力馬扎羅山登山團和」肯亞頂級之旅「格外扯眼球,行程中包含了國際航空商務艙、內陸飛機、四驅越野車、豪華帳篷酒店、熱氣球之旅和入住當地奢華狩獵俱樂部等,一推出市場就掀起了一股熱潮。
奇招二:豪華郵輪」靠岸「成都
在成都操作郵輪線的資深專家胡峻青的辦公桌上,有幾本某國際郵輪公司贈送的新春台歷,上面印有包括迪拜深度游、豪華南極巡遊團等今年春節郵輪產品的沿途行程。」這個台歷其實我們在三四年前就已經見到過,但當時還是全英文版的,現在已換成中文了。「胡峻青說。
語種變化的背後,預示著中國已經成為郵輪旅遊產品的主要客源市場。而大多郵輪產品在成都的收客量,到去年就已緊跟北上廣、排名全國第四位。據悉,2010年人均花費5萬元以上的郵輪線路,全中國只有17人參加,來自成都、重慶兩地的人就佔了其中一半。這也讓囊括皇加加勒比、歌詩達、麗星和公主等在內的各大郵輪品牌紛紛」靠岸「成都。
目前,來自各大旅行社的統計顯示,今年價格低至五六千,高則三五萬的郵輪都一樣很火,春節前期一兩天的名額幾乎都已快滿員,而往年這個時候郵輪游報名才剛」開跑「。
市場何來?
不願跟著導遊走
事實上,的確有越來越多參團的旅遊者不能容忍跟著導游的小旗走,當」體驗經濟時代「來臨,人人更注重服務的品質和體驗的個性化。據旅行商們提供的行情來看:人均消費普遍比常規線路」高出一籌「(約50%—80%),甚至翻了好幾倍的」個性化「線路顯然已成為成都人的新寵。」誰都會在走馬觀花中厭倦『千篇一律』。「
擺脫起早貪黑、馬不停蹄
「是的,我要告別原生態跟團游,擺脫起早貪黑、馬不停蹄。」和旅行社商討行程的80後馮蘇總是強調著這樣的話:「人都希望自己是特別的,即便是去了同樣一個地方也希望和別人拍出不一樣的照片吧。」「馮蘇們」越來越多了,對這部分消費群體來說,針對旅遊者自身個性化需求而設計行程的定製旅遊產品便應運而生了。
「越來越多的遊客都具有了『小資』、『中產』情調,或許專請旅行社作為『私人』旅遊顧問,或者以DIY方式樂此不疲地『開發』個性化的浪漫之旅、尊貴之旅。」據周小丁回憶,當初自己親自帶過的團隊也是順應顧客的要求。「安排足夠的時間,去別人沒去過的地方,增加文化和內涵。其實個性化旅遊讓遊客不再光當看客,而是做一種『深刻的融入』。」
客源靠的就是個性化
正如周小丁們所說一般,不走常規線已漸漸成為目前一種旅遊消費的心態,對遊客而言,個性化的深度游更是一個舒適、開心旅程的精華所在,何況是天性喜好新鮮的成都人。這也使得國內外旅遊行業巨頭紛紛搶灘成都。從在線平台攜程到全球度假連鎖巨頭地中海俱樂部在蓉落戶,再從寶中旅遊、港中旅、旅遊百事通、上航假期、海航樂游等品牌企業進駐和開連鎖超市,再加上作為旅遊大省的四川,本就不乏像青旅、國旅、光大、海外等老牌資深旅行社……形成了網路營銷和櫃台直銷鼎立的激烈競爭格局。
各大旅行社如何來「搶」客源?「錯位競爭實質上是差異化競爭、個性化競爭。」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業界人士普遍認為,旅行社必須推出適合不同層次、不同「口味」遊客需要的產品,讓不同的消費群體對號入座。
市場何往?
個性化產品仍欠火候
在采訪中,多位業界人士也紛紛坦言:「短期內出境常規產品仍佔主導,個性化產品想要形成規模仍欠火候」。個性化游會成為今後旅遊市場的長期發展趨勢嗎?
消費觀念博弈,份額約10%
「境外的客人都很成熟,知道比內容。而省內先看價格的客源體系佔60%—80%。」成都海外國旅市場部謝經理稱,推出個性化產品,對旅行社而言是一個高難度的挑戰,從目前來看,它主要受到主客觀因素的相互制約。一方面產品還有待進一步細化。比如,同樣是住宿三星級酒店,在海邊、城郊、市區的價格和帶給遊客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
另一方面,目前成都出境游的整體消費水平還達不到這個要求,「個性化定製產品市場份額在10%左右。」四川康輝國旅總經理鄭軍說。
控制10%者贏得市場
「國內旅遊業市場就好比一個『金字塔』,站在頂端的,能夠訂制個性化產品的消費群體比例雖然只在10%上下徘徊,但他們的消費種類卻不算少數。誰能夠率先推出適應這部分消費群體的旅遊產品,誰就能贏得市場。」一位旅行社老總坦言,目前我省的大眾旅遊線路很多已走入低價競爭的惡性循環中,低端產品利潤已低至5%左右。而一條成功的個性化線路成本相對較高,呈現出的產品價格也更高;與普通旅遊產品相比,定製游的利潤達到10%―15%,甚至更多。「比如有客人暈船,要求從香港的海港城坐直升機到澳門,這個價格比普通團高出近十倍。」該老總稱。
供求雙方等待市場成熟
鄭軍告訴記者,當旅遊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時,遊客對旅遊的要求會進一步提高,起碼要達到:「在旅途中的品質要保證不低於其日常生活」。「比如平時習慣開私家車出門購物、交際的客人,他會希望在度假時能夠自己想什麼時候出去,就什麼時候開著車出去。你要是讓他去擠旅遊大巴,或許就沒有辦法。」鄭軍認為,個性化定製產品數量要超過傳統常規產品的佔有率,需要旅行社產品升級換代的同時和遊客的要求達到一個契合度。「從消費到經營,都需要破除舊觀念。」他說,完美的旅遊是旅遊者和旅遊供應商合作協商出來的完美體驗。